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2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室内装修理论讲解(美学篇)第八章美感的心理要素-合肥室内设计培训方案
第八章美感的心理要素n美感形成的过程,涉及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要素。一、感觉与知觉主体必须首先通过感觉和知觉才能同周围世界发生反映关系,这是整个人类认识过程的共同特点。感觉和知觉,是进行理论认识或审美反映的基础。n1、感知的功能在理论认识过程和审美过程中,感知所发挥的具体功能不完全相同。作为感知的直接产物,并能保留和储存在记忆中的是表象。表象既具有直观性又具有概括性。在理论认识过程中,侧重于反映对象共同感性特征的一般表象占优势。一般表象再经过抽象,便形成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概念,成为抽象思维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基本单位。n在审美心理过程中,则是侧重反映对象个别感性特征的具体表象占优势。这种具体表象,由于不断渗入主体的情感和思想因素,成为既保留事物鲜明的具体感性面貌,又含有理解因素、浸染着情绪色彩的具有审美性质的新表象,即审美意象。审美意象可以看做审美心理的基元。感受一旦离开了审美意象,也就离开了感知的直接性与动情性,它就势必丧失自己的审美特质,而不复成其为美感了。n2、审美感官从心理学角度看,美感的门户是感知;从生理学角度看,美感的门户便是主体的各个感觉分析器。然而,人的耳、眼、鼻、舌、身等感官,在审美过程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在各种感官中视觉和听觉所起的作用最为突出,因而历来把视听两大感觉分析器称为主要的审美感官。n视、听感官不仅有着更为广阔的感知领域,而且还和人类的语言有极紧密的联系。语言作为人的交际工具,是在视、听感官的生理功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又能借助于语言取得日益深广的概括性和理解性,从而使这两大感觉成为突出的社会化感觉。n3、审美感知与日常感知的区别审美感知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有认识职能而不一定产生精神愉悦的日常感知,也正因为它具有更明显的社会化特点,具有更丰富的情意因素。具体说来,审美感知与日常感知有如下几方面区别:n首先,审美感知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们在感知客观世界时,之所以能形成表象并储存在记忆里,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情绪的帮助。人们在感知当下对象时,总要调动以往的经验作为补充,从而使过去经验中的情绪因素转而附着在当下的表象上,使得一般表象也会融入某种程度的情绪因素。但日常感知作为认识过程的起点,总是要求局限于对象自身,并服从逻辑概念系统的支配,表象中的情绪因素在此后的认识活动中往往遭到压抑。n审美感知则侧重于具体表象,而且这一表象要联系于主体的快感与不快感,形象记忆要伴随情绪记忆一同活跃起来,具体表象所带有的情绪色彩恰恰成为人们着意追求的东西,使整个审美感知过程笼罩着浓重的主观情绪因素。n其次,审美感知伴随着敏锐的选择力。日常感知也要求将对象从杂乱的事物中选择出来。但审美过程由于要求主体专注于对象的感性形式,而对象的感性形式又是千姿百态、生动活泼而富于变化的,因此更要求主体在欣赏时善于捕捉对象在每一瞬间所给予的印象,以及对象在运动中的每一精微变化,具有特别敏锐的选择能力。艺术家的审美感知往往带有专业的倾向,表现为专业性的敏感。n按照审美感知选择性的原理,在美的创造特别是艺术美的创造中,人们经常借助于特定的技巧技术,将主体的感知稳定地引向对象,使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使无关的感知尽可能被抑制下去,与特定对象有关的感知高度兴奋起来,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形成相应的优势兴奋中心,从而获得充分的感受。n第三,审美感知还有整体性的特点。感觉以反映对象的个别属性为特点,只凭感觉,并不能直接把握对象的整体。但各感官的感觉又不是孤立地进行的,不但各种感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对比的关系,而且感觉总是迅速过渡为知觉,即将个别感觉迅速组合为有关对象的完整映象。在实际感受中,人们总是将对象作为整体来知觉的。n审美知觉作为对事物感性面貌的整体把握,突出地表现着“统觉”的作用。统觉,指的是知觉内容和倾向包含着人们已有的经验、知识、兴趣、态度,因而不再限于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知。因为有统觉作用,主体就能将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意志的目的指向性融入于当下对象的知觉之中,使知觉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事物感性面貌本身,而附着特定的观念和情绪意义。n正因为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所以在艺术美的创造中,就必须精心处理形与神、动与静、虚与实、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等等之间的辩证关系,以便充分发挥欣赏者的统觉作用,让他们在有限的既定的形象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受。n二、想象1、想象的实质想象在审美心理中的特殊功能,表现为它能够借助情感的推动,把审美的感知和理解联结起来。想象的心理实质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之上的表象运动,即表象的再现、组合和改造。n2、想象的类型想象是一个有着广阔内容的心理范畴。它的初级形式是简单联想。简单联想又可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等多种形态。想象的高一级形式,则是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n由于甲乙两事物在时间、空间上相当接近,人们在有关经验中便把它们经常联系在一起,以致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一感受到甲便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这就是接近联想。类似联想是由甲乙两事物在性质或状貌上的某种类似引起的。建立在甲乙两事物性质或状貌对比关系之上的联想,称为对比联想。n称为“通感”的心理现象,也可以看作联想的一种特殊形式。