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秦汉、隋唐、宋元考古通论》课件:1秦汉考古(住)
秦汉、隋唐、宋元考古通论 一般来讲,从研究的年代范 围上划分,考古学可分为史 前学考古和历史考古学两大 分支,史前考古学主要研究 没有文字记载之前的人类的 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 围则限于有了文字记载之后 的人类的历史。 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入历史 时期可以从公元前 21 世纪开 始,但文字产生于公元前 13 世纪,这其间有着七、八百 年的时间差。 三大段: 夏代与商前期(没有文字,但可见后世追记) 商晚期至秦统一(有文字记载但不丰富,有国家存在但没有出 现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 秦以后(文献非常丰富、系统, 大一统国家出现并成为主流)。 历史考古学是历史时期考古学的简称。 中国近代考古学最初发端于史前考古学。 但由于我国有着举止瞩目的古代文明,特 别是丰富的文献典籍,历史考古也很早就 得到了特别关注。不过,经过近百年的发 展,我国历史考古学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 ,我国学术界将历史考古学理解为狭义的证经补史,认为“古不 考三代以下”,忽视对秦汉时期以后的考古学的研究。 2 ,在考古的实践中,从事历史时期考古的人员很多,但大学和研 究生阶段,以历史考古学为研究方向的学生不多,近些年已有改变。 3 ,近一个世纪以来,历史考古学取得非常大的成绩,如 2001 年评 选 100 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夏代以后的占 63 项,秦汉以后的项目有 40 项之多。但是考古界对历史考古学的性质、任务、方法、特点、定 位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研究,相对于史前考古学而言在理 论和方法的思考和探讨上显得薄弱。 4 ,在历史考古学的实践当中,如何正确理解 和处理好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的关系,如何结合 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如何围绕重 大理论和历史问题建立课题意识和组织攻关。 秦汉考古学概论 一、秦汉考古的时间范围 1. 秦 帝国( 221——206BC ) 由于秦帝国延续时间仅 15 年,且与战国时 期列国文化联系密切,所以在考古学研究 中常将 战国晚期至秦划为同一分期。 战国晚期到秦代大约从公元前四世纪未到 公元前三世纪未秦亡( 206BC )为止,大约 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2. 西汉前期 汉朝建立( 202BC )至西汉武 帝元狩五年( 118 BC )之前。 因为在这一年发行了五铢钱, 比较容易断代。包括了汉高 祖、惠帝、吕后、文帝、景 帝和武帝前期,共近九十年 左右的时间。 3. 西汉后期 前段:汉武帝元狩五年到宣帝、元帝之交, 包括了武帝后期、昭帝、宣帝。在昭帝之 后有个昌邑王刘贺,但时间很短。前后共 七十年左右的时间(公元前 118 年-公元 前 48 年)。 后段:包括元帝、成帝、哀帝、平帝、 王莽。平帝后有一个孺子婴,时间也很短。 前后也 是近七十年左右的时间(公元前 48 年 -公元 25 年)。 4. 东汉前期 包括光武帝、明帝、章帝,时间比较短,大 约只有六十多年的时间(公元 25 年- 89 年)。 5. 东汉后期 从和帝开始到灵帝,包括和帝、殇帝、安帝、 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其中殇、 冲、质三帝的时间都比较短。整个东汉后期 一共包括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6. 三国时期 二、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经历了统一、 分裂、再统一的过程。 秦统一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的事件,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 的帝国。 而汉则在一个空前广大的范 围内最早稳定地施行中央集权统治模 式。 