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三历史学科的复习成效的策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提高高三历史学科的复习成效的策略

提高高三历史学科的复习成效的策略如何提高高三历史学科的复习效果?下面的一些经验或建议,其根源就在我市高三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其智慧就凝聚在我市高三历史教师的实践中。现有的经验表明,一•节效果较好的高三历史复习课,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努力:——能力立意。即不但总体的复习安排应当有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而且应当具体地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每节课都应当以“能力立意”为基本目标,并形成明确的培养路径与方法。——紧扣课程标准与教学指导意见。即备课与教学过程小,有强烈的“课标意识”与“意见意识”,认真研究并具休地落实好课程标准与教学指导意见。——重视六大要素。即在具体的备课与教学中,重视以下要索并努力做扎实:构建脉络体系;讲清基本概念;梳理重要史实;关注现实问题;引入乡土资源;注意讲练结合。%1.能力立意是有效率的高三复习课的重要标志在新课程高考“能力立意”非常清晰的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以能力立意是题中应有之义。问题只是在于,目前我们还缺乏必耍的有效的办法,因而只能在“路径依赖”的无奈中继续着知识立意的复习思路与做法,而能力培养则陷于无序与随机状态。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改变的主体则只能是高三历史教师。没有任何人能代替高三历史教师。当然,理想状态的“能力立意”课,目前还不多见,因而只能是一个努力尝试的过程。但一节课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某些能力,在我市的高三复习课屮则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口前需要做的是,把这些分散的、零星的经验与做法加以总结与交流,为进一步的探索提供一个较好的出发点。具体而言,目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在“能力立意”上作出尝试。第一,确定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所谓“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应当是具有学科特色的、具体的、递进的、可以检测的。实际上,宏观地看,教育部考试屮心对文综考试的四大能力目标早就菲常明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而冃,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说明对每一个能力目标还分出了三个层次。不过平心而论,这样的能力冃标或要求从操作角度看,仍不算是明确的,也是不够具体的,因而在实际的教学屮就很难加以落实与检测。因此,高三历史教师就有必要继续在具有学科特色的、具体的、递进的、可以检测的等操作细节上(或者说是技术层面上)努力,使Z适合学生的学习与训练。这当然是个难题,但我们必须加以尝试。\n以“获取和解读信息”这一能力要求为例,考试说明已将它分为“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与“应用信息”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当然需耍教师通过高三历史教学让学生逐步地形成。单以“获取信息”的能力养成为例,教师当然也可以用把学生扔进“史料Z海”中的办法让学生自动地形成,但这样的做法代价太大,效益也不会高。较为可行的途径还有待探索,但下面两个方法目前就可以尝试。方法Z—是对史料进行精心选择与分类,明确有哪儿类史料一一如文字类、数据类、图表类等,明确各类史料的解读主耍应具备怎样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类史料,教师都应当有意识地在解读方法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逐步具备解读的能力。方法之二是对“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进行分类,如阅读、辨析、比较、推理等,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史料,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应的能力。以文字类史料为例,耍讣学生养成是直接史料还是间接史料、是信史还是伪史的判断习惯,知道不同的史料价值有天壤之别;要让学生不但关注文字表面的意思,述耍重视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因此耍将文字放入历史现场屮。以下史料就是一则很好的训练案例:辛亥年腊月二十六,孙中山向参议院辞职,并咨文参议院:“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请为民国前途熟计,无失当选之人。大局幸甚。”这则史料,虽然是信史,但依然既要指导学生读通文字,述必须指导学生将史料放入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进行解读,否则就会让学生得出孙中山非常信任袁世凯(或是袁世凯善于伪装)的结论,这当然是与事实大和径庭的。下列史料也很有训练价值: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一一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报道这样的史料,不但要指导学生读通文字,首先述必须确认其信度。(实际上,任何史料都必须首先确定其价值——可惜我们的实际教学屮常常忽略了这个环节,甚至是研究性学习时也未能重视这一点)然后还要认同“对史家來说,人物事迹的真实性,价値高于对其行为的道德判断”这一常识,即认同“史rti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历史学科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依据史料而不是依据已在头脑小形成的固定模式来作岀正确的判断——否则,蒋介石虽然是敢死队的队长,但学生可能还是会得出“他是混入革命队伍屮的阶级异已分了”(或是暗藏在革命队伍中的敌人)这一完全违背历史真实的结论。