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柱式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方古典柱式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

■m艺术探索2010年第24卷第2期(总第99期)Apr.2010Vol.24No.2艺术探索ARTSEXPLORATION西方古典柱式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许兴海(宿州学院美术系,安徽宿州234000)■m艺术探索2010年第24卷第2期(总第99期)■m艺术探索2010年第24卷第2期(总第99期)[摘要】西方古典柱式虽然起源于西方的古典建筑,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当前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它的影响已经遍及我国的建筑及室内设计领域。作为一种经典的设计艺术语言,它正以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影响并改变着国人的审美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我国的室内设计注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内容,并成为我国室内设计中的又一大“风格”与“思潮”。[关键词]西方古典柱式;室内设计;影响[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3-3653(2010)02-0098-03[收稿时间]2〇1〇-〇1-17[作者简介】许兴海(1979~),安徽芜湖人,宿州学院美术系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m艺术探索2010年第24卷第2期(总第99期)■m艺术探索2010年第24卷第2期(总第99期)―、对社会心理的影响:诱发设计动机西方古典柱式®^国人社会心理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主要有两个时期。第一个高潮时期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西方古典柱式的不断传人与发展,国人逐渐熟悉并接受了这种外来建筑结构形式。一方面,由于西学的兴起和租借地里先进的市政建筑和室内设计的示范作用,部分人对西方古典建筑及柱式形式异常青睐。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中国朝野上下力事改良。许多官方工厂,如各处部院皆拆旧建新,私家店铺也大量改建为洋式。民宅中装饰采用西式细部的也随处可见。[l](pl06-109)人民仿佛受一种刺激,洋风顿起,民心从仇洋转而变成了崇洋,如此官倡民随,一时间这种古典柱式就代表着新,代表着时髦,陆军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成的,带有明显的西洋风格。另一方面,辛亥革命以后,封建王朝虽然被推翻了,但旧的伦理道德观念还依然存在。一些诸如以西方古典柱式为代表的西式建筑及室内设计形式恰在此时给了新兴的军阀官僚和资产阶级以超越等级秩序的机会。少数人就借以这种西洋之形式来抬高身价、装点门面。如位于沈阳和平区九纬路22号的张作相公馆的西式风格,外墙面为石材贴面,墙面上有分割线条。平屋顶在主人口的两侧及上部各有两根比较大的古典柱式,柱间做半圆拱券装饰;一层墙面开窗为拱形窗洞,二层及三层墙面开窗虽为矩形窗洞,窗户上沿采用拱形装饰与一层窗洞呼应;二层栏杆的做法也是古典手法的体现。但整个建筑平面呈对称布局,中央门厅为“井”字楼盖,建筑内部的楼梯、柱子等构件也均为木结构形式,是一座典型的“洋门脸”式建筑的代表。这一现象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和矛盾的状况。第二个高潮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的改革开发为西方先进的设计文化和技术的再次传人提供了新的生机和环境。西方古典柱式作为西方设计文化的典型代表结合其他国际设计文化一时蜂拥而上,其活跃性和多样性令人眼花缭乱,给中国建筑及室内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这些典雅精致、构图严谨、装饰性强、豪华高贵的西式室内风格很容易被国人所接受,特别是对那些“先富阶层”来说,这些原来象征至高无上神权的右典柱式、穹顶、山花或凯旋门式的设计语言正可以用来显示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由此,这种以西方古典柱式为代表的西式风格在大众的眼中又变成了一种高尚生活的象征,全国上下又开始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所谓“欧风”之旅,以此来满足个人在心理和情感上的某种需求。而这些所谓的“欧风”设计在设计形式上,也大都是把西方风格的古典柱式、山花甚至穹隆圆顶等造型元素,直接运用到室内设计中,而这些造型元素各自及整体的构图比例、组合关系往往不严格遵循古典柱式的原则和章法,随机性大,设计质量普遍不高,免不了带有不同程度的饥不择食和生搬硬套的痕迹。虽然这种所谓的“欧风”室内设计既不占据创作思想上的主流,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古典风格本源,无法与历史上的诸如英国的希腊复兴、法国的罗马复兴或美国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混合样式等复古运动相比拟,但其中所表现出的部分消极心态却是异曲同工的。