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复习作业
期末复习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11、女性是品质标志。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单位6名职工的月工资收入分别为1900、2170、3175、4180、5185,2300这6个数是<)b5E2RGbCAP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22/22\n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1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A、标志B、指标C、变异D、变量10、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12、变量是可变的<)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15、年龄是<)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四、多项选择题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22/22\n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D、人体身高E、设备台数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数量指标E、变量9、连续变量的数值<)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知识点二:统计调查二、是非题1、一般而言,全面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准确,所以得到普遍应用。2、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3、统计报表一般属于经常性的全面调查。4、统计报表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基础的内部报表。5、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用这种方法。6、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法是抽样调查。7、单一表能容纳较多的标志,因而能把许多单位的资料填列于一张表中,这有利于比较和分析。8、典型调查中典型单位的选取可以不遵循随机原则。9、当调查工程较多时,应采用一览表。22/22\n10、对统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称为普查。11、调查对象是调查工程的承担者。三、单项选择题1、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2、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A、采访法B、直接观察法C、大量观察法D、报告法3、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A、全面调查B、普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4、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主要是指<)A、原始资料B、总体资料C、数字资料D、初次整理过的资料5、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A、调查经费的落实B、调查组织工作C、调查任务和目的的确定D、调查对象的确定6、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7、作为一个调查单位<)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8、<)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A、及时性B、完整性C、连续性D、真实性9、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月31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A、1个月B、1年C、1年零1个月D、2个月10、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A、登记时限B、时点现象的所属时间C、时期现象的所属时间D、以上都对1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普查和抽样调查12、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标准是<)A、调查对象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工作是否经常进行22/22\n13、调查时间是指<)A、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起止的时间C、规定提交资料的时间D、开始进行调查的时间1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A、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单位D、典型单位15、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四、多项选择题1、普查属于<)A、专门调查B、全面调查C、非全面调查D、一次性调查E、经常性调查2、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式有<)A、报告法B、采访法C、大量观察法D、直接观察法E、问答法3、专门调查包括<)A、普查B、抽样调查C、定期报表D、全面报表E、典型调查4、下列社会经济资料的收集,可采用经常性调查方式的有<)A、商品库存量B、职工人数C、工业总产值D、企业固定资产价值E、企业工伤事故情况5、为了解全国乡镇企业情况而进行调查,则每一个乡镇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工程E、标志的承担者6、统计调查<)A、是收集原始资料的工作B、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C、是统计工作中承前启后的阶段D、所取得的资料都是数字资料E、所取得的资料直接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7、抽样调查具有<)等特点A、随机原则B、数量方面的推算C、适用面广D、可靠性高E、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22/22\n8、统计调查工程<)A、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B、是调查的具体内容C、是指标名称D、都表现为具体数值E、是调查单位应承担的调查标志9、统计报表的特点是<)A、自上而下统一布置B、自下而上逐级填报C、按规定的报送时间上报D、按统一的表式和工程填报E、一般属于全面调查知识点三:统计整理二、是非题1、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2、手工汇总中的折叠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一旦出错需从头返工。3、手工汇总中的点线法只能汇总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4、统计表中如果不存在某项数字时,应用符号“—”表示。5、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就是正确划分各组的界限。6、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口组表示。7、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且组限只能是重叠组限表示法。8、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9、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是用图表示。10、统计整理就是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加工处理。11、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是由于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决定的。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A、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组数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5、等距分组适合于<)A、一切变量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22/22\n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6、确定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一般要求<)A、不重叠B、重叠C、不等D、重叠或不重叠7、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A、主词是否分组B、宾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8、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A、上方B、左方C、右方D、均可以9、在统计汇总时,如果只要求计算各组分配的单位数,可采用<)A、过录法B、划记法C、折叠法D、卡片法10、在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不应有数字时,用<)符号表示A、OB、XC、—D、...11、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2、