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学科课例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历史学科课例分析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七年级历史学科课例分析(选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地分析,抽象地继承中华文化的勃兴(二)o授课人:北京市三帆中学/薛纪国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出现了一个文化发展的高峰。孔子就是这场文化发展高峰的最突出的代表。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请同学们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两个方面来谈一下。预计回答:社会生产方面,铁器开始广泛应用,社会生产有了明显发展。社会秩序方面,诸侯争霸,战争频繁,天下大乱。教师:孔子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面对社会的大变革和大动荡,他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创立了儒家学派。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孔子的主张有哪些呢?(出示材料)“马厩失火,问人,不问马。”——《论语》这个故事反映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预计回答:关心他人。教师:同学们讲得很正确!孔子就是以对人的关爱为出发点,提出了“仁”的学说,即“仁者,爱人”的思想。这是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板书: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提出“仁”的学说教师: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孔子认为要实现“仁”,作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呢?预计回答: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师:前面说过,任何一种思想主张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请同学们结合历史背景进行思考,孔子为什么要提出“仁”的学说呢?预计回答:春秋末期,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人民生活痛苦。教师: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体现了他对人民群众苦难生活的深切关怀。这种现实关怀的精神,后来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传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笔优秀的精神财富。同时,孔子认为,“仁”不仅是对统治者提出的限制,也是每个人的做人准则。(出示材料)材料一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论语》材料二子曰:“为仁由己。”——《论语》[解释:忠: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做事、学习都要尽力而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仁由己:为仁要靠自己,不靠别人;要从自己做起。]\n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孔子认为个人怎样做才能实践仁德呢?预计回答:孔子认为个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修养仁德,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教师: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德,作为统治者,要实行仁政,消除苛政;作为个人,要加强个人修养,从自我做起,“修身齐家”。,美国学者克里尔曾经这样说:孔子是“人类的导师”。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要是为了解决春秋末期人民生活痛苦的现实问题;但是,几千年过去了,孔子“仁”的学说为什么能够超越时空,成为全人类的思想财富呢?预计回答:孔子“仁”的学说反映了一种关怀人的生命的精神;提出了做人的准则;客观上迎合了现代人的需要。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学说,孔子除了短暂的为官从政生涯外,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培育出了大批的有用人才。2.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1)教育思想(出示材料)《史记》记载:孔子的学生“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教师:“六艺”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预计回答:礼、乐、射、御、书、数。教师:孔子教育的内容有什么特点?预计回答:比较全面。教师: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德、智、体等方面,在当时条件下是一种“通才”教育。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就是:“君子不器。”也就是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只具有单一的技能。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历史课堂剧,在观看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一历史剧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历史剧:旁白(学生1):“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才能都不相同,孔子用什么方法来教育他的学生呢?有一天,公西华陪着孔子闲坐,孔子的学生子路匆匆忙忙地走进来。”子路(学生2)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向您求教。当我听到一个很好的主意时,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呢?”孔子(学生3)说:“你有父亲兄长在,还要和他们商量,你怎么能够马上去做呢!”旁白(学生1):子路走后,不久,孔子的学生冉有来拜见孔子,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冉有(学生4)说:“老师!当我听到一个很好的主意时,是不是应该立即去实行吗?”孔子(学生3)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旁白(学生1):“这下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公西华(学生5):“老师!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不可以马上就行。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同样的问题,您的回答为什么不一样呢?