作为一个非西方国家,西方古典柱式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并不久远,但中国文化与西方设计文化的融合以及由此而对国人造成的社会心理的影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不管我们褒奖它,还是贬低它,作为外来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姿态出现。二、从文化包容到文化融合:对设计风格的启示西方古典柱式在我国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实践体现了设计艺术的宽大的包容精神。正是这种包容精神,为我国的室*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SK302)。①西方古典柱式系统包括多立克柱式(DoricOrder)、爱奥尼柱式(IonicOrder)、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Order)、塔斯干柱式(Tus_canOrder)和混合柱式(CompositeOrder)五种柱式。n■m艺术探索2010年第24卷第2期(总第99期)内设计增添了许多新的设计思想,带来了室内设计风格的新发展。包容并不是一种妥协,更不是对本族文化的放弃,而是一种更理性的选择。设计文化的包容其本质在于承认、尊重,并且欣赏设计文化的多元性,这也正是多元文化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有文化包容就必然要考虑文化的融合。所谓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文化实践的产物,是人类不同的地域文化形式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实现在改变对象的同时也使得自身发生改变,对外表现出整体的一致性。文化融合的方式是要其组成部分的某种文化放弃自己的存在方式,然而这种让差异完全消失,二者融为一体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是行不通的。设计文化的融合同样需要实践,在不同地域文化形式与其他异质文化的设计交流与互动中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在我国室内设计中,西方古典柱式的实践与运用是从中西建筑设计文化的融合开始的,而我国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对西方建筑文化、柱式艺术的融合又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一是通过租界地西方正统设计师的作品和部分归国设计师作品的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部分设计师在接受了先进的西方设计文化的同时,开始思索在外来形式中探索民族化应用的可能。二是中国设计师和中国工匠在逐渐习熟西洋式风格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在室内空间中融人了西方古典柱式元素的做法。后一种方式从18世纪以来至上世纪20年代,已近200多年。虽然中国自18世纪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以中西方设计交汇并置为主,然而在这个缓慢的历程中,中西方设计形式在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交融,双方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点,形成各自风格的变异形式,创造了许多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室内空间形态,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国设计师和工匠们对西方设计在文化层面上的随机性、经验性的学习过程。[2](p92-98)典型的例子如洞庭东山“春在楼”的柱式设计。在春在楼前楼二楼的跑马廊有20根檐柱,雕刻成竹节形,而柱式的柱头部分采用的却是科林斯柱式。竹节是中国文人所喜爱的清雅高洁之物,而科林斯式柱头却是西方古典柱式中最为华丽的柱式造型之一,两者在寓意上似乎非常矛盾,但这种中西元素结合的设计手法,显然只注意到“楼主”的复杂的个人情感和喜好,并未考虑其是否恰当。这类室内空间在平面布局上仍按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布置,在空间结构、装饰材料上通常也仍沿用传统方式,结构形式依然为木结构,仅将建筑室内的人口等重要部位做成西方古典式或用西方古典柱式元素作装饰。并且这类做法多未经专业人员设计,而是由工匠之手创造出来,工匠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西方古典柱式艺术形式的表达是有选择的模仿,并与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形式进行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空间形式。这些设计具有的坦率而自由的特性,比起移植来的正统西式风格更能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的复杂、矛盾的状况。这是自下而上,由民间的途径实现建筑及室内设计近代化的潜流,并形成了中西建筑及混合风格的独特表达形式。