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国内图书分类号:TU972+.2国际图书分类号:698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密级:公开年级2Q!Q级姓名整星然申请学位级别苎盔堂亟±专业逡盐苎丕堂指导老师胡剑空二零一三年五月六日nC:lassifiedIndex:TU972+.2U.D.C:698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MasterDegreeThesisAPPLICATIONOFNEWMEDIAINTHEn叮TERIORCOMMERCIALSPACEDESIGNGrade:2010Candidate:DengSiran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OfArtsSpeciality:ArtOfDesignSupervisor:HuJianzhongn西南交通大学曲南父逦大罕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交通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哦使用本授权书。(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寸,)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爻P黪哆日期:09·>.歹·;f指导老师签名rI参务~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工作(贡献)声明本人在学位论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或贡献如下:1.对新媒体艺术及商业空间设计做了翔实的文献梳理及扎实的理论研究;2.阐释了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及审美规律,分析了当期商业空间设计的问题及其现代性诉求;3.总结了新媒体艺术对艺术设计及艺术审美带来的影响,并归纳了新媒体艺术在不同空间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4.探讨了新媒体艺术独特艺术特征与商业空间设计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例举分析了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商业空间设计的设计案例;5.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商业空间设计进行了设计实践与设计分析。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违反上述声明所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将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叉p夥签日期:2p,3、S.;/、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页摘要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艺术为当代艺术和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与表现形式,还创造了新的审美体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媒介的局限性,以全新的沟通和互动方式,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视觉体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媒体艺术,在继承传统艺术的一些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新艺术思维的创新又使其具有了新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规律。新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和其它的新技术、新艺术一样,逐渐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不同的艺术领域和设计领域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文章从廓清“新媒体"以及“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入手,分析阐释了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规律,并据此考察了新媒体艺术在不同类型的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文章认为这些应用与实践,正是新媒体艺术利用其自身优势对空间设计所做的丰富和拓展。基于以上基础,文章对现代商业空间设计存在的闯题和设计诉求进行了梳理与探讨,并指出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对商业空间设计的现代诉求做出了有效的回应:新媒体艺术的虚拟性、互动性带来了新奇独特、多元个性的商业空间设计,这也恰恰满足了大众对当前商业空间丰富性、多样性和交互性的综合需求。最后,笔者通过设计实践,将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文章抓住了“新媒体艺术’与“商业空间设计”在艺术审美体验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动将新媒体艺术引入到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在新媒体艺术的视野下关注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文章期望能够为商业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做出一点贡献,也为商业空间设计未来的实践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艺术内涵和整体质量。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艺术特征商业空间设计室内设计设计实践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I页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digitaltechnology,newmediaandnewmediaarthaveprovidednewdevelopmentspaceforcontemporaryartanddesigninthe21stCentury.Theyhavenotonlychangedthetraditionalartcreationandexpression,butalsocreatedanewaestheticexperience.Theemergenceofnewmediaarthasbrokenthroughthelimitationoftraditionalinformationmedia,meanwhile,ithasinitiatedanewpatternofcommunicationandinteractionwhichenrichespeople’Svisualexperienceandaffectsthewayofliving.Innovativeuseofnewtechnologyandnewartisticthinkingenablenewmediaarttohavethenewartisticfeaturesandaestheticlaws.Withtheirrapiddevelopment,newmediaandnewmediaarthavegraduallyinfiltratedintoeveryaspectofpeople’Sdailylifelikeothernewtechnologyandart.Atthesametime,theirinfluenceonthecommercialspacedesignisthemostoutstandingone.Thisarticlestartsfromthetwoconcepts”newmedia”and”newmediaart¨,thenanalyzestheartisticfeaturesandaestheticrulesofthenewmediaartwhichmakes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sofnewmediaartinthespatialdesignbepossible.T11eauthoragreesr、玩mthattheseapplicationsandpracticesarekindsofenrichmentanddevelopmentofthenewmediaart.Accordingly,thepapermakesdiscussiononproblemsanddesignprincipleofthemodemcommercialspacedesign,andpointsoutthatthenewmediaartcansatisfiesthedemandsofcommercialspacedesignbecauseofitsmagicalartcharacteristics,suchasvirtuality,interactivity,diversityandrichness.Finally,theauthorattempttoapplythenewmediaarttocommercialspacedesign.Thisarticlefmdstheinnerlinkofbetween‘'newmediaart¨and”commercialspacedesign”onaestheticexperience,andinordertofindoutthedevelopingtendencyofcommercialspacedesigninnewmediaartperspective,theauthortriestostudythemtogetherinthefieldofcommercialspacedesign.ThisauthorhopesthatthispaperCannotonlymakealittlecontributiontotheoreticalresearchofcommercialspacedesign,butalsodevelopnewideasandmethodsforitspractice.Allofthesewillbebeneficialtoimprovetheartisticconnotationandoverallqualityofcommercialspacedesign.keywords:newmediaart:artisticfeatures:commercialspacedesign;interiordesign:designpractice.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ll页目录第一章绪论⋯⋯⋯⋯⋯⋯⋯⋯⋯⋯⋯⋯⋯⋯⋯⋯⋯⋯⋯⋯⋯⋯⋯⋯⋯⋯⋯⋯⋯⋯⋯⋯⋯⋯⋯⋯⋯l1.1研究背景⋯⋯⋯⋯⋯⋯⋯⋯⋯⋯⋯⋯⋯⋯⋯⋯⋯⋯⋯⋯⋯⋯⋯⋯⋯⋯⋯⋯⋯⋯⋯⋯⋯⋯⋯l1.2国内外研究现状⋯⋯⋯⋯⋯⋯⋯⋯⋯⋯⋯⋯⋯⋯⋯⋯⋯⋯⋯⋯⋯⋯⋯⋯⋯⋯⋯⋯⋯⋯⋯⋯l1.2.1商业空间设计研究现状⋯⋯⋯⋯⋯⋯⋯⋯⋯⋯⋯⋯⋯⋯⋯⋯⋯⋯⋯⋯⋯⋯⋯⋯⋯⋯。11.2.2新媒体艺术研究现状⋯⋯⋯⋯⋯⋯⋯⋯⋯⋯⋯⋯⋯⋯⋯⋯⋯⋯⋯⋯⋯⋯⋯⋯⋯⋯⋯31.2.3新媒体艺术对商业空间设计影响研究现状⋯⋯⋯⋯⋯⋯⋯⋯⋯⋯⋯⋯⋯⋯⋯⋯⋯⋯41.3研究目的与意义⋯⋯⋯⋯⋯⋯⋯⋯⋯⋯⋯⋯⋯⋯⋯⋯⋯⋯⋯⋯⋯⋯⋯⋯⋯⋯⋯⋯⋯⋯⋯.51.3.1研究目的⋯⋯⋯⋯⋯⋯⋯⋯⋯⋯⋯⋯⋯⋯⋯⋯⋯⋯⋯⋯⋯⋯⋯⋯⋯⋯⋯⋯⋯⋯⋯⋯51.3.2研究意义⋯⋯⋯⋯⋯⋯⋯⋯⋯⋯⋯⋯⋯⋯⋯⋯⋯⋯⋯⋯⋯⋯⋯⋯⋯⋯⋯⋯⋯⋯⋯⋯61.3.3可行性与创新性⋯⋯⋯⋯⋯⋯⋯⋯⋯⋯⋯⋯⋯⋯⋯⋯⋯⋯⋯⋯⋯,⋯⋯⋯⋯⋯⋯⋯.61.4本章小结⋯⋯⋯⋯⋯⋯⋯⋯⋯⋯⋯⋯⋯⋯⋯⋯⋯⋯⋯⋯⋯⋯⋯⋯⋯⋯⋯⋯⋯⋯⋯⋯⋯⋯⋯.7第二章新媒体艺术概观⋯⋯⋯⋯⋯⋯⋯⋯⋯⋯⋯⋯⋯⋯⋯⋯⋯⋯⋯⋯⋯⋯⋯⋯⋯⋯⋯⋯⋯⋯⋯⋯82.1新媒体的界定⋯⋯⋯⋯⋯⋯⋯⋯⋯⋯⋯⋯⋯⋯⋯...⋯⋯...⋯⋯⋯⋯⋯⋯⋯⋯⋯⋯⋯⋯⋯⋯.82.2新媒体艺术的概念⋯⋯⋯⋯⋯⋯⋯⋯⋯⋯⋯⋯⋯⋯⋯⋯⋯⋯⋯⋯⋯⋯⋯⋯⋯⋯⋯⋯⋯⋯⋯92.3当代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及其艺术特征和审美规律⋯⋯⋯⋯⋯⋯⋯⋯⋯⋯⋯⋯⋯⋯⋯⋯⋯lO2.3.1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02.3.2新媒体艺术的类型⋯⋯⋯⋯⋯⋯⋯⋯⋯⋯⋯⋯⋯⋯⋯⋯⋯⋯⋯⋯⋯⋯⋯⋯⋯⋯⋯..122.3.3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162.3.4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规律⋯⋯⋯⋯⋯⋯⋯⋯⋯⋯⋯⋯⋯⋯⋯⋯⋯⋯⋯⋯⋯⋯⋯⋯⋯.192.4新媒体艺术在中国⋯⋯⋯⋯⋯⋯⋯⋯⋯⋯⋯⋯⋯⋯⋯⋯...⋯⋯⋯⋯⋯⋯⋯⋯⋯⋯⋯⋯⋯⋯222.4.1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概况⋯⋯⋯⋯⋯⋯⋯⋯⋯⋯⋯⋯⋯⋯⋯⋯⋯⋯⋯⋯⋯⋯⋯⋯⋯..222.4.2中国新媒体艺术存在的问题⋯⋯⋯⋯⋯⋯⋯⋯⋯⋯⋯⋯⋯⋯⋯⋯⋯⋯⋯⋯⋯⋯⋯⋯232.4.3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242.5本章小结⋯⋯⋯⋯⋯⋯⋯⋯⋯⋯⋯⋯⋯⋯⋯⋯⋯⋯⋯⋯⋯⋯⋯⋯⋯⋯⋯⋯⋯⋯⋯⋯⋯⋯.24第三章新媒体艺术在不同空间设计领域中的应用⋯⋯⋯⋯⋯⋯⋯⋯⋯⋯⋯⋯⋯⋯⋯⋯⋯⋯⋯⋯253.1新媒体艺术在舞台空间设计中的应用⋯⋯⋯⋯⋯⋯⋯⋯⋯⋯⋯⋯⋯⋯⋯⋯⋯⋯⋯⋯⋯⋯253.1.1LED在舞台空间设计中的应用⋯⋯⋯⋯⋯⋯⋯⋯⋯⋯⋯⋯⋯⋯⋯⋯⋯⋯...⋯⋯⋯..253.1.23D技术在舞台空间设计中的应用⋯⋯⋯⋯⋯⋯⋯⋯⋯⋯⋯⋯⋯⋯⋯⋯⋯⋯⋯⋯⋯263.1.3虚拟现实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263.2新媒体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273.2.1装置艺术⋯⋯⋯⋯⋯⋯⋯⋯⋯⋯⋯⋯⋯⋯⋯⋯⋯⋯⋯⋯⋯⋯⋯⋯⋯⋯⋯⋯⋯⋯⋯⋯283.2.2多媒体⋯⋯⋯⋯⋯⋯⋯⋯⋯⋯⋯⋯⋯⋯⋯⋯⋯⋯⋯⋯⋯⋯⋯⋯⋯⋯⋯⋯⋯⋯⋯⋯..28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V页3.2.3炫影互动技术⋯⋯⋯⋯⋯⋯⋯⋯⋯⋯⋯⋯⋯⋯⋯⋯⋯⋯⋯⋯⋯⋯⋯⋯⋯⋯⋯⋯⋯⋯293-3新媒体在展览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303.3.1展示场景由真实转向虚拟⋯⋯⋯⋯⋯⋯⋯⋯⋯⋯⋯⋯⋯⋯⋯⋯⋯⋯⋯⋯⋯⋯⋯⋯⋯313.3.2展示方式由静态向动态扩展⋯⋯⋯⋯⋯⋯⋯⋯⋯⋯⋯⋯⋯⋯⋯⋯⋯⋯⋯⋯⋯⋯⋯⋯323.3.3展示活动由平面单向传播转向互动体验⋯⋯⋯⋯⋯⋯⋯⋯⋯⋯⋯⋯⋯⋯⋯⋯⋯⋯。323.4本章小结⋯⋯⋯⋯⋯⋯⋯⋯⋯⋯⋯⋯⋯⋯⋯⋯⋯⋯⋯⋯⋯⋯⋯⋯⋯⋯⋯⋯⋯⋯⋯⋯⋯⋯.33第四章商业空间设计及其当代新诉求⋯⋯⋯⋯⋯⋯⋯⋯⋯⋯⋯⋯⋯⋯⋯⋯⋯⋯⋯⋯⋯⋯⋯⋯⋯344.1商业空间概述⋯⋯⋯⋯⋯⋯⋯⋯⋯⋯⋯⋯⋯⋯⋯⋯⋯⋯⋯⋯⋯⋯⋯⋯⋯⋯⋯⋯⋯⋯⋯⋯.344.1.1商业空间的概念⋯⋯⋯⋯⋯⋯⋯⋯⋯⋯⋯⋯⋯⋯⋯⋯⋯⋯⋯⋯⋯⋯⋯⋯⋯⋯⋯⋯.344.1.2商业空间的发展⋯⋯⋯⋯⋯⋯⋯⋯⋯⋯⋯⋯⋯⋯⋯⋯⋯⋯⋯⋯⋯⋯⋯⋯⋯⋯⋯⋯⋯⋯.344.1.3商业空间的类别⋯⋯⋯⋯⋯⋯⋯⋯⋯⋯⋯⋯⋯⋯⋯⋯⋯⋯⋯⋯⋯⋯⋯⋯⋯⋯⋯⋯⋯⋯。354.2商业空间设计概述⋯⋯⋯⋯⋯⋯⋯⋯⋯⋯⋯⋯⋯⋯⋯⋯⋯⋯⋯⋯⋯⋯⋯⋯⋯⋯⋯⋯⋯⋯374.2.1商业空间设计的概念⋯⋯⋯⋯⋯⋯⋯⋯⋯⋯⋯⋯⋯⋯⋯⋯⋯⋯⋯⋯⋯⋯⋯⋯⋯⋯⋯374.2.2商业空间设计的功能性特征⋯⋯⋯⋯⋯⋯⋯⋯⋯⋯⋯⋯⋯⋯⋯⋯⋯⋯⋯⋯⋯⋯⋯⋯374.2.3消费者的行为与商业空间设计⋯⋯⋯⋯⋯⋯⋯⋯⋯⋯⋯⋯⋯⋯⋯⋯⋯⋯⋯。⋯⋯⋯384.3当代商业空间设计面临的问题⋯⋯⋯⋯⋯⋯⋯⋯⋯⋯⋯⋯⋯⋯⋯⋯⋯⋯⋯⋯⋯⋯⋯。404.4当代商业空间的设计诉求⋯⋯⋯⋯⋯⋯⋯⋯⋯⋯⋯⋯⋯⋯⋯⋯⋯⋯⋯⋯⋯⋯⋯⋯⋯424.5本章小结⋯⋯⋯⋯⋯⋯⋯⋯⋯⋯⋯⋯⋯⋯⋯⋯⋯⋯⋯⋯⋯⋯⋯⋯⋯⋯⋯⋯⋯⋯⋯⋯⋯⋯.44第五章新媒体艺术对当代商业空问设计诉求的回应⋯⋯⋯⋯⋯⋯⋯⋯⋯⋯⋯⋯⋯⋯⋯⋯⋯⋯⋯.455.1新媒体艺术与商业空间设计结合的可能性⋯⋯⋯⋯⋯⋯⋯⋯⋯⋯⋯⋯⋯⋯⋯⋯⋯⋯⋯⋯.455.2新媒体艺术与商业空间设计结合的必要性⋯⋯⋯⋯⋯⋯⋯⋯⋯⋯⋯⋯⋯⋯⋯⋯⋯⋯⋯⋯465.2.1新媒体艺术对当代商业空间设计问题的回应⋯⋯⋯⋯⋯⋯⋯⋯⋯⋯⋯⋯⋯⋯⋯⋯。465.2.2新媒体艺术对数字时代人们艺术审美变革的回应⋯⋯⋯⋯⋯⋯⋯⋯⋯⋯⋯⋯⋯⋯.475.2.3新媒体艺术对当前人们的商业空间行为的回应⋯⋯⋯⋯⋯⋯⋯⋯⋯⋯⋯⋯⋯⋯⋯.。475.3新媒体艺术特征与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结合⋯⋯⋯⋯⋯⋯⋯⋯⋯⋯⋯⋯⋯⋯⋯⋯⋯⋯⋯.485.3.1新奇独特的展示艺术效果⋯⋯⋯⋯⋯⋯⋯⋯⋯⋯⋯⋯⋯⋯⋯⋯⋯⋯⋯⋯⋯⋯⋯⋯。485.3.2深入的参与性和互动式体验⋯⋯⋯⋯⋯⋯⋯⋯⋯⋯⋯⋯⋯⋯⋯⋯⋯⋯⋯⋯⋯⋯⋯。4953.3游戏性、趣味性与娱乐身心⋯⋯⋯⋯⋯⋯⋯⋯⋯⋯⋯⋯⋯⋯⋯⋯⋯⋯⋯⋯⋯⋯⋯5l5.3.4虚拟性⋯⋯⋯⋯⋯⋯⋯⋯⋯⋯⋯⋯⋯⋯⋯⋯⋯⋯⋯⋯⋯⋯⋯⋯⋯⋯⋯⋯⋯⋯⋯⋯⋯525.4本章小结⋯⋯⋯⋯⋯⋯⋯⋯⋯⋯⋯⋯⋯⋯⋯⋯⋯⋯⋯⋯⋯⋯⋯⋯⋯⋯⋯⋯⋯⋯⋯⋯⋯⋯。53第六章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实践与分析⋯⋯⋯⋯⋯⋯⋯⋯⋯⋯⋯⋯⋯⋯⋯⋯⋯⋯⋯⋯⋯⋯⋯⋯⋯556.1设计理念与设计构思⋯⋯⋯⋯⋯⋯⋯⋯⋯⋯⋯⋯⋯⋯⋯⋯⋯⋯⋯⋯⋯⋯⋯⋯⋯⋯⋯⋯⋯556.2设计方案概述⋯⋯⋯⋯⋯⋯⋯⋯⋯⋯⋯⋯⋯⋯⋯⋯⋯⋯⋯⋯⋯⋯⋯⋯⋯⋯⋯⋯⋯⋯⋯⋯556.2.1项目商业环境⋯⋯⋯⋯⋯⋯⋯⋯⋯⋯⋯⋯⋯⋯⋯⋯⋯⋯⋯⋯⋯⋯⋯⋯⋯⋯⋯⋯⋯⋯5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V页6.2.2项目设计定位⋯⋯⋯⋯⋯⋯⋯⋯⋯⋯⋯⋯⋯⋯⋯⋯⋯⋯⋯⋯⋯⋯⋯⋯⋯⋯⋯⋯⋯⋯566.2.3建筑形态与商业立意分析⋯⋯⋯⋯⋯⋯⋯⋯⋯⋯⋯⋯⋯⋯⋯⋯⋯⋯⋯⋯⋯⋯⋯⋯.566.2.4室内部分⋯⋯⋯⋯⋯⋯⋯⋯⋯⋯⋯⋯⋯⋯⋯⋯⋯⋯⋯⋯⋯⋯⋯⋯⋯⋯⋯⋯⋯⋯⋯..576.3设计方案分析⋯⋯⋯⋯⋯⋯⋯⋯⋯⋯⋯⋯⋯⋯⋯⋯⋯⋯⋯⋯⋯⋯⋯⋯⋯⋯⋯⋯⋯⋯⋯⋯⋯576.4本章小结⋯⋯⋯⋯⋯⋯⋯⋯⋯⋯⋯⋯⋯⋯⋯⋯⋯⋯⋯⋯...⋯⋯⋯⋯⋯⋯⋯⋯⋯⋯⋯⋯⋯..6l第七章总结与展望⋯⋯⋯⋯⋯⋯⋯⋯⋯⋯⋯⋯⋯⋯⋯⋯⋯⋯⋯⋯⋯⋯⋯⋯⋯⋯⋯⋯⋯⋯⋯⋯⋯。62致谢⋯⋯⋯⋯⋯⋯⋯⋯⋯⋯⋯⋯⋯⋯⋯⋯⋯⋯⋯⋯⋯⋯⋯⋯⋯⋯⋯⋯⋯⋯⋯⋯⋯⋯⋯⋯⋯⋯⋯⋯⋯⋯⋯⋯⋯⋯⋯⋯⋯⋯.。64参考文献⋯⋯⋯⋯⋯⋯⋯⋯⋯⋯⋯⋯⋯⋯⋯⋯⋯⋯⋯⋯⋯⋯⋯⋯⋯⋯⋯⋯⋯⋯⋯⋯⋯⋯⋯⋯⋯⋯6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6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页1.1研究背景第一章绪论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时间已经和金钱划上了等号。为了使自己的商铺脱颖而出,获得更高的销售效率,使顾客产生购买行为,商业空间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闻、广播、广告信息,数以千万、亿万地从我们的身边“流’’过,然而真正被人们记住的信息却极少。商业空间设计“同质化’’问题严重,空间布局、色彩设计上缺乏吸引力,现代新兴电子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设计手法未引起足够重视,设计无法与时俱进等问题的出现,使得设计师们不得不寻求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段加以解决。现代人要求高品质的生活,要求感官的享受。如今在“注意力’’稀缺的商业社会中,传统的商业空间设计似乎很难满足现代消费者们的消费、审美需求。21世纪的到来,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科技与艺术手段,正逐渐地渗入现代商业空间设计领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完全被符号的语言代替和模仿的视觉语意环境下,新媒体艺术不断的发展、创新,并深刻变革着传统的媒体艺术表现形式。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商业空间的设计方式方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新媒体艺术方兴未艾的今天,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符合时代意义的审美特征,创造商业空间设计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增强商品与顾客之间的互动性,以期产生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理论课题和设计命题。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商业空间设计研究现状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页美意识逐渐增强,商业活动和商业空间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了满足人们对商业空间不同的功能和审美需求,商业空间设计逐渐发展起来。就目前的对商业空间设计的研究论述来看,学界对商业空间设计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对不同类型商业空间设计所做的研究,这类研究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进行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刘利剑、周海涛、张健在《商业空间设计》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商业卖场空间设计、酒店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休闲空间设计五个主要商业空间类型的基础内容和相关知识【1】与这种综合性研究相对应,也有学者就某一类空间类型做了专题性研究,比如翟东晓对设施展览空间所做的专门性研究【21,这类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加全面和详尽。