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6 发布 |
- 37.5 KB |
- 7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GBJ92-86
实用文档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通知,由交通部及城乡建设部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 本规范总结了建国以来修筑沥青路面的经验,并对一些主要技术问题,如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路面平整度指标、沥青质量要求、石料压碎值指标、粗粒式混凝土试验方法等进行了科研及调查工作,收集及吸取了国外修筑沥青路面的先进经验,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由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一章和七个附录。内容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上拌下贯式、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等路面;还有透层、粘层、封层和附属工程(人行道、自行车道、广场、停车场、桥面),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交通部 1985年12月第一章 总则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及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第1.0.2条本规范规定了表面处治、贯入式、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上拌下贯式等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方法。对沥青类基层、联结层、整平层也可按本规范相应的规定使用。第1.0.3条沥青路面施工应符合现行的关于防止沥青中毒有关安全防火标准规范的规定。第1.0.4条对高寒地带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n实用文档第二章 基层第2.0.1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应符合如下要求: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三、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四、与面层结合良好。第2.0.2条沥青路面的基层可按下列规定选用:一、整体型: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二、嵌锁型:泥灰结碎石、沥青贯入式;三、级配型:级配碎(砾)石、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各种基层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第2.0.3条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或旧路面(作基层时)的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方法和标准,可按现行有关基层规范的规定执行。基层的质量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修筑沥青面层。第三章 材料 第一节 沥青材料第3.1.1条适用于沥青路面的沥青材料有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等,使用时应根据交通量、施工方法、沥青面层类型、材料来源等情况选用。第3.1.2条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二的规定。第3.1.3条沥青面层所用的沥青标号,可根据地区气候条件.施工季节气温、路面类型、施工方法和矿料种类和等级情况按表3.1.3选用。n实用文档第3.1.4条沥青标号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可采用其他标号的沥青及稀释剂进行掺配,配制所需材料的比例应由试验室在施工前按规定要求进行试配后决定。施工时配制成的沥青,应由试验室每天取样进行检验,如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调整配制比例。第3.1.5条沥青材料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表3.1.5的规定.加热后的保温时间宜为:道路石油沥青不超过6小时;煤沥青不超过3小时。当天加热的沥青宜当天用完,避免对沥青多次加热。 在城市沥青厂中,沥青在贮油池中的保温温度,一般石油沥青宜为80~110℃;煤沥青宜为70~90℃。表3·1·3各种沥青面层选用的沥青标号气候分类沥青种类沥青标号表面处治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寒冷地带石油沥青AH-160A-180A-200AH-160A-180A-200AH-90AH-120A-100 A-140AH-90AH-120A-100A-140煤沥青T-5T-6T-6T-7T-6T-7T-7T-8温和地带石油沥青AH-120AH-160A-140A-180AH-120A-100A-140AH-90AH-120A-100 A-140AH-10AH-90A-60A-100煤沥青T-6T-7T-6T-7T-7T-8T-7T-8n实用文档较热地带石油沥青AH-90AH-120A-100A-140AH-90AH-120A-100A-140AH-70AH-90A-100 A-60AH-50AH-70A-60煤沥青T-6T-7T-7T-7T-8T-7T-8T-9表3·1·5 沥青材料的加热温度沥青种类沥青标号加热温度(℃)石油沥青液体沥青AL(M、S)-130~50AL(M、S)-240~60AL(M、S)-360~80AL(M、S)-460~80AL(M、S)-580~100AL(M、S)-6100~120道路沥青A-200130~150AH-120AH-160A-140 A-180140~160AH-50AH-70AH-80A-6A-100150~170煤沥青T-125~50T-240~70T-3 T-480~100T-5100~120T-6100~120n实用文档T-7110~130T-8110~130T-9110~130 注:沥青的浇洒温度可比表规定的低5~10℃第二节 矿料第3.2.1条沥青面层所用的碎石、轧制砾石、筛选砾石、石屑、砂和矿粉等应根据本规范中修筑各种沥青面层的有关规定选用。第3.2.2条碎石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各种沥青面层所使用的石料等级不应低于表3.2.2-1的规定。道路建筑所用石料强度等级及技术标准应符合表3.2.2-2的规定。二、碎石的粒径规格应符合表3.2.2-3的规定。三、碎石与沥青材料应有良好的粘结力,用水煮法测定,其粘结力不应小于JTJ52—8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的3级标准。如低于3级,应加入外掺剂以提高其粘结力。四、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含水量应小于3%,泥土含量小于1%。五、有良好的颗粒形状,通常以接近立方体、多棱角体为宜,扁平细长颗粒(长边与短边或长边与厚度之比大于3)的含量应小于15%。六、在工地现场对碎石的强度进行经常性的质量控制时,可采用石料压碎值试验进行检查,压碎值应符合表3.2.2-4的规定,石料压碎值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四的方法操作。第3.2.3条轧制砾石的质量应与碎石的要求相同。轧制砾石用于重交通量沥青面层的沥青混合料中时,粒径为5毫米的颗粒宜有50%(重量)以上;用于贯入式路面时,主层矿料中宜有粒径为5毫米的颗粒30~40%(重量)以上,并至少有二个破碎面。n实用文档第3.2.4条筛选砾石的质量应与碎石的要求相同。筛选砾石仅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以及沥青面层的下层、联结层、基层的沥青混合料中使用。不得做防滑面层。表3.2.2-1 各种沥青石层所用石料等级表面处治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轻交通量小于200辆/日3333中等交通量200~500辆/日 333重交通量大于500辆/日 22在沥青路面上作防滑面层1 11沥青面层的下层、联结层 333 注:(1)表中的交通量均指单车道设计交通量(后轴重为10吨的标准车)。 (2)规定采用1、2级碎石料的路段确有困难时,可降低一级。表3·2·2-2道路建筑用石料等级及技术标准岩石类别主要岩石名称石料等级技 术 标 准饱水极限抗压强度(兆帕)碎石磨耗率(洛杉矶法)(%)块石磨耗率(狄法尔法)(%)岩浆岩类花岗岩玄武岩12>120100~120<2525~30<44~5n实用文档安山岩辉绿岩3480~10030~4545~605~77~10石灰岩类石灰岩白云岩1234>10080~10060~8030~60<3030~3535~5050~60<55~66~1212~20砂岩与片麻岩类石英岩砂岩片麻岩石英片麻岩1234>10080~10050~8030~50<3030~3535~4545~60<55~77~1010~15砾石 1234 <2020~3030~5050~60<55~77~1212~20注:磨耗率应以洛杉矶磨耗机测定的方法为准,无该机时方可用狄法尔磨耗机测定。用于中等交通量以上的沥青面层的混合料时,5毫米以上颗粒中至少应掺有50%(重量)的碎石或具有二个破碎面的轧制砾石。第3.2.5条砂的质量应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应有适当的级配。泥土含量应小于5%。第3.2.6条石屑最大粒径宜小于8毫米,其质量应与砂的要求相同。n实用文档第3.2.7条矿粉宜采用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等碱性岩石磨制的石粉,并不应含泥土杂质和团粒;小于0.074毫米部分的重量比宜大于70%;亲水系数应小于1.00;含水量应小于1%。表3·2·2-4 石料压碎值交通量(辆燉日,后轴重10吨)压碎值(%)岩浆岩石灰石、砂岩小于200≤30≤35200~500≤25≤30大于500≤20≤25 注:石料压碎值应以标准粒径石料的测定值为准。 表3·2·2-3各种沥青面层所用石料规格粒径规格(毫米)通过下列筛孔7060504035302520151052.50.550~7095~100 0~150~15 0~5 40~60(70)(95~100)95~100 0~5 95~ 0~5 n实用文档30~70(60)100(95~100)0~1530~50 100 0~15 0~5 25~50 10095~100 0~15 0~5 25~40 95~100 0~15 0~5 25~35 100 0~15 0~5 20~40 95~100 0~150~5 15~30 10010095~10095~100 0~150~5 15~25 95~100 10095~100 0~150~5 10~20 100 10095~100 0~150~5 n实用文档10~15 10095~100 5~14 10095~10040~700~10 5~10 10095~1000~10 3~5 10085~100 0~5 10085~100 10~30第四章 施工准备第4.0.1条沥青材料的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沥青运至沥青厂或沥青加热站后,应按规定分批进行检验其主要性质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不同种类和标号的沥青材料应分别贮存,并应加以标记。