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13、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采用<)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1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p1EanqFDPwA、260B、215C、230D、185四、多项选择题1、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一般包括<)A、资料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统计分析E、编制统计表2、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A、职工按工龄分组B、企业按所有制属性分组C、教师按职称分组D、人口按地区分组E、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职工按工龄分组C、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22/22\nD、企业按年产量分组E、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4、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A、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B、单位数的多少成反比C、单位数的多少无关系D、组数多少成正比E、组数多少成反比5、统计表从内容上看由<)组成。A、总标题B、横行标题C、纵栏标题D、主词E、宾词6、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A、区分现象的类型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D、分析现象的数量变化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分配次数的因素是<)A、组距的大小B、组数的多少C、不同的组限D、变量值的大小E、分组标志的性质8、选择分组标志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统计研究目的或分组目的B、标志能否反映事物本质C、是区分事物数量差别还是性质差别D、现象所处的客观历史条件E、变量是连续变量还是离散变量9、统计资料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的<)A、准确性B、及时性C、完整性D、代表性E、科学性10、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一般有<)A、逐级汇总B、集中汇总C、手工汇总D、电子计算机汇总E、逐级汇总与集中汇总相结合11、广义的统计表从其用途上看包括<)A、调查表B、汇总表C、分析表D、简单分组表E、复合分组表1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是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B、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组来确定C、在开口组中无法计算D、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E、就是组平均数13、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组成。A、总标题B、横行标题C、纵栏标题D、主词E、宾词14、组距式分组仅适合于<)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22/22\nD、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小E、连续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二、是非题1、同一总体中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有关,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2、A、B、C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100%、105%,则这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程度为100%。DXDiTa9E3d3、强度相对指标是又两个不同质的指标对比得到的,其计量单位用复名数表示。4、如果两个变量数列的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的平均数的代表性也一定相同。5、平均差与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6、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前提条件是两个被比较的平均数相等。7、根据组距数列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8、当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时,宜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9、当变量数列的单位数不多或单位数虽多但无明显集中趋势时,则不宜计算众数。10、算术平均数易受极大值影响,而调和平均数易受极小值影响。三、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产值比上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A、150%B、101.9%C、66.7%D、无法计算2、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A、比例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3、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如果各个变量值都扩大3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平均数<)A、不变B、减少了C、扩大3倍D、不能确定4、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A、计算条件不同B、指标意义不同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D、计算结果不同5、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6、某班学生50名,男女生各占一半,该班学生性别成数的方差为<)A、0.25B、0.5C、1D、57、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A、统计平均数B、结构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8、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22/22\nA、零B、最大值C、最小值D、平均值9、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两个邻组的次数相等,则<)A、众数为0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C、众数组的上限就是众数D、众数组各单位变量值的平均数为众数10、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11、在标志变异指标中,能相对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是<)A、平均差B、标准差C、全距D、离散系数12、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资分别为420元和537元,其方差均为80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的代表性<)RTCrpUDGiTA、甲大于乙B、甲等于乙C、甲小于乙D、难以判断13、平均指标中最常用的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位置平均数14、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常用的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15、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这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16、比较相对指标是<)A、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上对比B、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对比C、同一现象的部分与总体的对比D、有联系的不同现象的相互对比17、正确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前提条件是<)A、正确选择对比基础B、严格保持分子、分母的可比性C、相对指标应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D、分子、分母必须同类18、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如果众数组前一组和后一组次数相等,则众数值<)A、偏向上限B、偏向下限C、为零D、等于组中值19、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20、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特例的条件是<)A、各组权数相等B、各组权数不相等C、各组标志值相等D、各组标志值不相等21、各标志值加上<或减去)某一常数后计算的平均数<)A、与原平均数相等B、等于0C、等于原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