三、秦汉考古学文化的特点 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与先秦考古学文化从本质上 讲是不一样的。 从命名的原则看,战国以前的考古学文化往往是以 发现地点或典型遗址命名,如二里头文化、二里冈 文化、殷墟文化等。 战国时期的文化实际 是讲列国文化,即晋 文化、楚文化、燕文 化、齐文化、秦文化 等。都与组成统治集 团的族群和主要国民 的特定族群有关,并 可以向前溯源。 从本质来讲,都是一 种特定人群的文化。 到了秦汉以后,尤其是到了汉代以后,考古 学文化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秦代文化不好讲, 因为只有十五年。汉文化的命名得于汉帝国 的建立,是以军事为统治基础,用一种集权 制度复盖好几个文化圈的,是跨越文化圈的, 所以它没有历史渊源,也不是汉王朝一建 立就出现了。 另外汉文化与汉王朝的统治集团的族属也没 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汉初的统治集团是来自 四面八方的人。 汉文化是最早的 “ 国家文化 ” 。 贰、考古所见秦汉时期社会风貌 住 城市、房屋类型与居住方式 行 出行方式、车马制度、战争 食 食物种类、饮食习惯、货币 衣 衣物、饰品及其它相关发现 葬 丧葬制度与墓葬结构 祭 国家祭祀遗址 住 1. 城市 2. 宫殿与附属建筑 3. 普通民居 秦朝都城 —— 咸阳 1.1 历史背景 雍城(宝鸡) 雍城------泾阳-------栎阳-------咸阳 战国初期,秦国都城在雍城。之后,秦灵公 徙都泾阳,泾阳仍是雍都的陪都或军事性质 的临时都城;秦献公又迁都栎阳,亦带有临 时军事都城性质,不过中央官署已迁于此。 至孝公时,政治中心才逐渐由雍城迁入栎阳; 孝公筑咸阳宫殿、冀阙后,十三年(349BC) 正式将国都由雍城迁入咸阳。 秦朝建立后,只是扩修咸阳都城,基本布 局和方向没有变化。 秦都咸阳,地处关中平原的中部,南临渭 河,北依泾水,逶迤起伏的终南、秦岭、 嵯峨九山遥遥相望,南北怀抱。自古以来 这里就是地形优越,宜于农桑的好地方。 从孝公迁都至秦亡,历经战国秦至秦统一 两个时期,共 144 年。这座举世闻名的故都, 地上地下的遗存都极为丰富。 《史记 • 秦本纪》:“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 筑冀阙,秦徙都之。” 《汉书 • 五行志》:“惠文王初都咸阳,广大宫 室、南临渭、北临泾。” 《史记 • 滑稽列传》:“二世欲漆其城。” (优旃 zhan ) 《七国考》卷十三:“昭襄王二十七年,地震 坏城” 《史记 • 秦始皇》“三十二年, …… 坏城郭。” 等等。 秦都咸阳的 144 年中,它的规模是逐步扩大 的,是个大约百万人的城市。城市的中心在 渭北今咸阳市窑店乡一带。 渭河北岸矗立着高大雄伟的冀阙,富丽堂 皇的咸阳宫,风景幽雅的兰池宫。秦始皇剪 灭六国过程中陆续修建的六国宫殿,这些充 分体现了胜利者的气魄,秦帝国的威严。 为适应秦都咸阳的发展形势,秦始皇又在渭河南岸建筑了 庄严肃穆的信宫(后改名极庙,祭祀上帝),扩建了供皇 帝游乐的甘泉宫和上林苑,兴建了举世闻名的阿房宫。 在秦都咸阳的北郊有秦始皇避暑的林光宫(今淳化县 铁王乡梁武帝村)和梁山宫(今乾县乾陵乡梁山)。在泾 阳建筑了防御外来侵略的指挥部望夷宫。 秦都咸阳南郊多是离宫别馆,如帝王别墅的负(加草 字头)阳宫(今户县县西坡头村),皇帝狩猎的长杨宫 (今周至县终南乡东竹园头)等等。东郊、西郊与咸阳复 道 、甬道相连。整个咸阳“离宫别馆,亭台楼阁,连绵复 压三百里,隔离天日,”恐怕秦都咸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 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秦都咸阳营建及废弃的四个阶段(文献记载): 一 初创期;秦孝公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 350- 前 338 年)。商鞅变法、攻魏收河 西之地。 二 发展期:秦惠文王元年至庄襄王(公元前 337- 前 247 )。利用巴蜀之利,总体规划、 跨渭河两岸,并逐渐南移。 三 鼎盛期:嬴政统治期间(公元前 246- 前 210 )。 五帝所不及的成就,写仿六国宫 室;诸庙、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四 衰败期:秦二世、子婴时期(公元前 209- 前 206 年)。 项羽一把火,可怜焦土。 1.2 咸阳故城的勘探及发掘 根据上述历史背景,我们应该区分出两个咸 阳城的含义,广义上讲咸阳城很大,狭义上 讲主要指渭河北岸的遗迹。即东自红旗乡, 西至柏家嘴,南起渭河,北迄泾水,计东西 15 公里,南北 11 公里,总面积达 165 平方公 里的区域。 