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4 发布 |
- 37.5 KB |
- 5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仁和镇那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件)项目名称:仁和镇那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人民政府编制日期:2017年9月环境保护部制n《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2n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仁和镇那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单位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高鹏联系人卢胜杰通讯地址攀枝花市仁和区正商街80号联系电话13882300596传真邮政编码617000建设地点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田坝村立项审批部门攀枝花市仁和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攀仁发改[2015]183号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建设性质技术改造(补办环评)行业类别及代码工程建筑E4822绿化面积占地面积(平方米)2067/(平方米)总投资环保投资环保投资占284.817.12.49%(万元)(万元)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建设工期2015.10~2016.02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那招水库原为山坪塘,于1978年扩建后为小(2)型水库。那招水库坝顶高程1145.50,3坝长190m,坝顶宽4.0m,坝高29.0m,总库容65万m,正常蓄水位1143.50m,相应库332容60.0万m,死水位1123.28m,死库容0.4万m,那招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02km。该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渔业、灌溉等综合效益水库,有效灌溉面积500亩。那招水库建设较早,由于当时经济条件限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队伍素质不高、机械能力不足、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因数,导致大坝整体质量不高,坝坡较陡等不良因素长期存在。根据《攀枝花市仁和区那招水库安全评价报告》结果显示,大坝建设时间较早,无任何资料;水库前坝护坝块石风化严重坝面不规整,大坝坝顶年久运行,路面碾压变形严重,后坝棱体运行较差大坝存在白蚁;溢洪道末端没有设置消能防冲设施,且未接入主河沟,洪水直接冲入下游左岸山坡,对溢洪道下游房屋、土地及岸坡冲刷影响较大;左岸放水卧管漏水严重,不能正常使用,右岸铁球放水,启闭钢绳时常老化断裂,运行存在问题;大坝运行、维护标准不达标,工程无安全监测、管理、通讯设备、管理房不能使用;经调洪演算,水库大坝的实际抗洪能力不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经复核大坝下游坝坡抗滑稳定3n最小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根据计算,大坝渗流性态基本稳定,但后坝体贴坡排水棱体较低,长期下去,对坝的安全运行非常不利。建议在后坝坡加高排水棱体,以保证大坝的长期安全运行;大坝下游坝坡在遇Ⅶ度地震时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磨盘闸启闭钢绳时常断裂,不能满足稳定放水要求,放水卧管漏水严重。综上,为保障该水库安全运行,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人民政府投资284.81万元,对那招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本项目于2016年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因此,本次评价为补办环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攀枝花仁和区仁和镇人民政府委托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在完成工程初步分析和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环评技术导则”等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人民政府仁和镇那招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现上报审批。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二、水利”第8项“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2015年10月8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发展和改革局以攀仁发改[2015]183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仁和镇那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立项的批复》(见附件1)。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三、外环境关系及规划选址符合性分析1、外环境关系及水文水系分布那招水库行政区划属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田坝村。(1)水文水系分布那招水库下游为虾子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约670m后从左岸汇入小河,小河再自西南向东北流经约1460m后从左岸汇入大河。(2)外环境关系4n项目区北面74~224m为7户农户,78m为1户农户,421m为1户农户;东北面108m为1户农户,198m为1农户,980m为仁和镇;东面291~788m为60户农户,819~1246m为60户农户;东南面426m为1户农户,499~692m为20户农户,763m为1户农户,807~1265m为100农户;南面554m为2户农户;西南面575~701m为3户农户;西面40~231m为12户农户。项目外环境关系情况见表1-1及附图5。表1-1项目外环境关系情况表距离相对项目区高序号方位名称数量备注(m)差(+、-m)174~224农户约7户+17~+47约28人北面278农户1户+184人3108农户1户+14人4198农户1户+144人东北面5980仁和镇约3000人----61535大河1条-86~-71--7东面199~1131田坝村约120户-42~-12约480人80虾子沟1条-13~-59--9426农户1户+104人10499~692农户约20户-55~-19约80人东南面11763农户1户-244人12750小河1条-72~-53--13807~1265农户约100户-60~+16约400人14南面554农户2户+298人15西南面575~701农户3户+19~+3812人中铁十一局临时16西面41~162--0~+28--搅拌用地2、规划选址符合性分析根据《四川省“十三五”防灾减灾规划》中相关内容,“十三五”期间主要任务为: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加强防御工程建设、加强应急(安全)产业发展、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文化建设。本项目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符合《四川省“十三五”防灾减灾规划》的相关要求。本项目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场址位于现状水库区域,维持枢纽位置不变,不改5n变现状水库集水面积、红线范围,不改变水库功能。根据《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川府发[2016]45号)及《攀枝花市生态红线分布图》,本项目不在攀枝花市生态红线范围内(见附图6)。项目施工期用水取自该水库,用电由当地电网供给,水、电供应均有保障。项目区周边已有道路,交通运输方便。项目区附近无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等重要环境敏感点,无重大环境制约要素。综上,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项目规划和选址合理。四、建设内容、规模及工程投资1、整治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主要对该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主要整治内容包括:大坝整治(含白蚁整治)、放水设施整治、溢洪道整治、新建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及管理房。项目具体整治内容见表1-2。6n表1-2项目整治内容序项目整治前现状整治内容号①未对大坝坝顶及前坝坡进行规整、坝顶增设1.0m高防浪墙,前坝面块石护坡下游坝坡未作护坡措施及梯步,在汛进行修整后,增加预制块护坡,大坝坝顶1大坝期影响大坝运行管理。规整硬化、增设后坝坡框格梁护坡、梯步②大坝存在白蚁危害筑巢危害,影响及白蚁危害整治,增设大坝检测设施。大坝安全运行。水库现有管理房位于大坝右坝肩,现有管理房为砖瓦房,年久运行,漏水22管理房新建管理房80m,砖混结构。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管理运行期使用要求。溢洪道尾部未设置消能措施,溢洪道末端没有设置消能防冲设施,且未接3溢洪道入主河沟,洪水直接冲入下游左岸山新增跌砍消能,延长溢洪道至下游河道。坡,对溢洪道下游房屋、土地及岸坡冲刷影响较大。1、那招水库枢纽工程修建至今未设①坝上埋设10个变形观测桩,观测大坝垂置无任何观测设施,水库管理人员直及水平位移,且在左右岸共设6个基桩,日常检查均靠目测和经验判断,严观测桩和基准桩均为长×宽×高=30×30重影响到水库的防洪调度运行安×80cm的长方体C20预制砼埋设;基准桩全。和变形、位移观测桩的布置要求为互相通监测2、通讯设施4视良好;系统水库无通信设施,如水库有什么特②水位观测设施主要是水位尺,水位尺布殊情况或险情,向上级主管部门反置于前坝坡上。要求为易于读取的红黑双映不及时。色标尺,刻度精确到10cm;3、安全警示③在库区范围设置2座石刻安全警示牌,水库无任何安全警示标语及指示以起到警示作用。牌,水库安全管理存在隐患。左岸卧管底部与老涵洞连接部位漏水现象严重,且涵洞出口无连接渠道,左岸下游基本无灌面,不能正对左岸放水设施进行封堵,拆除右岸原库放水设5常使用;底磨盘闸,新建斜拉闸连接原有放水涵洞施右岸底部磨盘闸采用钢绳启闭,由控制放水。于年久运行,设施老化钢绳时常断裂。7n2、工程经济技术指标(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那招水库总库容65万m³。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工程属V等小(2)型蓄水工程,主要、次要建筑物为5级。(2)防洪标准按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GB50201-2014)的规定,那招水库洪水标准采用20年(P=5.0%)一遇设计,200年(P=0.50%)一遇校核。