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中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与人生中职

哲学与人生\n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冯友兰二、哲学的基本功能——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1、培养智慧★一个人的心智成长,一般地要经历:感觉知识智慧★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某一问题的答案,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对事情的看法,获得一种境界。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那么,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n二、哲学的基本功能——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1、培养智慧★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n二、哲学的基本功能——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2、发现真理★真理的原意就是揭开、发现,去除遮蔽。★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井底之蛙!★其实,世界本来是透明的,本来是连接在一起的,只是我们的视野破坏了、遮蔽了这种一体性。于是,以人为中心就生发出三种基本的碰撞: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当然,在种种碰撞中会产生人的自省,即对自己的认识,然后开始去发现。一旦你去发现了、体会了,就会慢慢变得坦然、释然、宽容。人一旦宽容了,就会海阔天空了。\n二、哲学的基本功能——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3、印证价值★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凡是有规律之物就是必然的,它不可能离开固定的轨道。所谓的必然就是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但生命的特色却和其他动物不同,即人有自由。有自由代表可以选择,也代表需要选择。而透过选择,就能够使某些价值呈现出来。★人生的问题需要靠自己去体验的,其中的哲理、价值需要自己去印证。哲学是需要生活经验来配合的学问。★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nPage6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12月3日出生于台湾,现与妻子(谢先铃)女儿(李德宁、李德亭)居住美国西雅图。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李博士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李开复博士同时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的院士。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Software的总裁。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2000年升任公司副总裁,调回总部负责自然界面部。李开复是国际知名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原为卡耐基梅隆大学副教授,曾获《商业周刊》1988年“年度最重要的科学创新”称号。2005年7月加盟Google,任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n1966-1972台湾就读小学1972-1979美国田纳西州就读初中、高中1979-1983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1983-1988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1988-1990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1990-1996美国苹果电脑公司——(世界知名电脑硬件、电脑软件、手机和掌上娱乐终端)(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1996-1998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子公司总裁)1998-2004美国微软公司(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1988美国商业周刊最重要发明奖(语音识别)1989世界Othello对弈冠军1991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2000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闪电加盟Google 2009年9月4日,从谷歌离职。现任创新工场(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经历:\n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n故事一同病施同药,效果却不同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有一次给两个做小买卖的人看病。他们都是在路上被大雨淋了,头痛、发烧、咳嗽、鼻子不通气。张仲景给他们每人开了一帖麻黄药。第二天早上,一个病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病已好了一大半;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出了一身汗,病却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张仲景仔细进行了分析研究,原来两个人尽管病因、症状都差不多,但一个人看病时没有汗,另一个人正在出汗。没有汗的病人吃过药发了汗就好了;原来有汗的病人再吃发汗药,汗就出得太多了。于是,他另换了一个药方,这个人吃药后病也很快好了。思考:张仲景第一次临床实践不大成功的例子说明什么?\n故事二寓言故事:按图索骥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年老后,他的儿子很想继承这项专门的技能,以免失传。他把伯乐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垒起的酒药饼。”他就根据这条出去“相马”结果找到了一只癞蛤蟆,兴冲冲地回家对父亲说:“总算找到了一匹马,额头、双眼同书上说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像垒起的酒药饼。”伯乐听了,哭笑不得地对儿子说:“你是找到了一匹好马,但它太会跳,你可驾驭不了啊!”。思考:伯乐的儿子为什么会闹出此等笑话?\n故事三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为外国记者举行了一场电影招待会,放映中国戏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说明书。周总理批评这位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周总理只要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请你欣赏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那天外国记者都来了,放映前翻译只作了3分钟的说明,观众便看得如痴如醉,外国朋友高度赞扬这部中国戏剧片。思考:从电影招待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什么启示?\n故事四随机应变的“烟灰缸”浙江省一厂家曾生产了一种质地和造型均不错的烟灰缸,大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过了一段时间,产品渐渐受到冷落,原来这些国家寓所里普遍安装了电扇,电扇一开,烟灰就飞起来,很不卫生。他们马上试制了一种口小、肚大、底深的新式烟灰缸,果然又受到欢迎,但好景不长,销量再次下降,原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有些国家的居民室内安装了空调,主妇们嫌口小的烟灰缸不好清洗,为此厂家又设计出一种口大而底深的新样式,再度占领了市场。思考:烟灰缸重新占领市场说明了什么?\n思考四个小故事看后想到什么四个故事给你的启示张仲景同病施同药,效果却不同提示问题:张仲景第一次临床实践不大成功的例子说明什么?