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与均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对称与均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论文以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借鉴建筑、绘画、文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成果,并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室内设计案例,较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形式美法则中对称与均衡规律在室内空间美感表述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又对有关室内空间中运用对称与均衡规律的手法进行了概论总结,试图对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起到积极影响。论文共五章。第一章形式美的概念。探讨对室内设计的形式美相关的“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和形式美的具化——形态构成进行必要的梳理。第二章形式美的法则“对称与均衡”。从概念入手,探讨对称与均衡的构成及属性,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作进一步分析。第三章形态构成元素的对称与均衡。分析形态构成元素——点、线、面、体和室内空间的对称与均衡关系。第四章室内空间中的对称与均衡。关于对称与均衡在空间中应用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展开:整体观下的对称与均衡;平衡形式和空问的性格;空间引导中的对称与均衡。最后一章是运用典型案例进一步分析“对称与均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本文只是从一个方面进行室内设计的理论研究,由于能力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只希望藉此文为以后的研究建立基础。“对称与均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全文约三万八千字,插图约150幅。关键词:形式美、对称与均衡、室内、建筑、造型nAbstractGuidedbVrealisticaestheticprinciples,thisp印erusestheoreticaIachleVementSmmanyfieldsforreflerence,suchaSarchitecture,painting,literatureandsoon.ItintegratestheexcellentcaSesofinteriordesignbothathomealldoverSeaSandtheauthorlsteachingandproJectdeslenmpracticesandsystematicallyanalysesthekeyrolethattheSymmetD,andEquilibriumPrincipIeoftheFomAestheticsPrinciplesplaysinthemaIlifestationoftheaestheticfeelingintheinteriordesi2n.nfurthemoresummarizesthepracticeoftheSymmet叮andEquilibriumPrincipleininterimspace,inordertohavesomeactiveimpactonbom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constmctionofthecontempora叫interiordesigninourcoun时ThepaperhaSaltogetherfivech印ters.Thefirstch印terofthisthesisdiscussesthestmctureandpropen),bystaningwiththeconc印tofaesthetics,withthepurposeofintroducingtherelatiOnsbet、^,een’SymmetWandEquilibriumDiscipline’andfb咖aesthetics.Thesecondandthirdchaptersdescribetheouterphenomenaandintroduce’symmet巧andEquil.briumPrincipleininteriorspacef.romvariousaSpects.Thefourthchaptertriestoseekthe印pllcatlonprincipleofthe·Symmet叫andEquilibri哪Principle’ininteriordesign,thmughthefollowingthreeaSpectS:thedescriptionofapperception;theembodimentoffeelingSandthemanifestationofanisticconception.Throughtheanalysisoftherepresemingcases,thlschapterfurthersetsforththepracticalityofthe’Symmet巧andEquilibriumPrinciple,thenputsfon^,ardtheauthor’sownideaSinsolvingproblemsinartdesign.ThelaStchapteranalysestheinnuenceofmodemaestheticstandardsontheconceptof’Symmet眄andEquilibriumPrinciple’,withthepurposeofviewingthewholeissuefromahigherleVelandaddsometheoreticaldepthtotheresearch.Thisp印ercarries·outjts—research。oninteriordesign‘only抒om。oneperspectiVe·Due_tolimitedtimeandabil咄carelessomissionsareineVitable.Theauthorhopesthatthisaniclemay1ayoutthefbundationforlaterresearch.TheSymmet巧andEquilibriumPrincipleinInteriorDesigncOVerSabout38,000wordswith150illustrations.KeyWords:f0丌naesthetics一·symmetr)『andequilibriumconnictInterio。architecturesculptIIn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一签名举一期:童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大学研究生院办理。研究生签n图卜l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290页图卜2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73页图卜3资料米源室内陈设设计第185页图卜4资科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114可概述一、研究的目的美的形式是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产生魅力,给人们以美感享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作品艺术生命之所在。凡是优秀的室内设计,它在艺术形式方面也必然合乎形式美的规律,因此,研究形式美的内在规律,掌握和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是学习和研究室内设计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形式美的法则范围很广,要想在短时间内依靠个人的力量独立完成是不可能做到细致、全面的,所以,笔者从形式美的重要法则——“对称与均衡”入手研究它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以揭示“对称与均衡”与室内设计美感表达之间的关系为目的,结合国内外室内优秀实例,着重分析形式美法则中的“对称与均衡”的法则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并对与其相关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借鉴建筑、绘画、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见图卜l,卜2,卜3,卜4,卜5],对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总结和概括,以求更好地指导室内设计。二、研究的内容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概述。介绍论文研究的内容。第一章形式美的概念。论文对与室内设计的形式美相关的理论进行必要的梳理,他们包括“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和形式美的具化——形态构成等。第二章形式美的法则“对称与均衡”。从概念入手,探讨对称与均衡的构成及属性,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作进一步分析。第三章形态构成元素的对称与均衡。分析形态构成元素一一点、线、面、体和室内空间的“对称与均衡”的关系。第四章室内空间中的对称与均衡。关于对称与均衡在空间中应用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展开:整体观下的对称与均衡;平衡形式和空间的性格;空间引导中的对称与均衡。第五章运用典型案例进一步分析“对称与均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三、研究方法论文以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为指导思想,根据形式美的基本规律,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广泛参考优秀室内设计作品,从实际出发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论文还借鉴与参考临近学科的有关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对称与均衡作为平衡的两类形式和人们的审美心理关系,进而探讨室内殴计中“对称与均衡”法则的应用方法和表现形式。n图卜5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年第145页图1—6资料柬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1l期第88页第一章形式美的概念形式是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它也曾是古典建筑理论关注的主要对象。建筑及其室内作为一个多方面的综合统一体不能仅对其外观形式进行讨论。室内设计形式的产生也受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文化环境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对室内设计的形式美进行探讨需要对形式美与室内空间设计、“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形式美的具化——形态构成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有意识地寻求形式中的美感规律,营造宜人的环境是室内设计师的职责。美,首先是形式上的特殊关系所造成的基本效果,在室内形态方面表现为高度、宽度、大小或色彩之类的特征。美的感受则是一种直接被室内形态所影响的情绪,或因认识了室内形态的涵义和其它概念而形成。这说明了形式的美与否,同人们的审美体验关系密切。保·克利认为:“只有掌握了静力学、动力学、光学、声学的物理定律知识,能够对生活与形态做出自己内在想象力的人,才能做出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一件艺术作品中,物质世界、智力世界和精神功能世界的定律是同时表达的。”室内形式美正是由观者对室内环境的体验及对内涵的感悟而得来的,因而要真正了解形式美的本质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作必要的分析。室内空间从来不仅是一个立面,它是建筑和室内形态的有机综合体,这个综合体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会参予到全部的审美体验中。观者在体验整体的建筑空间中所获得的感受是复杂的,而不是简单、孤立的印象,它是一种能激发起感觉、联想、回忆、冲动和知觉等等的群集,抽掉任何一个要素,都会破坏整体。室内空间在美感上的威力,就存在于这个不同反应的巨大集合体中,美来自众多层面上紧张状态的缓和。此外,室内形态的美与否,同室内空间表现的内涵有关,只要这种内涵表现十分得体形式才是美的。如果室内形态及其所表现的思想内涵取得一致,观者便可以在体验室内空间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结构的表现也被一些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当作室内形态美的基础,也就是室内形态完美地表现材料的强度和荷重或材料特征之间的关系。而更多的当代室内设计师则认为:室内形态美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表现空间功能和使用目的。室内形式美的感知受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影响。由于人们审美观的发展变化,当代人们对室内形态的认识2n图卜7资料来源室内设汁与装修2002一lO期第23页图卜8资料来源室内殴计与装修2002—10期第24页[1]张贤根:“形式美与艺术本性”载《江汉论坛》,2002年第5期。