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概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室内设计概述

室内设计概述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装修工程施工的法律依据。室内设计按建筑类型可分为住宅建筑室内设计和公共建筑室内设计两大类型,不同的建筑类型其室内设计有不同的特点。一个室内设计项目从开始到实现大致经过:可行性研究、设计策划、确定方案、施工文献编制、装修施工、室布置、验收使用等诸个环节,其中设计人员要参加者与到几乎每个环节当中。确定方案是室内设计实践的重要环节,而好的构思设计方案得以被承认的基础,构思的基本模式可抽象为:创立意→选择要素→空间组合。继承与创新是开启创作思路的入手点。美国学会定义:  纵观室内设计所从事的工作,其包括了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室内设计就是为特定的室内环境提供整体的、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它包括概念设计、运用美学和技术上的办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定的室内环境”是指一个特殊的、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成形空间。-27-n  室内设计本身不仅仅考虑一个室内空间视觉和周围效果的改善,它还寻求建筑环境所使用材料的协调和最优化。因此,引用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话来说,就是“实用、美观和有助于达到预期目的,诸如:提高生产力、提高商品销售量或改善生活方式。”  影响室内设计的因素很多,诸如室内空间的尺寸、空间结构的潜能和局限性等方面的因素;室内空间的具体用途,是作为工作或休闲、娱乐或礼拜还是康体或学习;室内空间的内涵----它的着重点是什么?权力?权威?安全?智慧?成就?嬉戏?还是宁静?现场环境的实用性考虑,比如出入方便、照明数量、声学效果、座位数以及储存和摆放东西的空间;健康和安全的因素;还有需要特殊注意的地方等等......  设计要素包括视觉(颜色、灯光、形状)、触觉(表面、形态、质地)以及听觉(噪声、回音)。设计师必须对上述要素具备美学、适用性和技术上可行的欣赏能力,设计师必须了解人们如何使用上述元素以及做出何种反映,不仅仅要了解单一要素,而且要不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27-n  设计师还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了解室内设计中用到的各种类型和特色的室内陈设品和器件饰物。家具、灯具、地毯和地面铺设材料、油漆和墙面饰材、玻璃、铁艺、配件、工艺品都是经常选用的诸多材料和饰品。此外,设计师必须熟悉设计、艺术和建筑的不同风格及其历史背景。什么是?  简短定义:专业的必须经过教育、实践和考试合格后获得正式资格,其工作职责是提高室内空间的功能和居住质量。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保护社会大众的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的职责如下:1、分析客户的需求、目标以及对生活和安全的具体要求;2、把了解到的情况与室内设计专业知识相融合;3、形成最初的设计理念适合顾客的要求、满足顾客功能和美学上的的需求;4、通过适当的表现媒体把最终的设计方案展现出来;5、制作施工图纸,准备非承重室内建筑、材料、表面处理、空间规划、家具、配套设施和设备的详细说明;6、按照规定的要求,与机械、电器和承重设计等技术领域的、有证专业从业人员合作;7、作为顾客的代理人,准备和管理招标以及合同文件;8、在实施过程中,审阅并评估设计方案直到工程完工。完整定义(服务的范围):-27-n  室内设计专业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室内空间的规划、研究、设计、形成以及工程实施,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社会大众的健康、安全和幸福生活。室内设计的过程就是一套系统的、协调的方法论。对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以及整合成富有创造力的过程,最后获得一个恰当的室内环境。