因为渭水不断地改道向北移,所以咸阳故城 遭到严重的破坏,现在在地面上已经看不到 城址的痕迹。 咸阳城内宫殿群的位置 宫殿区:位于今渭河北岸黄土塬上。目前已 发现大小不等的夯土建筑遗址二十七处。其 中八处分布在上述的宫墙区域内。这些建筑 遗址,有的属于宫殿建筑,有的应属于宫殿 的附属建筑。但由于渭河北移,咸阳故城南 半部已被冲毁,在北塬上东西长 6 公里,南 北约 2 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大量的大型的 夯土建筑遗址,尤以聂家沟及山家沟一带最 多,规模最大,当是宫殿区的中心。 手工业作坊区:秦都咸阳的手工业作坊行业有冶 铜、铸铁、制砖瓦、制陶器和骨器共六处。其中 一处位于宫殿区以东的兰池宫附近,其余皆分布 在宫殿区的西部。 宫殿区附近,聂家沟一带的铸铜、冶铁和制陶作 坊,大约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官工作坊。 位于宫殿区以西约四公里的长陵车站周围的手工 业作坊,则是以民营生产为主,同时也存在着市 府经营的制陶业和切锯骨料的加工业。 咸阳故城的排水管道遍及故城内外,管网设计周到、合理。目前已发 现排水管道二十九处,多数则分布在宫殿区的周围。管道设计系根据 各建筑物排水量的多少,选择适当方位,安装大小不同,数量不等的 管道。 管道均作陶质筒形,子母口,每节长 0.53-0.68 米,口径 0.19-0.56 米。节节套接,按槽埋入地面以下。入水口挖池,池中铺板瓦瓦片中 置地漏。除此之外, 咸阳故城的排水管道与水井: 用水井共发现一百余口,绝 大部分分布在长陵车站周围 的制陶作坊区域内。 宫殿区 因地处北原,地势高亢,至 今尚未发现用水井,只是在 建筑周围出现少量结构与水 井相仿的渗水井。水井大都 用陶圈安装,圈径一般在 0.70 米左右,每节高约 0.35 米。少数井圈的沿部戳印有 “咸阳巨戏”,“咸里 ” 文字印记。 墓葬区:位于西北隅的原上,其分布范围 大体东起毛王村,西至摆旗寨,东西长达 四公里。(平民墓葬) 王室墓葬区:秦东陵(骊山西)、秦始皇 陵园(骊山陵、骊山以北) 对咸阳城的争议 a ,对秦都咸阳地理位置的争议 一种意见认为在长陵车站附近。也有的认为“由 于渭水河道北移,秦故城被河崩毁,现在已毫无 踪迹可寻。”(考古 62.6 和《西安历史述略》) 刘庆柱先生通过分析得出秦咸阳的地理位置 ,东 自柏家嘴。(若包括湖泊池泽的兰池宫应自肖家 村),西至毛王沟;北由高干渠,南到西安市草 滩农场附近(即秦代渭河北岸,由于河道变迁现 已变成渭河南岸)。都城东西十二里,(若以肖 家村计,为十五里),南北十五里、和我们上面 讲述的基本相同。 b ,咸阳城究竟有无城郭?考古钻探中未发现,但 文献记载中有反映,如秦始皇“三十二年 …… 坏城 郭。”这是一个悬案。 c ,六国宫殿的位置。《史记 • 秦本纪》载:“秦 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板上。”前 已论及,聂家沟及山家沟为咸阳宫,六国宫殿是 否在其东西两侧或错杂其间?目前根据不多,尚 难作出他定回答。不过有一点可以推论。秦破六 国所建的宫室,是为宣扬和纪念胜利,营建于秦 咸阳宫附近,作为秦宫一部分是完全可能的。 咸阳城内宫殿建筑 1973-1982 年,重点发掘了宫殿区内保存较 好的第一号建筑遗址的西半部和与之相连的第二 号和第三号建筑遗址。 1 号宫殿以夯土高台为宫殿建筑的核心,不同建 筑依高台而建。分上下两层建筑,上层中部建有 最大的主体宫室。宫室地面作朱红色,且呈显光 泽,这应是《三辅黄图》中所说的“土被朱柴”。 东西长130米,南北宽45米,中间凹进的部分南北宽约20米。 残存夯土台基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高出地面6米。 根据砖、瓦、瓦当以及陶水管道等各类建筑材料的形制和纹 饰特点,参照出土陶文的书体特征,推测这座官室始建于战 国中、晚期。大量焚毁倒塌的堆积物,则表明它最后毁于秦 末的烈火。 在主体宫室的两旁和下层的南北两侧,分别 有卧室、休息室、沐浴室、盥洗室和卫士室。 上述各室均依台修筑,墙体系夯土或夯土与 土坯混用,壁柱皆在夯墙中,柱脚有未经加 工的自然础石。它改变了过去简单的木构架 建筑,进而采用土木混合的结构方式。在夯 台的最低层是一圈围绕建筑物的迴廊。廊下 墁砖,檐下设卵石散水,边缘有排水沟和渗 水坑,四隅有排水池,池内有地漏。它将各 种用途不同的单元紧凑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的 多层建筑,构成了秦宫建筑独待的风格。 高台 , 主要采用土来建造 ,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 工程类型 , 也是我国土木建筑中的一个重要 方面。