对商业空间设计元素所做的研究,赵慧颍对商业空间的色彩设计及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商业空间色彩设计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商业空间色彩设计的功能性、审美性及经济性等设计原则【3】;栗亮对商业空间的光线、照明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商业空间照明的分类和发展趋势,并对商业照明的具体应用做了阐释【41。还有学者对商业空间设计的装饰材料、展柜展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区域商业空间设计所做的研究。闰娥对地下商业空间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从空间环境、空间导向以及空间形态三个方面完善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的途径和方法;田斌对社区商业空间的发展机制、设计形态及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社区商业空间设计在体现其商业属性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它的生活属性。对不同设计理念及设计思想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研究。张宇峰分析了后现代思想对商业空间设计风格的影响,并指出在现代商业空间设计中应该充分人设后现代思想为商业空间设计注入的活力,以后现代思想来完善商业空间的视觉和心理体验;吴艳将可持续的理念引入到商业空间设计中,实现人与自然,【1】刘利剑、周海涛、张健.商业空间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翟东晓.设施空间【H】。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3】赵慧颍.色彩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商场现代,2009(02):P69.【‘】栗亮.照明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j】.硅谷,2010(02):P50.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页人与空间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l】;池晓瑜,张华威提出了商业空间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重要性,商业空间设计应从满足生理雪球、心理需求及情感需求的人性化入手,让“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指导商业空间的设计【21。此外,学者们还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商业空间的设计原则以及商业空间设计的策略方法等内容进行了专门的、有针对性的讨论和研究。商业空间设计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各国商业空间带着众多不同的设计风格蔓延到中国,它们秉着追求文化性、个性化、以满足人的功能需求为核心、注重个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为国内的商业空间设计注入了新的元素。然而,在当前设计师们设计的形形色色的商业空间中,人们却很难通过设计,使消费者的动机与消费行为整合起来。这难免会让入产生疑问,在科技如此发达,信息如此畅通的今天,为什么中国商业空间设计的还是千篇一律?为什么国内商业品牌在国际市场还是黯然失色?为什么国内消费者购买行为低下?怎样才能营造一种独特地、新颖的商业展示空间,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和审美体验,一直是国内外设计师们迫切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1.2.2新媒体艺术研究现状对新媒体艺术的概念与类型的研究。万书元将新媒体艺术界定为利用多种媒体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兼具视听和表演特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口1;商应丽认为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基础上的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形式。虽然不同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做了界定,但是学者对新媒体概念的理解大多都从新媒体所应用的技术角度出发。在对新媒体概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有学者对新媒体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学者们主要依据新媒体艺术实现载体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将新媒体艺术分为电光艺术、网络艺术、全息艺术、网络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对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与艺术审美的研究。新媒体艺术是现代艺术的范畴之一,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有其自身的艺术特征和艺术审美,学者们就【l】吴艳.现代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M】.建筑规划与设计,2012(02).【2】池晓瑜,张华威.城市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设H-[M].上海商业,2012(03):P50.【31万书元.新媒体艺术论【M】.艺术百家,2009(01).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页新媒体艺术的这两方面的内容也进行了广泛的总结。徐修玲认为新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虚拟性、互动性、观念性及强调现场感等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些特征也是我们认识新媒体的重要方面Ⅲ;周汝豪则认为新媒体艺术的最显著特征是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关于新媒体艺术审美,学者普遍的看法是新媒体在消解艺术审美精英化的同时,为审美主体带来了多维度、交互性、虚拟性的审美体验。值得一提的是,苗新萍就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维度进行了研究,她将其分为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两个方面,以期从这两个维度阐释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心3。对新媒体艺术对其他领域的影响研究。伴随着新媒体艺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艺术几乎渗透进了所有的艺术和美学领域,学者们对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影响与现实应用进行了概括。研究者们首先注意到了新媒体艺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在计算机及数字艺术的推动下,电影的画面呈现发生了质的飞跃,电影艺术在总体发展趋势上也由传统的“叙事电影’’转向了“景观电影’’。另外,新媒体艺术促进了音乐形式和内容的创新,特别是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电子音乐迅速崛起,并使音乐出现了大众化和专业化并行发展的趋势。同时,学者们也注意到了新媒体艺术对绘画艺术的影响,呼吁艺术家要借鉴新媒体艺术带来的艺术观念的革新和审美倾向的转变,促进绘画艺术的全面发展。此外,学者们还就新媒体艺术在设计学领域的应用做了分析,比如导视系统设计、版画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另外,也有学者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总体来看,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日千里,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媒体艺术受技术进步以及艺术表现形态更新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因此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与发展新媒体艺术,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就要与时俱进,不能松懈更不能间断。1.2.3新媒体艺术对商业空间设计影响研究现状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设计者们借用新媒体艺术【11徐修玲.媒体艺术特征分析【M】.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7).【2】苗新萍.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审美维度【H】.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s(oz).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页表现手法运用于艺术创作、艺术设计中,将新媒体艺术的概念与新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到了20世纪末,在国际范围内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广泛意义上的科技实践与艺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家开始走向世界,与国际顶尖的新媒体艺术家开展交流与合作,这无疑为我们了解西方新媒体艺术对艺术设计、艺术创作带来的影响提供了交流的可能。然而,纵观学界对新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对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发展历程、艺术特征、美学特点及新媒体艺术的科技手段等方面的探讨和梳理,而关于新媒体艺术对当代设计学影响的分析却比较少,而且,这类分析也主要集中在网络设计、平面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方面。虽然,在商业空间设计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将新媒体艺术的新特征、新表现手法运用到设计创作中的具体案例,但就新媒体艺术下商业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梳理却相当匮乏,基于此,笔者正是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层面有所贡献。1.3研究目的与意义1.3.1研究目的新媒体艺术无论在观念上、艺术形式上,还是创作方式上都可以称为一场艺术革命,同样,新媒体艺术为商业空间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受新媒体艺术的影响,当代商业空间设计正发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变化。同时,它对未来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艺术观念、审美情趣和设计原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理论研究者和设计者必须重新审视当代的商业空间设计。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视角,本文的研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在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新媒体艺术对商业空间设计产生影响的现实表现,诠释新媒体艺术所带来的新观念、新范畴和新的艺术表现特征对商业空间设计可能的影响趋势,通过新媒体艺术来探讨当代商业空间设计自身的发展问题,并寻求新媒体艺术影响下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并用这些原则和规律来指导商业空间设计,最后用实践结果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另外,本文对商业空间设计的研究和论述,主要是在商业空间室内设计这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页一范畴内进行的,如未作特别说明,文章中所提及和使用的商业空间设计这一概念,其意指和外延即是商业空间室内设计。1.3.2研究意义当前商业空间设计理论和实践中,有很多有待于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在商业空间设计中体现设计的新颖性、独特性与求异性。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空间的设计与建设方兴未艾,如何应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和吸收最前沿的艺术设计理念来提升商业空间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也需要在新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并总结经验。本课题把新媒体艺术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作为切入点,从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及艺术特征入手,分析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对商业空间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所以本课题的选题有着很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1.3.3可行性与创新性学者在新媒体艺术和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这两个领域各自都有丰硕的理论成果,笔者可以借鉴采纳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有针对性、有取舍性的创新和加工,为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当的理论支撑。新媒体艺术和商业空间设计在实践中不乏经典的设计和应用案例,这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设计应用典范;笔者通过实践调研、查阅档案的方式,能够深入体验这些设计和应用带给受众的真实体验,这为笔者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有效契合点,同时为笔者进一步梳理新媒体艺术在当下对商业空间设计所带来的影响提供了,应用和实践上的极大便利。另外,随着相关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以其新奇性、互动性、娱乐性、虚拟性,使得传统的美术创作和设计也更加注重和依赖新媒体艺术的技术优势,这种关注和依赖正是新媒体艺术对商业空间设计产生深远影响的现实体现,从当下的这种影响当中笔者亦能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衡量,新媒体艺术对商业空间设计可能带来的影响趋势,进而为当代商业空间设计提供新的方法和可能。新媒体艺术的创新包括两个层面:表现方式(包括造型语言、物化载体,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页尤其是多媒体艺术运用的形象整合方式)的创新和表现内容(包括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审美追求)的创新。这种创新性也恰好弥补了商业空间中同质化的不足。关于分析新媒体艺术对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至今,国内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尝试性地探索,以期丰富这两者的结合在理论层面的拓展和实践领域的运用。1.4本章小结新媒体艺术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探讨新媒体艺术和商业空间设计的结合却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课题。新媒体艺术的科学技术手段、艺术特征和审美规律拓展了商业空间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视域,对目前商业空间设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一个应对的思路。因此,自觉的对新媒体艺术在当代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梳理,并认真分析新媒体艺术对艺术设计尤其是商业空间设计的影响,不仅有利于丰富商业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更有利于指导商业空间设计顺应时代发展和大众需求对商业空间提出的新要求。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页2.1新媒体的界定第二章新媒体艺术概观20世纪所爆发的第五次信息革命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以数字化及信息传播技术革命为特征,因此又称“新媒体革命"、“数字媒体革命"或“数字与信息化革命’’。目前,“新媒体"(NewMedia)一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似乎已成为一种流行语。那么,究竟何为“新媒体"2一般说来,“媒体"也称“媒介一、“传播媒介”或“传媒",意指传播过程中传送、接受信息的中介,其内涵包括了相应的技术、载体、机构等层面【l】。新媒体(Newmedia)概念在1967年由美国入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此后,不同的学者对新媒体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体通常指的是时间上出现较晚,功能上或特性上与既有媒体存在某种差别的媒体;也有学者从新媒体具有的数字特性的角度出发,认为凡是基于数字技术在传媒领域运用而产生的新媒体形态即是新媒体;也有学者看到了新媒体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于依赖,主张新媒体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多对多或点对点传播,具有与用户互动等交互功能的媒介样式。清华大学的熊澄宇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这一概念具有相对性、时间性和发展性,那些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媒体形态,诸如网络艺术,移动通讯艺术等,都可以看作是新媒体。美国新媒体理论家曼诺维奇在《新媒体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媒体的重要意义。曼诺维奇认为:“我们这个时代处于一个新媒体革命的关键时期,所有媒体类型,都受到了计算机媒体的深刻影响"【21。也有专家提出:新媒体就是指的那些,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媒体形式。基于此,本文所界定和探讨的新媒体概念意指:区别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具有多种传播形式与内容形态的,基于数字化并以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等核心技【1】林迅.新媒体艺术【M1.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P5.【21LcvManovich.ThelanguageofnCWmedia[M].CambrigeMasS:MITPress。2001:P19.iTIIiI置ii萱ii萱萱ii萱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9页术为支撑的媒介或内容载体。2.2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新媒体不仅为科学理论与社会思潮和现代美学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效、便捷的手段,促进了艺术形态的更新和多元化,更推动了艺术在观念及制作方法上的创新,因此,一般意义上,以新媒体为载体或内容传播、制作的艺术形式,就被称之为新媒体艺术。但是,对于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界定也如同对新媒体的界定一样,国内外的艺术家、文化批评家以及艺术理论家对新媒体艺术的涵义也是众说纷纭。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例如媒介方式,审美特征、表现形式、形态分类、社会意义等方面规定了新媒体艺术的某些特性。在与传统的媒体艺术相比较的基础上,有学者主张传统的媒体艺术是指艺术家运用工业手段和技术材料所进行的艺术探索和创作,而新媒体艺术则是艺术家借助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进行的艺术创作和实践【l】。