按图索骥找到了蛤蟆,不是马提示问题:伯乐的儿子为什么会闹出此等笑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介绍长短不一,效果不同提示问题:从电影招待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什么启示?随机应变的“烟灰缸”提示问题:烟灰缸重新占领市场说明了什么?\n我们是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大环境中的个体,我们做任何事都无法回避客观实际,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客观实际,要做到: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才能达成到预期的目的。2.从客观事物自身的状况、属性和规律出发。认识它,就能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n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客观实际”?书P2: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现实情况,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2、为什么要充分尊重“客观实际”?书P2:无论是想问题,还是做事情,只有把客观实际作为根据,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做笔记(在书上划线)\n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3、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书P2: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4、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书P3:只有主观认识和思想观念符合客观实际,我们的预期目标才可能实现,我们的行动才可能取得成功。书P4: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做笔记(在书上划线)\n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什么是“人生选择”?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n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人生选择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板书(记在书上)提问:那我们在这漫长的一生中该如何做选择呢?\n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从下面的故事中得到启发。提问:人生选择的客观实际指的是什么呢?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人生选择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n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提问:秃鹰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n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3、什么是人生选择的客观实际?书P4: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前提书P5: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根据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总结成一句话: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社会历史条件的实际和个人自身条件的实际。(记在书上)\n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人生选择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2.人生实际既包括社会历史条件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板书(记在书上)\n四、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1、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一个是社会——物质基础一个是我——精神力量板书胡适选择学科专业的两个标准启发我们应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n第一个启发: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记在书P10案例边上)四、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2、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国家)的需要第二个启发: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记在书P10案例边上)明确:胡适自己喜欢文学,同时国家也需要文学,即一股精神的力量。因此胡适的弃农学文的选择不仅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同时也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要。(记在书P10案例边上)板书\n第三个启发: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曾经看过一段话,说人生就是在“嫌麻烦”中一再流失、错过的。真的是嫌麻烦吗?不是的,是没有勇气。胡适已经学习了一年农学,并且各门成绩都不错,若重新选择不仅要耽误一年,还要重新修学分。换做是你,你有勇气毅然决然地放弃已经拥有的东西,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吗?\n谢谢\n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n回顾第一课1、我们面对人生选择、考虑客观实际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们在坚持从实际出发时,不仅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我们所身处的社会条件,然后勇敢地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2、随堂测验(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A.自己的体质B.自己的学业基础C.自己的家庭情况D.自身的性格CD\n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心也转,心不转那风在转,风不转那云在转,云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山也转。没有流不出的水,没有搬不动的山,没有钻不出的窟隆,没有结不成的缘那小曲好唱,唱好了那也难,再长的路程也能绕过那道弯,也能绕过那道弯。山不转水在转寓意?\n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n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1、哲学意义上的运动书P13: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哲学的含义——在书上做标注)蝌蚪为什么变成了青蛙?经过岁月的洗礼,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这就体现了物质的运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坚持物质论与运动论相统一,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最基本的看法。\n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1、哲学意义上的运动书P13: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哲学的含义——在书上做标注)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刮风下雨河流奔腾地震海啸海陆变迁石油或天然气可制造成塑料药品洗涤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花竞艳,万木争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战胜封建主义社会5月12日8.0汶川1月12日7.3海地2月27日8.8.