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监理细则系列之十五:砌体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细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详细监理细则系列之十五:砌体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细则

砌体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细则一、事前控制:1、所有砌体材料的材质,符合设计、规范要求。2、所有砌体材料和其它材料(砂浆)应取样,做试块进行检验,砂浆强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施工规范。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3.施工准备:1)施工前,将基层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寻轴线及预留门窗洞口的尺寸进行复查。2)砌筑用砂浆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规定的需求,砂浆中的水泥必须有深圳市颁发的准用证及出厂合格证,砂宜采用中砂,并应过筛,并且水泥、砂及所用外加剂都必须经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才可使用,由试验室根据试验结果出配合比。3)对所有的烧结普通砖、水泥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经送样作二次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4)在常温下,烧结普通砖应在砌筑前1~2天内浇水湿润,含水率以10~15%为宜。n5)各部位的砌体工程必须有原材料的试验报告、砂浆试配单、砂浆强度报告和施工记录。二、事中控制:1、控制砌体轴线、标高,做到组砌方法正确横平竖直,砂浆饱满。2、抽查砌体的平整度及垂直度。3、普通砖墙砌法:对120厚半砖隔断墙时可采用平砌法;对180厚的3/4砖墙采用二平一侧砌法;对240厚砖墙、370厚的砖墙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法(又叫满丁满条法);当砖规格不太一致时,可采用三顺一丁法。4、砖墙的槎与接槎:1)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2/3。2)临时间断处也可做成直槎,这时应设Φ6的拉接钢筋,高度方向间距不超过500mm,两边锚入砖墙内不少于500mm。3)隔墙与墙、柱如不同时砌筑而又不留斜槎时,可于墙壁中引出阳槎,或于墙、柱中引出预埋拉接筋,其构造、数量同上。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隔墙,除应留阳槎外,还应设拉接筋。4)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角等处,宜用侧砖和立砖斜砌挤紧,并塞缝要双面塞严实。5)钢筋砖过梁:砌筑钢筋砖过梁,如设计无具体要求,底面应铺设1:3水泥砂浆层,其厚度宜3厘米;钢埋入砂浆层中,两端伸入支座砌体内不应小于24厘米,有90°弯钩埋入墙的竖缝内。钢筋砖过梁的第一皮砖应砌丁砌层。5、砖砌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项目检验方法n项次允许偏差(mm)1轴线位置偏移10用经纬仪复查或检查施工测量记录2基础和墙砌体顶面标高±15用水准仪复查或检查施工测量记录每层5用2m托线板检查3垂直度全高≤10m10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检查>10m204表面平整度清水墙、柱混水墙、柱5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5水平灰缝平直度清水墙混水墙710用10m线和尺检查6水平灰缝厚度(10皮砖累计数)±8与皮数杆比较,尺量检查7清水墙面游丁走缝20吊线和尺量检查、以每层第一皮砖为准8门窗洞口(后塞口)宽度门洞高度±5±15-5尺量检查9预留构造柱截面(宽度、深度)±10尺量检查10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以底层窗口为准注:每层垂直度偏差大于15mm时应进行处理。1)施工时需要砖墙中留临时洞口,其侧边高处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厘米,洞口顶部宜设置过梁。2)接槎时,必须将槎缝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后填实砂浆。6、砖墙的施工要点:n1)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2)砖墙水平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10mm为宜,不应少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3)砖墙的全部灰缝应横平竖直并填满砂浆,实心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竖向灰缝采用挤或加浆的方法使砂浆饱满,严禁出现瞎缝。4)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米。5)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在砌筑时预埋或留设要正确。6)门窗口木砖埋设的数量及位置,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如下图所示:7、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砖砌体的砂浆稠度:项次砖砌体种类砂浆稠度1实心砖墙、柱7—102实心砖、平拱式过梁5—73空心砖墙、柱6—84空心砖墙、筒拱5—78、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1) 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2 )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3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4) 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n5) 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6) 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9、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下表的规定。如超过表中限值时,必须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m)墙(柱)厚(mm)砌体密度>1600(kg/m3)砌体密度1300~1600(kg/m3)风载(kN/m2)风载(kN/m2)0.3(约7级风)0.4(约8级风)0.5(约9级风)0.3(约7级风)0.4(约8级风)0.5(约9级风)190———1.41.10.72402.82.11.42.21.71.13705.23.92.64.23.22.14908.66.54.37.05.23.562014.010.57.011.48.65.7注:①、本表适用于施工处相对标高(H)在10m范围内的情况。如10m<H≤15m,15m<H≤20m时,表中的允许自由高度应分别乘以0.9、0.8的系数;如H>20m时,应通过抗倾覆验算确定其允许自由高度。②当所砌筑的墙有横墙或其他结构与其连接,而且间距小于表列限值的2倍时,砌筑高度可不受本表的限制。三、事后控制:1、晴热天气施工的砌体要进行浇水养护。n2、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和砌体强度进行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并判定其强度:1) 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2 )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3 )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3、砌体工程验收前,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1)施工执行的技术标准;2)原材料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3)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通知单;4)混凝土及砂浆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单;5)施工记录;6)各检验批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验收记录;7)施工质量控制资料;8)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或修改设计的技术文件;9)其他必须提供的资料。4、对有裂缝的砌体应按下列情况进行验收:1)对有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砌体裂缝,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需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待返修或加固满足使用要求后进行二次验收;2)对不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予以验收,对明显影响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的裂缝,应进行处理。n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