有学者从新媒体艺术的媒介和表现形式上入手,认为: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的主要特征是网路虚拟技术,多媒体互动技术以及影响视频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语言在艺术设计中的表现和使用。有学者从新媒体艺术与新媒体的紧密联系出发,演绎出新媒体艺术的一般概念“新媒体艺术中的"新媒体"指的是新的艺术媒介或载体,相对于新媒体概念来说,新媒体艺术有比较确定的指向和界定,指的是那些借助和融合了计算机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技术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2】"综上所述,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艺术进行了各自的界定,但是就新媒体艺术本身而言,学者们普遍关注到了新媒体艺术自身媒介的特殊性,即对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新媒体艺术艺术内容创作和艺术表现实现的基础就是对新技术及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的应用。脱离了对不同媒介各自技术特征的应用,新媒体艺术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媒体艺术就不可能创造出大量令人耳目一新的艺米效果和多样丰富的审美体验。基于此,本文所指称的新媒体艺术,即是以数字媒体技术及数字信息传播科技为支撑和载体的艺术形态,其本质特征体现在,通过利用和展示数字化及【1】王端廷.域外观一一什么是新媒体艺术【J】美术观察,2001(01):P66.【2】林迅.新媒体艺术【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P5.I|1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0页信息传播相关新技术,以交互为其主要形式特征、参与有关社会、文化、政治、美学等相关领域的艺术实践。2.3当代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及其艺术特征和审美规律2.3.1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的哲学、科技、文化、美学背景。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与社会、与他人、与环境交流沟通的模式和人们的思维习惯,同时,科技进步也推动着哲学、美学思想的发展,在社会科学领域,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方兴未艾,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又推动了如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与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产生,使得信息传播工具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共同促进了艺术的创新、发展以及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许多艺术家开始探索与科学家合作,两者在音效、空间及装置作品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科学与艺术在新的媒体与行为模式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为新艺术思维和艺术经验的拓展与丰富提供了可能。这些可能和创新,都是通过媒体的展示来实现的,因此,20世纪爆发的第五次信息革命,对媒体的变革和影响意义深远。同时,20世纪出现的未来主义、达达派艺术、波普艺术、观念艺术以及激浪艺术等艺术流派和艺术观念,都为新媒体艺术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实践基础。新媒体艺术即在20世纪艺术与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诞生出来的。被成为《禅之电影》的不放映任何影像的电影放映机,是1962年,由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可读城市》是一个让一座城市变为即时可读影像文本的交互电脑装置,1988年,由杰里夫·肖和迪克·格罗尼维德创作完成;在1996年,克里斯多尝试包装柏林大厦的的艺术实践让人迷惑、惊奇;1999年哥斯奇应用数码技术《让一切看得更清楚》⋯⋯这些新科技与新观念的融合成为当代艺术家展示自我的主要方式,给予人们一种新的审美标准,带来一种全新的,与传统视觉经验完全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因此,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1页新媒体艺术以其崭新的表现形态和文化内涵引领了当代艺术发展的潮流,并开始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图2—1白南淮《禅之电影》(来源:网络)2.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新媒体艺术萌芽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之间,纵观新媒体艺术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新媒体艺术与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留下的发展轨迹:20世纪50年代,家用录像设备开始出现,录像艺术也以其良好的互动性成为新媒体艺术的开端。20世纪60年代初期,科学技术和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降低了个人电脑的成本,使个人电脑迅速普及,为艺术家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60年代后期,有线电视网走进大众视线,电视媒体开始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了70年代,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和三维计算机动画软件得到卓有成效的开发。电脑绘画软件的出现,大大提升了计算机动画和图形系统的互动性能,一大批专业的艺术家也被新奇的电脑技术吸引,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带动了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及全面发展。进入80年代,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艺术和商业潜力得到进一步的挖掘,超级微型机和并行计算机开发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科技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综合性、互动性和现场感极大的丰富和拓展了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和信息传播方式。90年代以后,世界许多重要的艺术馆和艺术机构会定期举办录像展览或者是录像艺术节,推动了录像技术与录像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随着PC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多媒体光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2页盘、移动硬盘等信息存储介质成了许多艺术作品传播的主要形式nh,网络艺术作品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不单单只有录像艺术和录像装置艺术,还出现了互动艺术、网络艺术及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和类型。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深刻体现了科学和艺术的完美融合,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并促进了艺术的生成和发展,艺术的发展和成果同样也推动并影响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可以说,新媒体艺术己经变成广泛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实践与艺术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新媒体艺术突破了传统艺术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标准,对科学技术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的推崇与倚重,使新媒体艺术作品能够营造倚重全新的情景和特殊的氛围,这种突破与创新构成了新媒体艺术的独特艺术内涵。2.3.2新媒体艺术的类型对新媒体艺术进行分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新媒体艺术并不是所使用的技术而进行定义和分类的。同时,如何决定和区分究竟什么是新媒体技术也是一项比较艰难的任务,况且,新媒体技术经常处于不断地更新和变化之中。因此,本文对新媒体艺术的分类主要根据是:使用和展示新媒体技术所从事的艺术实验的主要领域及相关范畴。1.数字艺术数字艺术(DigitalArt)是指在电脑中以数字化形式,即二进制,创建和存储艺术的形式,即通过使用计算机对原始文本数据、音频和视频数据的格式及存储、录制等所进行的各种修正或更新处理。数字艺术是以数字媒体技术及数字信息传播科技为支撑和媒体的艺术形态,其本质特征体现在,通过利用和展示数字数字化及信息传播相关新技术,以及结合相关领域的艺术实验和创作,显示出艺术与技术融合的特质和魅力。数字艺术的应用领域非常之广泛,如主流媒体广告中大量使用的数字艺术,电影特殊效果制作,平面设计、电子音乐等等。数字艺术的发展也必然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1】周汝豪.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D】.淮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3页图2-2利用电脑数字技术设计的平面作品(来源:网络)2.移动艺术所谓移动艺术(MobileArt),是以移动通信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而发展形成的。目前,人类仍在不断的地努力研究和突破与信息传送相关的技术难题,以期使信息的传送更快捷、内容更全面。同时,新媒体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努力地探索和研究如何使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于艺术创作和各个领域的艺术实验,不断创新信息大的传播方式和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得艺术展示的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艺术表现的形式更加新奇和富有创造性。籀籀溺霸16.m6·《参謦繇热螺蕊+“i强霭羧完塑援羰墨采7设绣雅隔豹逶整把骧I龋绣妤l生病】I境疑jb肄势,,豺黼fu珐Cn,n娟辫c}lI遘霉瑟巍蛭藩!秘末盆鞔荸S御啦l“二;(疆粥v耗嚣塌淹。捞得鞠三缎辑髓勰+街皱麓懿辫掩酸麟丁。{獯壤}托l曲:∥甜凇辞fi.嵇嘏话£3赣e最翟;啪麟霉赢二i同.匆夫承摊荐一镭誉名辜堰溺绦鬟的避酮蠹蓐霹镬。是嬲大家乏筋笥麓褒;霉他蹦疑部籀锄过一缝鸳赢颦望鲍图片。援今天绦犬霉莲上鹳可跫统技冀燕膳岔。唆i臻疆麓女车镁阁拓纛筋羽图2—3新浪手机微博(来源:网络)3.网络艺术网络艺术(InternetArt),指的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展开的各种艺术实践、创作及艺术作品。有学者认为,虽然某些艺术项目是在互联网之外实施,但是,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4页只要这些艺术创作借鉴了来自互联网的媒体意识也可以理解为网络艺术。网络艺术,其中既有作为传统艺术延伸的网络音乐、网络美术、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等,也有作为网络服务创新的搜索艺术、BBS艺术、电子邮件艺术、网络即时通讯艺术等。此外,还有集剧情、美术、音乐、动画、程序等复合技术为一体的网络游戏,以及基于人工智能基础上的对人与计算机情感交互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图2—4网络游戏(来源:网络)图2-5网络通讯软件(来源:网络)4.互动艺术互动艺术(InteractiveArt)是一种强调观众直接参与的艺术形态。如互动雕塑及装置作品,以及由各种激光、热量或信息输入与响应等技术构成的互动艺术,还有那些以网络为载体而展开的各种互动艺术创作及作品。观众可以通过网络虚拟环境参与作品的互动,并能根据互动及信息的交换影响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最终呈现的结果。前卫艺术家越来越重视艺术的互动性,通过新技术的利用和开发、数字化及网络化的应用,增强新媒体艺术作品与表现形式的互动性。下面是一个来自荷兰B1endid小组名为《接触我》的互动装置中,观众将身体的某个部位同磨砂玻璃表面接触,玻璃板上留下某些烙印并创造出图像,在下一个参与者出现之前,前一个参与者的身影将在屏幕上被展出。图2-6《接触我》互动艺术作品(来源:网络)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页5.装置艺术装置艺术(Installation)是西方当代艺术中的一个流派,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已日渐成为当代主流性的艺术样式之一。从艺术的形态特征来看,装置艺术可以理解为“特定时空环境一材料的象征意义一艺术家个人情感一合目的性的创作和实验’’的综合展示艺术:从创作的方法和展示的现象上看,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借助于人类日常生活中业已消费或未曾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合目的性"的选择、挪用、利用、组合、改装,以令装置创新的展示个体或者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的艺术形态。目前,装置艺术的创作也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录像、音效、视频、网络以及计算机等新媒体材料。“机器床"是由RoseTang(中国台湾)、ThomasCharveriat(法国)、邹林峰(中国)、LucasGurdjian(法国)和01iviaGurdjian(法国)共同创作的一个由影子控制的计数装置。随着观众走近一个中式床的轮廓,由液晶数码构成的影子开始计数,观众离得越近,计数也越快。图2-7机器床(来源:网络)6.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涉及众多学科的高新技术。它集成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于一体,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这些方面的技术通过计算机创建一种虚拟环境,创造逼真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环境,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用户与环境的直接交融。如今,在设计艺术领域中出现的互动投影系统、电子翻书系统、幻影成像系统、多点触摸系统、智能艺术互动展板等内容和形式,都是新媒体艺术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和使用。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6页图2—8虚拟现实技术(来源:网络)2.3.3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1.互动性新媒体艺术“最大特点就是基于信息科技与艺术整合之上的互动性。nh互动本质上就是信息的双向传播和交流,互动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信息的方式,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接收。新媒体艺术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让人与物化的传播媒介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影响成为可能,新媒体艺术的这种即时互动特征,拓展了艺术活动的方式,丰富了艺术作品的内容,革新了艺术创作的模式。同时新媒体艺术作品与受众之间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关系,新媒体艺术作品在面对受众时,不再只是理念和内容的单向传达,而是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离开了受众的参与,新媒体艺术作品本身也不可能被完整的建构;同样的,受众在面对新媒体艺术作品时,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才能真正完成对作品的欣赏,也就是说,受众与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交流互动,既是受众欣赏作品的过程,也是受众与艺术家一起完成艺术作品的过程。新媒体艺术随时可以让受众扮演不同身份、产生新的群体;可以利用不同的文本向观众提供共同完成作品的机会;也可以通过让观众与作品产生直接互动,通过触摸、身体移动、发声来改变作品的进程、造型、甚至意义。在这里,艺术作品形成过程的重要性往往超越了它的存在形式。新媒体艺术彻底改变了艺术家与受众之间传统的互为主客的分割与封闭的关系,使之共同参与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并为受众带来了多元动态、无边开放的审美体验。王波(皮三)的《连环梦》是一个网络游戏互动作品。梦中人会随着访客【1】刘聪.从“新媒体艺术”到“信息艺术”一一访鲁晓波教授【J】.装饰,2004(12):P23.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7页鼠标的移动,从一个房间进入另一个房间。梦中人的行动取决于访客鼠标的点击,不同的点击选择,就会带来访客与作品之间不同的互动结果。访客在操作梦中人的时候,也成了被游戏设计者操作的角色,而访客每个节点连接的无限可能性,又影响着访客与游戏设计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在访客、虚拟游戏角色“梦中人”以及游戏设计者之间就建立了各种交互性可能。2.非线性图2-10连环梦(来源:网络)“非线性’’是编辑系统上所采用的专用词汇,是针对传统的线形编辑方式而言的。在传统线形编辑过程中,通常都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素材搜索以及录制剪辑的,而非线性的编辑方法则使信息得以随机记录或读取,打破了原有的信息编辑形式。新媒体艺术的创作理念及表现形式上,借鉴了这种灵活多变、开放动态的信息编辑形式,体现了非线性叙事的艺术特征。传统的叙事方式总是呈直线展开,作品创作、欣赏的逻辑顺序也是也是直线安排,而新媒体艺术的叙事打破了上述局限:在新媒体艺术的叙事结构中,引入了能动的、开放性的、可变的时空语言,新媒体艺术的叙事和表现在很多情况下体现的是一种即时性的游戏性的无边开放结构,在这种叙事结构中,新媒体艺术允许艺术设计者、参与者在一个平等共享的语境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多维度的诠释、理解甚至是建构艺术作品叙事关系。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叙事表达,为重组现实,重新定义事物及人的关系提供了艺术的可能⋯。新媒体艺术通过用更开放、更动态更具可变性的和趣味性的方式重新建构叙事,赋予了新f1】许江、吴美纯.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P11.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8页媒体艺术的内容、架构与形式更强烈的感染力力,使作品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的艺术特征。3.大众化19世纪,艺术还被理解为一种精英阶层的奢侈品,听演奏会、欣赏绘画、看歌剧等,都是精英艺术的一部分。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艺术已经渐渐大众化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慢慢从过去的高雅的艺术圈中走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消费品。而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更是加快了艺术大众化的脚步。新媒体艺术以期技术上的优势,拓展了艺术的传播途径,加快了艺术的传播速度,提升了艺术的传播效果,使大众化成为新媒体艺术的显著特征之一。在科技的推动下,随着家用录像机、家用摄像机、编播系统的大量攀升以及各种数字化影像软件的大量开发与简易化发展,影像艺术逐渐渗透到大众阶层,撕破了原来只由少数精英们把玩的高贵面纱。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能自由表达个人审美情趣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有力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催生的众多网络艺术形式,如网络诗歌、网络绘画、网络小说、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等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表达艺术创作潜能的机会,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够创作艺术、评论艺术、影响艺术。