- 2022-04-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改后金湖一期路基施工方案
金湖路路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地质岩性:岩性有黏性土、粉质黏土、黏土、粗角砂土,白云岩、页岩、砂岩、泥灰岩。本段共有区间路基土石方350万断面方,线路所经处为丘陵地带,多为良田。本段沿线软土分布广泛,工程性质相对较差,路堤地基多需加固,沿线A、B组填料丰富,路堤基本上利用挖方段的弃方填筑,沿线桥梁较少,路基施工工点较集中。交通条件较便利,大多数路基施工点可从地方公路直接进入,部分工点需新建施工便道。本段软基处理采用换填碎石土或片石,换填数量较大所需劳力及机械设备较多、质量要求高,为本段路基工程的施工重点。路基与桥台、路基与路堑、路基与横向结构物等过渡段填筑压实质量和沉降控制是路基工程的技术难点。二、路基工程本段路基工程分5个路基工区施工,按项目分为地基处理、路基及过渡段填筑、路堑开挖、路基边坡整修与防护、路基排水设施及路基相关工程。施工时优先安排开工;开工时先安排小桥涵稀疏地段施工,以便形成较大的施工段落,保证施工质量。路基工程中软基的加固处理及过渡段的施工,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三、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总体施工方案本段施工采取“分段实施、突出重点、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的总体思路,上足所需的劳动力和机械设备,流水作业,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组织专业队伍施工,采取技术措施确保质量,坚持雨季、冬季施工不间断。2、施工顺序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路基工程分6个工区组织施工,工区之间为平行作业,按各自的施工顺序独立进行施工。每一个施工工区根据施工条件分成若干作业区,采用流水作业施工。软土地段地基加固先行施工,影响桥梁施工的地段先开工,土石方工程量集中地段的先开工。过渡段与相接段路堤同时进行填筑,如构筑物未完成时留出一段路堤,待构筑物完成后与过渡段路堤一同填筑施工。不影响土石方施工的排水沟、天沟及改河沟等附属工程先进行施工,其他路基附属工程紧随土石方施工进度,形成一段,及时进行排水、加固及防护工程施工。需进行原有道路改移的地点先进行道路改移施工,保持交通畅通后方施工路基土石方工程。本段路基软基处理采用换填处理,质量要求高,为本段路基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路基挖方数量大,所需劳力及机械设备较多,为本段路基工程的施工重点。路基与桥台、路基与路堑、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路基与隧道等过渡段填筑压实质量和沉降控制是路基工程的技术难点。3、施工方案及方法施工前,根据线路不同地质情况,采用静力触探测试方法,有疑问时进行地质补钻,与设计所采用地质进行核对,确保不因地质勘察原因造成路基沉降控制问题。按照设计要求,路堤采用A、B组填料、碎石类填料填筑,并尽量采用合格的路堑挖方作填料,C、D组料全部弃掉。n路堤土石方填筑、改良土填筑、级配碎石基床表层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确定关键的施工工艺参数,据以指导施工。半填半挖地段的路基边坡开挖台阶,台阶宽度大于1m,并将顶部做成2%~4%的内倾斜坡,路基面以下1.0m内换填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土质路堑基床范围内的地基土比贯入阻力Ps值应大于1.5MPa或允许承载力[σ]应大于0.18MPa,否则进行土质换填或加固处理。路基成形后及时进行路基质量评估工作,对全线路堤、过渡段、基床采取施工质量调查、沉降分析、表层检测等有效措施,评估路基整体性、刚度、均匀性、稳定性,确保开通达到设计时速。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填料,推土机及平地机摊铺平整,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大型机械无法靠近的台后、边角地段采用人力配合小型机具施工,填方路基采取超填超压的施工工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分三层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与相邻路基同时施工。路基填筑完后建立沉降观测系统,通过观测数据分析、预测和推算是否满足工后沉降及年沉降速率要求。并要通过检测满足工后沉降量及年沉降速率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路堑土方施工根据地形地质特点和施工季节,结合土方调配合理选择开挖方法,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等地形特点选择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挖掘法进行施工,采用推土机推送、挖掘机和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局部窄小地段采用人力配合小型机械施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对基底进行检测,若土质路堑地层其地质不满足基床底层填料条件,换填A、B组填料。路堑石方采取分级放坡开挖。(有详细的爆破施工方案)本段软基地段采取换填方法处理。防护工程浆砌片石结构采用挤浆法施工,砂浆采用机械拌和;砼结构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砼采用场拌集中供应,砼运输车运输供应或输送泵送,机械振捣。