水库整改前后工程特性见表1-3。表1-3水库整改前后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整治前整治后备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2全流域km116.8116.82坝址以上km1.021.022代表性流量设计洪水流量3m/s2.532.53(P=5%)校核洪水流量3m/s4.324.32(P=0.5%)施工导流流量3m/s0.04(P=20%)二水库校核洪水位(P=0.5%)m1144.991144.99设计洪水位(P=5%)m1144.541144.54正常蓄水位m1143.501143.50死水位m1123.281123.283总库容万m65653正常蓄水位库容万m15.715.73设计水位库容万m19.5183死库容万m0.40.4下泄流量及相应下游三水位31设计洪水位时泄流量m/s2.532.53水库调洪后32校核洪水位时泄流量m/s4.324.32水库调洪后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拦河大坝坝顶高程m1145.501145.50坝高m29298n续表1-3水库整改前后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整治前整治后备注坝顶长度m1901902溢洪道堰型宽顶堰宽顶堰开敞式全长m50134堰顶高程m1143.501143.50孔口尺寸m1.5×1.51.5×1.5宽×高3最大下泄流量m/s4.24.2P=0.5%消能方式无跌坎消能3放水设施①涵洞结构形式城门型城门型全长m105105断面尺寸m1.0×1.81.0×1.8宽×高②放水方式启闭方式钢绳磨盘闸螺杆钢闸门闸门形式铁球控制斜拉闸闸孔尺寸mmФ300Ф5003最大下泄流量m/s4.2610.33设计放水流量m/s0.150.153、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运营期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4。表1-4运营期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工程主要环主要建设内容备注分类境问题管理房2新建管理房80m,砖混结构。已建(新建)①坝上埋设10个变形观测桩,观测大坝垂直及水平位移,且噪声主体在左右岸共设6个基桩,观测桩和基准桩均为长×宽×高=30×30废水工程监测×80cm的长方体C20预制砼埋设;基准桩和变形、位移观测桩的废气系统布置要求为互相通视良好。已建固废(新建)②水位观测设施主要是水位尺,水位尺布置于前坝坡上。要求为易于读取的红黑双色标尺,刻度精确到10cm。③在库区范围设置2座石刻安全警示牌,以起到警示作用。9n续表1-4运营期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工程主要环主要建设内容备注分类境问题大坝坝顶设计宽度为4.0m,采用C20砼浇筑,厚20cm,并在下游侧设0.4×0.3m的C20砼路缘石;坝顶上游侧设C20钢筋砼防浪墙,已建防浪墙长190.0m,墙厚20cm,墙高1.2m,防浪墙顶高程为1146.70m。上游坝坡采用C15砼预制块护坡,预制块采用直径50cm内切正六已建边形,厚8cm,护坡下铺设砂垫层找平,厚20cm;下游坝顶高程1145.50m至1134.72m采用原设计坝坡1:1.96不变,1134.72m高程设一级马道,宽2.0m,内侧沿用原大坝排水沟,1134.72m高程至1117.48棱体位置,设计为后坝培厚坝面,坡比1:2.5,培厚区采用风化石英闪长岩土料进行填筑培厚,1117.48m高程至坝脚为整治后新增贴坡棱体,堆石棱体顶宽2.0m,长度50.0m,已建大坝外边坡为1:1.5;(改建)下游坝坡采用框格梁护坡,框格梁布置间距5.0m,梁断面尺寸为30×30cm,采用C15砼衬砌;以下为在下游坝脚设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尺寸为采用0.3×0.3m,采用C15砼衬砌,衬砌厚度为0.1m;那招水库下游坝坡梯步设置于大坝桩号K0+060处,由坝顶至排水棱体顶部,便于观测、巡视和维护工作。梯步宽1.2m,踏步宽×高=0.6m×0.3m,采用C15砼浇筑;白蚁整治:开沟截路取巢,消除坝体白蚁隐患;清理沟壁、毒气熏已建噪声蒸主蚁道;设置毒土隔离,阻止蔓延危害;在开沟形成的封闭区域主体废水内坝表面打孔灌注,形成毒土幕网;广投诱杀包,减少环境虫口密工程废气度。固废左岸卧管涵洞封堵采用开挖坝前卧管和后坝涵洞出口处,开挖进深各10m,开挖后用C20混凝土对涵洞内进行充填封堵,封堵完成后,再用粘土对进出口开挖部分进行回填处理。新建放水设施采用斜拉闸放水,放水设施布置原大坝右侧放水斜拉闸处,放水设施由斜拉闸、控制房、连接钢管组成。新建斜拉闸全长52.5m。控制房采用砖混结构面积为3.0m×3.0m,层高3.48m,地面高程为1144.90m,启闭房基础采用M7.5浆砌石砌筑,用于安装螺杆式启闭机,螺杆与闸门间隔3.5m采用支墩支撑螺杆,支墩为放水正方体宽0.3m,埋入地下1.0m,上部支撑高度1.5m,采用C25钢筋设施已建砼。(改建)斜拉闸于底板位置设放水孔一个,放水孔选用DN500钢管与原坝穿坝涵洞连接,放水高程为1123.28m,闸孔尺寸为Φ500mm,钢管伸入涵洞5m,对于涵洞内管道顶部空间采用C25砼回填封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涵洞进口段5m范围内原有坝体及库区土方开挖部分采用粘土回填。斜拉闸采用平板钢闸门,闸门尺寸为宽×长=0.9×1.35m,闸门采用铜止水厚5mm。为保证斜拉闸运行安全,在斜拉闸控制段两放水口处布置φ6钢筋网罩,以防放水孔堵塞影响控制。10n续表1-4运营期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工程主要环主要建设内容备注分类境问题整治溢洪道布置于大坝左侧,为原溢洪道延长,沿轴线方向分为进口导流段、控制段、泄槽段和跌坎消能段,进口导流段、控制段、泄槽段均为沿用原溢洪道,跌坎消能段为新增延长段,结构设计如下:1、进口导流段(已建)溢洪道0+000~0+004m为进口导流明渠段,明渠进口底板高程1143.50m,为矩形断面,底宽由3.5m收缩至1.5m,为浆砌石衬砌,衬砌厚度为40cm。2、控制段(已建)溢洪道0+004~0+015.6m为控制段,控制段宽4.0m,控制段噪声溢洪道设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为1143.50m;控制段底宽1.5m,主体废水边墙高2.0m;顶部为坝顶公路桥宽4.0m,长8.0m,厚0.3m。已建工程废气(改建)3、泄槽段(改建)固废溢洪道0+015.6~0+026m为已建泄槽段,泄槽段底板为均匀坡,坡度i=0.215。断面为矩形断面,边墙高为2.0m-0.4m,宽为1.5m,改建后增加边墙高度为1.5m,M7.5浆砌石衬砌,厚为0.4m。4、跌坎消能段(新建)溢洪道0+026~0+134m为跌坎消能段,采用矩形断面,断面宽1.5m,边墙高1.5m,跌坎梯步宽为1.0m,高度由实际坡降高程确定,均采用C25钢筋砼衬砌,衬砌厚度底板为0.2m,边墙厚度0.2m。跌坎消能段每隔10m设一道伸缩缝,缝内采用沥青木板填缝。(1)供电系统:接当地电网;公共(2)供水系统:用水为桶装饮用水;废水/工程(3)排水系统:见主体工程。环保垃圾桶(新建):1个,50L,高密度聚氯乙烯材质,内衬专用垃圾袋;废水3已建工程化粪池:1个,2m,砖混结构。固废办公生生活污水管理房,详见主体工程。已建活设施生活垃圾4、工程投资及经济效益工程投资284.81万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5、劳动定员、工作制度、整治工期劳动定员:设管理人员1人。作业制度:每天24小时值班。11n整治工期:2015年10月~2016年2月。6、设备一览表本项目整治工程均委托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完成,施工设备由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结束后,由施工单位运走。项目施工期主要设备设施见表1-5。表1-5项目施工期主要设备设施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31挖掘机(带液压破碎锤)1.6m2台2推土机74KW2台3振动碾BW-751台4蛙式夯实机2.8kw2台5自卸汽车10t4辆6农用四轮车/4辆7汽车起重机20t1台38混凝土拌和机0.4m4台9混凝土振捣器2.2kw10台10混凝土平板振捣器1.1kw5台11电弧机25kvA1台12对焊机电弧型1501台13钢筋弯曲机Φ6-401台14钢筋调直机4-14kw1台15钢筋切断机20kw1台7、主要原辅料及动能消耗施工期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动能消耗见表1-6。12n表1-6施工期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表类别名称耗量来源主要化学成分钢筋12.39tFe、C、Si、Mn、S、P等3砂521.54mSiO2、Al2O3等主3块石1992.4mSiO2、Al2O3等(辅)攀枝花3碎石928.58mSiO2、Al2O3等料沥青1.42tTiO2、Fe2O3、Al2O3、SiO2等水泥649.15t硅酸盐等电1000kW.h当地电网/能源柴油11.26t攀枝花烷烃、烯烃、环烷烃、S等汽油1.18t攀枝花烷烃、烯烃等3水量施工用水620m水库H2O13n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一、原有项目概况那招水库原为山坪塘,于1978年扩建后为小(2)型水库。那招水库坝顶高程1145.50,坝长190m,坝顶宽4.0m,坝高29.0m,总库容65万m³,正常蓄水位1143.50m,相应库33容60.0万m,死水位1123.28m,死库容0.4万m,那招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02km²。该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渔业、灌溉等综合效益水库,有效灌溉面积500亩。本工程属5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那招水库建设较早,由于当时经济条件限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队伍素质不高、机械能力不足、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因数,导致大坝整体质量不高,坝坡较陡等不良因素长期存在。水库枢纽工程建筑物包括: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1、大坝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长190m,坝高29.0m,坝顶宽4.0m,实测上游坝坡为1:1.9,下游坝坡为至上而下分别1:1.96和1:2.04,后坝脚高程1123.00m设有贴坡棱体。未对大坝坝顶及前坝坡进行规整、下游坝坡未作护坡措施及梯步,在汛期影响大坝运行管理。同时本次现场勘察中发现大坝存在白蚁筑巢危害,影响大坝安全运行。2、溢洪道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左坝肩处,于2003年建成,为开敞式溢洪道,全长50m,堰顶高程1143.50m,尾部未设置消能措施,溢洪道末端没有设置消能防冲设施,且未接入主河沟,洪水直接冲入下游左岸山坡,对溢洪道下游房屋、土地及岸坡冲刷影响较大。3、放水设施那招水库放水设施有两处,分别位于左岸和右岸,左岸为卧管涵洞放水,卧管为DN400钢管包裹混凝土,配合铁球放水,卧管底部与老涵洞连接部位漏水现象严重,且涵洞出口无连接渠道,左岸下游基本无灌面,不能正常使用。右岸放水为钢绳磨盘闸放水,涵洞净尺寸B×H=1.0m×1.8m,直墙高1.45m,为50cm厚浆砌石衬砌,底部磨盘闸采用钢绳启闭,由于年久运行,设施老化钢绳时常断裂。二、原有项目产排污情况已经不能满足管理运行期使用要求。