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城区“天眼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方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榆林城区“天眼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81.1工程简介181.2建设背景181.3总体要求191.4总体目标191.5榆林市公安局指挥平台201.5.1图控中心建设201.5.2机房建设211.5.3视频指挥调度系统221.5.4建设视频运维管理平台221.5.5建设视频边界接入平台231.5.6建设视频集控联网管理系统231.5.7指挥大厅显示系统231.6榆阳区分局231.6.1榆阳区公安局监控中心241.6.2视频综合管理平台241.6.3治安卡口系统241.6.4电子沙盘241.7五个派出所三级监控中心和前端视频采集251.7.1高清网络摄像机(前端视频采集)251.7.2监控中心251.7.3视频综合管理平台25n1.8应急无线图像传输系统26第二章监理工作范围262.1监理服务的工程范围262.2监理服务的工作范围262.2.1工作范围262.2.1.1质量监督控制262.2.1.2进度监督控制272.2.1.3投资监督控制272.2.1.4安全监督控制272.2.1.5变更监督控制272.2.1.6信息监督控制282.2.1.7合同监督控制282.2.1.8协调监督控制28第三章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各阶段的工作内容293.1监理主要工作内容293.2监理各阶段的工作内容313.2.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313.2.2施工阶段监理313.2.3验收阶段监理323.2.4工程进度控制监理323.2.5质保阶段监理333.2.6工程移交阶段监理33第四章监理宗旨、指导思想、控制目标60n4.1监理宗旨604.2监理工作指导思想604.3质量控制目标604.4进度控制目标614.5投资控制目标614.6变更控制目标614.7合同管理控制目标614.8信息管理控制目标624.9安全管理控制目标624.10组织协调控制目标62第五章本项目监理依据的标准62第六章项目监理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及管理办法646.1监理组织机构的组织形式646.2监理组织机构的工作职责656.3监理机构的人员岗位职责676.3.1总监理工程师职责676.3.2监理工程师职责686.3.3技术支持工程师职责696.3.4质量管理工程师职责696.3.5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职责706.3.6资料员职责706.3.7合同及计量工程师职责70第七章现场监理工作制度、公司监理制度和管理办法71n7.1现场监理工作制度717.1.1工程设计交底和设备清单会审制度717.1.2施工方案、组织设计审核制度717.1.3工程开工申请制度727.1.4产品质量检验制度727.1.5隐蔽工程、工程阶段质量验收制度737.1.6工程变更复核签审制度737.1.7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747.1.8施工进度监督及报告制度747.1.9工程款支付签审制度747.1.10工程索赔签审制度757.1.11监理报告制度757.1.12监理例会及会议纪要签发制度757.1.13竣工验收制度767.1.14监理机构内部工作制度767.1.15安全防护、文明施工制度767.1.16监理工作联系制度777.1.17监理用表的填报和档案管理制度777.1.18国家规范和监理业务学习制度787.1.19费用索赔审批制度787.1.20分包单位资格审核制度787.1.21工程临时延期和最终延期审批制度797.1.22工程竣工报验审核制度79n7.1.23工程停工复工制度797.2公司监理工作制度807.2.1管理纲要807.2.2管理职责817.2.2.1管理承诺817.2.2.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817.2.3管理方针、目标817.2.4管理组织827.2.5监理工作质量管理体系867.2.5.1部门职责867.2.5.2组建项目监理部867.2.5.3监理服务运作工作877.2.6技术管理制度1227.2.6.1监理工作制度1227.2.6.2监理企业工作考核制度1267.2.6.3监理企业创新管理制度1287.2.7档案管理1317.2.7.1监理资料归档制度1317.2.7.2监理资料管理制度1347.2.7.3公司监理档案管理制度1377.2.8人事管理1407.2.8.1总则1407.2.8.2编制及定编140n7.2.8.3新进人员录用制度1407.2.8.4工资、待遇1417.2.8.5员工请假管理制度1427.2.8.6证件管理制度1437.2.8.7辞职、辞退、开除1447.2.8.8廉政责任制1457.2.9财务管理1467.2.9.1总则1467.2.9.2财务机构与会计人员1467.2.9.3会计核算原则及科目报表1477.2.9.4资金、现金、费用管理1487.2.10行政办公及后勤管理1507.2.10.1会议及学习制度1507.2.10.2印、信管理制度1507.2.11行政办公及后勤管理1517.2.11.1会议及学习制度1517.2.11.2印、信管理制度151第八章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变更控制流程1538.1质量控制的工作流程1538.1.1招标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538.1.2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1538.1.3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1548.1.4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155n8.2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1558.2.1招标准备阶段的进度控制1558.2.2设计阶段的进度控制1568.2.3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1568.2.4验收阶段的进度控制1578.3投资控制的工作流程1578.3.1招标准备阶段的投资控制1578.3.2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1578.3.3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1588.3.4验收阶段的投资控制1588.4变更控制的工作流程1588.5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1608.6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1608.7组织协调的工作流程161第九章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文明施工和安全管理、现场协调1629.1合同管理1629.2信息管理1629.3文明施工和信息安全管理1629.4组织协调162第十章对工程各阶段的监理方法和措施16310.1监理工作方法的总原则16310.1.1严格控制16310.1.2积极参与163n10.1.3热情服务16310.2监理工作的总管理措施16310.3监理工作总方法16410.3.1目标规划方法16410.3.2动态控制法16410.3.3组织协调法16411.3.4信息管理方法16511.3.5合同管理法16510.3.6测试法16510.3.7进度控制法16610.4监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措施16710.4.1质量控制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6710.4.1.1质量控制内容16710.4.1.2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依据16710.4.1.3工程质量控制标准16710.4.1.4质量控制目标16810.4.1.5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16810.4.1.6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16910.4.1.6.1质量的“事前”阶段控制方法16910.4.1.6.2质量的“事中”阶段控制方法17010.4.1.6.3质量的“事后”阶段控制方法17410.4.2进度控制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7510.4.2.1进度目标的分解175n10.4.2.2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17510.4.2.3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17710.4.2.3.1进度的“事前”控制方法17710.4.2.3.2进度的“事中”控制方法17810.4.2.3.3进度的“事后”控制方法17910.4.3投资控制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8010.4.3.1总则18010.4.3.2编制投资使用计划18010.4.3.3投资控制的具体措施18010.4.3.4投资控制的主要方法18210.4.3.4.1投资的“事前”控制方法18210.4.3.4.2投资的“事中”控制方法18310.4.3.4.3投资的“事后”控制方法18410.4.4合同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8510.4.4.1合同管理的措施18510.4.4.2施工合同管理的主要方法18610.4.5信息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8910.4.5.1信息管理的方法18910.4.5.2信息管理措施19010.4.6安全环境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9010.4.6.1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9010.4.6.2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19110.4.7组织协调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92n10.4.7.1本公司内部关系的协调方法和措施19210.4.7.2本工程项目内部需求关系协调的方法和措施19310.4.7.3建立定期的协调会议制度19410.4.8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19510.4.8.1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总程序19510.4.8.2开工前的准备工作19510.4.9完工验收至竣工验收期间的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20410.4.9.1一般规定20410.4.9.2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20510.4.10保修期的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206第十一章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20711.1实施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20711.1.1审核施工组织设计20711.1.2审核开工申请20811.1.3《监理规划》的编制20811.1.4《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20811.2方案深化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20911.2.1网络系统的质量控制要点20911.2.2服务器和存储系统质量控制要点21311.2.3网络管理系统的质量控制要点21611.2.4信息安全系统质量控制要点21811.2.5前端采集系统质量控制要点21811.2.6对机房装修和指挥系统质量控制要点218n11.3设备采购阶段质量控制要点21811.3.1设备订货的质量控制要点21811.3.2设备到货验收质量控制要点21911.4现场安装调试阶段质量控制要点22211.4.1安装实施环境的确认22211.4.2安装工艺的质量控制要点22211.4.3调试工作的质量控制要点22411.5测试阶段质量控制要点22511.5.1网络系统测试监理要点22511.5.2网络管理系统测试质量控制要点23411.5.3服务器和存储系统测试质量控制要点23511.5.4信息安全系统测试监理要点23711.6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24011.6.1初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24011.6.2试运行阶段质量控制要点24111.6.3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24311.7运维阶段质量控制要点24611.7.1工作计划的审核要点24611.7.2维修记录的检查要点24711.7.3故障分析报告的审核要点24711.7.4运维总结报告的审查要点24811.7.5系统运行记录的审核要点24811.7.6系统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点248n第十二章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4812.1对本项目的理解24912.1.1本项目的监控平台软件必须要实现以下功能24912.1.1.1可扩展成网状结构24912.1.1.2高效的流媒体服务器24912.1.1.3优化的存储中心24912.1.1.4万能接入前端24912.1.1.5万能解码上墙24912.1.1.6监控平台软件系统应具有先进的架构24912.1.1.7前端设备接入的开放式接口25012.1.1.8终端/用户纵深式控制管理25012.1.1.9基于分布式的海量视频存储技术25012.1.1.10视频源海量访问中的发布技术(P2P技术)25112.1.1.11软件版本同步更新技术25112.1.1.12传输故障自愈技术25212.1.1.13流媒体服务25212.1.1.14数据库管理服务25212.1.1.15节点信息管理25312.1.1.16用户信息管理25312.1.1.17用户权限管理25312.1.1.18视频存储服务25312.1.1.19视频转发服务25412.1.1.20节点巡检与校时254n12.1.1.21系统日志管理25412.1.1.22客户端服务功能25412.1.1.23视频服务25412.1.1.24设备参数管理25412.1.1.25前端摄像机控制25512.1.1.26用户界面25512.1.1.27电子地图25512.1.1.28视频回放25612.1.2视频监控及联网传输平台25612.2网络平台的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5612.2.1监督检查网络基础平台的整体性能25612.2.2监督检查服务器和操作系统整体性能25712.2.3监督检查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25812.2.4监督检查网络安全和管理平台25812.2.5其他网络安全系统测试25912.2.6网络管理系统26012.3视频监控平台软件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6012.3.1平台软件做好前期需求分析的调研和采集工作26012.3.2平台软件做好用户需求的确认26112.3.3确定系统的功能26112.3.4系统框架设计26112.3.5对不同应用系统的连通性调试26112.3.6对接入资源信息目录梳理工作261n12.3.7平台的运行维护设计26212.4公安高清指挥会议系统的重点和难点26212.5精密空调的漏水检测、温湿度的控制26212.6机房电气隐蔽工程的监控要点26212.6.1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6312.6.2严格规范隐蔽工程监理流程26412.6.3加强现场监督26412.6.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6412.6.5建立完备的隐蔽工程档案26512.6.6 UPS三相输入的零线线径要适当加粗26512.6.7关于“零地短接”问题26512.6.8关于“电池连线”线径过细问题26612.7前端视频采集系统的监理重点和难点266第十三章本工程项目的难点、重点的监理措施26613.1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图纸会审质量26613.2加强穿线管等管件材料的质量控制26713.3严格规范隐蔽工程监理流程26713.4加强现场监督26713.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6713.6建立完备的隐蔽工程档案26813.7加强进场设备的质量控制26913.8建立完备的工程档案26913.9做好现场监督工作269n13.10做好现场测试工作26913.11做好现场检查工作270第十四章监理的检测、试验手段和内容27114.1综合布线工程的检测和试验手段27114.1.1物质进场检查27114.1.2施工检查27214.1.3综合布线验收阶段检查和测试27314.2机房建设工程的检测和试验手段27414.2.1施工准备27414.2.2室内装修27414.2.3空气调节27514.2.4电气设备27614.2.5消防系统27714.3网络平台的监理检测手段和方法27814.3.1监督检查网络基础平台的整体性能27814.3.2监督检查服务器和操作系统整体性能27914.3.3监督检查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28014.3.4监督检查网络安全和管理平台28014.3.5其他网络安全系统测试28114.3.6网络管理系统28214.4指挥中心智能中央控制系统检查手段和方法28214.4.1施工准备阶段28214.4.2设备安装阶段283n14.5中控系统软件调试的检查手段和方法28414.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查手段和方法28514.6.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施工阶段检查内容28514.6.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验收阶段检查内容28714.7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检查手段和方法28814.7.1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28814.7.2计算机网络系统验收阶段检查项目:289第十五章保修期监理工作计划29015.1人员安排29015.2维护工作流程29015.3维护工作的目标29215.3.1改进性维护管理29215.3.2适应性维护管理29215.3.3完善性维护管理29315.3.4预防性维护管理29315.3.5项目整体评价29315.3.6系统质量要素29315.4故障分级29415.5运维阶段监理措施29415.5.1对维护工作计划的审核措施29415.5.2维修记录的检查措施29515.5.3故障分析报告的审核措施29615.5.4运维总结报告的审查措施296n15.5.5系统运行记录的审核措施29615.5.6系统管理制度的制定措施296第十六章合理化建议29716.1软件开发过程的文档管理29716.2谨慎对待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分步实施29716.3软件供应商应更加重视为客户所提供的技术培训29716.4做好相关职能单位的协调297第十七章用于本工程的监理设备及后勤保障29817.1设备和仪表29817.2后勤保障299第十八章监理资料管理和归档办法30018.1各时期完成的文件如下表30018.2各阶段监理流程图304n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工程项目名称:榆林城区“天眼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工程类别:信息系统工程工程项目地点:榆林城区工程投资额:8000万元承建单位名称:项目中标方监理单位名称:陕西计用信息技术监理有限公司项目概况:根据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按照全省省、市、县区、派出所四级图像控制中心总体架构,“横向接入、纵向联网”,全面整合各级、各部门公安现有视频通信系统与相关资源,进一步完善社会图像资源接入工作,利用现有指挥通信系统和保障手段,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高效通畅”的公安指挥通信机制,为各级公安机关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图像资源支撑服务,实现相关事件现场的实时图像、语音、数据及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指挥决策部门,使其能全动态、可视化掌控现场信息,满足指挥调度需求。1.2建设背景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和规模也逐渐加大,但是相应产生的城市安全问题也倍受人们的关注。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改善社会治安状况,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快速反映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建立一套覆盖整个榆阳城区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以先进的科技手段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提升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和运行效率显得十分必要。满足未来10-20年榆林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使榆林市成为安全、环保、高效、高度现代化管理的陕北之星。本工程为“市2011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全面实施“天眼工程”,把警力摆在街面上,确保“白天见警车、夜晚见警灯”,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n1.3总体要求市区视频监控网的建设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先建、急用先建,综合利用、资源共享,有机结合、上下统一”为总原则,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技术先进、突出应用、稳定可靠、资源共享、信息安全”为总要求,依照“数字高清、物理专线、SAN存储、三级平台”的建设标准,确保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满足城市管理的全局需求,体现城市管理的高清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无线化的领先水平。榆林市区“天眼工程”是一个覆盖整个城市集成式、多功能、综合性的大型视频监控报警系统,业务范围涵盖治安、交管、刑侦、指挥中心等多个公安警种,包括城市高清监控、高清治安卡口、监控中心、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等独立而又互相协作的子系统,“天眼工程”不仅仅强调以上各个子系统的建设,也强调对以上系统和相关资源的整合与集成。从资源组合与整合的角度上可以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公安监控中心,传输网络,监控资源和用户群。总体架构采用三级平台、分级管理、分级存储的形式,实现三级联网、四级贯通、全面覆盖、全市联动。所有的高清摄像机、网络设备、解码设备、存储设备均通过安装在服务器中视频综合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在市局、区县分局部署两级管理平台,派出所部署客户端,用户可通过WEB客户端查看实时及历史图像、完成设备的配置、权限的划分、故障的定位等工作。1.4总体目标根据榆林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三三三一”的建设总目标,即“建设三级监控中心,三层网络监控,三级治安卡口,三级存储,一个视频综合管理平台”。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实现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指挥调度可视化、信息综合应用可视、信息共享最大化和系统功能不断延伸化。三级监控中心: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安实际情况,主要建设以公安应用为主,覆盖市公共区域、党政机关、城市道路、治安卡口的科技防范系统。计划建成市局图像控制中心1个、分局监控中心1个、城区5个派出所监控中心;实现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报警监控共享平台互联,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警种的信息共享。三层监控网络:n在城区边缘关键点位设置监控点,构筑城区边缘第一道监控网;以环城路和城区外围主干道为依托,在重要路口、路段设置监控点,聚点成线,构筑城区第二道监控网;以城区主干道为依托,在重要路口、路段、重点要害部位设置监控点,聚点成线,构筑城区第三道监控网。本次“天眼工程”建设中采用高清监控解决方案。三级治安卡口:在榆阳区与各县际交界处和出城关键路口设置三级卡口,在省界出入口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一级卡口、在市界出入口设置二级卡口,在市区、城区出入口设置三级卡口,利用科技手段,有效打击交通肇事逃逸、盗抢车辆等犯罪行为。总共建设15处高清治安卡口,本次项目只建设城区三级高清治安卡口8处,一二级治安卡口后期续建。三级存储架构:存储架构采用SAN存储,三级监控中心按照分布式存储方式进行存储,每一级的监控中心都可以对所属监控信息进行存储、备份、回放、转发、报警处理等管理,从而建立一个一级存储、多级备份的视频存储架构。派出所作为三级监控中心,采用IP-SAN存储方式对辖区内的所有前端监控点进行存储,分局作为二级监控中心,作为重要数据的备份存储平台,考虑重要数据长期备份对安全性的要求,采用FC-SAN存储方式。市局作为一级监控中心,主要对动中通、重要监控点等所上传的少量视频数据进行存储,采用IP-SAN存储方式。一个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在市局、分局、派出所建立一个统一的视频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全市各类公安图像信息资源和社会监控资源,构建一个具有信息共享、存储查询、信息管理、身份认证、远程控制等多项功能的公安图像应用平台,为指挥调度、侦查破案、治安防控、重大保卫、布控报警等提供技术服务,并实现与接处警平台、PGIS平台、警用智能系统等系统的融合与对接。最大限度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互控,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在加强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提升警务效率、组织群防群治、预防和打击违犯罪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公安机关“打、防、控”一体化综合管理能力。1.5榆林市公安局指挥平台系统采用基于公安网络的分布式控制结构,通过公安视频专网连接市局、县/区分局、派出所三级单位,以市公安局视频联网传输平台为中心节点直接向下连接各分县局。同时通过视频联网传输平台向上连接至省公安厅图像控制中心。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存储、分级应用、按需调度的建设原则,实现图像资源的远程传输、调用及集中管理,同时实现多点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及视频指挥调度功能。1.5.1.图控中心建设市n局公安视频图像传输系统纵向由省、市、县三级图像控制中心的视频图像系统互连、横向由本级公安及社会监控图像资源网互连构成。视频图像联网总体构成如图所示。视频图像联网总体构成图图像控制中心由综合视频交换机、视频管理服务器、网络视频矩阵、IP-SAN存储、流媒体转发服务器、指挥调度终端、音视频切换矩阵和音视频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部署在市局图像控制中心。主要作用是:完成信令和控制信息交换、调度以及系统管理;实现视频指挥调度、远程视频浏览、视频录像和电视墙显示等功能。图像控制中心应具有视频监控系统接入能力,实现对监控点可视,实现对重要目标、重要场所、危险地段进行动态监视,随时了解现场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确保社会的安定。同时,对各区/县分局视频监控图像具有接入功能,实现对基层单位的图像监控,方便管理。1.5.2机房建设包括两部分:市局信息中心机房改造和图控中心机房建设,最终要达到以下要求。温度:23℃±1℃;湿度:40%±55%;湿度变化率:<5%不凝露;尘埃:粒径≥0.5μm其个数≤18000粒/cm3;噪音:小于65dB;照度:设备机房区距地面0.8米处≥500LX;辅助房间≥300LX;应急照明≥50LX;接地电阻:R≤1Ω,零地电位差≤1V。榆林公安局信息中心机房设在第6层,层高3.2米。机房改造面积约40平方米,图像中心建设面积约80平方米。机房改造工程包括以下8个子系统:机房装饰装修工程、供配电系统改造工程、不间断电源(UPS)工程、机房精密空调及新排风工程、机房防雷与接地工程、机房消防报警与气体灭火系统改造工程、机房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机房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n图像中心建设工程包括以下7个子系统:装饰装修、电气部分、防雷和接地部分、空调和新风机系统、安防系统部分、消防系统、综合布线系统。1.5.3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在全市公安局建设集公安情报研判、视频指挥调度为一体的高清视频指挥调度系统。通过设置在各区县的高清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满足市局及下辖14个分支机构召开高清视频指挥调度、日常的视频指挥调度及与各下级作战单位有效沟通与交流,同时满足日常培训远程培训、应急视频调度等功能,能够与公安局现有及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无缝融合,实现各种音视频资源的有效共享及管理。公安局的视频指挥调度,采用H.323协议平台,建立在IP的网络基础之上,利用网络资源,经过扩容改造,实现14个分支机构会议终端10M的接入带宽,从而满足主会场与各分会场之间的视频、音频和数据的交互以及双流功能。在市公安局及12个县局分会场采用分体式高清终端。1.5.4建设视频运维管理平台通过运维管理系统的建设将实现对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业务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设备、光缆等资源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并结合GIS系统,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管理目标。GIS系统在数字视频专网独立部署,GIS系统应为运维管理系统提供基于C/S模式的开发接口。应开发能够满足“基于GIS的可视化展现”中要求的功能,并向运维管理系统提供开发接口。运维管理系统应该包括基础监控与采集、IT资源配置管理、运维服务流程管理功能。(1)基础监控与采集基础监控与采集系统应该实现两大功能:IT资源监控和视频质量监控。IT监控要实现对数字视频专网IT基础支撑系统(如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前端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安全设备等)和视频监控业务系统的管理。视频质量监控子系统通过对视频数据流进行采样分析从而实现对视频质量的监控。(2)IT资源配置管理nIT资源配置管理要实现对数字视频专网生产环境中的硬件资产(如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前端设备、光缆等)、软件资产(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系统等)、虚拟资源(如IP地址、技术资料、项目资料等)、IT辅助资源(如机房、机柜、空调、UPS等)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3)运维服务流程管理运维服务流程管理要根据数字视频专网实际情况对运维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对服务管理进行改善,提高运维效率。建立一套标准的系统运维管理流程,协调各级运维部门分工协作,实现对故障管理、变更管理、日常运作管理和配置管理的流程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运维知识库建设,实现知识库共享,将知识库与流程结合,从而提高运维服务效率。1.5.5建设视频边界接入平台视频边界接入平台解决公安信息通信网与外部网络进行视频信息交换共享的安全隔离交换设备。它是由视频接入认证服务器、视频用户认证服务器和专用安全隔离设备三个设备组成,完全符合《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试行)--视频接入部分》的安全要求。其中,专用安全隔离设备阻断视频专网与公安信息通信网之间的所有通信协议,保证公安信息通信网与视频专网之间的网络隔离。1.5.6建设视频集控联网管理系统视频集中监控与管理系统依据公安业务应用特点而设计开发的,是完全为公安信息通信网视频接入应用而定制的。视频集中监控与管理系统能够实时查询各级视频接入链路的业务注册信息、视频监控系统基本信息、视频接入对象认证信息、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在线用户、在线流量、报警信息等功能。能够显著提高视频接入的可控、可管理性,并有效降低视频接入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复杂度。1.5.7指挥大厅显示系统在市局指挥中心安装12套DLP背投拼接屏和24套46寸液晶液晶拼接墙,实现视频图像和数据的任意组合显示。1.6榆阳区分局n建设榆阳区公安局监控中心及8套治安卡口建设,汇聚全部前端视频监控图像进行集中存储,并构建一个统一的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视频监控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互控,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在加强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提升警务效率、组织群防群治、预防和打击违犯罪等方面的作用。在榆阳区分局,部分独立的监控点采用SFP裸纤直连方式,分散监控点采用EPON(EthernetoverPON)技术,根据监控点的分布情况,由各接入点引出若干条光纤,通过无源分光器,以树形的结构延伸到各监控点。在城区8个主要路口建设治安卡口,卡口系统通过线圈、视频触发两种方式实现图片抓拍、车辆测速等功能。卡口首先接入交警支队平台,在市局统一管理和调用。1.6.1榆阳区公安局监控中心榆阳区公安局监控大厅显示系统配置18块60寸DLP大屏,对前端画面进行显示,视频平台在省公安厅配发的基础上进行扩容,监控中心配置8个工作坐席,配备8台计算机对前端摄像机进行控制。1.6.2视频综合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历史图像回放,远程控制、身份认证等功能外,还需配备图像抓拍、移动侦测报警等功能,能自动把报警现场图像切换到电视墙或者监控终端上显示并进行报警录像,系统留有抓拍、PGIS电子地图、语音对讲、智能图像等系统的接口。公安系统领导及各相关级单位可以使用客户端访问、查看、控制监控图像和录像资料。1.6.3治安卡口系统治安卡口利用交警支队现有卡口系统,在榆阳城区主要出城路口建设8套前端检测设备,并将图像数据汇聚至交警支队卡口系统,与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接,共享数据。系统实现高清抓拍功能、车辆信息识别、图像增强、号牌比对、套牌分析、报警布控、交通流量统计、采集、数据管理、黑名单管理、数据通信传输功能数据自动上传、前端数据存储、违法记录图片防篡改等功能。1.6.4电子沙盘在榆阳区公安局指挥中心安装多媒体互动电子沙盘,它将是集合了多媒体互动控制系统、动力系统、投影系统、声学系统、光学系统等全方位的来表现榆林城区地理特征,传统单调呆板的静态模型上结合多媒体技术而使模型具有动态交互功能的新型模型,并加入多项新技术丰富模型的内容和生动模型。在模型沙盘的展示环境中应用计算机智能展示控制系统,能够生动、形象、快速、准确地认识了解榆林城区警力配置、各监控点、治安卡口等信息。通过触摸屏,同时将计算机信号和音视频信号接n入到大屏幕电视,同步显示演示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解说等内容。电子沙盘能够立体化展现山水及地形地貌、建筑等,增加相应模块与报警系统联动,以声光方式显示警力配置及交通路网,沙盘中的交通体系按照城市主要道路、市区内公路、铁路来划分,并通过不同色彩的灯带装饰不用性质的道路,直观的体现出路网关系。1.7五个派出所三级监控中心和前端视频采集1.7.1高清网络摄像机(前端视频采集)为5个派出所(榆横分局、青山路派出所鼓楼、上郡路、新明楼派出所)共建设455个高清高速球、141个一体化高清枪机。前端监控点的高清网络摄像机完成监控信号的视音频输入,把采集到的图像信号、音频信号(如摄像机、麦克风等视音频源信号)进行数字化和压缩编码,形成IP数据包,利用网络传送到指定的目的地址。前端配备高清网络摄像机,采用130万像素以上逐行扫描图像传感器,最高分辨达1280×720以上,低照度、宽动态,视频压缩采用H.264高效压缩算法,最低照度值0.01Lux,动态范围达120dB,具有背光补偿功能,有效解决晚上或路照度条件比较差和迎面强光条件下清晰成像的问题;采用多码流设计,实现实时流和存储流分离;支持PoE供电,简化供电方式,增加系统可靠性。1.7.2监控中心派出所注重治安防范、实时监控和接处警处理,是处理各种事故的第一前端,对各前端设备的处理时间、处理效率是非常关注的。系统设计采用三级联网结构,大量的视频数据在派出所级汇集,再由派出所转发到所属区级和市级,节省了网络资源。显示系统设计采用2*3液晶DID拼接屏组合,对前端画面进行显示。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规模大小。同时监控中心安装三个操作台,配备3台计算机及一个控制键盘,通过计算机及控制键盘对前端摄像机进行控制。1.7.3视频综合管理平台n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历史图像回放,远程控制、PKI/PMI认证等功能外,配备图像抓拍、移动侦测报警等功能,能自动把报警现场图像切换到电视墙或者监控终端上显示并进行报警录像,系统留有抓拍、PGIS电子地图、语音对讲、智能图像等系统的接口。公安系统领导及各相关级单位可以使用客户端访问、查看、控制监控图像和录像资料。联网平台采用结构化设计具有资源调度、设备管理、流媒体转发、存储点播、权限管理等功能。1.8应急无线图像传输系统为全市公安巡逻车辆和执勤公安配备采集现场图像、现场声音的无线图传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送到一定距离外的通讯车,或由指挥车通过车载设备将图象传输到机房,再由机房将图像传输到市局指挥中心。也可有市局通过公安专网或其他方式将图像上传到上一级指挥中心。根据对现场图像的分析、存储等应用需要,现场图像传输应具备高质量:图像的数字编解码应达到720*576或720*468分辨(即MPEG2编码广播级画质);图像传输信道速率应大于2Mbps,图像传输延时应小于200ms。同时各事件发生地环境复杂,所以从拍摄的现场到通讯车的无线图像及音频传输系统必须具备“绕射”“穿透”的能力,可以实现全向发、全向收的效果,能满足应急通讯的灵活、机动、便捷、快速的应用要求。第二章监理工作范围2.1监理服务的工程范围本项目包括榆林市本级指挥中心的图控中心、机房、视频运维管理平台、视频边界接入平台、视频接入联网管理平台的建设;榆林全市公安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榆阳区公安局、五个派出所指挥中心建设工程、前端采集系统(摄像机和立杆)的安装、光缆的铺设、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建设;8套治安卡口建设;全市警用车辆无线图传系统建设以及新旧视频平台的整合等设计文件的内容,业主与承包人签订的合同文件规定的全部内容,以及业主同意增加的项目内容。2.2监理服务的工作范围2.2.1工作范围榆林城区“天眼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监理服务项目的全过程监理,即施工准备,工程实施,工程验收,工程进度,工程质保、工程移交六个阶段的全过程的技术监理及交工、竣工验收的有关工作。2.2.1.1质量监督控制n参加施工图会审和交底,提出监理意见。参与分项、分部工程、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运维阶段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维护质量保证、措施。审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和质保手册并监督实施。2.2.1.2进度监督控制进度控制的任务是采取措施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时间目标的实现,监理对工程进度的控制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从承包人投标,施工直到工程竣工为止。在不同阶段,将有不同的侧重。审核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每周检查施工进度,对进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保证工期按时完成。2.2.1.3投资监督控制协助业主编制总投资分解计划,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控制其执行。在必要时及时建议业主调整总投资计划。协助业主编制工程项目各阶段资金使用计划,并控制其执行。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根据本工程合同文件,审核承包商申报的工程增减预算和决算。确认已完成工作量,审核承包商提出的工程付款申请并报业主确认。计算、审核各类索赔金,做好索赔受理与反索赔工作,维护业主的合法利益。2.2.1.4安全监督控制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保证了安全才能保证其它目标的实现。工程建设安全监督工作主要是预防控制,组织、措施、规章的落实。检查承包单位的施工安全组织。审查承包单位的施工安全措施,监督落实。对重要部位督促落实现场观测和监护。审查安全防护方案,督促、检查其落实,确保防护安全;检查特种工、安全员、质检员等人员资质,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督促施工单位搞好现场防火、防暴,安全要有保证,并做到现场卫生,防止污染。总之监理的工作范围是做好质量、进度、投资监理,合同管理、安全、环保、信息管理以及关系协调等方面。2.2.1.5变更监督控制工程变更也就是合同变更,是指对合同中的工作内容作出修改,或者追加或取消某一项工作。n本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是合同变更的表现形式。由于本项目施工的复杂性,发生合同变更是较常见的。无法事先约定,需要监理工程师依据工程现场情况而决定,若处理不当,即使是正常的工程变更也会影响工程进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2.1.6信息监督控制我们监理机构要做好信息的采集、归类整理、加工存储和信息发布共享。  我们监理机构要做好重要信息及时发布和传送给有关单位、部门领导和业主。  我们监理机构要做好定期编制监理日报、周报、月报、年报呈报业主单位和有关单位。  我们监理机构要做好按需要汇编各种报告,其中包括:向专家组汇报材料、稽查报告、自查报告、工程安鉴(自检)报告、工程验收报告及各种专题报告等。不仅数量多、内容广范,而且时间要求紧。  我们监理机构要做好监理工程项目竣工后,按照业主要求和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应及时整理和移交监理工作档案资料。2.2.1.7合同监督控制施工合同的组成主要有招标文件、投标书,以及在招标过程中双方认可的来往信函等。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的变更、设计补充、工程延期、费用索赔、工程的分包转让、合同双方的违约、争端与中裁、保险与保函等进行管理。合同支付项目的灵活性要比清单支付项目大,也更难把握和控制,其内容包括:动员预付款、材料设备预付款、工程变更、索赔、价格调整、延迟付款利息、拖期违约偿金,保证金等。合同管理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进行投资控制,因此,对于项目的计量与支付,监理工程师要求必须有详细的证明材料及施工原始资料并按符合规定的程序逐级上报,要求施工单位要有详细准确的施工原始记录并妥善保存。2.2.1.8协调监督控制协调工作是使监理系统内部人员工作积极性达到最高,使监理系统外部环境运转达到最佳,创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工程建设系统作用规模远大于各单位独立作用之规模。协调工作将贯穿于本工程全过程。我们将把协调工作分为二类进行协调管理:第一类是监理组织系统的协调;第二类是监理组织系统与建设、承包、设计等其他有关系统的协调。1、监理组织系统与建设、承包、设计等各有关系统间的协调本项目监理要使"四控、三管n"得到落实,需要通过项目监理机构全体人员与外部有关单位发生各种工作关系,其协调内容主要是因业主与其它各单位的合同关系或因工程的环境条件约束,使业主的工程项目建设与各非合同关系单位发生的工作关系,监理要尽最大努力做好这一部分协调工作,特别是与业主有合同关系的近外层协调。2、业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有关系统之间的协调本项目要涉及很多单位,它们均各成系统,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都有各自的目标和任务,要使每个单位都从整体利益出发,理解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只处理好监理单位与各单位的关系协调还远远不够,还应处理好各有关单位间的关系协调,特别是业主与其近外层单位的协调,这样才能使整个工程建设处于有序的良性状态。第三章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对榆林市城区“天眼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理,即施工准备,工程实施,工程验收,工程进度,工程质保、工程移交六个阶段的全过程的技术监理。我们将严格执行本项目的监理程序,进行现场监理和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变更及投资控制工作,负责准备、实施、试运行、保修、培训、验收等各项管理办法和程序,确保合同工程得到有效监理,协助业主处理承建方支付事宜,做好项目帐目记录,审查和洽谈重大变更合同单价和索赔要求,编写记录周报,审查施工方提交的重大设计变更、变更合同单价、增补工程量清单并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报总监审批后执行,定期向总监和业主提供有关数据。3.1监理主要工作内容1、编制监理工作规划和细则;2、熟悉合同文件,了解施工现场;3、参与设计交底工作,审查施工方提交的复测成果;4、督促和检查施工方建立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5、参加第一次工作会议和主持常规工地会议;6、发布开(复)工令,批准单项工程开工报告;7、审核施工方授权的常驻现场代表的资质,以及其他派驻到现场的主要技术、管理人员的资质;8、保存所有的原始资料和其它应妥善保管的一切资料;n9、审批施工方拟用于本工程的原始材料、设备、仪器、工艺和标准试验;10、审查施工方拟用于本工程的设备的性能与数量;11、审批施工方实施本工程的施工方案及主要方法或工艺;12、控制所有外购材料、设备的质量;13、审批施工方提交的总体进度计划,检查和监督施工方实施进度计划。核批施工方的修正计划;审批施工方提交的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并督促施工方实施;14、要求施工方按照合同条件、技术规范和监理程序进行施工,通过旁站、巡视、检测、试验和整体验收等手段全面监督、检查和控制工程质量;15、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的监督;16、调查、处理工程质量缺陷和事故,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督促施工方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17、发布停工令;18、对已完工工程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测试、检查;19、签发中期支付凭证;20、发布变更令;21、受理合同事宜,根据合同规定进行评估和处理;22、根据合同规定处理违约事件,协调争端,在仲裁过程中作证;23、编制监理工作周报及监理工作总结;24、对施工方的交工申请进行评估,组织对拟交工工程的检查和验收;25、督促、检查施工方按工程管理部门和业主的要求编制竣工文件;26、编制监理方面的竣工文件;27、监督施工方认真执行缺陷责任期的工作计划,检查和验收剩余工程,对已交工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调查其原因并确定相应责任;28、签发工程缺陷责任终止证书;29、签发最终支付证书;30、配合业主的竣工验收和工程移交工作;31、在业主与施工方(或第三方)来往中,为业主确定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出建议、意见;32、审核签署施工方递交的进度支付证书;n33、参与业主与施工方关于变更单价、索赔、有关争议、工程变更和对工程进度及质量极为关键的其它问题进行的谈判;34、帮助业主解决合同文件中出现的矛盾,包括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审查并对设计图纸和规范中的实质性修改建议提出书面评价意见;35、协助业主以确保工程施工符合本项目环保工作;36、建立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监理项目负责人工程质量责任制。3.2监理各阶段的工作内容3.2.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①明确本项目的质量标准与目标,建立适应本项目建设的监理质量控制体系;②协助业主方参与施工合同的签定;审核工程实施单位的资质及施工人员的个人资质并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审查项目的质量计划;③对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审核、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审查施工设计方案及工程工艺标准和安全保密防范措施;④协助承建单位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并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图纸、进度计划等资料;⑤对工程进度款进行审核、确认,对工程结算提出监理意见;⑥依据业主的需求及监理流程的具体要求,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管理,做好各阶段监理文档的编制。3.2.2施工阶段监理①根据三方签字确认的实施方案,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变更控制、投资控制;②依据合同和相关标准对由承建单位交付给业主方的设备、材料进行进场验收;③参与网络与系统集成、系统软件等配套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安装、调试;④n根据项目实施计划,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施工人员按计划施工,及时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提出整改意见以确保项目如期进行;⑤督促承包单位严格按规范、规程、标准和设计要求施工,控制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现场监理实施三方签认制,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及处理;⑥协助处理合同纠纷和索赔事宜,协调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的争议;⑦监理工程师对可能发生的变更要保持预控能力,防患于未然。在收到变更申请后,对项目变更进行严格审查,要及时收集变更信息,认真分析,明确项目变更的目标,防止变更范围的扩大化,加强变更风险以及变更效果的评估,选择冲击最小的方案,所有变更实施三方确认;⑧督促检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⑨监督施工单位完成各类测试并进行抽查、复查工作,参加工程阶段性验收并出具验收评价报告;⑩协调工程中出现的相关技术问题。3.2.3验收阶段监理①检查承建方提交的验收文档的完整性、正确性;②协助业主方向主管部门报验;③会同承建方配合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和测试;④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估小组对系统的安全保密情况进行鉴定和论证;⑤经主管部门批准的系统才能投入使用;不完全具备安全条件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待改进后再另行报验,直至验收通过。3.2.4工程进度控制监理①从工程准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坚持采用动态管理和主动预控的方法进行控制。②n在充分掌握第一手实际数据的前提下,采用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检查和评价。③运用行政的方法进行进度控制,通过承建单位的上级及建设单位的领导,利用其行政权力发布进度指令,进行指导、协调、考核,利用奖惩、表扬、批评的手段进行监督、督促,实施有效的控制。④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用经济手段对工程进度加以影响和制约。⑤利用管理技术的方法进行控制。监理单位通过规划、控制和协调能力控制工程进度。规划,就是确定进度总目标与分目标;控制,就是运用动态方法和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的手段进行检查工程进度,发现偏差时,及时予以纠正。协调,就是适时地协调参加工程建设的各单位之间的进度计划关系。3.2.5质保阶段监理①督导承建单位按合同规定及时进行系统保障,抽查系统保障的执行情况;②对项目业主方提出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③督促承建单位进行修复和维护;④对承建单位进行修复的内容进行确认;⑤保修和售后技术服务的质量监督。3.2.6工程移交阶段监理①督导、检查承建单位向业主方移交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图纸;②对承建单位向业主方移交的设备、软件、材料等的文档进行核实;③督导、检查承建单位向业主方移交工程实施文档、竣工文档;④督导、检查承建单位向业主方移交整体工程项目。n第四章监理宗旨、指导思想、控制目标我公司开展的本项目监理工作将围绕榆林市城区“天眼工程”建设项目目标这一系统,以动态控制的运行机制,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化的监理工作程序,现代化的工作手段,良好的企业信誉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按照监理委托合同的所有条款,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本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地监督和管理。根据我国监理行业的文件法规和业主与施工方签定的施工承包合同文件,监督和证实承建商是否严格按合同要求实施合同,对项目进行工程质量监理、进度监理、投资监理、变更监理、合同管理、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和工作协调,在计划的费用和质量目标内实现建设项目。我们监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质量、进度、投资、变更四大控制。4.1监理宗旨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4.2监理工作指导思想现场监理工作是以动态控制的运行机制,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化的监理工作程序,先进的工作手段,良好的企业信誉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按照监理服务合同的规定,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根据工信部颁布的《信息工程监理规范》等法规文件和业主与承包人签定的施工承包合同文件,监督和证实承包人是否严格按合同要求履行合同,对项目进行工程质量监理、进度监理、投资(计量与支付)监理、变更监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4.3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是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及变更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对信息系统的质量控制我们主要以质量体系控制、实施过程控制以及单元控制为主,采用阶段性评审、评估,以及实时测试等手段尽早发现质量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对关键部位实行现场监理重点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控制责任,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n我们将以严格的监理、热情的服务,按施工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等进行监理。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强化施工方自检体系的管理,严格做好中间的质量检验以及现场质量验收,搞好工序监测。以形成施工方自检,监理工程师抽检的二级质量保证系统。工作中强调事前控制,严格开工申请的审批,使工程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杜绝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和一级一般质量事故,有效地防止发生一般质量事故,尽可能少发生质量问题;清除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程为优良工程。4.4进度控制目标本次监理项目的进度控制目标是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保证工程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为我们监理组织机构配合业主单位、承建单位,实行三级网络控制;建立进度控制规章制度落实进度控制责任;督促承建单位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计划,并监督其认真落实;加强进度管理,要求施工方根据合同要求提出工程总进度计划,周施工进度计划和周报,审查并督促其实施,及时进行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比较,按周给业主通报工程进度情况,出现偏差时指令施工方进行调整,并督促施工方的资金、材料、人员等及时到位,确保系统竣工验收、试运行及投入使用在计划时间(合同工期)内完成。4.5投资控制目标我们监理机构人员对系统设计、实施、开发方法、器材等多方面作必要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有效的建议,以挖掘节约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潜力。我们在监理过程中认真审核工程预算和结算,严格签发工程付款凭证;在材料和设备订货中坚持“货比三家,优者我用”,优选供应方案;当施工方要求额外补偿索赔时,做好各种证据,资料的记录、整理,为业主把好费用关,控制好工程费用,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配合业主单位和承建单位使工程项目的费用严格控制在合同造价范围内。4.6变更控制目标我们监理机构人员通过对项目外部环境的了解、项目总体设计的掌握、对新技术的学习以及建设单位业务流程的了解等方面,实施项目建设的变更控制。监理人员对可能发生的变更要保持预控能力,既要对建设单位提出具体建议,也要对承建单位提出明确要求,以便将变更产生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4.7合同管理控制目标我们监理机构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核心”,对工程的设计、实施、运维等的各合同,从合同条件的拟定、协商、签署,到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分析环节进行组织管理,以达到通过双方签署的合同实现项目的建设任务,同时也维护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及其它关联方的正当权益。n4.8信息管理控制目标信息系统工程信息是对参与各方主体从事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的一种载体。我们监理机构在本工程建设中要及时、准确、完善地掌握与工程相关的大量信息,处理和管理好各类工程建设信息,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准确及时地收集、处理、传递和存储大量数据,并进行工程进度、质量、费用的动态分析,确保所有文件规范、有续管理,以达到工程监理的高效、迅速、准确。4.9安全管理控制目标我们监理机构保证本信息系统工程的安全在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与系统的可维护性技术环节上没有冲突,安全设计上没有漏洞;同时督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管理,确保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4.10组织协调控制目标我们监理机构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坚持“守法、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对计划进度、施工组织、费用控制、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等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保障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第五章本项目监理依据的标准根据本项目的实际需求与具体条件,监理工作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条例和规范,包括:1、本项目建设合同及补充协议;2、本项目监理合同及授权书;3、国家和省市有关信息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4、在工程建设中,应依据以下相关标准、规范及文件执行: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项目监理暂行规定》(信产部[2002]570号)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资格管理办法GB/T19668.1《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一部分:总则》GB/T19668.2《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二部分:通用布缆系统工程监理》GB/T19668.3《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三部分:电子设备机房系统工程监理》GB/T19668.4《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四部分: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监理》nGB/T19668.5《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五部分:软件工程监理》GB/T19668.6《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六部分:信息化工程安全监理》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A/T669-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侧》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B50198—94《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格》公安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第12号(2000)公安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公安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指南》公安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设计要素》公安部其他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相关标准GBKJ—90《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6650—86《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9361—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BMB3-1999《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J232-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A267-2000《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nANSI/TIA/EIA-568-B《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ANSI/TIA/EIA-569-A《商业建筑电信路径和空间标准》ANSI/TIA/EIA-607《商业建筑电信接地和接线要求》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信息产业部制定实施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维护统一标准》《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B/T11457-89》GB/T14079-1993《软件维护指南》GB/T9386-198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GB/T12505-19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4394-19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9000.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GB/T18905-2002《软件工程产品评价》GB/T17544-1988《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18492-2001《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第六章项目监理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及管理办法本监理工作是在本公司的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按双方签定合同定的服务范围,正确执行合同所委托监理工程师的职权,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并承担本监理合同的监理范围任务,实行由公司委派,并以书面形式报业主认可的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现场监理工程师及其他监理辅助人员按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及缺陷责任期的需要配备,各阶段监理人员的进场、持续工作时间、人员数量及素质保证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6.1监理组织机构的组织形式本项目监理组成员由总监理工程师一名、现场监理工程师16名、技术支持工程师一名、质量管理工程师一名组成。监理组成员将严格遵循“守法、公平、公正、独立”n的监理原则,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公正、公平的质量跟踪监控、协调与处理,并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来作好本项目的监理工作。总监理工程师对本项目的实施全面负责,管理项目部的日常工作;技术支持工程师对本项目的监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和技术指导;质量工程师负责工程质量的全面把关;现场监理工程师负责的“四控三管一协调”,实施现场监理。针对本项目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成立本项目监理工作组,该项目组由具有类似监理业绩、丰富监理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人员组成,机构组织如下图:现场监理工程师监理和资料员现场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技术支持工程师现场监理工程师监理和资料员现场监理工程师监理和资料员质量工程师现场监理工程师监理和资料员监理和资料员总监理工程师对本项目的实施全面负责,管理项目部的日常工作;技术支持工程师对本项目的监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和技术指导;监理工程师负责的“四控三管一协调”,实施现场监理;质量工程师负责工程质量的全面把关。