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浅谈新课改下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论文摘要: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教师观念的改变是前提,主体性教学贯穿教学始终是基本,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是目标。同时主体性教学不仅落实在嘴动、手动上,更要注意思维的创新,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能动、创造性的学习。本文试图结合自身的课改实践来谈谈高中历史课堂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策略。关键词:主体性教学、自主、能动、创造性在应试教育的束缚和传统教学的影响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能力,思维疲劳;心理厌烦,这就产生了严重的课业负担和沉重的心理负担。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是课堂的主体。然而要实施主体性教学就必先对其含义有所了解。一、主体及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的含义:1、对主体的理解:主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涵义。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而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则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相对应、相关联而获得其规定性的,具体来讲就是指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体、社会集体以至整个人类)。2、对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的概念的理解:所谓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策略,是指在我们进行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从事学习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实践活动为主体,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它主要表现为视学生为完整意义的人,把学生放在自主、能动、创造的主体性学习地位。二、历史学科主体性教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构建主义与人本主义两者都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个体。从高中生的心理出发,他们自我表现的意识发展较快,他们具有强烈的独立性和成熟感,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同学、老师的承认。因此,在教学中要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学生视为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全面关心,使他们和谐持续的发展。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也是我们历史教师在新课改中要探寻的问题。三、培养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策略的方法:\n1、教师角色和观点的转变。历史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大致经历了嘴灌(黑板灌)——电脑灌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老师一枝粉笔一张嘴,说的大家哈哈大笑算成功人士;全在黑板上写干瘪的板书加勾书的算有待提高人士。后来科技进步了,电脑代替了粉笔,动画演示代替了历史挂图,电影小片段、小纪录片代替了书本死沉的图片。这些时候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记、背、考。考完后全部忘记了。那么在发挥学生主体性要求下教师要改变哪些观点?首先、确实做到课堂问题多于答案,学生活动时间多于老师讲述时间。课堂上老师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质疑。我们现在很多老师胆子还是小了点,不敢放手,还是教师一张嘴讲到底。一个方面可能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相信,另一方面还是考试的压力,害怕自己有一点没讲的,就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其次、重视问题教学策略。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问题要具有发散性、启迪性、概括性。听到很多课上都有“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无效问题,或者问某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等答案唯一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毫无启迪性。当然也有教师提供一些历史材料,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是否就可凸显“学生主体性”?或者说为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教师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个个问题,以多种方式让学生讨论,几分钟后,学生答出了老师满意的“讨论结果”,这是否就可凸显“学生主体性”?在我看来,教师还是未能充分感悟“学生主体性”和材料解析题的关系。因为材料解析题的材料和问题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学生的答案也是基本固定的。所以问题的设置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又要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要有意留给学生质疑和释疑的空间。再次、教师不要怕“失控”。此“失控”不是说纪律的失控,课堂必须活而不乱。这里是指不要怕知识的失控,怕部分学生问了自己不知道的问题自己失去威信。遇到了自己不会的问题千万不要勉强作答,应该回来查找资料后在做出正确的解释。因为你一旦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一来误导学生,二来学生发现后你就真正的失去了威信。最后、体现课堂主体性不仅是形式上的活跃更主要是思维上的活跃。高中历史教学已经不需要那么多花哨的表演了。高中历史课堂上有些时候不需要开心的大笑、不需要争论的面红耳赤、不需要过多的侃侃而谈;需要的是思维的碰撞、知识点的交融、结构的完善。2、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课前主动预习。老师在进入高中第一周中一定要教会学生用建构主义理论来概括知识框架和结构的方法、历史三要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各自的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法的一般步骤等。这样在每次课前学生预习的时候就能够整合本节的知识,达到梳理教材、突破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的成果;同时为上课预设了一系列的问题,达到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次、课中自我学习。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我的课堂一般设置为: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构和体系,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讨论,老师提出新的问题来突破重难点,用相对开放性试题来小结。再次、课后创造性消化。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在课后必须设计点比较新的问题让学生温习知识、培养兴趣。\n比如上完《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一节后,我就创设了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当今英国你知道多少?”通过一个个小问带动学生去理解女王、首相、内阁及议会的关系。3、以情感为纽带,创设有利于主体性发挥的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贯彻主体性教学策略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它具有动机作用。积极的情感会促使人们去追求、探索、接近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建立以情感为纽带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实现。教师构建合作型的师生关系,要有宽容的态度、要给学生肯定性的评价、要注意个别差异;给后进生注入良性循环的学习和发展机制;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的积极意愿和合理要求,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原创性,尊重和信任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给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民主环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发挥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因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才会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潜能的实现,学生才会热情高涨,主动参与。正如英国学者汤普森说过:学校的历史教学,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就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历史课堂,不在于是否热闹,不在于方法是否新颖,关键在于这节课到底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又学会了什么,这样珍视学生主体性和创见,看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这种课堂应该才是真实的课堂,兴趣的课堂和智慧的课堂。参考书目:《历史新课程标准》、《主体性教学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新世纪教师素养》成都市大弯中学历史组:郭秀芳电话:1334897229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