显而易见,上述两段史料的训练,如果是有效的,则可以帮助学生从确认史料的价值、将史料放入具体的历史现场和依据可信史料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n(史由证來,论从史出)等三个方面提高其解读史料的能力。如果在此Z后再配之以适当的延伸训练,相信大部分学生的相关能力是可以得到提升的。再以历史年代的记忆为例,笔者在十多年前执教高中历史吋曾作过专题研究,其中的一个重要坏节就是指导学生以下表为例,对教材涉及的全部历史年代分出层次,在此基础上按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与能力进行识记。当然,这样的方法今天未必完全适用,但其基本原理应当述是有价值的。“历史年代的层次划分与识记要求”例表:类别层次识记要求例证时★了解相关史实,理解其懣义,必须记住475BC1640▲了解相关史实,熟记6181689间•了解相关史实,量力而记7551642总之,能力的具体目标一定要明确,并通过实际的教学与训练加以落实。%1.紧扣课程标准与教学指导意见所谓紧扣标准与意见,首先是指备课时高度重视标准与意见,复习的主体内容按标准与意见来进行,复习的重点也以标准与意见为基本依据。在具体的执教中,还表现为将标准与意见的和关内容作为复习目标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们“胸有成竹”O紧扣标准与意见,更表现为充分理解标准与意见,准确把握其内涵。如“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其对应的课标内容Z—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研读这一课标内容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只是一个案例,当然是重耍案例,学习这一案例的目的是“认识第二次世界人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换言之,让学生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课标内容的重心所在,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这一案例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Z间建立内在的丿力史逻辑联系则是学好这一内容的关键所在,也是通过适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是把布雷顿森林体系当成知识点来教授并让学生掌握意义并不大;而它视为一个重要案例来处理,帮助学生理解美国为什么能建立起由它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才具右“三维目标”所特右的价值。紧扣标准与意见,还表现为适当地整合或开发教材,或是适当的取舍。这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凡是课标或意见不作耍求的,教材虽有具体叙述,高三的历史复习中一般可作淡化处理,或当成案例使用。这种情形较多,教师应当大胆些。不要因为“不放心”而轻易地补充进来。大量补充标准与意见不作要求的历史知识,就教学效果而言,只能是缘木求鱼。另一方面,课标或意见要求的,教材却没有叙述的,教师就应当适当补充。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就是典型一例。现在高三学生使用的版本就没有这个内容,修订后的教\n材才有,但这一内容是标准与意见明确要求掌握的,教师就应当作好补充。不能因为教材没有这块内容而轻易放过。%1.具备五大要素高三历史教学要力求“能力立意”当然是努力冃标,I大I为这是高三历史复习课是否有效的重耍标志z--。但是,一节有效的高三复习课,以下六大要素恐怕也是必不可少的:构建脉络体系;讲清基本概念;梳理重要史实;关注现实问题;引入乡土资源;注意讲练结合。当然,必不可少并非指一节课一定要具备这六大耍素,而是指至少应当具备其中的三、四个要素,而在一个阶段(如一个专题)中,则要力求六大要素俱备。1•构建脉络体系。这是指在进行专题复习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厘清本专题内部的脉络体系;二是注意本专题与相关专题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更为长时段的脉络体系。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为例,既要厘清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专题内的基本脉络;也要将它与“近代小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专题相联系,形成以“屮华民族现代化道路的艰难探索”为主题的基木脉络;还可以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木结构与特点”这一专题和联系,形成以“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型”为主题的基本脉络。经过这样的构建(当然,这个过程应当是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相信学生不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会了然于胸,而且能学会用长时段的眼光来观察与分析历史现象,述能加深对某些特定时期的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如屮国现代化的起步为何如此艰难?2.讲清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木概念对历史学科的重耍性不言而喻。也正I大I为如此,近些年來,高考一直重视对重要的基本概念的考察,从学生方面看,因基本概念的掌握有问题而导致失分的现彖也相当普遍。目前,我市不少老师已非常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并使之成为教学屮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基本内容之一。基本概念的教学首先是必须准确,特别是其内涵与外延。