二、临时性的贮油池必须搭盖蓬顶,并应疏通周围排水渠道,防止雨水或地表水进入池内。第4.0.2条矿料的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同规格的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有条件时宜加盖防雨顶蓬。二、各种规格的矿料到达工地后,对其强度、形状、尺寸、级配、清洁度、潮湿度等进行试验检查。如尺寸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重新过筛;若有污染时,应用水冲洗干净,俟干燥后方可使用。第4.0.3条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n实用文档一、洒油汽车(手摇洒布机)应检查油泵系统、洒油管道、量油表、保温设备等有无故障,并将一定数量沥青装入油罐,在路上先行试洒,校核其洒油量。每次喷洒前应保持喷油嘴干净,管道畅通。喷油嘴的角度应一致,并与洒油管呈15~25°的夹角。二、矿料撒铺车应检查其传动和液压调整系统,并应事先进进试撒,以确定撒铺每种规格矿料时应控制的间隙及行驶的速度。三、压路机应检查其规格和机械性能(如转向、起动、倒退、停驶等方面能力)及滚筒表面的磨损情况。滚筒表面如有凹陷或坑槽不得使用。四、摊铺机应检查其规格和主要机械性能(如振捣板、振动器、整平器、螺旋摊铺器、发动机调速器、离合器、刮板送料器、料斗闸门,厚度调节器、自动找平装置等)是否正常。第五章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5.1.1条沥青表面处治应采用层铺法施工。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按浇洒沥青及撒铺石料的次数可分为单层式、双层式及三层式三种。第5.1.2条沥青表面处治适用于下列范围:一、为非沥青类基层提供一个承受行车磨耗和抵抗大气作用的磨耗面层。二、改善或恢复已老化的沥青面层。三、作原沥青路面的防滑层。第5.1.3条沥青表面处治宜选择在一年中干燥和较炎热的季节施工,并宜在日最高温度低于15℃到来以前半个月结束。第二节 材料规格和用量第5.2.1条沥青表面处治采用的石料,其最大粒径应与处治层的厚度相等,石料的最大与最小粒径之比不宜大于2符合粒径规格的颗粒含量不宜少于80%,其规格和用量应按表5.2.1选定。n实用文档第5.2.2条为初期养护用料起见,每1000米应另备2~3米35~10毫米或3~6毫米石屑或粗砂,小砾石。城市道路的养护料,宜在施工时与最后一遍料一起撒铺。第5.2.3条沥青表面处治的沥青用量应按表5.2.1选定。但各层用量宜根据施工气温、沥青标号、基层等情况,在总用量不变的原则下酌情调整。在寒冷地带,施工季节气温较低,沥青针入度较小,基层空隙较大时,沥青用量宜采用高限,反之宜采用低限。第5.2.4条旧沥青路面、清扫干净的碎(砾)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块石路面等不用透层油,但宜在第一次沥青用量中酌情增加10~20%。第二节 材料规格和用量第5.2.1条沥青表面处治采用的石料,其最大粒径应与处治层的厚度相等,石料的最大与最小粒径之比不宜大于2符合粒径规格的颗粒含量不宜少于80%,其规格和用量应按表5.2.1选定。第5.2.2条为初期养护用料起见,每1000米应另备2~3米35~10毫米或3~6毫米石屑或粗砂,小砾石。城市道路的养护料,宜在施工时与最后一遍料一起撒铺。第5.2.3条沥青表面处治的沥青用量应按表5.2.1选定。但各层用量宜根据施工气温、沥青标号、基层等情况,在总用量不变的原则下酌情调整。在寒冷地带,施工季节气温较低,沥青针入度较小,基层空隙较大时,沥青用量宜采用高限,反之宜采用低限。第5.2.4条旧沥青路面、清扫干净的碎(砾)石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块石路面等不用透层油,但宜在第一次沥青用量中酌情增加10~20%。第三节 施工第5.3.1条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应按如下程序和要求施工:一、放样和安装路缘石。二、清扫基层。三、浇洒透层沥青。四、浇洒第一次沥青。n实用文档1在透层沥青充分渗透后,或在已作透层或封层并已开放交通的基层清扫后,即可浇洒第一次沥青。如发现浇洒数量不足,有空白、缺边等应立即用人工补洒,有积聚现象应于刮除。2沥青浇洒的长度应与石料撒铺相配合。应避免沥青浇洒后等待较长时间才撒铺石料。3在每段接茬处,可用铁板或建筑纸等横铺在本段起洒点前及终点后,宽度为1~1.5米。如需分两幅浇洒时,应保证接茬搭搭接缝应错开五、撒铺第一次石料。1浇洒主层沥青后(不必等全段洒完)应立即撒铺第一次石料。其数量按规定一次撒足。2局部缺料或过多处,用人工适当找补,或将多余石料扫出。两幅搭接处。第一幅浇洒沥青后应暂留10~15厘米宽度不撒石料,待第二幅浇洒沥青后一起铺撒石料。3无论机械或人工撒铺石料,撒料后应及时扫匀,以普遍覆盖一层,厚度一致,不应露沥青。六、碾压。撒铺一段石料后(不必等全段铺完),应立即用6~8吨双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碾压时应从路边逐渐移至路中心,然后再从另一边开始移向路中心。每次轮迹重叠宜为30厘米,碾压3~4遍。钢轮压路机行驶速度开始不宜超过2公里/小时,以后可适当增加。七、第二、三层的施工方法和要求与第一层相同。第5.3.2条双层式沥青表面处治的施工程序和要求应同于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但应减少一次洒油、撒料与碾压。第5.3.3条单层式沥青表面处治的施工程序和要求应同于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但应减少二次洒油、撒料与碾压。第5.3.4条交通控制。碾压结束后即可开放交通。通车初期应设专人指挥交通或设置障碍物控制行车,使路面全部宽度获得均匀压实。成型前应限制行车速度,不宜超过20公里/小时。第5.3.5条初期养护。在通车初期,如有泛油现象,应在泛油地点补撒与最后一层矿料规格相同的石料,并仔细扫匀。过多的浮动石料应扫出路面外,以免搓动其它已经粘着在位的石料。n实用文档当有其它破坏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第5.3.6条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不得脱节。每个作业段长度应根据压路机数量、洒油设备等来确定,当天施工的路段应当天完成。二、不得在潮湿的矿料或基层上洒油。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待石料晾干后才能继续施工。雨季施工应逐日了解气象预报,施工路段宜在雨前完成各项工序。三、对于城市道路上的各种管井盖座、侧平石等外露部分以及人行道面等,洒油时应加遮盖、防止污染。表5·2·1 沥青表面处治材料规格和用量种类石 料石 油 沥 青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粒径规定(毫米)用量(米3/1000米2)粒径规定(毫米)用量(米3/1000米2)粒径规格(毫米)用量(米3/1000米2)用量(公斤/米2)用量(公斤/米2)用量(公斤/米2)用量(公斤/米2)单层5~107~9 1.0~1.2 1.0~1.210~1512~14 1.4~1.6 1.4~1.6双层·5~1010~123~53~5 1.2~1.40.8~1.0 2.0~2.410~1512~145~107~8 1.4~1.61.0~1.2 2.4~2.810~2016~185~107~8 1.6~1.81.0~1.2 2.6~3.015~2518~205~107~8 1.8~2.01.0~1.2 2.8~3.2三·15~2518~205~159~113~53~51.6~1.81.1~1.30.8~1.03.5~4.1n实用文档层15~2518~2010~1512~145~107~81.6~1.81.2~1.41.0~1.23.8~4.415~3020~2210~1512~145~107~81.8~2.01.2~1.41.0~1.24.0~4.6注:(1)采用煤沥青时,按石油沥青用量增加20%计算。(2)有符合的规格和用数,宜用于城市道路。第六章 沥青贯入式路面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6.1.1条沥青贯入式路面适用于中等交通量的路段,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联结层或基层。第6.1.2条沥青贯入式面层的最上一层应起封层作用。当作为基层或联结层使用时,可不作此封层。第6.1.3条沥青贯入式面层是一种多孔隙结构,施工时应作好路面结构层和路肩的排水措施,使雨水能及时排除出路面结构。第6.1.4条施工的气温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5.1.3条的规定。第二节 材料规格和用量第6.2.1条石料规格和用量可按表6.2.1选定.其主层石料中大于粒径中值的重量不得少于70%。嵌缝料中细料含量多时用低中限,反之用高限。第6.2.2条施工结束后每1000应另备2~3与最后一层封层料规格相同的石屑或粗砂等供初期养护使用。第6.2.3条城市道路所用的主层骨料,最大粒径宜采用厚度的0.8~0.85倍,数量宜按压实系数1.25~1.30计算。第6.2.4条沥青材料的用量宜按表6.2.1选定,但分次用量宜根据施工气温及沥青标号等在总量不变的原则下酌情调整。n实用文档在寒冷地带或施工季节气温较低,沥青针入度较小时,用量宜用高限,反之宜用低限。高寒地区及干旱风砂大的地区宜根据需要酌情调整用量。表6·2·1沥青贯入式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表厚度(厘米)石料石油沥青(公斤/米2)主层第一遍嵌缝料第二遍嵌缝料封层料分次用量合计粒径规格(毫米)数量(米3/1000米2)粒径规格(毫米)数量(米3/1000米2)粒径规格(毫米)数量(米3/1000米2)粒径规格(毫米)数量(米3/1000米2)123420~404410~20或1512~145~107~83~53~51.8~2.11.6~1.81.0~1.24.4~5.0530~505515~2516~185或10~1510~123~53~52.4~2.61.8~2.01.0~1.25.2~5.8630~606615~2516~185或10~10~123~8或54~62.8~3.02.0~2.21.0~1.25.8~6.4n实用文档或40或60或3015730~708015~30或2518~2010或5~1511~133~8或54~63.3~3.52.4~2.61.0~1.26.7~7.3830~70或409615~30或2520~2210或5~1511~133~8或54~64.0~4.22.6~2.81.0~1.27.6~8.2 注:采用煤沥青时,应按石油沥青用量增加20%。第三节 施工第6.3.1条沥青贯入式面层应按下列程序和要求施工:一、放样和安装路缘石。二、清扫基层。三、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厚度为4~5厘米的贯入式路面应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四、撒铺主层石料。摊铺石料应避免大小颗粒集中,并应检查其松铺厚度。应严禁车辆在铺好的石料层上通行。n实用文档五、碾压。主层石料摊铺后应先用6~8吨的压路机进行初压,速度宜为2公里/小时,碾压应自路边缘逐渐移向路中心,每次轮迹重叠宜为30厘米,接着应从另一侧以同样方法压至路中心。碾压一遍后应检验路拱和纵向坡度,当有不符合要求时应找平再压,并宜碾压2遍,使石料基本稳定,无显著推移为止。