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空间整合与舒适度探讨
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之空間整合與舒適度探討AStudyontheSpaceIntegrationandComfortofArchitectureandInteriorDesign曹莉玲*正修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摘要近十年來的地球增溫與全球暖化問題,迫使全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低碳、減碳議題持續熱烈討論,各產業無不積極尋求解決與因應之道。因應全球節能減碳的趨勢,在建築與室內裝修產業方面預先建立良好的觀念整合,以減少過度裝修的材料浪費,同時以物理性的自然通風手法防止日後使用期間的電力耗損。本論文擬以建築與室內設計手法與觀念整合,研擬相關問題的解決方式。首先以彈性空間的設計以減少裝修材料的耗費,其次在設計階段以物理性的觀念與方法達到自然通風換氣的目的,分析空間對採光的需求,在設計階段以物理性的觀念與方法達到自然通風換氣的目的。如空間座向、開窗大小與位置方向,達到自然通風採光的目的。使室內裝修與建築設計同時規劃,以自然通風模式降低室內溫度、提昇居住的舒適性,以期迅速消除室內TOVC(有機化合物質),維護居住者的健康。藉由自然資源的應用以減少光電能源的消耗等建築設計手法與低碳、節能的「健康綠建築」趨勢,已成為今日永續健康住宅的主流價值。Globalwarminghasbecomeacriticalissuefortheincreasingtemperatureofthesedecades.Thetopicofde-carbondioxidewasactivelydiscussedforthefutureofthisplanet.Also,peoplewereactivelysearchingsolutionforsolvingthisproblems.TheintegrationbetweenArchitecturalandInteriorDesignbeforeconstructionprocesswillbehelpfulforreducingthewasteofmaterialsandenergy,alsowillbehelpfulforthelivingqualityandcomfortlaterdays.ThisstudywillmainlyfocusontheintegrationconceptofArchitecturalandInteriorDesignduringdesigningprocess.Firstofall,we’llstudythedesignconceptofflexiblespaceonreducingthewasteofconstructionmaterials.Secondly,theintegrativeconceptofnaturalventilationandindoorlightingduringdesigningprocess.Forthepurposeofenergysavingandthecomfortofliving.Howthebuildingorientation,thepositionandthescaleofopeningwindowsandsurroundingenvironmentaffectthedesignmethodsandconceptareissueswearegoingtostudy.CreatingagoodqualityandcomfortlivingthroughnaturalventilationandindoorlightingwithoutincreasingenergyconsumingisthetendencyofArchitectureDesignnowadays.