弟子想请教先生?”孔子(学生3)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勇武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躁的性格。”预计回答:因材施教。教师:孔子之所以能够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提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思想与理论,是孔子积极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结果。(2)教育实践:创办私学、有教无类\n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教师:春秋以前,学在官府。统治者设置的中央国学和地方乡学都设在官府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在官学中受教育的机会。春秋末期,社会出现大变革,新兴的地主阶级、工商业者迫切需要学习文化。私人办学应运而生。孔子就是当时最杰出的创办私学者之一。(出示材料)孔子部分学生家境情况表孔子学生孟懿子南宫敬叔颜回子路原宪冉雍家境贵族贵族“居陋巷”“衣敝韫袍”“家贫,蓬户瓮牖”“贱人之子”教师:孔子招收的学生的家庭出身有什么特点呢?预计回答:孔子的学生中,有贵族,也有许多家境贫寒的人。教师:孔子在民间办学,教授的对象与“官学”不同,各个阶层的子弟,凡有教育需求的,都给以教育。这就是“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对社会有什么积极影响?预计回答:使很多家境不好的人也能有机会读书学习;有益于知识的传播与培养人才。教师: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对象,客观上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教师:由于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很多人读了《论语》后,获益匪浅。(出示材料)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福井谦一说:“我在初中一二年级时学过中国的《论语》,此后在很长时间里,《论语》成了我随时要翻阅的几本书之一,每次看,都能给我一些新的启发。我想,任何优秀的古典著作都具有《论语》那样的广博性与永久不衰的魅力。”教师:读完这段材料,你有何感想?预计回答:日本人都喜欢读《论语》,我们自己若不重视对《论语》学习,真是太说不过去了;孔子对人类文明有很大的贡献。教师:孔子的思想与学说,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世界的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继承、发展孔子思想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课前调查中,胡静华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孔子的一生怎么会这么辉煌?他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让人终生受益的道理?”(出示一系列图片并讲解).图片:①《孔子画像》②《孔子参见老子图》③《学琴师襄图》④《杏坛讲学图》⑤《孔子周游列国图》⑥《孔子周游列国地图图示》⑦《杏坛礼乐》⑧《治任别归图》⑨《孔子墓》结合图片中的信息进行思考,孔子从平凡走向伟大的因素有哪些?预计回答:孔子爱好学习,知行合一,不怕挫折,意志坚强,等等。教师:《中庸》中有一段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就是孔子一生的生动写照。他的一生体现出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他能够从平凡走向伟大的重要因素。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像孔子那样去做人、去生活、去努力。布置作业:继续阅读《论语》《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孔子弟子列传》,看看孔子及其弟子讲的哪些话对你的生活、学习与做人有启发与指导作用,并将感想随时记在历史笔记本上。\n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张汉林点评】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就是为了运用各种工具,解剖历史这具尸体,使我们看清它的五脏六腑?非也!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果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除了学会历史地分析外,恐怕还要知道如何抽象地继承。在本课例“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这一环节,历史的分析有二:其一,孔子提出“仁”的学说的时代背景。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历史背景进行思考,孔子为什么要提出‘仁’的学说呢?”其二,孔子“仁”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孔子“问人,不问马”的故事,反映出“仁者爱人”的实质;通过提出问题:“孔子认为要实现“仁”,作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呢?”反映“仁”的学说主要是为了限制统治者的苛政这一时代特色。综合二者,使学生认识到,“仁”的学说是在春秋末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的背景下,孔子提出的一种关爱人类生命的学说,它主要是为了限制统治者的苛政。认识至此,对“仁”的学说的历史评价已然隐含其中。这些都属于历史的分析: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认识。、当然,孔子“仁”的学说同样也有历史局限,“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孔子一生追求“克己复礼”,他主张的“爱”是有差别的“爱”。这同样是“历史的真实”。一个是主张等级有序,一个是关爱人类生命。一颗种子,却能结出两种不同的花朵。从历史上看,历代统治者就是继承、夸大甚至扭曲孔子学说中等级有序的成分,从而为专制统治寻求理论基础。我们现代人怎么办?这就需要抽象地继承,我们继承的是“仁者爱人”而非“爱有差等”,继承的是关爱整个人类而非仅仅关爱“春秋末时期的人们”。有鉴于此,教师作出如下概括与抽象的继承:其一,教师接过学生话语,顺势引申:“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体现了他对春秋末期人民群众苦难生活的深切关怀。这种现实关怀的精神,后来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传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笔优秀的精神财富。”其二,学生讨论,自己得出结论。通过对问题“几千年过去了,孔子‘仁’的学说为什么能够超越时空,成为全人类的思想财富呢”的讨论,学生认识到:孔子的学说反映了关怀人类生命的精神,契合了现代人的价值观;孔子提出了做人的准则,这是一个世世代代都值得探讨的话题。历史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历史事物的真相,抽象的继承使我们领悟历史事物的意义。如此这般,历史就永远不会死去。