拟派本项目的监理机构人员名单:总监理工程师:赵宏现场监理工程师:侯理彬、李强、金陆、惠正娣、董晓杰质量管理工程师:张雪峰技术支持工程师:杨薇6.2监理组织机构的工作职责根据本项目特点和业主要求,我公司拟在本项目设置驻地监理组。驻地监理组将根据专业技术规定和行业工作准则,谨慎而勤奋的履行监理服务。其职责如下。  1、 n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应对业主高度负责并与业主密切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按监理规程和办法、监理服务协议、业主与承包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规定的各项内容,对工程质量、进度、费用、合同、交工及缺陷责任期进行全面管理,做到不玩忽职守,不徇私舞弊。对承包单位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为承包单位创造良好环境,积极引导承包单位的工作。2、 对承包单位书面提供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进行审核。3、在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检查用于工程的材料、设备是否符合施工合同要求,如不符则有权拒绝使用。4、 签发各项工程的开工通知单及必要时的停工令、复工令。5、 全面审查承包单位的检验、测试工作,以工程质量进行检验、监督、管理,对工程质量负责。6、对施工每道工序,每个部位进行质检、现场监督,按施工程序进行旁站,对重要工程跟班检查,签认质量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部分和全部工程,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有权要求承包单位返工或采用其它补救措施,以达到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7、审查承包单位在开工前提交的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分割,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月度计划、现金流动计划和总说明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提交的各种详细计划和变更计划,在签署意见后报业主。8、检查和监督施工计划的实施,必要时可要求承包单位调整或修改计划以加快施工进度和要求承包单位采取必要措施加快进度的权利。9、 定期向业主报告工程进度情况、监理工作情况,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业主,并迅速会同业主和承包单位协商处理或要求承包单位救。当施工进度可能导致合同工期延误,承包单位不服从监理管理,监理有责任向业主提出中止施工合同并没收承包单位履约保证金和提供详细报告。10、 n发现承包单位施工现场人员的构成、数量以及设备的数量、规格、性能等与业主和承包单位签订的合同不符,施工单位有不称职人员,有对监理不尊重、不服从管理、监督的人员,有责令承包单位限期增加或撤换有关人员、设备的权利。11、按施工合同的规定,现场计算核实合同工程量清单规定的任何已完合格工程的数量和单价,并上报业主签认。12、 按合同规定审查,签认中间计量,上报业主审批。13、 主持开工前的第一次工地会议和施工阶段的常规工地会议,签发会议纪要;有权参加承包人为实施合同组织的有关会议,协调工地各承包人(含指定分包人)的有关联席会议。并有随时召集某承包单位或所有承包单位汇报、检查自身工作情况而举行会议的权利。14、按施工合同规定的变更范围,对工程或其任何部分的形式、质量及任何工程的施工程序做出变更提议,报请业主批准后变更并实施。15、 按施工合同规定,审查承包单位的交工申请报告,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认为符合合同文件要求的,应及时向业主报告,经审查批准后,签发全部或部分工程交工证书。在缺陷(质保)责任期内,检查承包单位剩余工作计划,指示承包单位修复其工程缺陷,审查承包单位终止缺陷责任的申请报告,对工程进行最终检查和评价,签认《工程缺陷责任终止证书》。缺陷责任期期间,承包单位不服从管理、监督、有权拒绝签认《工程缺陷责任终止证书》,并有权向业主提出扣除承包单位缺陷责任期预留款的建议。6.3监理机构的人员岗位职责6.3.1总监理工程师职责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的监理协调工作,组建本工程项目的监理项目部,全面考核本项目工程监理方的工作业绩。l认真学习、坚决执行国家《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按照“守法、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全面负责工程监理合同的实施;l负责组建监理项目部,确定人员分工,主持编写工程监理规划,审批监理细则;l负责管理监理方日常工作,定期向监理单位报告;l负责指导、检查和督促监理工程师及其他监理人员的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对监理人员可进行适当的调配;l主持监理工作会议,签发工程监理方的文件和指令;l审查承建方资质,并提出审查意见;nl审定承建方的开工申请、系统实施方案、施工进度计划;l组织编写并签发监理月报、监理工作阶段报告、专题报告和工程监理工作总结;l主持审查和处理工程变更;l参与工程质量和其他事故调查;l审查承建方竣工验收申请,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竣工测试验收,签认竣工验收文件;l主持整理工程项目的监理资料;l审核签认承建方的付款申请、付款证书和竣工结算;l调解委托方和承建方的合同争议,处理索赔,审批工程延期;l组织委托方和承建方完成工程移交;l妥善处理好与委托方及承建方之间的关系,维护委托方和承建方的合法权益,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害委托方和承建方的知识产权,保守承建方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l监理工作中,不得收受委托方及承建方的任何馈赠,不得从事与被监理单位项目相关的技术与业务活动;l不断学习并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6.3.2监理工程师职责l认真学习、坚决执行国家《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规范》,按照“守法、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进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l协助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建方涉及本专业的计划、方案、申请、变更;l负责核查工程中所用的设备、材料和软件,负责本专业工程量的审定;l填写好监理日志,负责本专业监理资料的收集、汇总及整理,参与编写监理月报,定期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本专业监理工作实施情况报告,发现问题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l熟悉本专业监理业务流程,熟练使用本专业的各类测试仪器仪表,协助组织本专业分系统工程测试、验收,能以测试结果客观地评测所监理的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的优劣,正确地写出评测报告;ln妥善处理好与委托方及承建方之间的关系,维护委托方和承建方的合法权益,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害委托方和承建方的知识产权,保守承建方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l在监理工作中,不得收受委托方及承建方的任何馈赠,不得从事与被监理单位项目相关的技术与业务活动;l不断学习并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l服从公司统一领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外出工作期间,定期汇报自己的工作、思想情况;l团结协作,不骄不躁,虚心好学,勇于开拓,与时俱进。6.3.3技术支持工程师职责l认真学习、坚决执行国家《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规范》,按照“守法、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进行信息系统工程的评测工作;l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国家有关信息化工程的一系列规范标准,并依此制订出本工程项目的评测细则;l能熟练掌握各类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能以测试结果客观地评测所测对象质量的优劣,准确地写出相应的评测报告;l在对项目的评测过程中,应与本工程项目质量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以确保所承担工程的质量安全;l在本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要严格按项目的评测细则进行评测检验,凡不合标准的,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协调有关方及时改正。每一阶段的评测检验情况当场记录在案,写出正式报告,交本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存档;l在项目评测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与委托方及承建方之间的关系,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6.3.4质量管理工程师职责l认真学习、坚决执行国家《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规范》,按照“守法、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进行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的评测工作;ln认真学习、坚决贯彻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质量工程师认真做好质量管理和监督,尤其要做好工程质量预控,严把好材料关,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对关键部位实行现场监理重点控制,按优质工程的监理标准实施工程监理,监督承建单位按优质工程标准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文明施工;l能熟练掌握各类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能以测试结果客观地评测所测对象质量的优劣,准确地写出相应的评测报告;l在对项目的评测过程中,应与本工程项目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以确保所承担工程的质量安全;l在本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要严格按分项工程质量评测标准进行评测,凡不合标准的,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协调有关方及时改正。每一阶段的评测检验情况当场记录在案,写出正式报告,交本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存档;l在项目质量评测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与委托方及承建方之间的关系,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6.3.5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职责l负责总监理工程师指定或交办的监理工作;l按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行使授权范围内的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和权力。6.3.6资料员职责l贯彻和执行公司关于资料管理的各项规定。l监理合同里的相关内容。l监理交甲方备案的监理规划或监理人员配置方案里的的相关内容l监理公司内部岗位职责规定及项目中人员配备的预期工作内容。l监理部(总监)认可的甲方的要求。l收发监理工作中形成的资料。l归整监理工作中形成的资料,并编号留存。l整理监理(主持)会议纪要。l归整见证取样及送检记录等。参与本公司工程监理资料的整理和移交。6.3.7合同及计量工程师职责l熟悉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及其说明,掌握设计变更情况,掌握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对完成工程进行计量,复核承包人的每月付款申请。ln按有关规定,对实际进度及工地监理日志进行记录,填报工程进度旬报、月报、撰写监理月报。l检查、督促、复核承包人的月(季)度、周或旬(必要时)工程进度计划,报总监代表分析处理。l对承包人提出的工程变更、工程延期、费用索赔、审核报告和分包申请等负责搜集资料、做好记录、复查并提出初步意见,报总监代表分析处理。l执行驻地监理工程师交办的工作。第七章现场监理工作制度、公司监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为确保监理工作的正常有效,本项目遵循以下各项监理工作制度,并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各项制度的落实。7.1现场监理工作制度7.1.1工程设计交底和设备清单会审制度工程开工前,在收到本项目所用材料、设备清单后,监理方参加建设方组织的设计交底和产品清单会审,以使监理方和承建单位了解本工程的特点和设计意图,以及对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做法、注意事项,避免差错、遗漏。1)施工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主持,监理方应参加图纸会审。2)在施工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前,总监应组织项目监理部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应通过建设方向设计单位提出。3)监理人员在图纸会审及设计技术交底之前应了解如下内容:1、设计主导思想、要求以及采用的设计规范。2、对主要材料、配件和设备的要求,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4)对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方提出对施工图的意见和建议,设计方应予以答复或会后在会审纪要上答复。5)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纪要应由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单位在统一表格上分别会签存档。 7.1.2施工方案、组织设计审核制度工程开工前,承建单位填报“施工方案报审表”,并附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承建单位方可进行施工。n1)工程项目开工前,承包单位必须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自审工作,并由承包单位负责人签字,然后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报项目监理部。2)总监应在约定的时间内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后,由总监审定批准,需要承包单位修改时,由总监签发书面意见,退回承包单位修改后,总监应重新审定。3)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监理部报送建设方。4)承包单位应按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施工,如需对内容做大变更时,应在实施前将变更内容书面报送项目监理机构重新审定。5)对规模大,结构复杂或属新技术的工程,项目监理部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后,应报送单位技术员负责人审查,必要时应与建设方协商,组织有关专家会审。7.1.3工程开工申请制度承建单位认为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具备了开工条件,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工程开工报告”,监理工程师经核实,认为确实具备开工条件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及委托方审批,签署批准后方可实施开工。1)工程停工、复工权限属于总监的权限范围。2)总监有权对以下情况按照程序签发工程暂停令。1、建设方要求停工,则工程需要暂停施工;2、为保证工程质量而需要进行停工处理;3、施工中出现隐患,总监认为有必要停工以消除隐患;4、发生了暂停施工的紧急事件;5、承包单位未经许可擅自施工或拒绝项目监理部管理。3)总监应根据停工原因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确定工程项目停工范围。4)总监应在施工暂停原因消失,具备复工条件时,及时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5)总监理工程师在签发工程暂停令到签发工程复工报审表之间的时间内,宜会同有关方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处理因工程暂停引起的与工期、费用等有关问题。6)不符合复工条件的工序不得同意复工。7.1.4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监理工程师依据本工程有关质量检验的监理实施细则,对进场材料和设备进行包括产品的外观、出厂证明、合格证书、保质保修材料等全面质量检验。n1)所有送到现场工地的工程材料、设备,应由承包单位报送工程材料、设备报审表,并附有关质量证明材料。2)对现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工程质量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验。3)对于未经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设备,监理人员拒绝签认,并发监理通知,要求承包单位将不合格的材料、设备撤出现场。7.1.5隐蔽工程、工程阶段质量验收制度1)隐蔽前,承建单位根据合同中的验收标准先进行自检,并将评定资料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重点部位应会同委托方及有关单位共同检查,并以工程备忘录三方签认;2)阶段性工程施工完毕,承建单位根据合同先进行自检,并将评定资料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监理工程师进行阶段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报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阶段性测试验收报审表”,同意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3)承包单位完成分项、分部工程时、也应填报分项(部)工程报验申请表,并附上自检记录,报监理方。监理检验合格后应予以签认,并附监理方检验、抽查结果。7.1.6工程变更复核签审制度1)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的工程变更,应编制设计变更文件;设计单位或承建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应提交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由总监理工程师协调三方,审查同意后,承建单位才能按设计变更文件施工。当工程变更涉及安全、环保等内容时,应按规定经有关部门审定。2)监理工程师应了解并收集与工程变更的有关资料,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3)总监理工程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变更文件和其它有关资料,按施工合同的有关条款,在指定监理工程师完成下列工作后,对工程变更的费用和工期作出评估。确定工程变更项目与原项目之间类似程度和难易程度;确定工程变更内容;确定工程变更的单价和总价;4)总监理工程师应就工程变更费用及工期与委托方及承建单位进行协调;5)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单。6)n项目监理部在本工程涉及质量费用和工期方面变更时需取得建设方授权后、才能进行工程变更工作。7)无论是设计单位或建设方或承包单位均有权提出工程变更,但均应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代表签认,并必须经过设计院同意最终通过项目总监下达变更指令后,承包单位方能进行施工。8)承包单位应按照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编制工程变更概算以及工期影响书面报告报总监审核、确认,经建设方、承包方认可后方可进入工程计量和工程款支付程序。9)项目监理部应根据工程变更单监督承包单位实施。7.1.7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监理工程师如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隐患,可能会造成质量事故或已造成质量事故时,应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达停工命令,要求承建单位停工整改,如情况紧急,可先停工,再及时报告。整改完毕并经监理人员复查,符合规定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署工程复工命令。总监理工程师在签署停工令或复工令时,应报告委托方;监理机构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都要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并纪录在案。7.1.8施工进度监督及报告制度在本工程的各个阶段,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建单位严格按照已批准的进度计划组织施工,由监理工程师以《监理月报》的形式向委托方通报工程的实际进度,并与计划进度比对,提出监理意见;当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相差较大时,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与承建单位协调,了解延误原因,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提出解决办法。7.1.9工程款支付签审制度1)工程预付款支付:承建单位填报《付款申请表》,监理工程师审核符合合同规定后,交总监理工程师,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款支付证书》,委托方按合同规定及时拨付工程预付款;2)工程阶段性付款支付:当工程阶段性测试、验收完毕,承建单位根据合同规定,填报《付款申请表》,监理工程师审核符合合同规定后,交总监理工程师,由总监理工程师根据本阶段验收情况签发《工程款支付证书》,委托方按合同规定及时拨付工程阶段性付款;n3)竣工结算:工程按合同要求,竣工验收完成后,承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监理机构提交结算资料,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有关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并与委托方、承建单位协商,提出审核意见,签署竣工结算报告。4)工程计量和工程进度款签证由项目总监负责。5)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工程支付申请表进行审核时,应同承包单位经对现场完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计量,对验收手续齐全、资料合格。资料符合验收要求并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计量范围内工程量予以核实。6)总监鉴署工程款支付证书。7.1.10工程索赔签审制度1)申请索赔单位向监理机构提交《费用索赔申请表》,总监理工程师指定现场监理工程师及时收集与索赔有关的证明材料,按合同有关条款的规定,审核索赔的金额;2)由总监理工程师召集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的代表就索赔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三方签署《费用索赔审批表》;3)监理机构监督索赔款项的落实。7.1.11监理报告制度1)现场监理工作无异常时,监理工程师每周应向总监理工程师做口头或书面汇报一次,特殊情况,随时汇报,事后做书面报告;2)监理周报: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工程师每周末编制《监理周报》,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分析、施工进度情况分析、监理工作计划等内容,《监理周报》编制完成后,报建设单位及监理公司;3)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阶段性和整体竣工验收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对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地、正确地评价,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除留档外报委托方一份。7.1.12监理例会及会议纪要签发制度1)监理例会是履行各方沟通情况、协调解决工程中存在问题的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2)监理例会每周召开一次;3)监理例会会议纪要由指定的监理人员整理打印,应真实、简明、扼要,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发给有关各方,有关各方应履行签收手续。n7.1.13竣工验收制度承建单位在完成合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后,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将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并填报《工程竣工验收申请表》,监理工程师在确定资料齐全、现场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基础上,提交总监理工程师,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竣工预验收及验收工作。7.1.14监理机构内部工作制度1)监理日志:本项目指定一名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现场情况每天进行汇总,主要包括:现场施工进展情况、发生问题、人员动态、各方指示、乃至天气情况等等,都有详细纪录。所有内容统一整理到《监理日志》表中;2)监理内部会议:通过监理内部会议使项目监理人员相互沟通,交流情况,解决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一般每月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3)技术档案管理:监理工程师负责管理本工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技术文档,以便随时查阅及工程完成后的归档工作。7.1.15安全防护、文明施工制度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理。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单位未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中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的,有权责令其立即整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未按期限要求完成整改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责令其暂停施工。1)项目监理部应设专人负责安全施工监督。2)无论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均应有安全监理的内容和措施。3)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重点对安全施工制度和措施进行审查。4)安全施工监理以预防、预控为主,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工序不准施工,务必事先杜绝任何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施工。5)每次监理例会均应检查安全情况,研究和采取安全措施。6)监理月报、监理日记均应含安全监理内容。7)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应按有关规定立即报告、检查和处理,严禁隐瞒不报。8)督促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按要求到位。9)要求施工图纸必须经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安全审查,否则不得依据施工和监理。n7.1.16监理工作联系制度1)项目监理部对建设方、承包方或其它参与工程的各方进行工作联系时,均应以监理工作联系单的形式进行联系。2)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发出的各种重要口头指令,应尽7可能再补发监理工作联系单,以利承包单位实施。3)监理工作联系单应阐明事由及联系内容。4)监理工程师应在联系单上签名并注明日期。7.1.17监理用表的填报和档案管理制度1)监理档案一律按照规定的监理规范用表,即A、B、C、D四类表共25份表填报归档。2)每一个工程项目的监理档案工作由项目总监总负责。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和专职或兼职档案员具体负责其所分工的资料的收集、整理、报送和归档。3)每一种监理用表均应按填表内容和要求认真填写。对于由承包单位填报的A类表应认真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应令其改正后方可签字审批。4)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是监理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理规划由项目总监主持,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编制,完成后应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并应于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单位。监理实施细则应在该项工程开工前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并由总监负责审批。5)监理月报和监理日志均应按监统一颁发的格式和要求填写。总监应负责定期检查监理日志并在查阅过的监理日志上签字。6)项目总监在每一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完成后应负责及时编写出工程施工质量评估报告。同时应编写监理工作总结报送建设单位。7)监理资料应完整、随工程进度及时收集和整理,并要求完整和分类有序,竣工资料应符合建设单位和当地档案馆实行备案制的要求。8)项目完成后,半月内总监应负责将已整理好的监理档案报送公司经总工程师核查验收后归档。9)公司总工程师定期组织对项目监理资料的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总监应负责对监理资料工作的整改。n10)公司办公室应于每一项目开工前负责将统一的档案盒发送到项目上,并积极配合项目总监做好监理档案管理工作。11)建立公司所有项目监理档案信息库,以便随时可以查阅到项目的监理档案。12)监理档案的完整与否是衡量总监和项目监理部业绩的尺度,是评先、奖罚晋级加薪的依据。公司每年度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一次对项目监理资料完整性的评审。7.1.18国家规范和监理业务学习制度1)所有监理人员必须自觉学习监理规范和各种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在不同工作岗位和专业技术中按规范办事。2)公司认真组织员工参加部级培训、省市各专项监理培训,一律持证上岗。3)各项目监理部每周组织一次结合项目监理工作内容的技术和业务学习。4)公司总工办及时将新规范、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向全体员工进行专题讲座。5)各类与监理工作有关的规范、文件、规定、杂志等,由公司办公室负责及时发向各项目监理部。6)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员工的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各项目总监负责组织本监理部人员的技术业务学习。7.1.19费用索赔审批制度1)项目总监有权审批费用索赔,不得委托项目监理部其他人审批。2)承包单位应在施工合同规定期限内向项目监理部提出建设单位的费用索赔。3)总监指定专业监理工程师收集与索赔有关的资料。4)总监审查费用索赔时应考虑:1、索赔事件造成承包单位直接经济损失;2、索赔单位已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期限和程序提交费用索赔申请表,并附索赔凭证材料。总监先确定一个额度,与单位和建设方协商。5)总监应在施工合同规定的期限内签署费用索赔审批表B6。7.1.20分包单位资格审核制度1)分包工程开工前,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和分包单位的有关资质证明材料。2)对分包单位资质应审核以下内容:1、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特殊行业施工许可证、国外(境外)企业在国内承包工程许可证;n2、分包单位业绩;3、拟分包工程的内容和范围;4、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3)经审查后专业监理工程师和总监理工程师应分别在报审表上签署审批意见。4)对审查不合格的分包单位不得予以确认。7.1.21工程临时延期和最终延期审批制度1)项目监理部在收到承包单位提交的阶段性工程延期申请表,并经过审查后,先由总监签署工程临时延期审批表并报建设方。当承包方提交最终工程延期申请表后,项目监理部应复查工程延期及临时延期情况,并由总监签署工程最终延期审批表。2)项目监理部无论作出工程临时延期或最终延期批准前,应与建设方和承包单位进行协商。3)项目监理部在审查工程延期时,应依下列情况确定批准工程延期的时间:1、施工合同中有关工程延期的约定。2、工期拖延和影响工期事件的事实和程度。3、影响工期事件对工期影响的量化程度。4)当承包单位未能按照施工合同要求的工期竣工交付造成工期延误时,项目监理部应按施工合同规定从承包单位应得款项中扣除误期赔偿费。7.1.22工程竣工报验审核制度1)当单位工程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后、承包单位应在自审、自查、自评工作完成后,将全部竣工资料报送项目监理部申请竣工验收。2)总监应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竣工资料及工程的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应督促了承包单位及时整改、整改完毕后由总监签署工程竣工报告单。3)由总监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并由总监和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4)对需要进行功能试验的工程项目(包括单机试车和无负荷试车),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检查,必要时请建设方和设计单位参加,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查试验报告,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搞好成品保护和现场清理。7.1.23工程停工复工制度1)工程停工复工权限属于总监的权限范围。2)总监有权对以下情况按照程序签发工程暂停令。n1、建设方要求停工,则工程需要暂停施工;2、为保证工程质量而需要进行停工处理;3、施工中出现隐患,总监认为有必要停工以消除隐患;4、发生了暂停施工的紧急事件;5、承包单位未经许可擅自施工或拒绝项目监理部管理。3)总监应根据停工原因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确定工程项目停工范围。4)总监应在施工暂停原因消失,具备复工条件时,及时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5)总监理工程师在签发工程暂停令到签发工程复工报审表之间的时间内,宜会同有关方按照施工合同的约定处理因工程暂停引起的与工期、费用等有关问题。6)不符合复工条件的工序不得同意复工。7.2公司监理工作制度7.2.1管理纲要一、为了加强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订本管理细则。二、公司全体员工都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各项决定、经律。三、公司的财产属股东所有。公司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公司财产。四、公司禁止任何所属机构、个人损害公司的形象、声誉。五、公司禁止任何所属机构、个人为小集体、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或破坏公司发展。六、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七、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公司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思想和业务过硬的员工队伍。八、公司鼓励员工发挥才能,多作贡献。对有突出贡献者,公司予以奖励、表彰。九、公司倡导员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十、公司尊重专业人才的辛勤劳动,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应有的待遇,充分发挥其知识为公司多作贡献。n十一、公司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十二、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端正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反对办事拖拉和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7.2.2管理职责7.2.2.1管理承诺公司总经理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和实施及持续改进公司质量管理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1、采用公司定期和不定期的员工大会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2、组织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予以颁布,并确保贯彻实施。3、进行管理评审。通过管理评审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正式评价,为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如资金、人员、必要的设施、设备等等。7.2.2.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依存于顾客,最高管理者应以达到和增强顾客满意为目标。因此,总经理应确保识别、确定满足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和交付后的服务活动的要求,以及末作规定,但规定或已知用途所必要的产品要求,包括公司在工程过程中的相关责任、义务、法律、法规方面的要求,以及公司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所有这些要求均转化为公司的明确要求,在质量管理运行中予以实现。公司应对顾客就公司是否已满足顾客要求的信息进行监控,作为对质量管理业绩和顾客满意度的一种测量,以指导持续改进,确保顾客满意和超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有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信息,由业务部主控;有关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包括顾客的投诉,由办公室主控。业务部、办公室,分别负责对上述两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及时沟通。为了便于对顾客满意度的测量、分析,拟把顾客满意度划分为满意、一般、差三档。7.2.3管理方针、目标一、质量方针科学立基、诚信为本、质量至上、服务取胜二、质量目标1、竣工交验一次性合格率百分之玖拾伍;n2、监理合同履约率百分之百;3、顾客满意率百分之玖拾伍;4、监理工作总体水平省级先进水平。7.2.4管理组织一、公司组织机构1、公司总经理全权负责公司的组织管理工作。2、公司总经理下设若干职能部门,最基层为承担各项建设监理任务的项目监理组。3、公司总经理负责行使对各职能部门的指挥权。4、负责各项建设监理任务的项目监理部,受各职能部门和公司总经理的双重指挥。5、公司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副总经理办公室项目监理部总工室财务部业务部项目监理部项目监理部二、项目监理部组织机构项目监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依据监理委托合同的要求,根据工程的性质、工程规模、工程结构特点、合同工期要求、工程复杂程度、工程承包商管理方式、施工技术特点,结合本公司自身组织管理、技术力量等因素而确定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规模和管理模式,一般采用直线型监理组织形式。如下图所示:n总监理工程师专项监理组专项监理组专项监理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总监办公室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三、企业部门职责(一)、总经理职责1、执行公司章程;2、全面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3、组织和制定公司生产、年度经营、发展、财务、人事、劳资、福利等计划,报董事会批准实行,主持制订公司年度预、决算报告;4、代表公司对外签署合同和协议;5、计划工作报告、财务报表等;6、提名任免公司高级职员、部门经理(主任);7、决定员工的奖惩、定级、升级、加薪、招工、雇用或解雇辞退;9、提出机构设置、调整或撤销的意见,报董事会批准;10、签发日常行政、业务和财务等文件;11、由董事会授权处理的有关事宜。(二)、副总经理职责1、对总经理负责、协助总经理抓好全面工作;2、熟悉和掌握公司情况,及时向总经理反映,提出建议和意见,当好总经理参谋和助手;3、具体抓好分管的业务部门工作;4、负责规范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工作;n5、协调主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协助总经理建立健全公司统一、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6、完成总经理交办的其他任务。(三)、技术负责人1、负责公司技术管理工作;2、侧重质量管理手册的改进和管理;3、负责监理规划的审批;4、职工的教育和培训;5、项目管理中重大技术问题和不合格的控制。(四)、办公室职责1、人力资源工作①负责识别、确认公司人力资源的需求;②负责员工的培训工作;③负责员工的考核工作;④负责员工的招聘及调配工作;⑤负责文件控制工作;⑥负责制定文件清单;⑦负责行政质量文件的阅批、登记、分发和归档工作;⑧负责质量体系所需设施、资金等资源的提供服务工作;⑨负责已竣工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⑩负责公司图书、技术规范的采购、发放、借阅、管理工作。2、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负责各项目监理部的工作纪律、工作作风等行政管理工作。3、信息管理工作①负责公司各部门与监理部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工作。②负责顾客满意情况的监控工作。五、业务部职责1、负责对外联系业务工作,并就有关部门合同事宜,代表公司与顾客沟通;2、负责主持合同的评审工作,建立合同台帐和合同更改的信息传递,对合同执行情况有权向公司总经理报告;n3、组织对供方的选择和评价,与施工队鉴定施工合同、协议,负责抓好对供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建立供方施工档案;4、负责协调兄弟单位及外单位的关系,搞好工程招投标和质量服务工作;5、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及时处理工程质量中的申诉,并将工程质量信息反馈到有关部门,有权将顾客的意见向公司总经理汇报;6、参加工程合同有关内容的评审工作;7、负责工程施工后的管理及工程验收工作;8、以顾客为中心,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通过市场调研、预测或与顾客直接接触来实现抓好解决质量问题的改进工作,确保顾客满意率达到95%以上。(六)、财务部职责1、研究拟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并按公司决策组织实施;2、起草公司利润分配方案,按公司决策组织实施;3、编制公司财务预算、决算,报公司决策组织实施;4、负责公司固定资产核算,严格按固资管理办法执行;5、负责公司资金管理,编制资金计划,保证生产及其他资金的使用;6、负责编制月、季、年度财务报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资金运用情况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总结,做到及时、准确;7、加强公司成本管理,制定并推行责任成本制度,严格控制成本;8、负责拟订公司经济核算办法,组织经济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开展;9、负责拟订公司机关、社管分中心及经费包干部门经费计划,纳入公司总的财务预算,制定包干经费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10、负责已完工项目的核算;11、推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并组织实施;12、负责公司会计档案管理;13、负责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共享与安全。(七)、总工室职责1、负责征集、制定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报总经理批准和颁布;2、负责组织编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以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工作;n3、负责管理评审计划及管理评审报告的编制工作,负责管理评审的输入和输出结果的质量记录管理工作;4、负责组织内部审核工作。负责编制内审计划,纠正措施的验证及质量记录的收集管理工作;5、负责公司质量体系过程的监视和适用时的监视和测量;负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的管理工作;实施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6、负责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7、参与招标文件和合同的评审工作;8、负责实施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9、负责工程项目监理部质量记录的编制管理工作;10、负责实施重大技术问题处置工作;11、负责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审核工作;12、负责监理大纲的编制工作;13、负责监理过程的监控工作;14、负责监理服务工作中不合格的控制、记录、评审及处置的验证工作;15、负责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管理工作;16、负责公司数据分析和改进的管理工作;17、负责工程竣工后保修期的监督服务工作。7.2.5监理工作质量管理体系7.2.5.1部门职责一、各项目监理部负责具体监理服务工作管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二、公司总工室负责监理服务运作中体系和过程的控制和检查;三、公司办公室负责资源提供,项目监理部组建;四、公司业务部负责对外联系业务,监理合同管理,与顾客沟通;五、公司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经济核算。7.2.5.2组建项目监理部一、任命总监理工程师1、任命总监理工程师:由技术负责人提名,经总工室、业务部等部门会商,由总经理批准任命;n2、总监理工程师任职条件: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品德,遵守职业道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取得监理工程师注册证;经公司总经理任命;所监理工程与总监理工程师的能力相符;满足顾客对总监任职的要求。二、资源配置1、根据项目特点,办公室会同总监理工程师提出项目监理部人力资源的配置。2、人力资源配置应满足以下条件:人员数量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和«监理合同»要求;人员专业配套、能力满足要求;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三、设备及基础设施的配置:本着适用,高效的原则,根据工程项目类别、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环境条件及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配备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常规检测设备、工具和设施。7.2.5.3监理服务运作工作一、监理服务运作的策划1、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的需求:监理部在开展监理工作之前,做好与顾客的沟通工作,以进一步理解《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及监理合同之外顾客的期望和需求,并把这些期望和需求作为工作内容,细化为监理服务的具体要求。2、制定监理部质量目标:根据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结合《监理合同》的约定及顾客的要求分解制定监理部的质量目标。监理部的质量目标要体现满足顾客要求和技术改进内容,质量目标要有可测量性。3、落实监理部人员的职责监理部应根据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及监理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公司的规定,明确下列人员的职责,形成文件并上墙公布: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总监代表的职责;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职责;监理员的职责。(1)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监理人应履行委托监理合同赋予监理工程师的所有职责和隐含的权利,但在采取下列行动之前,须得到业主的明确批准或授权。n批准工程分包;发布开工令和停工令;决定工期延长;确定工程量变化引起的单价调整;同意工程量变更,发布变更令;确定工程变更单价;批准最终工程结算支付金额;业主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授予监理人的权利予以增加或收回,但授权的变化不应影响本合同的执行。1)对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的实施负全面责任,并定期向公司报告工作;2)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3)组织编制工程项目监理规划、审批监理实施细则;4)对项目监理部监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并根据工程实施的变化情况进行人员的调整;5)组织项目监理部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熟悉施工图纸会审及参与设计交底;6)审核并批准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7)审定单位工程的开工报告,签发开工令;8)审查和认定分包合同和分包单位的资质;9)负责项目监理实施过程中与有关各方的协调工作;10)主持召开施工监理交底会、监理例会和项目专题会议;11)当承包单位发生严重违约行为时,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发布工程部分停工令;12)审批工程延期和索赔费用;13)审定并签署工程费用支付证书;n14)签署重要工程变更洽商和核定合同外工程款;15)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督促承包单位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16)主持编制并签发工程项目监理月报;17)根据工程项目的主要监理工作和工程情况,组织记好监理日记;18)审查承包单位的竣工申请,组织有关各方进行竣工预验收,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在认定承包单位完成施工合同规定工作内容并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后,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移交;19)审核并签署竣工结算《工程款支付证书》;20)组织实施工程项目保修的监理工作;21)组织整理并审核监理档案;(2)专业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1)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制定本专业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2)具体组织本专业安装工程的监理工作;3)在存在专业分包的情况下,审查本专业分包工程项目内容和分包单位资质;4)审查承包商提交的本专业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5)熟悉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掌握设计意图及技术要求;6)对本专业的材料、非标准制作件、主要配件进行进场验收,抽样检验、实验;7)各专业安装工程施工前,会同安装施工单位,按专业分系统确定分步节点,建立检测点和停止点制度;8)检查本专业加工订货的主要材料、设备及配件等是否符合设计文件或标书规定的厂家、型号、规格和标准;9)督促检查承包方进行功能实验、调试试验及测试,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督促承包方做好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评定,签认验收单。发现质量问题,签发监理通知单;n10)对本专业监理资料进行整理,工程竣工时,提出本专业施工质量评估意见和监理工作小结;11)会同总监理工程师协助业主组织系统的单机调试和联动试车。(3)监理员岗位职责1)配合监理工程师做现场巡视检查;2)完成规定的有见证送检试验;3)协助监理工程师填写监理日志;4)负责核实工程量计量;5)执行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和交办的任务。4、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监理部在实施监理服务之前,应编制《监理规划》,《监理规划》的编写及控制按《监理规划编制工作程序》执行。内容和要求,执行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4.1监理规划的有关规定。在《监理规划》的指导下,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依据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4.2条款“监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所监理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具体指导各专业监理服务运作。《监理实施细则》要求反映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的流程、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在监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监理实施细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二、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服务运作施工准备阶段的建立服务运作工作,执行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5.2条款的有关规定。1、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内容n施工准备阶段将协助业主依法通过招投标选择承包商,签订施工合同,并协助业主依法选择材料供应商(如有)和设备厂家,这对于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确保工程质量十分关键。总监和总监代表及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将积极配合业主做好这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其工作内容为:(1)按国家招投标的有关规定组织招标,协助业主编制招标文件,配合并协助业主考察投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组织踏勘现场和招标答疑;(2)按国家有关规定协助业主组织评标、开标及定标;(3)协助业主签订与本工程有关的承包合同、分包合同和材料设备供应合同,注意在合同中维护业主的权益;(4)项目总监和总监代表以及项目监理部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的设计交底,了解并熟悉设计意图及工程的特点,重要部位的特殊要求;(5)由总监主持审查和批准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重要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安全保证体系;(6)由监理工程师查验施工前期调研成果,进行必要的复核,检查承包单位对现场的有效保护措施;(7)项目监理部全体监理人员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的第一次工地会议,明确授权、职责、监理例会、工作协调等事项;(8)由总监主持、有关各方人员参加的施工监理交底会议,按照监理规范化的要求,阐明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及监理工作的程序和方法;(9)由总监或总监代表协助业主和承包商编写开工报告,监理工程师检查开工条件,全面检查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承包商项目部组织、人员配备和仪器设备的配置及到位情况),协助业主办理开工有关手续;(10)当工程具备以下条件时,报业主批准同意,由总监签发开工令。1)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并获批准;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已完成;n2)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已到位,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机具已按计划进场,主要材料供应及资金已落实;3)施工现场已达到开工要求。三、工地例会工地例会执行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5.3条款的有关规定。1、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工地例会,由建设单位、承建单位、项目监理部人员参加,必要时邀请设计单位代表参加,协调会议由项目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会后,由项目监理部整理会议纪要,分发参加会议的有关单位。会议主要内容:(1)检查上次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事项原因。(2)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其落实措施。(3)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状况,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4)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5)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2、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承建单位项目经理召开的有关生产会议、技术专题会议。3、项目监理部协助业主组织召开有关的工程质量问题会议,参加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会议。4、项目监理部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总结上月工作,布置下一阶段的监理工作。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监理部全体成员参加。5、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四、施工阶段的监理服务运作程序1、工程质量控制n(1)工程质量控制的任务是监理通过见证、巡视、旁站、平行检查、验收、会议等,采取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系统控制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过程控制,以控制产品的符合性,并不断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改进的方案,通过工程产品的符合性保证监理服务的符合性。(2)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要求、程序和措施,执行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5.4条款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有关规定。1)质量控制的组织措施①健全监理组织:针对本工程特点,我们将选派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协调能力强、专业配套齐全的监理队伍进驻现场,建立总监负责制的直线制监理机构,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监理任务。②明确职责分工:总监理工程师、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以及监理员的职责分工,将以图表的形式上墙,让每一位监理人员清楚各自的职责范围及权限,要求监理人员要各司其职而又相互配合。总监理工程师、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以及监理员的职责分工表事件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开工报告签发审签/施工组织设计签发审签/技术方案签发审签/进度计划签发审签/分包单位确认审签参与原材料、设备的查验 审查签认复核质量事故处理负责参与收集资料监理周、月报签发参与收集资料检验批工程验收 /审查签认分项工程验收 审查签认参与分部工程验收 签认审签参与单位工程验收 签认审签参与隐蔽工程验收 审查签认审签工程质量通知 签发提出请求n返工通知 签发提出请求停工通知 签发提出请求竣工申请 签发审签参与竣工初验负责协助参与现场旁站督查巡查负责③完善质量监督制度a.建立监理员全过程旁站,专业监理工程师每天巡查,总监理工程师不定期督查的监督制度。b.建立公司技术负责人各工地巡回监督检查,指导制度。c.公司组织贯彻检查组,定期(每季度一次)对每个项目监理部的ISO9000执行情况检查。d.建立分级考核制度,即公司对总监、总监对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对监理员的质量监控绩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挂钩。④建立责、权、利统一的监控责任制度,并对不负责任的监理人员予以查处。a.发现与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b.发现监理人员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按合格签字的。对存在以上过失的监理人员,视情节严重程度,对直接责任人作出书面检查、公司内部通报批评、扣发当月奖金、直至解聘等处理,并对该项目非直接责任人的总监理工程师予以轻一级的处理。c.发现因监理人员过失而质量出现问题的。d.发现因监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够或工作不到位而出现质量问题的。以上视情节严重程度,对直接责任监理人员追究责任,予以作出书面检查、公司内部通报批评、扣发当月奖金等处理,若多次(发生三次以上述责任),可对其予以解聘处理。n2)技术措施:严格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如下:①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措施a.检查承包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质与分工的落实情况,督促各级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的配备;查验各级管理人员及专业操作人员的持证情况;检查承包单位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b.审查总承包单位填报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审查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专业许可证、岗位证书等,审查合格后签发《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c.审查承包单位按规定对主要原材料、设备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出厂质量证明等资料随《工程材料/设备进场报验表》送项目监理部签认;对新材料、新产品要核查鉴定证明和确认文件;对进场材料按规定进行有见证实验或会同建设单位到厂家进行实地考察;d.审查承包单位用于工程的构配件和设备厂家的资质证明及产品合格证明,进口材料和设备商检证明,并按规定进行复试;e.参与加工订货厂家的考察、评审,根据合同的约定参与订货合同的拟定和签约工作;f.审查进场配件和设备承包单位所进行的检验、测试的报验单,经检验后,签认审查结论;g.检查承包单位进场的主要施工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设备性能调试合格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h.督促承包单位定期检定施工设备,检查定期检定证明;i.审查承包单位主要工序;j.部位工程施工前的施工工艺、原材料使用、劳动力配置、质量保证措施等专题施工方案,审定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审定结论;②工程质量的事中控制措施na.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有目的地进行巡视检查和旁站,发现问题,在施工中及时纠正;b.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重点部位和关键控制点实行旁站,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先口头通知承包单位改正,然后发《监理通知》,整改结果承包单位用书面回复;c.根据报送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组织有关监理人员到现场进行抽查,对不合格的,通知承包单位整改,并跟踪复查,合格后准予进行下一道工序;d.按承包单位自检合格后报送的《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的内容,到现场实地检测、核查。隐检不合格的工程,签发《不合格项处置记录》,承包单位整改,再复查合格后,准予进行下一道工序;e.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工序/部位工程施工报验表》,根据报验的资料审查,到施工现场抽检、核查,不符合要求的,通知承包单位整改,经返工或返修的检验批、分项工程等重新进行验收签认;个子系统工程在施工调试、检测完毕、合格后进行签认;f.