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国哲学史重点
《中国哲学史》复习提要一、名词概念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讲仁也就是讲自身修养,即是克己,而这正需要礼。通过礼来实践自身的道德。仁与礼相互并存,缺一不可。一个人,遇事是做道德的选择还是做非道德的选择,都是自己给自己下命令的结果,而不是由他人或环境所决定的。复礼、合于礼,就是为他人、为社会尽责。反者道之动;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相反相成、循环往复就意味着“道”的运动。老子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概括为“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依前者,“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这两种含义在老子的思想中均能找到:“道”生养万物的过程即是由无到有、由一到多、由无限到有限的过程,这是朝相反方面的运动。“道”生养万物,但万物最终又复归于“道”,这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弱者道之用;弱者道之用指道用弱的一面来对待自然,换言之就是顺应而不是改变。倡导人生应当收敛、柔弱、谦退、“不敢为天下先”、“为而不争”。\n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论。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思孟“五行”;“五行”思想是先秦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思想之一。“五行”,具体内容是“仁、义、礼、智、圣”。仁、义、礼、智、圣,是人心得之于天道的,或者说是天赋予人、内化于人心之中的。这五种德行内在地和谐化了,就是天道之德。其表现在外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行为,相互和合,就是人道之善。仁、义、礼、智、圣的和合,是形而上之天道;仁、义、礼、智的和合,是形而下之人道。前者是与天道相连的道德心性,属超越层面;后者是与社会礼俗相连的道德实践层面。前者“诚于中”,后者“形于外”。良知良能;良知良能,吾见孟子良是本来固有之善之意。所谓良知,\n即是对道德上的是非善恶的明觉。对于道德上的善恶是非,何者为对,何者为错,是任何一個人,即使是未受教育的人,都能很正确的分辨出来的。放在良知呈现时,便有道德活动的出现,而道德实践的能力,便是良能。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化性起伪;这是荀况提出的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荀子认为普通的人经过圣王的教化,也都可以“化性起伪”,成为和圣王同样的人。王霸之辨;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虚壹而静;又名“虚一而静”解释:指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出处:《荀子·解蔽》:“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鉴于人们在认识上容易陷于表面性和片面性之弊,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虚”就是虚心,不以已有的知识妨碍接受新的知识;“壹”就是专一,不以对彼一事物的认识而妨碍专\n心地认识此一事物;“静”就是静心,不以梦幻错觉来扰乱认识。荀子认为,能够做到“虚壹而静”,也就达到了无蔽的“大清明”的境界,有此境界便能够“知道”。性有三品;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东汉王充也据禀气的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唐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天人感应论;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都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阳家者有持此说,稀罕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董仲舒顺应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需要,一方面从“天”、“天命”的高度承诺君王以至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依天、天道的变迁规则确认儒家的仁义等价值信念的正当性,借以规限君王的政治行为,更且赋予“天”、“天道”以目的论的色彩以制约君王的政治权力。三玄;魏晋玄学家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的合称。正始玄风;魏晋玄学发生于魏正始年间,玄言清谈亦始于正始年间。清谈与玄学相结合,所谓正始玄风或正始之音,即指这时期的玄言清\n谈。以无为本;“本”是对“末”而言的,“末”指万有,即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就是说“无”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或根据。它主要包含3方面内容:①“无”作为万物之“本”,是自然无为的,即所谓“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②一切具体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规定性,因此都是有限的、相对的、变动不居的,作为万物之“本”的“无”,则是无形无象,无名无称,没有任何规定性,因此是无限的、绝对的、永恒的。③“有”绝不能离开“无”这个“本”,“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因此必须“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同时,作为“本”的“无”,离开了“末”、“有”也是无法把握的,所以说“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以无为本”的提出,反映了魏晋玄学在哲学理论方面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它对宋明理学“理为气本”的理论有一定影响。越名教而任自然;这里的“自然”,即指个体自然、自由的生存状态,即未进入社会关系,未受社会礼法规限的一种生存状态。儒家倡导的“名教”及其所维护的社会公共礼法的特点,是把个人放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予以定位、作出评价,要求每个个人在为人处世上有一种较理智、较现实的态度。阮籍、嵇康鄙弃名教,指斥公共礼法,追求\n个体自我与个人自由,更推崇率性而行,纵情直往。名教即自然;所谓“名教”,就是以官长君臣之义为“教”。官长君臣的关系,是一种等级关系。所以,以此为“教”,明显地是要维护现存社会等级体制所具有的规范功能。汉代儒学十分崇尚“名教”及其规范功能,甚至借助带有人格神色彩的“天”的权威性来确认“名教”的合理性。“名教”所维护的现存社会的等级规范体制,是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体制,所以从哲学上看,它属于经验事物的范畴。理一分殊(朱熹);理一分殊是中国宋明理学讲一理与万物关系的重要命题。源于唐代华严宗和禅宗。宋明理学家采纳了华严宗、禅宗的上述思想,提出了“理一分殊”的命题。朱熹把理一分殊作为其理一元论哲学的重要命题,从本体论角度指出,总合天地万物的理,只是一个理,分开来,每个事物都各自有一个理。