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ICS 93.160P58     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XXXXX—XXXX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技术规程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nnDB41/TXXXXX—XXXX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资料收集及现状调查评价15 建设管理单位自评价26 过程评价37 经济后评价48 社会、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后评价69 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710 综合评价9附录A(规范性附录) 综合评价技术要求及方法10附录B(规范性附录) 后评价报告编制要求2023nDB41/TXXXXX—XXXX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水利厅,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河南华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国栋、马福恒、沈振中、韦强军、毛春梅、胡江、郝超。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湛、李子阳、潘海英、徐力群、甘磊、叶伟、张保中、张俊杰、卢红卫、焦延涛、郑元博、熊朝儒、祝林彦、毛艳萍、韩霄、黄俊超、郭海燕、杨满。23nDB41/TXXXXX—XXXX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对评价组织、评价资料的要求,以及对建设管理单位自评价、过程评价、经济评价、社会环境影响与水土保持评价、目标与可持续性评价、综合评价和评价报告的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境内中央补助投资的地方项目、省投资项目、省补助投资项目以及其他投资方式的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其他资金来源的除险加固项目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L7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489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SL670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技术鉴定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项目后评价postprojectevaluation项目投资完成且运行一年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它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得到启示,提出对策建议,通过信息反馈,提高投资管理和决策水平,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3.2 技术成功technicalsuccess工程项目运行达到设计的目标。3.3 效益成功benefitsuccess工程项目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包括项目对国民经济、环境生态、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宏观或长远的影响。4 资料收集及现状调查评价4.1 一般规定4.1.1 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技术资料收集和现状调查评价。23nDB41/TXXXXX—XXXX1.1.1 收集的技术资料应全面、真实、完整,满足项目后评价的要求。1.1.2 现状调查应采取座谈和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或疑点,应初步分析其对除险加固目标的影响。1.2 技术资料收集1.2.1 收集与除险加固项目相关的各项文件资料,包括本次除险加固主要依据、批复、设计、建设、初期运行等资料。1.2.2 除险加固项目的主要依据和批复文件,包括流域或区域的相关规划、安全鉴定报告、三类坝核查意见、批准的项目立项、投资计划等文件资料。1.2.3 除险加固项目工程设计资料应包括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项目初步设计及审查报告、施工图设计和其他相关批复文件资料。1.2.4 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资料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工程施工技术总结。b)工程检测、监理和质量监督资料。c)工程安全监测设施的安装埋设与监测资料。d)工程质量事故和处理资料。e)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和工程竣工图。f)按照SL670规定完成的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鉴定报告。1.2.5 除险加固工程初期运行管理资料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项目自评价报告。b)工程运用技术文件和运行记录。c)工程安全监测数据整编和分析资料。d)重大工程事故处理资料。1.3 现状调查评价1.3.1 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的现状调查可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调查、访谈、现场查勘等方式。1.3.2 现状调查的主要对象包括工程质量、运行状况、运行维护费用、项目财务状况、社会经济效果和生态环境影响等。1.3.3 根据项目批复时所确定的除险加固内容,结合项目的初步设计内容,对涉及除险加固的主要工程内容的建设情况进行实地勘察,检查除险加固建筑物、机电设备、管理设施的完整性和运行状态等。1.3.4 组织专家查阅各类资料,与参建人员座谈,听取运行管理单位的情况介绍,了解项目实施过程的具体细节情况和信息,特别是技术资料中没有记载的信息。2 建设管理单位自评价2.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包括:项目目标、建设内容、设计概算、审批情况、资金来源及其到位情况、实施进度、批准概算及执行情况等。2.2 项目实施过程总结2.2.1 项目实施过程总结包括:前期准备、建设实施、项目运行等。23nDB41/TXXXXX—XXXX1.1.1 前期准备情况总结主要简述工程任务与规模、工程总体布置方案、主要建筑结构型式、投资等技术指标及工程安全鉴定情况。