原有项目管理房为砖瓦房,年久运行,漏水严重,已不能正常运行,不单独配置管理人员,无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原有项目污染物主要为水库清淤,水库清淤全部作为当地耕植土。14n水库大坝为土质结构,大坝清除的杂草送给当地农户在耕地内腐烂后作为耕地的天然肥料。三、原有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库防洪不满足要求;2)、排水棱体过低,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3)、溢洪道尾部未做消能防冲设施,溢洪道未接入主河沟;4)、左岸放水卧管失去使用功能,右岸放水铁球启闭设施老化;5)、大坝前坝护坡块石风化,坝面不规整;6)、大坝坝顶年久运行,路面碾压变形严重;7)、管理房不能使用;8)、无观测、管理、通讯等设施;9)、大坝存在白蚁危害。本项目已于2016年2月建设完成,属于补办环评,不存在施工期遗留环境问题。15n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仁和区位于四川省西南角,地处北纬26°06′~26°47′,东经101°24′~101°56′之间。东临会理县,南接云南省永仁县,西靠云南省华坪县,北连盐边县,全区幅员面积21727.07km。仁和区属于攀枝花市管辖的县级区,区有23种民族杂散居住,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区政府驻地仁和镇,距离市政府13km,北至成都788km,南距昆明335km。本项目水库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田坝村,地理坐标为北纬26°29'29.34",东经101°43'12.07",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2、地形、地貌仁和区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崎岖破碎,山地走向近于南北,与金沙江支流谷地走向平行排列,山谷相间,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属低中山河谷盆地地貌。境内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m。海拔最高点为务本乡大黑山花协巴峰,海拔2926m;最低点为南端平地镇师庄金沙江出口处,海拔937m;最大垂直相对高差达1989m。本项目区在地貌上位于川西高原西南部与云贵高原北部的交接部位,区内山高谷深,地形陡峻。地貌单元主要为构造剥蚀、侵蚀高中山,低—中等切割的侵蚀、剥蚀山地地貌单元、山谷相对高差约500—800m。山脊与沟谷在平面上常呈鸡爪形。3、工程地质(1)地层岩性工区经历了多次构造和岩浆活动,地层缺失较多,出露地层主要有三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地层。现将地层岩性及分布情况简述如下。①三叠系:区内仅见上统(T3)出露,包括丙南组(T3b)、大荞地组(T3d)和宝鼎组(T3bd)砂页岩含煤层,总厚度3892m。分布于工区北部巴关河及宝鼎一带。②侏罗系:为中统张家组(J2z)和蛇店组(J2s)。张家组(J2z)以灰绿色、黄绿色的泥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为主,蛇店组(J2s)主要为暗紫色至紫红色的中厚至块状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块状泥岩、粉砂岩和砾岩,总厚度1323m。分布于工区东西部巴关河及黄角芽一带。③白垩系:区内出露上统江底河组(K2j3)的杂色泥岩段,岩性主要以块状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夹绿色、黄色钙质泥岩、钙质页岩及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总的说来16n为一套以杂色泥岩为主夹粉砂及少量细砂岩的湖相沉积,仅分布在拉蚱丁南侧丁龙山一带,出露厚度约359m。④第三系:区内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及雅砻江两岸附近不同高程的盆地及槽谷地带,区内仅见有上新统昔格达组(NQx)地层,岩性主要为灰黄色、灰白色、灰绿色页岩、钙质页岩、砂质页岩、细砂岩和粉砂岩互层。场地区域有分布。⑤第四系(Q):下更新统(Q1)主要分布于烂泥田、席草坪、龙平子一带,组成金沙江五级阶地,为冰川堆积物。上部以红色砂砾岩为主,下部为棕红色泥砾,泥质基底式胶结。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上部为红色粘土,下部为黄褐色粉质粘土夹砾石,分布于Ⅲ、Ⅳ级阶地,残留厚度2~5m。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2fgl),主要为灰黄色、褐黄色砾卵石,弱胶结,层中夹细砂、粉砂及粉红色的泥质砂土条带,砾、卵石层成分为火成岩,粒径1~30cm,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厚3~9m,分布于金沙江Ⅱ类阶地。全新统包括:A、近代河流冲积堆积层(Q4-1al),表层为泥质砂土或粉土,其下为卵砾石夹砂,厚5~10m,分布于Ⅰ级阶地;B、现代河流冲积堆积层(Q4-2al)为漂卵砾石夹砂,漂卵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辉绿岩和石英岩,呈次棱~次圆状,砂为中粗砂,成分以石英为主,分布于漫滩、河床,厚3~6m;C、坡积残积层(Q4dl),以中粗砂或砾砂及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含岩石碎块,厚2~8m,零星分布于斜坡坡脚或山顶平台。(2)地质构造及地震工程区地处川西南山地,以中山及高中山为主,腹部为山间盆地。工程区在大地构造部位上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昔格达断裂的西侧。该地段自前震旦纪以来,曾遭受多期强烈构造挤压和变质作用,长期处于隆升状态,岩体构造挤压强烈,次级构造发育,显示出较为复杂的构造格局。该构造区内构造以南北向断裂为主,主要有昔格达断裂、倮果断裂以及纳拉箐断裂,库区位置距三条断裂带均较远,邻近区仅见小型次级断裂构造发育,坝址区无断裂构造。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对应工程区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4、水文攀枝花市境内有大小河流200余条,主要以金沙江、雅砻江和米易的安宁河、盐边的三源河、仁和的仁和沟,这两江三河构成了攀枝花市水系主干。17n仁和区的河流属于金沙江流域,分为金沙江、仁和沟两个水系,还有巴关河、摩梭河、迤资河等。金沙江水系:金沙江自云南华坪县流入攀枝花市,横穿市区,在三堆子附近与雅砻江汇合后,从平地师庄出境,流经攀枝花市江段长约130.5km,占金沙江总长的4%。落差高达78m,江面宽约200m。金沙江径流量随旱季和雨季的变化而变化。枯水期平均流量33约500m/s左右,平水期平均流量多在600~1500m/s,丰水期平均流量多在2000~335000m/s。河宽100~300m,平均比降6‰,平均含沙量0.77kg/m,流速1~6m/s仁和区位于金沙江上游与雅砻江交处。境内河流属金沙江上段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大河、把关河、摩梭河、迤资河、纳拉河、塘坝河。大河流域:大河流域紧靠金沙江河谷,受我国亚热带西段金沙江——龙川江岛状南亚热带干热河谷季风气团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干季和雨季。干季11月至次年5月,天气晴朗,雨水稀少,空气干燥;6~10月的雨季则集中了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空气较为湿润、炎热。本区具有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干雨季分明、四季不甚分明等特点。降雨随高程的升高而增大,蒸发则随高程的升高而降低。那招水库位于大河左岸二级支流虾子沟上。主河道长1.4km,河床比降88.7‰,那招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02km²,坝顶高程为1145.5m。5、气候特征本地区主要受南亚西南季风影响,形成了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气候干燥,四季不分明,日照充足,阳光辐射强,湿度小,蒸发量大;又因地形以山地为主,相对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差异和地区差异显著,气温日变化量大;干、雨季明显,空气暖热干燥。主要气象特征如下:年平均气温:21.9℃相对湿度:48%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801.6mm年平均蒸发量:2736mm年平均日照数:2798.6h18n年平均风速:1.3~1.6m/s主导风向:SE静风频率:33~59%6、资源(1)矿藏资源著名的攀西钒钛磁铁矿是我国三大共生矿基地之一,储量丰富。攀枝花的煤炭资源也较丰富,现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宝鼎矿区和红坭矿区。已查明的煤炭资源为6.5亿吨,其中工业储量4.2亿吨,远景储量2.3亿吨。另外矿区深部还有预测储量约9.3亿吨,可作为后备资源。(2)生物资源仁和区野生植物有167科,179属,1219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2种,单子叶植物19科164种,双子叶植物136科1028种;药用植物91科236种。攀枝花苏铁为区内最珍贵的野生植物,其成片生长,达23万多株,年年开花,雌雄竞放,被称为“植物活化石”,与恐龙、熊猫并称“巴蜀三宝”。野生动物有140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124种。江河中的鱼类有61种,占长江鱼类资源总数的三分之一。药用动植物有295种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项目所在地开发时间较早,受人类活动影响,在该项目的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内,无重大文物古迹,无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和濒危动物。根据《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川府发[2016]45号)及《攀枝花市生态红线分布图》(见附图6),本项目不在攀枝花市生态红线范围内。19n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结合项目区周边人群分布情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源分布特征和气象条件等,本次环评引用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13日~19日对攀枝花市仁和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仁和区渡仁西线复线(棉沙湾至高铁南站段)道路工程-那招段项目所在地的监测数据,作为本次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项目监测资料在最近3年以内,且监测点位在2.5km以内,项目区和监测点附近无重大大气污染源建成,满足大气导则中收集现状监测资料的要求,所引用监测资料基本能够表征项目区附近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1、监测点位本项目引用其中2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监测点位情况见表3-1。