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组合问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市场营销组合问题

浅谈市场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市场营销组合是指企业针对目标市场特点,将各种可能的营销策略和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整体优化的营销策略,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这一概念认为,市场营销决策就是从影响市场营销效果的诸多可控变量中寻找一个最佳组合。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一场以经济全球化、产品知识化、消费个性化、信息网络化为特征的新的市场角逐已经拉开了帷幕,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商品供大于求的现象极为普遍,销售的困难和竞争的压力使中国企业不得不去了解市场营销组合理论的发展,以寻求企业摆脱困境。    一、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4P理论1960年,密歇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JeromeMcCarthy)在其著作《基础营销学》一书中提出了以企业为核心的4P组合理论,具体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四个要素。第一次将企业的营销要素归结为这四个基本营销策略的组合,成为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基础。其它如6P、1OP、11P等等只是营销项目的扩展。20世纪70年代,科特勒在强调“大营销”的时候,又提出了三个“P”,即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政治权力(politicspower)和人(people)。后来科特勒又提出了战略营销计划过程必须先于战术性营销组合的制定。战略营销计划过程也是一个4P过程:探查(probing)、划分(partitioning)、优先(prioritizing)和定位(positioning)。4P理论用科特勒的话说就是“如果公司生产出适当的产品,定出适当的价格,利用适当的分销渠道,并辅之以适当的促销活动,那么该公司就会获得成功”。但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本身应该在企业营销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4P营销组合理论更多地站在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应该怎么做,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特别是营销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营销组合理论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二、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4C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罗伯特•劳特伯恩(Robertlauterborn)针对4P提出了4C营销新理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4C\n理论包括顾客需求与欲望(customerneedsandwants),消费者的支付能力(costtOthecustomer)、方便消费者(convenience)、与消费者沟通(communication)四个要素。4C理论的重点是由生产者转向消费者,强调依据顾客的需求、欲望和支付能力来组织生产和销售,并强调一切为了消费者,方便消费者,同时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以便随时改进。总的来说,4C是4P的转化和发展。但其被动适应顾客需求的色彩较浓,企业需要从更高层次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主动性关系。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不仅应看到顾客的需求,还应更多地注意到竞争对手、潜在的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多种因素,冷静分析自身优劣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三、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4R理论针对4C存在的上述问题,近来,美国DonE.Schultz提出了4R营销组合理论。以竞争者为核心的4R理论包括与顾客建立关联(relevancy)、提高市场反应速度(reaction)、关系营销(relation)和讲求回报(return)四个要素。这次变革充分注意了关系营销,同时注意了服务方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力争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可以说4R是新世纪营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必将对营销实践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1.与顾客建立关联: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把顾客与企业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顾客流失的可能性。2.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在今天的相互影响的市场中,对经营者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在于如何控制、制定和实施计划,而在于如何站在顾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顾客的希望、渴望和需求,并及时答复和迅速作出反应,满足顾客的需求。当代先进企业已从过去的推测性商业模式,转移成高度反应需求的商业模式。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要满足顾客的需求,建立关联关系,企业必须把网络作为快速反应的重要手段和工具。3.