*曹莉玲台南市東區自由路二段175巷9號8樓0955-657177t865302t77@yahoo.com.tw1n【關鍵詞】建築與室內設計手法、彈性空間、自然採光與通風、居住的舒適性、空間整合TechniquesofArchitectureandInteriorDesign,Flexiblespace,naturallightingandventilation,livingcomfort,SpaceIntegration,前言室內微氣候的舒適度,主要在由氣溫與濕度在人體知覺上的感受力,所以這兩項因素決定了室內空間的舒適程度。而水分的蒸發受到氣流的影響,所以在有風的地方濕度較低,而這也是衣服在沒有日照的情況下,只要有風的吹拂依然可以風乾的原因。另外,亞熱帶的氣候型態多變、潮濕又多雨,室內空氣在沒有良好的通風換氣下,空氣中的濕氣加上強烈的日照高溫而變得潮濕悶熱,嚴重影響室內居住的品質與舒適度。所以在建築設計與室內裝修階段,針對通風、換氣與日照、採光、遮光的設計手法處理,不但可減少事後空調與照明的能源耗損,同時可有效提高室內空間的居住品質與舒適度。通風指的是流動的氣體吹向室內人員而感應到的氣流計畫,而換氣則是依靠無感氣流更換室內的空氣。二者都是以氣流的移動,帶走室內的熱空氣、二氧化碳與有害物質,使人體的呼吸與身體產熱的排放舒適順暢。自然的採光與遮光設計,則是視覺明暗與熱能高低因素影響舒適度的策略。所以,為達到舒適的室內居住品質,通風、換氣、採光與遮光,是本論文的研討重點。彈性隔間與彈性空間的設計方法一、彈性隔間的設計方法彈性空間的使用在地窄人稠的都市住宅中是一項實用性高的設計,良好的彈性空間與隔間設計不但可減少過度裝修的材料浪費,同時可依不同時間、活動與人數增加時空間的變化使用。在高房價與小坪數的台灣住宅使用上,是一項多選擇與多功能的環保設計思維。(一)廚房與餐廳的彈性隔間設計:開放性的廚房與餐廳,在空間視覺上比較寬敞明亮,但以中式烹調的方式,廚房油煙外溢影響室內裝修的美觀與使用年限影響甚鉅,但封閉區隔的廚房與餐廳,視覺上顯得空間狹小不夠大氣,室內的空間亦缺乏變化。所以,如果以彈性的隔間設計處理,廚房與餐廳的使用方式,則可依使用人數的多寡與烹調的方式,甚至空調冷氣的開放與否,決定廚房與餐廳之間空間的開放與封閉。這對空間上的使用彈性、烹調的方式的差異與分區空調上的能源節約,都具有正向的價值。(二)臥室與更衣室的彈性隔間設計:一般住宅的主臥室多半設計成套房型式,除了浴廁空間外,如果空間許可,多會以更衣室替代衣櫃的設計,以增加衣服與雜物的儲藏空間。而臥室與更衣室其實是屬於同一個空間的,彼此之間沒有隔音與承重牆的需求,所以,以移動式的門板、更衣鏡面與衣櫥代替隔間牆的厚度,不但節省了一道牆的重量與所佔用的空間厚度,可推移的衣櫥隔間還提供了空間使用上的彈性與視覺上的變化。2n(三)書房與起居空間、主臥室的彈性隔間設計:以移動書牆、展示櫥櫃代替隔間牆的厚度,不但節省了一道牆的重量與所佔用的空間厚度,可推移的書牆與櫥櫃還提供了臥室空間在儲物空間與隔間上的彈性,使多人使用的起居空間與主臥室依然保有不同生活步調下的獨自空間。二、彈性空間的設計方法(一)密閉式空間(暗房)的設計:建築設計有時受限於空間的格局,難免產生暗房的空間,一般多以儲藏室或和室的空間處理方式,作為客房的彈性使用。