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0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知识点2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第一节统计调查的内容与方法一、统计调查的意义统计调查是指按照统计研究的任务和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客观实际搜集各种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如:人口普查是向本国每一个公民进行调查的过程。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统计整理分析的必要前提。是保证统计资料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关键。因为任何统计工作都是从搜集对被研究现象和过程的有关资料开始的。二、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在统计调查的意义中,我们了解了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重要性。而统计工作又是宏观决策的依据,如果统计资料不实,信息不准,必然导致宏观决策的失误。因此,对于统计调查工作,就提出了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三点要求:27\n准确性:是指各项原始资料必须客观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的真实情况。它是认识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统计调查工作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志。统计法和国家规定要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种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都要实事求是地提供符合客观实际,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不允许虚报、瞒报,也不允许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调查人员收集上报资料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时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保证资料真实可靠、准确无误。及时性: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完成调查任务,及时上报统计资料。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客观要求作为社会信息主体的统计信息资料应当有很强的时效性。否则,调查得来的资料时过境迁,起不了应有的作用。如果某些单位资料收集、传递、报送的不及时,就会直接影响全局的汇总和分析,贻误统计工作的开展。统计调查人员应建立全局观念,增强纪律性,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收集方法和设备,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收集资料的任务。完整性:是指各种原始资料全面、系统,尽可能反映事物的全貌和全过程。统计资料是否全面完整,一般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是否包括全部应调查的总体单位;是否包括应登记的标志;是否全部问题都有答案。统计调查还要注意简便和经济。简便,是指统计调查应根据需要避繁就简,通俗易懂、简捷设计、方便操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调查主客体的主观能动作用。经济,是指统计调查应节省投入,注重效益。在保证调查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尽量节省开支,减少调查费用。三、统计调查的种类社会经济现象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统计调查应根据调查的对象的特点、不同的研究目的、任务,相应地选用恰当的调查方法。根据一系列有关标志将统计调查划分为以下几种:27\n(-)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的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中所有的单位全部进行观察和登记的一种调查。全面调查主要有全面填报的统计报表和普查。如对全国人口的普查,对全国工业的普查、对全国第三产业的普查等,属于全面调查。可以反映事物的全貌,全面调查有利于对事物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作出的正确的判断,但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组织工作较为复杂;出现调查误差的要能性也较大。非全面调查是指只对调查对象总体中的部分总体单位进行观察登记。非全面调查主要包括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非全面填报的统计报表。非全面调查具有灵活简便的特点、能及时取得调查资料,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二)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连续调查(又称经常性调查)是指对随着时间推移的被研究对象的数量变化,不断地进行登记的调查。如,工业产品产量的逐日、逐月、逐季、逐年的登记,调查随时间变化,经常连续进行。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对数量增减随时间推移而不断积累的时期现象的调查。所谓时期现象,是指现象的量变过程和时期长短直接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如: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额等等。时期现像是可以累计相加的。不连续调查(又称一次性调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数量变化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资料登记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某一时点上事物存在的总量,一般用于时点现象的调查。所谓时点现象是指现象的量变过程与时间长短不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时点现象是不能累计相加的。如:人口总数,机器设备的台数等。(三)统计调查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统计报表是国家统计机构和各业务部门为了定期取得系统、全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而按一定的表格形式和要求,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如工业统计报表、商业统计报等。专门调查是指为专门研究和解决某种问题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搜集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主要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如:人口普查。27\n第一节统计调查方案(计划)统计调查是一项复杂、科学的工作,涉及到许多调查单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为了使统计调查按目的顺利进行,在组织调查之前、必须首先设计一个完整的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一、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统计调查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而进行的,只有根据调查的目的,来确定调查的范围、内容和方法,搜集与之有关的资料,这样,才能节约人力、物力,缩短调查时间,提高调查资料的时效性。