关系营销:把企业与顾客之间由原来的交换关系变成了现在的依赖关系,把与竞争对手的你死我活的关系变成了现在的协同合作的关系。企业发展关系营销要掌握的原则是:必须优先与创造企业75%-80%利润的20%-30%的那部分重要的顾客建立牢固关系。否则把大部分的营销费用花在那只创造公司20%利润的80%的顾客身上,不但效率低,而且是一种浪费。\n4.讲求回报:对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的能力。一方面,追求回报是营销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回报是维持市场关系的必要条件。企业要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价值,但不能做“仆人”。因此,营销目标必须注重产出,注重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回报。一切营销活动都必须以为顾客及股东创造价值为目的。4R与4C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非常强调顾客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但4R同任何理论一样,也有其不足和缺陷。如与顾客建立关联、关系,要有一定的实力基础或某些特殊条件,并不是任何企业可以轻易做得到的。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新型的服务理念,基于此,有些营销学者又提出了新的营销组合理论。四、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4V理论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4V理论包括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和共鸣(vibration)四个要素。1.差异化:所谓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良好形象。2.功能化:是指根据消费者消费要求的不同,提供不同功能的系列化产品供给,增加一些功能就变成豪华奢侈品或高档消费品,减掉一些功能就变成中、低档消费品。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习惯与承受能力选择其具有相应功能的产品。3.附加价值化:是指从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分析,围绕产品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C+V+M在价值构成中的比重将逐步下降,而高技术附加价值、品牌(名品、名人、名企)或企业文化附加价值与营销附加价值在价值构成中的比重却显著而且将进一步上升。目前,在世界顶尖企业之间的产品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核心产品与形式产品,竞争优势已明显地保持在产品的第三个层次——附加产品,即更强调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因而,当代营销新理念的重心在“附加价值化”。4.共鸣:是指企业持续占领市场并保持竞争力的价值创新给消费者或顾客带来的“价值最大化”,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企业的“利润极大化”\n强调的是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消费者所珍视的价值联系起来,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价值创新使其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只有实现企业经营活动中各个构成要素的价值创新,才能最终实现消费者的“效用价值最大化”,而当消费者能稳定地得到这种“价值最大化”的满足之后,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该企业的终身顾客,从而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了共鸣。差异化体现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创新及独特性,功能化和附加价值化体现了企业所具有的渗透性与扩展性,共鸣要素的运用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终身顾客,这些都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4P理论的核心是企业,4C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4R理论的核心是竞争者,而4V的目的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P、4C、4R、4V四者之间不是取代关系而是完善、发展的关系。4P是一个基础框架,4P所提出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组合,是任何企业的营销活动都无法回避的。当然4C、4R、4V也是很有价值的理论和思路,因而,这三种理论也具有适用性和借鉴性。4C、4R、4V都不能取代4P,而是对4P在新形势下的创新与发展,不可把四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所以,在了解、学习和掌握了新世纪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发展的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把四者结合起来指导营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4P,4C,4R的详解企业的营销工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先进的营销理念将提出企业的市场业绩。从营销组合策略的角度讲,市场营销理念经理4Ps-4Cs-4Rs三个阶段。㈠经典4Ps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营销策略自20世纪50年代末由JeromeMcCarthy提出以来,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营销经理们奉为营销理论中的经典。而且,如何在4Ps理论指导下实现营销组合,实际上也是公司市场营销的基本运营方法。4P指代的是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地点,即分销,或曰渠道)和Promotion(促销)四个英文单词。这一理论认为,如果一个营销组合中包括合适的产品,合适的价格,合适的分销策略,和合适的促销策略,那么这将是一个成功的营销组合,企业的营销目标也可以藉以实现。