承包单位分部工程完成后,根据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结果进行分部工程质量等级汇总评定,报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经监理项目部总监审查签认;③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措施a.组织单位、单项工程竣工初步验收;b.协助业主组织项目竣工验收;c.审核竣工图及其他技术文件资料;d.整理工程技术文件资料并编目归档;e.编写工程监理总结报告。3)质量控制的合同与经济措施①n将计量支付与工程质量认可挂起钩来,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进行计量支付。具体措施是:在进行计量支付时,要求承包人收集整理计量工程的验收凭证,并将复印件附在《工程计量表》后面,总监在审签计量时,将审查其质量验收意见,合格的工程才予以计量签认,以求达到采取经济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②对照合同,严查非法分包,严禁不合格的分包单位进场以及层层分包,保证分包单位能按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工程施工,对不合格要求的,或不服从质量监理的分包商,采取停止施工、停止付款、取消分包资格等手段进行处理。③对不合格或不称职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可建议承包人予以撤换。a.要求施工单位报送施工中使用的监视、测量、检测、试验装置的清单,并实施监控。b.为了保证监理工程的质量,对施工环境应予以控制。c.加强对施工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工程产品质量对特殊过程进行以下方面的管理和监控:各监理部应识别本监理部控制的特殊过程;监理部应针对特殊过程管理需要,指定人员专门负责;检查施工单位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方案编制情况;对施工单位设备能力和人员的持证、培训情况进行鉴定和监控;监控施工工艺、针对工艺特点设置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理;施工单位必须备有确认记录或预先鉴定记录;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d.对承包单位检验试验的控制监理部对承包单位的检验和试验的抽样、送样、试验室的资质按有关规定进行监控。e.产品防护监控监理部负责监控施工单位采购产品的搬运、贮存和成品保护工作。f.做好项目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过程: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审(复)查整改结果,审查竣工验收申报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参加竣工验收,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执行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5.7条款竣工验收的有关规定。n2、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划管理、工程付款控制、新增工程费控制、预防并处理好费用索赔、控制节约投资潜力、努力实现实际发生的费用不超过计划投资。工程造价控制的内容、要求、程序和措施,执行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5.5条款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有关规定。(1)工程投资的事前控制1)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①尽量避免因图纸设计不完善而造成的返工和索赔,尤其是在各专业之间图纸核对时更要注意,把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控制在工程施工之前。②针对图之中不尽合理和有矛盾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以便降低工程造价。③对图纸中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比较,结合监理工作经验对其中不适用的地方及时向业主提出修改意见,达到既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能使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精读合同,审核确认施工方案。①对施工合同中的承包范围、方式、合同工期、价款及补充条款等与工程造价有关的内容进行理解、推敲,并作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依据。②对总包方中标价中以暂估价计取的各专项工程施工方案要认真审核,从技术经济方面仔细核算、比较,对不合理的方案要求施工方修改,以便降低工程造价。3)认真阅读工程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问件,做好对施工单位中标预算的审核工作。①根据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文件中明确的招标范围,核对施工方的中标预算,找出预算中缺项、漏项的部分,以及不在招标范围施工方多报的部分,并做好记录,作为工程洽商预算及竣工结算审核的基础。②对中标预算中需要调价的材料、设备列出详细的清单,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总包方对材料、设备进行采购,以便可以随时掌握材料、设备的价格调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n(2)工程投资的事中控制1)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所约定的内容,做好工程计量和工程款的审批工作。①对工程量及工程款的审核应在施工合同所约定的时限内。②坚持对报验资料不全、与合同文件的约定不符、未经监理工程师质量验收合格或有违约的工程量不予计算和审核,拒绝该部分工程款的支付。③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申报进行核实,必要时应与施工单位协商,所计量的工程量应经总监同意,由监理工程师签认。④对某些特定的分项、分部工程的计量方法则由项目监理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确定。⑤对于甲供的材料、设备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在工程进度款中进行抵扣。⑥经常检查工程计量和工程款支付的情况,对实际发生值与计划控制值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造价控制的建议,并在监理月报中向建设单位报告。2)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变更、洽商认真审核。①各专业监理工程师首先审核工程变更方案的合理性,拿不准的可以向总监汇报。②对于施工方超出设计图纸要求、投标时缺项、漏项的内容和自身原因造成的返工、加固补强等的工程变更不予签认。③由于设计图纸原因产生的变更、洽商要先与建设单位、施工方协商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或计算价款的原则方法。④项目监理部建立各专业工程洽商预算的台帐,并在监理月报中向建设单位报告,以便及时反映工程造价的变化。3)对工程合同价中政策允许调整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价格,包括暂估价、不完全价等进行主动控制。①根据工程进展的情况,督促施工方及时进行材料、设备的招投标工作。②n认真审核材料、设备厂家的资质,并配合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做好材料、设备的订货、考察工作。③材料、设备的认价参照当地政府工程造价信息中公布的市场信息价,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协商共同确认价格。④按照材料、设备在中标预算中的用量和三方共同确认的价格,计算出调整后的价差,并在监理月报中向建设单位报告。4)公正、合理、合法处理好工程的索赔事件,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反索赔工作。①加强对导致索赔原因的预测和防范,通过有力的合同管理防止或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②费用索赔事件发生后,承包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向项目监理部提交书面费用索赔意向报告和索赔事件的详细资料和证明材料。③费用索赔事件终止后,承包单位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向项目监理部提交正式《费用索赔申请表》。④总监审查后,经与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协商确定批准赔付金额,并签发《费用索赔审批表》。⑤对因施工方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造成损失的,建设单位要进行反索赔。对于质量不合要求的要求施工方返工、修补,并赔偿损失。3、工程投资的事后控制严格、认真审核工程竣工结算。(1)认真对照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洽商预算等基础资料,逐项审查、计算。(2)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条文,认真审查工程量、定额、材料、设备价差调整和各项费用的计取。(3)对于有争议的部分,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协商不成时按施工合同中关于双方争议的处理办法解决或到造价处去咨询解决。n4、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订项目总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单位阶段进度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计划的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单位关系,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以求施工进度达到计划进度的要求。工程进度控制的内容、要求、程序和措施,执行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5.6条款工程进度控制工作的有关规定。(1)事前控制1)在工程项目监理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更具有实施性和操作性的进度控制工作细则。2)审批进度计划。①督促承包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约定,按时向项目监理部报审施工总进度计划,季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②根据本工程的条件(工程的规模、质量标准、工艺复杂程度、施工现场条件)、施工队伍条件等,全面分析报送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③审查进度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并进行分析;④对季度和年度进度计划,分析承包单位主要材料及设备供应等方面的配套安排;⑤有重要的修改意见,要求承包单位重新申报;⑥进度计划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批准实施并报送建设单位。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是审核项目是否有遗漏;施工顺序的安排是否符合施工程序的要求;劳动力、材料、构配件、机具设备的供应计划是否能保证进度计划的实现及其供应的均衡性和可行性;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业主违约导致索赔的可能存在。在审核过程中,若发现进度计划存在问题,及时向承包单位提出书面修改意见,并协助其进行修改。(2)事中控制n1)根据承包单位和业主双方关于工程开工的准备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布工程开工令。2)随时了解工程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帮助承包单位予以解决,特别是承包单位无力解决的内外关系协调问题。3)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在了解工程实际进度资料基础上,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以判定进度是否出现偏差。若出现偏差,应分析产生的偏差的原因及偏差对进度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整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并对后期进度进行相应的调整。4)每周定期召开现场协调会,以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相互协调配合问题。通常包括:各施工单位之间的进度协调问题;工作面交接问题;场地与公用设施利用中的矛盾问题;资源保障、外协条件配合问题等。对于某些突发变故或问题,发布紧急协调指令,督促有关单位采取应急措施维护工程施工的正常秩序。5)每月对承包单位申报的已完工程量进行核实,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及时签发工程进度支付凭证。6)及时协调承包单位之间的关系,减少磨擦,提高施工效率;7)及时地审批非承包单位原因的工期延期。8)随时了解、整理进度资料,并做好记录,定期向业主提交工程进度报告。9)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理相应的有关技术资料。(3)事后控制1)工程竣工后,审批承包单位在自行预检基础上提交的初验申请报告,组织业主、设计单位、质检部门进行初验。2)工程完工后,将进度资料收集整理起来,进行归类、编目和建档。3)督促承包单位办理工程移交手续,颁发工程移交证书。n(4)安全控制:坚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施工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施工安全;协助业主执行有关安全事故的调查和报告制度。安全控制的内容要求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1)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监理措施①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不仅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与投资进行管理,同时还将负责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任命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兼任安全管理小组组长,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任命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为兼职安全员并设置专职安全员对日常安全文明施工进行监督管理。②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规、规章及规定。包括国家、地方政府的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劳动保护法、安全技术规程、规章制度及安全施工管理条例等。③审查承包单位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合理性。a.审查承包单位是否建立了安全文明管理组织体系。首先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必须是安全文明施工的首要责任人,真正做到责任到位,领导牵头,全员积极认真参与。b.审查承包单位是否有明确的安全文明施工目标。c.审查承包单位是否有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d.详细审查承包单位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一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动过程,尤其是本工程施工作业面大,技术难度高,部分作业危险性较强,工程进度紧,更需要有一个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e.安全技术措施既是具体指导安全施工的规定,也是检查施工是否安全的依据。f.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在工程开工前编制,在工程图纸会审时,就必须考虑到施工安全。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更改等情况变化,项目监理部应要求承包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也必须及时做相应补充。g.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符合工程实际情况,适应施工方案要求及场地环境和条件要求,并符合安全法规标准。n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可能造成的施工危害,从技术上采取措施,消除危险,保证施工安全。针对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变配电设施给施工人员可能带来的危险因素,从安全保险装置等方面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针对施工中有毒、有害、易爆、易燃等作业,可能给施工人员造成的危害,从技术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防止伤害事故。针对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给施工人员带来危害,以及材料、设备运输带来的困难和不安全因素,应采取技术措施,给以保护。审查承包单位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全面具体。安全技术措施均应贯彻于全部施工工序之中,力求细致、全面、具体。h.项目监理部经常性检查承包单位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要求并监督检查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者和安全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行为,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使其更加完善、更加有效。要求承包单位各级安全部门要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依据,以安全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为准则,认真落实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2)施工阶段的施工安全监理措施①检查施工单位的自检制度是否完善a.承包单位安全管理措施及防护自检制度。b.临时用电安全自检制度。c.施工机械及辅助设备操作安全自检制度。d.临建及地下管线的安全自检制度。e.安保和消防的自检制度。②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监理措施na.承包单位应成立安全综合办公室,全面负责施工安全过程的检查、布置、监督和奖惩。c.制定执行出入大门的规章制度。d.检查施工现场的场地布置与管理是否符合相关要求。e.施工区域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则。f.督促施工方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对所有参加施工生产的职工均应进行入场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同时应结合工程进度及不同施工工艺,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知识与遵章守纪教育。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在没有可靠安全防护措施的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g.监理重点检查施工方是否做到无施工方案不施工,有方案没交底不施工,班组上岗前没安全交底不施工。h.严格执行起重机械五限位、三保险、十不吊规定。i.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执行工程用火监护制度(操作证、动火证、灭火证、监护人)。j.检查安全防护否安全、牢固;k.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灯光,用于地下的照明电应为36伏的低电压,以保安全。l.现场机电维修人员应该经常检查设备触电漏电保护是否是否完好有效。n.现场用电机具较多,电线不得乱拖、乱拉。材料运输、堆放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电线,防止碰砸电线,造成电线包皮破碎剥落,一经发现有电线露芯或破损要及时修调。m.现场施工用的机电设备均应有良好的二级防护装置。o.电动机械及工具应严格按一机一闸制接线,并设安全漏电开关。np.重机械必须配备专业指挥人员,无指挥人员不得作业,指挥人员必须有醒目的安全帽标志。q.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否则不准上岗作业u.施工人员不得抛运方式传送小件材料,杜绝高空坠落事故发生。v.现场成立安全值日制,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2次。w.要求承包单位施工人员必须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③工地用电安全监理措施a.要求承包单位现场设工地施工用电管理负责人,负责管理工地各种电机设备。对进入工地的电气工作人员进行用电操作交底并检查监督工地用电安全。b.必须执行交接班记录制度。c.从配电室到施工场地均使用埋地电缆,埋地深度0.8米,电缆线必须埋管穿线,地面设标记。d.值班电工对新进入工地的各种电机和电器设备必须检查,必要时进行绝缘性能测定,符合要求并得到用电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e.按照“三级控制,两级保护”配电,变电室设总配电箱,现场楼内设分配箱,分配箱与开关箱不能混用,分配箱,开关箱(包括流动闸箱)都要设置漏电保护器,其中末级保护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开关箱距初控设备距离不大于3米,每台闸具标明控制设备名称,避免误操作,闸箱内保护零、工作零严格分开。f.动力箱与照明箱分设。g.现场电工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认真做好日巡视,周巡视检查,及时整改电气隐患。h.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用电管理制度。④项目监理部应及时做好安全施工预警和事故处理:na.监理工程师一旦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提出并责成承包单位限时整改,整改不力的,有权下达停工令。b.协助业主、承包单位、劳动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商定事故处理方法,提出安全文明施工的整改建议,检查承包单位的整改效果。c.项目监理部定期组织安全文明生产检查,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提供给有关各方。⑤公司对监理工程师工作的监督管理措施a.公司积极与业主进行联系,以随时了解项目监理部的服务情况。b.首先要求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熟悉工程特点、专业特点及难点。c.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定期向项目总监汇报工程质量及现场安全情况。d.项目监理部与业主、承包单位举行协调会,处理与工程质量及安全的专题讨论会。e.如果发现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公司考察发现后,必将严肃处理5、合同管理监理部应建立《合同台帐》,掌握所监理工程有关的施工合同、分包合同、委托监理合同及材料供应合同,检查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及时调解合同纠纷,处理好索赔事宜。施工合同管理的其他工作执行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6”条款的有关规定。(1)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的管理1)设计变更、洽商是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任何一方提出,并经过四(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在《设计变更、洽商记录》上签字认可后,承包单位方可执行,承包单位应及时将经济洽商费用填入《工程变更费用报审表》,报监理部审核,并与承包单位和建设单位协商后,由总监签认。n2)项目监理部在审核设计变更、洽商文件时,应充分考虑其对工程质量、进度、造价各方的影响和是否违反设计、施工技术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政策、法令法规的有关规定。3)当设计变更、洽商将引起功能的改变和造价的增加时,须先征得建设单位同意。4)分包工程的设计变更、洽商应通过总包单位办理。5)设计变更、洽商文件是重要的施工与监理文件,监理部应妥善保存与归档。(2)工程暂停及复工的管理1)在施工过程中,总监遇到下列情况发生时,在事先征得建设单位同意下,可签发《工程部分暂停指令》;①应建设单位的要求,工程需要暂停施工时;②因工程质量问题,必须进行停工处理时;③发现严重的安全隐患或危及人身安全时;④发现配件、设备质量及施工试验(有见证取样在内)严重不合格时;⑤发生必须暂停施工的紧急事件时,如因建设单位原因暂停施工后,建设单位应全力排除停工因素,承包单位与监理部予以配合,暂停原因排除后由监理部及时签发承包单位填写的《工程复工报审表》,批准复工。(3)工程延期的管理1)承包单位按合同规定,因以下原因可以向监理部提出工期延长(工期索赔)要求。①非承包单位的责任使工程不能按原定工期开工;②工程量有重大增加或工程设计有重大改变;③非承包单位原因停水、停电(地区限电除外)造成一周内累计超过8小时;④国家和陕西省有关部门正式发布的不可抗力事件;⑤建设单位同意工期相应顺延的其它情况。2)项目监理部受理工期延长的条件:n①工程延期事件发生后,承包单位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工程延期意向报告;②承包单位按合同约定提交工程延期事件的详细资料和证明材料;③工程延期事件终止后,承包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提交《工程延期申请表》。3)工程延期事件发生后,监理部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及时向建设单位转发有关工程延期意向报告;②随时收集有关资料,并做好详细记录;③对工程延期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对减少损失提出建议,督促承包单位采取措施尽量挽回损失;④审查《工程延期申请表》及其它有关资料(签字要填写齐全,印章手续完备,资料真实可靠,在合同约定的时限内提交)。4)监理部评估延期的原则:①工程延期事实属实;②施工合同中有明确的条件依据;③工程延期事件必须发生在被批准的进度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上。5)最终评估出的延期天数,在与建设单位协商一致后,由总监签发《工程延期审批表》。6)承包单位、建设单位重新签订工期协议,由承包单位编制新的总进度计划,报监理部审批,如涉及索赔费用,按有关规定处理。6、信息管理及信息沟通监理部应根据公司规定和工作需要,做好信息管理和信息内外沟通工作。监理部应制订出监理信息工作流程图,明确监理部与公司、业主、施工单位之间信息沟通的方式、内容。监理部内部也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有效的信息沟通。监理部应指定专人管理信息工作,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沟通传递工作。(1)设计阶段的信息收集n1)同类工程相关信息:工艺,设备的选型,地质处理方式及实际效果,建设工期,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实际效果及存在问题,技术经济指标。2)拟建工程所在地相关信息。3)设计单位相关信息:同类工程完成情况,实际效果,完成该工程的能力,人员构成,设备投入,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情况,创新能力,收费情况,施工期技术服务主动性和处理发生问题的能力,设计深度和技术文件质量,专业配套能力.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能力,合同履约情况,采用设计新技术、新设备能力等,4)工程所在地政府相关信息。5)设计中的设计进度计划,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设计合同执行情况,偏差产生的原因,纠偏措施,专业间设计交接情况,执行规范、规程、技术标准,特别是强制性规范执行的情况,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结果,了解超限额的原因,了解各设计工序对投资的控制等。设计阶段信息的收集范围广泛,来源较多,不确定因素较多,外部信息较多,难度较大,要求信息收集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广的知识面,又要有一定的设计相关经验、投资管理能力和信息综合处理能力,才能完成该阶段的信息收集。(2)施工招投标阶段的信息收集施工招标阶段的信息收集,有助于协助建设单位编写好招标书,有助于帮助建设单位选择好施工单位和项目经理、项目班子,有利于签订好施工合同,为保证施工阶段监理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施工招投标阶段信息收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图预算、设计预算,设计审批报告等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建设工程有别于其他同类工程的技术要求、材料、设备、工艺、质量等要求有关信息。2)建设单位建设前期报审文件。3)工程造价的市场变化规律及所在地区的材料、构件、设备、机具能力,n4)施工单位管理水平,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设备、机具能力。5)本工程适用的规范、规程、标准、特别是强制性规范,6)招投标有关法规、规定,国际招标,国际货款指定适用的范本,本工程适用的建筑施工合同范本及特殊条款精髓所在。7)招投标代理机构能力、特点,招投标管理机构及管理程序。8)该建设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投标单位对“四新”的处理能力和了解程度、经验、措施。(3)施工阶段的信息收集施工阶段的信息收集,可从施工准备期、施工期、竣工保修期三个子阶段分别进行。1)施工准备期监理工程师应该从如下几点入手收集信息:①监理大纲: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图预算,特别要掌握结构特点,掌握工程难点、要点、特点,掌握工业工程的工艺流程特点、设备特点。了解工程预算体系(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分解);了解施工合同。②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组成,进场人员资质,进场设备的规格型号、保修记录施工场地的准备情况,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及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工程的技术方案,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表,进场材料、构件管理制度,安全保安措施,数据和信息管理制度,检测和检验、试验程序和设备,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资质等施工单位信息。③施工图的会审和交底记录,开工前的监理交底记录,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照项目监理部要求进行修改的情况;施工单位提交的开工报告及实际情况。④本工程需遵循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规程,有关质量检验、控制的技术法规和质量验收标准。n在施工准备期,信息的来源较多、较杂,由于参建各方相互了解还不够,信息渠道没有建立,收集有一定困难。应该组建工程信息合理的流程,确定合理的信息源,规范各方的信息行为,建立必要的信息秩序。2)施工实施期施工实施期,信息来源相对比较稳定,主要是施工过程中随时产生的数据,由施工单位层层收集上来,比较单纯,容易实现规范化。目前,主管部门对施工阶段信息收集和整理有明确的规定,施工单位也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处理程序,随着建设管理部门加强行业管理,相对容易实现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关键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在信息形式上和汇总上不统一。因此,统一建设各方面的信息格式,实现标准化、代码化、规范化是我国目前建设工程必须解决的问题。施工实施期收集的信息该分类并由专门的部门或专人分级管理,项目监理部可以下列方面收集信息。①施工单位人员、设备、水、电、气等能源动态信息。②施工期气象的中长期趋势及同期历史数据,每天不同时段动态信息,特别在气候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更要加强收集气象数据。③配件等工程物资的进场、加工、保管、使用等信息。④项目经理部管理程序;质量、进度、投资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措施;数据采集来源及采集、处理、存储、传递方式;工序间交接制度:事故处理制度:施工组织及技术方案执行的情况;工程文明施工及安全措施等。⑤施工中需要执行的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标准:施工合同执行情况。⑥施工中发生的工程数据,如地基验槽及处理记录,工序间交接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等。⑦设备安装的试运行和测试项目有关信息:如电气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测试,管道通水、通气、通风试验,电梯施工试验,消防报警、自动喷淋系统联动试验等。⑧施工索赔相关信息:索赔程序,索赔依据,索赔证据,索赔处理意见等。3)施工保修期n竣工保修期的信息是建立在施工日常信息积累基础上,传统工程管理和现代工程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工程管理不重视信息的收集和规范化,数据不能及时收集整理,往往采取事后补填或做”假数据”应付了事。现代工程管理则要求数据实时记录,真实反映施工过程,真正做到积累在平时,竣工保修期只是建设各方最后的汇总和总结。该阶段要收集的信息有:①工程准备阶段文件。②监理文件,如: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有关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相关记录、监理工作总结以及监理过程中各种控制和审批文件等。③施工资料:分为建筑安装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两大类分别收集。④竣工图:分建筑安装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两大类分别收集。⑤竣工验收资料:如工程竣工总结、竣工验收备案表、电子档案等。4)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①监理方的职责a.设专人负责监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在项目监理部,监理资料的管理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并指定专人具体实施,监理资料在各阶段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归档。b.监理资料及时整理、真实完整、分类有序。在设计阶段,对勘察、测绘、设计单位的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进行监督、检查;在施工阶段,对施工单位的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进行监督、检查。c.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监督、检查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d.n编制的监理文件的套数、提交内容、提交时间,按照现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50328-2001)和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编制移交清单,双方签字、盖章后,及时移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收集和汇总。监理公司档案部门需要的监理档案,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的要求,及时由项目监理部提供。②建设工程档案编制质量要求与组卷方法A.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a.归档的工程文件一般应为原件。b.工程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c.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d.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e.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f.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297mm×210mm)。g.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h.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i.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j.工程档案资料的缩微制品,必须按国家缩微标准进行制作。k.工程档案资料的照片及声像档案,要求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方字说明或内容准确。l.工程文件应采用打印的形式并使用档案规定用笔,手工签字。B.立卷的原则和方法a.立卷应遵循工程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b.一个建设工程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时,工程文件应按单位工程组卷。③卷内文字的排列a.文字材料按事项、专业顺序排列。b.图纸按专业排列,nc.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纸的案卷,文字材料排前,图纸排后。④监理文件和档案收文与登记a.所有收文应在收文登记表上进行登记(按监理信息分类别进行登记)。应记录文件名称、文件摘要信息、文件的发放单位(部门)、文件编号以及收文日期,必要时应注明接收文件的具体时间,最后由项目监理部负责收文人员签字。b.监理信息在有追溯性要求的情况下,应注意核查所填部门内容是否可追溯。c.资料管理人员应检查文件档案资料的各项内容填写和记录真实完整,签字认可人员应为符合相关规定的责任人员,并且不得以盖章和打印代替手写签订。d.有关工程建设照片及声像资料等应注明拍摄日期及所反映工程建设部位等摘要信息。收文登记后应交给项目总监或由其授权的监理工程师进行处理,重要文件内容应在监理日记中记录。⑤监理文件档案资料传阅与登记由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总监理工程师或其授权的监理工程师确定文件、记录是否需传阅,如需传阅应确定传阅人员名单和范围,并注明在文件传阅纸,随同文件和记录进行传阅。⑥监理文件发文与登记a.发文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其授权的监理工程师签名,并加盖项目监理部图章,对盖章工作应进行专项登记。如为紧急处理的文件,应在文件首页标注“急件”字样。b.发文应留有底稿,并附一份文件传阅纸,信息管理人员根据文件签发人指标确定文件责任人和相关传阅人员。⑦监理文件档案资料分类存放n监理文件档案经收/发文、登记和传阅工作程序后,必须使用科学的分类方法进行存放,这样既可满足项目实施过程查阅、求证的需要,又方便项目竣工后文件和档案的归档和移交。项目监理部应备有存放监理信息的专用资料柜和用于监理信息分类归档存放的专用资料夹。采用计算机对监理信息进行辅画管理。⑧监理文件档案资料归档a.监理文件档案资料归档内容、组卷方法以及监理档案的验收、移交和管理工作,应根据现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及《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并参考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建设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建设监理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的规定执行。b.对一些需连续产生的监理信息,如对其有统计要求,在归档过程中应对该类信息建立相关的统计汇总表格以便进行核查和统计,并及时发现错漏之处,从而保证该类监理信息的完整性。c.监理文件档案资料的归档保存中应严格按照保存原件为主、复印件为铺和按照一定顺序归档的原则。如在监理实践中出现作废和遗失等情况,应明确地记录作废和遗失原因,处理过程。⑨建设工程档案验收与移交A.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a.列入档案管理部门档案接收范围的工程,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提请档案管理部门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建设单位未取得档案管理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b.工程档案分类齐全,系统完整。B.建设工程档案的移交a.列入档案管理部门接收范围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一套符合规定的工程档案。b.停建、缓建工程的工程档案,暂由建设单位保管。c.对改建、扩建和维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据实修改、补充和完善工程档案。nd.建设单位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工程档案时,应办理移交手续,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盖章后交接。e.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有关单位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工程档案按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时间、套数移交给建设单位,办理移交手续。7、文明生产管理审查施工单位文明生产管理计划,指定文明生产管理监督措施,督促、检查、监控、落实施工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工作,实现文明生产管理、争创文明施工工地。(1)监督施工方监测噪声的人员、设备是否到位,发现超标,及时指出并责令其改正。(2)尽最大可能地减轻噪音污染。(3)工程实施过程中使用的器械非常多,首先保证施工器械处于良好状态,其次要督促施工使用人员严格按规程操作。(4)施工现场保持整洁、干净,材料、构件、器材堆放要分类、合理、有序。施工方领导应经常对人员进行环保和文明施工的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都能真正重视环保与文明施工。制定环保和文明施工的措施并遵照执行。(5)为促进工程健康发展,增加工程透明度,及时协调建设单位、施工方与监理方的良好关系,建议建立以总监代表、甲方代表及施工方负责人组成的联合工程巡查小组,不定期对工地进行巡检。8、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组织协调工作是实现工程进度、质量、造价控制目标的保证,监理部应公正地协调施工中各方的关系和出现的矛盾,调解纠纷,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监理部应保存组织协调工作的记录及见证资料。(1)项目监理机构内部关系的协调n1)项目监理机构是从各部门抽调组成的工作团队。每个专业监理工程师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如果每个人都从建设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理解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则整个监理部就会处于有序的良性状态,否则,便处于无序的紊乱状态,导致功能失调,效率下降,内耗增加。2)在职能划分的基础上设置组织机构,根据工程对象及委托监理合同所规定的工作内容,确定职能划分,并相应设置监理部内设部门。3)明确规定每个部门的目标、职责和权限,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作出明文规定。4)事先约定各个部门在工作中的相互关系。其中有主办、牵头和协作、配合之分,事先约定,才不至于出现误事、脱节等贻误工作的现象。5)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如采用工作例会、业务碰头会、发会议纪要、工作流程图或信息传递卡等方式来沟通信息,这样可使局部了解全局,服从并适应全局需要。6)及时消除工作中的矛盾或冲突,总监理工程师应采用民主的作风,注意从心理学、行为科学的角度激励各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采用公开的信息政策,让大家了解建设工程实施情况、遇到的问题或危机;经常性地指导工作,和成员一起商讨遇到的问题,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鼓励大家同舟共济。(2)监理方与业主的协调监理方目标的顺利实现和与业主协调有很大的关系。与业主的协调是监理工作的重点。监理工程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与业主的协调。1)监理工程师首先要理解建设工程总目标、理解业主的意图,对于未能参加项目决策过程的监理工程师,必须了解项目构思的基础、起因、出发点,否则可能对监理目标及完成任务有不完整的理解,会给他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2)对建设工程管理各方职责及监理程序的理解;主动帮助业主处理建设工程中的事务性工作,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工作去促进双方工作的协调的一致,3)尊重业主。尽管有预定的目标,但建设工程实施必须执行业主的指令。使业主满意。尽量避免发生误解,以使建设工程顺利实施。n(3)与总承包商的协调1)监理工程师对质量、进度和投资的控制是通过承包商的工作来实现的,所以做好与承包商的协调工作是监理工程师组织协调工作的重要内容。2)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按规范、规程办事,讲究科学态度。3)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作中应强调各方面利益的一致性和建设工程总目标;以寻找对目标控制可能的干拢。双方了解得越多越深刻。监理工作中的对抗和争执就越少。4)协调不仅是方法、技术问题,更多的是语言艺术、感情交流和用权度问题。5)有时尽管协调意见是正确的,但由于方式或表达不妥,反而会激化矛盾。而高超的协调能力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令各方面都满意。6)施工阶段的协调工作内容①与承包商项目经理关系的协调。监理工程师应既公正、又通情达理,并且科学公正的监理。②进度问题的协调,由于影响进度的因素错综复杂,往往涉及政策面、资金面等,因而进度问题的协调工作十分复杂。③质量问题的协调。在质量控制方面应实行监理工程师质量签字认可制度。对没有出厂证明、不符合使用要求的原材料、设备和构件,不准使用;对工序交接实行报验签证;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不予验收签字,也不予计算工程量,不予支付工程款。在建设工程过程中,设计变更或工程内容的增减是经常出现的,有些是合同签订时无法预料和明确规定的,对于这种变更,监理工程师要认真研究,合理计算价格,与有关方面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实行监理工程师签证制度。④对承包商违约行为的处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商的某些违约行为进行处理是一件很慎重而又难免的事情。监理工程师除了立即制止外,可能还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⑤n监理工程师会发现,承包商的项目经理或某个工程师不称职。此时明智的做法是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待掌握足够的证据时,总监理工程师可以正式向承包商发出警告。万不得已时,总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撤换承包商的项目经理或工地工程师。⑥合同争议的协调。监理工程师应首先采用协商解决的方式,协商不成才由当事人向合同管理机关申请调解。只有当对方严重违约而使自己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且不能得到补偿时才采用仲裁或诉讼手段。⑦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主要是对分包单位明确合同管理范围,分层管理,将总包合同作为一个独立的合同单元进行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不直接和分包合同发生关系。对分包合同中的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直接跟踪监控,通过总包商进行调控,纠偏。分包商在施工中发生的问题,由总包商负责协调处理,必要时,监理工程师帮助协调。当分包合同条款与总包合同发生抵触,以总包合同条款为准,此外,分包合同不能解除总包商对总包合同所承担的任何责任和义务。分包合同发生的索赔问题,一般由总包商负责,涉及到总包合同中业主义务和责任时,由总包商通过监理工程师向业主提出索赔,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协调。⑧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处于一种十分特殊的位置。监理工程师必须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既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礼貌而坚决地拒收任何礼物,以保证行为的公正性,也要利用各种机会增进与各方面人员的友谊与合作,以利于工程的进展。(4)与设计单位的协调1)监理单位必须协调与设计单位的工作,以加快工程进度,确保质量,降低消耗。2)真诚尊重设计单位的意见。3)施工中发现设计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以免造成大的直接损失:若监理单位掌握比原设计更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时,可主动向设计单位推荐。n4)注意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程序性。监理工程师联系单、设计单位申报表或设计变更通知单传递,要按设计单位(经业主同意)至监理单位至承包商之间的程序进行。5)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都是受业主委托进行工作的,两者之间并没有合同关系,所以监理单位主要是和设计单位做好交流工作,协调要靠业主的支持。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或者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当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5)与行业管理部门的协调1)工程质量监督所是由政府授权的工程质量监督的实施机构,对委托监理的工程,质量监督站主要是核查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和工程质量检查。2)重大质量事故,在承包商采取急救、补救措施的同时,应敦促承包商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情况,接受检查和处理。3)建设工程合同应送公证机关公证。要敦促承包商在施工中注意防止环境污染,坚持做到文明施工。9、做好合同规定的工程保修期的服务在合同规定的工程保修期内,总工室负责检查工程质量状况、鉴定质量问题并确定责任归属,提出处理意见,协助业主督促责任单位修理,并复查修理结果。协调各方关系。及时、公正、妥善处理纷争。具体工作执行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5.8条款的有关规定。工程经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合格后,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签署《竣工移交证书》工程进入保修期。工程保修期的监理工作内容:(1)工程进入保修期,总监理工程师应定期指派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单位进行回访,并做好回访记录。(2)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缺陷,监理工程师对其原因和责任进行调查、分析和确认,并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处理。n(3)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缺陷修复的质量进行检验。(4)做好保修期监理工作的记录。10、与顾客的沟通定期和不定期收集顾客对监理服务运作意见,每季度发放«委托单位意见反馈卡»,针对顾客的意见,公司管理层和监理部应采取一定的统计技术,进行动态分析,制定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11、数据分析及持续改进(1)各监理部应根据本监理部的工程特点,对本监理部的质量体系运行状况、监理部的监理服务和工程实体质量等方面,有针对性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2)通过与顾客的沟通,结合数据分析,各监理部应随工程的进行,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修订和完善监理部的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调整工作重点,以实现监理服务运作质量的持续改进。(3)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工作要注意保存见证资料。12、顾客财产的监理为妥善保管和使用顾客财产,应进行如下监控:(1)监理部对顾客提供产品的标识、验证、保护和维护工作进行监控。(2)监理部对顾客提供使用的财产进行登记、验证、标识、保护和维护。借用和归还均应办理移交手续。(3)发现顾客提供的财产不适用或发生丢失或损坏,应予以记录,并向顾客报告。7.2.6技术管理制度7.2.6.1监理工作制度(一)设计交底与施工图纸会审制度开工前,在收到设计文件、图纸后,项目监理组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使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以及对关键部位、新材料、n新工艺、新技术的质量要求、做法、注意事项能切实理解,避免图纸中的错、漏、碰、缺。(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核制度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填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并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施工。(三)工程开工申请制度施工单位在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具备开工条件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工程开工报告”经监理工程师核实,认为确实具备开工条件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审批,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开工意见。(四)工程材料、设备质量检验制度在检验批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严格审核进场原材料、配件及设备的质保资料,如合格证、保修卡、国家相关检测报告、生产厂家供货证明、生产厂家质量保证书等,加电检测合格后方准使用。(五)隐蔽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制度1、在隐蔽以前,承担单位应按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自检,并将自检材料附报验单在验收3天前提交监理工程师认可,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重点部位或项目会同建设和设计单位共同验收签认。2、检验批施工完毕,施工单位应按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自检,并填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报专业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按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和质量检查记录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结论。3、分项工程施工完毕,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报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按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进行分项工程验收,并签署验收结论。4、n对分部工程,施工单位还应将有关安全性、功能性测试记录和抽样测结果以及测试记录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应对质量控制资料和分部工程进行检查,在细致齐全和现场具备验收条件的基础上,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六)工程变更复核签审制度1、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的工程变更,应编制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应提交总监理工程师,由总监理工程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审查同意后,应由建设单位转交院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文件。当工程变更设计安全、环保等内容时,应按规定经有关部门审定。2、项目监理组应了解实际情况和手机与工程变更有关的资料。3、总监理工程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变更文件和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施工合同有关条款,在指定专业监理工程师完成下列工作后,对工程变更的费用和工期作出评估。①确定工程变更项目与原项目之间类似程度和难易程度。②确定工程变更的工程量。③总监理工程师应就工程变更费用及工期的评估情况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协调。④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变更单。(七)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监理工程师发现施工存在重大质量隐患,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或已经造成质量事故时应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获同意后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整改完毕并经监理人员复查,符合规定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应及时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暂停令和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应事先向建设单位报告。n对需返工的质量事故,总监理工程师应责令施工单位报送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经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项目监理组应对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和验收。(八)施工进度监督及报告制度1、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已批准的总进度计划,周、月进度计划组织实施,监理工程师以《监理周、月报》形式向建设单位报告分项工程使劲进度及计划进度的对比和形象进度情况。2、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要突出重点,各单位、各工序衔接紧密。(九)监理报告制度1、监理周、月报:监理工程师每周、月末编制《监理周、月报》,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分析、施工进度情况分析、人员动态、本月监理工作小结及下周、月监理工作打算等内容,编制完成后报建设单位、公司总工室各一份。2、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装饰分部、安装分部验收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对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编制完成后报建设单位一份。(十)工程例会及会议纪要签发制度1、工程例会是履约各方沟通情况,协调解决工程中存在问题的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2、工程例会召开次数根据工程的进展程度及工程实际确定,宜每周召开一次。3、工程例会会议纪要由指定的监理人员整理、打印、应真实、简明、扼要,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发放到有关各方,有关各方应履行签收手续。(十一)竣工预验制度施工单位完成全部合同、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将竣工资料及试运行记录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并提出“预验申请”,监理工程师在确定资料齐全、现场具备验收条件的技术上,提请总监理工程师及及时报公司总工室。由总工室、工程监理部组织项目监理组进行竣工预验收。(十二)项目监理部内部工作制度n1、监理日记制度。由监理工程师协助对每天现场情况进行记录,主要包括天气情况、现场施工、人员动态、各方指示、材料进场与试验、每日监理工作等内容。2、监理内部会议制度。监理内部会议主要目的是使监理人员相互沟通、交流情况、解决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一般每周进行一次。(十三)公司对项目监理部的管理活动制度1、公司总工室定期对项目监理部及总监理工程师服务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与检查,并听取建设单位意见。2、公司工程监理部不定期检查工程质量,参与对装饰、安装工程的验收。3、公司总工室参与竣工工程的验收,并协助解决工程监理中较复杂的技术问题。4、公司业务部阶段性想业主发放《征询单》听取业主意见后,以使项目监理部提高服务质量。5、公司每年组织力量对工程部和项目监理部进行内部质量审核,提出改进措施。6、公司领导层每年召集各部门进行管理评审,研讨改进各部门及项目监理部服务工作的管理。7.2.6.2监理企业工作考核制度一、目的为保证监理企业的工作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应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为员工奖励、晋升、待遇调整等提供客观依据。二、时间1、平时考核:考核在每月底进行,平时考核与员工每季度绩效工资挂钩.2、中期考核:于每年6月底进行,但经公司总经理决定可予以取消年终考核。3、年终考核:于每年12月底进行。4、试用考核:任聘人员均应试用3~6个月(中级以上职称者3个月,中级和中级一下职务者六个月,表现突出者可提前转正)。试用期满后应进行使用人员考核,由试用部门负责人员责考核。n三、职责权限1、项目工程部负责项目监理机构的考核。2、总工办负责检查工程部的考核工作。3、总工办随时抽查项目整理机构的考核情况,并把抽查结果反馈给工程部。四、考核原则1、监理企业的考核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得分为负值时,以零分计。①考核得分=100-考核合计扣分②绩效考核系数=考核得分÷1002、监理企业的考核层次为:监理员,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项目总监。3、每月考核情况应当公开,如有争议,被考核人可以向工程部或总工办申诉。五、考核范围1、监理员,监理工程师的考核范围为:考勤,廉洁,办公及工作纪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函件,资料管理,设置变更,经济签证,其他,总监评价,连带责任,检查扣分,特殊考核共十六项。2、项目总监的考核范围为:考勤,廉洁办公及工作纪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函件资料管理,设计变更,经济签证,其他,上级评价,连带责任,检查扣分,特殊考核共十六项。3、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情况,考核内容可以进行适当调整。4、调整的考核内容,须事先经总工办审批。六、特殊考核1、监理机构人员受到不廉洁投诉时,公司责成工程部迅速组织调查,投诉情况属实的,当事人当月考核零分,总监和其他人员有包庇行为的,当月考核零分。2、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监理人员未曾发出预控监理函件,相关人员,项目总监当月考核零分。n3、执法大检查中由于监理工作的原因,不能顺利通过,全部人员当月考核零分。4、质检,安检或政府其他部门的专项检查中,监理工作被批评的,全部人员当月考核扣10~100分。5、合同约定监理费未收回,项目总监当月考核扣10分,其他人月当月考核扣5分。6、监理机构的工作被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批评,全部人员当月考核零分。7、监理机构的工作被政府有关部门通报表扬,按照《员工创新奖励制度》进行奖励。8、监理人员的工作和行为受到业主投诉或要求撤换,当月考核零分。7.2.6.3监理企业创新管理制度一、目的运用激励机制,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员工个人素质。二、创新类型1、管理创新①在监理工作中,提出新的理念,想法(如监理通讯,监理参数学)被采纳,且行之有效。②提出和完善范公司管理的新方案,实施有效。③工作中有效应用监理、财务、办公、人事管理软件。2、社会效果创新①所监理项目获得政府通报表扬的。②所监理项目获得市级以上优质工程奖的。3、发表学术或专业论文①在省级监理或其他杂志、刊物上发表文章的。②市级刊物发表文章。③省级刊物发表文章。n④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⑤发表专著。获奖者必须是以公司名义发表文章或专著。4、研究课题在本行业领城内,申请课题研究成功的。5、个人资质提高①通过考试获得个人职称。②依据个人专业,通过考试,获得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等执业资格。③通过业余学习提高国家认可的个人学历。④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有效应用于工作中。获奖者的个人资质必须是通过公司报名和公司认可的。6、岗位创新①监理人员工作优秀,获得书面表彰的。②在监理工作中引进新进的工作方法,实施有效。③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兼职其他专业工作,获得书面表彰。④兼管工程项目,工作完成出色,或得书面表彰。⑤为工程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并获奖。7、监理费收激①工程竣工,项目总监按期收回合同以内的监理费。②收回合同以为的监理费。③收回公司难收的监理费。8、监理业务开拓①项目投标获得成功的答辩人或主要发言人。②项目投标获得成功的标书编制人。n③项目投标获得成功的参与协助者。④员工承揽业务获得成功(合伙人除外。员工分成部分见《经营管理制度》)。⑤由公司员工提供主要业务信息,致使该业务获得成功的。9、为公司发展献计等①为公司发展献计被采纳,产生效益。②开拓新的经营市场成功。③开拓新的行业成功。④为公司多元化发展方案(新公司的成立、软件开发等)作出贡献。