1.1.2 建设实施情况总结主要简述施工准备、项目招标、合同管理、工期控制、工程验收、资金筹措、工程质量缺陷备案、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工程遗留问题、工程移交手续等;涉及重大变更的应简述变更的理由、上级审批情况、实施情况等。1.1.3 项目运行情况总结主要简述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工程管理范围、保护范围、生产生活设施等能否满足有关技术规定和工程安全运行的需要。简述工程运行、维修养护及安全监测等方面的情况。1.2 项目效果评价1.2.1 项目效果评价主要包括:技术水平、财务及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环境影响、水土保持等。1.2.2 技术水平评价主要包括:设计水平、新材料、新工艺使用、施工技术等方面。1.2.3 财务及经济效益评价主要从工程投入运行后的运行成本费用、经济效益与项目实施前相比进行评价。1.2.4 社会影响、环境影响、水土保持等方面的评价参照第八章相关内容进行评价。1.3 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1.3.1 项目目标主要指初步设计时拟定的建设目标,分析项目目标的确定、实现过程,评价项目目标实现程度、与原定目标的偏离程度,并综合分析其中原因。1.3.2 评价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等外部条件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1.3.3 评价组织机构建设、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财务能力等内部条件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1.3.4 根据内外部条件对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提出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评价结论,并根据需要提出应采取的措施。1.4 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经验与教训和相关建议1.4.1 简述项目建设全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经验与教训。1.4.2 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经验与教训,提出相关建议。2 过程评价2.1 一般规定2.1.1 除险加固项目应进行过程后评价,对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实施、运行管理、蓄水安全鉴定、竣工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总结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2.1.2 应对除险加固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后评价,重点评价水库安全鉴定、初步设计、项目批复三者在内容、投资等方面的一致性及偏差,指出各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2.1.3 应对除险加固实施过程中项目的合同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资金到位与使用的合理合规性进行评价。同时应按照SL670规定的内容对蓄水鉴定、竣工验收等进行评价。2.1.4 应对除险加固后的运行管理进行评价,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2.2 前期评价2.2.1 项目前期评价主要包括水库安全鉴定后评价、初步设计后评价、项目批复后评价等。23nDB41/TXXXXX—XXXX1.1.1 根据大坝安全评价报告、鉴定报告书及核查意见,总结分析加固前大坝主要病险问题及其原因,安全鉴定核查意见中的建议。1.1.2 初步设计后评价主要依据初步设计报告,对初步设计中加固设计内容与大坝安全鉴定中提出的病险问题的一致性及偏差、除险加固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以及加固设计方案比较和优选的合理性等进行评价。1.1.3 评价政府对项目批复的内容与安全鉴定报告提出的加固要求的一致性及偏差。1.2 除险加固实施评价1.2.1 除险加固项目实施评价应按照SL489规定的内容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1.2.2 对照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内容及蓄水安全鉴定结果,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价。1.2.3 验收工作评价。分析阶段验收、专项验收、竣工验收情况及主要结论,评价验收工作及有关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1.3 加固后运行管理评价1.3.1 评价除险加固后工程各项功能的提高和改善效果。1.3.2 评价工程加固后工程运行管理体制的建立及运行情况。1.3.3 应按照SL489规定的内容对工程的安全运行及维修养护情况进行评价,另外应对维修养护经费落实、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1.3.4 对加固运行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2 经济后评价2.1 一般规定2.1.1 除险加固项目的经济后评价是以项目竣工投产后实际取得的经济效益为基础,测算和评价项目计算期内主要投资、成本、效益指标并与前期决策指标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和改进措施,总结经验教训,为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管理水平服务。2.1.2 经济后评价包括项目投资和执行情况的评价、除险加固后实际效益的计算与分析及国民经济评价三个方面。2.2 项目投资和执行情况评价2.2.1 对除险加固投资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计算实际建设投资的变化率并分析其产生偏差的原因。实际建设成本按实际发生值列支,包括各级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并与工程概预算投资进行比较,计算项目实际建设成本的变化率,评价概预算投资、竣工决算投资的正确性。2.2.2 评价固定资产投资实际投资范围、构成比例的合理性,计算各类因素引起总投资超支或节约的比例,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2.2.3 分析建设资金的实际来源渠道、数额、到位时间和对工程进度的满足程度,总结资金筹措的经验。