-------------------------------------------------------------什么是设计?第一章总论什么是设计?鲍豪斯有名的现代设计大师蒙荷里?纳基(Moholy?Nagy)曾指出:“设计并不是对制品表面的装饰,而是以某一目的为基础,将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心理的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其能纳入工业生产的轨道,对制品的这种构思和计划技术即设计。”可见设计不局限于对物象外形的美化,而是有明确的功能目的的,设计的过程正是把这种功能目的转化到具体对象上去。§1-1设计-27-n1、设计的范畴——实用与美的造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包括两个方面,即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者的总和称为文化。其中最基础的、最主要的,亦是数量最多的创造活动是造物。我们把人们使用实际材料,包括工具,制造物的过程称为造物活动。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在这些造物的工作中,形是重要的因素。所谓“形”,或是可见的或是可以触摸到的,从而形便包括了形状、大小、色彩、肌理、位置和方向等因素,人们在造物过程中如果主动的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对材料和物体进行加工、组织或综合,这种种便称为“造型”。我们把那些兼备实用和美的功利目的的造型活动称为设计。设计是实用的美的造型。2、设计的性质——造型计划的视觉化“设计”是指把思想上的意图表示成可见的内容,创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状态,从而体现这种活动的功利目的,“造型”活动的全部“计划”,即我们所说的设计。设计的本质是造型计划的视觉化。-27-n3、设计的思维特征——把思维元素结为形象系统设计创作、创造什么?不是创造用形态体现的逻辑,而是创造隐喻了逻辑的形态。必须把把各种思维元素连接成新的形象系统,把逻辑构成为形态方能实现。在这种特殊的思维过程中,形象的思维和逻辑的思维是同样重要的。“把思维元素联结为新的形象系统”的过程,对于设计过程至关重要,体现了两种思想形式的渗透。设计中设计对象形态的构成过程即上述“新的形象系统”的建立过程,形态构成是设计各思维元素的结合部。如用现代系统工程的理论来阐述的话,形态构成是设计这个造型计划系统的目标函数,而实现功利目的的技术经济手段和社会文化背景则是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实现了,任务书上抽象的功利目的也就落到了实处。这种把各种思维元素联结为新的形象系统的思维过程即是设计。§1-2形态1、形与态形态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各组成关系,包括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27-n我们对形态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不仅指物形的识别性(是什么?有何用?)而且指人对物态的心理感受,对事物形态的认识既有客观存在的一面,又有主观认识的一面,既有逻辑进规律,又是约定俗成。对自然形态如此,对人为的设计形态更须如此,通过对事物形态的经营,体现物形的逻辑关系和构态的符号意义。2、现实形态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现实形态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两大类。自然形态与人为形态的根本差别在于它们的形成方法不同。靠自然界本身的规律形成的称为自然形态。自然形态无非是各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所见赋予我们感觉的一个侧面,其形成与人的意志和要求无关。人为形态按加工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徒手型与机械型。3、机械型的有机化因为人生活在自然中,也是一种有机体,人的生理,心理节奏要求同外界的节奏保持同步,要求相互适应,自然就倾向于有机型。