所以说,新媒体艺术打破了“艺术”被精英垄断的的神话,使得大众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及欣赏中,都拥有了更多的主体性、自觉性和话语权。4.虚拟性新媒体艺术凭借数码技术实现了对现实时空的虚拟。新媒体艺术借助数字化对我们熟知的知觉环境进行重构,使受众的感知系统进入到相当程度上的虚实交错的情景,虚拟性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生转变:不再是艺术在重现生活,而是生活在模仿艺术。录像艺术所营造的场景及情节很容易就能将观众带入到虚拟的时空n3,网络本身具有的虚拟性极大增强了现实被虚拟的可能性,因为在网络世界中,网络艺术作品离不开受众的参与,这种参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参与者以虚拟的身【1】皮力、周啸虎.新媒体艺术的含义一一周啸虎视频作品的12个问答【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P4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9页份,在虚拟的时空背景下进行的。同时,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虚拟现实可以营造一个视觉、听觉、触觉类似真实场景的虚拟时空环境,为受众创造了一个以人为主宰的,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的三维信息空间,并使受众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与这个生成的虚拟实体进行互动交流n3。这样,虚拟性就成了新媒体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艺术作品《可读的城市》(TheLegibleCity)是由新媒体艺术家杰弗里·肖(JefferyShaw)创作的,这个作品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参与者在屏幕前骑自行车时,可以变换骑车速度和改变前进的方向,计算机系统收集参与者骑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将数据传送到传感器,参与者就可以在电子屏幕上不断变幻的三维文字之间穿行,这些不同的文字外观和内容就代表了多样的城市建筑和城市风格,而文字展示的快慢和出现的角度也,与骑行者骑车的速度和行进的方向密切相关。图2一11《可读的城市》(来源:网络)2.3.4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规律2l世纪科技与新媒介的飞速发展,宣告了后现代主义文化与艺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审美过程的交互性、审美情境的虚拟性等全息性审美体验特征瞳1。1.审美体验的综合性新媒体艺术有机整合了不同媒体及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并且利用丰富的高科技体验方式,实现了艺与术技术的互动融合,丰富了艺术的表达形式,使【1】张燕翔.新媒体艺术【M】.科学出版社,2005:P234.【2】陈敏南.中国艺术美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审美【M】.求索,20lo(08):P31.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0页得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体验方式具有了综合性和丰富性的特征。作为传统媒介的数字化延伸,新媒体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的优势,这些利用数字技术的艺术作品,带来了艺术对现实与世界的新的呈现方式,让受众从单一的体验模式过渡到复合的体验模式,从大众化的体验习惯转变为个性化的体验习惯。此外,新媒体艺术对互动和参与的追求,创造了一种全方位、立体化、全息性的体验方式。与传统艺术单调的平面艺术表现有很大不同,新媒体艺术超出了传统艺术所局限的时空观念,借助图层、三维等造型手段,营造类似时空幻觉的艺术效果,使受众产生时空错觉,带来与传统审美完全不同的审美体验。下图是HeinrichHey名为(Waterfall》(《瀑布》)的动画作品,它将Escher的图像艺术以动画方式在计算机屏幕上加以呈现,营造了一种空间上的矛盾和对立,建构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三角形空间。图2-12《瀑布》(来源:网络)2.审美过程的交互性新媒体艺术在创作一部作品时,通过对图形和软件系统、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艺术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乔限和区分逐渐变得模糊,新媒体艺术作品具有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让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成了主动创作者甚至是作品的一部分。在传统的艺术活动中,艺术创作、作品传播、艺术审美、信息反馈等过程,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新媒体艺术审美活动的过程却具有互动性、复合性和开放性,交互性审美成为新媒体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形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新媒体艺术中,创作者和接受者并不必然具有明显的区分,在很多情况下,创作者即是接受者,同样,创作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的过程。主、客体之间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1页的这种交互性,使得新媒体艺术参与者,对作品进行创造性阐释和能动性建构成为一种可能,审美过程也成为创作者和接受者参与和体验的过程n3。这种主动的交流赋予了艺术作品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多元的结果,也使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更加引人入胜,使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动态开放,最终,使得审美的过程渗透进创作的过程之中。2007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上展出了一个互动装置作品一一京剧脸谱。场地两侧各投影出6幅京剧著名人物的脸谱,当你从它面前走过,它的视线会为你牵引,投向一个方向。在场地中间,立着一人高的拱门形投影屏,投影屏上有一张空白无妆的脸谱,观众可以触摸屏幕,选择色块,徒手依照两侧的脸谱在空白脸谱上描画。只要你画个八九不离十,脸谱中的人就会“粉墨登场",为你演上一小段经典剧目,相反,要是你画得太糟糕,就会得到一个鬼脸的回报,被屏幕里的京剧演员“嘲笑"一番。图2-13新媒体互动装置“京剧脸谱”(来源:网络)3.审美情境的虚拟性利用先进的现代科技手段,新媒体艺术可以将当下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场景、事物或者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依照人们的主观设计呈现在现实生活中,并被受众所感知。新媒体艺术对虚拟的审美情景的营造,带来了虚拟领域的审美范畴。设计者的主观意识借助新媒体艺术成了虚拟的物质现实,而被带入虚拟情境中的受众,同样借助新媒体艺术又被赋予了逼真的感官刺激。虚拟化的审美情景为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2008年10月10日,“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数字故宫)上线,它是亚洲第一个通过互联网,展现故宫历史文化遗产的虚拟世界。访客只要下载客户端软件,就能注册并且免费体验虚拟紫禁城。在这里,访客不仅可以像现实生【1】郭优.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D】.吉首大学硕士论文,2012.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2页活中那样游览故宫,还可以欣赏皇家生活场景,在一些场景,“如皇帝批阅奏章、用膳,太监们斗蛐蛐、武士们练射箭等,访客甚至可以参与其中。同时,在虚拟的数字故宫中,访客也可以扮演公子、公主等故宫中的历史角色nh,获得别样的参与体验。图2-14数字故宫(来源:网络)新媒体艺术以最新科技成果为基础,充分吸收并有机融合了新媒体的技术手段和艺术美学的发展规律,给人们美带来了全息性、大众化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的基础是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综合性的感官体验,其核心是新媒体艺术虚拟的、交互的、综合的审美思维活动,而其本质则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堙1。2.4新媒体艺术在中国2.4.1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概况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动荡的时期,这一系列的变化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的创作的基本。随着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需求,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中国被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中。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催生出新媒体的艺术,使得人们更加追求国际化和表现力。其实,新媒体艺术在中国起初被称作前卫艺术,主要是涉及录像、表演等媒介的的使用。而如今,中国新媒体艺术正在向大众艺术转型,更好地融入社会中。国内各种形式的新媒体艺术节和新媒体艺术展集中地展示了中国【l】采采.把“故宫”搬到家里来【M】.少儿科技,2009(01):P21.【2】陈敏南.中国艺术美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审美【M】.求索,2010(08):P31.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3页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成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美术学院于2001年和2004年举办的综合性新媒体艺术节,以及中国美术馆于2008年及2011年举办的不同主题的国际新媒体艺术展。2.4.2中国新媒体艺术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的新媒体艺术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是技术支持和资金成本。新媒体艺术对技术的依赖性特征十分突出,它是以数字化及信息传播技术为载体和支撑的艺术,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只有与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相协调,才能获得丰富和发展。总而言之,新媒体艺术进步与发展,尤其在形式和方法上的更新和突破,都是由于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支撑才能完成的。纵观国内新媒体艺术实践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尤其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等核心技术,与国外的高科技新媒体技术还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内对从事新媒体技术研发和艺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对比国外成熟的新媒体艺术领域,国内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新媒体艺术体制,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新媒体艺术中心和支撑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基金会Ⅲ”。可以说,在对资金的投入和大量的技术支持方面,西方国家如今发展的较为完善,而目前在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上比较缓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从国内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化实践来看,虽然部分西方新媒体艺术种类在中国都得到了一定的尝试,但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主要领域还是局限于影像艺术和网络艺术上,特别是便携的数字摄像机拍摄,数字编辑。因此,如何进一步拓展新媒体艺术的实践领域,是当前中国新媒体艺术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从目前国内举办过的新媒体艺术展览中可以看出,中国新媒体艺术设计与西方的作品相比,在艺术表现、艺术审美和艺术价值上,深度、高度和内涵都还有一定差距,还是略为粗糙,缺乏令人惊奇、震撼的表现。【1】朱其.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和现状【M】.艺术评论,2009(03):P35.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4页2.4.3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目前,随着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新媒体艺术家。经过十几年的艺术发展,中国新媒体艺术在向西方的学习的基础上,对新媒体艺术中国化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今新媒体艺术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注意,至今中国美术馆已举办两次国际新媒体艺术展,这无疑向大众昭示着中国艺术界对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的关注和重视。在这两次的艺术展中范迪安馆长与策展人张尕一再强调这并非是一个科技展,它更多地表达的是艺术家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艺术的感悟。正如范迪安馆长所说:“科技展是在展示已知的东西,而新媒体艺术展则是展示探索未知的过程。’’因而,新媒体艺术是艺术追求未知世界的产物,也是艺术家们反思人与人、社会、环境之间的艺术感悟。随着我们对新媒体艺术研究、理解的不断加深,随着我们对新技术、新艺术观念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新媒体艺术会得到更广阔的社会认同、技术支撑和艺术滋养⋯,未来,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将会使科学艺术的融合更富魅力,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最具潜力的艺术形态之一。2.5本章小结新媒体是新媒体艺术得以创作的物质基础,而新媒体艺术则是借助新媒体进行展示的艺术实践。新媒体艺术由于采用或借助的技术手段不断,就产生了不同的外在表现特征或者说不同的类型区分,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类型划分是我们深入了解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规律的必要前提。新媒体艺术具有的互动性、非线性、大众化、虚拟性等艺术特征,为受众带来了有别于传统艺术审美的全新审美体验,这种全息性、广泛性的审美体验为当前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手段和设计思路。在艺术设计中,对新媒体艺术的自觉运用,不仅是为了迎合时代和大众的审美需求,更是艺术设计自我丰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1】陈瑜.中国新媒体艺术刍议【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5页第三章新媒体艺术在不同空间设计领域中的应用3.1新媒体艺术在舞台空间设计中的应用随着新媒体技术以及新媒体艺术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新媒体艺术设计手法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舞台设计中,新媒体艺术的应用方兴未艾,这些运用了新媒体技术的舞台设计,革新和突破了传统的舞台设计呈现形式,带来更加丰富、新奇、多元的表现内容,这些表现内容本身就成了舞台表演的一部分,这种全新的舞台设计为观众营造了兼具现代科技和超凡艺术魅力的视听盛宴。3.1.1LED在舞台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空间装饰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都深受LED技术的影响,LED背景屏幕在舞台空间设计中的使用更是随着LED技术的迅猛发展,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LED背景屏幕,以其相对较低的制作成本,对不同时空场景进行艺术建构和创作的便捷性以及对动态信息展示方式的灵活驾驭,使得舞台设计更加方便和华丽、更加色彩丰富。目前,舞台设计中已经越来越离不开LED屏。比如在湖南省花鼓戏院花鼓戏《老表轶事》中,舞台背后的LED屏显示了不同的场景变换。又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击击表演,和表演中心舞台上的卷轴,都是由LED灯管组成的。图3-1奥运会击缶表演(来源:网络)图3-2《老表轶事》(来源:网络)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6页3.1.23D技术在舞台空间设计中的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3D技术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电影制作的3D技术越来越成熟,也日益成为电影制作技术的新宠。3D电视节目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纷纷推出3D频道,制作3D节目。3D技术发力之猛,可见一斑。舞台空间的设计中,也开始自觉的对3D技术加以借鉴和实践。3D技术应用于舞台设计,为观众营造了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场感受,凸显了舞台设计的立体感和景深感⋯。对舞台现实感的张扬和提升,很好的迎合了当前大众审美对自我体验的重视和追求,也是舞台设计自觉地对观众审美心理作出的有效回应,这种回应在提升舞台设计艺术效果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极强的时空沉浸感和场景构想性。在2012年、201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设计中就大量运用了3D技术,打造了一个绚丽、逼真、丰富、震撼的3D舞台。图3-3央视春晚舞台设计(来源:网络)3.1.3虚拟现实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基于虚拟互动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让舞台空间设计得到更大的拓展。以计算机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为基础,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可感知的虚拟场景。虚拟世界与现实的舞台环境相得益彰,让人们在实时混合的时空中,感受到新媒体带给舞台设计的视觉冲击和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2】。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给观众带来更强的感官感受。近年来舞台空间设计中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的表现手段,演员与计算o“http://blog.sina.tom.cn/s/blog62d123310100jc99.html.雎】周晓蕊,曹慧婷,毛现.多媒体在舞台设计的应用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3):P18.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7页机制作出来的虚拟角色交流、沟通,在计算机刻画的虚拟场景中自如表演,为观众制造出更新奇、更多元的艺术体验。在201卜2012年跨年演唱会上,湖南卫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已故巨星邓丽君与郁可唯同台献唱《再见我的爱人》,配合逼真的全息影像资料,穿越时光限制,让巨星重回现代舞台,如同邓丽君亲身在舞台上为观众演唱一般,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视听感受,更为观众奉上神奇的立体视觉感受。