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东配套道路监理工作总结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一、概况1、工程简况河东配套区道路工程是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次干道,道路呈东西走向。沿线基本现状为农田。道路设计全长806.028m。设计路幅宽度为10m,道路横断面:(8m行车道+1×2m绿化带北侧),道路及绿化带横坡为1.5﹪,道路双向放坡,在K0+000-K0+040设置一回车场。雨水管中心线位于车行道南侧内1.5m处。管道采用D600钢筋砼管,按照产品规定的管套配套使用,D600管道分别采用平口和承插口钢筋砼管,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边井支管采用DN300UPVC管,纵坡大于0.01。基础:钢筋砼管采用135-C20砼基座,D600管基础为10cm厚的碎石(粒径为25-38mm),管道平口和承插口砼基座采用C150砼。窨井:D600采用75×90,D600采用75×75,均为砖砌落底井,方形钢纤维砼井盖座。边井采用钢纤维砼井蓖座。施工幅横断面为8M(不计绿化带)2、工程特点⑴本工程道路中心线控制点为A点(X55817.000,Y63249.447):B点(X5900.747,Y64048.203),该点位于1#路上:道路在JDI点处设置R=100M平曲线。以上坐标均为北京坐标系。⑵n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标高,高程系统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道路最低标高为3.12米,满足防洪要求。道路最小纵坡度0.25%,基本满足排水要求。⑶道路路面结构层组成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3cm细沥青防滑层(AC-13Ⅰ)LR=457cm粗粒式沥青(AC-30Ⅱ)0.5cm下封层(隔离层)40cm二灰碎石LR=55总厚度:h=50.5cm6%石灰土路基顶面LR=3002)路基二灰碎石下为6%石灰土路基,厚度不小于80cm(其中K0+000-K0+30,K0+270-K0+600挖除20cm厚耕植土并用4﹪灰土回填)。K0+000-K0+798.916采用石灰桩,石灰桩规格为Φ20cm间距60cm,桩长150cm顶部用20cm厚粘土夯实封顶,除80cm6﹪灰土底布置外两侧灰土坡脚线各增加一排.3、工程难点本工程K0+000-K0+040设置一回车场在河塘上,道路内另有十几条排水沟,需清淤泥换土。二、工程进度开工日期:2007年6月15日竣工日期:2007年12月30日n三、工程质量1.关于土路基质量评估根据勘察报告全线6%石灰土路基以下,采用石灰桩,石灰桩规格为Φ20cm间距60cm,桩长150cm顶部用20cm厚粘土夯实封顶,石灰桩施工完成后,经监理检查验收,质量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2、雨水管道工程质量评定:沟槽开挖后排水及时,严禁长时间的暴露、扰动和浸泡,超挖部分严禁用土回填,施工达到以上要求才再进行沟槽工序实测项目的检测。管道安管过程中支垫平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接口平直、环行间隙均匀。检查井壁垂直,砌筑灰浆饱满,灰缝平整;井框、井盖完整无损,安装平稳、位置正确。沟槽回填前槽内积水清除,回填土不含淤泥、腐植土。施工过程都能严格控制各工序质量。3、关于石灰土基层的质量评估石灰桩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进行6%石灰土路基施工,6%石灰土路基总厚度为80CM,中线、高程、宽度均经监理抽检合格,其工艺流程基本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分层摊铺碾压,每层20cm,土质利用原挖出的土块和部分外购土源经筛选,用宝马、挖机翻搅打碎,采用生石与土在路槽外拌和。掺灰量按6%要求将石灰均匀洒布,然后将其拍紧闷料,达到要求后,进行分层摊铺碾压,并定期进n行洒水养护,使其成为整体板块。局部桩段也出现压实不到位的现象,监理工程师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返工整改直至达标。经检测单位试验(灌砂)压实度均达到93%以上,灰土顶面弯沉符合设计要求,总之,石灰土底基层的质量是可靠的,强度是好的。4、关于二灰碎石层施工的质量评估开工前对二灰碎石按配合比进行强度试验,对设计报告进行审核。施工时基本上做到了翻斗车将厂拌料运到工地能及时摊铺碾压,总厚度为40cm,在摊铺前,本标段对摊铺的边线、高度都进行了分层放样,并以打桩立模控制,宽度都略大于设计值。