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2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外室内设计简史介绍
中外室内设计简史本课程内容:上篇中国部分一、前言二、中国古典室内设计三、中国近代室内设计四、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下篇国外部分:一、国外古典室内设计风格二、国外近代室内设计风格三、国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参考书目:《世界室内设计史》(美国的约翰·派尔)《世界室内设计史略》(刘森林)《中国室内设计史》(霍维国)《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史》(杨冬江)上篇中国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室内设计(空间环境)的起源——原始社会时期第三章室内设计的萌芽与发育——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第四章室内设计的雏形———秦汉时期第五章室内设计的发展(发育)——魏晋南北朝时期第六章室内设计格局的形成——隋唐五代时期第七章室内设计格局的成熟——宋辽金时期第九章传统室内设计的完善与终结——元、明、清第十章近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发展与繁盛第一章绪论一、室内设计的重要意义二、中国室内设计的重要历程三、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四、本课程考核方式及授课学时一、室内设计的重要意义1、室内设计专业的成立2、学习室内设计的重要意义(1)是什么(2)为什么(3)为了什么n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二、中国室内设计的重要历程(一)中国历史的进程(二)中国室内设计的重要历程中国历史的进程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时期——宋辽金西夏时期——元朝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中国室内设计的重要历程:1、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原始社会——明清)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史经历了两个转折、三个高峰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时期——宋辽金西夏时期——元朝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2、中国近代室内设计(1840——1949)中国近代室内设计的重要特点是,中式风格的发展与延续,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萌芽即西风渐进。3、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迅速发展(1949年至今)室内设计专业的独立,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飞速发展,同时,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室内设计风格所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下的绿色生态设计,将成为21世纪中国室内设计探索与追求的方向。三、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1、室内外空间的关联性2、室内空间组织的灵活多样性3、装饰与陈设元素具有综合性4、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5、装修与装饰手法上具有象征性6、寓于伦理的严整布局四、国外室内设计风格的重要历程(一)古典文明——希腊与罗马(二)中世纪时期——拜占庭、中世纪(三)文艺复兴时期(四)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五)新古典主义与复古风格(六)工业革命与维多利亚时期(七)新艺术运动与维也纳分离派(八)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第二章室内设计(空间环境)的起源——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朦胧的设计意识(室内设计的起源)一、社会背景:原始社会又叫石器时代(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旧石器时期n人少禽兽、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群居生活、过着渔猎、采集的生活,农业、畜牧业尚未出现。人类的审美意识处于初始的状态,有了简单的人体装饰。新石器时期:人类进入了半开化、半文明状态时代,学会了种植,并开始驯养家畜,能够磨制石器,并掌握制陶技术。重要的文化遗址有早期的浙江的“河姆渡文化”,中期的河南“仰韶文化”,晚期的“龙山文化”等。二、建筑概况与规划人类最早的栖身之处是树居、崖下和岩洞。原始建筑:巢居和穴居从穴居到地面建筑的演化:断崖上的横穴——坡地上的横穴——袋型竖穴(临时遮掩)——袋型竖穴(活动顶盖)——袋型半穴(屋)——直壁半穴——木骨泥墙——地面之屋(室)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与精神生活有关的建筑“大房子”→宫殿庙宇→祭坛陵墓→葬墓建筑平面规划1、平面形式圆形——矩形——圆形、矩形平面杂处群体,方式有两种三、室内空间布局四、装饰与陈设1、三大界面的装饰(1)地面——夯实——用火烧过的土块做垫层——地面、墙面用白灰涂抹。(2)墙——树枝编成——火烧的土墙面和白灰面——土坯墙(夯土墙)(3)室内装饰:有简单的装饰图案(圆点、平行线、墙裙等,颜色多为黑、白、红)2、纹样(1)抽象出来并逐步符号化了(2)属于纯装饰而无具体内容的几何纹样,具有巫术和图腾的含意。3、陈设原始社会的工艺品以实用为主,它们都不以室内陈设的面目出现,表现为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或器物。但是它们被置于室内,客观上也具有陈设的意义。并为以后的室内陈设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1、陶器2、漆器3、茵席第三章室内设计的萌芽与发育——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夏商、西周时期——进入文明时代一、社会背景奴隶社会阶段,又是青铜时代,西周的版图已近我国现今版图,西周是奴隶制完备与衰落时期,也是华夏民族进一步融合、国家巩固统一的时期。