所谓通感,就是指五官感觉在感受中互相挪移,各感官交相为用,互换该官能的感受领域。n上述简单联想包括通感在内,作为广义的想象,都要受到当下感知对象的引发,它是在直接感知时所产生的表象基础上进行的想象,离不开当时当地特定的生活经验。而更高一级的想象(即狭义想象,包括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则可不必依赖当下直接感知,它借助记忆所储存的表象,通过分析综合,创造新的形象。n再造性想象是根据他人提供的形象化描述——包括以语言或以其它物质手段所作的描述——在自己意识中构成新形象的想象。无须假借他人的描述,而是将记忆中储存的表象作创造性的综合,独立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形象的心理活动,称之为创造性想象。n3、审美的想象与科学的想象想象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决非审美感受所独有,科学也需要想象。但审美的想象与科学的想象有明显的区别。科学的想象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而且本身是一种感性抽象,其成果是以感性形式说明科学概念的“构架”,比如生物标本挂图、设计蓝图、模型等等。它既不需要形象个性的保持和发展,也毋需主观情感的渗入。n审美想象则不但以创造新的个性化的意象为目标,始终不脱离具体感性的表象活动,而且它同理解性和抒情性因素也是始终结合在一起的。审美想象的这些特点,使它在审美过程中,成为沟通感性因素和理解因素的桥梁。n三、情感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从审美感知开始,情感因素便介入其中。它广泛地渗入其他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情感色彩;它又是触发其它心理因素的诱因,能推动它们的发展,常常充当感知和想象的动力。情感对美感的形成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n1、定义情感和认识不同,它不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而是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所结成的关系的反映和评价。2、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的区别审美情感以日常情感为基础,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审美情感要求于对象的,已不单纯是个人主观需要的满足,而是审美需要、审美理想的满足,其中包含主体对审美对象理性的、社会性的评价,所以属于高级情感类型。n首先,审美情感作为一种精神性的愉悦,有别于单纯的生理快感。日常情感和生理快感的区别不太严格,生理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快感通常并不排除在日常情感之外;审美情感却要求“赏心悦目”,要在感官生理快适的基础上求得精神的满足。n其次,审美情感比日常情感往往包含着更为丰富、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审美情感来自主体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直观,它已经从直观的、狭隘的个人功利升华出来,孕涵着对于社会功利的把握。因此,它不仅在色调上比日常情感更丰富,而且在内容上比日常情感更充实、更深刻。所以,真正的审美情感的获得,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净化人的心灵,激发人们对于美的热爱和追求。n再次,审美情感由于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所以有着寓热于冷的情感再体验的特点,不象日常情感那样锋芒外露。n四、理解美感中存在理解因素,但它是有别于理论认识的特殊认识方式。1、审美理解的特点这种理性认识,不象理论认识那样确定;它始终渗透在感知、想象、情感诸因素之中,与之融汇一体,构成一种非确定的多义性的认识。它是多义的,难以用概念穷尽表达,所以审美的理解有着“可以意会而难于言传”的特点。审美理解寓于感性直接观照之中。n2、审美理解中的直觉人们何以能通过感性直接观照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了解呢?这与直觉能力有关。直觉,是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高级感受能力,是一种理解以后的更深刻的感觉。这种直觉能力的获得,既和人的感性经验的积累有关,也和两个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颜色、气味、形状等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外部语言或内部语言))的交互作用分不开。n首先,感性经验的原因。对象和现象的普遍联系,在人的无数次经验中反复呈现,在大脑中建立了联系;在这联系系统中,某一现象的出现可以充当另一现象出现的信号,引起主体的条件反射,这是人的直觉能力的较低的表现形式。丰富的经验再加上深刻的理性认识能力,还能把直觉能力发展到远较条件反射更复杂更高级的形态,使人们能凭借对某种现象的直接感知,略过无数中间环节,对复杂的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n其次,这种直觉能力也是两个信号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直觉,作为不脱离表象的直接感受,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据着优势。但是第二信号系统也在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心理学表明,作为感知直接成果的表象便是两个信号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第一信号系统的信号是形成表象的起点;表象成为概括性的映象,则是第二信号系统参与活动的结果。n两个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为观念和形象的融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这时,感性形象仍然是感性形象,它并没有转化为概念,但是它却已经转化为体现某种观念意义的信号,因而我们在观赏这一形象时,便能在直接观照之中获得对其中观念意义的理解。n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n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