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6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施工
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中铁十三局客运专线路基施工中铁十三局甬台温项目经理部二OO六年二月十日-1-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工程特点第三章特殊地基采用的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第四章路基施工工艺-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一、工程概况甬台温铁路北起浙江省宁波市,南至温州,途经宁波市所辖的奉化、宁海和台州所辖的三门、临海、台州市区、温岭以及温州市所辖的乐清、永嘉等县市。线路贯穿浙江省经济发达的甬台温三市。本标段是甬台温铁路第Ⅰ标段,设计里程萧甬线K146+000~甬温线DK87+960.77。包括宁波枢纽8.268公里改扩建,区间正线85.707公里,特大桥10座-24126.84米,隧道16座-17090米,既有站场改造2个,新建站场2个。其中I标段中铁十三局施工段全长25145.75m,路基总长13.176公里。路基工程主要以路堤为主,工点类型有:软土、浸水路基,软质岩石、硬质岩石和下蜀粘土路堑。主要的地基加固措施有:CFG桩,换填,土工格栅等。路基的主要结构:由地基、路基下部、基床及附属组成。基床表层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底层用A、B类填料填筑,下部的路堤本体用改良土填筑,并配套设计有较完备的路基排水设施等。二、工程特点甬台温铁路路基的设计顶面宽度、基床厚度、填料标准、压实度和工后沉降控制与现行Ⅰ级重载铁路路基相比,技术标准高。1、路基结构标准高。路基基床结构总厚度达到2.5米,表层厚0.6米,填筑级配碎石,基床底层结构厚1.9米,填筑A、B组填料。路基与桥台或涵洞的连接处设置过渡段,通过提高基床的材质和强度,提高路基容许承载力,改善轨道基础纵向刚度渐变条件,保证高速行车的平顺性。现行Ⅰ级铁路路基基床总厚度为2.5米,表层厚0.6米,底层厚1.9米,采用C组及以上填料,不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路基与桥(涵)连接处不设过渡段。2、严格控制工后沉降和沉降率。为-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保证上部轨道具有持久的高稳定性及平顺性,路基结构设计首次采用了变形和强度结合控制的原则,规定路基工后沉降一般地段不大于10厘米,年沉降率不大于3厘米,过渡段工后沉降不大于5厘米。对沉降控制较困难的软土地质路基,需采取排水固结、堆载预压、复合地基等地基加固措施。软土路基施工,须严格控制填筑速率,一般周期为7天一层土,为满足工期要求和工后沉降标准,需采取堆载预压措施。3、填料标准高。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材料,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基床填料有严格的材质、粒径和级配要求,为保证达到设计标准,必须设级配碎石拌合站或填料改良场对级配碎石或土质较差的填料,进行集中拌合级配或改良。4、土壤改良工作量大。三、特殊地基采用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CFG桩软基处理本标段的软土路基处理主要采用CFG桩。由于CFG桩属于首次大量运用于铁路软基处理。特针对CFG桩做出以下保证措施:CFG桩一般要求:桩径为0.5m;桩长必须穿透软土至硬底,对于第四系地层一般应嵌入粉砂层或黏性土深度不小于1米,对于下伏基岩地段应嵌入全风化层不小于0.5米;桩体材料为碎石,粉煤灰,水泥的混合料,桩身28天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a、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由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施工时按配合比配制混合料。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的坍落度宜为160~200mm,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后桩顶浮奖厚度不宜超过200mm。b、根据地质情况和设计桩径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并配备相应的机具。采用的固化剂和外加剂的品种,规格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PO32.5级以上的矿碴硅酸盐水泥。-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c、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在钻至设计深度后,应准确掌握提拔钻杆时间,混合料泵送量应与拔管速度相配合,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沉管灌注成桩施工拔管速度应按均速控制,拔管速度应控制在1.2~1.5m/min左右,如遇淤泥或淤泥质土,拔管速度应适当放慢。d、必须按照设计桩位,桩径,桩长和桩数施工,桩位偏差不应大于0.4倍桩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e、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不少于0.5m,清土和截桩时,不得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和扰动桩间土。f、在成桩28天后进行抽取总桩数的10%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抽取0.5%且不小于3根桩进行复合或单桩静载试验。四、路基施工工艺级配碎石和填料改良的生产工艺必须采用厂拌法。路基填筑时,基床、过渡段及基床以下部分路堤的填料与压实标准,以及地基条件等应满足铺设相应无碴轨道类型的要求;基床表层、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筑时,碎石及砂砾石的材质、级配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对土质地基段路基进行地基条件(包括承载力和工后沉降)的分析,并满足有关规范合设计要求。填筑路基时必须设置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a、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设置:在路基两侧坡脚外2m、10m各设观测桩一排,纵向间距50m~100m-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b、地基沉降板设置:在路堤中心设沉降板观测,纵向间距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100~500m。根据工点长度布置,每个工点沉降板不少于2个。路基填筑完成后,顺线路方向每隔20~50米设置观测断面一个,埋设沉降观测设备,对路基本体及地基沉降进行全面、系统的观测,实施信息化施工,根据沉降监测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工程措施,合理确定铺轨时间,确保路基沉降稳定。