二、建筑概况与规划1、建筑概况:城堡、城市、宫殿、庙宇和墓葬。(这些建筑更加适合于“礼”的规范)2、建筑平面形式平面大都是大尺度的矩形,有前廊、围廊和回廊围成庭院,大门基本位于中轴线上。三、室内空间布局n此时的建筑“开间”的概念已经明确,空间功能分区也更加合理。空间分隔已经有了堂、室、旁、夹室的说法,是中国宫殿“前堂后室”或“前朝后寝”的雏形。夏——堂和室在同一建筑内商——堂和室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建筑内周——在商的基础上形成了建筑群此时的建筑空间特点:1、功能划分更加明确2、与功能性质相关,分别采用了开敞式空间和封闭式空间。3、房间比例良好,差不多2比1,和1.5比1之间。4、突出了“堂”地位,“堂”大,“室”小,主次分明,符合功能需要。5、回廊设置合理,不仅有保护墙体的作用,又是必要的交通面积和内外空间的过渡。6、内外空间的关联此时的建筑差不多都用庭院式布局,一般是两进,对称的四合院。庭院作为室内空间的延伸与补充,不仅有使用价值,在心理和艺术上也有重要的作用四、装饰与陈设1室内三大界面(1)地面、墙面都是用细泥掺和砂子、白灰涂饰过,同时墙面还以彩绘做美化。(2)地面装饰,一般人家涂黑色,天子涂红色。(3)木构件有彩绘、雕刻。(此时的建筑可以明显的划分为台基、屋身、屋顶)2、纹样1)、自然界中实有的现象2)、自然界中实有的生物3)、现实生活中实有的器物4)、看似动物但现实中却不存在的神秘纹样。3、陈设1)、陶器、漆器、织物(绢、纱、罗、锦缎和刺绣)。2)、铜器:多为礼器,是通民神用的。3)、照明:烛4)、家具春秋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转折点一、社会背景1、奴隶制度走向消亡——封建社会逐步建立和巩固时代。2、由青铜器——铁器时代3、社会处于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各自称王称霸的时代。4、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频繁,但教育普及,学术讨论很浓,阴阳、法、道、儒、墨百家争鸣,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军事、文学、医学、艺术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二、建筑概况与规划建筑概况1、宫殿大多数为高台建筑,重要的均布置在中轴线上2、斗拱应用普及3、屋顶(宫殿)几乎全用瓦4、园囿观念形成,以宫苑结合的方式建造皇家园林的做法形成风气。n建筑平面规划平面形式:平面形式多样。三、室内空间布局1、住宅出现“一堂二内”的雏形2、建筑内外空间的关联(1)回廊和庭院式布局已普遍(2)高台建筑与廊榭相通,互为补充,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要求,成为显示身份、夸耀霸权的象征。(3)园囿,不论以宫室为主还是以园囿为主,内外相通接近自然。(4)造园,人们不以简单的栽植、观鱼、游泳为满足,还力求使园中的空间组织更加有秩序,更加有美感。四、装饰与纹样室内三大界面1、地面:出现铺地地花纹砖2、木结构由平涂到彩画3、壁画:不再纯粹是装饰,具有了教化功能。(天文、地理、山川、鬼怪、神灵、圣贤等)4、斗拱:斗拱更加完善、装饰丰富5、纹样:主要体现在建筑构件瓦当上。陈设与家具1、铜器2、织物(出现了分隔空间的帷幔)3、漆器:已经成为室内的家具、陈设和用具,工艺有嵌确骨和贴金工艺。4、灯具:铜灯5、盆栽6、家具:由于铁制工具的出现,卯使家具有了更坚实合理的结构。几:玉几、雕几、漆几、案等屏风:装饰考究,雕刻、彩绘等床、凭几、箱、案、架等第四章室内设计的雏形———秦汉时期秦汉时期——迎来第一个高潮一、社会背景秦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真正实现统一的国家。秦灭亡后建立汉朝,汉朝历史400余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历上第一个强大、兴盛而又统一的国家。二、建筑概况:秦朝的宫殿、长城和陵墓。汉朝在袭承秦制的基础上又有所新的发展:园林建筑、寺庙、官署、粮仓、祠堂及亭、榭等。秦汉时期的建筑特点:1、类型丰富2、充分掌握夯土技术、木结构技术成熟、楼阁建筑增多。3、中国传统建筑的构图方式基本确立“三段式”。n4、建筑规模宏大、群体布局受重视、讲究均衡、对称、重视、自然与人的关系。5、色彩与装修、建筑与绘画、雕刻工艺相结合,显示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艺术。6、汉朝末期兴起一批佛教建筑。三、空间组织:1、平面形式建筑特点主要靠体量大小和装饰繁简来体现。2、内部空间组织1)一般住宅“一明两暗”3开间房的特点:1、面积利用比较充分,使用合理2、将公开与私密空间划分开,基本满足分室的要求3、容易获得良好的通风和日照4、可以向两侧延伸,组成院落5、最适合我国的木结构体系2)大型宅第一般布局为前后多重院落,总体均取“前堂后室”的格局。3)宫殿一般以宫殿为主,附以园林或主体为园囿,内建殿堂与宫殿。3、内外空间的关联1)虚实转换:外实内虚、内实外虚、自由式2)远景近借3)天地相应四、装修与装饰1、界面装修墙壁:夯土与土坯混用(抹灰分三层进行)、壁画、画像砖与画像石。地面:普通做法、用砖铺地、黑红两色漆地、铺地毯。柱面:色彩或金银珠宝来装饰木构件,如藻井、梁枋、柱、斗拱、门窗等。五、家具与陈设人们依然席地而坐,因此秦汉是低型家具地高峰期。1、茵席类2、床榻类3、几案类4、箱柜类5、屏风类(坐屏、床屏、折屏)六、陈设:铜器、金银器、漆器、陶器、灯具、织物七、纹样:1、几何纹、自然纹、动物纹2、文字进入装饰或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图案结合,开辟了装饰纹样地新领域。3、构图更加严谨、图案匀称、主次分明,更加图案化,复合形式美原则。n八、室内陈设格局:1、突出长幼尊卑的等级制度2、在方向上一般以朝南方向为贵第五章室内设计的发展(发育)——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社会背景汉朝灭亡后,北方形成多民族性的政权“十六国”,南方形成六朝的局面、总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分裂、纷乱与复杂变革的时代,是社会最痛苦的时代。因为政治上的黑暗,必然为宗权带来光明,在汉代极受推崇的儒学受到了冲击,佛教开始广泛传播,对中国历史的思想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反映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上。