和室塌塌米的空間使用,在隔間門全開的時候,可充當來客多時,小孩的遊戲間或幼兒爬行的安全空間,在隔間門全關的時候提供的私密性,也可充當臨時的客房使用。另外,在密閉式空間與不規則角落處增加大型儲藏櫃代替儲藏室的設計,使彈性空間提供不同時機下不同的空間機能。(二)西曬面陽台與露台的應用:西曬面是建築物受陽光照射與熱能獲得量最多也最久的方向,對於這個面向建築空間的設計與使用,最需要考慮遮陽與防曬的設計,甚至就以需要陽光的空間來應對,譬如設置曬衣場與植栽花房的彈性使用。以綠色的植栽與花房或花架的外框設計,可遮蔽不雅觀的曬衣景象,在美化空間的同時,達到遮陽與避蔭的雙重效果。為達阻熱、降溫與防漏,地板舖面的防水與隔熱處理,也應一併加以考量。(三)陽台的半室內空間設計:陽台基本上歸屬於一種室外空間,但在台灣多雨又烈日照射的夏季天候,將全室外的空間改變為半室內外的彈性空間,在機能上會比較趨於合理的使用。在外圍女兒牆上加設防紫外線的晴雨窗或收納百頁窗,可提供不同天候下不同的使用方式,全開的晴雨窗在涼爽的傍晚與夜間提供一乘涼的戶外空間,而在多雨的颱風季節裡,可關閉的晴雨窗與百頁窗還可阻擋風雨的侵襲,使室內空間多了一層的保障。所以陽台空間在室內裝修的設計上,可以一種半室內的空間來看待,這樣的設計概念,源自於台灣多雨、多颱風、又日曬強烈的天候所致,也因為這樣的天候,半室內外的空間設計,在天候多變的島形台灣與東南亞地區,形成順應天候條件下演變的空間形式,是一種透過生活文化而演進的一種空間基因。物理性的自然通風換氣原理近十年來的地球增溫與全球暖化問題,迫使全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低碳、減碳議題持續熱烈討論,各產業無不積極尋求解決與因應之道。以營造綠能環保的建築設計手法,例如有效利用自然採光與遮光的設計,減少白天的人造光源與冷氣電量的使用;開窗與風向的應對關係以增加自然通風,降低室內溫度與濕度的設計概念等,物理性的自然通風換氣方法,已日漸在建築市場上被強調與應用。藉由自然資源的應用以減少光電能源的消耗等建築設計手法與低碳、節能的「健康綠建築」趨勢,已成為今日永續健康住宅的主流價值。3n有效的自然通風、換氣方法,以建築手法在設計階段即可產生效果有效減低對冷氣空調的依賴。順應外在環境的起落,調節室內的亮度與溫度,透過內庭、天井。開窗、露臺與庭院植栽相互搭配設計,並利用空氣的正負壓力關係,強化室內外的空氣對流與氣流的引導,以戶外的新鮮空氣取代室內的熱空氣,達到物理性的自然通風效果。針對物理性的自然通風換氣方法,在原理與設計手法上加以解說如下:一、水平向的風向牽引與空氣對流的自然通風換氣原理上開口面積必須兩相對應才能達到空氣對流的效果,所以在建築設計時窗戶的相關位置、形式與面積大小等,都關係著室內外空氣對流的成效。尤其因應各空間居室的不同需求,變化不同的開窗方式與開口面積,以達到提升居室舒適度的最佳化效果。例如全家生活起居的客廳、舒適用膳的餐廳與火源烹煮的廚房空間,充滿濕氣與蒸氣的衛浴空間,光線充足、視野遼闊的書房空間等,對空氣的牽引、對流與自然通風換氣的窗戶與開口都各有不同的需求。(一)空間雙向的開口順應風向的路徑:形塑建築平面隔局的空間主軸與座向,配合季節性的常年風向,設置雙向的開口與窗戶設計,使風向流動的路徑,順勢穿越空間的雙向開口與窗戶,達成室內外空氣對流的自然通風與換氣效果。在建築的設計階段增加穿透性的元素與空間手法,例如鏤空的陽台、欄杆與扶手,設置允許氣流穿梭進出的入口玄關、天井與穿堂等中介空間,通風路徑不受阻擋順暢的帶走潮濕、溫熱的空氣,讓建築物不靠外力自己呼吸吐納,涼爽不悶熱。