如何形成历史概念——北方民族大融合授课人:北京市西城区民族团结中学/王小琼一、学情分析课前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问题回答情况正确回答错误回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前,我国各民族之间有哪些交往方式战争、少数民族内迁、和亲、联姻、贸易往来、派使臣访问(如张骞通西域)。共12人玄奘前往天竺等。共8人\n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请举出一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前,我国民族冲突的典型事件,并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汉朝与匈奴的战争。看法:匈奴进犯,造成民族不团结,打败匈奴,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及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不应该用武力,应和谈解决,民族之间要友好相处,战争会加深民族之间的仇恨;双方了解不够而导致战争。共14人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五代十国时民族之间发生冲突。看法:以少胜多的战争;这样的事件没有意义。共5人。一人未作回答请举出一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前,我国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件,并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昭君出塞,为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促进了民族融合。秦统一全国,征服百越、南越,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共12人西晋时的少数民族内迁、诸葛亮七擒孟获、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共7人。一人未作回答你对鲜卑族有哪些了解是一个少数民族,游牧为生,建立了北魏,这个民族现在已经没有了。共12人3人回答没有了解;2人回答“食品、服装”;3人回答这个民族成为北魏”你知道北魏孝文帝这位皇帝吗?如果知道,请举出一两件有关他的事迹13人知道。事迹:统一黄河流域;迁都;改革;实行均田制;不信巫,端正社会风俗不知道。共7人通过预习本课,你对哪些问题还不太明白?你想对哪些问题作深入了解不明白: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要改为汉姓?迁都洛阳的原因?两个民族为什么要融合?难道鲜卑族男女老少都要立即学习汉语吗?为什么孝文帝统治要汉化?民族融合的含义想深入了解的:迁都、改变姓氏、民族融合的含义、改革的主要内容、北魏人的小吃。共17人。3人未作回答根据以前所学知识,你是怎样理解民族融合的各民族的人民友好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两个或几个民族之间人民的关系很好,像一家人一样;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流,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不同民族的人团结起来,互帮互助.一起融洽地生活;民族融合就是使一些民族自然地形成一体;统一衣服、钱币、姓氏;民族融合是促进民族和谐的交往方式,可以推动丽个不同文化的共同发展;指各个少数民族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家庭。注:统计的结果均来自学生答案比较集中的部分。据此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从课前调查问卷来看,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前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方式、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件,以及对鲜卑族、北魏孝文帝等问题,能做出正确回答的包括有所了解的有12~1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0%~70%,还有30%~40%的学生,对这些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或一无所知。从学生对“通过预习本课,你对哪些问题还不太明白?你想对哪些问题作深入了解”的回答来看,对于新知识,85%的学生尚有困惑及探究的兴趣点,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孝文帝改革的原因、迁都的原因和民族融合的含义等方面。这些学生由于学习目标明确,必将主动地\n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投人到课堂学习中。15%的学生未作回答,可能是对新知识不感兴趣或者不会进行有效预习,因而上课时可能会有被动表现。从学生对“根据以前所学知识,你是怎样理解民族融合的”的回答来看,学生对民族融合有一定的理解,但还停留在表象上,有些理解还比较片面,未能深入理解民族融合的含义并领悟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根据以上分析,本课学习中学生的兴奋点可能有: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原因、迁都、改汉姓、学说汉话、品尝北魏时的小吃(乳饼)。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孝文帝为什么要推行汉化政策?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并领悟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二、教学过程设计(1、2略)3.影响’教师:我们先从孝文帝改革后北方人民生活习俗上的变化来看。出示图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服饰、北魏帝后礼佛图。提问: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典型服饰?这种服装的流行说明了什么现象?预设答案:汉族。北方少数民族在服饰上逐渐汉化。教师:与此同时,汉族在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中,服饰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出示图片:裤褶服、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南北朝武士复员图。教师:裤褶服本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窄腿裤,传人汉族地区后,演变为肥腿裤。为了行动方便,人们在膝盖处扎上带子,类似于今天的喇叭裤,成为一种时髦的服饰。裤褶服的流行说明了什么现象?预设答案:汉族在服饰上吸收少数民族的特点,民族融合加强。教师:出示图片:胡床。提问:这是什么坐具?它有什么特点?它是哪个民族发明的?为什么?它大量出现在中原地区,说明了什么现象?预设答案:胡床。可以折叠。少数民族。因为它适合游牧生活。说明以汉族为主的中原地区的人们也向少数民族学习,各民族在风俗习惯上逐渐融合。教师: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流行一种美味食物,今天,咱们班有几位同学和家长一起为我们仿制了该食物,下面,请大家一起品尝。