智利\n三、物质在运动中存在1、哲学意义上的运动书P13: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哲学的含义——在书上做标注)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n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1、哲学意义上的运动书P13: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哲学的含义——在书上做标注)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见书P14正文最后一段)(2)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工作开始于此处.——哈瑞·杜鲁门\n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1.实干能力测试2.制约人生行动的因素(书P16)(1)人自身的物质条件(2)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三、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1.不同的行动造就了不同的人生“熊猫烧香”\n“熊猫烧香”2006年底,一种叫做“熊猫烧香”的计算机病毒在互联网上任意肆虐,掀起了一场“黑色恐怖”。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上百万个人用户、企业局域网用户被感染,损失不可计数。“熊猫烧香”在网上的广泛传播,引起了公安机关的重视,“熊猫烧香”的幕后黑手李俊最终被抓获。李俊交代,“最初我设计病毒只是出于好奇和好玩,后来有网友找我买木马,我看靠这个能赚钱,就……”李俊不但设计了“熊猫烧香”病毒,还以自己出售和由他人代卖的方式,将该病毒销售给了120余人,从中非法获利10万余元。当李俊被捕的消息传到湖北省娲石技术学校——李俊的母校时,老师们怎么也想不到,破坏学校局域网的病毒“熊猫烧香”,竟然是他们的学生李俊搞的鬼。“李俊很爱学习,尤其是学习计算机,到了痴迷的程度。”李俊的班主任胡毅老师痛心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提问:李俊给了我们哪些教训?\n你应该每一两天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詹姆斯如果你是一位营销人员,但是当众演讲又是你最发怵的事情,那你就每天“逼”自己对着镜子练习讲话;如果你是一位公关人员,但是你恰巧又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你就每天“逼”自己主动与主要的业务伙伴联系,或是打电话,或是发E-mail,或是相约见面;如果你从中学就讨厌学英语,可是你要想获得本科学历,就不得不硬着头皮,每天“逼”自己练习听力、复习语法,再一口气做完一套模拟试题……这样,经常做一些很困难的事情,消除对于未知和不能控制局面的恐惧,不断的肯定自己,主观上赋予自己积极乐观的想象,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n工作是需要动手的。★增强主动性★打破每天的工作常规如何提升自己的行动力?★加强自我管理★尽量避免抱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n工作是需要动手的。★利用网络,借用他人经验和专业知识如何提升自己的行动力?★不要轻言放弃★学习一些新知识“二八法则”:大部分的所得和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即某一个族群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和该族群所享有的总收入或财富之间,有一项一致的数学关系。而且,这种不平衡的模式会重复出现。书P21勇敢有三:选择决断之勇、克服困难之勇和坚持到底之勇。(在书上划线)\n作业1、随堂练习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下列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要求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至少要写出5句话:从今天开始,我。2、学习指导\n谢谢\n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n物质是运动的人生存在于行动中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同的行动造就不同的人生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要敢于行动、善于行动决断之勇,克服困难之勇、坚持到底之勇要有准备、要有顺序、要有始终\n人VS动物人不能飞跑不如豹力不如象听不如蝙蝠鹰象豹蝙蝠……嗅不如狗我们凭什么是“万物之灵”呢?\n人和动物都是一种生命活动,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动物是一种生存的生命活动,而人是一种生活的生命活动。\n1、海伦·凯勒在成长的道路上遭遇过哪些挫折?她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2、感受海伦的名言。——你最喜欢海伦的哪句话?思考海伦·凯勒\n三、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1、自觉能动性的含义人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n猴子模仿实验据说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一只猴子训练成能开启水龙头取水灭火后,又在远离水龙头的河边点燃一堆火,结果这只“聪明”的猴子从河边拎着水桶去水龙头处取水,再返回河边灭火,对也能用来灭火的河水却“熟视无睹”。提问动物能够发现事物的规律吗?动物能够能够认识世界的本质吗?\n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2、自觉能动性的特点(1)想(思想能力)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这,突出的表现为我们通常说“想”。(2)做(行动能力)是指人可以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3)精神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n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主观因素包括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等多方面因素。要克服主观因素的制约,一是要自觉地总结经验、积累知识、提高能力;二是要善于把自觉因素充分调动起来,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三是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正确的利益出发点。(书P27—28)(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n美国前总统艾维豪森尔说过:牌是上帝给的,你只有积极乐观的打好每一张牌。\n四、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1)人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自觉能动的过程(2)人生发展过程是把自己的潜能变成现实的过程(3)人生意义也是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n三、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1、自信——打开自己的潜能宝库的钥匙(1)自信是相信自己:对自己所具有的现实力量持肯定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解释“自信是一种相信“我确实能做到”的积极心里认定.”(2)自信的作用:充满自信,才能开发出埋藏在深处的巨大潜能,能力才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人生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丧失自信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是自暴自弃,有的还自轻自贱,从而放弃了努力。没有自信的人,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n三、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2、自强——进取的动力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这就是自强。