然千差万殊的事物都是那个理一的体现。他说:“天地之间,人物之众,其理本一,而分未尝不殊也。”知其理一,所以为仁,便可以推己及人;知其分殊,所以为义,故爱必从亲人开始。朱熹又把总天地万物之理,说成太极。太极便是最根本的理,理一分殊就是太极包含万物之理,万物分别完整地体现整个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心统性情;中国北宋哲学家张载关于人性论的重要命题。这个命题确定了心、性、情三者的关系。用现代的语言来说,所谓心,指精神作\n用;所谓性,指普通的理性;所谓情,指普通的情操。“心统性情”是指人的精神作用包括理性和情操。发明本心(陆九渊);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发明本心论的理论基础“发明本心”即认为主观的“心”与客观的“理”完全等同,达到心、理合一的目标。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发明本心论的理论前提是基于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他们主张性善论。二、简答题与论述题孔子“为政以德”政治学说的内容。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为政》)。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叫“德治”或“礼治”。儒家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但也进行了改造。儒家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认为“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二是抬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是执政、司法的指导方针。老子“道”的形上学特征。“道”的原始含义是道路,后引申为法则、规律——天体运行和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人世间的社会规律以及人类道德法则等。这个先于\n天地万物存在的万物之本源是虚空的,似亡而又实存,因而很难言说,勉强称它为“道”。万物本源只能勉强命名,原因就在于它不能用感性来加以把握。“道”并非无,而是确有其实。1、“道”在老子看来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只是其存在方式不同于具体有限的事物而已。2、以“无”为特性的“道”具有无限生机和玄妙莫测的特征。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不仅创生万物,而且内化于万物之中。庄子“齐物论”的含义。齐“物论”着重的是对各种思想学说的批判,意图不是分辨争论是非的标准,而是对是非争论本身正当性的质疑;“齐物”论则意在表明对待事物无分别,一视同仁的态度。“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墨家在秦汉之后中绝的原因。1、儒、墨两家学说在战国中、后期也曾受到庄子及其后学的批评。如庄子从“齐是非”的观点提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庄子后学把对是非的论辩视为多余的“骈(pián)拇”,\n又提出“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同时,《天下》篇对墨子的非乐、节用、节葬之说也提出了批评,认为“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特别是指出墨家的“以自苦为极”,“使人忧,使人悲”,有悖于人之常情,“墨子虽独能任”,但天下之人实难以做到。这可能是后来墨家走向衰落乃至中绝的原因之一。2、但墨学中绝的主要原因是其所主张的爱无差等、不分贫富贵贱地尚贤以及节用、节葬、非乐等等,与宗法社会、君主制国家的礼制相冲突。惠施的“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命题。“至大无外”即无限大,此之谓“大一”;“至小无内”即无限小,此之谓“小一”。惠施认为事物大总有一个极限,而这个极限就是大一,事物小也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小一。事物可以无限制的接近大一和小一,却是无法达到。事物的大小的范围是大一和小一之间。惠施所说的大一和小一就像是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公孙龙的“离坚白”命题。“离坚白”是公孙龙的一个著名命题。“白马”和“马”等等都是万物中不同的“类”,而“坚”和“白”等等都是万物中不同的属性。按照常识,“坚”和“白”是寓于石头之中的,世界上没有单独的“坚”和单独的“白”,这就叫做“坚、白相盈”或“坚、白、石不相外”。公孙龙对此常识进行逻辑分析,却得出了与此不同的结论。公孙龙的\n“离坚白”,质言之,就是认为“坚”和“白”等等物的属性可以离开物而自己“藏”起来。属性离开了物,就成为纯粹抽象的共相、形式或“理念”;它们自己“藏”起来,就成为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世界。韩非的历史进化观。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历史进化观点,认为历史是不断变化的,肯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一、“世异则事异”。韩非描述历史的演变过程,认为历史经历了上古(有巢氏、燧人氏)、中古(尧、舜、鲧、禹)、近古(夏、殷、周三代)以至当今之世(战国)几个阶段。时代是变化的,人们面临的物质生活环境各不相同,这就是所谓“世异则事异”。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使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同,这就是“事异则备变”。他反对把社会历史看做是一成不变的,讽刺儒家赞美尧、舜、禹、汤、武的政治。二、富国强兵,讲求实效。韩非还认为,历史变化的方向因物质条件的不同表现出这种趋势:“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他以为这是历史演变的规律,他所倡导的法治,将“争于气力”的蛮强世界纳入法的规范范围之内。董仲舒在儒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所起的主要作用董仲舒面对西汉社会大一统的政治需求,以儒家仁道义理架构为基础,以春秋公羊学为依据,发挥其微言大义,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n思想,将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兼容百家的新儒学体系,同时也形成了适应汉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极具包容性、独具时代魅力的董子政治儒学,对当时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有效性应对和对治性回答,成为汉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将政治儒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从儒学史上看,董仲舒的贡献不仅是在理论上为孔孟建构的价值体系提供宇宙论的支撑,而且在他的倡议与影响下,经学的地位也日益得到上升与巩固。1董仲舒推动儒学进步,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利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符合大一统局势。