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众传播学理论的室内设计研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基于大众传播学理论的室内设计研究

国内图书分类号:7-妙∥多易·z·国际图书分类号: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密级:公开年级2Q!Q级姓名奎连申请学位级别苎盔堂亟±堂僮专业遮让苎丕堂指导老师奎适量Ij数拯二零一三年五月四日nClassifiedIndex:丁彩多吕’砂·U.D.C:fIIlllIIIIIIIPIIIIIIMFIIIIfY2335103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MasterDegreeThesisRESEARCHONTHEINTEIUORDESIGNBASEDUPONTHEMASSCOMMUNICATIONTHEoIUESGrade:2010Candidate:LiHai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Speciality:ArtofdesignSupervisor:LiJiangMay.4,2013n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交通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使用本授权书。(请在以上方框内打“v”)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李歹夯指导老师签名:/名o/Ftgq:≯秒f>.6.1日期∥,3·多'’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工作(贡献)声明本人在学位论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或贡献如下:l、运用大众传播学理论对室内环境设计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一作品一受众”进行研究,得出三者是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整体;2、通过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四要素与室内环境设计的四要素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室内环境设计的过程即为大众传播的过程;3、通过类比大众传播模式,总结出室内环境设计的传播模式框架。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违反上述声明所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将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孝鹚日期:矽I>.6·I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页摘要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之一,类活动大部分是在室内环境中进行的,境在人的生存环境中至关重要。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传播活动就不会停止。人在室内中生活、学习、工作⋯⋯,因此室内环运用大众传播学理论对室内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是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中的新方向,近年来传播学蓬勃发展,本文也是从大众传播学的方向来来研究室内设计,希望利用传播学这门新工具,来剖析室内环境设计,给室内环境设计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启示。介绍了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以及传播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论证得出,室内设计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室内环境与建筑一样,在传播活动中充当“类大众媒介”,起着重要作用。对室内环境设计传播四要素进行分析,首先以设计师为主体的传播者的研究,分析了传播者的类型、指出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的任务,以及怎样提高传播者的专业素质等;其次分析传播内容即室内环境所承载的所有信息,也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有意和无意的表达,本章节对“信息"这一概念进行分析,也归纳总结性的提出了室内环境所承载的信息,功能的表达、美的表达、意义的表达;再次对传播媒介即室内实体空间的分析,清晰论述了室内环境作为传播媒介的媒介的性质,以及传播媒介系统的组部分;最后对室内环境受传者的研究,也就是室内环境的使用者。受传者问题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本文在此指出了受传者在传播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受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详细论述了受传者行为理论——“使用与满足",重点的分析了受传者选择信息的四个心理因素。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了室内环境设计传播模式。通过大众传播学与室内环境设计两者学科交叉的方法,把大众传播学理论应用到室内设计中,为室内设计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关键词室内环境设计;大众传播;信息;受传者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l页AbstractCommunicationisoneofthebasicphenomenonofhumansociety,SOlongasthehumansocietyexists,communicationactivitieswillnotstop.Humanactivitiesareconductedinindoorenvironment,indoorlife,learning,work⋯⋯Indoorenvironmentisessentialtohumansurvivalenvironment.Usingthedisseminationtheoryanalysisisanewdirectioninthetheoryofindoorenvironmentdesignoftheindoorenvironment,inrecentyearsthedisseminationofvigorousdevelopment,thisarticleisfromthedisseminationstudydirectiontostudyinteriordesign,hopingtousethiscommunicationtool,toanalyzetheinteriorenvironmentdesign,toprovidesomehelpandEnlightenmenttotheresearchtheoryofinteriorenvironmentdesign.Thisdissertationsummadzesthebasictheoriesofcommunication,researchandapplicationinarchitecturaldesignandcommunication.Itprovestherelationofarchitecturedesignandinteriordesign,processoftheinteriordesignisactuallyakindofcommunicationactivity,theindoorenvironmentandarchitecture,asthe”massmedia”incommunica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Analysisoftheindoorenvironmentdesignoffourfactorsofcommunication,thedesignersasthemainbodyofthecommunicators,analysesthetypes,communicatorspointedoutthatasthespreadofthemaincommunicationtasks,aswellashowtoimprovetheprofessionalqualityofcommunication;followedbyanalysisofthedisseminationofthecontentsthatallinformationofindoorenvironmentalcapacity,isalsothedesignerdesignthinkingoftheintentionalandunintentionalexpression,MotoAkisetsucarriesontheanalysistotheconceptof”information”,alsoproposedtheindoorenvironmentsummaryoftheinformationcardedbytheexpression,function,beautifulexpression,meaningexpression;againonthemediathatanalysisofindoorphysicalspace,clearaboutthenatureofindoorenvironmentasmedia,media,andmediagroup;attheendofthestudybythetransmissionoftheindoorenvironment,indoorenvironmenttheuseris.Areceiverisaneasilyneglectedproblem,thispaperpointsoutthereceivercenterpositioninthecommunicationactivities,recipientsarenotpassiverecipientsofinformation,buttheactiveparticipants.Discussesindetailthetheoryofbehavior~’’usesandgratifications”,focusesontheanalysisofthefourpsychologicalfactorsofcommunicatorselectioninformation.Throughtheaboveresearchshowthattheindoorenvironmentdesigncommunicationmode.Methodscrossandindoorenvironmentdesignthetwodisciplinesthroughthemassmedia,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II页themasscommunicationtheoryisappliedtotheinteriordesign,toprovidenewideasandinspirationforthestudyofinteriordesigntheory.keywords:InteriorDesign;communication;information;receiver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lV页目录第1章绪论⋯⋯⋯⋯⋯⋯⋯⋯⋯⋯⋯⋯⋯⋯⋯⋯⋯⋯⋯⋯⋯⋯⋯⋯⋯⋯⋯⋯⋯⋯..11.1研究的背景⋯⋯⋯⋯⋯⋯⋯⋯⋯⋯⋯⋯⋯⋯⋯⋯⋯⋯⋯⋯⋯⋯⋯⋯⋯⋯⋯⋯1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3研究的方法⋯⋯⋯⋯⋯⋯⋯⋯⋯⋯⋯⋯⋯⋯⋯⋯⋯⋯⋯⋯⋯⋯⋯⋯⋯⋯⋯⋯21.4论文的主要内容⋯⋯⋯⋯⋯⋯⋯⋯⋯⋯⋯⋯⋯⋯⋯⋯⋯⋯⋯⋯⋯⋯⋯⋯⋯⋯2第2章传播学理论概述⋯⋯⋯⋯⋯⋯⋯⋯⋯⋯⋯⋯⋯⋯⋯⋯⋯⋯⋯⋯⋯⋯⋯⋯⋯..32.1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32.2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简述⋯⋯⋯⋯⋯⋯⋯⋯⋯⋯⋯⋯⋯⋯⋯⋯⋯⋯⋯⋯⋯⋯⋯32.2.1传播中的五要素⋯⋯⋯⋯⋯⋯⋯⋯⋯⋯⋯⋯⋯⋯⋯⋯⋯⋯⋯⋯⋯⋯⋯..32.2.2传播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环节⋯⋯⋯⋯⋯⋯⋯⋯⋯⋯⋯⋯⋯⋯⋯⋯⋯⋯..52.2.3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模式⋯⋯⋯⋯⋯⋯⋯⋯⋯⋯⋯⋯⋯⋯⋯⋯⋯⋯⋯⋯..72.2.4几种基本的传播模式的图式⋯⋯⋯⋯⋯⋯⋯⋯⋯⋯⋯⋯⋯⋯⋯⋯⋯⋯一72.2.5国内外现现状分析⋯⋯⋯⋯⋯⋯⋯⋯⋯⋯⋯⋯⋯⋯⋯⋯⋯⋯⋯⋯⋯⋯.11第3章室内设计中的信息传播⋯⋯⋯⋯⋯⋯⋯⋯⋯⋯⋯⋯⋯⋯⋯⋯⋯⋯⋯⋯⋯⋯153.1室内设计的定义⋯⋯⋯⋯⋯⋯⋯⋯⋯⋯⋯⋯⋯⋯⋯⋯⋯⋯⋯⋯⋯⋯⋯⋯⋯..153.2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153.3室内设计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关系⋯⋯⋯⋯⋯⋯⋯⋯⋯⋯⋯⋯⋯⋯⋯⋯⋯⋯⋯163.4室内设计中的传播要素⋯⋯⋯⋯⋯⋯⋯⋯⋯⋯⋯⋯⋯⋯⋯⋯⋯⋯⋯⋯⋯⋯..163.5室内设计的传播特点⋯⋯⋯⋯⋯⋯⋯⋯⋯⋯⋯⋯⋯⋯⋯⋯⋯⋯⋯⋯⋯⋯⋯..17第4章室内设计中的媒介研究⋯⋯⋯⋯⋯⋯⋯⋯⋯⋯⋯⋯⋯⋯⋯⋯⋯⋯⋯⋯⋯⋯184.1作为类大众媒介的室内环境⋯⋯⋯⋯⋯⋯⋯⋯⋯⋯⋯⋯⋯⋯⋯⋯⋯⋯⋯⋯..184.1.1大众传播的定义⋯⋯⋯⋯⋯⋯⋯⋯⋯⋯⋯⋯⋯⋯⋯⋯⋯⋯⋯⋯⋯⋯⋯184.2.2室内环境的大众媒介性质⋯⋯⋯⋯⋯⋯⋯⋯⋯⋯⋯⋯⋯⋯⋯⋯⋯⋯⋯184.2室内环境传播信息的媒介⋯⋯⋯⋯⋯⋯⋯⋯⋯⋯⋯⋯⋯⋯⋯⋯⋯⋯⋯⋯⋯..194.2.1室内环境的空间设计⋯⋯⋯⋯⋯⋯⋯⋯⋯⋯⋯⋯⋯⋯⋯⋯⋯⋯⋯⋯⋯194.2.2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204.2.3室内环境的照明设计⋯⋯⋯⋯⋯⋯⋯⋯⋯⋯⋯⋯⋯⋯⋯⋯⋯⋯⋯⋯⋯214.2.4室内环境的家具设计⋯⋯⋯⋯⋯⋯⋯⋯⋯⋯⋯⋯⋯⋯⋯⋯⋯⋯⋯⋯⋯224.2.5室内环境的陈设设计⋯⋯⋯⋯⋯⋯⋯⋯⋯⋯⋯⋯⋯⋯⋯⋯⋯⋯⋯⋯⋯224.2.6室内环境的绿化设计⋯⋯⋯⋯⋯⋯⋯⋯⋯⋯⋯⋯⋯⋯⋯⋯⋯⋯⋯⋯⋯234.2.7室内环境的识别设计⋯⋯⋯⋯⋯⋯⋯⋯⋯⋯⋯⋯⋯⋯⋯⋯⋯⋯⋯⋯⋯23第5章室内环境设计的传播内容研究⋯⋯⋯⋯⋯⋯⋯⋯⋯⋯⋯⋯⋯⋯⋯⋯⋯⋯⋯25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V页5.1传播内容概述⋯⋯⋯⋯⋯⋯⋯⋯⋯⋯⋯⋯⋯⋯⋯⋯⋯⋯⋯⋯⋯⋯⋯⋯⋯⋯一255.2功能的表达⋯⋯⋯⋯⋯⋯⋯⋯⋯⋯⋯⋯⋯⋯⋯⋯⋯⋯⋯⋯⋯⋯⋯⋯⋯⋯⋯..265.3美的表达⋯⋯⋯⋯⋯⋯⋯⋯⋯⋯⋯⋯⋯⋯⋯⋯⋯⋯⋯⋯⋯⋯⋯⋯⋯⋯⋯⋯一285.4意义的表达⋯⋯⋯⋯⋯⋯⋯⋯⋯⋯⋯⋯⋯⋯⋯⋯⋯⋯⋯⋯⋯⋯⋯⋯⋯⋯⋯..29第6章室内环境设计的传播者分析⋯⋯⋯⋯⋯⋯⋯⋯⋯⋯⋯⋯⋯⋯⋯⋯⋯⋯⋯⋯316.1传播者概述⋯⋯⋯⋯⋯⋯⋯⋯⋯⋯⋯⋯⋯⋯⋯⋯⋯⋯⋯⋯⋯⋯⋯⋯⋯⋯⋯..316.2传播者的类型及任务⋯⋯⋯⋯⋯⋯⋯⋯⋯⋯⋯⋯⋯⋯⋯⋯⋯⋯⋯⋯⋯⋯⋯..316.3针对室内设计师的传播策略⋯⋯⋯⋯⋯⋯⋯⋯⋯⋯⋯⋯⋯⋯⋯⋯⋯⋯⋯⋯..336.3.1提高设计师的专业素质⋯⋯⋯⋯⋯⋯⋯⋯⋯⋯⋯⋯⋯⋯⋯⋯⋯⋯⋯⋯336.3.2加强传播者体系的内部协调⋯⋯⋯⋯⋯⋯⋯⋯⋯⋯⋯⋯⋯⋯⋯⋯⋯⋯336.3.3加强室内设计师的伦理责任⋯⋯⋯⋯⋯⋯⋯⋯⋯⋯⋯⋯⋯⋯⋯⋯⋯⋯336.3.4室内设计师以受众为中心进行策略调整⋯⋯⋯⋯⋯⋯⋯⋯⋯⋯⋯⋯⋯33第7章室内设计中的受传者研究⋯⋯⋯⋯⋯⋯⋯⋯⋯⋯⋯⋯⋯⋯⋯⋯⋯⋯⋯⋯⋯357.1受传者概述⋯⋯⋯⋯⋯⋯⋯⋯⋯⋯⋯⋯⋯⋯⋯⋯⋯⋯⋯⋯⋯⋯⋯⋯⋯⋯⋯一357.1.1受传者的概述⋯⋯⋯⋯⋯⋯⋯⋯⋯⋯⋯⋯⋯⋯⋯⋯⋯⋯⋯⋯⋯⋯⋯⋯357.1.2受传者的特征⋯⋯⋯⋯⋯⋯⋯⋯⋯⋯⋯⋯⋯⋯⋯⋯⋯⋯⋯⋯⋯⋯⋯⋯357.2受众中心论⋯⋯⋯⋯⋯⋯⋯⋯⋯⋯⋯⋯⋯⋯⋯⋯⋯⋯⋯⋯⋯⋯⋯⋯⋯⋯⋯..357.2.1受众选择信息的心理因素⋯⋯⋯⋯⋯⋯⋯⋯⋯⋯⋯⋯⋯⋯⋯⋯⋯⋯⋯367.2.2传播中受众的注意⋯⋯⋯⋯⋯⋯⋯⋯⋯⋯⋯⋯⋯⋯⋯⋯⋯⋯⋯⋯⋯⋯397.2.3传播中受众的理解⋯⋯⋯⋯⋯⋯⋯⋯⋯⋯⋯⋯⋯⋯⋯⋯⋯⋯⋯⋯⋯⋯417.2.4传播中受众的反馈⋯⋯⋯⋯⋯⋯⋯⋯⋯⋯⋯⋯⋯⋯⋯⋯⋯⋯⋯⋯⋯⋯43第8章室内设计的传播模式理论框架⋯⋯⋯⋯⋯⋯⋯⋯⋯⋯⋯⋯⋯⋯⋯⋯⋯⋯⋯..458.1室内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关系⋯⋯⋯⋯⋯⋯⋯⋯⋯⋯⋯⋯⋯⋯⋯⋯⋯⋯458.2受众与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458.3设计师、内容、媒介、受众的协调统一⋯⋯⋯⋯⋯⋯⋯⋯⋯⋯⋯⋯⋯⋯468.3室内设计的传播模式理论框架⋯⋯⋯⋯⋯⋯⋯⋯⋯⋯⋯⋯⋯⋯⋯⋯⋯⋯46结j沧⋯⋯⋯⋯⋯⋯⋯⋯⋯⋯⋯⋯⋯⋯⋯⋯⋯⋯⋯⋯⋯⋯⋯⋯⋯⋯⋯⋯⋯⋯⋯⋯⋯⋯⋯⋯⋯⋯⋯⋯⋯⋯⋯⋯48致i射⋯⋯⋯⋯⋯⋯⋯⋯⋯⋯⋯⋯⋯⋯⋯⋯⋯⋯⋯⋯⋯⋯⋯⋯⋯⋯⋯⋯⋯⋯⋯⋯⋯⋯⋯⋯⋯⋯⋯⋯⋯⋯⋯⋯50参考文献⋯⋯⋯⋯⋯⋯⋯⋯⋯⋯⋯⋯⋯⋯⋯⋯⋯⋯⋯⋯⋯⋯⋯⋯⋯⋯⋯⋯⋯⋯⋯⋯5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54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页第1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室内环境设计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设计规模、数量、范围大大增加,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随之带来了更多的负面影响。室内环境的质量、室内空间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包括视觉上的、心理上的、精神上的),因此出现了绿色生态材料、低碳设计等研究,但这只是表象,室内空间只是传播信息的媒介,真正威胁受众的是传播问题(室内环境所传达的信息、设计师对信息载体选择)及受众问题(受众对信息释码、编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室内设计是对室内设计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的交叉范围也正是传播学所起到的启示功能和应用价值的领域。室内环境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室内环境的设计过程可以看做是大众传播的过程。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利用传播学理论指导室内设计理论的研究适应了当前的研究趋势,同时对室内设计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本论文的研究,与传统的从设计师单方面室内设计理论研究有很大区别。