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施工准备工作中的监理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中的监理工作一、组织监理机构人员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二、审查核实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证保体系三、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四、审查分包单位资格五、场地的移交和测量成果审核六、审查开工申请七、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八、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机构应积累的内业资料施工准备工作中的监理工作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一般来讲,都应分别经历:施工准备、组织工程施工和工程验收移交这三个阶段。施工准备工作的成效将直接影响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成效,因此,圆满的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应该认识到,对于监理工程师来讲,开工准备工作内容不仅仅是项目开工条件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协调,把将要运行的现场各方工作程序的协调统一与认同;沟通各方工作方式并得到认可;必要的现场管理工作“规矩"的建立等诸多内容在内。所以,监理机构在施工准备期间,除了积极参与准备工作活动外,应尽早的通过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发通n知、召开会议等条件,将自己的人员责任范围、内部工作制度、管理工作程序通报给参建各方,以达到工作的协调一致。一、组织监理机构人员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此处“参加”设计交底,是因为设计交底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和主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必要时包括分包单位)、监理机构、设计单位、有时包括勘察单位共同参加的技术会议。监理机构参加设计交底应考虑两项工作内容:提前学习图纸,建立起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从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角度出发,发现设计不到位的问题;图纸会审中与设计人员共同解决问题。1、学习图纸总监理工程师进场后首先就应该组织监理人员熟悉监理委托合同、施工承包合同文件和施工图纸。通过学习图纸来尽快熟悉、了解、掌握工程的特点包括工程现场的自然状况、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环保要求,尽量的去理解设计意图,从中发现图纸交代不明白和各专业设计不交圈的问题等。对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通过建设单位转交设计单位(如可能时将施工单位的问题一并整理送设计单位)与此同时应结合施工合同对号定位应使用的施工验收规范、标准,为如何管理工程施工最终形成监理规划做好铺垫。2、进行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n设计交底应由建设单位组织主持,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相关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会议,通过设计交底会议进一步了解(也是设计交底的主要内容),建设单位对设计的要求,设计的主导思想,建筑艺术构思和要求,抗震烈度设置,设计安全等级选取与确定,装修及材料的要求,对设备选型要求。解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机构对设计发现的问题。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是施工技术资料的第一部分,应在会后立即组织各参会方草签纪要(可能时可以一次签署正式纪要),会后再补签正式记录。参加会议的各方均应有代表签字并加盖章。会签后的图纸会审记录应与施工图等同执行。二、审查核实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证保体系所谓质量保证体系就是为了实现质量保证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形式和运行制度。施工单位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的首要条件,所以监理机构在进场开始就应该检查、督促滋工单位健全完善质量、技术保证体系。《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XGB50300-2001)规定的第一张用表“附录A.0.1就是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用表,应该由施工单位填写并报监理机构进行审查,按照国家规范规定,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检查。n一般来说,一个标段或一个单位工程填报和检查一次,要在开工之前进行,情况特殊时也可以分段检查主要的是要解决,从管理的源头上就使工程质量得到控制。为了进一步明了本项工作内容,我们通过附表A.0.1(见附表2-1)的填写、使用来了解本项工作内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针对施工现场提出了四项要求。一是要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即操作依据,可以是企业标准、施工工艺、工法、操作规程等,这些是保证国家标准贯彻落实的基础,所以这些企业标准必须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二是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必要的机构、制度,并赋予应有的权力、责任,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三是有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包括材料、设备的进场验收检验、施工过程的试验、检验,竣工后的抽查检测,要有具体的规定,明确检验项目和制度等,重点是竣工后的抽查检测,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人员应具体落实;四是提出了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通过对企业资质、人员素质、工程实体质量等的综合评价,不断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可以看到,通过“附表2-1”的审查从国家规范角度规定了,通过核查施工单位现场施工管理软件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开展监理工作开个好头,为今后的监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应注意施工中形成的所有资料均应保持与工程立项、规划以及合同等文件中的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参建各单位名称、主要责任人等保持统一。三、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n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在承包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自审工作,并填"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报监理机构审批;监理机构应在承包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审批完毕。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通过监理机构报建设单位一份;监理机构自留一份备查;剩余的返回施工单位,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认真执行,监理机构应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和效果,如果需要变动应重新履行审批手续。