[2][意]克罗齐:《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已与古典审美标准大不相同。但从历史到现在存在一些相对稳定的审美因素,并形成了一些法则。虽然这些法则受到社会诸多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得各时期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但空间审美观在相对同一的时间和地域内却是稳定的。另外,同类人群的审美情趣有趋同现象。某些审美形式在历史上会出现戏剧性的“反复”,如西方古典风格,在千百年中曾几度流行,所以,有人从建筑的角度研究形式美,但室内设计中的形式美这一很有价值的课题却没有人深入研究,所以研究形式美的规律和它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非凡。研究形式美首先得了解形式美的发展历史。第一节“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形式美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它在艺术创作、艺术鉴赏和审美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西方形式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涵和外延是不尽相同的,“夔在于形式”的思想一直在传承和批判中发展。在审美与艺术活动中,形式是流变与多元的,这种关联本身是非常复杂的。了解这些,将有助于增进对形式美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冈而他们得出“美是形式”的结论。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的和谐产生了艺术,而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它也就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发现利创造形式的美感是希腊艺术家们艺术活动的首要任务。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形式美思想的规定性。”[1]古希腊大多数美学家都强调形式与内容的密切关联或统一,古罗马也一直延续着这种美学观,并影响着当时的建筑及室内设计[见图l一6]。到中世纪时形式被神秘化了,但形式的美感依然被肯定。“那么,被表现为石块的美不存在于石块之中,而只存在于对它进行加工的形式之中;所以,当形式完全被印在心灵里时,人工的东西比任何自然的东西都美。”[2]奥古斯丁坚持“美在形式”的传统观点,认为事物的美在于和谐、秩序和整一,而这些归根结底是一种数的关系。美在完善,而完善又基于尺寸、形式与秩序,大有强调形式之倾向。托马斯·阿奎那也是从神学出发来阐发他的美学思想。他也认为,美首先在于形式。此时美学观也影响着当时的室内设计[见图卜7]。在近代“形式”自觉而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的高度,从而发展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自文艺复兴始,人性关怀的大旗再次被高扬,理性也成为思想的规定性。此时的诗意(创造)理性取代了_占希腊的理n图1—9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年第150页[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4页。论理性和中世纪的实践理性。“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在十分强调秩序、完整性与完美性基础上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笛卡儿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的角度来把握美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说:“按照它的纯粹形式的方面米说,自由首先就在于主体对和它自己对立的东西不是外来的,不觉得它是一种界限和局限,而是就在那对立的东西里发见它自己。”[3]在现代则是超越形式回归存在,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共同的性质”,在贝尔看来,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而真正的艺术在于创造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当然贝尔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而后现代则是形式的解构。和现代美学的关注形式存在的境域不同,后现代主义则坚持强烈的反形式倾向。[见图卜8,卜9]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形式在审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些没有获得统一性和形式感的艺术美是无根基的。只有正视上述情形的研究,回避简单化处理才能有助于增进对艺术本性和美的认识和理解。为了更好进行室内设计,我们除了理清形式美的流变还需了解形式美的具化——形态构成。第二节形式美的具化——形态构成形态构成是为学习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和工业美术等打基础的一种纯粹的抽象形态的构成练习。形态构成是形式美的具化。它源自于西方20世纪初流行的“抽象绘画”。“抽象绘画”是纯粹用点、线、面和色彩的组合以表现画家的感情和精神经验的一种画种。出生于莫斯科的康定斯基是“抽象绘画”的先驱。他主张把点、线、面提到自主的而又富有表现力的元素的高度,并且提出主张以形与色彩本身组成足够表达感情的语言因素,认为不必赋予形以自然形体的外貌,而强调形本身是内在意义的表达。抽象派画家除了康定斯基外还有蒙得里安、列克等,图卜10为蒙得里安的作品。在此我们无意推崇西方的“抽象绘画”,我们需要尊重各个国家、民族的审美倾向和文化传统。评论抽象绘画也不属本书的范围,这里仅仅指出康定斯基的这些论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于室内设计确实有用,国外室内设计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了这点。4n图卜lO资料来源西方20世纪美术第95页由于生产实践的推动,构成的理论也日趋完善、系统,并适应现代室内设计师的需要以及符合室内设计的特征,因而被认为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基础。构成的原理是建立在认为任何形态都是可以分解的基础上,把形态分解到人的肉眼和感觉所能觉察到的限度,然后把它们归类为形态的基本要素。当我们近看一条鱼时可清楚地看到一片片鱼鳞,鱼鳍等,而远看或眯起眼睛看则成为椭圆形,这椭圆就是鱼的基本形态。当我们欣赏舞台上精彩的独舞时,看到某个优美的动态,如果记住了这个一瞬间的动作,就会在纸上画出一条曲线,这个动态的优美上E是这条曲线的表情。我们可以分析出形态是由几种不同的要素所构成的,这些要素是点、线、面、体、空间、色彩和肌理。由此可见,形态要素本身是不表现具体形象的抽象形象,所以形态构成是不考虑时代性、民族性、功能性、生产性等带根本性的造型活动,正由于它的抽象性,其适应性就广,才被世界各国公认为现代工业美术和室内设计的基础,从而成为设计语言的国际语法。形态构成一就是形态要素以一定的方法、法则构成各种干变万化的形态。虽然“构成”只是设计的基础,但要我们研究形式美这些构成要素几乎是无法回避的内容。形式美内容丰富,而室内设计又是需要兼顾功能性,生产性等因素。研究形式美在室内设计的应用是一项内容丰富任务繁重的工作,在此笔者仅从形式美中“对称与均衡”基本法则和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入手。力求通过对某些单项法则作较为深入的研究,以达到丰富、发展形式美的理论体系的目的。n图2—1资料来源室内陈设设计第124页图2—3资料来源设计网站[4]贾京生:应用美术教程,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第二章形式美中的“对称与均衡”第一节对称与均衡的概念(一)对称“对称又叫‘均齐’,即以相同的装饰元素,按照相等的距离,由一中心点(或线)向外放射或向内集中的“图形”。如‘左右均等’便叫左右均齐,或叫左右对称,“上F均等”又叫上_卜均齐,或叫上下对称,依此类推。对称形式有着严格的格式和规则,其特征是结构规则平稳,具有较安静、稳定的特性,富有浓厚的装饰意味。在装饰中对称的基本形式有两种:(1)完全对称(绝对对称):即对称轴的两边,在形、色、量上完全⋯致,给人一种工整严肃之感;(2)相对对称:即是局部上有点不对称,等量而不同形。在完全对称的形式中,又可分为四种形式:A:上下对称c:四面对称B:左右对称D:多方对称”[4]人类认识世界时,首先看到的是对称形式。一个婴儿感知世界是从他(她)最亲近的人开始的,人就是典型的对称形式。高祥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认为:“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人类喜爱对称的美感形式其实质是存在决定意识。”在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现象,除人体是典型的左右对称外,所有脊椎动物也是左右对称的,花卉也是对称的,所以有人认为对称是形式美规律的核心。在人类发现和运用美的历程中,对称是最早被掌握的。早在几十多万年前的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所打制的石器,其形状多为对称的。在人类的“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对称的美学原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而大文口时期彩陶的装饰纹样就能更加巧妙地运用了对称的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既有规律又有变化的生动、活泼的效果[见图2一1]。到奴隶社会在青铜器和染织等方面制造中,对称形式被更加广泛地运用,从被世界誉为“青铜时代”的商、周两个朝代窥见一斑。由于青铜器主要是用于祭祀祖先、祭祀天地鬼神的祭器和体现等级区别的礼器,所以人们在青铜器的造型上巧妙地运用了对称形式,如对称的器物造型、对称的纹样造型等,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庄重、神秘、严肃的感觉。纹样造型中运用了较多的对称水平线、对称的垂直线,垂直线在人的视觉上造成上升或下降的感觉,而水平线是平静的、稳定的,有向左向右移动的感觉。这两种抽象线条的运用和严格的对称形6n图2—4资料来源室内陈设设计第143页图2—5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年第68页图2—6资料来源设计唰站式,形成了青铜器的神秘感和威严感.并诱发了人们对上天堂、下地狱等神秘境界的联想。在水平和垂直的程式中,再加上具有神秘色彩的餮餮纹样,就更加强了它威严、狰狞、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见图2—2]。中国传统的建筑式样多为左右对称式,北京故宫(明代式样)被中轴线分为东西两个对称的部分。民宅也多为对称形式,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房子以及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等都是如此f平面上中间为客堂,东西是两厢房)[见图23]。中国传统的室内陈设也更多为对称形式,明堂的主立面中间姨饰着一幅字画,有时两边还有一幅对联,明堂的东诬两边对称地放置着茶几和椅子等家具[见图2—4]。对称的形式给人一种有条理的庄重大方的美感,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四面对称和多面对称,大多运用在适合纹样和四方连续图案中,其形式给人一种变化而丰富的感觉。中国古代建筑室内装饰中的木雕常用适合纹样和四方连续图案,其连续的视觉效果体现出浓厚的装饰趣味。四面对称的剪纸图案或印染织花图案中多面对称的四方连续图案也都是四面对称和多面对称的应用。相对对称是在大的格局分布上采用严谨的对称形式,而局部则蚍等量而不同形的对称形式加以变化形式。它和完全的绝对对称形式相比较更多一些活泼和自由的特点。此外,对称还可以起到衬托中心的作用,如西班牙的梅里达国立古罗马艺术博物馆的入口[见囤25],又如颐和园的佛香阁两侧对称的建筑,可以很好地衬托出佛香阁的中心地位[见图2—6]。对称有美感,但并不能说凡是对称的就一定是美的,不恰当地使用对称,会显得单凋、刻板和机械。(二)均衡均衡是对称结构在形式上的发展,由形的对称转化为力的对称,体现为“异形等量”的外观。均衡现象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也常见。当人们挑担时,两头货的重量不同,可以把肩膀(支点)移至靠近重担一方,则保持力的平衡,走路就稳当。在艺术设计中,均衡格式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形式,它不像对称形式那样要求有一个对称轴,左右、上下的造型、色彩分布必须对称,均衡没有对称轴,它是靠正确处理视觉重心的平稳度而获得美感的。均衡格式虽然容易使人感到活泼,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则会给人一种松散零乱的感觉。均衡处理不但可以体现在纹样造型上,也可以体现在构图和色彩运用上。无论是对称还是均衡都是一种平衡。平衡是人的n图2—7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307砸图28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83页图2—9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18l页[5]高祥生:《室内设计》,教学讲义,第66页。