進入室內設計階段時,將室外植栽生態與鋪面材料效果引進建築內部的玄關、天井與穿堂等預先留設的中介空間,使室內外空間在視覺上與行為上延伸並連通至戶外,進而產生空間上的連結關係,創造建築周邊的微氣候通風與降溫效應,減少空調能源之耗損,提高居住的品質與生活的舒適性。建築設計與室內裝修在作業上雖有先後順序之別,若在設計階段就有節能概念與自然通風等溝通和設計想法上的共識,便可減少日後使用不便與變更室內隔間與設計等浪費建材的耗能情形發生,同時達到有效的物理性自然通風與採光之健康節能效率。(二)窗戶型式與自然通風的成效:窗戶型式包括窗戶開口的大小、位置的高低、開啟的方法等。窗戶開口的大小關係換氣量的大小,必需配合室內居室的生活功能與景觀的需求,活動人數多的客廳與餐廳則需要較大面積的開口以利通風與景觀。而臥室與浴廁是睡眠與盥洗的空間,注重生活隱私同時亦有通風換氣的需求,所以在窗戶的形式上需要高窗以達通風的需求同時減少隱私外洩。書房與畫室是工作的場所,對通風與光線的需求高,在開窗型式上注重較大面積與大視野,以求充足光線與景觀視覺的愉悅。在窗戶開啟的方法上,對拉窗的形式開口面積減半通風效果折半,而外推式窗戶開口全開具大面積的通風效果,但以台灣颱風頻繁的天候狀況並不適宜。另外,如果周圍景觀凌亂或棟距過近,亦可採用下半部的開窗方式,方便開窗通風,同時避免刺眼的日照入射光、戶外零亂市容與保有鄰棟間隱私。二、垂直向的熱對流牽引與空氣對流的自然通風換氣利用建築物中的垂直空間,例如樓梯間與採光天井、通風塔、自然通風氣的留4n設,形成垂直向通風管道的煙囪效應並連通水平向的開窗設計,應用熱氣流上升、冷氣流下降的原理以及氣流正負壓力的差異推擠空氣,將室內熱氣流從垂直向通風管道排出,引導戶外新鮮空氣由窗戶開口進入室內,替換室內的熱空氣、緩和室內炎熱的環境,達到空氣對流的自然通風換氣效果以減少冷氣電能的耗損,創造一個舒適、節能的居家環境。若考慮到風大雨大的颱風季節,為避免雨水被風壓擠入室內,可加裝百葉窗的通風塔並強化開口部位的瀉水與防滲水功能。另以,採光天井的留設結合立體綠化設計,創造建築物內的室外效果,不但具高效率通風換氣而且營造一個優質的室內景觀,對室內居室溫度冷卻效果與生活舒適度有極佳的成效。室內裝修作業結合中庭的綠色景觀設計,使中庭的綠意與自然光線延伸至室內空間,形成清新的居家氛圍,通風路徑的空氣對流使植栽生長順利,冷房效果顯著。自然通風採光與開窗方式一、建築物的整體座向與外在環境的相對關係建築物的設計初期就從建築物的整體方位、座向、鄰棟間距、開口的大小與形式著手,在加上隔熱、通風與採光的考量,便可節省大量的空調與照明用電。而考慮建築物外在環境的天候與地理條件,以先期的物理性的設計方法解決隔熱、通風與採光的問題,可避免事後面臨人為加工上,建材與能源的耗損。而外在環境的天候與地理條件影響,在建築設計上指的是日照在東西南北向上對建築物的作用、季節性風向由建築物的開口進出路徑造成的通風換氣、緯度高低造成的溫度差異、地勢起伏與地理位置造成的微氣候現象…等,善加利用這些自然界的條件順勢而為,可增加建築物本身的價值,同時省去日後大量室內裝修的浪費。以台灣地處亞洲東南邊的地理環境而言,夏天的季節風向為南風或西南風,冬天的季節風向為北風或東北風,建築物的方位與開窗應盡可能座北朝南,以引進夏天涼爽的南風與明亮穩定的南向光源,背對開小窗的北向,以阻擋冬天寒冷的北風長驅直入室內。所以建築物在座向與外在環境的相對關係上,西向牆面應盡量減少開口面積以減少陽光與輻射熱能進入室內,可安排管道間、儲藏室、浴廁、廚房等空間於西曬牆面,使室內乾燥避免潮濕。而夏日北面涼爽舒適,可設置陽台與長廊以延伸室內的活動空間。善用自然界的賜予,使每個空間各取所需。二、開窗型式需配合建築物的座向與室內居室的生活需求室內各居室因生活起居的時間與活動不同的需求,對光線、景觀、溫度與濕度亦有不同的需求,連帶的在設計上的開窗方式就會有相對的因應方式。