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4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2006~2015年)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综合说明1、规划背景:为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引导农民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为保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水利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5年》的规划编制工作。本次水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依据中央1号文件及省市有关会议精神,认真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余干县水利局组织编写《余干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2006~2015年规划报告》。2、规划范围本次拟对全县32个乡镇场(2006~2015年)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规划。规划条件:各乡镇场辖区内的灌溉面积小于1万亩的小型灌区、灌溉片(灌溉面积小于200亩),排涝面积小于3万亩的排水区和容积小于10万M3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为主,包括小型水库(引水)自流灌区、小型扬水灌区的水源工程、灌排渠道、涵闸和小型泵站改造(1000KW以下)及井灌区改造,工程建设重点为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3、规划建设内容和技术措施规划建设内容:(1)小型水库(引水)自流灌区的取水枢纽、固定渠道(含排水沟)续建配套以及涵闸等建设物的建设;(2)小型扬水灌区的泵站、固定渠道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以及涵闸等建筑物的建设;(3)水源工程(新建塘坝、小水池窖(水池)、提水设施);(4)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5)排涝泵站的建设。技术措施:-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1)小型水库(引水)自流灌区的取水枢纽进行重建或改造、固定渠道(含排水沟)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节水以混凝土衬砌为主要工程技术措施,下同),涵闸完好率50%以下的拆除重建;(2)对小型扬水灌区的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固定渠道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涵闸完好率50%以下的拆除重建;(3)水源工程新建、改造、除险加固;(4)完好率50%以上的排涝泵站进行机电设备更新和建筑物改造和确实需要重建的拟重建。4、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投资估算:本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建设总投资为2.048亿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1.4亿元,省市补助0.41亿元,本地自筹0.20亿元。经济效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规划区内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通过灌区渠道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水源工程建设、机电泵站更新改造的,大大加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减小了农民耕种的风险,在很大程度提高了农民耕作积极性,垦荒耕地,施肥播种,肥沃了土地,改善了土壤结构,耕作物绿化土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自然的和谐,改善了自然环境。同时耕作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田间地头,促进人民的交流互助,减少了陋习,净化了社会空气。增产增收,丰收硕果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了社会矛盾,构筑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内涝洪水泛滥而污染环境、危害圩内人民群众健康等问题,环境效益显著。,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实施后,可新增灌溉面积5.12万亩,新增排涝面积1.0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8.19万亩,改善排涝面积9.80万亩。极大地完善余干县农田引水灌溉能力及排涝抗灾能力,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5提高到0.7,新增农业产值2.19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84.4元。按照国民经济评价规范,采用动态分析法,按社会折现率12%,计算分析期n为30年,经济评价指标为:净效益现值ENPV为9.99-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亿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为5.62,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19%。5、管理运行体制改革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余干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使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开展,管理体制应打破目前现有的松散型管理体系,采取“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所+用水者协会”新型紧密型管理体系。