而与此相比,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出现的国人对西方古典柱式追随的“文化热”,不是由于当时西方设计思潮的外部影响而引发的,恰恰主要是国内的自发形成的一种环境,其形成原因极其复杂并带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这种“文化热”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一直对中国室内设计风格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化时差造成了文化饥渴。20世纪80年代的“先富阶层”以及其他新生代早已厌倦了以前那种单调、冷漠的住宅形式和单一文化。由于“先富阶层”得益于中国向西方开放的政策,自然对西方文化情有独钟。在这种情况下,室内设计出现了“西化潮”。无论功能与类型是什么,无论适用与否,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应用西方古典柱式等西式元素符号将其装饰起来,以一种异域情调的面貌示之于众。我们姑且先抛开古典柱式的纯粹形式是否适合表达室内空间主题性质的问题,但至少其丰富而具有表现力的设计语言向我们传递着一种艺术的情感,大部分人也都接受了这种形式。然而,随着西方设计各种思潮的继续深人和我国建筑及室内设计的继续发展,西方古典柱式在室内空间中的细部处理也越来越变得随心所欲。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受建筑及室内空间功能形式本身的变化和限制,标准的西方古典柱式结构与构图很难在室内空间中得以运用;二是因为西方科学技术及各种设计思潮的不断涌人,致使国人的审美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人开始摆脱有形物质世界对生活的束缚,追求精神高于物质的“人情味”设计境界。古典主义、折衷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各种设计思潮逐一登场,室内设计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后,室内设计开始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衷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室内设计更是变成了一种崇尚符号的游戏。这时设计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柱式的柱头、柱身的分割与解构、基座及各种线脚花纹等处理上来,不求结构上的合理,只求得柱式热闹滑稽气氛。各种古典柱式的柱头纹饰的组合令人眼花缭乱,古希腊的、古罗马的、中世纪的、中国式的,甚至还有北欧和伊斯兰的。柱式构图也不再遵循古典柱式法则,线脚处理也出现大量弧形的和折断式,古典柱式变化与组合更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这种“后现代”“解构”的西方古典柱式元素给中国的室内设计注人了新鲜的血液,室内设计中出现了一些风格各异、新颖独特、极具时代和文化气息的设计作品,有些甚至达到了国际水平。诚然,在今天我们看来,尽管在这种中西设计文化的碰撞融合的漫长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磨合期各种弊端和探索期的某种败笔,但这种大胆的文化实践的尝试,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它以一种新的设计观念改变着人们对某一特定室内空间环境的固有印象,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个性空间特征。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文化大融合的特殊时期,人们已不再信仰某一种文化,也不再完全遵循某一传统的生活方式。然而我们并没有对其他外来的文化语言进行设防,而是无所顾忌地把各种能够刺激视觉的外来形式统统引人为我所用,在这种情况下在室内空间中引人古典柱式并对其进行“再造”也就不难理解了。而这种“再造”正是一种文化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用不同的地域文化形式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实现在改变对象的同时也使得自身发生改变,在内容和形式上两者都相互认同,对外表现出整体的“一致性”。当然两者间的差异也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这时反而需要我们持有一种对设计文化包容的精神。实际上这也反映了室内设计审美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和复杂的文化情感,东西文化的交融往往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异域情调。三、解构后的狂欢:对大众消费的回应人类进人21世纪,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先后进人了一个“没有时尚的时代”,一个“怎么都行”、无中心、无主题、无价值、众声喧哗的后现代及后后现代时代。诚如法国哲学n■m艺术探索2010年第24卷第2期(总第99期)家利比雅兹所言:“这是个怀疑和发_问的时代,也是个体系崩溃、任何叛逆都可以说得通的时”[3](p404)室内空间这时作为人类消费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不显现“大众消费型社会”的诸多特点。