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有效性管理措施探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有效性管理措施探讨

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有效性管理措施探讨林佑青广东省汕头市环境科学学会广东汕头515041摘要:本文简要分析目前开展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性管理措施建议。关键词:施工期环境监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对环境监理工作的认识环境监理是指环境监理机构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以及监理合同,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管理的专业化服务活动。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目的是对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与环保批复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理,使项目的环保措施落实到实处;对施工过程中主要的环境影响问题(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控,使项目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地表破坏、生物隔离等不利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落实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合同条款,监督环境保护投资的有效利用;对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要素得到及时修整和恢复,实现项目建设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统一。环境监理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就是要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文件的相关要求贯彻落实到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管理中,确保建设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污染物排放和生态保护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要求,在保证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二、目前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环境监理是一项新的制度,绝大多数地区开展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起步较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盲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n乏有效管理依据。很多省市环境监理工作开展较晚,各项工作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国家尚未制订有关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性管理规程,环境监理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无据可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的实施。二是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全国各省市已陆续开展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但各地环境监理技术要求均不尽相同,又缺乏国家层面的技术规范支持,技术体系无法完整建立,增加了环境监理的开展难度。三是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环境监理等多个单位,这些单位的监管又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因此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四是环保意识不强。由于环境监理是新生事物,建设、施工单位并不十分了解,在执行过程中对环境监理机构有抵触情绪,不愿配合监理单位的工作,增加了环境监理工作的难度。五是环境监理开展时间严重滞后。目前开展环境监理的项目往往是在环评和设计都已全面完成,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环境监理要求之后才进行的。或是等到前期工程进行得差不多,甚至快要竣工时,建设单位才想起环境监理的要求,环境监理严重滞后。六是缺乏环境监理专业人员。环境监理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技术工作,监理人员必须经过环境保护施工期监理的业务培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起到监督约束的作用。目前环境监理专业人员缺口很大,大多数环境监理仅是工程监理的一部分,由工程监理单位开展工作。部分监理人员缺乏业务培训,对于环评中相关要求和内容不熟悉,项目施工和建设达不到环评要求。三、有效性管理措施建议2013年1月份,国家环保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工作要求,要求充分认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探索科学化、规范化的环境监理制度。作为一名环保管理的工作者,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总结几点推进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的有效性管理措施:一是明确环境监理的法律地位。在总结现有环境监理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尽n早制订环境监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强制性方式要求建设项目开展环境监理,利用“第三方”环境监理技术服务,加强对建设项目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理。二是制定环境监理行政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环境监理暂行管理办法、环境监理技术规范等,对环境监理开展的范围、收费标准、监理内容、行政管理程序、监理单位资质管理以及环境监理工作原则、对象、内容、方法、程序、制度等内容进行规定,初步形成环境监理规范体系,以保障环境监理的有效实施。三是理清工作职责。理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环境监理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工程监理之间的关系,建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己独立的环境监理队伍。工程监理与环境监理要分工明确,以防多头管理造成的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等现象。四是加大宣传,贯彻施工期监理理念。组织召开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宣贯会,分析和解读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开展环境监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环境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已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具体实例作重点讲解。提高建设单位的环境保护观念,强化环境保护意识,自觉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开展环境监理工作,使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地落实到建设过程中。五是强化环境监理项目的监督管理。提前介入开展环境监理的项目,指定专人负责落实该项工作,实现全过程监督管理。特别是对建设地下排污管道等隐蔽工程的项目,在施工期间监理中,定期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并记录在案。六是引进专业服务机构,以点带面。对于当地没有专业提供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方便建设单位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引进具备施工期环境监理资质的专业技术机构与当地相关从业机构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带动当地从业机构逐步熟悉施工期环境监理业务。七是建立环境监理人员培训机制,引入职业资格制度。定期邀请专家授课,n同时组织从业人员外出交流学习,鼓励相关单位和人员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环境监理服务机构技术人员培训并参加职业考试,提高业务人员技术素质,培育行业覆盖面广、专业技术扎实的环境监理技术依托和咨询服务队伍。四、结语通过开展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能有效提高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使施工影响范围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避免施工期间出现较大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现象,为项目生产营运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三同时"设施和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规范建设,使建设项目达到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降低运营期环境风险。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5号)2012年1月10日2、《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转发环保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粤环办〔2012〕25号)2012年3月15日3、《汕头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汕市环〔2012〕145号)2012年4月28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