4、施工工艺4.1地基处理施工工艺施工前,根据线路不同地质情况,选用N10轻型动力触探、N63.5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四种原位测试方法的一种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补充勘察,有疑问时进行地质补钻,验证设计采用的地质资料,确保不因地质勘察原因造成路基沉降控制问题。地基处理前,在施工场地周围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清除路基范围内原地面表层植被、松软土、腐植土,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原地面横坡缓于1:5时,整平地面清除地表草皮;地面横坡在1:5~1:2.5时,路堤基底挖宽度不少于1.0m的台阶,并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等于或陡于1:2.5的地段按陡坡路堤处理。为减少施工后沉降量,较厚层的覆盖层、全风化的软岩路堤地段,特别是高度小于2.5m低路堤,填筑前采用冲击夯、强夯、振动碾压等进行填前夯实,压实遍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沉降量等技术指标进行控制。路堤填土高度小于2.5米的低路堤,基床范围内的地基土的静力触探贯入值不得小于1.5MPa或容许承载力不小于180KPa,否则采取改良或加固处理。4.2基床以下路堤土方填筑施工工艺路堤土方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n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填筑工艺试验段施工,试验段的长度不宜小于50m。确定填料类型、含水量、机械组合、摊铺厚度、压路机行走速率和碾压遍数等关键的施工工艺参数,据以指导以后施工。当填料有明显变化或机械组合发生变化时,重新进行填筑压实试验再次确定施工参数。(1)施工测量:根据线路控制桩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一点,曲线地段每10m一点,按照路基设计高程,原地面高程及路基标准断面计算,并放出路基宽度边线,以便进行基底清理掘除工作。(2)地质核对:填筑施工前先进行基底地质核对,如与设计不符,报与设计单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3)地基处理: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清除路基范围内原地面表层植被、松软土、腐植土,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路堤基床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低路堤,基床范围内的地基土的静力触探贯入值不得小于1.5MPa或容许承载力不小于180KPa,否则采取改良或加固处理。(4)分层填土:路堤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式。当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为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质量一致,边坡两侧各超填0.5m,随同层同步填筑碾压,确保断面全宽的压实质量。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各种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用同一种填料填筑。(5)摊铺整平:用推土机摊铺、粗平,平地机进行精平,使填筑表面在纵向和横向平整均匀,以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均匀地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碾压效果。(6)洒水晾晒:用细粒土填筑时,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要求其不超过土质试验中的最佳含水量2%或不低于最佳含水量3%。当含水量太低时,用洒水车洒水,待含水量提高后碾压;当填料含水量超过规定时,在摊铺后晾晒,待含水量降低后碾压。(7)碾压密实: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填料的压实。压实前进行层厚及平整度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时,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最后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由两边向中央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4~0.5m,前后两区段纵向重叠0.8~1.0m,做到压实均匀,没有漏压、死角。(8)检测签证:在填料质量、填筑厚度、填层面纵横方向平整均匀度等符合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核子密度仪和K30荷载板进行细粒土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的测定,粗粒土和碎石类土采用K30荷载板和灌砂法进行地基系数和孔隙率的检测,达到规范及设计标准后方进行下一层的填筑。(9)路基整修:路堤按设计标高填筑完成后,进行修整和测量。恢复中线,每20m设一桩,进行水平标高测量,计算修整高度,施放路肩边桩,修筑路拱,并用平碾压路机碾压一遍,使路基面光洁无浮土,横向排水坡符合要求。对于细粒土边坡,依据路肩边线桩,用人工按设计坡率挂线刷去超填部分,进行整修拍实。整修后的边坡达到转折处棱线明显,直线处平直,变化处圆顺,做到坡面平顺没有凹凸,压实密度合格。