因此调查目的是统计调查中一个根本性问题,它是根据国家在各个时期政治经济任务所提出的要求来确定的。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就是统计调查中所要研究的某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范围,即调查总体。它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所组成。即是统计总体在统计调查阶段的具体化。确定调查对象,要明确总体的界限,划清调查的范围,以防在调查工作中产生重复或遗漏。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例如,在我国已经进行过的几次人口调查中,明确规定:“27\n人口调查登记采用调查登记常住人口的办法,每人均应在常住所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人只能在一个住所登记为常住人口,不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住所登记为常住人口,在外人口同时予以登记,但计算总人口时,只计算常住人口”。调查单位:即是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具体单位,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总体单位,是调查工作中应该登记其标志的哪些单位。是总体单位在统计调查阶段的具体化,例如:我国人口调查时,每个国民就是一个调查单位,确定了调查单位,才能明确有关调查内容和资料由谁提供,对于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束整性非常重要。在确定调查单位的同时,还应规定报告单位(填报单位):指负责回答或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企业,一个机关或一个人。实际工作中,还需注意不要把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相混淆。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而填报单位则是负责上报调查资料的单位。一、拟定调查项目调查项目是所要调查的具体内容,即拟定调查提纲,在统计上也称标志。它完全是由调查对象的性质、调查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包括需要向调查单位了解的有关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及其它有关情况。例如,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志有: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把拟好的调查项目,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在表格里,以便进行登记和汇总,这样的表格,就叫调查表或统计表。调查表一般分为一览表与单一表两种形式。一览表是把许多调查单位和相应的项目按次序登记在一张表格里的一种统计表,当调查项目不多时可用一览表,如“人口普查表”、“生产设备调查表”、“全部工业企业基本情况一览表”27\n等都是一览表。一览表的优点是可以同时容纳许多调查单位,每个调查单位的共同事项只须登记一次,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并且还可以将调查表中的各单位的资料互相核对,以便检查调查资料填报的正确性。其缺点是每个调查单位不可能登记更多的标志。单一表是每份表只登记一个调查单位的调查资料的一种统计表。如果项目多,一份表格可以由几张表组成。如:“职工履历表”、“企业基本情况表”等。其优点是可以容纳较多的调查项目,便于详细了解情况和汇总整理。其缺点是每张调查表上都注明调时间、地点及其它共同事项,造成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当调查项目较多时,通常用单位一表;而调查项目不多时,则可采用一览表。一、确定调查时间、调查期限、调查地点和方法调查时间是指统计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如果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即资料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结果,统计调查则要明确资料所属时期的起讫(一月、一季、一年),即明确规定所反映的调查对象从何年何月何日起到何年何月何日止的资料。所登记的资料指该时期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的累计数字。例如,调查某厂1999年的产品产量,即应收集(调查)该厂自1999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这一段时期的全部产品产量。如果调查的是时点现象,即资料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状态,统计调查必须规定统一的时点,也就是调查对象在何年何月何日的资料。在普查中称为标准时间。如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定为1990年7月1日零时。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的时间。规定调查工作的期限是为了保证调查工作能如期完成,及时汇总。为了保证资料的及时性,必须尽可能缩短调查期限。调查地点是指调查对象所在的地点,即调查资料所属的空间范围,以避免重复,遗漏,保证统计资料准确可靠。27\n调查采用的方法:调查中采用哪种调查方法,取决于统计调查目的,内容及调查总体的特点。一般说来,能采用非全面调查方法的就不用全面调查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和增强时效性。一、制定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为了保证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严密细致的组织工作。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具体包括:确定调查机构、调查步骤、人员的培训、文件资料的准备、经费的预(决)算、试点单位的选择,试点单位经验的总结推广等等问题。第一节统计调查方法一、普查(一)普查的意义27\n普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特定目的和任务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主要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普查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普查是一次性专门调查,主要用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调查。调查时间要求高度统一,需要标准时点和严格的期限以及一致的口径、方法、内容。第二,普查是全面调查,调查范围广、调查对象多,它能掌握大量、全面、系统的具有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资料。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等,第三产业普查等。第三,由于普查是在全乡、全县、全市、全省范围里进行,重大项目内容的普查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进行的。需动用较多的人力、物力,需要较长时间,所以,普查不可能也不必要经常进行。