4、形态符号与意义-27-n人们对形态的好恶、取舍和设计,取决于人们对形态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这便是形态设计中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问题。而这两种功能都是与设计对象的形态直接相联的。对于形态,符号及其意义的这种认识,是对形态本质的学习。这种认识将有利于加深对设计中形态语言及其语法关系的理解。§1-3构成1、朴散则为器朴朴,指未经未经加工的木材,“无刀斧之断者为朴”。散,即分解。就是说将原始材料分解为一些基本物质要素,才能组合起来,制成各种器具。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这句话说明了事物形态的形成规律,把要素进行组合是造型活动的基本手段。把观察和设计中看到的现象符号化、抽象化成基本要素进行组织编排的过程,就是对形态构成规律的认识和学习。2、把要素打碎进行重新组合所谓构成,指将各种形态或材料进行分解,作为素材重新赋予秩序组织,这种造型概念已远不只是一种构图原理。“构成”-27-n的概念与“构筑”相近,强调从“要素进行组合”为核心理论,发愤出一套形态组织的新的语法关系,成为现代设计的基本方法。3、形态语言的基本语法关系构成的概念认为,一个设计形态,用把基本形按关系元素组织起来的方法,即可构成。用点、线、面、块等形态要素作空间的运动变化和组织编排,便可形成千变万化的平面、立体形态;即便只是作为“空虚能容受之处”而存在的空间形态,也可以通过一些基本限定要素的变动来进行各种组织……形态设计工作无非就是综合地把这些要素变化,从而形成千姿百态的设计形态。第二章形态的形成形态的形成和变化依靠各种基本的要素而构成。在基础训练的开始阶段,作为构成要素的是抹掉了时代性和地方性意义的形体、色彩和肌理等形象要素,它们被纯粹化、抽象化。这种训练是实用的、唯美的。这种纯粹的要素构成训练与现实设计的范围相比较,其内容是狭窄的,但便于认识和进行训练。-27-n§2-1基本要素和基本形1、点、线、面、块——概念元素任何形态都可以看成由点、线、面、块构成。我们可以将点、线、面、块进行运动来形成多种多样的形态。但是点、线、面、块只存在于我们的概念之中,我们称其为概念元素。用概念元素解释形态的形成,排除了实际材料的特征,而任何点、线、面、块在实际形态中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肌理、位置和方向2、形状、色彩、肌理、大小、位置、方向——视觉元素我们把这些组成形态的可见要素称为视觉元素。概念元素点、线、面、块,视觉元素形状、色彩、肌理、大小、位置、方向,这是形态形成的要素,也是形态设计借以进行变化和组织的要素,做任何设计,无非就是变化这些要素,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形态。3、基本形-27-n如果设计只包括一个主体的形,或包括几个彼此不同、自成一体的形,这些形称为单形。一个设计中如果包含过多的单形,构成就容易涣散,而如果由一组彼此重复或有关联的形组成,就容易使设计形态获得统一感。我们称这组彼此有关联的形为基本形。基本形的存在有助于设计的内部联系。§2-2要素之间的关系1、形与形的关系在基本形的集合中,形与形之间大致有如下八种关系:分离,接触,复叠(一形覆盖在另一形上造成前后关系)、透叠(两形交叠部分变为新的形),联合、减缺(剩下的部分)、差叠(共有的部分)、重合等。2、形与底的关系设计要表达的图象,我们称之为形,周围的背景空间,我们称之为底。形与底的关系并非总是清楚的,因为人们一般习惯认为图象在后,而如果形与底的特征相接近时,形与底的关系则容易产生互相交换。3、基本形与骨骼的关系-27-n基本形在空间的聚集编排必须建立明确的行伍关系,我们将这种行伍关系称为骨骼。骨骼由概念的线要素组成,包括骨骼线、交点、框内空间,将一系列基本形安放在骨骼的框内空间或交点点,就形成了最简单的构成设计。骨骼起到的作用是组织基本形和分划背景空间,作为关系元素,骨骼是看不见的,完成了上述作用后,骨骼便隐去了。基本形的积聚和骨骼的组织,是构成一个形态的基本条件。§2-3要素的变化1、基本形和骨骼有序的变化为了使设计形态趋向于丰富,我们可以进一步变化基本形和骨骼。基本形的六个视觉元素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或者采取不同的变化过程,按要素的变化过程不同可分为重复和渐变,按要素变化的程序不同可分为近似和对比。2、重复“重复”-27-n是指同一基本要素反复出现。重复构成是最简单的构成。