4.3、石方填筑施工工艺路堤石方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n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根据所采用的摊铺压实机械,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和部位,对不同性质填料分别进行填筑工艺试验段施工,确定填料级配曲线、分层厚度、压路机行走速率和碾压遍数等关键的施工工艺参数,据以指导以后施工。(1)施工测量:根据线路控制桩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一点,曲线段每10m一点,放出路基宽度边线,以便进行清理掘除工作。(2)填料的选择:填料按规定进行鉴定,严重风化的软岩不得用于路堤填筑,易风化的软岩不得用于基床底层和路堤浸水部分。(3)地质核对:填筑施工前先进行基底地质核对,如与设计不符,报与设计单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4)地基处理:在填筑前,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清理、平整和碾压作业,使基底土层的强度和密实度达到设计标准,基底按规定做出地面横坡,以利排水,地下裂隙水设置排水盲沟排出路基外。(5)分层填筑:填筑时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压实,半填半挖地段不得将爆破的岩块直接横向倾填,亦按照纵向分层填筑压实方法施工,分层厚度一般为0.5~0.8米左右,每层填料用不同粒径的岩块混合填筑,岩块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且大块石不集中,均匀分布于填筑层中,每一填筑层内部和表面石块间的空隙用较小石块、石屑等材料填充密实,并使层厚均匀和层面平整。(6)边坡码砌:边坡码砌与填筑层铺设同时进行,码砌边坡的路基每侧加宽0.5m,码砌后的边坡坡率符合设计要求,坡面为大致平整或有规则的台阶。(7)摊铺整平:先用大型推土机摊铺,使之大致平整,岩块之间无明显的高差,大石块解体,然后配合人工找平,在每层的表面填筑厚10cm左右的砾石或粒径不大于10cm的碎石,达到层面基本平整,无孤石突出,以保证碾压密实。(8)碾压密实:填筑压实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先从低处压起,先轻后重,先两侧后中间,横向行与行之间重叠不少于1/3碾宽或0.4~0.5m,前后相邻两段间要重叠1~1.5m。(9)检测签证:在填料质量、填筑厚度、填层面纵横方向平整均匀度等符合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K30荷载板和灌砂法进行地基系数和孔隙率的检测,报送监理签认。(10)路基整修:路堤按设计标高填筑完成后,恢复中线,进行水平标高测量,计算平整高度,整理整修资料。路面经整修后,用平碾压路机碾压一遍,使路面平顺无浮石,横向排水坡符合要求。4.4、路基基床施工工艺4.4.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分三层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确定填料级配、含水量、摊铺厚度、压路机行走速率和碾压遍数等关键的施工工艺参数,据以指导以后施工。(1)施工前准备:进行施工路段中线、水平的测量,并对基底进行密实度及地基系数的检测,不符合规定的部位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确保基床表层基底平整、坚实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的地点,并具有规定的路拱。(2)施工放样:在基底上恢复中线。并按设计宽度测设边桩,进行水平测量,在边桩上用红油漆标出填筑的施工标高。(3)级配碎石生产:级配碎石采用外购四种粒径大小不同的集料,再将这几种集料按试验确定的比例混合组成粒径、级配等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的混合料的方法进行生产,级配碎石混合料随拌随用。n(4)运输:将拌和好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用自卸汽车尽快运输到现场,防止水分蒸发损失过多。根据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由远到近将料按要求的间隔卸置于下承层上。卸料间距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料过多。(5)摊铺、整平:用摊铺机或平地机将填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宽度的路基上,摊铺时要求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检验松铺填料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如有出入进行补料或减料工作,然后用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进行最终的整平和整形。(6)碾压: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先静压,后振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即先两侧后中间,曲线段自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沿纵向重叠0.4米。(7)接缝处理:当天两作业段的衔接处,搭接拌合,即先施工的前一段尾部留5~8米不进行碾压,待第二段施工时,对前段留下未压部分洒水湿润,重新拌合后与第二段一起碾压。