1地基处理1.1基底处理在原地面直接填筑时,清除树根、草皮及腐植土;将厚度不大于0.3米的原地面耕土及松土直接夯压密实,厚度大于0.3米时,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或采取设计要求的加固措施处理。1.2换填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2。图1.2基底换填施工工艺流程图1.3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a、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开挖临时水沟将积水排出路基范围之外,并不得污染农田和周围环境。b、根据换填设计核对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换填范围,并通过测量定出换填长度及宽度。c、根据不同的换填地段,合理配置施工机械。d、地面的清表及清淤要彻底,并保证地面平整,按要求碾压密实。e、斜坡地段按设计挖出台阶。1.4质量控制与要求a、换填所用的填料种类及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b、地表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清除植被,保证清表后无树根、杂草、淤泥等。c、换填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层按设计要求挖除干净,采用挖掘机机挖除,预留30-50cm的保护层人工处理。开挖后的换填基坑检验其深度和范围应满足设计要求。d、地面整平压实后,做地基承载力检验,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e、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换填料,分层压实质量根据换填所处路基位置分别符合基床以下路基、基床底层、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f、换填顶面高程、横坡的允许偏差按表1.4控制。表1-4换填顶面高程、横坡的允许偏差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1顶面高程±5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2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2.填料生产2.1.1.A、B组填料及改良土填料生产根据设计要求,全标段正线及与正线并行的站线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基床以下路堤采用改良土填料填筑。基床底层填筑选用优质的填料料源,通过填料生产场加工,集中生产供应路基填料,基床底层A、B组填料最大粒径按150mm控制。基床底层以下路基填筑:甬台温高速铁路沿线土源主要为C、D类的粉粘土或粘砂土、下蜀粘土。设计采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作改良剂,对填料进行改良,改变土壤原有的土粒结构,使土壤的碾压稳定性和承载力得到增强及提高。为满足工程对改良土的大量需求,保证填料的改良质量,采用厂拌改良工艺。为保证填筑压实质量,填料应随拌随用。2.1.2生产工艺流程a、基床以下路堤改良土填料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1.1。b、基层底层A、B组填料填料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1.2。运输、摊铺、拌和、碾压检测、修整整修养护检测试验2运输摊铺土料粉碎土料养生质量检测碾压整形拌和洒水运输摊铺石灰或水泥-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图2.1.1基床以下路堤改良土填料生产工艺流程图2.1.2基床底层A、B组填料生产工艺流程2.1.3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a、弃碴分选:根据路基填筑的不同部位,对隧道弃碴和路堑挖方进行相应的分选。选用隧道弃碴与路堑挖方的硬质岩石加工A、B组填料;对满足C组填料标准的土石,当粒径、级配满足基床以下填料要求时,直接进行路基填筑;当粒径、级配不满足基床以下填料要求时,经填料生产场破碎加工后,再用于基床以下部位的填筑。b、将弃碴块径大于900mm的进行二次解小,用皮带输送机将混合料输入破碎机破碎,再经孔径为300mm(150mm)的振动筛筛分,使其生产填料的粒径全部小于300mm(150mm),振动筛下A、B、C组填料分别隔离堆放。c、-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堆放料时用装载机在振动筛出料口处及时转运,分层堆放,防止形成自然坡角的料堆,避免颗粒发生离析,保证成品填料颗粒级配的均匀性。d、对破碎筛分的集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密度等项目分批进行试验检测。2.1.4质量控制a、正常情况下,每生产10000m3抽检一次颗粒级配,分析评价级配的波动情况,并进行颗粒密度试验,为检测填筑施工的压实质量提供标准参数。b、填料生产过程中,随时观察出料级配情况,当出料级配发生明显变化时,增加抽检试验次数,将级配相差较大、细粒含量小于15%、15%~30%和大于30%的集料,按A、B、C组填料的标准分别堆放。2.2级配碎石生产利用采石场及隧道弃碴中的硬质岩作为生产基床表层及过渡段级配碎石的原料。块石先经破碎、筛选分为四种粒径大小不同的集料,再将这几种集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要求的混合料。为保证填筑压实质量,级配碎石混合料应随拌随用。2.2.1生产工艺流程见图2.2.1。2.2.3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a、硬质块石经破碎、筛选后分为25~45mm、15~25mm、7~15mm、小于7mm四种规格的碎石和石屑粉集料。b、贮存集料过程时分层往高上料,避免颗粒发生离析,各种集料隔离堆放。c、根据各集料用道床底碴方孔筛的筛分结果,按《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2897-1998)规定的粒径级配范围要求,分别设计出三种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配合比例。-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图2.2.1级配碎石生产工艺流程根据各集料用过渡段级配碎石圆孔筛的筛分结果,按设计规定的过渡段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范围要求,设计出三种过渡段级配碎石的配合比例。d、按设计的配合比例进行室内击实试验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从中分别优选出合适比例、并求得混合料颗粒密度和最优含水率。e、采用具有自动计量配料系统的拌合机,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加水量根据气候及运距在最优含水率基础上增加1~2%)进行配料和拌合,以获得颗粒级配稳定和含水率合适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混合料和过渡段级配碎石混合料。