⑤对公司未来经营的研究发展,提出研究报告,被采纳者。三、创新业绩的认可与申请1、必须待创新业绩获得成功后,方可申请奖金。2、必须由本人向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书面申请。如果项创新为多人合作,则必须由参与人共申请。3、创新业绩获得成功后,必须在一个月内提出申请,逾期无效。四、创新业绩的审批由人力资源部核实、工程部审查、签署意见后报总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可发放奖金五、创新业绩的奖金筹集渠道1、从工程部中筹集。2、从公司奖励费用中筹集。3、从业主给予的奖励中筹集。4、从罚款中筹集。5、从政府的奖励中筹集。六、创新奖励1、对创新业绩获得成功的公司在职人员,应予以奖励。n2、奖励涉及其他奖项时,取最高奖,奖励金额参见《创新奖励明细表》。七、奖金个人所得税《创新奖励明细表》中所规定的奖金均含税。税金由公司代扣。八、员工创新的审传1、奖励记录均记人个人人事档案。2、公司发表彰。7.2.7档案管理7.2.7.1监理资料归档制度工程建设监理资料是项目监理部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是工程建设过程真实、全面的反映;工程建设监理资料的管理水平反映了工程项目监理组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监理工作的质量。依据《工程建设监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监理工作的规定,现对监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作如下规定:一、监理资料归档的范围下列监理资料应予归档:工程项目监理合同,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交底,监理统一用表,必要的图纸和声像资料,质量监督部门制定的其他有关资料,竣工验收会议纪要或鉴定书,竣工验收报告,工程质量竣工核定证书。二、归档监理资料的内容工程监理施工阶段归档监理资料:1、委托监理合同2、监理规划、监理细则3、监理日记4、监理周、月报5、监理指令文件(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备忘录、工程停工令,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等)。6、与业主、被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往来函件、文件。n7、会议纪要。8、工程计量单=工程款支付证书、竣工结算审核意见书。9、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核签证资料10、监理总结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11、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文件12、工程验收资料(分部工程验收记录,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记录,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单位工程竣工报验单,竣工验收报告,工程质量保修书灯方面的资料)13、分包单位资料报审资料14、索赔文件资料15、报验申请表16、工程变更单17、监理工作联系单18、总监巡视检查记录19、旁站记录20、工程进度资料21、主要的监理台帐三、监理资料分类归档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监理资料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归档,以便于管理:1、合同文件:施工监理招投标文件,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施工招投标文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分包合同、各类定货合同等。2、设计文件。3、工程项目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工程项目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项目监理部编制的总控制计划等其他资料。n4、工程变更文件:审图汇总资料;设计交底记录、纪要;设计变更文件;工程变更文件。5、监理周、月报6、会议纪要7、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设计或分阶段设计);分部施工方案;季节施工方案;其他专项施工方案等。8、分包资质:分包单位资质资料;供货单位资质资料;试验室等单位的资质资料。9、进度控制:工程动工报审表(含必要的附近);年、季、月、周进度计划;周、月工、料、机动态表;停复工资料。10、质量控制:各类工程材料、够配件、设备报验;施工测量放线报验;施工试验报验;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与认可,不合格项处置记录,质量问题和事故报告及处理等资料。11、造价控制:概预算或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报审与核认,预付款报审与支付证书;月工程进度款报审与签认,工程变更费用报审与签认,工程款支付申请与支付证书,工程竣工结算等。12、监理通知及回复。13、合同其他事项管理:工程延期报告、审批等资料,费用索赔报告、审批等资料,合同争议和违约助理资料,合同变更资料等。14、工程验收资料:工程基础、主体结构等中间验收资料,设备安装专项验收资料,竣工验收资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竣工移交证书等。15、其他往来函件。16、监理日志、日记。17、监理工程总结。7.2.7.2监理资料管理制度n工程监理资料是监理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等监理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它是监理工作中各项控制与管理的依据与凭证,为使公司的监理资料和监理档案管理符合《建设工程监理规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的规定,并符合公司的质量目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一、总则1、监理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整理及时、真实齐全、分类有序。2、总监理工程师应指定专人进行监理资料管理,总监理工程师为总负责人。3、专职资料管理员应具有中等专业以上学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且通过资料管理培训,持证上岗4、监理资料应真实可靠,字迹要清楚,签字要齐全,不得弄虚作假,擅自涂改原始记录。二、管理职责1、总监理工程师为公司的监理档案总负责人,负责监理竣工资料的移交和销毁的审批。2、公司总工办负责监理竣工资料的检查和审核。3、公司办公室负责监理竣工资料的接收、管理和销毁。4、项目总监负责监组织监理文件的编制和监理竣工资料归档的管理。5、专业监理工程师和各监理人员应随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展不断收集积累监理资料,并认真、及时的进行编审,交资料管理员归档。6、专职资料管理员的主要职责:(1)负责监理资料收集,分类整理、编码、组卷归档工作。(2)利用计算机建立图、表等系统文件。(3)利用计算机建立监理管理工作台帐。(4)负责监理资料的收、发、保管,监理资料借阅的管理。(5)负责月报中有关统计资料方面的起草工作。n(6)协助总监理工程师做好监理资料管理工作。7、公司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对各项目监理部的资料负有指导,检查的责任。三、资料编制与管理1、监理资料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双面复写纸,铅笔等。复写时,须用单面黑色复写纸。2、监理资料文件材料应为A4幅面,不足的应进行粘/补贴。3、封面,封底和卷内目录宜采用铁道部或建设部统一印制的。监理资料的整理标准要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4、监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必须完整、真实、准确、能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应及时收集归档。5、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随工程项目的进展收集,整理本专业的监理资料,并认真审核,不得接受经涂改的报审资料,并于每月编制月报之后次月5日前资料交与资料管理员存放保管。6、资料管理员应及时对各专业的监理资料的形成,积累,组卷,和归档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7、资料管理员应将各专业监理资料分类,分专业建立案卷盒,并按规定编目,整理和存放。如将不同类资料放在同一盒内,应在脊背出标明。8、对于已归资料员保管的监理资料,如本项目监理部人员需要借用,必须办理借用手续,用后及时归还,其他人员借用,须经总监同意,办理借用手续,资料员负责收回。9、资料管理员应用计算机建立监理管理台帐,应建立的台帐有以下几种:(1)工程物资进场报验台帐(2)施工试验报审台帐n(3)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台帐(4)工程量,工程进度款报审台帐(5)其他10、监理档案应按单位工程和施工的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分类立卷装订,每页要有编号,每卷要有目录。11、每个单位工程的监理档案等面应注明工程名称,合同号,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建设日期。完成日期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12、在工程竣工验收后15天内,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项目监理员对监理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监理资料在移交公司办公室前必须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字。13、监理资料整理合格后,报送公司办公室办理移交,归档手续,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管理的项目部须将“监理规划”,“监理总结”的电子文档一并交与归档。四、资料验证与标志1、资料管理员对由委托人和其他部门提供的文件、图纸等资料须进行验证和标志。2、资料管理员甾对物品有效性验证后,应对其标志,盖“受控”印章,并注明标志及标志日期。3、如委托人提供的文件、图纸等产品检验证不适用、无效或遗失时,应将存在有问题、总监意见及处理结果等内容填写《委托人提供产品不适用或遗失报告》。4、管理员对分类管理的资料盒也应做标志,可在资料盒上标明盒内资料分类。5、如有变更,应在需要改动部位加盖“作废”印章。变更文件资料经验证为有效后,应做标志并连同原件保存。施工图纸的变更,须加盖“工程变更标志章”。五、监理资料的借阅1、监理资料的借阅管理工作由资料管理员具体负责。2、监理借阅人员必须是与本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单位或人员,其他单位或人员不得借阅。n3、项目监理人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时,应向资料管理员办理借阅和归还手续。4、借阅人应爱惜所借资料,不得在文件上圈点、划线和涂改,也不得转借,拆卸,调换和污损。5、借阅人应如期归还所借资料,否则应与资料管理员办理续借手续。6、对长借不还得资料,资料管理员可填写《阅档催还单》进行催要。7、借阅人应履行保密义务,不得随意泄露资料内容。六、资料的保管与销毁1、资料管理人员应做好监理资料,文件收发登记,签字或盖章签收工作,对需要保存的资料和文件应分类,有序的保管。2、资料员应做好资料的防盗,防腐,防潮和防丢失工作。3、专业监理组常用的监理资料,可自留复印件或拷贝保存,以备查阅。4、一般工程监理档案在工程保修期满后保存1年,重要的工程监理档案保存可延长至3年。5、监理资料及时归类整理必须妥善保管以备检查,不得遗失和损坏,凡经公司盖章或监理人员签名的所有资料必须留底。6、监理档案资料按有关规定在卷宗封面注明保存期,对超过保存期限的监理档案,应清点核对,登记造册,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销毁。7.2.7.3公司监理档案管理制度为建立健全公司档案工作,规范档案管理,更好地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服务,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1、公司档案是指公司在各项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总和,包括工程建设监理,工程技术咨询,财务管理,劳动工资,行政管理,董事会等方面形成的档案资料。2、公司档案工作是维护公司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工作,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n3、公司档案工作采取集中统一管理。4、公司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含胶片,照片,录音,录像和磁卡等>由责任人积累,整理后归档。5、公司档案管理部门要对公司各部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6、文件材料归档的基本要求:①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完整。②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准确地反映公司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的真实内容和历史过程。③归档材料必须层次分明,符合其形成规律。④归档文件必须编制目录。7、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来文。②董事会会议纪要,决议及监理公司内部规章制度。③监理咨询合同,协议。④报送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报告及复文。⑤与监理项目有关的业主,承建商的来文及复文。⑥按监理项目形成的监理业务档案,技术档案,监理工作总结。⑦有关公司人事管理档案。⑧公司经营业务档案。⑨公司会议纪要及决议。⑩其他。8、归档时间:①n工程项目及科研项目,在项目告一段落或项目完成后,责任人应在14日内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组成保管单位,交档案管理部门归档。②各类文件材料归档一式一份,重要文件及自制文件应将原件归档。③公司工作人员因公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种会议收集得到的文件材料,要按照归档范围的规定,及时交档案管理部门归档。④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移交归档是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岗位责任。9、档案实行分类管理,档案分类要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并且便于保管利用。10、公司档案分类:①工程监理及咨询类。②财务管理类。③人事管理类。④行政文书类。⑤董事会类。11、档案鉴定:档案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其确定保管期限的基本原则是:①对公司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应永久保存。②对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有利用价值的档案应长期或短期保存。③符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12、档案借阅手续:①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借阅档案登记簿》。②借阅档案应向档案管理员说明其利用目的,并在登记簿加以记载,由档案管理员提供服务。③借阅涉及公司秘密的档案,应经总经理同意,方可借阅。④未经总经理同意,不得向非公司人员提供档案。n13、公司合同档案由合同管理人员统一管理,不得随意让他人查阅或带出公司:若确因工作需要需查看或带出公司,必须经合同统管机构批准,并出具借条,注明合同类型,编号方可借走,完后立即归还。14、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提取档案。7.2.8人事管理7.2.8.1总则一、为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有关劳动人呈法规、政策及公司章程之规定,制定本制度。二、公司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在劳动人呈部门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行招收员工,全权实行劳动工资和人事管理制度。三、公司对员工实行合同化管理。所有员工都必须与公司签订聘(雇)用合同。员工与公司的关系为合同关系,双方都必须遵守合同。7.2.8.2编制及定编一、公司各职能部门,用人实行定员、定岗。二、因工作及生产、业务发展需要,各部门需要增加用工的,一律报总经理审批。7.2.8.3新进人员录用制度一、人员的增补:办公室要收集人员需求信息,贮备一定数量监理人员。各部门或项目部要将人员需求信息及时报送办公室,由办公室呈总经理核准。二、考试:新进人员需要填写工作简历,由办公室主任和公司总监以上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考试组,根据职位要求对新进人员进行理论考试和面试。理论考试考卷从公司考卷题库中选取,面试要有书面记录。三、录用:考试结束后,应将简历、身份证复印件、照片、学历、职称或相关证书原件。理论考试考卷、面试书面记录等资料整理上报,并对学历、证书、职称证以及工作经历等进行验证。n四、报到:新进人员报到时,领取工作牌、安全帽,组织学习公司规章制度、对监理人员要进行安全交底。五、试用期:1个月或3个月。试用期间由公司安排业务技术培训,并指定专业负责指导。合同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1个月;合同期满1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2个月;合同期三年以上试用期3个月。六、试用考核,试用期满前5天由办公室主任和该指导人员进行考核(详见考核表),并将考核表上报总经理,确认考核通过予以任用,若认为尚需延期试用酬情予延长1个月,如确属不能胜任即予辞退。七、处分规定:新进人员发生下列情况应停止试用或辞退,并扣发工资。1、伪造学历、职称或工作经历等。2、组织纪律差,试用期间旷工3天、事假5天、病假7天以上者。八、合同与核薪1、由公司办公室负责与通过考核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到未签劳动合同者,其薪资仍按试用期工资发给。2、薪资经办公室主任和财务主管核定后报总经理。3、薪资采用保密制,不对其他人公开。擅自公开薪资按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处理。7.2.8.4工资、待遇一、公司全权决定所属员工的工资、待遇。二、公司按照“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能力、贡献、表现、工作年限、文化高低等情况综合考虑决定其工资。三、员工的工资,由决定聘用者依照前条规定确定,由办公室行文通知财务部门发放。四、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向上,多做贡献。员工表现好或贡献大者,所在部门可将材料报总经理批准后予提级及奖励。五、公司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规,员工享有相应的劳保待遇。n7.2.8.5员工请假管理制度一、公休:1、星期天例假;2、法定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二、以上公休例假,本公司可视事实需要与其他日期互换。项目监理人员遇到需要旁站监理等情形,由总监理安排轮班和补休。三、事假:1、每月不得有3天及3天以上,全年累计不得超过14天,逾假者以旷工论处;2、事假必须事前请准,不得事后补请。如因特别事故须用电话或委托他人代办请假,呈请特准者方可补假,否则以旷工论处;3、试用人员月薪者,凡请事、病假薪资全扣。四、病假:1、病假须填写请假单,经单位主管照权责核准后生效,连续2天以上须缴验公立医院或劳保医院证明;2、病假期中的公休日,作病假论;3、病假在一个月内缴验医院证明者薪资发给半薪,超过一个月者全扣。五、公伤:1、公伤人员按劳保规定办理,仅付给基本工资;2、无须住院的门诊人员,应由主管斟酌情况,分配体力胜任的工作,如必须休养或继续疗养,须再续假,仍须医院证明。六、婚假:本人婚假给予婚假7天,子女婚嫁给予2天,薪资照发。七、丧假:父母死亡,给予丧假5天,其他直系亲属丧假2天。八、产假:女性职员给假56天,男性职员给假5天。九、特别休假:1、在公司服务满1年以上,不满10年的,年休假5日;2、在公司服务满5年以上,未满20年者的,年休假10日;n3、在公司服务满20年以上,年休假15日。十、所有请假均需事先写请假条,逐级审批,按权责核准签字方能请假。十一、各级主管部门准假的权责如下表:总经理公司办公室主任总监理工程师3天以上3天之内1天之内7.2.8.6证件管理制度本公司从事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在建设工程监理招投标、政府主管部门组织质量安全大检查、办理建设工程施工开工许可、办理企业资质年检、办理个人证件年检等各项工作中都需要提供企业证件和个人证件备查,为了做到证件及时、有效,确保公司正常经营活动和企业及个人证件的安全使用,特制定如下证件管理制度:1、本制度所称证件是指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企业经营中所需的证件及个人证件(包括法人代表证明书、员工的岗位证、执业资格证、继续教育证、职称证等)。2、证件申办评定及年审:由办公室根据需要统一到有关部门办理。3、证件管理:公司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及有关证件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并上墙亮证经营。企业经营需要使用的个人证件由办公室统一管理。财务凭证、发票及有价证券由财务主管统一管理。4、证件借用程序:①个人需借出个人证件原件,须经办公室主任、公司总经理同意,到办公室办理登记手续,注明使用时间及事由。超过借用时间不还者,当事人要赔偿公司提供的办证、换证、年检、培训学习等发生的费用1000元-2000元,从当事人工资中扣除。个人证件没有上交公司统一管理,按前述规定处理。②各部门因工作需要借用公司证件原件,须出具书面申请,并在申请书上注明使用时间、事由,经办公室主任、公司总经理同意后到办公室办理借用手续。重要证件由办公室派专人护送。n③各部门因工作急需复印相关证件,按上款履行手续后,由办公室复印,并在复印件上注明其复印的用途现加盖公司行政印章。使用证件的部门和当事人,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如证件遗失,应及时向办公室报告。凡遗失证件或个人证件没有统一管理而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均由当事人承担和赔偿。7.2.8.7辞职、辞退、开除一、公司有权辞退不合格的员工。员工有辞职的自由。但均须按本制度规定履行手续。二、员工与公司签订聘(雇)用合同后,双方都必须严格履行合同。员工不得随便辞职,公司不准无故辞退员工。三、合同期内员工辞职的,必须提前1个月向公司提出辞职报告,由用人部门签署意见,经原批准聘(雇)用的领导批准后,由办公室经予办理辞职手续。四、员工未经批准而自行离职的,公司不予办理任何手续;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五、员工工作半年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公司有权予以解聘、辞退。六、员工必须服从安排,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凡有违反并经教育不改者,公司有权予以解聘、辞退。七、公司对辞退员工持慎重态度。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得辞退合同期未满的员工。八、辞退员工,必须提前1个月通知被辞退者。九、聘(雇)用期满,合同即告终止。员工或公司不续签聘(雇)用合同的,到办公室办理终止合同手续。十、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后果严重或者违法犯罪的,公司有权予以开除。n十一、员工辞职、被辞退、或终止聘(雇)用,在离开公司以前,必须交还公司的一切财物、业务资料,并移交业务渠道。否则,不予办理任何手续,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7.2.8.8廉政责任制为了规范本公司全体员工的行为,确保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执业,维护国家和公司的利益,特制定本廉政责任制:一、本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如下工作纪律:1、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公司的规章制度。2、全面履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所承诺的义务和承担约定的责任。3、坚持公正的立场,公平地处理有关各方的争议。4、坚持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5、不得以个人的名义承揽监理业务,不在本公司以外的监理单位注册和从事监理活动。6、不泄露所监理工程的保密事项和本公司需要保密的事项。7、不在任何承建商或材料设备商中兼职。8、不擅自接受业主额外的津贴,不接受可能导致判断不公的报酬。9、不接受被监理单位的任何礼金礼物和高消费娱乐活动。10、不为私利给所监理项目指定承建商、构配件、设备建材和施工方法。二、违反上述廉政责任制做如下处理:1、首次违反,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情节轻微的,写出书面检查,在本公司内部通报批评,限期纠正,取消年度内一切奖金。2、再次违反,或造成不良影响,或情节较严重的,给予辞职处理。因为工作关系,或者其它原因确实仍要留用的,可留用观察一年,观察期间按本公司最低工资标准发给工资。3、违反工作纪律,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上报主管部门掉消其个人岗位资格证件。n7.2.9财务管理7.2.9.1总则一、为加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二、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企业经营中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7.2.9.2财务机构与会计人员一、协助总经理管理好全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对全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负责。主要职责如下:1、执行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主持编制并签署公司的财务计划、信贷计划和会计报表等,落实完成计划的措施,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导各项财务活动,考核生产经营成果,对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2、编制公司员工工资、奖金、福利方案和股东分红派息方案;3、监督全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活动。二、计划财务部的工作,在总经理领导下主持公司的财务工作。主要职责是:1、主持计划财务部的工作,领导财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切实地完成各项会计业务工作;2、执行总经理有关财务工作的决定,控制和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审核监督资金的动用及经营效益,按月、季、年度向总经理、董事会提交财务分析报告;3、协助编制各种会计报表,主持公司的财产清查工作。三、各级财务部门都必须建立稽查制度。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四、财会人员都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记帐、算帐、报帐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帐。五、各级领导必须切实保障监督财会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n六、财会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对于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事项,必须拒绝付款、拒绝报销或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财务部门报告。公司支持财务人员坚持原则,按财务制度办事。严禁任何人对敢于坚持原则的财会人员进行打击报复。公司对敢于坚持原则的财会人员予以表扬或奖励。七、财会人员力求稳定,不随便调动。1、财会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亦不得中断会计工作;2、被撤销的财会人员,必须会同有关人员编制财产、资金、债权债务移交清册,办理交接手续;3、移交交接包括移交人经管的会计凭证、报表、帐目、款项、公章、实物及未了事项等;4、移交交接必须监交。一般财会人员的交接,由公司领导会同财务部部长进行监交;计划财务部部长的交接,由总经理会同总会计师进行监交。7.2.9.3会计核算原则及科目报表一、公司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等法律法规关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凭证和帐簿、内部审计和财产清查、成本清查等事项的规定。二、公司采用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按有关的规定办理会计事务。三、记帐方法采用借贷记帐法,记帐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四、一切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中各种文字记录用中文记载。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记载。记载、书写必须使用钢笔,不得用铅笔及圆珠笔书写。五、公司对公司资本坚持资本确定、资本充实的原则。六、公司对同一时期的各项收入及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都必须在同一时期内反映,如应付工资、应提折旧等均按规定时间进行,不应提前或延后。七、公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非董事会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八、公司向其他单位投出的资金,应按投出时交付的金额记帐,所发生的收益和损失,应在投资损益科目中入帐,在利润表中单独反映。九、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使用单位用款时间计算利息。十、固定资产必须每年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报废及固定资产的计价,必须严格审查,按规定经批准后,于年度决算时处理完毕。n十一、凡单项债权帐龄超过1年仍未回收时,各核算单位按年度提取10%的比例提取坏帐准备金。十二、公司主要的会计报表有如下几种:1、资产负债表(年、季、月);2、损益表(年、季、月);3、股息红利分配方案(年度);4、财务状况变动表(年度);5、专用基金明细表(半年);6、固定资产增减变化表(月);7、银行贷款增减变化表(月);8、现金出纳月终盘存表(月);9、提取坏帐准备金明细表(月);10、应收、应付和预付款项明细表(月)。7.2.9.4资金、现金、费用管理一、计划财务部和各财务部门要加强对资产、资金、现金及费用开支的管理,防止损失,杜绝浪费,良好运用,提高效益。二、银行帐户必须遵守银行的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帐户只供本单位经营业务收支结算使用,严禁出借帐户供外单位或个人使用,严禁为外单位或个人代收代支、转帐套现。三、银行帐户的帐号必须保密,非因业务需要不准外泄。四、银行帐户印鉴的使用实行2章分管并用制。即:财务章由出纳保管,经理私章经理保管,不准由1人统一保管使用。印鉴保管人临时出差时由其委托他人代管。五、银行帐户往来应逐笔登记入帐,不准多笔汇总记帐,也不准以收顶支记帐。各单位应按月与银行对帐单核对,未达收支,应作出调节表逐笔调节平衡。六、财会人员办理电汇、转帐支付等付出款项,一律凭付款审批单办理。付款审批单应附入付款凭证记帐备查。七、一切现金往来,必须收付有凭据,严禁口说为凭。八、严禁将公款存入私人帐户,违者按贪污论处。九、现金日记帐必须用固定一本帐,严禁使用两本帐或帐外有帐。十、会计每月终要会同出纳员盘点现金库存一次,保证钞帐相符。盘点表应随同会计报表一起上报。n十一、正常的办公费用开支,必须有正式发票,印章齐全,经手人验收人签字外,经经理或其授权人批准后方能报销付款。十二、业务费实行包干制,按实现利润的比例提取,由总经理掌握使用。提取的比例由执行董事确定。提取后应专款专用,不得私分、贪污。十三、严格资金使用审批手续。会计人员对一切审批手续不完备的资金使用事项,都有权且必须拒绝办理。否则按违章论处并对该资金的损失负连带赔偿责任。第五节工资及奖金一、公司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二、公司员工年度工资及资金总额,由总经理按章程的规定拟订。三、员工的工资标准和奖励方法,由财务部提出方案,报总经理审定。第六节税收及利润分配一、公司依法向国家缴纳税金,不准偷税漏税。二、税后利润的分配按章程的规定执行。第七节会计凭证和档案保管一、会计凭证必须内容真实、手续完备、数字准确、不得涂改、挖补,如事后发现差错,也必须由经办人负责划双红线并盖章进行更正。二、会计档案必须按月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不得丢失,至少保存15年。三、会计档案保存期满需销毁时,应抄具清单,报总经理、董事会、主管部门和税务机关同意后,才能销毁。1、凡归档的技术文件资料,一般应存档一份。重要的和使用频繁的应复制备份一份,供日常借阅或发放使用,备份文件发放后,应及时复制补充完整。2、因工作原因,需要发放各使用场所的技术资料,应在技术档案交接后次日内发放至各使用场所。未规定发放场所的文件应编制《文件发放清单》,发放清单由文件编制部门填写,部门主管批准后交档案室。档案室按清单的要求发放至各使用场所,发放时注明发放场所、发放号、发放日期、是否受控等,并有接收人员签字。其它需要文件的单位或个人,应提出申请,填写《文件领用申请单》,经主管领导审查、文件编制部门主管批准后,可签名领取。n3、发放各使用场所的文件资料,使用者应妥善保管,不得损坏或丢失。因受条件限制,破坏或污损至无法使用时,可到档案室换取新文件,原破坏或污损文件资料由档案室回收后报废处理。凡使用者无法提供原文件资料,而要求档案室重新发放时,文件使用者应承担重复发放文件的资料费用,其金额按复(晒)制资料的实际价格核算,由档案管理员报技术主管审查,总经理批准后,送交公司财务部。四、技术档案和受控技术文件的更改1、当文件编制部门需对技术档案实施更改或补充时,应有更改通知单。对用户提供的文件资料进行更改时,还应有用户同意更改的书面证明,并存档备查。更改人员根据通知单的内容对技术档案实施更改。修改时统一做好修改标记,坚持技术责任签字,标明日期。同时修改清单中的更改级别,并将修改通知保留备查。2、技术档案更改后,资料管理人员应及时将更改通知单发放各相应的文件受控场所,以保证文件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3、防止各使用场所的受控文件失控,各类受控技术文件自发放之日起,其使用期限为二年,过期自动作废。需重复使用时,经文件归口管理部门审查后,盖上“确认”印章,审查人员签字认可后方可再次使用。7.2.10行政办公及后勤管理7.2.10.1会议及学习制度一、公司办公室负责各项会议及学习的计划安排,联络通知及会议记录。二、驻外的项目监理机构的会议及学习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安排,每周不少于一次。三、每星期五晚上7点30分至9点30分为固定会议及学习时间,除特殊情况另行通知改变,全体员工必须准时参加。四、全体员工要集思广议,畅所欲言,每月至少提出一条改进公司监理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五、上次会议提出的问题在下次会议上必须汇报、检查、落实情况。六、通过会议学习,全体员工统一思想,加强协作,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7.2.10.2印、信管理制度一、公司的印鉴分类由专人保管。1、公司的公章、执行董事的私章、总经理的私章:由办公室主任负责保管;n2、业务专用章、会计的私章、出纳的私章:分别由会计部主任、会计、出纳负责保管;3、业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核对章:由总工程师负责保管。二、印信管理人员应对印、信使用的正确性负责。三、凡以公司名义出具的各类文件、资料需要盖章,必须由总经理在发放单上签字或当面指示,印信管理人员方能同意使用公章,并应留下底稿和两份印好的以备存档和借阅。四、公章的销毁,必须经执行董事批准,有两人以上监销并做好登记。五、各部门出差人员需开具介绍信,必须按出差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由部门负责人或主管领导签字。印、信管理人员在盖章前,必须认真审核用信用章手续是否完备。若手续不全,用印、用信领导批准不符或与政策相违背,印信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六、严禁开具空白介绍信,用便函开出的证明必须一式两份经备存查。七、印信应严加保管,如有失职、差错、丢失或违章乱用,一经发现,需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按章惩处。7.2.11行政办公及后勤管理7.2.11.1会议及学习制度一、公司办公室负责各项会议及学习的计划安排,联络通知及会议记录。二、驻外的项目监理机构的会议及学习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安排,每周不少于一次。三、每星期五晚上7点30分至9点30分为固定会议及学习时间,除特殊情况另行通知改变,全体员工必须准时参加。四、全体员工要集思广议,畅所欲言,每月至少提出一条改进公司监理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五、上次会议提出的问题在下次会议上必须汇报、检查、落实情况。六、通过会议学习,全体员工统一思想,加强协作,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7.2.11.2印、信管理制度一、公司的印鉴分类由专人保管。1、公司的公章、执行董事的私章、总经理的私章:由办公室主任负责保管;n2、业务专用章、会计的私章、出纳的私章:分别由会计部主任、会计、出纳负责保管;3、业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核对章:由总工程师负责保管。二、印信管理人员应对印、信使用的正确性负责。三、凡以公司名义出具的各类文件、资料需要盖章,必须由总经理在发放单上签字或当面指示,印信管理人员方能同意使用公章,并应留下底稿和两份印好的以备存档和借阅。四、公章的销毁,必须经执行董事批准,有两人以上监销并做好登记。五、各部门出差人员需开具介绍信,必须按出差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由部门负责人或主管领导签字。印、信管理人员在盖章前,必须认真审核用信用章手续是否完备。若手续不全,用印、用信领导批准不符或与政策相违背,印信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六、严禁开具空白介绍信,用便函开出的证明必须一式两份经备存查。七、印信应严加保管,如有失职、差错、丢失或违章乱用,一经发现,需追查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按章惩处。n第八章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变更控制流程8.1质量控制的工作流程项目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整个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最根本标志,质量控制是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和变更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质量失控,那么成本、进度和变更的控制就无从谈起,质量控制要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终,我们将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质量控制。8.1.1招标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招投标过程的质量控制:(1)协助建设单位提出工程需求方案,确定工程的整体质量目标;(2)参与标书的编制,并对工程的技术和质量、验收准则、投标单位资格等可能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因素明确提出要求;(3)协助建设单位制定评标的评定标准;(4)对项目的招标文件进行审核,对招标书涉及的商务内容和技术内容进行确认;(5)监理在协助评标时,应对投标单位标书中的质量控制计划进行审查,提出监理意见;(6)对招标过程进行监控,如招标过程是否存在不公正的现象等问题;(7)协助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洽商并签订工程合同,在合同中要对工程质量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2)对承建单位以及人员资质的审核:(1)资质文件是否真实、齐全;(2)承建单位的资质等级是否与本工程的规模相适应;(3)承建单位的主要技术领域是否与本工程需要的技术相符合;(4)拟派往本工程的项目管理人员是否具有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系统集成项目经理或者高级项目经理证书,证书是否真实有效;(5)其他技术人员的技术经历是否与本工程的技术要求相符合;(6)承建单位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8.1.2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n(1)了解建设单位建设需求和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要求,协助建设单位制定项目质量目标规划和安全目标规划;(2)对各种设计文件,提出设计质量标准;(3)进行设计过程跟踪,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及时与承建单位协调解决;(4)审查阶段性设计成果,并提出监理意见;(5)审查承建单位提交的总体设计方案;(6)审查承建单位对关键部位的测试方案;(7)协助承建单位建立、完善针对该信息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8)协助总承建单位完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包括现场会议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和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等;(9)组织设计文件及设计方案交底会,熟悉项目设计、实施及开发过程,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实施验收及软件工程验收等规范、规程或标准,对有的工程部位下达质量要求标准。8.1.3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1)实施过程中阶段性质量控制:(1)工程实施条件的控制:基本控制内容包括人员、产品、设备、程序及方法和环境条件等。控制方法主要可以采取检查、测试、评审、跟踪监督等方法。(2)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基本步骤包括:测试或评审、判断、纠偏。2)关键过程质量控制:(1)制定阶段性质量控制计划,是实施阶段性质量控制的基础;(2)进行工程各阶段分析,分清主次,抓住关键是阶段性工程结果质量控制的目的;(3)设置阶段性质量控制点,实施跟踪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4)严格各过程间交接检查。3)对开发、实施材料与设备的检查:n对信息网络系统所使用的软件、硬件设备及其他材料的数量、质量和规格进行认真检查。使用的产品或者材料均应有产品合格证或技术说明书,同时,还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检。硬件设备到场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主要设备还应开箱查验,并按所附技术说明书及装箱清单进行验收。对于从国外引进的硬件设备,应在交货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开箱逐一查验,软件应检查是否有授权书或许可证号等等,并逐一与合同设备清单进行核对。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软硬件,应审核承建单位提供的技术性能报告或者权威的第三方测试报告,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设备及配件、系统集成成果、网络接入产品、计算机整机与配件等不能使用。4)对严重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进行处理监理单位可按合同行使质量否决权,在下述情况下,总监理工程师有权下达停工令:(1)实施、开发中出现质量异常情况,经提出后承建单位仍不采取改进措施者;或者采取的改进措施不力,还未使质量状况发生好转趋势者;(2)隐蔽作业(指综合布线及系统集成中埋入墙内或地板下的部分)未经现场监理人员查验自行封闭、掩盖者;(3)对己发生的质量事故未进行处理和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就继续进行者;(4)擅自变更设计及开发方案自行实施、开发者;(5)使用没有技术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没有授权证书的软件,或者擅自替换、变更工程材料及使用盗版软件者;(6)未经技术资质审查的人员进入现场实施、开发者;监理工程师遇到工程中有不符合要求情况严重时,可报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停工令。工程开工和停工后的复工,均应严格遵照规定的管理流程进行。8.1.4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对验收方案的审查和对验收过程的监控来完成的。(1)审查承建方提交的验收申请条件是否具备;(2)审查承建方提交的验收方案、验收资料;(3)组织项目实施验收;(4)对项目验收中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5)进行最终的验收,出具验收合格报告。8.2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8.2.1招标准备阶段的进度控制n(1)参与建设单位招标前的准备工作,协助编制本项目的工作计划,内容包含项目主要内容、组织管理、项目实施阶段划分和项目实施进程等;(2)协助建设单位分析项目的内容及项目周期,并提出安排工程进度的合理建议;(3)对建设合同中所涉及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周期等做出详细说明,并建议建设单位做出合理的安排;(4)监理应对招标书中的工程实施计划(包括人员、时间、阶段性工作任务等)及其保障措施提出建议,并在招标书中明确规定;(5)在协助评标时,应对投标文件中的项目进度安排及进度控制措施等进行审查,提出审核意见。8.2.2设计阶段的进度控制(1)根据工程总工期要求,协助建设单位确定合理的设计时限要求;(2)根据设计阶段性输出,由粗而细地制定项目进度计划,为项目进度控制提供前提和依据;(3)协调、监督各承建(设计)方进行整体性设计工作,使集成项目能按计划要求进行;(4)提请建设单位按合同要求向承建单位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和数据;(5)协调各有关部门,保证设计工作顺利进行。包括根据方案设计制定项目总进度监理计划,督促建设单位提供项目必须的资源并监督执行;编制建设单位软件、材料和设备采购监督计划,并实施控制:编制本阶段工作监督计划,并实施控制;开展相应的组织协调活动等。8.2.3实施阶段的进度控制通过完善项目控制计划,审查承建单位的信息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系统或信息网络系统的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方关系;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以求设计的施工进度达到计划施工进度要求。(1)根据工程招标和施工准备阶段的工程信息,进一步完善项目控制性进度计划,并据此进行实施阶段进度控制;(2)审查承建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确认其可行性并满足项目控制性进度计划要求;(3)审查承建单位进度控制报告,监督承建单位做好施工进度控制,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掌握施工动态;n(4)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对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控制工作及转换控制工作,做好信息反馈、对比和纠正工作,使进度控制定期连续进行;(5)开好进度协调会,及时协调各方关系,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6)及时处理承建单位提出的工程延期申请,若出现工程施工延期,按照下述流程进行;·做出工程延期批准之前,应与建设单位、承建单位进行协商,共同商议;·及时受理承建单位的工程延期申请,根据工程情况确认其合理、可行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执行;·阶段性工程延期造成工程总工期延迟时,应要求承建单位修改总工期,修改后的总工期应经过审核,并报建设单位备案;·工程延期造成费用索赔时,监理应提出建议并按规定程序处理。8.2.4验收阶段的进度控制(1)审核承建单位工程整改计划的可行性,控制整改进度;(2)要求承建单位以初验合格报告作为启动试运行的依据。8.3投资控制的工作流程8.3.1招标准备阶段的投资控制(1)根据监理合同的规定决定是否参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编制投资控制性目标及投资实施计划;(2)对项目总投资切块、分解规划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其执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若有必要,及时提出调整总投资切块、分解规划的建议;(3)协助建设单位和招标公司确定评标方案。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编制或审核标底时,应当使标底控制在工程预算以内,并用它来控制合同价;(4)协助建设单位根据工程预算,在招标书中对工程的目标、范围、内容和产品及服务的技术要求做出明确说明。8.3.2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1)依据招投标文件、承建合同,审核工程计划、设计方案中所说明的工程目标、范围、内容、产品和服务,对可能的投资变化,向建设单位提出监理意见;(2)控制设计变更,对必要的变更应由三方达成共识,并做工程备忘录。n8.3.3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1)督促承建单位编制项目总费用计划,监理人员审核总费用计划的可行性,并监督其执行。对应于月进度计划,承建单位应编制月度费用计划,监理人员据此进行月度费用的控制和跟踪;(2)总监理工程师应依据承建合同及其补充协议,审核承建单位提交的工程阶段性报告和付款申请。满足付款条件时,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付款意见,送建设单位;(3)监理人员从目标系统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等方面审查工程变更,由于变更引起投资的改变应按照合同的相关条款执行。在合同中没有规定的,应在变更实施前与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协商确定变更导致的投资变化,并做工程备忘录;(4)监理人员及时处理索赔申请,按下列程序处理:·申请方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监理部提交索赔申请;·总监理工程师指定监理工程师收集与索赔有关的资料;·总监理工程师进行索赔审查,与承建单位和建设单位协商索赔费用;·总监理工程师应在承建合同规定的期限内签发索赔通知,或在承建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发出要求申请方提交详细资料的监理通知;(5)当申请方的索赔要求与工程延期要求相关联时,总监理工程师应综合考虑工程延期和费用索赔的关系,做出费用索赔和工程延期的决定。8.3.4验收阶段的投资控制(1)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建单位提交的阶段性付款申请,根据合同规定的付款条件,签发付款意见;(2)监理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工程决算、投资评估等工作。8.4变更控制的工作流程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中,由于项目环境或者其他的各种原因而对项目的部分或项目的全部功能、性能、架构、技术指标、集成方法、项目进度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变更贯穿于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变更控制的监理工作流程:(1)了解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经常关注与项目有关的主客观因素,发现和把握变化,认真分析变化的性质,确定变化的影响,适时地进行变化的描述,监理工程师要对整个项目的执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n(2)接受变更申请:变更申请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要求或建议,提交书面工程变更建议书。工程变更建议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变更的原因及依据;变更的内容及范围;变更引起的合同总价增加或减少;变更引起的合同工期提前或缩短;为审查所提交的附件及计算资料等。工程变更建议书应在预计可能变更的时间之前14天提出,在特殊情况下,工程变更可不受时间的限制;(3)变更的初审:我们项目监理机构将了解实际情况和收集与项目变更有关的资料,首先明确界定项目变更的目标,再根据收集的变更信息判断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于完全无必要的变更,可以驳回此申请,并给出监理意见;对于有必要的变更,可以进一步进行变更分析;评价项目变更合理性应考虑的内容包括:变更是否会影响工作范围、成本、工作质量和时间进度;是否会对项目准备选用的设备或消耗的材料产生影响,性能是否有保证,投资的变化有多大;在信息网络系统或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变更是否会影响开发系统的适用性和功能,是否影响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变更是否会影响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净现值,如果是,那么项目在新的投资回报率和净现值基础上是否可行;如何证明项目的变更是合理的,是会产生良性效果的,必要时要有论证。(4)变更分析:把项目变化融入项目计划中是一个新的项目规划过程,只不过这规划过程是以原来的项目计划为框架,在考察项目变化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与新项目计划的对比,监理工程师可以清楚地看到项目变化对项目预算、进度、资源配置的影响与冲击。把握项目变化的影响和冲击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做出合理的项目变更。(5)确定变更方法:n三方进行协商和讨论,根据变更分析的结果,确定最优变更方案。做出项目变更时,力求在尽可能小的变动幅度内对主要因素进行微调。如果它们发生较大的变动,就意味着项目计划的彻底变更,这会使目前的工作陷入瘫痪状态。下达变更通知书并进行变更公布。下达变更通知书,并把变更实施方案告知有关实施部门和实施人员,为变更实施做好准备。(6)监控变更的实施:变更后的内容作为新的计划和方案,可以纳入正常的监理工作范围,但监理工程师对变更部分的内容要密切注意,项目变更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记录这一变化过程,充分掌握信息,及时发现变更引起的超过估计的后果,以便及时控制和处理。(7)变更效果评估:在变更实施结束后,要对变更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8.5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1)合同的签订管理:我们将协助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等各方之间的各种合同进行分析、谈判、协商、拟定、签署等;2)合同的履行管理:我们将对合同各方关于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和费用、争议解决及索赔处理等工作的管理;3)合同档案的管理:(1)我们将收集、整理、统计、保管监理工作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清点库存;(2)我们将按有关规定做好档案留存与销毁的鉴定工作。鉴定工作由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资产清算机构负责人、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档案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鉴定小组主持,对档案进行直接鉴定;(3)我们将对拟销毁的档案建立销毁清册,经监理单位负责人和企业资产清算机构负责人审核,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批准,方可销毁。销毁档案须二人以上监督销毁,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销毁清册永久保存;(4)我们将按照档案的去向分别编制移交和寄存档案的目录。8.6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n及时、准确、完善地掌握与信息系统工程有关的大量信息,处理和管理好各类工程建设信息,是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监理单位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管理是各任务之间联系的凭证。我们将督促承建单位建立以信息系统工程项目作为目标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对所产生的、面向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的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使用和整理;协助建设单位建立信息管理制度,接收信息系统工程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归整、保管和使用。8.7组织协调的工作流程组织协调与目标控制密不可分,以保证建设单位项目成功实施为目标,是实现项目目标控制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是重要的监理措施之一。我们将组织协调涉及与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等多方关系,贯穿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监理活动的全过程。1)系统内部的协调:(1)系统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我们将做好人际关系的协调工作,充分调动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顺利的开发与实施;(2)系统内部组织关系的协调工程项目中若干个项目组组织关系的协调,我们要使这些项目组都能从整个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目标出发,并积极主动地完成本组的工作,使整个项目处于有序的良性状态。组织关系的协调,我们将通过经常开一些工作例会、业务碰头会,会议后有会议纪要以及采用信息传递卡的方式来沟通信息,这样将使局部的单位了解全局,消除误会,服从并适应全局的需要。(3)系统内部需求关系的协调我们将在项目实施中,对人员需求、材料需求、硬件设备和软件需求、其他资源需求进行的协调,达到内部需求的平衡。实现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2)合同因素的协调:我们将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以及建设单位与相关产品的供货商等关系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均具有合同性质,也可能是间接合同性质。3)非合同因素的协调:非合同因素协调与合同因素协调相比,涉及的范围更广,可能遇到的问题更多,协调工作量更大、更复杂,而这些往往不是事先签好合同就可以进行约束的。n4)社团关系的协调:社会团体是一个人际关系系统,它包括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同一部门内部职员之间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职员之间的关系。第九章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文明施工和安全管理、现场协调9.1合同管理监理机构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核心”,对工程的设计、实施、开发的各合同,从合同条件的拟定、协商、签署,到执行情况的检查和分析环节进行组织管理,以达到通过双方签署的合同实现项目的建设任务,同时也维护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及其它关联方的正当权益。9.2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信息是对参与各方主体从事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的一种载体。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要及时、准确、完善地掌握与信息系统工程相关的大量信息,处理和管理好各类工程建设信息。做好施工现场记录与信息反馈;按照监理合同的要求编制监理周报;按期整编工程资料和工程档案,做好文、录、表、单的日常管理,并在期限届满时移交建设人。监理机构在本工程建设中要及时、准确、完善地掌握与工程相关的大量信息,处理和管理好各类工程建设信息,特别是利用计算机准确及时地收集、处理、传递和存储大量数据,并进行工程进度、质量、费用的动态分析,确保所有文件规范、有续管理,以达到工程监理的高效、迅速、准确。9.3文明施工和信息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在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与系统的可维护性技术环节上没有冲突,安全设计上没有漏洞;督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管理,确保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建设和文明施工。9.4组织协调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坚持“守法、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对计划进度、施工组织、费用控制、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等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编制施工协调会议纪要。n第十章对工程各阶段的监理方法和措施10.1监理工作方法的总原则10.1.1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工程造价,认真审核施工预算和签署工程付款;·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测试单位、工程上使用的材料、设备的质量以及工程复核验收签证等严格把关;·严格控制进度计划的贯彻执行,当工程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时,总监理工程师及时提出要求采取相应措施的意见,力争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10.1.2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疑点,协调有关单位之间出现的矛盾;·在施工方案审查时,从实际出发,积极提出改进意见,使之更完善;·经常对计划完成情况作出客观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使总进度计划如期或提前完成。10.1.3热情服务·监理人员坚守现场,积极配合施工要求;·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于现场,不拖拉、不推诿;·对施工上的一些技术复杂难题,尽可能给与帮助;·及时向有关单位提供工程信息,做好协调工作。10.2监理工作的总管理措施我们监理机构在本项目实施监理过程中将执行一条原则、两个重点、三个阶段和四个手段的管理措施。·一个原则工程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核心,监理人员将监督实施单位按合同、技术规范、设计图纸要求的原则实施。·两个重点根据实施计划,划分重要的子系统和关键部位。·三个阶段n施工准备阶段:监理人员审核实施单位配备人力、设备等是否合理;审查组织方案,进度计划、技术质量保证措施、原材料的检验和审批。实施阶段:现场管理和巡视。检查施工单位工艺是否按规定和经审批的方案进行,并对施工过程的开发文档、材料、设备进行进场验收。试运行和验收阶段:通过跟踪、检测已完成的各个子系统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四个手段监理人员在实施监理过程中通过以下有短有效控制工程的质量、进度等。现场管理:施工过程中对重点的项目施行现场管理监理;测量:监理工程师通过测试、测量,对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整改,不能整改的要求返工;对文档、材料、设备进场验收,不合格的马上要求实施单位返工或退换;指令性文件:监理工程和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的往来,必须以文字为准,监理工程师通过书面指令和文字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变更控制及相关合同信息管理。10.3监理工作总方法10.3.1目标规划方法在本次项目的监理过程中,我们监理方将采取目标规划的方法,围绕项目的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目标进行研究、确定、分析、综合,通过计划统筹,合理安排,针对项目风险和出现的变更条件制定相应的对应措施。目标规划坚持由粗而细的原则,分阶段的根据可能获得的工程信息将项目目标逐步细化、补充和修正,确保分项工程按照质量、进度和投资计划的要求完成,从而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10.3.2动态控制法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方通过对过程、目标、活动的动态跟综,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工程信息,定期(每周、每月)将实际目标和计划目标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和偏离时,加以纠正,以保证计划总目标的实现。10.3.3组织协调法本项目在监理工作中将通过积极的组织关系协调、配合关系协调、约束关系协调,对工程主要活动及力量进行连接、联合、调和的工作,促进监理目标的实现。n由于本次项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多家承建单位参与,在组织协调方面特别要注意以下问题:1、各承建单位签订合同应明确在设计、实施和验收阶段各承建单位需要承担的工程协调方面的责任和具体工作,对于因承建单位协调不力原因导致工程延期或损失时追究相应责任;2、在项目实施前业主、各承建单位和监理公司共同成立项目协调小组,预先定义在功能需求分析和设计、项目实施、调试和验收阶段的功能职责划分和界面,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不同项目实施阶段各方在组织协调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在功能需求分析说明、实施方案、工程进度计划、初验和终验方案中应明确与其他承建单位负责系统的接口界面和需要配合的工作;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关键控制点进行主动跟踪,对于需要其他方面协调的控制点采取协商或行政手段督促相关单位进行配合。特别要重视功能需求设计环节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子系统和项目整体验收时保证测试环节的完善性,并客观体现业主的需求和继承合同的规定。在涉及项目组织协调时(如联调)必须确保各方工程衔接点验收测试环节文档的完备性和联调手段的科学性;4、项目变更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需求的变更、新技术出现后导致的变更以及其他如设备更新等因素导致的变更的控制和管理;5、通过工程协调会和专题会议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法已规避风险。11.3.4信息管理方法本项目在开展监理工作时,将对所需要的工程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传递,以不断的预测或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规划、决策、执行和检查。