(8)压实质量检测:碾压后对基床表层压实质量进行检测,压实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9)路基整修:路基表层填筑达到设计标高后,即可进行表面整修工作,采用人力配合机械整平,使其压实质量、中线偏差、高程、横坡、平整度及边坡坡度等指标达到设计交验标准。(10)沉降观测:填筑完成后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检测并按要求建立观测系统,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工后沉降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采用有效的处理措施。4.4.2基床底层施工工艺(1)基底处理:土质路堑基床底层、低路堤基床底层范围内无Ps<1.5MPa或[б]<0.18MPa的土层,否则采取地基土换填或加固措施。(2)施工测量:路堤填到基床下承面时,测量中线水平,检查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使其达到规范验收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基床下承面进行修整和加强压实措施,使其达到规范标准要求。(3)填料选择:基床底层选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基床每一压实层的全宽使用同一种填筑料,上下层使用不同种类的填料时,其粒径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4)基床底层填筑压实可参照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工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其压实质量达到设计规范要求,碾压时用重型压路机碾压。(5)压实质量及层厚检测:碾压后对路基压实质量及压实后的每层厚度进行检测,细粒土采用地基系数和压实系数作为控制指标,粗粒土和碎石类土以地基系数和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K30(MPa/m)≥110≥130≥150每填高0.9米,每道每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压实系数K≥0.95--每层沿纵向每道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孔隙率n-<28%<28%每层沿纵向每道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各2点,中间2点n(6)路基整修:路基底层填筑达到设计标高后,即可进行基床底层表面整修工作,采用人力配合机械整平,使其压实质量、中线偏差、高程、横坡、平整度及边坡坡度等指标达到设计标准。4.5、过渡段施工工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在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连接处、路堤与路堑纵横连接处、隧道与土质及全风化、强风化软质路堑连接处设置过渡段,当桥隧、隧隧相距小于60m时,过渡段贯通。过渡段施工方法如下。(1)施工准备:过渡段施工前,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避免水从结合部渗入路基造成病害,台后基坑按设计采用回填材料及时回填。桥台基坑回填和过渡段基底经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填筑施工。(2)材料的选择:选用各项指标均满足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的级配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不得超过2%。桥台台背2米范围内的级配碎石中掺入3~5%水泥。(3)清理基坑及压实:基坑偏小时按要求尺寸进行整理,整理后用压路机进行基底压实,桥台后2米范围内的压实采用质量为500~700Kg的小型手推式振动夯压实。经检查压实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4)摊铺及压实:过渡段填料与相接路堤同时摊铺碾压,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试验后的施工参数进行控制,在结构物附近用大型机械碾压有困难时,改用小型机械充分压实,但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并摊铺均匀,整平后,则采用500~700Kg的手推式振动夯压实至没有明显碾压痕迹。大型机械碾压与小型机械碾压结合部必须使用大型机械重新碾压。对于边角部位,采用电动夯加强夯实,确保填筑段压实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5)检测:过渡段碾压后,对压实质量及压实后的每层厚度进行检测,填筑压实标准满足地基系数(K30)大于等于150MPa/m、孔隙率(n)小于28%的要求。4.6、路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1)地表清理:已开挖的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于指定地点,含有树根、竹根、杂草等不能做为填料的,用推土机推送,自卸汽车装运至弃土场。(2)路堑防排水:开挖前先做好堑顶截、排水沟,保持开挖区排水畅通,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并及时进行天沟铺砌,以避免积水恶化边坡的地质条件及堑顶山坡水直接冲刷堑坡。雨季或地下水丰富时,做好每一开挖层的引排水工作,以确保开挖面干燥无水,利于施工作业。(3)路堑开挖:土方开挖采用推土机推送,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的施工方法,狭窄地段可用小型机械配合人力施工。