从传播学的视域对室内设计进行研究,弥补了单纯的室内设计理论的不足,它实际上研究的是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新方法。室内环境设计不是单纯的依靠书本经验和某些艺术哲学凭空臆想出所谓的空间的形式,而应该是更多的深入到社会中,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使得每一个新空间在一个健康完整的传受关系中产生出来。室内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设计,有着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通过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加强了现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使之不断充实具备更完善的整体品质,本论文通过这样的研究,希望可以给室内设计理论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从而带动室内设计行业更健康合理的发展,为广大受众的生活方式带来新的体验。室内环境设计仅单纯的从功能、美学、人体工程学方面去研究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是不足以侄释其全部意义的。它们都仅仅抓住了设计总体活动中的一个维度,将设计活动这一动态连续过程(设计师一作品一受众)分割成静态封闭的、互不关联的领域,从而忽视了室内环境与人、室内设计师与人之间的交流问题,以及室内环境的接受效果问题的研究。尤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注重室内环境信息的整个接受与传播过程、传播效果的研究,加强人与室内环境之间的理解和互动的研究,在传播者、媒介、受众,整个的传播体系下进行室内环境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页设计,方能更好的在贯彻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设计思下,对室内环境设计活动的理解更加深入,体系更加完善。1.3研究的方法本论文主要运用借鉴、类比(传播学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信息论中信息编码释码的过程、符号学中的能指所指等)来分析室内设计;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网络资源、观察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全面的论述了室内设计作为大众传播活动的特点和过程,在本论文中结合了多个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作品作为例证,更清晰明了的表述室内设计的传播活动的各个环,最后全文得出理论进行指导,创作出——拾得雨林实践中心。1.4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室内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指公共建筑内部的室内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师及受众。提取了传播学、信息论、符号学、心理学中部分概念和理论对室内环境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本论文主要思路如下:第一部分,提出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论述了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对传播四要素、三环节和传播的基本模式进行全面的诠释,以及传播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的介绍,为传播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论证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使传播学的方法运用于室内环境研究成为可能,重点分析室内设计的传播过程,传播的四要素、传播的特点。以及分析的得出的室内设计的传播模式。第四部分,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媒介系统分析研究;第五部分,对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传播内容的分析研究;第六部分,对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传播者的分析研究;第七部分,对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受传者的分析研究;第八部分,对室内环境整个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并通过前面章节的总结和分析得出的室内设计的传播模式。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页第2章传播学理论概述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行为。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其交流实践活动就不会停止,而且会不停息的、更加急速剧烈的变革着。人的传播属性不仅使人类向信息社会迈进,也证明了人区别于动物的文明。正如威尔伯.施拉姆所言,人既不完全像上帝,也不完全像野兽,他的传播行为,证明他的确是人。【1】人类的传播现象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积累了丰富的传播思想、经验和理念。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现象、行为及其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认为传播学有四大分支: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以及网络传播学。其中研究比重最大的就是大众传播学。因为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极其重大,使研究者不得不将其作为重点。【1]2.1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传播学,是以西方19世纪末以来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为背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孕育演变而来,它发端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至60年代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成为一门新兴学科。【lJ人类对于传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sridtotle)便以“修辞”的概念,提出政治传播中宣传的意义并从说服的角度开始了传播效果的研究。对亚里士多德而言,传播是口语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试着去说服对方,透过技巧的建构论点及口语传递,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后,有中世纪的学者西塞罗(Csicero)与昆提连(Quintilian)提出更广泛的传播理论则以教育家及整合者的观点,将五百年中有关传播思想集合在他的著作之中,由此可知,哲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传播这一现象,并且以实用的角度来探讨传播效果问题。【lJ2.2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简述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基本活动的一门学科,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传播学作为学科被系统的研究是近代的事情。2.2.1传播中的五要素影响整个传播过程的总的系统理论就是传播过程理论。这方面的理论在近几十年当中也是有所变化有所发展的,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1948年首先提出了传播过程的五要素,即五个“W”:Who(谁),这个是传播者的问题;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页Sayswhat(说了什么),这个是传播内容的问题;Throughwhat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这个是传播媒介的问题;Towhom(向谁说),这个是受传者的问题;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这个是传播效果问题。虽然拉斯韦尔的理论具有局限性,但他的五个“W”模式,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内容。【2J1)传播者指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传播过程中的第一个要素。传播者是信息传播中的主体,他在传播活动中需要搜集、整理、加工以及传递信息。传播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传播的信息,传播信息的符号以及信息的流向。传播可能是单个的个体,也可能是一个群体。2)传播内容传播内容在整个传播活动要素中处于第二,大众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的信息;二是大众传播媒介所所传播的内容。这些内容和信息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通过千姿百态的符号表达出来,被受众所接收和理解,从不同的层次影响人们。健康、合理的传播内容是人类整个传播活动的“精神”,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传播内容的传播活动才能显现其意义,人类文明才得以进步和发展。(3)传播媒介媒介是信息交流的中介,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传播的信息只有通过一定的物体才能将信息的内容显现出来,才能被人们说接触、理解以及受到影响。没有媒介,受传者就无法接收信息,因此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必不可少的内容。传播媒介是随着物质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得千姿百态,其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口头传播、手抄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4)受众受众是传播过程中的第四个要素,受众是一个集合名词,受众是指大众传播内容的接收者,大众传播内容的使用者。是构成传播过程缺一不可的一个因素,没有受众就等于没有传播对象,传播活动就没有意义,传播效果就等于零。所以,受众在整个大众传播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传播效果大众传播的效果问题是传播者和受传者最关系的一个大问题,因为效果是传播目的的最终体现者,所以大众传播的效果与研究受众关系及为密切。效果一般包括大众传播的内容是如何影响受传者的,受传者对传播的内容作出何种反应;影响传播效果有哪些因素,以及如何提高传播效果问题。⋯传播效果本文把它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页归纳入受众的范畴进行研究。传播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行为,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生命的始终,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依靠传播行为实现的,传播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传递信息的动态的过程,了解了传播的五要素,接下来就叙述传播过程中的环节,传播效果最主要的影响者就是受众,因此,下文中传播效果的内容一起纳入受众也就是受传者的范畴。2.2.2传播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环节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传播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涉及的学科也非常之多,通过各个学科的研究者的努力,他们总结出了相应的规律。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传播过程的环节:(1)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传达信息论是关于信息本质及传播规律的科学理论,从信息的视域来看,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交流活动就是信息流动的活动。从一个传播者到另一个传播者,每个传播者都要通过采集、整合、在进行传播。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先进行信息采集,接着将采集的信息赋予具有相同的信息的符号,即制作过程,在将这些符号整合到传播媒介中,通过传播媒介来传递信息,也就是信息编码的过程。信息在传达之前必须要进行信息采集和信息加工,也就是将信息的内容转换为信息编码。信息采集首先要寻找和了解信息源,对大众传播者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搜集信息。,在信息搜集好之后就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制作,信息的加工就是指传播者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整理、编辑、帅选、加工、技术制作等传播前的一系列准备,当传播者对信息处理完之后,“把关人”要从各个方面提出要求进行把关,在进过加工和把关后,各类形式的信息应该是完备的,符合要求的,在质量上是由保证的,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果。当信息的搜集和加工处理完后,接下来就是信息传达的最后一个步骤,不同种类的传播媒介,其传送的方式也不相同,例如,报纸、杂志要通过排版、印刷、装订等过程,然后通过邮递员或者零售部门发放到读者手中,如果在其中出现差错,比如错别字、打印不清晰、装订出现问题等等都会影响传播效果、在如电子媒介,虽然其没有印刷媒介复制的过程,但它他也要经过录制、剪辑然后才通过各个部门进行播放,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机器故障、图形图像的不清晰等都会影响传播效果。信息进行传播,受众进行信息接收。在整个过程中,信息是中心,传播者对信息的编码,受传者对信息进行接收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传播活动要成功进行,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页必须要求传播者对信息进行编码时借助于受传者相同的符号进行传播,这样,受传者才能正确的理解信息,传播活动才能有效进行。如(图2.1)语境图2.1信息的传达一资料来源: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45页一(2)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制作,然后将信息赋予到具有相同意义的符号上来在进行信息传播,这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在信息传达之后,受众会对环境中的信息进行接收,也就是将传播者加工了的信息符号按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译,还原符号的信息意义,也就是传播者想要传达的信息的意义,这样的过程被称之为信息译码,在信息的译码过程中,受众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的对信息进行译码,他是积极主动的接收信息的,比如,某人想去某个地方旅游,那么在观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就会有选择的去接收当地的天气情况。这就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3)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反馈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进行信息传达,受传者进行信息接受,这样的过程还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传播过程,受众对传播信息的反馈是对整个传播活动效果的验证,如果受众没有对信息进行反馈的过程那么传播活动就无意义。在信息传达受众接受信息之后,信息会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支配人的心理活动或者行为活动,就就是信息反馈,这种信息的反馈是无时间、无方向的,传播者需要主动的去搜集反馈信息,从而更好的指导传播者的信息传达。在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受众对接收的信息进行编辑,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对信息进行释码,然后再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制作,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理解,然后将自己释码了的信息在赋予到受众的符号储备中的与释码信息意义相同的符号上来,然后将反馈的信息传达出去,传播者对反馈出来的信息进行搜集、在对其进行释码,利于传播者的角色对反馈效果进行分析,也就是对反馈信息的释码,通过这样的过程来了解受众的反馈信息,也就是传播者传播信息得到的效果,通过这样的过程,传播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指导传播者更好的进行传播活动。如(图2.2)。