如近代工业/近代民族工业/近代民族资本/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这一组概念,不少老师述常常不能清晰而扼要地讲清;至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重要概念,学术界都至今难以形成共识,不少历史老师就更是难以讲清。但是,在实际的丿力史教学中,高三丿刃史教师无论如何不能冋避这些难题,而是要尽可能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介绍清楚。当然,这是需耍建立在认真的阅读和适当的探讨基础之上的。好在现代化的网络可以为老师提供服务。基本概念的教学还须注意方法论的指导。实际上,不少重要概念的教学绝不是讲清或让学生记住就算完成了,而是应当指导学生理解其内涵与外延,理解其形成的或演变的过程。如科举制、皇帝制、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三民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等。方法论的指导还包括重耍概念组成耍\n素的指导,如时间、地域、人物、内容、评价等。要通过这样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3.梳理重要史实。高考早就明确,基本史实永远是重耍的,永远是重耍的考察内容。这些年來,我市高三历史教师从未放松过基本史实的教学,冃前仍然是这样做的。关键是什么是重要史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随着国家形势的发展变化与史学界学术研究的推进,“重要史实”的界定标准已发生了乜大变化。因此,需要根据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等当下的主流史学研究范式来重新界定,也要根据课标与意见来认真选择。根据这样的标准,一些过去铁定是重耍的史实,现在不一定重要了,过去被忽视的史实现在可能已应当占据重要地位。“五朵金花”就是典型例子。所谓“五朵金花”,指的是建国后前30年间史学界围绕着五人基本理论问题而展开的争鸣,这五个基本理论问题分别指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屮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史学界,以“五朵金花”尤其是农民战争史为主耍研究课题,就是要为中国农民革命的道路提供历史合理性论证;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成为现实的主题,与现代化相关的历史就自然地成为新时代的历史研究主题。如中国史中的一样文化史、家族史、区域史、城市史、移民史、社会生活变迁史;世界史屮的生态环境史、科技史、妇女史、人口与家庭结构史、宗教史、人权史等。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在评价方面有严重争议的历史知识在考试中暂时地处于边缘化地位。因此,在复习屮可以只作一般了解。如红色根据地建设、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川大家族”、建国初的边倒”外交政策、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根据主流史学范式梳理重要史实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教材中的史实进行认识与判断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学会梳理史实而不是只按教师的授课记忆史实可能是同样重要的。这方面当然要根据各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但无论如何,只依靠教师和复习用书来确定重要史实并据此进行识记的方法肯定不是最佳选择。以五四运动为例。五四运动肯定是一个重要史实,教师可以用讲的办法或是让学生看复习参考书的办法帮助学生掌握:背景、原因、过程、意义。但一位老师的做法显然更好一些:先是让学生看相关教材,然后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概括构成五四运动这一重要史实的基本内容:它为什么发生?(背景与原因)它的大致过程如何?(过程与内容)历史学家是如何评价它的?(意义与影响)历史学家们这样的评价有依据吗?(历史逻辑)\n在学生对五四运动有了基木了解后,教师再问了如下这个问题:要掌握五四运动这一史实,要注意哪儿个要素?耍掌握已学过的辛亥革命这一史实呢?这样的过程,既是帮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也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表面上本课的效率可能低一些,但从长远看,应当是较为优化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3.关注现实问题。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说得好,“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现实和历史是相互对应的两扇窗户,关闭了其中任何一扇窗户,彼此的沟通就难以实现。”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这些年的历史高考始终在关注现实问题,有时干脆直接从现实问题切入,更多的时候则表现为是现代问题的投影或折射。因此,无论是从承担起丿力史教育的使命考虑还是从应试出发,高三丿力史复习课要关注现实问题也是历史教师必须时吋坚持的。这方面,不少老师做得比较好。关注现实问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切入角度的选择。角度的选择体现岀教师的智慧,也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能让学生老是说一些“政治正确”的空话,这对学生的精神成长与应试能力提升均没有益处。以当前的世界性金融风暴为例,将美国等国的对策引入课堂是理所当然的,但将学生带向怎样的观察与思考角度,对教师才是真正的考验。比如,有人将美国等国的努力比喻为再造一个布雷顿森林体系。那么,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回顾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知识,包括体系的内容与作用。但或许以下的问题链的解决对思维而言更有价值: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它当时要应对哪些问题?