11.3.5合同管理法本项目在监理过程,监理方将根据业主和承建单位合同进行监督、检查,对合同双方争议进行协调和处理,以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10.3.6测试法n对软件、设备、系统等工程的单元成果进行测试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本次项目而言,监理方主要监督和控制承建方是否按照设计中质定的规范和计划进行测试。监理方将依靠自身的优势,在各方的配合下进行各种类型的测试,以判断其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测试流程Ø监督承建单位将合适的测试过程方法和工具集成到项目实施过程中;Ø监督承建方依据项目实施计划,对系统测试进行开发、维护建立文档和验证,以满足测试计划要求;Ø监督承建方进行系统测试;Ø跟踪和记录测试结果;Ø对测试不合格的部分进行回归测试。2、测试的要点及目标Ø监督和控制承建方的分项工程和整体工程的测试过程,确保测试按照测试规范和业主的实际需求进行;Ø确保测试正确反映产品的真实运行情况。3、测试方法与措施Ø定期审查系统测试的进展情况和工作进度;Ø根据实际需要对系统测试活动进行跟踪、审查和评估;Ø对系统的测试活动和产品进行评审、审核,并报结果。10.3.7进度控制法1、进度控制的基本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计划进度和实际施工进度的对比分析,按周、月编制工程进度控制表;实施风险评估和变更控制,对有可能影响工程总进度和分部进度的薄弱环节预先制定应急措施;通过相关法规、监理制度、经济杠杆等手段及时纠正实际进度和计划的偏差;真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可预见事件,通过监理例会、专题会议、工程协调会及时协调各方的关系;运用行政的法规进行控制。2、技术控制法n我们监理机构以合同为依据,使用工作结构分解图(WBS)进行项目复杂度分析,然后使用代号法进行工作排序,做好工期的估计工作,在进度安排上应注意关键路径和里程碑点的划分,便于同时审查承建方是否提出了相应的应急措施。监理方监督、审查承建方是否按照计划将合适的人力资源应用到了每一个工作的执行过程之中,对于人力资源的分配,应尽量避免“人力剧增”和“人力骤减“现象。3、信息管理控制法及时记录工程进度信息,在进度记录的基础上对计划执行情况做检查,判断计划的实施情况。检查的方法是,通过对比法,对比计划内容和实际状况在工作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持续时间、实物工程量和工作量的差距。检查结果,应写入“进度报告”上报业主,作为进度控制和核发进度款的依据。通过检查分析,如果进度偏离不十分严重,协调各方消除障碍,继续执行原计划。确实不能按照原计划实现时,适当的调整工期。10.4监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措施10.4.1质量控制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0.4.1.1质量控制内容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有: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措施,核实质量文件。依据工程承建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技术规范与质量检验标准,对施工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对施工工序和资源投入进行监督,以单元工程为基础,对基础工程、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签证和施工质量的评价。组织质量事故调查,分类评定质量事故等级,审批质量事故处理措施;关键部位、关键施工工序、关键施工时段必须实行旁站监监督。10.4.1.2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依据(1)工程承建合同文件及其技术条件与技术规范;(2)国家或国家部门颁发的法律与行政法规;(3)设计图纸与设计技术要求;(4)国家或国家部门颁发的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标准及质量检验办法。10.4.1.3工程质量控制标准(1)合同工程实施过程中,国家或国家部门颁发新的技术标准替代了原技术标准,从新标准生效之日起,依据新标准执行;(2)当合同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低于国家或国家部门颁发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时,应按国家或国家部门颁发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执行;n(3)当国家或国家部门颁发的技术标准(包括推荐标准和强制性标准)低于合同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时,按合同技术标准执行;(4)在征得承建单位、业主单位和我监理公司批准后,对工程质量控制所执行的合同技术标准与质量检验方法进行补充、修改与调整。10.4.1.4质量控制目标(1)材料控制目标:确保所有进场和使用的材料满足和符合规程规范及设计标准。(2)设备控制目标:加强进场设备检查,确保进场设备质量和数量满足合同要求。(3)施工质量控制目标:确保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5%以上。(4)验收质量控制目标:确保验收一次性通过。10.4.1.5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1、质量控制的组织措施:(1)明确职责分工。监理及施工均明确质量有谁负责,按ISO要求把好质量关。(2)监理公司实行定期到监理工地进行质量检查制度,此工作由公司监理部负责,并征询建设单位、承包商的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提高监理水平,加大对质量监理力度,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创造优质工程。(3)督促和审查承包单位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检人员,完善质检措施和制度。2、技术措施:设计阶段,协助设计单位开展优化设计和完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材料设备供应阶段,通过质量价格比选,正确选择生产供应厂家,并协助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阶段,严格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质量控制措施。(1)材料设备供应阶段,通过实地考查、现场抽样,审查供应厂家的资质证、准销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手段,确保材料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2)施工阶段严格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质量控制。1)事前控制:监理工程师应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并对施工现场、施工机械、施工队伍资质、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技术可靠性和质量保证措施。2)事中控制: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检查中,用观察、量测、测量、试验等手段按规范要求完成施工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好工序交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做好工程变更、质量事故的处理,完成工程签证,做好协调工作,每周定期向建设单位和本公司报告工程质量动态情况。n3)事后控制:监理工程师要做好单位、单项及项目竣工验收,审核竣工图及其它技术文件资料,整理工程技术文件资料并编目建档。3、经济措施:(1)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检查和验收中,严格按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拒付工程款,达到质量优良者,按合同规定支付。(2)根据施工合同,对可能的违约行为提出警告。(3)按合同条款,对造成损失一方进行经济处罚。4、合同措施:按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严格质检和验收。10.4.1.6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工程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10.4.1.6.1质量的“事前”阶段控制方法“事前”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和措施有:1)参加工程招标工作,审查投标单位资质,并提出意见。2)审核和签发施工必须遵循的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并组织设计交底和澄清对设计文件、图纸提出的问题。3)在图纸会审前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工程师熟悉设计文件,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监理工程师负责组织图纸会审。4)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签认后交建设单位。5)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6)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单位选择的分包单位资质。7)审查批准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8)组织施工单位现场移交有关的资料;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需求实施报告,其内容包括人员资质、仪器检定证书、施测方案等;审查测试的成果并进行复测。9)检查施工单位测试文件。10)审查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工艺、确定各项施工参数的测试及其各项测试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1n)审查进场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及施工单位按规定进行抽检的结果,不符合合同及国家有关规定的材料及其半成品不得使用,且应限期清理出场。12)按规范要求的施工单位检验频率的10%比例进行材料抽样检测试验和现场质量检验试验,13)审查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配套和数量,以及设备完好率,以尽可能避免施工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的影响。14)审查施工单位采购的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并参加设备出厂验收及设备到货后的(开箱)检查验收。15)检查施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是否完备,尽量避免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发生。16)应对施工全部内容和工序进行认真的分析,预先确定质量控制点,并拟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17)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工地会议,介绍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分工;建设单位宣布对监理工权,建设单位、承包单位介绍开工前的准备情况,总监对施工准备情况的意见与要求,介绍监理规划的内容、监理程序,制定工地共同遵守的会议制度及其监理过程中各方配合协调事宜。10.4.1.6.2质量的“事中”阶段控制方法“事中”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主要内容和措施有:1)检查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按规程规范施工,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2)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按照国家规范及实际图纸的要求,采用巡视、旁站、检测、试验等等手段检查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工艺过程的各个质量控制点,施工各工序进行跟班巡视和检查,对施工重点部位、关键部位进行旁站监督施工,现场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要求施工人员整改。监理工程师将编写《监理细则》时应明确旁站监理范围。3)检查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上道工序完成后,先由承包单位进行自检、专职检,认为合格后再通知现场监理工程师到现场会同检验,检验合格后签署认可方能进行下道工序,其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n工序交接检验程序框图n4)检查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5)检查核实施工单位的施工原始记录,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检测记录,对有怀疑的部位进行复查检验。6)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质量跟踪检查监督,对可能影响施工质量问题及时指令承包单位采取补救措施。7)随时记录施工中有关质量方面的问题,并对发生质量问题的现场及时拍照或录相。8)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发出有关施工的违规通知,直至发布停工令、返工令。因质量事故或问题而停工的项目,必须在产生事故或问题的原因已经查清、事故或问题已经处理、预防产生事故或问题的措施已经落实,才可以复工。9)组织并主持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分析会,通报施工质量情况,协调有关单位间的施工活动以消除影响质量的各种外部干扰因素。10)隐蔽工程检查验收隐蔽工程完成后,先由承包单位自检、专职检,初验合格后填报隐蔽工程报验单。监理、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现场联合检验,确认合格后隐蔽。11)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包括质量事故原因、责任分析;质量事故处理措施的商定;批准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技术措施或方案;处理措施效果的检查。12)行使监理质量监督权,下达停工指令。为保证工程质量,出现下述情况之一者,监理工程师有权指定承包单位立即停工整改。(1)未经检验即进行下道工序作业者。(2)工程质量下降经指出后,未采取有效改正措施,或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效果不好,继续作业者。(3)擅自采用未经认可或批准的材料。(4)擅自变更设计图纸的要求。(5)擅自将工程转包。(6)擅自让未经同意的分包单位进场作业者。(7)没有可靠的质量保证措施贸然施工,已出现质量下降征兆者。n13)严格单项工程开工报告和复工报告审批制度。凡单项工程开工及停工后工程复工,均应遵照如附图所示规定的管理流程。开工申请程序框图14)质量、技术签证凡质量、技术问题方面有法律效力的最后签证,只能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一人签署。专业质量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可在有关质量、技术方面原始凭证上签字,最后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核签后方有效。15)行使好质量否决权,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签署质量认证意见。承包单位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申请,必须有质量监理方面的认证意见,将验收不合格的内容剔除。16)建立质量监理日志现场质量监理工程师及质量检验人员应逐日记录有关工程质量动态及影响因素的情况。17)组织现场工程例会现场工程例会由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主持。会议将讨论质量及工程的其他事宜,解决施工遇到的各种问题。会后形成会议纪要,其纪要的签发管理流程如附图所示。n工程例会会议纪要签发程序框图18)定期建设单位报告有关工程质量动态情况现场监理组每月在《监理月报》中向建设单位报告有关工程质量方面的情况。重大质量事故及其它质量方面的重大事宜则及时提出报告。10.4.1.6.3质量的“事后”阶段控制方法“事后”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阶段,其主内容和措施有: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报告及其附件,全面系统地查阅有关质量方面的测量资料、质检报表和抽检成果、检查签证,对有疑点部位进行复检或补检。n2)审查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自检成果,手续是否齐全,标准是否统一、数据是否有误,以及审查质量等级评定结果是否符合规定。3)按规定组织和主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签证及验收,以及一般单位工程的验收工作。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重要工序,必要时组织预验收。4)编写合同项目的竣工验收报告以及重要阶段验收报告。5)审核竣工资料,对工程质量进行竣工预验收。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提出工程验收申请,并提交全部工程技术资料,质量自评报告及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经监理工程师(总监)审核后,组织有关各方进行初验,对初验提出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限期内进行整改。6)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整理保存签证验收项目的质量文件。所有验收、签收资料,在合同项目整体验收后,按档案归档要求整理后移交给业主单位。7)对验收工程项目按规定标准作出质量评定。8)编写竣工工程质量控制分析报告。9)承担保修期的监理工作时,监理单位应安排监理人员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进行检查和记录,对施工单位进行修复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合格后予以签认。10)单位、单项工程竣工验收:初验合格后,建设单位主持竣工验收,监理协助建设单位作好竣工验收、备案工作。项目竣工验收的流程如下图所示。10.4.2进度控制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0.4.2.1进度目标的分解根据工程总进度目标将合同工程进度分解为年度计划进度、季度计划进度、月计划进度、周计划进度,做到以周计划进度保月计划进度,以月计划进度保季度计划进度,以季度计划进度保年度计划进度,以年度计划进度保合同总计划进度。10.4.2.2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1)组织措施:落实进度控制的责任,建立进度控制协调制度。1)落实进度控制的责任,由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负责工程进度的整体控制,解决进度控制的重大问题,并指定一个监理工程师做进度控制的具体工作。2)进度监理工程师根据建设工期总目标要求,编制监理项目的控制进度和各阶段的控制工期,实行项目分解。并审查施工承包单位的单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与年、季、月的施工计划,并将结果报总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n3)建立进度监理协调制度,建立反映工程进度状况的监理日志,每周工程例会均进行工程进度目标实现分析,承包单位、监理、建设单位负责进度人员均应到会,每月按时将工程进度情况和进度分析意见报建设单位和本公司。4)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负责为工程进度款签署进度和计量方面的认证意见。(2)技术措施:建立多级网络计划和施工作业计划体系;增加同时作业的施工面;采用高效能的施工机械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缩短工艺过程时间和工序间的技术间歇时间。1)在施工进行阶段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施工进度计划与施工方案的协调性和合理性,审核施工方案能否保证工期,保证“全天侯”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审核施工总平面图与施工进度计划的协调性,审核材料、设备的采、供计划的用量和时间参数。2)审核承包单位每月提交的工程进度报告,检查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差异,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时,应提出调整措施和方案,技术上采取缩短工艺时间,减少技术间歇,实行平行立体交叉作业,配合相应的组织经济措施补救。(3)经济措施:对工期提前者实行奖励;对应急工程实行较高的计件单价;确保资金的及时供应等。(4)合同措施:按合同要求及时协调有关各方的进度,以确保项目形象进度。(5)进度控制的其他措施1)以质量促进度,以质量保进度:工程施工中由于质量而影响到进度的例子比比皆是,质量是进度的保证和基础。从工序质量控制入手,对施工方法、工艺实施层层控制,把好工程质量关,避免返工或补强处理,避免附属设施因质量问题而影响投入和运行,有益于促进工程进度,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所以进行进度控制时绝对不能放松质量控制。2)优化设计、简化施工,加快施工进度:优化设计、简化施工,不但能减少工程投资,还能加快施工进度,有利于保证质量和安全。3)制定奖罚制度,促进进度n奖罚制度是目前我国工程建设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经济措施。制定奖罚措施最重要的在于奖惩落实和合理,不搞形式主义,充分树立起威信,充分调动和增强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和责任心。10.4.2.3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10.4.2.3.1进度的“事前”控制方法进度的事前控制,即为工期预控,主要工作内容有:(1)编制工程项目控制性进度计划1)编制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和网络图。按承包合同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在编制项目总进度计划的同时,还要编制设计图纸供应计划,协助施工单位编制材料设备供应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2)编制工程项目的阶段、年度进度计划和网络图,对关键线路的控制性进度必要时编制季、月进度计划。阶段、年度进度计划以总进度计划为前提,做到既要保证各项目、各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又要保证项目间、阶段间的衔接、统一和协调。(2)审批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由施工单位编制,根据控制性进度计划进行审查。监理工程师审批承包单位编制的总进度计划;监理工程师在进行施工进度计划审查时着重注意以下方面:1)分析施工进度计划是否能满足合同工期及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特别是对照上阶段计划工程量完成情况进行审查。2)对为完成施工进度计划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恰当、施工设备能否满足要求、施工管理上有无缺陷进行审查。根据施工单位所能提供的施工设备及设备性能复核计算设备能力、人员安排是否满足要求等,分析判断计划是否能落实。3)施工进度计划是否与其它项目施工计划有矛盾。有矛盾的必须进行协调和调整,避免相互干扰影响工程进展,使计划落空。4)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材料供应计划能否落实。如发现供应计划未落实,及时报告业主,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应急措施满足工程需求。(3)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审核保证工期,充分利用时间的技术组织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4)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总平面图审核施工总平面图与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的协调性和合理性。(5)制定由建设单位供应材料、设备的需用量及供应时间参数,编制有关材料、设备部分的采供计划。n10.4.2.3.2进度的“事中”控制方法(1)建立反映工程进度的监理日志逐日如实记载每日形象部位及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同时,如实记载影响工程进度的内、外、人为和自然的各种因素。暴雨、大风、现场停水、现场停电等应注明起止时间(小时、分)。(2)工程进度的检查审核承包单位每月、周提交的工程进度报告,审核的要点:1)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差异。2)形象进度、实物工程量与工作量指标完成情况的一致性。3)按合同要求,及时进行工程计量验收。4)有关进度、计量方面的签证。进度、计量方面的签证是支付工程进度款、计算索赔、延长工期的重要依据。5)工程进度的动态管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进度调整的措施和方案,并相应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及设计、材料设备、资金等进度计划;必要时调整工时目标。(3)需要时组织现场协调会现场协调会职能:A、协调总包不能解决影响进度的内、外关系问题。B、上次协调会执行结果的检查。C、现场有关重大事宜。(4)在监理月报中向建设单位报告有关工程进度和所采取进度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并提出合理预防由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的工期及其相关费用索赔的建议。(5)施工进度的现场检查监督工作需要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要经常、定期、全面地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1)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施工准备工作关系到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在工程项目或部位、工序施工前,加强检查施工设备、人员安排、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准备工作符合要求,不影响后续工程施工。n2)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施工过程是工程进度实现的关键阶段,将深入施工现场,搜集、掌握、分析、汇总与进度有关的资料,对审查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逐日、逐周监督检查,掌握和落实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形象进度、材料供应情况、设备运行情况、人员组合情况、施工组织与现场调度情况、停工或窝工情况及其造成的原因等。保证各工种之间的相互协调,排除施工干扰,解决施工困难,加快施工进度。(6)进度计划的分析与调整要保证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就必须经常对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时,即出现进度偏差时,首先分析原因,分析偏差对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并及时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必要时向施工单位提出要求和修改计划的指令,施工单位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改后报审查批准,并报公司备案。1)年度计划调整。当前一个月的计划未完成时,一般要求在下一个月的施工计划中弥补。如果发生洪水等较大自然灾害或材料、设备、资金等未能按计划要求到位等而使计划拖欠较多时,则要求在年度的其它月份内进行调整。2)在合同工期内跨年度计划调整。工程的年度施工计划是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应具有其严肃性,不得随意更改。当年的计划力争在当年完成,只有在出现超标洪水、严重不良地质情况或材料、设备、资金供应等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施工单位通过各种努力仍难完成年度计划时,才允许将部分工程施工进度后延。在进行跨年度计划调整时需注意键线路上的控制日期不能变,如向下一工序移交工作面,某项工程完工等控制工期不能变。尽可能只调整非关键线路上的施工进度,以保证总计划的完成。3)超过合同工期的进度调整。当在合同规定的控制工期内调整已无法实现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才允许超过合同工期进行进度调整。10.4.2.3.3进度的“事后”控制方法当实际进度与滞后于计划进度时,专业监理工程师书面通知承包单位,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纠偏措施,并监督实施:1)制定保证总工期不突破的对策措施。——技术上:如缩短工艺时间、减少技术间歇期、实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等;——组织上:如增加作业队数、增加工作人数、工作班次等;——经济上:如实行包干资金、提高计件单价、资金水平等;——其它配套措施:如改善外部配合条件、改善劳动条件、实施强有力调度等。2)制定总工期突破后的补救措施。n3)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材料设备、资金供应计划等,在新的条件下组织新的协调和平衡。10.4.3投资控制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0.4.3.1总则投资控制是多方面的,除了节约投资,控制开口工程、新增项目外,他还与进度、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密切相关。首先,确保工程提前或按期完工、按期投入运行是工程投资控制的最大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确保工程质量,以减少质量事故处理、杜绝工程返工、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是工程投资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搞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人员、设备、工程的安全,是节约工程投资的重要途径。10.4.3.2编制投资使用计划根据合同总价编制本项目的年度、季度、月度投资使用计划。包括主要原材料计划、设备进场计划、设备维修保养计划,人员进场计划和特殊使用费用等。10.4.3.3投资控制的具体措施(1)组织措施:完善职责分工及预算、统计、结算制度,落实投资控制的责任。1)由驻现场监理工程师通过工程计量支付来控制合同价款,工程承包方按约定的时间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已完工工程报告,监理工程师核实已完工程数量,并由承包方、监理工程师共同参与计量,承包方无正当理由不参与计量,由监理工程师自行进行,计量仍然有效,作为工程价款支付依据。2)由驻现场监理工程师核实签字后,须经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审核签字,才作为有效的凭证。其管理流程如附图所示。3)项目监理组每月应以规范的格式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报告工程投资情况。n工程款支付核签程序框图(2)技术措施:1)设计阶段,推行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2)招投标阶段,合理确定标底及合同价;3)材料设备供应阶段,通过质量价格比选,合理确定生产供应厂家;4)施工阶段,通过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合理开支施工措施费以及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组织均衡生产,避免不必要的赶工费;(3)经济措施:除及时进行计划费用与实际开支费用的比较分析外,对原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用由此产生的投资节约,可按规定予以其一定的奖励。1)驻现场监理工程师每月定期进行计划费用与实际费用的比较分析,并提出控制工程费用突破的方案和措施。经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审查签字后,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2)驻现场监理工程师应预测和防范可能发生的索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上级报告可能发生的索赔,并制定对策,减少向建设单位索赔的发生。n3)鼓励监理工程师对原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合理化建议被采用并对工程产生的投资节约,应按合同予以一定的奖励。(4)合同措施:按合同条款支付工程款,防止过早、过量的现金支付;全面履约,减少对方提出索赔的条件和机会;正确处理索赔等。1)监理方应协助建设单位如期向承包方提供施工现场,如期、保质、保量供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的材料、设备,及时提供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不违约,不造成索赔条件。2)监理方应按合同条款经审核支付工程款,但防止过早、过量的现金支付。10.4.3.4投资控制的主要方法10.4.3.4.1投资的“事前”控制方法投资事前控制,监理机构依据施工合同有关条款、施工图,对工程项目造价对策,目标进行工程风险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性对微量,尽量减少承包单位提出索赔的可能。(1)严格预算、测量、计算、统计、结算手续,坚决杜绝假报、虚报、冒领、提前结算、超结算等现象。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严格审查概预算,合理确定单价;根据设计图纸文件,复核计算设计工程量;通过仪器等测量手段,根据规程规范规定的允许范围,每月、每年对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收方计量;根据测量、计算和统计结果对竣工图纸进行审查确认,确保工程款结算准确无误。(2)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合理开支施工措施费以及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根据批准的施工总进度和承包合同价,协助公司编制投资控制性目标及各期的投资计划,并及时审查施工单位的月、季、年用款计划。(3)审查设计图纸和文件,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技术措施,深入了解设计意图,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优化设计和简化施工方案,减少工程量,降低工程成本,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4)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要求、标底标书,分析合同价构成因素,明确工程费用最易突破的部分和环节,从而明确投资控制的重点。(5)预测工程风险及可能发生索赔的诱因,制定防范对策,减少向建设单位索赔的发生。(6)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如期提交施工现场,使其能如期开工、正常施工、连续施工,避免违约造成索赔条件。(7)按合同要求,如期、如质、如量地供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的材料、设备到现场,避免违约造成索赔条件。n(8)按合同要求,及时提供设计图纸等技术资料,避免违约造成索赔条件。10.4.3.4.2投资的“事中”控制方法(1)按合同规定,及时答复承包单位提出的问题及配合要求,避免造成违约和对方索赔的条件。(2)施工中主动搞好设计、材料、设备、土建、安装及其它外部协调、配合,避免造成对方索赔的条件。(3)监理工程师应从造价、功能要求、质量、工期等方面审查工程变更方案,并宣布工程变更实施前与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协商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4)严格经费签证。凡涉及经济费用支出的停窝工签证、用工签证、使用机械签证、材料代用和材料调价等的签证,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最后核签后方有效。(5)按合同规定,及时对已完工程计量进行计量。(6)监督承包单位按合同规定,及时申报工程量,监理工程师及时审批进度款,避免延误工期违约造成索赔。(7)完善价格信息制度,及时掌握国家调价的范围和幅度。(8)检查、监督承包单位执行合同情况,使其全面履约。(9)每月定期向建设单位报告工程投资动态情况。(10)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工程费用超支分析,并提出控制工程费用突破的方案和措施。(11)做好承包商完成工程量的量测和复核工作。如在基础开挖前对实际地形进行测量,对设计量进行校核,有差别时及时通知设计及承包商,并报公司备案。在开挖过程中每月对实际开挖断面进行复测,控制好工程进度款的结算,避免提前结算或超结。在开挖完成后对实际断面进行测量,计算出超欠挖总量、属于规范允许或由于地质原因形成的超欠挖量,合理结算。(12)掌握工程进度,准确测定工程量,严格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书,确保工程款支付与工程形象进度的一致性。(13)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图纸,分析合同价格的构成因素,找出工程最易突破投资的部位,以明确投资控制的重点。(14)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合同,避免或减少合同外工程量。对合同外工程或合同变更,要进行严格审查,作好技术、经济的比较,防止投资的不合理增加。n(15)及时了解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勾通公司与施工单位间、以及施工单位相互之间的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预见性的避免或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索赔事件,则要实事求是的、公正的予以处理。(16)合理确定标底及合同价,熟悉合同文件,熟悉国家和地区性价格政策,了解价差补偿的规定,合理进行工程款结算。严格执行结算、付款的有关程序和制度,防止资金的不当支用。(17)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新增项目,组织相关单位审查确认工程变更及新增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必要性。(18)提倡、鼓励优化设计、优化施工,大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投资。(19)通过质量价格比选,合理确定材料生产供应厂家。(20)因国家物价调整及工程变更的不可避免性,对投资控制采用动态的方法,绘制工程进度与费用控制曲线,利用进度与费用曲线进行动态管理。(21)定期向公司汇报工程结算及资金使用情况,并报送相关文件。10.4.3.4.3投资的“事后”控制方法(1)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书。(2)公正处理承包单位提出的索赔,其处理程序如附图所示。n索赔处理程序框图10.4.4合同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合同管理是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合同管理,可以督促施工单位在各个阶段按照承包合同保证设备、人员的配备及投入,保证各阶段目标按合同实施,减少开口工程,减少索赔事件,控制工程结算等。10.4.4.1合同管理的措施(1)监督合同各方履行合同条款中规定的义务。建设单位为施工单位提供必要的技术图纸、政府批文、资金等;施工单位按合同条款积极施工。n(2)监督施工单位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做好隐蔽签证,如实记录施工全貌。同时,监理工程师将独立做好日志及其它记录工作。当发生合同纠纷时,监理工程师将以详实的资料对工程作出客观的评价。(3)施工单位违反合同条款或偏离合同要求时,监理工程师将采取必要手段实行纠偏,采取下达指令、质量否决,建议建设单位停付、缓付预付款、直至停工等各种经济、组织手段。对技术原因引起的偏差,监理工程师将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帮助施工单位克服困难。(4)监理工程师组织各方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各方关系,分析存在问题,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与偏差。(5)把好工程变更关,按正确的程序处理工程变更,当涉及合同条款的变更或需增补协议时,监理工程师将及时协调合同各方重新取得协议,减少不必要的纠纷。10.4.4.2施工合同管理的主要方法1、合同分析监理工程师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合同及施工单位提供的分包合同,对每个合同的条款内容进行分析。掌握合同履行的要点、难点,考察合同实现的可能性、可能发生纠纷的地方。做到事事在先、胸有成竹。2、合同跟踪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将时刻关注合同履行情况,将实际情况与合同规定的内容相对照,找出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实现项目的总目标服务。(1)在工程工期方面:按合同规定,要求承包方在开工前提出包括分月、分段进度计划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并加以审核;并照分月、分段进度计划进行实际检查,对影响进度计划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及时主动解决,监理工程师报建设单位同意修改进度计划时,审批承包方修收的进度计划,确认竣工日期的延误。(2)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检验工程使用材料、设备质量;检验工程使用的半成品及构件质量;按合同规定的规范、规程,监督检验施工质量;按合同规定程序,验收隐蔽工程中需要的中间验收工程的质量,验收单项竣工工程和全部竣工工程的质量等。n(3)在工程费用管理方面,严格进行合同约定的价款管理;当出现合同约定的情况时,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对预付工程款进行管理,包括批准和扣还;对工程量进行核实确认,进行工程款的结算和支付;对变更价款进行确定;对施工中涉及的其他费用,如安全施工方面的费用,专利技术等涉及的费用,根据合同条款及有关规定处理;办理竣工结算;对保修金进行管理等。(4)变更处理a)承包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的处理承包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的处理流程,如附图所示。承包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监控框图nb)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的处理由建设单位原因提出的工程变更的处理流程,如附图所示(5)拟订本工程项目合同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草案的拟订、会签、协商、修改、审批、签署、保管等工作制度及流程;(6)协助业主拟订项目的各类合同条款时应当在文字语言方面做到清楚明白,避免含糊不清、词不达意的现象发生。并参与各类合同的商谈;(7)协助业主对工程暂停及复工、工程变更的管理、费用索赔、工程延期及工程延误的处理,及合同争议的调解工作。(8)以合同为依据,本着实事求是、公正的精神,合情合理地处理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争议。以工程总体效益为出发点,将工程总体效益作为合同的管理目标,促其实现。(9n)合同管理坚持程序化,如设计变更、延期、索赔、计量支付等都规定出固定格式和报表。合同价款的增减要有根有据,合同外项目增加要严格审批制度。重大合同管理问题的处理,如大的变更、索赔、复杂的技术问题等,组成专门小组进行研究。不合实际情况的合同条款及时向业主报告,尽早处理,以免造成损失。10.4.5信息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0.4.5.1信息管理的方法(1)定期制定信息文件定期信息文件主要包括监理月报和监理年报。月报在每月30日前上报,年报在次年元月5日前上报。监理月报、年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项目概述:包括项目位置、项目主要特征及合同情况简介。2)大事记。3)工程进度与形象面貌:工程形象进度、已完工程量、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及进度分析,应采取的进度措施。4)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5)质量控制:包括质量评定、质量分析、质量事故处理等情况和改进措施。6)合同执行情况:包括合同变更、工程设计施工变更、索赔和违约等。7)现场会议和往来信函清单:包括会议记录、往来信函。8)监理工作:包括监理组织框图、资源投入、重要监理活动、图纸审查、发放、技术方案审查、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其他事项。9)承包人情况:包括劳动力的动态、投入的设备、组织管理和存在的问题。10)安全和环境保护:收集安全和环境保护图片及相关资料。11)进度款支付情况及其分析。12)工程进展图片。13)其它需要反映的问题:包括水文和气象等自然情况。(2)不定期报告根据监理工程进展情况的不定期报告有:1)关于工程优化设计或施工进展的建议。2)资金、资源投入及合理配置的建议。3)工程进度及工程进展预测分析报告。4)工程质量状况及其分析的专题报告(分项的和总体的)。5)工程阶段验收、竣工验收监理工作报告。n6)发包人要求的其它报告。(3)日常监理文件1)监理日记及施工大事记。2)施工计划批复文件。3)施工措施批复文件。4)施工进度调整批复文件。5)进度款支付审核意见及附件。6)索赔受理、调查及处理文件。7)监理协调会议纪要文件。8)其他监理业务往来文件。9)业主要求的其他文件。10)监理单位员的考勤表及人员分工和工作要求、工作情况(每月月底送业主备查)。10.4.5.2信息管理措施(1)由专人负责工程建设信息的收集、分类、整理储存及传递工作。信息传递以文字为主,统一编号。并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为工程建设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和决策依据。(2)建立必要的会议、例会制度,整理好会议纪要,以便督促检查会议决定的执行情况。(3)监理工程师必须作好现场记录,认真填写监理日志,将每日施工内容、投入的人力、设备、工程进展情况,发生的各种问题,当天所作的重大决定,给施工单位的各种指示,以及召开的会议等,均如实记载,以备日后查阅。(4)做好图纸资料、设计修改通知、观测试验资料、工程照片、录像、收文、发文等档案文书的保管和传递、归档工作。(5)建立完整的各项报表制度,规范各种适合本工程的报表。定期将各种报表、信息分类汇总,及时向业主及有关方面报送。10.4.6安全环境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10.4.6.1安全生产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安全必须严加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保证无人身重伤事故,无等级火灾事故,无机械、设备责任事故。n针对本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监理将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按照ISO9000族系列标准,建立健全总监理工程师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保证体系,明确各级监理单位员的安全责任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和审查适合本工程的安全生产措施,严格按措施中的安全控制要求对项目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控制,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个人,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2)督促承包商编制施工安全措施文件报送监理审批。(3)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雇佣的民工先培训后上岗,待岗人员上岗前需进一步培训考核,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帮助承建单位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4)安排专职安全生产监理单位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停的安全巡查,及时纠正施工违规现象,及时指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督促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处理,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5)督促、检查承建单位对安全设备的采购、验收发放及保管工作是否按有关规定制度进行严格管理,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7)规范安全标志牌。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生产标示牌,确保施工安全。(8)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调查清楚不放过,主要责任人不受到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不受到安全教育不放过。消除所有的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和各项目标的如期实现。10.4.6.2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1)遵守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监理和施工单位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做好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2)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计划在编制施工总布置设计文件的同时,监理应督促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文明施工计划,报送监理批准。(3)环境污染的治理监理根据合同规定指导施工单位按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控制施工的噪音、粉尘和有毒气体,保障工人的劳动卫生条件。n监理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保护好施工区及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应定时清除垃圾,并将其运至批准的地点掩埋或焚烧处理。督促施工单位在现场和生活区内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安全文明监理是建设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施工过程中安全文明生产状况所实施的监督管理。1)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保证组织体系,建立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2)审查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审查并落实施工中每道工序的安全教育内容,受教育后严禁违章操作,特殊作业必须持上岗证;3)检查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或各工序、关键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4)关键工序应有设计计算数据,特殊部位应有专门的安全测试;5)监督安全生产、消防工作、文明施工、卫生防疫责任制的落实,做好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工作;6)审查施工现场的规划图,并督促贯彻落实,达到布局合理;7)安全监理工程师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时,若发现违章作业者则停止其工作,若发现安全隐患,则令其停工整改;8)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文明检查,按有关规定组织评定。10.4.7组织协调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措施为了实现本工程监理目标,在做好项目签订与修订合同洽商的组织协调外,还要做好项目中许多非合同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既要为投资、质量、进度三大目标实现创造好的条件,还要创造良好的内部人际、组织关系及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良好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外条件。10.4.7.1本公司内部关系的协调方法和措施1)在本项目人员安排上,根据工程人员的专长进行选派,做到人尽其才,人员搭配上注意能力互补和性格互补。2)明确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各岗位职责分明,对每一个岗位都订立明确的目标和岗位责任。使管理职能不重不漏,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要明确岗位职权。3)定期对每个监理人员效绩要实事求是评价,成绩要肯定,不足要指出,以免无功自傲、有功受屈,使每个人热爱本职工作,并对工作充满信心和希望。n4)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在解决矛盾时要恰到好处,出现矛盾应及时进行调解,调解一是要掌握原则,二是要注意方法,如通过及时沟通,个别谈话,必要的批评,无法解决的矛盾应采取必要的岗位调动措施。矛盾要区别对待,是上级的问题,应作自我批评,是下级的问题应启发诱导,对无原则纷争,应当批评制止,使监理班子始终处于团结、和谐、热情的气氛中。5)建立信息制度,采用工作例会、业务碰头会,发会议纪要及月报,采用工作流程图等方式沟通信息,使局部了解全局,服从并适应全局的需要,服务于建设单位。6)用灵活的方法消除监理工作中的矛盾冲突,配合不佳的矛盾或冲突,应从明确配合关系入手来消除;争功诿过导致的矛盾或冲突,应从明确考核评价标准入手来消除;奖罚不公导致的矛盾或冲突,应从明确奖罚原则入手来消除;过高要求导致的矛盾或冲突,应从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入手来消除。10.4.7.2本工程项目内部需求关系协调的方法和措施1)监理过程中抓计划环节,平衡人员、材料、设备、能源动力的需求,要注意抓住期限的及时性,规格上的明确性,数量上的准确性,质量上的规定性,体现计划的严肃性,发挥指导作用。2)指导施工单位对施工力量的平衡,要抓住瓶颈环节,发现瓶颈环节,要通过资源力量的调整,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抓关键、抓主要矛盾、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关键线路法是有效的工具。3)对重点工序和系统配合,要抓住调度环节,项目施工中需要交替配合进行,交替进行抓好衔接问题,配合进行抓好步调问题,就是抓好调度协调工作。4)施工准备阶段的协调:作好施工准备是顺利组织施工的先决条件。满足开工的条件是:有完善有效的施工图纸;财务和材料渠道已落实,能按工程进度需要拨款、供料;施工组织设计已经批准;加工订货和设备已基本落实;施工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监理工程师应协助落实上述开工条件,保持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的信息沟通,协商办事,督促双方严格按合同执行。建设单位和承建双方对施工准备工作应有明确的约定和分工,以便协调。5)施工阶段的协调:包括解决进度、质量、中间计量与支付签证、合同纠纷等一系列问题。nA、进度问题协调工作较为复杂。有两项有效协调工作应作好,一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商定一级网络计划,并双方负责人在上面签字,作为工程承包合同附件;二是设立提前竣工奖,按一级网络计划节点考核,分期预付,承建方设立进度奖,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能保证工期,建设单位扣回工期奖并罚款。B、质量问题的协调:实行监理工程师质量签字认可,对没有出厂证明,不符合使用要求的原材料、设备,不准使用,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不予验收签证,也不予计算工程量,不予支付进度款。C、签证的协调:对设计变更、工程项目增减,在合同签订时无法预料和未明确规定,对此,监理工程师要仔细研究,合理计价,与有关各方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完善签证制度。D、合同争议的协调:合同纠纷,应协调解决,不能协调解决时再向合同管理机关申请调解或仲裁,一般合同争议切忌诉讼,尽量协商解决,否则,会伤害感情,贻误时间,甚至“两败俱伤”。E、交工验收阶段的协调:对交工验收中建设单位提出的问题,施工单位应根据技术文件、合同、中间验收签证及验收规范作出解释,对不符合要求应督促其采取补救措施,使其达到设计、合同、规范要求,而后办理竣工结算。F、协调总包与分包单位的关系:首先选择好分包单位,明确总包与分包的责任关系以及调解其间可能发生的纠纷。6)协调好与设计单位的关系(1)真诚尊重设计单位的意见,组织设计单位向承包单位介绍工程概况、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难点等。组织好图纸会审,把图纸问题解决在施工前,施工中严格按图施工,组织验收约请设计人员参加,对质量事故认真听取设计单位处理意见。(2)主动向设计单位介绍工程进展情况,促使他们按合同出图。发现设计问题及时主动向设计单位提出,主动向设计单位推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支持设计技术革新。10.4.7.3建立定期的协调会议制度建立定期的协调会议制度,如第一次工地会议、工地监理例会、专业性监理会议等。会议由监理工程师记录并整理成会议纪要,经与会各方认可,然后分发给有关部门单位,会议纪要应主要写明:(1)会议地点及时间;(2)出席者姓名、职务及其代表的单位;(3)会议中发言者的姓名及所发言的主要内容;n(4)决议事项;(5)决议事项由何人在何地何时执行。10.4.8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10.4.8.1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总程序监理人员在全面开展工程监理工作前,系统地屡顺工程整体工作程序,做到根据不同阶段,明确监理所采取的措施,干什么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预控,监理工作开展才能得心应手,才能体现监理机构的高智能,工作才能显示足够的力度。10.4.8.2开工前的准备工作1、开工前准备工作监理工作流程:确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授权→监理机构的组成与进场→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第一次工地会议和监理交底→了解和明确合同内容及监理范围→熟悉施工图→参加设计交底→根据相关资料文件,监理依据编制监理规划→编制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技术方案→审查项目管理机构人员资格及进场就位情况→审查分包单位资质和委托试验室的资质→审查审查人、机、料进场情况→开工申请的审批。2、施工前监理机构及监理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1)确定项目总监人选,有委托授权书,组成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合理配备专业监理、监理员、资料员保证工种专业配套,并且尽可能保证监理机构人员的相对稳定,人员更换、增减应实行必要的审批手段,并做好相互交接,使监理工作可靠连接。一个总监负责两个以上工程项目时应设总监代表,并由总监授权。(2)建设单位组织召开工地第一次会议:①建设单位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工地会议,项目监理部的全体监理应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最少有下列人员参加:⑴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及工程部有关职能人员。⑵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及质检、资料、材料、安全、技术等职能人员。⑶分包单位主要负责人。②第一次工地会议应包括以下内容:⑴建设单位负责人宣布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⑵建设单位负责人宣布承包单位项目经理。⑶各方相互介绍组织机构人员及其专业、职务分工。⑷建设单位介绍前期工作情况。n⑸项目经理汇报施工现场准备情况。⑹建设单位驻场代表,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或要求。⑺会议各方协商确定监理例会的时间、周期、地点、参加会议的主要人员及主要议事员。③第一次工地会议后,由项目监理部负责整理、编印会议记要与开会各方签认后分发给有关各方。3、监理交底:监理交底指的是监理机构进场后把建设监理合同内容及相关监理权力和义务、监理工作内容、监理管理协调的基本程序,质量控制的监理方法和措施,有关各种报审、报验的要求,工程资料管理等形成打印文件,在第一次工地会议后及时由总监组织和主持,以会议形式进行交底,监理交底不是技术性交底,是一种具有管理性能的交底文件。监理交底后,监理文件应经项目经理和建设单位住现场代表签认,并分发到各方,作为监理工作依据执行。监理交底文件,现场专业监理应人手一份,首先监理人员必须执行。监理交底会议可采取联系单的形式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参加会议。参加会议必须有如下人员:⑴承包单位项目经理、资料员、安全员等。⑵分包单位主要负责人。⑶项目监理部专业监理人员。⑷建设单位驻场代表,应提前通知参加监理交底会议。监理交底会议,是一次关键性会议,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各方全面了解监理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及作为告示,也是一次相互协调。必须按监理规范和天津市地方规程要求,开好监理交底会议。4、施工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①进场后应及时让建设单位提供设计文件,监理审查应以强制性标准为指导依据。②项目部监理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图纸,要求监理必须具有识图的能力,并且把对开工前的熟悉和审查图纸作为一项重要监理工作内容来完成,认识到这一监理依据的重要性,只有这一依据熟悉和掌握,其它任何依据才能依次落实,才能编制出可行的监理依据,对全过程指导监理工作。③熟悉图时应着重审查下列内容:n减少施工过程随时发现设计错误、笔误或失误之处,影响工程施工和质量。⑴了解工程设计基本概况和工程的特点,明确工程类别、级别。⑵根据设计相关强制性条文,审查有无不符合之处。⑶核算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必须一致,发现不符合之处作好记录。⑷审查各专业设备安装,是否有相互打扰、重叠问题和影响安全或使用功能,安全功能的问题。⑸审查有无可能出现的施工特别困难之处。⑹审查有无设计不同之处等。熟悉、审查图纸过程必须把发现的问题作好记录。④项目部监理人员应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并负责督促施工单位作好设计交底记录,有关方签认,作为监理工作的依据。5、编制工程监理规划:①依据监理依据,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规划,由监理公司总工审批,并报建设单位批准。②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⑴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工程等级投资规模工程特点结构形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督单位或机构开工竣工时间等。⑵监理依据。⑶监理工作范围,依据委托监理合同编制。⑷工程项目控制目标,包括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⑸对质量、进度目标的控制措施,依制监理为完成目标细化编制监理对施工前的准备,施工阶段,工程中间检查,工程的验收对违规施工行为,质量缺陷和事故的处理等采取措施。⑹合同管理措施。⑺信息管理措施。⑻安全管理措施。⑼监理协调工作。⑽项目监理部组织机构的人员配备。n⑾监理工作程序。⑿监理工作制度。⒀监理设施的配置。6、工程监理措施必须明确监理控制方法和采取的手段,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开工前的准备阶段: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监理交底,熟悉图纸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分包单位资质,审查施工单位项目部人员的资质,审查计量测量仪器设备,编制规划细则,审查主要进场原材料等,审批开工申请等措施。施工阶段:事前控制:审查供货单位资质审查材质审查相关方案等措施。事中控制: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及抽查、检查、旁站措施,明确监理在质量控制中采取监理通知,要求整改后回复,工程暂停令等措施及监理报告制度,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的报验和验收措施等。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持证上岗审批专项技术方案基础设施的安装安全相关设备的安装个人行为管理等措施。监理规划一旦经批准应放置监理部,监理人员要熟悉并在监理工作中采用和运用,指导监理工作。7.编制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实施细则应依据各种监理依据,在全面熟悉施工图后,根据相关规范规程、地方标准等,由专业监理进行编制并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准。①专业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过程是监理学习的过程,是专业监理全面了解设计意图,学习和掌握施工验收规范及工程的过程,也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系统屡顺和确定监理控制要点和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值,是专业监理心理准备、思想准备管理质量控制的一种事前储备,为此凡是专业监理,都应该自己编制和练习编制本专业的监理实施细则。②监理实施细则最少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⑴专业工程的特点。⑵监理工作的流程:应按施工和质量控制的顺序,编制监理工作流程。⑶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及工程验收目标值:确定明确的检查要点和根据规范编制明确质量验收目标值。⑷n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确定事前、事中和事后质量控制,检查、检验及旁站、见证取样、复试、试验、实体检测等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与监理规划中的措施不同。8、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前确定明确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清主次,把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使用功能,使用安全、环境保护等及业主最敏感的质量控制要点作为要点中的重点进行严格控制,切记不得避重就轻,而忽视强制性条文和主控制项目严格控制。