由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页此看来,受众在整个传播活动中是积极主动的处理信息的,同时,反馈的过程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受传者作为传播主体,将反馈信息进行传播,传播者作为受众对信息进行搜集和释码,并对其产生影响,更好的指导传播者对信息编码等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信息的反馈,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传播活动是循环运动的,传播者同时可以是受传者,受传者也同时可以是传播者,在这样的循环传播模式中,推动着传播事业的发展,也推动这整个信息的传播,以及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发送反馈图2。二一资料来源:李嫒著|从传播学视城对展示空间的设计研究。2005:45页一2.2.3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模式近年来,对传播模式的研究者众多,并且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传播模式。麦奎尔教授在他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中,将前人对传播过程的传播模式统一归纳,大致将它们分为5类:(1)基本模式:拉斯韦尔公式、申农一韦弗模式、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与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等8种模式;(2)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模式、刺激与反应模式及其修正、创新扩散模式等5种模式;(3)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模式、间接与直接模式、大众传播依赖模式等五种模式;(4)受众中心模式:使用与满足模式、使用与效果模式、信息寻求模式等;(5)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模式;比较媒介体系模式、媒介组织模式等七种模式。【6J2.2.4几种基本的传播模式的图式2.2.4.1传播过程中的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的5“W”模式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一篇论文的开头就提出了一个也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页许是传播研究中最有名的命题:“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Who(谁1,Sayswhat(说了什么),Throughwhat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而这也是5W模式的原型,(图2.3)就是根据拉斯韦尔的这段著名的论述绘制的模式:母t母屯囵(至]{回固图2.3拉斯韦尔的5“w”模式资料来源: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76页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传播研究上特别是传播过程的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以平淡的形式,揭示了日常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看似平常却蕴含深刻,为人类传播的具体行为提供了明了的思路。【4】当然,5W模式归纳的并不是完全准确,它只是直线形式的传播,各个要素之间只存在递进关系,没有反馈环节,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2)香农一韦弗信息论模式几乎与拉斯韦尔提出5W模式的同时,1949年信息论的奠基人香农和数学家韦弗也提出了个非常相似的信息论模式,信息的传播业被描绘成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它由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和信宿五个正面的要素和一个负面的要素即噪音所构成。(图2.4)H白。蚰闻》按收到图2.4香农一韦弗信息论模式资料来源: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9页香农当时是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一名电器工程师,他的信息论及其传播模式最初都是针对电信工程的,首先由“信源”也就是打电话的人发出信息,经发射器即电话话筒,把信息转换成电流信号,在信道即电话线中传递,经接收器将电流信息还原成声音到达信宿即听电话的人,另外,信号在信道传递时会受到噪音的干扰,结果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这就是香农一韦弗信息论模式。5“w”模式和香农一韦弗信息论模式是直线性与单向性模式,他们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忽略了传播过程的反馈环节,针对这个问题,后来的研究者才提出下面的循环模式。2.2.4.2传播过程中的循环模式麦奎尔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书中,总结出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这就是循环传播模式。(1)施拉姆的循环传播模式(图2.5)(图2.6)图2.5施拉姆循环传播模式资料来源: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一图2.6施拉姆循环传播模式“大众受众”——许多接收者,各自进行译码、释码和翁码一各个接收者从属于某一群体,在此群体内对讯意进行再解释,并经常据此行动。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0页资料来源: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德弗勒的循环传播模式(图2.7)甲茴图2.7德弗勒循环传播模式资料来源: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一2.2.4.3传播过程中的系统模式所谓系统模式,就是把微观的传播过程放入宏观的社会系统中进行观察。这里我们介绍两种典型的系统传播模式:(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图2.8)在这个模式中,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处于社会联系之中,首先传播者和接受者都是受到“基本群体”的影响,同时又受到包罗万象的更大的社会结构——社会总系统的影响。I塞童壅婆I匣酾爵较大的社会C】讯囊(R挂会盖系统4堡童鲞塑l顶甭阐较大的社会\结构/C啭措着R=接收者图2.8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资料来源: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马莱茨克的系统模式(图2.9)这个模式内容丰富,含括的范围广泛,特别适用于大众传播,正如麦奎尔所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1页说:“这个模式是数十年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的总结。”这个模式的主干和要点可以总结为“传播者——媒介——接受者”这样一个过程,其中每一点都收到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所有的关系都处于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中。【71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传播者的人格结构传播者的人员群体传播者的社会环境传播者的组织来自公众的压力或制约受众对传播青的印镶接收卉的自我印象接收者的人格结构接收并所处的受众群体接收行的+^t会环境L’=传播菏M=讯窟R=接收并图2.9马莱茨克的系统模式资料来源: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2.5国内外现状分析2.2.5.1传播学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本泽的符号与设计理论德国美学家马克斯·本泽在他的著作《符号与设计——符号学美学》中详细论述了建筑设计与信息、符号、信息传播等的相互关系。马克斯·本泽把世界上所有事物发生过程分为两中:一个是传播过程,一个是物理过程。物理过程就是存在的过程,比如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牛顿把它总结为万有引力定律,这种通过现象观察总结为一定定论的过程就是物理过程。另外一个就是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不需要什么依据,一个符号就可以进行,而且起着重要作用。传播过程通过信息来表现,根据需要进行信息传播,对这种需要的信息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造就了千姿百态的社会,成为创造力的源泉,这是物理过程所不能有的。正是这样的非定论的形式决定着设计。他还指出,建筑也是一个庞大的符号,它是传播现象中的媒介,它参与于文化传播中,建筑的设计者是信息的传播者,群体大众就是信息的接受者,信息要产生作用就要求设计师和群体大众有相同的符号储备,也就是说设计师和群体大众两者对同一符号所阐述的的信息的意义的理解要相同,这样信息才能够被大众所接受,这就是本泽对世界领域的研究,他对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将符号学、信息学的内容融入到建筑设计理论中,同时,引入传播的概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2页念,为传播学在建筑设计理论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艾柯的大众传播观点恩伯托·艾柯(UmberotEco))是意大利著名的符号学家、评论家、小说家。艾柯在其著作《功能与符号》一书中,对建筑传播学的研究也非常的精彩,他指出建筑具有大众传播的特性,建筑就是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他认为,建筑坐落于群体大众身边,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建筑的形式决定这人们的生活方式。他还详细论述了建筑对大众的影响。建筑对大众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与其他的大众媒介不同,建筑存在的历史悠久,一栋建筑对大众产生的影响通常有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久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大众,在这样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它所涵盖的信息量也是巨大的,源源不断的吸收信息,也向大众传递着信息,这是建筑作为大众传播方式的特征。在受众方面,艾柯对建筑与大众的关系也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筑针对的是大众,所以建筑要传达的信息也是针对大众的,只有传播与大众相关的信息,大众想了解的信息才能够引起大众的兴趣,信息才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如他表述的一样,“这种建筑的讲话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它尽量尊重我们早已熟悉的东西,所不同的只是提出了某种更受欢迎的改进和变化。”【23】“用一只轻柔的手(尽管你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指导形式)暗示你“跟随”建筑信息中的“指令”,这样就不仅指明了功能,还促使和引导你去完成这一功能。”睇jJ艾柯的研究对传播学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他描述的一样,设计者通过对大众反馈的信息的搜集,了解大众的需要,然后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在创造,通过联想、类比、创新等手段创造新的建筑,提供新的更合理的生活方式,从而增加大众的信息储备,如此循环再生,推动着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艾柯还指出建筑所含括的信息与普通的大众媒介所含括的信息不一样,它的信息是抽象、模糊的,因此在建筑设计时,设计师要对建筑信息进行完全把控是很难的,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以及对大众反馈信息的分析研究。(3)拉普I-特的环境意义研究美国著名的建筑理论家阿摩斯·拉普I-特,他得理论也推动了传播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他虽然没有直接的指出建筑设计和传播的关系,但是,他对设计师和使用者的目的进行详细的阐述,他指出了设计者意义与使用者的意义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设计者对信息符号的意义的储备与使用者对信息符号的储备是有差别的,这样的论点在传播学应用于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他认为设计师和使用者信息交流的通道就是建筑,也就是传播学理论中的传播媒介,他还概括总结出了这个交流过程的七要素:发送者(编码者),接收者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3页(译码者),渠道,信息形式,文化代码(编码的形式),主题——发送者的社会情境,预期的接收者、场合、预期的意义,脉络或景象,是被交流的一部分,但部分地是外部的——任何一个给定情况下[24】。这与传播学理论的要素非常相似,由此可见,人与环境的交流也是一种传播的形式。(4)周正楠《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清华大学博士周正楠据学位论文写成的学术专著《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本书将传播学理论与建筑设计理论进行了对接,充分吸收了传播学主流学派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建筑作为大众媒介的作用以及信息复制的方式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复制方式的差异,并将建筑传达信息,信息复制的方式称之为“软复制”,将建筑设计的过程与传播活动的过程一一对接,通过信息传递的三个环节以及信息论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方法论。通过传播学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总结出建筑具有大众传播媒介性质,建筑设计活动是传播活动的一种。2.2.5.1传播学理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李媛《从传播学视城对展示空间的设计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本论文从传播学理论出发,主要针对建筑展示空间设计,指出展示空间的传播活动的性质,进而依据展示空间的功能特点和传播学理论的对接而展开的。论文详细论述了展示空间传播的四要素的内容以及设计的方法论,同时结合环境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信息学等的相关的方法论提出来展示空间设计的各个部分的设计方法。为建筑学科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而使展示空间设计的理论内容更加丰富。(2)陈璐璐《传播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本论文也是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室内设计研究,文章从传播学理论阐述开始,然后指出室内设计的大众传播性质,对室内设计传播活动的四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传播学与室内设计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接,但是,论文缺乏方法论部分,没有突出信息在传播中的传递过程以及传递时的各个环节的转换和吸收,以及相对应的设计原则和策略。同时,也绘制了室内设计的传播模式理论框架,(图2.10)但框架略显简浅,没有指出传播者的各个影响因素、信息传递环节,以及反馈环节的错乱描述。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4页l凌麓官员I.......................一显l业主馒一I相蓑法规杯l准的制定再\LⅦ插者系统一设计前调日r酊馈受众直接参与室内设计蚵j没t}意图,胬堵薯蹿等传插^容交付使用的譬内譬阅传丰舀;6i5介反壤(岳臻j。《网后的评钳图2.10室内设计的传播模式理论框架资料来源:陈璐璐《传播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2007该论文对本人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思路和方法,避免了很多研究误区,从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进行论文工作。二次传撩一一~一~一一技同者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页第3章室内设计中的信息传播人的一生,可以说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度过的,当我们观察人的行为活动时,发现大部分人的生活轨迹是一个室内空间走入另一个室内空间,比如从居室空间走入办公空间、走入商业空间等,在加上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足不出户”的生活方式慢慢渗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人们在室外空间环境中的时间将越来越少。当然这个生活空间和家园除室内空间外还包括室外空间,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创造出人类所期望的良好的生活与生存空间环境来。