\n但是简洁也常常意味着有所遗漏。这就像一件考究的中式长袍,谁都能穿,但不是谁穿着都合身。如同一位欧洲学者/咨询顾问所言,"营销组合的4Ps模型被广泛接受的原因,恐怕并非由于其普适性,而在于它是一个优美的理论。㈡4C:4P的挑战者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4Ps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到80年代,美国劳特朋针对4P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Cs营销理论:4C分别指代Customer(顾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1.Customer(顾客)主要指顾客的需求企业必须首先了解和研究顾客,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提供产品。同时,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客户价值(CustomerValue)。2.Cost(成本)不单是企业的生产成本,或者说4P中的Price(价格)它还包括顾客的购买成本,同时也意味着产品定价的理想情况,应该是既低于顾客的心理价格,亦能够让企业有所盈利。此外,这中间的顾客购买成本不仅包括其货币支出,还包括其为此耗费的时间,体力和精力消耗,以及购买风险。3.Convenience(便利),即所谓为顾客提供最大的购物和使用便利4C理论强调企业在制订分销策略时,要更多的考虑顾客的方便,而不是企业自己方便。要通过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来让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便利。便利是客户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Communication(沟通)则被用以取代4P中对应的Promotion(促销)4C认为,企业应通过同顾客进行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型企业/顾客关系。这不再是企业单向的促销和劝导顾客,而是在双方的沟通中找到能同时实现各自目标的通途。4Cs理论也留有遗憾。总起来看,4Cs营销理论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h相比,4Cs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从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4Cs依然存在以下不足:①4Cs是顾客导向,而市场经济要求的是竞争导向,中国的企业营销也已经转向了市场竞争导向阶段。顾客导向与市场竞争导向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看到的是新的顾客需求;后者不仅看到了需求,还更多地注意到了竞争对手,冷静分析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竞争中求发展。\n②4Cs理论虽然已融入营销策略和行为中,但企业营销又会在新的层次上同一化。不同企业至多是个程度的差距问题,并不能形成营销个性或营销特色,不能形成营销优势,保证企业顾客份额的稳定性、积累性和发展性。③4Cs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顾客需求有个合理性问题。顾客总是希望质量好,价格低,特别是在价格上要求是无界限的。只看到满足顾客需求的一面,企业必然付出更大的成本,久而久之,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从长远看,企业经营要遵循双赢的原则,这是4Cs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④4Cs仍然没有体现既赢得客户,又长期地拥有客户的关系营销思想。没有解决满足顾客需求的操作性问题,如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快速反应等。⑤4Cs总体上虽是4Ps的转化和发展,但被动适应顾客需求的色彩较浓。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从更高层次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主动性关系,如互动关系、双赢关系、关联关系等。㈢4R:营销理论的最新进展针对上述问题,近来,美国Don.E.Schuhz提出了4Rs(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新理论,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营销四要素:1.与顾客建立关联在竞争性市场中,顾客具有动态性。顾客忠诚度是变化的,他们会转移到其他企业。要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赢得长期而稳定的市场,重要的营销策略是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在业务、需求等方面与顾客建立关联,形成一种互助、互求、互需的关系。2.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在今天相互影响的市场中,对经营者来说最现实的问题不在于如何控制、制定和实施计划,而在于如何站在顾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顾客的希望、渴望和需求,并及时答复和迅速做出反应,满足顾客的需求。3.关系营销越来越重要在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市场的关键已转变为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关系,从交易变成责任,从顾客变成用户,从管理营销组合变成管理和顾客的互动关系。\n沟通是建立关系的重要手段。从经典的AIDA模型:"注意一兴趣一渴望一行动"来看,营销沟通基本上可完成前三个步骤,而且平均每次和顾客接触的花费很低。4.回报是营销的源泉对企业来说,市场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其为企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的能力。4Rs理论有四大优势:①4Rs营销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以竞争为导向,在新的层次上概括了营销的新框架。4Rs根据市场不断成熟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着眼于企业与顾客互动与双赢。