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经济、哲学常识错误剖析
经济、哲学常识错误剖析经济常识错误剖析1、认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例题】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而商殆的价值总量。A.越大越大B.越小越大C.越小不变D.越大不变此题容易误选B项。此题正确答案为C项。2、认为纸币的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例题】从1999年10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开始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关于人民币的发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人民币是由国家决定的B.人民币的血值(如10员、2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C.每种而值的人民币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D.每种人民币代表多大的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剖析】此题易误选A、B、C三个选项,而这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然而,每种人民币代表多大的价值(购买力)是国家无法规定也决定不了的。购买力的变化与劳动生产率、供求关系、通货膨胀(通货紧縮)等因素关系密切。此题正确答案为D项。3、把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混同起来【例题】某公司王经理在进货时货款未带足,还差5000元,山于和供货方李经理比较熟悉,便让他把货提走了。第二天,土经理就把5000元交到了李经理处。这5000元行使的是货币的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剖析】此题易误选B项。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货币出现以后,人们买东西,都是用现金购买。但是有时并不具备足够的现金,在商品交换中便iii现了延期付款、赊销等行为,支付手段也就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牛而出现。此时,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为了与流通手段区分开来,这一职能被称作支付手段。此题正确答案为D项。4、对等价交换原则中的“等价“内涵认识不清【例题】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里的”等价交换”A.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B.是指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C.是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D.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剖析】此题易误选C项。供求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价值趋近一致的。这说明价值规律在起作用,价格终究还是市价值决定的。此题止确答案为A项。5、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基础【例题】2000年夏季,我国一些家电生产企业结成“价格联盟”,达成了限制人幅度降价的销售协议。对此,我国政府部门明确指出,此举违反了《价格法》的规定,必须予以纠正。这表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的B.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法制的引导和规范C.降价销售不可能成为金业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手段D.国家干预经济的U的就是要讣企业让利给消费者【剖析】此题易误选A项。A项的说法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因为题干的确指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而非让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手段。这和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计划而非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是不同的。此题正确答案为B项。6、把居民储蒂存款的名义收益和实际收益混同起來【例题】有人认为,国家大幅度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有利丁-搞活企业,但会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你怎么看?【剖析】解此题常见问题在于认为降息会使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减少。如果能分淸名义收益和实际收益这两\n个概念的区别,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通俗的说,名义收益指的是存款能带冋多少数目的利息收入,显然,国家8次降息、开征利息税使居民储蓄存款的名义收益减少了。实际收益指的是存款的利息收入能买到多少商品,或者说是购买力大小。这就要跟物价水平作比饺了。如果降息的幅度没有物价的跌幅快,实际收益并不会减少,其至述有可能增\n加。此题参考答案为:①贷款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增强其活力。②存款利率下调并不一定使存款者的实际收益减少。当利率下调但利率水平仍高于同期物价涨帕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增加。③只有当物价涨幅等于或高于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才不复存在。7、对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的应用不灵活其至颠倒二者关系【例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増氏,家电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A.消费促进生产B.消费决定生产C.生产创造消费D.生产决定消费【剖析】此题易谋选D项或B项。选择D项,没能正确领会题干”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长,家电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城乡居民对家电产品旺盛的消费需求推动了我国家电工业的迅猛发展,体现了消费对牛产的反作用当中的促进作用。选择B项,颠倒牛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夸大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进而误认为消费决定生产。此题正确答案为A项。8、认为借钱消费优于攒钱消费【例题】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被批准了。“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对话说明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剖析】此题易误选A项。实际上,甲借钱买厉和乙攒钱买房这两种消费方式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并不能得出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或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的结论。甲借饯买房固然可以使消费需求提前得到满足,但债务是要还的,牛活压力也是有的。乙攒钱买房消费需求固然不能提前得到满足,但却没有还债的苫恼。应该说,乙攒钱买龙这种中国人传统消费方式还是有相当的代表性的,但是,在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加剧的情况下,如果都倡导乙的消费方式,是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此题止确答案为C项。9、认为扩大内需就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例题】有人认为,扩人内需就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就得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就能扩大内需。你怎么看?【剖析】此题第二、第三两个层次比较好分析一些,第一层次的错误Z处,即认为扩大内需就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容易被忽略,这也是对扩大内需内涵常见的认识谋区。此题参考答案为:①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人内需不仅包括扩人国内消费需求,还包括扩人国内投资需求。②在我国城市商品需求相对饱和的情况卞,我国农村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农民人均收入过低制约了农民的消费需求。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和培育内需十分重要的方面。③扩大内需仅靠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是不够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扩大投资需求和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10、把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措施混同起来【例题】从1998年至今,积极的财政政策已连续实行了四年,累计发行国债5100亿元。这是①解决财政赤字的重要途径②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措施③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④扩大国内需求的重大举措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剖析】此题易误选A项或C项。近年來,有效需求不足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物价持续走低,企业开工不足,市场消费疲软,通货紧缩加剧。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扩建公共工程,扩大国内投资需求,有效抑制通货紧缩,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解此题如必须明确以下两点,否则很难做出止确选择:①扩大内需不仅包括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还包括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也称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n①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不断上涨,投资和消费旺盛,会使经济发展过热,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治理通货膨胀\n不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要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来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易错点剖析——哲学常识1、把经济术语、政治术语和哲学术语混同起來【例题】2002年7月1口,是香港回归五周年纪念口。这五年里,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香港经济保持了高度繁荣和稳定。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说明A.