由于骨骼重复和基本形形状大小的相同,很易取得统一效果,显示简洁、平缓和混同的情态特征。因此重复构成的着力点在于变化,将各种视觉要素及形底关系等进行变化,创造丰富感。3、渐变骨骼或基本形逐渐地、顺序无限地作有规律的变化,可以使构成产生自然有韵律的节奏感。渐变是无限的,可以从任何形状渐变为任何形状,关键是渐变的过程应有严格的数学逻辑性:明确始末两个基本形的关系;明确渐变方法及逻辑程序;根据渐变程序,确定演变的大小比率;注意把握渐变效果的整体连续性。4、近似当形态各部分之间要素变化缺少规律性时,形态整体容易显得涣散,变化占据了主导方面,便应努力寻求规律。如果找不到严格的数学逻辑,那么能找到相近似的规律也好,这就是近似构成。一组形状、大小、色彩、肌理近似的形象组合在一起,虽然相互间的变化过程并没有严格的规律,但因其有同种同性的特征,造成很强烈的系列感,使构成趋向统一。近似构成是趋向于某种规律。-27-n5、对比对比构成犯罪是破坏规律。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整体有规律时,局部破坏规律,造成对比。基本形的形状大小可以形成对比,色彩的强弱、肌理的粗细可以形成对比。位置的疏密、不同的方向可以形成对比,形态的六个视觉要素都可形成对比。第三章基本操作和形态力生物形态的形成靠生命力的增长,是内力运动变化的结果;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靠生命力克服外部环境的阻挠,从而在内力成外力的对抗矛盾中,最终形成为千姿百态的形态。在人为形态的组织中,应该考虑这种形态内在力的存在,充分利用和联结好形态内力与外力的矛盾冲突,以此作为形态操作的基础。§3-1基本元素和力1、点-27-n一个点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构成单位,它不仅指明了在空间中的位置,而且使人能感觉到在它内部具有膨胀和扩散的潜能,作用在其周围空间。点主要通过其大小、和背景的色差,以及距视觉中心的距离,体现形态力。2、线一条线可以被想象为一串联系在一起的点。它指示了位置和方向,并且在其内部聚集起一定的能量;这些能量似乎沿其长度在运行,并且在各个端部加强,暗示出速度,并作用在其周围空间。线由点移动而形成,本身具备着动力的力量,所以基于其形状、位置、方向等变化而显示的力量、速度、方向等因素造成的运动感,成为支配形态设计中线的感情的主要条件。3、面、块体和三向度领域无论是扩大点成为面,移动点与线铺成面;还是移动面,围合面成为立体的块体。基本元素形成各种形态的运动过程中都存在着形态力变化。在实际形态设计中,形态力的存在是影响基本操作的主要因素。-27-n§3-2积聚、切割和变形设计中对形态要素进行操作的基本手法无法乎积聚、切割和变形三种、或者是两者、三者的综合操作。1、积聚所谓积指一些形态要素的积集聚合。积聚是一种“加法”的操作,用很多最基本的要素、基本形在空间汇集、群化,便能造成各种力感和动感,构成各种形态的雏形。2、切割切割是把一个整体形态割成一些基本形进行再构成。相应来讲,切割是一种“减法”的操作过程。可以将一个形象或者一个块体作各种不同的分割,从而赋予形态以不同的新的性格。进一步可以去掉一部分基本形,形成减缺、穿孔或消减。也可以把切割出来的基本形作各种位置的变化, 加以滑动、拉开、错落、等移位操作。因为原本是一个整体,经过切割移位操作的形态,如果其变化尚能看出原形,那么各局部间的形态张力会造成一种复归的力量,使形体形态具有统一的效果。-27-n3、变形将基本素材进行变形,是形态设计中另一种操作手段。将形态进行变化的操作,主要指对基本形态线、面、块进行卷曲、扭弯、折叠、挤压、生长、膨胀等各种操作,使形态力发生变化,产生紧张感,从而形成各种新形态。§3-3联结部位和结构特征积聚、切割和变形是对整体形态的操作,注重的是形态的整体基调。而形态结构的联结部位则是形态操作处理的重点,也是操作中形态变化的重点部位,一物与另一物的联结部、各物端部、末稍的处理,最能体现形态的结构特征,成为整体形态中的强调部分。1、不同性质的联结不同功能部分之间的拼接是造成联结关系的最根本的原因,形态各局部之间的结构联结是形态设计中必须重视的因素。2、联结部位的强调-27-n荷兰风格派建筑师的乌德勒支住宅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特征。因为建筑师认为一间房子是由个面围合而成,建筑构件,包括墙块、阳台板等则充分表现面与面的联结特征,使墙转角处的一些面伸出另一个面之外,阳台柱子、扶手等无关的构件或不能强调为面的构件,使成黑色并减弱,不影响对面与面之间联结特征的夸张表现,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设计中应予强调夸张的正是这些部位。