二、建筑概况这个时期的建筑没有因为战乱而停滞,只是建毁交替中变化,当时五朝十六国之乱,西域文化流入中国,尤以佛教为盛,此时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1、城市规划与建筑有突出的成就(除了重建汉之长安和洛阳外)还在北方新建了许多城市如盛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平域(山西大同)等。2、佛教建筑兴起:佛教建筑的数量迅速递增,由最初的几十所猛增至几百所至几千所几万所。这些佛寺精美富丽,在诸类建筑中成了仅次于宫殿者。佛教建筑→佛塔→石窟(礼佛、聚会、供人瞻仰,佛堂(讲堂)、僧院。3、园林有了新契机(由于士人阶层兴起、玄等思想和山水文学盛行)三、空间组织1、宫殿与民宅均沿袭秦汉形制2、佛教建筑的空间组织(1)中心塔柱式(2)覆斗式石窟(3)毗诃罗式(4)有檐式四、装修与装饰一、界面装修墙、柱、斗拱(上面做涂饰):“朱柱、素壁”、“白壁丹楹”地:土、砖为主(金贴地)顶棚:顶棚的做法除平顶外还有简单的藻井、多见于石窟。五、装饰1、彩画——许多木结构的表面都绘有绚丽多彩的彩画。2、壁画(殿堂壁画、寺观壁画、墓石壁画、石窟壁画)3、纹样:装饰纹样承袭了秦汉的一些传统,但是变异很大,突出之处是佛教的影响,增加了许多莲花、火焰、飞天等图案,主要体现在石窟壁画上。六、家具与陈设受佛教和外域文化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和西域工匠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希腊、波斯风格为一体的新艺术,对中国的家具和其他艺术门类都有较大的影响。(一)家具1、高型坐具——凳椅类、胡床2、床榻类——面积较大,可坐卧、饮宴、品茶、游戏3、茶几类——凭几、隐囊、书案n4、屏风类——图文并茂(渲染方式)(二)陈设1、瓷器——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此时,除青瓷之外,出墨釉瓷、白瓷、白釉挂绿彩瓷、淡黄挂绿彩瓷和黄褐釉瓷。2、织物:由于秦汉时期中国打开了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东西往来,波斯、拜占庭、叙利亚和埃及的一些风格要素出现在织物上,并大量应用于室内,成为室内空间分隔的主要组成部分。3、铜镜4、灯具——铜灯——陶灯——瓷灯——石灯并开始有了烛台。第六章室内设计格局的形成——隋唐五代时期一、社会背景隋唐使动乱了400多年的中国又一次进入统一时期,两朝共存32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唐代文化远播海外,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还是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对日本、高丽、阿拉伯、东罗马帝国乃至非洲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鼎盛阶段,但到了唐末由于五代十国的动荡,民不了生,经济萧条,人民困苦,国家又一次进入战乱中,直到宋王朝的建立,中国才再一次的恢复了统一的局面。二、建筑概况:隋唐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熟阶段,无论是在城市规划与建筑上,还是在宫殿、陵墓、佛寺、住宅、园林的营造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时期的建筑,在继承了两汉的成就的基础上又吸收、融化了外来建筑的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特点:1、富有独创的精神,而且无论是城市规划、单体建筑还是园林均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2、整体风格一致、具有朴实、豪爽的气质。不似后来的建筑,逐步走向纤细与繁琐。3、规模宏大,充分体现了这时代,特别是盛唐的内在力量。4、建筑的装修水平和相关艺术水平很高,绘画、雕塑等与建筑密切配合,成为完整的有机体。三、空间组织1、 平面形式:以间为组合平面的基本单元,故平面形式多为矩形或由矩形演化的形式。 2、内部空间组织形式(1)佛殿(石窟):利用柱廊、改变地坪标高、改变顶棚标高,使空间层次丰富多变。(2)住宅:住宅是多个空间地组合体,隋唐住宅内外关系明确,主次空间分明,整体布局紧凑,功能分区合理,在多个空间地连接。过渡等方面已经相当纯属。(3)陵墓:墓下一般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形成前堂后室的一个完整地空间序列。3、内外空间的关联:1)城市、建筑注重借景2)群体布置因地制宜3)院落外紧内松(外实内虚)4)宫殿、宅第空间地外延(广场和院落是宫殿、宅第的空间外延、补充与内部空间一起构成内外连通的大空间。n四、装修与装饰1、界面装修墙:主要用砖砌(宫殿和陵墓),墙柱、木板用白红两色做涂饰。地面:多铺地砖(素砖、花砖、多以莲花为主体)顶棚:露明(将梁枋椽直接楼于室内,不另做顶棚)。天花:软性天花、硬性天、藻井软性天花:用秸秆扎架或用木条为料做成骨架硬性天花:(井口天花)用于宫殿等较大的空间藻井:主要用于天花的重点的部位,如宫殿、坛庙的中央,特别是帝王的宝座或神像佛龛的顶部,渲染重点部位的庄严、神圣的气氛,并突出空间构图中心。(凡是王公以下屋舍不得用此法)五、壁画隋唐壁画出了具有装饰意义,更重要的是有其特定的教化目的。隋唐时期是我国壁画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有石窟壁画、寺庙壁画、宫殿补花和墓室壁画。敦煌莫高窟是盛唐时期的壁画:气魄宏大、构图精美、设色温暖、格调昂扬。充分反映了石窟壁画高峰期的风采,也代表了我国石窟壁画的最高成就。壁画题材主要以佛教为主。墓室壁画以唐永泰公主墓为著。从唐开始,卷轴画逐渐为人们所喜欢,至宋壁画渐少,卷轴画日多,题材也从人物向花鸟山水转变。六、家具隋唐五代是我国家具史上一个变革时期,它上乘秦汉下启宋元,既有融合又有吸收,唐代是我国高低型家具并行的时期。人们的起居习惯呈现多样并存的现象(席地跪坐、伸足平坐、侧身斜坐、盘足跌坐、垂足而坐等。隋唐家具内容丰富,造型雍容大度,色彩富丽洒脱,构图注重均齐对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1、椅凳类2、床榻类:卧具有床、榻、火炕3、几案类、桌类4、箱柜类:箱多为木、竹、皮质三种,柜主要有木制。唐至明清,箱柜的形式无多大变化,基本上均取平顶和顶,在棱角处以铜叶或铁叶包镶,并在正面装锁饰。5、屏风类:折屏和坐屏(流行于汉和南北朝、到隋唐尚未绝迹,但形式发生改变,由凭几——隐囊。七、陈设格局1、一人一椅,一椅一桌2、在榻前设案,脚下设踏3、以屏为背景特点是中心突出,主次分明,空间层次丰富,能表现出空间的内聚力。八、陈设:1、金银器(以金银器为食可得不死)2、铜镜:春秋(铜器时代)——战国铜镜(第一个高峰期)——汉代铜镜(第二个高峰期)唐代铜镜(鼎盛时期)——宋金时期铜镜(晚期铜镜)n3、陶瓷:出现了唐三彩,唐三彩以低温烧纸而成,主要由黄、绿、褐用得比较多故称唐三彩。