附表2-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表A.0.1〒工口G*T2/rUTIn:/工LT丄古4-lL、任亠g口建设单位填全称,要与合同丈件一致项目负责人要与竣工备案一致设计单位填全称,要与合同丈件一致项目负责人合同签字人一致监理单位填全称,要与合同丈件一致总监理工程师合同或丈件朗确的施工单位同以上项目经理同右技术负责人与合同朗确的一致n序号项目内容(各栏中填检查的文件名称或编号)1现场质量管理制度检查内家:图绒会审.设计交底.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程序、工序交接、质量检查评定制度、质量奖惩制度.质量例会制度、质量问题戍理制度;2质量责任制检查内彖:质量负责人及分工、质量责任落卖情况、质量走期检查制度;3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检查内彖:起重工、吊车司机、架工、机械工、色工、焊工等;4分包方资质与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检查内容:分包单伐的资质是否符合承包项目范囲级别、总包单佞对分包单住的质量、技术管理制度;5施工图审查情况检查内家:建段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施工图审查牝准书或审查报告;6地址勘察资料检查内家:有资质的地质勘寨单住的正式地质勘寨报告;7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检查内彖:有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8施工技术标准检查内彖:施工现场应有的施工技术标准n都有.承包企业编制的标准应不低于国家标准,并要有企业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负责人桃准,要有犹准目期、执行目期、标准编号、标准名称;9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检查内家:原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制度;施工过程中的试、检验制度;完工后的抽查检验制度,包括检验项目.肘间.频率等计划;此內彖可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10搅拌站及计量设置检查内家:搅拌誌计量设备精度和管理制度;使用预拌混凝土不包括此内彖。11现场材料、设备存放与管理检查内家:根据材料役备性能制定的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库房。检查结论:注:1、一般一个标段或一个单住工程检查一次;开工前检查,施工单住填写,总监理工程师检查。2.必要的有关丈件的原件或复印件附在本表后,请监理机构脸收核查,唸收后返还施工单住,并签字认可。总监理工程师:n应该注意到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来说在施工承包合同协议条款中都有约定,因此,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综合性的文件资料,他应该包含有施工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施工条件创立、技术标准的采用、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以及主要分项工程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和必要的补充施工设计等诸多内容。很多内容将与合同协议内容相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施工组织设计一旦经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确认应该视为承包合同的延续。监理机构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审查中要把握住工作尺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要分清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可粗可细,但是,再粗不能忽略建设单位合同内应该享有的权力和利益,再细,再严格不能超越建设单位的授权范围,要牢记监理工程师是代表合同的一方办事。施工组织设计又是施工单位施工活动的指导性技术经济文件,也是施工单位履行合同、实现设计意图的总体规划。因此,项目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关键应注意“设计”,一个建筑物或者说一个建筑作品是由设计者和施工者共同合作的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施工组织设计既是合同的延续,也是施工图设计的延续。要从合同的承诺出发,为了充分实现设计意图,施工单位应组织完成包括施工图设计细化在内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程序等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所谓“设计”就是通过构思、设想、规划以至于测算、比较等手段做出的最后决定实施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及主要实物量;工程项n目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分工;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建安工程的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的综合进度计划;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拟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应急预案;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非标准设备、劳动力、施工机具等计划;工程分包管理;与建设、设计及监理单位的配合协调等内容。因此,监理机构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应掌握的原则应是:—报审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是施工单位自审完成的;-施工组织设计的报审和审批的时间约定;-施工组织程序要符合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期、质量目标满足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施工进度计划与资源计划应协调一致,如工程较大将有可能产生工期争议时应尽量提倡使用网络计划,以便准确处理工期争议;—保证措滋要有针对性主要施工方法合理、措施有效,安全、环保、消防和文明施工措施要可行并符合规定;-施工总平面图标注要完善准确,占用面积合理。施工总平面图一旦签认,施工现场和有关的场地管理责任使用权限界线就正式确定。监理规范和省监理规范实施细则规定了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报审时填表A2报监理机构审批。(见附表2-2)该表的使用应该与其他用表不同。A2表中三栏内容应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施工单位明确了根据合同约定编制完成了施工组织设计;第二部分是监理机构的审查意见。实质上是代理建设单位在确认。其中涉及合同条款的部分内容自然的再次形成了要约、承诺的关系。为此监理工程师的意见n要注意明了准确,绝不能含混不清,用词要规范,需与建设单位沟通的内容要事先沟通。由此可以看出经监理机构审批确认的A2表应该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应该与施工组织设计一并装订归档。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是应充分发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的专业特长,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相关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共同讨论后,形成完整统一的意见之后签认。附表2-2A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致:(监理单位)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n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n日期四、审查分包单位资格对于工程的分包,一般可能有三种情况:1、工程总承包合同中已经确定分包部位、项目,并已指定分包单位。