表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位置表相对本项目位置编号测点名称方位距离(km)1#仁和妇幼保健院东北面1.172、监测项目选取PM10、SO2、NO2三项。3、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时间:2015年7月13日~19日监测频率:每天连续采样20h,监测SO2、NO2、PM10的24小时平均浓度。4、监测方法及方法来源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方法来源及使用仪器见表3-2。20n3表3-2监测方法、方法来源及使用仪器单位:mg/Nm检出限项目分析方法标准来源使用仪器及编号3(mg/m)PM10重量法HJ618-2011FN2004N电子天平0.010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SO2HJ482-20090.007分光光度法UV-6100紫外可见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分光光度计NO2HJ479-20090.005度法5、监测结果统计监测结果见表3-3。3表3-3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mg/NmSO2NO2PM10监测监测日期监测时间小时24小时小时24小时点位24小时均值均值均值均值均值02:00~03:000.0160.02908:00~09:000.0200.0202015.7.130.0100.0130.11614:00~15:000.0140.01820:00~21:000.0180.01202:00~03:000.0240.01608:00~09:000.0380.0332015.7.140.0090.0100.11914:00~15:000.0400.01420:00~21:000.0240.02602:00~03:000.0290.02708:00~09:000.0160.0182015.7.150.0110.0130.08514:00~15:000.0130.05520:00~21:000.0460.04002:00~03:000.0170.03008:00~09:000.0220.0471#2015.7.160.0110.0200.09214:00~15:000.0140.03520:00~21:000.0230.01202:00~03:000.0080.03308:00~09:000.0200.0302015.7.170.0120.0210.12014:00~15:000.0180.03720:00~21:000.0120.02802:00~03:000.0250.02408:00~09:000.0340.0582015.7.180.0140.0190.12414:00~15:000.0230.04120:00~21:000.0150.03302:00~03:000.0280.05208:00~09:000.0150.0352015.7.190.0100.0160.13314:00~15:000.0420.04920:00~21:000.0440.02721n6、环境空气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限值见表3-4。3表3-4各监测指标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单位:mg/Nm污染物PM10SO2NO224小时均值小时均值24小时均值小时均值24小时均值二级标准0.150.50.150.20.08(2)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法评价工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标准指数Ii计算式如下:CiIiC0i式中:Ii——i种污染物的单项指数;3Ci——污染因子i的现状监测值,mg/m;3C0i——污染因子i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值,mg/m。(3)评价结果分析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如下:表3-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单项指标污染指数Ii监测点PM10SO2NO2仁和妇幼保健院0.57~0.890.060~0.0930.13~0.26由上表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监测点位中各项监测指标的Ii值均小于1,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要求,结合项目区生产性质以及周边实际情况。本次环评引用四川众望安全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13日~19日对攀枝花市仁和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仁和区渡仁西线复线(棉沙湾至高铁南站段)道路工程-那招段项目所在地的监测数据,作为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1、监测断面22n本项目引用其中2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监测点位情况见表3-6。表3-6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监测点位点位名称相对本项目位置断面Ⅰ大河宝灵寺断面项目对应大河断面下游1779m断面II大河路歇桥断面项目对应大河断面上游2330m2、监测项目监测项目为:pH、CODCr、BOD5、NH3-N、SS、石油类、粪大肠菌群。3、监测频次地表水环境监测3天,每天采样一次。4、监测方法监测分析方法详见表3-7。表3-7地表水质分析方法项目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检出限+pH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pHS-4C智能酸度计0.1(无量纲)SS重量法GB/T11901-1989FA2004N电子天平4mg/LCODCr重铬酸盐法GB/T11914-198950mL酸式滴定管5mg/LBOD5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LRH-250A生化培养箱0.5mg/LNH3-N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UV-6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0.025mg/L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HJ637-2012JDS106U红外分光测油仪0.02mg/L粪大肠HH.B11.420-BS多管发酵法(试行)HJ/347-200720个/L菌群电热恒温培养箱5、监测结果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8所示。23n表3-8地表水质监测评价结果监测监测pHSSCODCrBOD5NH3-N石油类粪大肠菌群断面时间(mg/L)(mg/L)(mg/L)(mg/L)(mg/L)(mg/L)(个/L)2015.07.137.742618.83.80.9010.037900断面I2015.07.147.682817.43.40.8710.0379002015.07.157.702817.03.50.8630.0370002015.07.137.552418.13.60.8760.037900断面II2015.07.147.612017.63.40.8840.0479002015.07.157.592217.93.60.8950.047000标准限值6~9/≤20≤4≤1.0≤0.05≤100006、地表水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标准值见表3-9)。(2)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指标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①pH的标准指数为:pH7.0jS(pH7.0)pH.jjpH7.0su7.0pHjS(pH7.0)pH.jj7.0pHsd式中:pHsd——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pHj——监测点j的pH值。②其它项目表达式为:CiPiCoi式中:Pi——i类污染物单因子指数;Ci——i类污染物实测浓度平均值,mg/L;COi——i类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L。(3)地表水现状评价结果按评价方法得出的各污染物单项污染指数列表如下:24n表3-9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指数值序号监测项目评价标准断面I断面II1pH6~90.34~0.370.275~0.3052SS///3CODCr≤20mg/L0.85~0.940.880~0.9054BOD5≤4mg/L0.85~0.950.85~0.905NH3-N≤1.0mg/L0.863~0.9010.876~0.8956石油类≤0.05mg/L0.60.6~0.87粪大肠菌群≤10000个/L0.70~0.790.70~0.79由上表可知,项目区所在地地表水的各项监测指标均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域标准。评价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三、声环境质量该项目委托四川盛安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7月21日对本项目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方案监测布点:根据项目附近环境状况,布置4个噪声现状监测点(分别位于水库东、南、西、北面边界外1m)。监测项目:Leq(A)。监测时间:2017年7月21日。监测频率:监测一天,每个测点昼、夜间各一次。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测量方法进行。2、监测结果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下表。表3-10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监测结果:dB(A)达标情况执行标准监测日期监测点位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水库东面场界外1m处47.044.2GB3096-20082类标准2017年水库南面场界外1m处47.544.8达标达标昼间:60dB(A)7月21日水库西面场界外1m处48.344.4夜间:50dB(A)水库北面场界外1m处47.244.7通过上表可知,水库东、南、西、北面场界环境噪声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LeqA≤60dB(A),夜间LeqA≤50dB(A)。项目所25n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所在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主要有云南松、青㭎、番石榴、艾蒿、狗牙根、锯仔草、臭草等;项目所在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发现珍稀动物,项目周边区域野生动物有蛇、老鼠、松鼠等。综上,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不会涉及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迁移、保护等问题,无重大生态制约因素。