4、织物:广泛用于宫廷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成为室内装饰褐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幔帐,形成一定的虚空间、做桌布、隐囊做小饰物。5、自然景物(根雕家具、盆栽引入室内)九、灯具:实用灯(瓷灯、陶灯、石灯)、宫灯、烛台十、纹样隋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思想意识开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为装饰纹样不仅提供了多样性的更大空间并使装饰纹样更加富丽丰富,清新活泼。隋唐以前,装饰纹样的载体多少都有一些局限性,如夏商周的纹样主要体现在青铜器上,秦汉的装饰纹样多体现在瓦当、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到了隋唐装饰纹样则全面表现于建筑、金银铜器和各类织物上。装饰纹样大体上有四类。隋唐时期,更加流行代隐喻性质的图案,比如连理枝、并蒂莲、同心结等图案,其隐语夫妻好合,爱情忠贞、生活幸福,在建筑装饰上常用石榴、核桃、柿子等图案,则暗喻多子多孙,是是如意,多福多寿,等意义。还有莲花图案具有圣洁的意义。第七章室内设计格局的成熟——宋辽金时期宋、辽、西夏、金——在两个高潮中承上启下一、社会背景唐末北方出现五代南方出现十国,使国家陷入战乱阶段,一直到宋朝的建立,中国重新得到统一。与北宋并存的有:辽(被金灭),西夏(被蒙古灭),金(被蒙古灭),金灭辽之后又灭北宋——南宋,西夏、金、南宋均被蒙古灭建立元朝。南北宋共存321年,宋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处于中古向近古过渡的阶段,此时中国的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由于此时社会稳定,市民阶层随之兴起,进而推动了包括建筑、绘画和工艺美术在内的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所以宋王朝的文化艺术在继承前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在内容形式上都有所开拓和创新,故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二、建筑概况1、都城与宫殿宋代城市繁荣、手工业发达、市民阶层壮大,出现了灯火辉煌的夜市和早市,形成了按行业成街的情况,里坊和夜禁被取消,其他并存的辽、金、西夏基本上保持唐风或与宋朝建筑接近。2、住宅建筑平民:贫民居住比较简陋、灵活朴素,多用长方形平面、歇山顶或悬山顶,大一些的多取四合院组合形式。宅第:外建门屋或乌头门,院内居住面积增加,回廊多被廊屋所代替。南宋时不少住宅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大多数依山傍水。园林:由于宋代商品经济繁荣,使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倾向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市民文化和文人文化。两宋的园林与唐代的园林存在很大不同,唐之前的园林主要以皇家园林为主,中唐之后,才有私家园林崛起,到了宋代,由于借助了文人和山水画的成就,私家园林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数量、质量均有提高,以至超过皇家园林,成为中国园林的主流3、特点n(1)此时的建筑总体上看,仍然沿用隋唐建筑的方向发展,基本上没有开拓出新的局面(固手成规)(2)与隋唐建筑相比,市民阶层的兴起、务实、灵活、华丽、精致,关心现实生活,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3)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形制和做法逐步完整,北宋时颁布的《营造法式》,总结了木结构建筑的形制和做法,起到了规范和教材的作用。三、建筑空间1、宫殿与住宅基本上采取“工”字型。2、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在其空间形式上基本沿用隋唐,只是宋代商贸发达,餐饮娱乐建筑大增,且专门出现了各种行业街。3、寺庙建筑布局形式以塔为中心或以佛殿为中心。特点:(1)山门和主殿采用楼阁形式(2)出现了“龟头屋”(3)“工”字型四、内外空间的关联1、更加重视选址在园林建筑与住宅建筑中表现非常明显,注意景物之间的联系,已经形成借景、对景、露景、隔景等手法,这样堂可隔湖与山相望,堂可以与湖中的建筑相对,堂前地面或水面有石供赏,大多数住宅无论是权贵别墅还是平民茅舍大都依山傍水,贴近自然。2、改善店与街的关系在唐代实行里坊街制,居民被限制在一座坊墙内,在街上只能看见坊墙,而无法看见住宅,市场也被局限在几个指定的坊内,到了北宋,商铺和住宅以直接向大街开门。3、景观建筑增多五、内部空间的变换(一)水平方向上的变换1、增加开间和进深的数量2、减柱与移柱3、内部放置扇面墙,用以划分空间或形成主景的背景(宫殿中常用)。(二)垂直方向上的变换中国传统建筑中,多层与高层建筑较少,在垂直方向上转换空间,以满足特定功能要求和此前少有的环境。六、装修与装饰1、顶棚:与唐的风格基本相同,只是在藻井的造型上变得比唐更复杂些,层次丰富一些。2、彩画:以青绿为主调,不似以前多用红、黄暖色。3、斗拱:渐渐转为装饰构件,纤细柔弱、种类繁杂、不像唐厚重。4、雕刻:雕刻技术成熟于唐至宋已广泛用于室内外。(石雕、木雕、砖雕)七、壁画:宋辽金西夏时期的壁画已走向衰败。八、家具高型家具普遍流行起来。出现了新的家具(圆形和方形高几、炕桌、儿童椅、桌,适应宴会要求的长桌、连排椅。特点:简洁、挺秀与唐代的富丽、豪华大不相同。1、床榻类:由唐代的庞大和厚重转成灵活、轻便、实用。床大多数没了围子。n2、桌、案类、矮几逐渐被高桌所代替,方桌与条桌普及3、箱柜类:种类基本沿用唐代,造型比唐代简洁更加讲究实用。4、屏风类:屏风普及,是家具组群中即为重要的角色。5、架子类:衣架和盆架。6、凳椅类:普遍使用其造型、高度、结构与现代椅子接近。九、陈设1、陶瓷2、金属器3、漆器4、玉牙雕刻5、织物6、书画与小摆设厅堂内以古今书画来装饰,甚至在室内多数界面和各个角落都有书画的存在。十、灯具早在晚唐时期就已经出现灯火辉煌的夜市,北宋汴梁商铺临街,昼夜经营,更为灯具的进步提供了条件。十一、室内布局一般厅堂常在屏风前面的正中放置座椅,在其前方两侧各置相对的四椅或仅在屏风前边放置两个圆凳,以供宾客对坐,书房与卧室的家具常采取不对称的形式,没有固定格局。第九章传统室内设计的完善与终结——元、明、清元代——承袭传统,略有变异一社会背景元统一北方各部落后又灭南宋统一中国,当时在莫北崛起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不仅统一了中国其势力直至中亚、西亚、俄罗斯和东欧等地,猛烈的冲开了东西文化的隔墙,各国代表都出现在元朝的宫廷之上,使中西方得到一次从未有过的公开、广泛的交流和学习,互通有无。