中国的音乐剧《蝶》和《王牌游戏》的舞台设计中,也采用了全息影像技术,舞台上的全息虚拟造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效果都事半功倍,让人赞不绝口。此外,在彰显个性的T台上,也可以看到虚拟现实技术的身影,让舞台更具灵感和创意。图3—4邓丽君全息影像(来源:网络)图3-5全息影像T台秀(来源:网络)3.2新媒体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公共空间的设计是人类提升生活品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行为。设计在当代城市中已经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日常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向社会所有公众开放的空间,其物质文化形态就是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审美的文化表达。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水平、网络技术技术以及信息交流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艺术迅速进入到公共空间的设计当中,在丰富人们的视觉空间的同时,新媒体艺术也带来了公共空间设计观念的变革,城市公共空间日益成为增强大众参与性、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和助推城市生活审美化的重要途径。新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8页3.2.1装置艺术皇冠喷泉(CrownFountain)是坐落于芝加哥千禧公园的公共艺术与互动作品,由加泰罗尼亚艺术家约姆·普朗萨设计。皇冠喷泉由两座15米高的、相对而建的电子显示屏幕组成。这两块屏幕由计算机系统控制,系统中储存了1000张不同市民的笑脸,这些笑脸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交替在屏幕上展现和播放。更为令人称奇的设计是,屏幕中的笑脸,每隔一段时间会从空中喷出水柱n1。这件艺术作品,赋予了城市公共雕塑新的意义和功能,让雕塑作品真正有了表情和呼吸,同时让市民与原本静止的公共艺术作品有了交流和互动,体现了艺术家利用新媒体进行的超凡艺术设计。3.2.2多媒体图3-6皇冠喷泉(来源:网络)2002年墨西哥裔的加拿大艺术家RarelLozano—Hemmer使用影像追踪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创造了《BodyMovies》(《身体电影》)这一公共艺术作品。作品在入夜后开始,来往的行人可以自由参与,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到墙面幕布上,由于参与者与光源的距离不同造成影子的大小不同,产生不断变换的画面,观众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随性表演,并与其他参与者一起合作创造更多趣味画面,观众与观众之间藉由肢体语言进行沟通。此外,该作品还将预先拍好的行人照片投射到幕布上,当参与者的影子遮盖到幕布上投影的人像,电脑程序就会命令投影更换另一张行人影像,让现场观众与被投影到幕布上的陌生人进行即时的互动,共同参与演出一场精彩的表演。【l】http://dalian.runsky.corid2010.05/04/content_3574241.htm.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9Yi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以其一日四季而出名。2010年6月适逢澳大利亚冬季,在墨尔本联邦广场上悬浮起了一个“太阳”,它直径14米,内充氦气。这是RafelLozano—Hemmer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创造的另一件多媒体公共艺术作品~一AustralianSunInstallation。艺术家在仔细考察NASA公布的太阳照片后制作出了这个模拟太阳风暴,耀斑和黑子的大气球,而且它还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被iPhone和iPad控制。图3-8(AustraltanSunlnsta3.2.3炫影互动技术炫影互动就是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借助计算机、3D投影等新媒体技术,在既有的场地、建筑基础上进行艺术设计和创作,而产生的全新的公共空间艺术形式。KMA新媒体艺术团体是英国的一家利用高科技投影和电脑程序展示空间艺术的艺术团体,2009年,KMA艺术团在英国特拉法加广场创作了大型的公共空间“群”。群’创建了一个“虚拟天鹅湖",将特拉法加广场彻底改造成人与空间的互动互为艺术秘境。当行人步入这个虚实结合的空间之后,就成了这段奇幻之旅的旅客。公众参与者的身影会被计算机程序和高科技投影带入到“天鹅湖"的魅力光影环境中,并与其他参与者之间产生互动。在光影的互动变幻中,公众不自觉的成了这台神奇剧目的表演者,创作者、欣赏着与表演者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0页的界限变得模糊,以至完全融合,欣赏和参与的过程重新定义了公众、城市公共空间与社区活动之间的关系和内容。图3-9《群》(来源:网络)2012年到来之际,上海外滩海关大楼和浦东发展银行大楼为公众带来了一场充满魔法的灯光秀。在灯光的创造性加工下,建筑被重新结构和建构,漫天飞舞的花瓣,郁郁葱葱蔓延滋长的绿色植物,飞速旋转的齿轮以及不断重新组合的建筑外观,让人们惊艳于新媒体技术的艺术创造力的同时,更启发和影响着人们对公共空间的理解和认识,拉近了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图3-10上海外滩灯光秀(来源:网络)3.3新媒体在展览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展览展示实质上是特定的信息在特定的信息传播空间、地点以特定的方式进行表达的形式。在展示空间中,人们总是期待发现新的传播内容、形式、载体和方法。由于新媒体艺术以其独特的前瞻性和新颖性,迎合了当前大众接受信息的口味,新媒体在展览展示空间的应用也日渐增强。在新媒体技术的带动下,展览展示空间出现了向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趋势,突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1页破了传统的图文展板式和实物陈列式的单一展示方式,极大丰富了展览展示的形式和载体,大大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效果。3.3.1展示场景由真实转向虚拟新媒体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拓展了展示空间中的叙事手段,新媒体借助虚拟化、情境化、故事化的展示方式,将参观者带入一种全新的、虚拟的时空场景。参与者可以融入其中,并且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虚拟化的展示场景为受众带来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更为生动直观的感官体验,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宣传展示效果Ⅲ。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捷克馆“捷克之旅"展项中所展示的超轻型互动飞机,参观者坐在超轻型飞机驾驶舱里驾驶飞机,飞机上端的液晶屏幕上显示着参观者驾驶着飞机飞翔在捷克田间乡村上的画面,通过飞机上的摇杆,参观者还可以控制上下左右的视线,让参观者犹如置身空中鸟瞰美丽的捷克风光。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上,由荷兰MVRDV所设计的韩国丽水世博会水立方建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海洋的壮阔美丽。在这个建筑空间中,参观者畅游于模拟的海洋环境之中,神奇的海洋世界逼真的呈现于观众面前,触手可及,为参观者提供了一次与海洋亲密接触的机会,加深了人们对海洋的理解和认识,拉近了海洋与人的距离,也迸一步启发着人们思考自身与海洋、与世界的关系。图3-11捷克之旅(来源:网络)图3-12丽水水立方建筑(来源:网络)【1】陈颐。浅析新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M】.美与时代,2011(12):P5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2页3.3.2展示方式由静态向动态扩展新媒体改变了原来展示设计平面、静止、单一的展示方式,带来了展示艺术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的趋势。新媒体艺术借助高超的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将展示对象的细节完美的呈现出来,而且能将原本静止、呆板的展示信息以动态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主动满足了受众个性化、多元化的心理需求。2010上海世博会上通过折幕手段及数字技术展出的《清明上河图》,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三维动画技术和现代投影的完美结合。潺潺流动的河流之上,600多个能说、能动的栩栩如生的人物,配合光影交错的街市、楼阁,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汴京的生活状态。2012丽水世博会“数字画廊"长218米、宽30米、高27米,是一座结合数码和灯光艺术的海洋文化艺术画廊。影像不时变幻,短短的时间里,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韩国古代传说《沈清传》的精髓,观看“.梦想鲸鱼”海底世界的神奇,欣赏韩中日儿童海洋主题绘画精品。图3一l3动感版清明上河图(来源:网络)图3-I4数字画廊(来源:网络)3.3.3展示活动由平面单向传播转向互动体验设计者运用最新的的展示手段,“将‘交互’、‘互动’的设计理念引入到展览展示艺术的设计中,实现了展示活动由平面单向传播向双向交互体验的转变nh,传统的参观者被动的接收传播信息的传播模式,成为了一个在体验和参与中接收信息并主动发现及思考问题的过程。互动能给人带来一种立体的、直观的冲击式的感官刺激,这种刺激引导参与者参与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其【1】陈颐.浅析新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M1.美与时代,2011(12):P5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3页中,参与的过程和参与的结果反过来又给参与者以积极的互动体验,在互动展示的过程中,新媒体有效完成了展示传播信息的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展出的新媒体互动作品“动力之源”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动力之源”是设置在展厅中的一个巨大金属球,参观者们可以通过动作和声音与之进行互动,金属球会对人的呼声及动作做出回应,变化表面的颜色和图案,并在空中摆动。参观者们越踊跃、越齐心,金属球所产生的能量就越大,金属球摆动的速度和幅度就越大。同样的,在2012韩国丽水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展设计的“海之源"球幕影像互动区,在这里,游客们可以通过触摸球幕下方的互动装置,在头顶上方的球幕中添加各种各样的海洋动植物,自己动手创造多姿多彩的奇幻海底世界。图3-15德国动力之源(来源:网络)图3-16中国馆海之源(来源:网络)3.4本章小结新媒体艺术是超越艺术的艺术,它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信息交流方式,拓展和革新了人们的日常视觉经验和生活观念,它同时也在建构着一个更加开放、多元、个性化的社会文化共同领域。当前,新媒体艺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深入而全面,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新媒体艺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空间,更是成为了增强大众参与性、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和助推城市生活审美化的重要途径;在舞台设计中,新媒体艺术不仅带来了绚丽多彩的舞台效果,更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元的艺术体验;在展览展示中,传统的静态、实物、图片等展示方式已不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新媒体艺术在展览展示设计中的运用,大大丰富了展览展示的形式和方式,新媒体艺术以各种新颖夺目的展示方式、手段和展示理念,不仅让参观者浏览往返,更是为艺术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路径。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4页第四章商业空间设计及其当代新诉求4.1商业空间概述4.1.1商业空间的概念商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是指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或行为,而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以商品交换活动为营利目的的行为。因此广义上的商业空间,指的就是一切与商业有关的空间场所,而狭义上的商业空间则与狭义上的商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应,意指那些以完成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满足消费需求的特定空间形态⋯。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超市、专卖店、购物中心、百货店等商业空间形态,都是狭义上的商业空间。这些类型的商业空间与我们的联系最为紧密,特别是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它们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公共参与的交流平台,也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质量的显著标尺,因此人们对这类商业空间的发展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和期望,对狭义的商业空间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据此,本文所论及的商业空间,意指狭义上的商业空间,就是在满足商品交换、流通和商品消费需求的前提下,融合空间设计和现代社会元素,而营造的为实现人们商业活动目的的环境和场所。4.1.2商业空间的发展人类从事商业活动可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生产时期。开始是以“以物易物”的不定期交易方式进行的,后来发展成为定期的集市形式,这种集市逐渐以“庙会”和“赶集"的形式固定下来阳3。随着农耕技术的发展和农副产品的大量增加,季节性的农产品交易、牲畜交易以及手工艺品的交易也形成了专业的交易场所。商业活动从非定期发展到定期,由流动发展成固定,由分散发展到集中。【l】张健,李禹.现代商业空间设计与实训【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2】郭立群.商业空间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5页商业空间也就逐步由流动的时空演变为固定的时空。商业活动场所的固定聚集了不同的商品行业种类,市镇或者商业区便应运而生。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商业活动主要体现在店铺行会和集市贸易两方面。唐代以前的里坊制城市中开始出现专门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并设置专门官员管理。伴随着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街巷制代替了里坊制,综合性的商业街道以及行业性的街市和庙会产生了。到了明清之后,我国的商业街更加繁荣,各大商业城市初具规模,这时期的商肆,分工分区已趋明显。图4-1清明上河图局部(来源:网络)近代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和商品销售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商场店铺的营销活动和包括商品包装广告在内的视觉传递系统开始产生和应用n3,大型的规范化超级市场产生,使人们的商业活动更加便捷。随着商品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现代商业空间在规模、功能和种类等方面都远远超越了过去的范畴,“已发展成为一种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建筑空间乜h,在满足顾客不同的商业需求,商业空间也成为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一部分,为城市中信息交流、集散以及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提供了便利。4.1.3商业空间的类别从不同的空间功能和特征来看,商业空间大致可以划分为专卖店、百货店、LlJ张志颖.商业空间设计【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P8.¨1乔飞,杨洁,吴倩.地下公共空间的功能和导向研究——淮安市市中心地下广场改造【J】.江苏建筑,2011(04):P39.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6页超市、商业街以及购物中心等。通常来看,目前专门店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销售某一品牌商品的专卖店;另一种是经营某一类商品的专卖店。专卖店以其对某类商品销售和服务的完善性,对顾客群体定位的准确性而备受青睐。此外,专卖店在传达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形象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百货店“是由早期的杂货店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商品的花色、品种和规格逐渐发展而成的⋯"。1856年巴黎的孟玛谢百货商店,首先推出有别于以往杂货店的商业模式,货物齐全、附有标价并且不能讲价,成为现代百货商店之先河。经过了20世纪的发展、成熟,20世纪后半叶,百货店通过提升商品的质量和品位,拓展和完善服务内容,调整和提高目标客户群定位,进一步提升了百货店的经营状况;超市是一种开架式售货、直接选购、随意性强的高效率综合商品销售市场,超市的诞生被誉为零售业的革命n3。超市的核心是自助服务,以实现便捷购物,提高效率的消费目的;商业街是指为了规划市场、方便顾客,将购物、饮食、娱乐等各类服务功能集中起来,并从建筑整体规划入手,形成的全新的、功能设施齐全的商业街区建筑群;20世纪60年代,战后世界经济进入起飞时期,也是一个欧美等国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时期,购物中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购物中心囊括了超市、百货及专卖店,集合了众多的文化娱乐、餐饮、服务设施,融商业、娱乐、休闲于一体,具有多功能性,能满足消费者多层面、多方位的消费需求,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一种延伸。图4-2成都春熙路商业步行街(来源:网络)图4-3百盛购物中心(来源:网络)【1】江婷。现代商业空间设计【D】.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2】闫娥.城市综合体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7页4.2商业空间设计概述4.2.1商业空间设计的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业活动由非定期到定期,由流动的时空发展到特定的时空,商业空间由此产生。可以说,商业空间是人类活动空间中最复杂多变、最为多元化的空间类型。商业空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其规模体量显著扩大,各种功能逐渐完善齐全,为了满足人们对商业空间的提出的功能要求,丰富商业空间带来的精神体验,以满足商品的陈列展示为主、以促进商品销售为目的的空间环境设计,即商业空间设计便应运而生。商业空间设计与人影响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及提高人类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商业空间设计应以满足商业发展需求为前提,搭建商业活动平台,将创新和时代感相结合,营造出满足人们商业活动的空间环境。4.2.2商业空间设计的功能性特征设计者通过对商业空间设施和服务的完善、提高,来达到激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促进商品销售的设计功能。在当代商业空间设计中,除了传统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所强调的功能外,其功能性特征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示性,将商品以有效的方式展示出来以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是商业空间的基本功能。