為求高科技、開放的明亮造型與景觀面的考量,設計師偏好大面開窗透明玻璃的設計手法,但以現今的高科技降低日射的透光率最多只能阻擋67%,所以在日照強烈的面向減少不必要的開窗面積,亦是一種外殼節能的設計。為使建築的開窗與節能更有效率,住宅各個居室不同的生活使用機能,應設計不同開窗型式以因應不同居室的需求。5n外部遮陽板形式與光線的遮蔽與引導台灣因位處亞熱帶地區,在建築物的遮陽手法中,以外遮陽的效果最佳,也就是將陽光的熱能在進入建築物之前就阻擋過多的太陽熱得進入室內。而典型的外部遮陽形式就是遮陽板,遮陽板會因為建築物的方位、牆面的面向以及窗戶的開窗方式而有形式上的差異。理想的外部遮陽是能阻擋蔽不必要的熱能,又能使室內獲得良好的採光,也就是同時具有遮陽、導光、通風與遮雨的外遮陽的設計。對於新建的建築而言,在建築設計階段就對建築物方位、鄰棟間距、窗戶開口大小等,外在因素加以考量,以適當的戶外遮陽設計,在陽光入射的第一道關卡就加以阻擋,搭配適當的隔熱、導光板、通風設計手法等,對降低室內溫度具有很高的效益。一、遮陽板形式與輻射熱的關係:室內各居室因生活起居的時間與活動不同的需求,對光線、景觀、溫度與濕度亦有不同的需求,連帶的在設計上的開窗方式就會有相對的因應方式。但其結果常與建築物的座向造成的西曬問題產生衝突,例如景觀面開大窗卻又因為是西曬面而必須遮陽,在設計方法上是矛盾的,此時就必須借助外部遮陽的設計,遮陽板的設計與形式的差異性就非常重要。良好的遮陽設施不但能阻擋室內熱能的吸收,又能達到室內良好的採光,兼具遮陽、導光通風、遮雨的效果,對台灣這種炎熱、多雨、長年季風的天候狀況,可說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日射能量對建物裸露表面的熱能獲得影響巨大,使得建築設計階段的節能概念與手法就顯得相對重要了。依據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物節約能源教材,1995,台灣溫熱期間各方位日射能量的比例,如下表4-1所示。表4-1台灣地區溫熱期間各方位日射能量之比例方位南面西面東面北面水平面比例11.241.240.812.78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建築物節約能源查核人員培訓教材,1995針對建築物各面向的熱能獲得,窗戶開口的大小、型式、位置高低設計,配合適當外部遮陽板的設計,對節能必能產生有效的成果。對熱能獲得量大的方向,窗戶開口的大小不宜過大,以減少陽光的入射與熱能的獲得。針對建築物各面向的熱能獲得,設計相對的開窗比例大小,在節能與創造室內的舒適度上,具關鍵性的影響。二、外部遮陽板的形式與其適宜的朝向:不同的方位所需設置的遮陽板形式也不同,水平向的遮陽板適用於日照角度高的南向開窗。水平加垂直向的遮陽板適用於東南或西南向開窗。東向的日出或西向的夕陽西下,日照角度較低,開窗適合垂直式遮陽板,又因太陽的路徑同時由東往西移動,垂直的遮陽板只能遮住部分日照,所以應設計為可調節式的遮陽板。南向適合水平式的外遮陽,為求好的遮陽效果,活動式的外遮陽是最好而且能完全遮擋光線與輻射進入室內。而台灣因地處北半球,太陽照射角度對台灣而言偏南;正北向是沒有日照進入室內的,所以北向不需裝置遮陽板。一般建築物常避開的西向開窗,常利用遮陽板的應用,達到防止日曬進入室內的第一道阻熱防線,正確的遮陽板的應用,對西曬強烈的面向具有遮陽擋熱的直接成效,但如果西曬面同時又是景6n觀面,不但需要有效的遮陽板遮陽,又需要大面窗取景的矛盾,則其彈性角度的可調節性就更必要了,對於遮陽板角度與太陽方向的調整則需有更精準的計算,以達阻絕陽光入射又具景觀的雙向效益。