开挖从上至下进行,严禁掏底开挖。短而深的路堑按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对于较长的路堑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开挖方法进行;对于深长路堑,自上而下分层、分级开挖,分层高度控制在4m范围内,每一层开挖完毕,及时施工坡面加固工程,再进行下一分层的开挖。(4)基床检测:土质路堑基床底层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不得小于1.5MPa,否则进行改良或加固处理。(5)防护施工:土质边坡开挖后及时进行防护工程施工,暴露时间不超过半个月。(6)当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原位测试或物探、验证钻探等方法进行基床土的地基条件测试,当存在下卧软层时,按软土路基进行加固处理。n4.7、路堑石方爆破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爆破前调查爆破区内的管线、建筑物位置,确保施工安全,并做石方开挖区的排水措施。(2)爆破设计:根据地形地质特点及经验参数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选择一段路堑进行试爆,试爆后再根据爆破效果进行参数调整。(3)孔位放线:清除地表覆土,放测路堑坡顶边桩,根据炮眼参数标出每个孔眼平面位置及高程,以便机械钻孔。(4)钻孔:钻眼前整平工作面,严格按孔眼参数进行钻眼,进行孔位调整时由技术员决定,并对变动后的孔位技术参数进行记录,在装药计算时对药量进行调整,保证达到最佳爆破效果。(5)药量计算和安全检算:装药之前先对已钻好的炮孔进行测量,根据实际孔网参数进行药量计算,根据爆破设计书中的总装药量、起爆网络布置进行相应的爆破安全检算,检算爆破地震波、冲击波和飞石距离是否满足设计安全、环保要求。(6)装药及堵塞:根据计算好的药量编写装药技术交底,装药由爆破员进行装药,装药时严禁无关人员和穿化纤衣服的人员进入装药现场,起爆药包严禁投掷和冲击,堵塞必须保证堵塞长度符合设计0要求,用砂和粘土拌和来进行堵塞,严禁堵塞物中混有石屑和大颗粒。(7)起爆网络联结及覆盖:采用高段位毫秒微差网络起爆技术,装药后由爆破技术员按起爆网络设计图进行起爆网络联结,联结完成后由专人检查起爆网络是否联结无误;使用废旧外胎编制的炮被进行覆盖,炮被与炮被搭接并用铁丝绑扎牢固,为加强覆盖重量,必要时用编织袋装土压在炮被上。(8)爆破:爆破时,所有无关人员立即撒出危险区以外,并向爆区四周派出警戒人员;确认人员和设备全部撤离后方可发出起爆信号;炮响20分钟后,人员方可进入现场检查是否有盲炮及其它危险。(9)石方清碴:爆破后采用推土机、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对已松动的岩石进行清运,符合填料要求的可调至填筑区作填料,对大块石可集中于挖方区二次解小爆破。(10)边坡及基面修整:为保证边坡完整性及减少对山体的扰动,硬质岩层边坡采用预裂或光面爆破,其孔位倾斜度与边坡坡率相同,采用不偶合装药结构。路堑基面采用浅孔松动爆破法修整,超挖部分用相同的石屑回填并碾压密实。(11)防护施工:软质岩边坡开挖后及时进行防护工程施工,暴露时间不超过半个月。四、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方法1、目的:在路堤填筑过程中,量测地基沉降和侧向位移,指导控制填土速率。在路堤完工后,量测路堤和地基总沉降量,计算路堤自身沉降,测试沿线路纵向的沉降变化。2、测试点布设:(1)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观测:在路基两侧坡脚外2m、10m各设观测桩一排,纵向间距20m~40m。要求水平位移每天不大于5mm。(2)地基沉降观测:在路堤中心设沉降板观测,纵向间距根据软土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100m~200m。根据填土、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通过分析,进行动态设计,并作为推求工后沉降量和确定放置预压时间的依据。观测资料作为竣工验交资料的组成部分n数据处理:根据观测记录计算出本次观测沉降量及累计沉降量,椐此绘出位移曲线,距离沉降曲线,任意点的时间—沉降曲线。观测次数:施工过程中,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的频率进行观测,必要时,根据要求,在试运营过程中,对工后沉降继续进行跟踪观测。在试验段的基底处理和路堤填筑施工与观测中,将路堤沉降速率控制在10mm/天之内,水平位移速率小于5mm/天。若不能满足要求,则根据沉降观测进行综合分析后,调整基底处理或路堤施工的工艺。并根据观测数据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必要时,调整设计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工后沉降控制目标值。工后沉降量的标准为:路基段工后沉降量≤15cm,年沉降速率<4cm/年;桥台台尾等过渡段工后沉降量≤8cm。当填土完后,沉降趋于稳定且工后沉降量检算满足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即可进行基床施工,否则采取超载预压或等载预压措施,以加速沉降的办法处理后再进行基床施工。五、路基附属工程施工工艺1、排水工程施工工艺(1)进行排水工程施工前,先校核全线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善和妥善,并根据现场情况设置一些必要的临时性排水设施。并注意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与原有地表排水系统相适应,排出的水不得损害路基及附近建筑物地基、道路、农田。(2)排水系统中的排水沟先于该段路基土石方施工,边沟在路堑开挖完成后抓紧施工。