然后应用10~12吨压路机(厚度大的贯入式路面可用12~15吨压路机)进行碾压,每次轮迹应重叠1/2以上,并应碾压4~6遍,直至主层石料嵌挤紧密,无显著轮迹为止。六、浇洒第一次沥青。主层石料碾压完毕后,即应浇洒沥青。七、撒铺第一次嵌缝料,主层沥青浇洒后,应立即趁热撒铺第一次嵌缝料,撒铺应均匀,撒铺后应立即扫匀。个别不足处应找补。八、碾压。嵌缝料扫匀后应立即用10~12吨压路机进行碾压,随压随扫,使嵌缝料均匀嵌入。宜碾压4~6遍,如因气温高,在碾压过程中发生蠕动现象时,应立即停止碾压,待气温稍低时再继续碾压。九、以后施工程序为浇洒第二次沥青、撒铺第二次嵌缝料、碾压、浇洒第三次沥青、撒铺封层料、最后碾压。施工要求同于本条六、七、八。最后碾压采用6~8吨压路机,碾压2~4遍即可开放交通。第6.3.2条交通控制,应符合本规范第5.3.4条的规定。第6.3.3条初期养护,应符合本规范第5.3.5条的规定。第6.3.4条沥青贯入式面层施工时,应符合本规范第5.3.6条规定。第七章 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路面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7.1.1条本规范的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面层适用于热拌热铺法的施工。第7.1.2条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种类按矿料最大粒径的不同,可分为粗粒式(LH-30与LH-35),中粒式(LH-20与LH-25),细粒式(LH-10与LH-15),以及砂粒式(LH-5)。沥青碎石混合料可分为粗粒式(LS—30与LS-35),中粒式(LS-20与LS-25)以及细粒式(LS-10与LS-15)。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标准压实后的剩余空隙率,还可分为:Ⅰ型:剩余空隙率为3~6%,城市道路为2~6%,人行道系为1.5~5%和Ⅱ型:剩余空隙率为6~10%。n实用文档第7.1.3条沥青混凝土面层适用于高速公路、各种交通量的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沥青碎石面层适用于重、中交通量的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第7.1.4条面层宜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下层宜采用粗、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上层宜采用中粒式、细粒式及砂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第7.1.5条采用单层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时,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毫米。第7.1.6条沥青碎石混合料(粗、中粒式)亦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联结层及整平层。第7.1.7条细粒式沥青混合料(Ⅱ型沥青混凝土及沥青碎石)亦可在不透水沥青面层上作防滑层,并应选择富有棱角、坚硬、耐磨的石料。第7.1.8条当沥青混合料用作面层的上层时,其矿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2;用作面层的下层、联结层、或基层时,矿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第二节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第7.2.1条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宜符合表7.2.1的规定。第7.2.2条沥青碎石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表7.2.2的规定。第7.2.3条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应由试验确定。表7.2.1中的沥青用量范围,在试验时可作为初选的沥青用量。第7.2.4条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宜符合表7.2.2规定。采用时应根据当地实践经验、交通量、气候、级配、沥青标号等条件确定。第三节 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第7.3.1条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应符合表7.3.1的规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宜按表7.3.1的规定执行。第7.3.2条沥青混凝土及各项指标应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确定,其试验方法和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五的规定。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采用替代法,在沥青厂产品质量检验时宜采用直接法。n实用文档第四节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7.4.1条矿料配合比设计应按下列步骤和要求进行:一、根据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确定矿料的装配曲线。级配曲线宜采用表7.2.1规定矿料级配的中值。表7·2·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 类型矿料级配通过下列筛孔(毫米)重量百分率(%)沥青用量(%)35302520151052.51.20.60.30.150.074粗粒式LH-35 95~100 75~95-55~7540~6025~4515~55-5~184~143~82~54.0~5.5LH-30 95~10075~95-55~7540~6025~4515~55-5~184~143~82~54.0~5.5中粒式LH-25Ⅰ 95~100--70~8050~6535~5025~4018~3013~218~154~95.0~6.5Ⅱ 95~--50~30~20~13~9~186~134~83~74.5~6.0n实用文档10070503525LH-20Ⅰ 95~100-70~8050~6535~5025~4018~3013~218~154~95.0~6.5Ⅱ 95~100-50~7030~5020~3513~259~186~134~83~74.5~6.0细粒式LH-15Ⅰ-1 95~100-70~8055~6540~5030~4021~2812~206~106.0~7.5Ⅰ-2 95~100-55~7040~5530~4020~3016~2110~155~95.5~7.0Ⅱ 95~ 35~5525~4018~3012~208~165~104~85.0~6.5n实用文档100LH-10Ⅰ-1 70~8055~6540~5030~4021~2812~206~106.0~8.0Ⅰ-2 55~7040~5530~4020~3016~2110~155~95.5~7.5Ⅱ 35~5525~4018~3012~208~165~104~85.0~7.0砂粒式LH-5Ⅰ 95~10065~8545~6530~5217~3711~288~127.0~9.0表7.3.1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500辆/日的道路<500辆/日的道路人行道人行广场n实用文档自行车专用道沥青混凝土类型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 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两面各50两面各35稳定度(牛顿)≥4500≥5000≥6000≥4000≥4500≥5000≥3000流值(1/100厘米)20-4020~4520-50空隙率(%)Ⅰ3或2-63或2-62或2-5Ⅱ6-106-10 饱和度(%)Ⅰ75-8575-8575-90Ⅱ60-7560-75 残留稳定度(%)Ⅰ>75>75>75Ⅱ>70>70 注:(1)在拌和厂或规场产品检验时,如材料比重测定困难、可采用饱水率代替空隙率,标准见表7·3·1-1。 表7.3.1-1沥青混凝土的饱水率≥500辆/日的道路<500辆/日的道路人行道人行广场自行车专用道n实用文档沥青混凝土类型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 饱水率(%)Ⅰ2或1.5-52或1.5-5 Ⅱ5-95-9 (2)交通量以后轴重10吨标准车为准。二、选择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各种矿料。三、将各种矿料分别进行筛析试验。四、测定各种矿料的比重。五、根据各种矿料颗粒组成,用图表法或试算法确定符合级配曲线要求的各种矿料的配合比例。第7.4.2条确定沥青用量应按下列步骤和要求进行:一、根据表7.2.1规定的沥青用量范围或已有经验,初步估计适宜的沥青用量。二、以上述初估的沥青用量为中间值,每间隔0.5%(重量计)上下变化用量,至少作五组,每组按照本规范马歇尔试验方法制备试件。三、测定试件的密度、稳定度、流值、并计算其空隙率和饱和度。四、以沥青用量为横座标,分别以稳定度、流值、密度、空隙率、饱和度为纵座标,将各项测定结果的计算数据点在图中,连成圆滑曲线。五、求出符合本规范表7.3.1规定的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范围。宜采用中间值作为设计沥青用量,亦可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第五节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和运输第7.5.1条沥青混合料应在拌和厂(场)制备。拌和厂(场)应具有能保证质量和数量的生产设备,并应采取吸尘等保护环境的措施。对于不能确保均匀进料和连续计量或矿粉损失较多的连续式拌和设备,不得用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制。n实用文档第7.5.2条在拌制一种新配合比的混合料之前,或生产中断了一段时间后,应根据室内配合比进行试拌。通过试拌及相应的抽样试验确定一、对间歇式拌和机,应确定每盘热料仓的配合比。对连续式拌和机,应确定各种矿料送料口的大小及沥青、矿料的进料速度。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按设计沥青用量进行试拌。试拌后取样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并将各试验值与室内配合比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设计沥青用量是否合适,必要时可作适当调整。沥青碎石混合料可按表7.2.2规定的沥青用量范围(每次变动范围不超过±0.5%)进行试拌。试拌后抽样检查其级配和沥青用量,确定适宜的沥青用量。三、确定适宜的拌和时间。间歇式拌和机每盘拌和时间宜为30~60秒,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四、确定适宜的加热和出厂温度。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和出厂温度宜按表7.5.2规定的范围内选用。