3、形态的结构特征形态的构成不可能脱离具体的结构形式而存在,在形态的基本操作训练中应熟悉各种结构特征。比如线材可以张拉、结网,组成框架;板材可以折成空间的结构,弯成拱壳,围合空间;线、板、块材都可以组合、叠积。通过各种结构性操作,形成新形态。形态的结构特征不同,反映出形态内在形态力的不同,使形态体现出各种有个性的情态特征。比如线构成因为其充满弹性而有紧张、空灵、轻快的感觉,面构成具有表面的广延性和空间的包容性,块构成具有重量感,显得充实、稳定……,在形态操作中对于这类由结构特征引起的情态特征,应充分利用,加以强调,甚至夸张变异地运用。-27-n§3-4肌理武威放材料特征形态操作是对实际材料的操作,而概念元素、视觉元素的变化亦必须依附于具体的物质材料而存在,这牵涉到物质材料的材质特征。进一步的形态设计训练,离不开对材料质地、加工和肌理状态的研究。物体材料的不同质地和表面纹理的不同编排,反映了物体的物质属性,这种色泽,质地和纹理编排称为肌理。1、质感和肌理一般认为质感是肌理的同义词,把肌理理解为人对不同材料质地单纯的感受和描绘,这是强调了肌理作为物质的表现形式这个方面,这样的认识是重要的。我们可以把“肌”理解为原始材料的质地,把“理”理解为纹理起伏的编排。2、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因物体表面的色泽和花纹不同所造成的肌理效果称为视觉肌理。因物体表面光糙、软硬、粗细等起伏状态不同所造成的肌理效果称为触觉肌理。-27-n3、肌理的尺度肌理与视距的关系即肌理的尺度概。4、肌理的创造肌同质,理有序,是创造肌理形态的总的原则。获得视觉肌理的方法很多,如绘图中各种干或湿、迅或缓、有规律和无规律的笔触都能成为一种肌理;同样,利用拓印、喷洒、渍染、擦刮、熏灸等等各种特殊方法也可以创造出视觉肌理来。拼接,是创造肌理形态的又一个手段。任何相似的东西(小到种籽、砂粒,大到门窗、阳台、甚至更大),粘贴在某个表面上都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有规律的起伏状态而形成肌理效果,并且只要有序就能产生美感。建筑设计中各种表面上重复的构件,如能从起伏编排的肌理概念出发来进行组织,将能造成更好的视觉效果。改造肌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征进行各种加工,比如皱褶、搞打、针刺、贯孔、切折,或其它方法,使其原有的肌理状态有所改变,造成新的起伏状态,应是创造肌理形态的主要方式。-27-n第四章形态的组织认识形态本质和掌握形态形成、操作规律,是为了组织好的形态,形态设计中构成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但由于人的感知心理以及工业化生产的特点,这种变化必须单纯,即尽可能用简单的构造去认识组织对象。要使形态组织得单纯,一是构成要素要少,二是变化连续不可分割,三是形象明确肯定。我们以这些原则来处理设计对象形态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就容易形成单纯化的、协调统一的、便于识别的设计形态。§4-1完形和单纯化1、形态感知心理人们主要是靠视觉来感知形态的。视觉的感知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感知对象发出或反射的光波被眼睛捕获,这是物理过程;二是视网膜接受刺激送达大脑,这是生理过程;三是大脑皮层对刺激的解读,这是心理过程。视觉感知过程是一个物理——生理——-27-n心理的综合过程。感知心理学对这个综合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人在观察对象时眼球在迅速转动,视线快捷地扫描对象,为了便于识别,视线对形态边缘和转折联结的部位扫描较多,而对大面积区域则一扫而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光刺激视网膜时所引起的电流状态,发现在视网膜上图像的周边被连结并逐渐扩大,形成视诱导场。诱导的强度离图像越近就越强,而在形态转折处诱导线加密。这个研究表明,单纯化视知觉在接受对象时的基本法则,对于过于繁复杂乱的形态,视知觉会因感到疲劳而气绝接受,人们便放弃了认知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单纯的形态容易识别,也易于记忆,而复杂的形态不易被认知,在记忆的过程中也往往被逐渐单纯化的原因。