[6],[7]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一种生理功能和要求,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调节平衡的功能、失去了平衡感,他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人除了要求自身的平衡外,还要求周围环境也具有一种平衡感,即安全感,平衡可咀使人产生稳定、安全、平静的心理,不平衡就会使人产生危险、动荡、紧张的心理,所以人们从生理上,心理上乃至审美上都期望平衡,因而对平衡形式也就产生了美感。室内设计中的均衡,左右两面然可以为不等形,不等色、不等量的配置,但整体视觉上必须趋于稳定的平衡形式[见图27]。在其他艺术设计中,它常常运用虚实,疏密的对比照应等手法以达到在形体、色彩、空间和动势等方面的综合平衡。具体地说,就是在形体面积的大小多少、色彩分量的轻重冷暖以及空间的虚实、疏密的配置上,使画面产生平衡感。从均衡与对称的比较中可见:均衡和对称只是相对而言的一对矛盾。对称形式,在视觉心理上偏于严谨和理性,因而具有庄重感;均衡形式,在视觉心理上偏于灵活和感性,因而具有轻松感。对称是一种严肃、庄重、有条理的静止的美(因而也是大会或仪式所常用的形式)[见图2—8],而均衡则是打破静止局面,追求一种富于动感的美,是活泼、轻松的富于变化的美[见图2—9]。在现代室内设计方面,因功能、结构的需要均衡式在实际设计中是广为应用的,如现代建筑一改古典的对称形式而多均衡式和不对称的容器造型等。对称与均衡都是处理形态的两个方面,因其不同的形式处理而适应不同的需要,在审美观念上,又是统一的,不存在优劣之分。论文写到这里似乎在对称与均衡的论述已经非常全面了。在某种角度上可咀这么说,因为以上是笔者将贾京生著作《应用美术设计》和吴祖慈著作《艺术形态学》中关于对称与均衡的论述进行了综合。据笔者所知,这两本书是国内艺术设计领域中对这个原理论述最为全面的,然而在实际学习和应用这一形式美的法则时,似乎还是少些什么。设计师们都是从类似这些文字描述八手加上各人经验的积累而慢慢理解、掌握“对称与均衡”的法则的精髓,因此缺乏介于概念和应用之间的更为深度的理论分析。高祥生认为:“对称与均衡的实质是一种心理平衡,类似于力的平衡,而寻求怎样达到这种平衡,如处理好物件的多和少的平衡,视觉冲击力强弱的平衡,动态和静态的平衡,四维中的平衡等在理论研究和室内设计中都是极有价值的。”[5]基丁上述情况笔者欲就对称与均衡这一法则用力学分析来探讨。n图2—10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114页图21l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年篇15l面图212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年笫再1页图2—13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年第u7页第二节对称与均衡的力学分析彭一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认为:“处于地球引力场内的一切物体,如果要保持平衡,稳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例如象山那样下部大上部小;象树那样向四周对应地出权:象人那样具有左右对称的体形:象鸟那样具有双翼⋯⋯自然界这些客观存在既然不可避免地要反映于人的感官,就必然会给人以启示:凡是符合于上述条件的,就会使人感到均衡和稳定,而违反这些条件的,就会使人产生畸重畸轻、即将倾覆和不安定的感觉。”[6]山和树表现为一种静态的平衡,他们主要靠的是接近地面大而重的部位来支撑的。人们把这种理解用到方尖锥形的金字塔、古典柱式的收分和各种对称形式的格局的设计中。他还认为:“均衡与稳定的概念除了来自自然的启示外,还和人类的认识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说它不只是停留在对自然形式作简单的模仿,而且还通过理性活动作出合乎力学原理的推论。”[7]室内设计中多样统一的美感的获得,可以用多种原则与方法,从多个侧面来加以处理,而对称与均衡的原JI!|J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则是从“心理力”的角度来使各种要素序列化。这里所说的“力”并非真正物理学意义上的力学,而是借用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中通过人的经验及视知觉思维对可视物象的“力学分析方法”。为了更简洁、明白、本质地分析这一问题,此处拟从平面的(即二维的)角度入手对“对称与均衡”进行分析。(一)心理力学的基本理论图2—10,2.1l,2.12,2—13中的设计是对称还是均衡呢?一般人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觉呢?这似乎是一个不容易回答得很清楚的问题。如果再追问怎么使不均衡的关系处理成均衡的关系?还都有哪些方法?那更非三言二语能说明白。这几个问题对我们室内设计而言意义非凡,因为理清这几个问题会有利于我们在设计中自觉主动地构建多样统一的秩序,从而更好地给人们营造平衡基础上的灵动或宁静的空间环境。在具体分析之前有几个概念需要引入,他竹]是“理论平衡中心”、“实际平衡中心”、“主平衡轴线”“重心”“重力轴线”等。1、理论平衡中心和实际平衡重心图2.14中的黑圆在正方形的正中间吗?只需一瞥,人们就能判断图2.14中的黑圆并不位于正方形的中间,测量的结果也证实这种判断的正确性。美国著名学者鲁道夫啊思海姆的这个关于视知觉的实验向人们证9nJL()X7图2一17LY()rX图2一19图2—20‘Y八X7U。Y八rUX图2—18图2—23实了我们的视觉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为什么人能在瞬时内迅速作出判断呢?因为眼睛看到的其实不只是黑圆面本身,它看到的是圆面和正方形的整个关系,其中包括圆面四周和正方形的四条边的距离的关系,圆心和正方形中心之间的关系等。其实图2.14是以图2.15(黑圆在正方形的正中)为参照的。当黑圆的中心与正方形的中心重合时,它就显得稳定,如果中心不重合则不平衡,就会产生动感。”“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阿恩海姆认为:“黑圆面还要受到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以及由垂直中心轴和水平中心轴相交而成的十字的影响[如图2—16]。这些轴线上,其他点的力量都不如这个中心点力量大,然而它们同样能产生吸引作用。”“不管黑圆面处于哪个位置上,那些构成这些隐蔽结构的所有要素具有的力,都会同时作用于它。”此图中的我们称水平中心轴线“为水平平衡轴、x轴”,“垂直中心轴线”为“垂直平衡轴线、Y轴”,交点为“理论平衡中点”O点,由于人的注视中心偏上,使得“实际平衡中心”游离于理论平衡中心的上方。2、主平衡轴、重心如将图面垂直于地面放置,人正面观察图面,我们需要追加分析两个因素:其一,人们对水平平衡轴线和垂直平衡轴线感知的差异;其二,重力。(1)由于竖向直线更易被人们感知。水平直线的力的作用也就被弱化了。如果图5中的圆面沿Y轴向上移动,人们会觉得它左、右平衡[如图2—17,2—18],如果圆面沿Y轴往下移动图面依然左右平衡[如图2—19,2—20],然而将圆面沿着x轴方向移动后则给人更多的是不稳定感[如图2—21,2—22。2—23,2—24]。由于Y轴对人们平衡感觉的影响重大,我们称其为“主平衡轴”,在室内设计的实际应用中主要考虑基于这个轴线的平衡。10n图2—26LY/‘\£/_,rX图2—29LY/,、厂、VrX图2—30J-Y厂V广价\^,-^,rX图2—31图2—32图2—28图2—33(2)依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物体和地面有距离则两者相互吸引做趋近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运动随处可见,如物体从高处落下。产生这种运动的力就是重力。在没有力或者没有足够强度的力的支撑物体时,它会掉到地面上。是不是有足够的力的支撑就不会掉到地面上呢?我们尝试用针尖在A、B两处顶起图2—25所示的30。、60。、90。的三角形纸板,在不含其他外力作用情况下,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我们在A、B两处各打一孔后用针穿入A孔中,纸板如图2.26中的状况被挑起。我们在三角形上作一条经过A点垂直于地表的直线a,同样方法找出过B点的垂线b,两线交于C点[如图2—27]。当我们再次用针在c处顶起该纸板,其结果则是成功的,这里的c点就是该物体的重心。只有支撑物体的力量用在重心上,物体才会平衡。这是我们研究对称和均衡的重要理论依据。(规则物体的重心是其中心,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测量得出,但在实际设计中更多的是依靠直觉来判断)。a,b直线分别是经过AB两点的物体的“重力轴线。”当“重力轴线”和主平衡轴重合时,也可以达到一种平衡[如图2—28,2—29]。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平衡之间也是有区别的,重心在Y轴的上半端,这个平衡图式中有较强“动”势[如图2一17,2—18],重心在Y轴的下半轴则图式中“静”势明显。[女Ⅱ图2—19,2—20]。(二)对称的心理力学分析在第一节中给‘对称”的定义是“对称,又叫‘均齐’,即以相同的装饰元素,按照相等的距离,由一中心点(或线)向外放射或向内集中的‘图形’。”,当我们了解了心理力学的概念后,则需要在“图形”的前面再加上“给人以心理力学上的平衡”来进一步限定。上文中单个图形的重心可以通过测量或推测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n图2—34‘Y()r()X图2—35图2—36图2—37图2—38厂、/,、\/▲\/图2—39‘Y●▲▲1●,1●yrX图2—40图2—41LY●\】I,rX1●—r图2—42图形共同组成画面,他们的重心又在哪里?他们平衡的情形是怎样的呢?图20中两黑圆以Y轴为轴对称。两圆共同的重心是以两圆重心(即圆心)的连线的中点。对称是平衡的一种形式。在这里可以看到两圆面重心落在Y轴上,无疑两圆面处于平衡状态,当然图2—30不仅是以Y轴为轴的对称,因其重心也落在x轴上,它同时也是以x轴为轴的对称。当多个圆面等距离展开排列成为一条直线[如图2—31],它们的重心依然是各个图形重心连线的中点。当重心落在Y轴上时,这种单元形的反复又是对称的~种。单元形以线式展开,这些线式再进一步组合成一个的几何外形的面式,并以Y轴为对称轴时,则对称的形式丰富起来[如图2—32,2—33]。图2.32对称中兼有稳定,而图2.33则平衡中兼有动态。和这几种图形相比图2.34的这种陈列在室内设计中,则更有价值。将图2—30旋转90后将成为图2—35,两图传递给人的感觉有着质的区别。如果将两圆改成四圆这种质的区别也就显现出来[如图2—31,2—36]将他们进行比较我们会感知到,由面组成的水平线条和垂直线条动静感的巨大差别。同样有趣的还有图2.37中圆面间距离小于圆面到边缘的距离时Ⅸ轴方向),圆面自身被突出。当圆面间距大于圆面到边缘的距离时(X轴方向),则图面的排列表现圆面自身的同时又强化边线的作用[如图2—38]。图2—34的陈列既是横向对称又是竖向对称,表现出一种非常强烈的匀质和稳定。尽管对称的形式丰富、意味深长,但其本质却是不变的——那就是天平式的力的平衡形式12nLY()r()X图2—44JYO厂)(//、UrX图2—45‘YOor())(图2—46图2—47图2—48图2—49图2—50[如图2—39]。在此图中两圆面各自重心的连线和Y轴的交点,既是他们共同的重心,又是该杠杆的支点,当然这是一种潜在的图式。如果图2.30中的一个黑图面变小,如何使这个图面保持平衡呢?如果三个圆面不在一条直线上如何平衡他们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研究一下平衡的另一种状态——均衡。(三)均衡的心理力学的分析1、分类均衡的类型较对称要更为复杂,更为丰富,对他们进行分类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归纳,如从杠杆平衡形式上分为平杆式均衡,斜杆式均衡:从图形分布的几何特征分为直线状均衡,非直线状均衡;从图形之间的形态关系上可以分为大小、多少、明暗、繁简等均衡形式⋯⋯。(1)平杆式均衡和斜杆式均衡上文中得出对称与天平关联的力的平衡图式,那么图2—40图面中一大一小两圆面合力的重心和支点重合的形式,也就自然可以得出秤式的平衡图式[如图2—41]。杠杆和x轴重合或平行的平衡是均衡的一种“平杆均衡”形式。秤式的这种平衡,除了“平杆均衡”这一形式外,还有另一种“斜杆均衡”式[如图2—42]。斜杆均衡是指两圆面的各自的重心一高一低,他们共同的重心落在Y轴附近,重心不和支点重合,如果用平衡秤图式来描述他们如图2—43(在实际室内中“斜杆平衡”用的较少)。如果杠杆完全与Y轴重合,则图式是以Y轴为对称轴的一种平衡[如图2—44],不是我们均衡要讨论的问题,但我们可以看到对称和均衡的形式之间有某些可以转化的因素。平杆均衡和斜杆均衡之间有很大的关联,他们都是均衡形式,一个是靠调节圆面重心距离支点的远近来获得均衡;而另一个则是通过调节位置高低来取得平衡感。13n图2—55图2—56(2)直线状均衡,非直线状均衡如果上述的正方形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圆面,他们有可能呈直线状态,也有可能会呈现面的特征或在空间中还会呈现立体特征。我们把圆面重心在同一直线上的均衡形式称为直线状均衡[如图2—45];而把除直线状平衡以外的多面平衡形式称为非直线状均衡[如图2—46]。(3)从形态关系角度的分类从形态关系角度可将均衡可分为图形大小的均衡[如图2—47,2—48],图形多少的均衡[如图2—49,2—50],图形轻重的均衡,图形明暗的均衡[如图2—51],图形繁简的均衡[如图2—52],图形感知度强弱的均衡、图形方向不同的均衡[如图2—53,2—54]及其他类的图形的均衡[如图2—55,2—56]。分析一下可以将他们大部分归类为轻类和重类两大部分,轻类包括轻、小、少、明、简、感知弱,而重类包括重、大、多、暗、繁、感知强。对于轻重不同的部分可以运用平杆如斜杆原理对他们进行调节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方向的差异虽然不等同于轻重亦可以运用杠杆平衡的感觉来分析处理,而图2—55、2—56则是框架的稳定感使得原本不均衡的因素产生了平衡感。2、调节均衡的方法: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常常需要对图面进行调整来获得均衡,常用的方法如下:(1)改变图面的大小,从而达到均衡。