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所由于乡镇组建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具体管理单位,其主要职能为:负责乡镇辖区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长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农田水利工程年度建设管理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年度用水计划的编制与调度;灌区水费计收、管理和使用;灌区内各级用水者协会工作协调;特殊水文年份和灌区内特殊地域用水的调度工作。用水者协会为灌区末级管理组织,其性质为群众型管理机构,但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所有经济利益与组织关系,其主要职能:通过调研,编制本协会所辖区的各类工程设施;工程水费的收取;为用户提供直接优质的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负责解决用水户水事纠纷,调节用水矛盾。第一章估述1、余干县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农业生产等基本情况1.1自然地理条件余干县位于信江下游,鄱阳湖南岸,全年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具有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地理位置自东经116°13′48″~116°45′24″,北纬28°21′36″~29°03′24″-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之间,东接万年,南毗余江、东乡,西邻进贤、南昌县、新建,北临鄱阳湖,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的信江纵贯境内,流经余干县长达146.5KM,于大溪渡下游的八字嘴,分东、西大河流入鄱阳湖,信江支流在余干县主要有九龙河、珠桥河、木溪河、万年河等,余干县地貌基本上以低丘和滨湖平原所组成,东南环山,群峰崛起,西北临滨湖,东南低丘逐渐向西北倾斜,呈梯形状斜面过渡到滨湖平原,整个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余干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雨量1794.55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历年最大降雨达2509.4mm(1954年),最小降水量仅为996.3m(1963年),降水量年内分配亦极不均,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7%,区域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7.9℃,极端最高气温40℃(1971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9.1℃(1972年2月11日)。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58mm。多年平均风速2.4m/s,实测最大风速20.7m/s,相应风向N(1976年4月22日)。多年平均相对温度81%,日照时数1874h,无霜期266d。全县地表水资源、储藏量多、潜力大,多年平均径流量191.45亿m3(本县15.79亿m3,入境水175.66亿m3),地下水蕴藏丰富,一般在3~6米深就能发现地下水,梅港—大溪砂砾石孔隙水区,面积60km2,地下水自然资源量为11.4万m3/日,县城—枫港一带含水层68km2。覆盖型裂隙水开采资源量为31.4万m3/日。降雨为本县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大量的民井和泉眼点调查证实,水位涨落和泉流量的大小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呈季节变化,即汛季水位浅,泉流量大、旱季水位深,泉流量小。余干县主要以蓄、引、提工程控制开发利用水量,地下水开采量极低,总之,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目前开发量依然较少,利用率偏低,地理分布不均,东南丘陵地带易缺水易旱,西北滨湖地易旱涝。1.2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状况-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余干县所辖19个乡,6个镇,7个场(其中:垦殖场3个,林场2个,水产场1个,良种场1个),据2003年统计资料数据,全县共有356个村民委员会,298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04225户,总人口924842人,其中:农业人口790400人,非农业人口130842人;社会劳动力人数57.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43.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63800万元,财政总收入1465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80993万元,人均收入1610元。据县统计局2003年统计,全县土地面积233lkm2,耕地69.18万亩,其中水田面积58.92万亩,旱地面积10.24万亩,余干县以农业生产为主,尤以粮食生产居首位,林、牧、付、渔业也有较大发展。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2.26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稻谷播种面积108.69万亩,总产量372646吨,小麦播种面积0.803万亩,总产量830吨,经济作物:棉花播种面积0.14万亩,产量49吨,油菜、花生、芝麻等油作物播种面积24.48万亩,总产量15504吨,其他作物:麻类、甘蔗、蔬菜、绿肥等播种面积26.253万亩,产量高达94218吨。全县实有封山育林面积68.63万亩,当年植树造林0.255万亩,水产品养殖面积34.52万亩,总产量5.92万吨。2、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现状2.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余干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794.55mm,多年平均径流量191.45亿m3(本县15.79亿m3,入境水175.66亿m3),水资源蕴藏量丰富。余干县水资源主要依靠降雨补给,受季节性影响很大,且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也极不均匀,东南丘陵地带十几个乡镇(如:杨埠、峡山、黄埠、社庚、九龙、梅港等乡镇)农田用水主要依靠水库、塘坝、闸坝、集水窖(池)、机井工程措施拦蓄雨水灌溉,拦蓄总供水量1.55亿M3,总有效灌溉面积达13.98万亩,需水量约0.98亿M3。