天然或人工夯筑土台 , 周围贴壁立木 柱 , 使其成为周围建筑之后墙壁 , 并在台上建 宫、殿、亭、阁。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 是我国高台建筑的盛行时期 , 筑台工程的质 量和规模都达到空前未有的地步。 原始社会晚期发明填土分层夯筑室内居住 面 , 为高台最潜在的萌芽 , 即所谓“室高足以 辟润湿” ( 《墨子 · 辞过》 ), 夏帝桀作“琼宫 瑶台” ( 《竹书纪年》 ), 商殷纣王建筑鹿台 , 高千尺 ( 《史记 · 殷本纪》 ), 西周文王作灵台 ( 《诗经 · 大雅 · 灵台》 ), 是夏商周三代筑台的 文字记载。 大约隋唐时期,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大 型木构架建筑的稳定性增强,高台建筑逐 渐衰落,夯土高台退化为建筑台基,在后 世高等级建筑中仍很常见。 高台宫殿建筑方法 首先,据整座建筑平面向下挖槽(深约 1 一 2 米),之后向上夯筑土台,一般突出地坪 5- 6 米,高者可达 11-12 米。再自上而下分层挖 出所需的房间,做出墙壁,不足处用土坯修 补,挖埋柱窝及排污管道等设施。 可谓之加 法筑。 其次 , 在挖出的夯土墙上施壁柱 , 柱断面多为方 形 , 三面嵌入 , 实际就是在一大土堆上挖出一座 建筑物来。转角处仍采用较原始的二柱并立 手法,但主室中内已使用都柱。可谓之减法 筑法。 据此可以看出,高台建筑技术组成,可约 略分为夯土台、木构架两部。其夯土台的结 构作用是:承重主体及附属建筑;二是保持 主体及附属构筑物稳定。夯土台实为加、减 法的结合,加法的夯筑,使得建筑整体稳定 得到保证。减法的应用,使得夯土台周围建 筑、台上建筑,或上下部木构架等组成一个 有机整体。 个别夯土高台建筑也有借助自然台地修建的 做法。 作为夯土台壁的补充,有的承重墙使用土 坯砌筑,室内隔墙一般用夹竹抹泥墙。墙 面均经细涂,表面粉刷成红色、白色或彩 绘壁画。地面朱红或青灰色,经磨光处理 少数用方砖铺地。室内设置取暖炭炉,室 内、外有竖井式储物窖穴和比较完备的排 水系统。排水池做成漏斗式,排水管道已 采用虹吸装置。通风、采光、通道都安排 得合理。门窗饰有青铜铺首,使用绞链、 合叶等金属构件。这些对中国古代建筑史 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铜铺首 3 号宫殿车马仪仗壁画 咸阳宫殿出土筒瓦板瓦出土最多,说明秦 宫屋顶已普遍覆盖有瓦。 阿房宫前殿 瓦当的使用始于西周。秦宫建筑遗址出土 的瓦当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花纹图案 与关东六国不尽相同。秦宫瓦当的显著特 点,是以云纹作为主要图案。在构图上围 绕一个中心,以对交线的手法使云纹重复 多娈。瓦当体大形圆,在花纹满而不塞, 厚而不浊。出土数量仅次于云纹的葵纹瓦 当,则以中心对等,呈放射式样,疏朗而 饱满。 砖的使用,开始于战国晚期。 秦宫铺地方砖薄而结实,纹样有菱形方格 、太阳纹和回纹等等。 空心砖又以大型长方形为 特点,造型、孔洞设计合 理,且具有自重轻,热工 性能与透性能好,能源消 耗低等优点。多数空心砖 面刻以龙凤为主的多种纹 饰,用于宫殿建筑的台阶。 过去认为早期空心砖只限 于营造陵墓,秦宫已大量 使用于宫殿建筑,这应该 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 创举。 西汉都城——长安 汉长安城位于渭河南岸,现西安市故城的西北。这 一地区在秦时属于秦都咸阳的一部分。 汉高祖刘邦于前 202 年在汜水之阳即帝位,当时定 都洛阳。第二年定都关中,选定长安作为都城。 由于汉初连年的战乱,经济力量不足,所以也没有 能力一下子建一个都城,所以长安城的建设经历了 前后约一百年的时间。 西汉王朝建立后,定都何处产生了分歧, 主要有两派:一派是主张建都洛阳,以追 随刘邦打天下的群臣为代表,他们的祖籍 均在关东;一派以娄敬为代表,主张定都 关中,张良积极支持, 平面布局与主要 建筑 城墙为夯土版筑,黄土夯砌而成,横剖面 呈上窄下宽的梯形。底宽约 16 米,现存残 高可达 10 米。(《三辅黄图》卷一记载, 汉长安的城墙“高三丈五尺”(合今 8.23 米 )),墙内外向上有收分,倾斜度各为 11 度。 城外有宽 40-50 米,深约 3 米的环壕围绕全 城。 城墙上设有一 共十二座城门 ,每面三座。 城墙四面各开 三座城门。 其中霸城门、直城门、宣平门、西安门都经过了发掘,其他 的城门也都做了勘探,找到了遗址。 每座城门又由三个门道组成,每道宽约 8 米。恰好相当于当时 四个车轨的距离。城门上建筑有门楼,城门内侧有守卫人员 用房。 