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印染废水处理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江西某地毯厂印染废水处理改扩建及其废水回用深度处理工程设计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环境工程 姓名:张瑾__学号: 081400215 指导教师: 刘振鸿 2012年3月8日11n江西某地毯厂印染废水处理改扩建及其废水回用深度处理设计1.背景介绍随着染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染料品种已达数万种。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人们对服饰花色品种多样性需求增加,致使染料品种日趋复杂,废水的可生化性越来越低,废水处理效果也往往不甚理想。江西华腾地毯产业园位于江西省新余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由于企业规模的发展和订单数量的增多,公司开始逐步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由此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印染污水量也随之增加。因此,需对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节能减排的要求,在保证竞争力的同时还要减少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2.研究现状2.1国内印染废水处理现状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印染污水处理工艺,一般采用物化、生化(或絮凝—生化—吸附)工艺技术路线,包括生物活性污泥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膜处理法等。一级处理以絮凝为主,二级处理主要采用生化技术。从现有情况看,我国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气和接触氧化法占多数。常用的物化处理工艺主要是混凝沉淀法与混凝气浮法。电解法、生物活性炭法和化学氧化法等有时也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2.2国外印染废水处理现状意大利、日本等对印染废水的处理采用工厂初步处理和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印染废水初步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和城市污水混合在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这样可以提高后续处理效果。如果印染厂较多,则集中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德国由于行业不集中,一般采用单厂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在印染厂建造污水处理厂,11n对厂内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由于清洁生产和水资源回收做得相对较好,处理后的水也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由于印染企业印染废水排放量较少,而且处理技术比较成熟,故个别工厂甚至能达到零排放。废水处理作为环境专业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几十年来大量的学者致力于它的工艺研究,处理方式层出不穷,化学、物理、生物,从不同角度解决废水处理的难题。解决COD、BOD的出水后,脱氮除磷、中水回用又成为研究热点。所以现在所要研究的不仅是如何处理废水,更要进一步讨论如何深度处理,使水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3.课题研究内容3.1印染废水的来源与特点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印染废水的水质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各类染整废水污染主要来源见表1。印染废水是一种CODCr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色度深、碱度大、水质变化大的难处理废水。3.2二级处理工艺印染废水的处理主要有三大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目前,11n国内的印染废水处理手段以生化法为主,有的还将化学法与之串联。国外也是基本如此。对难于生物降解的印染废水,采用厌氧-好氧联合处理较为合适,对于易于生物降解的印染废水,可采用一般生物处理。色度的去除,一般以物理化学方法为主,对于规模大、处理水平高的工厂,可采用电解、化学絮凝、臭氧氧化等工艺,对于小规模的工厂,可采用炉渣过滤。3.2.1生物法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来源广、种类多、易繁殖、适应性强、易变异等特性,运用外界手段,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通过微生物酶来氧化或还原染料分子,破坏其不饱和键及发色基团,能够有效地降解大分子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好氧技术、厌氧技术、厌氧-好氧技术。3.2.1.1好氧生物技术好氧生物技术是最早运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生物方法,它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其反应速度较快,所需反应时间短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味少,对BOD5去除效果好,是目前国内印染废水处理采用的主要方法。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此外还有AB法、SBR法、AO法、A2O法、氧化沟法等;生物膜法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等。3.2.1.1.1传统活性污泥法该工艺处理效果好,适用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较高的污水,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调整污水处理程度的高低。当进水负荷升高时,可通过提高污泥回流比的方法予以解决。其缺点是曝气池容积大,占地面积多,基建投资多;为避免曝气池首端混合液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进水有机负荷不能过高,因此曝气池容积负荷一般较低。曝气池末端有可能出现供氧速率大于需氧速率的现象,动力消耗较大,且对冲击负荷适应能力较差。3.2.1.1.2AB法该法对有机底物去除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主要表现在:出水水质波动小,有极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有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运行费用低,耗电量低,可回收沼气能源。11n缺点是污泥产率高,弱A段在运行中控制不好,很容易产生臭气,影响附近环境。3.2.1.1.3SBR法最大的优点是节省占地,但自动化要求较高。另外可以减少污泥回流量,有节能效果。SBR工艺沉淀时停止进水,静止沉淀可以获得较高的沉淀效率和较好的水质。3.2.1.1.4AO法处理效果较稳定,且实现了脱氮或除磷的目标,能耗和运营费也较低,但处理单元多,管理较复杂,且不能同步脱氮和除磷。用于除磷的A/O工艺的最主要特征是高负荷运行、泥龄短、水力停留时间短。用于脱氮的A/O工艺的负荷很低,泥龄长、水力停留时间长。3.2.1.1.5A2O法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在同时脱氮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小于同类其他工艺。缺点主要表现为:需分别设置污泥回流系统和内回流系统,尤其是内回流系统,根据脱氮的要求设计回流比。而且内回流的控制较复杂,对管理的要求较高。3.2.1.1.6氧化沟法氧化沟具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去除有机物的效率很高,也具有脱氮的功能。如果在沟前增设厌氧池,还可同时除磷。氧化沟这种高效、简单的特点,使它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3.2.1.1.7生物接触氧化法氧化池内供微生物固着填料,全部淹没在废水中,相当于一种浸没在废水中的生滤池,故又称淹没式生滤池。池内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曝气方法,提供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并起搅拌混合作用。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3.2.1.2厌氧生物技术11n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在厌氧环境下,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厌氧法具有处理废水能耗低,剩余污泥少,承受的负荷变化及水质变化大,产生的沼气是一种环保能源等特点。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厌氧生物技术虽然具有去除效率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印染废水CODCr、色度等基数大,处理后的废水仍然不能达标排放,所以最终产物尚需好氧生物处理。3.2.1.3厌氧-好氧生物技术好氧与厌氧相结合,使可生化性很差的一些高分子物质在厌氧段发生水解、酸化,变成较小的分子,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好氧处理创造条件,另一优点是,好氧段产生的剩余污泥全部回流到厌氧段,厌氧段有较长的固定停留时间,有利于污泥厌氧消化,从而显著降低整个系统的剩余活性污泥量。因此,厌氧-好氧系统中的厌氧段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是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改善其可生化性,吸附、降解一部分有机物;二是对系统的剩余污泥进行消化。3.3深度处理工艺目前,我国印染废水处理普遍采用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基本达到《防治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中的二级标准:即COD<180mg/L,BOD<40mg/L,SS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