监理人员一旦确定了控制要点,可根据工程施工顺序和重要程度编排连线作为监理控制流程,分清事前、事中、事后控制顺序和检验要点就能有条有理地有力度的进行质量控制。专业监理可根据确定的质量控制要点,根据规范和设计文件,完善质量控制目标值即达到的合格标准,来编制较细化的监理实施细则,为全面质量控制,采取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明确,应该能编制一套细则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作为专业监理应明确和熟记质量控制要点并随时核查质量控制目标值,不但能够正确开展质量控制、检查、验收工作,又能不断地提高自己质量控制能力。编制细则应量化,使用规范条款必须准确,选择标准要准确,对于质量控制目标值一定采取数据说话,才能控制好工程质量,为此监理确定的检查检验方法必须符合规范要求。9、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1)开工前项目经理部对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它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性文件,是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并经建设单位确认。(2)施工组织设计中各项施工作业方案应经相关专业监理进行审查并签署审查意见,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根据专业监理审查意见并且重新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对于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对于施工方案,安全措施不全面其方案措施无法保证质量安全时,除提出意见并要求重新编制或补充编制,但已报施工组织设计留在监理部,但重新补充编制再报审批准后,留新退旧。(3)施工组织设计应审查如下内容:①承包单位的审批手续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必须经总包单位的技术、安全、材料供应等科室审批签定盖章后,由总工批准,并加盖公章,无审批手续的监理机构不予审查。②审查工期安排及劳动力的配置计划。n主要审查工期安排必须符合合同约定,根据工程部位、阶段时间安排必须合理,不但考虑施工进度,也要考虑技术和组织间歇时间,根据总工期,施工计划安排一定避免前期安排松,后期安排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会直接影响总工期目标实现,对施工单位对开发商都会造成损失。③审查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这是监理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一大重点,总包单位管理和保证体系健全,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才能在施工单位完全自检,互相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验收,工程材料验收,才能使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审查管理和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施工组织设计中,现场的质量管理应体现施工过程能够由班组认真自检,相关检验批完工后质检员认真自检,各工种之间有严格的交接检验后,向监理机构提交报验,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管理网,分别落实到个人。审查技术管理体系,应有技术管理框图,从公司技术科、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及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从上到下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审查质量保证体系,体现对工程形成过程,保证工程质量,从材料进场验收到使用,从机械投放符合工程实际等方面有一套管理机构。④主要施工作业方案和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合理施工编制的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方案应全面细致具有可靠性,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⑤审查质量保证措施:着重审查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质量,体现现场质量管理检查措施,材料进场验收措施,现场材料堆放,成品堆放及防乱防损坏措施,测量技术复核措施,现场计量控制措施,质量检测试件试块取样措施,质量预控措施,成品保护措施,技术操作人员投入保证措施和质量检验检测措施等。⑥审查安全、环保、消防和文明施工措施:安全措施应审查各项施工方案中有明确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预防高空坠落,机械伤害,防碰伤,防触电等安全技术措施。环保措施,应审查有可行的防噪音措施尘措施。消防设施配备齐全,施工现场有易燃易爆场所均有消防设备或用品。文明施工措施:应有安全标识牌,建筑垃圾堆放及外运等文明施工措施。n⑦冬雨季施工方案和措施:审查施工组织设计,认真全面审查,发现不全面的问题作好记录,尤其是对各项施工方案的审查,对于有些方案不完善,或该方案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应以书面形式提出改进具体意见,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补充,并履行再报审手续。⑧审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完整的可行的,又能完成过程和设施进行安全生产的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应急预案等安全专项技术方案。⑨审查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的资质和特工种上岗证:在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对施工单位的质量员、资料员、材料员、安全员和工长的上岗证原件认真审查,并且着重审查其证件在有效时间之内超过允许有效期限为无效,不够资格,不予签认,确认符合资格的退原件留印件。对于工程中涉及的电工、电气焊工、的上岗证审查,审原件,留印件,审查有效期,超期视为无证。项目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高低,严格控制冒名顶替,是监理控制的重点,一旦项目部管理人员不具备资质管理他的签字就会对责任行为打折扣,其监理会负全部责任,为此对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资格的审查和对号就位控制不得随意更换,防止不符合管理资格人员参加管理,是监理预控的重点工作,对于外省市取证人员参加管理时,应有总包单位的委托授权。⑩审查分包单位资质和材料供应单位的资质:监理机构对分包单位资质进行审查,并了解其业绩情况,对于甲方指定分包单位,也要进行审查确认,不能进场施工的提出审查意见,对于甲方不经监理审查直接批准进场的分包单位,监理机构可用联系单的方式要求变更或保留意见,对于工程委托的试验室,也视为分包单位进行资质审查。检查开工条件,审批开工申请:项目监理部接到承包单位的开工申请后,应对以下主要内容进行核查,签署监理意见,并经建设单位确认。批准开工具备的条件:⑴已取得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许可证。⑵承包单位现场质量、技术管理和保证体系已获审查确认。n⑶设计文件已到位,审查存在的相关问题已得到解决。⑷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已获审查确认。⑸分包单位资质资格已审查确认。⑹测量放线控制成果及保护措施已验收合格。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机具、施工作业人员已进场,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实。⑻进场的道路及水电通道等已满足开工要求。上述条件具备经确认监理机构可批准开工申请,否则不予批准。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监理预控的重点,应认真地逐项审查、监督落实,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管理工作在工程中体现管理力度,必须保证承包单位具有一整套管理手段和措施,施工有一个认真负责的管理机构,有可靠的优质材料来源等,才能保证质量控制具有可靠性,监理的工作方法措施才能顺利实施,才能发挥监理工作的力度。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理1、安全监理的任务:(1)审查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资质。(2)审查承包单位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要求。(3)监督施工过程符合有关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的要求。(4)安全事故的报告与处理。安全监理应遵循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总监理工程师对项目监理部的安全监理工作负总责,实行安全监理并不能减免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和承包单位应负的安全责任,《条例》中都有明确规定。安全监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监控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项目监理部应要求承包单位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机构,项目经理是承包方安全管理工作总负责,对总包工程还应要求总包单位建立对分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只有督促总包单位有健全管理机构,以自身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才能保证安全监理工作开展顺利。2、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监理内容和措施:(1)监理机构进场后必须要求工程建设单位提供以下文件和材料。①n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排水等地下设施,管线资料和地质水文资料,提供相临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及地下工程有关资料。②对拆改、重新装修工程,如设计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或荷载发生变化时,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鉴定和认定。③其它应提供的安全措施资料。(2)项目监理部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应向勘察设计单位要求提供以下文件:①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的设计说明或指导意见。②针对所采用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特殊结构建设工程,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和建议。(3)项目监理部必须要求承包单位(及其施工分包单位)提供以下文件:1)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包括:①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②承担下列特种作业的施工,应提供企业专项资质证书及专项安全生产许可证。③项目监理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负责人名单,并附项目负责人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资质证书。④特种作业人员的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包括资质证书、上岗证书、安全培训证书等。(4)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篇及措施)及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审查,审查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技术方案,必须有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科)负责人的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2)审查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工长、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的数量及安全资格培训持证上岗情况。②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情况。③起重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和电气设备等设置的配置情况。④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⑤施工组织设计中各项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⑥冬雨季施工方案的制定情况。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情况。n⑧施工总平面,临时设施的设置位置以及施工现场加工操作场地、道路排污、排水、防火措施,文明施工设施等,包括隔离设施,材料堆放位置等。施工总平面,应标明临时线路走向,埋设位置,有平面图和供电系统图,配电箱位置。3)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现场实际的要求,对于经审查认为安全措施不利、不符合工程实际或有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审查意见,要求补充或修改并要求二次报审查,审查意见承包单位接收时应签字。4)施工措施涉及结构安全和稳定性的,承包单位应提供有关安全验收记录或有关专家论证结论。(5)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部应查验承包单位组织机构进场到位情况和对施工有关人员的上岗前的安全技术培训记录。(6)项目监理部应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7)在工地第一次会议上作好安全监理交底,明确措施和方法,明确监理的分工。10.4.9完工验收至竣工验收期间的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10.4.9.1一般规定(1)单位工程完工验收是监理单位协助业主对已完工程项目是否符合合同要求作出评价和鉴定的工作。(2)完工验收的依据是:1)工程承建合同文件;2)经业主或监理单位审核签发的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总说明书、技术要求和设计变更文件等);3)国家或行业的现行设计、施工和验收规程、规范,过程质量检验和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以及工程建设管理法规等有关文件。(3)完工验收应在工程完建后及时进行,除非工程承建合同文件另有规定或业主另有要求。(4)完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包括:1)工程已按合同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完建;2)所有分部工程都已经完建并验收合格;3)业主与施工单位就工程移交的所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n4)完工验收要求的报告、资料已经整理就绪,并经监理单位预审预验通过。(5)完工验收的主要工作:1)检查工程是否按批准设计完成;2)检查工程质量、评定质量等级,对工程缺陷提出处理意见;3)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4)按照合同规定,施工单位向业主移交工程。10.4.9.2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1)完工验收前,施工单位至少应按工程承建合同规定的提前天数申请验收,并做好分部工程质量检验鉴证,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和各项验收准备工作。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提交工程完工验收申请报告,并提交下列主要验收文件:1)合同工程完工报告(包括工程概述,合同工期和工程实际开工、完工日期,合同工程量和合同实际完成工程量,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与地质条件的重大变化情况及其处理方案,已完建工程项目清单等);2)竣工图纸(包括图纸、目录及其说明);3)各阶段、各分部工程验收签证文件;4)完工地质报告(含图纸)及竣工地形测绘资料;5)完工合同支付结算报告;6)必须提交的施工原始记录及其目录(包括试验检测记录、安全监测记录、施工期测量记录,以及其他与工程有关的主要会议和活动记录);7)工程承建合同履行报告(包括主要工程项目的分包选择及分包合同履行情况、工程承建合同履行情况,以及有关合同索赔处理等事项);8)工程施工大事记;9)业主或监理单位依据工程承建合同文件规定要求施工单位报送的其他资料。(2)监理单位接受施工单位报送的验收申请后,对于认为不符合完工验收条件或对报送文件持有异议的,应在合同文件规定的期限内通知施工单位;否则,应按时完成预审预验,并在通过预审预验后及时报送业主限期组织和完成工程完验收。(3)在工程完工验收进行之前,监理单位应完成合同工程项目完工验收监理工作报告,其主要内容应包括:1)监理工程项目概况(包括工程特性、合同目标、工程项目组成及施工进展等)2)工程监理综述(包括监理单位、监理工作程序、工作方式与方法、n以及监理工作成效等)3)工程质量监理过程(包括工程项目划分、监理过程控制、质量检测、质量事故及缺陷处理,以及分部工程的质量检查与检验情况等)4)施工进度控制(包括完成工程量、工程完工形象、工期目标控制成效、监理过程控制等情况)5)合同支付进展(包括工程计量与支付情况、支付总额及控制成效);6)合同商务管理(包括工程变更、合同索赔、工程延期以及合同争议等情况)7)工程评价意见;8)其他需要说明或报告事项。(4)监理单位参加完工验收委员会的工作,并协助业主做好完工验收工作。(5)工程完建后未通过正式移交业主以前,施工单位仍然具有维护、照管、保修等合同责任,直至完工验收后将完建工程移交业主止;工程通过完工验收后,监理单位应随即给予办理并签发工程项目移交证书,其中要注明该项目的完工日期、保修期及其起算日期(6)工程通过完工验收后,监理单位还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理其他各项必须报送的工程文件、岩芯、土样以及应保留或拆除的临建工程项目清单等资料,并按业主或监理单位的要求,及时一并向业主移交。(7)完工验收并移交后,监理单位应做好保修期的监理工作。10.4.10保修期的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1)保修期间,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未完工程或工作项目的监理,主要工作包括:(1)督促施工单位按时完成工程移交证书中所列的未完工程或工作项目,并为此办理支付签证。(2)要求并检查施工单位及时修复已完工程项目所发生的施工质量缺陷,直至对发生严重质量缺陷而无法修复的部位予以重建,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3)对工程运行状态的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检查埋设在建筑物及其地基上的利用各种仪器与观测,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观测分析,掌握工程运行规律,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处理。对建筑物安全有重大怀疑或当发生比较严重的质量事故时,应及时上报业主,以便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检查,确保工程安全和效益的正常发挥。n(4)汛前、汛后检查:汛前、汛后协助业主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情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处理。(5)督促施工单位按合同文件规定或监理单位指示,完成应向业主移交的工程和工程资料的整编与移交。(6)在施工单位未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执行监理单位指示时,建议业主雇佣他人承担此项工作。(7)如果因属于施工单位合同责任的原因,导致已完工程项目必须进行部分或全部工程设备的更换,或导致已完工程项目必须进行部分或全部重建,或合同文件规定的其他事项,则监理单位在与业主和施工单位协商后,作出相关工程项目保修期延长的决定,并为此颁发保修期延长证书。2)保修期满,并且施工单位已按合同文件规定完成其必须完成的工作,并通过检查验收,监理单位在接受施工单位保修期终止申请报告后应及时签发该工程项目的保修期终止证书。第十一章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11.1实施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11.1.1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主要有:项目概况、施工组织、施工计划、施工方法和施工难点及措施;审核其内容是否全面、撰写是否规范、陈述是否清楚、方法是否具备可行性等。·如果实施条件变化或实施到特定阶段,原施工组织设计不能满足要求时,承建单位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调整方案》,并按照审批手续重新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应在进场实施前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没有经过审批不得用于工程进场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后,由承建单位负责分级向下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后,监理机构将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督执行情况。11.1.2审核开工申请出具开工令的条件如下。·施工组织设计已经获得监理机构、业主单位批准。·承建单位已经向监理机构、业主单位提交项目经理授权书。n·已经准备好或已经完成项目启动会的召开。·已经完成设计文件技术交底。11.1.3《监理规划》的编制《监理规划》要按照《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要求,依据《监理大纲》来编制,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符合《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的基本要求,在文档结构上要布置合理、全面、规范。·编制前必须认真研究《监理规划》编制的依据,特别是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承建合同以及相关工程标准规范等,保证《监理规划》的针对性。·《监理规划》中组建的监理机构要保证与《监理大纲》保持一致,除了总监理工程师之外的监理人员可以略作调整,但调整后的人员必须要满足工程监理服务实施的要求。·监理机构中人力资源的投入计划必须是合理的,满足各个阶段监理任务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部信【2002】570号)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监理工作计划是《监理规划》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要依据三方确认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来制定监理工作计划,这样可以保证计划的可行性。·监理工作目标一定要在《监理规划》中明确,包括质量、进度和投资的总体目标,为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方向建立目标导向。·监理工作制度是规范监理服务工作的最有效措施,要具体化,规范化,指导监理机构和承建单位现场实施人员工作行为。11.1.4《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监理实施细则要依据监理规划来编制。编制监理实施细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剖析。·按照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初步设计文件确定工程包括的具体建设内容。·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各个阶段的监理工作目标。·根据工程特点和实施要求,明确更细化和可操作的监理工作程序。·针对每一阶段的工程实施内容,明确监理工作重点和监理工作具体方法。·明确各个环节质量检验的方法。n·要依据工程实施的实际变化对监理实施细则进行不断地修改完善。11.2方案深化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11.2.1网络系统的质量控制要点1)网络系统需求分析审核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已经掌握的工程经验,以及目前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发展与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审核承建单位做出的网络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必须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应性和符合性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网络服务及应用的需求,要列出网络服务以及网络系统建成后在其上运行的应用系统的类型、特性、对网络系统的要求等。·网络终端用户的各类、特征、数量和地理分布。·根据具体的应用及终端数量来分析网络吞吐率、响应时间、丢包率、延迟和抖动等网络性能的要求。·业主单位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如服务质量模型、服务质量参数等。·网络服务及应用对网络可靠性要求,如可靠连续运行时间要求、是否必须消除单点失效、故障恢复能力要求等。·业主单位规模以及发展对网络未来可扩展性要求。·是否需要接入因特网以及带宽需求。·按照国家相关的安全规范要求,分析业主单位的网络安全性需求。·对网络的可管理性和易维护性方面的需求。·网络系统涉及整合等其他系统需求。·若存在现有网络系统,应对现有网络及其业务进行分析,考虑目标系统与现有网络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要求。2)网络系统设计方案审核承建单位提交的设计方案必须要达到业主单位建设项目的目标,满足使用需要。监理工程师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对承建单位提交的网络系统设计方案提出监理意见:·工程的总体设计目标和业主单位项目需求的符合性。·网络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到目标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要求。n·网络系统集成时,各部分的接口和整体连通性设计是否满足项目需求。·网络基础设施,包括主要网络设备的配置及其互连、主机硬件的本田地、操作系统及其他支撑软件的选择和配置等。·网络应用层协议及网络服务的选择和配置。·网络管理系统的选择和配置。·网络安全性设计。·工程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流程及技术保障措施的合理性。·工程实施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进度计划的可行性、合理性及文档的完整性。·网络系统设计方案应遵循标准化原则,并且在满足业主单位的项目需求、达到项目建设目标以及投资允许的前提下,体现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必要时,监理机构应协助业主单位组织专业人员评审网络系统设计方案。3)网络基础设施设计审核监理机构主要从如下方面审核网络基础设施的设计。(1)网络设备及其互连包括以下内容:·网络拓扑结构:树形、星形或者两者综合结构,要充分考虑业主单位的各个节点的分布情况来设计网络结构。·确定通信媒体:使用光纤、双绞线等传输线路,一般要求带宽高、传输线路远的要使用光纤线路,双绞线常用于桌面系统接入和带宽需求不高的服务器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依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SC72:97.5)进行相应布线系统等级设计。·网络协议的选择和配置:包括数据链路层到应用层的协议,比如路由协议RIP、IGRP、OSPF、IGP、BGP,传输层协议TCP、UDP等,要与网络支撑的应用系统有关,与网络间互联互通的需求有关。·网络集成的设计:包括接入方式、带宽等。根据应用系统访问和数据传输需求以及接入线路资源状况,来确定系统接入到网络平台的方式,以及速率的要求。目前接入方式有很多,比如10M、100M以太网接入,2M、8M专线接入,还有IPoverATM、IPoverSDH等方式。n·服务质量实现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的服务质量实现方式很多,包括使用专用线路、在网络设备配置上使用QoS等方式,根据带宽资源选用不同的方式。·故障恢复能力和措施:路由器、交换机等核心设备进行双机并行及热备配置后,能保证一台设备出现问题后,另一台设备保证线路连通正常,当故障设备恢复正常后,能自动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如果要通过路由器配置热备线路,能保证主线路出现故障,自动切换到备用线路上,当主线路恢复正常后,会自动切换回到主线路。·网络安全机制的设计:按照制定的安全策略,设计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安全保障系统,比如物理隔离、逻辑隔离、端口过滤、防病毒、Web防篡改等。·网络设备关键部件的冗余能力:核心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引擎和电源进行热备设计后,能保证主部件出现问题后,备用部件接替主部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网络设备端口的可扩容性:对于框架和模块化设计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增加模块来进行端口扩展。如中高端的路由器、交换机都可以通过增加接口板来进行扩展端口数量。·固件的维护、升级和管理能力:在设备的选型上,尽量选择模块化设计的设备,这样可以通过模块的维护、升级和管理就能达到对设备的维护、升级和管理。比如,通过对引擎升级就可以达到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升级等。(2)主机硬件系统包括以下内容。·对网络服务和应用的支持能力:通过配置适当的操作系统就可以达到对FTP、SMTP等网络服务的支持,也可以通过相关的软件环境,达到对应用系统的支持。·处理能力:包括了CPU、内存、缓存组成的处理部件对事物及数据处理的效率,比如TPM-C值描述的就是主机对事件的处理能力。·可靠性指标:一般是指无故障运行时间,通常要求都是在一万小时以上,该指标越高表示可靠性就越高。·可扩充能力:包括支持的CPU数量、内存和硬盘容量、扩展槽的数量等,这些指标通常标志着设备的等级不同,支持的数量越多,标志着设备等级就越高。·冗余能力:在硬件配置支持的基础上,配备相关的软件,比如集群软件,达到多台主机主备或并行运行。(3)操作系统包括以下内容。·n软硬件资源配置和可管理性:操作系统必须支持硬件的驱动程序,并保证硬件及软件的运行正常,可以通过管理界面对设备、软件进行管理,监控其运行情况。(4)操作系统组件的选择和配置:操作系统安装过程中可以根据应用的要求选择安装需要的组件,去除不必要的组件,避免不必要的组件占用资源;通过对组件配置来达到对应用系统的支持。(5)网络协议(指网络层、应用层协议)的选择和配置;比如TCP/IP、IPX/SPX、SNMP、TFTP等协议的选择和配置。(6)安全性设计:包括安全等级、安全机制、安全策略、安全组件的选择等;根据建设单位/业主单位对办公环境的安全要求,确定安全等级,建立相应的安全机制,制定安全策略,使用安全组件实现安全系统的建设。可以根据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GA388-2002)来确定操作系统安全等级。4)网络服务设计审核监理机构应从如下方面审核网络服务的设计:(1)对业主单位的应用系统的支持能力,所设计的网络服务,如DNS、SMTP服务能够为Web发布、电子邮件系统提供支持,为网上办公系统、办公自动化等应用系统提供支持。(2)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所选择的网络服务必须能在所选择的操作系统下启动,网络服务支持软件必须与操作系统兼容。(3)应用层协议的选择和配置,根据业主单位要启动的应用系统来选择相应的应用层协议,比如FTP、HTTP等,并进行优化配置,支持应用系统的运行。(4)服务软件的配置,所启动的网络服务必须有相关的服务软件支持,比如SMTP服务,可以有sendmail、exchange等软件支持,进行相应的配置后,与相关的应用系统配合使用。(5)网络服务的安全性设计,这是与安全系统的设计相关的,特别是在防止软件漏洞、非法入侵等措施的防护等,保证网络服务的安全性,就是保证了系统的基础安全。11.2.2服务器和存储系统质量控制要点1)服务器系统设计方案的监理审核要点(1)审核服务器系统设计方案的整体要求如下·n能够满足系统对信息资源的分析、处理、交换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的环境的要求。·在功能和性能上满足设计要求,比如数据存储、处理及交换等功能,在性能上主要是对事件处理的效率的要求,这些指标要满足相应的应用系统的要求。·服务器系统设计方案应符合用户需求,用户使用要求包括CPU、内存、硬盘和接口等。·核心服务器设计方式上应采用双机方式,避免单点故障。双机建议使用热备方式或者并行方式,减少单点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服务器集群软件的造型和设计应符合用户需求,集群软件有操作系统附带的,也有第三方软件支持的,因此要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恰当的服务器集群软件。(2)审查服务器技术指标是否能达到服务的要求·千兆网络接口、光纤存储接口等调整端口保证信息交换通道的高带宽。(3)关键部件的冗余方式,如电源、CPU、网上等无单点故障。一般情况下,先要考虑的是电源冗余和硬盘冗余,根据服务器与其他设备互连线路设计的要求确定是否选择网上的冗余。(4)应具有较大的可扩充性,包括CPU的升级或增加,磁盘容量的扩充、I/O端口的扩充等。选择框架和模块化设计的服务器,支持多CPU和硬盘扩充。(5)审核服务系统可靠性设计·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能够保证7*24小时连续运行。·支持集群软件,能够保证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硬盘的分区配置方式要使用RAID方式,RAID0+1和RAID5能增加硬盘的易维护性,从而也提高了服务器的可靠性。(6)审查服务器功能及性能指标·审查服务器的技术指标,运行服务器的压力测试软件,测试服务器的功能、性能。通过压力测试软件模拟访问客户端数量和数据交换数量来检验服务器的性能和功能。·审查服务器功能必须要满足数据处理、存储、交换等最基本的功能。·性能指标包括CPU的处理能力、主板数据总线的交换能力、内存的大小、硬盘接口和读取速率以及端口类型等。(7)审核小型机选型的技术先进性·n应支持动态逻辑分区(DLPAR)技术和主机虚拟化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微分区、虚拟I/O、分区资源管理等技术发挥小型机的效能。·能支持多CPU并行处理技术。2)存储系统设计的监理审核要点(1)审核存储系统的设计方案·是否满足业主的使用需求,包括容量大小、可管理性和易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技术选择原则与业主单位需求适应性对比,要考虑业主单位原使用的存储类型,是否需要整合等因素,选择DAC、NAS、SAN等存储技术,以适应存储系统建设目标。·硬件设备的选择是否主流以及存在售后保障,随着硬盘设备的发展,容量不断在提高,存储的速率也在增高,再加上管理软件的发展,在硬件设备的选择上要充分了解硬盘、存储架构等硬件的发展现状,选择主流产品,并选择知名厂家的产品。·存储容量的设计是否合理,根据目前数据容量计算存储空间,再加上对未来数据存储需要的存储空间估算来确定存储容量。·存储备份的设计是否合理,包括备份软件、备份方式的选择,数据故障恢复方式的设计等。·RAID设计是否合理。RAID技术是提升硬盘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的技术,是利用多个硬盘的组合提供高效率及冗余的功能,分为0,1,2,3,5几个等级,或者将几个等级组合成多层级别的,比较常见的多层级别RAID是RAID0+1或称RAID0/1及RAID0+5或称RAID0/5。这是存储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方案设计投资是否合理,也就是要考虑性价比的问题,目前有国产和进口的存储设备可供选择,根据数据读取和存储的速率要求以及可扩展容量的需求来确定产品,目标就是要满足业主单位的使用要求。(2)审核存储系统技术的选择·所选择的存储技术是否满足业主单位的数据分布需求,在充分了解业主单位的数据存储的分布情况,根据未来数据分布需要选择相关的存储技术,不是最先进的就是业主单位最需要的。·n了解目前市场存储技术的主流,目前市场主流存储技术有SAN、NAS,各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SAN是通过光纤网组成的连接存储设备和处理器的存储系统,通过光纤网连接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效率很高,但局限于光纤的传输距离;NAS是通过网络连接存储设备和处理的存储系统,存储系统可以采用分布式结构,在数据交换上局限于网络的传输速率。·针对业主单位的需求进行存储系统技术选择的建议,根据业主单位对数据存储分布的需要来选择恰当的存储系统技术,也要考虑投资的约束来选择适合业主单位使用的存储系统技术,充分考虑性价比。(3)审核存储系统的备份设计·存储系统的备份技术选择,备份技术很多,包括网络备份、直接备份、本地备份、异地备份、全量备份、增量备份等多种技术,选择适合业主单位现有应用系统使用要求的备份技术,实现存储系统的备份目标。·存储系统的备份设备选择,备份设备根据存储的速率、保存的时限以及数据的时效性等要求,选择磁盘阵列、磁带库、光盘塔以及磁带机等备份设备,配备相应的备份软件。·存储设备进行在线扩容等,存储设备要具备可扩展性,通过级联来进行扩容,满足数据不断增长的需要。·审核存储系统的硬件设备选择·如果企业数据量很大,改变较少,对恢复的时间要求不高,最好选择磁带设备。·如果需要备份的数据很碎,并且经常需要恢复,那么磁盘设备是一个好的选择。·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用磁盘备份进行快速多次备份,再将大容量数据克隆或转移到磁带。·协助业主单位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存储设备,根据业主单位的实际数据备份和投资要求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3)备份设计的监理审核要点(1)审查备份方案的合理性主要是审查系统脆弱性和风险分析,备份和恢复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备份系统主要是针对系统脆弱部分和存在数据等风险的部分进行保护性备份的,根据应用系统及数据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备份策略,比如阶段性进行全量备份,每天做增量备份等。恢复策略是与备份过程有针对性的,当故障恢复后,使用备份的应用系统和数据来恢复系统。(2)审查备份介质容量系统设计时应提供足够的备份介质,并预留一定容量。介质的计算要尽量精确,然后采用类推法计算要预留的空间。n(3)审查故障发生时数据恢复机制和流程系统设计时应提供良好的数据恢复机制和流程,确保系统在故障发生或数据丢失时,从本地备份系统进行数据恢复。11.2.3网络管理系统的质量控制要点监理机构应从如下方面审核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1)审核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以下内容。·配置管理:包括对网络节点实施有效的配置管理和支持远程配置,通过配置管理界面可以直接对硬件属性进行配置,收集各个可管理设备及端口的信息。·资源分配:包括实现全网范围内资源的统一分配和调度,可以将全网资源按照各个应用系统的要求进行合理性分配,当增加应用系统需要资源支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网络管理系统进行资源调度。·性能管理:包括网络节点与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性能参数的监测以及统计、分析能力;比如网络端口的数据流量以及维护数据占用的比例,系统CPU的负载比例,当超出一定的阈值的时候,系统将发出警告。·故障管理:包括故障信息采集,故障监视,故障定位和预警,故障信息查询和维护等;故障监控和分析的能力能帮助维护人员快速检测到故障原因,为能及时排除故障提供基础信息,提高了整体系统的易管理性。·其他辅助功能:可包括网络拓扑搜寻、网络应用性能管理、网络安全性管理、网络运行维护等;更多的网络管理功能可以帮助维护人员能够更直接地监控和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辅助其他应用系统和安全系统,完善整体系统、系统管理和安全性管理。进行二次性开发后,可以更针对建设单位/业主单位的需求,为维护人员提供更人性化的辅助服务功能。(2)审核网络管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包括以下内容。·网络管理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能力:要求网络管理系统能实现配置数据和管理数据的备份,而且在系统重装或故障修复后,能使用备份数据对系统进行恢复。·网络管理操作的权限控制:应保证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执行相应的网络管理操作;网络管理系统还可以对本身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通过对不同级别用户的授权,来进行不同级别的操作权限限制,从而达到对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保护作用。·n网络管理数据的同步要求:应保证网络管理数据的一致性;通过在受管理终端安装代理软件达到网络管理数据的同步,不断地通过数据对比,来达到数据的一致。·时间同步的要求:应具有全网时间同步机制;这对核查网管系统的信息与被管理设备的信息达到时间一致非常重要,方便故障及运行信息的查询和加强信息准确性管理。(1)审核网络管理系统的性能设计包括以下内容。·拓扑搜寻的准确率:这对网络管理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要求网络管理系统的拓扑发现准确率要达到100%,减少错误对管理带来的维护失误。·故障告警的响应时间:这与网络管理协议的轮询和发现时间有关,也与MIB库的处理时间有关,要求故障告警的响应时间越短越好,这样可以在故障出现阶段做到快速发现,采取应急解决措施。·网络管理数据的存储能力:这与网络管理系统的授权协议有关,根据所要管理的节点数量不同,购买相应的授权协议,也就决定了网络管理数据的存储能力。·日志存储能力:根据要记录的数据量多少,决定日志记录的大小,因此,要在日志存储能力上要满足业主单位管理和维护的要求,选择配置相应的日志存储空间。·时间精度:根据业主单位对网络管理时间记录上精度要求,来配置网络管理基础设施、信息轮询时间间隔以及记录文件的时间精度。(2)审核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内容。·系统的开放性:这是对网络管理系统软件是否支持二次开发,是否可以对第三方开放接口的要求。目前随着业主单位对网络管理越来越智能化的需要,要求网络管理软件提供软件接口,进行相关智能化功能的开发,以满足业主单位管理和维护的需要。·系统遵循的网络管理协议和标准:网络管理协议要求是公开的标准化协议,尽量避免私有协议,这样可以增加网络管理系统的兼容性,为集中化管理打下基础。·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配合安全系统对整体系统的授权用户进行管理,监控可疑的数据流量等,提供安全管理的保护功能。·网络管理信息对网络传输的压力:收集管理信息的轮询策略会增加网络传输的流量,会给网络的传输增加压力,因此在配置网络管理软件时要做好性能分析,尽量减少网络管理信息对网络传输带来的压力。11.2.4信息安全系统质量控制要点n承建单位应针对业主单位网络安全方面的风险和需求,设计网络各部分的安全解决方案,监理机构对此设计方案的审核所必须把握的原则包括以下内容。(1)对业主单位的网络安全目标和安全需求理解的准确性。要细化到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安全要求以及要建设的目标,也可以按照网络安全等级的要求来确定安全目标。(2)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监理工程师要熟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颁布的标准规范,这样才能参照这些文件来审核信息安全系统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标准。(3)网络安全风险分析的有效性、准确性。对于网络安全风险的分析要针对业主单位的网络系统包含的内容、覆盖范围、终端的类型等因素,要有针对性,才能保证网络安全风险分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4)所选网络安全技术的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展性。(5)为了保证网络安全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先进性,要求选择的安全技术能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能够升级、扩展,这样也就对所选技术的标准化和兼容性提出了要求。(6)网络安全所遵循的标准和达到的相应等级。(7)根据业主单位的性质,对应遵循的标准来对信息安全系统进行定级。(8)网络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人员、环境、策略和安全机制等。11.2.5前端采集系统质量控制要点(1)对前端采集系统的选址进行审核。(2)对前端施工条件的检查。11.2.6对机房装修和指挥系统质量控制要点11.3设备采购阶段质量控制要点11.3.1设备订货的质量控制要点1)审核设备采购计划的要点·审核设备采购计划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设备采购计划要包含设备采购工期、组织结构、质量保证措施等内容,要与整体施工进度计划符合。·审核设备订货的质量保证措施,设备订货的流程要符合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责任落实到每个负责人。为设备到货的质量合格打基础。·n设备采购计划是否能满足工程实施进度的要求,审核设备是否能在承建单位进场施工前运抵现场。·通过审核设备采购计划来调整监理工作计划,针对设备采购计划的变化要调整监理工作计划,优化项目进度计划。2)审核设备采购申请的要点·设备采购申请是否符合设备采购计划安排。·附件是否完整;附件主要是指设备采购清单,要包含设备订货号、设备名称·包含设备模块·设备说明等内容。·设备清单是否符合合同和详细设计文件的要求。·设备完整性审查,包括各个设备构件、服务期限等。·对于系统软件的存储介质要求,是否需要提供独立存储介质。11.3.2设备到货验收质量控制要点承建单位在把设备运抵实施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中的主要设备及服务进行到货验收;对于重要网络设备可依据承建合同、网络技术标准和批准的验收方案检测其功能和性能;对于数量较大的同类型产品,监理机构可采取抽样方法进行测试;必要时,监理机构应要求承建单位提交第三方测试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并核验产品认证证书、检测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主要设备的到货验收监理要点包括以下内容:1)审核承建单位报审的设备到货验收方案设备到货验收方案至少要包括验收组织、验收计划、验收依据和检验方法以及记录表格。·验收组织要包含三方的人员,要具有合理性和代表性。·验收计划安排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验收依据主要包含承包合同、深化设计文件和设备采购申请批复文件。·检验方法主要是包含外观检验和设备加电检验的方法。·记录表格要具有规范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至少要包含设备名称、订货号、序列号以及附件记录。·到货接收地点和环境的要求即确认方式。如果接收地点就是安装使用地点则要确认其是否已经完工,具备安装使用的条件等。2)审核设备到货验收申请n设备在运抵现场后,承建单位收集设备到货验收的相关证明文件,向监理机构和业主单位提出设备到货验收申请。要准备的证明文件包括以下内容:·设备运输清单的复印件。·进口设备要附报关单复印件。·到货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复印件。·已经批准的设备到货验收方案。1)接货地点确认除了上述到货设备需要准备的文档的查验之外,监理机构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依据合同的规定,承建单位在货物运抵现场前一周,要书面通知确认接货地点,以便业主单位协助承建单位安排好货物的接收地点,主要确认货物保存的安全性和设备到货检验的方便性,空间等环境条件要满足货物储存和检验的要求。4)设备到货检验(1)外包装检查监理工程师要认真检查产品的外包装。主要是检查外包装是否是原厂包装,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出现损坏或被水浸泡,对于外包装有严重损坏和被水浸泡的设备,监理机构要责令承建单位进行换货处理。(2)开箱检查,对照设备采购申请所附的设备清单清点设备,保证设备型号、类别准确无误,数量正确,附件配套,文档齐全。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对产品所附的文件资料要记录齐全,在进行设备移交时候一起移交。开箱的同时,要做好收集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的工作,包括合格证、授权文件、装箱单等。(3)记录各个产品的条形码(产品序列号S/N)产品序列号是进行产品保修和认证的凭证,监理机构要认真核对,保证该记录必须是准确无误的。(4)为了保证产品是正品,必要时,各个设备、部件的条码可寄送至设备提供商的售后服务机构,以确认设备的合法性。(5)开箱后仍然要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是否有创伤,封签是否有破损,产品标识是否与设备采购清单名称相符等。n(1)进行加电初步测试,查看设备启动是否正常。网络设备加电测试时候要记录以下各项:·设备的运行状态灯是否正常。·通过检测网络设备的系统运行情况,来检测运行的系统软件版本是否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检测模块配置数量是否满足要求。·通过检测终端检查各个模块和端口是否运行正常。服务器设备加电测试要记录以下各项:·检查服务器启动过程是否正常,启动过程中是否有故障报警。·检查服务器启动后的状态灯是否正常。·检查操作系统的软件版本是否满足合同要求。·检查操作系统的系统日志是否有故障信息。·通过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来检查各个模块的驱动是否正确安装,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工作站加电测试要检验以下各项:·检查工作站的启动过程是否正常,启动过程是否有报警信息。·检查工作站的运行状态灯是否正常。·操作系统的软件版本是否满足合同要求。·检查操作系统的系统日志是否有故障信息。·通过设备管理来检查各个部件的驱动是否正常。·通过设备管理来检查各个部件的配置是否与合同要求的一致。·重点检查的部件为显卡、硬盘、CPU和内存。防火墙加电检验项如下:·防火墙是否是默认配置,有无配置信息记录。·运行状态灯是否正常。·检查模块、网络及管理端口、型号等信息是否与设备采购清单一致。·其他安全产品还要检查软件版本信息以及特征库的版本。·安全软件产品还要附授权协议证明,证明特征码升级期限。(2)三方共同签认《设备到货验收报告》。n设备到货测试验收完成后,监理机构要组织三方签认《设备到货验收报告》,标明一个阶段性验收工作结束。同时也作为承建单位申请支付工程款的依据。11.4现场安装调试阶段质量控制要点11.4.1安装实施环境的确认在设备进场安装前,承建单位要进行环境确认。(1)如果工程中含有机房子系统,则环境确认要确保机房已经完工并验收,并参考机房部分的验收报告结果。(2)如果没有包含机房子系统,承建单位要对环境的条件进行确认,通常的确认指标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综合布线系统已经完成,并经过检验验收。·接地电阻:小于1Ω。·零地电位差要小于1V。·供电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或三相四线制/单项三线制,电压380V/220V,频率50Hz。·是否有消防设施。·是否有防静电设施。·是否有空调系统。·是否有防雷接地设施。环境的确认基本上要参照设备的运行环境要求,或者按照《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来确认。监理工作可以参照《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第3部分电子设备机房系统工程监理规范》(GB/T19668.2-2007)要求来执行。11.4.2安装工艺的质量控制要点设备的安装必须规范,因此监理工程师要注意以下关键步骤的监理。1.机架的安装·首先要确认地板以及楼板的承重,来分配机架中安装设备的数量。·要确认机架的安装位置,一般机架的后面和侧面与墙体间隔至少要半米以上,机架应安装在防静电地板的承重架上。·机架安装四脚的支撑要调整水平,而且要牢固不晃动。·电源插座要位置合理、美观规范。n1.设备的组装·需要现场组装的设备必须选择洁净的环境下进行组装。·工作人员必须做好防静电的保护工作。·严格按照安装图纸,规范化操作。·做好各个部件的清洁工作。·避免野蛮安装,避免因为安装造成设备的损坏。·需要紧固的部件必须将紧固螺栓拧紧。2.设备的上架安装·设备上架安装要避免磕碰。·注意做好人员安全防护。·紧固零件在安装前要检查是否有损伤。·做好设备的加固。3.电源安装·设备接通电源之前,要做好电源供电电压检查。是否与设备的额定供电电压相匹配。·做好设备接地检查。·检查线缆是否做好连接,是否有松动现象。·检查设备供电是否完好。·在确认条件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以接通电源。4.线缆的布设·现场线缆的布设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机柜以及桌面设备的线缆整理美观、规范。5.现场环境管理·保持好现场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因拆箱和安装而产生的垃圾。11.4.3调试工作的质量控制要点调试阶段的工作包括对实施方案的实现和安全控制方面的工作,该阶段的主要监理要点如下。nl承建单位现场实施人员的调试设备管理·调试设备必须是经过检验合格的。·且设备在合格有效期之内。l调试记录文件的管理·实施人员要做好调试工作的记录。·调试记录文件应有专人保管。·实施人员要做好调试工作的记录。·调试记录文件应有专人保管。·实施人员要及时做好记录文件的整理工作。l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对现场施工人员要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只有持有特殊职业资格证书人员才能进行强电施工操作。·实施人员操作位置周围不得摆放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易掉落设备或者部件。·在完成施工操作后,要及时盖好防静电地板。·不允许在实施现场有打闹现象发生。l现场信息安全管理(对于有安全保密等要求的项目)·对于现场安装调试的书面记录纸张不得带出业主单位。·电子记录文件不能带出机房。·对于有登录密码的设备,要及时进行密码保护。·及时做好临时文件的销毁工作。·制定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l对承建单位已完成实施内容的质量检验·对于完成的各部分调试工作,监理工程师要做随工检查。·监理工程师要敦促承建单位现场实施人员做好内部检验工作。·对存在隐蔽工程的部分,要做好隐蔽工程质量签证工作。·要对质量不合格部分进行整改检查直至达到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的指标。l协调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工作n承建单位进行实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是为其他应用系统搭建的基础环境,因此为满足应用系统的运行,要依据相关承建单位的要求对系统进行配置。监理机构要做好承建单位与其他系统的承建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监理机构还要协助业主单位做好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以方便承建单位的现场实施工作。l组织好例会和专题会议按照工程的例会制度规定,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和不定期召开专题例会,任务是及时进行项目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l主要设备安全配置要点·网络设备的登录配置必须有密码保护。·按照制定的安全策略进行了配置。·服务器登录必须有密码保护。·服务器的磁盘空间共享配置要禁止。·具体的安全检验要点将在测试阶段的监理要点处描述。11.5测试阶段质量控制要点11.5.1网络系统测试监理要点1.网络设备测试对于网络设备的测试主要依据国家下列设备技术规范。·YD/T1071-2000IP电话网关设备技术要求·YD/T1096-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低端路由器·YD/T1097-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YD/T1099-2001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设备技术规范·YD/T1045-2000IP电话网关设备互通技术规范·YD/T1255-2003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此外,依据上述设备技术规范,已颁布的设备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YD/T1098-2007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YD/T1141-2005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YD/T1142-2001IP电话网守设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YD/T1156-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高端路由器。n·YD/T1072-2000IP电话网关设备测试方法。·YD/T1075-2000网络接入服务器(NAS)测试方法。·YD/T1287-2003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对于网络设备的测试一般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使用网络测试仪器,单独对设备进行测试,将测试仪器与被测设备端对端连接,简单组成测试环境,一般分为本地测试法、分布式测试法、协同测试法和远端测试法。测试仪器主要包括线缆测试仪、协议分析仪和网络智能分析仪等。第二种方法是把网络设备放在具体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分析该产品在网络中的功能和性能表现来进行测试,这种网络环境也可以通过模拟来实现。在网络系统工程中可以直接通过集成后的环境进行测试,以检测设备是否与合同中的指标要求达到一致。1.路由器测试在路由器标准制定中主要按照能力分类,按能力分为高端路由器和低端路由器。背板交换能力大于20Gbit/s,吞吐量大于20Mbit/s的路由器称为高端路由器。交换能力在上述数据以下的路由器成为低端路由器。与此对应,路由器测试规范分为高端路由器测试规范和低端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设备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常规测试:即电气安全性测试。·环境测试:包括高低温、湿度测试和高低温存储测试。·物理接口测试:测试低端路由器可能拥有接口的电气和物理特性。·协议一致性测试:测试协议实现的一致性。·性能测试:测试路由器的主要性能。·管理测试:主要测试路由器的主要性能。高端路由器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接口测试:高端路由器可能拥有的接口测试。·ATM协议测试:测试ATM协议要求。·PPP协议测试:测试PPP协议的一致性。·IP协议测试:测试IP协议的一致性。·路由协议测试:测试路由协议一致性。·网关功能测试:验证测试网关功能。n·性能和QoS测试:测试路由器性能和QoS能力验证。·网络同步测试:测试设备同步定时能力。·可靠性测试:验证设备可靠性。·供电测试:测试整机功耗等内容。·环境测试:包括高低温、湿度测试和高低温存储测试。路由器测试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可靠性测试、一致性测试、互操作性测试以及网管测试。1)功能测试路由器功能通常可以划分为如下方面。·接口功能:该功能用作将路由器连接到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接口及广域网接口两种。局域网接口主要包括以太网、令牌环、令牌总线、FDDI等网络接口。广域网接口主要包括E1/T1、E3/T3、DS3、通用串行口(可转换成X.21DTE/DCE、V.35DTE/DCE、RS232DTE/DCE、RS449DTE/DCE、EIA530DTE)等网络接口。·通信协议功能:该功能负责处理通信协议,可以包括TCP/IP、PPP、X.25、祯中继等协议。·数据包转发功能:该功能主要负责按照路由表内容在各端口(包括逻辑端口)间转发数据包并且改写链路层数据包头信息。·路由信息维护功能:该功能负责运行路由协议,维护路由表。路由协议可包括RIP、OSPF、BGP等协议。·管理控制功能:路由器管理控制功能包括5个功能,SNMP代理功能,Telnet服务器功能,本地管理、远端监控和RMON功能。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对路由器进行控制管理,并且允许记录日志。·安全功能:用于完成数据包过滤、地址转换、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地址分配等功能。路由器对上述功能并非完全实现。但是由于路由器作为网络设备,存在最小功能集,对最小功能集规定的功能,路由器必须支持。因为绝大多数功能测试可以由接口测试、性能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和网管测试所覆盖,所以路由器功能测试一般只对其他测试无法涵盖的功能作验证性测试。2)性能测试n路由器是IP网络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IP网网络规模、网络稳定性以及网络可扩展性。由于IETF没有对路由器性能测试作专门规定,一般来说只能按照RFC2544(BenchmarkingMethodologyforNetworkInterconnectDevices)作测试。但路由器区别于一般简单的网络互连设备,在性能测试时还应该加上路由器特有的性能测试。例如路由表容量、路由协议收敛时间等指标。路由器性能测试一般可采用远端测试法。路由器性能测试应当包括下列指标。·吞吐量:测试路由器包转发的能力。通常指路由器在不丢包条件下每秒转发包的极限,一般可以采用二分法查找该极限点。·时延:测试路由器在吞吐量范围内从收到包到转发出该包的时间间隔。时延测试应当重复20次然后取其平均值。·丢包率:测试路由器在不同负荷下丢弃包占收到包的比例。不同负荷通常指从吞吐量测试到线速(线路上传输包的最高速率),步长一般使用线速的10%。·背靠背祯书数:测试路由器在过载后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测试方法可以采用向路由器端口发送吞吐量110%和线速间的较小值,持续60s后将速率下降到50%的时刻到最后一个丢包的时间间隔。如果路由器具备线速能力,则该测试没有意义。·系统复位:测试路由器从软件复位或关电重启到正常工作的时间间隔。正常工作指能以吞吐量转发数据。在测试上述RFC2544中规定的指标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祯格式:建议按照RFC2544所规定的祯格式测试。·祯长:从最小祯长到MTU顺序递增,例如在以太网上采用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认证接受祯:排除收到的非测试祯,例如控制祯、路由更新祯等。·广播祯:验证广播祯对路由器性能的影响,上述测试后在测试祯中夹杂1%广播祯再测试。·管理祯:验证管理祯对路由器性能的影响,上述测试后在测试祯中夹杂每秒一个管理祯再测试。·路由更新:路由更新即下一跳端口改变对性能的影响。·n过滤器:在设置过滤器条件下对路由器性能的影响,建议设置25个过滤条件测试。·协议地址:测试路由器收到随机处于256个网络中的地址时对性能的影响。·双向流量:测试路由器端口双向收发数据对性能的影响。·多端口测试:考虑流量全连接分布或非全连接分布对性能的影响。·多协议测试:考虑路由器同时处理多种协议对性能的影响。·混合包长:除测试所建议的递增包长外,检查混合包长对路由器性能的影响,RFC2544除要求包含所有测试包长外没有对混合包长中各包长所占比例作规定。除上述RFC2544建议的测试项外还建议测试如下内容。·路由震荡:路由震荡对路由器转发能力的影响。路由震荡程度即每秒更新路由的数量可以依据网络条件而定。。路由更新协议可采用BGP.·路由表容量:测试路由表大小。骨干网路由器通常运行BGP,路由表包含全球路由。一般来说要求超过10万条路由,建议通过采用BGP输入导出路由计数来测试。·时钟同步:在包含相应端口例如POS的路由器上测试内钟精度以及同步能力。·协议收敛时间:测试路由变化通知到全网所用时间。该指标虽然与路由器单机性能有关,但是一般只能在网络上测试,而且会因配置改变而变化。可以在网络配置完成后通过检查该指标来衡量全网性能。测试时间应当根据具体项目以及测试目标而定。一般认为测试时间应当介于60~300s之间。另外一般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和测试目标作设定选择。2)一致性测试路由器一致性测试通常采用“黑箱”方法,被测试设备IUT叫做“黑箱”。测试系统通过控制观察点PCO与被测设备接口。不同的测试事件是通过不同的PCO来控制和观察的,按照其应答是否遵守规范,即定时关系和数据匹配限制,测试的结果可分为通过、失败、无结果三种。路由器是一种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需要在各个通信层上实现多种协议。例如相应的接口的物理层和链路层协议、IP/ICMP等互联网层协议、TCP/UDP等传输层协议、Telnet/SNMP等应用层协议以及RIP/OSPF/BGP等路由协议。n协议一致性测试应当包括路由器所实现的所有协议。由于该内容繁多测试复杂,在测试中可以选择重要的协议以及所关心的内容测试。由于骨干网上路由器可能影响全球路由,所以在路由器测试中应特别重视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例如OSPF和BGP协议。由于一致性测试只能选择有限测试例测试,一般无法涵盖协议所有内容。所以即使通过测试也无法保证设备完全实现协议所有内容,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现实环境中试运行。路由器一致性测试一般采用分布式测试法或远端测试法。2)互操作测试由于通信协议、路由协议非常复杂且拥有众多选项,实现同一协议的路由器并不能保证互通互操作。并且因为一致性测试能力有限,即使通过协议一致性测试也未必能保证完全实现协议。所以有必要对设备进行互操作测试。互操作测试实际上是将一致性测试中所用的仪表替换成需要与之互通互操作的设备,选择一些重要且典型的互连方式配置,观察两设备能否按照预期正常工作。3)稳定性、可靠性测试由于大多数路由器需要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连续工作,作为Internet核心设备的骨干路由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重要。所以用户需要了解路由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对试运行结果的要求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路由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4)网管测试网管测试一般测试网管软件对网络及网络上的设备的管理能力。由于路由器是IP网的核心设备,所以必须测试路由器对网管的支持度。如果路由器附带网管软件,可以通过使用所附带的网管软件来检查网管软件所实现的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记帐管理、故障管理、拓扑管理和视图管理等功能。如果路由器不附带网管软件,则应当测试路由器对SNMP协议实现的一致性以及对MIB实现的程度。由于路由器需要实现的MIB非常多,每个MIB都包含大量内容,很难对MIB实现完全测试。一般可以通过抽测重要的MIB项来检查路由器对MIB的实现情况。另外,由于路由器设备非常复杂。可能采用的协议和接口多种多样,所以对路由器测试所采用的仪表以及仪表的配置必须根据测试内容以及路由器实际配置来决定。一般来说路由器测试所使用的仪表可分为性能测试仪表、协议测试仪表以及其他种类仪表。·性能测试仪表主要测试IP包转发能力。最典型的有NetCom公司的SmartBit、安捷伦公司的RouterTester等。性能测试仪表有时也要求一些协议仿真能力,例如对BGP、OSPF的仿真。·n协议测试仪表主要测试路由器对协议实现的一致性。主要有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仪表例如安捷伦公司的RouterTester等。