商业空间的展示形式,随着高科技展示手段的运用得以不断丰富和创新,动态化、虚拟化、互动性的展示方式,为现代商业展示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服务性,商业空间的存在即为人的需要提供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的服务,尽可能的满足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需要。娱乐性,是现代商业空间对传统商业空间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人的精神需求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结果。如商业空间为人们提供的影院、儿童乐园、运动休闲等活动空间。艺术性,在经历了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潮之后,大众化以及人性的回归已成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8页为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的主要方向,现代商业空间的设计主旨意在给人在生理及心理上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提高审美境界。科技性,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科技手段的运用在现代商业空间设计越来越被重视,设计者将高科技元素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将时代感和科技感赋予现代商业空间环境n3,为消费者带来了时尚、新奇的空间体验。4.2.3消费者的行为与商业空间设计1.消费者的商业空间行为消费者的商业空间行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消费行,一种是非消费行为。通常意义上,消费行为包括购物、饮食和娱乐三种,非消费行为有休息、交往、感受、行走等,而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非消费行为又时常交织在一起进行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非消费行为在现代商业空间行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样,设计合理的休息区域,方便舒适的交往空间,良好的听觉环境和丰富的材料质感营造的感官氛围以及便捷舒适的步行设计,都是现代商业空间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诱导性购物,一种是计划性购物。“计划性购物是一种主动购买的行为,是一种购物目标十分或比较明确的行为;诱导性购物是一种被动购买的行为,这种购物行为,或者是消费者没有具体的购物目标或计划,或者是没有购物的欲望和想法口h,但是经过主观或者客观诱导,产生并完成购物行为。当前,相当部分购物行为都属于诱导性购物行为,因此,在商业空间中,合理的布局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诱导性设计要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消费者的购物心理与行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其中,对事物的了解与认识是基础,这种认识和了解是人对认识对象传达信息的客观反映。认识过程结束之后,人就会对所认识的事物作出主观的评价和价值判断,诸如美好或者丑【1】方园.商业空间【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2】金静宇.综合体建筑中的商业空间研究【M】.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9页陋,高级或者低端,喜欢或者厌恶等,这就是情感的过程。最后,在产生情感的判断和比较之后,对认识事物采取的行动就是意志的行为过程。消费者在购物时也要经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阶段:消费者通过推销导购、商品陈列、商品广告等外界的刺激获得商品的基本信息,形成对商品的认识,这是购买行为发生的前提;在形成对商品初步印象的基础上,消费者经过对比、分析、思考直到对商品价值判断的一系列过程就是情感过程,此外,商品的包装、陈列与购物环境等客观因素也会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与购买行为。意志过程就是最终实施购买的行为过程。3.消费者购物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满足,“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的文化素质、智能水平和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提高nh。在对精神性价值实现的追求过程中,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消费者已不再将商业空间简单地看作是商品交易的场所,购物、消费行为越来越与娱乐、休闲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购物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欣赏商品,享受优美、舒适的空间环境,暂时摆脱紧张、忙碌、单调的城市生活,在这里放松身心、休闲娱乐和交流沟通。因此,客观认识到消费者购物观念的转变,对于准确把握人们的消费需求,创造一个便捷、舒适、宜人的购物空间具有重要意义。4.现代消费行为的新特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购物观念的变化,人们的购物行为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普遍性与广泛性:现代生活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拓展了人们的需求层面,消费行为的主体涵盖了几乎所有层面和年龄段社会群体,现代购物行为几乎成为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内容,消费的对象也涉及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这一行为更具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特征。激发性与诱导性:在快节奏的消费时代,商品的品牌与种类日益繁多,商业竞争更加激烈,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完善,相应的,人们也面临更多的选择与取舍。消费行为的目的性逐渐降低,传统的“计划消费"及“需求消费"行【1】杨德志,杨宁华.现代商业空间中消费者心理研究【M】.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01):P45.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0页为向“诱导消费"和“激发消费”行为转变。为了更好的实现营销目的,商家就需要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刺激购买。体验性与游乐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的提高,人们在享受购物消费行为中,也期望能在商业空间中寻求休闲和娱乐的体验,这种休闲性的体验越来越成为现代消费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游戏性的商业空间体现了市井生活和大众文化,营造了具有人性化,人情味儿的空间场所。4.3当代商业空间设计面临的问题1.设计理念陈旧,对新技术、新艺术最新发展成果的重视不够当今,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计算机技术的革新,感应装置的开发和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开发、升级和广泛应用,带来了设计艺术的数字化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设计艺术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着改变以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在形式上,它采用高科技手段,呈现跨界特征;在内容上,它强调艺术的大众化、需求的个性化和体验的互动性,贴近人们生活。设计艺术更加趋向交互融合,注重用户体验,渗透个体关注,激发参与热情。在数字化时代,设计不再是高高在上、远在天边,而是平易近人、触手可及;不再只是局限于如何制造视觉冲击力,而是真正打动人心;设计要真正回应的是人们内心需求,填补人们内心的缺失。当下,商业空间设计中,忽视了对新兴的信息传播载体和新技术展示手段的有效整合和应用,对设计艺术最新发展趋势也缺乏有力的把握和自觉的尝试,使商业空间的设计既缺少时代感和新颖性,又不能满足受众对空间设计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2.设计手法单一,商业空间设计同质化严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商业空间设计就是是以科学技术和艺术为设计手段,运用传统的或现代的媒体对展示环境进行系统的策划、创意、设计以及实施的一系列过程。即是说,在商业空间的设计中,既要注重对传统技术和艺术的继承、发扬,更要充分吸收、运用最新的艺术理论成果和科学技术手段,以不断丰富和拓展商业空间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要自觉地把商业空间设计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在既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大胆的创新和突破,这样才能保证商业空间设计的生命力。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商业空间设计大多囿于传统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1页设计手法的限制,商业空间缺乏个性化和新颖性,商业空间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对顾客的吸引力。这样,就对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的手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展示活动中,从静态陈列到动态展示,调动参观者的积极参与意识;设计风格上,把多元化的特点应用到商业空间的设计中,满足人们对历史、地域、民族等的追求;设计的文化内涵,注重艺术大众化对设计艺术和大众审美的影响,迎合大众的心理诉求,使大众产生共鸣和归属感,共同推动未来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朝着更高审美趋向与更高文化价值的方向不断创新。图4-4雷同的商业空间设计(来源:网络)3.设计思路落后,忽视了商业空间的不同功能性特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被激发和重视。在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都市人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多,人们需要更多的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渠道、方式和场所。当代城市是非常缺乏多功能空间的,商业空间作为一种完全开放式的公共空间,就是将“多功能"延续的载体,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休闲、消遣方式,因此,当前人们对商业空间的需求已经不再只是一种能购物的场所,而是渴望能够融入、体验一种温馨、舒适、轻松、惬意的环境氛围,能够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参与其中,满足人们的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需求,可以说,人们对商业空间带来的精神层面的功能甚至超越了商业本身的功能。反观如今众多的商业空间设计,一方面,还依然把商业空间简单作为购物消费的场所,忽视了商业空间的不同功能性特征,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大众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设计中,对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变化的关注不够,在功能设计上,一味追求短期的经济效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2页益,忽视了对潜在消费行为的激发和诱导,也未能提供充分的休闲、体验和游戏空间,最终降低了商业空间的总体设计质量。4.4当代商业空间的设计诉求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商业业态展现出新的变化趋势。收到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影响,尤其是受到近年来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的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飞速发展的社会促使人们的需求多元,后现代主义对传统艺术的结构与重新建构带来了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向。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业已改变着人们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和联系方式,商业空间设计要想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诸多变化,自身也必须做出调整和适应。因此,只有拓展思路,大胆创新,理解不断变化着的消费者的需求,深刻把握商业空间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趋势,才能创造出与市场相应的商业空间设计作品,才会赢得顾客的青睐和偏好。1.人性化20世纪60年代之后,人们的价值观从“物为本源”转变为“人为本源",人的主体性及人的价值越来越被肯定和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成为主流的价值判断和社会共识。在商业空间的设计中,建筑和空间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而人是空间环境的主题。受其影响,商业空间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人的感受,即人在特定空间中的心灵感受、审美体验和精神需求,使设计作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做到符合消费者的现实及心理需求,为人创造健康、方便、舒适、使人愉悦兴奋的空间场所。2.娱乐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了低层次的物质性价值需求之后,就会转向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性价值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就更多的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同样的,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开始向多元化、深层次的方面延伸,商业空间行为超出了单纯的购物活动的范畴,人们期待商业空间能满足自己购物、餐饮及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为此,娱乐化就成了当前商业空间设计的诉求之一。同时,娱乐化的趋势也是与城市文化中日渐增长的游戏性分不开的,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3页这里所指的游戏是指作为文化中重要特征的价值和观念。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互联网等新的技术手段的不断普及,在商业空间设计中,适当的考虑娱乐化的取向和游戏性的展示,能使消费者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享受商业空间带给人们的娱乐精神,从而激发购物和消费的热情。3.个性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对人们思想和认识的结构和重新建构,“人们更加关注内心的需求,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开始追求自我意识的张扬和个性化的表现空间。【1】"在当前商业空间的设计中,个性化的诉求也成为影响商业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诉求注重个性的解放,追求时尚、新颖且充满人性化的空间形式。无疑,设计师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人们对设计作品个性化的诉求,开始摒弃那些简单重复的、缺乏魅力的设计方式,并自觉地将那些彰显个性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段和设计元素运用到商业空间的设计中。这些个性化的设计往往吸收借鉴了当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审美标准,采用融合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最新成果,比如新材料,新的展示媒介以及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4.科技化新时代的审美观应该考虑科学技术的决定因素。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整合必将是2i世纪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也是艺术本身内在的要求。建筑大师密斯·凡得罗曾经说过:“当技术实现了他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艺术"。科学与艺术并肩前行,相互促进已成为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之一。在现代商业空间的设计中,设计者们越来越自觉地意识到,密切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大胆尝试将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到设计作品中,是商业空间设计适应时代发展的题中之义。5.多元化建筑设计中的风格与流派一直影响着室内设计,一定意义上来说,“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风格在相当程度上也左右着商业空间设计的走向。在今天这个社会、需求、审美等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商业空间设计的风格很难用固定的模式加以区别和统一。商业空间的使用对象、功能和环境等因素的差异都促使商业空间向多层次、多风格发展。多元化的商业空间设计在当今社会呈【1】陈岚,曾坚,严建伟.现代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与设计手法探析【M】.新建筑,2000(08):P12.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4页现出一个整体的趋势,代表着时代的特征,反映出当今世界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潮流。为此,在商业空间的设计中,就需要突破传统的设计思维,探求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和多元化的设计手段。4.5本章小结与新媒体艺术一样,商业空间及商业空间设计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不同的时代特征赋予了商业空间及商业空间设计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对商业空间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根本上说,商业空间设计是以满足受众不同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最终目标的,当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习惯的转变,大众对现代商业空间的多元功能要求日益突出,因此,总结并反思商业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探讨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新诉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我们只有深刻把握当代大众审美情趣的发展规律,只有深刻理解时代发展对商业空间设计提出的内在要求,并对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和载体进行大胆尝试和应用,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和适应,才能不断提升商业空间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整体质量。