(2)加减图面的形、色、光j质等因素的一种求得均衡的方法。(3)通过改变图形和支点间的上下、左右的关系来求得图面的平衡。(4)改变长宽比例也是一种可行的平衡调节办法。(5)通过加入背景(可以是单元的面或体,也可以是同质的线和点)来调节平衡从而达到理想状态。(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笔者一直用圆面或正方形等规则图形来代表各种图形。笔者对一些上文出现过的分析方式在下文应用时不作重复阐述,需要您联系上下文来看这些内容。)以上都是运用心理力学的原理来使得画面达到力的平衡的方法。在实际的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规则的图形同样可以参照以上方法。室内设计中没有上文中的正方形这一图框,但墙的转角就是框。在实际中上述分析不能涵盖的具体情况,此处仅为一种方法的分析,真正的调节能力是在灵活运用这些规律中得以培养的。想取得真正的平衡美感,是没有阳关大道可走的,只有细致入微的研究才能取得成果,必须三番五次地反复推敲每个部位,必须放宽、收窄、拉长或缩短平面范围,必须试验不同高度的不同效果,一直到空间最后变得完美无暇。平面研究方法可以更方便地分析问题,也更便于对内容的理解,然而室内设计要素十分广泛、层面非常丰富,到目前为止对此课题的研究只停留于平面分析的层面未涉及室内设计的具体内容,这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把上文图形的分析和室内设计的构成要素综合起来对此课题作进一步的研究。14n图3—6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一10期第79页图3—7资料米源室内设汁与装修2002—10期第23页图3_8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一u期第34页第三章形态构成元素的“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的法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的分析仅仅停留在心理力学分析是空泛的。基于这样的原因,本章从形态构成的角度(主要从点、线、面、体)分类归纳“对称与均衡”的法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形态的存在是人们的视觉对室内空间进行感知、理解的前提条件。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形态是各种要素按一定的方法与规则所构成的、具有抽象形式的人工形态。构成室内空间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体等。这些要素限定并丰富着空间,其自身的对称与均衡以及在空间中所产生的构图关系影响着空间的基本格式和性质,在环境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点、线、面、体等之间本身都是有机关联的、综合的,但为便于分析和研究这里分别以点、线、面、体等四个相对独立的形态进行讨论。第一节点的对称与均衡点是形式的原生要素,一个点表示空间中的一个位黄。从概念上讲,它没有长、宽或深,同时它是静态的、无方向的而且是集中性的。点标志着一条线的两端,两线的交点,面或体的角上的线条相交处,一个范围的中心等。、尽管从概念上讲一个点没有形状或体积,但当它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时,便存在特别的意义,类似于第三章中的黑圆面与正方形的关系,当点处于环境中心时,点是稳定的、静止的。它以其自身来组织围绕着它的诸要素,并且控制着它们所处的范围。当这个点从中心偏移之时,它所处的这个范围,就会变得比较有动势,并开始争夺在视觉上的控制地位[见图2一14]。点和它所处的范围之间,造成一种视觉上的紧张关系,这些都会对平衡美感产生影响。在室内设计中点的这个特征很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在视知觉上存在的这种“点位”是存在和产生点其他象征意义的基础。“点位”形成意念中的“平衡中心点”。如图3—6中如果没有上面的金属装饰件对称性就不强,人们只能靠视知觉去感知平衡中心[见图3一1],但加上金属件后其效果就明显不同平衡轴线被强化了[见图3—2]。图3—1图32这是由于平衡点和n图3—9资料来源室内陈设设汁悄1』而图3—10资料柬源室内设计与装幛9nn口一nQ彻俺EQ而图3一11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08期第58页“点”的各种“关联效应”也会影响室内设计中的平衡关系。所谓点的各种关联就是“点”同其所在的“背景”的相互关系。如点与点的关系[见幽33,34],点与线的关系[见图3—13],点与面的关系[见图3~5],点与空间的关系等等。调节好与点相关的“关系”可以产生和强化平衡的美感。点在概念上是小到只有位置而不占据空间,但在室内设计中需要将“点”的内涵进一步扩大,“点”还包括相对于空间而言较小的体或面,他们常常给人们以点的感觉。图3—6为王兆明设计的唯美装饰设计公司哈尔滨总部走廊和沙龙厅。走廊中墙面的装饰圆柱及其背景机磨石同属一种石材。大面积机磨石的质感和光滑的圆梓产生了视觉上的点面的对比效果。而1:i)=于上方的造犁灵巧、做工精致的金属装饰件,又强化点的对称性。地面灰色瓷砖、洁白的墙面和深酬33图3_4图3—5灰色石材色彩统一,而质感的对比把人们的视线聚集到装饰墙面上方的灯光或侧面的白然光产生的光影的关系,使这种点对称产生一种坚实的宁静。在空间处理上,把有起伏的墙面放置走道边线外侧,使交通畅通。墙面上的大点和沙龙厅中维护竹子的金属板上的小点(微孔)形成一种呼应,这种点的对称所烘托的禅意、寂静的空间气氛被有效传递。图3.7所示的维特拉研究中心是当代建筑名家安藤忠雄混凝土建筑的一个佳作,它深受人们的喜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在视觉上的原因是整个墙面用点的阵列来处理,使得界面简洁而不贫乏。点这一元素亦随着界面本身的形态特征,产生对称或均衡的美感,而这些界面又引领着人们去感知建筑师所要烘托的精彩空间及那些重点照明所突出的简约家具。在整体基础上点的对称或均衡[见幽3也3—4]呈现出外在界面形式和内在空间逻辑的一致性,强化了空间中实体的层次感。清水混凝土的点使界面产生对称与均衡的美感。如果用金属扣件取代清水混凝土压点又会如何?图3-816n图3—12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l一10期第44页图卜13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236页图卜16建筑名作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第73页为粱苏华设计的上海海湾工厦海湾会所某段楼梯转角处的墙面。点的对称或均衡与挑空楼梯形成的厚重的“体”、传统风格灯笼表现为轻灵的“体”、玻璃扶手表现为通透的“面”,金属扶手则是坚实的“线”,共同产生一种对比,体现出简约空间的含蓄和文雅。随着人的走动,这些点亦会交互的反射灯光,确是别有一番趣味。当上述的点被某种传统装饰元素取代时,空间也随之被赋予特定的风格。图3—9为王琼设计的苏州昆剧院的一片墙面。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门扣被“谬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谬用”是创新设计的精髓)对称地排列在中国古代常用的红色背景墙面上,门扣和背景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这里点的对称被门扣赋予特别意味。一个点传递一份中国文化气息,许多点对称地排满了整个墙面,则场所精神被强化。浓郁的本土精神、对称点的装饰、简洁的线条、大尺度冰纹渗透在现代空间中,和现代人群的审美心理相共鸣,以求营造昆剧研究和展示的场所的空间气氛。图3.10中饰面的拉手对称地排列,亦符合现代简约的美学原则。阵列依此种方式可以做无穷无尽的演绎,如质感的、色彩的、符号的、手法的等等。文字作点,平面设计中常常被利用。它不仅具有一般点的作用,还有内容的指示性功能。图3.11是金螳螂企业董事楼的入口处。门厅原空间呈长方形,引入水池后呈L形,从而更加符合传统的江南园林的空间形式。在此基础上L形作为一个母题被统一到服务台(黑色花岗岩与不锈钢板组合而成)、地面(黑色花岗岩与金锋石组成)、顶棚和主立面的墙面。主立面上白色金螳螂装饰企业名称的文字与标志呈L形装饰在深暖色的横纹玫瑰木板上,强烈的色彩和材质对比,不仅使这些点(文字)重复母题而且呈现山均衡的形式,“表现出一种张力、一份简约、一样时尚,既有一丝贵气,却有割舍不掉的一点文化韵味⋯⋯”图3.12为王琼、陈卫潭、姜亚洲等设计的苏州日报入口处的装置。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的楷模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文字被对称地排列在玻璃上。象征着天圆地方,庄重典雅的形式,磨砂玻璃通透着的清新雅致,宁静悠远的苏州文化园林风格被隶书的工整、点的对称渲染得淋漓尽致。历史与现代交汇、园林与建筑融合、审美与功能统一于苏州文人荟萃的场所一一苏州日报社。第二节线的对称与均衡点可以延伸成一条线。如果用同样的或类似的要素做简单的重复,并达到足够的连续性,那也可以看成17n幽3一17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07期第45页是一条线。从概念上讲,一条线有长度,但没有宽度和深度。一个点是自然静止的,而一条线则是运动中的点所描述的一条轨迹,所以线在视觉上表现出方向和运动的特征。线之所以成为线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线的长度远远超过它的宽度。线是视觉构图形式中的又一个重要元素,它和其它可见要素的连接、联系、支撑、包围和交叉,可描绘出面体的轮廓,反映面体的形状;表明或表述面体表面的某种肌理和质感。如图3.13中顶棚的对称线描绘面体的关系给人一种崇高感。在第二章中曾提及线的作为一种同质因素的合理应用,在视觉构成方面可以调节人们的平衡感受【见图3一14、3—15]。在第二章中也曾提及线的方位或方向不同可以在视觉构成方面给人不同的均衡感受。垂直线可以表现一种重力或动态的平衡感。水平线则可以表示地平图3—18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面、地平线和稳定感。偏离水平修200l—lo期第36页或垂直的线为斜线,可以把它看成为倒下的垂直线或在升起的水平线。不论朝地平面倒下或朝天空升起,该斜线都是呈动态图卜19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年第153页图卜20资料柬源设计网站圈3—15的,当处于不平衡的情况下,斜线是视觉上呈动感的活跃因素。图3.16中呈动感斜线合理的组织使其在对称的形式中获得具有动态的平衡。空间中的曲线的均衡则可以从自然或生活中得到设计启发。图3.17为张波设计的罗曼蒂咖啡厅的楼梯上方的顶棚,以柱为平衡中心展开的线条,如丝带的舞动,又似花的造型,充满了流动感,增加了浪漫气息从而突山了空间的审美趣味。在室内空间中,有一类看不见却常常被人们感知的线需要没计师给予重视。它是由空间中可感知点暗示所建立的秩序线。轴线就是属于这一特征的线。在室内设计中,需要将轴线之上的各种形态要素作对称或均衡的安排。轴线可咀穿过、串联一个个形体和连接不同空间环境,从而显示行进、运动的路线。图3.18为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大厦电梯间,地面的深色线条和顶棚线状装饰起到对称轴线的作用,从而把空间分成两部分,以引导人流进入两边电梯。设计师在透过玻璃可以看到的电梯间外另一个空间中轴线对应的部位装饰了一个对称式装饰,使轴线、视线在从一个空间延伸至另一n圈卜21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364页图卜22资料束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278页图l23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年第100页空间,空间对称性得以强化。室内形态内在功能需要适合和利用特殊环境的时候,往往具有线性的表征。在不同的平衡状态下,各种线条具有不同的视觉形象意义。在尺度较小的情况F,线条可以清楚地表明面和体的轮廓和表面。这些线条可以存在于建筑材料之中或之间的结合处、或窗或I、J洞周围的框子、或者是结构粱柱的构成网格。这些线性要素如何达到表面质感的效果,又与它们所表现的视觉重量、方向、间距等构成状态关联,如图3.19中的线条对称排列和图2—9中的线条均衡排列。线条沿着它们所表现的平面进一步延伸时,暗示的面就变成了实际的面,当这些线组成的面和对称或均衡发生关联时可以产生不同的美感,如图3—20中的线条对称排列。在某些空问中装饰具有同质的“方向性”的线可以起到调节平衡感的效果。醐3.21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波特曼设计的底特律复兴中心空间流通、穿插和共享的内庭空间中的一景。这垂直漂洒的“绿丝”不仅给富丽堂皇的空间增加了绿色的情怀,飘逸的绿色线条还使空间的竖向变得关联和紧乎,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空间的平衡感[见图3一14、3一15]。又如图3.22是由加拿大著名建筑师设计的1980年建成的多伦多汤姆逊音乐厅演奏大厅。大厅中的“金属丝带”和圆形的声反浆玻璃块所构成的寓有装饰色彩的“线”具有力的平衡的意义。光的线式的平衡感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具有创新意义,最富影响的或许就是安藤设计的日本茨本光的教堂中的光十字线的架构了。这里“光的十字”的线不仅具有文脉性的符号之意,而且还巧妙地利用太阳的光线这种自然要素形成对称感。教堂的本体追求——对自然要素的崇拜被寓于对称这一形式中[见图3—23]。如果说光的教堂是线式光的对称式表达,那么里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则是线式光的均衡式设计。里伯斯金似乎对线情有独钟,在他看来,线在建筑空间中不仅仅是代表墙或其他构件的一个符号,它还和时间具有永恒的联系,它可以用来表达与历史的关联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在里氏的作品中,方整的建筑形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线性要素的倾斜、穿插与冲突的均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建筑与室内空间感受[见图3—24]。