作为室内专业的学者来说,进一步研究提高室内空间环境质量,创造更符合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室内空间是我们的责任,本论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运用传播学的理论来研究室内设计,希望能够从不同的方向促进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3.1室内设计的定义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附庸,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筑为室内设计奠定了基础,室内设计则是对建筑空间的进一步创造和发展。室内设计是功能设计。是在建筑构筑物所限定的空间内,对人在室内空间的各种活动需求,进行科学设计,以提高室内环境的实质条件,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121。室内设计又是艺术设计。他以艺术性为准则,将艺术作为工具,对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个性室内环境,来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求。【12】室内设计又是合理运用物质材料和技术的设计。任何好的设计和创意都需要以物质材料为媒介、以技术手段去实现【l21。室内设计一门复杂的以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活动,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要对商业空间进行设计,那么设计师要对商业活动有深入的了解,对娱乐空间进行设计,要对娱乐设施等有体验,只有对所设计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内部空间的环境设计。这样的室内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同时还能满足环境氛围等精神方面的多种需求ll21。3.2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室内设计是建筑艺术的进一步延展与升华,是空间的功能性与设计的艺术性相结合的产物。【23J建筑是室内的外壳,室内是建筑的内容,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密不可分。室内与建筑相比较有许多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都主张“为人而设计”,都注重两大功能的统一,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6页都同样采用空间分隔的方式、用比例尺度、节奏、韵律等形式和手段来表现空间,又同时受材料和技术的制约。113】不同点:建筑设计是设计建筑的总体和综合关系,包括平面功能组织、安排、立面的安排、空间体量的处理及空间的节奏和过渡。而室内设计的范围是设计建筑给定的空间,室内设计更加注重室内空间对人的影响,更加注重对艺术品味的追求,更加注重人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的需求(如特定的风格样式、色彩氛围、光环境设计、肌理效果等)从而更尊重人的个性,更注重室内空间的艺术处理。【13】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从视觉角度论,建筑可以远观,观其大势,室内则是近看,看其变化,看其细部处理。综合起来可以这样来定义:远观其势,近看其质,二者密不可分。【l3J而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的室内环境设计同样可以描述成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或者说类大众传播过程)。3.3室内设计与大众传播活动的关系在第二章第五节中我们通过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建筑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建筑设计的过程是大众传播的过程,在上~章节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论证中我们得出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展和升华,二者密不可分的融为一体的整体,由此得出,室内设计的过程也是大众传播活动的一种。在大众传播学中室内环境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设计师作为传播者,赋予室内空间环境信息,室内环境是信息量的载体,它所包含的信息对接触到它的受众会产生影响,受众对接受的信息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变化是传播的效果也是信息的反馈形式。3.4室内设计中的传播要素在传播学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研究分析以及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研究,我们得出了建筑设计的过程是大众传播的过程,作为建筑设计的延展与升华的室内设计过程也是大众传播的过程,设计师是传播者,要传播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是传播的内容,完成并交付使用的实体空间是传播媒介,使用者是受传者,在这样的一个关系中,室内设计传播中的各个要素与传播模式中的要素相吻合,它符合传播模式中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关系,传播者即设计师对整个信息进行把控,通过室内空间向受众传递信息,同时,受众对信息进行接收和理解,然后对信息进行反馈,设计师根据受众的反馈影响设计,在这样的循环模式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各个部分的内容和概念,只有理解了才能够利用,接下来,对室内设计中的传播要素进行描述,(1)传播者:室内设计中的传播者最主要的是设计师,同时,能够间接影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7页响到室内空间形态的其他人也可视为传播者。比如业主、相关的政府官员、法律法规的制定者、从事室内设计教育工作的教育者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计师进行设计活动,因此,他们都可以称之为间接的传播者。(2)传播内容:传播者所传达的信息以及传播媒介所代表的信息就是传播内容。在这里是指室内设计师通过室内设计作品来表达自己对室内设计理念、适宜的生活方式的理解以及对美的感受。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室内设计传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例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绿色低碳设计等。(3)传播媒介:室内设计的传播媒介是指完成了的并交付使用的实体空间。传播者即室内设计师是传播媒介的把控者,传播媒介所附庸的信息是由设计师给予的,设计师通过室内空间实体传播信息。(4)受传者:置身于室内空间的个人或群体,他们运用各种手段对室内空间信息进行接收。他们是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收者,也是传播模式中的最后一个要素,传播活动的成功与否在他们身上体现,所以受传者在传播活动中具有检验的作用,受传者也是室内空间环境的使用者,也是整个设计环节中最重要的角色。3.5室内设计的传播特点我们生活在一个迅速变化的媒介环境之中,信息传播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密不可分。同时,与学习、生活、工作融为一体的室内空间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对受众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第一,室内是信息的载体,存在着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传者,室内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信息交流活动。设计师是信息的传出者,空间的使用者是信息的受传者,设计师依据业主提出的要求,组织信息,通过信息载体正确有效传达出来符合业主要求的信息,并得到业主预期的信息反馈。第二,室内设计是一种自由开放的传播形式。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信仰,不同性别,不同价值观念等人群所接收的信息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室内设计师在设计时对不同的社会类型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第三,室内设计是综合性的信息传播活动。在现代的信息社会中,室内空间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等广阔领域,室内空间所传达的信息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信息的交融共生。多种多样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交换过程中进行传递,信息准确有效的传达取决于设计师对信息的选择和编译。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8页第4章室内设计中的媒介研究媒介是信息交流的中介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室内设计中的媒介就是指完成了的室内实体空间,本章主要分析室内环境作为“类大众媒介”的性质和室内设计中的媒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它们是室内环境中的空间、室内环境中的色彩、室内环境中的照明、室内环境中的陈设、室内环境中的绿化、室内环境中的识别、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设计原则。通过对这些媒介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室内设计师更好的进行设计活动,通过室内媒介系统的各个部分,将传播内容充分全面的寄存到传播媒介中,从多个方面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进一步提高了传播的效果。从而,也推动了整个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接下来,就是对室内传播媒介进行具体分析。4.1作为类大众媒介的室内环境4.1.1大众传播的定义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描述了传播过程中的5“w”,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是它的五个部分,大众传播也可以分为这样五个环—*1丁:A、传播者编制的各种内容的信息(内容),以便呈现给公众中的个部分人(受众)B、传播媒介把这些信息公开、迅速、源源不断的传播出去;C、然后,受众有选择的接受媒介的信息;D、每个接受者都根据各自体会的含义来解释所选择的信息,而这种含义基本上与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E、接受者因为自己的体会而受到影响,也就是说,传播产生了某种效果。【2J大众传播的英文masscommunication。Mass是很复杂的意思,大略来说可以分解为四层含义:为数众多的传播者;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大批复制的传播内容;人数众多的受传者。【214.2.2室内环境的大众媒介性质在建筑学领域中,清华大学周正楠博士把传播学理论引入到建筑学领域。他把建筑设计过程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他从大众传播的3个基本要素出发,“数量众多,且性质不确定的受传者;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9页传播者是一个机构或者组织;以某种机器复制大量信息;”然后与建筑的传播活动进行比较分析,首先符合了第一条,建筑的传播活动中拥有数量众多且不确定性的受传者,对于第二条也是完全符合的,建筑的传播者是建筑设计师,建筑的设计必然是一个团体的行为,重点的是第三个,以某种机器大了的复制信息,大众传播的通常方式是以机器进行复制,比如,报纸、媒体等,直接将信息进行复制传播,周正楠博士把这种复制传播方式归纳为“硬复制”。但建筑与此不同,建筑的信息复制不上通过“机器”完成的,他无法直接将信息进行大量复制而进行传播,然而,建筑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它所附庸的信息会被广大的受众所接受,而进行再传播,这样的过程也是信息大量复制的过程,周博士吧这样的复制方式称之为“软复制”。经过他的研究,得出建筑设计也是大众传播活动。建筑也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相似的性质。因此,他将建筑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概括为“类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他的对照分析我们可以把建筑设计过程看成是近大众传播活动。通过前面章节的论述一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分析,可以得出,在理想状态下室内设计的过程也是传播过程。4.2室内环境传播信息的媒介室内环境像所有的传播媒介一样,向外界传递信息,空间使用者对信息进行接收,然后受其作用和影响,如丘吉尔所说:“我们建造了房屋,房屋也塑造了我们”。对于生活在建筑内部空间的人们,受到其影响是长久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4.2.1室内环境的空间设计1、室内空间的定义所谓空间是指“空虚能容受之处”。然而即为空虚,必能容受,既于容受,便需设计。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有一段话:“诞值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其用意在于强调建筑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维持空间的实体的壳,而是空间本身。【13】室内空间即是指一切构建物的内部空间,它是由地面、建筑构件、家具、设备和绿化等限定出来的。按内部空间形成过程来分,可分为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按照室内空间形式来分,可分为结构空间、开敞空间、封闭空间、虚拟空间、动态空间、静态空间、流动空间、共享空间、母子空间、不定空间、交错空间、下沉空间、地台空间、悬浮空间等室内空间形式,他们均需要在设计师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依据其需要灵活的应用与创造。2、室内空间的流线与序列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0页室内空间的流线就是指各个空间之间的联系路线,主要有到达、穿越与进过三种表现形式。(图4.1)▲I一————L一_L..—————————————————'卜:Ij_图4.1室内空间流线形式辛艺峰.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室内空间的序列是指空间环境先后活动的顺序关系,是室内环境设计功能给予合理组织的空间组合。也是建筑室内各个空间之间有着特定的关系、顺序、流线和方向的联系。室内空间序列分为起始阶段、过渡阶段、高潮阶段、终结阶段四个过程。在性质不同的室内环境中,对于空间布局的要求也不同。通常来说,影响室内空间序列设计需考虑以下三个因素:序列长短的选择序列布局类型的选择高潮的选择4.2.2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色彩是一个相当强烈而且能够迅速的影响人们视觉感受的设计要素它不仅是创造视觉的主要媒介,而且具有实际的功能作用:首先,室内环境色彩的物理作用。物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物体色彩的冷暖、远近、大小、轻重感等是物体本身对光的吸收、反射以及人的感官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影响着空间的氛围,同时也影响了空间的使用者。第二,室内环境色彩的心理作用。色彩的心理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悦目性和情感性。影响人们的情趣、引发联系,乃至具有象征作用。第三室内环境色彩的生理作用。色彩的生理作用主要在于对视觉本身的影响。我们知道人眼对光线的明暗有一个适应过程,而视觉器官对颜色也有一个适应的问题,这种由于颜色刺激引起的视觉变化称为色适应。正确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健康,LL女HJ,b科手术室中使用绿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医生长时间注视血液的红色产生的疲劳。另外,色彩的生理作用还表现为对人的脉搏。心率、血压等的影响。室内环境色彩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1页第一,充分考虑室内环境色彩的功能要求。由于色彩具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效果,能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生产、工作与学习,因此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功能上的影响并力争体现出与功能相适应的性格和特点来。具体从这几点入手:首先,认真分析空间的性质和用途;其次要认真分析人们感知色彩的过程;再者要适应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第二,室内环境色彩设计要符合构图原则。(1)定好基调;(2)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使所以的色彩部件构成一个层次清楚、主次分明、彼此衬托的有机体;(3)注意体现稳定感和平衡感,如上轻下重的色彩关系,低明度低纯度或者无彩色等都具有这样的特点;(4)注意体现韵律感和节奏感第三,室内环境色彩设计要与材料密切结合,用不同质感的材料来表现不同的色彩效果;第四,色彩通过心理和生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空间形式的尺度与比例关系,室内环境色彩设计要努力改善空间效果第五,室内环境色彩设计要考虑到名族、地区与气候特点,对于不同的人种、名族来说,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不同,其审美要求也不尽相同。