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名言哲学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材名言哲学分析

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哲学不是在世界Z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再胃里,但也不在人体Z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己经辩证地思考了”——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3、“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止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4、下列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天地Z变,阴阳Z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水是万物的始基”。5、下列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把物质归结为白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自然界由数H无穷,性质不同的界质元素构成”。6、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心外无物”“我思故我在”“万物皆备于我”“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掩耳盗铃”“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力、我的经验”“万物是我们的表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谢”“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髙?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神创论、宗教、封建迷信、“死生冇命、富贵在天”“理生万物、理在爭先”“神灵天意决定着补•会的变化”“客观思想与绝对耕神是万爭万物的本质”8、“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9、“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徳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一—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白己的粘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2、“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确的价值观是客观规律与人类根本利益的统一。\n13、恩格斯:“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巫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发展观点。14、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15、“田忌赛马”体现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塞翁失马”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刻舟求剑”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是离开运动谈物质;“郑人买履”违背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邯郸学步”违背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拔苗助长”违背规律的客观性,遭受规律的惩罚;“围魏救赵”体现联系的观点。16、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H己的时代、白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7、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髙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18、徳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19、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一一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0、“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1、“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2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23、“仁者心动”“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些观点都属于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24、“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25、“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26、“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属于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n27、“飞矢不动”、“旋岚假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夭而不丿制。复何怪哉?”——该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或不变论)。28、赫拉克里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29、“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30、“大天而思Z,孰与物畜而制Z;从天而颂Z,孰与制夭命而用Z”——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31、鲁迅曾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來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脖子二三尺而已。”——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2、“世界不会满足人,33、“粘神不是万能的,人决心以口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没右粘神是万万不能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反作用。34、“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电來的?是从天上掉下來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止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街道,需要科学來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6、“齐是非”、“是非莫辩”的思想。——这句话强调主观认识不能检验主观认识。任何人的意见都是主观的,所以不能以人的意见来检验是非。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7、“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口的,发现爭物符合我们关于爭物的观念,并产生我们所预期的效果,这就肯定地证明,至此为止,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知觉符合在于我们Z外的现实。”——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冇宜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决定认识。39、“粘通的口的全在于应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4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爭要躬行。”——前两句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后两句体现实践决定认识。心、“真理只冇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n42、“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谋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谋则要求改正,改止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4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Z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44、“古Z善用兵者,因天地Z常,与Z俱行。”——遵循客观规律。45、“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tT世可知也。”——联系观点。4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凡益Z道,与时偕行。”——变化发展的观点。47、“大学Z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止,心止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反映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49、“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口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白己的粘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來的画血。”(恩格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50、“亚里士多徳说,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假如是一只死手,那就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也就无所谓部分。5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2、“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约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止确的。”(列宁)——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53、“合抱Z木,生于毫末;九层Z台,起于累土;千里Z行,始于足下。”''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54、“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赫拉克利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55、老子说:“天下皆知美Z为美,斯恶矣;皆知善Z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和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56、“天下Z至柔,驰骋天下Z至坚。”“知其雄,守其雌。”“知其门,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7、孙武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Z亡地然后存,陷Z死地然后生。”——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n58、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59、“成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0、“毛泽东:一切爭物中包含的孑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爭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61、“没有什么爭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普遍性。62、:“福楼拜: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蠅,没有两只相同的手掌。”——矛盾的特殊性。63、牵牛要牵牛鼻了——抓主要矛盾。64、“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冇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陈献章: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Z机也。一番觉悟,-•番长进。”——要有怀疑和批判精神(辩证否定观)。65、《大学》“苟日新,日日新,乂日新。”《易转》“日新Z谓盛徳。”——追求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66、人法地,地法天,夭法道,道法白然。(老子)——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万物独化”,“物各H生”——孤立的观点看问题。67、“道Z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68、“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爭物只因为白身具有了矛盾,它才会运动。”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69、“世异则爭异,爭异则备变。”——事物是变化发展的。70、“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71、“于•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木家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72、“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73、“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75、“梨虽无主,我心冇主。”——每个人的行为选择都是受其特定价值观支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6、“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儿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n77、“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人的社会地位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不同。78、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屮燃烧。”——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