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第八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导论第八讲

我们这个哲学概论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讲法,讲了希腊,讲了印度,讲了中国,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种比较,一种鉴别。做一个比较和鉴别这样一个观点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这样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大哲学的概念。这个哲学是很大的,通过比较,中国有哲学,印度有哲学,西方同样有哲学。那么几种不同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参照,可以比较,可以鉴别,然后可以形成一种自己的哲学观念。通过这个简单的比较,我们可以通过西方的眼光来看中国,也可以从中国的眼光来看西方,或者从印度的眼光来看中国和西方。究竟哪种看法比较准确呢,我们越是站的高,才越看的远。我们的目的就是这么个意思。比方我们说,西方的哲学是一种理性的哲学,以逻格斯这个概念为中心的一个哲学。那么,西方人用西方的观点来看中国的哲学,那么它就不是一种哲学。往往西方人否定中国有这么一种哲学,而只有一种政治思想,道德伦理思想,谈不上是一种什么哲学。比如说,黑格尔就是一个例子。一直到现在,西方人对中国还存在这样一种顽固的偏见,西方的大学哲学系里是不开中国哲学课的。那么这个偏见也影响了我们中国。在中国大陆还好点,我还可以讲一讲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到了台湾呢,台湾哲学系根本没有中国哲学这么个概念。那么究竟西方人说中国没有哲学,判断这个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理性。中国哲学没有理性,没有逻辑推理,缺乏论证。同样的观点来看印度哲学也一样。印度的哲学和宗教相联系,它是一种宗教的哲学,人生的哲学,也是缺乏一种理性的观点。那么,从中国人的观点来看西方,我们可以说也不是一种哲学。那没有什么用啊。比如说,逻辑分析,语言分析,有些概念里面还做了很多文章,到了现实中没有什么用。这些东西只能在大学里讲一讲,拿到社会去没有什么用。不讲实用,或者说它不能够切合人生。我们这个哲学,对我们人生安生立命,怎么解脱很有帮助。印度哲学,专门讲究理性。人专门只有理性吗?人的特性有哪几种呢?知情意三种。有理智,有理性,同时还有情感嘛。还有意志。孤零零强调理性,就是把情感拿去了。在现代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有一个广大的眼光。这是一种哲学。像印度,专门强调一种情感上的皈依,带有一种宗教性,追求一种个人的解脱,这也是哲学。至于中国,和社会政治带有密切联系,对于道德观点,有道还是无道,天道还是人道,组成一种关注,这也是一种哲学。那么彼此平等的一个地位互相之间产生一种对话,那就可以达到人类精神上的统一。这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n关于理性,理性究竟是什么呢,理性可以细分的。它能分为几种呢?理性是不是只有一种,一种逻辑推理理性呢?实际上,通过研究,现在很多人否认这样一种观点。理性有好几种不同的分法。按照最常分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这是两分的,还有科学理性,人文理性。还有情感,情感也包括在理性的方向里面。中国人最讲究情感的一种理性化,叫做以理治情,用理性和情感达到一种交融的地步。这也是一种理性。那么根据我们讲的三种不同的哲学,理性至少来说,西方的主要是强调逻辑理性,也可以称之为科学理性,着重强调一种外在的,客观的,逻格斯的一种结构体现。那么印度的一种理性,我们讲佛教的时候讲过,佛教是讲究三种东西并重,就是戒,定,慧。作为一个修行者,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戒,就是清规戒律的戒,这个是一定要遵守的。佛教很强调这个,比如说,不吃荤东西,戒荤。还有禅定,坐禅,把身心收缩起来,定起来,不为外物所动。还有一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慧,智慧,就是理性。专门有戒有定,遵守这个清规戒律,遵守禅定这个修行的方法,可是缺乏智慧也不行。可是专门有智慧,但在身心上不严格的持守,不遵守清规戒律,也达不到修行这个目的。印度也讲这个慧,而且它是和戒,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也讲智慧。不过它是一种宗教的智慧,带有宗教色彩的智慧,求解脱的智慧。这也是一种理性。那么中国这个哲学呢,我上次给大家讲过了,先秦,儒墨道法,百家争鸣,它所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政治,伦理的一种合理的秩序。这可以称之为一种人文理性。至少我们可以看出理性具有这么一个特性。各种理性综合,形成一个整体,这才是一个大的哲学观。现在我们回到中国哲学这一部分。概念的了解在西方,理性这个概念是和感性相对立的,感觉的表象,那不是哲学,一定要达到理性的,逻格斯那样一个阶段。所以这个理性和感性是对立的。在印度,理性和非理性也是对立的。中国的哲学,在修行这个方面来说,不强调这个对立。对立是什么东西呢?中国的哲学只是强调一个道,这个道有很多种,天道,地道,人道,还有内圣外王之道,有道无道。