【13l4.2.3室内环境的照明设计室内环境照明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人民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以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并使室内环境具有某种气氛和意境,直至增强室内环境的美感与舒适感。照明设计无疑也是室内环境设计中极其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ll3J伴随着当代建筑文化观念的跟新,照明设计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作用已经越来越大:(1)组织空间,室内环境照明可以形成不同的虚拟空间;(2)改善空间,运用照明方式、灯具种类、光线的强弱与颜色等来改善室内环境的视觉感受;(3)渲染氛围,运用灯具与灯光的形与色来渲染室内空间环境的气氛;(4)体现特色,通过灯具及照明方式本身了体现室内环境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室内环境照明方式主要包括整体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整体照明,为照亮整个场地,照度基本均衡的照明。对于工作位置密度很大而对光照方向无特殊要求的场所宜采用整体照明。局部照明,局限于工作部位的固定或者移动的照明。局部照明只能照射有限的面积,对于局部地点需要高照度时或者对照射方向有要求时,可装设局部照明。混合照明,由整体照明与局部照明共同组成的照明。是在整体照明的基础上再加强局部照明,有利于节约能源,如商场、展览馆、医院等室内空间多采用混合照明。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2页4.2.4室内环境的家具设计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家具出了本身具有支撑、承载与储物等物质功能外还具有精神功能作用。在物质功能方面家具可以分隔空、组织空间、填补空间;在精神功能方面家具可以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反映民族特色、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131室内环境中家具的配置室内环境中配置家具,一定要从其内部空间出发,吧家具作为整个室内空间环境的~部分来考虑其具体包括:(1)确定家具的种类和数量(2)选择合适的款式(3)选择合适的风格(4)确定合适的格局4.2.5室内环境的陈设设计室内环境的陈设设计即指在室内环境中除固定于墙、地、顶及建筑构件、设备外的一切可供观赏的陈设设计,它们是室内环境设计中重要的内容。【l3】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主要包括家具、灯具、织物、装饰品、日用品、植物绿化等物品的设计。陈设物品在室内环境中起着其他物质功能无法代替的作用,其目的是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文化。是美化环境,增添室内情趣,渲染环境气氛,陶冶情操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起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增强空间内涵(2)烘托环境气氛(3)强化室内风格(4)调节柔化空间(5)反映个性特点(6)陶冶品性情操陈设物品的布置原则:(1)格调统一,室内整体环境协调(2)构图均衡,空间关系合理(3)有主有次,空间层次丰富(4)注意效果,便于人们的观赏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3页4.2.6室内环境的绿化设计室内绿化是指把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经过科学的设计和组织,形成的具有多重功能的室内自然景观。室内绿化设计就是室内园艺,它以科学的管理以及艺术的空间布局来创造宁静舒适、清新雅致、卫生美观的室内环境,从而给人们带来一种生机怏然的环境氛围。室内绿化的生态学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气候;(2)美化环境;(3)组织空间;(4)陶冶性情;室内植物的布局方式(1)点状布局(2)线状布局(3)面状布局(4)综合布局4.2.7室内环境的识别设计室内识别系统,它是指在室内整体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对室内空间环境中活动的人们进行指示、引导、限制作用的视觉导向设计,要求具有简单及明快、醒目与易懂等功能作用,并附有个性化特征和统一价值观的导向识别设计系统工程。【13】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识别诱导禁止提醒指示(6)说明(7)警告室内识别标识的设计原则:(1)准确性原则(2)清晰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4)独特性原则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4页(5)美观性原则总之,好的标识图形符号设计是一种无形、无人、无声而规范的现代室内公共环境产所管理方法,运用和推广这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无疑有助于提高效率,并达到增进安全,改善环境的目的。【l3】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第5章室内环境设计的传播内容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是指传播的信息,室内设计中的传播内容就是指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以及设计师想要传达的设计理念。室内设计的传播内容在整个室内设计传播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决定着受众从室内环境中接受的信息的种类,以及对人们产生何种影响。室内环境传播的信息和我们所熟悉的书籍、影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内容是不同的,室内环境的信息是设计师抽象出来的一种设计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只有深入室内环境中,进行体验才能从感官上察觉到,它的影响是长久而深刻的,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的。5.1传播内容概述大众传播的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对传播内容——信息的本质进行分析;(2)对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大众传播究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相互关系以及信息的采集、制作和传递过程的方式方法等。嵋J在前面章节有讲过,传播就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一个过程,或者说是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活动是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有的。而不仅仅是传播学、信息论在研究信息,其他学科如哲学、历史学、语言学等都从各自的角度研究,因此,信息的定义五花J\f-J,没有定论,这样,我们从各个学科中挑几个典型的定义来解析:(1)申农——(有的译为香农)“信息是不肯定程度减少的量”也就是说信息的作用是消除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不了解的的问题,使不了解的问题变少;(2)维纳一c人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内容的名称”也就是说信息是交流内容概括的一个集合名词;那么传播学中的信息是什么呢?传播的创始人施拉姆认为:信息就是“传播的材料”或者说是“传播的内容”。在生活中人们对“信息”一词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随处都信息,超市的价钱标牌、种类提示牌等都是商品的信息,新货是什么、价钱多少,质量如何⋯⋯因为信息的涵盖量如此巨大,覆盖了所有的学科,所以才使得信息的概念有如此多的类别。近年来,我国的学者对信息进行了不少研究,有的学者这样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这个概念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实物运动的状态,另一个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大众传播学》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6页一书的作者徐耀魁对以上定义进行延伸,概括总结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一种反映”。我个人觉得较为全面,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中,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呈现千姿百态,主要是是不同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之所以能够区别和认识不同的事物,正是由于获取了反映这些运动状态的信息,获取了区别这些事物的新情况、新知识。5.2功能的表达任何室内空间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各种功能空间构成一个整体室内空间。如超市,入口、购物车存放处、生活用品区、熟食区、生食区等,这样的功能区域组成了超市这一整体。正是这些功能空间的布置方式决定了我们在超市购物的流线,也可以说功能布局在一定的程度决定了我们活动的方式。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同时会潜意识的融入自身认可的生活方式,好的设计师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有着与普通人群不同的理解和敏锐度。对文化、生活等有其独特的理解和阐释,这些独特的生活方式的理解融入到设计中,进行传播,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功能的设计,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也可以说是生活方式的传播。如(图5.1)莫斯科有名的DK办公室及展示厅设计,设计师将办公空间进行划分,事先设计好不同大小的“盒子”,每个盒子代表不同的空间,然后像堆积木一样把它们凝聚起来,对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组合,形成整体。这样的设计方式与DK概念不谋而合,正是设计师对游戏行业的独到见解,使得设计作品与普通的办公空间不同,游戏办公、活力办公便是设计师想要传达的办公方式。如(图5.2)芬兰塞伊奈约基市一图书馆的设计,图书馆总面积4,430m2,因项目人群的多样性,这个图书馆不像普通的图书馆那样给人封闭、条条框框的感觉,它很注重舒适度和随意性,楼梯台阶上、墙里面、书架里⋯⋯怎么舒服怎么坐,十分人性化,正是设计师们对人们阅读活动的细微观察,以及个人的见解,从生理上、心理上着手,设计出符合人们阅读习惯,从生理心理上满足使用者的阅读空间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7页图5.1莫斯科DK办公室资料来源:hup://www.idzoom.oom/臣寥a多.勇界’。17_‘:甏曩k,图5.2芬兰塞伊奈约基市一图书馆的设计资料来源:http://www.idzoom.corn现在室内设计的内容更新的越来越快,设计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也是的人们对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这也要求设计师的设计分析能力随之增强。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8页5.3美的表达形式美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始终的,是室内设计师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对于美的认识是有一定标准,然而,特定的人群和个人对于美的认识又有其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师就是通过设计作品传达自己的审美取向的。“它不仅赋予建筑以“住”的用途,使人得其“功能”之利,而且赋予建筑以“美”的用途使人得其“观赏”之趣[t5j。室内设计作为-fl艺术,它区别于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的特征,除了在于它具有实用性以外,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必须是-f-j美的艺术。文学、绘画、音乐等可以只表达创作者的情感、以个人为中心的美,甚至有时不一定是表达美,室内设计不同,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深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朝夕相处,所以它要采用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能够接受的“美”,即大众审美观。所以设计者对于美的表达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社会文明发展至今,有些审美观点潜移默化的定居在了人们的头脑之中,例如黄金分割、对称等,总得来说,要创造出符合大众审美观点的空间需要设计师具有大众审美的眼光,能够创造出和谐的秩序,大多数设计者正式以和谐秩序的原则为标准进行设计,这样的设计原则比较容易为公众所接受。同时,也有一部分设计者对美有着与传统美学标准不同的认识,他们试图从各个方面突破这种人们习以为常的美的感受,创造出非常规的空间形式,比如大比例、非对称等,但如果把握住传播信息和媒介,能强化传播效果,取得轰动效应。如图(5.3)东京爱丽丝梦游仙境餐厅,餐厅中各色的飞常规尺度的物体给空间充满了乐趣,同时结合了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样的主题餐厅在全球范围都取得的关注度。由』:藿一图5.3东京——爱丽丝梦游仙境餐厅资料来源:http://www.idzoom.com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9页5.4意义的表达从所有的传播行为来看,信息传播离不开符号,把建筑或者室内看成是符号系统,依此进行设计,设计将所要传达的信息赋予符号系统,也就是建筑或者室内环境,这样的方法被称为符号法。索绪尔是瑞士哲学家,他最先提出“符号”一词,并且将其分为“能指”和“所指”。室内环境作为一个符号,就要求它有“能指”和“所指”。室内环境的形式是“能指”其环境所代表的意义就是“所指”,在查尔斯.詹克斯看来“建筑就是要最好地利用种种手段(结构的、经济的、机械的),使有形的能指(物质、材料、维护体)清晰的表达出它的所指(生活方式、价值。功能)”。【16】这样的描述方式是符号学与建筑学的最理想的对接理论。同理,室内也是要最合理的利用各种手段,使有形的能指(造型、灯光、材料等)清晰的表达出所指(功能、活动方式、使用者的价值)。象征和隐喻是室内设计中常用的将室内环境的能指表达所指的方法。比如在中式的室内装饰中常常会用到蝙蝠、龙、风等造型如(图5.3),这就是运用象征的手法,蝙蝠象征着“福”是美好的意思,龙风是身份的象征。图5.4资料来源:http:/1www.idzoom.corn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0页通过对室内环境传播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功能的表达,美的表达,意义的表达是室内设计过程的全部内容,其中任何一个都直接影响着室内环境的形式,以及使用者的生活状况。所以进行室内设计时,对功能的表达、美的表达、意义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但要对三个内容进行完美的把握和控制是非常不易的,这就要求设计师高标准的自我要求,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三者的协调、统一。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1页第6章室内环境设计的传播者分析6.1传播者概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员,一个是机构。传播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具有决定权,首先,他们搜集、编辑、制作和传递信息;其次,他们决定传播的内容、形式、时间。在室内环境设计活动过程中,设计师是最直接的传播者,同时,设计师的思维活动又受到业主、相关的官员,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制约,他们间接的影响着传播活动,被称为是间接传播者。6.2传播者的类型及任务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处于主体位置,传播者对信息处理的方式决定着室内环境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对整个传播活动具有把控作用,对传播者角色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有助于提高整个传播活动的传播效果。在室内环境设计活动过程中,设计师是最直接的传播者,同时,设计师的思维活动又受到业主、相关的官员,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制约,他们间接的影响着传播活动,被称为是间接传播者。1、室内设计中的直接传播者室内形式的产生主要是设计师的思考结果,室内环境所承载的信息也主要是设计师所希望传播的信息,设计师对室内环境负责,因此,我们说设计师是室内设计传播活动中的直接传播者。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觉得室内设计师所做的事情越来越少,能够把室内环境处理的美好宜人就够了,实际上,做好这些是完全不够的,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受众的生活方式,单纯的从美学上去思考是不全面的,设计师是有思想的创造者,跟匠人有本质的区别,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匠人熟悉的技法来来建筑房屋,而是要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只有在充分了解受众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才能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室内环境,设计师要想群众所想,想群众所需,设计出受众理想的生活方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室内设计师,。