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与室内设计:中西融合的理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极简主义与室内设计:中西融合的理念

极简主义与室内设计:中西融合的理念(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极简主义崇尚从多到少的回归,思考简约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极简主义室内设计在空间布局、家具摆设乃至配饰选择上都注重精约,以空间的自然元素创造出恬静淡雅、自然舒适的空间环境,进而影响深居其中的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中国文化通过儒道佛三家哲学体系的融合,偏好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西方极简主义理念有相类之处,这为我国极简主义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关键词:极简主义简约室内设计意境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思想流派。在社会物质发展逐渐丰富和繁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选择与追求变得晦涩而复杂,人们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上难以获得精准而有效的原则与方法,常常误入歧途,甚至造成对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负面效应。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祟尚从多到少的回归,开始思考简约对人类社会的意义。与以往烦琐地堆砌贵重材料的艺术手法相反,极简主义艺术追求以直角、线条、简单几何体创作艺术作品,起初以绘画和雕塑尤为突出,后来逐渐在室内设计实践中兴起和发展,至今它仍然发挥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极简主义在室内设计中的内涵极简主义追求少而精的艺术效果,最火限度地削减艺术的内容、方法n和媒介表达,尝试用清晰、纯粹、干净的线条替代无序、豪放、杂乱的抽象表现主义,让简洁的形式还原客观事物的本质[1],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并达到艺术的奇妙体验。从特征上看,极简主义追求自然性、节约性、效率性、审美性和品质性等特征。首先,极简主义崇尚自然,将艺术的无限境界达到本质上的极简[2]。它追求人与环境自然而和谐的匹配,为复杂世界做减法,掠去现实的浮华与声嚣,洗涤冲刷出自然天性、悠然放松的至上原则。其次,极简主义追求简约的效果,以规模数量的精少为H标,以简单的形状和色彩搭配为内容,它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资源利用的有效节制,同时节约维护浮华物象的成本,在现实屮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极简主义追求极致简化的方式,遵循“少即是多”(密斯?凡德罗“lessismore")的原则,为必要的现实事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有益的空间,通过对事物、空间的极简安置,有效提升事物的利用率,发挥空间的实川性,从而体现行为处事的效率性。第四,极简主义通过简单质朴的形状、颜色的造型节奏搭配,高度提炼、概括事物形态的轮廓造型达到简洁整体、功能和有序的统一[3],从而塑造出纯粹的形式美感,在形式美的视觉感受基础上彰显自然纯朴的内在抽象之美。第五,极简主义追求较高的品质感,其追求的简单形式乃是在纷繁复杂的芸芸众物中精益求精、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而提纯达到的精品效应,在这种指导理念下的艺术创造会给人以奇妙的心灵体验,提升物体本身的功能与价值品质。二、极简主义理念在室内设计中形成的风格特征n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不再满足于住房的基木居住功能的满足,开始注重住房内在的审美特征和享受,即对住房的要求逐渐从重物质环境转向重人文审美追求,从繁多样式的占有满足转向简单宁静的精神享受。这就要求室内设计的实践成为一种对室内环境包括生活环境质量、空间艺术效果与技术功能的综合性设计[4],更多地考虑这些技术背后深层次的艺术性与社会自然的效应。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它善于通过简约、高品质的构造设计表达人与自然的终极联系,在空间布局、家具摆设乃至配饰选择上都注重精约,以空间的自然元素创造出恬静淡雅、自然舒适的空间环境,进而影响到深居其中的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室内设计的工作是根据建筑设计的构思进行室内空间的组合、修改、创新,并运用设备、装修、装饰、陈设、照明、咅响、绿化等手段,从人的角度出发,结合人体工程、行为科学、视觉艺术心理,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室内环境做综合性的功能布置及艺术处理,以取得具有完善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室内环境艺术效果”[5]。因而,室内设计在形式上需要完成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要求,从深层次内容上要体现人们所追求的某种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耍求。极简主义在室内设计屮的应用可以从形式与内容这两大方面展开具体探讨。首先,从视觉工程技术角度看,极简主义室内设计体现出材质、形状及空间的简约风格。如下图所示,极简主义在室内顶、墙、地六个妞的设计中,完全不用纹样和图案装饰,只用线条、色块区分点缀。设计师在桌椅的设计屮主要采用原木材质,突出木头本身的色调与木块完整性,与屋n顶的本白色相呼应,体现出室内与室外自然的天然吻合。桌椅的造型以方正形及弧形流线为主,无更多人工雕琢,体现出室内环境的质朴。室内配饰简单而明确,仅仅在必要的场所体现,桌上摆设造型优美、灯饰宁静素雅,反射出柔和的光影。无论在材质,还是在造型及色调的设计处理上,都通过极简主义的简约原则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整洁、质朴的空间感受。