3把阴阳五行学说揉进天人感应思想,使汉代的灾异观念更为系统化4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5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间的区别;今、古文经学的区别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字体上的不同。今文经是由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而古文经则大多由战国时代古籀文写就。其二是篇目多少的不同。如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古文《仪礼》较今文《仪礼》多出三十九篇;古《礼经》中还有一部《周礼》是今文经中没有的。其三是对待孔子和六经在态度上的不同。今文经学家们尊孔子为“素王”,是“为汉制法”的圣人;六经皆为孔子所著,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是王道的大纲并含有许多深奥的微言大义;六经的顺序应为\n《诗》、《书》、《礼》、《乐》、《易》、《春秋》。古文经学家则认为,孔子是三代文化的收藏者和保存者,他总结三代文化成果,是一位“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圣人,他将前代文献加以整理,以传授给后人,所以孔子是古代文化传统继往开来的先圣;六经则是三代文化典章制度以及圣君贤相政治格言的记录,故其顺序应为《易》、《书》、《诗》、《礼》、《乐》、《春秋》。其四还在于其学术立场和研究方法上的不同。这是最关键的。今文经学家注重六经中的微言大义进而发展成为章句之学;古文经学家注重对经文本义的疏通理解和典章制度的考辩,进而发展为训诂之学。今文经学的研究立足于当前的政治需要,赋予六经典籍以新的价值系统,因而在对经典本文的解说上主要致力于阐发、揭示其中的义理。其流弊则是主观武断,牵强附会,章句式的注释把经典文本搞得支离破碎。而古文经学家则以史学家的眼光面对经典,整理文献,对其后实事求是的问学路向的确立产生了积极影响。其流弊不免也有繁琐之嫌。朱熹的理气观。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陆九渊的“发明本心”修养论;陆九渊肯定“本心”就是理,那么人的认识目的、修养工夫,就在于切己自反,而不需要向外去寻求。因\n此,“发明本心”也就成了陆九渊的工夫论。陆九渊发明本心的工夫,强调人的道德行为的动力来自于自身,而不是外在环境,即出于个人的主动和自觉。进一步说,就是要求人保存自己的本心,并对之加以涵养,使此心此理得到彰明。陆九渊所谓“心当论邪正”之心并非指本心,而只是特定境遇中的发用之心,在具体的发用过程中,人之心意或为外物所牵引而有蒙蔽、移夺与陷溺之病,因此,学问工夫便用在复此本心上,这就是他所谓的发明本心。“朱(朱熹)陆(陆九渊)之争”的主要问题及其各自的主张淳熙二年(1175),陆九渊在铅山鹅湖寺与朱熹展开了有关“心”与“理”的大辩论。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陆氏兄弟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场大辩论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考试题型说明: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n4个名词解释二、标点并今译(每题15分,共30分)三、解释文献大意并指明文献出处(15分)四、简答题(15分)1个题目五、论述题(20分)1个题目注:第二种题型“标点并今译”与第三种题型“解释文献大意并指明文献出处”在答题方法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三、标点并今译(15’)解释文献大意并指明出处1、《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或《春秋繁露》;吕不韦《吕氏春秋》;阮籍《大人先生传》;嵇康《难自然好学论》。四、简答题与论述题(10’共30’20’)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原则?哲学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它是时代思想的精华,也是民族传统的精华。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思维的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学习中国哲学史的目的与意义?\n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哲学也可以说是理性对于信仰的研究,同时还有理性对人与自然规律的总结。哲学是对世界的关于终极意义的解释,它在解释中使我们了解世界,使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中合理化,从而为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哲学还是对人的自我一种定位的工具。在中国哲学史领域,如何具体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方法来研究?一、把握哲学历史发展的根源1、从矛盾普遍性来说:a.社会实践(主要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哲学的源泉。b.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有它相对独立的发展。每种哲学体系都是从它的先驱者留下的思想资料演变和发展而来的。但是这些思想如何演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来决定的。2.从哲学的特殊矛盾(不同于艺术、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来说不研究哲学的特殊矛盾,就不能把握哲学发展的特殊规律。全部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3.就中国哲学史上来说,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作为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来看,其中包括感性与理性,绝对与相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这些认识过程的必要环节。这些环节也构成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也成为哲学争论的重要问题。二、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一方面必须坚持唯物主义,把现实的历史看做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和基础;另一方面也必须善于剥掉外在的形式,摆脱历史偶然性的干扰,以便在历史现象中认出逻辑发展的环节来。三、运用科学的比较法科学的比较法有两个方面或两个环节:一是把不同的过程、领域或不同的阶段进行比较(类比),比较它们在本质上的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二是对事物、过程本身内部矛盾的双方进行比较(对比)。四、站在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历史学习历史,就是要回顾历史,给以批判的总结。毛泽东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从方法论说,要给历史遗产以批判的总结,必须站在发展的高级阶段来回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