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3、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地说明了自强品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n1、我能即对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目标充满信心2、我不能即建立在“我能”的信心和成功的业绩基础之上的,对“己所不能”的觉悟3、你比我行即把别人对自己的超越当成自己的成就,把别人的成功也当成了自己的快乐自信三境界\n作业学习指导\n谢谢\n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n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 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朋友\n一、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1)联系的定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思考:事物间的“联系”,有什么特点呢?(2)联系的特点a.联系的普遍性指“事事有联系,时时有联系”,世界上不存在彼此孤立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与周围事物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复杂、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n桑基鱼塘讨论: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在食物链内部,“桑-蚕-鱼”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而在食物链外部,他与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事物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n(2)联系的特点a.联系的普遍性b.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否则,就是唯心主义的联系观。古时候,有个人饿了,一连吃了六个饼,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吃了起来,吃到一半,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早知道这半个就能吃饱,前面六个就不吃了,我应该只吃这半个就行了。思考:试问故事中的这个人错误何在?1、这个故事否定了前六个半饼的客观存在。2、这个故事说明了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凭主观臆断。\nc.联系的复杂性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此外,还有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等,因此,联系是复杂、多样的。第一加第一不等于第一按照一般人理解的公式:世界第一加世界第一应该强于世界第一。但是,在第46届世乒赛的混双比赛中,两个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输给了一对名不见经传的香港选手,被淘汰出局。这正好说明这个公式有时是行不通的。此前,孔令辉和邓亚萍两位奥运单打冠军堪称黄金组合,却从来没有取得双打的世界冠军。这也说明第一加第一不等于第一。提问:为什么两个单打冠军在一起,却不能取得双打冠军呢?\n\n1、多交益友提问:所谓“有益”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品德方面、学习方面、技能方面2、乐交诤友在中国历史上,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他前后共劝谏唐太宗200余次,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悲伤地说:“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与不对。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最珍贵的一面镜子。”3、不交损友损友和刺客唯一的区别是——刺客在背后捅你一刀,你回头痛苦地说,啊,你是?……损友背后捅你一刀,你回头惊讶地说,啊,是你!……建立真正的友谊\n1.无情的班长朋友 班长是你的好朋友。有一天,你因为打扫寝室卫生,上学迟到了。面对你满怀期望的目光,班长还是在迟到记录本上记下了你的名字。你会怎么想?2.我的野蛮朋友 如果你的好朋友是一个急性子,他(她)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跟你大发脾气。今天你的心情本来就不好,他(她)又向你发了一通脾气。你会怎么想?(运动会看包的事情)3.只要你考得比我好 一次期末考试,你的好朋友考了全班第一名,而你的成绩却相当差。当老师和同学都在赞扬你的朋友时,你的真实感受是什么?\n谢谢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n\n\n\n\n\n\n\n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1)发展、新事物、旧事物发展是指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过程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先出现的是不是新事物?后出现的就是旧事物?判断新旧事物不能凭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能凭形式上、现象上是否新奇,而是看其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n随堂测试下列选项哪些是新事物?A.邓小平理论B.股份制C.新的物种D.电脑算命E.经济特区F.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G.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H.疯牛病I.返祖现象(如“毛孩”)J.互联网K.法轮功L.经济全球化答案:ABCEFGJL\n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创造很多,这当然离不开实验。期间,他几乎每天忙于实验。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行为,有人甚至认为他的实验毫无价值。一位老太太曾问他:“你天天搞这些玩意,有什么意义?”爱迪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提问:新生的婴儿到底有没有用呢?爱迪生的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哲学内涵呢?\n一切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在佛教《百句譬喻经》中有“愚人吃盐”的故事: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味淡加盐味美味美味涩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新质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发生新的质变再加盐\n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n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眼于发展,立足于发展,与时俱进。在前进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走曲折的路;在遇到曲折时坚定前进的方向不动摇。\n《真心英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思考: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告诉我们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1.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2.人生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准备走曲折的路。\n三、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3、顺境的消极影响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陷入盲目乐观状态\n因此,身处顺境,我们应该——(1)抓住机遇、迎接挑战;(2)心存感激、不辜负期望;(3)警惕“自鸣得意”。