这个道,是一个伦理性的概念,在先秦哲学,百家争鸣的时候,互相之间,各派之间争来争去。这个道,它不是一个理性和非理性的对立,也不是理性和感性的对立,而是一个部分和整体的对立。比如说,我是儒家,你是道家,你对道理解偏了,我对道理解全局,大家反过来说,不对,你儒家掌握的道是片面的,我掌握的才是一个整体的道。他总是批评别人理解的是片面的,而认为自己的道的是全面的。往往批评片面的,部分的道,用一个贬义词,一曲之士,你是坐井观天,只看到道的一部分,看不到道的全体。那么,同样讲究对道的理解,究竟哪个理解是正确的呢?判断真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儒家和道家都说,我是继承尧舜的。儒墨都继承尧舜,都把尧舜看成是自己的思想源头,可是他们的思想相反,取舍相反,可是说是对立。他们都说是尧舜那里来的,可是又形成对立,那么让我们来判断,到底谁是真的呢,符合尧舜之道呢?这样争来争去就达到一种百家争鸣。我们上次讲了,有时候,道理是慢慢地清楚,孟子批评墨家,同时批评道家的杨朱,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就说得太大了。那么这是在社会政治价值观的前提下来批判。还有的提到哲学上来批判。这个批判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说,荀子,荀子有一个“解蔽”,他认为其他各家都有弊端,我要解这个蔽,用他所了解的道的全面性来批判各家的片面性。比如说墨子,他只看到事物平等的那一方面,没有看到所有的事物都是差异的。墨子有见于齐而无见于畸。你只看到事物平等的一方面,没有看到不相平等的那一面,既然如此,那就是片面的。还有墨子他强调功利,他反对音乐,反对文化,反对艺术。只要有用的它就是好,在这个有用的东西上面加上很多花哨,那它就是不行的。这是荀子对墨子的训斥。有见于用,而无见于文。所有的文都是在功利性下面加上很多文化的色彩。这也是荀子批评的。至于说庄子,庄子老是强调天道,讲无为,讲自然,庄子是蔽于天。你老是看到天,看不到人,看不到社会,所以这都是道之一隅。道有六个角,八个角,但是他只看到一个角。虽然如此,荀子没有把各家一笔抹杀,他说所有各家,都是有所见,都是持之有物,言之成理。虽然这样,荀子认为,这只是个偏见而已。荀子有篇文章,叫《非十二子》,讲的就是这些。到了战国末期的时候,就出现了学术上的大融合,比如说,各家互相吸收融合,儒家吸收道家,道家也吸收儒家,墨家也被各家吸收。杂家的吕不韦,把各家学者召集起来,写了《吕氏春秋》。那么在学术大融合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中国人一直奉行的为后来学者所继承的“和而不同”的精神。中国后来的政治形成了专制主义,而在文化上却体现了“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的特点。各家之间可以相互并存。中国后来虽然有学派之间相互争斗的情况,但是没有发生战争。比如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宗教战争。儒释道三教是合流的。而在西方是没有的。比如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生了战争,十字军东征进行了很多年。就是在基督教内\n部,新教和旧教之间的百年战争和三十年战争等也打了几百年。这种情况在中国是很少见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呢?难道是中国人就这么宽容就这么好吗?不是的。因为当时每一种学派都反映了历史的某一个方面。历史的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我把它叫做“中国的历史是一个张力结构”,各种势力之间都是相互需要的。不管是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也好,都适应了社会的某一方面的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对它的需要上升了,它就占主要地位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对另一派的需要上升了,另一派就占主要地位了。这就叫做“互争雄长”。大家都知道,战国七雄打了两百多年的仗,最后秦始皇把中国统一了,他是用什么思想统一的呢?当然是法家。用了韩非,用了李斯,这两人都是荀子的学生。荀子是儒家的大师,一个儒家的大师,培养了两个法家的学生,这是很奇怪的。他的两个学生专门研究法家那一套。法家讲实力。讲霸术。讲富国强兵。在战国时候,儒家的那一套不能用。孔子,孟子周游列国,讲的是仁义道德是很好听,但是没人采用。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讲究的是实力。可是秦始皇统一15年以后就灭国了。法家那一套既然很好,为什么立国之后不能继续用呢?马上得天下,但不可以马上治天下。当秦始皇被推翻以后,到了汉朝,刘邦是用什么方法治国的呢?他用的是道家。是黄老道。奉行清净无为,不去干涉。这个方法实行了70年整个国家的经济就恢复了。但是到了汉武帝,它又不适用了。汉武帝采取的是儒家的方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短短几十年间,儒道法三家就有三个起伏。哪个对哪个错呢?依我说,都有点对,但都不完全对。这取决于当时的需要。所以说,天下殊途而同归,有时候归于儒家,有时候归于道家,有时候归于法家。用哲学的术语说,这叫做历史理性的悖论。历史理性的悖论,是历史的合规律性和历史的合目的性的悖论。合规律的不一定合目的,合目的不一定合规律。