美国为什么能凭借它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那些因素导致这一体系最终解体?二是历史学科特点的坚持。历史学科有自身的逻辑体系与特点,如史由证来,史论结合,论从史岀。因此,它不是政治学科,不是地理学科,当然,它也不能等同于社会学科。事实上,近儿年的高考卷,已强化了丿力史学科的特色而弱化的“综合”这一曾经的追求。因此,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吋,始终应当同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历史的思维进行审视。还是以当下的世界性金融风暴为例,在关注这一现彖时,引入一些政治学科的知识或许是有必要的,但不能丧失“口我”0无论是问题的设计述是学生的思考都应当立足于“史”,坚持论从史出这一基木原则,而不能只是从论到论,没有史实的支撑。上述问题链就是根据这一思路设计的。它可以引导学生将思路回到“史”上来,其思维也努力按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4.引入乡土资源。乡土资源的教学这些年已经被严重地弱化了,进入新课程实验以来,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根本改观。但分省区命题方式的出现,使这种情况在某些省区开始改观。因为,这些省区的命题已开始显现乡土特色。这方面,上海最为突出,山东、广东与江苏等省也开始显现。\n尽管已在上学期的新高三丿力史教学研讨会上吁请老师们关注乡土资源的运用问题,但从目前我市的高三历史教学情况看,依然很少有老师有目的地运用乡土资源。当然,浙江省历史高考趋向或特点的尚不明朗可能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但无论如何,高三历史教学应当重视乡土资源的引入。这至少有两点重要理由。一是高考的特点之一就是“三新”,因此,高三复习一定会引入不少新材料,创设一些新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选取一些乡土资源,至少可以增强历史的宜观性与亲和力,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好事何不乐为而之?事实上,老师们一定发现这一事实:凡是发生在家乡的事,学生更容易感兴趣。如讲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讲宇波的事肯定比讲南通的事更会让学生关注;如是讲嘉兴的民丰纸厂,学生的关心度会更高。二是可以把乡土资源视为典型案例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对学生而言,绝大多数乡土资源既是全新的,又是易感兴趣的,当成案例处理,举一而反三,当然是有效的。如要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当然可以依据教材中的若干知识可以说明,但如引入吴文化、越文化或更早的约7000年前先民所创造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及稍后的良渚文化,效果当会更好。况且我们应当有充分的理由和信,即使浙江省的09丿力史高考地方特色不鲜明,但它一定会逐步地鲜明起来。作为历史教师,即使只是为了应试,也应当有长远的眼光,从现在就开始重视这一问题,逐步地形成开发与运用乡土资源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如果从历史教育的大局而论,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历史,其意义就更不必多言啦。6•注意讲练结合。注意讲练结合历來是高三丿力史教师的传统,目前我市广大高三历史教师依然是这样做的。讲练结合包括课堂上的讲练结合与课后的讲练结合两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除了应当适量这一原则外,还应重视以下几点。试题的来源应当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以近年来的高考题为主的经典题。这类题已经过专家的精心设计,一般拿來即可作为典型题使用,不但让学生熟悉高考试题,更应从中摸索解题的思路。另一种是教师自己根据教学进度编制的试题,它更适合自己的学生,也更适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当然,编制试题要精心,如果粗制滥造,不但起不到训练效果,述会产生课导。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练习应当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换言Z,除了有意识的温故知新试题外,一般应当与教学进度和当下的教学目标相一致,讲什么,练什么,怎么讲,怎么练。练习的能力要求应当明确。口前的实际练习屮,知识口标是较为清晰的,但能力目标并不清晰。甚至是使用了高考题,仍然不明白主要是训练什么能力。这样的训练效果口然大打折扣。练习应当有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主耍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耍。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是有很大差异的,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因此,\n教师应当选择或是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试题来训练学生,而不能过分依赖高复用书。练习应当多样性、可选择性。因为不同的学生存在着巨人的差别,有效的练习应当是适合学生的练习,因此设计出并布置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的试题是理所当然的。过去是这样,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更应如此。要相信学生,他们会选择真正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的练习的。如果做到了上述儿点,不但可以避免题海战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作业的恐惧或抵触情绪,从而使讲练习结合变得高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