②4Rs体现并落实了关系营销的思想。通过关联、关系和反应,提出了如何建立关系、长期拥有客户、保证长期利益的具体操作方式,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③反应机制为互动与双赢、建立关联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延伸和升华了便利性。④"回报"兼容了成本和双赢两方面的内容。追求回报,企业必然实施低成本战略,充分考虑顾客愿意付出的成本,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的顾客份额,形成规模效益。这样,企业为顾客提供价值和追求回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客观上达到的是一种双赢的效果。当然,4Rs同任何理论一样,也有其不足和缺陷。如与顾客建立关联、关系,需要实力基础或某些特殊条件,并不是任何企业可以轻易做到的。但不管怎样,4Rs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是经营者和营销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的。4Ps、4Cs、4Rs三者是什么关系呢?不是取代关系而是完善、发展的关系。由于企业层次不同,情况千差万别,市场、企业营销还处于发展之中,所以至少在一个时期内,4Ps还是营销的一个基础框架,4Cs也是很有价值的理论和思路。因而,两种理论仍具有适用性和可借鉴性。4Rs不是取代4Ps、4Cs,而是在4Ps、4Cs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所以不可把三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在了解体现了新世纪市场营销的新发展的4Rs理论的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把三者结合起来指导营销实践,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n一、第一代营销模式:短缺经济时代的“4P”营销组合论“4P”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手段(Promotion)为代表的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四要素组合的总称。从全球来看,这一营销观(严格地说是产品推销观)产生于19世纪后期,盛行于20世纪初叶。准确地说,“4P”存续于187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期间,世界处于短缺经济时代,而且是严重的以数量为核心的包含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三重性短缺,由于数量上的供不应求,因而是一种典型的卖方市场。微观企业只要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此时的企业是生产型企业,其宗旨是“卖能生产的东西”。“4P”营销观由于是适应短缺经济时代而形成的,因此其营销在微观企业中只作为非常一般的功能,人们不会也不可能对营销给予更多的关注。人们更多的是关心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价格。如图1所示,A、B、C、D是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他们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但是企业只生产并提供产品W,而且W也因供不应求可完全脱销,并给企业带来较丰厚的利润。消费者虽有差异但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不选择W,只能等待或选择其他替代品。企业在给不同的消费者供应同种产品时,价格也没有明显差异,几乎是用同一价格针对不同的消费者;企业也很少供货上门,而是大量兴办本企业的固定办事处或批零点(计划经济国家企业则依赖国营的“三级批发加零售渠道与网络”来配置),多数消费者主动上门提货,甚至于上门排队与等待,真正意义上的促销及其渠道与方式十分缺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部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市场出现局部供大于求,企业竞争开始加剧,古老的“以产定销”开始在局部出现“以产促销”。即随着三重性短缺向二重性短缺转变,产品在数量(总量)上达到了或接近均衡态,但质量性与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低价位高质量的产品以及短线产品供不应求,地域物流分配结构仍然不合理。尽管如此,但微观企业的以生产为中心的“4P”营销组合观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我国情况分析,1979年以前的新、旧中国基本上属于一种典型的亚诺什•科尔内短缺经济——资源约束式短缺经济,其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典型的三重性短缺。因此,1979年前的中国营销观也属于“4P”\n营销观,只是新中国更注重计划配置,而忽视或消除市场营销观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取向日趋明显,市场营销观念也日益增强。但是在整个20世纪80代与90年代,中国企业的营销现既具有“4P”的特性,又赋予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内涵,即在“4P”营销观的基础上,加上了“权力(Power)与关系(Publicrelation)”营销,变成了“6P”营销,甚至于走向极端,打出了“公共关系是第一生产力”、“权力是第一生产力”的营销旗号,把“6P”事实上地变成了只见权力与关系的“2P”,使营销走入了歧途。权钱交易、“官倒”、“商倒”、地方保护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盛行,整个市场秩序为权力与关系“2P”所扰乱。在历史长河中,“4P”或“6P”在整个短缺经济时代仍有其存在的价值。随着短缺经济时代向过剩经济时代(或微利时代)的转变,“4P”或“6P”也已经为其他新型营销观所取代。二、第二代营销模式:饱和经济时代的“4C”营销组合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工业黄金时代的到来,世界开始由短缺经济时代进入到过剩经济时代。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买方市场取代卖方市场。企业开始把顾客的需要作为企业活动的轴心和企业计划的出发点,世界进入到“需求中心论”时代。企业营销的目标和重点定位于消费者所需要又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产品。