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文】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6A文】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与指导\n一、改变观念——初中历史和 高中历史的区别重要性:初中历史——副科,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高中历史——高考必考科目,会考\n内容和要求:初中历史:是什么——再现知识——记忆的要求比较高——记记背背高中历史:为什么、怎么样——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科学的方法\n学习方法一、要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预习(一)引言或导语——提纲挈领(形成习惯)插图、表格、史料——帮助对教材的理解。\n(二)关于正文的学习对教材子目进行历史概念和结构要素分析,归纳知识要点。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包括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要素(原因、目的、条件)、内涵要素(历史事件的经过,典章制度、变法改革、会议条约、历史文献、思想文化运动的内容,经济发展、民族关系、国际关系、文化发展的表现)、后果要素(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作用、影响、局限、后果等)。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归纳教材内容,可以有效地把历史知识系统化、要点化;通过对历史概念各要素内容的地位分析,还可有效地把握重点,增强考试的适应性。\n(三)揭示章或节、子目之间的关系,把握章节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章节知识结构。(四)比较辨析,提高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五)归纳问题,提高系统归纳和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n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历史学习公式\n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n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n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n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n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n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n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历史学习公式\n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n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n三、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历史学习公式\n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n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n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n3、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争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n高中历史题目如何做一、选择题审题要三看三思: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备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逻辑关系\n二、材料题解答材料题的基本步骤:1、浏览全题,把握题目主题(留意题目出处和材料出处)2、带着问题读材料3、联系所学知识,列出作答的提纲和要点(答案在材料中、在课本、在课本和课外)\n三、主观题规范表述:1、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2、用学科语言表述\n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1.相似联想记忆法(横向、纵向)很多历史事件其发生、发展的特点极为相似,这种相似是客观事物的某种联系。相似联想记忆法是反映客观事物这种联系的方法。2.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就是要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的字眼,把繁杂的识记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来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浓缩记忆法常有如下几种形式:(1)内容浓缩法2)字头浓缩法(3)数字浓缩法(4)口诀浓缩法(5)歌谣浓缩法\n(1)内容浓缩法是将材料内容的核心进行高度压缩或分解,用最简单、最本质、最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2)字头浓缩法是将句子、短语或词的字头提出并按顺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尤其在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n(3)数字浓缩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高度归纳,将历史知识概括成数字来进行记忆。(4)口诀浓缩法是以整齐押韵的句式概括出所要记忆的内容。如我国封建朝代歌(5)歌谣浓缩法是将需记忆的知识编成歌谣。\n如:“天(津)约增开十口岸,长江南(京)镇(江)和九(江)汉(口);沿海营(口)烟(台)再加汕(头),岛上还有琼(州)台(南)淡(水)。”\n3.图示记忆法\n4.归类记忆法(l)封建君主:秦始皇、汉武帝、魏孝文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康熙帝等;(2)农民领袖:陈胜、吴广、张角、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3)政治家:管仲、商鞅、诸葛亮、魏征、王安石等;(4)科学家:张衡、祖冲之、贾思勰、沈括、郭守敬、徐光启、家应星等;(5)医学家:扁鹊、张仲景、华伦、孙思邈、李时珍等;(6)文学家: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武、辛弃疾、关汉卿、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蒲松龄等。\n祝同学们成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