张衡《西京赋》所述“方轨十二”、“三涂洞开”等文献相 吻合。 长安城的面积远大于其它汉代城市。汉长 安城中至少 40% 的面积被几座宫城所占据 ,包括位于东南角的长乐宫,西南角的未 央宫,未央宫以北的桂宫与北宫。而在城 西墙外,在汉武帝时期曾经修建了奢华的 建章宫。在上述地点都发现有宫城城墙与 宫殿台基的相关遗迹。明光宫是见于文献 记载的另一座重要宫殿,但是有关它的具 体情况还不很清楚。这些宫城是供皇家生 活起居的场所,也是中央政府机构办公的 地点。 长乐宫:长乐宫在汉长安城 的东南隅,又称东宫,是在 秦都咸阳“渭南”的离宫“ 兴乐宫”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的。汉朝初年,刘邦徙居此 宫,受理朝政。惠帝以后改 为太后的居所,称为“东宫 ”,西汉末年毁于兵火。宫 殿平面为不规则的方形,周 围筑墙,周长 1 万余米,面积 6 平方公里左右。宫内主要有 前殿、临华殿、长信宫、长 秋殿、永寿殿、神仙殿、永 昌殿和钟室等 14 座建筑。 未央宫:未央宫在城的西南隅,又称西宫 ,为皇帝朝会之所,是长安城内地势最高 的地方。西汉、王莽、东汉献帝、西晋、 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各朝代 的皇帝都曾在此处理朝政,是中国历史上 最有名的宫殿之一。隋唐时期,未央宫被 划入唐长安城的禁苑。唐武宗时重修了宫 殿,因此现存遗迹有很多是那时遗留下来 的。 长安城内其它建筑: 市场:横门大街左右两侧曾经建有西市与东市。汉代城市内 的市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也是手工业生产作坊的所在地 ,还是发布文告或者举行重要活动的地方。在社会生活中占 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汉书·袁盎晁错传》:错殊不知。乃使 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 市。 武库:在长乐和未央二宫之间,平面呈长 方形,东西长 880 米,南北宽 322 米,四周 筑墙。墙内有七个仓库,每库分为四个库 房。房中原有排列整齐的兵器木架,现已 朽坏。武库建于汉高祖八年(前 199 年), 系丞相萧何营建,是当时全国的武器制造 和贮藏中心,具有极重要的地位,西汉末 年被焚毁。 此外,在长安城内还设有供达官显贵居住的府第以 及供普通百姓居住的“闾里”。贵族的府第除了规 模较大外还享受当街开门的特权,而普通百姓则只 能居住在闾里之中,通过统一规划的里门进出。文 献记载北阙甲第是一处重要的贵族居住区,现在已 经经过部分发掘。 另外,长安城内共有一百六十闾里。刘庆柱先生提 出这一百六十闾里都应该位于长安城内,即除宫城 以外的全部区域,包括衙署,宗庙,市等。而杨宽 先生认为目前所发现的长安城只是一座内城,它的 外面应该存在一座面积更大的郭城。而一百六十闾 里应位于郭城与内城之间。刘、杨两位先生对于长 安城布局结构的争论,是汉代考古研究中一桩著名 的公案。目前,虽然在长安城外也发现一些汉代居 住遗址,但规模较小,也并未发现有另一重城墙的 迹象,因此更多学者倾向于支持刘的结论。 城郊设施 城郊的各种苑 囿、祭祀建筑 也是西汉长安 城的重要组成 部分。有著名 的上林苑和王 莽九庙等。 明堂辟雍 辟雍遗址: 文献记载,明堂是天子举行祭祀、朝会、 庆赏、布政等活动的地方。辟雍是太学, 是为贵族子弟开设的大学,取四周有水, 形如璧环而得名。文献多把明堂、辟雍相 提并论,即二者为不同的建筑,但也有人 提出二者是一种建筑的不同名称。汉平帝 时王莽摄政,在长安城的南郊修建了明堂 、辟雍。 辟雍的平面外圆内方,中为一圆形夯土台 ,上有平面呈“亚”字形的主体建筑。其 周围是边长 235 米的夯土围墙,四周辟门, 墙外还有直径 360 米的圆形圜水沟。 3) 兴建过程与意义 高祖时期 惠帝时期 武帝时期 王莽时期 长安本是秦都咸阳的一个乡村名。前202年设置 长安县,九月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长乐宫, 从这时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 “秋,起明光宫”等主要建筑,长安城的营建整 整经历了一个世纪。如果包括王莽九庙,长安城 的修建历时整个西汉时期。 刘邦决定建都关中后,暂住栎阳,高祖八年(前 199年),徙都长安城。所以,长安城的大规模 修建共分四个阶段。 巫鸿先生提出,长安城的建筑过程,直接反映着 不同时期,统治者在都城建设中的不同的目标与 期望。 东汉时期,长安城作为汉帝国 的西都仍被使用,至东汉末年 遭到严重破坏。魏晋南北朝时 期,许多割据政权也对汉长安 城有所改建、利用。