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6n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1。表3-11环境保护目标相对位置序号目标名称性质数量保护级别方位距离(m)1农户居民约28人74~224噪声:(GB3096-2008)2类北面2农户居民4人78大气:(GB3095-2012)二级3农户居民4人108噪声:(GB3096-2008)2类4农户居民4人198大气:(GB3095-2012)二级东北面5仁和镇居民约3000人980大气:(GB3095-2012)二级6大河河流1条1535地表水:(GB3838-2002)Ⅲ类7田坝村居民约480人东面199~1131大气:(GB3095-2012)二级8虾子沟河流1条0地表水:(GB3838-2002)Ⅲ类9农户居民4人42610农户居民约80人499~692大气:(GB3095-2012)二级东南面11农户居民4人76312小河河流1条750地表水:(GB3838-2002)Ⅲ类13农户居民约400人807~126514农户居民8人南面554大气:(GB3095-2012)二级15农户居民12人西南面575~70127n评价适用标准1、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单位:mg/L粪大肠菌群项目pHCODCrBOD5NH3-NSS石油类备注(个/L)环标准值6-9≤20≤4.0≤1.0/≤0.05≤10000境2、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质量取值时段单位PM10NO2SO2备注标3日平均mg/Nm0.150.080.15准3、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类别等效声级昼间夜间备注2dB(A)60501、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单位(mg/L)项目名称pHNH3-NSSCODBOD5备注标准值6-9157010020污2、废气: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染物3项目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排放颗粒物1.0标3、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单位:dB(A)准昼间夜间备注70554、固体废弃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总量控本项目不涉及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指标。制指标28n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一)施工期工艺流程简述:那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工程施工导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项目水库整治建筑物为Ⅴ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规定,选定整个工3程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标准(P=20%)设计最大洪水流量为0.04m/s。那招水库整治项目主要为:原大坝上、下游坝坡处理及坝顶硬化、溢洪道整治延长、放水设施整治,所以,施工前需要放空水库后方可施工,水库在1月底放至死水位,然后用抽水机把库水排干;水库后坝坡整治和溢洪道施工不需要导流。根据施工布置,前坝处理、新建斜拉闸和原有左岸涵管封堵施工时段采用土石围堰挡水,设置二台1.5kw水泵抽排基槽积水导流,抽水台班为75台/时,合计抽水台时6912个。围堰填筑采用土料填筑。围堰长140m,堰顶高程1124.5m,堰顶宽1.5m,迎水面33边坡1∶1.5,背水侧边坡1∶1.0,土石围堰填筑785.4m,围堰拆除628.32m。大坝整治重点以坝坡整治、白蚁整治为例施工工艺:1、坝坡整治排水沟:坝坡清理、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混凝土浇筑。坝坡护坡:坝坡进行清理,在对坝坡进行平整,修建砼骨架护坡、喷播草籽。坝坡整治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见图5-1。粉尘坝坡平整砼骨架护坡喷播草籽坝坡清理测量放线沟槽开挖混凝土浇筑固废、废水图5-1坝坡整治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2、白蚁整治29n(1)开沟截路取巢,消除坝体白蚁隐患,在坝内外坡适当位置开顺坝轴线沟两条及坝段与周山连续处开横沟2条。横沟成梯形状,上口×下口×深=2×1×1m。可截断通向坝体及贯穿内外坡的主蚁道,由此分析巢位,彻底消灭成熟巢群。(2)清理沟壁、毒气熏蒸主蚁道(3)设置毒土隔离,阻止蔓延危害,在所开沟道底部,沟壁打孔,孔口深0.5m,孔距0.5m。回填沟时施以白蚁预防专用药剂,施药时应分层施药,分层夯实,每层厚不超过30cm,形成毒土隔墙。(4)在开沟形成的封闭区域内坝表面打孔灌注,形成毒土网幕,杀灭幼龄群体。在坝表面一定范围内打孔,孔深0.5m,孔距1m,灌注药剂,结合坝表面喷洒,形成浅土层毒网,杀灭浅表层幼龄群体,并防止有翅成虫落坝筑巢。(5)广投诱杀包,减少环境虫口密度。在坝周山环境及坝体未施药部分,广投诱杀白蚁生活群体,降低虫口密度,减少向坝体扩散的虫源。因药物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性和毒性,在实施灭蚁工作时建议请专业除白蚁人员进行大坝除白蚁工作,并且妥善处理灭蚁药物。白蚁整治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见图5-2。坝坡清理取巢设置毒土隔离带埋设诱杀包固废粉尘、固废图5-2白蚁整治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溢洪道整治施工工艺:①测量放线:用全站仪对溢洪道的进出口位置及高程进行控制测量,其精度达到测量规范要求。施工测量贯穿施工全过程,由专业测量技术人员和工人承担,使用普通经纬仪和全站仪,其精度满足规范要求。②土石方开挖:施工前进行精确的测量放线,土方采用EX-300挖掘机辅与人工开挖,石方开挖利用液压破碎锤辅以人工开挖,有用料集中堆放,用汽车运来填坝,弃渣堆放渣场。③架立模板:溢洪道边墙双面立模,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的架立应严格按照模30n板工程的规范的要求进行,模板及支架应严格按照涵洞的形状、尺寸制作。④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⑤混凝土的浇筑:溢洪道混凝土浇筑时,将移动式搅拌机安放于溢洪道左侧,采用胶轮车入仓,振捣棒振捣。⑥人工养护:溢洪道砼浇筑完成后,表面有阳光暴晒部位,需对表面遮盖,避免太阳暴晒,砼浇筑完成后注意养护。溢洪道整治施工工艺流程与产污位置图如下:测量放线土、石方开挖噪声、扬尘、废气、固废架立模板噪声钢筋绑扎噪声混凝土浇筑粉尘、噪声、废水人工养护废水清理验收图5-3溢洪道整治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放水设施施工工艺本工程放水设施整治施工主要包括左岸和右岸放水设施的整治。右岸放水设施整治施工工艺及产污位置图如下:31n拆除原放水磨盘闸噪声、固废施工放线斜拉闸基座粉尘、噪声、固废混凝土施工支墩混凝土噪声、固废、粉尘施工斜拉闸安装噪声、固废图5-4右岸放水设施整治施工工艺及产污位置图左岸放水卧管封堵卧管涵洞封堵,采用开挖坝前卧管和后坝涵洞出口处,开挖进深各10m,开挖后用C20混凝土对涵洞内进行充填封堵,封堵完成后,再用粘土对进出口开挖部分进行回填处理。左岸放水设施整治施工工艺及产污位置图如下土石方开挖噪声、扬尘、废气、固废C20充填封堵固废、粉尘粘土回填固废、粉尘图5-5左岸放水设施整治施工工艺及产污位置图管理房施工工艺:管理房施工期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砖墙砌筑、门窗安装、清理现场等。管理房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见下图。32n粉尘、固废、噪声粉尘、固废、噪声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砖墙砌筑清理现场门窗安装粉尘、固废、噪声图5-6管理房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图二、水量平衡分析本项目运营期用水主要为管理人员生活用水。本项目设置1名管理人员,在项目区食宿,生活用水按175L/d考虑,产污系数按0.8考虑,则生活污水量为140L/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项目周边林地灌溉。三、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产污及治理回顾性分析1、废气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1)施工扬尘施工扬尘包括土石方开挖、回填扬尘、裸露地表以及建筑材料卸车、堆放、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本次采用的起尘公式如下:攀枝花市地面全年风速等级频率见表5-1。表5-1攀枝花市地面全年风速等级频率表风速(m/s)<0.50.5≤u<22≤u<33≤u<4≥4频率(%)1864.315.61.01.1堆场起尘公式(采用清华大学在霍州电厂现场试验的模式):2.450.3450.5wQ11.7USe(公式①)式中:Q——堆场起尘强度,mg/s;U——地面平均风速,m/s;2S——堆场表面积,m;W——物料含水,%。33n项目施工扬尘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见表5-2。表5-2项目施工扬尘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表序号产生源产生量(t)治理措施排放量(t)0.180.09土石方开挖(按20g/t开挖量1(控尘效率扬尘计,开挖量①施工现场设置了移动式喷水软管,管口设雾50%)8911.2t)化喷咀,在安全的前提下,对土石方开挖、回0.23填过程喷水控尘;0.12土石方回填(按22g/t回填量②环评要求在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禁止施工。2(控尘效率及装卸扬尘计,回填量50%)10547t)0.40.2裸露地表(采用公式①施工现场设移动式喷水软管,管口设雾化喷咀,32(控尘效率风蚀扬尘计算:S=500m定期对裸露场地进行喷水控尘。50%)(按W=5%)建筑材料卸车、堆各料场采用篷布遮挡,建筑材料堆放及卸车过40.30.1放、搅拌程洒水增湿,搅拌机房四周及顶部均为彩钢瓦。过程扬尘合计1.11--0.51(2)交通运输扬尘项目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会产生道路扬尘。施工期采取定期对路面进行洒水、清扫,严禁车辆超速、超载的措施控制。(3)施工机械燃油废气及汽车尾气施工期间,使用机动车运送原材料、设备设施和建筑机械设备的运转,均会排放一定量的CO、NOx以及未完全燃烧的HC等,其特点是排放量小,且属间断性无组织排放。由于其这一特点,加之施工场地开阔,扩散条件良好,通过自然稀释后场界的贡献值可控制在较低水平。2、废水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措施(1)施工废水项目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作业灌浆洗孔废水、围堰内的泥浆废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混凝土养护废水等。