同时宗教被允许自由发展,民族大融合时期。二、建筑概况元代的建筑呈现出多元形式元代建筑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中原文化,二是莫北各少数民族的影响,与此同时元代建筑还受西域、欧洲和伊斯兰文化的影响。1、元大都宫殿基本上继承唐宋宫殿的形式2、元代平民住宅多取蒙古毡帐的形式总之元代建筑既有继承,略有发展。三、空间形式主要两大类毡帐、木结构建筑、砖石结构的伊斯兰建筑四、装修与装饰1、元代建筑地面铺砖、瓷砖、大理石、更多是地毯2、墙面、柱面有以云石、琉璃装饰,还常常包以织物,甚至饰以金银,大量用金箔。3、建筑中广泛刺绣,间用雕刻。4、元尚白色,以白为吉,元宫殿装饰豪华富丽,许多直接出自外国匠师之手,这在此前也是少有的。n五、壁画元统治者崇尚薄葬,墓室建筑简陋,随葬品极少,倒是有些官员,按汉族礼制安葬,不仅建规模较大的墓葬,还绘有水平很高的壁画,但流传下来的很少。六、家具家具无较大变化,只是在类型结构和形式上略有变化。七、陈设1、金银器2、瓷器3、织物(在丝织物中加织金银线)毛织品是元朝最为常用的织物,帐幕、地毯、挂毯、天花、挂画、屏风。 蒙古包内正中央是火灶的位置,被认为是火神的位置,因而特别受人尊崇。正对门的北边或西北边位置即上首,正面座位最为尊贵,上首位置上方紧靠墙(哈纳)的地方供奉着佛祖、成吉思汗像、或挂着家族的相片等。日常男主人或客人坐上首,以门、火灶上首为中轴线,西半边是男人们的位置,东边是女人们的位置。靠西边放男人的床铺,靠东边放女人的床铺,靠门的西侧放置马鞍、马具、火箭、靠门的东侧面放置碗橱、炊具及妇女用品。明清时期一、社会背景元灭建立明朝,明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社会各个方面都得以发展,在经济方面由于郑和七次下西洋与非洲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到清朝,中国封建社会出现金额一次繁荣即康熙盛世的局面,这个时期国家处于长期统一的时候,国内各个民族和平共处,生产取得很大的发展,是个各民族文化大交流的重要时期,但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急剧涌入,中西文化又一次出现碰撞。总之,明清时期是中国的两个最后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晚期,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也是中国古代古典室内设计的完善与终结时期。二、建筑概况明清建筑,在沿续古代建筑传统的同时更有所新的突破,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高峰。1、都城与宫殿:明清的都城与宫殿,充分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集财力、物力、人力,其成就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为世界瞩目。宫城(皇帝听政、主持大殿和帝后起居)皇城(太庙、南海、北海、景山、衙署、宅第)内城(店铺、佛寺、兵营、居民)四角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明清的都城与宫殿的规划,以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为基准,以宫城为核心,是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充分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并符合封建的礼制。3、皇家园林(长春园、避暑三庄、圆明园、颐和园)圆明园以风景多而获万园之园的美誉,在建筑形式上兼容中西特色。颐和园以万寿和昆明湖为主体,利用天然地形建造,其景色变化万千,规模巨大,表现了高超的造园水平。4、私家园林明中期以后,私家造园风气日盛,主要集中在商业发达的南方,其中一苏、杭、杨为最盛,其特点与皇家苑囿不同,是采取“以小见大”的造园方式。n5、宗教建筑明清时期,汉、臧、回宗教建筑均有发展。明(北京的五塔寺)清:拉萨的布达拉宫,依山而建,直至山顶,高到110m,挺拔威严,色彩绚丽,是一座宫堡式大型寺院建筑群体。伊斯兰教建筑在明清时期发展得很具有中国特色。如:回族的礼拜寺、维吾尔族的礼拜寺等。7、住宅建筑:明清住宅多种作样,即多元化发展。汉民族:1)北方的院落建筑2)南方的院落3)南方的天井民居4)福建客家民居5)南方自由民居6)西北窑洞式民居三、空间解析之一(宫殿、坛庙)空间解析:1)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关系2)单个空间的形体3)多个空间的组合重要的是解析空间形成的背景与内涵1、宫殿类:宫殿的院落布置特定的文化观念:1、“庭院深深”可以增加皇宫的威严感2、不同的庭院,具有不同的功能3、“庭院”可以烘托气氛,是主体建筑更加高大4、“庭院”可以看作是殿堂功能的延伸2、坛庙坛是古代祭天神的场所,是在平地上堆砌一个高台。庙是古代祭祖、土地的地方。北京天坛是坛庙的代表,而在天坛的建筑群体中祈年殿是天坛中最重要的建筑。平面呈圆形,有“天圆”之意。其主题是赞颂至高无上的“天”,建筑群体的面积比紫禁城大几倍,但建筑密度很小,而且都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下,让进入天坛的人有一种离人世已远,距天神已近之感。祈年殿的设计多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祈年殿是作为祈求五谷丰登的场所,所以多处运用了与农业节令有关的数字。3、陵墓“明十三陵”是明清帝陵的代表,它采用成团的布局方式,以成祖长陵中心,将其他各陵环形布置周围,共用神道,整个陵区犹如三重进深的院落,体现帝王“虽死犹生”仍在理政的主题。四、空间解析之二(王府、居民)1、王府此时的王府均取“前朝后寝”的形式,殿堂平面多为工字型,总体仍取院落的布局,但往往有中、东、西几路。每路又有两进或三进等多个庭院。清代王府几乎每府都有花园,其规模和造园水平均列北京私家园林的前列。2、民居:n北方的四合院(山西日子型大宅)南方的院落居民南方的天井民居福建客家民居南方水乡民居西北窑洞式民居新疆维吾尔族民居川藏藏族民居草原毡包民居五、空间解析之三(园林建筑)明清园林:主要有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二者有明显的区别但都因是园林,仍然有许多共性,并同宫殿、民居有明显的区别。园林建筑特点:1、常采取院落形式但比一般的民居自由更加注意与周围环境的结合。(封闭与开放)2、园林中建筑无论那一种建筑都有多种功能。3、一般园林中的厅堂,位置突出,可以利用堂前的开启的隔扇,能把室内外空间自然的联系在一起4、明清的园林追求的是良好的景观和朝向,讲究宽敞疏朗、曲折错落、虚实相间、聚散有致的布局。