提问:味道如何?你吃出来它是用哪些原料制成的吗?预设答案:面粉和牛奶、羊奶、蜂蜜调合烤制而成。教师:乳饼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乳饼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现象?预设答案:以游牧为生的北方少数民族以食肉、喝牛羊奶为主,而北方汉族人喜欢面食,乳饼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饮食习惯上的互相影响。教师:上面这些例子是孝文帝改革后北方人民在生活习俗上互相影响的典型材料,接下来,咱们再从改革后北方人民生产技术上的变化来看。出示图片:采桑图。提问:这是一个在西北地区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墓葬中的壁画,左边那位妇女正在干什么?右边那个男子在干什么?预计回答:妇女在采桑,男子在狩猎。两种生产方式同时在少数民族的墓葬中出现,表明少数民族在生产方式上已发生了变化。教师:咱们再从语言文字上来看。出示文字材料:《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描绘北方草原风光的鲜卑族民歌,却以汉语的形式流传千古,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预设答案\n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以汉语为“正音”(标准语言),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汉语,《敕勒歌》便被译为汉语,保存并流传了下来。教师:《敕勒歌》的流行表明,通过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和汉族在语言上也消除了“隔阂”。师生归纳:服装生活饮食民族融合用具生产:采桑狩猎文化:语言文字教师:在我们今天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已没有鲜卑这个民族了。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消失了,所以,孝文帝这个人以及他所进行的改革不值得肯定。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预设答案:不赞同。因为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应该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应该加以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改革家。教师:鲜卑族是真的消失了吗?你认为鲜卑族哪儿去了呢?预设答案:鲜卑族汇入了更先进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中。所以,孝文帝改革壮大了中华民族,丰富了中华文明。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民族融合有了哪些认识?预设答案: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逐渐融合在一起;互通婚姻、战争、民族迁徙、改革等方式能促进民族融合。师生共同界定概念: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总结: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今天我们学的北方民族大融合只是我们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今天,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互助也成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正如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里所唱,“56个民族,56朵花”,这首歌的歌名就是《爱我中华》。最后,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以此来表达咱们对祖国的热爱吧。(同时出示Flash动画《爱我中华》)【张汉林点评】历史概念的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历史概念教学?本课例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历史概念教学方面,本课例有两个鲜明的特色。其一,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主动构建民族融合的概念。课前,教师围绕民族融合的内涵和外延,从民族交往的方式、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的典型事件、民族融合的概念、鲜卑族、孝文帝改革等方面调查学生的已有知识,了解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缺失点和探究上的兴趣点,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教师围绕学生的模糊点、缺失点和兴趣点,如孝文帝改革的原因、迁都、汉化政策、品尝北魏乳饼、民族融合的含义等等,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对民族融合的较为深人和正确的认识。其二,教师引导学生走过的是一条从具象到抽象,\n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界定历史概念需要抽象思维,而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这就要求教师在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之间搭建桥梁。在本课中,师生从孝文帝改革期间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如生活(服装、饮食、用具)、生产(采桑养蚕)、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提炼出民族融合的内涵——各民旅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从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和鲜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中.提炼出民族融合的意义—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由此,学生得出认识: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构图如下:具象抽象服装用具生活饮食民族融合的表现采桑生产(各民族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诗歌文化民族融合的概念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民族融合的评价鲜卑族与中华(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的关系一种进步现象)授课年级/初一历史思维方法的迁移与运用——从唐三彩看盛唐气象授课人:北京市三帆中学/陈化峰第一环节导入教师:(出示仿唐三彩马,提问)“三彩”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三彩”是指三种基本颜色;“三”是多的意思。