西北湖滨地区十几个-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乡镇(如:瑞洪、康山、康垦、新生、洪家咀、鹭鸶港等)农田用水主要利用机电灌站提取内河湖泊、信江水灌溉,有效机灌溉总面积达29.99万亩,总需灌溉需水量1.95亿M3。余干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无大型工厂,工业用水量不大用水量为0.14亿M3,工业用水大多利用地下水供给,城镇、农村生活用水均取用地下水,年均需水量约0.423亿M3。从余干县水资源利用状况来看,水资源利用率不高。2.2、水利工程建设现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利兴、余干兴。近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通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余干水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2003年统计,全县现有蓄水工程:中小型水库159座,总库容1953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764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1.9万亩,其中中型水库4座,总库容918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46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10万亩;小(一)型水库25座,总库容731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90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99万亩;小(二)型水库130座,总库容303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399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81万亩。另外,小山塘等塘坝工程1557座,蓄水量277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08万亩。上述水利工程为保障余干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工程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兴建的,受当时的经济、设计标准、技术水平、施工工艺的因素影响,工程运行至今都出现了工程隐患,急需除险加固。为保障全县的防洪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余干人民长期以来进行修圩、堵支并流,扩大圩垣,在江河两岸沿湖滩地兴建了大量的堤防。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大小圩堤38座,总长324km,保护人口52.94万人,其中十万亩以上圩堤2座,五万亩以上圩堤2座,万亩以上圩堤2座,万亩以下圩堤32座,特别是九八年特大洪水后,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投资,余干县-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貊皮岭分洪道、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河湖疏浚,平垸行洪等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全县堤防工程建设突飞猛进,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圩堤的抗洪能力。余干县机电排灌站工程多建于六、七十年代,由于本县地势低洼,外洪内涝历来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也是余干的重要水患,洪灾过后,大片农田又要备受干旱之苦,为此,兴建电力排灌泵站是提高农田旱涝保收程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六十年代,余干县人民就开始从事电力排灌泵站工程建设,到目前止,全县共有电力排灌泵站1390座,大型泵站1座(锣鼓山排涝站),中型泵站1座(石口永安电排站);小型泵站1336座,其中小(一)型91座,小(二)型1245座。全县涵闸工程共249座,中型涵闸(排水流量:100~1000m3/s)2座,小型涵闸(排水流量10~100m3/s)39座,排水流量在10m3/s以下的涵闸工程208座。相比之下,余干县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还比较滞后,灌区渠系配套加固、节水灌溉、机电泵站更新改造、提水灌站的更新改造、引调水工程、抗旱水源工程及其它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则大为逊色,大多设施都是五六十年代兴建的,各水利工程设施都严重老化,设备陈旧破损,标准减低。削弱了农田旱涝保收,灌溉增产,严重地制约着余干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本次规划的编制及今后的实施是极具重要和必要的。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其在当地农业和粮食生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余干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由蓄水工程(水库、塘坝、闸坝)、引水工程(引水闸、输水涵洞、渠道等)、提水工程(灌溉泵站)、排水工程(排水闸、排涝泵站、排水渠等)组成。构成余干县农业生产及粮食生产体系,在余干县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1)蓄水工程和水源工程的兴建为农田提供了充足水源,有效地提高了灌区的抗灾能力,促进了灌区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调整,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解决了丘陵山区的人畜饮水问题。(2)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增长,促进了余干县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得益于水利条件的改善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加快了余干县的工业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余干县国内生产总值17619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37975万元,农业总产值138215万元。