六、装修与装饰明清时期建筑装修与装饰迅速发展,并已成熟。官式:宫殿、坛庙、园林、王府、民居和店铺、民式:祠堂、寺观、民居、明清的建筑等级森严,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级别的建筑,其装修、装饰大不相同,如在建筑中有大式建筑与小式建筑之分。大式建筑一般是指有斗拱的高级建筑,小式建筑是指没有斗拱的建筑。1、界面装修(一)顶棚顶棚:井口天花(硬性天花)、海漫天花(软天花)、藻井、露明、纸顶1)井口天花在方木条架成的方格内,设置天花板,在天花板上彩绘、雕刻或裱糊等。2)藻井:斗四、斗八和圆形多种(宫殿、坛庙、御座、佛坛)用色以青绿为主,正中画圆的图案,图案多以龙凤仙鹤与花居多,代表太和殿,天坛的祁年殿。3)海漫天花(软天花)在方木条架构的框架下面,满糊棉磅纸或娟再在其上绘制井口天花的图案。4)纸顶简易的大式建筑,可在方木条格框架下面直接糊纸,作为低层再在其上裱糊大白纸或银花纸作为面层。纸顶一般用于一般住宅、其骨架往往不是方木的而是高粱杆绑扎的。5)露明(二)墙面与柱面1、清水或抹白灰n2、裱糊(小式建筑常用大白纸称“四白落地”,大式建筑或比较讲究的小式建筑可糊银花纸有“满室银花、四壁生辉”的意义。3、护墙板(墙裙)在其上作木雕、刷油或裱绵段柱面:油饰(京城一带尚红)清中期后,又逐渐按柱的断面形式分颜色如圆柱——红色(住宅或圆林回廊的)方柱---绿色(三)地面:砖地面有平素模的也有模制带花的。2、雕饰砖雕、石雕、木雕木雕——室内分隔空间、美化环境的必要要素。室内木雕(隔扇、罩、梁柱、垂头花牙子)梁柱雕刻——目的是软化结构,一般用比较经济简便的手法(结构功能与美观功能)3、斗拱与唐宋元相比其变化的特点:1)尺度变小、高度降低、出挑减少、外观由硕大变纤小。2)斗拱结构数量变化.由唐一朵没有到宋二三朵直明清最多11朵,使檐下斗拱密密麻麻,再无疏郎的感觉。3)结构作用失去大半渐渐成为纯装饰。4)斗拱的种类、用料和做法高度标准。5)斗拱彩画以青绿为主七、彩画明清是展示建筑美及室内花饰的高峰时期,其手段之一就是大量用彩画。明彩画特点:(与宋清彩色相比)1、绘画部位不再以斗拱为重点.而是以梁、擅、枋等柱头以上的部分为重点,就斗拱上的彩画.最多只做单色平涂或单色退晕。(以前那种满铺花斗已不见)2、梁、擅、枋上的彩画已经有定式,明显的特征是中间一段不画图案。3、所用颜料为矿物质颜料,如石青、石绿、银朱等。不象清代那样参兑白粉,故艳丽而沉稳。4、不再大片用白地,也很少用红,尤其慎用金色,只真正的“点金”。清(沥粉贴金,大点金或混金)5、明代彩画以纯净偏绿的调子为主,宁静、谈雅风格。清代彩色特点:1、色彩反差大,华美艳丽的特点。2、图案修饰多样,不同的部位善于用不同的图案尤其是喜欢使用寓意的吉祥图。3、形制严密,有明确的等级,明确规定不同等级的彩画,在室内、格式、设色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4、工艺独特、有更强的艺术效果。5、斗拱、天花彩画以青绿为主色,垫板图案常为团鹤、龙凤、团花居多。八、空间分隔物空间分隔物是明清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种类繁多,又极具特色。分隔物:1、飞罩2、落地罩3、栏杆罩4、几腿罩5、炕罩6、壁沙7、博古架8、屏板(实木板)9、挂落10、帐幕n第十章近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发展与繁盛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在西方文化和设计思想的撞击与推动下,开始步入了近现代的发展进程。一、西方文明的渗透西汉时期——古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出现了第一次交流。14世纪初即元朝时期,由于元朝征服了欧亚大陆,使中西文化进了第二次交流。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有了中西文化的第三次碰撞。16世纪以后(明朝),西方的工艺饰品开始大量传入我国,到清朝乾隆期间,在北京圆明圆内建造了大量的“西洋式”建筑群,它的建成标志着欧洲的建筑与造园艺术首次被引入中国的皇家苑囿,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次大模规的兴建西式风格的建筑群。“西洋楼”大多采用汉白玉石柱,石灰墙面局部嵌琉璃花砖,屋顶则采用了中式宫殿的中琉璃瓦顶,建筑的平面布置(丁字尺)、立面柱式,门窗以及栏杆扶手等均为西式做法,但在局部的装饰细节中采用了部分的中国传统纹样,“西洋楼”的室内放有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赠送的家具,钟表和机械玩具,墙上悬挂着著名的欧州歌伯林工场生产的壁毯。颐和园中清晏舫,也是西式风格的建筑,如墙柱油饰或理石纹样作卷窗,镶嵌五色玻璃,地面采用花砖铺地等。二、传播的主要途径1、西方宗教的传播渠道2、殖民外交的传播渠道3、商贸活动的传播渠道1、西方宗教的传播渠道随着西方宗教的传入,教会建筑便开始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最早传入中国的是基督教——唐朝,元朝达到鼎盛。特别是1840年租界形成后,各国在各自的租界区内大批兴建教堂,其风格基本上是对西方教堂的移植,以砖木混合结构为主,室内普遍采用了西方教堂常用的复兴风格和罗马风格。2、殖民外交的传播渠道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各国纷纷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建立领事馆(英、法、德、俄、荷、奥、美、日)为了体现强国风范,外国列强在北京地区兴建的使馆建筑以殖民地和复古风格为重,室内外的装饰手法都转为统一,家具及阵设品主要从国外直接进口,但由于建筑的特殊性质,大部分中国百姓都很难接近,所以外国建筑出现对我国室内设计风格的演变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3、商贸活动的传播渠道中西商贸活动的开展是西方建筑及室内设计思想进入中国最主要的渠道,由于商贸的发展由此而出现了一系列公共性建筑,如银行、洋行、旅馆、百货公司、电影院、戏院及大型的房地产公司,一时间商号林立,中西游客云集,这些建筑的室内设计风格基本全部采用了当时最为时尚的室内设计风格。或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出现,如住宅形式基本取中国传统的合院住宅建筑格局,但在此基础上,采用了西方联排式住宅的整体组合方式(砖木结构混合)。