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中存在两种几何线形寓意着两种建筑空间和两种含义的对话。其中一条是曲折而连续的“之”字形折线,它是n图324资料来源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图3—25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09期第32页图3—26资料来源室内&计与装修200l一07期第53页人卫之星的变形形式;另一条是被分割为许多片断的直线。折线与直线的相互穿插和扭曲象征着两种不同思想、信仰及命运。一个非连续“虚空”的断续直线,它贯穿整个博物馆使墙和其它空间割离。这种直线的“虚空”所表现的虚无与断裂一方面隐喻着柏林历史中那些已消失物质形态和十分丰富的犹太的精神遗产的对比,另一方面隐喻“寂静”与“死亡”。这两条相互独立、脱离而又相联、交织“线”的均衡形成了该博物馆的主要特色。在这里历史之线的延续,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精神和人性意义上的交融都通过线的均衡而获得。第三节面的对称与均衡面的对称与均衡在室内设计中在众多要素中最容易被人们关注。一条线可以展开成一个面。从概念上讲,一个面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深度。作为空间主要构成要素的面,在室内设计语汇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室内中限定形式和空间的三度体积的面属性(尺寸、形状、色彩、质感),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构成关系同环境的有机组合,将最终决定这些面限定的形式所具有的主要视觉特征,咀及它们所围起空间领域的重量感和稳定感。在第二章中我们曾专门以面为例来讨论对称与均衡的法则,这里不作重复的分析。下文我们将结合室内设计中的顶面、墙面和地面等对面的对称与均衡进行分析。图3—25图为某设计公司门厅。两个不同方向的分隔墙面的一角用沙发,茶几和植物布置了一个接待区域,可谓简约之至。面积较小的墙面被前后错开,并加重色彩,饰以企业标志,以转角墙线为两种不同方向的面的平衡轴线。打上灯光后,影对面形成的丰富的肌理效果又使这种平衡更增趣味图3.26为西安金翅鸟的演艺吧。波形边缘的面分割着顶棚,对应着表演和观赏两种不同功能的空间区域,增加了流动性。这样的面的均衡体现了空间的主题性。室内的形象特征除了同其抽象的面的构成外,必然要涉及具体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相应运用,于是材料的色彩、质感的应变自然关联着室内形式的最终形成。因而对材料性能、质地的研究和室内设计中的对称与均衡有着很大的关联。斯蒂文·霍尔1992年设计的深色的批当拉毛处理的顶棚利“纯平”部分色彩的深浅,强化了面与面之间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围绕功能展开的面n图3—27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一L0期第90页图3—28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08期第90页图3—29资料来源室内陈设设计第14页的均衡被艺术化了。图3-27为中国南海国际内衣城的西餐厅。三幅色彩鲜明的装饰画丰富着深色墙面。对称中心所在的画面为绿色,而另外两幅画为橘红色。对称的美感被强化但却并不单调都是色彩的作用。图3-28为设计师冯雪冬设计的哈尔滨某样板房的玄关,橘红色的墙面以三幅抽象画为装饰,中间一幅画的中心自然也就成为两边画对称的平衡重心。在三幅画下边依据平衡重心布置一张银色的拉丝板条案,顶棚对位凹进装以点式光源。这一部分的对称被井然有序的经营着,有趣的是,以面为主导的对称的平衡重心并不在墙面的中心轴(上文所说的Y轴)上。设计师通过墙面底部横贯全部墙面的带点状装饰的面来平衡整个墙面。第四节体的对称与均衡体是面的平移或线的旋转的轨迹,它是三维的、有实感的形态要素。与面不同,体不是靠一个角度的外轮廓线所表现的,而是由不同视觉印象叠加而得的感觉的总和。对体的观赏一定要加进时间因素,否则是不全面的。体可以是对称的几何形体,也可以是均衡的自由形体。在室内空间中,体大都是较为对称的几何形体、简单形体的组合,以及可以看得见的“体”,如结构构件、构造节点、家具以及陈设品等。由于体独立于空间之中,因此其自身所反映出来的对称与均衡对环境的影响及对人的视觉吸引力也较大。体常与“量”、“块”等概念相联系。体本身所体现出的重量感与其造型的材料、颜色等极有关联。而不同的重量感所主导的平衡感也同样影响着整个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具有重量感的“体”主导的对称与均衡会使其周围(或由体所围合)的空间也具有稳定、凝重的气质。由巨大的实体构件所构成的对称性空间是静态与沉重的,例如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内部(从平面图上可看出实体对称性).尽管空间不小,但由于结实的结构墙的限制和没有(或很小)窗子和稳定、坚固的对称形式,所以呈现出独立、庄重、静止却充满力量的感觉[见图卜6]。体有很多组合与排列方式,基本上与前面提到的面的排列与组合类型相似,有时一个体(或多个体组合1的某一个面作为视觉观察的主要面,其它方向不易看到,在分析造型的视觉效果时也可把它们看成是面,当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与纯的体与体之间组合相比,在建筑室内的物体上,更多的是体同时与线、面组合在一起的造型,但我们一般把这一综合体仍看成一个“体”,因21n图3—30资料来源室内陈设设汁第32页图3—3l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一ll期第19页图3—32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07期第31页’为从视觉与心理效果来看,体的分量足以压倒线、面而成为主导。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来讨论体的对称与均衡。幽3-29为奥地利机场大厅。置于空间中央位置的对称形态的雕塑,以其高大的体量与环境反差极大的色彩,坚固厚重的质感,而抓住人们的视线,成为视觉中心,使空间形成一种向心感。顶棚线条围绕着与雕塑对位的中心点呈放射状展开,线条的指向性强化了内聚的力量。雕塑这一对称的“体”在此必不可少,尤其是顶端类似“爪”状的部分,不只是和顶棚的线条呼应,更是一种力的平衡,犹如撑起雨伞的骨架一样。图3—30为南京水秀苑大厅。对于一个空间无需“山青”只求“水秀”,着意营造南方轻盈、隽秀,当然可以有许多的处理方法,然而建成的南京水秀苑大厅确可谓匠心独运。在这里对称形状的月形门罩这一江南园林的符号被“借用”。偌大的空间中要产生足够的气氛就必须使实体形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巨大体量的运用是一种方法,但运用不当易造成厚重和堵塞的感觉,设计师运用通透的玻璃和“绿”这一春到江南的色彩有机地结合巧妙地处理了这一难题,然后把门罩置于一水池中,如此空间中水缓缓地流动,光静静地洒落,影轻轻地荡漾。似与非似之间的月形¨罩在均衡形式的“冰纹”分割的石质地面反衬得越发端庄,对称的“体”使空间的意境得以升华。图3_31起居室中的沙发、茶几、简洁家具的被“概括”为方体。方体的内容放置于方的空间中,结合功能要求,流线、光线、视线的思考,方体均衡的分布在图面记录的空间中也就是自然的结果。这些“体”的均衡,黑与白色的对比,布质沙发,木质家具,长绒地毯的质对比,越发透出一种宁静、宜人和几许高贵。图3.32中为某起居室的顶部挑空部分。它两边的体的对称又可以让阳光平衡自然的从空间中央洒落而下。挑上的空间m4给人带来“愈域”的差异感。低处的电视柜亦呼应着空间的对称感。家具以实用为目的,均衡的排放于依墙的部位。对称体的处理和均衡体的处理在此形成有趣味的对比。图3.33在柱体的装饰没计中充分运用了对称与均衡的原理。柱身厚重和梁架轻盈的对比,正交的穿插关系和方体形成合理的逻辑关系。最为精巧的是模拟悬挂灯笼的这根木粱,以柱为支点,一边方体,一边椎体,两边均衡,悬挂灯具的部分为方体和柱身,灯笼的方体、中间部的方形空间衔接为一体。而在另一边椎体源白于后加的斜坡状顶棚的“切割”,柱体的方和斜坡顶棚的斜度、柱体对侧坡顶篷的支撑,都集中到椎体上(令n图333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01期第51页图3—34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一Ol期第5l页35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一07期第43页[8][美]弗郎西斯DK钦:《建筑:形式、空问和秩序》邹德拢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198页。人遗憾的是精彩的细部可能最终未能实施)。这种“体”的均衡关系,在餐厅中以图面的镜深方向的中轴“镜相”空间中“体”的对称与均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图3.34设计师首先将原来的柱体朝四周加宽后,然后将中间挖空镶入灯具(和壁炉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将四角中间再收一下,一个充满趣味的对称体,呈现在我的眼前。厚重的体和“翻肠破肚”的管线,营造了一个粗犷的空间氛围。通常尺度和形式,全都被反衬得非常灵巧,这些可以从图片上看到。图3.35为常州大酒店改造工程小餐厅方案。设计师王琼恰当的处理了柱体和装置的均衡关系。原有柱体表面不做任何装饰,把人们注视停留的机会留给其他的方体。以此方体为“原形”在就餐区装置了和柱体截面相当的花瓶展示台.展示台虽未顶天立地,但色彩质感带给人的分量感和柱体相当。以“方”为母题的“体”会客区的呼应是落地灯的灯罩,其截面在视觉上和柱体截面相当。空间中不同质感的方体高低、轻重、明暗、长短对比着,给人以均衡的优美感觉。“圆体”的吊灯呼应着“圆体”的餐桌,统率着圆形的风管口和墙面的装饰盘,再配上合适的点、线、面,布置匹配的家具陈设。体的均衡空间生成。小结:“所有的绘画形式,都是由处于运动状态的点开始的⋯⋯,点的运动⋯⋯形成了线,得到第一个度。如果线移动,则形成面,我们便得到了两度的要素。在从面往空间的运动中,面面相替形成体(三度的)⋯⋯。总之,是运动的活力,把点变成线,把线变成面,把面变成了空间的量度。’L保罗·克利[8]在任何一个室内空间中,点、线、面、体这些实体的视觉要素总是综合起来共同作用的。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是无穷的,为空间限定出多样的形式,实体要素之间的对称与均衡决定了空间形式。设计中针对客观的对象充分运用点、线、面、体的不同“视觉效应”,使构建的形态不仅具有切实的理性意义,而且洋溢着生动而意趣的视觉形象美,让科学性、艺术性得到完整统一。设计师对这些形态构成要素相互之间关系的把握、对称与均衡的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还须充分把握点、线、面、体同具体室内构成的功能需求进行融汇和契合,即重视和关注“内在”与“外在”、“形式”与“意义”的有机整合。在具体设计时,我们得注重建立在平衡基础上设计的自主性、自在性、自发性、自协性、有机性和整体性的设计原则。图3.36为伊罗·沙里。r设计的麻省理工学院小教n图336资料来源麻省理工学院小教堂图3—37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一Ol期第50页图3—38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12期第58页堂.设计师在无真接照明的环境中常显得平淡无奇的无数金属小片通过线的串联构成一个对称的虚体。在特意安排聚光灯源的照射下,表面光滑的材料可产生较强烈的反光,金属这种天然材质的视觉质感产生了神奇的变化,冰冷坚硬化为轻盈柔软,片片金属仿佛是片片雪花飘落,产生了流动的韵律感受。匠心独具的点、线、面、体的对称与均衡加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象征意味,即通过形式美的表现,加强材料的向上的运动感,象征着人与天之间的对话。图3—37为常州大酒店改造方案门厅和大堂部分。步入大堂,人们的视线首先被正对着大门的玄关吸引。玄关采用玻璃照壁饰以对称式的月亮门,并在门的中下部装置一花瓶而形成视觉中心,围绕着这一视觉中心展开的是文字这一“点”的要素对称地反衬着月亮门。文字内容为苏轼诗句,这不仅表现传统对称形式,同时也传递了典雅的诗意。然后,以玄关为中心两边对称地装置着装饰灯柱和同样造型的灯具。地面也以缶关为中心,饰以传统的面的对称式装饰纹样,而入口被处理为圆柱体这一对称形式并一直沿到顶棚,托起均衡式的冰纹和点式照明的顶棚。点、线、面、体各种构成要素对称与均衡在空间传递统一和谐的美感。图3.38为长春市繁华路段,总面积1150m,其经营方向为化妆品展示、休闲交谈和瑜珈美体。对点、线、面、体多种形态元素的对称与均衡的充分调动,用最简洁的姿态回到起点,以获得建筑本体,使室内空间与建筑紧密相联,并通过光产生空间秩序。空间的高低错落形成不同功能划分,光通过不同的材质产生不同的特性及表情,为空间提供一种秩序。运用光的作用使空间相互渗透,并形成层次。月光通过二层(透窗)入室,更符合瑜珈美体的气氛要求。在室内设计中多种形态元素对称与均衡的运用,质朴的混凝土、淡淡的月光、静默的小树,无不流露出无尽的禅意。通过形态构成意义的分析和论述,使点、线、面和体等相应变度显示其现实意义而具有依据。只要在满足空间功能要求的同时,对实体要素在大小多少、相互位量、方向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地推敲,才能获得统一平衡的整体效果。24n阿ii!一[9]老予:《道德经》图4—3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10期第24页第四章:空间中的对称与均衡在第二章的分析中将平面设定为x,Y轴,如果把z轴加入我们就可以就对称与均衡的分析从平面到空间(如图4—1)。这样也就可以用3DsMAx进行三维的模型分析法进行归纳和演绎从而增加过程的直观性(如图4—2),如果把人们在空间中的交通线设定为相机的路径、高度定在1.60米这样可以更为真实地描述四维环境。