(3)排涝、灌溉工程的兴建,解决了滨湖地区人民的农田排水和灌溉的要求,减轻了垸内的洪涝旱灾,确保了农民群众旱涝保收,增产增效,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4)保障了余干县的社会稳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全县总人口为924842人,其中农业人口790400人。69.370万亩耕地中,有效灌溉农田有56.67万亩,成为77.0906万人农村居民有保障的衣食之源,全县48.1万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对维护余干县的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4、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取得成绩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九八特大洪水过后,国家加大了对我县的堤防除险加固、分蓄滞洪区建设,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对成停滞状态。小农水工程建设只能依靠地方政府投入和“一事一议”农民集资小规模地进行改造和维修,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效不大,无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现状。至自2004年省政府才起动了机电泵站更新改造建设,更新改造了一批老化陈旧的排灌泵站,县外资办引进世行贷款投资建设了康信、北湖、西叉、三座灌区配套建设,2003年兴建了互惠河引水灌溉闸,引水流量3.0M3/S,解决了互惠河两岸农田灌溉。由于历史原因和行政区划的因素,-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我县农业生产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的,灌区建设不成规模,200~300亩的灌溉片为多,灌区灌排大沟控制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同一规划,各乡镇特别是行政村随意建站,泵站控制面积从几十亩到上千亩不等,不仅灌溉保证率低,而且亩能耗、亩耗水量、亩投资、亩灌溉成本高;同时小泵站的建设缺乏合理的设计和论证,泵站设计流量普遍偏大,造成渠道断面偏大,浪费耕地;由于缺乏严格的取水许可制度,量水及控制建筑物不配套,灌溉高峰期,星罗棋布的小水泵给用水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面广量大的小水泵随意开机,造成用水管理混乱,无法实施轮灌和计划用水,灌溉用水难以实现统一调度,人为造成用水紧张,经常出现下游引不到水,而上游大水漫灌,串灌串排的现象,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社会矛盾。本县小型农田水利水利设施运行四十多年来,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工程原设计效益相比,与本县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缺乏统一规划,建设标准低,引水效率低.(2)、工程效益尚未达标目前,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5,为设计规模的80%左右,灌溉保证率较低.(3)、工程老化、损坏、不配套骨干工程的配套率只有50%,整个灌区建筑物近70%老损,渠道系统输水能力较低,水库塘堰老化,渗漏普遍存在,水资源严重浪费。(4)、管理粗放,维修费用不足,管理设施落后由于维修经费有限,许多工程不能及时改造配套,只能局部地维修,加速了工程的整体老化、损坏。同时管理环节较多,通讯落后,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不能满足科学管理的需求。(5)、水费制度不合理-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灌区水费实行按亩收费,削弱了干部群众节水意识,不利于推广节水技术。水费由乡镇代为收缴,水费挪用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灌区的工程维修和正常运行。农业供水水费现行标准较低,实际收取水费仅占标准水费的70%左右。(6)、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水源工程的分割管理,削弱了灌区统一调度的权威,制约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灌区工程的分割管理,导致上下游用水不合理,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矛盾。经营性项目与农业供水不分,农业供水内部层级关系不清,管理单位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陈旧,效率不高。5、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大部分是五六十年代的建设的,运行至今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为余干县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受建设初期经费、材料、技术、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各类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筑物设计标准低,超期服役,建设物及机电设备老损严重,效率低下,渠道淤塞、破坏严重,渗漏水量损失大,水源工程建设的缺少。致使农田区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排水效益差,供水成本不断增加大,农田因缺水影响产量提不高,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了余干县农村经济发展,也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与余干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为此,加快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很有必要的。为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工程效益,为余干县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资源和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必须对余干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实施改造建设是十分重要。