在此背景下,以舒尔茨教授为首的营销学者从顾客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营销观念与理论,即“4C”组合理论,包括Customer(顾客的需求和期望)、Cost(顾客的费用)、Convenience(顾客购买的方便性)以及Communication(顾客与企业的沟通)。如图2所示,“4C”包括以下具体内涵:第一,忘掉产品,记住顾客的需求与期望。由于顾客是有着彼此差别的消费需求的群体,因而,A、B、C、D是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其分别有不同的消费需求A’、B’、C’与D’。企业记住顾客的需求与期望表现为从A、B、C、D群体对A’、B’、C’、D’的需求与期望出发,通过对生产或服务要素的有效配置提供产品或服务A’、B’、C’与D’。\n第二,忘掉价格,记住成本与顾客的费用。这是一个双向成本的概念,即顾客的交易成本(含消费成本)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成本。企业必须首先考虑消费者或顾客的有效购买力(支付能力),再考虑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价格的确定应在顾客的承受力所锁定的最高限与企业的成本所锁定的最低限之间的区间内。例如,小轿车(桑塔纳2000型,3.0升以下排气量)的定价。假定某企业生产并组装一台该型号的车所花成本计13万元(含流转税),而绝大多数顾客的承受力在20万元水平,如果企业定价助万元,则大多数顾客不会在这一价位上购车。因为顾客的承受力全花在交易费用上,无余力承受使用消费成本。倘若汽车牌照、税、费、驾照费等共计7万元,顾客若购车必须共付出27万元,显然超过了其经济承受力(当然除政府采购与其他集团性消费外)。因此,企业应考虑到20万元交易价的不可行,为顾客着想而将价位定在15万元左右较适合。因为给消费者适当的消费者剩余对企业是有好处的。第三,忘掉地点,记住方便顾客。在饱和经济时代的商战中,争夺顾客已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品质和价格层次上了。品质一般,价格偏高的产品当然不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品质优良、价格适当的产品并不一定就能保持畅销。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不能从心理上和时、空上抓住顾客。而抓住顾客的关键是要方便顾客,包括方便顾客交易与消费。方便顾客交易就要求在交易地点、空间距离与交易手段、交易方式、结算方式、送货上门、服务手册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方便;方便顾客消费就要求在使用操作、服务修理、产品及互补产品配套等方面提供方便。所提供的方便从广义上说就是为顾客提供尽可能多、尽可能优质的服务。第四,忘掉促销,记住与顾客沟通。改变促销时将顾客看成是被动接受者的观念与做法,加强资讯和情感上的沟通。顾客与企业都是平等的主体,而大多数消费者是理智的,也是有感情的。企业与那些主要消费者加强沟通,提供资讯,建立感情,是保持老顾客开拓新顾主的有效手段。美国金百利克拉克公司在推出好奇牌纸尿布时,采用了称之为《人之初》(AtTheBeginning)的印刷品简讯。每三个月一次,将简讯寄发给家中需要使用纸尿布的母亲们。他们利用电脑中小孩的资料,配合这些小孩出生的时间,教育且提醒父母亲,后三个月宝宝发育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虽然简讯中放有产品优惠券,但重点是附在一起的资料和信息,这些资讯体现了企业对年轻的妈妈和宝宝的关心。经过一年的测试,以《人之初》活动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效益被证实。两年后,这项活动推广到全美国,达到每年300万个家庭。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好奇纸尿布的市场占有率稳定增长,击败了其他的纸尿布,成为市场的仅使者。“4C”\n营销现从其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普遍受到企业的关注,此后的整个20世纪50~70年代,许多企业运用“4C”营销理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是“4C”营销理论过于强调顾客的地位,而顾客需求的多变性与个性化发展,导致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工艺流程,不断采购和增加设备,其中的许多设备专属性强,从而使专属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大幅缩小。另外,企业的宗旨是“生产能卖的东西”,在市场制度尚不健全的国家或地区,就极易产生假、冒、伪、劣的恶性竞争以及“造势大于造实”的推销型企业,从而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当然这并不是由“4C”营销理论本身所引发的。三、第三代营销模式:新经济时代的“4V”营销组合论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高科技企业、高技术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营销观念、方式也不断丰富与发展,并形成独具风格的新型理念,笔者称之为第三代营销模式,即“4V”营销组合观。所谓“4V”是指“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共鸣(Vibration)”的营销组合理论。第一,顾客是千差万别的,在个性化时代,这种差异更加显著。管理大师德鲁克在描述企业的定义时曾这样说,企业的宗旨只有一个定义,这就是创造顾客。从表面看,企业向不同的顾客提供的是同一种商品,但实际上,顾客所买的可能是根本不同的东西。同样是买汽车,有的购买的是纯粹的交通工具,有的则更附加了地位、声望这些车外之物;同样是买服装,中老年人注重更多的是冬暖夏凉这些功能,而年轻人则可能把款式和是否流行作为首选内容。顾客对商品看法的差异决定了他是否作为最终消费者。而从生产者来讲,产品是否为顾客所欢迎,最主要的是能否把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让消费者一见钟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有差异才能有市场,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差异化营销正是迎合了这种需要。所谓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良好形象。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差异总是存在的,只是大小强弱不同而已。