二灰的含水量基本上做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要求,经混合料摊铺后无明显的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碾压后轮迹不大于5mm并无脱皮、松散现象、平整、碾压成型,并经监理对平整度及标高进行抽检,合格率达到86.3%。局部地区也出现超高的,监理指出后也作了铲除、平整,整改后符合设计要求。最后经检测中心测试弯沉合格率达到100%。压实度达到97%,二灰碎石集料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均达到≥0.8Mpa。可评为合格等级。5、关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的评估在二灰碎石层取得验收合格后,审查承包人用于路面面层的材料,配合比实验资料。从提供的材料来看,未发现明显花白、粗细分离、结块成团、松焦成块或油量明显过多或过少的缺陷。到工地的温度经监理抽检都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有时不能均衡供料,出现停机待料的问题。摊铺的质量总体上是可以的,经实测压实度、平整度及弯沉值n(LR45)满足设计要求。本标段的工程质量经过实测和监理抽检,并通过检测中心的仪器测试,各项数据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和不超过《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允许误差的范围,总体质量是好的,建议评为合格工程。苏州市科正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第五项目监理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n一、概况1、工程简况澄湖东路改造工程是吴中经济开发区内的次干道,道路西起宝尹路,东至京杭运河,中心线沿老路不变。沿线多为厂房。道路设计全长598.024m。设计路幅宽度为19m,道路横断面:(10m行车道+2×4.5m绿化带),道路横坡为2﹪,路拱横坡为直线接圆曲线路拱,绿化带横坡1.5﹪。道路路面结构为:3cm细沥青砼+7cm粗沥青砼+0.5下封层+40cm二灰碎石。二灰碎石下为8%石灰土路基,厚度不小于30cm.挖除原路面结构约50cm,然后采用石灰桩加固路基,石灰桩规格为Φ20cm间距60cm,桩长170cm顶部用20cm厚粘土夯实封顶,除30cm8﹪灰土底布置外两侧灰土坡脚线各增加一排.路基压实要求:土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车行道路槽下0~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3%,大于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0%;土基顶面弯沉3.00mm;雨水管中心线位于车行道北侧内1.5m处。管道采用D600、D400钢筋砼管,按照产品规定的管套配套使用,D600、D400管道分别采用平口钢筋砼管,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边井支管采用DN300UPVC管,纵坡大于0.01。基础:钢筋砼管采用135-C20钢筋砼基座,D600,D400管基础为10cm厚的碎石(粒径为25-38mm),管道平口砼基座采用C150砼。窨井:D600采用75×90,D600采用75×75,均为砖砌落底井,方形钢纤维砼井盖座。边井采用钢纤维砼井蓖座。n施工幅横断面为10M(不计绿化带)小石湖路西延伸段道路吴中开发区内的支路,道路呈东西走向,现状基本为农田、池塘,道路设计全长110m。设计路幅宽度为18.1m,北侧7.1米绿化带+8米机动车道+南侧3米人行道,路拱横坡为1.5%,为直线型路拱。人行道横坡为1.5%。道路路面结构为:3cm细沥青砼+7cm粗沥青砼+0.5下封层+40cm二灰碎石。总厚度、50.5CM。,60CM厚度、6%灰土路基,压实度为92%(重型击实标准)。雨污水工程雨水管中心线位于车行道中心线。由东向西排入河道。管材及接口:DN400用HDPE管,边井支管为DN300HDPEC管。环刚度8kpa。基础:钢筋砼管采用135-C20砼基座。HDPE管基础为10cm厚的碎石(粒径为25-38MM)垫层再铺5cm厚的中粗砂,排管厚后满槽回填砂至管外顶以上15cm。碎石层夯实,中粗砂应洒水排平。雨窨井:采用砖砌落底窨井,方形钢纤维砼井盖座,其规格:DN400采用90×75,DN600采用90×90,D800、采用90×120,D1000采用90×1400。边井采用钢纤维砼井蓖座的雨水边井,采用DN300HDPE管,纵坡大于0.01。2、工程难点本工程为一条老路改造,沿线多为厂房,n在施工期又半开放交通,污水管道工程其它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常常要协调处理好厂车辆通行,其它施工单位施工进度,使其协调、配合好,还要克服半开放交通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和某些影响质量的因素。