施工废水经项目区低矮方向设置的废水收集地沟(长10m,断面30cm×30cm,砖3混结构,水泥抹面)收集后,引流至废水沉淀池(5m,砖混结构)内,经沉淀处理34n后,循环利用。(2)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人员约10人,均不在工地食宿,用水量按80L/人·d计算,则用水量为0.8t/d,产污系数0.8,施工期生活污水生产量为96.0t。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灌溉。3、固废污染及治理措施本项目开挖土石方量较小,能够实现挖填平衡,无弃土产生。本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沉淀池污泥、灭蚁药物、生活垃圾(1)建筑垃圾根据业主介绍,项目建筑垃圾产生量约40t。施工现场设置了建筑废弃物临时堆场(树立标示牌)。施工产生的废料首先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等集中堆放,由施工方统一运送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置。(2)沉淀池污泥沉淀池污泥产生量约0.5t,经人工打捞脱水后,用于周边耕地覆土。(3)灭蚁药物水库大坝灭蚁药物经收集后,送资质单位处置。(4)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人员1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35kg/d·人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53t。项目设置1个垃圾桶(50L,高密度聚氯乙烯,内衬专用垃圾袋),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送附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置。4、噪声源防治措施施工期噪声包括各种建筑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项目合理安排了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在昼间(除了12:00-14:00段外)施工,运输作业(建筑垃圾出场、建材进场等)在昼间进行。项目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并对高噪声设备采取了隔声措施。施工单位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加强了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使其能在正常状态下运转,防止了由于机械设备的“带病”工作而提高噪声声级。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要求执行。35n5、生态影响项目施工完毕,即对临时占地进行覆土,恢复迹地。项目已经建设完场,经现场踏勘,临时占地植被恢复良好。(二)运营期产污及治理回顾性分析本项目运营期污染主要为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1、废水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管理人员生活污水。3现状治理措施: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51.1t/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1个,2m,砖混结构)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灌溉。整改措施:无。2、固废现状治理措施:项目运营期管理人员有1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kg/人·d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36t/a。项目设置1个垃圾桶(50L,高密度聚氯乙烯,内衬专用垃圾袋),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送附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置。整改措施:无。36n五、清洁生产本次评价根据行业和国内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价: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项目施工期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均为国家推荐的高效、低能耗设备,施工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本项目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满足国内清洁生产基本要求。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本项目所用的建筑材料等全部就近采购,缩短运输距离,节约资源。项目建成后可以保障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定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洪汛期资源损失。综上,项目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满足国内清洁生产要求。3.污染物产生指标①废水产生指标:本项目施工期废水均不外排。②大气污染物产生指标: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通过落实环保措施可控制在较低水平。③固体废物产生指标:本项目施工期固废均得到了合理处置。通过分析,项目污染物产生指标满足国内清洁生产要求。4、废物回收指标项目施工期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全部回收利用,废物回收指标满足清洁生产基本要求。5、环境管理按照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在落实环保措施的情况下,环境管理要求满足清洁生产基本要求。清洁生产小结本项目各类污染物均通过合理处置方式,贯彻了“节能、降耗、减污”的清洁生产原则,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六、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项目溢洪道在原有溢洪道的位置设置;监测系统安装于大坝处,便于观察位移、沉降。从环保角度而言,项目总图布置合理。七、项目环保措施及投资清单项目环保措施及投资清单见表5-3。37n表5-3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投资项目内容备注(万元)施移动式喷水软管:根据施工情况设置,用于施工过程喷水废气治理工1/控尘。期3化粪池:1个,2m,砖混结构,运营期继续使用;废水收集地沟:长10m,断面30cm×30cm,砖混结构,施水泥抹面,用于收集施工废水,出口接废水沉淀池,位于工新增管理房处。4/3期废水沉淀池:1个,5m,砖混结构。废水治理土石围堰:长140m,堰顶高程1124.5m,堰顶宽1.5m,迎水面边坡1∶1.5,背水侧边坡1∶1.0。运3营化粪池:1个,2m,砖混结构。//期施合理布局、空压机安装消声器、安装减震垫、加强设备的噪声治理工2/养护,防止非正常运转增高噪声。期施垃圾桶:1个,50L,高密度聚氯乙烯材质,内衬专用垃工0.1/圾袋,运营期继续使用。期固废处置运垃圾桶:1个,50L,高密度聚氯乙烯材质,内衬专用垃营//圾袋。期合计-7.1/38n工程“三废”排放量统计表处理前处理后处理效率种产污污染物产生量处置方式排放量及排放去类源点名称及浓度及浓度向移动式喷水软管洒水控尘,料施工场地施工扬尘1.11t0.51t大场篷布遮盖等气施交通运输定期对路面进行洒水、清扫,----大气污工扬尘严禁车辆超速、超载环境染期项目区施工机械燃物采用达到要求的环保设备、并油废气及汽----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车尾气经废水收集地沟引入废水沉循环施工场地施工废水----施淀池处理后,循环利用利用水工污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96.0m30m3染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物运林地灌溉灌溉33营管理人员生活污水51.1m/a0m期可回收部分送废品回收站处建筑垃建筑垃圾40t置;不可回收部分送建筑垃圾0t圾处处理场理场施工经人工打捞脱水后,用于周边施场地沉淀池污泥0.5t0t耕地覆土固工合理体期水库大坝灭蚁药物经收集后,处置灭蚁药物--0t废送资质单位处置物施工生活垃圾0.53t0t人员经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垃圾处运统一清运理场营管理人员生活垃圾0.36t/a0t期挖掘机、砂浆搅拌机噪声70-90dB(A)合理布局、加强设备的养护--噪等机械施声作业达标工污排放期染运输加强管理,严格控制车速及作噪声60-75dB(A)--车辆业时间39n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简要分析:一、施工期影响回顾性分析本项目为补办环评项目,施工期已结束,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本次评价对施工期的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回顾性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道路运输扬尘、施工机械燃油废气和车辆运输扬尘。本项目施工过程扬尘通过采取加强施工管理,采取湿法作业,各料场采用篷布遮挡搅拌机房四周及顶部均为彩钢瓦;对临时占地及时进行覆土,迹地恢复。施工期运输扬尘通过定期对路面进行洒水、清扫,严禁车辆超速、超载等措施控制。施工机械(包括汽车)燃油废气,通过选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设备,并合理规划运行线路,对作业进行统筹,尽量减少燃油设备运行时间等措施控制后,可控制在较低水平。因此,在落实以上措施后工程施工对大气环境影响轻微。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循环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灌溉。在落实以上措施后,工程施工对水环境影响轻微。3、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些设备的运作是间歇性的,因此噪声也是间歇性的和短暂的。根据向建设单位询问得知,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合理的安排了施工机械使用时间,减少了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据现场调查,并向相关部门核实,未发生施工期噪声扰民纠纷问题。4、固废项目施工期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由施工方统一运送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置。水库大坝灭蚁药物经收集后,送资质单位处置。40n沉淀池污泥,经定期打捞脱水后,用于周边耕地覆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项目区设置的垃圾桶统一收集后,送附近垃圾处理场处理。