朱安·邦塔也认为,“建筑师应该赋予建筑更多可传播的内容,在建筑传播意义过程的链式关系中,设计者被看做是有话要说的发言者,建筑物是所要陈述的内容,解释者则是作为受众的一员”。思想必须通过表达才得以传播,这种思想的表达就是设计师想要传达的设计意图、生活理念等,而在当今社会,设计师的表达能力却没有得到重视,室内设计似乎是无秩序的组合和技法或者材料的炫耀,往往令观众眼花缭乱,却不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2页能理解它所要传达的思想,有的甚至是为了炫耀而炫耀。室内设计师要创作出成功的设计作品来,这就要求设计师本人对生活体会有深刻认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要求,这样才能创造出高品质的室内空间。那么,审美是高品质的生活要求呢?首先,从设计师本人的文化修养方面,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惯往往与其文化修养相对应,具有高的文化修养的人具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从设计师的观察能力上,一位成功的设计师必然会有双敏锐的眼睛,他随时能够捕捉到社会的变化、人们生活习性的变化、文化生活的变化等,第三,从设计师的知识结构上,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着他是怎么样的人,作为设计生活的室内设计师而言,他的服务对象是各个行业各个群体的人,所以他必须具备广泛的学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的提高和充实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调整和提升自己知识文化构造,让自己成为一名具备设计素质的正真意义上的设计生活的设计师。这样才能使设计思维日新月异,跟上时代的步伐,影响更多的受众,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2、室内设计中的间接传播者间接传播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重要作用,设计活动的决策者除了设计师本人以外,他还受到多方面的压力,比如政府官员、业主、相关法规的制定者、设计专业的教育者,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和各自的知识文化结构提出各自的意见,他们通过影响设计师们的设计活动来影响整个传播活动,他们属于间接的传播者。决策官员是指对室内设计项目具有决定权的官员和管理者。对于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政府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干预,政府官员也会对设计活动发表自己的审美观,因此,他们的审美趣味、美学观以及个人职业的思考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体现。业主是指购买设计服务的个人或者团体,他们的功能需求及愿望通过设计师设计活动在室内空间实体中体现出来。相关法规标准是通过前人从实践中研究总结而成的,经过了科学的验证。它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基础,它也是设计进行设计时的“把关者”。中国《园冶》中有句名言“三分匠人,七分主人”也就是说业主的文化修养水平在整个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资金使用方的业主,他会对设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一切都要符合他的意愿,因此,一个设计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代表着业主的喜好的,作为设计师而言,是要在各个方面对业主进行研究,了解他们的喜好,如遇到文化水平低下、审美观拙劣的业主,那么设计师有义务对其进行施教,提高其鉴赏能力,同时,也为自己的设计寻求一席之地。就室内设计的长期发展来看,提高全民的艺术水平和鉴赏能力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重点,因此,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3页针对全民的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对于现阶段,作为设计师而言,不能一味的听从间接传播者的意见,也不能不顾业主的想法,但因审美趣味、立足点、专业等不同出现分歧时,设计者作为直接传播者应充当教育者提高间接传播者的水平,应充当协调者,协调各个间接传播者之间的意见,在沟通过程中,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创作出一个具有统一传播内容的设计方案。在这个传播系统中,应该将传播者也就是室内设计师放于主体地位,让室内环境的传播内容更有效的传播。6.3针对室内设计师的传播策略6.3.1提高设计师的专业素质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应该经常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在美学方面也是,要具备艺术觉察力和鉴赏力,跟上时代潮流,了解新的艺术思潮,在变化中发展,在变化中提高。6.3.1加强传播者体系的内部协调室内设计是一门复杂的多工种的活动,受到多个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比如业主、与政府相关项目的政府的官员、法律法规、设计团队等,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统筹各个部分的信息,提取有利信息,协调各方的意见,保证设计活动Jll页N、有序、合理的进行。6.3.3加强室内设计师的伦理责任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商业中的各种利益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室内环境的伦理以及室内设计师的伦理问题更为重要了。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活动时,对室内环境所传达的信息、对使用者的影响等要进行预测,要担负起室内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的后果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这是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的责任和义务。6.3.4室内设计师以受众为中心进行策略调整传播是信息的传递,一个交付使用的完整的室内空间能够影响千千万万个人,但在设计之时却往往都只以甲方的任务书为依据,没有与使用者进行交流,这就使得设计产品出现各种问题,人们只能选择相对适合自己的,这样矛盾就会越来越激化。所以,要设计出人性化的室内环境就必须与使用者进行交流,让受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4页众参与设计活动之中,调整设计策略,将受众反馈运用到设计中,根据受众的需求,调整以受众为中心的策略,设计出合理的人性化的空间环境。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5页第7章室内设计中的受传者研究7.1受传者概述7.1.1受传者的概述大众传播中的受传者也可以称为受众,受传者是指大众传播内容的接受者,大众传播内容的使用者,可以这样说,受传者是大众传播媒介产品的消费者,也是传播过程的终点站,传播内容的归宿。受众在整个传播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他直接体现传播的效果,同时,对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在一定程度又影响到传播者。脱离了受传者,传播活动就失去了目标,传播活动便无法进行,受众可以说是传播过程存在的前提和条件。7.1.2受传者的特征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同,受传者也有他显著的特征:庞杂性,受众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群体,由各个阶层、各个阶级、各个集团构成的;差异性,因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信仰、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文化水平等的差异分为不同类型;分散性,受众之间没有正式的组织性的联系;匿名性,受众体现的仅仅是宏观的、整体的、统计意义的特征。【2J受众作为群体中的个体,他们会按照自身的习惯和意识去积极主动的选择信息,甚至对同一个信息,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例如一个酒店,建筑师看到的是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的材料运用等等;经济学家看到的是成本与利润;艺术家看到的是艺术陈列品:室内设计师看到的是室内装饰、灯光、造型等;普通大众看到的是室内环境的整体氛围、酒店的档次;住客看到的是室内空间的整洁度、室内环境中的功能布局、各个室内物品的舒适度等等。受众群体的复杂性决定着受众接受信息的多样性,传播信息的有效表达决定于受传者接受信息的程度。7.2受众中心论早先的大众传播研究,仅仅将传播视为一个传播者主动发布信息而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这种主从关系引起一些研究者的怀疑,随着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七十年代以来,受众的的重要性受到越来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6页越多的传播学研究者重视,他们指出,传播活动是循环进行的,各个要素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传播内容影响受众,受众对传播信息进行反馈,影响受众本身的同时,反馈的信息也受到传播者的注意,传播者对受众的反馈进行研究,更好的指导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受众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并不是一概而论的,不同群体的受众对信息接收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各个群体的受众会根据自身的结构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接收,所以在传播活动中,受众不是被动的接收者,二手积极主动的选择信息,基于此的认识,受众中心论就随之产生了“使用与满足”论是其主要理论。麦奎尔在他的《大众传播模式论》把“使用与满足”论与传统受众理论区别为“以研究人们如何处置媒介取代了研究媒介如何对付人们【7J。”也就说传统理论是研究媒介对受众的作用,“使用与满足”论是研究受众基于个人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7.2.1受众选择信息的心理因素受众的心理研究在传播过程中占中重要位置,它主要包括:受众的需要、受众的注意和受众的理解。1、受众的需要理论社会中的人类活动和行为都是具有一定目的的,有目的才会引发行为,这就是需要。需要是一种心理状态,需要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行动。室内设计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就需把受众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同时受众的需求也是设计的指导方法。在传播学过程的需要研究中有多种理论。2、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对受众的需求理论的研究众所周知,影响也非常深远。他在其著作《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通过他的深入研究,他将人的一生的需要分为7大类,在最底层的是生理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在对这7中需求进行简单的解析:(1)生理需求:这是人们最原始最基础的要求,包括对温饱、饥渴、性等生理上的需求。生理需求是所有需求的基础,只有生需求得到满足,才会对其他的需求有要求;(2)安全需要:这是金字塔中的第二层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的需要就相应的产生了;(3)爱与隶属需要:身处于社会中的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7页后就会需要社会有所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属于社会需求,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希望得到另一员或者群体的关心和爱,同时,也要求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关心别人也被别人关心;;(4)尊重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也实在自我的价值,得到自我的认可;(5)求知需要:是指有对社会环境中的事物认识、了解和研究的需要;(6)求美的需要:要求美的需求,比如对形体的匀称、衣着的整洁、;(7)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对个人理想、个人人生的实现,是个人能力最大体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只有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有追求其他需求的动力;其次,马斯洛认为人的一生中,在婴儿阶段,主要是生理需求,然后慢慢的彩色安全需要、爱的隶属需要等,最后才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洛斯还指出,人的需要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个体来说,他们的对自我实现的需要的需求愿望较弱,对理想社会中的人来说,他们在尽可能的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我看来,一个人对需要层次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都应该努力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马斯洛认为“具有这样价值观的人会成为殉难者:他们为了某种理想或价值,将牺牲一切11引。”图7.1马斯洛7种需要层次资料来源: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一匕京:华夏出版社,1987:162.163页(2)麦独孤的本能说理论“本能说”在社会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中说到: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8页“人一生下来就有着一个传播消息的说话器官和一个接受消息的听觉器官,这两个东西不仅是生着而已,而且永远在想发挥它们自己的作用。人类同时又破赋有无尽的好奇心,它创造了一种对事物不断的兴趣,关于别人的举动行为,对于自然所发生的程序和事情,对于不论远近每一个人物的情况,都有无限的兴趣,..⋯.这些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也实在是文化和人类进展的基础191。,,麦独孤是英国本能说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在他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中介绍了所有的社会现象,他例举了人的十二种的本能,并对每个本能进行了解说,他认为一切物体的运动都是本能的活动,就像手表没有了发条、汽车没有发动机、飞机没有引擎一样,没有本能一切都会失去生命的动力,一切都停止。(3)威廉·斯蒂芬逊游戏说理论斯蒂芬逊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他认为传播活动是没有目的、具有游戏性质的活动,人们进行传播活动时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愉悦心理才进行的传播活动,传播活动是一种游戏,它没有实际的产物,同时,他也提出了传播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传播的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求,这是一种痛苦的传播,还有一种与之相反,就是传播的两方都没有从彼此身上获得什么的想法,这是一种快乐的传播。他认为,大众传播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传播,而不是痛苦的,不应该是工作,而应该是一种愉快的玩耍。“认为受众参与传播只是一种游戏,只是为了获得愉快,严肃的主题在大众传播中就无立足之地,大众传播守望、教育等功能就会被阉割,大众传媒只能沦为单纯的消遣娱乐的工具,这实在既不是社会之福,也不是受众之福。【19】”“斯蒂芬森决意要把注意力从信息功能引开,不理会把传播与其它行为区别开来的主要特性。他的主要兴趣是在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方面,因此,他不象我们所希望那样去注意个人间的传播,也不那么注意媒介用于教育的工具作用。他对娱乐媒介采取的存在主义立场,毫无疑问同媒介是非常相宜的,因为这有助于避开那些有“沉重良心负担的”批评者,但是,这也遗漏掉传播系统功能的想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换句话说,这是有用的但却是不完全的理论,理论本应为未来对传播效果的研究提出重要的主张。[14】”(4)社会受众对室内环境的需求,受众对室内环境的使用,同样也符合了“使用与满足”理论,室内环境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它满足的是人类的功能性和审美性的需求。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9页7.2.2传播中受众的注意在前面我们说了受众的需要,在传播活动中我们的媒介物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的时候,传播活动才得以进行,受众才会把注意力停留在媒介物上,媒介物所带有的信息才得以传播。