但为了历次普查数据的对比分析,要尽可能地进行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二)组织普查工作的原则由于普查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动员大量人力、物力、时间。组织工作任务繁重。因此事前制订好周密的普查方案,普查工作要有严格的组织要求和原则。普查的组织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1、统一组织领导。普查必须把有关部门、基层单位、群众力量组织起来,统一组织领导,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和其它组织物资准备工作。2、统一普查的内容。普查必须有统一的工作计划。衔接紧密的普查工序,严格的普查质量控制,调查的内容不能随意增减,要严格执行统一规定的计算口径和方法。3、统一规定普查的标准时点,即统一调查时点。调查时点是调查对象有关标志的隶属时间。也就是普查数据所属的时点。普查必须统一规定标准时点。这样才能避免和防止登记资料的重复或遗漏现象。如第4次人口普遍的标准时间为1990年7月1日24点。4、统一规定普查的的间隔时间。同类普查应按一定的周期进行,普查项目应尽可能保持前后一致,便于历次普查数据动态对比,如:我国人口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规定每十年进行一次。5、统一规定普查期限:即普查范围内的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统一行动,尽可能步骤一致,同时进行,按期完成任务。这样才能保证调查资料的及时汇总。27\n(三)普查的种类普查按照其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1)专门组织的普查机构,派出调查人员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登记调查的普查,如人口普查办公室;(2)利用被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及日常的核算资料,由被调查单位自行登记填报,如设备的普查。普查按汇总资料的特点不同,分为一般普查和快速普查。一般普查是采取逐级布置和逐级汇总上报取得资料的普查。需要花费时间长。快速普查是由普查组织工作的最高组织机构直接把任务布置到基层单位,并由基层单位把调查资料直接报送组织普查工作的最高组织机构,采用集中汇总而越过中间环节的形式取得资料的普查。二、统计报表(一)统计报表的意义统计报表是我国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基本的组织形式。它是基层企业、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上级部门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指标解释,报送内容、报送时间、报送程序等,以企事业单位原始记录为基础,自下而上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统计报表有如下特点:(1)统计报表的内容,报送时间由国家强制规定实行,保证了调查资料的统一性和真实性。(2)统计报表的指标涵议、计算方法、口径全国统计,便于资料汇总。(3)统计报表的形成依据,是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统计报表主要是进行全面调查,但也有一些是非全面调查。27\n我国目前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的统计资料绝大部分是依靠统计报表取得的,这种定期的、比较稳定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统计报表的资料是编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并检查其执行情况的基本依据;统计报表的资料是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人数量方面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及发展规律所不可缺少的依据;统计报表的资料,特别是各业务系统的报表资料是指导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统计报表的基础是基层企(事业)单位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原始记录是对企业和事业单位各种业务活动的最初记载,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事实依据,是经济核算的基础。统计台帐是以一定的表格形式,将原始记录的资料按时间顺序经常登记,并定期进行总结的帐册。统计台帐是由原始记录形成统计报表的中间环节或过度形式。统计报表搜集资料的方法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缺乏灵活性。因为统计报表所反映的是现象的结果,无法反映现象发生的过程,无法利用报表研究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其次利用统计报表取得资料的时效性较差。统计报表的内容比较固定,且涉及的面广、中间环节多,因而取得资料的时间较长;第三是在我国目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许多资料不能通过统计报表的方式如实取得,还必须采用专门调查的方法。因此,我们在采用统计报表时一定要郑重,不能滥用统计报表。(二)统计报表的种类1、统计报表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分为基本统计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27\n基本统计报表是国家统计系统为搜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由国家统计局制发。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用来搜集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商业、外贸、财政金融、劳动工资等国民经济的基本统计资料,为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宏观决策服务。基本统计报表又分为全国统计报表和地方性统计报表。全国性统计报表是由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请国务院审批下达。地方性统计报表是由地方各级统计局征求地方各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发,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上级政府统计部门备案。专业统计报表是业务部门统计系统从本部门特点及业务需要出发,为搜集适应本部门业务管理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经济情况的统计资料,由业务主管部门制发,也叫做业务部门统计报表,只在本系统内执行,用来搜集有关本部门的业务技术资料,是基本统计报表的必要补充。2、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按调查范围不同可分为和非全面统计报表。全面统计报表要求调查对象中的每个单位都填报。全面统计报表属于全面调查;非全面统计报表,只要求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填报。非全面统计报表属于非全面调查。3、定期报表和年报。统计报表按照报送周期长短的不同,分为定期报表和年报表。定期报表是以日、旬、月、季、半年为周期报送的报表,包括时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日报和旬报是进度报表,主要用的反映和检查生产、工作的进展状况,时效性强。年报表每年报送一次,是带有总结性的报表,它主要用于检查和监督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经济发展速度、趋势和比例关系,年报较之定期报表的指标更多,分组更细。统计范围更广。4、邮寄报表和电讯报表。统计报表按报送方式不同,可分为邮寄(书面或投递)报表和电讯报表。电讯报表又分为电报、电话和传真等方式。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以上哪一种统计报表,要根据具体统计调查的内容的要求以及时效性的要求来决定。