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1——5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1——5课

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正确评价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学习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学习过程:【自学导航】1.二月革命:_______年3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推翻了_______________统治。之后,俄国建立了_______________临时政府,它与革命中建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存在,_______________掌握着主要权力。  2.十月革命:_______年___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___________的方针。____月___日晚,列宁秘密来到__________的起义总指挥部——______________,领导起义。____月___日,起义取得胜利。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选为主席。  3.苏维埃政府的措施:苏维埃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______耕种。同德、奥匈帝国议和,退出。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______________迁到____________。  4.三年国内战争:经过年艰苦的国内战争,1920年粉碎了外国的和国内的,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5.十月革命的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国家由此诞生。它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的解放斗争。  【交流讨论】1、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背景?\n2、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性质和历史意义?3、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课堂达标】1、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的标志是()A.巴黎公社的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D.俄罗斯3、二月革命后,俄国社会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大抉择,在这关键时刻,为俄国革命指明方向的重要人物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4、如材料所示,在列宁认识到政策的失误后,随即领导国家实施了()“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D.农业集体化5、俄国二月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A.推翻沙皇专制制度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建立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D.俄国退出一战,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6、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设在(  )A.“阿芙乐尔”号巡洋舰B.斯莫尔尼宫C.《工人之路报》社D.冬宫7、1917~1918年在俄国不存在的政权是(  )A.工兵代表苏维埃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人民委员会D.沙皇专制统治8、俄国十月革命得以胜利的最主要条件是(  )A.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强B.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C.沙皇君主制度的落后D.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沙皇俄国的削弱9、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②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③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④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10、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是在(  )\nA.1917年二月革命后B.1917年前线失败后C.彼得格勒起义之前D.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后11、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  )A.巴黎公社B.苏联C.执行委员会D.人民委员会1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人剥削人制度的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13、对月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A、都发生在一战结束后B、革命的性质相同C、革命对象相同D、二者对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14、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5、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这句话中的战争指()A、一战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二月革命D、三年国内战争16、列宁这句话阐明的观点是()A、只要有战争就能引起革命B、战争是革命爆发的必要条件C、一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17、读下图,请回答:(1)图中人物是谁?(2)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他领导下建立了什么政权?(3)他领导的革命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18、毛泽东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试分析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十月革命鼓舞了中国人民寻求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在中国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总之,十月革命给中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19、读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回答问题:\n(1)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扫荡了哪些反动势力?(2)列宁为俄国革命作出了哪些具体贡献?起到了什么作用?(3)你认为列宁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参考答案:(1)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扫荡了沙皇为首的封建势力以及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等反动势力。(2)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发动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领导苏俄进行了三年国内战争,打败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等。列宁对革命的进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3)我们要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忘我工作的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等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认识到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即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学习过程:课前延伸阅读“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子目,思考下列问题,完成填空。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查阅搜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讨论苏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分别采取的什么重大举措?2、想一想:苏俄在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何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认真研读教材,上网查阅搜集有关材料,试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n1、新经济政策: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联的成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初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发展的加盟共和国个数:_______阅读“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子目,思考下列问题。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苏联的一五、二五计划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重点: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斯大林模式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一、「课堂探究1」——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2)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4)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二、「课堂探究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为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n——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中说的是苏联什么事情?(2)毛泽东评价“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的依据是什么?(3)中国也曾出现过“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的事件,它是什么?这件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三、「课堂探究3」——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1)“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2)“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3)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4)这个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5)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课堂达标】1、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不包括()A俄罗斯联邦B外高加索联邦C乌克兰D爱沙尼亚2、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最后达()A7个B11个C15个B22个3、.