水沟的线型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变处做成弧形,出水口与其它排水设施平顺衔接,避免存在局部的堵塞、突变、急拐或急陡等现象。(3)水沟的边缘距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如系一般土质至少离开5m,水沟挖出的土,在路堑与水沟之间修成平台并进行夯实,台顶筑成2%倾向水沟的横坡。(4)排水沟等排水设施按设计图施工,所用材料均检验合格后才使用,砌石采用挤浆法施工,圬工外露面的片石凿面,勾凹缝。(5)排水沟渠从下游出口向上游开挖施工,沟基要稳固,严禁设在未做处理的废碴、弃土上。2、浆砌片石施工工艺(1)施工前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化验,当水质具有侵蚀性时,圬工材料按相关规范要求,采取抗腐蚀性措施。(2)基坑采用机械进行开挖,人工配合修整。基础埋置深度在可靠岩层上,地基软弱时采取加固措施。(3)当浆片结构物基底为岩层时,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当基底为土质时,直接坐浆砌筑。(4)砌体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砌筑时自下而上进行,灰缝饱满密实,外露面整齐平顺,泄水孔0.5×0.5m范围内设置反滤层,以防止淤塞。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砌石圬工外露面的片石凿面,勾凹缝。(5)浆片护坡及护墙当路基边坡面有滑坍、剥落、流失等现象时,将松动的浮土及石块清除,局部超挖或凹陷处挖成台阶后用墙身相同的材料砌平。n(6)骨架护坡在路堤填土沉降已趋稳定后施工。骨架护坡砌筑时自下而上进行,采用挤浆法施工,挂线砌筑,砌石紧贴基岩,灰缝饱满密实,石块错缝,石块之间彼此镶紧咬合,外露面整齐平顺,每隔10~20m设置伸缩缝。两端砌筑平顺,骨架顶帽石嵌入坡面内0.2m坡面间缝隙封严;骨架按设计形状和尺寸嵌入边坡内,表面与坡面齐平,其底部、顶部和两端均做镶边加固。骨架护坡勾缝在路堤沉落稳定后进行,施工前将松动和变形修整平齐完好。3、片石砼挡墙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施工前,在路堑顶及平台上作好截、排水设施,作好原地面或路基面的排水系统,尽量避免雨季施工。(2)基础开挖:先将墙顶边坡按设计坡率刷方,再分段跳槽开挖墙背临时边坡和基坑,并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护措施。土质基坑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石质基坑采用松动控制爆破,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清理基坑。挡墙施工时每段长度不大于10~20m,在岩体较为破碎或土质松软、有水地段,挡土墙施工安排在旱季施工,并按结构要求适当分段,集中施工,分段长度不大于10m。(3)基坑检查:基坑挖至标高后及时核对基底地质情况,检测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4)片石砼浇筑:挡墙墙身施工采用组合钢模板,混凝土拌和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混凝土,机械振捣密实,浇注过程中埋放厚度不小于150mm的石块,埋放石块的数量不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片石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并清洗干净;石块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0mm,距边模净距不小于150mm。挡墙施工时分幅一次性整体浇注,不得形成施工水平缝。(5)墙背回填:为保证墙身自身的稳定性,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进行墙背填料的分层填筑,靠近墙背2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械充分碾压。4、土工格栅及土工布施工工艺铺土工格栅时顺线路横断面方向铺设,做到密排放置,联结牢固。并使强度大的受力方向垂直于线路方向,沿线路纵向两幅土工格栅搭接不小于0.1m。铺设前整平压实底层,铺设时理伸、拉直、绷紧,不得有褶皱和破损,铺设后及时上土覆盖,不得在其上走行车辆和其他机械。在加筋垫层上填第一层土时,先填两边后中间,避免挤动面砂,压实时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后改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合格。土工布铺设在基床填筑及路堑基床换填A组填料达到设计标准、砂垫层下的土质基床面按设计做好横坡、土质基床面无尖锐杂物时进行。铺设时由线路中心向两侧铺设砂垫层,洒水后人工或机械压实,在砂垫层上人工铺设土工布,紧贴砂垫层全断面铺平,做到平整无褶。土工织物连接采用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搭接处采用爬行式热合焊接机热焊技术,以节约材料,提高塔接处质量。5、喷砼植生施工工艺选择宜于当地气候土质条件、根系发达、茎矮叶茂的多年草种,每平方米的混合草种不得少于50克;水泥标号不得低于PO42.5级;选用机编镀锌铁丝网网条,其抗拉强度不得低于380KPa。锚杆孔钻好用高压风除去孔内泥渣后,再注浆安装锚杆,挂网与锚杆牢固连接,并与坡面保持规定的间距。喷植前修筑好天沟等排水设施,清除坡面浮土、松石,并将较大裂缝、凹坑嵌补密实、平整。准备好喷植混合材料,喷植材料随拌随喷。n喷射前进行试喷,以确定喷料比例。喷射时喷枪垂直于工作面作圆形移动,控制喷浆厚度均匀,喷射后及时覆盖无纺布,避免受雨水及养护水冲刷,导致草籽分布不均匀。