顺境成功勤奋、节制、坚强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n逆境的消极影响:打击自信、消磨意志、摧残身心、走入迷途、一蹶不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n一、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四、用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1、保持健康人格是基本2、还要具备主动适应环境变换的应变能力3、要时刻保持必胜的信念和生活的希望4、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n《海阔天空》我曾怀疑我 走在沙漠中 从不结果 无论种什么梦 才张开翅膀 风却便沉默 习惯伤痛能不能 算收获 庆幸的是我 一直没回头 终于发现 真的是有绿洲 每把汗流了 生命变的厚重 走出沮丧才看见 新宇宙海阔天空 在勇敢以后 要拿执着 将命运的锁打破 冷漠的人 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 让我不低头 更精采的活凌晨的窗口 失眠整夜以后 看着黎明 从云里抬起了头 日落是沉潜 日出是成熟 只要是光一定会 灿烂的海阔天空 狂风暴雨以后 转过头 对旧心酸一笑而过 最懂我的人 谢谢一路默默的陪着我 让我拥有好故事可以说 看未来 一步步来了演唱:信乐团\n用宽广的胸怀,容纳生活中的悲喜宠辱,得意不张狂,失意不自贱,宠辱不惊……相信自己,相信未来!\n作业学习指导\n谢谢\n谢谢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n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运动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运动与静止之间的关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n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正是由于事物的相互联系,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n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这“自相矛盾里”的矛盾和我们在哲学上所说的矛盾会是一样的吗?\n自然界中有:作用力—反作用力同化—异化人类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贫穷—富有人类思维:高雅—庸俗对—错\n1、矛盾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n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物理现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活中的:高富帅和矮穷挫同化作用储存能量(肥)异化作用释放能量(瘦)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富有和贫穷二者的属性相互分离\n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n同学们想一想:前面老师所讲的哲学上的“对立”“斗争”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是否是一回事?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一,哲学上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抽象和概括,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无限多样。第二,在社会政治领域中,敌对阶级,敌对势力之间的生死搏斗、炮火连天的武装冲突都是政治斗争,但这不是事物矛盾斗争的全部内容,只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特殊的具体表现形式。可见,哲学上的斗争与政治上的斗争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n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两种情形:\nA、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要注意:(1)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首先,统一离不开对立。“依存”离不开对立。“转化”离不开对立。如:左和右、胖与瘦、高与矮、美与丑、香与臭、黑与白、、、、、\n脑筋急转弯有一根火柴,要使它变短,但不许锯断,折断或削短,该怎么办?1.放在水中2.拿一根更长的和它相比\n其次,对立离不开统一。犯罪打击犯罪\n总之,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面的统一。\n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同学之间班级之间\nC、不要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a.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如:“自相矛盾”等。b.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同化和异化、正电和负电等。\n矛盾对立统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不可分割小结\n观赏漫画《他敢剪吗?》,讨论:(1)拿剪刀的人叫甲,另一个叫乙。甲要剪乙头上的绳子说明什么?甲想剪乙头上的绳子,他敢吗?为什么?(2)假设乙战胜甲,夺了剪刀,乙敢剪吗?\n结论:甲手拿剪刀,处于强盛一方,但他不敢剪。因为他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离开其中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甲不想让自己掉下去,就不能让乙掉下去。\n哲学上把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物之间存在着的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n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       (1)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不可分割。       (2)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又指事物之间。       (3)哲学上的矛盾不能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n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在马克思看来,锁的制造日臻完善,钞票的印刷日臻精美,应该到事物的反面去寻找答案。为什么?因为事物是对立统一的\n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对立的双方力量是不均衡的,如漫画:“他敢剪吗?”这种力量的不均衡,引起事物的自身调整、变化和发展,事物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n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看上去有点傻,有点笨,但他脚踏实地,埋头工作,纯朴憨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这正是他做人的聪明之处。从许三多身上,我们如何认识傻和聪明之间的对立统一呢?\n3.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两个方面,有利于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差别和不同,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只有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决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和处理矛盾的正确方法,促进事物的发展\n二、矛盾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小组讨论活动:人无完人,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自身的优缺点。       我们用矛盾的观点来看我们自身,矛盾也是我们人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在解决矛盾中我们得到成长。\n三、正确处理人生矛盾,积极促进自身发展学生活动:故事会。