这种情况应按正常审查施工单位进入现场的质量、技术保证体系以及进场人员资质程序进行即可;2、在总承包合同中已经确定分包范围,对此,总承包单位应填“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报监理机构,监理机构主要通过施工单位报出的资料查验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社会信誉、工作业绩、质量、技术保证体系、人员上岗证等对分包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如果必要时还要到实地考察。经过审查合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应在报审表上签认。经审查的相关资料监理机构应查看原件,同时要求承包单位提供复制件存档备查。3、当承包合同中没有约定项目分包,总包单位应先报出申请,列出将要分包的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审查可否分包,认为可以时,请建设单位认可后签认分包申请。总承包单位重新履行第二条程序。五、场地的移交和测量成果审核施工场地的移交应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施工场地包括房屋等设备在内的移交;二是测量放线的控制桩的移交与复核。n1、场地移交场地移交应与施工总平面图统一考虑,移交与审批总平面图的时间顺序可能不一定,但是监理机构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的是统一考虑,要注意办好移交时的文字手续,移交时注意解决处理的问题有:A、移交的起止时间,也即是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责任时间;B、场地的区域范围。这要与施工总平面图的标志尺寸相一致;C、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源、电源等位置、数量看护责任界线,包括表上数字等。2、放线控制桩的移交与测量成果审查设计院在交出图纸时,应把全部控制测量标志,准确、完整的移交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但实际上移交过程中很可能由监理机构来组织完成,移交的程序应该是:(1)、设计院应到现场逐点的向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如能同施工单位共同接受就更加理想了)交桩,并交代清楚各桩点坐标和标高等数据资料。(2)、监理机构和建设单位共同将桩点移交给施工单位。(3)、施工单位应组织复测,承包人接桩后应根据施工需要在现场加密测量控制点,如建筑群或桥梁施工应增加控制网,道路施工需加密导线点和测设转点、交点等。承包单位完成上述工作后应向监理n机构现场交验各桩点(用表可使用“报验申请表"),并提交各桩点的测量数据以及测量的原始记录、平差计算书等全部资料,监理机构核验确认无误后予以签认。监理机构复核时应注意核查测量精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坐标数据是否与设计相符,与规划红线是否有误。控制桩移交后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保护直到工程竣工。施工测量成果经监理机构签认后应返还施工单位整理归档,监理机构留一份复制件备查。六、审查开工申请承包单位认为施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具备开工条件时,应向监理机构报送“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申请开工。项目监理机构应按以下内容进行审查:1、建设单位的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完成;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是否已经项目监理机构审定;3、测量放线是否已经通过核验;4、施工人员已按计划到位,施工设备、料具已按需要进场;5、将要使用的材料是否检验合格;6、施工图纸是否满足施工需要。上述条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核查,具备开工条件时报总监理工程师,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工程开工报审表”,并报送建设单位备案。n如委托监理合同约定需建设单位批准时,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后报建设单位批准,但开工令仍须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工期自总监理工程师批准之日计算。开工报告应以单位工程为单元填表报审,也可分工序进行,但应在规划和细则中约定并事先与施工单位沟通。七、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第一次工地会议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召集主持,参加的人员应该有:建设单位代表;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以及有关的只能人员;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以及主要监理人员;如有可能应有分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可邀请设计人员代表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召开时间应尽量提前,以便各方尽早沟通和了解情况。会议的主要内容应该有:1、建设单位授权;2、总监理工程师介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原则以及主要的监理工作程序,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基本职责分工。3、施工单位介绍施工准备情况。第一次工地会议的会议纪要由监理机构负责整理,经参加会议各方会签后分发各参会方。n工程资料收集、整理与组卷是监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请按照国家《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n工程资料的五大分类一、按照国家《建设工程资料管理规程》规定:工程资料可分为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资料、施工资料、竣工图和工程竣工文件五大类。其中:监理资料可分为监理管理资料、进度控制资料、质量控制资料、造价控制资料、合同管理资料和竣工验收资料六类:滋工资料可分为施工管理资料、施工技术资料、施工进度及造价资料、施工物资资料、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及检测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竣工验收资料八类。二、施工资料应按单位工程组卷,并应符合:£i1、专业承包工程形成的施工资料应由专业承包单位负责,并应单独组卷;2、电梯工程应按不同型号每台电梯单独组卷;3、室外工程按室外建筑环境工程和室外安装工程单独组卷;4、当施工资料中部分内容不能按一个单位工程分类组卷时,可按建筑项目组卷;5、施工资料目录应与其对应的施工资料一起组卷。八、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机构应积累的内业资料随着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的完成监理机构应有如下项目内容内业资料,监理机构应有专人负责分类整理建档。n1、监理依据性文件(1)委托监理合同;施工承包合同(如有分包包括分包合同);(建设单位供货的)材料、设备采购供应合同。(2)、设计文件类3、地质勘察文件;b、施工图纸;c图纸会审记录(包括招标答疑文件)。上述资料罕b两项监理机构进场由建设单位无偿提供,所以应事先与建设单位协商如需归还时,监理机构应在工程竣工时作为竣工资料移交建设单位。2、规划管理类文件8、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如果有);b、经监理机构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C、各方的授权书类文件,包括:总监理工程师授权书、总监理工程师对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工以及岗位责任的通知、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内主要人员的授权书等函件;d、经监理机构审核确认的资质证件的复印件。3、其他已经形成的会议纪要和来往函件也应分类整理建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