表7·5·2沥青混合料各种材料的加热和出厂温度种 类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石油沥青煤沥青砂石矿粉石油沥青混合料130~160 140~170不加热130~160煤沥青混合料 100~120100~130不加热 第7.5.3条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根据配料单进料和拌制,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二、控制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三、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等现象。四、每班抽样做沥青混合料性能、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用量试验。五、每班拌和结束时,清洁拌和设备,放空管道中的沥青。作好各项检查记录,不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应禁止出厂(场)。第7.5.4条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n实用文档一、沥青混合料宜用自卸卡车运至工地,车箱底板及周壁应涂一薄层油水(柴油:水为1∶3)混合液。二、运输车辆上应有覆盖设施。三、运至摊铺地点的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不宜低于130℃,煤沥青混合料不宜低于90℃。第六节 施工第7.6.1条沥青混合料应按下列程序施工。一、放样和安装路缘石。二、清扫基层。三、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四、摊铺沥青混合料。五、碾压成型。六、开放交通。第7.6.2条摊青合料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宜采用机械摊铺。二、宜采用全路幅摊铺。如采用分路幅摊铺时,接缝应紧密、拉直,并宜设置样桩控制厚度。三、双层式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上下层铺筑宜在当天内完成。如间隔时间较长,下层受到污染的路段,铺筑上层前应对下层进行清扫,并宜浇洒粘层沥青。四、控置摊铺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不应低于100℃,煤沥青混合料不应低于70℃。五、沥青混合料摊铺厚度应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厚度乘以松铺系数。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宜通过试铺碾压,也可按表7.6.1的规定采用。表7·6·1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种 类机械摊铺人工摊铺n实用文档沥青混凝土混合料1.15~1.351.25~1.50沥青碎石混合料1.15~1.301.20~1.45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取上限,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取下限。六、凡接触沥青混合料的机械,工具的表面,宜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或进行加热。七、摊铺后应检查平整度及路拱,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八、机械摊铺还应符合下列要求:摊铺时应先检查摊铺机的刮平板宽度和高度是否适当,并调整好自动找平装置。九、人工摊铺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分路幅施工时,路中心线处宜事先设置档板。2沥青混合料宜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采取扣锹摊铺,不得扬锹远甩。3应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做到轻重一致,往返刮2~3次达到平整即可。防止反复撒料反复刮平引起石料离析。第7.6.3条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成型,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碾压时压路机应自路边压向路中,三轮式压路机每次重叠宜为后轮宽1/2,双轮式压路机每次重叠宜为30厘米,不得在新铺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和从碾压完毕的路段进出。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表7.6.3的规定。二、初压时用6~8吨双轮压路机或6~10吨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初压2遍。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如在碾压时出现推移,可待温度稍低后再压;如出现横向细缝,应检查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表7.6.3 压路机碾压速度初压(公里/小时)复压(公里/小时)终压(公里/小时)n实用文档钢轮压路机1.5~2.02.5~3.52.5~3.5轮胎压路机/4.5~5.5/振动压路机静压1.5~2.0振动5~6静压2~3注:静压是指关闭振动装置的无振动碾压。三、复压时用10~12吨三轮压路机、10吨振动压路机或相应的轮胎压路机进行。宜碾压4~6遍至稳定和无显著轮迹。四、终压时用6~8吨双轮压路机碾压或用6~8吨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碾压2~4遍。五、开始碾压的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应为100~120℃,煤沥青混合料不高于90℃。碾压终了温度:石油沥青混合料不低于70℃,煤沥青混合料不低于50℃。六、碾压后的路面在未冷却前,压路机或其它车辆不得在路上停放,并防止矿料、杂物。油料等落在新铺路面上。第7.6.4条开放交通应在路面冷却后才开放。第7.6.5条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缝(包括纵缝及横缝)应紧密、平整。并符合下列要求:一、纵向接缝施工时,对已施工的车道,当其边缘部分由于行车或其它原因已发生变形污染时,应加以修理。对塌落部分或未充分压实的部分应切去并凿齐,缝边要垂直,线形成直线,并需涂刷一薄层的粘层沥青,然后摊铺新料。纵向接缝应紧随摊铺机后立即进行碾压。二、横向接缝施工时,接缝处宜采用档板(与压实面层厚度相同的档板),使端部整齐。横向接缝边缘的修理与纵向接缝的要求相同。三、双层或三层式面层的上下层接缝应错开20~30厘米以上。四、对雨水进水口及各种检查井等压路机不易压实之处,应用人工补充夯实烫平。第7.6.6条施工气温在5℃以下或冬季气温虽在5℃以上,但有大风时,应符合下列的规定:n实用文档一、运输沥青混合料用的车辆采用覆盖设备保温。石油沥青混合料到达工地温度不低于140℃,煤沥青混合料不低于100℃。二、摊铺机的刮平板及其它接触热沥青混合料的机具要经常加热。三、人工摊铺时,卸料后应用苫被等及时覆盖保温。四、摊铺时间宜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进行,做到快卸料、快摊铺、快整平、快碾压。五、在摊铺沥青混合料前,应对接缝处已被压实的沥青面层进行预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在接缝处用热夯夯实、热烙铁烫平,并使压路机沿缝加强碾压。第7.6.7条雨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与沥青拌和厂联系,现场应缩短施工路段,各工序要紧密衔接。二、汽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的排水措施。三、下雨、基层或多层式面层的下层潮湿时,均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要全部清除,更换新料。第八章 沥青上拌下贯式路面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8.1.1条沥青上拌下贯式面层适用于中等交通量的路面工程。第8.1.2条沥青上拌下贯式路面施工的气候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5.1.3条的规定。第二节 材料规格和用量第8.2.1条上拌沥青混合料可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或沥青石屑,其压实厚度宜为1.5~2.5厘米。第8.2.2条下贯部分的矿料规格和用量可按表8.2.2的规定采用。其主层石料中大于粒径中值的数量不得少于70%。n实用文档第8.2.3条下贯部分沥青用量可按表8.2.2的规定采用.上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应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确定。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可按本规范表7.2.2的规定选定。第8.2.4条上拌部分沥青混合料的粒径规格应分别符合本规范表7.2.1或表7.2.2相应的级配要求。第8.2.5条在寒冷地带或施工季节气温较低,沥青针入度较小时,下贯部分的沥青用量宜用表8.2.2的高限,反之宜用低限。第三节 施工第8.3.1条下贯部分施工应按本规范贯入式面层施工规定。但不撒铺封层料。第二次嵌缝料必须撒铺均匀。第8.3.2条上拌部分沥青混合料应紧跟下贯部分施工。施工方法和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七章的有关规定。第8.3.3条当上拌与下贯部分不能连续施工,又要在短期内开放施工车辆时,下贯部分的第二遍嵌缝料应增加用量,(每1000米3:2~3米2)。在摊铺上拌沥青混合料前,应清除下贯部分表面的杂物、尘土及浮动石料,并应浇洒粘层沥青。表8·2·2 沥青上拌下贯式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面层厚度(厘米)石料石油沥青主层第一次嵌缝第二次嵌缝上拌式部分下贯部分(公斤/米2)上拌部分(%)粒径规格(毫米)用量(米3/1000米2)粒径规格(毫米)用量(米3/1000米2)粒径规格(毫米)用量(米3/1000米2)粒径规格(毫米)用量(米3/1000米2)第一次第一次n实用文档520~404410-15或2012-145-105-63-8或10或0-10或0-1521-352.0-2.31.4-1.64.5-8.0630~505515-2516-185或10-157-92.6-2.81.6-1.8730~606615-25或3016-185或10-157-93.2-3.41.6-1.8830~708015-25或3018-2010或5-158-104.0-4.31.6-1.8注:采用煤沥青时沥青用量应增加20%。第九章 透层、粘层与封层第一节 透层第9.1.1条透层适用于石灰或水泥稳定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等基层。第9.1.2条透层的沥青材料宜用:中、慢凝液体石油沥青:AL(M)—1、2,AL(S)—1、2;软煤沥青:T—1。也可用相应稠度的沥青乳液。