观察右图,图中镰刀和锤子的象征意义是()A工农联盟B各族人民团结C以布尔什维克核心D社会主义苏联的标志4、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于()A1921—1927年B1922—1927年C1928—1932年D1924—1929年5、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其工业产值居欧洲()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第四位6、“斯大林模式”形成于()A1924年列宁逝世B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D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n7、苏联正式成立于( )A.1921年  B.1922年  C.1925年  D.1927年8、列宁说,“我们原来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导致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帝国主义仇恨苏俄,对其实行经济封锁9、苏联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时的领导人是(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D.戈尔巴乔夫10、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11、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事件是(  )。A.苏联建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1936年通过新宪法12、1936年苏联通过的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民主社会主义国家13、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A、1918年B、1921年C、1922年D、1924年14、苏联建立的时间是( )A、1917年 B、1919年C、1920年D、1922年15、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探索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C、颁布新宪法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6、1922年,在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是( )A、喀秋莎到市场上买土豆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资本C、农民家中没有剩余的粮食D、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17、“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主要有(  )(1)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3)损害了农民的利益(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5)民主与法制健全A、1、3、5 B、1、2、4、5 C、1、2、3、4 D、2、3、4、518、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教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B、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B、 要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19、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1) 十月革命的开始(2)二月革命(3)苏俄迁都(4)苏联成立(5)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6)列宁的逝世A、1、2、3、4、5、6 B、2、1、3、4、5、6C、2、1、5、4、3、6  D、2、1、3、6、4、5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n了解《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知道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促使德国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了解《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认识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性条约。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认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学习重点: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学习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学习过程:第一篇章:走进历史,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项目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的地域巴黎和会  欧洲、西亚、非洲华盛顿会议   东亚、太平洋地区一、巴黎和会1、召开时间:2、操纵者:3、结果:年月,协约国与国签订了《》。从条约的内容可以得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4.《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二、凡尔赛体系概念:年月,协约国与国签订了《》;1919—1920年,又与、、、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称作影响:确立了。维护机构:年月成立了。三、华盛顿会议1、背景:帝国主义在、地区的矛盾尖锐。(矛盾最激烈)2、召开时间:3、操纵国:4、结果: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内容是:该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5、华盛顿会议的影响:确立了。6、通过和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二篇章: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发展的真谛。1、1971年11月1日,格林威治时间1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从此,鲜艳的中国国旗──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11月11日上午10点,当中国代表团成员进入第26届联大会议场时,身穿中山装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成为各国新闻媒体追逐的对象。他潇洒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形容为"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①巴黎和会对中国权益的态度,成为了中国什么运动的导火线?②通过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比你得到什么认识? 2、阅读下面材料:\n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请结合P17最后一段—P18小字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  第三篇章:反思历史,让历史照亮未来。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1月召开的巴黎和会被英、法、美、意大利的“四巨头”所操纵着。会议经过五个月之久的激烈争吵,终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和约还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材料二: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整个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1)《凡尔赛和约》是协约国同哪国之间签订的?(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存在着重大矛盾,说明这一体系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原因。(3)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巩固检测〗1、帝国主义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的真正目的是()A、缔结和约,重建和平B、重新瓜分世界C、处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关系D、建立凡尔赛体系2、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巴黎和会通过的《凡尔赛和约》:一个是没能达到领导战后世界目的美国,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中国3、《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议的是()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实质上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是()A、《九国公约》B、《凡尔赛和约》C、“中日协议”D、《慕尼黑协定》5、一战后建立了世界新秩序,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称为()A维也纳体系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雅尔塔体系D布雷顿森林体系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着许多矛盾,表现为()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②战胜国之间的矛盾③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矛盾④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n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7、在巴黎和会上起主宰作用的是()A英、法、日B英、美、日C英、法、美D法、美、日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召开国际会议,重新确立了他们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新秩序,对这一新秩序建立有直接影响的条约是()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9、在以下条约中,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是()A协约国同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B《凡尔赛和约》C《九国公约》D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的和约10、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哪一条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1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的条约是()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条约④《九国公约》A①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④12、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方的统治?()A欧洲、西亚、非洲B欧洲、非洲、太平洋地区C欧洲、东亚、非洲D欧洲、非洲、远东1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长期维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是()A会议不是平等的,条约也是不平等B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C引起了苏联、中国甚至日本的不满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4、史料应用材料一1919年6月参加巴黎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和约还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材料二: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定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列宁指出:德国的一切殖民地都被这些敌手夺去了。土耳其、波斯和中国都沦为奴隶。结果使世界7/10的居民陷于被奴役的地位。“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巴黎和会是一次什么样的会议?⑵为什么福煦和列宁这么评价《凡尔赛和约》?\n⑶你认为,福煦的预言准确吗?为什么?【⑴弱肉强食的分赃会议。