三、中国室内设计由传统向现代转型1、外国租界区的形成租界作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基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民族屈辱感,但是,作为中国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最早、最多的所谓“国中之国”租界区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传播西方现代文明的作用,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室内设计思想正是通过在通商口岸及租界区的广泛传播,最终促成了中国室内设计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四、西方风格的影响n1、希腊与古罗马2、拜占庭与罗马风3、哥特式风格4、文艺复兴5、巴洛克、洛可可6、殖民式风格7、折衷主义风格8、新艺术运动风格9、装饰艺术运动风格10、现代主义风格五、中西交汇的混杂式倾向1、早期出项的西方建筑有很多都是外国使用者在缺少建筑师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记忆自己绘制图纸,由中国工匠按照中国传统工艺做法来进行建造,因此这些建筑也只能在大体形式上反映出西方的特点,在室内装饰时,这一问题反映的更明显。2、国人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倾慕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所产生的矛盾心理。六、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室内设计(一)形成期(1949-1959)(二)停滞期(1960-1977)(三)发展期(1978-至今)(一)形成期(1949-1959)1、现代主义思想的短暂延续(功能要求经济实惠简朴高效)2、“苏维埃风格”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当时国际流行的构成主义和现代主义思想被社会主义制度指责为帝国主义的东西而加以批判,根据号召,设计开始走向古典造型、民族形式及豪华装饰、纪念性和庄严性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内容形式。3、民族形式的探索在那个特定年代的历史时期,任何强调阶级立场、鼓舞斗争热情、增加民族自信心的呼吁都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响应。4、中国十大建筑推动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1)人民大会堂(2)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3)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4)全国农业展览馆(5)北京火车站(6)北京工人体育场(7)北京民族文化宫(8)北京民族饭店(这在50年代末堪称中国“五星级”饭店)(9)钓鱼台国宾馆(10)华侨大厦十大建筑开始,标志着中国室内设计已经逐步成为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十大建筑”的室内特点:1、立意上突出表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具有明显的纪念性。2、在形式创造上,借鉴传统设计方法,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人民大会堂的设计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采用中轴线对称“天水一色”“万丈光芒满天星”n等手法,体现庄严宏伟的气势,运用贴金廊柱,彩画藻井等要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运用隐喻手法,以太阳、五星、旗帜、麦穗、葵花等图案,表达政治性的主题,做到形式喻内容的高度统一。(二)停滞期(1960-1977)1、三年的灾害2、中苏破裂3、十年文革(三)发展期(1978-至今)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同国外交流与合作的逐渐增加,被隔绝近30年的西方现代思想与设计风格再次涌入国内,我国的室内设计重新走上了正确的发展的轨道,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文化传统和现代文明的不断融和,室内设计风格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1、传统复兴与本土文化的回归——民族形式的探索与地域风格2、现代与后现代语境——现代主义倾向与后现代主义倾向3、消费时代的流行元素——欧陆风情与简约与怀旧4、可持续发展观引导的绿色设计——环境、健康、经济、设计、规划、管理五、全球化的冲击与国际化的舞台背景下的多元化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今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设计师在对现代主义只要技术不管人情,所造成的后果进行反思的同时,正寻求现代文明、传统思想和当地特有的文化相结合,努力冲破原有的“现代化”概念,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设计作品。随着各种文化传统和现代文明的融合,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重要趋势,多元的文化也带来了现代设计观念和形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多元化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一、真实与虚假二、纯粹与混杂三、清晰与模糊四、简练与丰富一、真实与虚假实用,是现代主义的准则,也是他们评价一个作品是否真实的重要标准。门是为了进出方便才真实,窗是为了采光透气才不显得虚假。“形式随从功能”,现代主义认为只要功能好,形式就好,一个能完美地表达功能、结构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就会被人们理解接受。因此,现代主义醉心于真实地体现内部空间构成的合理性、结构的逻辑性和材料的自然性。实际上,现代主义的真实就是纯粹功利或功能的真实反映,否则就是虚假的,甚至是罪恶。但是,仅仅真实地表现单纯的功能,不是设计真实观的全部内涵。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而社会文化、人文精神也应是与其同步发展的。国外许多家庭的起居室虽然都装有空调的,但也配有壁炉,壁炉不再是为了取暖,壁炉已成为家庭的象征。因为它使人们想到温暖的炉边、可口的茶饭、安适的家庭,它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感受和向往。