在台灣多雨、日曬炎熱、高密度建築又吵雜的環境下,最好的外遮陽設計當然是既能遮陽、遮雨、又能隔音、防颱,甚至引導風向進入室內,達到多功能的外部遮陽板的形式。不同的方位,其外部遮陽形式亦有不同的需求,南向開窗因為太陽入射角高度穩定,適以水平式遮陽形式設計。而東向與西向因日照角度低,適宜採用垂直式外部遮陽。其他方位的遮陽形式,參照圖4-1.外部遮陽板形式與其適宜的朝向。1.水平式遮陽:適用於南向窗戶,可遮擋高角度的太陽日射。2.垂直式遮陽:適用於東、西向窗戶,可遮擋低角度的太陽日射。3.活動式遮陽:對於其他東南東與西南西等其他角度無法以絕對的水平與垂直遮陽完全遮擋,則以可調整的活動式為宜。圖4-1.外部遮陽板形式與其適宜的朝向資料來源:房志勇,建築節能形式,北京,1999三、導光板的應用與設計形式:導光板在形式上也是一種外部遮陽板,因應入射光線的移動與風向的變化,以及在不同時間將室外光源導入室內兼具風向引導的作用,多數導光板具有可調節的特性。但因為是一種外加式的單元件,可在建築設計階段就在材料、顏色與形式上搭配建築的設計,在視覺上融入建築元素與造型,使之成為建築本體的一部分。天井與中庭的室內光線引導與微氣候的調節在都市緊湊繁忙的生活步調中,家應該是一個休憩放鬆的居所,舒適,私密、安全、健康的城堡。而陰暗、潮濕不通風的透天住宅,如果在建築設計階段,就在建築的中段部分或樓梯間留設天井與中庭,對位於建築中心位置的密閉空間,具有引導垂直向通風與自然光源進入室內的具體實效。若空間的寬度與高度許可,以種植冬天落葉、夏天茂密的樹種進行植栽綠化工程,更可達冬暖夏涼的引光遮陽效果,對室內空間有視覺美化與光線引導的微氣候的調節成效。不僅在室內就可享有室外的氛圍,明亮的天光與綠色植栽在私密、安全的中庭形成寬敞舒適的戶外效果,好似都是沙漠中的一畝綠洲方田。因為樹種生長特性的差異,為避免日後樹冠與樹根的生長範圍持續擴大,破壞建築結構體,建議將樹種植在事先灌製的水泥大凹箱內,避免樹根的生長破壞了建築結構體與地基,影響建物安全。天井與中庭在室內光線的引導作用時,應注意熱能直接進入室內與室內眩光問7n題,天井以活動天窗或側向採光方式,避免正午陽光直射的高溫,同時可享有溫和的自然光進入室內。而天窗的玻璃面以北向為佳,以獲得最溫和的自然光,使夏日涼爽的南風帶走室內上升的熱空氣由北向的天窗排出。讓室內天井與中庭的植栽與水池空間,營造家中一個綠意盎然的起居室,在清晨與夏日的午後,氣溫涼爽的閒暇時刻,將家中的早餐與晚餐移師戶外用餐,不但營造休閒度假的民宿氣息,也省去用餐時的冷氣空調,營造一個微氣候調節下的半室內空間。建築物的隔熱與降溫設計建築物室內要達到具體的降溫,以針對受熱最強烈的屋頂與牆面的隔絕熱源最有效,隔絕熱源的方式又以遮陽與隔熱兩種方式最具體,遮陽指的是阻擋太陽進入室內,而隔熱則是阻擋太陽照射後,熱能被建築體吸收並傳入室內。若阻擋太陽進入室內,同時阻斷熱能被建築物吸收,二者同時採用,其降溫效果最為顯著。一、屋頂的隔熱設計:不管屋頂形式是水平板狀或是斜屋頂形式,屋頂受熱在任何時間的日照角度都不間斷。也就是說日照時數與熱能的獲得,比任何面向的牆面都多。依據表4-1所示,裸露表面太陽能的獲得量,台灣溫熱期間各方位日射能量的比例以水平面的2.78居冠,(僅計算直射光的能量值)。所以更顯示屋頂遮陽與隔熱設計的重要性。屋頂隔熱最終的目的就是將太陽的輻射熱隔絕於室外,初期以建築設計手法達室內降溫節能的效果,以減少室內空調耗損的目的。設計的方法可以外部增加隔熱處理與內部裝修兩個方向著手。