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
题目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专业地理科学班级1102姓名杨婷学号2011119010230\n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中国哲学简史》是上大学以来看过的第一本有关哲学方面的书,经马原老师的推荐,同学们掀起了一股买书的热潮。出于跟风的心理,我稀里糊涂的就买了,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有点枯燥,可是后来真正用心走进哲学的世界,会发现,原来哲学的世界,充满了一种前所未闻的美,充满了智慧。中国哲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蕴含无穷智慧,它像"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哲流洪流激荡起的思想浪花淘尽了无数叱咤风云名噪一时的英雄和豪杰,给后人留下了众多慰籍心灵启迪智慧的种子,在后来者精心的呵护下,智慧之种开始饮着时代的琼浆润着潮流的雨露生根发芽慢慢成长起来了。读这本书使我在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的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内涵远非孔子老子等的思想,或者儒道两家著述所覆盖的范围。在漫长的二十五个世纪里,凡是西方哲学家所曾涉及的主要问题,中国的思想家无不思考过。在漫长的时间里,哲学家所属的学派,尽管还继承了自古以来的名称,但其思想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冯老先生认为: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n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这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的特点吧:西方哲学可以说只是一种相对比较单纯的科学,而我们中国的哲学则更像是一种能起到规范人们道德行为作用的宗教文化吧;第二,纵观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融合即中国哲学的发展之道。什么是哲学?以我们高中曾学过的知识,我们肯定会机械般地脱口而出: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是我们今天的,也是科学的定义。但是,冯友兰大师所认为的哲学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我能够看懂他解释的每一个字,但蕴含在其中的深刻道理我并不能理解得很透彻。比如“思想本身就是知识”“在思想人生以前,我们必须思想我们的思想”。以我个人浅显的理解,健康的,积极地,向上的,对人类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才是“知识”而那些反动的落后的,不健康的,甚至阻碍社会进步的思想也能称之为知识吗?因为,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知识”本身就带有明显的褒义色彩。《中国哲学简史》其本身也是一部历史,历史,是相对于某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而言的;历史就必须有追根溯源。而追溯中国哲学的起源,让我这个自认为历史学的很不错的人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看到过的小故事,小史实。前面看到,中国哲学的主流是儒道两家,而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过来的,儒道两家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来的。从第四章开始,本书就是详细地分析各家的理论了。首先要讲的当然是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孔子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学过历史的也都或多或多或少了解。\n话说孔子的言论内容,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1、正名。关于社会,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2、仁义。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3、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您,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4、知命。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第二个主要的学派是墨家。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冯友兰大师在书中这样说。墨家理论的核心是“兼爱、非攻、尚贤”而书中只讲到“兼爱”一点。兼爱即“爱一切人”表明他与儒家思想的一种差别在于墨家的等级观念更轻,甚至有那么一点“人人生而平等”的意味在里面;“非攻”我认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点“即反对战争,尤其反对不义之战”。尚贤即崇尚贤能之士,有“用材唯贤”之意。我认为墨子的思想更具有时代意义,“兼爱非攻尚贤”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哪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墨子的“天志和明鬼,其实就是把兼爱等观点在“宗教外衣”的掩盖下,更好的发挥作用吧!\n谈道家学说,我们就会想到飘逸的隐者。即道家大多处于离群索居,遁迹山林者。可是道家也不是普通的隐者,只图“避世”而“欲洁其身,不想在理论上为自己的退隐行为辩护。道家是这样的人,他们退隐了。还要提出一个思想体系。赋予他们的行为以意义。。这是先秦道家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总的来说,先秦道家都是“为我”的。只是后来的发展,使这种为我走向反面,取消了它自身。《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我认真的看了一遍,亦可谓耗时较长了。很久没有花这么长的时间认真的去领悟一本书所阐述的道理了。现在总的来说我从这本书中所学到的知识以及书外的一些读书的方法。读完整本书,我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的大致发展历程,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在书中冯友兰大师着重于哲学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他认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总之,阅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可获得对中国两千余年的诸多哲学思想较为广泛与细致的了解,亦能对这位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的早期思想,有一大致认识,收获颇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