27\n(三)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制度是按国家统计法规定、实施和管理的一整套办法。是对统计报表内容的一系列规定,是一项必须遵守的制度。它是取得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管理制度之一,按照法律规定执行统计报表制度是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向国家履行的一种义务。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内容有:报表内容和指标体系的确定,报表表式的设计,报表的实施范围、报送程序和报送日期,填表说明、统计目录等。三、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以数理统计学和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在调查对象中按随机的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例如,我们要检验某种产品的质量,就要从整个产品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产品进行检验,看它们的合格率或不合格率是多少,然后以此推断全部产品的合格率或不合格率是多少,还可以推算合格或不合格产品的总量。抽样调查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短的时间内推算整个总体的综合指标,是统计调查中一种重要的非全面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与其它非全面调查比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是在调查对象中按照随机的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同等可能性被抽中或不被抽中,排除了人的主观意断的影响;第二是通过对一小部分调查单位的调查资料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资料,可从数量上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可以计算抽样误差,确定资料的可信度和可信区间。在抽样时,应抽取足够的数量,以便能接近于全面调查所得的指标,也可能反映整个总体。27\n在统计工作中,抽样调查具有全面调查和其它非全面调查方法所无法取代特殊作用,它主要表现在:第一,抽样调查可以用于不必要,不可能或不允许进行全面调查的场合,如破坏性的产品质量检验等。第二,采用抽样调查可以节省调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统计资料的时效性。第三,抽样调查及抽样推算能在较短时间内推算整个总体的综合指标,可以验正、校对全面调查的结果。在社会经济现象中,有很多现象,是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而需采用抽样方法调查;即使对可以用全面调查方式的现象来说,有时用抽样调查方式更加节约并能提高效率。抽样调查的运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无论国家管理、社会科学的搜集资料或自然科学试验,随机抽样调查已被广采用,在国际上,抽样调查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统计工作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如果不应用抽样调查,在社会经济的许多领域,统计部门将束手无策,无法应对。我国目前在产品质量控制、农产量调查、商品检验、人民群众家庭收支的调查等方面已广泛采用抽样调查法。四、重点调查27\n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搜集资料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所谓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的数量在全部总体中只占一小部分,但是这些调查单位的标志值应在标志总量中占绝大部分的比重。根据调查任务和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不同,重点单位可以是一些重点企业,也可以是某些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城市,而且在重点中还可以再选重点。例如,要了解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状况,只需要对鞍钢、武钢、重钢、宝钢、包钢等十多家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就能及时了解到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因为这些企业的总数虽然只占全国钢铁企业总数的1%左右,但产量则占全钢铁产量的90%左右,可以满足调查任务需要的资料。重点调查的特点主要有两点:第一,重点单位的选择着眼于其标志值在调查总体的标志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小。第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用重点单位的资料反映现象总体的基本情况,它既不能完整地反映总体的总量,也不能推断总体的数量指标。重点调查的优点在于调查单位少,可深入调查较多的指标和内容,了解较详细的情况,用较少的人、财、物及时间,就能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重点调查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组织专门调查,另一种是颁发定期统计表,由重点单位填报。五、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指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象总体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少数典型单位进行周密深入的详细调查,据以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非全面统计调查方法,典型单位,是对同类现象本质特征表现最充分,最有代表性的单位。典型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灵活轻便,收效大的作用。典型调查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选取的典型单位,一般取决于调查人员的主观意识,调查人员的素质将影响典型单位的确定。第二,典型调查的结果一般不宜于用作对总体全面数字的推算,只是作为探索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及规律性。27\n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对个别典型单位深入调查研究,即通过对典型单位特征的认识来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情况和发现规律。二是划类选典,即先对总体进行分类,然后在各类中选择少数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共同调查结果从数量上对总体现象作用出推断分析。需要指出的是,典型调查是一种非严格的推断,因为其不能指出推断的把握程度,也无法计算和控制推断误差。所以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上述各统计调查方式都各有其不同特点和作用,但同时也各有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和研究任务,选择运用。也可以把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互相补充验证,以搜集到准确、丰富的统计资料。2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