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1、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本县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选,有条件的地方新建部分小型水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与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2、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1)、突出重点:重点放在粮食主产区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包括粮食增产潜力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的区域;农民民主管理意识强、自愿申请加快建设的区域和已落实工程管理责任,特别是建立了规范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的区域。(2)、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各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协调各行业的用水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改造与改革、骨干与田间、灌溉与排水相结合。(3)、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宜的改造方案,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4)、量力而行:根据国家财政投入及地方财力的可能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设目标和操作性较强的措施。3、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规划实施达到的目标在“十五”计划完成的基础上,根据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等要求,从本县实际出发,提出本县2006~2015年应实施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灌溉面积、工程建设内容、节水量、增产效益、管理体制改革等指标;提出应增加的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的规模、形式及新增的灌溉面积;提出规划期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额、筹资方案和效益分析,并提出2006-2008年三年分期实施计划。通过本次规划到2015年基本完成对全县70-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万亩以下的小型灌区的渠系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及扬水灌站的更新改造;完成80%面积小于3万亩以下排水区的排涝泵站及灌溉站的更新改造任务;新建30处水源工程;新增灌溉面积5.12万亩,改善灌溉(排涝)面积38.19万亩。到2020年完成全部的各类灌区的改造任务。灌溉水利用系数现状为0.4~0.5,2010水平年为0.7,2020水平年为0.8。在一些缺水丘陵地区的灌区新修建一些水源工程增加可供水量。灌区进行节水灌溉工程改造,可使灌区农田在近期2010年和远期2020年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分别达到80%和85%,由此可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社会效益。4、当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和重点根据本次规划的目标和原则及本县水资源分布状况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分布现状,确定此次规划的重点。本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粮食主产区乡镇的万亩以下扬水灌区的渠系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以及涵闸建设及灌区排灌泵站的更新改造建设为重点,结合丘陵地区乡镇的自流灌区改造及小型水源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布局:余干县东南部乡镇以自流灌区改造和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为主体,西北滨湖地区的乡镇以扬水灌区渠系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及小型河道治理为重点的格局分布。第三章规划的建设规模预测分析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的要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及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的收入也息息相关。因此大力发展小型灌区续建套建设和发展灌溉面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2003年统计资料说明:农业总产值86107万元较02年平均增长了5%,-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按平均5%增长率计算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50687万元,人均收入预计达到2817.5元,人口自然增长率0.65%,预计到2005年达1015014人,粮食总需要量377889吨。我县现有耕地总数69.18万亩,其中水田面积58.92万亩,旱地面积10.24万亩,总灌溉面积只有57.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6.67万亩。因此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积极发展小型灌区灌溉面积。2、耕地资源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分析据统计资料全县共有土地面积349.5万亩,根据余干县土地利用现状,划分十一种类型:耕地面积69.18万亩(水田面积58.92万亩、旱地面积10.24万亩),湖田16.70万亩,沟渠堤坝9.29万亩,园地0.596万亩,林地79.1万亩,草地38.91万亩,城乡用地9.89万亩,工矿用地2.7万亩,交通用地2.1万亩,水域用地95.59万亩,难利用地6.02万亩。