护坡喷植后,在20天内喷(洒水)养生,使喷植护坡始终具有足够水份,促使草籽良好成长。6、防护栅栏施工工艺(1)施工前按设计图纸要求,逐桩量测施工中线和施工标高,所有立柱均按要求的坡度和线形放样,间距满足要求。(2)立柱基坑的开挖尺寸符合图纸的要求,进行立柱埋置时,设置临时拉索或支撑,以保证立柱垂直竖立,斜撑和连接件按图纸要求正确连接就位,拧紧固定,并按要求对柱坑进行回填分层夯实。(3)链式网与立柱连接采用扎箍和螺栓紧固连接。隔离网连续铺设完成后,用张紧设备将其绷紧,使网面无翘曲和不平现象。7、电缆槽施工工艺(1)测量定位:当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完成后,利用全站仪根据电缆槽的设计位置每10m测设一个精确定位点。(2)机械切割:根据施工能力,每1000m路段安排一套专用机械设备进行切割施工,每套机械设备配备人员3人,2人负责机具操作,1人负责基槽修整。(3)基底碾压:基槽切割完成后,人工配合将电缆槽底部整平,然后采用冲击夯夯击密实。(4)铺设砂垫层:电缆槽安装前首先在基槽底部铺设复合土工膜,土工膜上部铺设中粗砂,采用冲击夯夯击密实。(5)安装电缆槽:上述工序施工完毕后,安装电缆槽,电缆槽的结构尺寸、构件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缺棱掉角。拼装的电缆槽线形必须平顺,注意排水设施的安放。电缆槽与路基衔接处缝隙利用水泥砂浆填塞密实。(6)勾缝施工:预制电缆槽安装完成后以M10水泥砂浆勾缝,再进行路肩干砌片石施工。六、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1、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路基工程通过对地基条件进行评价、严格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结合沉降观测、建立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沉降预测、评估,达到较准确推算工后沉降、判断并控制工后沉降的目的。路基地基处理后经检测、评价满足工后沉降要求后再填筑路基;填筑基床以下路基、基床底层最后一层前,均要根据沉降观测数据推算其填筑标高,保证填筑后基床底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且在路基沉降稳定后其顶面不高于设计标高,即保证基床表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路基填筑完后进行工后工后沉降观测,确定路基面的工后沉降量。2、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填料质量控制基床底层A、B组填料及C组中的块石、碎石类填料来源于路堑挖方与隧道弃碴。为确保填筑压实质量,填料最大粒径应满足规范要求,尺寸大于规范要求的大块填料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在施工现场设改良土拌和场,集中生产供应路基填料。土料运至拌和场后,经过晾晒、破碎,按设计掺入石灰(或水泥)后拌和形成改良填料,混合料最大粒径控制不大于15mm。n基床级配碎石采用不同粒径规格的碎石及石屑粉集料,按室内试验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取得的配合比进行配料,通过装有自动计量装置的拌和机拌和生产。生产路桥过渡段级配碎石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在拌和中掺加适量水泥,其掺入量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结果决定。(2)路基填筑压实控制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选取有代表性的填料和地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试验填料碾压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参数,按设计要求检验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孔隙率n等满足设计要求后,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再进行大面积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施工严格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严格过程监控和质量检验、记录。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约50cm,保证边坡压实质量。两结构物间路基按一个施工区段施工,过渡段与过渡段间路基按一个台阶(一个填筑层)的高差同时施工。3、路基冬季施工技术措施(1)路堤填筑不使用掺有冻土的填料填筑。(2)冬季施工路堤时,清除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基底同类的未冻土填筑压实。(3)选用级配良好的渗水土适用填料。如确有困难、不得不使用非渗水土时,其含水量宜低塑限,并采取加大压实功能的措施。(4)采取以下防冻措施:施工地段的积雪,在临动工前清除;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保证开挖、运填的周转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5)取土场、路堤的外露土层用松土或草袋覆盖。(6)分层填筑铺土厚度按一般规定减薄20~25%,不得铺成斜层。施工中遇大雪或其它原因不得不中途停工时,整平填层及边坡并加以掩盖;继续施工前,将表面冰雪清除。