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5页第五章新媒体艺术对当代商业空间设计诉求的回应当人类进入后工业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需求、审美意识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对商业空间的要求已经不再只是购物的场所,而是希望能够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参与其中,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如今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把新媒及新媒体艺术应用到商业空间的设计中,满足了人们对现代科技、体验互动、价值多元、大众娱乐等的文化诉求,满足了当前商业空间设计对科技性、娱乐性、新奇性等设计追求。5.1新媒体艺术与商业空间设计结合的可能性新媒体艺术是科技和艺术交互融合的产物,实现了科学技术与艺术思维的统一。科学和艺术并非必然对立的两面,相反,在多数情况下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和技术可能【11,而艺术的进步反过来,在促使科学技术进行反思和总结,为科技发展设立新的要求和参考坐标的同时,又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精神养料和智力支持。20世纪以来,科技和艺术的互动更加强烈和迅猛:艺术赋予科技以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科技加速发展,不断地产生新的艺术概念和艺术形式。不难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艺术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表现空间。新科技不断为新媒体艺术创造新机会,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实际上,新媒体艺术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对技术背后艺术思维的探索与追求同样重要。将技术手段带入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技术与科技的艺术化和人性化,新媒体艺术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实现技术基础上人性化和艺术化。新媒体艺术正是希望通过对艺术思维的革新和人文理念的思考,带给大众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满足人们更为深刻的精神追求。新媒体艺术技术人性化的审美追求,恰好回应了当前商业空间设计对新技术、以及大众审美的设计诉求。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艺术观念的不断进步,为商业空间设计提供了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的设计思路,使商业空间在借助科【1】王宏,陈小申,张星剑.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6页技进步创造新颖奇幻、别具一格的空间环境的同时,又兼顾到了艺术设计应对人的需求做出有效回应这一命题。在新媒体艺术影响下,当代商业空间设计的作品首先需要以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观念、艺术思维为指导,以确立商业空间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这也是设计的灵魂和内核,然后再借由技术手段,寻找最为巧妙和完美的解决方案,完成设计作品。艺术思维是新媒体艺术的灵与魂,技术手段是新媒体艺术的骨与肉,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新媒体艺术的创新和实践。在技术与艺术的不断整合下,我们坚信新媒体艺术会为人们带来更为深刻的艺术和精神触动,在不断地突破和创造中丰富商业空间设计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水平。5.2新媒体艺术与商业空间设计结合的必要性5.2.1新媒体艺术对当代商业空间设计问题的回应进入21世纪之后,技术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呈几何基数增长,新科技、新手段、新材料不断涌现。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科技发展所体现出来的技术性和功能性也在逐渐渗透进商业空间设计领域。人们对商业空间的便捷性、舒适性以及科技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新媒体艺术作为技术进步与艺术发展的产物,是数字时代的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形式,促进了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以及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这些创新,都是通过新媒体的展示手段加以实现的。新媒体艺术对新的科技手段的运用,不仅推动了艺术形态的更新,推动了艺术在观念上和创作方法上的创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新媒体艺术对艺术的推动创新以及对技术的自觉运用为商业空间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将新媒体及其艺术特征应用到商业空间设计中,极大地拓展了商业空间的设计思路,同时也为商业空间设计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技术的可能和艺术思维的指导。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7页5.2.2新媒体艺术对数字时代人们艺术审美变革的回应数字时代,在高科技影响下,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规律发生了变化,在价值论上表现出数字时代的审美理论。人们更加关注信息符号、文字、画面、声音等所传达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更加重视空间环境中审美信息的交流、沟通、互动、反馈与参与。同时,传统的艺术审美,需要艺术家高超的艺术水平与长期刻苦的训练,因此艺术审美高高在上,远离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普通大众可以通过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的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数字时代人们审美观念的变革和艺术审美大众化的趋势,也势必影响到商业空间设计的形式和内涵。在审美大众化以及艺术平民化的潮流推动下,商业空间设计必然要需求新的设计手段对此做出有效的回应。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为大众文化和大众娱乐提供了现实的土壤,为大众化的转播方式和共同参与创造了自有的天地,可以说新媒体艺术提供了一个通过可能的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感受、体验与审美反馈的有效途径,这种途径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就很好的回答了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大众审美问题。5.2.3新媒体艺术对当前人们的商业空间行为的回应商业空间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对人的商业空间行为进行研究和梳理,能够有效地指导商业空间设计。人们的商业空间行为又与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密切相关。分析人们当前的商业空间行为,不能发现,物美价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消费者的第一需求,人们对商业空间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功能性要求,一方面,人们期望在商业空间中获得购物、休闲、娱乐等综合性体验,同时,期望在商业空间中获得个性化、多样化、人性化的空间感受;另一方面,传统的满足刚性需求的购物活动,逐渐转变为潜在的需要进行培育、诱导和激发的购物行为。这样,人们商业空间行为的变化就对商业空间设计提出了新的期望。新媒体艺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互动性、游戏性与虚拟性的艺术特征,因为其强大的渗透力和新颖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成为解决传统商业空间设计注意力逐渐下降的重要手段,新媒体艺术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和可能的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8页信息传播手法,为消费者创造了一个全方位、互动、体验与娱乐相结合的接受环境,满足了人们对商业空间设计的需求。5.3新媒体艺术特征与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结合5.3.1新奇独特的展示艺术效果一直以来,人类都在不断地研究与突破与信息传送相关的技术难题,其主要目的就是使信息的传递更快捷、内容更全面、方式更新颖,同时,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地努力探索新技术、新媒体应用于艺术创作的可能性。事实上,无论新媒体、新媒体艺术,其核心都是对以往传统媒介、艺术内容、形式和创作观念的改革,这些改革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舒适的同时,给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也带来了可以无限拓展的空间。新媒体艺术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展示方式的多维性、虚拟化和直观性。新媒体艺术将平面的图片或者枯燥的文字注解,以影音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受众可以更直观、全面的了解商品信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与现实物品相对应的虚拟展示对象,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刻画,对展示对象进行多维度的展示,比传统的单纯的实物展示更有吸引力;枯燥的图文文本变成了形象生动的视听信息,单调地实物展陈变成了高科技的视觉盛宴,新媒体艺术使得展示信息更容易被受众记忆和认同。新媒体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的丰富多变的新奇展示形式,在创造崭新的试听体验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探索的兴趣。这种新颖独特的的展现方式正是新媒体艺术的特长,迎合了人们猎奇求新的心理需求Ⅲ。新奇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新媒体艺术视觉表达的显著特征,新奇性突出了对顾客视听感知的冲击,这种冲击带来的快感体验,更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化了信息的传播效果或者延长了顾客留在商业空间的时间,从而有助于唤起消费者潜在的购物需求。在案例一中,设计中使用了数字化的创意投影,营造了一个色彩丰富鲜明的展示空间,让科技和时尚的元素带给受众一种引入入胜的视觉体验,有效增强了展示布置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陈瑜.中国新媒体艺术刍议【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9页图5-1案例一:数字创意投影展示(来源:网络)案例二是利用全息透明屏幕设计的橱窗展示作品,令人赞叹的明亮高品质显示以及漂浮于空中的展示内容为顾客提供了一个绚丽多彩和立体感极强的全息影像,亦幻亦真,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空间纵深与透视感。透明的屏幕可以与周围的环境高度协调,降低了对现有的环境布置设计与搭配的影响。视线可以穿透透明的屏幕,直达图像背面,产生令人叹为观止的高科技显示效果。图5—2案例二:全息透明屏幕橱窗(来源:网络)5.3.2深入的参与性和互动式体验互动性是新媒体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新媒体技术实现了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新媒体艺术借助互动技术,将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带入了作品的创作过程,欣赏者的参与和体验,对艺术作品而言,是完成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欣赏者而言,新媒体艺术赋予了欣赏者主体性的身份认同,欣赏者对信息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理解和探索。如胡介鸣的互动录像装置《向上向上》,25台电视机被放置在高22米的钢结构框架上,电视画面上刻画了一个不断向上攀爬的卡通人物,这个人物形象如遇到外界的声音刺激,会作出诸如跌落、停顿或加速攀登等不同的互动反应。参与者在参与及与设计作品的互动过程中,激发了进一步了解和探索的兴趣,参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0页与者带着兴趣又会进入更深层更全面的体验之中,在人与设计作品的交互体验中,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信息和理念的有效传播。图5-3以互动为目标的商业空间设计原则(来源:网络)在商业空间的展示设计、导视系统设计以及商品的广告宣传等方面,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赋予了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选择信息的权利。同时,新媒体艺术设计作品与消费者之间这种新型的互动关系,在本质上体现了设计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体现了设计作品在理念上对人文价值的回归。参与和互动,正是在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上,让设计作品同消费者之间有了真实的沟通交流。案例三是一款展示商品信息的电子翻书系统,这款电子翻书系统为消费者带来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式体验,顾客只需要将手凌空做一个翻书的动作,在计算机智能系统和红外线感应下,就能为大家呈现真实逼真的翻书时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这种形式无论是在视听刺激上还是互动体验上,带给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和刺激,信息的展示因此变得更加智能化、多元化、丰富化、人性化,电子翻书技术的现实应用,创新的不仅是一种体验快感,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人性化表达方式。图5-4案例三:电子翻书系统(来源:网络)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1页5.3.3游戏性、趣味性与娱乐身心艺术在本质上是无功利而让人愉快的,与游戏有着深刻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艺术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快的游戏性活动。新媒体艺术的虚拟性及互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艺术的游戏性本质。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和游戏性是对当前大众娱乐文化的理解和诠释Ⅲ,在现代城市中,人们面临来自社会、工作、家庭的现实压力越来越大,紧张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也使都市人身心劳累、疲于应付,人们渴望寻找到能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渠道和方式,新媒体艺术的游戏性和趣味性迎合了大众的这一心理需求。在很多新媒体艺术作品中,设计师将大众娱乐方式与设计作品相结合,设计作品的消遣游戏性,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大众的参与兴趣和感官刺激。比如蔡文颖创作的新媒体艺术作品“赛博雕塑”,这个作品内置了声音感应装置,作品受到外界声音刺激之后就会作出相应的反馈动作,十分有趣。在这样的作品前,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能感到与作品进行交流的新鲜与乐趣,都能在游戏式的过程中完成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新媒体艺术的带给设计作品的游戏性和趣味性,使得大众能在游戏化的过程中体会身心愉悦的快乐,并使设计作品在呈现游戏性的同时传达设计的内涵和意义。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新媒体艺术作品的趣味性、游戏性和娱乐性,让消费者的商业空间行为变成了趣味化的享受过程,在吸引大众参与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商品信息传播的效果。案例四是地面和墙面互动投影艺术,墙面和地面互动投影可以展示丰富的内容,比如图片、文字、影音等,尤其是各种有趣的互动游戏。参与者可以用肢体与墙面或者地面上的影像进行真实的互动,使参与者融入场景中,同时参与游戏,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宣传展示和游戏娱乐交相辉映的效果。它集合了丰富的效果、高清晰的视频以及多种图形的运用,能轻易的带来令人兴废、有趣的参与体验,奇幻的视觉效果和美妙的身心体验,能方便的聚拢人气,吸引顾客驻足停留。【1】王长潇.新媒体论纲【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2页5.3.4虚拟性图5-5案例四:墙面互动和地面互动(来源:网络)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科技进步推动了虚拟技术的发展,设计者可以利用计算机,依据真实的环境模拟制造出虚拟的三维仿真环境,借助感应装置让大众与之互动,并配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受,使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虚拟现实通过多种高新技术手段实现了虚拟和现实的辩证统一,虚拟的逼真场景与现实世界互动相融,大众获得了日常生活中很难体验到或根本无法体验到的审美体验。可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信息传递方式和新的展示方式。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感、交互性、构想力这三个基本特征。虚拟现实通过模型构建、空间跟踪、视觉跟踪等技术建构了高沉浸感与高交互性的多感官空间。设计师们正是利用其技术特性,创造了崭新的以沉浸和体验为核心的新型艺术形式n3恰如克鲁格所言:“如果虚拟现实仅仅是一种技术,你就不会听到这么多关于它的事情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虚拟现实不仅是一项新技术,它散发出来的艺术感染力,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让人们在惊叹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神奇魅力的同时,得以从更深层面上来反思人与时空的关系。技术的发展,同样为虚拟现实应用于商业空间设计提供了可能。虚拟化的信息展示,丰富了现实商业空间的设计内容,增强了展示信息的吸引力。在有效吸引顾客注意力的同时,也使顾客建立了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时空、当下情景与想象空间的无限可能,赋予了顾客商业空间行为新的内涵和意义。案例五展示的是一种名为虚拟试衣镜的虚拟现实技术。这款虚拟试衣镜内置有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器能够通将试衣者的人体轮廓抓取出来并计算出人体【1】奥利弗·格劳.虚拟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P2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3页与屏幕的距离,人体形象被捕捉到虚拟试衣镜之后,预先存储在镜子里面的虚拟衣服就会搭配到试衣者镜中的形象上。顾客不必在现实中试衣服,只需通过控制试衣镜上的感应装置,便可以轻松看到自己的试衣效果,省去了取衣、脱衣、穿衣的麻烦,使得以往复琐的服装挑选与试穿过程变得便捷轻松且充满乐趣。5.4本章小结图5-6案例五:虚拟试衣镜(来源:网络)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以及艺术对新技术成果的吸收与利用是二十世纪以来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中,新媒体艺术在这方面的表现和实践尤为突出。新媒体艺术是数字和信息化时代的艺术,是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媒体创新与审美观念的更新共同促成的新的艺术形态,新媒体艺术是当代最有活力和艺术魅力的艺术形态之一,新媒体艺术显著的艺术特征,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虽然,新媒体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但是,它仍然与替他门类的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因此,新媒体艺术的参与、互动、体验以及构想性为商业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有效回应了当前商业空间设计的现实诉求。