室内环境作为传播的媒介,只要当室内空间环境满足人们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时,受众的注意力才会持久,传播活动才更有效果。注意具有引导心理过程的作用,所以激发和引导受众的注意是研究室内空间信息传播的重点。7.2.2.1注意的概念所谓注意,就是受众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对媒介的使用是由选择的,因此选择性注意也可以称为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接受。受众对某个物体集中注意,那么必然会忽略其他的物体,当对一个物体的注意进行集中,然后进行理解和接受,接下来受众就会把注意转向另一个物体,这样的流动性也是注意的特征。当注意某个物体的时间越长,那么对这个物体的理解也就越深刻,信息传播的效果也就越好。通过对注意的种类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把其分为两种: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从心理层面我们又可以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这个在下节中具体描述。首先来说外部注意,外部注意就是对事物外部特征的注意,比如对某个建筑的外部形态、色彩、光线等的注意,外部注意是对事物表象的注意,并没有深入到事物的中心,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注意。内部注意则是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注意,它与思维活动相联系,受众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构造对所接触的事物进行对照分析,,这就是内部注意,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外部注意,或者没有内部注意,受众对事物的理解都不会全面,没有外部注意,人们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没有内部注意,人们的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内部注意和外部注意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比如人们很难同时集中于内部注意和外部注意,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无法同时认真的看电视,做题的时候不会去欣赏外面的风景等,但,比如在思考问题时,听和缓的音乐有益于思考活动的进行等等。所以,室内设计师进行设计活动的时候,要有选择的安排受众的内部注意和外部注意,充分利用内部注意和外部注意的相互促进关系,而有意的去避免两者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在阅读室中采用安静的色彩,播放和缓的音乐,在餐厅中运用暖色系的色彩,构件愉快的就餐环境、再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缕头发、做题目的时候转铅笔、听音乐时随着节奏点头等,虽然方式不一样,但是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利用受众的内部注意和外部注意的相互影响关系促进受众的目的的到达,从而改善受众的生活,提高受众的生活品质。室内环境中的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的效果跟“注意”有很大关联,受众对信息的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0页处理方式、接受程度都直接收“注意”支配,也就是说传播活动的效果受到受众注意的影响。没有注意的参与,受众就无法有效的接受信息,传播活动就不会有效的进行。7.2.2.2受众对室内环境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前面将注意按内容分为内部注意和外部注意,接下来从心理活动方面来分,可以将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通过分析受众对室内环境的注意,掌握受众注意的规律,有助于设计师进行设计活动。(1)无意注意是指没有经过思考过程的无目的的注意。也就是说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控制的注意。例如坐在公交车上习惯性的望着窗外,窗外的风景像流水一样从眼前溜过,忽然见到一位朋友和几个同伴在路边,然后回过头去确认下自己有没有看错,又或者去逛街买衣服的时候发现橱窗的造型很有特色,多看一会,这样的行为都是受众在无意识、无目的的心理状况下引发的注意。室内空间中同样也有着这样的无意注意,比如走在一个酒店的长廊中,一眼望去所有房间的门都是紧闭着的,然而走到中间时发现有一扇门着,眼光自觉的就朝房间望去,与之相似的情况不胜枚举。通过分析和例举,我们可以大致的得出引起受众在室内中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包括视觉上的、形式上的、造型上的各种刺激,通过视觉上的夸张、形式上的奇特和造型上的新颖等刺激受传者的心理,调动受众的无意注意,这样的设计手法是设计师为取得空间和使用者互动关系常用的手段。(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人们有选择有目的的对某事物的注意活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不同,它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是受众有目的的选择与自己固有观念相符合或者支持资源有信念的注意活动。比如某人想买某个楼盘的房,那么他会有意注意与之相关的信息,一个对政治军事有研究的人,那么他会有意的去关注与此相关的新闻。不同职业的人群对自身的专业内的对象也常常处于一种有意注意的状态,比如灯光设计师会出于职业习惯,会有意识的去研究所处环境中的灯光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师会特意去注意周围环境中的软装饰等等,由此看来,有意注意指的是人们有目的和有义务去做的。由此,“注意”对受众的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信息传播的效果,作为传播主体的室内设计师需要对受众的“注意”进行合理、细致的分析,在设计作品中合理的利用受众的“注意”使信息传播更方便快捷,提高传播的效果。7.2.2.3选择性注意所谓受众的选择性注意,就是指受众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接受与自己知识结构内的固有观点想符合的那部分信息,对与自己观点和意见不相符合,不一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1页致的内容,要么不理睬,加以回避,要么加以拒绝或者抛弃。(1)引起受众选择性注意的因素受众往往只注意到那些与自己观点相符合或者相一致的内容,对不相关的内容进行舍弃或者无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即受众的接近心理在起作用,凡事与受众的地理位置相近或者最近关注的信息相关的内容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比如受传这准备去某个地方度假,那么有关当地的新闻是他会注意的,在如某位设计师是某个受众所欣赏的,那么他的作品会受到他的注意。(2)引起受众的选择性注意的设计原则作为传播主体的设计师,其传播的信息要怎么样获得受众的选择性注意呢?这是个实际性的问题,对设计师进行设计活动也具有指导意义,它的具体原则如下:第一,传播的媒介具有新颖性。比如色彩上的大胆运用、体量上的非常规运用、空间布局上的特殊性、装饰材料的特殊性等等。第二,传播的媒介是大众所熟悉的,受众可以不用通过深思熟虑去理解,这样可以引起受众的注意。第三,作为传播媒介的室内空间本身应该具备吸引力,比如空间秩序的变化、传播的信息的特殊性、文化气息的特色等可以引起受众的注意。7.2.3传播中受众的理解理解是指人们根据自身已有知识结构对信息进行译码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过程。在室内环境中,受传者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信息、理解信息。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等对传播信息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有时甚至会出现曲解信息。受众的复杂性使得理解活动也不尽相同,通过分析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首先理解的深度差异,不同的知识结构的群体对信息的理解度会不一样,有的可以深入理解甚至可以对其进行补充,有的只能理解其中的浅意;其次是从个人需要进行理解,例如在餐饮空间中有些人只对餐厅文化中涉及到的食物进行理解而忽略其本身的历史文化,;最后是只理解与个人相关联部分的信息。传播者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不可能全部被受众所接收到,而且同一信息不同的受众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时间地点、周围环境、个人情感状态等,以及受众个人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等影响。受众的理解在室内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理解了,室内环境传播的信息才能对受众产生影响,设计的设计意图才能真正被传播,传播过程才能称之为有效的传播。所以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如何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得到受众们的认同是一个重要问题。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2页首先从受众方面来说,室内环境的传播信息要被理解,这就要求受众本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逻辑水平、理解能力等:接下来从传播者即设计师方面来说,室内环境的传播内容要被受众理解需要设计师运用受众所能理解的符号,令受众理解符号,并且通过符号传播出来的信息的意义,这样的过程才能够称之为有效的传播。由此看来符号像中介一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设计师选择的符号必须是受众能够理解的,符号一般都有约定俗成的意义,比如太阳象征着光明、白鸽象征和平等。但同一符号往往会有几个不同的意义,所以,传播活动要顺利进行就要求设计师和受传者都有相同的符号储备,以增强受众的理解效果。增强受众的理解效果的方式受众在处理信息时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只有真正理解了信息传播效果才显著,要增强受众的理解效果,需正确的处理下面几点:(1)新奇与理解新奇性是指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对某种新鲜事物的特征。它能够刺激受众,使受众获得新的知识,新的审美趣味、新的生活体验。新奇性的事物具有强大的吸力,吸引着受众的眼球,但是,新奇性也有度,当新奇度超出了大众理解范畴,受众接受信息受阻,传播活动就无法进行,便会导致与受众脱节,当然,在大众所接受范围内的新奇性事物必然会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爱,如(图7.2),弗兰克盖里设计的CondeNast自助餐厅。图7.2CondeNast自助餐厅资料来源;http://www.idzoom.corn(2)联想与理解联想是一个心理过程,受传者在接受信息进行理解时,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这样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联想。受众在接收到外界信息并对其理解的过程中,自然的会与头脑中已有的符号进行对接,相互作用,从已知的或假设的事实中得出结论。当然,受众对室内环境的理解超出设计师意图范围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因为受众的个体差异、群体差异以及文化背景差异导致对室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3页内环境的理解也会千差万别。(3)情感与理解情感往往伴随着人的行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思维活动产生影响,由此影响受众的理解。例如去参观地震遗址博物馆,带着忧伤,进入博物馆看到千穿百孔的楼房东倒西歪的建筑时,心中无限的悲痛,同时也会感觉到整个空间甚至连空气都是死寂一般凝固着,在这样的情感状态下,参观者更深层次的认识到了地震的危害及所带来的悲痛。因此,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受众对传播信息的理解程度,所以,设计要充分研究受众,运用好感情因素。如(图7.3)成都拾得雨林实践中心的设计,它利用了德国生态学家,马悠博士的研究,以及《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的内容和理念进行设计,提醒人们雨林恢复和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室内中也介绍着马悠博士的信息,他多年来对雨林在造的辛勤努力,以及在他逝世后,可爱的女儿和妻子的雨林继续事业的解析,在这样的情感因素下,室内传播内容得到更好的传播。图7.3拾得雨林实践中心室内设计资料来源:作者拍摄7.2.4传播中受众的反馈受众对于自身接收到的信息会做出相应的反馈,这种反馈包括心理层面的反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4页馈和行为层面的反馈。1、心理层面的反馈室内环境所传播的信息首先作用于人的心理,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其影响的程度也深浅不一,有的可以改变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认同度,有的只是短暂的一种感觉,根据信息对受众作用的程度大致可分为:浅层次的审美感知和体验。主要是指受众在室内环境中的初步体验,这是一种感性的体验,没有对环境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是一种浅传播。中层次的审美判断。是指受传者对室内环境所承载的信息进行深入理解,并通过思考,对室内环境所承载的信息进行评判,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功能需求和精神追求等需要。高层次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的提高。主要是是指受众对室内环境传播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分析,与受众本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接,进一步的提高了自身知识结构水平,这也是传播的最高境界。随着室内环境设计行业日趋成熟的发展,不同要求的室内会有不同的设计定位,他们作用于受众的心理程度会不一样,比如博物馆类型的空间要求室内环境可以让受众得到新的知识,提高受众个体的知识结构,得到深层次的信息反馈,在如商业空间,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商业活动,受众在这样的室内环境中注意力应该是在各色商品上,对室内环境信息反馈力度相应要低,只需要满足受众的认同度和满足度就可以,当然受众对不同档次的室内环境有不同需求。2、行为层面的反馈就是指传播的信息对受众产生的影响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这一过程就被称为行为层面的反馈。这也是受众对信息进行反馈的一种方式。受众对室内环境的需求、注意、理解、认同等着都只是心理层面的活动,当受众对这些心理活动表现在行为上来的时候传播效果便直接体现出来了。比如参加艺术展,对某件艺术品特别的喜爱,于是将它买回家,又如去参观室内居室设计展,回到家中发现其不合理之处,然后进行改造,在如,去观看某部电影,看完后与同事进行交流、评价等,都是受众对信息进行反馈的结果。受众的反馈是对传播效果的一种显示,因此,受众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作为传播主体的设计师必须重视受众的研究,以受众为中心,创作出满足受众需求,引起受众注意、能令受众理解的符合有效传播模式的室内环境。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第8章室内设计的传播模式理论框架8.1室内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在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一定要认识到设计师和受众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往往大家只注意到设计师对受众的影响,而忽视受众对设计师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传递的内容、方式其实都受到受众的制约,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并不是单向的。设计师与受众之间信息交流过程中的协调发展尤其重要。在信息交流过程中,设计师和受众都是积极的主体,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设计、强调和发展自己要传播的信息,使之更加完善、更能使受众所接收。而从受众角度来看,并不是在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不断地选择、记忆、归纳、处理信息,并把新获得的信息添加到已有的信息体系中去。在室内环境中,受众会主动的选择信息,而信息的载体的设计又恰到好处的刺激受众的大脑,并在头脑中加工处理成为受众掌握的信息。建筑师和受众所掌握的编码和译码体系要统一或相似,这是交流的前提。室内环境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室内环境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计师要对不同人群的知识储备结构进行设计。如针对儿童的室内环境就要把儿童的心理生理因素考虑进来,设计师的设计语汇要与儿童的认知体系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信息才能被孩子们所接受。