该常数D、与原平均数无关22/22\n22、平均差与标准差计算公式中的平均数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都可以23、已知总体平均数为15,各标志值平方的平均数为250,则方差为<)A、5B、25C、125D、22524、下列指标中用无名数表示的是<)A、平均数B、全距C、标准差D、离散系数25、已知某局12个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时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全年出生人数B、国民生产总值C、粮食总产量D、商品销售额E、产品合格率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年末人口数B、钢材库存量C、粮食产量D、工业总产值E、经济增长率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货币单位B、劳动量单位C、自然单位D、度量衡单位E、标准实物单位4、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位置的有<)A、计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C、随X的增大而增大D、随X的减少而减少E、与次数多少成反比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A、全员劳动生产率B、工人劳动生产率C、人均国民收入D、平均工资E、居民家庭收入的中位数7、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有<)A、平均数B、全距C、平均差D、标准差E、标准差系数8、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关系表现为<)22/22\nA、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B、相对指标能补充总量指标的不足C、相对指标可表明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D、相对指标要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E、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都是综合指标9、易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10、众数和中位数<)A、都是位置平均数B、都不是平均数C、都受极端值的影响D、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E、都是代表值11、标志变异指标<)A、是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B、可用来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均衡性与协调性C、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的离中趋势E、既反映集中趋势,又反映离中趋势12、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可以是<)A、系数B、倍数C、成数D、百分数E、复名数13、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不可以互换位置的有<)A、计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1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A、人口密度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人口出生率D、人口自然增长率E、男女性别比例知识点五:知识点六:知识点七:相关与回归分析二、是非题1、判断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必须计算相关系数。2、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一定都是随机变量。3、当直线相关系数R=0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4、回归系数b的符号与相关系数r的符号一般相同,但有时也不同。5、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6、回归分析中计算的估计标准误就是因变量的标准差。7、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着的关系值固定的依存关系是相关关系。8、按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不同,相关关系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9、计算相关系数时,应首先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22/22\n10、相关系数是直线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11、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定量分析。1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b大于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三、单项选择题1、相关关系是<)A、现象间客观存在的依存关系B、现象间的一种非确定性的数量关系C、现象间的一种确定性的数量关系D、现象间存在的函数关系2、当自变量x的值增加,因变量y的值也随之增加,两变量之间存在着<)A、曲线相关B、正相关C、负相关D、无相关3、当自变量x的值增加,因变量y的值也随之减少,两变量之间存在着<)A、曲线相关B、正相关C、负相关D、无相关4、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从0到1B、从-1到0C、从-1到1D、无范围限制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比,对变量的性质要求是不同的,回归分析中要求<)A、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B、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C、两个变量都是非随机的D、因变量是给定的,自变量是随机的6、一般来说,当居民收入减少时,居民储蓄存款也会相应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负相关B、正相关C、零相关D曲线相关7、配合回归方程比较合理的方法是<)A、移动平均法B、半数平均法C、散点法D、最小平方法8、价格愈低,商品需求量愈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A、复相关B、不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9、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方法是<)A、作定性分析B、制作相关图C、计算相关系数D、计算回归系数10、配合直线回归方程比较合理的方法是<)A、散点图法B、半数平均法C、移动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11、已知某产品产量与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成本为5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12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5PCzVD7HxAA、Y=12000+38XB、Y=50000+12000XC、Y=38000+12XD、Y=12000+50000X12、相关图又称<)A、散布表B、折线图C、散点图D、曲线图13、工人的出勤率与产品合格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等于0.85,可以断定两者是<)22/22\nA、显著相关B、高度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14、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区别是<)A、前者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后者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并用方程式表示B、前者研究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后者研究变量间的密切程度C、两者都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D、两者都不研究变量间的变动关系15、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A、1B、-1C、+1或-1D、大于-1,小于+116、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中,b表示<)A、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y增加的数量B、自变量x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y平均增加或减少的数量C、自变量x每减少一个单位,因变量y减少的数量D、自变量x每减少一个单位,因变量y增加的数量四、多项选择题1、相关分析<)A、分析对象是相关关系B、分析方法是配合回归方程C、分析方法主要是绘制相关图和计算相关系数D、分析目的是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E、分析目的是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并配合相应的回归方程以便进行推算和预测2、下列现象中存在相关关系的有<)A、职工家庭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