由于时间有限笔者只能运用这样的思维方式而用常规的图片和文字描述法来深入以下的分析工作(计算机的模型实验分析留用今后继续)。空间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最基本要素,空间相对于时间存在,空间、时间及物质是自然界最根本的要素,人类离开了这个基本因素就失去了意义。从广义上来分析,这个因素不可量度,而相对人类社会来说又是可以量度的。我们所讨论的空间是从无限延伸的自然空间中通过空间限定要素限定而得的。空间只有在限定的前提下,才更易被感知,也才有意义。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一切,如果失去同“人类”自身的关联,便失去了意义,也就谈不上美和艺术。空间存在和创造的意义显然也是同样,它必须同人类社会的“功用”联系起来,必须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生活过程联系在一起。诚如老子所说“诞值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煽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为利,无之为用。”[9]这种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最密切的建筑内部空间是室内设计的“原材料”。空间是建筑中最本质的东西,也是室内设计的“主体”,所以我们研究室内设计时不可回避建立在空间基础上对称与均衡的研究[见图4—3,44]。关于对称与均衡在空间中应用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展开:空间中整体观下的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的形式和空间的性格;空间引导中的对称与均衡。第一节空间中整体观下的对称与均衡在建筑内部空间中进行环境设计需要在整体的基础进行,统一之中求对比,在总体平衡的基础上强调主要部分的对称或均衡做到主次分明(当然这一切都得同时兼到功能要求1。空间的对称和均衡可以分为:重点突出立面,体现本原空问,展现室内陈设,强调平面,强化结构等多种方式。三维空间具有相应的界面,即底界面、侧界面和顶界面,要论述室内设计中的形式美就必然要涉及以上n图4—4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图4~5资料来源设计网站图4—6资料来源设计网站图4—7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267页面的空问围合,所以,研究空间的对称与均衡自然离不开分析界面。在室内空间中的立面因其垂直于人们的视线,较地面和顶棚更容易被感知,因而在室内设计中立面常常是强调的重点。在具体地处理整个内部空间环境过程中,并非是所有的立面都同时被当作主体。人们注视时间较长的立面往往被确定为主立面,而被进一步地突出【见图4.5】。主立面可以采用均衡式处理亦可用对称式处理,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平衡形式它的平衡重心必须和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的站立、坐姿等情况下的视平线高度相联系。如住宅客厅的电视背景墙,重心高度依据人们坐在沙发上的视平线高度来确定【见图4.6】。办公室主立面物件的平衡重心则以人们坐在椅子上视平线高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更多的是以人们站立时的视平线高度来确定。此外,目标群体的视平线高度差异也是影响平衡重心的重要因素,以成人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空间中的立面平衡重心较以儿童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空间中的要高。立面平衡重心略高于视平线。一般而言,主要以近距离观看的立面平衡重心略高于视平线,而以远距离观看的立面则其平衡重心要比近距离观看的立面的视平线高得多;空间小的立面平衡重心比空间大的立面平衡重心要低。立面的设计不仅要注意视点的高低,还要考虑、视域的大小。通常情况下,人的视域为垂直方向为360,水平方向为650。处于人们注视位置的视域内的主立面需处理成平衡状态。设计成何种类型的平衡则由空间功能,业主爱好,建筑构件等多种因素决定。在室内设计中,二般要求以平杆均衡或对称式的平衡为主,这样的平衡不仅保持了力的平等,而且水平因素或水平线条呼应了水平墙角,空间的稳定性被强化,使人们不必要在平衡这个问题上过多地进行知觉的选择,而把人们的兴趣集中到主立面中的主要物品上或以界面为背景的物件上【见图4.7】。当主立面的处理基调定好后,次立面只要作必要的呼应就可以了。不仅在形式上主次之间对比着、统一着,而且在平衡重心上也要统一平衡。顶棚、地面围绕着立面展开,家具和界面与立面对位。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整体,其中某一部分的调整需要全部因素作相应处理。室内设计虽然和建筑设计分离了,但其关注的视角依然有许多共同点,它是对建筑空间形态的延续和调整。在室内设计中空间限定的形式和手段决定和规范着空间的质量。当空间的艺术性被提到主要地位,阵列(对称的一种形式)装饰形式、夹板清水混凝土或其他素质墙面等均质简洁的手法被用来弱化界面时【见图4.8】26n图48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5期第96页图4—9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一10期第23页10资料来源极少主义室商设计第11页【见图4.91,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从一片墙面移到别的墙面。目光在搜索着能激起人们兴奋的物象过程中会突然感知到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本原空间,他们或许是对称的或是均衡的。在论及空间对称与均衡时,我们还是有必要去审视赖特大师的约翰逊公司总部,这是一座低层建筑。办公厅部分用了钢丝网水泥的蘑菇形圆柱,中心是空的,由F而上逐渐增粗,至顶端扩大成一片圆板。许多个这样的柱子陈列排开形成韵律,圆板边缘相互搭连,他们之间的空档用玻璃覆盖,形成了带天窗的屋顶。四周的外墙用砖砌成,并不承重,屋顶与外墙相接之处有一道用玻璃细管组编而成的长条形窗带。建筑物许多转角部分设计成圆弧状,墙和窗随之平滑而转,形成流线形的横向建筑构图。正是这种独特的结构一“树形”同屋顶玻璃的有机结合,以及外墙玻璃管带的设置,创造了富有生机的空间效果。这自然是空间对称的绝佳例子,对其后的空间环境创造性研究起到极大的鼓舞。界面的开窗和围合形态直接关系着空间的美感。建筑师或室内设计师综合审美、功能、经济、技术等而设计出对称或均衡的界面形式、支护结构,它们围台而成的空间被光自然地描述为黑白灰色阶分明、轮廓优美。空间中的家具、陈设推敲其平衡形式时,兼顾空间中“数”的统一陆,尺度符合建筑模数,比例合适,色彩协调,人们的精神会为之一振。此空间中家具、陈设就是“主人”,弱化界面表达的精彩空间是“主体”,界面就是家具陈设及空间的美感得以保证的物质基础。空间中的前、中、后是层次分明,秩序井然【见瞽4.101。在合理人工光的照明之F空间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在某程度上这空间的光的调节有如体型优美的服装模特换上不同风格的服装一样迷人。室内设计对建筑设计原空间的平衡形式的保持和改变也是设计师处理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保持原空间设计的平衡特征则主要将设计重点放在深化的角度上,传统建筑的室内设计大多是延续建筑空问的形态感,以界面上的绘画、镶嵌、拼贴、雕刻或布置装饰品为主要手段,在内部空间中对建筑作进一步的处理。现代建筑中的室内设计则更注重对空间形态的处理,力求创造具有个性和富于表现力的空间形式。不同空间的相互穿插、渗透,不同大小空间的相互贯通、包容,丰富了室内空间形象,出现静态、动态的空间变化和相应的空间节奏。在对原空间进行二次设计时需在深化设计之前视具体情况对空间进行必要的调整。有的将均衡式改成对称式,有的将对称式变为均衡式。空间平衡风格的保留和改变多依据功能和场所精神的要求而定。n图4—1l资料来源设计网站图4一12资料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200卜11期第88页图4—13资料来源南京爱涛艺术馆装饰设计方案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根据室内的功能来合理布置家具,充分考虑交通流线的基础上,兼顾平面的美感形式,而设计出平面的对称或均衡形式在室内设计中常常被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运用。如将教室、教堂布置成对称的平面,体现一种庄重和严肃的气氛,而茶舍,生活场所则多均衡以平面形式,使人感到放松、自然蚬图4.11,4.12】。如果家具、陈设达到有效控制交通流线,并且同地面和墙面装饰等共同时控制和暗示人们的行为时,设计师所期望的、合理的、最佳的欣赏墙面及感知空间的流线和观察位置就被成功地设计。人们的行为被组织到主动参与感知平面和界面平衡美感的审美活动中,设计师们所推崇的审美和功能相结合的设计原则被成功地运用(这一点在下文中进一步阐述)。第二节平衡形式与空间的性格设计师对室内空间的形式、轮廓、色彩、质感等要素的充分运用产生对称与均衡的美感可以反映空间性格,进而为满足人们特定的需求或表达室内的主题性服务。对称的形式沿中轴线两侧必须保持严格的制约关系,因而凡是对称的形式都比较容易获得统一性,古今中外许多著名建筑的内部空间都是通过对称的运用而达到了完整统一。对称形式不仅可以产生平衡感,而且有利于空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我国古典建筑空间营造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对于宗教、宫殿类的建筑而言,通过对称可获得庄严、肃穆的气氛。这种方法常常被现代设计师借鉴,如高祥生设计的爱涛艺术馆的四大名柱厅方案就成功的运用了传统的形式。『图4—13】因对称形式具有平衡的外观和庄严雄伟的气氛而被许多纪念性建筑空间所运用[图4—14】。这和西方古典建筑中非常注重空间对称形式的运用是一脉相承的。现代很多追求风格的建筑及室内设计通过运用对称形式而求得平衡和稳定[见图4—15,4—16]。国内外许多政府办公楼空间,尽管功能要求较复杂,若设计得巧妙还是可以以对称式而获得庄严的气氛。如人民大会堂顶部灯具的陈设设计——以五角星灯具为中心,围绕着五星灯具布置“满天星”,使人联想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寓意,烘托出一种庄严与祥和的气氛。又如联合国总部大厦大会堂的室内用对称形式营造了一种庄重、威严的空间氛围f图4—17】。人们表达刚强的空间性格,如纪念性建筑室内空间、传统建筑空间等常常会采用对称形式。28n图4一H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年第68页图4一15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85页图4一16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85页图417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19页图4一18资料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装饰设计方案图4—19资料来源设计网站n剧420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119页图4—2l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99页图4—22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198页对称也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功能要求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对称的形式往往与功能相矛盾,因而在今天通常只有极少数建筑空间适合于采用对称的形式。当人们需要自由、轻松的室内空间性格时多会采用均衡的形式,而不是对称的形式。以不完全对称的形式来求得均衡是室内设计中常用的方法。高祥生设计的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门厅就是一例。这个空间的布局具有明确的中轴线,尽管并不完全对称,但却大体上保持了均衡。立面处理以相对对称展开,左右两翼的体量相当,界面装饰在平衡的基础上又富有变化【见图4.18]。又如某建筑的大厅左侧靠近中轴处种植一组高大一些的植物,右侧远离中轴处种植一组低矮一些的植物,在总体对称的空间中形成均衡式的构图【见斟4一19】。均衡形式同样体现出各组成部分之间在重量感上的相互制约关系,因而它也是达到统一的一种手段。这种例子在中外建筑和园林史上不胜枚举,尤其是中国园林中,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地布置建筑,轴线两侧虽不对称,但却保持平衡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承德离宫烟雨楼,以均衡的格局形式组织建筑群,以突出园林建筑的性格特征。西方古典建筑中也有许多均衡式的经典建筑,如雅典卫城山门,沿轴线两侧的建筑并不对称,但却保持了平衡。现代室内设计经常从中获取灵感如苏州金螳螂企业董事楼的入口设计结合中国园林特点,布局自由活泼、并保持着均衡的关系,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和活力,“L”形平面具有均衡的特征『见图3—6】。现代科技的发展,城市钢筋混凝七建筑群的耸立.大片的玻璃幕墙,光滑的金属材料⋯⋯构成了冷硬、沉闷的空间,使人愈发不能喘息,人们企盼着悠闲的自然境界强烈寻求个性的舒展。因此室内设计中均衡样式的介入无疑使空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如广‘州某宾馆的中庭,陈设了一组均衡式的以“故乡水”为主题的室内山水,创造富于人情味的自然空问,从而缓和了室内空间的生硬感,起到柔化空间的作用。