其他协议例如TCP/IP、ATM、ISDN、SNMP等众多路由器实现的协议一致性测试所用仪表可使用各种专用或通用仪表。·其他仪表主要包括一些通用仪表,如示波器、万用表、衰耗器、光功率计等。还有在测试仪表的选择中还应当考虑仪表的精度以及误差的范围。综上所述路由器的测试是一项复杂但非常重要的工作,对路由器的测试只有在研究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测试情况,制定正确测试方案,选择合适的测试仪表,认真测试才能达到测试目的。测试用例举例:表20-2是举例针对网络系统中的Cisco路由器的通用方法。3.交换机测试交换机的测试方法也侧重在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测试指标如下。·吞吐量:该项指标是衡量交换机在没有丢祯的情况下发送和接收祯的最大速率。表:路由器测试用例表测试项用例名称测试方法目标1连通性测试·通过ping命令测试网络所能到达的节点·通过telnet命令可远程登录管理的设备可以连通可以登录2路由测试·使用tracert命令跟踪数据包·可以验证路由可以到达要求的网段网段之间可以连通3安全测试使用超级终端或者telnet连接路由器使用密码可以登录4路由表生成测试使用showiproute命令,查看生成的路由表与路由策略相符5对于主备链路测试·在主备线路连接的情况下,使用tracert验证路由是否在主线路上运行·主备线路切换有效n在主线路切断的情况下,使用tracert验证路由是否能沿着备用线路运行·在主线路恢复后,使用tracert验证路由是否恢复在主线路上运行·祯丢失率:该项指标是反映交换机在过载状态下的性能状况。·背靠背:该项是测试数据缓冲区的大小。·转发延迟:该项指标能够反映数据包通过交换机的时间。从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开始向目的端口复制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错误祯过滤:该项是测试交换机是否能正确过滤某些错误类型的祯,如过小祯、过大祯、CRC错误祯等。·背压:背压决定交换机能否在端拥塞时避免丢包。·线端阻塞:该项是检测拥塞端口如何影响非拥塞端口的转发速率的。·全网状:该指标是测试交换机在所有自己的端口接收数据时所能处理的总祯数。·部分网状:该测试是在更严格的环境下测试交换机更大的承受能力。通过从多个发送端口向多个接收端口以网状形式发送祯进行测试。测试举例:表20-3是对一台在网络系统环境中的Cisco交换机进行测试的实例。表:交换机测试用例表测试项用例名称测试方法目标1连通性测试·使用ping命令,跨交换机之间测试命令是否可以到达·使用telnet命令测试是否可以登录至目标设备可以ping通目标IP地址可以登陆目标设备2冗余切换测试·通过将一台冗余交换机断开,来测试通过该另一台交换机的链路是否连通可以连通工作恢复正常n·断开交换机恢复后,链路是否可以正常切换3以太网通道测试·使用showportstatic命令观察配置是否生效·断开其中任何一条链路,工作是否正常·恢复链路,链路是否可以正常工作配置生效工作正常4VLAN配置测试·使用showvlan查看VLAN的配置·按照VLAN之间的访问策略来进行两个VLAN之间的连通性测试·将一个端口划分为不同的VLAN,与VLAN的ID进行连通性测试VLAN配置有效5安全测试登录交换机,是否需要密码进行登录,不同权限的用户是否都有密码设置安全访问密码生效6VTP测试·检查核心交换机与汇聚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是否有VTP设置VTP配置正常7访问控制列表测试·检查核心交换机是否有访问控制列表配置·按照配置策略来检查允许和禁止的配置是否有效配置有效11.5.2网络管理系统测试质量控制要点n该部分是对网络管理软件的功能进行测试,性能测试是对网络管理的授权用户数量进行检验。网络管理系统分为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和软件系统管理三部分,因此针对网络管理系统测试要分别描述。1.网络管理对整个网络和指定子系统或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包括拓扑结构、网络设备、连通状态、故障分析等内容。(1)性能管理性能管理的目标是掌握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并通过对各种性能参数的提取,反映网络系统的实际运行质量,分析是哪些应用或哪类服务在消耗网络带宽,为网络的优化运行及带宽的调整提供决策支持。通过网管软件查看路由器、交换机和服务器的性能参数来检验网管软件的性能管理功能,也可以通过设置性能参数中的阈值来检验性能监测功能。通过对网络带宽检测值进行分析带宽的使用情况来检验性能分析功能。(2)故障管理故障管理能够实时监视并截获网络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故障,确定故障位置,以声、光、电子邮件、自动寻呼、短消息等多媒体方式通知网络管理员,并尽量给出故障原因。通过人为模拟故障,比如将服务器宕机或断开线路,来检验网管软件的故障监测、定位和处理功能。(3)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检验拓扑图发现、配置信息维护功能。启动网管软件后,将自动发现网络中各种类型的设备、设备内部的模块和端口以及设备间的互连关系。拓扑图能直观的显示网管系统所要管理的全部对象。通过断开网络线路和设备来检验拓扑管理功能可以及时反映网络拓扑的变化,添加或删除新的对象并更新显示。配置信息维护功能是可以显示可管理设备的配置信息,通过修改设备的端口信息,注册信息等来检验该功能的有效性。(4)安全管理n网管软件如果需要配合专门的软、硬件安全防范产品及身份认证系统,对网络安全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那就可以与安全系统一起进行用户、数据、安全检测和操作方面的测试。(5)计费管理计费管理是用于记录各个终端上网时间和流量,通过统计功能,能够对每个终端的上网费用进行管理。该功能也可以用于统计各个客户端对网络的使用频率,以进行流量分析的辅助功能,该功能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流量计费模拟测试。2)系统管理该功能主要是指对服务器系统、存储和备份系统、网络服务、网络安全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该功能的测试也可以通过查看、模拟手段来检验对服务器存储和备份系统以及网络安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功能,测试目标就是达到详细设计文件、招标文件对系统管理软件的要求。3)运维管理对网络系统各种资源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和自动预警。该功能可以在试运行阶段进行检验,通过运行一段时间的检验更具有说服力,从而得出是否达到系统建设要求的目标的结论。11.5.3服务器和存储系统测试质量控制要点服务器是网络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通常服务器向客户机提供网络应用和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并负责管理和协调这些资源。由于网络服务器要同时为网络上所有用户服务,因此,它的技术性能要求较高,例如快速的处理速度、较大的内存、较大的磁盘容量和高可靠性。在选型时根据网络的应用和规模,可以选择小型机和PC服务器等。1)测试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CPU的速度和数量、内存容量和性能、总线结果和数量、硬盘总量和性能、容错性能、网络接口性能、服务器软件等。·UNIX服务器的测试:·机器启动检查:加电后进行硬件自检,结束后应出现提示符,显示加电正常。使用showconfig能看到BIOS的版本启动信息正常。·登录测试:出现登录界面后,输入用户名root和密码,就可以出现CDE界面,显示登录是否正常。·CPU数量测试:在Console提示符号下输入showcpu,检查安装的cpu数量。n·内存数量测试。硬盘容量确认。光驱测试:mount命令。·磁带机测试:检查磁带机可以正常读写操作。·网卡测试:config-a,网卡指示灯状态正常。·网卡功能检测:ping,netstst-i,检查端口状态。·附加设备测试:showconfig,显示所有设备工作状态。·系统资源状况:#vmstat510;使用df看文件系统使用情况;使用iostat看系统硬盘使用情况。·PC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测试·服务器性能的基准测试·采用工业标准基准测试:TmpCW、SPEC、Linpack和SPECweb等。·其他专业测试软件。·基于HTTP协议的Web测试(SPEC)·TPCC基准测试:用于衡量C/S环境下,由服务器和客户端构建的整体系统的性能。2)其他基准测试测试方法·文件测试:通过模拟100个用户,进行并发测试。·数据库性能测试:通过测试获得的每秒事务数(TPS)衡量服务器的数据库事务处理能力。·Web性能测试:分为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进行模拟测试。·功能测试:针对被测服务器的可扩展性、可用性及可管理性进行测试。3)存储系统的测试·存储系统RAID功能测试。·存储数据的读写速度。·数据加密功能。·备份系统对重要数据的即时备份能力。·备份管理软件功能测试:包括显示备份网络拓扑结构图、识别并显示磁带库驱动器、监控作业任务的执行情况(备份进度、资源利用率等)、监控进程的状态等。·备份策略测试:包括设备备份对象、数据保存时间、备份时间段等。n·支持备份方式:如数据库全备份、数据库增量备份、文件全备份、文件增量备份、系统全备份、系统增量备份、跟踪备份等多种备份方式。11.5.4信息安全系统测试监理要点1.物理隔离网闸目前,物理隔离网闸是被大家认可的一种物理隔离安全设备,可以被隔离的内外网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摆渡)。主要测试内容如下:·通过用户管理测试自身的安全管理,添加和删除用户,授权不同的用户。·通过系统管理测试来进行配置和维护管理,检查系统日志,对配置进行验证性测试。·测试隔离端口之间是否可以直接通信,可以使用登录telnet、ping等命令,从一个端口到另一个端口是否可以直接通信。·检测数据传输,按照隔离网闸配置的策略检测数据摆渡的功能,并记录数据传输时间。·按照授权的用户数量,模拟数据传输,检测用户数量是否满足用户使用要求。·使用固定的数据包进行数据传输,记录传输时间,测验隔离网闸的数据传输性能。2.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合理性测试:查看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被正确设置,是否符合系统安全要求;查看防火墙策略设置次序是否符合安全要求(IP欺骗、允许策略、管理策略、拒绝策略及报警审计);确认防火墙对网络超时做必要限制;防火墙应根据需要对内网地址做必要保护(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NAT),以防止地址泄露;确认防火墙是否存在无用或已废弃的策略存在;是否阻止内网非法IP访问外网。·访问控制策略有效性测试:根据防火墙允许策略,使用合法IP防火墙不同端口进行访问,验证策略有效性;根据防火墙拒绝策略,从防火墙不同端口进行非法访问,验证策略有效性;使用协议分析系统,在防火墙外口对流出防火墙的IP包进行监听,验证防火墙地址隐藏的有效性;使用协议分析系统,在防火墙内口对流入IP包进行监听,验证防火墙能否有效隔离网络杂包,如路由包等。·n安全审计功能测试:查看防火墙是否开启了审计功能,查看审计日志存放位置、备份策略及溢满处理方式;是否对违反访问策略的事件做必要审计,对重大网络事件设置必要的报警响应;尝试违规访问事件,测试防火墙审计功能有效性。·脆弱性测试:使用网络扫描系统对防火墙进行服务端口探测,测试是否存在开放多余端口;使用协议分析系统对防火墙进行IP地址欺骗发包测试,验证防火墙防Ip欺骗能力。·VPN隧道测试:检测通过防火墙建立VPN的隧道功能是否安全、稳定,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相关传输速率性能的模拟测试。·负载均衡测试:通过管理软件界面检测建立的连接数量,检测防火墙是否实现了负载均衡分配。·双机热备测试:通过失效切换的方法来检测主备防火墙能否实现双机热备,切换时间是否能满足系统运行要求。·安全管理功能测试:查看防火墙管理方式,远程管理是否对通信信道做必要保护;查看管理员用户名、口令是否为默认;是否满足安全要求;访问策略变更规程,查看策略变更记录,验证策略是否与现记录相符。查看防火墙系统版本信息,是否为最新版本。·如果有与入侵检测设备联动的功能,可以模拟入侵动作,检查防火墙能否自动阻断该入侵行为。·根据防火墙厂商提供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测试其他功能和性能。1.入侵检测·检查安装运行是否正常:查看IDS探头安装位置、端口连接使用情况、是否加电并正常运转;查看IDS管理控制台是否正确安装并运行,控制台服务器与探头通信时所用连接方式,验证控制台与探头连接有效性。·探测策略检测:通过IDS管理控制台查看目前使用策略是否满足系统安全需要;IDS探测策略是否根据安全需要对重大网络事件设置必要报警措施;IDS探测策略库是否升级到最新策略库;使用网络扫描系统对监控网络进行扫描,验证IDS探测策略有效性。·安全审计功能检验:查看IDS审计配置是否满足安全需要。IDS审计日志存放位置、方式,IDS自身操作日志审计范围;查看IDS审计日志历史记录,验证IDS审计日志正常运行;模拟管理操作行为,验证IDS审计有效性。·n安全管理功能检验:查看IDS管理控制台与探头之间通信是否有必要保护;查看IDS管理用户属性,是否根据需要建立不同用户并分配相应权限;验证IDS用户是否为默认用户及口令,口令长度是否符合安全要求。1.漏洞扫描·扫描结果分析测试:执行漏洞扫描,能对扫描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供漏洞安全建议。·策略库维护测试:能定期对策略库进行升级,并对策略库进行修改,针对这一功能进行升级和修改测试。·用户管理测试:对于用户生成和授权测试,检验被授权的用户才可以对系统进行修改维护和管理。·日志管理测试:查看系统运行的日志,检查日志记录的完整性。2.网页防篡改·对多种操作系统的支持测试:对于不同操作系统下的Web网页进行防护.·集成发布与监控功能测试:通过用例来测试来测试集成发布和监控功能,验证该功能生效。·实时信息发布与备份功能测试:通过测试发布信息来验证发布功能,并能对信息发布前的信息进行备份。·自动监控、自动恢复和自动报警功能测试:通过模拟攻击,篡改网页页面来验证这些功能。·日志管理、扫描策略管理和更新管理功能测试:查看日志管理、扫描策略管理和更新管理界面来检验网页来检验网页防篡改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实现。3.防病毒软件·安装运行情况检验:查看网络防病毒系统服务端、客户端是否正常安装运行;在防病毒管理服务器上查看防病毒系统权限划分情况。·系统防、杀毒策略检验:检查是否有成文的防病毒策略,检查服务管理器上定期查杀病毒的配置选项;查杀病毒的配置选项中是否扫描所有的文件和文件类型;抽样查看病毒查杀日志。·病毒库升级策略检验:查看网络防病毒系统病毒库更新策略,查看当前病毒库是否为最新版本。n11.6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11.6.1初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1)审核初步验收计划监理机构重点审查初步验收计划的合理性与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的符合性。·审查初步验收计划编制的依据。·审核初步验收的组织以及职责分工。·审查初步验收计划目标与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的符合性。·审查初步验收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2)审核初步验收方案监理机构重点应从以下方面审核承建单位提交的工程初步验收方案,以确认其符合承建合同、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确认初步验收目标,质量必须达到承建合同要求。·初步验收所遵循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标准及依据,主要包括承建合同、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深化设计文件和相关的国内、国际标准。·初步验收内容及合格指标。·网络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的验收步骤。·初步验收环境。·初步验收方式和工具。·初步验收报告内容、结论、意见空表。3)收集初步验收证据工程初步验收前,监理机构协助业主单位确认承建单位达到初步验收条件,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所涉及的所有子项目按照设计方案及合同要求全部完成,各种技术文档和验收资料完备(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设备验收文档、项目变更及其他必要文档)。·各种设备的随机资料及出厂检验报告(或等效的证明文件)完备。·外购的产品和服务(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和开发工具等)符合知识产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并有相关证明文件。·提交初验的设备应已通过加电测试。·网络系统应通过系统初验测试,功能和性能满足合同要求。n·承建单位完成项目现场培训。·承建单位提交了符合要求的初步验收方案和计划,并且验收方案和计划已经通过监理机构和业主单位的审核。·业主单位同意进行初步验收。3)组织初步验收会初步验收会可以由业主单位组织,也可以由监理机构组织,由承建单位、设计单位、业主单位及监理机构参加。对于希望初步验收结果更具说服力和权威性,一般可以请有关行业专家和用户代表组成验收专家小组,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会议议程至少要包括以下环节:·组织单位介绍参会人员和和验收方式。·成立专家验收小组,选出组长和副组长。·承建单位进行总结和成果展示。·监理机构对工程实施质量进行评价。·验收专家小组针对测试报告、文档质量和对建设过程、结果的疑问等对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和监理机构进行质询,后者进行回答和展示。·与会人员或验收专家小组经过讨论形成初步验收意见。·验收专家小组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签署验收意见。·各方代表对初步验收报告和验收意见进行签认。5.遗留问题处理和质量整改如果经过初步验收,承建单位所实施的工程质量存在遗留问题,或部分存在没有达到质量目标的问题,则监理机构要组织三方签认初步验收备忘录,必要时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向承建单位发送质量整改通知单。由承建单位提交质量整改计划和方案,经审批后,由承建单位实施质量整改,直至达到工程质量要求,并提交由监理机构和使用单位签认的质量整改结果报告。11.6.2试运行阶段质量控制要点1)试运行阶段工作计划审核要点城建单位的试运行阶段工作计划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试运行人员组织安排。·试运行期限和计划。n·试运行工作制度。·试运行日志和故障记录模版。·试运行质量评价依据。将试运行阶段工作计划作为监理机构监督试运行期的目标依据文件,从而确定试运行期的监理工作计划,组织监理工程师定期和不定期到现场检查承建单位的服务质量。1)系统试运行记录审核要点·检查系统试运行记录的完整性,每条记录至少要包括日期、运行状况、检查项和记录人等信息。·运行状况要记录系统运行是否出现故障,故障现象、当事人(签字)以及故障排除结果等内容。·日志或检查项是记录每天例行检查结果。2)系统试运行(周、月)报告审核要点·主要审核部分要包含试运行记录统计、故障统计以及系统运行建议等内容。·审核各种统计、记录分析的准确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和记录。3)试运行总结报告审核要点·承建单位要在试运行结束后进行试运行期工作总结。·试运行总计报告要包含试运行组织情况、系统运行情况、故障情况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和总结。·在未有重大质量隐患的基础上,做出质量目标是否达到合同规定目标的结论。·试运行总结报告必须以试运行记录和阶段性总结为基础,实事求是为业主单位今后的系统升级和维护提出合理化建议。4)故障处理监理要点·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的时候,承建单位要做好故障现象记录,同时通知监理机构到场。·监理机构组织承建单位、业主单位以及厂商对故障原因、责任等进行分析。·根据故障现象出现的位置和严重程度,确定解决方案:是采用设备替换还是现场维修;对于无法在系统允许暂停时间内修复的,建议使用替换设备顶替原设备运行,或者使用备用设备。n·故障修复后,承建单位要编制故障处理报告,报送监理机构和业主单位备案,监理机构要审核故障处理报告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严重的故障,还要组织各方对故障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以完成合同索赔等方面条款的执行。11.6.3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工作区别于初步验收阶段,监理机构要协助业主单位做好竣工验收的准备工作。具体的监理工作如下:1)承建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总结报告的审核要点·工程竣工总结报告要至少包含工程概况、合同执行情况总结、工程实施工作总结、工程经验总结和系统运维建议等。·合同执行情况的总结要针对合同中规定的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符合性总结,特别是工程量完成情况的统计,要区分合同规定部分和变更部分。·工程实施工作总结要对合同要求实施的内容以及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2)竣工验收的条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进行竣工验收。·工程所涉及的各项任务按照设计方案及合同要求全部建成,各种技术文档和验收资料完备。·设备到货验收、初步验收文档齐全。·网络系统通过系统试运行,并由最终使用用户出具系统试运行意见。·网络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彻底解决了系统试运行阶段存在的问题。·承建单位完成承建合同中规定的培训,培训质量达到合格。·承建单位提交了符合要求的最终验收方案和计划,并且验收方案和计划已通过监理机构和业主单位的审核。·业主单位同意进行竣工验收。3)文档验收和移交的重点·如果业主单位有文档管理部门出具的文档管理办法,那么就按照文档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文档归档整理。·如果业主单位有文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那么可参照国家、地方和行业颁布的文档管理办法进行竣工文档整理。n·文档要按照保存期限做好分类,不满足短期保存期限要求的,建议不列入文档验收范围之内。·做好业主单位、文档管理部门、承建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为文档的整理提供准确的信息。·保密项目或有保密协议的项目,注意依照保密条款的约定进行文档的移交工作。·文档要装订成册,并做好编号。·一角的文档通常包括纸质和电子文档两类,纸质的文档要有干系方的签字。·承建单位在竣工验收阶段要移交的文件至少要包含启动阶段文档、网络系统设计文件、网络系统实施文件、网络系统验收文件等,所附电子文档要附软件环境说明。·通常的文件列表如表21-2所示。表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文档目录序号工程阶段文件名称编制单位备注1启动阶段施工组织设计2总体施工进度计划3深化设计阶段需求分析报告4深化设计方案5网络设备配置图6网络系统拓扑结构图7光纤骨干网铺设路由平面图8各个建筑物的站点分布图9实施阶段计算机网络系统实施方案包括IP地址分配方案和VLAN划分方案等10网络设备配置报告11设备到货验收报告随机文件要做登记移交12安装调试报告13系统使用手册n该文档在竣工验收前完成14系统维护手册15竣工总结报告16验收阶段初步验收测试报告(初验、终验)方案和计划可不做文档移交17初步验收报告18试运行总结报告19竣工验收测试报告20竣工验收报告4)协助业主单位进行工程竣工结算·承建单位要编制工程竣工结算书和结算申请。·竣工结算依据要列明结算依据,包括合同、设备采购申请、设备到货验收文件和变更文件。·工程结算书可以按照财政部门提供的模版,如果没有模版至少要包含设备清单、集成费计算表、培训费和各项费用汇总等,费用已支付部分、比例和结算申请金额未支付部分计算表也要列出。·如果结算中存在合同中未规定单价的问题,则要依据国家颁布的定额进行单价计算和单价分析;如果无法使用国家定额单价计算的,则可以参照国家、地方的政府采购参考价;如果在政府采购参考价中也无法找到依据的,则要根据业主单位和承建单位协商的结果,两方签认的单价进行计算。·业主单位可以委托第三方结算审核机构出具《结算审核报告》,也可以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完成。·最终结算的价格是由业主单位和承建单位都认可的工程结算审核书的结算价格。·确定结算价后,才可以进行竣工工程款的支付。5)协助业主单位做好工程移交工作·工程竣工验收后,承建单位要将工程移交给业主单位,监理机构签发《工程移交证书》。此项工作也可以由承建单位完成,监理审核无误后签署意见。·《工程移交证书》要包含工程名称、合同编号、竣工验收日期、移交系统名称、移交设备名称、移交文档情况和业主单位意见等内容。·n工程移交后,承建合同中有关工程的责任就进行了转移,但承建单位仍要做好质保期的服务工作。6)监理工作总结·监理工作总结是对建立服务委托合同执行情况的一个总结性文件。·建立工作总结包括项目概况、监理工作内容、监理合同执行情况总结、建立工作总结和经验总结。·监理工作总结要从质量、进度和投资方面进做客观的总结,特别是说采用的监理措施以及案例效果等,要实事求是。·编写工作总结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n用词要准确、明了、简洁、通顺,尽量使用专业语言。n依照监理文档编制规范编写封面,封面文字要注明“XXX工程监理工作总结”标题,由业主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名称,以及编制人、审批人和批准人签名。n总结规格尺寸和编号:资料规格尺寸为16开或A4纸,并按工程竣工技术资料归档管理的要求统一编目和登记归档。n报送监理工作总结须有总监以及相应审核人和批准人(可总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改监理机构公章后由总监递交业主。n重要工程监理项目的工作总结数量依照各方约定,通常一式三份,即业主两份,监理机构归档一份。一般工程监理项目的工作总结需一式两份,即业主单位和监理机构各一份。n时间规定:监理工作总结须在该项目验收后一个月内,及时编写完成。7)建立服务委托合同的验收在向业主单位递交完监理工作总结后,业主单位要对建立服务质量进行验收,向监理机构签发用户意见书。该文件是证明监理机构在该项目执行质量上的证明文件。也可以使用终验报告等文件作为监理服务委托合同验收文件,证明监理服务委托合同的结束。11.7运维阶段质量控制要点11.7.1工作计划的审核要点·计划的完整性,要包含工作目标、组织结构、工作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要明确责任人,做好责任的界定。n·明确服务方式,依据合同的规定和承建单位的投标承诺。·明确服务质量的检验标准。11.7.2维修记录的检查要点·维修记录的实时性,是否有漏缺。及时记录信息是为了避免遗漏,能及时反应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检查每一条信息的完整性,至少要包含日期、故障现象、原因分析结果、处理结果、责任人签字等信息。·原因和结果记录是否真实有效,检查记录的原因分析是否是合理的,以便防止隐蔽故障因素出现,影响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故障解决结果是否通过质量检验。对于故障解决后,要进行质量检验,以便检查对其他部分的影响,达到验收时候的指标要求。·对于进行了部件维修和和更换的记录,要注明采购日期以及序列号,并记录更换后的质量结果,最好能有业主单位的人作见证签认。·系统配置更改信息很重要,要标记更改后是否经过质量测试和检验,结果是否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影响。·对与系统软件升级和硬件升级要做好证明材料的收集工作,特别是许可协议和质量检验证明文件。11.7.3故障分析报告的审核要点·故障分析报告要包含故障故障发生日期、现象、解决过程、故障分析和解决结果以及运行检验等内容。·故障现象要描述故障发生的环境说明、故障位置、故障表现的形式以及故障产生的影响等内容。·解决过程要描述详尽,以便相关问题出现的时候可以进行追溯。·故障分析要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含糊不清的现象出现。·解决结果必须要经过测试证明质量是合格的,并对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提出运行建议。、11.7.4运维总结报告的审查要点·按照周、月、季度进行定期运维总结。·运维总结报告要标明时间区间。n·对运维期间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客观性总结和评价。·对要改善的管理制度和系统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对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进行分类汇总,并作出准确的分析和总结。11.7.5系统运行记录的审核要点·系统运行记录包含每天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值班人检查情况。·定期的全面检查情况。·出现故障的时间及排除故障时间。·运行参数变更情况记录。·运行环境变化情况记录。·系统相关运行日志的查看和备份。·其他要记录的必要系统运行记录。11.7.6系统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点系统运营管理制度是保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制定严谨的系统管理制度是运维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系统环境、设备、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规定。·系统日常操作规定。·系统日常维护规定。·系统日常检修规定。·系统重大事故紧急处理程序。·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其他有关系统、机房和设备间的管理规定。第十二章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项目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施工范围广,我公司承诺对每一个点从前期的需求调研阶段到施工阶段直至竣工验收阶段进行全程监理。12.1对本项目的理解海量用户、海量设备接入、海量信息存储、海量信息传输等的“海量”问题;多形态、多区域、多级别、多元化的应用需求对大型监控系统平台平台软件的服务体系提出新的考验,是前所未有的。n通过资源技术、海量视频访问技术、分布式视频信息存储技术、自适应视频网络传输技术、视频源并发访问处理技术、视频传输故障自愈技术等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视频前沿技术的开发,可以成功地解决全省公安大型视频系统所必须解决的诸如海量用户和设备的接入管理、区域/分级联网、服务质量体系构建、异构网络和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控、视频信息的多元存储模式、海量视频信息的分布式并发存储/检索与分发等技术难点,使之具有全面满足大型视频监控系统能力要求和质量要求。12.1.1本项目的监控平台软件必须要实现以下功能12.1.1.1可扩展成网状结构系统可对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资源及权限。针对某些用户,可以将其所拥有的系统资源配置成网状结构,让这些用户拥有访问非直接下级资源的权限,从而解决跨行政区域访问的难题;12.1.1.2高效的流媒体服务器可转发1000路以上的视音频信号;12.1.1.3优化的存储中心流媒体服务器与磁盘阵列相接,可同时录制1000路以上的视音频信号;12.1.1.4万能接入前端最广泛的前端适应性,系统可接入绝大多数国产压缩设备、国外压缩设备;12.1.1.5万能解码上墙对于不同品牌的前端压缩设备,系统可统一混合解码上电视墙。12.1.1.6监控平台软件系统应具有先进的架构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光前端设备动辄就是数十万只摄像机,将这些数量众多的设备和节点分门别类组织在系统中并实现有效的管理控制,就要求系统需要采取能适应这种情况的先进架构。一个先进的系统架构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Ø对系统设备和节点巨大数量的容纳能力和系统设备、节点不断扩张的自动适应能力;Ø能够涵盖不同用户群典型的系统结构并将其整合形成更大系统的能力;Ø对应用系统随着应用不断深入和拓展,系统局部、整体的结构调整变化的自动适应能力。Øn大型的联网监控系统均具有从最高级别监控中心开始向各级下属监控中心、下属应用节点和用户端系统以及前端摄像设备逐级扩展的向下发散展开的管理控制特点,同时,大型视频监控系统还具有从前端视频监控点开始向各级监控中心逐级收拢的向上汇聚的传输特点。12.1.1.7前端设备接入的开放式接口视频监控平台软件系统需采用视频源设计技术,实现不同类别、不同技术的前端设备的任意扩展和动态接入,满足全省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开放性要求。视频监控平台软件系统必须有开放性接口技术。通过该接口,可以轻松实现将市面上各种不同技术规格的DVR、嵌入式视频主机、普通摄像机、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乃至不同技术规格的视频压缩卡都纳入系统控制。同时,各种新的技术、新的设备都可以通过监控平台软件系统的视频源接口技术轻松得到扩展应用。12.1.1.8终端/用户纵深式控制管理视频监控平台软件必须采用基于资源架构下的权限纵深式管理机制。系统在省厅资源中心对系统资源的集中控制、管理和监视,通过授权方式实现用户终端的权限控制。系统中所有注册用户根据权限、所在机构的不同等属性组成多级的管理结构,用户根据级别访问不同内容的视频资源。其中高级别权限用户可以随时掌控其权限范围内用户的客户端使用情况,并对可疑用户进行远程封锁管理。提供应用系统授权分级管理,用户登录操作鉴权处理以及系统日志等系统安全管理控制能力。同时,根据业务需求,系统也可提供临时的授权,使低级别或其余机构的用户跨级访问非权限范围内的视频资源。这种纵深式的管理机制使监控平台软件的管理更加安全、灵活、方便。12.1.1.9基于分布式的海量视频存储技术视频监控平台系统软件必须具有分布式海量视频信息存储技术。该技术是以资源中节点之间的备份为基础,将网络连接存储(NAS)、存储局域网(SAN)等多种不同的技术、不同的管理工具和不同的存储应用融合在一起,使得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实现在多重节点上进行内容管理与储存,在存储环境上的多重节点进行资料转移与传输。使系统存储简单化,兼容不同的网络协议,支持不同的系统平台,在各个分布系统上运行而且同步。12.1.1.10视频源海量访问中的发布技术(P2P技术)与传统的分布式网络不同点在于,P2P网络的目的是将频繁联接和离开P2P网络的主机整合起来。简单的说,P2P网络其实是在当前的实际网络之上通过路由机制实现的一种应用层上的覆盖网。n对等网络中的计算机(称为对等机)通过直接交换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的网络,网络中所有的结点是对等的,具有相同的责任与能力并协同完成任务,对等机兼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功能。对等点之间通过直接互连实现信息、处理器、存储甚至高速缓存等资源的全面共享,无需依赖集中式服务器支持,消除了信息资源孤岛和C/S模型中的服务瓶颈问题。视频源的海量访问支持是大型视频监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视频监控平台系统软件必须有基于P2P技术处理大型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源海量访问的全套组件。通过P2P技术的服务,系统网络的资源和服务均可按照实际需要被分散在各系统节点上,信息的传输和服务的实现都直接在节点之间进行,无需中间服务器的介入,避免了可能的瓶颈。信息的传输分散在各节点之间进行而无需经过某个集中环节。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中散布的大量普通节点,将计算任务或存储资料分布到所有节点上。利用其中闲置的计算能力或存储空间,达到高性能计算和海量存储的目的。12.1.1.11软件版本同步更新技术对一个大型视频监控系统而言,软件的局部更改是不可避免的事,甚至可能是经常性的事情。但是,由于涉及到的计算机节点可能非常多,软件版本更新工作将十分繁琐,如果一些更新一些不更新,则系统运行将发生混乱。系统采用同步更新机制。该机制的要点有:Ø在系统中有一个专门的软件版本管理服务器,存放系统的最新版本;Ø在系统各主机节点开机进入系统后,该节点将自动将本机的当前软件版本号提交系统软件版本管理服务器验证;Ø当系统软件版本管理服务器发现某节点的软件版本号属于低版本号时,将系统最新版本的软件发送给该节点Ø节点主机接收到新版本的软件后,自动启动安装过程,安装完成,则启动该新版本软件运行之。12.1.1.12传输故障自愈技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系统发生传输故障,可能带来重要信息丢失、网络阻塞、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在网络平台下连续性要求较高且恒定大码流的视频流传输中的传输故障的技术解决,是一个大型应用系统取得稳定运行性能的技术难点。n12.1.1.13流媒体服务在网络上传输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目前主要有下载和流式传输两种方案。A/V文件一般都较大,所以需要的存储容量也较大;同时由于网络带宽的限制,下载常常要花数分钟甚至数小时,所以这种处理方法延迟也很大。流式传输时,声音、影像或动画等时基媒体由音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的连续、实时传送,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经过几秒或十数秒的启动延时即可进行观看。当声音等时基媒体在客户机上播放时,文件的剩余部分将在后台从服务器内继续下载。流式不仅使启动延时成十倍、百倍地缩短,而且不需要太大的缓存容量。流式传输避免了用户必须等待整个文件全部从Internet上下载才能观看的缺点。流媒体指在Internet/Intran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流式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开始部分内容存入内存,流式媒体的数据流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只是在开始时有一些延迟。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流式传输。12.1.1.14数据库管理服务包括数据库接口管理、分布式数据库访问服务、数据库备份服务、数据库同步处理等。系统必须采用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口,支持SQLServer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作为应用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在应用数据库中,存放应用系统用户信息、用户权限、用户身份认证、资源信息、资源树信息、资源子树信息、节点信息、冗余节点信息、系统运行计划信息、终端设备及配置信息、设备状况信息、针对各节点的视频传输策略信息、针对各节点的视频存储策略信息、报警联动策略信息、系统运行作日志等重要信息。12.1.1.15节点信息管理在监控平台软件系统中,节点主要指用户系统中形成网络连接某个运行系统,如运行于市公安局监控中心和运行于下属各所队的网吧监控主机系统、系统的分控主机、一台前端DVR主机等。每个系统中的节点(资源节点)具有容器的特点,其中容纳了若干系统资源,从而形成属于该容器内的资源的集合,对一节点的访问既可是对该节点本身的访问,也可是对该容器内资源集合的访问。n系统的节点信息管理模块提供节点建立和定义、节点资源配置、节点功能模块配置、节点信息发布、节点运行状态控制管理等功能。12.1.1.16用户信息管理用户信息包括名称、帐号、部门、职位、口令字、以及其他附加信息。平台软件的用户信息管理模块提供用户建立、用户信息修改、删除等管理功能。12.1.1.17用户权限管理包括用户权限设置,调整、封锁、迁移、权限表管理及应用系统用户权限认证等。系统采用严格的操作密码保护机制。系统对所有的操作键盘和用户进行管理,登陆和退出服务器都有密码保护。维护人员如需修改设备设置,必须输入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其中包括用户默认权限和用户特定权限。根据用户的级别、业务种类、不同的区域对操作员分配不同的权限对不同的资源的访问有不同的控制。系统管理员可以将用户及权限自由组合成各种“角色”(即权限组),以方便对用户的管理。根据分级授权、统一管理的原则。每一个权限管理细节渗透到系统的每一事务点上,包括资源、通道、链路、节点、DB、网传回放等多个方面。对事务点的操作提供增加、修改、删除、传送、指定、互斥、锁定、回滚、备份、恢复、回放等多方面的权限控制。12.1.1.18视频存储服务视频存储服务模块提供存储服务器建立、存储服务器发布、视频存储处理、视频信息存储管理等功能。根据网络传输格式自适应存储格式为CIF、DCIF、D1可选,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制订自动录像存储的策略,并具自动检测磁盘空间,当超过一定量时发出报警。系统支持集中存储、分布式存储结构,支持DAS、NAS、SAN多种存储方式。12.1.1.19视频转发服务视频转发服务模块提供视频转发服务器建立、视频转发服务器发布、视频转发处理、视频转发管理等功能。n为缓解网络带宽紧张的局面,对该区域内的视频服务器的访问全部通过视频转发模块来进行转发,使得视频服务只占一个通道。视频转发模块的多级设置可提高响应访问的效率,合理规划流媒体管理软件的设置,能为所有的硬盘录像机提供统一的信息获取、转发和代理服务,并提供文件索引信息,当用户远程监控、回放图像或查询告警信号时,视频转发服务器应向用户发送所请求的索引信息,以求更少的时间代价换取更高的带宽利用率。视频转发服务模块在应用中不受用户数目的限制,可根据应用系统实际带宽预定的极限工作临界阀值和所要求的图像质量以及转发服务器的设备性能,系统会自动监视视频流的大小,采取流量自动控制,动态调整图像格式,以免多用户同时访问时造成网络堵塞风暴。12.1.1.20节点巡检与校时包括对各前端DVR/DVS主机、各系统节点、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硬盘录像机、视频服务器、光端机以及网络连接的状态进行定时巡回检查,将取得的数据存贮在系统日志中。并完成系统各节点的系统时间统一校正。12.1.1.21系统日志管理包括系统运行日志的自动记录生成、日志查询、日志维护等日志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它可以记录下系统所产生的所有行为,并按照系统日志规范表达出来。我们可以使用日志系统所记录的信息为监视系统运作,调整系统行为,为系统进行排错,优化系统性能,为监控审计提供数据基础,使监控审计任务和系统维护的主要工具之一。12.1.1.22客户端服务功能客户端服务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发布到任何授权的节点主机中,比如,可以是各级监控中心的主控台,也可以是某一普通使用人员的桌面PC、甚至是某个末端客户系统。12.1.1.23视频服务包括视频的接收、浏览和本地录像保存服务。12.1.1.24设备参数管理前端设备工作参数的远程管理,包括远程设备的本地节点注册、远程设置DVR/DVS参数,包括通道参数、报警参数、串口参数及视频参数,远程修改DVR/DVS参数、系统新设备的远程安装等。12.1.1.25前端摄像机控制支持对前端设备的全面控制。可以提供云台控制、探头设置、设备注册、设备监视等对前端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功能。12.1.1.26用户界面n用户界面模块提供单画面、4画面、8画面、9画面、16画面、32画面的画面分割模式,支持多画面全屏和单画面全屏显示,可在各种多画面监控模式间自由切换系统自动记忆用户界面分割模式,当用户重新启动软件切换到监控模式后自动启动该用户上次记忆的监控视频,用户也可以设置电子地图的登陆界面,系统会弹出默认的所辖区域地图界面。在每个视频窗口切换视频时,系统将保存切换记录,用户可通过选择菜单中的“回显”项切换到之前监控的视频。对前端镜头变焦、云台方位控制时,系统既可提供用鼠标点击软键盘(控制按纽)进行图像缩放、焦距调节、预置位设置等设备控制操作。为保证系统的安全,防止无操作权限人员非法操作,当操作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对键盘无动作操作,系统会自动对该键盘的控制权进行注销,即键盘放弃对该系统的控制权。自动注销的时间范围可调,注销后当需要再操作键盘时,需要输入该用户的授权码,才能进行操作。对软键盘同样具有自动锁定功能,当再需要操作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及密码才能操作,以防止无授权人员非法操作。用户可以在键盘里输入摄像机的相对应编号,即可显示出该摄像机的图像。也可在电子地图上直接点击该镜头,在电视墙或监视屏幕里也能直接显示该镜头的图像。在用户界面中,可对每路视频启动和停止录像。可将抓拍的图片保存在预设的目录下。12.1.1.27电子地图视频监控平台软件支持位图和矢量地图方式,支持MAPINFO数据库,支持已有的GIS数据包,支持地图的自由缩放、自动定位和报警切换,并提供与现有各大GIS/GPS提供商的标准数据接口,可以在第一时间为监控中心提供定位到点的报警支持,并可以利用现有的地图数据为系统提供服务。12.1.1.28视频回放包括本地视频存储信息回放、异地存储的视频信息的远程搜索回放,支持快放、慢放、本地逐帧回放、按下载播放模式回放,或按流媒体模式边传输边播放。可通过摄像机+时间组合条件查询,回放时支持下载、抓图等功能。12.1.2视频监控及联网传输平台通过建设公安视频专网传输平台,实现省、市、县区、派出所四级图像控制中心“横向接入、纵向联网”,全面整合各级、各部门公安现有视频通信系统与相关资源,进一步完善社会图像资源接入工作,利用现有指挥通信系统和保障手段,建立健全“n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高效通畅”的公安指挥通信机制,为各级公安机关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图像资源支撑服务,实现相关事件现场的实时图像、语音、数据及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指挥决策部门,使其能全动态、可视化掌控现场信息,满足指挥调度需求。12.2网络平台的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2.2.1监督检查网络基础平台的整体性能(1)网络连通性能(2)网络传输性能(3)网络安全性能(4)网络可靠性能(5)网络管理性能(6)关键网络设备的冗余能力测试,关键部件,如电源、路由处理板、接口板支持热插拔;(7)链路和线路冗余测试;(8)网络流量及路由转发能力测试(9)组播测试(10)动态路由测试(11)静态路由测试(12)VLANTRUNK功能测试(13)VPN测试(14)TELNET测试(15)DHCP功能测试(16)端口控制功能测试(17)FTP功能测试(18)设计要求实现的其他功能,如链路负载均衡等(19)网络设备和TCP/IP网络的检测主要考虑的技术指标1)吞吐量n吞吐量测试可以确定被测试设备或被测试系统在不丢包的情况下所能支持的吞吐速率。在每一端口上,以全线速度(或测试设置中规定的速率)在测试设置规定的时间段内生成传输流。如果任何端口出现丢包,就将负载减少50%并重新开始测试。然后,用二分搜索法搜索没有包丢失发生时的最大速率。这个速率就是设备的吞吐率。2)包丢失测试通过测量由于缺少资源而未转发的包的比例来显示高负载状态下系统的性能。在规定时间内生成100%的负载(或者按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比例)。在测试结束时,报告每对端口应当转发但被丢失的包的百分比。测试设备中规定的每一种包长度都要进行包丢失测试。3)延时延时测试测量系统在有负载条件下转发数据包所需要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生成100%的负载(或者按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比例)。在测试过程中,测量每对端口上的每一个包的延时。对于存储转发设备来说,测量的延时是指从输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达到输入端口的时刻到输出帧的第一个比特出现在输出端口上的时刻的时间间隔。对于直通设备来说,延时是指从输入帧的第一比特到达输入端的时刻,到输出帧的第一比特出现在输出端口的时刻的间隔。测试设备中的每一种包长度都要进行延时测试。4)背靠背性能背靠背性能测试通过以最大帧速率发送突发传输流,并测试无丢包时的最大突发长度(总包数量)来测试缓冲区容量。在全负载条件下生成突发传输流,如果所有的包都得到转发,就增加突发长度,并重新进行测试。但是如果某一对端口上出现包丢失,将突发长度减少一半,并再次进行测试。然后,利用二分搜索法查找无包丢失时的最大突发长度。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每一种包长度都要进行背靠背性能测试。12.2.2监督检查服务器和操作系统整体性能(1)服务器系统的关键部件(网卡、电源、CPU等)发生故障时的可靠性测试;(2)双机热备功能测试,即高可靠性的实现效果;(3)存储设备离线和存储光纤交换机单点故障时主机的运行状态测试;(4)服务器系统压力测试12.2.3监督检查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1)存储系统RAID功能测试(2)存储数据的读、写速度;(3)数据加密功能;(4)备份系统对重要数据的即时备份能力;n(5)备份管理软件功能测试,包括显示备份网络拓扑结构图、识别并显示磁带库驱动器、监控作业任务的执行情况(备份进度、资源利用率等)、监控进程的状态等;(6)备份策略测试,包括设置备份对象、数据保存时间、备份时间段等;(7)支持备份方式,如数据库全备份、数据库增量备份、文件全备份、文件增量备份、系统全量备份、系统增量备份、跟踪备份等多种备份方式。12.2.4监督检查网络安全和管理平台1)防火墙系统的验收(1)支持入侵检测的类型,如扫描探测、DoS、Web攻击、特洛伊木马等;(2)支持同时建立的VPN隧道等;(3)SSH远程安全登录功能;(4)对HTTP、FTP、SMTP等服务类型的访问控制功能;(5)静态、动态和双向NAT功能;(6)域名解析和链路自动功能;(7)日志的统计分析功能;(8)非法攻击告警方式;(9)策略备份和恢复功能;(10)检测DoS攻击的能力,例如对SYNFlood、TearDrop、PingofDeath、IPSpoofing等攻击的过滤访问能力;(11)带宽和流量的管理功能;(12)SCM/ADS客户隧道配置参数自动集中管理功能(13)负载均衡功能;(14)双机热备功能;(15)Web自动页面恢复功能;(16)与入侵检测系统的联动能力。2)入侵检测和漏洞扫面系统1)入侵检测系统(1)对外部攻击的检测能力(2)知识库完备程度(3)对国际标准漏洞库的支持n(4)规则自定义功能(5)事件快速检索功能(6)控制台报警功能(7)风险分级功能(8)事件分析和事后处理功能(9)实施监控功能(10)安全事件报表统计功能(11)高风险事件IP地址分组分析功能(12)手动备份、删除、合并数据功能(13)对漏洞扫描系统的反应能力2)漏洞扫描系统(1)扫描结果分析测试(2)策略库维护测试(3)用户管理测试(4)日志管理测试(5)在线升级测试12.2.5其他网络安全系统测试1)网络防病毒系统(1)实时扫描功能(2)立即扫描功能(3)部署病毒库更新功能(4)日志管理功能(5)病毒扫描信息统计功能(6)损坏清除功能(7)集中管理功能2)安全审计系统(1)进行系统数据收集,进行统一存储,集中进行安全审计(2)支持基于PKI的应用审计(3)支持基于XML的审计数据采集协议n(4)提供灵活的自定义审计规则3)Web信息防篡改系统(1)对多种操作系统的支持(2)集成发布与监控功能(3)实时信息发布与备份功能(4)自动监控、自动恢复和自动报警功能(5)日志管理、扫描策略管理和更新管理功能12.2.6网络管理系统1)网络管理对整个网络和指定子系统或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包括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网络联接状态、服务器资源(CPU/内存/存储)、应用性能(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上层应用)、故障分析和定位等内容。2)系统管理服务器系统、存储和备份系统、网络服务、网络安全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3)运行维护管理对网络系统各种资源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和自动预警。12.3视频监控平台软件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2.3.1平台软件做好前期需求分析的调研和采集工作由于各级公安系统已建立各自的相对独立的视频指挥专网,但各系统采用的都是不同的系统和产品,有模拟方式的、有数字方式的、有数模转换方式的等等,且产品五花八门,有进口设备、有国产设备,因此在后期的软件开发阶段必须做好调研工作,要详细作好记录,例如:设备名称、设备数量、系统结构图、SDK包、软件接口、监控点数量、分类和名称,这样可方便后期工程针对各个系统进行专项检查、测试和验收。12.3.2平台软件做好用户需求的确认对于前期的调研结果以及和用户需求沟通,最终要对用户需求进行确定,这是所有软件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用户没有看见结果和形象的内容,一般不太愿意进行需求确认,这将会为后期工作埋下隐患。12.3.3确定系统的功能根据公安视频专网的特点,平台软件必须实现支持多种数据库管理、n流媒体转发、各级存储、图像调用、回放、抓图、前端摄像机控制、远程配置管理、万能解码、软件版本的同步更新、万能接入前端、可扩展、电子地图、便捷的操作界面等相关功能。12.3.4系统框架设计由于视频监控联网系统设计的单位较多、人员岗位分工较细、管理层级多、权限划分严格、安全保密要求高,平台软件必须有组织的、灵活的人员和权限管理功能。各级操作界面简单、明了、易用。系统应提供安全的管理机制。系统对操作系统、数据库没有依赖性、支持多种中间件和多种大型数据库软件,系统还应提供开放的数据接口,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扩展性。12.3.5对不同应用系统的连通性调试目前公安系统有治安卡口、道路监控、警务督察、移动图像等多种视频接入系统,同时这些系统还有多种接入模式、多种产品组成,将这些系统安全、准确、高效、实时的接入传输平台,将是本次工程的重点,因此我们要对每一个接入单位、每一种接入方式进行测试和监督检查。12.3.6对接入资源信息目录梳理工作本次信息资源涉及的范围广范,信息纵横交错,资源因面向适用对象的本同,提供的服务也不同。对资源的整理可以通过资源目录梳理的方式实现。通过资源梳理,整理平台的适用对象,明确不同使用对象关注的资源。目录梳理监理工作的重点:Ø明确资源的现状和特点;Ø明确资源的采集、维护等管理责任单位;Ø为资源的统一管理、查询打下基础。12.3.7平台的运行维护设计公安视频监控平台是基础设施建设,设计的技术、数据、产品间的接口非常复杂,平台的运行维护工作技术含量高,才外水这平台数据量的增多及各项功能的不断补充,平台的运维工作非常复杂,因此在项目前期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阶段就要在进行业主单位业务分析的同时,坚固日后平台不直、维护、省升级、调整、监控、、运行维护统计等运维需求,为系统提供完善的自动化运行维护技术手段。n12.4公安高清指挥会议系统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我们多年来在视频指挥工程监理当中的实际经验,高清视频指挥系统工程中容易发生和忽略问题是:1、视频图像不能满足4CIF标准要求,图像有马赛克现象;2、声音传输存在延时问题,与图像不同步;3、MCU的部分功能没有实现;Ø低带宽下保证高清晰,高流畅性的视频质量;Ø支持互控级联模式,实现一个界面控制多台MCU;Ø同一会议中支持不同的视频协议、音频协议,视频分辨率的会场加入,可根据终端的能力集自动选择适合终端的协议。4、中央控制器的所有控制功能没有实现,不方便操作人员的后期使用,影视频切换不方便;5、设备连线不规范、标示不清晰、准确。12.5精密空调的漏水检测、温湿度的控制紧密空调的漏水检测功能多数是后配功能,但紧密空调的漏水对机房的危害非常严重,在安装空调时必须在通条的周围以及上下水管沿线附近安装漏水报警检测绳。根据国家A类机房规范要求,机房温湿度在秋冬季和春夏季均有不同的要求,必须设置好相关参数,满足规范要求。12.6机房电气隐蔽工程的监控要点机房建设的目的是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硬件设备搭建一个环境平台,所以机房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运行的性能。因此,在机房建设监理工作中,监理工程师应熟悉机房建设的整个过程、分析机房建设的重难点,并能准确设置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点。而隐蔽工程是机房电气安装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隐蔽工程在施工中一旦完成隐蔽,将很难再对其进行质量检查。所以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房后期的穿线质量、设备安装质量、使用功能和用电安全。本文针对我们赛迪监理以往在隐蔽工程监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具体项目经验探讨了机房电气隐蔽工程施工时应重点监控的要点,并提出建议。12.6.1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1保证图纸会审质量n图纸会审对工程施工至关重要。在开工之前,一定要结合土建、水暖、电气通风空调和消防等专业的设计仔细阅读电气图纸,从施工的可行性、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检查并排除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因素,降低施工难度,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1)开关、插座和配电箱的位置是否合理,是否同其它专业的设备冲突。例如在某项目的施工图纸中将开关、插座设计在窗户和幕墙上,导致无法安装固定;有的墙体太薄,不能隐蔽配电箱;有的配电箱的位置与地暖集水器、消防箱的位置冲突,无法施工;有的插座设计在烟道上,管路无法暗敷等。2)电气元件高度、尺寸是否合理。赛迪监理在以往项目中发现机房经常存在如下问题:有的配电箱设计高度为底边距地1.4m,而楼层标高为3m,稍大的箱体无法安装;有的配电箱设计在管道井内,而管井尺寸较小,导致安装完的配电箱无法正常开启;有的设备设计高度过高,不利于操作和检修等。3)进户套管的数量、尺寸及管与管之间的距离是否合理,标高与其他专业管路是否冲突。例如,有的进户套管较多,而设计未标明管与管间的距离,施工的管间距太小,则管间防水无法施工,太大则可能影响其它专业管路进户;有的进户管的标高设计有错误,导致进户管在地面以上等。1.2加强穿线管等管件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和设备是保证隐蔽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我们赛迪监理在以往项目中严把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查关,认真查看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以及3C认证标志,确保电气隐蔽配管管材在“中型”以上;同时严格检查进场材料和设备的材质、型号、规格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按要求取样复检,不合格产品不准进场使用。此外,我们还掌握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判断材料质量的技能,如PVC穿线管进场时,怎样判断管材的强度?我们监理采取的方法是“煨弯法”,夏天煨弯后用手用力捏弯的背面(弯的背面是薄弱处),若不易扁,说明强度符合要求;冬天煨弯时,管不断裂说明管不脆,适合温度低时使用。彩镀管(JDG)进场时要测量壁厚(烟台地方规定壁厚不得小于1.6mm),以保证钢管的强度等。12.6.2严格规范隐蔽工程监理流程在以往各个机房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隐蔽工程监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n1)承建单位应在隐蔽工程开工前进行报验2)监理人员应及时处理承建单位提交的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在隐蔽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理3)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建单位报送的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和验收记录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的进行签认4)末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隐蔽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拒绝签认,承建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实施12.6.3加强现场监督在机房建设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监理充分认识到隐蔽工程是质量隐患的埋藏点,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其隐蔽性很强,控制起来就难,作为监理控制来讲最好的办法是进行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细致检查和全方位旁站,因此在实施电气隐蔽工程时我们安排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地进行旁站,并作好施工记录,同时用照片的形式对这些隐蔽部位的施工过程加以留存。整个过程认真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展情况。做到了在施工中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隐瞒问题。12.6.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电气隐蔽配管工程质量监控要点在对混凝土楼板内的隐蔽配管施工监理过程中,我们着重控制PVC管的固定和保护,保证管路敷设在底层钢筋的上方,且固定牢靠;穿线管连接处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增加钢套管,避免其被钢筋压扁;电气管路敷设时远离烟道、排水立套管的预留洞口,有效防止了后期洞口扩大或移位时破坏穿线管路;严格把关管路的材质以符合设计要求,从而避免出现PVC管代替钢管使用的情况,钢管与PVC管也不得相互连接。2)电气配线工程质量监控要点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监理高度重视插座、螺口灯头、零线与相线接线,注意采用左零右火和上零下火上接地的作法,用试电笔或测试插头进行检验,不允许出现零线与相线接反的情况;注意电线绝缘层的颜色控制: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PE为双色,且同一建筑物内的线色应该一致;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接头应设在过线盒(箱)内;导线连接应采用绝缘压接帽新工艺,铜线接头处要搪锡处理,严禁接头处虚接或未用绝缘带包扎,只用黑胶布缠绕的做法,从而保证了配线工程质量。n12.6.5建立完备的隐蔽工程档案机房隐蔽工程档案与后期机房维护、改建、扩建的必需资料。我们赛迪监理充分认识到隐蔽工程档案的重要性,通过采取“三个确保”,保证了以往项目的档案完备。第一,确保隐性工程档案一全二准。所谓全,就是资料、图纸要全,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单一定要有,千万不能缺少所谓准,就是所有的管线标记的方向、地点、长度、埋设的深度、口径的大小要十分准确,为后来者搞改建又扩建提供方便,不留隐患。第二,确保对这种永久性档案保管条件过关。无论是专业档案馆保管,还是本单位保管,都要以延长档案的寿命为目的,硬件上符合要求,铁橱存放,盒装为最宜。切实做到防虫蛀、防火、防水、防光、防止不适的温度、湿度。第三,确保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此项工作。机房建设中的隐性档案,是基建档案中重中之重的档案。如果没有责任心强的人负责收集、整理这些档案,势必造成材料残缺,埋下种种隐患。12.6.6 UPS三相输入的零线线径要适当加粗按照通常的电工标准和经验数据,零线线径一般取相线的50%~75%,而实际上,由于计算机机房内小型机、服务器等容性负载的非线性特性和由此而带来的谐波等的干扰以及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影响等,使其零线电流往往要接近或者超过相线的电流值,有的地方甚至还会出现零线电流加倍超过相线电流的情况。因此,如果我们的零线不具有能够承载足够载流量的线径,就会使零线线阻变得很大,零线电压(零地电压)随之升高,严重的还会使零线的导线发热,甚至造成零线开路(脱零)等严重事故。根据我们的经验,在以容性负载为主的计算机机房中,建议将UPS三相输入的零线线径放宽到相线线径的1.2~1.5倍,这样可以十分有效地减少谐波的干扰,降低零地间的电压。12.6.7关于“零地短接”问题对于UPS输出端的零地电压偏高的现象,可采用再打接地桩的办法来抑制零地电压,但是如果该机房周围全被高楼大厦包围,实在难于实施;如果放任不管,则如此高的零地电压对于主机房内重要的计算机设备的上线使用,存在严重隐患。我们建议用零地短接的方法来消除零地电压,因为一旦零地短接,零地电压必然会下降。(依据为: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该规范的第9条在关于不间断电源安装中的9.1.4款中明确指出:“n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性线(N极)通过接地装置引入干线做重复接地,有利于抑制中性点漂移,使三相电压均衡度提高。同时,当引向不间断电源供电侧的中性线意外断开时,可确保不间断电源输出端不会引起电压升高而损坏由其供电的重要用电设备,以保证整幢建筑物的安全使用。12.6.8关于“电池连线”线径过细问题对于本次配备的是大功率UPS,电池间通过的电流较大,电池之间的连线过细将会引起线缆发热现象,严重时可能引起火灾,电池连线必须保证充足的余量。12.7前端视频采集系统的监理重点和难点1、做好立杆基础的现场检查,对基坑的深度、宽度、长度做好测量和图像取证;2、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取样封存和符测;3、对地笼用钢筋的材质、标号和地笼的规格尺寸进行测量;4、对接地电阻值进行逐一测试;5、对设备连线的规范、标示的清晰、准确进行逐一检查;6、对每一台摄像机安装时进行取证检查,防止施工单位更换设备;7、对前端设备做好警示标示工作;8、做好前端采集系统的相关部门协调工作,保证工程按期完工。第十三章本工程项目的难点、重点的监理措施本项目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施工范围广,我公司承诺对每一个点从前期的需求调研阶段到施工阶段直至竣工验收阶段进行全程监理。13.1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图纸会审质量图纸会审对工程施工至关重要。在开工之前,一定要结合土建、水暖、电气通风空调和消防等专业的设计仔细阅读电气图纸,从施工的可行性、使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检查并排除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因素,降低施工难度,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13.2加强穿线管等管件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和设备是保证隐蔽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我公司监理在以往项目中严把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查关,认真查看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以及3C认证标志,确保电气隐蔽配管管材在“中型”以上;同时严格检查进场材料和设备的材质、型号、规格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按要求取样复检,不合格产品不准进场使用。此外,我们还掌握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判断材料质量的技能,如PVCn穿线管进场时,怎样判断管材的强度,我们监理采取的方法是“煨弯法”,夏天煨弯后用手用力捏弯的背面(弯的背面是薄弱处),若不易扁,说明强度符合要求;冬天煨弯时,管不断裂说明管不脆,适合温度低时使用。彩镀管(JDG)进场时要测量壁厚,以保证钢管的强度等。13.3严格规范隐蔽工程监理流程1)承建单位应在隐蔽工程开工前进行报验。2)监理人员应及时处理承建单位提交的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在隐蔽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理。3)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建单位报送的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和验收记录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的进行签认。4)末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隐蔽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拒绝签认,承建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实施。13.4加强现场监督在基础平台建设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监理充分认识到隐蔽工程是质量隐患的埋藏点,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其隐蔽性很强,控制起来就难,作为监理控制来讲最好的办法是进行过程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细致检查和全方位旁站,因此在实施电气隐蔽工程时我们安排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地进行旁站,并作好施工记录,同时用照片的形式对这些隐蔽部位的施工过程加以留存。整个过程认真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展情况。做到了在施工中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隐瞒问题。13.