支出也相应增长B、产量大幅度增加,单位成本相应下降C、税率一定,纳税额随销售收入增加而增加D、商品价格一定,销售额随销量增加而增加E、农作物收获率随着耕作深度的加深而提高3、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关系是<)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正相关D、负相关E、单相关4、相关系数<)A、是测定两个变量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指标B、是在线形相关条件下测定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C、也能表明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D、其数值大小决定有无必要配合回归方程E、与回归系数密切相关22/22\n5、直线回归方程<)A、建立前提条件是现象之间具有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B、关键在于确定方程中的参数a和bC、表明两个相关变量间的数量变动关系D、可用来根据自变量值推算因变量值,并可进行回归预测E、回归系数b=0时,相关系数r=06、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元)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件/人)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50-0.5X,则<)A、0.5为回归系数B、50为回归直线的起点值C、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0.5元D、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下降0.5元E、表明工人劳动生产率每减少1件/人,单位成本平均提高50元7、相关关系的特点是<)A、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B、现象之间不确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C、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不确定的D、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值是确定的E、现象之间不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8、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为了<)A、说明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B、通过给定自变量数值来估计因变量的可能值C、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D、用两个变量相互推算E、用给定的因变量数值推算自变量的可能值9、在直线回归方程中,两个变量x和y<)A、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B、一个是给定的变量,一个是随机变量C、两个都是随机变量D、两个都是给定的变量E、两个是相关的变量10、在直线回归方程中<)A、在两个变量中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B、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C、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D、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E、要求因变量是随机的,而自变量是给定的11、现象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形式分为<)A、正相关B、负相关C、直线相关22/22\nD、曲线相关E、不相关12、配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须具备下列前提条件<)A、现象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B、现象间的关系是直线关系,这种直线关系可用散点图来表示C、具备一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资料,且能明确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D、两个变量之间不是对等关系E、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是给定的值13、由直线回归方程y=a+bx所推算出来的y值<)A、是一组估计值B、是一组平均值C、是一个等差级数D、可能等于实际值E、与实际值的离差平方和等于0知识点八:抽样估计二、是非题1、由于总体指标是唯一的,所以样本指标也是唯一的。2、抽样误差是抽样法本身所固有的,但可以尽量避免。3、有意选择样本单位所造成的误差不是抽样误差。4、抽样调查不仅存在抽样误差,而且也存在登记误差。5、抽样平均误差实际上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平均数的方差。6、随机原则并不排除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7、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使用抽样推断。8、重复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小于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9、抽样误差的产生是由于破坏了抽样的随机原则而造成的。10、抽样极限误差可能小于、大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11、点估计是用样本的统计量直接估计和代表总体参数。三、单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了解现象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变化趋势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具体的研究C、用样本指标对总体综合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推断估计D、为计划和决策提供详细生动的资料2、从总体中选取样本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可靠性B、随机性C、代表性D、准确性和及时性3、样本指标<)A、都是随机变量B、都不是随机变量C、有些是随机变量有些不是随机变量D、既是随机变量又是非随机变量22/22\n4、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A、登记性误差B、代表性误差C、系统性误差D、抽样误差5、抽样误差是指<)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6、抽样误差<)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B、既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控制C、可以避免,但不可以控制D、不能避免,但可以控制7、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与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相比<)A、前者总是大于后者B、前者总是小于后者C、两者总是相等D、不能确定大小8、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样本<)A、也唯一B、有无数个C、不唯一D、有有限个9、抽样调查中,无法消除的误差是<)A、随机误差B、责任性误差C、登记性误差D、系统性误差10、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中,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1/3,则样本单位数就要扩大到<)A、4倍B、2倍C、3倍D、9倍11、点估计<)A、不考虑抽样误差及可靠程度B、考虑抽样误差及可靠程度C、适用于推断的准确度要求高的情况D、无需考虑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12、相对而言,用样本指标去推断相应的全及指标,点估计的可靠性比区间估计的<)A、高B、低C、基本相同D、时高时低13、区间估计的置信度是指<)A、概率度B、概率保证程度C、抽样允许误差的大小D、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1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抽样所需的样本单位数比不重复抽样<)A、多B、少C、相等D、难以判断四、多项选择题1、从一个全及总体中抽取一系列样本,则<)A、样本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B、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C、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D、样本指标也是随机变量E、样本指标随着样本的不同而不同2、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A、重复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等距抽样D、不重复抽样E、整群抽样22/22\n3、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中都存在的误差是<)A、系统性B、登记性误差C、责任心误差D、技术性误差E、代表性误差4、在总体100个单位中,抽取40个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样本个数40个B、样本容量40个C、是一个大样本D、是一个小样本E、一个样本有40个单位5、