二建築外部隔熱處理:建築外部隔熱處理可區分為屋頂隔熱處理與外牆面隔熱處理(一)屋頂隔熱處理:鋪設隔熱材料阻斷輻射熱傳遞入室內、牆面與屋頂面漆上高明度顏色反射太陽輻射熱。另以屋頂花園或花架的設置以形成一層遮蔽與散熱層,同時可提供自家清晨與傍晚一個戶外的活動場所,增加生活的情趣。設置雙層屋頂以形成一空氣層阻斷熱傳導、屋頂通風塔與設置屋頂排氣設備以自然方式達到排風目的,來減低室內環境的熱負荷,增加居室的舒適性。然而屋頂花架與雙層屋頂的設置,礙於建築法令屋頂突出物面積與高度的規定,易產生屋頂違建的問題,故在建築設計階段先與以考慮計算進來,既可免於違章之虞。屋頂灑水與水池的設置,藉由水遇熱蒸發的原理帶走屋頂的熱能,也是一經濟又有效的方式。(二)外牆面隔熱處理:陽光在越過窗戶出簷或遮陽板等外部遮陽的第一道防線後,熱傳導對室內溫度依然造成不小的貢獻。在室內裝修手法上,為有效阻斷熱源,減少冷氣能源的耗損,防UV有色玻璃、窗簾與全遮光窗簾布的應用,已是室內遮陽的基本配備。為有效防止強烈西曬與輻射熱進入室內,在外牆面種植爬藤類植物,以美麗又天然的方式為建築物的外牆增加第二層肌膚,另外,善用窗外留設的窗台空間,設置可供盆栽與茂密植栽攀爬的框架設計,讓茂密的葉片與空隙形成隔熱效果8n並遮擋陽光進入室內,讓強烈的陽光照射植栽後,穿過窗戶有色玻璃與窗簾的防護再進入室內,炙熱難耐的西曬已減弱大半,層層過濾紫外線與輻射熱之後,不但有具體降溫效果同時又有美化景觀的作用。當西曬日射角度較高、光線進入室內較少時,打開玻璃與窗簾的遮蔽,植栽間的空隙還能讓微風吹拂入室內,減低悶熱、不舒服的感覺,而此時,室內溫度已調降至不需空調的節能狀態,而這樣的結果也是我們在建築設計階段可以事先設想到的;也就是留設較寬廣的窗台空間,使後續讓植栽攀爬的框架與盆栽設計得以順利搭配。建築物外牆增加的第二層肌膚概念,亦可發展成垂直花園的作法,西曬強烈的外牆面上,搭建一木製框架與牆面形成一小間隙,利於爬藤類植物的生長與攀爬,不但減低牆面熱能的吸收,對周圍的景觀與視覺涼意也具貢獻。三建築內部降溫設計:建築內部的室內裝修,除考慮符合室內機能外,善用利用其特性,亦可達到對外斷熱、阻熱與降溫的性質。使建築物的內部與外部的隔熱與斷熱處理同時運作。(一)書櫃牆面處理:建築物外牆白天受強烈日照的熱氣與溫度以輻射方式進入室內,若沒有第二層的防護與降溫的機制,熱氣與溫度便在室內累積並停留。所以建築內部的降溫設計,就成了室內裝修美感追求之外最重要的功課。室內裝修方面,在面向西曬的大片牆壁,雖沒有窗戶開口的設置,在長時間的烈日西曬後,混凝土牆內部以吸足了滿滿的熱能,在夜間慢慢釋放出來,使室內即使已入夜,室內還是悶熱難耐。如果室內配置允許的話,可依著西曬面的混凝土牆面,裝修衣櫃、儲藏櫃和書櫃…等,形成一個隔熱空氣層,減緩熱能傳遞進入室內的速度,同時,進入衣櫃和書櫃的熱能,還可防止衣服和書本潮濕、發霉,可謂一舉兩得。(二)天花板層通風處理:建築內部另以天花板裝修方式形成空氣層,以達到斷熱作用,並裝置天花板層通風口,藉由空氣流動的正負壓原理,帶走天花板層內部的熱空氣,達到頂層室內降溫、排熱的效果。(三)室內水池的處理:水氣在室內有降溫與舒緩空間的效益,為增加室內的生命氣息與鮮活室內空間,放置魚缸與水族箱是較常用的簡易手法,而更積極者,設置一方流動小水池,不但具有水族箱的恬適品質,更具有調節室內微氣候的清涼作用,進而擺脫魚缸與玻璃的距離感更貼近魚兒的悠遊自在。為保持水池的清潔與室內的降溫作用,水源的流動與替換,設置位置上使陽光直射水池,都有助水生植物生長與防止蚊蟲與青苔孳生。搭配室內鋪面運用與室內的通風採光,透過室內水池的微氣候降溫,達到禪意冥想空間的創造。其他建築設計手法透過多樣的建築設計手法,解決自然通風採光降溫的效果,同時亦發展成一種地域性的建築形式語彙,這樣的地域性的建築在早期科技文明還不甚發達的東亞與南亞地區,已發展成一種特殊的建築人文景觀。