比如说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杀人无数,长平之战坑杀了四十万人,从统一的角度来说,这对秦来说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做法不合人的目的性。道家的清净无为,是合乎历史的规律,但是它也不完全合乎人的目的。因为它反对人的道德、价值等东西。儒家对于历史的合规律性的东西考虑得比较少。只要做个好人,做个有道德的人,从道德的角度处理事情,他就符合人的目的,但是有些事情却做不通。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也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类总是在这两个矛盾中很难取得平衡。就汉朝来说,汉武帝用儒家的思想来治理天下,是不是完全就是儒家的东西呢?仅用儒家好好先生的思想是行不通的。汉武帝实际上信的是方士之术,他穷兵黩武的做法也不是儒家的东西。所以当时人称他外行仁义而内贪欲。从整体上看,汉朝的治国方略是霸王道杂用之。东汉光武帝建国之后,以柔道治天下,杂用道家和儒家思想。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先秦时期发展出来的各家没有不用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和哲学中间,几乎每家都没有消灭。墨家的侠客思想,在中国一直很流行。还有阴阳家阴阳五行,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人相信。所有的这些东西,都在中国先秦时候打下了基础。尤其是轴心期的文化创造,在中国文化生活中广泛的起到作用,虽然各有消长。这种情况总体看来,和印度的不一样,和西方也不一样。他们是一种取代性的关系。在汉朝的四百多年中,凭借着先秦的文化基础,在世界的历史上建立了一个汉代的帝国,和当时的罗马帝国相媲美的。汉代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所以汉代的学问我们称之为经学。汉代和罗马相比,最大的缺点是:罗马是一个法制社会,而中国的汉代是一个;礼治社会。罗马的法制非常有名,到现在都对西方社会有着很大影响。而汉代是“以礼治天下”。正是因为以礼治天下,所以汉代的四百年形成了一种文化实体,把中国广大的幅员,形成了一个名教社会。实行礼治,由礼治形成的文化叫做礼治的文化,以礼治文化形成的社会的特征是名教,称之为名教社会,以名为教。名教这个词,来自孔子的正名思想。空子曾对他的弟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过去人们曾批评过这种思想,但现在人们看来这是有道理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按照一定的名分来处理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这是儒家一惯的思想。这个思想,按照名分的规定,带有一定的等级性。这就把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灌输进去了,总体思想是一个“理”字。不过,名教往往会产生异化,所以名教最大的问题是,首先名不副实,其次产生虚假。由于历史悖论的发展,到了汉代末年时,发生一个很大的社会危机,所以起义一下就把汉代推翻了。\n汉代被推翻以后,就是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争夺天下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在哲学上就产生了大问题。那么究竟名教的合理性在什么地方?名教的合理性在于自然,真实。自然当时代表的是一种理想,并不简简单单只是自然界的和谐,而是用自然的和谐来规范人类的社会。当时社会讨论名教和自然的问题,这就从经学转入玄学上来了。经学的经典是儒家的五经,玄学的经典是老子庄子和周易。由此提出问题,这二者的宗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一个强调现实,一个着重理想,究竟这二者是同是异?对于这个问题,当时几种可能的选择,第一种,自然是根本,名教是枝节。另外有种反对的意见说,名教是本,自然是末。第三种主张,灭名教而任自然。还有第四种,名教等于自然,自然等于名教。从哲学上来讲,名教称之为“有”,自然称之为“无”。王弼在哲学上形成这么一个主张,以无为贵。主张名教是根本的人是裴頠。那么灭名教而人自然的主张者是嵇康和阮籍。而主张名教等于自然的是郭象,,这就是他的有名的独化论。独化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分,都有自己的本性,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每人都为自己,按照自己的本性,不受外界的扭曲,率性而行。自为而相因。我们这里没能把上述讨论的概念、逻辑推演做详细的分梳。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讨论在中国哲学上又达到了一个高峰,超过了两汉。因为崇尚玄谈,当时一个叫王戎的,因为以“将无同”三字论玄学而受到重用。王弼二十岁而因谈玄而名声大振,而成为中国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由此形成魏晋时期的“魏晋风度”、“名士风流”。正是由于魏晋哲学家的开放、自由的哲学思考,迎来了印度佛教思想,互相之间发生交流,开创了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