2、相似模式与同一性人们识别形态的基本点是把形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如果区分不出来,形象含混不清,认知的过程就不复存在,更谈不上组织好形态。识别形态的第一种模式是相似模式。这种相似模式的心理过程,把各个个体的修改暂时抹煞了,而它们之间所具有的相同的因素加强了个体之间的联系,这就使心理过程单纯化了,形态则便于理解。这种使形态单纯化的模式,在形态设计中可称为同一性原理。同一性指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按同一性原理处理的形态具有调和的特点。3、接近模式和连续性-27-n被经常在一起体验到的感觉材料由于互相接近,而产生为单一的效果,那么它们就易于同时被再次体验到。比如条件反射实验中,铃声与食物的多次反复。多次见到A后面是B,这样两者的接近,就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单一了,被从世界的其余部分中分离了出来,被看成一个整体。这种心理过程便是接近模式。对于形态的感知道理也相同,可以称为连续性原理。连续性指形态局部的变化与整体之间的内在关系。连续循序的变化使形太每个局部都变得不可或缺,因此强化了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使整体形态单纯化。4、趋合模式和一体感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种趋合的心理过程可以填补空缺,产生整体的知觉,使形态完形。事实上我们经常是先看到、知觉到代表了整体的部分,或者甚至只能一个个看到局部,对于整体的知觉是靠我们心理上的趋合反映而形成的。如果看到这些有代表性的部分就可以想象整体形态,那么整体形态必然是单纯化的。我们把这种道理称为一体感原理。一体感受指部分代表整体。由于有能够代表整体的部分存在,使整体形态趋于单纯,造成一体感。-27-n§4-2冲突和复杂性1、表意性的形态和形态的表现力形态是有表现力的。什么形便有什么态,形与态不能分离。学习形态设计必须研究形态的表现力。表现力在这个概念层次上相当于一种戏剧性因素,而所谓戏剧性便是冲突,各种各样的冲突。2、形态力的冲突空间中每一个基本形态都直接呈现占有空间的意图,它们看起来似乎都蓄有能量,似乎都在推进或撤回,这些占有空间的力是如此强烈,以致我们刚一看到这些形,就产生这种感觉。形态对空间的这种占有倾向,我们称它为空间感。空间感不是指空隙、余白,指的是形态向周围扩张的心理空间,是一种势头,是形态给予人们的潜在的视觉、触觉和运动感觉,它基于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物理量的经验,形成既依存于物理量又超出物理量的心理空间。第五章 空间形态-27-n§5-1空间的形成1、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和泥做罐子,开凿门窗盖房子,利用了实际材料,目的却是内部能容受的空虚。从形态设计中操作的手段和过程的角度来讲,实体形态是积极形态,依附于积极形态而存在的空间是消极形态。然而,如果以使用目的角度来讲,操作的重心就转向空间,在设计中空间便转为积极形态,而实体形态则下降为消极形态。2、垂直方向的限定限定一个空间无非从两个方向来动手。一是水平方向,由于有重力,首先需要有个底面,上面再复一个顶面,便能限定出空间来。另一是垂直方向,周圈围合起来就限定了空间。用垂直方向构件限定空间的方法有“围”和“设立”。围 围是空间限定最典型的形式。围造成空间产生内外之分,一般来讲,内部空间是功能性的,用来满足使用需求。-27-n设立 物体设置在空间中,指明空间中某一场所,从而限定其周围的局部空间,我们将空间限定的这种形式称为设立。3、水平方向的限定用水平方向的构件限定空间的方法有“覆盖”、“肌理变化”、“凹”和、“凸”和“架起”。覆盖 覆盖是具体而实用的限定形式,上方支起一个顶盖使下部空间具有明显的使用价值。肌理变化 越是必须的条件,越往往容易被忽略,我们可能忽略了地面也可以作为限定空间的手段。迎宾铺上地毯,为贵宾设置了特定的行动空间,野餐铺上布单,为一家人造出一个独居的所在。凸 将部分底面凸出于周围空间是一种具体的限定,凸起是常用的限定空间的方法,限定范围明确肯定。凹 凹进与凸起形式相反,性质和作用相似。被限定的空间情态特征却有不同,凸起的空间明朗活跃,凹进的空间含蓄安定。这便是舞台与舞池的不同,舞池凹进鼓励参与,舞台凸起,上来就不容易。形态操作中应根据对象不同的表意要求进行选择。-27-n-2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