新媒体艺术赖以存在的技术手段以及技术背后的理念、思维和美学追求,推动了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和完善。新媒体艺术实现的设计效果,是其他任何设计方式都很难做到的,因此,新媒体艺术与商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4页业空间设计的结合,既有设计学、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又有实现两者结合的技术手段,更有提升商业空间设计质量和艺术内涵的现实推动力。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5页第六章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实践与分析6.1设计理念与设计构思现代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商业活动的层次和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业空间得以大量兴建,当下的商业空间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空间活动融为一体,突破了传统商业空间仅仅满足单纯的购物活动的局限,因此,在商业空间的设计中就要更加注重人与空间的交流和沟通⋯。为此,就需要借鉴最新的技术发展成果、吸收现代的设计理念来支持商业空间的设计,在设计中,除了满足商业空间基本的功能需求外,要力求新意;在设计思路上,要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尊重与理解;在创作手法上,尽量多采取现代元素与现代表现手段,体现设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在氛围和风格上,要力图带给顾客现代、便捷、愉悦、别致的体验和感受。在笔者的设计作品中,大胆借鉴新媒体艺术,将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规律自觉运用到商业空间设计中,发挥新媒体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优势,弥补当前商业空间设计中的不足,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商业空间与顾客最紧密切合的方式和途径,使商业空间对人的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及大众化的审美情趣做出有效的回应。6.2设计方案概述本项目名称为鑫茂购物中心,位于深圳市宝安中心区五大主干道交汇点,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口岸优势明显。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层高有4.3m,除去管道结构后有效利用的最低层高约为3.2m。整个购物广场在商品配置上一层主要有:化妆品、香水、皮具、珠宝、鞋类、高端服装;二层主要销售:家用电器、内衣、家居、休闲服装、小型超市等;三层主要销售:书店、玩具、文具、运动品牌等;四层主要销售:餐饮、娱乐休闲等。【1】周昕涛.商业空间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6页6.2.1项目商业环境鑫茂购物广场方圆l公里内电信、公司、办公机构、教育学院较多,是宝安区消费能力较强、活力动感的社会群里聚集地。社团的这部分人群也正是鑫茂广场核心商圈内的重要消费群体,在进行商场的商品定位时,也特别考虑到了这部分消费群体的购买行为和消费心理。6.2.2项目设计定位该项目本着以“全新服务,开创非常未来一的营销理念,以最具活力、动感、新奇的室内空间设计强烈地装饰着城市,主要针对流行前卫人士、年轻潮流青年,以及快节奏商务人士,项目整体欲塑造个性、新奇、前卫的购物空间特色,项目中多处空间将新媒体艺术概念融入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中,将商品与品牌理念相融合,将顾客购买行为于幻想中的未来场景结合,将娱乐与购物体验相结合。突出年轻、前卫、潮流概念,展现其独有的非常属性,为城市增彩。将鑫茂购物广场打造成全区最大、购物环境最好的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一站式大型购物中心。6.2.3建筑形态与商业立意分析创造性突破传统观念上的平面化街道,而转向三维空间的多维建筑,这一思维有利于使商业更集中化,明确化,从而使本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于周边商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优势。因此建筑形态也作出具有针对性设计,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多层、开放式商业购物广场。结合当地气候与商业初衷,建筑体层内含退台,以敞开的姿态达到节能优化、视觉最大化、商业使用率最优化的效果。内部卖场空间多借助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法,带给顾客全新的购物体验,以互动,娱乐等方式营造新奇、年轻、前卫、潮流的购物空间体态,带给顾客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购物体验。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7页6.2.4室内部分本部分将该项目室内设计归纳为3个要点:商业空间、公共空间、交通连接空间。商业空间在业态划分已基本明确的基础上,装修内容为商铺分割、各商铺平面布置、天地铺装、店招门面、防盗设施、照明基础,其中局部照明为提供基本采光照明。项目的公共空间部分包括升降电梯厅、自动扶梯。其中主要装修部位为开放式升降电梯厅。由于开放的形态,因此在材料应用、灯光配置、造型设计上都有别于其他部位。在选材上除墙地砖服从整体外,搭配透光亚克力板和贴膜技术,融进整体设计元素,给顾客良好的购物环境与美好印象。照明配置上将以造型灯具作主光源,以投放柔和温馨光源。连接空间主要指商场通道走廊以及其中的休息区域。该部分区域由于面积广大,应以区分主次,结合业态分布作造型、灯光、材料上变化,地面铺贴防滑亮/哑光瓷砖,灯光以中性色温筒灯提供基础照明,部分配以带状灯槽起引导作用,其中重点嵌入新媒体艺术设计理念,将顾客休息与放松体验集为一体,营造一个前卫、动感、新颖的购物环境。6.3设计方案分析方案一是一家高档服装专卖店效果图,店内整体色调以象牙白为主,内部力求大方、高雅、精炼,简约而不简单。中间椭圆形的服装展示走廊,采用了基于边缘融合技术的球幕投影设计,走廊会配合不同季节的服装风格,展示变幻不同的图像信息,同时,配合当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相应温度、湿度、光线变化营造真实的感觉效果,用与图像信息相一致的声音效果营造真实的听觉感受,以对生命和自然思考的深度直达艺术的领悟,让顾客在购物的过程中,更能够深刻理解服装设计背后所要传达的理念和信息,获得独特的购物体验。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8页图6-1服装专卖店(来源:笔者设计作品)方案二是一家家居生活用品馆的效果图。店面门口的延伸走廊是由多块电子显示屏装饰而成的,同时,在电子显示屏的背后预置了智能语音识别系统,顾客只需要在走廊上说出想要购买的商品,比方说“毛巾”,店内销售的所有毛巾的图片和信息就会在显示屏上展示出来。电子显示屏灵活多变的展示方式,为顾客营造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视觉环境,使顾客联想到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体现出一种具有美感的生活艺术,营造身心归属的空间;同时,新颖独特的展示方式,在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为顾客创造了便捷、时尚、新潮的消费方式。图6-2家居生活馆(来源:笔者设计作品)方案三是一家服装专卖店的效果图。本案设计营造了一种现代的、科技的、纯净的购物氛围。店内的虚拟试衣镜,体现了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中应用的迷人巧思,站在这块虚拟试衣“魔镜”前,顾客省去了脱衣、试衣的繁琐过程,只要做出简单的手势动作,就可以实现与系统的互动,360度欣赏到自己真实的试衣效果,并能轻松更换衣服的款式,替换出不同的服装造型。而店内公共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9页区域的桌面互动投影,为顾客提供了轻松有趣的桌面互动小游戏,营造了一种奇幻动感的交互体验。本案的设计在为顾客提供便捷、舒适的购物方式和新奇愉悦的休闲方式的同时,更是带给消费者一种可感知和可认可的深刻情感。图6-3服装专卖店(来源:笔者设计作品)案例四是一家高档腕表店的室内设计效果图。本案面向年轻时尚顾客群,以新媒体艺术的现代科技手段为载体,在功能和美感方面彰显出“随意浏览”的独特风格,以精准、时尚、科技、魅力的理念来迎合这个特殊顾客群体快速变化的时尚消费行为。全息影像的透明橱窗,更为清晰地展示了商品的细节信息,通过细节来突出品牌的个性,同时,全息透明橱窗很好的将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从视觉上连接了起来,丰富了顾客的视觉层次;电子翻书系统在为顾客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方式的同时,也为顾客带来了后现代式的沉浸体验。图6-4高档腕表店(来源:笔者设计作品)案例五是商场公共区域的数字互动长廊。本案长廊每个突出的方格就是一个数字展示屏,屏幕上显示了商家的Logo和不同的影像照片及商品信息,长廊通过即时动作捕捉、影像识别等技术与数字展示内容相结合,完成顾客与长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0页廊中商家Logo的互动。当有顾客从长廊旁边经过时,显示屏上的Logo影像就会做出闪烁、点亮、翻转、跳跃等不同的反应动作,同时,长廊还会随机采集顾客的影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影像在屏幕上互动展示。本案实现了技术美感、艺术设计与商业可能之间的平衡,将原本生硬、冰冷的建筑外立面转变为一个活泼、可交流的立面,为公共区域注入了能量和活力。案例把原本平庸的图文展示内容结合创意、互动、游戏形式展示出来,让顾客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并传递了多彩、时尚、动感的设计理念。图6—5商场公共空间(来源:笔者设计作品)案例六是一家女性化妆品店的设计方案。本案在整体设计上,吸收了“蜘蛛网"的结构灵感,空间的分割与墙面装饰自然地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后现代“超时空’’的设计氛围。墙面上镶嵌的电子屏幕,集合了计算机影像技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和3D技术,是一个人性化、智能化的设计作品。顾客可以用语言与之进行交流和沟通,它可以回答顾客提出的多种问题,比如当顾客提问“你能给我推荐几款化妆品吗?”它可以做出有效的语音回答,并向你展示当下流行的化妆品品牌。这种展示方式独特、新颖,使得信息传达过程变得意趣盎然,信息的传播内容丰富多彩,有效吸引顾客对展示产品的注意力。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1页图6-6女性化妆品专卖店(来源:笔者设计作品)6.4本章小结新媒体艺术属于现代艺术的范畴,具有强调观念所驱动的艺术试验和创作的本质特征,是以现代思想和审美观念为指导的艺术创作,是特殊的时代、生产力特征、意识、审美和文化背景孕育了新媒体艺术语言和艺术特征,同时也是人们思维方式与交流方式的变化、思想观念和审美倾向的变化等共同向艺术提出的要求。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包容性、互动与多媒体为商业空间设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厚的养料,笔者的设计实践也正是希望借助新媒体艺术来推动商业空间设计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创新,探索和应用新的信息展示和传播方式,使商业空间设计的理念更先进、技术更完善、形式更新奇、内容更丰富。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2页第七章总结与展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艺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深刻影响着传播学、艺术学、美学及设计学等相关领域,改变着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感知世界的途径。具体到商业空间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对新媒体艺术加以应用的设计案例和实践。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加快,人们的各种需求日益增高,当前的商业空间设计面临着更新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在客观上必然要求商业空间设计在理论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提高商业空间设计的审美层次,丰富商业空间设计的文化内涵。在今后商业空间设计发展中,需要将新媒体艺术的的技术手段和艺术审美融入设计当中,创作出具有独特气质和鲜明特征的优秀作品,把最新最前沿的设计展现在大众面前,创造出更加适合人们多样选择的商业空间,满足人们高品质、多元化的需求,最终提升商业空间的各个层面的价值。关于新媒体艺术和商业空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探讨寥寥无几,国内外都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因而及时地对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做细致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可以说,探索两者之间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有效结合的可行性,使新媒体艺术能够从不同角度关照商业空间设计,提升商业空间设计水平,使商业空间设计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由个案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并总结其中的原则、规律和方法,最终通过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促进商业空间设计得到质的提升,’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文章对新媒体艺术及商业空间设计两个.方面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对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规律与商业空间设计结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为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发展应用提供了一些思路,对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做了相应的案例设计,并希望通过文章的努力,能对今后商业空间的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由于新媒体艺术和商业空间设计这两门学科中涵盖诸多前沿领域相关知识,并且我国目前还处于这两个领域快速发展时期,因而对于本课题的研究与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3页总结论述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文章研究的观点是一个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范畴,研究中涉及较多的交叉性的难点问题,受到自身学术水平与研究能力的限制,某些观点的阐发与论述略显薄弱。学术研究没有止境,文章的研究只是笔者就相关课题所做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有益创新,笔者相信,在今后的研究学习中,只要不断探索新媒体艺术和商业空间设计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相结合的契合点,就会建立新的更为全面的思考路径。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4页致谢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转瞬即逝。忆起初到艺传报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在这两年半的学习过程当中,在理论学习与实践中我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在论文完稿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导师胡剑忠副教授,胡老师严谨认真、诲人不倦的育人态度一直是我的指路明灯;金针度人、诲人不倦治学风格给予我无限的启迪;谦虚的学识与宽厚的待人品格,这些高尚的品格是我学习生活中的榜样。在这里我要再一次感谢胡老师的悉心教诲,这三年的时光会使我受益终生。此篇论文从选题到完稿,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迷惑和茫然,因新媒体艺术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方向,论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都来之不易,论文框架的拟定也是绞尽脑汁,这一切使我深感学问的道路艰辛万般。文章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特向论文引用资料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还要衷心的感谢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事在我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的热心帮助,感谢我的母校西南交通大学给我提供了知识学习和人生历练的舞台。感谢我的研究生同学近三年来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同窗之谊永铭于心。此外,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生活上的悉心照顾,对我论文撰写工作的极大鼓励和精神支持。没有他们,我想我不可能完成我的学业和论文的写作。最后,感谢诸位教授、专家在百忙之中审阅此文。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5页参考文献【l】王晋.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的比较与分析.经济论坛:2006:【2】周昕涛.商业空间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3】杜异.照明系统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黄厚石,孙海燕.设计原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6】吴祖慈.艺术形态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7】彭一刚.建造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8】闰启文,雷光.设计从这里开始(现代实用图形·构想·表现)【M】.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9】罗棉义.室内设计艺术中的节奏与韵律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10]郭小寒、何雨津.互动媒体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l】汪代明.数字媒体与艺术发展【M】.巴蜀书社:2007:【12]陈汗青、吕杰锋.数码设计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t3]t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4]尹定邦、邵宏.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15】余强.设计艺术学概论一设计艺术基础理论丛书【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16】廖祥忠.数字艺术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j【17]张燕翔.新媒体艺术[M】.科学出版社:201l:【18]许鹏.新媒体艺术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杨劲松.浅论当代艺术的结构和手段【J】.中国美术:2005:【20]李于昆.数字艺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与创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n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6页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1]邓思然.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公共环境艺术设计[J].文艺生活,2012(06).[2]邓思然.城市现代人性化语言[J].青年文学家,2009(0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