据2003年统计资料总灌溉面积只发展了57.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56.67万亩,尚有11.61万亩灌溉面积可供发展,10.24万亩旱地及16.70万亩湖田可供改造。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大。3、可供灌溉水资源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分析余干县总面积为2331KM2,年径流深700MM左右,年平均陆地来水量15.79亿M3,信江水系的过境年径流量175.66亿M3。现通过蓄、引、提等工程措施(设计灌溉保证率为85%)开发出可利用水资源:萁中蓄水工程可供水量:3.1亿M3,引水工程可供水量:2.21亿M3,提水工程可供水量:3.14亿M3,总可供水量:8.45亿M3。全县69.18万亩耕地农业总需水量(按水平年2010灌溉定额计):4.37亿M3,工业用水:0.21亿M3,城镇、农村生活用水量:0.423亿M3,总用水量:5.03亿M3,水资源供给量完全可以保障全县现有69.18万亩耕地(含水田58.92万亩、旱地10.24万亩)灌溉用水需求,还可发展灌溉面积26.77万亩,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巨大。-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4、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规模预测在确定改造发展规模时,除了考虑到以上因素外,还充分考虑到由于建设占地和退耕及灾毁使耕地减少和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所补充的耕地量,以及工程便于控制的地域等多种因素。余干县总土地面积为349.5万亩,耕地面积为69.18万亩,根据耕地资源及可供灌溉水资源分析,可发展规模小型灌溉面积为11.6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7.57万亩。第四章工程建设主要内容1、规划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及工程量根据规划大纲要求及本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现状,拟对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全面规划,规划时段2006~2015年。工程规划的建设内容及工程量如下表:(1)、自流灌区:本县小型水库自流灌区渠系建设物主要以取水枢纽、主干渠、及输水建筑物、涵闸项目组成。目前我县自流灌区的现状:取水枢纽1500座,固定干渠601KM,输水渡槽300座,渠系建筑物及涵闸1520座。本次规划建设工程量:改造取水枢纽1500座,主干渠清淤180KM,清淤土方6万M3,衬砌(C15素砼610KM)计衬砌砼18.69万M3,新建渠道:220KM,开挖土方量15.685万M3,,改造输水渡槽250座,改造渠系建筑物及涵闸1263座。(2)、扬水灌区:本县小型扬水灌区渠系建设物主要以取水泵站、主干渠、斗、农渠、及输水建筑物、涵闸项目组成。目前我县自流灌区的现状:提水泵站总装机29411KW,主干渠1082KM,渠系建筑物及涵闸768座。本次规划建设工程量:更新改造机电泵站建筑物1242座,更新机电设备25000KW,主干渠清淤560KM,计清淤土方量:7.2万M3,-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衬砌长210KM(C15素砼),计砼26.50万M3,新增渠道112KM,开挖量13.50万M3,改造及渠系建筑物及涵闸2246座。(3)、井灌区:对现有的机井进行维修改造,提水设备更新,渠道节水改造。改造工程量:改造机井23座建筑物,机井衬砌砼60M3,输水渠道清淤1.3万M3,18.4KM输水渠道混凝土衬砌,衬砌砼4390M3。(4)、新建水源工程:新建塘坝30座,输水渠道19.87KM,塘坝填筑土方35.92万M3,取水建筑物30座,渠系建筑物39座,渠道开挖5.2万M3,渠道衬砌5.4km,计混凝土1580M3。(5)、排水区:改造排涝泵站建筑物维修加固,机电设更新改造,排水闸整修加固入重建,排水沟渠清淤等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工程量:排水沟清淤65.58万M3,排涝闸改造63座,新建3座,泵站建筑物改造72座,机电设备更新装机2000KW。2、规划项目时段实施计划安排根据“先重后缓,先急后轻”的原则及工程建设性质进行工程建设合理安排,2006~2010年重点安排小型扬水灌区、部分自流灌区及井灌区等灌区的续建配套建设、节水改造、灌站的设备更新改造,2011~2015年全面实施自流灌区取水枢纽、渠道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及新建水源工程、排水区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务。到2015年止完成全县小型灌区的70%的灌溉面积的改造任务。2016~2020年五年完成剩余面积的改造任务。3、2006~2008年规划建设项目安排(1)、小型扬水灌区2006~2008年规划项目建设安排序号灌区(行政村)名称/泵站数实施年份主要改造建设工程量(km、座)估算费用、投资(万元)渠道(沟)建筑物泵站(新建/配套)1李家渡灌区/42006年4.5124182上兴灌区/42006年8.5124243鹭鸶港灌区/22006年262144茶林灌区/22006年242185何埠灌区/52006年620536-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6前徐灌区/62006年7.5186427雷溪灌区/42006年384248三湖灌区/92006年7.5229549方家洲灌区/52006年61553510汤村灌区/62006年81866411大沙湖灌区/92006年92498812沿河灌区/52006年4.51454014朱湾灌区/32006年2.5433515甘家灌区/52006年6353516雷湾灌区/82006年81585617石岭灌区/52006年61055418左桥灌区/72006年61574919塔前灌区/52006年31258420沿港灌区/62006年41067221和爱灌区/32006年3532122山下灌区/62006年31265023富湾灌区/32006年3533024高坑灌区/32006年2.5633025双塘灌区/52007年31054526中山灌区/72007年41277027东升灌区/62007年41064828中湖灌区/92007年51598029风颈灌区/42007年4643230严溪灌区/52007年3854031东红灌区/52007年31055032万潭灌区/42007年4844833永兴灌区/32007年3634834蛇塘村/52007年31055035中洲灌区/52007年4853536江埠灌区/22007年3522437陈坪村/32007年4633038花门村/62007年51064039黎背村/42007年5844040米湾村/22007年4622441三里村/12007年321