而差异化营销所追求的“差异”是产品的“不完全替代性”,即在产品功能、质量、服务、营销等方面,本企业为顾客所提供的是部分对手不可替代的。为了形成“\n鹤立鸡群”,差异化营销一般分为产品差异化、市场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3个方面。①产品差异化是指某一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上明显优于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从而形成独自的市场。以冰箱企业为例,海尔集团满足我国居民住房紧张的需要,推出小巧玲珑的小王子冰箱;美菱集团满足一些顾客讲究食品卫生要求,生产出美菱保鲜冰箱;而新飞则以省电节能作为自己为顾客提供服务的第一任务,从而吸引了不同的顾客群。②形象差异化指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CI战略而产生的差异。企业通过强烈的品牌意识、成功的CI战略,借助于媒体的宣传,使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从而对该企业的产品发生偏好名市场差异化是指由产品的销售条件、销售环境等具体的市场操作因素而生成的差异。大体包括销售价格差异、分销渠道差异和售后服务差异。第二,功能弹性化。一个企业的产品在顾客中的定位有三个层次:一是核心功能,它是产品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主要由产品的基本功能构成。如手表是用来计时的,手机是用来移动通话的。二是延伸功能,即功能向纵深方向发展,如手机的贮存功能、与电脑联通上网功能、移动股市行情反映功能,甚至于启动家庭智能电器等功能。它由“单功能一多功能一全功能”的方向向前发展。三是附加功能,如美学功能等。总之,产品的功能越多其所对应的价格也越高(根据功价比原理),反之亦反。功能弹性化是指根据消费者消费要求的不同,提供不同功能的系列化产品供给,增加一些功能就变成豪华奢侈品(或高档品),减掉一些功能就变成中、低档消费品。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习惯与承受能力选择其具有相应功能的产品。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许多企业盲目追求多功能或全功能,造成的功能虚靡使功能缺乏弹性,而导致营销失败就是典型。第三,附加价值化。从当代企业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分析,其价值包括基本价值与附加价值两个组成部分,前者是由生产和销售某产品所付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所决定,即产品价值构成中的“C+V+m”。后者则由技术附加、营销或服务附加和企业文化与品牌附加三部分所构成。从当代发展趋势来分析,围绕产品物耗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活劳动消耗在价值构成中的比重将逐步下降;而高技术附加价值、品牌(含“名品”、“名人”、“名企”\n)或企业文化附加价值与营销附加价值在价值构成中的比重却显著而且将进一步上升。目前,在世界顶尖企业之间的产品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核心产品与形式产品,竞争优势已明显地保持在产品的第三个层次——附加产品,即更强调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因而,当代营销新理念的重心在“附加价值化”。为此应从三个角度入手:①提高技术创新在产品中的附加价值,把高技术含量充分体现在“价值提供”上,从技术创新走向价值创新。②提高创新营销与服务在产品中的附加价值。高附加值产品源于服务创新与营销新理念。许多企业已清楚地认识到,开启市场成功之门的关键就在于顾客满意,而针对于顾客满意的“价值提供”则更强调服务创新。服务创新能力不但是衡量企业能否实现消费者“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衡量企业自身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预警器”。③提高企业文化或品牌在产品中的附加价值。在新世纪,消费者表面上看仍是购买企业产品的使用价值,实质上是购买企业的价值;表面上看是消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实质上是消费企业的文化。因此才有了“海尔产品的价格不是产品价值,而是企业价值以及由此导致的不轻易降价”一说,也因此才出现同样是杂交稻种,袁隆平的杂交稻种即使价值高些,人们也乐意购买的“名人”与“名品”效应。第四,共鸣。共鸣是企业持续占领市场并保持竞争力的价值创新给消费者或顾客所带来的“价值最大化”,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企业的“利润极大化”,强调的是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消费者所珍视的价值联系起来,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价值创新使其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者,“效用最大化”要求企业必须从价值层次的角度为顾客提供具有最大价值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使其能够更多地体验到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价值效用。这里所强调的价值效用,实质上就是消费者追求‘德求满足”的一种期望价值和满意程度,是企业对消费者基于价值层面上的一种“价值提供”,这种“价值提供”构成了价值创新的核心内容。因此,只有实现企业经营活动中各个构成要素的价值创新,才能最终实现消费者的“效用价值最大化”,而当消费者能稳定地得到这种“价值最大化”的满足之后,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该企业的终身顾客,从而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了共鸣。纵观国际市场竞争,在现代产品价格构成中,由“价值提供”所构成的价格愈来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价值提供”\n从更深层次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价值创新的着眼点就是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直接定位于消费者的“价值最大化”,通过强调“尊重顾客”和建立“顾客导向”,为目标市场上的消费者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效用组合,以此实现向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整体价值与顾客整体成本之间的差额部分。