2.3 项目的经济效益计算与分析2.3.1 项目的经济效益计算与分析主要通过对成本和效益的变化分析来进行,以反映除险加固的经济效果。除险加固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23nDB41/TXXXXX—XXXX1.1.1 分析水库加固后年运行费用、总成本费用与加固前是否有明显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加固后年运行费用、总成本费用与前期决策时预测值的一致性及偏差。1.1.2 根据水库的原有功能,除险加固后各项功能如防洪、发电、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水产养殖的各项功能参数是否如期达到设计标准,比较与除险加固前的改进情况,未达设计标准的分析其原因。1.1.3 计算除险加固后的防洪效益、发电效益、灌溉效益、供水效益、水产养殖效益等,并与除险加固前进行比较,分析除险加固后的各项新增效益。1.1.4 计算分析除险加固后水库的间接经济效益,包括除险加固后减少的防汛费用、减少的检查观测费用、减少的维修养护费用等。1.2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1.2.1 通过对除险加固后水库新增的费用效益分析,编制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流量表,反映计算期内各年的费用、效益和净效益,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及经济效益费用比等评价指标。费用效益流量表见表1,表中各项指标应按照SL72规定的要求进行计算。注:除险加固的项目费用应包括项目的除险加固投资、新增的流动资金、新增的年运行费用。其中除险加固投资应包括所有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以各种方式投入的全部加固建设费用,以影子价格进行调整。新增的流动资金是加固后维持工程正常运行所需购买燃料、材料、备品、备件和支付职工工资等的周转资金与加固前比较所增加的部分。新增的年运行费用是加固后工程正常运行每年所需支付的全部运行费用与加固前相比所增加的部分。效益和费用计算后,按表1编制费用效益流量表,反映计算期内各年的费用、效益和净效益,从而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及经济效益费用比等评价指标。表1 除险加固项目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流量表序号项目计算期(年份)加固期运行期12…………n-1n1效益流量1.1项目各项功能的新增效益1.1.1***1.1.2***1.1.3***1.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1.3回收流动资金1.4项目间接效益1.5项目负效益2费用流量2.1加固投资2.2新增流动资金2.3新增年运行费用2.4项目间接费用23nDB41/TXXXXX—XXXX表1除险加固项目国民经济评价费用效益流量表(续)序号项目计算期(年份)加固期运行期12…………n-1n3净效益流量4累计净效益流量评价指标:经济收益率经济净现值(i0=)经济效益费用比(i0=)注:项目各项功能的新增效益应根据该项目的实际功能计列;项目负效益用视项目的实际情况计算,用负值表示。1.1.1 将计算的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和结论,与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按预测数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和结论相比较,并针对指标的差异分析原因。1.1.2 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进一步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对策和建议。2 社会、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后评价2.1 一般规定2.1.1 除险加固工程后评价应对项目产生的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进行评价。2.1.2 除险加固工程社会影响评价主要评价除险加固项目对所涉及的受益者和受损者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分析本次除险加固对生产力布局、农业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及地区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影响。2.1.3 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从水环境、生态保护、大气及声环境、环境管理与监测等方面进行评价;水土保持评价则主要从施工期对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弃渣量及弃渣场设置、防治目标等方面进行评价。2.2 社会影响后评价2.2.1 除险加固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应对项目已经或者可能涉及的直接、间接人群或机构中的受益者群体和受损者群体进行分析,并对项目建设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就业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2.2.2 应分析评价除险加固项目对项目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综合利用、节约使用等的影响。2.2.3 除险加固项目产生的社会影响因项目的特点不同而不同,在社会影响评价时可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评价。2.2.4 提出除险加固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结论。应提出扩大社会正面影响、减小社会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2.3 环境影响后评价23nDB41/TXXXXX—XXXX1.1.1 根据除险加固工程前期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工作中确定的评价标准,分析和评价工程影响区的主要环境特征。在对工程影响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说明影响区存在的与本工程建设相关的主要环境问题。1.1.2 对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及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情况调查、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调查、工程环境监测资料调查、调查情况综合评价等。