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作用张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750001)摘要: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投入,各地随之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整理建设。文章从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内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作用三方面来分析。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土地整理项目;作用土地整理项目主要含了对洪、涝、旱、渍、盐碱等方面的综合治理,且需对水土资源、灌排渠系以及建筑物等进行统筹,属于一个系统工作,需要考量诸多方面,只有将众多因素均考虑在内,才可以有利于土地整治项目的进行。一、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内容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内容一般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农W水利、W间道路和防护林等其他工程建设。由于不同整理地区的土地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土地整理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说法道出了水资源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农W水利是直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农田水利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二、农FH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是影响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之一,其规划和建设的合理性与区域农田灌溉、排涝密切相关。因此,在土地整治之前,应充分调研拟整治区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问题,同时探查是否存在盐碱荒草地,以合理规划排碱沟等水利设施。目前,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我国许多地方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①水利监管机制不健全、节能灌溉设备不完善。在农业生产中,部分农民集体水利设施维护意识不强,同时,政府部门因受人力、n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对现奋水利工程的监管和保护不够,从而出现管建不管护的情况;当前,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存在大水漫灌的情况,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普及不够。②水利服务功能衰减、政府水工投入不足。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旱涝不稳,大多数农业从业者归咎于气候因素,对水利工程设施的认知存在偏差,出现灌溉管道荒废、破损严重的情况;随着粮食供需情况的扭转,政府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减少,村民依托集资兴建水利设施的力度不足,进而导致多地水利设施的服务功能相对缺乏。三、水利设施建设在农村土地整治中的作用以某地区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简述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理项目中的重要作用。1、项S区概况及存在问题该地区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是农业大省,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近年来发展“粮、汕、菇、豆、果”综合种植。项0区内径流丰富,区内的大小水库也可以提供充足的水量。但有的地块内只有小的塘坝工程,配套渠道未进行任何衬砌,田间排灌水现状为串灌串排,导致大量的灌溉用水损失下滲。有的地块内部分土地由于地势较高,灌溉水源成问题,产量一直较低。水田排水设施不完善,造成稻区长期淹水,冷、烂、毒、串,水稻容易“座蔸”,对水稻生长不利。有些区内水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但是渠系大部分为土渠iL年久失修,多年没有治理,断面偏大/浪费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加之土渠和毛渠水量损失大,且易淤积堵塞,现有灌排沟渠水利用率比较低,串排串灌的灌溉模式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可到田间的实际水量并不能满足当地的实际灌溉需要,一些灌溉死角由于灌排建设没跟上,白白浪费了很多耕地,还有一些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大大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农业投入,减少了收入。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般在农业生产用水水源的选择最主要的是水量和水质。水源选择恰当,不n但可以保证水量充足,还可保证水质的安全和卫生,便于管理和进行卫生防护。大的水源分为地下水、地表水和雨水三类,其中地表水又分为山溪水、江河水、湖泊、水库及塘水等。一些项0区土地整理实施后,其主要用水对象是农业用水和人类及牲畜用水,经对当地调查发现地下水资源偏少,不能为灌溉取用,仅作为人畜用水。可利用的地表水有水库和塘坝的集雨水,但由于当地的灌溉条件有限,并不能满足当地的实际灌溉需要。所以要考虑对渠道整治、新建及维修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保证项0区内的灌溉需求。区内灌排渠系的布置主要考虑以下两种方案:(1)在项S区内平原水田应尽量采用灌排分设布置。(2)对己形成4惯、分设难度大的丘陵地区采用灌排合一布置。区内固定灌排渠系主要布置在平原区,以现有灌排沟渠为基础,经过整修加固,形成项目区内主要灌排水系统,并根据田间工程布置,适当拓宽和新建田间输水渠道,经过输水农渠或直接分水到每一格田内,完成田间灌水系统。为提高输水效率,节约用水和占地,对输水到田间的渠道均考虑衬砌。固定排水沟渠主要布置在项目区内的水田下方,一田(冲田}至少规划一渠,其进口与塘坝放水U连接,下游进入下一级塘坝,然后汇流到区外的排水沟。除了修整渠道还对农民需求的水源进行整改,增加其蓄水量,用于囤蓄和拦蓄,解决“来水吋不需要,要水时得不到”的局面。区内共维修整治己冇的塘坝,可增加蓄水量。修建蓄水池可用于解决项0区单片耕地面积小、丘区坡地无其它来水的问题。可发展集中提灌和渠灌解决有一定困难的旱地用水。根据农业生产要求和蓄水池功能设置,蓄水池修建在冇良好汇流面的坡面,并配套沉沙I水I、引水渠等设施。提灌站的布置主要针对项0区面积较大的灌溉死角,又无其它水源的耕地。对现奋提灌站中设备老化、运行闲难的进行技改,对无水源又需要灌溉的高处耕地采用新建提灌站等措施。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1)项S区是当地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n通过土地整理,建成适宜耕作、旱能灌、涝能排、保水、保肥、保土的高产、稳产的农业项0区;改善项B区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和交通条件,水资源利用合理化,道路系统化,达到节水灌溉和抵御洪涝灾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效果。(1)在选择衬砌材料吋遵循以下原则:a.能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奋一定的耐久性;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简单,造价低廉;c.能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及抗冲能力,促进渠道稳定,减少渠道断面尺寸;d.便于管理,养护和维修费用低。(2)通过对山塘的整治加固增加蓄水量,加之旱地蓄水池,对调节项0区小气候,改善项0区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3)合理布局各种农作物、调整农、11<生产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完善项B区内、外交通条件,在改善生产条件的冋吋,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4)项0区旱地通过坡改梯,薄改厚,增厚土层;修建旱地蓄水池,改变旱耕地“三跑”土壤为“三保”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从而减少农耕人数,发展其他生产。从农业角度来讲,土地整理推动了农产业规模化经营,调整了产业结构,使农业发展提高了效益,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并改善了农业生产和生态条件。从农民的角度来讲,土地整理不但有力地促进了农民集中居住,改善了人居环境,并通过土地流转可获得土地收益金,或转移农村劳动力,可扩大农民就业机会;耕地数量增加了,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和土地的产出率、利用率,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从农村角度来讲,土地整理使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同吋,整理后土地的合法使用得到确认,扩大了农民就业机会,减少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各种纠纷。参考文献:[1]郑发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水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门.安徽农业科学,2007(23).[2]王建华,杨志勇.气候变化对用水需求带来影响[门.中国水利,2010n(01).[3]王晓玲.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不足与解决措施[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