各组代表讲述积极面对人生中各种问题、正确处理人生中各种矛盾的故事。      讨论交流感受。       对待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历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n哈佛女孩刘亦婷客观上的顺利条件并不能直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刘亦婷在顺境中能成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她从小敢于面对矛盾,培养自我加压,自我磨炼,高标准,严要求得来的。\n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正视生活中的矛盾,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全面认识和协调处理矛盾的不同方面,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在解决矛盾中推动人生发展。\n消极的态度是害怕矛盾,掩盖矛盾,表现为两种极端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简单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种倾向是回避矛盾,把一切归结于命运,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所以,换一种态度,就会换一种人生。\n四、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事物的发展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另一方面是内部原因(内因)。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内部矛盾。\n鸡蛋变小鸡\n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内外因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合适的温度只有作用到种鸡蛋上才能孵出小鸡,作用到石头上则不能。\n学习了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展自己,把握机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内,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n人生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顺境和逆境两种不同境遇。顺境和逆境都是对人生的考验。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磨炼中增强的。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取得成功的最可靠保证,正确认识挫折、困难与失败,勇敢地面对它们,学会用灵活的策略、理智的态度克服它们\n刘默涵和她的默涵助学基金刘默涵,女,22岁,预备党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03级本科生。父亲十年前去世,家庭贫困,受到多方资助。为回报社会,传承爱心,自设“默涵助学金”目前共筹资12710元用以资助家乡贫困高中生,至今已资助贫困高中生200余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以及河北省、北京大学的主要报纸、电视台都相继作了报道,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扬\n刘默涵和她的默涵助学基金告诉我们:顺境和逆境都是外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你自己,无数成功的人生都在说明: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促进人生发展,创造出自己理想的人生。\n爱拼才会赢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无魂有体亲像稻草人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运总嘛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n作业学习指导\n谢谢\n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看事例悟哲理陶文濬陶知行陶行知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1912年,他另取“陶知行”为名,次年将之用作笔名。1917年留美归国后,他正式改名为“知行”。1927年,他又想改名为“行知”。1934年7月16日,他发表《行知行》,终于公开宣布将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陶行知改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么,陶行知先生为什么一改再改自己的名字呢?陶行知更名陶行知行\n1910年他就读金陵大学时,开始研究并信奉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王阳明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的观点,认为“知行合一”。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还主张“知轻行重”,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谓真知。”当时的陶行知,正是求知欲特别旺盛的青年。他发愤求知,目的就是为了日后去笃行,去实现他的人生抱负:救国救民。当时的陶行知接受了“知行合一”说。正因为如此,1912年陶行知先生又取名“陶知行”。\n陶行知1914年秋赴美留学。留学期间,他确定了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他师从约翰·杜威——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本质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但含有辩证唯心主义成份。实用主义哲学又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行”。王阳明的哲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同中有异。杜威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做学合一”,也即“知行合一”;但“从做中学”强调“做”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与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不同。1917年陶行知回国之后,正式改名为“陶知行”。\n1931年11月陶行知先生在《思想的母亲》中写到:“我拿杜威先生的道理体验了十几年,觉得他所叙述的过程好比是一个单极的电路,通不出电流。他没有提及那思想的母亲,这位母亲便是行动。所以我要提出的修正是在困难之前加一行动之步骤,于是整个科学的生活之过程便成了: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无穷。”陶行知的“行动——知识——再行动”这一教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实践观是完全一致的。1934年7月16日,陶行知先生发表《行知行》一文,继否定“知行”观之后,又否定“行知”观;将“行知”观发展为“行知行”观。他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n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偿一偿。17世纪20年代19世纪80年代20世纪初——毛泽东对生命垂危者输入血型人血输入人血输入羊血\n这些事例告诉我们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把握要点)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p64、67)2、实践的特点(p65)3、认识的辩证过程(p65)\n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着重把握能力的含义和三大能力)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要求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把握要点)实践出真知.Flv\n作业1、学习指导2、收集一个你感兴趣的成功人士的先进事例,并谈谈自己的认识。\n谢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