教师:这两种说法哪种正确,在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那么,唐三彩在唐代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学生:艺术品;随葬品。教师:唐三彩在唐代主要作为随葬品,它既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生活状况,又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会状况。下面,我们来共同欣赏唐三彩。第二环节对三彩马的探究教师:(出示各式各样的唐三彩照片,提问)在已出土的唐三彩中,哪种动物的造型最多?学生:马。教师:在各种类型的唐三彩中,为何三彩马的数量比较多?(出示唐三彩马俑图片和文字资料)材料一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刘知几材料二马者,兵之用也……出师之要,全资马力。——《资治通鉴》\n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材料三唐朝疆域广阔,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各地设置了驿站,用驿马来传递信息和物资。杨贵妃吃的荔枝,就是用驿马从南方送过来的,正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教师:这些材料反映出马在唐代社会哪些方面非常重要?学生:马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马是一种重要的军事物资。要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控治,离不开马。教师:在唐朝,养一匹马的费用等于养一个六口之家的费用。唐太宗时,官马的数量曾达到70多万匹。唐玄宗的御用马匹就有上万匹。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学生: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教师:唐三彩虽然是陪葬品,但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艺术源于生活,唐三彩马俑的原型是什么呢?教师:(出示三彩马、蒙古马和汗血马图片,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三彩马是更像蒙古马,还是更像汗血马?为什么?学生:汗血马。二者都是体形高大,首颈高昂,等等。教师:(出示三彩马和汗血马图片,提问)汗血马原产于中亚一带。唐三彩马与汗血马形状比较相似,你能从这个现象中推断出什么信息?学生:盛唐时,中国国力强盛,国际威望高,唐朝周边的许多国家和各少数民族争相把他们最好的马匹贡献给唐朝。教师:的确如此。所以说,汗血马是唐朝民族团结和对外友好的具体象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三彩马除具备高度的写实性外,又具有高度的写意性。(出示三彩马和汗血马图片,提问)三彩马与汗血马相比,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学生:脖子更雄壮、臀部更圆润、尾巴很短,显得很精神。教师:这样塑造三彩马的形象,反映出艺术家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学生:充满活力、崇尚力量、无所羁束、积极进取等。教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综上所述,通过唐三彩马俑,我们能看出哪些盛唐气象?学生:经济繁荣;兵强马壮;民族团结;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激昂豪迈,等等。教师:(回顾唐三彩马俑的学习过程)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今天探究三彩马的过程:首先,我们是在宏观上探究唐三彩中马的数量比较多的原因,从政治、经济、交通、军事、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各方面予以阐释。然后,我们在微观上先后分析唐三彩马的写实性和写意性。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对唐三彩胡人俑的解读。第三环节对唐三彩胡人俑的探究教师:(出示大量唐三彩胡人俑图片,提问)从这些胡人俑能判断胡人来自哪些地区吗?学生:波斯、阿拉伯、西域、欧洲、非洲。教师:(出示到中国经商的阿拉伯人俑图片,提问)这些阿拉伯人到中国来的目的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来判断的?学生:经商。从钱袋、干粮袋可以看出来。教师:(出示另一幅阿拉伯人俑图片,提问)请观察阿拉伯人的神态,这种神态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神态自如,充满自信。说明他们在唐代生活得很好,唐代社会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教师:通过唐三彩胡人俑能反映出哪些盛唐气象?学生\n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唐朝人非常自信、宽容,他们不歧视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并能与之友好相处。唐朝经济繁盛,社会开明,吸引着少数民族和外国人来到了中国。唐朝社会海纳百川、恢宏宽广,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教师:(小结)唐三彩色彩绚丽,造型生动,贴近生活,是唐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从唐三彩的各种塑像中,我们可以一窥盛唐的风貌,那种恢宏博大、兼容并蓄、开放进取的时代精神,这些,至今还令我们感动,当然也值得我们深思。【张汉林点评】历史思维能力贵在迁移运用。在一个新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自己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移植过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才叫“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本课例的主体部分是两个:马俑和胡人俑。在马俑部分,师生首先在宏观上探究三彩马数量众多的原因,说明马在唐朝的交通、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用途广泛,挖掘出众多有效信息。然后,师生通过对具体的三彩马形象的观察和内涵的挖掘,从微观上分析三彩马的写实性和写意性。从写实性来讲,三彩马原型主要出自中亚地区的汗血马,反映出唐朝民族交往和对外交往频繁;从写意性来讲,三彩马比汗血马更为雄壮和圆润,反映出唐代社会崇尚力量、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在这个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马俑的过程环环相扣,方法科学,逻辑性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同属唐三彩,马俑和胡人俑的解读方法和过程十分类似。因此,教师别出心裁,将马俑部分的探究过程作为一个良好的探究范例,让学生自己运用在马俑探究过程中习得的探究方法,从宏观、微观(写实、写意)等方面进行探究。而实践也证明,只要给学生以迁移运用的机会,就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教育效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