(澄湖东路)二、工程进度开工日期:2007年6月15日竣工日期:2008年8月14日三、工程质量1、关于石灰土基层的质量评估石灰桩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进行6%-8%石灰土路基施工,8%石灰土路基总厚度为30CM(澄湖东路),小石湖路6%石灰土路基总厚度为60CM。中线、高程、宽度均经监理抽检合格,其工艺流程基本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分层摊铺碾压,每层20cm,土质利用原挖出的土块和部分外购土源经筛选,用宝马、挖机翻搅打碎,采用生石与土在路槽外拌和。掺灰量按6%-8%要求将石灰均匀洒布,然后将其拍紧闷料,达到要求后,进行分层摊铺碾压,并定期进行洒水养护,使其成为整体板块。经检测单位试验(灌砂)压实度均达到92%小石湖路,澄湖东路93%以上,澄湖东路灰土顶面弯沉(LR=300)小石湖路灰土顶面弯沉(LR=200)符合设计要求,总之,石灰土底基层的质量是可靠的,强度是好的。2、雨水管道工程质量评定:沟槽开挖后排水及时,严禁长时间的暴露、扰动和浸泡,超挖部分严禁用土回填,施工达到以上要求才再进行沟槽工序实测项目的检测。n管道安管过程中支垫平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接口平直、环行间隙均匀。检查井壁垂直,砌筑灰浆饱满,灰缝平整;井框、井盖完整无损,安装平稳、位置正确。沟槽回填前槽内积水清除,回填土不含淤泥、腐植土。施工过程都能严格控制各工序质量。3、关于二灰碎石层施工的质量评估开工前对二灰碎石按配合比进行强度试验,对设计报告进行审核。施工时基本上做到了翻斗车将厂拌料运到工地能及时摊铺碾压,总厚度为40cm,在摊铺前,本标段对摊铺的边线、高度都进行了分层放样,并以打桩立模控制,宽度都略大于设计值。二灰的含水量基本上做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要求,经混合料摊铺后无明显的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碾压后轮迹不大于5mm并无脱皮、松散现象、平整、碾压成型,并经监理对平整度及标高进行抽检,合格率达到86.3%。局部地区也出现超高的,监理指出后也作了铲除、平整,整改后符合设计要求。最后经检测中心测试弯沉合格率达到100%(设计弯沉值55)。压实度达到97%,二灰碎石集料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均达到≥0.8Mpa。可评为合格等级。4、关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的评估n在二灰碎石层取得验收合格后,审查承包人用于路面面层的材料,配合比实验资料。从提供的材料来看,未发现明显花白、粗细分离、结块成团、松焦成块或油量明显过多或过少的缺陷。到工地的温度经监理抽检都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有时不能均衡供料,出现停机待料的问题。摊铺的质量总体上是可以的,经实测压实度(95%)、平整度及弯沉值(LR45)满足设计要求。本标段的工程质量经过实测和监理抽检,并通过检测中心的仪器测试,各项数据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和不超过《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允许误差的范围,总体质量是好的,建议评为合格工程。苏州市科正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第五项目监理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一、概况n1、工程简况澄湖东路改造工程是吴中经济开发区内的次干道,道路西起宝尹路,东至京杭运河,中心线沿老路不变。沿线多为厂房。道路设计全长598.024m。设计路幅宽度为19m,道路横断面:(10m行车道+2×4.5m绿化带),道路横坡为2﹪,路拱横坡为直线接圆曲线路拱,绿化带横坡1.5﹪。道路路面结构为:3cm细沥青砼+7cm粗沥青砼+0.5下封层+40cm二灰碎石。二灰碎石下为8%石灰土路基,厚度不小于30cm.挖除原路面结构约50cm,然后采用石灰桩加固路基,石灰桩规格为Φ20cm间距60cm,桩长170cm顶部用20cm厚粘土夯实封顶,除30cm8﹪灰土底布置外两侧灰土坡脚线各增加一排.路基压实要求:土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车行道路槽下0~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3%,大于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90%;土基顶面弯沉3.00mm;雨水管中心线位于车行道北侧内1.5m处。