842大港村/32007年5633543小埠村/22007年4522444石溪村/42007年5844445毛坊村/62007年71067246尧咀村/12007年3211247枫林湾/22007年4422448段家/22008年3521849新迁/12008年22110-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50黄家/12008年2211051一分场/62008年51566052二分场/62008年51266053三分场/62008年61066054四分场/72008年61275655石山村/62008年3.51166056周家村/32008年1.3633057排岗村/52008年2.8855058眠山村/32008年3732459太阳/112008年5.86118860毛溪村/22008年1.5521661锞岭村/92008年3.61597262百湖/22008年2.7421663渔池村/52008年41465564占家村/62008年51266065五菱村/72008年41578466石口村/142008年10201415067常山村/82008年81589668东方/82008年71288069东风/82008年51088070东河/92008年81297271新建/92008年61597272东塘/62008年5864873新村/92008年814972合计330.77123693395(2)、自流灌区2006~2008规划项目年建设安排序号灌区(行政村)名称/灌区数主要改造建设工程量(km、处)估算费用、投资(万元)实施年份渠道(沟)建筑物水源1牛皮山/22152202006年2扬源/11.5121152006年3岭低/18151152006年4杨源/13101152006年5岭低/31.5153182006年6杨源/21102202007年7湖坊/31.5152202007年-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8汪圹/21102202007年9南源/10.551132007年10楼埠/21101202007年11大溪/21102202008年12闸坊/10.551102008年13八圩/21102202008年14青林/31.5153302008年15驾湖/183203112008年合计3318924567(3)、排水区2006~2008年规划项目建设安排序号排涝区名称主要改造建设工程量(处、km、万m3)估算费用、投资(万元)实施年份泵站排涝闸河道清淤土方量1杨埠垸12602008年2三十二都排涝区145802007年3二十八都排涝区124502006年合计389190(4)、井灌区2006~2008年规划项目建设安排序号灌区(行政村)名称主要改造建设工程量(眼、km)估算费用、投资(万元)实施年份机井(新建/配套)管道渠道(沟)1赵家(阮家)/141.2162006年黄埠2006年2华山村11.342006年3团湖村32122007年4凌塘村64.9242007年5梅岭村76.5362007年6双港灌区1152008年-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7埂上灌区11.562008年合计 2318.4103第五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1、投资估算1)投资估算依据(1)《中央债券项目设计估算有关计算方法》(2)国内设备生产厂家的近期报价资料,并考虑运输费用和一定程度的价格上浮因素。(3)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资料。(4)《工程设计估估预算编制办法》。2)投资估算范围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全部建设项目所需建筑工程改造、新建、设备更新、安装工程及其配辅助设施所需的工程费用。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本项目投资估算见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表。项目总投资204844946万元,本规划项目每亩投资为292.5元。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表序号工程费用名称规格单位工程量单价复价(元)(元)一自流灌区 735600381取水枢纽 座150010000150000002干渠清淤φ140m36000042400003渠道衬砌现浇砼m3186900200373800004新建渠道开挖m31568504.75745037.55输水渡槽 座250500012500006渠系建筑物及涵闸 座12631500018945000二扬水灌区 1025382501机电灌站建筑物 座124212000149040002机电设备更新 KW15000900135000003主干渠道清淤 m37200042880004新增渠道开挖 m31350004.75641250-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5渠道衬砌 m3265000200530000006渠系建筑物 座134715000202050007涵闸 89960005394000三井灌区 10315001机井建筑物 座233500805002机井内衬砼 m360350210003渠道土方清淤 m3130004520004渠道衬砌18.7KMm34390200878000四新建水源工程 44202801新建塘坝土方填筑30座m33592008.430172802取水枢纽建筑物 座30150004500003渠系建筑物 座39100003900004新增渠道土方开挖 m3520004.752470005渠道衬砌 m31580200316000五排水区 65882001排水沟清淤 m3655800426232002排涝闸建筑物改造 座63100006300003新建排涝闸 座3850002550004泵站建筑物改造 座721500010800005泵站机电设备更新 KW200010002000000 合计 188138268序号项目单位数量概算价值(元)备注基价复价六其他费用 16706678.15 (一)建设管理费 9406913.3751建设单位管理费 3.00%1881382685644148.0253监理费 2.00%1881382683762765.35(二)勘设设计费 6772977.632设计费 3.20%1881382686020424.563勘测费 0.40%188138268752553.07(三)其他 526787.1491定额编制管理费 0.08%188138268150510.6142质量监督费 0.20%188138268376276.535 静态总投资 2048449462、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通过先进的灌溉工程技术措施和合理的管理水平-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可以有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与利用效益,缓解该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达到既节水、节能,又增产、增效。