第9.1.3条透层沥青的用量:石油沥青宜为0.8—1.0公斤/,煤沥青应按上述用量增加20%。n实用文档第9.1.4条级配砂砾、石灰或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等基层,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时,可在基层表面浇洒少量的水,达到轻微湿润,俟表面干燥即可浇洒透层沥青。第9.1.5条浇洒透层沥青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在气温低于15℃或即将降雨时不应施工;二、按设计的沥青用量浇洒均匀。发现遗漏地点,应用人工补洒;三、基层浇洒透层沥青后,禁止车辆、行人通过;四、在铺筑沥青面层前,若局部地方尚有多余的沥青未渗入基层时,应予以清除。第9.1.6条浇洒透层沥青后,如不能及时修筑面层,并须开放施工车辆通行时,可适当增加沥青用量(宜用1.3公斤/),并撒铺适量的石屑或粗砂。通车时,应控制车速,当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沥青剥落,应尽快修补。第二节 粘层第9.2.1条粘层适用于:一、旧沥青路面作基层时;二、在修筑沥青面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桥面上;三、在沥青面层容易产生推移的路段(如陡坡、急弯及街道的交叉口和停车站等)的基层上;四、所有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如路缘石、雨水进水口、各种检查井。第9.2.2条粘层的沥青材料宜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R)-1、AL(R)-2、AL(M)-3、AL(M)-4、AL(M)-5。也可用相应稠度的沥青乳液。软煤沥青:T—3、T—4、T—5。粘层用的沥青材料应与沥青面层所用的种类相同。第9.2.3条粘层石油沥青用量宜为0.4~0.6公斤/,煤沥青应按上述用量增加20%。n实用文档第9.2.4条浇洒粘层沥青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沥青应均匀浇洒或涂刷;二、浇洒粘层沥青后应禁止车辆行人通过;三、粘层沥青浇洒过量处,应用人工刮除。第三节 封层第9.3.1条封层分为上封层和下封层两种。一、上封层适用于:1在空隙较大的沥青面层上;2有裂缝,或已进行填缝及修补后的旧沥青路面上。二、下封层适用于:1在多雨地区采用空隙较大的沥青面层的基层上;2在铺筑基层后,因推迟修筑沥青面层,且须维持一段时间交通(一般为2~3个月)时。第9.3.2条上封层的沥青材料宜用:道路石油沥青:AH—90、AH—120、AH—160及A—100、A—140、A—180;软煤沥青:T—5、T—6、T—7。下封层的沥青材料宜用:道路石油沥青:A—180、A—200;液体石油沥青:AL(M)—5、AL(M)—6及AL(S)—5、AL(S)—6;软煤沥青:T—4、T—5。沥青的标号应根据当地气候情况确定。第9.3.3条封层的沥青用量:石油沥青宜为1.0~1.3公斤/,上封层应采用中低限,下封层应采用中高限。煤沥青可按上述用量增加20%。第9.3.4条上封层矿料的质量应与沥青表面处治的要求相同.下封层矿料质置可酌情降低。矿料尺寸可采用3~5、3~10或8、5~10毫米等n实用文档第9.3.5条封层的矿料用量宜为5~81000。可根据矿料尺寸、形状、种类等情况确定。第9.3.6条封层的施工程序和要求应与单层式沥青表面处治相同。第十章 附属工程第一节 人行道、自行车道、广场与停车场第10.1.1条人行道,自行车道、广场和停车场的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具体条件采用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上拌下贯式、贯入式、表面处治等类型。第10.1.2条材料要求应与车行道的各种沥青面层相同.人行道、停车场和广场(不包括汽车行驶道)面层的沥青用量宜采用车行道面层的高限。第10.1.3条自行车道、广场及停车场宜作双层式面层。面层的上层宜采用Ⅰ型的细粒式或砂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当采用空隙率较大的沥青混合料时,应作封层。人行道面层宜采用Ⅰ型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第10.1.4条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3.1的规定。第10.1.5条沥青面层的施工宜符合车行道面层的施工规定。第10.1.6条人行道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对道路附属设施,如阀门盖座、消防水栓等先按标高要求固定好位置,并保护好水准标志,予留树穴等。二、在沿街房屋有落水管口或屋檐滴水地段,要采取防止雨水冲刷面层的措施。三、采用小型洒布机浇洒沥青时应,防止污染附属设施及其它各种构造物。四、可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压实。在无法采用压实机具的地方,可用适当的工具进行夯实。五、人行道要表面平整、顺适、排水良好。第10.1.7条广场和停车场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n实用文档一、严格控制面层下层的平整度。二、加密控制样桩,并采用方格网。样桩间距宜为5×5米。三、宜采用带有自动调平装置的摊铺机施工。四、在施工中,及时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如有高低不平时,趁热修整。第二节 桥面第10.2.1条水泥混凝土桥面的沥青类面层,宜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根据要求可作单层式或双层式结构。若采用单层式结构时可选用中、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第10.2.2条桥面沥青面层的材料和级配要求应与其它路段车行道面层相同。第10.2.3条纵坡较大的桥面应采用抗滑性能较好的沥青面层。第10.2.4条对水泥混凝土桥面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当横坡不符合要求时,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整平层来调整坡度;二、表面要粗糙;三、清除表面的尘土及杂物;四、如防水层直接与沥青面层相接触,要检查其质量,并对局部沥青过多的地方采取处理措施。第10.2.5条桥面沥青面层的施工宜与车行道面层的施工相同。第三节 路缘石第10.3.1条路缘石可分为侧石、平石、缘石三种。它们适用于车行道与人行道、路肩或绿化带的分界处。第10.3.2条路缘石有水泥混凝土、条石、块石、砖等,应根据要求和条件选用。第10.3.3条路缘石应有足够的强度、抗风化和耐磨耗的能力,其表面应平整、无脱皮现象。第10.3.4条对水泥混凝土路缘石的外型尺寸(长、宽、高)偏差不得超过±5毫米,外露面缺边,缺角长度不得大于20毫米,并不得多于一处。n实用文档第10.3.5条路缘石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路缘石应在沥青面层施工前铺砌;二、路缘石基础要坚固、稳定,可采用水泥砂、石灰稳定土、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土)以及砂砾等;三、石料或水泥混凝土路缘石铺砌后宜用水泥砂浆勾缝;四、公路路缘石铺砌后应有回填材料或其它保护措施。第四节 雨水进水口与检查井第10.4.1条雨水进水口可分侧立式、平卧式两种。侧立式应设置在侧石的位置,平卧式应设置在平石的位置。第10.4.2条平卧式进水口盖座外边缘与侧石边距离不得大于5厘米,并不得伸进侧石的边线。第10.4.3条检查井包括雨水、污水、给水、煤气、电话、电缆等附属设施的检查井。第10.4.4条检查井应在路面施工前安装,并经一定时间养护,待水泥砂浆硬化后才可铺筑路面。第10.4.5条检查井盖板底座应铺砌牢固,四周应仔细夯实,盖板顶面标高应与路面标高一致。第十一章 质量控制及工程验收第11.0.1条工程质量控制及检验应包括所用材料的质量检验、铺筑试验段(必要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序间的检查验收。第11.0.2条施工前沥青材料应按本规范沥青技术要求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在施工中逐班抽样检查时,根据情况可仅做针入度(粘度)、软化点、延度三项试验。第11.0.3条施工前矿料的质量检查内容应包括下列项目:n实用文档一、石料、抗压强度、磨耗率、压碎值、级配组成、相对密度(比重)、含水量、吸水率、土及杂质含量、扁平细长颗粒含量,与沥青粘结力、松方单位重等。二、砂及石屑:相对密度(比重)、级配组成、含水量、含土量等。三、矿粉:相对密度、筛析试验、含水量等。第11.0.4条施工过程中应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性能作抽样检查,检查的项目应有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沥青抽提试验、抽提后的矿料级配组成。第11.0.5条当缺乏施工经验或根据工程要求在施工前需铺筑试验段时,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一、确定施工工艺:1摊铺机械是否适用。2石料撒布车的间隙及行驶速度(贯入式、表面处治用)。3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速度、遍数。二、确定摊铺系数及压实密度。三、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是否符合要求。四、贯入式及表面处治的材料数量是否合适。五、确定施工温度,包括拌和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六、确定作业段的长度。七、其它:按试验段目的而定。第11.0.6条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检查标准应符合表11.0.6-1及11.0.6-2的规定。第11.0.7条附属工程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表11.0.7-1、表11.0.7-2、表11.0.7-3的规定。第11.0.8条竣工后沥青面层的外形尺寸和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应符合表11.0.8-1、11.0.8-2的规定。第11.0.9条抽样检查应是随机的。n实用文档表11·0·6-1施工中沥青面层外形尺寸的质量控制标准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频率检查方法范围数量厚 度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5毫米1000米2路中及路两侧各测一处挖坑贯入上拌下贯±10毫米且不大于±10%平整度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平整度仪(δ毫米)三米直尺(h毫米)100米平整度仪公路10杆 平整度仪三米直尺不大于2.5不大于5连续城市道路路宽米<95杆(1)双车道测1条轨迹(2)四车道测2条轨迹连续或随机抽样上拌下贯不大于3.5不大于89-1510杆贯入表面处治不大于4.5不大于10>1515杆宽度-5厘米以内100米3处用尺量n实用文档中线高程公路:±20毫米城市:±10毫米100米公路:3处城市:5处用水准仪横坡度±0.5%100米公路:3处城市:5处用水准仪注:(1)表中的平整度仪的允许偏差标准是以西安公路研究所研制的XLPY—Ⅱ型连续式路面平整度仪测定的结果为准,当使用其它种型号平整度仪时,应找出相关关系后方可使用。