1.1.3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的特点,应对除险加固项目在施工期及运行期引起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其他方面的变化分别进行评价,并评价除险加固项目对环境产生的主要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对比分析,如有重大变化,应分析其差别和原因。1.1.4 对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措施和环境监测方案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进行评价。1.1.5 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并对工程今后的环境保护措施、管理措施以及环境监测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1.2 水土保持后评价1.2.1 除险加固项目应对项目区环境概况及水土流失特征进行调查评价,并对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主要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相应的说明。1.2.2 应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情况、水土保持措施执行情况以及水土保持监测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调查评价。1.2.3 对项目建设中新增水土流失因素进行调查评价,并对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1.2.4 提出水土保持评价结论,并对今后水土保持管理措施和监测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2 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2.1 一般规定2.1.1 除险加固项目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包括工程安全性态评价、项目目标评价、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等。2.1.2 除险加固工程安全性态评价的重点是检查工程设计、施工是否存在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以及除险加固期间发现的影响工程安全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并提出工程安全评价意见。2.1.3 除险加固项目目标评价,是在对项目全过程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项目最终达到的实际效果,从工程建成、技术建成、经济建成等方面分析项目的实施结果和作用,分析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评价与原定目标的偏离程度。2.1.4 除险加固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是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根据项目现有的信息和资料,对除险加固项目在后评价时点之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预测评价。2.2 工程安全性态评价2.2.1 除险加固项目工程安全性态评价包括对设计依据和标准、工程施工质量、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工程事故处理、安全监测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2.2.2 对除险加固项目的设计依据和标准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包括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进行分析评价。2.2.3 对除险加固项目土建工程施工和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调试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工程施工质量是否满足国家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进行分析评价。23nDB41/TXXXXX—XXXX1.1.1 对除险加固项目关键部位、出现过质量事故的部位以及有必要检查的其他部位要进行重点检查,包括抽查工程原始资料和施工、设备制造验收签证。对土建工程、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的缺陷和质量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评价。1.1.2 对工程地质问题、基础处理、滑坡及处理、工程防震是否存在不利于建筑物的隐患进行分析评价。1.1.3 对工程安全监测设施、监测资料是否完善,整编分析成果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分析评价。1.2 项目目标评价1.2.1 除险加固项目目标评价包括适宜性评价和实现程度评价。1.2.2 除险加固项目的适宜性评价包括项目目标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流域和区域的总体规划的要求,项目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准确,宏观和微观目标的明确程度等。1.2.3 除险加固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应对工程目标、技术目标、经济目标、影响目标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内容为:a)工程目标。包括对工程建设规模、工程质量、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等是否达到初步设计文件批复的要求进行评价。b)技术目标。包括对项目技术水平、设施和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实际形成能力等是否达到决策目标进行评价。c)经济目标。包括对经济分析及财务分析主要指标、运行成本、投资效益等是否达到决策目标进行评价。d)影响目标。包括对项目实现的社会经济影响、项目对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相关利益群体的影响等是否达到决策目标进行评价。