又如高迪设计的巴塞罗拉公寓的走道充分调用自然元素把空间设计成具有奇异、诡秘色彩的均衡形式【见图4.201。如果古典建筑很容易感知到空间平衡问题,而近代建筑却更多地考虑到从各个方向来感知空间的平衡问题;如果说建立在砖石结构基础上的古典建筑空间更多地是从静态平(均)衡的观点来看待问题,那么近代建筑空间还往往从动态平(均)衡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由莱特设计的芝加哥罗比住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建筑物的体量都能保持均衡式构图,这是由于它不。n图4—23资料来源设计网站图4—24资料来源世界建筑20年第117页图4—25资料来源设计网站图4—26资料来源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第181页仅考虑到正、侧两个方向的平衡问题,而且兼顾室内均衡式构图的设计【见图4.2l】由莱特设计的古根哈姆美术馆,螺旋形态的展厅上部大下部小,并且偏于建筑物的一侧,如果用评价古典建筑美学标准来看它也许不是很平衡,但如果联系到近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从动态均衡的观点来看则全然没有上述的缺陷,相反倒可以使人感受到一种活力『见图4-22】。许多建筑师的作品,由于成功地运用了曲线和螺旋形式,从而具有活力和流动感,这些都是属于动态均衡的范畴【见图4.23】。此外,许多建筑、绘画和其他艺术设计的平衡形式丰富而又关联着室内设计,所以这里有必要提及,如法国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针对建筑物的功能特点,设计者以象征主义的手法把建筑物体形处理成为展翅欲飞的鸟,该建筑外观尽管上大下小,但却没有不稳定的感觉,这正是由于它所具有的动态均衡所致【见图4.24】。第三节空间引导中的对称与均衡在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平面,因为平面显示了建筑的安排,平面不仅决定了在建筑物里穿行时,观者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而且还决定着视觉的感受来临的次序。但内部的均衡并仅仅是平面的平衡,因为一个平面是一个纯抽象的图解,而可见空间的处理和布置所构成的建筑内部的均衡,是一种具体的现实的成果。把建筑内部做得均衡,事实上常常会导致平面成为一种平衡的图形,但是,把平面的图形人为地拼成图案,那就本末倒置。虽然如此,但研究平面仍然不失为设计师研究内部空间特点的首要途径,但需要他富于想象力地去看待平面,而且牢记这是达到目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当一个人进入一个空间时,他的正常活动路线是一条径直向前的直线,除非有因素暗示或迫使他改变方向。这个自然的流线就是建筑学里所惯称的轴线。室内设计必须注重运动的自然程序,因为在这个自然的进程中,任何视点上的任何场景必须具有视觉上的平衡性,而且平衡的中心必须在进程的自然流线上,这种平衡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均衡的[见图4—25,4—26]。在建筑设计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可能会使某些比较重要的需要表现的空间或界面所处的地位不够明显、突出,而不易被人们发现,但室内设计需要表现这些具有平衡美感的部分。另外,设计师也可能有意识地把某些“趣味中心”置于比较隐蔽的地方,而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无论是属于哪一种情况,都需要采取措施对人流加以引导或暗示,从而使人们可以循着一定的途径3ln图4—27资料来源南京爱涛艺术馆装饰设计方案[10],[12][美]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的原则》,邹德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50页,第54页。图4—28资料来源设计网站[1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图4—29资料来源设计网站而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是这种引导和暗示不同于路标,而是属于空间处理的范畴,所以处理这种引导和暗示时要自然、巧妙、含蓄,能够使人于不经意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线从空间这一部分走向空间的另一部分,从一个空间依次地走向另一个空间。平衡中心具有的吸引作用,一般人往往会不自觉地朝着这样一个中心走去。世界上许多最优秀的设计,把它当成设计中的诀窍,住宅和纪念性的公共建筑设计概莫能外。表现中心是设计师把人的脚步引向某个方向的一种方法,设计得好的空间,只需要很少的导向标志。在汁巴勒贝克的山门和大神庙这个具有纪念性的对称平面构图中,设计者成功地做了一组格外丰富的视觉安排,精心地安排了观者从入口直通神庙的流线。“与中央轴线相交的明间,比旁边的柱间距稍宽,横过门厅巨大的前廊,从前到后是不对称的,门打断了本来连续的后墙,在入口处形成一种吸引人流的高潮。前院是六角形,因而穿过它的横向视图是完全对称和均衡的,它们的均衡中心,就在一个稍稍向里凹的凹角处。与此相反,在庭院的巨大入口处是一个具有强烈标志的中央通道,尺寸大得惊人,而且六角形的边朝着内院的大门,以其斜角迫使人们的注意力向里转向走廊,以致使得通过前院进入巨大的内部庭院这一程序成为必然趋势,并给以人难以忘怀的印象。”[10]另外,一些追求人的活动和视觉均衡之间的某种性质为目标的古罗马式平面也较为常见。一个比较小型而简单的例子是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在那里,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巨大的林肯雕塑的纵向和室内其他要素的横向均衡关系的微妙处理而取得的。空间的引导与暗示,作为一种处理手法是依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的,但彭一刚把他们归纳为四种途径:均衡中心有吸引作用的这一特性,尤其在许多弯曲或曲折轴线的不规则式平面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图4—27为高祥生设计的爱涛艺术馆的走道,从图上可以看到,通过曲墙把人流分别引向并由此引导观者向具有平衡美感的各个公共活动空间。“以弯曲的墙面把人流引向某个确定的方向,并暗示另一空间的存在,这种处理手法是以人的心理特点和人流自然地趋向于曲线形式为依据的。通常所说的‘流线型’就是指某种曲线或曲面的形式,它的特点是阻力小、并富有运动感。面对着一条弯曲的墙面,将不期而然地产生一种期待感——希望沿着弯曲的方向而有所发现,从而将不自觉地顺着32n图4~30资料来源设计网站图4—3l资料来源设计网站弯曲的方向进行探索,于是便被引导至某个确定的对称与均衡的目标。”“利用特殊形式的楼梯或特意设置的踏步,暗示出上一层空间的楼梯存在、踏步通常都具有一种引人向上的诱惑力。某些特殊形式的楼梯——宽大、开敞的直跑楼梯、自动扶梯等,其诱惑力更为强烈,基于这一特点,凡是希望把人流向低处空间引导至高处空间,都可以借助于楼梯或踏步的设置而达到目标【见图4.28】。”“利用天花、地面处理,暗示出前进的方向或通过天花、地面处理,而形成~种具有强烈方向性或连续性的图案,这也会左右人前进的方向。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处理手法,将有助于把人流引导至某个确定的目标【见图4-29,4.30】。”“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暗示出另外一些空间的存在。只要不使人感到“山穷水尽”,人们便会抱有某种期望,而在期望的驱使下将可能作出进一步地探求。利用这种心理状态,有意识地使处于这一空间的人预感到另一空间的存在,则可以把人由此空间而引导至彼空间。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是不能机械地按照上述这几种形式而生搬硬套。它们既可以单独地使用,又可以互相配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至于具体形式则更是多种多样了[见图4.3l】。”[11]由此可以看出,对称与均衡可以算得上是构成室内设计的基石,平衡给外观以魅力和统一。“它促成安定,它可以有效地防止视觉上混乱的产生,它是世界性伟大建筑名迹得到完美布局的基础,由于它具有超越人类一般活动之上的神奇威力,在功能方面它是基础,在纯美学方面它也是基础。”[12]33n图5—1资料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装饰设计方案图5—2资料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装饰设计方案第五章案例分析第一节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中的对称与均衡——浅谈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平衡美感的获得笔者有幸参与高祥生教授主持的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的方案设计,此方案中将室内外环境进行一体化的设计,特别注重室内装饰设计和广场设计的内容、思想、形式之间的呼应关系,兼顾室内装饰设计与建筑空间的契合和对建筑空间的利用。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共生,将自然元素——目光、植物、山石、流水等引入室内空间中,艺术地再造自然,从而真正地实现亲近自然的设计目标。笔者参与方案设计时,正值思考室内设计中的对称与均衡的应用之际,因而可以将平衡美感的获得和方案设计一同思考。一、母题图书馆的各个部分从南面的广场、圆形过厅、中庭到北面人口门厅以及主体建筑都是沿着中轴线对称展开的。为了装饰设计能够充分表现图书馆空间的个性和气质,在设计空间序列中的节点时,我们反复运用设计的母题语言。设计中以抽象的书造型作为装饰的母题语言,如中庭中大型玻璃叠书雕塑。过厅中圆形空间两侧墙面上的叠书的造型,展览厅大面积实墙上的“书本”的排列等。此外,在表现主题上我们试图用具有象征意义的钟的造型装置(圆形过厅中)和海螺造型吊灯(中庭和门厅中)来寓意知识如大海里贝壳,如果想在“书海拾贝”就需研读不息。高祥生教授认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母题有利于空间的统一和有序,而母题和平衡的美感又有很大的关联。”广场呈圆形,正面面对圆形小过厅。广场入口处在中轴两边对称排列着两排隐喻知识可以引领我们登堂入室的长方体的玻璃柱阵,玻璃柱阵被平面呈面状的小叶黄扬烘托,穿过柱阵广场中心的景观就呈现在人们眼前,景观以均衡式组织的书本、贝壳、时钟为母题语言象征了图书馆为信息和知识的汇集场所[见图5.1】。在三层圆形小过厅的设计中,我们精心处理了二层圆形小过厅两侧的墙面和中部的地面:一是将两侧的实墙面加接一层砂岩板,使空间更加简洁整体,并在侧墙体的上部做出横向相同、虚实对比、疏密有致的叠书造型;二是将圆形平面的中心抬高,做时钟造型的室内景观装置,它既可象征学习需争分夺秒、研读不息,又可以合理地组织人流。同时该空间的装饰设计造型又是广场与内庭空间形式或内容的呼应【见图5·2】。n图5—3资料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装饰设计方案图5—4资料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装饰设计方案中庭是一个五层共享空间,正中延续过厅的轴线,以重叠的书本雕塑和水景构成空间序列的高潮。在轴线两边对称地设置两排方形的树坛,坛中树木的排列衬托了体量具大的书本雕塑,由于雕塑用材为淡绿色玻璃,所以可以避免产生堵塞的感觉,而在对称空间中采用均衡式雕塑则使空间典雅而又灵动【见图5.3】。北入口门厅的设计强调了建筑室内空间的明快、宁静、快节奏、高效率的视觉效果。墙面和地面上设计了成组的横向线条,其意指为:一是对竖向空间形态的调节;二是构成书本造型的母体语言;三是力图表现视觉上的速度感。门厅顶棚上的海螺状布灯与内庭一的海螺状布灯在内容、形式以及立意上都强化了空间的对称、规则和呼应【见图5.4]。二、序列在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方案中,以广场入口处对称的玻璃柱阵作为空间序列的开始。简洁玻璃柱阵引导人们直接步入广场的中心。以书本、贝壳、时钟为造型语言的广场景观成为一个视觉中心。地面的灰色烧毛板和中国黑以面状分割方向直指圆形小过厅和广场的部分,两边杜鹃的片植也强化了它在两个空间形态中的过渡作用。如果说圆形小过厅是室内空间的序幕,那么拥有五层共享空间中庭,以重叠的书本雕塑和水景构成了空间序列的高潮。北入口大厅以横向线条为造型语言,平缓地为空间画上了句号【见图5.5】。在整个方案设计中,通过对自南面广场入口至北面入口大厅的中轴线上各个节点的处理形成了感觉平衡、主次分明、强弱有序的一系列的视觉中心,并利用建筑空间相互渗透的空间形态组织成互为因借的对景关系。空间布局以对称为主,体现了公共环境的性格,而各个节点在具体运用母题语言时,我们将对称和均衡形式的交替运用,丰富了形式的美感。整个设计以规则性为主,是考虑到空间的交通流程,这种规则性提高了效率,均衡形式则因活泼的形态可以产生特别的趣味性。在空间设计时,巧妙而灵活地使用了先抑后扬、小中见一大、步移景异等传统造园方法,运用似隔非隔的手法来处理造景、借景、对景,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层次,如圆形小过厅避免开门见山,又欲扬先抑地为景色的展开埋下伏笔;北入口门厅透过通透玻璃窗青山绿树隐约可见,空间似的似透非透使人产生一种朦胧的美感。三、风格人的需求在相对统一的时间、地域、文化背景及技术条件存在很大程度的趋同现象,也即需求的同一性。对空间的造型、色彩、符号、质感等诸多方面需求的35n图5~5资料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装饰设计方案趋同,也就形成特定的空间风格,如西方古典风格、中国传统风格、现代简约风格、后现代风格⋯⋯。在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方案中我们注重体现“简约”、“纯.朴”的现代风尚。大学生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审美活动)都更加注重效率,几乎无心欣赏繁复的装饰,所以这里以简约风格来确定设计基调。