f、需掺加水泥的级配碎石按设计要求在拌合过程中掺加水泥。g、经检测混合料级配、含水率(水泥含量)符合工艺试验确定的允许范围方可出场。2.2.4质量控制与要求a、-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各种集料进场过程中,每2000m3进行一次颗粒级配检验,并进行试配混合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重型击实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试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同时进行黏土团和其他杂质含量的检验(其他项目每料场抽样检验不少于3次),过渡段级配碎石同时进行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质软易碎颗粒含量、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检验,其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b、级配碎石中掺入的水泥,以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每500t为一检验批(当不足500t时也按一批计),其品种、规格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c、每工班生产混合料前测定粗细集料的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合生产过程中,随时观察混合料级配和含水率变化情况,正常情况下,每一工作班抽检三次(每次不大于2000m3),第一次必须在拌合开始时检验,如发现生产过程有异常,增加抽查试验次数,根据颗粒级配和含水量(水泥含量)检测信息及时调整配料比例,使混合料符合要求。3.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筑3.1施工准备3.1.1地质资料核查在填筑前对路基基底的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勘,以核查地质资料,确保不因地质原因而造成路基产生较大的变形。具体实施如下:a、补勘方法:根据线路路基的不同地质情况,选用N10轻型动力触探、N63.5重型动力触探、标贯、静力触探四种原位测试方法的一种进行现场勘测,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进行判断。b、补勘密度:沿路基中线先用N10轻型动力触探每50m一点,进行初步补充勘探。对发现有问题的地段再加大补勘密度,并采用其它补勘方法进行验证。c、-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对于填筑高度小于2.5m的路堤,其基床范围内承载力不能满足[σ]≥0.18MPa或Ps≥1.5MPa时,或填筑高度大于2.5m的路堤,其基底承载力小于设计承载力时,会同设计、监理进行现场勘察并进行地基加固处理。3.1.2路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根据现场实际,在路基范围内选择1~2段宽度为路基宽度与超填宽度之和、长200~300m的试验场地。按不同种类的填料选用不同压实机械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找出机型、厚度、碾压遍数与设计规定指标间的规律曲线,以确定其工艺参数和施工方法。3.2填筑施工工艺3.2.1工艺流程路基基床底层及以下采用隧道弃碴、采石场与路堑挖方为原料生产的A、B、C组碎石土填料,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2.1。图3.2.1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台数确定。为了保证机械有足够的安全作业场地,每区段长度一般应在200m以上或以构造物为界。各区段或流程内只能进行该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3.2.2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a、路堤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及腐植土,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对无需作地基特殊处理的一般路基的基底,当为土质地层时,按设计要求挖除表层土,再分层填筑渗水填料或A、B组填料,当为砂类土、砾卵石(碎石)类土地层时,先清表,再将原地整平碾压密实。b、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沿线路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c、测出基底处理后的原地面标高,依照设计资料精确测放路基边线及线路中心线,打桩标示;直线地段每20m一个桩,曲线地段每10m一个桩,并在桩上作出虚铺厚度的标记。d、路基填筑采用横断面全宽一次分层填筑、纵向水平分层压实方法。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心填筑。e、不同组别的碎石土填料分别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采用同一组别的填料填筑,每种填料累计总厚度不小于50cm。对于不同种类的填料,遵循有利于层间土层的渗透反滤的原则施工,其粒径符合D15<4d85。f、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合理摊铺层厚,进行分层上土,虚铺厚度控制采用“方格网法”和“挂线法”,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以上,以保证边坡压实质量。g、使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精平。摊铺整平过程中尤其注意防止填料离析,使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摊铺均匀、层面平整。h、-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工艺及碾压遍数,用自重18t的振动压路机按先两边后中间(曲线地段先曲线内侧后曲线外侧),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碾压过程中如发现有凹凸不平现象,采用人工配合及时补平,使碾压好的路面平整度符合要求。沉降板观测管周围采用冲击夯夯实。i、松软土地段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每天测量地基沉降及边桩侧向位移,指导控制填土速率。j、填至基床底面、基床表层底面标高后,及时恢复中线,进行水平标高测量,检查路基宽度。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路面整修后,达到路面平整,横向排水坡符合设计要求。3.2.3质量控制与要求a、对生产的填料除在填料生产过程中按规定进行取样检验外,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还按每生产10000m3抽检一次的频次检验颗粒级配。