⑵原因巴黎和会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分赃会议,它只是暂时缓解了各国的矛盾,但并没有消除矛盾,反而激起了新的更多的矛盾。⑶准确。从1919年的巴黎和会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刚好是20年。】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一战”后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及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有关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力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学习重点:一是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二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学习难点: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理解及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学习过程:【自学导航】1、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在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时。但是,这一“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的危机。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终于在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2、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3、年,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这一经济危机,宣布实行。4、实行新政的目的,是在。5、新政的中心措施是。6、新政的影响:(在教材上标注答案)【交流讨论】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1、“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指什么?2、“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什么?3、罗斯福“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点能否实现,为什么?【课堂达标】1.一战后,被称为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的是( )A.1918—1923年B.1924—1929年C.1929—1933年D.1933—1939年2.1929—\n1933年带来严重后果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从哪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是( )A.破坏性极强B.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C.延续时间很长D.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4.美国政府为摆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实行了( )A.罗斯福新政B.精兵简政C.法西斯专政D.门户开放5.“……股票交易所里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一天内就有近一千三百万股票被抛售出去,几天内,股票价格持续暴跌……”,以上情景发生在( )A.1929年的华盛顿B.1933年的纽约C.1929年的纽约D.1928年的伦敦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B.国家对工业的整顿C.政府补贴工业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7.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新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其实际目的是( )A.养活失业队伍B.改善美国人民生活环境C.改变美国的自然环境D.提高美国的社会福利待遇8.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B.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稳定发展C.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D.资产阶级国家推行自由共产主义政策9.1933年美国实行“新政”,对“新政”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B.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取得了一定成效10.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经济危机B.改善人民生活状况C.巩固资本主义统治D.为美国索取世界霸权11.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危机B.采取国有化的形式C.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D.兴建公共设施,减少失业队伍12.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B.没有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C.没有满足无产阶级的要求D.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1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发生在(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14.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结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C.恢复了美国的经济                  D.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15.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nA.实行辅导经济军事化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鼓励企业间自由竞争D.建立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资料:】“大萧条”时代的美国在“大萧条”中,整个美国企业破产109371家,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到1932年的34亿美元。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53.8%。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作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标志的钢铁、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衰退更是明显。1933年初,美国前总统柯立芝在死前4天还在哀叹:“举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连一向处世乐观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眼见马里兰银行倒闭时也惊呼道:“不知这座用纸板搭的房子会不会倒塌?”由于工、农、商业的萎缩,到1933年3月,美国完全失业工人达到1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农民的现金收入从每年162美元下降到48美元,约有101.93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分成制农民和雇农。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危机期间,一方面是生产过剩,消费紧缩,导致商品积压;另一方面,普通美国人却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贫困。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由于人们对未来普遍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胡佛总统曾经要求喜剧演员通过给人们以欢笑减轻大家的心理压力,但结果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取笑他的笑话。如: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种棚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被叫做“胡佛毯”。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19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学习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学习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学习过程:【自学导航】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         沉重打击了德国,造成德国工人失业高达         。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         \n,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乘机发展壮大。2、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和         也先后出现了法西斯政权。日本         是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         年,一批军部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失败。【交流讨论】1、结合26页第2段小字回答“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狂热分子”是谁?2、导致德国挑起二战的两个因素是什么?【课堂达标】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A.希特勒上台                 B.意大利法西斯上台C.国会纵火案                 D.轴心国集团形成2.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B.军部少壮派发动兵变C.军部法西斯势力掌权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资料:】纳粹反犹活动及其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中,纳粹德国大量屠杀和迫害犹太人的罪行,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记录之一。希特勒在德国煽起反犹情绪有哪些原因呢?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经济十分困难,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特别是希特勒上台的时候,正是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肆虐之时。而在德国境内从事商业、金融业的犹太人却相当富有。纳粹集团希望能够通过反犹和排犹活动,侵吞犹太人的财产,为德国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提供财源。其次,纳粹分子为了实现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目的,借民族主义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纳粹分子宣传说,犹太人在政治、道德和生理上有先天的缺陷,是德国的民族祸害,提出“应把犹太人驱逐出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迫害犹太人便成为德国的国策。纳粹的反犹宣传和行动,欺骗了德国广大人民群众,不但转移了他们对国内尖锐阶级斗争的视线,而且也驱使不少人甘心为垄断资产阶级争夺霸权的欲望卖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犹也成为纳粹发动侵略、蹂躏别国和其他民族的借口之一,反犹旗号使纳粹得以加强对占领国的控制。可见,反对犹太人是纳粹推行战争政策的重要环节,是由其全球扩张、为垄断资本服务的政策决定的。整个大战期间,纳粹分子究竟杀害了多少犹太人,至今还无法做出较为精确的统计。据希特勒指定负责“最后解决”计划的纳粹官员阿道夫·\n埃希曼估计为600万人。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起诉书上的数字是570万。到战争结束时,波兰的325万犹太人只剩下12万,几乎被消灭殆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