室内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关怀,体现着人性的回归,讲究“人情味”,这与西方古典柱式所提倡的尊重人、赞美人的柱式理念不谋而合,并更加强调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但又因为经典西方古典柱式艺术本身代表的是古典、正统、理性与常规世界,它与现代多元化语境下所身处和感受到的世界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与冲突,违背了现代人的本性而不符合人性,同时人们又不愿意放弃这种对“古典美”的追求,在历史与时代的矛盾冲突中,人们反而选择了用一种片段零碎、残缺丑陋、中心消失的古典柱式符号形式来表现这个碎片化的室内空间特征,以一种戏谵嘲讽的姿态和奇异怪诞的风格将室内风格通向异域,“解构”后的古典柱式表现出了极端的颠覆常规的美学姿态。这种狂欢的古典柱式形式从一个侧面暗示着室内设计向一个没有“崇高”的时代演变,它在永远的“痛苦并快乐着”的状态下,对一切都似乎毫无所谓,对一切也都是游戏的、解构的、颠覆的和狂欢的,不断造出新种类又不断加以摧毁。在空间形式上刻意制造各种矛盾,让传统的古典柱式元素在新的情境之中重新组合,制造出多元歧义的效果,从而引发受众对室内空间产生多种丰富而复杂的视觉联想。狂欢的柱式形式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平等的、世俗化的生活,蕴涵着一种反抗性的力量,以自身的存在与活力反抗另外一种看似合理而实为虚假的生活,它否定权威和绝对真理,肯定了其他空间形态存在的可能性,赋予了每个他者以合法性。从室内设计发展的本身来看,受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狂欢古典柱式符号也开始摆脱预定的规约而使室内空间的造型和创造变得更加轻松、自由了。狂欢的古典柱式所提供的承诺仅仅是娱乐、轻松、荒诞、黑色幽默等能指的无尽运作和狂欢,古典柱式的文化意义也均拒绝出场或在无限的拖延中永无归期。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化意义的消解,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柱式符号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室内设计消费明显走向市场并广泛地表现为商品化,室内设计的审美也表现出明显的平面化、大众化和日常生活化的特征。文丘里在早期的后现代主义实践中,追求意义的混合性胜于追求风格的纯洁性,因而直截了当、原原本本的复古并不多见,而是用各种刻意制造矛盾的手段将古典柱式进行变形、断裂、错位、扭曲等,刻意地把传统的构件重新组合在新的情境之中,表现出对传统的反观,创造性的重构,对一切教条主义的抨击,对个性和差异的关注。所以传统的古典柱式艺术的规范、神圣、理性的特征在此时也被演绎成为一种在设计细节中普遍采用的调侃手段,摈弃了旧的价值规范的虚伪和非人性的成分,来达到一种视觉上的轻松和宽容。总的来说,这种狂欢的古典柱式设计形式在现代多元化社会的室内设计中,算不上主流。但从时代的意义来看,它无疑是其中最活跃、最成功、最具有特色的。不可否认,狂欢室内设计形式背后有其自身的缺点(如文化意义的消解,对传统的反观等),但无论如何,这对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份难得的财富。在新的世纪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趋明显,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带有后现代特征的大众商业消费文化模式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不归路。西方古典柱式艺术正代表了应对时代特征所进行的积极而富有特色的设计实践。它向设计界和理论界昭示,如何构建中国化的解构与狂欢的后现代室内设计形式。结语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变化剧烈,站在现代和历史之间的_人们既希望从失去的传统中找回精神的家园,以弥补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失落与不安,同时又满怀着激情和野心,试图运用当代技术和现代审美观来重新诠释历史,使之适应不同国度不同个性人的生活。古典柱式所代表的是西方古典精神和文明,其在我国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正体现了国人的这种复杂的审美心理和极个性的审美需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当然是我们设计的根本参照系,这也是由人与所在环境决定的。从设计方法的角度考虑,设计师应不断与设计目标消费群紧密结合,让消费者参与设计,探索消费者的想象力,构筑消费者的蓝图,成为消费者潜意识需求的发掘者。也正是因为如此,以西方古典柱式语言为表现内容的各种新形式能在我国室内空间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并进一步得到发展。参考文献:[1懒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〇〇7.[2]尤翔.近代中国西方古典建筑的细部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5):92-98.[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责任编辑、校对:罗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