当发现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的填料级配有明显变化时,及时抽样复查,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填料生产场。b、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填料颗粒级配的均匀性、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符合设计及施工工艺参数后,再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和遍数进行碾压。c、基底换填及路堤填筑按表3-2-1和表3-2-2的检测频次和压实标准对压实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表3-2-1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层压实质量检验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检测频率和取样部位-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A、B组及C组(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填料地基系数K30(MPa/m)≥110≥130每填高0.9米,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孔隙率n<31%<31%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各2点,中间2点表3-2-2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质量检验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检测频率和取样部位A、B组填料地基系数K30(MPa/m)≥130≥150每填高0.9米,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孔隙率n<28%<28%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各2点,中间2点4.基床表层及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4.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分三层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填筑至剩余最后一层时,进行六个月的沉降观测。通过观测数据分析,预测和推算总沉降值,评价剩余沉降满足工后沉降要求且沉降稳定后,再使用摊铺机铺设最后一层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图4.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4.2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a、基床表层填筑前对基床底层的压实质量和几何尺寸进行复查确认。b、对路堑换填地段,当开挖至换填底面标高时,将开挖表面整理平顺整齐,并按设计做成向两侧的横向排水坡。c、依照设计资料精确测放路基边线及线路中心线,打桩标示;直线地段每10m一个桩,曲线地段每5m一个桩,并在桩间挂线标示出填料分层摊铺厚度。d、路堤中心填高h≤0.6m的软质岩、强风化的硬质岩及土质路堑地段,按设计要求换填中粗砂和铺设不透水的复合土工膜。e、将级配碎石生产场拌合好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用自卸汽车尽快运输到现场,防止水分蒸发损失过多。f、-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采用摊铺机按工艺试验确定的每层摊铺厚度分层铺摊,根据所在地段级配碎石的总厚度均匀分层,但分层的压实厚度最大不超过25cm,最小不低于15cm。摊铺前根据测量标线调整好摊铺机左右的控制高度。g、摊铺时,在摊铺机后面配备人员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合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合均匀。h、整形后,当表面尚处湿润状态时应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i、直线地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采用慢速,以后几遍逐渐加快,但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m。j、表面修整养护。局部表面不平整,要洒水补平并补压,使其外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已施工的基床表层禁止任何车辆通行。4.3质量控制与要求a、对生产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混合料除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按规定进行取样检验外,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还按每工班不少于一次的频次检验颗粒级配和含水量。当发现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的混合料级配或含水量有明显变化时,及时抽样复查,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填料生产拌合站,以对配料比例作相应调整,使生产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符合要求。b、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级配碎石混合料颗粒级配、含水量的均匀性、铺筑厚度、填层表面平整符合设计及施工工艺参数后,再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和遍数进行碾压夯实。c、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压实质量按表4-3压实标准和检测频次进行检测和控制。对站场内多线路基或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表4-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压实质量检测频次压实标准项目名称级配碎石检测频次地基系数K30(MPa/m)≥190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4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2m处各1点,路基中部2点。孔隙率n<18%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各抽样检验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2m处各2点,路基中部各2点。