顾客整体价值包括顾客从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中所期望得到的全部利益(产品价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顾客整体成本除了货币成本之外还包括非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精神成本等)。顾客让渡价值的实现要求顾客所期望得到的全部利益(顾客整体价值)在价值量上要大于顾客所花费的全部成本(顾客整体成本),即产生整体上的消费者剩余。因为每一顾客在消费产品和服务时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顾客的购买行为是在对成本与利益进行比较和心理评价之后才发生的。因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仅要创造价值,而且更要关注顾客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所倾注的全部成本。只有顾客整体价值达到最大化后,顾客才乐意倾注顾客整体成本的全部;而企业也只有在“价值提供”上达到顾客要求时才能获得顾客整体成本的全部,从而使“利润最大化”,达成供求双方的共鸣。四、“4V”营销组合模式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整体上来分析,“4V”营销组合理念不仅是典型的系统和社会营销论,即它既兼顾社会和消费者的利益,又兼顾资本家、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4V”营销的展开,可以培养和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既可以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判断基准与“4V”营销组合论的关系中得到证明,也可以从我国企业由“顾客导向(CI)”到“顾客满意(CS)”再到“顾客忠诚(CL)”的“3C”实践转变中得到应证。从当前理论界较一致的研究结论来看,核心竞争能力至少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能否拥有创新并以其持续不断的创新(含技术、管理与制度三大创新)形成并维持其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且难于为竞争对手所模仿;②能否以其独特性(或技术或产品或服务的单一面与多面共存等)形成完整的价值增值链与产业链,亦即企业的独特所在所具有的渗透力与扩展性;③能否长期稳定地给顾客进行价值提供,并带给顾客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与超值效用。显然,上述三个条件与“4V”营销组合理论中的四要素完全相关:第一个条件与“4V”中的“差异化”相对应,第二个条件正好与“功能弹性化”和“附加价值化”\n相关,第三个条件正是产生“共鸣”的核心基础。由此可见,“4V”营销组合理论的实践过程也就是培养、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从企业营销的实践来看,要想培育和构造企业强大的核心能力,就必须实施顾客导向战略,即在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都迎合顾客的需求和时尚,亦即“顾客导向”。中国企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在“顾客导向”上,已走过了两个阶段,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①导人CI树形象阶段。相对于计划经济的“国家本位论”意识,这向前迈了一大步,注重企业的自主经营、良好形象了。这大体上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的时段。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尤其是制度创新的滞后、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力,可以说多数企业只顾及了外表的形象即“表象”,内在蕴含之“理念”不到位。人们开始感到,仅仅CI是远远不够的,尽管这其中亦强调了观念层面的“形象”。②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进而开始导入并迅速实践起“CS”(即顾客满意)。这使“顾客导向”的思维进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以“顾客满意度”如何作为评价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标准。应该说,相当一批家电企业跟了上来,它们不但讲CI,进而讲CS,以CS为导向了。由此,企业又向核心能力的本质内涵前进了一步。③1998年底至1999年初,美国著名咨询公司盖洛普关于成功企业“三大法宝”——“顾客忠诚度、员工满意度和品牌”被引入了中国。由此,中国的企业界、管理学界的人们开始获得了新的认识:核心能力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而后者之最高境界,体现在“顾客忠诚度”上,这是更高的标准,它要人们不但讲CI、CS,更进而要讲CL(顾客忠诚)。因此,那些领跑的企业家们,头脑更为清醒地认识到:CL即顾客忠诚度的高低,高忠诚顾客群的大小,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如从品牌视角上看,一个品牌在产品、技术、服务、价格等等方面都属第一,这当然是非常理想的事情,而要永远保持这种“多个第一”的桂冠那是近乎奇迹的事情,其关键看顾客忠诚度如何。这比“顾客满意”更高一等,更上一个档次。尽管目前,我国的多数企业做不到,甚至未曾想过要做到CL,他们多半还正艰难地跋涉在由CI向CS迈进的半山腰上。但我们必须看到CL,并以其为目标。因此,必须划清以CS作制高点同以CL作制高点的界限,立足核心能力提升,沿着顾客导向的路径向真正的制高点上冲刺,否则是没有出路的。当然,这决非说CI、CS不重要,事实上,3C\n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一个以CL而非CS更非CI为主导的核心能力系统。每一个想在市场上获胜的企业都必须以CL为主导,以整个CI一CS-CL这一3C为操作主线,不断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整个战略管理体系的再造与重构,才能真正培育和构造出自己卓越的核心能力体系。而以CL为制高点的营销展开,正是“4V”营销论的核心内涵,可以说“4V”营销论正是达成CL目标的具体途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