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5、对水库水质、水量的影响那招水库水域功能为灌溉用水,不涉及饮用水。大坝坝坡整治和放水闸室的整治,施工过程会造成水库局部区域SS增加。为保护水环境质量,项目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涉水施工部分设置土石围堰。可降低对水库水质的影响。为避免和减小施工现场地面径流形成的悬浮物污染,将施工废水全部引流至废水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作为施工控尘用水。本项目水库整治放水时间避开耕种季节,涉水施工部分设置土石围堰,项目施工结束后即为雨季,有利于水库蓄水,对当地农灌影响较小。项目施工期较短,大坝及闸阀工程结束后,水质、水量即可恢复。目前项目已经实施完成,据现场踏勘,该水库水质清澈。因此本项目施工对水库水质、水量影响轻微。二、营运期回顾性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废气、噪声。1、废水影响分析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灌溉。本项目运营期废水全部实现综合利用,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轻微。2、固废影响分析项目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送附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置。本项目运营期固废得到了合理处置,对当地环境影响轻微。3、项目行洪论证根据攀枝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攀枝花市仁和区那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可知:洪水(P=5.0%)水位:1144.54m,最大下泄流量:2.53m³/s;校核洪水(P=0.50%)水位:1144.99m,最大下泄流量:4.32m³/s。根据设计计算结果可知:设计洪水位为1144.54m,校核洪水位为1144.99m,那招水库除险加固之前,本水库坝顶高程为41n1145.5m。除险加固之后,溢洪道不变,所需坝顶高程为1145.85m,本次设计在坝顶加设0.5m的防浪墙,防浪墙顶高程为1146.0m,满足要求。三、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为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工程实施后,可解决该水库大坝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减少了水库大坝垮塌的风险,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既可保证行洪安全,又减少排水泄洪造成的水土流失,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而且经过对溢洪道的改建,使水库的防洪能力有所提高,有效的保护了下游区域的村庄、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社会效益明显。四、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发生环境风险的概率极小,但不排除发生的偶然性,尽管客观上无法改变环境风险的潜在性,但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施工,规范的操作、管理,将环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降到最小程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1)环境风险因子识别本项目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营运期主要环境风险为水库大坝垮塌而引发坝址下游重大洪水灾害。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即地震、气候变化、山体滑坡等;二是人为因素,即勘测设计有误、施工质量低劣、运行管理不善。(2)风险防范措施为从根本上解决水库运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应从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①设计施工本项目汇水区域以外的雨水应通过自然冲沟或其它设施排入自然水系,避免流入本项目汇水区域。同时,项目施工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要求落实。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库坝建设施工期必须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加强工程施工监理,组织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评估和验收,做到施工工艺规范、施工用材合理和施工作业严格,并做好遗留尾工处理,保证工程质量,杜绝“豆腐渣”工程。②运营管理环评要求在运营管理过程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42n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库坝运行期必须建立健全水库运行调度和安全操作技术体系,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合理编制水库防洪预案和调度运用计划,遵守水库安全操作规定;重视大坝安全监测、鉴定工作,加强库岸坝体防护加固,设置满足大坝安全观测设施,经常检查和定期观测大坝安全情况,并对洪水数据进行复核,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杜绝水库带病冒险运行;重视建设可靠的预报、预警系统和改善交通、通讯设施,制定应急度汛计划,做到洪水来前有准备,洪水来时有对策,并设置满足闸门启闭备用电源和设备,保证及时宣泄洪水。对超标的特大暴雨洪水,应事先作好非常泄洪措施的准备,并应事先通知下游作好防汛抢险准备。禁止库区引发滑塌作业。库坝运行期还应禁止在库区内外附近周围炸石和炸鱼等爆破活动以及在库区和坝下附近河段两岸边坡随意堆放大量物料和建筑,以免引起滑塌。建立和完善水库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人。项目运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执行:小型水库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为相应的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以及水库管理单位;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下去内小型水库安全实施监督;小型水库防汛安全管理按照防汛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并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指挥调度;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应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明确治理责任,按要求进行整改,限期消除安全隐患。(3)风险事故应急预案为及时控制事故发生情况,环评要求本项目应设置事故应急预案,具体如下:①事故应急组织机构a.依托攀枝花市仁和区水务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单位总负责人任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主任,有关下属部门的领导均为成员,形成了环境风险管理体系。b.成立技术支援中心。提供必要的事故应急技术保障,并且调动救援装置。c.设置应急通讯中心。应急通讯中心是联系单位应急组织的纽带,是与外界应急组织交换信息的桥梁,确保应急信息上传下达畅通无阻,在技术支援中心出现技术难题,需利用单位内配置的电话、对讲机、广播等通讯设施,随时与外界技术专家、指挥部联系,提供不间断的通讯保障。②事故应急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后,应测试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了解各个应急43n组织机构的响应和协调能力,检测应急设备装置的应用效果,确保应急组织人员熟知他们的职责和任务。实施定期的应急救援模拟训练,提高各个应急组织机构的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事故应急预案。③事故应急程序当发生重大事故时,首先以自救为主。根据对事故进行的应急分级,选择需要的应急预案,启动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能,依据应急预案进行营救,在进行自救的同时,向上一级救援指挥中心及政府报告。具体应急救援程序依据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执行。a.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单位报警,并采取一切妥当的办法果断切断事故源。b单位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指令,同时发出警报;c.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和各专业救援队伍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d.发生事故的所在场所,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露部位和原因,凡能阻止泄漏,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e.救援抢险队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人员受伤,以最快速度使伤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f.对于不同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应急预案,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向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联系社会救援。④事故应急救援保障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地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具体措施为:a.落实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每年初,进行一次组织调度与培训,确保救援组织落实;b.按照任务分工,作好物资器材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洗消,防护用品,检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况;c.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每年演练两次,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d.