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企业“入世”后应该做好监理工作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监理企业“入世”后应该做好监理工作

监理企业“入世”后应该做好监理工作1、前言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上唯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其核心是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协议由本身条文16条和4个附件所组成。协议的基本原则有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对发展中国家特别差别待遇、市场考虑与透明度等。《多边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学问产权保护协议》为附件一中的三个主要协议。其中《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首次确立了有关服务贸易规则和原则的多边框架,由序言、6个部分、29个条款和8个附件构成,涉及100多种服务行业。服务方式有四种:跨境流淌、境外消费、法人的设立、自然人的移动。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旨所在,主要通过促使各成员方从服务市场的保护与贸易对立转向开放和合作来实现。我国加入“WTO”后,也和各成员国一样,将在一种新的规则下进行服务贸易活动。91年7月、92年10月我国先后两次向关贸总协定秘书处提交了初步承诺开价单,共涉及到我国14个国内服务行业的市场开放和国民待遇的条件与资格。建设工程监理服务中的关系应由《服务贸易总协定》来调整。5n从86年7月始,我国从“复关”到“入世”的谈判已历时15年,经过了四个阶段,直到99年11月15日,我国“入世”才进入了打算性阶段,我国加入WTO已指日可待。那么,我国的工程监理企业如何迎接“入世”呢?本文依据个人多年从事工程监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对现在监理市场的了解和熟悉程度,通过对我国监理业发呈现状和“入世”给监理企业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供同行参考。2、我国监理业现状加入WTO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国民生活都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新状况、新问题,这将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一场全新的、彻底的革命。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年轻而稚嫩的我国监理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较弱,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的监理业现状不容乐观。2.1我国监理业发展仍处于低水平阶段我国监理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预备阶段、试点阶段、推广阶段,从88年试点开头已历时13年,尽管国家通过《建筑法》、《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等对建设工程监理这一制度的实行作了明确规定,但受监工程的掩盖率仍不高,社会上有很多人对监理行业知之不多,对监理的熟悉还存在着很多误区,甚至部分现正从事监理工作的人也不能正确理解监理的概念,不能精确把握监理在建筑市场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及监理和质量监督部门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业主、监理、承包商三方的关系,不具备参与国际监理市场竞争的实力,监理业的发展仍处于低水平阶段。2.2我国监理单位行为尚不规范总览现状,按组建方式,监理企业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从施工管理企业分别出来的人员组建的监理公司,一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较早,运作较规范;5n②以设计、科研、院校为依托组建的监理单位,作为主体单位的一种补充,他们一般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作基本规范;③以自然人发起组建的监理公司;④以政府建设管理部门为依托组建的监理单位;⑤以质量监督部门为依托组建的监理单位;⑥其它方式。笔者认为,和前三种类型的监理公司相比,后几种类型的监理公司存在的问题较多,应进行规范。如以政府建设管理部门为依托成立的监理公司,就和监理单位的社会性相悖,不利于公正竞争;以质量监督部门为依托组建的监理单位,自已认证自己监理的工程,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理混在一起,也是不合适的;以挂靠、分公司、临时雇佣等形式存在的所谓的监理公司,在承揽和实施监理业务中往往采用低价竞争、业务转包、不合格服务等不正值甚至违法手段去获取利益,更是严重搅乱了正常的监理市场秩序,阻碍了监理业的健康发展。2.3监理业务范围较窄目前,国内监理公司的业务大多集中在施工阶段的监理,有的甚至从事的仅是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很少涉及到项目的前期咨询、设计监理、保修期监理及项目的后评估上,进行设备监理的公司也不多,一般来说,以第①种方式组建的监理公司,由于缺乏设计方面的人才,进行设计监理显得能力不足,以第②种方式组建的监理公司,又缺少现场监理经验。不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是不完善的,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哪一个阶段都应当掌握好。5n2.4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来源复杂,监理工程师资格确认尚存在弊端。5n第一来源方式为建设主管部门确认。91年,国家人事部、建设部依据当时的实际状况,确认了我国首批100名监理工程师,这部分监理人员业务水平较高,有丰富的建设经验,为我国建设监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随后,各行业纷纷仿效,且确认的数量越来越大,各行业把握的标准也不尽全都,总的状况是降低了标准。应当说,通过确认的监理工程师对我国的监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批人员经验丰富,作风正派,但由于年龄偏高,对现代管理和技术学问则欠缺,发展空间很小,属经验型;第二种方式为考试通过。从94年起在全国五省市进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试点考试以来,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获得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这些人员年龄多数在40岁左右,有较高的学历,又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把握一定的现代化技术和管理学问,精力充足,正处于工作的黄金时期,这些人将是我国监理事业的主力军。但是,从这几年考试通过的状况看,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如考试的学问面窄,理论学问多,实际应用少,有些人没从事过监理工作,但考试通过率还挺高,虽开考《案例分析》,但试题过于理论化、格式化;监理考试试题不分行业特点,一套试卷,针对性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考场宽严尺度把握不全都,个别考场舞弊现象严重,使得水平不行的人通过了考试,不能有效保证通过考试人员的素养,损害了监理工程师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第三种方式为无证上岗人员。这部分人大多是工长、队长,只有一定的施工经验,但无理论根基,一般因学历低,没有资格参与考试,这一部分人经过培训适合做监理员工作,不能作为监理工程师使用。2.5监理人员综合素养普遍较低。我国监理人员大部分属专业技术型人才,与国外同行相比,在经济、商务、法律、管理、计算机、外语和综合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则相对较弱,综合素养不高。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