直到隋朝 建立,定都大兴,汉长安城逐 渐变为废墟 汉魏洛阳城 公元 25 年六月,刘秀即皇帝位,其后坐镇 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指挥围攻洛阳的 战斗。十月,守城将军大司马朱侑举城投 降,刘秀“车驾入洛阳,幸南官却非殿” ,宣布定都洛阳,因汉为火德,忌水,故 改“洛”为“雒”。从光武帝定都洛阳至 献帝迁都长安,洛阳为都共历十二帝 196 年 。 以此 ( 洛陽 ) 為天下之中也 , 諸侯四方納貢職 , 道裏均矣 , 有德則易以王 , 無德則易以亡 . 凡居此者 , 欲令周務以德致人 , 不欲依阻險 . 史记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 首先,从地理位置看,洛阳居天下之中,地理位置险要,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洛阳地处黄河中游南岸,跨伊、洛 、涧等河流,北倚邙山,南对伊阙,东据虎牢关(位于河 南省荥阳市区西北部 18 公里的汜水镇,得名于因传闻周穆 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最有名的是三英战 吕布),西有崤坂(崤山的坡道。今河南省洛宁县北,西 北接陕县。素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誉。按张 华的说法,洛阳是一个恃险防御、虎踞龙盘的地方,“调 在中枢,西阻崤谷,东望荆山,南望少室,北有大岳三河 之分,风雨所起,四阻之国”。 而且,伊洛平原地力肥沃,周围水路发达,漕运便利,可 以很好地解决京师的供应问题,使皇帝坐镇中央,遥控天 下,集中精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洛阳地区历代古都 其次,王朝末期的动乱对长安地区造成了巨大破 坏。王莽统治时期,长安先后数次被攻破,人口 锐减,满目荒凉,昔日的恢宏与繁盛荡然无存, 已丧失了继续为都的条件。同时,来自北方的匈 奴的威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东汉王朝天 下未定,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同匈奴对抗,“退避 三舍”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最后,刘秀本是南阳的世族地主,建立政权主要 依靠起自宛洛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他必须避开 其它地方割据势力的锋芒,待巩固了自己的根据 地、站稳脚跟之后才能再做企图。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刘秀才最终放弃长安,定都 洛阳。历史证明这一选择是明智的,它对于维护 东汉的统一稳定、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 安居乐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洛阳为中心 的关东地区由此进入了长足发展的历史阶段,继 东周之后,洛阳重又走上了中国历史政治的前台 。 秦至西汉,洛阳城已是天下名都之一。刘邦初称 帝,曾驻跸洛阳三月之久,意欲建都于此。后接 受张良、娄敬等人建议,遂移驾关中,于长安城 建都,雒阳城成为河南郡治。 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 25 年)在此建都,开始在 西汉雒阳城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新的城墙和城门 大约建成于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公元 38 年)前后 。献帝初平元年( 190 年)迁长安时,雒阳宫庙 和民居被焚毁。魏文帝黄初元年( 220 年)在汉 代旧址上建都,改称洛阳。西晋继之,至永嘉五 年( 311 )后,洛阳又以战乱中遭破坏。北魏孝 文帝太和十九年( 495 )自平城迁都于此,经大 规模修建,都城形制为之一变。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 534 )迁都邺城,元象元 年( 538 )洛阳城又一次在战火中被毁。隋唐洛 阳城往西移至今洛阳市区一带,汉魏洛阳城废弃 。 东汉雒阳城的形制及布局 (1)轮廓及规模 ( 1 )轮廓及规模 东汉雒阳城,是一座四周建有高大城墙和 深广护城河的封闭型城市。其城墙系利用 前代城墙墙体、经修整增筑而成,全部为 素土夯筑,内外两侧俱无包砖痕迹。