1)工程效益根据工程规划,灌区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建设后可改善灌溉面积38.19万亩,改善排涝面积9.80万亩,每亩增收350元,则工程增收效益为16796.5万元,新增灌溉面积5.12万亩,新增排涝面积1.045万亩,每亩创收840元,则工程新增效益5178.6万元,则规划区内可新增农业效益21975.1万元。2)工程年费用计算根据已建工程运行管理情况,灌溉工程系统运行费(包括动力费、维护修理费用、管理费用及其它费用)平均100元/亩,全县按70万亩农田计,则工程运行费为7000万元。3)技术经济评价(1)工程经济效益费用比取社会折旧费率为I=12%,经济计算期n=30年,则:=5.87>1.2(2)工程内部回收率EIRR(I)经试算得:r0=0.19=19%>10%。(3)经济净现值ENPV(V):-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99915.3(万元)以上计算结果表明,投资本项工程,经济回报率很高,所以该工程在经济上可行的。第六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为确保余干县2006~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特提出如下保障措施:6.1组织实施机构此次项目规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区各级政府机构和人民群众积极性也极高,为落实好规划项目实施,县政府拟组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财政局、发改委、水利局、监察局及各有关乡镇场为成员,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各成员单位互相配合,各负其责。下设“余干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部”,项目部办公地点设在县水利局,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做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组织保障。6.2投入保障项目所需资金根据“民办公助”的方式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除中央投资外,积极争取省、市、补助资金。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项目区的乡镇及群众自筹配套一部分,由乡(镇)统一收缴上交县财政,同时地方也从县财政划出一块作为配套,另外大力引进外资,充分利用好民间资金,作好规划项目的资金投入保障。6.3技术保障对从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加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特别是对全县各乡镇场的水管站的人员和灌区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供水站的人员要求持证上岗。-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6.4建设及建后运行管理政策余干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实施时要切实推行现行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实行项目法人制度,工程建设监理制和招投标制,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在工程改造建成运行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按照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市场运作和管理,成立用水户协会,既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农村水利产业的经济效益,以确保工程建成后的可持续运转。因此,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和水管体制改革,必须切实抓好三项重大改革。(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双轨道投资体系。不准将过去的欠帐摊入新的水价之中,而增加农民的不合理负担。原则上小型农田灌区骨干工程的续建配套改造由各级政府负责投资;田间工程续建配套由用水户协商解决,政府给以必要的补助。,通过双轨制运行,逐步使农业水价趋近成本。使管理单位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单轨制,实现良性循环。(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实现现代管理。建立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组织保障体系,强化小型灌区工程及其它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以渠系为单元设置管理机构,坚持一条渠道一个管理单位。建立以资产为纽带动经营管理体系,实现工程管理和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节水改造和节水技术推广,扩大非农供水,增强灌区发展后劲。大力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不断改进管理手段。逐步建立灌溉用水预报和灌溉效果反馈的互反馈管理系统。预先对蓄水量准确判断,快速反应和优化调度的能力,提高对灾情分布和影响程度的准确分析。探索建立灌区实施保险补偿措施和机制,减轻灾害给农民群众带来的损失。-24-n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5)余干县水利局(3)推进水价制度改革,建立灌区效益补偿回归机制。建立有利于灌区工程良性运行及灌区内发展和城市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水费征收制度,逐步实现水费由事业性收费转向经营性收费过渡,力争在2010年之前实现农业水费按成本定价。历史、现在和未来都需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建设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项目的实施必将为灌区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灌区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产生辐射效应,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2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