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B.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进行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D.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剖析】此题易误选A、C两项。而事实上,这两项的表述均非题干要求的哲学术语,而是政治术语和经济术语,但由丁各自的表述本身具有准确性,因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与政治术语、经济术语不同的是,哲学术语是对具体问题的哲学反思,具有高度的抽彖性。此题止确答案为D项。2、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混同起来【例题】”人类要不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请从唯物辩证法的允度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剖析】解此题故易错误在于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来评析这一观点,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却不符合答题要求,即“张冠李戴“,用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代替了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我们所学的唯物论,也称辩证唯物论,是结合了辩证法思想的唯物主义,侧重于对”世界是什么“的认识,主要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知识点。我们所学的辩证法,也称唯物辩证法,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辩证法,侧重于对“1山界怎么样“的认识,主要有联系和发展、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矛盾及其特点、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孑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主耍才厉和次要才厉的辩证关系、才厉主要方而和次要方而的辩证关系、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等知识点。此题参考答案为: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才厉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人类乂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②上述观点只看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性,而忽视了人为自然的统一性。3、把哲学道理和哲学原理混同起来【例题】”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一说法依据的哲学原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川C.一切从实际出发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剖析】此题学生容易误选C、D两项,主要原因在于分不淸哲学道理和哲学原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道理,也可以简称哲理,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原理,指的是壯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此题C、D两项”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指出依据哲学原理的限定性,故要排除。B项虽是哲学原理,但不能作为从国情出发的哲学依据。此题正确答案为A项。4、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两个方面表现混同起来【例题】号称”生命登月”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01年8月26日率先在中国取得突破:尽管参与时间最晚,但是我国科学家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完成了所承担的染色体区域测序任务,在参与六国中率先绘制出完成图,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B.止确的意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D.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剖析】此题易误选D项。主要原因在于对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两个方而表现认识上发生偏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n肯定世界的木质是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下,乂承认意识对物质有冃人的能动作川。意识的能动作川首相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止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彖,而且能够止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述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止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爭物的发展。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即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显然,我国科学家参与人类棊因组计划,在六国屮率先绘制出完成图,只能说明意识的能动作川的第一方面的表现。A项说法否认了人脑対客观爭物的反映有止确和错误之分,B项说法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此题正确答案为C项。政治错误剖析一一哲学常识(2)5、认为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例题】尽管技术、经济上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复杂的多,但是我国科学家争分夺秒,迎难而上,腔利完成了染色体区域测序任务,在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中率先绘制出完成图。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不可分割的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亜客观规律性为前提C.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剖析】此题易误选D项。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的规律已经存在并发生作用,不能认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不对分割,故A项说法错误,不选;D项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否认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耍始终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犯了主观唯心主义(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的错误,不选。B项说法虽然止确,但不符合题目本意,不选;此题止确答案为C项。6、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混同起來【例题】“入世“对我国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但总的來说利大于弊。这一结论蕴含的主要哲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B.任何事物都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C.主要孑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把握矛盾的主要方血才能认识事物的性质【剖析】此题易误选C项,主耍原因在于不能区分主要才炳•和次要才厉的辩证关系原理、才厉主要方而和次要方而辩证关系原理,对这两个哲学原理的应用思维模糊。主要才厉和次要才厉是对才质群体之间关系的划分,强调在解决血临的多种矛盾的时候,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把握中心和关键,防上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防止”单打一“。这样才能做好工作。才厉主要方而和次要方而是基于才厉内部的两个侧而之间关系的划分,强调在分析任一具体才质时,要把才厉的两个侧而都能分析到,更要分清和把握主流。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事物。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形势,既要看到对我国有利的一面,又耍看到对我国不利的一血,这是一分为二,分清利弊;利弊权衡,利人于弊,则分清了矛盾的主要方而和次要方面,既然利人于弊,可以说加入世贸组织对屮国来说是-•件好事。因此,应抓住入世的有利机遇,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挑战,争取更大的胜利。此题止确答案为D项。7、把认识的根本任务和认识的根本目的混同起來【例题】随着人类基因密码的测续和顺序的基本完成,基因技术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基因制药、基因克隆、转基因玉米、大豆等转基因牛物将迅速发展。这一事实说明A.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B.科学技术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口然界和社会的存在将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剖析】此题易误选A项。实际上,认识的根木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木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此题正确答案为B项。8、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最亜要来源\n【例题】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凶吋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罹之下做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B.认识止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C.实践是认识的最重耍来源【剖析】此题易谋选D项。从题干”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做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两句话来看,其屮蕴含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两个哲理。题枝”实践是认识的最重要来源”这一说法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仔细琢磨,其言下之意是除了实践,还有其它的认识來源。事实上,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祁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牛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此题正确答案为B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