现存 遗址上,除南城墙因后世洛水改道被冲毁 而了无孑遗外,东、北、西三面城墙皆有 墙体残存。保存最好的地段,如城东北隅 ,残墙体犹高出地面 6—7 米。 据勘测,全城略呈不规则的南北长方形, 和西汉长安城的近似正方形不同。 ,城内总面积约为 9.5 平方公里。因其城自 南至北的长度约为当时的九里,自东至西 的宽度约为当时的六里,故而有文献称其 为“九六城”。 ( 2 )城市布局 东汉雒阳城城址曾为其后的曹魏、西晋、北魏三 朝相沿使用,至唐贞观年间才终遭废弃。基于这 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对其进行系统的考古勘察, 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在 1962 年以来对整个汉魏 洛阳城遗址的考古勘察中,相继发现了东汉雒阳 城的城门、主干道路和一些大型建筑,为复原城 市布局提供了一些重要线索,但同主要依据实物 资料全面复原城市布局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 因此,以下关于东汉雒阳城城市布局的论述,只 是根据已知有限实物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做出的初 步探索。 ① 城门及城内主干道 在现存东、西、北三面城墙上共探出城门门址 10 座。 共发现贯通诸门址的主干道路 9 条:东西向横道 5 条,南北向纵道 4 条 。 依文献记载(《洛阳伽蓝记 • 序》等),东汉雒阳城共有城门 12 座。 城门的数目虽和西汉长安城相等,但是它和西汉长城不同的是城门 不是均分于四面。 这座城门遗址,南北长 30 、东西宽(即进深)约 12.5 米。门之南北两 侧,横截城墙以为壁,其间布置两道东西向夯土隔墙,构成一门三 洞的形制。各门洞大体同宽,约为 6 米。和西安长安城的街道相似。 ② 宫殿区 东汉雒阳城城市布 局的主要特点之一 ,是与西汉长安城 相比,宫殿区相对 集中,形成南宫和 北宫南北对峙的格 局。 根据之前学者的复原研究,汉南、北宫的 面积已达到 3.1 平方公里,如加上见于记载 的永安宫、濯龙园等宫苑,则以南、北宫 为主的宫殿区所占面积,肯定将超过全城 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宫殿区在东汉雒 阳城所占比例,虽较汉长安城大大降低, 但与此后的历代都城相比,仍然显得过于 大了些。这也许正是东汉雒阳城的又一时 代特质。 ③城内外其它建筑 如上所述,东汉雒阳城内,道路及宫殿区 以外的地面,最多不到全城面积的三分之 二,又大量为各类官府以及太仓、武库、 商市居民里坊(达官贵人宅第)所占据。 见于文献的此类内容甚少,多数仅存名号 ,有地望可考者,更是廖廖无几。仅知太 尉府、司空府、司徒府位于开阳门内。太 仓、武库位于城内东北隅。 (3)东汉雒阳城南重要官属建筑 对东汉雒阳城 的各种宫殿及 其他官属宏伟 建筑,文献曾 有许多精彩描 述。这里以灵 台、太学为例 ,简要介绍。 灵台遗址,确如文献所载位于平城门外大 道西侧。北临今洛水南堤。遗址平面略呈 方形,四周建有夯筑围墙。墙上各有门址。 遗址现知范围,东西 220 米,南北 200 米, 面积约 44000 平米。今犹突兀于地面的天象 观测台基,为一方形夯筑高台,正处于遗 址的中心部位。台基四面各辟上下两层平 台,平台上均有建筑遗迹。环绕下层平台, 又有河卵石铺的散水。 台基西面上层平台 的建筑,加辟五间 进深约 2 米的内室。 内室中又有隔断土 墙一堵,将其分作 南、北二室。这种 密闭型内室使人联 想起《晋书 • 天文志 》 “ 作浑天仪于密室 中”的“密室”。 我国古代天文学上的一个突出成就,即是对天象 的周密观测。东汉灵台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国家天 文台,有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天象观测机 构,代表着其时天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灵台隶 属于太史令。举世闻名的天文学家张衡,从永初 二年(公元 115 年)至阳嘉二年(公元 133 年)曾 先后两次出任太史令,任期共达十多年,直接领 导着灵台的天象观测,灵台自然也是他从事科学 实验的场所。由此可见,东汉灵台遗址的发现, 无论对中国考古学或是天文学史研究都是一件大 事。西晋末年该遗址受到严重破坏,北魏废弃不 用。 ④ 太学遗址 东汉太学创建于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 29 年),位于开阳门外大道东 。