4、路基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措施4.1浆砌片石施工技术措施(1)砌体工程的石料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石料表面的污渍应预清除,片石的厚度不得小于15cm。(2)基坑开挖分段跳槽进行,基脚设在稳固的基层上,地基软弱时,采取加深基脚或加固地基的措施。(3)砌体砌筑时严格按照砌体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砌体表面平整、灰缝饱满,施工质量达到验标的要求。(4)砌体砌筑完毕后及时覆盖,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常温下养护期不得小于7天;砌体的砂浆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承受全部荷载。4.2片石砼挡土墙施工技术措施(1)挡墙开挖前在上方作好截、排水设施,基础埋入深度和距地面水平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倾斜时准确挖凿,不得用填补方法筑成斜面。(2)挡土墙施工安排在旱季并按结构要求适当分段,集中施工。挡墙墙身施工采用组合钢模板,机械振捣密实,按设计要求掺入合格片石。(3)挡墙较高时注意处理好施工缝的施工工艺,砼内实外光,无蜂窝、麻面。4.3电缆槽施工技术措施(1)电缆槽采用专用切割机械施工,与路基接触面按设计处理(2)在路桥、路涵等过渡段设置电缆槽,不同线路形式的电缆槽应平顺连接,弯曲角度不小于120度。预制电缆槽混凝土采用场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n(3)电缆槽下的中粗砂垫层含泥量按不大于3%控制,土工布材料查验每批产品出厂合格证、性能报告单,其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4)施工中观察电缆槽排水孔要保持排水畅通,综合接地孔的填塞方式和质量要满足设计要求。(5)预制电缆槽安装应平顺,接缝咬合完好,侧面与路基间用水泥砂浆填塞缝隙。盖板铺设平稳。每50m抽样检验3处。七、工期保证措施1、冬季施工工期保证措施为预防气温突然下降,免使工程遭受冻害,在冬季施工前后的时间,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并及时采取防冻措施,有关冬季施工的工程,预先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各项设施和用料要提前采取防雪、防冻等措施,专门制订安全措施等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加强防水、防冻、防煤气中毒和水管冻裂等安全防护措施及气温观察工作,并派专人负责经常检查及时处理完善。据年度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落实有关工程材料、防寒物资、能源和机具设备。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使砌体避免受冻。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不得受冻。砂浆冬季施工的配制及砌筑,宜在暖棚内机械拌制,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当砂浆用量较小时,可在暖棚内人工拌制,但应较常温增加拌合次数,并符合规范要求。砂浆应采用保温容器运送,中途不得倒运,砂浆随拌随用,每次拌量0.5h内用完。2、雨季施工工期保证措施雨季做好施工防范及各种临时设施的防排水工作,保持排水沟渠的畅通。填筑路堤时特别注意填料含水量的控制。填筑路堤做到填料随挖、随运、随压实和随平整。雨季施工的每一压实层应做成4%的排水横坡。路堤边坡随时保持平整,不留凹坑,收工前必须将松铺土夯实完毕。雨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及时测量砂、石含水量并加以调整配合比并对刚浇筑的混凝土用塑料布覆盖。下雨期间不准进行混凝土或浆砌片石施工。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随时掌握气象预报,掌握汛情,以便更为合理地安排和指导施工,并组建防洪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情预报和抗洪救险工作。八、质量控制重点1、地质核对路基填筑施工前先进行基底地质核对,如与设计不符,报与设计单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2、地基处理按设计文件,采取相应的地基加固措施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工后承载力及沉降量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基床表层、过渡段的施工过渡段桥台(或涵洞)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碎石分层填筑,紧靠台背处大型机械碾压困难时,在台背2.0米范围内的级配碎石中,掺入3%-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用小型振动碾压机充分压实4、沉降观测控制n严格按设计图和规范要求埋设沉降管,进行沉降观测控制九、施工噪音污染防治措施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噪声设备型号,降低声源噪声。噪声大的机械设备在布局上应远离居民点或施工人员驻地。十、粉尘污染防治措施在运输或存放砂、石、水泥、粘土等容易产生扬尘的散装建筑材料时应加盖蓬布密闭。对土石方作业区及汽车运输道路要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污染空气。路基石方开挖时,采取适当的爆破技术,减少粉尘的产生量,爆破后,采用水喷淋,降低空气中粉尘的含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