1.3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1.3.1 除险加固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主要包括对影响项目可持续性运行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1.3.2 对影响项目可持续性运行的内部因素进行评价,包括对除险加固项目的技术水平、财务状况、组织人员、运行管理等进行分析评价,具体内容可概括为:a)技术水平。包括对除险加固项目的工程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的分析评价。b)财务状况。包括对项目财务平衡、运营资金筹措的分析评价。c)组织人员。包括对水库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的分析评价。d)运行管理。包括对水库运行过程中维修养护、管理措施和监测检查的分析评价。1.3.3 对影响项目可持续性运行的外部条件进行评价,包括对除险加固项目的规划、政策、服务功能、生态环境、社会需求及社会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具体内容有:a)规划分析。包括对水库所在流域和区域的总体水利规划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规划对项目影响的分析评价。b)政策分析。包括对项目运行政策规范性、长期性和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c)服务功能分析。包括对水库的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引(供)水等方面需求的分析评价。d)生态环境分析。包括对水库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的分析评价。e)社会需求及社会风险分析。包括对水库当地群众的参与程度、满意度及社会稳定风险的分析评价。f)技术进步分析。包括对社会技术进步是否能为水库的长期运行提供进一步的技术支持,及对水库效益的影响。23nDB41/TXXXXX—XXXX1.1.1 分析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根据内、外部条件对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提出项目持续发挥投资效益的分析评价结论,并根据需要提出项目应采取的措施。2 综合评价2.1 一般规定除险加固效果综合评价应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建设管理单位自评价,过程评价,经济后评价,社会、环境影响及水土保持评价,目标及可持续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出客观的结论。2.2 评价指标2.2.1 从除险加固方案、功能指标康复程度、工程施工以及除险加固效益四个方面,建立水库除险加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详见附录A.3。2.2.2 应根据各指标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及确定。2.2.3 各定性、定量指标的调查方法主要有资料分析、现场检测、现场观察、试验研究、数值模拟等。2.3 评价方法2.3.1 在分类评价与分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除险加固效果的总体分析评价。2.3.2 分别对水库的稳定、变形、渗流等分类项目的状况进行单项评价,在此基础上,依据各单项评价结果计算得到分类指标的评价分值。2.3.3 在分类指标计算基础上,对除险加固合理性、功能指标康复程度、治理效应等三项的总体状况进行评价,分别计算这三项的分项指标分值。2.3.4 综合评价水库除险加固的总体效果。2.4 评价等级水库除险加固效果等级划分为五级,按照效果的由优到劣,分别对应于完全成功、基本成功、部分成功、不成功、失败的评价等级。根据水库除险加固综合评价结果,判断水库除险加固的效果等级。除险加固效果等级划分详见附录A.4。23nDB41/TXXXXX—XXXXAA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综合评价技术要求及方法A.1 一般规定A.1.1 本附录适用于评价水库除险加固后的综合效果。A.1.2 评价过程中,应根据水库大坝的不同类型及自身的特点,对综合评价指标进行选择和调整,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A.2 水库除险加固效果分项评价方法A.2.1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效果的分项评价从除险加固方案合理性、加固实施后水库各项功能康复情况、除险加固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情况等三个方面来分析。A.2.2 除险加固方案合理性评价应包括已使用的除险加固技术、除险加固施工两大评价要素,其中除险加固技术又包括加固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除险加固施工包括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等。具体内容包括:a)加固技术的先进性:从设计规范、工程标准、施工工艺、工程质量等方面分析项目所采用的除险加固技术可以达到的水平,包括国际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等。b)加固技术适用性:从技术难度、施工技术水平、加固技术使用条件、人员素质和技术掌握程度分析项目所采用技术的适用性,特别是除险加固技术对不同地区不同病险水库条件的适用性。c)加固技术经济性:根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工程投资、运行及维修养护成本、环境等说明所采用的加固技术是否在费用较小的情况下取得相对较大的加固治理效果。d)加固技术安全性:通过加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工程机械设备、病险水库本身的风险分析,分析所采用加固技术的安全可靠性。e)评价施工设备选型的标准和水平、设备的工作性能可靠程度等。f)评价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A.2.3 除险加固后的功能指标康复程度评价时,应以本次除险加固目标为依据,重点分析除险加固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从而评价除险加固后的功能指标康复效果。从工程质量康复、水库运行管理康复、防洪能力康复评价、结构安全康复、抗震安全康复、渗流安全康复、金属结构安全康复七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a)工程质量康复评价重点评价加固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规范;评价加固完毕投入运用以来在质量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变化,判断能否确保工程今后的安全运行。包括坝基和岸坡加固工程质量和坝体加固工程质量。