其次,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看,极简主义室|Aj设计追求自然至上的环保理念。具体地说,这种极简主义的文化受到两个不同地缘文化的影响,分别是北欧和日木。从下图宜家室内设计作品可以看出,诞生于北欧的宜家代表了充满人情味的有机主义设计即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他们宣扬人文关怀、避免过于刻板的几何形式,不仅注重工艺的功能性要求,而且强调形式对人们生活及心理的影响作用,色调洁白、色块完整,形状规则而方正,适当的绿色植物点缀,节制却不失情趣,体现北欧文化对自由和平、宁静舒适的偏好。日木人则将西方极简主义思想与其民间工艺融合,发展出体现日本禅宗思想的设计风格,追求朴实、自然、谦逊、安静的境界。正如MUJ1的艺术总监原研哉所说:“最美的设计是虚无。”在对“虚无”的追求过程屮,才能放下人类已有的一切回到最初的原点。而正因为“虚无”,室内设计才能让有限的空间获得无限延展;在与自然的关系寻找中,其功能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哪怕是?H仅满足小众要求也竭尽全力诠释,表现出品著的个性化的人文关怀。在下图的日式极简主义室内设计中,设计师有效地利用空间层次,通过有空隙的楼梯、巨大的窗户,将自然的力量最大范围地引入室内,如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不仅使得室内光线得到自n然的补充,而且让室内的人感受到自己乃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而下意识地形成归属自然与保护自然的感受,进而引导人们爱护自然的绿色行动。三、?0简主义室内设计风格在当下我国室内设计中的融合虽然极简主义思潮从西方世界开始兴盛,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但中国文化中所追求的人生哲学与意境却有很多与之不谋而合之处。中国文化通过儒道佛三家哲学体系的融合,偏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倚重“道”、“气”、“意境”、“和”等精神理念追求,形成独具特色的屮国古典美学观念,志在追求“道法自然”的意境世界。儒家宣扬“和”的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天人合一”、“天人合德”,《中庸》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意味着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着重“屮”,即适度节制、节约,这与西方极简主义所提倡的节制、简约十分相近。道家认为万物木体和生命木源是“道”和“气”,而“象”则超越具体物象,“大象无形”,人们凭借想象实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是终极简约。在具体事物中“冇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说明“有”形之物给人带来便利,而“无”形之物更增厚“有”形的功能,这与西方极简主义所提倡的通过简单形式获得便利及功能的最大化相近。佛家禅宗以“意”为美,劝导人们去除心中烦恼,回归本真,参透人生或明心见性,最终“空故纳万境”,达到“虚空”的心灵自由之境。这种禅宗追求的“极简”乃是形式上的极简和精神上的至多,与“lessisnmore”所传达的意境十分相近。由于西方现代极简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某些方面的近似性,极简主义与中式元素的有效融合乃是当下中国极简主义室内设计的主要着力方向。现代极简主义设计理念与手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传达中国“空灵”的意境。如下图深圳立正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局部可以看到,以黑白灰为主的色彩提炼与整合体现了极简主义的形式准则,线条与形状简单方正的中式家具成为点睛之作,给人以质朴的厚重感。桌上摆设以“无”为主,以反复斟酌挑选出来的“有”形之物为点缀,表现出有无相生及留白的意境。四面白墙,顶端留有必要的白灯位置,无其他烦琐的装饰,灯饰的形状及灯光色调统一而简单,整体设计使得空间宽敞,给人以无限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宁静整洁的高品质感受。在传统美学观与西方现代极简主义理念的共生影响下,中国室内设计行业兴起的“新屮式”极简设计风格仍然是新生事物,它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在其未来的发展走向上,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准则才能发展出独有的特征,其根源就在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次挖掘、理解反思与实际应用上,其重点应是以屮式元素力基点,利川极简主义的形式规则对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基本结构、各个功能进行全方位考虑,最终形成一定的设计理念和自成体系的方法规则。当下的世界是一个信息与资源共享的世界,大数据为室内设计的展幵及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而只有将中国文化精神放在设计之中,尝试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磨合,达到和而不同的生存状态,冰能将极简主义室内设计推向更实际有效的方向。n参考文献:[1]程艾.极简主义理论研宄及其在中国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5.[2]牛津.传承与嬗变[D].苏州:苏州大学,2015.[3]夏艺芳.极简视觉风格的扁平化设计在用户界面设计的创新[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5.[4]刘树老.室内设计系统的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5.[5]张青萍.解读20世纪屮国室|Aj设计的发展[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