管道采用D600、D400钢筋砼管,按照产品规定的管套配套使用,D600、D400管道分别采用平口钢筋砼管,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边井支管采用DN300UPVC管,纵坡大于0.01。基础:钢筋砼管采用135-C20钢筋砼基座,D600,D400管基础为10cm厚的碎石(粒径为25-38mm),管道平口砼基座采用C150砼。窨井:D600采用75×90,D600采用75×75,均为砖砌落底井,方形钢纤维砼井盖座。边井采用钢纤维砼井蓖座。施工幅横断面为10M(不计绿化带)n2、工程难点本工程为一条老路改造,沿线多为厂房,在施工期又半开放交通,污水管道工程其它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常常要协调处理好厂车辆通行,其它施工单位施工进度,使其协调、配合好,还要克服半开放交通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和某些影响质量的因素。(澄湖东路)二、工程进度开工日期:2007年6月20日竣工日期:2008年月日三、工程质量1.关于土路基质量评估澄湖东路根据勘察报告全线8%石灰土路基以下,采用石灰桩,石灰桩规格为Φ20cm间距60cm,桩长170cm顶部用20cm厚粘土夯实封顶,石灰桩施工完成后,经监理检查验收,质量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2、雨水管道工程质量评定:沟槽开挖后排水及时,严禁长时间的暴露、扰动和浸泡,超挖部分严禁用土回填,施工达到以上要求才再进行沟槽工序实测项目的检测。管道安管过程中支垫平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接口平直、环行间隙均匀。检查井壁垂直,砌筑灰浆饱满,灰缝平整;井框、井盖完整无损,安装平稳、位置正确。沟槽回填前槽内积水清除,回填土不含淤泥、腐植土。n施工过程都能严格控制各工序质量。3、关于石灰土基层的质量评估石灰桩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进行8%石灰土路基施工,8%石灰土路基总厚度为30CM(澄湖东路),中线、高程、宽度均经监理抽检合格,其工艺流程基本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分层摊铺碾压,每层20cm,土质利用原挖出的土块和部分外购土源经筛选,用宝马、挖机翻搅打碎,采用生石与土在路槽外拌和。掺灰量按8%要求将石灰均匀洒布,然后将其拍紧闷料,达到要求后,进行分层摊铺碾压,并定期进行洒水养护,使其成为整体板块。经检测单位试验(灌砂)压实度均达到92%小石湖路,澄湖东路93%以上,澄湖东路灰土顶面弯沉(LR=300)符合设计要求,总之,石灰土底基层的质量是可靠的,强度是好的。4、关于二灰碎石层施工的质量评估开工前对二灰碎石按配合比进行强度试验,对设计报告进行审核。施工时基本上做到了翻斗车将厂拌料运到工地能及时摊铺碾压,总厚度为40cm,在摊铺前,本标段对摊铺的边线、高度都进行了分层放样,并以打桩立模控制,宽度都略大于设计值。二灰的含水量基本上做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要求,经混合料摊铺后无明显的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碾压后轮迹不大于5mm并无脱皮、松散现象、平整、碾压成型,并经监理对平整度及标高进行抽检,合格率达到86.3%。局部地区也出现超高的,监理指出后也作了铲除、平整,整改后符合设计要求。最后经检测中心测试弯沉合格率达到100%n(设计弯沉值55)。压实度达到97%,二灰碎石集料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均达到≥0.8Mpa。可评为合格等级。5、关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的评估在二灰碎石层取得验收合格后,审查承包人用于路面面层的材料,配合比实验资料。从提供的材料来看,未发现明显花白、粗细分离、结块成团、松焦成块或油量明显过多或过少的缺陷。到工地的温度经监理抽检都能达到设计要求,但有时不能均衡供料,出现停机待料的问题。摊铺的质量总体上是可以的,经实测压实度(95%)、平整度及弯沉值(LR45)满足设计要求。本标段的工程质量经过实测和监理抽检,并通过检测中心的仪器测试,各项数据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和不超过《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允许误差的范围,总体质量是好的,建议评为合格工程。苏州市科正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第五项目监理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