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电气隐蔽配管工程质量监控要点在对混凝土楼板内的隐蔽配管施工监理过程中,我们着重控制PVC管的固定和保护,保证管路敷设在底层钢筋的上方,且固定牢靠;穿线管连接处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增加钢套管,避免其被钢筋压扁;电气管路敷设时远离烟道、排水立套管的预留洞口,有效防止了后期洞口扩大或移位时破坏穿线管路;严格把关管路的材质以符合设计要求,从而避免出现PVC管代替钢管使用的情况,钢管与PVC管也不得相互连接。2)电气配线工程质量监控要点n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监理高度重视插座、零线与相线接线,注意采用左零右火和上零下火上接地的作法,用试电笔或测试插头进行检验,不允许出现零线与相线接反的情况;注意电线绝缘层的颜色控制: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PE为双色,且同一建筑物内的线色应该一致;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接头应设在过线盒(箱)内;导线连接应采用绝缘压接帽新工艺,铜线接头处要搪锡处理,严禁接头处虚接或未用绝缘带包扎,只用黑胶布缠绕的做法,从而保证了配线工程质量。3)机房地面工程设置质量控制点机房地面工程因为涉及到承建单位强、弱点桥架的施工,这些工序的施工质量影响到通信线缆信号的传输质量。因此,在地面工程施工时,监理人员可设置质量控制点对其进行现场监理。   4)隐蔽工程设置质量控制点机房内隐蔽工程的施工,主要涉及前面钢架防锈、墙面保温层、顶面地面防尘、地面保温等工序的实施,这些工序主要是保证机房内部环境质量能够达到标准,并且由于隐蔽工程本身就要求随工进行验收。因此,在此设置质量控制点,能够有效的保证机房建设环境质量,避免返工造成工期延误。5)通信线缆测试过程设置质量控制点通信线缆的测试是保证后期应用系统数据传输质量的好坏关键手段。在此设置质量控制点,监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各个信息点位线缆测试的真实情况,并及时要求承建单位对不合格的信息点进行整改,保证最终线缆测试合格,形成相关报告。13.6建立完备的隐蔽工程档案我们监理人员充分认识到隐蔽工程档案的重要性,通过采取“三个确保”,保证了以往项目的档案完备。第一,确保隐性工程档案一全二准。所谓全,就是资料、图纸要全,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单一定要有,千万不能缺少所谓准,就是所有的管线标记的方向、地点、长度、埋设的深度、口径的大小要十分准确,为后来者搞改建又扩建提供方便,不留隐患。第二,确保对这种永久性档案保管条件过关。无论是专业档案馆保管,还是本单位保管,都要以延长档案的寿命为目的,硬件上符合要求,铁橱存放,盒装为最宜。切实做到防虫蛀、防火、防水、防光、防止不适的温度、湿度。第三,确保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此项工作。工程建设中的隐性档案,是档案中重中之重的档案。如果没有责任心强的人负责收集、整理这些档案,势必造成材料残缺,埋下种种隐患。n13.7加强进场设备的质量控制材料和设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我公司监理在以往项目中严把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查关,认真查看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做好设备的加电测试工作。13.8建立完备的工程档案网络工程档案与后期维护、改建、扩建的必需资料。我们监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工程档案的重要性,通过采取“三个确保”,保证了以往项目的档案完备。第一,确保隐性工程档案一全二准。所谓全,就是资料、图纸要全,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单一定要有,千万不能缺少所谓准,就是所有的管线标记的方向、地点、长度、埋设的深度、口径的大小要十分准确,为后来者搞改建又扩建提供方便,不留隐患。第二,确保对这种永久性档案保管条件过关。无论是专业档案馆保管,还是本单位保管,都要以延长档案的寿命为目的,硬件上符合要求,铁橱存放,盒装为最宜。切实做到防虫蛀、防火、防水、防光、防止不适的温度、湿度。第三,确保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此项工作。机房建设中的隐性档案,是基建档案中重中之重的档案。如果没有责任心强的人负责收集、整理这些档案,势必造成材料残缺,埋下种种隐患。13.9做好现场监督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现场督导是监理机构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监理工程师在项目现场对某些关键活动(比如需求调研、用户培训、承建单位内部评审、集成测试等)的实施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13.10做好现场测试工作测试是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承建单位内部、监理机构、业主单位和业主单位认可的第三方对项目成果进行测试。监理机构的测试目的主要是检查和确认系统质量和完成的工作内容等。(1)测试的依据:主要有软件需求规格的说明、项目设计方案、项目招标文件、国家或国际标准规范等。(2)n测试的手段:信息系统的测试一般手工进行或借助于专用的测试软件进行。在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过程中,对于完成部分,监理工程师将要求承建单位的测试人员随时进行测试,采用随机抽测或全测的方式,若发现不合格,将扩大测试范围,并要求承建单位查找原因和改正。在承建单位自检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将进行独立的测试。独立检测的取样和试验由监理工程师完成,承建单位予以协助。13.11做好现场检查工作监理工程师必须到承建单位开发现场检查承建单位质量保证活动、配置管理活动、测试等项目活动产生的记录、会议纪要、评审报告等,以监督、督促承建单位投入充分的资源以保证软件过程和软件产品的质量。(1)关键项目文档的评审重要的管理和技术类文档如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概要(结构)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等技术文档,对于整个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开始和结束时,我们将组织相关技术专家、用户、承建单位参与的文档评审,对上述文档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后,作为项目基线存档,用于指导下一个环节的工作,并作为相关系统验收依据。评审的目的主要是公正地检查项目质量。项目评审一般在主要的项目里程碑接近完成时进行,比如软件开发项目的需求采集完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经承建单位内部评审审合格后,监理机构应组织业主单位、有关专家进行联合评审。通过评审,可以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软件开发类项目需要评审的内容有: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Ø承建单位提交的项目管理文档(项目计划、项目质量保证计划、项目配置管理计划、用户培训计划、测试计划等);Ø承建单位提交的项目技术文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总体技术方案、软件设计方案、测试方案、验收方案等);Ø承建单位提交的项目技术转移和项目验收文档(用户培训手册、用户使用手册、系统维护手册等)。n第十四章监理的检测、试验手段和内容14.1综合布线工程的检测和试验手段14.1.1物质进场检查1)检查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材料是否与设计文件完全相符。2)严格按照施工物资材料进场报验流程进场设备、材料逐项检查、清单,包括:合格证、本年批次产品出场检测报告、外观、数量、规格、型号、产品序列号等;部分设备还应现场加点、试车,抽样测试;如有进口产品应检验本批次产品商检证明、原产地证明;开箱时检测随即文件是否符合要求。3)线缆检验Ø工程中使用的双绞线的型号、规格和格式及数量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Ø根据材料运单对检查线缆的包装标志,要求内容应齐全,字迹清晰。外包装应注明线缆的型号、规格、线径或芯数、端别、盘号和盘长等情况,并与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一致。Ø线缆外包装装应无破损,缆身外护套完整无损,无压扁或裂纹等现象。Ø对线缆有端别要求时,应拨开揽头,分清A、B端别,并在线缆的两端做出标记。Ø根据光缆出厂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审核光纤的几何、光学和传输特性及机械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Ø对于电缆的电气性能测试,应从本批电缆的任意3盘中截出100米进行抽样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工程验收基本连接要求。Ø一般使用五类以上电缆测试仪,对电缆的衰减和近端串扰的技术性能进行测试。其电气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4)光纤测试Ø衰减测试。采用光时域反射仪进行测试。如测试结果超出标准,出现与出场测试数值相差较大时,应查找分析原因,可用光功率计测试,并加比较,以便断定问题原因。Ø长度测试。对每根光缆进行测试比较,如在同一盘光缆中,发现光纤的长度相差较大时,应从另一端进行复测或作通光检查,看是否有断纤情况。Øn光纤跳线检查。查看外面是否做防火处理,以增强其保护性能,两端的活动链接器的断面是否配有保护盖帽。5)器材检查Ø采用钢管和硬聚氯乙烯塑料管的,应检验其管身是否光滑、均匀、无损伤和变形,管内壁光滑,孔径和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Ø各种铁件的材质和规格均应符合相关标准中规定的质量要求,满足安装施工要求。Ø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锌层应均匀。14.1.2施工检查1)机架、设备安装完工后,机架、设备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水平度和垂直度都必须符合生产厂家的规定,若厂家无规定是,要求机架和设备与地面垂直,其前后左右垂直偏差小于3毫米2)机架和设备上各种零件部应缺少或碰坏,设备内部不应留有线头等杂物,表面漆面如有损坏或脱落,应进行补漆,其颜射应与原来漆色协调一致。各种标志应统一、完整、清晰、醒目。3)机架和设备必须安装牢固可靠。在有抗震要求是,应根据设计规定或施工图纸中防震措施要求进行抗震加固。各种螺丝必须拧紧,无松动、缺少或锈蚀等缺陷,机架更不应有摇晃现象。4)为便于施工和维护人员操作,机架和设备前应预留1.5米的空间,机架和设备背面距离墙面应大于0.8米,以便人员施工,维护和通行。相邻机架应靠近,同列机架和设备的机面应排列平齐。5)机架、设备、金属钢管和槽道的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所有与地线连接处应使用接地垫圈,垫圈尖角营对应铁件,刺破其涂层。只允许一次装好,不得将已装过的垫圈取下重复使用,以保证接地回路畅通。6)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的连接硬件和信息插座都是重要的零部件,其安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连接质量的好坏,也必然决定传输信息质量。因此,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7)接线模块等连接硬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都必须与设备配套使用。根据用户需要配置,做到连接一年正确安装,线缆连接区域划界分明,标志完整、正确、齐全、清晰和醒目,以利维护和管理。n8)接线模块等连接硬件要求安装牢固稳定,无松动现象,设备表面的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做好美观整齐。9)线缆与接线模块相连接时,根据工艺要求,按标准剥除线缆的外护套长度。10)机架与机柜安装检查。Ø一般要求机柜与机架的那幢垂直偏差应不大于3毫米,组成的各种零件齐全,如有损伤脱漆部位应予补上。Ø箱体根据尺寸的大小可以采用螺栓固定在地面或墙上。Ø抗震要求如下:(1)机柜直接安装在地面,螺丝应紧固,但不能直接固定在活动地板的板块上。(2)机柜在形成列架时,顶部之间应采取由上架、立柱、连固铁、列间撑贴、旁侧撑贴合斜撑组成的加固连接网。构件之间应按有关规定连接牢固,使之成为一个整体。(3)机柜的底部应为地面加固,对于9度及以上8度以上的抗震设防,加固所应用的膨胀栓、螺栓等加固件应加固在垫层下的混凝图楼板上。如果采用活动地板时,在活动地板内可以预制抗震底座的方式与机柜进行加固。14.1.3综合布线验收阶段检查和测试1)基本链路测试连接方式基本链路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得固定链路部分,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方一般只对建筑物中这部分固定布线链路负责,它包括最长90米的水平电缆和在两端分别有一个连接点,即一端为工作区信息点,另一端属于配线设备楼层配线架上得跳线板插座,还包括连接点与测试仪之间两条各长2米用于测试的测试设备电缆,一般为测试仪的附件,带有NEXT专用电缆插头的测试电缆。2)信道测试连接方式信道又称通道,是用来测试端到端的链路,包括用户终端连接在内的整体信道的性能。它又称作用户链路连接方式,它测试的是链路全程特性,它包括90米的水平线缆、一个信息点、一个靠近工作区的转接点,还包括在配线架上得两处连接点和跳线及两端用户的末端接头配套,电缆插头一般为RJ45插头。3)验证测试n在新建的建筑物中,敷设线缆是伴随着建筑施工进行的。当水平线缆布完,尤其是装潢之后,想改变已布的线缆较困难。因此,安装人员可以边安装边测试,这样既可以保证质量又可以提高施工的速度。在工作区,线缆与相关连接硬件连接或者连接信息插座的安装人员做完一个接头时,可以立即检验电缆的端接情况。只要在脸上测试仪,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证实刚做完的连接是否正确。验证测试只要是测试线缆及连接件的连接性能,包括连接是否正确,主要是进行开路、短路和接线图测试。4)认证测试综合布线的通道性能不仅取决于布线的工艺,还取决于采用的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的质量、所以对线缆传输通道必须做认证测试。综合布线验收阶段测试内容:工作间到设备间的连通状况;主干线缆连通状况;跳线测试;信息传输速率、衰减、距离、接线图、近端串扰等。14.2机房建设工程的检测和试验手段14.2.1施工准备1)工程所用材料应检验,其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2)工程所使用设备、装备均应开箱检查,其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和技术文件齐全。3)工程所用材料、设备、装置的存储环境和方法及装卸搬运方式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必须有现场施工记录或相应资料,并由建设单位签字。14.2.2室内装修1)计算机机房吊顶板面应平整,不得起尘、变色和腐蚀。其边缘应整齐,无翘曲。封边处理后不得脱胶。填充顶棚的保温、隔音材料平整、干燥,并作包封处理。2)计算机机房隔断墙沿地、沿顶及沿墙面龙骨与建筑围护内表面之间应衬垫弹性密封性材料后固定。3)门框、窗框及隔断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平整,其间隙用非腐蚀性材料密封。当无明确规定时,隔断的沿墙立柱固定点间距不大于800毫米。4)活动地板的铺设应在机房内各类装修及固定设施安装完成并对地面清洁度处理后进行。n5)施工交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竣工图纸,主要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说明书,隐蔽工程记录。6)吊顶龙骨安装与建筑顶板相接必须牢固,安装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Ø吊顶的品种、规格、花式、团应符合设计。Ø吊顶下的表面应平整,不平度不大于3毫米。板面不得有污染、裂纹、受潮变形、锤伤等缺陷,饰面、吊顶板面不得脱皮期鼓。Ø金属龙骨安装应牢固、平直、不得有污染变形现象。7)隔断墙与建筑结构表面必须相接牢靠。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Ø材料的品种、规格、颜色和隔断墙安装等符合设计要求。Ø隔断表面应光洁、无腐蚀、色泽一致,配件及连接件安装应牢固。Ø立柱正、侧面垂直偏差度不大于2毫米/2米。Ø横撑水平偏差度不大于1.5毫米/2米。8)活动地板的铺设接缝应横平竖直,检验及抽样方法如下:Ø不平度用2米直尺的楔形塞尺沿纵、横、斜三测量。Ø垂直度用2米拖线板逐墙检查。每墙不少于三处。Ø水平度采用水平尺与塞尺配合检查。14.2.3空气调节1)计算机机房吊顶内及或定地板下空间作为静压箱时,管道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Ø静压箱内各种管道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Ø在静压箱与各种管道接缝处应采取密封措施,做到清洁、严密。2)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Ø■安装在室内时,应设置在空气流通的回风气流中。Ø■安装在活动地板下时,应设置在离空调器出风口顺气流方向3米远处气流均匀的地方。3)室外风冷冷凝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Ø■风冷冷凝器的四周应留有足够的通风及维修空间。Ø■连接空调器与风冷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耐热聚乙烯管、保温泡沫橡胶管、玻璃纤维管等保温材料。Ø■当风冷冷凝器位置高于空调器时,连接风冷冷凝器和空调的气体竖管上应设存油湾,液体竖管上应设反向存油湾。n4)空调器管道存油湾不得超出管径1/3的凹陷。5)检查所有气管焊口及装配出,应严密五泄漏,焊口平整、无毛刺。14.2.4电气设备1)电气装置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Ø电气装置的安装应做到整齐、牢固、正确、标志明确,外观良好,内外清洁。Ø电气接线盒内无残留物,盖板整齐、严密、紧贴墙面。Ø同类电气设备安装高度应一致。Ø吊顶内电器设备应安装在便于维护处。Ø特种电源配电装置应有明显标致,并注明频率、电压等。Ø电源盘、柜及其他电气装置的台座应与建筑楼地面牢靠固定。Ø空调、消防自控系统或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连锁动作正确。2)配线应满足以下要求:Ø干线与电源盘、柜应采用压接端子连接。Ø计算机机房内的电源线、信号线和通信息应分别铺设,排列整齐,捆扎固定,长度留有余量。Ø电源线、中性线、保护接地线、直流工作地线、各种信号线和通信线缆的颜色应各不相同。,并按设计要求编号。Ø电缆电线连接应可靠,不得有扭绞、压扁和博湖曾断裂等现象。3)电气照明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Ø吸顶灯具底座必须紧贴吊顶,不留缝隙。Ø嵌装灯具应固定在吊顶板预留洞孔内专设的框架上。电源线应穿管,且留有余量,并通过绝缘垫圈进入灯具。Ø成排安装的灯具、光带应平直、整齐。4)接地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Ø凡外漏的正常状态下,不带电的电子计算机系统设备金属壳体必须与保护装置可靠连接。Ø各类接地装置的安装及其接地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Ø接地装置焊接必须牢靠,需涂复部分涂层必须完整。Ø交流电源线路不得与直流工作接地线紧贴平行敷设。n5)施工交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竣工图纸,设备和主要器材的出厂合格证、说明书,安装技术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和设备与主要器材的检测记录。6)所有电气装置、导线通电运行两小时后升温不得超过允许值。14.2.5消防系统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开通调试前应满足以下:Ø检查自动报警设备,气规格、型号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产品备件和技术资料齐全。Ø检查系统线路,如发现开路、短路、虚焊等应予排除,保证线路可靠无误。Ø火灾报警系统装置必须通电检查,无故障后方可接入报警系统。2)自动灭火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Ø安装前管道和接头内无异物。Ø管道必须有可靠的支撑和固定。Ø固定管道支架间距应符合要求。Ø阀门等附加负荷的地方应附加支撑。Ø输送二氧化碳灭火药剂管道中三通管件的连个出口安装后保持水平。Ø管道、吊架和支架应按设计要求均匀涂漆。Ø管道应良好接地。Ø管道安装后,喷嘴安装前应进行密封性能实验,符合要求后用氮气或压缩空气进行彻底吹洗。Ø控制操作装置的周围要留出适当的空间,不得有妨碍实验及操作的障碍物。Ø控制操作装置应牢固、平稳、不得倾斜。Ø存储容器的周围要留有适当的安装调试空间,正面操作距离不的小于1.2米。3)施工交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竣工图纸、主要器材说明书及合格证、调试记录。4)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5)应对消防系统进行外观检查,各部分的尺寸和位置应与设计相符,安装牢固。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的检查应符合一下要求:Ø储存灭火药剂容器的充装量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Ø按设计要求检查管道的密封和畅通性,并提交试验报告。nØ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功能检验。Ø设备的操作条件应满足设计要求。Ø灭火控制程序及各项操作功能、联锁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Ø进行报警、控制装置同灭火装置各分系统的联动试验,检查系统每个环节,工作状态应正常。14.3网络平台的监理检测手段和方法14.3.1监督检查网络基础平台的整体性能(1)网络连通性能(2)网络传输性能(3)网络安全性能(4)网络可靠性能(5)网络管理性能(6)关键网络设备的冗余能力测试,关键部件,如电源、路由处理板、接口板支持热插拔;(7)链路和线路冗余测试;(8)网络流量及路由转发能力测试(9)组播测试(10)动态路由测试(11)静态路由测试(12)VLANTRUNK功能测试(13)VPN测试(14)TELNET测试(15)DHCP功能测试(16)端口控制功能测试(17)FTP功能测试(18)设计要求实现的其他功能,如链路负载均衡等(19)网络设备和TCP/IP网络的检测主要考虑的技术指标1)吞吐量n吞吐量测试可以确定被测试设备或被测试系统在不丢包的情况下所能支持的吞吐速率。在每一端口上,以全线速度(或测试设置中规定的速率)在测试设置规定的时间段内生成传输流。如果任何端口出现丢包,就将负载减少50%并重新开始测试。然后,用二分搜索法搜索没有包丢失发生时的最大速率。这个速率就是设备的吞吐率。2)包丢失测试通过测量由于缺少资源而未转发的包的比例来显示高负载状态下系统的性能。在规定时间内生成100%的负载(或者按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比例)。在测试结束时,报告每对端口应当转发但被丢失的包的百分比。测试设备中规定的每一种包长度都要进行包丢失测试。3)延时延时测试测量系统在有负载条件下转发数据包所需要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生成100%的负载(或者按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比例)。在测试过程中,测量每对端口上的每一个包的延时。对于存储转发设备来说,测量的延时是指从输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达到输入端口的时刻到输出帧的第一个比特出现在输出端口上的时刻的时间间隔。对于直通设备来说,延时是指从输入帧的第一比特到达输入端的时刻,到输出帧的第一比特出现在输出端口的时刻的间隔。测试设备中的每一种包长度都要进行延时测试。4)背靠背性能背靠背性能测试通过以最大帧速率发送突发传输流,并测试无丢包时的最大突发长度(总包数量)来测试缓冲区容量。在全负载条件下生成突发传输流,如果所有的包都得到转发,就增加突发长度,并重新进行测试。但是如果某一对端口上出现包丢失,将突发长度减少一半,并再次进行测试。然后,利用二分搜索法查找无包丢失时的最大突发长度。测试设置中规定的每一种包长度都要进行背靠背性能测试。14.3.2监督检查服务器和操作系统整体性能(1)服务器系统的关键部件(网卡、电源、CPU等)发生故障时的可靠性测试;(2)双机热备功能测试,即高可靠性的实现效果;(3)存储设备离线和存储光纤交换机单点故障时主机的运行状态测试;(4)服务器系统压力测试14.3.3监督检查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1)存储系统RAID功能测试(2)存储数据的读、写速度;n(3)数据加密功能;(4)备份系统对重要数据的即时备份能力;(5)备份管理软件功能测试,包括显示备份网络拓扑结构图、识别并显示磁带库驱动器、监控作业任务的执行情况(备份进度、资源利用率等)、监控进程的状态等;(6)备份策略测试,包括设置备份对象、数据保存时间、备份时间段等;(7)支持备份方式,如数据库全备份、数据库增量备份、文件全备份、文件增量备份、系统全量备份、系统增量备份、跟踪备份等多种备份方式。14.3.4监督检查网络安全和管理平台1)防火墙系统的验收(1)支持入侵检测的类型,如扫描探测、DoS、Web攻击、特洛伊木马等;(2)支持同时建立的VPN隧道等;(3)SSH远程安全登录功能;(4)对HTTP、FTP、SMTP等服务类型的访问控制功能;(5)静态、动态和双向NAT功能;(6)域名解析和链路自动功能;(7)日志的统计分析功能;(8)非法攻击告警方式;(9)策略备份和恢复功能;(10)检测DoS攻击的能力,例如对SYNFlood、TearDrop、PingofDeath、IPSpoofing等攻击的过滤访问能力;(11)带宽和流量的管理功能;(12)SCM/ADS客户隧道配置参数自动集中管理功能(13)负载均衡功能;(14)双机热备功能;(15)Web自动页面恢复功能;(16)与入侵检测系统的联动能力。2)入侵检测和漏洞扫面系统1)入侵检测系统(1)对外部攻击的检测能力n(2)知识库完备程度(3)对国际标准漏洞库的支持(4)规则自定义功能(5)事件快速检索功能(6)控制台报警功能(7)风险分级功能(8)事件分析和事后处理功能(9)实施监控功能(10)安全事件报表统计功能(11)高风险事件IP地址分组分析功能(12)手动备份、删除、合并数据功能(13)对漏洞扫描系统的反应能力2)漏洞扫描系统(1)扫描结果分析测试(2)策略库维护测试(3)用户管理测试(4)日志管理测试(5)在线升级测试14.3.5其他网络安全系统测试1)网络防病毒系统(1)实时扫描功能(2)立即扫描功能(3)部署病毒库更新功能(4)日志管理功能(5)病毒扫描信息统计功能(6)损坏清除功能(7)集中管理功能2)安全审计系统(1)进行系统数据收集,进行统一存储,集中进行安全审计n(2)支持基于PKI的应用审计(3)支持基于XML的审计数据采集协议(4)提供灵活的自定义审计规则3)Web信息防篡改系统(1)对多种操作系统的支持(2)集成发布与监控功能(3)实时信息发布与备份功能(4)自动监控、自动恢复和自动报警功能(5)日志管理、扫描策略管理和更新管理功能14.3.6网络管理系统1)网络管理对整个网络和指定子系统或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包括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网络联接状态、服务器资源(CPU/内存/存储)、应用性能(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上层应用)、故障分析和定位等内容。2)系统管理服务器系统、存储和备份系统、网络服务、网络安全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3)运行维护管理对网络系统各种资源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和自动预警。14.4指挥中心智能中央控制系统检查手段和方法14.4.1施工准备阶段(1)获取信号布线图包括音频布线图、视频布线图。通过图可以了解设备之间的路由情况以及连接到矩阵各端口的对应信息表。(2)控制连接图决定系统中哪些设备需要控制,以及控制方式。根据控制方式分配各个设备具体的控制端口,各个控制线缆具体采用的线材。规划系统的控制线路,为布线做准备。(3)各端口焊接图根据各设备安装查找相对应的控制设备的操作文件、端口针脚的定义,分配连接到各针脚的线缆颜色,统一标准。n14.4.2设备安装阶段1)系统安装、调试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完成。2)与使用单位沟通好各设备的安装位置。3)系统安装前,仔细阅读安装手册或产品说明书。4)仔细计算所有中控系统的总耗电量,确保各个系统的供电充足,且运行正常。5)供电采用专用的中控系统电源。6)连接设备采用专用的中控系统线材。7)确保整个中控系统的接地牢固、可靠。8)根据设计确定的控制图连接各设备。9)根据标准的焊接线路图焊接控制端口,连接控制线路,方便检查、调试及以后的维护工作。10)主机的安装(1)控制端口的连接包括:串行连接,红外口连接,继电器口连接,I/O口连接。(2)NET端口的连接:NET端口由4个接点组成,该端口用来进行中控系统设备之间的连接(不可用于连接第三方设备)。(3)供电电源的连接:有些系统主机配置了交流电源接口,可用随机配送的电源线链接到交流电;有些系统则配置的直流电源接口,此时必须通过外置的电源供应器给主机供电。(4)网络的连接:有些主机内置了网络端口,而有些主机可以通过添加专用的网卡扩展网络端口。主机的网络端口要兼容动态、静态IP地址,符合TCP/IP、UDP/IP的协议要求。具有SSL验证功能。11)触摸屏的安装(1)NET端口的连接:有线触摸屏都具有端口,通过该端口可以把触摸屏与主机连接起来。(2)网络的连接:部分带网卡的触摸屏具有网络端口,利用该端口可以和代网络端口的主机进行通信(可以不通过端口与主机通信)。(3)视频/VGA输入的连接:现有的大部分触摸屏都内置了视频/VGA预览的功能(就是通过触摸屏对视频图像、VGA图像进行监控),而这些图像可以通过输入端口输入到触摸屏。n12)强电继电器的安装通过NET端口可以将继电器与主机连接起来。13)灯光调节设备的安装通过NET端口可以将调光模块和主机连接起来。14)音量控制器的安装通过NET端口可以将音量控制器和主机连接起来。音量控制端口兼容两种形式的音频信号:平衡音频和非平衡音频。连接时要根据连接的设备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14.5中控系统软件调试的检查手段和方法中控系统功能的实现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编程人员,按照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和具体的功能需求进行功能定制,集成包括网络控制功能、网络监控功能以及本地视像联动、设备控制和模式设置调用等系统功能。(1)触摸屏程序编程触摸屏程序至少要包含Logo页面、系统开机页面、系统关机页面、关机确认页面、主页、各功能控制页。各功能控制页面要操作简单,界面美观。(2)主机程序编程根据系统图,进入硬件配置模式,配置项目中用到的中控设备、各端口协议、红外代码文件;根据使用要求,完成各控制设备的逻辑编程;但建全自动控制模式;完成的程序进行初步调试,各功能逻辑关系正确无误。(3)现场调试1)红外发射棒的粘贴应当牢固。2)中控系统的NET线序正确无误。3)弱点控制、灯光控制、强电控制设备线路的线序正确无误。4)设备控制线的线序正确无误。5)主机上电,中控系统的各项设备工作正常。6)上传主机程序。7)上传触摸屏程序。8)无线触摸屏在使用范围内不存在发射/接收死点。9)有线触摸屏的各模块功能设置符合使用要求。n1)各功能软建的设置及关联应当便捷、顺畅。2)各功能软件的灵敏度适当。智能中央控制系统验收阶段检查内容:(1)触摸屏程序编程触摸屏程序最少需要包含Logo页面、系统开机页面、系统关机页面、关机确认主页、各项功能控制页。各控制页面需要操作简单,页面美观。(2)主机程序编程根据系统图,进入硬件配置模式,配置项目中用到的中控设备、各端口协议、红外代码文件;根据使用要求,完成各控制设备的逻辑编程;单键全自动控制模式;完成的程序进行出图调试,各种功能逻辑关系正确无误。(3)现场调试■红外发射棒的黏贴应当牢固。■中控系统的NET线序正确无误。■弱点控制、灯光控制、强电控制设备线路线序正确无误。■设备控制线的线序正确无误。■主机上电,中控系统的各种设备正常工作。■无线触摸屏在使用范围内应当没有发射/接收死点位置存在。■各有线触摸屏的设置及关联应当便捷、顺畅。■各功能软件的灵敏度适当。■无线触摸屏与有线触摸屏同样的设置应可达到同样的使用功能。14.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查手段和方法14.6.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施工阶段检查内容(1)进场材料质量要求1)系统前端设备、矩阵控制器、终端设备、传输线缆等器材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开箱清单、产品技术说明书、合格证等质保材料数量符合图纸或合同的要求。2)摄像机的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如色彩、清晰度、照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技术指标。3)镜头的焦距、自动光圈、Cs/c接口标准、光通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n1)同轴电缆、双绞线等线缆符合设计要求或合同要求,其技术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2)黑白/彩色专用监视器、录像机、计算机硬盘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技术标准。3)控制设备应符合设计或合同要求,符合产品技术要求。4)设备生产企业应提供“生产等级批准书”的批准文件或“安全认证”的有关文件。(2)系统安装施工控制要点摄像机的安装应注意以下几点:1)摄像机安装前要逐一进行加电检测和调整,确保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检查云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和定值控制是否正常,并根据设计要求定值云台转动起点和方向。3)将摄像机和防护罩按施工图牢固的固定在底座或支架上。4)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应至少留有1米以上的余量,以利于摄像机的转动。不得用电缆插头和电源插头承受电缆的重量。5)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件不宜受到外界损伤的地方,室内安装以2.5~5米为宜;室外安装以3.5~10米为宜。电梯轿箱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轿箱的顶部,摄像机的光轴和电梯轿箱的两个面壁成45°的角,并且与轿箱的顶棚成45°俯角为宜。6)摄像头应避免强光直射,应避免逆光安装,若必须逆光安装的场合,应选择将监视区的光对比度控制在最低范围内。(3)系统检验要点1)系统调试前要对监控台上的电源进行检测。对控制电缆进行轿线,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检查各接地电阻是否小于4Ω。2)单体测试。检查各设备是否单独运行正常。3)系统调试。各种设备单体调试完毕,便可以进行系统调试。调试中,每项试验应做好记录,及时处理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4)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要点系统的工程质量首先图像质量来衡量。通常采用五级质量主观评价标准来评定图像质量的。n出图像质量的检查外还有以下检查:1)摄像机:设置位置、视野范围安装质量、镜头防护罩、支架、云台安装质量与紧固件情况、通电试验2)监视器:安装位置与安装质量、设备条件、通电试验3)控制设备:安装质量、通控内容与切换路数、通电试验4)其他设备:安装位置与安装质量、通电试验5)控制台与支架:安装的垂直、水平度、设备安装位置、布线质量、插座、连接处的接触情况、开关、按钮质量情况、通电试验6)电缆敷设:敷设与布线、电缆排列位置、放绑质量、地沟、走道支吊架的安装质量、埋设深度及埋设质量、焊接及插接头安装质量、接线盒接线质量7)地线:地线材料、地线焊接质量、接地电阻14.6.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验收阶段检查内容1)施工验收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及JGJ/T16等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按图施工,不得随意改变。主要验收工程质量,包括设备安装质量和线管敷设质量。2)技术验收对照原初步设计论证意见与整改情况及检测报告,检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或公共安全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和设计任务书或合同提出的技术要求;对照系统竣工报告、系统初验报告、检查字体设备的配置是否符合设计方案要求;检查系统选用的技防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或公共安全行业的有关标准和管理规定;检查系统中的备用电源,在主电源断开时,是否能自动切换。保证系统在规定的时间正常工作。对具有集成功能的安全防范系统,,应按照正式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检查,对工程按各分系统项目进行现场功能抽检复查,并做好记录。3)资料审查工程正式验收时,设计、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的要求提供全套验收资料,图纸资料应保证质量,做到内容齐全、标记正确、文字清楚图文表一致,图样的绘制应符合GA/T74及国家标志的有关规定。要求审查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的验收图纸资料的编制质量和与工程实际的符合度,根据工程规模、审查验收图纸资料的完整性,包括日常维护服务条款。n14.7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检查手段和方法14.7.1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1)工程实施(1)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应从以下5点表现出来。1)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按生产程序、影响因素、施工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2)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3)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系统。4)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5)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2)质量检测质量检验就是工程材料的质量、生产设备的质量、施工机械的质量,监理将重点检测施工过程的质量。(3)质量评定安装工程设备监理重点:1)设备安装要符合规范要求2)需要通过UPS供电的地方,应具有UPS电源。3)设备间要有防静电措施。4)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等设备安置平稳、安全。(4)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2)现场巡视。3)抽样检测。4)规定质量控制制度或工作程序。(5)施工过程记录检查当分项工程结束时,施工人员应将督导指派任务表和施工表交还给监理人员,监理人员依据此表现场复核。对于隐蔽工程,监理人员应随机检查工作。(6)质量的检查n施工质量检测的目的如下:1)检查工序的质量师傅符合设计文件、图纸、标准的要求。2)根据检查的数据对工序作出判断,决定该工序是继续施工还是返工整改。3)确定工序是否正确,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抽查通常是检验工程质量的程序,形式如下:1)全检。全检也就是普遍检查,是对工序和分项工程逐一检验。这种方式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一种方式。2)抽查。抽查就是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验,并依据检验的结果来判断工程总体的质量。14.7.2计算机网络系统验收阶段检查项目:1)工程验收的前提条件工程验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所有建设项目按批批准设计方案全部建成,并满足使用要求。(2)各个工程全部初验合格。(3)各种技术文档、验收资料齐全。(4)施工现场清理完毕。(5)各种设备经上电试运行,情况正常。(6)用户经试用无意间。2)程验收方案的审核与实施(1)确认工程验收的基本条件。(2)建议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共同推荐验收人员,组成验收组。(3)确认工程验收时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4)确认验收程序。3)确认工程基本验收条件(1)是否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2)是否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3)是否有工程中使用的主要设备、材料的检验报告。(4)是否有各单项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质量合格文件。(5)是否有工程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单和培训承诺书。n4)确定工程验收时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工程施工方应向监理提交验收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条文和名称。建设单位、监理方向验收组提供验收标准文本,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第十五章保修期监理工作计划榆林城区“天眼工程”系统工程施工完成进入使用阶段,我们要对系统的正确操作和维护进行监督管理,使其保持最佳的运行状况,并能更具业务的需要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这是运行维护阶段的核心任务。运行维护阶段的宗旨就是提高业主单位对系统工程的满意度,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是运行维护阶段的根本目的。因此,对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过程的监理非常重要,监理机构在运行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流程图,监理机构在运行维护阶段的工作重点内容如下。15.1人员安排我们将安排两名监理工程师负责本工程运维阶段的监理工作,其中一人常驻现场,一位没半个月做一次现场检查。15.2维护工作流程(1)监理机构对承建单位提交的《运行维护阶段的详细实施计划和方案》进行评审。建设单位参考监理评审结果进行审核,通过后项目相关单位严格按照其实施。(2)监理机构跟踪系统维护过程(修改系统设计、复审、修改程序、测试、有效性测试及复审),并及时把系统维护情况上报建设单位和业主单位,形成《运行维护监理检查记录》、《运行维护监理检查报告》。(3)监理机构对承建单位提交的《系统维护报告》和《系统测试报告》进行评审,形成监理评审意见,并做好项目版本的控制工作。建设单位审核和确认承建单位提交的《系统维护日志》。(4)监理机构协作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对运行维护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会商,由承建单位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响应,提交《故障处理方案和计划》,监理机构对《故障处理方案和计划》进行评审,并督促承建单位执行。【阶段成果】《系统维护计划和方案》n《<系统维护计划和方案>监理评审意见》《运行维护监理检查记录》《运行维护监理检查报告》《系统维护报告》《系统维护日志》《故障处理方案和计划》运行维护阶段监理工作流程与职责监理单位输入建设单位用户单位承建单位(监理机构)输出承建合同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提交《运行维护方案和计划》运行维护方案和计划评审提交评审意见《运行维护方案和计划》监理评审报告审核确认运行维护实施跟踪运行维护实施过程系统维护日志系统维护报告运行维护意见反馈效果评估运行维护监理检查报告运行维护反馈意见表运行维护执行情况和效果报告效果评估意见项目结束运行维护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意见未通过未通过通过参考n通过未通过15.3维护工作的目标15.3.1改进性维护管理改进性维护就是诊断和修改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错误。系统测试会找出一个系统的全部潜在错误是不合理的,任何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出现错误。诊断并改正一个或多个错误的过程就是改进性维护的工作内容。15.3.2适应性维护管理适应性维护即修改系统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计算机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十分迅速,差不多每年甚至每个月都要产生新一代的硬件,而且出现新的操作系统,或者旧操作系统的新版本,总之外部设备及其他系统元素总是经常提供等级或者进行改进。然而,系统的使用寿命通常不超过十年,但却比开发它时针对的系统环境长久,因此,改造系统使之与改变了的环境相适应。n15.3.3完善性维护管理完善性维护即根据用户的要求改进或扩充系统使它更完善。当系统交付使用后运行很成功的时候,系统用户会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不断提出增加新的功能,修改现有的功能和提高总体的性能等各种建议。为了满足这一类的要求,就要进行完善性维护。15.3.4预防性维护管理预防性维护即修改系统为将来的活动预先做准备。为了进一步改进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或者为进一步提供一种更好的发展基础而对系统进行更改。15.3.5项目整体评价承建单位按照建设单位和业主单位提供的需求,按期完成系统的建设并移交使用后,系统可以正确地执行用户规定的功能,但对系统性能的评价只是从业主单位进行大概的了解,如系统功能齐全、结果合理等。但这些表述比较含糊,用它来系统地评价系统质量不够确切,也不完整。因此,对系统的评价和度量要从系统质量要素、准则与度量上进行综合系统地评价。15.3.6系统质量要素功能性: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序。功能性反应了系统满足用户称述的或蕴涵的需求的程度,即用户要求的功能是否全部实现了。可靠性: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系统所能维持其性能水平的程度。可靠性对某些系统是重要的质量要求,它除了反映系统满足用户需求正常运行的程度,也反映了在故障发生时能继续运行的程度。易使用性:对于一个系统而言,易使用性是指用户学习、操作、准备输入和理解输出时所做的努力程序。易使用性反映了与用户的友善性,即用户在使用本系统时是否方便。效率:在指定的条件下,效率即用系统实现某种功能所需要的计算机资源(包括时间)的有效程度。效率反映了在完成功能要求时,有没有浪费资源。可维护性:是系统能够被理解、被校正、被修改或被改善的难易程度。可维护性反映了在用户需求改变或系统环境发生变更时,对系统进行相应修改的难易程度。一个易于维护的系统也是一个易理解、易测试和易修改的系统,以便纠正或增加新的功能,或允许在不同系统环境上进行操作。可移植性:从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转移到另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的容易程度。n(1)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可分成22点,包括精确性、稳健性、安全性、通信有效性、处理有效性、设备有效性、可操作性、培训性、完备性、一致性、可追踪性、可见性、硬件系统无关性、软件系统无关性、可扩充性、公用性、模块性、清晰性、自描述性、简单性、结构性、产品文件完备性。(2)度量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概要和详细设计、实现、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维护与使用7个阶段,制定了针对每一个阶段的问卷表,以此实现系统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参与程度,因此了解和监控系统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进展情况、产品水平。15.4故障分级故障级别可由低到高分为三级故障、二级故障、一级故障。一级故障(重大故障):指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系统瘫痪或服务中断,导致业务中断一个小时以上或导致关键业务数据丢失的故障。二级故障(主要故障):指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直接影响服务,导致系统恒通或服务部分退化的故障,造成业务中断但不满一小时的。三级故障(次要故障):指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影响系统功能和性能,但关键业务不受影响的故障。15.5运维阶段监理措施15.5.1对维护工作计划的审核措施Ø计划的完整性,要包含工作目标、组织结构、工作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Ø要明确责任人,做好责任的界定。Ø明确服务方式,依据合同的规定和承建单位的投标承诺。Ø软件系统维护内容l系统日常维护:维护人员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对磁盘空间、系统日志、系统资源占用、访问性能、数据量等的检查。l系统日常监控:对系统每天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系统的故障,确保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nl系统日常数据的管理:定期对系统中数据和备份情况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数据进行沟通修改,对错误数据和垃圾数据进行检查和及时清理。l数据报表定制开发: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协助业务部门从系统数据库中生成一些临时数据统计报表,满足业务部门数据统计的需要。l系统缺陷修改完善:对业主单位发现的系统缺陷、错误和小的系统调整进行程序修改和完善。l应用扩展:对业主单位提出的在现行业务信息系统中新增业务模块的需求(在合同约定的工作量内),完成相应的开发、测试、上线工作。Ø系统维护的方法l系统维护的制度建立:对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制度进行制定。l现场服务规划:对系统运维提供的技术支持服务,根据故障级别和用户要求做出规定和承诺。l现场常驻技术支持服务:承建单位派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现场技术支持服务。l定期检查:每周/月派人到现场作系统运行状态监控。l远程诊断和监控:利用热线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等手段,进行远程问题诊断和系统运行状态监控。l其他技术服务。15.5.2维修记录的检查措施Ø维修记录的实时性,是否有漏缺。及时记录信息是为了避免遗漏,能及时反应系统的运行稳定性。Ø检查每一条信息的完整性,至少要包含日期、故障现象、原因分析结果、处理结果、责任人签字等信息。Ø原因和结果记录是否真实有效,检查记录的原因分析是否是合理的,以便防止隐蔽故障因素出现,影响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Ø故障解决结果是否通过质量检验。对于故障解决后,要进行质量检验,以便检查对其他部分的影响,达到验收时候的指标要求。Ø对于进行了部件维修和和更换的记录,要注明采购日期以及序列号,并记录更换后的质量结果,最好能有业主单位的人作见证签认。Øn系统配置更改信息很重要,要标记更改后是否经过质量测试和检验,结果是否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影响。Ø对与系统软件升级和硬件升级要做好证明材料的收集工作,特别是许可协议和质量检验证明文件。15.5.3故障分析报告的审核措施Ø故障分析报告要包含故障故障发生日期、现象、解决过程、故障分析和解决结果以及运行检验等内容。Ø故障现象要描述故障发生的环境说明、故障位置、故障表现的形式以及故障产生的影响等内容。Ø解决过程要描述详尽,以便相关问题出现的时候可以进行追溯。Ø故障分析要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含糊不清的现象出现。Ø解决结果必须要经过测试证明质量是合格的,并对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提出运行建议。15.5.4运维总结报告的审查措施Ø按照周、月、季度进行定期运维总结。Ø运维总结报告要标明时间区间。Ø对运维期间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客观性总结和评价。Ø对要改善的管理制度和系统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Ø对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进行分类汇总,并作出准确的分析和总结。15.5.5系统运行记录的审核措施Ø系统运行记录包含每天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值班人检查情况。Ø定期的全面检查情况。Ø出现故障的时间及排除故障时间。Ø运行参数变更情况记录。Ø运行环境变化情况记录。Ø系统相关运行日志的查看和备份。Ø其他要记录的必要系统运行记录。15.5.6系统管理制度的制定措施系统运营管理制度是保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制定严谨的系统管理制度是运维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nØ系统环境、设备、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规定。Ø系统日常操作规定。Ø系统日常维护规定。Ø系统日常检修规定。Ø系统重大事故紧急处理程序。Ø系统安全管理规定。Ø其他有关系统、机房和设备间的管理规定。第十六章合理化建议16.1软件开发过程的文档管理目前多数承建单位,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仍然使用GB/T8566-1988标准,而不使用最新的GB/T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这样软件开发过程的输入输出文件将减少10余个模块文件,不方便管理,因此业主方和我们建立机构必须强制要求承建单位按照GB/T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实施。16.2谨慎对待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分步实施业主要成立以项目经理(或者专职领导)为首、集合了未来应用所涉及部门的相关人员所组成的专门的独立项目组。与软件供应商一起具体策划和执行实施项目的整体预测和可行性评估,并直接向业主的决策层负责。同时业主要考虑在小规模的团队内部对日后平台的实际运行工作进行预先的模拟和演练,以实际的业绩来验证软件实施的可行性。最后,要经常组织项目组的成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有效传递和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就成了软件是否能够得以充分体现出来的关键。16.3软件供应商应更加重视为客户所提供的技术培训培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客户今后对平台系统的使用情况。低质量的培训会直接导致业主在对软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问题不断。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客户对平台的信心,也降低了供应商的信誉,加大了供应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16.4做好相关职能单位的协调由于本项目多数在城市道路上施工,占道施工量非常大,将与市政、城管、园林、交警、电力、商铺等单位的配合工作较多,因此提前做好前期协调工作能很好的控制工程进度和投资。n第十七章用于本工程的监理设备及后勤保障依据本项目工程的需要监理工作中所必须的设备和仪表17.1设备和仪表仪器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电脑DELL16台资料管理打印机HP3台打印文件资料等布线测试仪DTX—LT3台综合布线接地地线测试仪ZC-85台接地电阻数字三用表DF93005部配电测量示波器S31台测量场强测试仪1501台测试光纤测试仪MS68201台测量光纤信号数字温湿度计MS65005套测量数字照度计MS66015台测量相关测试软件SERVERVANTAGE1套测试相关测试软件NETWORKVANTAGE1套测试车辆比亚迪2台交通工具电镀测厚仪CM88015台测量游标卡尺BS9085台测量照相机佳能5台取证绝缘电阻测试仪MI21235台测量n耐压测试仪CJ2672S2台测量泄漏电流测试仪ET2675A2台测量标准清晰度测试卡50张检测标准灰度测试卡0700850张检测调压器TDGC-3台测试秒表PC20015台测试17.2后勤保障我公司在后勤保障方面从以下四方面着手:1、技术支持在本工程项目中,专门设立一个技术支持工程师组,其成员由与本工程项目中的相关专业的高级人员组成,专门处理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各种疑难问题,以便现场监理工程师更快、更好、更准确处理问题。在本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每个阶段,技术支持工程师组都要严格按项目的评测细则对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工作进行评测检验,凡不合标准的,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协调有关方及时改正。每一阶段的评测检验情况当场记录在案,写出正式报告,交本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存档。技术支持工程师组人员必需作到:·认真学习、坚决执行国家《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规范》,按照“守法、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进行信息系统工程的评测工作;·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国家有关信息化工程的一系列规范标准,并依此制订出本工程项目的评测细则;·能熟练掌握各类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能以测试结果客观地评测所测对象质量的优劣,准确地写出相应的评测报告;·在对项目的评测过程中,应与本工程项目质量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以确保所承担工程的质量安全;2、人员保障为了作好本项目的监理工作,我们组建了本工程项目的两个标段的n监理项目部,全面负责本项目工程监理工作。本项目部设总监理工程师1名,监理工程师10名,技术支持工程师1名,质量工程师1名,本公司一定保证人员足额到位。3、生活保障认真作好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各种生活疑难问题,使他们无忧无虑、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搞好现场监理工作。4、时间保障我公司保证在全天24小时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第十八章监理资料管理和归档办法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完成各种不同的文档,并经建设方、承建方、监理方三方签字认可,以记录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并形成整个工程的各类文档,在工程完成时分类装订成册。经整理,在工程验收合格后15天内,交与建设方存档。18.1各时期完成的文件如下表类别文档名称内容制定单位备注招标阶段招标书甲方投标书承建方相关合同甲方与乙方项目建设合同甲方与监理方等监理服务合同有关批复文件甲方系统设计方案用户需求说明书.网络系统需求甲方系统设计说明书工程概况、设计原则、设计依据、预期目标等承建方由甲方n、监理方审核系统结构图整个网络系统结构图承建方设备命名规范网络设备命名规则承建方IP地址划分规范地址划分规则承建方VLAN划分规范VLAN划分规则承建方光缆布线布局设计图图中的符号要做确切说明,光缆、节点的编号等。承建方系统功能说明书对系统的各种功能做明确的描述承建方网络安全说明网络安全策略、实施措施承建方设备器材清单承建方经费预算工程实施方案网络拓扑图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工程施工图整体工程施工图纸承建方信息点布局图信息点要统一编号承建方施工方案工程实施的详细方案承建方施工组织拟派进场的人员组织承建方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承建方施工进度计划表承建方工程实施过程文档材料验收清单所有进场材料验收清单甲乙、厂商由甲方、监理方审核设备验收清单网络设备验收清单甲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设备材料变更备忘光纤长度变更、跳线变更甲、乙方施工变更单施工过程的变更甲、乙方工程变更报告变更完成形成变更报告甲、乙方n工程阶段自检报告项目里程碑自检报告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工程阶段验收报告项目里程碑验收报告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信息点测试报告测试后形成测试报告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光缆测试报告测试后形成测试报告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网络设备配置文档配置网络设备形成文档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隐蔽工程自检报告主要指光纤部分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隐蔽工程验收报告主要指光纤部分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工程协调会议纪要工程协调会议记录情况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监理日志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日志监理方监理月报工程建设中的月报告监理方交甲方审阅会议纪要重要会议后的会议纪要监理方工程3方签字后归档监理意见工程过程中的有关意见监理方由甲方审核工程小结工程阶段小结、工程总结监理方由甲方审阅n竣工文档系统验收自检报告由承建方自行组织的,按合同要求对已完工的工程进行自检情况的记录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系统竣工验收申请在通过自检的情况下,写出竣工验收申请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系统验收大纲按合同要求,对各分项写出验收内容,步骤。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系统竣工验收报告组织验收,形成的验收结论性文件承建方三方一起签署综合布线竣工平面图正规的竣工图纸,各种图例要标识明确,信息点编号要规范,楼层及房间号均要指明等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网络系统竣工拓扑图本工程所涉及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安全检测等的连接示意图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类别文档名称内容制定单位备注光缆敷设竣工图对应端口、线缆编号、人井、地沟编号等承建方由甲方及监理方审核信息点、配线架点位竣工图要标明信息点、线缆编号及配线架号等承建方由甲方及监理方审核竣工文档IP地址划分表最终表,指明对应单位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系统调试报告整个网络系统测试报告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系统测试报告测试后形成测试报告由甲方、监理方审核nVLAN划分表最终表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设备、备件及剩余材料交接清单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设备随机资料及操作维护说明甲方、乙方共同系统操作维护说明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培训资料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售后服务保证文件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设备调试报告调试完毕形成调试报告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设备测试报告测试后形成测试报告承建方由甲方、监理方审核监理工程总结监理工作工程总结监理方由甲方审核18.2各阶段监理流程图1、工程项目监理总体流程nn2、工程设计阶段监理工作流程(A.1)n3、工程实施阶段监理工作流程(A.2)n4、工程验收阶段监理工作流程(A.3)n5、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流程图nn开工申请报告审批程序开工应具备的条件:1、已经进行设计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批准;2、分包单位已审批;3、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体系的审批;4、管理人员的到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进场;5、施工现场、水、电已满足开工要求:项目监理部审查结果签发工程项目开工令总监理工程师工程项目开始施工承包商不具备开工条件重新申报nnnnnnnnnn工程设计变更处理程序提出“设计变更”设计单位从工程质量、投资、进度角度审查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可行性项目监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审核、会签项目监理部提出费用、工期估算承包商提出设计变更文件设计单位与业主、承包商协商,并听取业主意见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审查、审批、签发总监理工程师审定费用、工期增减专业监理工程师报业主审核或备案项目监理部签发“设计变更通知单”专业监理工程师n月工程计量程序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签认项目监理部填()月工程量申报表承包商签发()月工程量申报表项目监理部1、对有差异项目数据进行协议;2、协商意见不一致,由总监决定。项目监理部1、审核合格工程量2、核对现场实际计量数据项目监理部审查结果签发()月付款通知,依据:1、签发的月工程量申报表;2、合同约定的单价、取费方法、价差处理、付款方式等。总监理工程师向业主报呈,向承包商发送月付款通知单项目监理部不合格合格nn费用索赔基本程序费用索赔事件发生承包商或业主随时提交索赔事件的详细报告承包商或业主1、收集与索赔有关的资料2、随时了解索赔时间的发展3、详细记录索赔事机的结果项目监理部向建设单位或承包商、监理部提交索赔意向报告承包商或业主索赔事件结束,提交《索赔事件申请表》承包商或业主1、审核索赔事件是否真实、合理、合法;2、审核索赔费用计算是否正确;3、对索赔做出评估。专业监理工程师项目监理部与业主承包商协商项目监理部签发《索赔事件申请表》总监理工程师将相应表交业主或承包商承包商或业主审核、支付承包商或业主同意不同意注:索赔事件存在于承包商向业主,同时存在于业主向承包商。索赔与反索赔是同时存在的。n违约处理基本程序向项目监理部提出报告受损一方调查、确认违约性质项目监理部违约事件发生承包商或业主对违约事件发生进行评估:1、确认工期延误(延期)时间;2、计算(审核)费用增加量。监理工程师承包商或业主双方协商处理意见项目监理部签发凭证()监理工程师通知总监理工程师意见不一致协商一致n合同争议调解程序合同争议发生承包商、业主1、调查取证;2、进行调解监理工程师向监理提交解决争议书面申请争议一方或双方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直接向法院起诉对决定不满一方执行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或法院的判决争议双方调解并对争议做处理决定,并已监理通知形式通知双方总监理工程师合同争议解决n工程竣工初验控制程序单位工程到竣工验收条件承包商承包单位自查、自评完成承包商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工程质量评估报告项目监理部向建设单位报告竣工报验单(包括全部竣工资料)承包商审核、签认质量评估报告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全面检查工程资料及工程实体质量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项目监理部整改合格后报回复单承包商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监理工程师不合格合格n工程变更程序(业主、承包商提出的变更)变更请求承包商(或业主)从质量、投资、进度方面审查项目监理部进行技术审查项目监理部从技术、可行性方面审查总监理工程师与设计部门洽商承包商、业主执行变更项目监理部发工程监理通知单不同意发工程监理通知单同意n工程竣工计算审核程序工程经正式竣工验收合格业主支持,承包商、设计、监理、有关单位编写竣工结算审核意见书总监理工程师报送下列竣工结算资料:1.竣工结算;2.设计变更、工程洽商通知书;3.月工程质量签认单;4.已付款清单;5.申请结算付款清单。承包商专业监理工程师从以下几方面审核:1、工程数量(包括变更);2、价差计算方法、依据;3、取费方法(是否符合合同);4、已付工程款数额;5、其他。项目监理部报业主审核项目监理部签发竣工结算付款通知书总监理工程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