这种亲切的氛围、有趣的联想,一反过去单调贫乏的功能主义设计。所以说:“对现代主义来讲,某根柱子毫无意义,毫元价值,对后现代来讲,它却是探索和创造的产物”。实践告诉我们,设计除了基本功能之外,还有其他功能,诸如二次功能、三次功能,等等。拿一把坐椅为例,椅子坐起来应是舒适的,这是它的基本功能,但每个人在购买椅子时,就不会只考虑实用,还会注意款式的美观等等。如果是总统客厅里的坐具,那么就还要考虑赋予其庄严、气魄,以及民族文化特色等其他因素了。n所以,室内设计是包括了人的生理、心理、物质、精神等许多方面的综合性设计,其中有意义的装饰不仅反映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真实感受,而且折射出设计功能特定标准,又不可忽视艺术等其它功能的构成规律,克服现代主义对真实理解的局限性,从人的精神需求和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丰富和深化其内涵。真实与虚假二、纯粹与混杂“纯粹的形式--丑陋或美好--但要纯粹。”这是现代主义的诫条。但是,当今世界高速发展已使各种学科及流派相互渗透,技术与艺术高度结合,传统与现代趋于融合,现代主义纯粹的设计观念,不断地受到挑战和突破。当代世界文化具有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双重性质。所谓一体化是指现存的各种文化子系统间相互扩散、渗透,经过社会生活的过滤,各自又融入了新的文化形态,生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类共同文化意识和文化现象。所谓多元化,是指经过滤化了的各种文化传统在适应当代人类需要这一更高水准上,又保存了各自的文化特色,从而构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世界。这种双重性质引起了传统基因与现代元素的重新组合构成,产生了“混杂的形式”。各种“纯粹的形式”的混杂,其本身也是一种特有的形式。现在许多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就擅于把不同时代、地域、结构、尺寸、位置、材料、色彩、类型等形象片段糅合在一起,进行变异分割、提炼组合,以启发人们多种联想,满足多层次人们的各自需要。因此,设计师应允许抽象和传统的形式并存,并打破各自式样的连续性,使片段的内容相互冲突,创造混杂的无秩序,使之产生一种能量和兴奋。“混杂的形式”有着不同的组合方式。有时把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东西放在一起;有的把同一时代、不同风格的东西组合起来;有的把不同民族、各不相同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有的把同一民族、新的旧的、各不相同的东西结合起来,等等。例如贝聿铭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以中国的影壁、牌楼、粉墙、灰砖、天井、方圆母题、民间磨砖对缝的工艺,以及云南的石头、东北和山东的卵石作为传统的设计元素,用非传统的组合传统构件,给人以现代中国传统室内装饰的种种联想。三、清晰与模糊从空间上来说,现代主义追求空间的透明度和时空的感知,他们认为,空间“是由边界所抽象限定了的”,是清晰明确的。但是,随着人们追求城市空间、建筑个体空间和建筑内部空间的连续发展,对于确定的,明晰而一目了然的空间逐渐感到单调乏味,而对于空间的不确定性兴趣渐浓。因此,含混、渗透、多元的模糊空间应运而生。除了模糊空间之外,在设计的语义和符号上,模糊的表现手法也愈加受到现代设计师重视。这种模糊的表现表现手法主要的体现就是隐喻。所谓隐喻就是"把不同类的含义放在一起,使思想与身体的不同官能都满足。"通过隐喻使原来不同系统的事物或事件,在设计作品中经过观者的联想,使其形象地联结在一起,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涵义。例如日本一家舞厅,它看上去既象个舞厅,又象个手术室,也象个配有紧急出口的飞机机舱--到那里去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解剖自己,还是为了逃避现实?其含义似乎是含混的。或许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情,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但正是各种意义的叠加形成了室内环境深刻的综合效应。n模糊的手法还表现在把原来习以为常的形态尺度、材料组合、制作方法,以及风格等加以变异、混合、折衷,从而给人既熟悉又新颖的视觉效果。例如,上海金贸凯悦大酒店多处天棚应用中国江南窗花图案和瓦片为主题,融合了现代艺术装饰手法,制作了造型各异的透雕镂刻铜架装饰,给人以华丽而亲切的视觉效果。香港君悦大酒店大堂台阶两侧,设置了两个巨大的铜质香炉,配以灯光效果,使人觉得不同凡响。总之,所谓模糊的设计方法并不是设计者故弄玄虚,它不是盲目被动地,而是主动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挑选有意义的符号,清晰已知的信号,经过简化、变形等重新设计,并用新材料、新的施工方法或结构构造方法制造出来,作为传达新的整体意义的手段。四、简练与丰富简练与丰富是共存的,强调二者的联系是很重要的。从广义上来说,简练、洁净的设计形式是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向,从狭义上来说,简练的形式具有丰富的包含性,丰富的词汇融合在简练之中。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传统、民族、地域或自然等元素加以简化、提炼,再用新的手法组织这些简练了的形式,构成具有意义的新形式。例如,上海金贸凯悦大酒店钢琴吧,仅用中国古代铠甲造型组成的墙面装饰、几尊中式铜马即渲染了室内设计文化主题。这种道具式象征的表现手法,使室内环境气氛以简练的笔墨生动地表现出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练与丰富这对范畴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现代设计要克服现代主义所造成的单调乏味、缺少人情味的弊端,追求丰富、多层次、多方位的表现;另一方面,丰富的表现并不是无意义的堆加、华而不实的滥用,而是经过提炼、消化而升华了的,符合时代精神的简练形象。以上几组范畴,或者说是矛盾的对立面,不是几种不同的设计,而是一个设计观念或体系的不同侧面,我们不能、也无法分割它们之间的联系。在设计中我们既要否定现代主义片面反对传统和装饰的做法,又要反对忽视甚至损害使用功能的矫揉造作,我们要以“包容性”和“多元性”的观念代替“排他性”和“一元性”,从诸多不同方向上来丰富室内设计的语言,把各种有益的东西有自己的土壤中消化吸收,使我们的设计思维有更大更广的弹性与空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