8.2受众与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受众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在形式上是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仍是受众与传播者的关系。任何传播媒介不过是传播者传播信息的工具,一切工具都只不过是人体的延伸。作为最直接媒介的室内环境,以及其内部的展具、色彩、照明和材料等等其实都是设计师对信息的包装,希望通过这些媒介的渲染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并且把所要传达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当然受众对传播媒介也有选择、取舍和改进的自由。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自由的选择。受众与媒介是互动的关系,受众是带有目的与意识主动地使用媒介的,受众也可以向建筑师提出改进媒介的方法,只要合理可行,建筑师就可以在以后的设计中运用,增加和完善设计的形式。传播媒介的发展变革,也会引起受众交往、生活方式的改变,受众需求的提高和改变也相应促进传播媒介的发展。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6页8.3设计师、内容、媒介、受众的协调统一在展示空间的设计中,处理好传播内容与人、人与媒介、传播内容与媒介的关系非常重要。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贯穿于整个传播过程,联系着其他三个要素,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主题,他决定着传播的信息以及传播信息的渠道形式,传播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受众是室内空间的使用者,他通过信息反馈间接的影响设计师进行设计。因此,室内设计传播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8.3室内设计的传播模式理论框架通过对传播要素等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室内设计的过程也是传播的过程,它与传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有着一定的共性,但是,室内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活动,与普通的传播行为不一样,有其特殊性,因此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无法全面准备的概述室内设计传播过程。首先,在室内设计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与受传者不是单纯的直线性质的传播,受传者和传播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媒介很好的衔接,受众才更易于理解信息,传播四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在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传播活动就无法有效传播。传播者对信息的采集,进行选择,然后进行编码过程,将带有所需信息的符号运用于室内空间中,组合成完整的传播媒介即完成了的室内实体空间,这个带有各种信息的传播媒介向外传递信息,在室内环境中的人即受众,也就是空间的使用者,对信息进行释码,接收室内环境所传达的信息,因受众本身的区别——个人所处的受众群体、自身的知识结构、周围的社会环境等接受信息的程度不同,对受众的影响层次也不尽相同。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同样会对信息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分为心理上的和行为上的,传播者对受众的信息反馈分析研究能更好的指导其设计活动,同样,传播者自身的结构特征等在其选择信息编辑信息的同时会得到体现,对于具有影响力的传播者,其作品更易被受众所接受和理解,传播的效果就更成功,这样的设计作品也更成功。因此,用传播学的理论对室内设计理论进行补充,对室内设计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其各个环节的关系相互联系,用文字叙述难免显得苍白,在此,我在拉斯韦尔所提出的传播要素即前人提出的各个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描绘出室内设计传播过程的传播模式:(图8.1)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7页传播者对受众的影响图8.1室内设计传播模式资料来源:作者自绘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8页结论以传播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传播学理论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研究为理论依靠,对室内环境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将室内设计过程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以设计师作为主要传播者,设计理念为传播内容,完成了的室内实体空间为传播媒介,室内空间的使用者为传播中的受传者,对室内环境中传播的四要素进行逐一分析研究,针对室内环境中的传播者——设计师及其它间接传播者进行分析,提出了要求和方法,对室内环境传播内容进行分类和不同层次的分析,对室内环境传播媒介进行全面的阐释,对室内环境传播中的受传者进行深入研究,突出受传者的中心地位,对其选择和处理信息的心理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受众心理的设计策略,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室内设计是室内设计中的新方法,传统室内设计理论把设计师、室内空间、使用者看成是不同的个体进行研究,相应的设计师手册,室内空间资料在不断的完善,但是,针对三者的关系研究,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较少,将室内环境放在传播学领域中研究就避免了设计师、室内空间、使用者三者脱节的状况,完善了室内设计理论,为室内设计提供更合理的方法。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通过分析传播学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以及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论证得出室内设计过程也是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结论二:设计活动中“设计师一作品一受众”不是静态封闭互不相连的三个领域,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都是室内设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三:室内设计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活动过程,其各个要素和环节都有其特征,都应当重视和考虑。结论四:室内环境的“类大众媒介”的性质,说明室内环境是传播内容即设计师所要传达的信息的载体,设计师通过这个载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信息传达。结论五:室内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即是传播内容,信息传播活动的是否有效进行(即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能否被受众接受和理解)取决于设计师和受传者的是否能共享符号的意义。结论六:通过对受众的研究得出室内环境的使用者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处于积极主动的选择信息的地位,受众对室内设计活动也具有推动作用。结论七:通过对室内环境设计中各个要素的分析得出室内设计传播过程的理论框架。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9页受众的反馈室内设计师信息的选择与加工讯息的制约传播内容室内空l司环境受众对传播看的影响感受和效呆内容的选择受众传播者对受众的影响受众的个人结构受众的自我形象受众的社会环境受众所处的受众群体的质一一的境一一盱力一一甜力者素一一者环一一蛔压一一驰压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鼬一一一肋雠"一一雠雠一一艨一一艨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0页致谢历时三年的交大硕士研究生求学生涯到此接近尾声了,在这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收获了很多。感谢西南交通大学给我这个平台,让我伴随着交大的阳光雨露吸取着知识的精华,为人生的知识库增添了财富。感谢在这三年中我的导师李江老师以及曾勇老师、胡剑忠老师、吴贵凉老师、张松老师、徐伯初老师等给予的关心和指导,老师们深厚的知识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广阔的视野让我收获颇丰,同时,老师们的处事原则、生活态度以吸辛勤的指导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受益终身。再次向各位恩师致以诚挚的谢意!还要感谢在求学路上的各位同窗好友,施惠、孙俪、范朝坤、李美玲、朱晓璐、陈煜蕊、赵庆、王泺又、张宁、周熊兆⋯⋯我们一起经历风雨和灿烂的阳光,有你们的陪伴和帮助,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才如此的多姿多彩。在论文的最后,我还要感谢在这20多年中给予我支持、帮助、关心、鼓励和指导的所有的老师、家人、朋友、同学,谢谢!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1页【1]【2][3】【4][5】[6】【7][8】参考文献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页徐耀魁.大众传播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52—53页董天策.传播学导论.四川I:四川人学出版社,1995:75页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45页李媛.从传播学视城对展示空间的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5:12页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167.168页【英】丹尼斯.麦奎尔,L瑞典l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德]马克思.本泽著.符号与设计一符号学美学.许恒醇编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9】周正楠.媒介、建筑一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0】[意】恩伯托.艾柯.功能与符号一建筑的符号学.余峰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5页【11】阿摩斯.拉普b特.建筑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42页[12]谷彦彬,张守江.现代.室内居室原理.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1.7页【13】辛艺峰.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12页[14]【美]威尔伯.施拉姆,威谦.波特.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44页【15]汪正章.建筑美学一匕京:人民出版社,1991:172页[16】查尔斯.詹克斯.建筑符号同小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7]李彬.大众传播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80页[18】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62.163页【19]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8页[20】荆其诚.林仲贤.心理学概论.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16页【2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7页[22]刘伏海,吴家庆.传播理论与技巧.长沙:湖南师范人学出版社,1993:230页[23】[意]恩伯托.艾柯.功能与符号——建筑的符号学.俞峰华译.见[英]勃罗德彭特G等著.乐民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35页【24】[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筑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42页[25】胡建忠.室内设计解析.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2页[26】周正楠.关于建筑传媒手段的思考.建筑学报.,2000(9)【27]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28][美]索尔索.认知心理学.黄希庭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9】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30]蔡骥,蔡雯.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31]【英]肯特著.建筑心理学入门.谢立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32】林之达.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33]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34]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从现代心理学视角看大众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35】胡熠.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建筑光环境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8:12页【36】唐世伟,刘贤梅.信息论.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7】FestnigerLA。Atheoyofeongitivedissonanee.Standford.,Calif:StanfordUniversityPerss,1957【38]NewcombTM.AnaPProachtothestudyofocmmunieativeacts.PysehologcialRveiew,1953,60[39]Bhaskar,Roy,yDialeetic:ThePulseofFreedom,London:Verso,1993,PP.250—258.【40]Nesbitt,Kate,ed.TheoringANewAgendaforArchitecture:AnAmhologyofArchiteemralTheory,1965—1995,NewYork:PmitonArchiteeturalPress,1997.["41]SteinSpreckelmeyer.ClassicReadingsinArchitecture.2004.3["42】DonaldA.Norman.Emotionaldesign:whywelove(orhate)everydaythings.BasicGroup["43】GarlBovill.Fraetalgeometryinacrhiteetueranddesign.Boston:Birkhausere,1996【44】Heider.F.ThePsyhcologyofintepresronalrelations.Neryokr:JohnWile,y1958["45】FathyHassna.architeeuterofthePoo.rChicago,London:TheUniversityofChieagoPress,1973【"46]Behavioralarchiteeture:towardanaccountabledesignProeess/C10visHeimsath—NewYork:McGraw—Hill,e1977一x,203p[2\TU20r,HCJ]【"47]KirkSJ,SpecrkelmeyerK.FlllustartedbyStevePadgetcerativedesigndecisions:aSysetmaticapporachtoprorblemsovlinginacrhieteuture.NewY6rk、brk:VanNosrtnadRenihold,1988【"48】NewcombTM.AnaPProachtothestudyofcommunieativeacts.PysehologcialRveiew,1953,60【"49]PreiserWGE,RabniwoizHZ,WhiteE.T.Post—occupancyevaluation.NweYork.van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3页NostmadReinhold,1988【50]WilliamMiclielson.Manandhisurbanenvionment:asociologicalapproachreading.Massaehusetts:Addison-WedleyPubCo,1976[51】AntoniadesAC.Poeticsofarchitecture:theoyofdesngn.Newyorkl:VanNostrandRenihold,1990[52]AntoniadesAC.Poeticsofarchitecture:theoyofdesngn.Newyorkl:VanNostrandRenihold,1990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4页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李海.对造型艺术中形态表现的认识研究.大众文艺,201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