4.4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本标段路基的过渡段主要形式有桥路(路堤)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过渡段、路堑过渡段、半挖半填路基横向过渡段、岩土组合过渡段。过渡段与相邻路堤应作为相同施工区段同步填筑,横向结构物两侧过渡段对称均匀分层同步填筑施工。桥台后和横向结构物后2m范围内不能用大型压路机施工的部位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采用小型压路机配合冲击夯进行压实。4.4.1过渡段施工方式:a、桥路过渡段:与桥台连接的20m范围内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入5%水泥填筑.表层以下以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石+5%水泥分层填筑,并在路基与桥台结合部设宽10c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长30cm、厚10cm、宽15cm。在渗水墙底部设直径φ=10cm渗水管将渗流水排出路基以外。按基床底层压实度作为碾压标准。-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b、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横向结构物及两侧各20m范围内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入5%水泥填筑。当横向结构物顶面距地面高度小于1m,且不足路堤高度一半时,可不设置过渡段。当涵顶距路肩高度小于1.5m时,涵顶填筑级配碎石。按基床底层压实度作为碾压标准。-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c、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路堑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表层以下以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应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采用A、B组填料填筑。-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d、路堑地段硬质岩石路基与土质路基纵向连接时,应由土质路基的换填底面向硬质岩石换填底面顺坡设置过渡段,其长度不应小于10m。过渡段范围内的填料应满足路基各部位的填料要求。e、隧道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或土质路堑连接处设置路基刚性过渡段,采用C20混凝土整体浇注,单侧设置长度为9.4m、厚度由1.7m渐变至0.5m,顶宽10.5(2.95+2.95+4.6)m。基床表层不少于20m范围内采用长级配碎石并加5%的水泥填筑。-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f、当桥台(台尾为土质路堑)与隧道进口(斜切式洞门)较短时,设置刚性过渡段,基床表层为+5%水泥的级配碎石,表层以下1.7m范围内换填C20混凝土,顶宽10.5m(2.95+2.95+4.6)。g、对半挖半填路基及不同岩土组合路基,为保证路基横向刚度及避免横向差异沉降的产生,路基面以下挖除换填厚度满足以下两条之一:(1)保证轨道受力范围(既碴肩外测2.5m)内的地基条件一致;(2)动荷载主要影响深度范围内(约1m厚)的填料一致。当换填地段为硬质岩或硬质岩路基处理地段,则采用符合基床条件要求的填料进行换填。换填底部应设4%的向外排水坡。4.4.2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4.2。-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图4.4.2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工艺流程图4.4.3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a、过渡段基底处理与桥台、横向结构物及相邻路基的地基同时进行,过渡段填筑与相邻路堤按相同施工区段同步施工。b、按设计要求对各种形式过渡段的基底进行处理,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上层级配碎石填筑。c、将级配碎石生产厂拌合好的过渡段级配碎石混合料用自卸汽车尽快运输到现场,防止水分蒸发损失过多。d、台后2m范围内,每层摊铺厚度为相邻路堤分层摊铺厚度的1/2,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动压路机和冲击夯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碾压夯实。e、台后2m范围外,每层摊铺厚度与相邻路堤分层摊铺厚度相匹配,采用压路机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遍数、行驶速率及碾压程序进行碾压。f、台背不易碾压的2m范围内按设计要求使用掺有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26-n新建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路基施工4.4.4质量控制与要求a、对生产的级配碎石混合料除在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按规定进行取样检验外,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还按每工班不少于一次的频次检验颗粒级配和含水量。当发现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的混合料级配或含水量有明显变化时,及时抽样复查,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填料生产拌合站,以对配料比例作相应调整,使生产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符合要求。b、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确认级配碎石混合料颗粒级配、含水量的均匀性、铺筑厚度、填层表面平整符合设计及施工工艺参数后,再按工艺试验确定的碾压速率和遍数进行碾压夯实。c、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压实质量按表4-4-4压实标准和检测频次进行检测和控制,基床表层过渡段级配碎石按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压实质量要求控制。对站场内多线路基或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表4-4-4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压实质量检测频次压实标准基床表层及以下部位检测频次孔隙率n<28%每压实层检测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地基系数K30(MPa/m)≥150每填高90cm抽检2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2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