其中:1)坝基和岸坡加固工程质量主要从坝基的渗漏处理、防渗体基础及岸坡的开挖、坝基及岸坡特殊地质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2)坝体加固工程质量主要从坝顶加高,防浪墙改造,防渗体加固,上、下游坝坡及反滤排水体等的加固工程质量方面进行评价。b)水库运行管理康复评价重点评价水库运行环境、维修环境、安全监测三个方面,其中:23nDB41/TXXXXX—XXXX1)水库运行环境主要评价水库加固改造后是否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监测实现的程度及其有效性,病险水库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防汛公路畅通是否得到保证,管理设备是否先进、可靠等。2)维修环境主要从加固改造后维修的方便程度、维修空间、场所是否足够、拆卸吊装方案是否更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等方面进行评价。3)安全监测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是否安装有大坝和附属建筑物,以及水库安全所必须的相关安全监测仪器设备,加固后是否在保留原有监测设备的基础上,按要求新增监测设备并使其处于安全完整的工作状态。对于那些因为除险加固而必须拆除的原有监测设备,是否在被破坏之前,安装过渡性测点,延续监测资料等。b)从提高水库的蓄水能力与泄流能力两方面评价水库防洪能力的康复水平。即评价在除险加固工作中,是否按照防洪标准校核各种工况的洪水位,是否恢复原有正常蓄水能力和提高防洪库容。是否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重新复核水库泄洪能力,加固改造溢洪道、泄洪闸,增大各种泄洪建筑物的泄流量,使之能满足实际应用及新的规范要求。c)结构安全康复评价主要从应力、变形及稳定性康复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土石坝,重点是变形及稳定分析;对于混凝土坝及泄水、输水建筑物,重点是强度及稳定分析,其中:1)稳定性评价。除险加固后要进行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复核,稳定计算所得到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不小于现行规范规定的值。2)大坝变形康复。评价大坝总体变形性状及坝体沉降是否稳定并得到康复;新建的防渗体是否产生危及大坝安全的裂缝。3)大坝应力。对大坝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复核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并与除险加固前的特殊部位进行比较,分析其康复程度。d)抗震安全康复评价应按新的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确定工程区基本烈度并按现行水工抗震规范复核,校核除险加固后水库抗震能否满足规范要求并评估抗震安全康复程度,其中:1)坝体抗震安全。评价是否在除险加固过程中严格按照所在区域地震基本烈度和现行抗震规范,对坝体进行抗震加固,使之符合规范要求。2)附属建筑物抗震安全。输、泄水建筑物等附属建筑物是否进行了抗震加固,以提高病险水库整体抗震安全能力。e)以浸润线、渗透比降、渗流量三个可量化因素评价病险水库加固后渗流安全的康复程度,其中:1)浸润线。通过监测资料和计算分析对比除险加固后浸润线的位置变化情况,判断除险加固渗流安全康复程度。2)渗透比降。复核除险加固后渗透比降是否小于规范要求,并通过监测资料对比除险加固前后渗透比降的变化情况,判断除险加固渗流安全康复程度。3)渗流量。对比分析除险加固前后渗流量的相对变化、渗漏水的水质和携出物含量及其与库水相比的变化情况,判断除险加固渗流安全康复程度。f)从安全隐患排除程度、运行质量康复程度两方面评价金属结构安全康复评价。其中,检查金属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否满足规范要求,排除各种安全隐患。金属结构运行质量是否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是判断除险加固后金属结构安全康复程度的重要指标。A.1.1 从经济、社会两方面评价除险加固后的实施效果。其中通过工程投资及经济效益评价其经济效果,具体内容包括:a)评价是否在有限的工程投资上,取得较大的加固效益。b)评价除险加固后的各种经济效益。c)评价除险加固产生的社会影响,带来的社会效益。d)评价除险加固后,对当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23nDB41/TXXXXX—XXXXA.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1.1 土石坝和混凝土坝除险加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见图A.1、A.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nDB41/TXXXXX—XXXX图A.1 土石坝除险加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23nDB41/TXXXXX—XXXX图A.1除险加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续)23nDB41/TXXXXX—XXXX图A.1 混凝土坝除险加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23nDB41/TXXXXX—XXXX图A.2坝除险加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续)23nDB41/TXXXXX—XXXXA.1.1 评价指标调查方法见表A.1。表A.1 除险加固效果评价指标调查方法评价指标调查方法B1除险加固方案C1加固工程投资资料分析C2加固工程技术资料分析C3加固工程施工资料分析、现场观察B2功能指标康复程度C4防洪能力康复程度资料分析、现场检测C5渗流安全康复程度资料分析、现场检测、试验研究、数值模拟C6结构安全康复程度资料分析、现场检测、试验研究、数值模拟C7抗震安全康复程度资料分析、试验研究、数值模拟C8金属结构安全康复程度资料分析、现场检测、数值模拟C9工程质量资料分析、现场检测、现场观察C10运行管理康复程度资料分析、现场检测、现场观察B3工程施工C11人员素质资料分析C12安全管理资料分析C13施工环境资料分析C14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分析C15安全保障资料分析B4除险加固效益C16经济效益资料分析C17生态效益资料分析、现场观察C18社会效益资料分析、现场观察A.2 综合评价方法A.2.1 在分类评价与单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除险加固效果的综合评价,具体方法见图A.3。23nDB41/TXXXXX—XXXX图A.1 大坝除险加固效果综合评价路线及方法图A.1.1 大坝除险加固效果综合评价包括指标归一化、权重确定、指数归并、效果等级划分及计算等程序及方法等步骤。其中:a)指标归一化。