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要素是<)A、点估计量B、置信区间C、置信度D、概率E、抽样平均误差6、影响抽样单位数的因素有<)A、被调查标志的变异程度B、允许误差C、概率度D、抽样方法E、抽样的组织方式7、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纯随机抽样D、等距抽样E、类型抽样8、抽样推断中缩小抽样误差的方法有<)A、缩小总体方差B、适当增加抽样数目C、最大限度地增加抽样数目D、改进抽样组织方式E、改重复抽样为不重复抽样9、适合采用抽样推断的有<)A、连续大量生产的某种小件产品的质量检验B、某城市居民生活费支出情况C、具有破坏性与消耗性的产品质量检验D、对全面调查资料进行评价与修正E、食品质量的调查计算题部分: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1、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企业第三季度实际产值<万元)第四季度第四季度计划实际计划完成<%)为上季的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万元)<%)<万元)<%)甲100120140乙150180100.00丙25029096.67合计500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2、现有某市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单位:亿元)22/22\n实际比重计划实际计划完成百<%)分数<%)国内生产总值GDP280031003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10011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011001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650190019503、企业职工的工资资料如下:按月工资分组<元)职工人数<人)各组人数所占比重<%)500以下10010500—60025025600—70030030700—80020020800以上15015合计1000100要求:<1)计算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2)计算标准差<3)计算方差4、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按年龄分组甲企业职工人数<人)乙企业各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25以下120525——353403535——452003545以上10025合计800100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年龄偏高<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按成绩分组<分)学生人数甲班乙班60以下2460——706870——80211780——90161290以上59合计5050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12、某公司所属40个企业资金利润及有关资料如下表:资金利润率<%)企业数企业资金<万元)-5-011900-121012012-161450016-255800合计401510求平均利润率。13、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公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甲公司乙公司百分制组别参考人数<人)五分制组别参考人数60以下41560-701521270-801031622/22\n80-901141390-1009510合计49合计56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用标准差)知识点五:知识点七:相关与回归分析1、下列是七个企业的相关资料:<单位:万元)企业编号1234567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320200400420500320910总产值5206408209009306101120要求:<1)建立以年总产值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为1200万元时,总产值为多少?2、某企业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月份123456产量<千件)22.53544单位成本<元/件)757372686970要求:<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指出产量每增加20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多少元?<2)假设产量为8000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3、某市1994—2003年历年的货币收入和消费支出资料如下:年份货币收入<亿元)消费支出<亿元)1994109199511101996121119971312199814131999141320001615200118162002201720032118要求:<1)判断货币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相关关系的形式<2)建立以货币收入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4、六个地区某种商品的销售量与价格资料如下:地区编号销售量<万件)价格<元/件)127323723471437354696568要求:<1)建立销售量对价格的直线回归方程,并指出单价每下降1元,该商品销售量增加多少?<2)计算该直线方程的估计标准误5、七台同中机床的使用年限与维修费用资料如下:机床编号1234567使用年限<年)2344556维修费用<元)40545264607080要求:<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表明机床的使用年限与维修费用的关系<2)估计当机床使用年限为6年时,维修费用平均为多少?<3)计算估计标准误,对建立的方程进行评价22/22\n6、设某地区居民1995—2000年人均收入销售额资料如下: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人均收入<元)200024003000320035004000销售额<百万元)101115141720要求:<1)判断人均收入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关系形式<2)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3)当人均收入为5000元时,预计销售额为多少?7、某地1998年~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资料如下:<单位:亿元)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固定资产投资额450628805100411651331试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趋势直线,说明直线方程中b的经济意义,并预测200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8、为研究学习时间长短对某门功课学习成绩的影响,现随机抽取10个学生,得到如下资料:学习时数40506065708085859095成绩<分)40606570757580858590<1)问学习时间长短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如何?<2)求出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指出学习时数为100学时时,成绩的平均数。知识点八抽样推断1、某地区种植小麦4000亩,随机抽取200亩进行实割实测,测得结果如下:平均亩产量为300公斤,抽样总体的标准差为6公斤。试在94.45%的概率保证下,估计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的可能范围。jLBHrnAILg3、对某种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样调查,抽取200件检验,发现有6件废品,试在95.45%的概率保证下估计这种产品的合格率。xHAQX74J0X4、为了了解某地区职工家庭的收入情况,随机抽取300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收入水平<元)家庭数2000元以下402000——4000804000——60001206000以上60合计300根据以上资料,在99.73的概率保证下,推算该地区职工家庭平均收入的可能范围。5、某灯泡长对某种灯泡进行抽样检验测定其平均寿命,抽查了50只灯泡,测得平均寿命为3600小时,标准差为10小时。LDAYtRyKfE要求:<1)在68.27%的概率保证下推算这批灯泡的平均寿命。<2)如果要使抽样极限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概率仍为68.27%,应抽取多少只灯泡才能满足要求?6、某制鞋厂生产的一批旅游鞋,按1%的比例进行抽样调查,总共抽查500双,结果如下:耐穿时间<天)双数300以下30300——35070350——400300400——45060450以上40合计500在95.45%的概率保证下,试求:<1)这批旅游鞋的平均耐穿时间的可能范围22/22\n<2)如果耐穿时间在350天以上才算合格,求这批旅游鞋合格率的可能范围。3、某地种植农作物6000亩,按照随机抽样,调查了300亩。调查结果如下:平均亩产量为650公斤,标准差为15公斤,概率为0.9545。Zzz6ZB2Ltk根据上述资料,试求:<1)利用点估计,推算农作物的总产量<2)全部农作物的平均亩产量<3)利用区间估计,求这6000亩农作物的总产量的可能范围。7、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1000件产品抽查100件,其中合格品90件,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5分>dvzfvkwMI1<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