关于东汉太学的范围,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仅知因校舍积年毁坏, 汉顺帝永建六年(公元 131 年)曾诏修太学,阳嘉元年(公元 132 年) 作毕,凡构造黉舍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校内有讲堂,长十丈 ,宽三丈。汉质帝时,生员达到三万余人。 东汉太学遗址的确切范围今仍难以确定,但 20 世纪 70 年代曾在辟雍遗 址东北方、今洛河南堤的南北两侧,发现魏晋以降的太学遗址。其平 面呈长方形,东西 150 余米,南北约 220 米。在其南面曾清理出熹平石 经残石 150 余块。 汉代的普通民居 2003 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发现 一处西汉晚期规模宏大的汉代村落遗址。 共发现有汉代院落遗址 7 处,初步发掘了 4 处。该村落遗址由于被洪水淹没而保存完 好,可以为我们展现汉代农耕社会的丰富 概貌,有学者称其为中国的“庞贝古城” 。 “宅在田中,田中建宅” 从目前已经得到清理的4组庭院的情况看,它们 均为坐北朝南,方向一致(南偏西约10°), 显系统一规定所致;均为二进院布局,南门外为 小范围的经常活动场地,且各有自己的水井;庭 院之间互不相连,四周由农田相隔;所有房屋顶 部均使用筒板瓦,主房屋顶更是全部用筒板扣合 ,由于房屋系洪水浸泡而坍塌(非冲毁),故所 有瓦顶均不同程度地保留了板瓦与筒瓦扣合时的 原状 第一处院落 瓦顶 未使用的瓦 第二处院落 第二处庭院从南向北依次为:第一进院南墙及南 大门、东厢房、西门房,第二进院南墙、南门、 西厢房、正房等。南大门外偏东南约5米处还有 一眼水井及通往水井的用碎瓦铺设的便道,水井 壁系小砖(与房基用砖相同)圈砌,井口周围用 同样的砖铺砌成近方形的低井台。 庭院西北角有一带瓦顶的厕所。在庭院的西侧, 还清理出一座形状规范的圆形水池。在该庭院遗 址内及南大门外、水池内,清理出5个大石臼、 2个小石臼、石磨、石磙等石器,陶水槽、碗、 甑、盆、罐、豆、瓮、轮盘等陶器,铁犁、釜、 刀等铁器;主房瓦顶东侧表层还初步清理出带有 “益寿万岁”字样瓦当的筒瓦数件;二进院内西 部地面初步清出3枚“货泉”铜钱。 第三处院落 第三处庭院建筑面积大致为30×30平 方米,庭院的平面布局从南向北依次为: 第一进院南墙及南大门、南厢房,第二进 院墙、正房等。 南门外西侧有水井一眼,井壁的用砖及砌 法与第二处庭院的水井相同,只是没有砖 铺的井台。庭院后有一小的建筑遗存,目 前推测可能为厕所。正房后还发现有2排 树木残存遗迹,从清理出的残存的树叶痕 迹初步判断,多为桑树,也有榆树。 根据文献记载,秦汉时期的家庭多为五口 之家。一般为一对夫妻带三个未成年的孩 子。 从三杨庄遗址目前发现的宅院情况来看, 四处宅院从屋舍的数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 类:第一类如第二处院落,共有正房、西 厢房、东厢房、西门房四座房舍。可能居 住超过五口之家的家庭成员。其它院落均 属于另一类,由主房、南厢房两座房舍组 成,最多能容纳五口人居住。 陶 楼 模 型 房 屋 院 落 模 型 三杨庄庭院的周围清理出有排列整齐的十 分明晰的高低相间的田垄遗迹,田垄的走 向有东西向的,但多为南北向,田垄的宽 度大致在 50-60 厘米左右。 三杨庄所发现的田垄,被认为是秦 汉时期“代田法”的珍贵实例。 《汉书 · 食货志》中说: 过能为代田 ,一畮三甽( quǎn ,音犬),岁代 处,故名代田,古法也。 代田是垄 作体系中, 种下垄 的一种方法,等 到幼苗长起来以后,通过中耕除草 ,逐渐把垄上的土铲下来,培在禾 苗根部,到了盛夏的时候,垄上的 土已经铲尽,也就是全部培在禾苗 根部去了,于是庄稼的根很深,能 抗风、旱。由于 代田法 在每个生产 周期中,垄沟和垄台互相变换了位 置,而它又总是在垄沟里播种,于 是就产生了轮番利用土地的效果。 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包含了中原地区当时作为社 会基础的单个家庭的居住环境与条件、房屋建筑 技术及思想意识、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等多方面 的实物信息,同时,也包含有当时社会最基层组 织(如若干个家庭、族群组成的村镇等)的许多 方面的丰富信息。通过对该遗址的研究,可以首 次真实地复原汉代的庄园或村落布局,可以真实 地复原一个庭院(家庭)的建筑布局和生活场景 ,可以真实了解各类单体建筑实体的建筑结构与 建筑工程技术方法等情况。无疑,该遗址具有多 学科、多方面的价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