为了对不同的具体指标进行比较,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目前常用的指标归一化方法为:对于越大越有利的指标,(A.1)对于越小越有利的指标,(A.2)式中:为归一化后指标数据,为原始指标数据。b)权重确定。大坝警情诊断中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较为合适。采用专家赋值,由专家比较两两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根据给定标度(如1~9标度)构造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重向量。c)指数体系各层合并。指数体系各层合并是通过下层指标归一化数值与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对应的上层指标的评估分值计算。一般采用加权求和及制约因子两种方法。在从底层到上一层的指数合并时,采用加权求和方法。在最终进行计算时,采用制约因子法,对分项指标取其制约性因子(即分值最低的因子)的效果程度,作为除险加固效果的评估值,以体现大坝除险加固效果评价系统的“短板效应”。d)大坝除险加固效果等级划分。大坝除险加固效果等级划分为五级,按照效果的由优到劣,分别对应于完全成功、基本成功、部分成功、不成功、失败等,具体内容见表A.2。23nDB41/TXXXXX—XXXX表A.1 大坝除险加固效果等级划分效果等级评价数涵义完全成功0.9-1.0除险加固各项目都已全面实现或超过: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和影响。基本成功0.8-0.89除险加固的大部分目标已经实现:相对成本而言,项目达到了预期的效益和影响。大部分病险部位通过加固改造,基本上能发挥原有的工程效益。部分成功0.7-0.79除险加固实现了原定的部分目标,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只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和影响。但加固标准不高、设计深度不够、加固不彻底,给工程安全运用带来隐患。不成功0.6-0.69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现的目标非常有限,相对成本而言,项目几乎没有产生什么效益和影响。失败<0.6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无法实现,相对成本而言,项目不得不终止。必须经过深入探讨总结,吸取教训,重新制定病险加固方案,实施加固。23nDB41/TXXXXX—XXXXAA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后评价报告编制要求A.1 后评价报告编制的组织管理与实施A.1.1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的组织管理工作,并由其委托具备相应咨询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承担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工作。A.1.2 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后评价工作计划、确定后评价项目、下达后评价任务、选择工程咨询机构并委托后评价工作、组织后评价成果验收。其中:a)编制后评价工作计划。研究制定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工作计划,包括明确后评价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后评价项目的范围、项目的数量、完成时间以及成果验收方式。b)确定后评价项目。根据后评价工作计划确定后评价项目,并制定出具体的后评价实施方案、进度、费用要求。c)下达后评价任务。将项目后评价工作计划下达有关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管理单位或水库管理单位;相关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d)选择工程咨询机构并委托后评价工作。项目建设单位完成自我总结评价报告后,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后评价工作计划,采取公开招标或直接委托的方式,选择具备相应咨询资质和类似业绩的机构承担后评价工作,并向选定的工程咨询机构发出委托书,双方签订委托合同。e)组织后评价成果验收。制定后评价成果的验收方式、验收标准,对成果进行验收。A.1.3 除险加固项目法人单位的工作主要包括编写自我总结评价报告,与承担后评价任务的工程咨询机构商定现状调查计划,协助和配合工程咨询机构开展现状调查等工作。具体内容为:a)编写自我总结评价报告。收到水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后评价工作计划后,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我总结评价报告的编写,并提交水行政主管部门。b)与承担后评价任务的工程咨询机构商定现状调查计划。水行政主管部门选定承担后评价工作的工程咨询机构后,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管理单位或水库管理单位与工程咨询机构共同商定现状调查计划。c)协助和配合工程咨询机构开展现状调查。在工程咨询机构进行项目现状调查期间,安排调研、座谈、收集资料等工作。A.1.4 承担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的工程咨询机构,其主要工作包括组建项目后评价工作组、制定工作大纲,编制现状调查方案、组建专家组,开展现场检查,撰写后评价报告。具体内容为:a)组建项目后评价工作组、制定工作大纲。工程咨询机构根据委托任务书,组建项目后评价工作组,同时根据水库特点和具体评价要求,制定工作大纲。b)编制现状调查方案、组建专家组。项目后评价工作组根据水库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编制项目现状调查方案,聘请相关专家,组建专家组。c)开展现场检查。包括收集资料、现状调查座谈、问卷调查等。d)撰写后评价报告。撰写后评价报告,完成后提交水行政主管部门。A.2 后评价报告的编制要求23nDB41/TXXXXX—XXXXA.1.1 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报告是现状调查及过程、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工作最终成果的体现,是项目实施过程阶段性或全过程的经验教训的汇总,同时又是反馈评价信息的主要文件形式。A.1.2 后评价报告的撰写要真实反映情况,客观分析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报告的文字要求准确、清晰、简练。评价结论要与未来的规划和政策的制定相联系。为了提高信息反馈速度和反馈效果,让项目的经验教训在更大的范围内起作用,还应编写报告摘要。A.1.3 后评价报告是反馈经验教训的主要文件形式,为满足信息反馈的需要,报告的编写需要有相对固定的内容格式。