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案编写与使用的一点体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历史学案编写与使用的一点体会

初中历史学案编写与使用的一点体会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打造高效课堂,我校历史教学进行了以学案导学为载体的有效的课堂模式的探索,下面谈谈我们在学案编写和使用中的一些体会。一、初中历史学案编写要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因为我校学生间的历史知识水平差异比较大,所以教师编写历史学案,可以采取个人编写与集体教研探讨相结合的方式。步骤如下:第一,提前由担任本年级教学任务的骨干教师,根据教研室编写或修改计划与具体分工,执笔编写学案草稿或修改上学年学案。第二,把学案草稿分别发给历史教研组成员,要求写出修改意见。第三,全体成员共同对学案草案进行集体探讨,并形成学案草案的修改意见。第四,负责执笔编写学案的教师,按照形成的集体修改意见,对学案进行重新修改和整合,形成定稿。这样集中各骨干教师的智慧,既加强了集体备课,又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案更具实用性。二、初中历史学案的基本结构宜精简,不宜过细过全一般学案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达标反馈”五部分。如果其结构包括九部分,还有“知识结构”“学法指导”“自学质疑”“知识链接”等。使用时,留给学生、教师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第4页共4页\n三、初中历史学案导学从教师角度突出一个“导”字“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它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所以教师在编写和使用学案时,要能体现对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拓展等各环节的学法指导,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方向、创新的空间,不能因为有了学案就把整个教学、学习过程都丢给学生,放任自流。四、历史学案导学从学生角度强调一个“学”字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设计,最终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使用和完成的。教师要注意进行换位思考,即首先想一想假设自己是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是怎样认识这些学习内容的,会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教师哪些指点。然后思考去怎样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思考怎样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发现,去创造;思考如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结果设计成相应的学案,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即“以学生为本”。总之,历史教师的所有工作是围绕学生的“学”展开的。五、初中历史学案导学要注意遵循学案的辅助性原则第4页共4页\n学生上课有了学案,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极端——以学案为中心,以学案代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案的辅助性,从辅助教师“教”的方面讲,教师对一节课的思考和理解,通过这样一个预设方案的形式,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图体现出来,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指导意图,让学案成为教师“导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学案的辅助性,从辅助学生“学”的方面讲,学案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探索和巩固知识,形成个性;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认知主体作用。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料,教师、教材、学案都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只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案,才能体现历史学案的辅助性原则。六、初中历史学案以问题为引领问题探究是历史学案的关键所在,历史学案要以问题为引领,设计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学案的问题引领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指导学生解决难点,突破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七、初中历史学案应当是灵活机动、具有开放性的第4页共4页\n学案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预设方案,教师教学意图的体现,由于学生知识掌握层次、思维方式有较大差异,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与预设情况有出入,所以学案应当是灵活机动的。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能发现许多教师所不能预想到的新问题,也可能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因此,设计学案时应当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找问题,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上面。学生只有借鉴、补充、完善学案,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随着学生历史知识的逐渐丰富,学习方法的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历史脉络的渐趋清晰,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会逐步提高,历史学案的内容也会不断深化。所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历史学案应当是灵活机动的、具有开放性的。总之,历史教师在设计、使用学案时,应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第4页共4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