(2)平整度仪测定值的符号:δ为标准差,h为三米直尺与面层的最大间隙。 表11·0·6-2工中沥青面层工程质量的控制标准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频率检查方法范围点数沥青用量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油石比±0.5%1天的施工段1在现场摊铺时取样抽提试验贯入式表面处治总用量(重量)±5%在现场取样抽提施工温度 随时温度计测定n实用文档压实度不小于96%10001沥青混凝土面层:现场钻取试样,室内试验确定。其他面层:以灌砂法为准。矿料级配组成规定级配范围以内1天的施工段1用抽提沥青后的矿料成分外观要求1.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轮迹,松散、裂缝、推挤、泛油、油包、烂边、粗细料集中等现象、嵌缝料必须均匀。 2.接茬应紧密、平顺。 3.面层与其它构造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注:(1)沥青混凝土标准密度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确定。 沥青碎石、贯入式路面标准密度,可以通过试铺路段确定。 表11.0.7-1 沥青类人行道路面施工质量标准检 查 项 目允 许 偏 差检 查 频 率检 查 方 法范 围点 数平整度10毫米20米1用三米直尺宽 度不小于设计规定20米1用尺量横 坡±0.3%20米1用水准仪 表11.0.7-2缘石施工质量标准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毫米)检 查 频 率检 查 方 法范 围点 数n实用文档直顺度10100米1拉20米小线量取最大值相邻块高差320米1用尺量缝宽±320米 用尺量侧石顶面高程±1020米1用水准仪 表11.0.7-3 雨水进水口施工质量标准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毫米)检查频率检查方法范围点数井框与井壁吻合30座1用尺量井口高最大0座1与井周路面比最小-20雨水井与路边线平行位置30座2用尺量井内尺寸最大+20座1用尺量最小0 表11.0.8-1 沥青面层外形尺寸的验收标准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单个测定值)每评定单位的检查点数合格标准厚度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5毫米2~3处同单个测定值贯入式上拌下贯式±10毫米且不大于±10%n实用文档平整度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平整度仪(σ毫米)三米直尺(h毫米)平整度仪:双车道测一条四车道测两条三米直尺10或100(按注④执行)杆平整度仪:同单个值允许偏差三米直尺按注④行不大于2.5 上拌下贯式贯入式不大于3.5 表面处治不大于4.5 宽度-5厘米以内6~15处注②中线高程公路±20毫米城市±10毫米6~15处注③横坡度±0.5%6~15处注③ 注:(1)验收时,公路宜以1公里长,城市道路宜以100米长的路段为评定单位。(2)宽度:检查处数的确定:当评定单位为1公里长时,可取15处;当评定单位为100米时、可取6处,当满足-1.645S≥规范规定的标准(设计宽度-5厘米)时为合格。式中:-宽度观测值的平均值;S-宽度观测值的标准差。(3)中线高程,横坡度检查处数的确定与宽度相同。同时满足:+1.96S≤规范标准的上限(设计值+允许偏差及-1.96S≥规范规定标准的下限(设计值-允许偏差)。(4)验收时,平整度的测定应以连续式平整仪测定的结果为准,无该仪器时,才可用三米直尺验收;当采用三米直尺评定时检查点位置的确定可随机取样或每100米连续测10杆,1公里共测100杆,当满足+1.645S≤规范规定的标准时为合格。表11.0.8-2 沥青面层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检查项目检查合格n实用文档允许偏差(单个测定值)点数标准沥青用量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油石比±0.5%2~3同单个测定值贯入式表面处治总用量(重量)±5%压实度不小于9%2~3同单个测定值级配组成规定级配范围以内2~3同单个测定值n实用文档附录一 名词解释序号名 词曾用名词说 明1沥青表面处治面层表面处治用沥青和矿料按层铺或拌和方法修建厚度不大于3个厘米的一种薄层面层2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 用沥青和石料分层洒布、摊铺、分层碾压而成3单层式沥青表面处治 浇洒一次沥青,撒铺一次石料铺筑而成。厚度为1~1.5厘米4双层式沥青表面处治 浇洒二次沥青,撒铺二次石料铺筑而成。厚度为1.5~2.5厘米5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 浇洒三次沥青,撒铺三次石料铺筑而成。厚度为2.5~3.0厘米6沥青贯入式面层深浅贯入式在初步压实的碎石(轧制砾石)上,浇洒沥青后,再分层撒铺嵌缝料,浇洒沥青和压实而成的面层。厚度通常为4~8厘米7沥青上拌下贯式面层 下部采用贯入式,上部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封层的一种面层,厚度通常为5~8厘米8沥青碎石面层黑色碎石n实用文档由一定级配颗粒的矿料(有少量矿粉或不加矿粉),用沥青作结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均匀拌和,经摊铺压实成型的面层。这种沥青混合料称为沥青碎石混合料,剩余空隙率大于10%9沥青混凝土面层 由适当比例的各种大小颗粒的矿料(如碎石、轧制砾石、石屑、砂和矿粉等)和沥青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和,经摊铺压实而成的面层,这种沥青混合料称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10沥青混合料黑色混合料它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总称11透层透层在无沥青材料的基层上,浇洒一薄层液体沥青使之渗入基层的表层。它是使基层与沥青面层粘接良好和防止基层透水的一种措施12粘层粘粘层在已建成的路面上,浇洒的一种沥青薄层,是使新铺沥青面层与下层表面粘接良好的措施13封层封面在路面上或基层上修筑的一个沥青表面处治薄层,其作用是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浸入面层(或基层)、延缓面层老化、改善路面外观等。上封层是在沥青面层上修筑的一个薄层,下封层是在基层上修筑的一个薄层14矿料集料是指碎石、轧制砾石、筛选砾石、石屑、砂以及矿粉等总称15石料粗粒料粗集料是指碎石、轧制砾石、筛选砾石等粗粒料16每盘拌和时计量各种材料重量的拌和机械n实用文档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分拌式强制式17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筒体式各种材料通过连续计量后不断的送进拌和鼓中,边拌边出料的拌和机械18路缘石道东、路牙路汩、路边牙为城市道路的侧石(立式路缘石)平石(卧式路缘石)和公路缘石(卧式路缘石)的总称19缘石 在公路上为使路面与路肩分界和保护路边用的卧式路缘石20侧石立道牙在城市道路中人行道或绿化带高出路面时,为保护和支承边缘用的立式路缘石21平石 在城市道路中紧接侧石及路面边缘处,为起排水和保护路边用的卧式路缘石22沥青石屑黑色石屑由适量沥青与3~10(8)毫米的石屑拌制而成 n实用文档附录二 路面用沥青材料的技术要求(一)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附表2.1检验项目AH-160AH-120AH-90AH-70AH-50针入度:25℃,100克,5秒(1/10毫米)141~180101~14081~10061~8041~60延度:不小于(厘米)25℃10010010010010015℃10010010010080软化点:(环球法)(℃)38~4840~5042~5244~5445~55溶解度:(三氯乙烯、三氯乙烷、苯)不小于(%)9999999999薄膜加热163℃5小时重量损失:不小于(%)0.80.80.60.60.6加热后针入度比:不小于(%)4046505558加热后延度:25℃,不小于(厘米)7575755040闪点(开口式):不低于(℃)200230230230230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33333比重:25℃/25℃,不小于1.01.01.01.011.0.1n实用文档 (二)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附表2.2检验项目质 量 指 标A-200A-180A-140A-100甲A-100乙A-60甲A-60乙针入度:25℃,100克,5秒(1/10毫米)201~300161~200121~16091~12081~12061~8041~80延度(厘米)25℃,不小于1001001009060704015℃,不小于---80---软化点(环球法):不低于(℃)30353542~504245~5545溶解度(三氯乙烯、三氯乙烷或苯):不小于(%)999999999998981111111n实用文档加热损失:163℃,5小时不大于(%)加热后针入度比:不小于(%)50606060606060闪点(开口法):不低于(℃)180200230230230230230 注:(1)测定加热损失后的样品针入度与原针入度之比乘上100,即得出残留物针入度占原针入度的百分数,称之为加热后针入度比,%。 (2)本表适用于交通量小于500辆/日(后轴重10吨)的道路,用于更重交通量时,应经省(区)市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道路软煤沥青技术要求 附表2.3T-1AT-1BT-2T-3T-4T-5T-6T-7T-8T-9粘度(秒)5C305~1516~2526~70 10C30 5~2021~5051~120121~200 10C50 10-7576-200 10C n实用文档6035~65比重:25℃不小于1.201.201.221.221.241.241.251.251.261.26蒸馏(%)170℃前不大于33221.51.51.51.01.01.0蒸馏(%)270℃前不大于2020202015151510107300℃前15~3515~3515~35不大于30不大于25不大于25不大于25不大于20不大于20不大于15蒸馏后的软化点(环球法)(℃)30~4530~4530~4535~6535~6535~6535~6535~7035~7040~70游岛碳(%)0~180~182~183~203~205~205~206~256~256~25含水量:不大于(%)333110.50.50.50.50.5含酉分量:体积,不大于(%)5555444333n实用文档含萘量:不大于(%)7776655443 注:本表适用于交通量小于500辆/日(后轴重10吨)的道路。 (四)液体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附表2.4 标号项目快凝中凝慢凝AL(R)-1AL(R)-2AL(M)-1AL(M)-2AL(M)-3AL(M)-4AL(M)-5AL(M)-6AL(S)-1AL(S)-2AL(S)-3AL(S)-4AL(S)-5AL(S)-6粘度(秒) 5C 25<20 <20 5C 60 5~15 5~1516~2526~4041~100101~200 5~1516~2526~4041~100101~200蒸馏体积225℃前≮20≮15≯10≯7≯3≯200 n实用文档(%)315℃前≮35≮30≯35≯25≯17≯14≯8≯5 360℃前≮≮≯≯≯≯≯≯≯≯≯≯≯≯453550353025201540352520155蒸馏后残留物针入度:25℃,5秒、100克(1/10毫米)60~20060~200100~300100~300100~300100~300100~300100~300 延度:25℃,不小于(厘米)6060606060606060 浮标度:50℃(秒) <20<20<30<40<45<50闪点(开口法):不小于(℃)30306565656565657070100100120120含水量:不小于(%)0.20.20.20.20.20.20.20.22.02.02.02.02.02.0 注:粘度使用沥青粘度计测定,c字上面数字代表孔径(毫米),下面数字代表温度(℃)。n实用文档附录三 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类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类 附表3气候分类最低月平均气温(℃)所属省区寒冷地带≤-10黑龙江、吉林、辽宁(营口以北)、内蒙古(包头以北)、山西(大同以北)、河北(承德、张家口以北)、陕西(榆林以北)、甘肃、新疆、青海、宁夏、西藏等省区。温和地带>-10<0辽宁(营口以南)、内蒙古(包头以南)、山西(大同以南)、河北(承德、张家口以南)、陕西(榆林以南、西安以北)、甘肃(天水一带)、山东、河南(南阳以北)、江苏(徐州、淮阴以北)、安徽(宿县、亳县以北)等省区。较热地带≥0河南(南阳以南)、江苏(徐州、淮阴以南)、安徽(宿县、亳县以南)、陕西(西安以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云南、贵州、台湾、四川成都东南等省区。 注:(1)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或其他地区气候呈环状分布时,气候变化较大,应根据本地实际气候情况确定气候分类。 (2)一省(区)内也有不同气候。需要时由省(区)根据气象资料进一步划分。 n实用文档附录四 石料压碎值的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用于相对地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它是衡量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之一。(一)标准粒径石料压碎值测定1仪器设备标准压碎值试验需要下列仪器:(1)一个内径150毫米两端部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一个压柱和一块底板,其形状和详细尺寸见附图4.1及附表4.1。试筒的内壁、压柱的底面及底板的上表面,即凡与石料接触的表面都应该进行热处理,使其表面硬化,达到维氏硬度65°,并保持光滑状态。(2)一根直的圆截面的金属夯棒,其直径为16毫米,长45~60厘米,一头加工成圆形(半球面)。(3)一台称量2~3千克,感量1克的天平。(4)圆孔筛,筛孔尺寸16、12、及3毫米。(5)一台能够加载到450千牛的压力机,压力机应该能够均匀地增加荷载,并在10分内达到400千牛。(6)一个圆柱形的金属量筒(可以用铁皮制作),其内径为1162.0毫米、高179.4毫米(容积1767厘),用以量试样。2准备试样用于标准粒径石料压碎值试验的石料应该完全通过16毫米的筛孔并全部停留在12毫米筛孔的筛上。所筛分的石料数量应该足够做两个试验试验时,石料的表面应该是干燥的,可以采用风干的石料。如果石料需要加热烘干,温度应该不超过110℃,烘干的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试验前,石料应该冷却到室温。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的深度恰为10厘米。n实用文档在金属筒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将石料分三层倒入量筒中,每层的数量大致相同。每层都用夯棒(用具有半球面的一端)从石料表面上大约五厘米的高度自由下落夯击25次(击数应在石料表面均匀分布)。最后用夯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刮平。称取量筒中试样的重量(重量A).以后用此相同数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试验。3试验步骤(1)将试筒安放在底板上。(2)将上面所得数量的试样分三次(每次的数量相同)倒入试筒中。每次倒入试样后,将试样表面整平,用夯棒按上述程序对试样夯击25次。最上一层石料的表面应该仔细整平。(3)将压柱放入试筒内的石料表面上。应该注意使压柱水平地安放在石料表面上,不得楔挤试筒壁。附表4.1 附图4.1中试筒、压柱和底板的尺寸表符号名称内径150毫米的试筒内径75毫米的试筒ABC试筒内径高度壁厚毫米150±0.3125~123≮12毫米75±0.270~72≮8DEF压柱压头的直径压杆的直径149±0.2100~149100~11074.4±0.150~74.465~70n实用文档G压柱总长压头的厚度≮25≮20HIJ底板直径厚度(中间部分)边缘厚度200~2206.4±0.210±0.2110~1156±0.210±0.2(4)将装有试样的试筒连同压柱放到压力机上。以尽可能均匀的速度施加荷载,并在10分钟时达到总荷载400千牛。(5)达到总荷载400千牛后,立即解除荷载,将试筒等从压力机上取下。(6)将筒内试样取出,注意不要进一步压碎试样。(7)用3毫米筛孔的筛子筛分经过压碎的全部试样。应分几次筛分。每分筛分时,均需筛到在1分钟内没有明显数量的细料通过筛孔为止。(8)称取通过3毫米筛孔全部细料重量(重量B)。在筛分和称量过程中,都要注意不使细料损失。一种石料应做两个平行试验。4计算每次试验后,计算所得细料重量与成样总量的比值,即石料压碎值。并用百分数表示。结果只需取一位小数。 其中:A—风干试样的重量(克);B—通过3毫米筛孔的细料的重量(克)。(二)非标准粒径石料压碎值的测定:需要时或者没有标准粒径的石料时,可以采用附表4、2所列较标准粒径小的石料进行压碎值试验。此时,可以使用标准的仪器,也可使用下面所述的较小的仪器。n实用文档由于石料的不均值性以及由于作分离细料的筛孔尺寸不一定很合适,用非标准粒径石料试验所得的结果与上述标准粒石料的试验结果有一些差别。一般,用5~8毫米石料试验所得的石料压碎值略小于标准粒径石料压碎值;用8~12毫米石料试验所得的石料压碎值大于标准粒径石料的压碎值。它们的比值随不同岩石类型的石料而不同。1试验仪器较小的试验仪器如下:(1)一个内径75毫米、两端部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一个压柱和一块底板,其形状和详细尺寸见附图4.1。对试筒、压柱和底板的要求同标准压碎值试验仪器的规定。(2)一根直的圆截面的金属夯棒,其直径为8毫米,长30厘米,一头加工成半球面形。(3)一台称量500克,感量0.2克的天平。(4)圆孔筛,筛孔尺寸5、8、12、2、及1.5毫米(如无1.5毫米的圆孔筛,可以用1.2毫米的方孔筛代替)。(5)一台能够加载到150千牛的压力机,压力机应该能够均匀地增加荷载,并在10分钟内到达100千牛。(6)一个圆形的金属量筒。其内径为56毫米,高89.7毫米(容积220.9厘)。2准备试样非标准粒径的石料粒经应该符合附表4.2中的规定,并应完全介于两个筛孔之间.所筛分的石料数量应足够做两个试验。对石料的要求同前述对标准粒径石料的规定。采用较小仪器时,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该是,夯击后石料在试筒中的深度恰为5厘米。用小的金属量筒和小的夯棒,按标准粒径石料准备试样的方法确定试样的数量。3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同于标准粒径石料的试验步骤。但总荷载改为100千牛。试样从试筒中倒出后,用附表4.2中所列相应筛孔尺寸的筛子筛分压碎的细料。筛分的要求同前所述。4计算计算方法与标准粒径石料试验相同。n实用文档附表4.2石料压碎值试验的筛孔尺寸试样尺寸用于准备试样的筛孔尺寸用于分离细料的筛孔尺寸(毫米)通过筛孔(毫米)存留筛孔(毫米)标准尺寸16123非标准尺寸1282851.5 n实用文档附录五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马歇尔稳定度仪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热稳定性和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试验可采用替代法或直接法。替代法系将矿料中大于25毫米的部分(重量计)以15~25毫米的石料替代后做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的方法。直接法系直接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做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但应增加平行试件数量(至少6个),测定试件密度时宜采用蜡封法。(一)仪器及用具1马歇尔稳定度仪见附图5(1)加荷设备:一台,最大荷载约30千牛,加荷时用马达或人工驱动,加荷速度为每分钟50±5毫米(如为人工操作,每秒转动摇把二次)。(2)测力计:一个可采用应力环或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加荷设备的框架与加荷压头之间,容量为30千牛,精确度为100牛。测力计上部固定在加荷设备的框架上,下部安装有圆柱形压头,将荷载传递给加荷压头,中间装有百分表。(3)加荷压头:一副,由上下两个圆弧压头组成。压头的内侧需经过精细的加工,曲度半径为50.8毫米,并淬火硬化。下弧形压头固定在一圆形钢板上,并附有两根导棒,上弧形压头附有球座和二个导孔。当两个压头扣在一起时,下压头导棒恰好穿入上压头的导孔内,并能使上压头圆滑地上下移动。(4)钢球:一个,直径16毫米,试验时放置在球座上。(5)流值计:一个,由导向套管和流值表组成,供测量试件在最大荷载时变形。试验时导向套管安装在下压头的棒上。流值表的分度为0.01厘米。2试模:至少三组,每组包括内径101.6毫米,高87毫米的圆筒、套环和底板各一个。3击实仪:1套,手动击实仪由击实棒和击实台组成。金属击实锤重4.53千克,落高45.7厘米,击实锤能沿守向棒自由落下。击实台用四根型钢把20×20×20厘米的硬木墩固定在混凝土底板上,木墩上面放置一块30×30×2.5厘米的钢板。也可采用电动击实仪,但必须保证产生与手动击实仪有同样的击实效果。4脱模器:1套,手动或电动脱模器。n实用文档5烘箱:二台,大、中型各一台,附有温度调节器。6拌和设备:采用能保温的试验室用小型拌和机。也可采用人工拌和盘(锅)和铁铲等等。7恒温水槽:一个,附有温度调节器,容积最少能放置一组(至少四个)试件。8其它:电炉或煤气炉、沥青熔化锅、台秤(容量5千克以上)、筛子、温度计(200℃)、刀子、滤纸、手套、水桶、蜡笔、记录纸等.(二)准备工作1将过筛、洗净的石料及砂和石粉等置105~11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并测定各种矿料和沥青材料的相对密度(比重)、矿料颗粒组。2将沥青材料脱水加热至120~150℃(石油沥青)或90~110℃(煤沥青)。按照各种矿料在混合料中所占的配合比例,分组称量(一般一组3-4个试件或一个试件)所需要的材料,置于盘中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40~160℃(石油沥青)或90~110℃(煤沥青)后备用。必要时,可将石料筛分成不同粒径部分配合使用。3将全套试模、击实座等置烘箱中加热至130~150℃(石油沥青)或90~110℃(煤沥青)后备用。(三)试件制备1将已经加热的矿料从烘箱中取出,迅速放入拌和机或拌盘(锅)中继续加热拌匀,摊开后加入需要数量的热沥青,迅速地拌和均匀,至无花白料为止。