后评价报告应当包括项目概况、评价内容、主要问题、原因分析、经验教训、结论和建议等内容。A.2 除险加固后评价报告的参考文本格式A.2.1 封面。标明“xxx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A.2.2 编制单位资质和相关人员名单:a)后评价报告编制单位资质证书。b)参加项目后评价人员名单和专家组人员名单。A.2.3 报告摘要。报告摘要的内容包括:a)项目概况。概述除险加固项目法人、项目性质、建设地点、除险加固内容、除险加固目标、实施效果、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等内容。b)项目主要评价结论。c)经验教训和建议。d)项目成功度评价和逻辑框架表,如表B.1、B.2所示。表A.1 成功度评价表评定项目指标相关重要性评定等级备注1)决策程序合理性2)项目投资控制效果3)项目进度控制效果4)项目质量控制效果5)项目技术效果6)项目财务效益7)项目经济效果8)项目运行管理效果9)项目环境影响效果10)项目社会效益与影响效果11)项目可持续性12)项目总评23nDB41/TXXXXX—XXXX表A.1 逻辑框架表决策层次对比验证指标原因分析可持续性项目原定指标实际实现指标差异内部因素外部条件目标目的产出投入A.1.1 报告正文。具体内容包括:a)项目概况1)项目概况简述。概述除险加固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法人、项目特点,以及项目开工和竣工时间。2)项目决策要点。除险加固前的安全鉴定结论,三类坝核查意见,除险加固项目批复意见。3)除险加固主要内容。除险加固主要内容,批复的除险加固内容,实际完成的除险加固内容。4)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周期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时间进度表,各单元、分部工程建设工期。5)项目总投资。除险加固项目批复投资、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批复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投资和实际完成投资情况。6)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包括国家、省、市划拨资金的计划和实际到位情况。7)项目运行及效益现状。项目运行现状,技术能力实现状况,项目财务经济效益情况等。b)项目过程评价1)项目前期决策阶段评价。对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包括安全鉴定报告和三类坝核查结论。2)项目准备阶段评价。对项目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包括项目勘察,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审查和批复,项目招投标、资金来源、开工准备等,结合评价要点进行分析与评价。3)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评价。对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包括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合同管理、项目控制、资金到位和使用、设计变更和变更设计、工程监理、蓄水鉴定、竣工验收等,结合评价要点进行分析与评价。4)项目运行阶段回顾与总结。对除险加固后运行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包括技术水平、运行能力、经济效益、运行管理、生态环境影响、社会效益等。c)项目效果评价1)技术评价。包括主要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及设备选择等的合理性;除险加固后防洪、除涝、灌溉、水力发电、引(供)水、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能力指标;其他包括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效果等。2)经济评价。主要评价内容有国民经济评价及效益分析中的效益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3)运行管理评价。包括水库运行期间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及维修养护经费落实等方面的情况;工程项目档案及运行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水库管理单位的人力资源状况、职工培训人数百分比等。23nDB41/TXXXXX—XXXX1)环境影响评价。包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确定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处理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项目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对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2)社会评价。包括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效果评价,社会效益包括除险加固项目对流域和区域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目标的实现程度。社会影响效果包括项目引起的征地拆迁,公众对项目的参与度及对项目成效的满意度等。b)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1)项目目标评价。对除险加固项目的工程目标、经济目标、影响目标实现程度的分析与评价。2)工程安全性态评价。包括除险加固设计依据和标准、工程施工质量、工程地质条件及处理、工程事故处理、安全监测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3)项目可持续评价。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根据除险加固项目现有的信息和资料,对除险加固项目在后评价时点之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预测评价。可从影响项目运行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等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c)项目综合评价结论和主要经验教训1)项目成功度评价。2)后评价主要结论。3)主要经验教训。d)对策建议从项目、管理单位、省内水利行业等多个层面,提出可供借鉴、可操作并具有指导意义的对策与建议。e)附件1)有关委托、指标、评审、批复等主要文件的复印件。2)专题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