此处的简约风格把外在的形象与内涵都集结到一处,从而显示现代的、地域特征和校园文化背景下空间的特性。风格一般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因素是作品的内容,一个因素是作品的形式,而艺术风格也就是由一艺术的内容与艺术的形式完美统一所呈现的独特的面貌。与传统强调立面、突出装饰的设计不同的是,在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方案中特别重视空间的构成变化和节奏,重视建筑以及内外环境的使用功能和整体的审美感知,如展览大厅的设计主要是突出展示功能,所以将界面作为展示空间的背景,并将项棚设计成黑色金属格栅,墙体以造型简洁的浅色烧毛板(或浅灰色铝型板)处理;而后加强各展示面的灯光照度。展览大厅的沿墙面位置布置了多尊名人雕塑,一是空间设计的需要,二是激励后人以名人为榜样,勤奋学习,奋发向上。展厅的中部依据一圆柱展开为圆形的对称空间,并使之成为空间的视觉中心。报告大厅室内设计考虑到原建筑设计已进行了声学设计,所以未调整原来对称的空间形态而只是对界面做装饰处理。报告大厅追求一种现代、明快、宁静的气氛。在设计中,强调设计元素的本质性提练及理性归纳,体现材质“纯朴”的固有美感。色调单纯、用材精巧、追求材料本色,尽显清雅自然的特色。灰色烧毛板、浅灰色铝板、镜面不锈钢以及小面积的镜面黑金砂、啡网纹大理石组成浅灰偏淡的色调以表现现代感。在形态构成元素上,我们追求构成的简约、纯粹和平衡美感的获得,如广场入口处中轴两边对称的玻璃柱’一阵在平面上表现为点沿着轴线向圆面(广场)的中心延伸,小叶黄扬片植成对称面的形式,这样又形成了点和面的对比。广场的中心景观以均衡式的有象征意味的书本、贝壳、时钟统帅着整个圆面(广场),广场的其他部分都考虑到点、线、面、体的形式美感。此方案设计中,注重室内装饰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的一致性,使环境艺术设计真正成为建筑设计的深化、完善和再创造,从而表现建筑内外环境中的文脉,营造图书馆建筑中的典雅、肃静和特定的文化内涵,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宜人的学习环境。36n图5—6资料来源南京爱涛艺术馆装饰设计方案图5—7资料来源南京爱涛艺术馆装饰设计方案第二节南京爱涛艺术馆室内设计中的对称与均衡南京爱涛艺术馆是一处总装饰面积16000m2,总造价为1800万元的高度现代化的艺术展览场所。高祥生先生主持了南京爱涛艺术馆室内设计,艺术馆里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每个角落都倾注了他的精力和心血。笔者有幸参加了南京爱涛艺术馆大部分室内设计工作,并聆听了高祥生先生关于设计的深入浅出的精辟讲话,也理解到高先生的一些设计理念。在这里就南京爱涛艺术馆的室内设计中的对称与均衡的应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一、室内空间中的对称的处理四大名柱展厅是室内空间的标志部分和核心部分,它是一个圆形的三层共享大厅与展览厅相连。大厅的中央装置着雕有表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内容的浮雕柱子。浮雕刻在四根红木巨柱上,每根柱高10m。地面以四根红木巨柱为中心展开,采用西班牙米黄花、黑麻花岗石和啡网纹大理石组合成黑、白、灰相间,点、线、面集合的平面分割形式。四周墙面和顶面同样围绕着四根红木巨柱展开并作简洁的处理,营造了以巨柱为中心的极具魅力、形式独特的圆形对称空间【见图4.13】。大堂建筑面积2000m2,高达11m。置身于这个空间表现出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中,一种宏伟大气的感觉油然而生,。与这样的高大空间相协调,室内装修也采用了大尺度的作法,雄浑的尺度在空间中显得十分得体。这种气势是南京爱涛艺术馆形象恰当的象征和雄厚实力的表现。多功能厅具有会议、观影、拍卖等多项功能。置身于多功能厅中,使人感到空间形式生动独特,空间层次丰富,处处表现了对称的美感,米黄色安定典雅的基调统一协调了空间,”少就是多”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见图5.6】。二、室内空间中的均衡的处理入口大厅为主体建筑外加的一部分,它是项部为网一架玻璃采光天棚自五层高度下拉到二层高度的一个异形空间。怎样在这种特殊空间中设计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符合审美要求,尤其是符合平衡美感的空间形态成为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正对着大厅入口的位置(展示厅入口前)增设了一个巨大的标志牌,它不仅因其立面米黄色织物饰面、顶面采用桔黄色龙风木饰面显示出庄重稳定的空间性格,而且以其特别的体量平衡着人们对异形空间的感觉,同时标志牌起着组织引导人流的作用【见图5.7】。入口大厅地面采用西班牙米黄、黑麻花岗石以及37n图5—8资料来源术馆装饰设计方案啡网纹大理石使其显得稳重高雅,米黄色花岗石占据了主要地位形成偏暖的空间基调,地面色彩和标志牌色彩相互呼应。更重要的是地面分割起着平衡形式和空间暗示作用,一方面规则的秩序使不规则空间呈现力的均衡,另一方面条状面的方向引导着人流进入展示厅。我们将从项棚下拉钢索串上大小不同的玻璃球,同质竖向的“线”(钢索)和“点”(玻璃球)改善空间的异形感觉,而起到均衡空间的作用。竖向的线和点的“虚”又和电梯的“实”形成对比。虚实对比,加强了空间的节奏感和层次感。电梯边安排绿化,竹的南京爱涛艺一扬扬洒洒虚拟了自然给空间环境带来了园林的意趣。图5—9资料来源南京爱涛艺术馆装饰设计方案这样综合起来的处理,使入口大厅成为一个均衡、和谐、具有完美的整体感和强烈的感染力的宏伟空间。七层咖啡厅建筑的“原空间”形态为对称的圆形,为了使环境呈现出轻松宜人的气氛我们在室内设计时采用均衡的形式。吧台设咖啡厅的一角,吧台背景色彩素雅和材料粗质为空间增添情趣。在它的两边分别装饰着多幅玻璃隔断以及中国画和书法条幅,空间上既不影响其通透性,又避免了一览无余,增加了空间层次,更增强了空间中的书卷气息。咖啡厅依窗而设,大玻璃窗通透和展示的字画形成现代平面构成韵味。顶棚均衡吊挂着白色的薄幕,室内的家具简约、陈设雅致,在此品味咖啡和艺术品舒适自在[见图5.8】。三、室内空间中的兼顾对称与均衡的处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为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儒雅风尚同样是许多当代艺术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气质特征。在一层卖场的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群体的特点,在细微处下功夫崇尚和推广儒雅之风,在卖场处处透露或浓或淡的书卷气。在营造卖场艺术氛围时,空间总体上延续建筑的对称形式,在顶棚和墙面的装饰中强化着对称性。艺术品的布置,陈设装置的安排,地面的处理都以观赏者或购买者为中心坜运用均衡的形式、简约的风格和便捷的流线【见图5-9】。对五楼走道设计时,在对称的基础上把墙面设计成均衡的波浪形,用材为透光的曲面玻璃,走道明亮开敞,避免了庞大体量的笨重感。在曲面玻璃上面裱上整幅的写意花鸟画,后置光槽照在画面上,灯光是内亮外暗,使人自然而然产生对自然的联想,整个走道充满了艺术性。色质暗黑的网架天棚和沉稳的地毯将人们的目光集中到兼顾对称与均衡的立38n图5—10资料来源南京爱涛艺术馆装饰设计方案图5—11资料来源南京爱涛艺术馆装饰设计方案面上,人们行走在走道中一边观赏艺术品,一边穿过诗意般的走道来到了展示厅【见图5.1o】。五层门厅室内设计简洁大气,突出了兼顾对称与均衡的空间形式【见图5.11】。各个界面没有刻意装饰性的线和面的叠加,而是认真推敲饰面材料的分块、比例、尺度、构图的完整和界面的完美。门厅的地面采用正方形石材,在不同的部位选用米黄花岗岩、黑金沙、啡纹大理石组合,表面处理成哑光或磨光,伴随空间的变化,形成颜色深浅的变化、色调和质地的节奏变化。各个墙面平整,利用柱体、门口、陈设、灯一具等自然形成丰富的层次变化。天棚的设计也考虑得细致周到,摄像头隐蔽在天棚里,风口不采用普通的金属篦子,散流器隐藏在天棚上开凿的暗槽中。在人们的视线中,天棚是由点状的灯具和条形暗槽线组合的点线交织的完美画面。活动的家具、固定的营业柜台犹如一座座雕塑,按照功能的要求合理均衡分布在大厅中。我们在进行这座现代的艺术馆的室内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视其具体的实用功能,力求“以人为本”创造具有平衡美感的审美氛围,使人们不仅可以在此自由的购买艺术品,而且还可以专心欣赏艺术品等审美活动。39n致谢三年前,我有幸进入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习。接受仰慕已久的老师们的教导,使得我系统地学习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各门课程。本课题是自始自终在高祥生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完成的,高祥生老师对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的见解独到,有着独特的学术价值观和方法论体系,可是因我生性愚笨,对其领悟不深,难入其堂奥,得其要领。在学习期间,我还得到了赵军、曾琼、赵思毅、王海华和艺术学系的刘道广等老师的帮助。感谢恩师高祥生教授,人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能真正进入环境艺术设计并享受其业,实乃三生有幸。他是我自幼求学以来遇到的最好的因材施教的老师。高祥生不仅引领我登堂入室,而且时刻关注我的成长,关心着我的学业进步和日常生活。研究生学习只是我专业生涯的开始,我将以为人谦逊格、治学严谨的恩师为楷模不断奋发进取,不懈追求。还要感谢我的爱人杨兰芳,她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与我讨论论文结构和内容,帮我打开写作思路。就连远在农村年迈的父母也在我写论文和找工作期间,经常打电话关心我的学业和身体状况,并亲自送来一些补品,真是令人感动。感谢我的女儿朱醒对父亲学习的理解和支持。最后,我要感谢所有的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同学徐耀东、王宏伟、尹超、姚志华、李吉、成晓鹏、徐伟、殷珊、张冰、季建乐、刘长春等,尤其是我3年住校外,你们经常主动与我联系,及时告知我学校里的相关事宜。在此论文定稿之际,再次感谢所关心、帮助和爱护过我的人12005年5月1日于南京n参考文献1.高祥生、韩巍、过伟敏,《室内设计师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高祥生,《室内陈设设计》,江苏科技出版社,2004。3.高祥生,《西方古典建筑样式》,江苏科技出版社,20034.卢道夫·阿恩海,《艺术与视知觉》,美,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5.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邹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6.布鲁诺·塞维,《建筑空间论一如何品评建筑》,意,张似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7.《80年代世界名建筑》,海天出版社,1991。8.E·H·贡布利息,《秩序感》,英,范景中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陈震平,《艺术陈设》,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10.满懿,《平面构成》,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l1.箫春雷、曲利明《阳光下的雕花门楼》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12.程里尧,《黄家苑囿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3.帕科·阿森西奥,《极少主义室内设计》,西,蔡红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4.吴祖慈,《艺术形态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5.任定成等,《科学前沿与现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l。16.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7.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河南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18.王路,《世界建筑20年》,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9.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20.邬烈炎、袁熙肠,《外国艺术设计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2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2.弗朗西斯·D·K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邹德侬方千里译,1984。23.王晓慧,《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24.高裕江,《形态与创新一现代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25.虞刚,《当代西方建筑形式美探讨》,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26.罗棉义,《室内设计艺术中的节奏与韵律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27.姚翔翔,《室内设计艺术中的对比与统一》,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