拌和过程中应注意加热不致过高,并使混合料保持在温度130~140℃(石油沥青)或90~110℃(煤沥青)范围内。2称取拌好的混合料(以四分法取一份)约1200克,通过铁漏斗注入垫有一张滤纸的热试模中,并用热刀沿周边插捣15次,中间10次。3n实用文档将装好混合料的试模放在击实台上,再垫上一张滤纸、加盖予热的击实座,再把装有击实锤的导棒插入击实座内,然后将击实锤从45.7厘米的高度按规定自由下落50或75次。混合料的击实温度不得低于110℃(石油沥青)或70℃(煤沥青)。在击实过程中,注意须使导向棒垂直于试模的底板。试件击实一面后,将试模倒置,再以同样的次数击完另一面。4卸去套模和底板,将装有试件的试模在空气中冷却到室温。试模不足周转时也可放在冷水中3~5分钟迅速冷却。5用脱模器脱模取出试件。6压实后试件的高度应为6.35±0.13厘米。如试件高度不符合要求时,可按式(附5.1)调整热混合料的用量。调整后混合料的重量=6.35×所用混合料重量所得证件的高度(附5.1)7将试件仔细地放置在平滑的台面上,在室温下静置过夜。(四)试验步骤1量测试件的高度用卡尺量取试件的高度,至少取圆周等分四个点的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度值,准确至0.01厘米。2测定试件的密度先在天秤上称试件在空气中的重量,然后称其在水中的重量,注意如脱模时用水冷却的试件应先用电风扇吹干,让水蒸发后才能称见在水中重量(如试件空隙率较大时应采用蜡封法),准确至0.1克。并按式(附5.2或5.3)计算试件的密度。 或 式中:Dm——试件密度(克/厘米3);m——试件在空气中重(克);m1——试件在水中重(克);m2——封蜡后试件在空气中重(克);n实用文档m3——封蜡后试件在水中重(克);dp——蜡的相对密度(比重);rw——常温水的密度(1克/厘米3)。3测定试件的稳定度(1)将测定密度后的试件置60±1℃(石油沥青)或37.8±1℃(煤沥青)的恒温水槽保持最少30分钟。试件应架起离容器底部不小于5厘米。(2)将上、下压头内面拭净,必要时在导棒上涂少许机油,使上压头能自由滑动。从水槽中取出试件将表面水擦干后放在下压头上,再盖上上压头,然后移到加荷设备的平台上。(3)将流值计安装在外侧导棒上,使导向套管轻轻地压住上压头,同时调整流值表对准零。(4)在上压头的球座上放妥钢球,并对准测力计下的压头,然后调整测力计的零点。(5)开动加荷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荷速度为每分钟50±5毫米。当达到最大荷载的瞬间,读取读数,并同时读记流值表的数值。(6)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不应超过30秒。(7)测定试件浸水后的稳定度。将测定密度的试件置60±1℃(石油沥青)或37.8±1℃(煤沥青)的恒温水中保持48小时,然后按1-5项操作测定其稳定度和流值。(五)试验结果整理和报告1试件的稳定度和流值(1)根据测力计标定曲线,将测力计读数换算为荷载值,即试件的稳定度,以牛顿计。(2)根据流值计中的读数,即为试件的流值,以0.01厘计。(3)对从路上钻取的试件芯样如试件高度与要求高度出入较大,则稳定度须按下表所列修正系数加以修正。附表5.1稳定度随试件高度变化的修正系数试件高度范围(厘米)修正系数n实用文档5.47~5.625.63~5.805.81~5.945.95~6.106.11~6.2.6.27~6.446.45~6.606.61~6.736.74~6.896.90~7.067.70~7.217.22~7.371.251.191.141.091.041.000.960.930.890.860.830.81(4)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2试件的理论密度试件的理论密度按式(附5.4)计算: 式中:Dt——理论密度(克/厘); W1……Wn——各种矿料的配合比(矿料总和为100); W′1……W′n——各种矿料的配合比(矿料与沥青之和为100);n实用文档 d1……dn——各种矿料的相对密度(比重); Wa——沥青用量(沥青与矿料重量比)(); W′A——沥青用量(沥青与全部混合料的重量比)(); da——沥青的相对密度(比重); rn——常温水的密度(1克/厘)。3试件中沥青的体积百分率试件的沥青体积百分率按式(附5.5)计算: 式中:Va——沥青的体积百分率(); Wa——沥青用量(); da——沥青的相对密度(比重); Da——试件的实测密度(克/厘)。4试件的空隙率试件的空隙率找式(附5.6)计算): 式中:Vv——试件空隙率(); Dm——实测密度(克/厘); Dt——理论密度(克/厘)。5试件中矿料的空隙率试件矿料的空隙率按式(附5.7)计算: 式中:Vma——试件中矿料的空隙率(); Va——试件中沥青体积的百分率();n实用文档 Vv——试件的空隙率()。6试件的沥青饱和度试件的沥青饱和度按式(附5.8)计算: 式中:Vfa——试件的沥青饱和度(); Va——试件中沥青体积的百分率(); Vv——试件的空隙率()。7试件的马歇尔模数试件的马歇尔模式(附5.9)计算: 式中:T——试件的马歇尔模式(牛/1/1000厘米); S——试件的稳定度(牛); P——试件的流值(1/100厘米)。8试件的残留稳定度沥青混合料马歇 混合料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沥青种类、标号___________________:沥青相对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 矿料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料相对密度(比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件编号试件厚度(厘米)空中重(克)水中重(克)饱 和面干重体积(厘)密度(克/厘)n实用文档沥青用量(%)(克)(3)-(4)(4)-(5)实际(3)/(6)饱面和干干体积理论(5)/(7)(3)/(7)(1)2平均(3)(4)(5)(6)(7)(8)(9)(10)(11) n实用文档附录六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组成配合比设计示例(图表法)(一)矿料配合比的确定1给定的条件和要求(1)根据路面设计要求,选定采用最大粒径为15毫米的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其级配范围见附表6.1。附表6.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LH-15-I2)级配范围1510525120.60.30.150.074范围95~100-55~7040~5530~4020~3016~2110~155~9中限100~62.547.535.025.018.512.57.0(2)已备材料为碎石(5~15毫米)、石屑、粗砂、细砂、及石灰石矿粉等五种,其筛析试验结果见附表6.2。2求算各种矿料的配合比按下述方法求出以上五种矿料的配合比,使其组成的混合料符合附表6.1级配范围的中限要求。(1)在普通座标纸上作出如附图6.1所示任意大小的长方形并联结对角线OO′,此线即表示标准级配曲线。(2)在纵轴上用算术法划分作为通过筛孔的重量百分率(0~100%),并根据级配范围中限各筛孔的通过百分率,从纵轴引平行线与对角线OO′相交,再从交点作垂线与横轴相交,其与横轴的交点处即作为该筛孔孔径(毫米)的位置。(3)将各种矿料(碎石、石屑、粗砂、细砂以及矿粉)的颗粒组成也分别在图中绘成曲线。n实用文档(4)在碎石和相邻石屑的二个级配曲线之间找出a=a′处,并引与垂直于横轴的直线A-A′。AA′与对角线OO′交点为M,其与上轴之间的纵座标距离M-A即为碎石的用量比例。同样,在石屑和粗砂级配曲线之间找出b=b′并引B-B′线′,与对角线交点为N。M和N之间的纵座标距离即为石屑的用量比例。随后再找出c=c′+c″,引C-C′线,与对角线交于R,R和N之间的纵座标距离即为粗砂的用量比例。找出d=d′引D-D′线,与对角线相交于Z,Z和R之间的纵座标距离即为细砂的用量比例,而乙与下轴之间的纵座标距离即为矿料的用量比例。从附图6.1可看出结果为:碎石27%,石屑28%,粗砂22%,细砂14%,矿粉9%。n实用文档(5)根据附图6.1得出的各种矿料配合比,计算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见附表6.3。(6)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标准级配范围和计算得的混合料的级配画成级配曲线图(见附图6.2)。以验证求算出的各种矿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7)如有某个筛孔的通过百分数落入标准曲线范围之处,或虽在标准级配范围里,但尚不能符合圆滑曲线时,可将个别矿料的用量比例作适当调整,以满足设计要求。(二)设计沥青用量的确定1根据路面设计要求,选定沥青标号和质量。本例选用胜利A-100沥青。2根据上述各种矿料的配合比,按照表3.2.1(或已有经验),初步确定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沥青用量为6.5%。附表6.2矿料筛析试验结果151052.51.20.60.30.150.074碎 石10045.81.00.6 石 属10097.464.918.010.08.05.03.8 粗 砂 10095.243.010.08.03.81.8细 砂 10099.741.914.82.9矿 粉 10099.298.286.63按上述沥青用量,上下每间隔0.5%变化,其取6种沥青用量,(至少应选五种)并按马歇尔试验方法各制备四个试件。4测定试件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并计算空隙率及沥青饱和度(取四个试件的平均值),试验和计算结果见附表6.4。附表6.4试验结果n实用文档沥青用量密度空隙率稳定度饱和度流值(%)(克/厘)(%)(牛顿)(%)(1/100厘米)5.52.325.26750070146.02.334.9838375166.52.364.1898080307.02.362.07964088377.52.361.7725090408.02.351.3687092485以沥青用量为横座标,以密度、空隙度、稳定度、流值等为纵座标,分别将试验和计算结果点在图中,并连成曲线,见附图6.3(a)、(b)、(c)、(d)、(e)。6在上述各座标图内求出满足表831所示各项技术指标的沥青用量见附表5。7求出满足所有标准值的沥青用量范围,即为共同范围见附图6.3(f),此范围为6.2-6.7%,若采用中间值作为设计沥青用量,即为6.45%。8需要时可根据地区气候条件、交通量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n实用文档附表6.5各项目符合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沥青混凝土(50次击实)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技术指标项目标 准空隙率(%)3-65.5~6.7稳定度(牛顿)75005.5~8.0流值(1/100厘米)20-456.2~7.8沥青饱和度(%)75-856.0~7.0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n实用文档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二)条文中必需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它有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该……执行”或“应符合……要求”。非必需按所指的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