現代建築拜高科技之賜,人們過度仰賴科技建材與工法,營造耗費資源同時製造大量二氧化碳的人為環境。近年來環保意識覺醒,人們開始回頭尋找老祖宗的智慧,學習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應用大自9n然賜與的環境與條件,創造節能減碳的建築與居家環境。同時注重建築構造上的美學與機能,提升居住文化的品質與基因,使建築與室內設計結合後,形成適應在地氣候的風土建築。東南亞潮濕溫熱天候下形成的遮陽性建築與杆欄式建築,多雨、驟雨天候下形成的迴廊與出簷建築,皆是適應在地氣候形成的風土建築。一、多孔性外牆的透氣設計在潮濕多雨又炎熱的亞熱帶地區,為適應當地天候,已有現代建築師法傳統建築,發展出一套適應當地天候的現代建築形式。多孔性鏤空的外牆形式,以適應濕熱多雨天候的透氣性建築,便是為適應此一外在環境與天候下而產生的。以往傳統建築的多孔性簍空的外牆,使用的是茅草、竹子、木材等植物性有機材料,雖自然環保但並不適用於現代建築中,取而代之的是金屬製材的氣窗、欄杆、格柵、空心磚外牆花格磚沖孔鋼板等耐候又耐用的現代建材,孔性鏤空的外牆形式不但創造良好的通風效果,同時展現多樣的熱帶建築風貌。二、戶外中介空間的設計中介空間的設計在熱帶建築中是常用的建築方法,不但使空間使用彈性化,透空的框架形式亦增加室內外空氣的對流機會,利於帶走室內熱空氣。陽台、樓梯空間、走廊、迴廊、川堂等是最常使用的半室內中介空間,藉由這些建築空間的框架與穿透效果,串連建築室內外空間的使用彈性,反映當地生活起居方式,同時搭配室內設計在熱帶材料與色彩上的使用,在潮濕悶熱的台灣,寬敞的公共性建築尤其適合戶外中介空間的設計,以地域性的建築形式語彙,反應島嶼國家多樣的熱帶建築風情與節能減碳的建築環境。結論因應現今節能減碳與健康居家的趨勢,減少過度裝修造成的材料浪費並防止日後使用期間的電力耗損,同時使用綠建材以減少室內空氣污染以維護人體健康,使業主的家居空間在日後使用時,不必耗費大量電能亦能有好的居住空間品質。對於前段建築結構體的設計完成之前,預先建立良好的觀念整合與配合,對後續的裝修作業程序與成果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室內裝修與建築設計同時規劃,以自然通風模式降低室內溫度、提昇居住的舒適性,消除室內TOVC(有機化合物質),維護居住者的健康,在設計階段以物理性的觀念與方法達到自然通風換氣的目的,創造永續健康住宅的價值。參考文獻:1.吳綱立(2009),永續生態社區規劃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詹氏書局,台北市。2.林憲德(2008),亞熱帶的綠建築挑戰,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版,台北市。3.鄭政利主編(2008),建築物外遮陽暨屋頂隔熱設計參考手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出版,台北縣新店市。4.秋繼哲(2009),好房子無毒綠色省錢,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台北縣。5.最新建築技術規則(2008),弘揚圖書有限公司,台北縣中和市。6.今井與藏原著(民國38年)吳啟哲編譯,圖解物理學概念,建築情報出版社台北市。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