对本单位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教育;e.建立完善的各项制度。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检查制度,每月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44n(4)风险评价结论及建议根据攀枝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攀枝花市仁和区那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坝基、坝体稳定性评价及坝肩稳定性评价如下:坝体稳定性评价:该水库大坝为均质坝,筑坝粉质粘土为褐红色,局部含碎石,于水库大坝施工过程缺乏大型机械设备,大坝的碾压全靠人畜拖动石碾,碾压过程无检测设备,导致大坝整体质量不高,坝体填筑不密实,坝坡较陡等不良因素长期存在,导致水库初步建成就存在安全隐患。2008年地震后对该水库进行整治,上游坝坡采取了防渗措施,下游坝坡进行培厚,增设了纵横排水沟等设施,水库运行至今坝体未出现下游坝坡渗水,未出现下游坝坡不稳等现象,排水棱体完好。坝体运行良好,不存在坝体渗透稳定问题。坝基、坝肩稳定性评价:工程区地处川西南山地,以中山及高中山为主,腹部为山间盆地。工程区在大地构造部位上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西侧紧邻川滇南北向构造带,昔格达断裂从工程区东侧通过。虽然昔格达断裂为第四系活动性断裂,但距离本工程区较远,且坝址区内未见断裂构造迹象,坝基稳定性良好。坝基岩层为晋宁期石英闪长岩(δ02),从勘察情况看,其中没有发现不利于大坝稳定的在的节理裂发育,稳定性良好,因此,该大坝坝基不存在不良地质问题。但坝基岩体中存在有次级风化节理与构造节理,库内水库会沿这些节理、裂隙产生渗漏,但是坝体周围也没有发现相应渗漏情况存在,坝基防渗效果良好。该水库左、右岸坝基及坝肩分布岩层为石英闪长岩。局部含黄褐色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其中没有发现不利于坝肩稳定的在的节理裂发育,该岩层力学强度较高,稳定性良好,因此,该大坝两坝肩不存在不良地质问题。坝肩稳定性良好。勘察期间水库已蓄满水,两岸坝肩下游不存在渗漏的情况,坝肩防渗效果良好,不存在绕坝渗漏。综上所述,那招水库不存在坝肩、坝基渗漏及渗透稳定问题。本环评报告表认为通过采取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可将风险隐患降至最低,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在采取完善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建立科学完整的应急计划,落实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后,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本项目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靠且可行,因此项目从环境风险角度分析是可行的。45n建设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排放源预期治理效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类型(编号)果移动式喷水软管洒水控尘,料施工场地施工扬尘大场篷布遮盖等气施交通运输定期对路面进行洒水、清扫,污工扬尘严禁车辆超速、超载达标排放染期项目区施工机械燃采用达到环保要求的设施,并物油废气及汽定期检查维护车尾气经废水收集地沟引流至废水沉施施工废水SS等淀池,循环利用水工污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合理处置染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物运灌溉营管理人员生活污水期可回收部分送废品回收站;不建筑垃圾可回收部分统一送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置施工场地灭蚁药物经收集后,送资质单位处置施固工体期废沉淀池污泥用于周边耕地覆土合理处置弃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垃圾桶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运门送垃圾处理场处置营管理人员生活垃圾期挖掘机、砂浆搅加强施工管理、控制作业时间、拌机等机械噪声达标排放施加强设备养护等治理措施噪作业工声期运输车辆噪声加强管理,控制车速达标排放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生态本项目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田坝村。项目区内无需要特别保护的珍稀动植物保护资源。施工后期,对周围遭受损失的环境进行了恢复,减轻了工程建设造成的不良生态措施影响。46n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项目概况那招水库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田坝村。本项目主要对该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主要整治内容包括:大坝整治(含白蚁整治)、放水设施整治、溢洪道整治、新建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及管理房等。(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那招水库总库容65万m³。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工程属V等小(2)型蓄水工程,主要、次要建筑物为5级。(2)防洪标准按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GB50201-2014)的规定,那招水库洪水标准采用20年(P=5.0%)一遇设计,200年(P=0.50%)一遇校核。2、产业政策符合性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二、水利”第8项“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2015年10月8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发展和改革局以攀仁发改[2015]183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仁和镇那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立项的批复》(见附件1)。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3、规划选址符合性分析根据《四川省“十三五”防灾减灾规划》中相关内容,“十三五”期间主要任务为: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加强防御工程建设、加强应急(安全)产业发展、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文化建设。本项目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场址位于现状水库区域,维持枢纽位置不变,不改变现状水库集水面积、红线范围,不改变水库功能。根据《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川府发[2016]45号)及《攀枝花市生态红线分布图》,本项目不在攀枝花市生态红线范围内。项目施工期用水取自该水库,用电由当地电网供给,水、电供应均有保障。项目区周边已有道路,交通运输方便。项目区附近无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等重要环境敏感点,无重大环境制约要素。47n综上,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项目规划和选址合理。4、环境质量现状①大气环境:本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质量各项监测指标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②地表水环境:本项目所在地地表水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限值。评价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③声环境: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关标准,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5、环境影响评价①地表水环境: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灌溉。综上,项目废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轻微。②固废:项目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送附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置。综上,项目固废对环境影响不明显。6、清洁生产通过工程分析中的清洁生产分析可知,本建设项目基本符合“清洁生产”原则。7、达标排放(1)废水: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灌溉。(2)固废:项目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送附近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置。8、总量控制本项目不涉及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指标。9、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项目总图布置结合了水库及周边实际地形条件,因地制宜的布设建设设施。项目平面布置较为合理。10、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结论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产业发展导向,选址符合当地政府规划。项目所在区域内无重大环境制约要素,环境质量现状良好。项目贯彻了“清洁生产”、“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原则,采取的污染物治理方案均技术可行,措施有效。工程实施后对环境影响小,基本维持当地环境质量现状级别。只要落实本报告表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仁和镇那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田坝村建设,从环境48n保护角度而言是可行的。49n附录一、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攀枝花市水系分布图附图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项目外环境关系及大气、水质监测布点图附图5项目近距离外环境关系及噪声监测布点图附图6攀枝花市生态红线图二、附件:附件1立项批复附件2大气、地表水监测报告附件3噪声监测报告附件4环评委托书5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