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哲学有感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儿童精神哲学有感

《儿童精神哲学》读书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儿童脑袋里一片空白,出于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而引发内在认知结构的形成和不断构建。至于精神那是认知以后的产物,再论哲学好像与儿童完全搭不上架。作者从儿童的认识、道德、审美、梦想、精神现象的产生、发展与价值等几方面来论述。我认为这既是儿童精神成长的表现,也是儿童精神哲学在认识、道德、审美、梦想、精神现象背后的规律支配。作者认为儿童精神是一个人的起点也是一个人的终点,这有点像一个人的生命:我们受外界影响由小渐大,到老时开始又大渐小,如同佛家中的九九归一,返璞归真。这个真,便是人在儿童这段时期所呈现的精神哲学。这本书是哲学界第一部从个体发生维度系统探讨精神哲学的着作,是教育学界第一部从精神哲学层面系统探讨儿童观的着作,是心理学界第一部从哲学层面系统探讨儿童心理世界的着作,也是一部儿童教育的基础性理论着作。这本书立足于儿童,不是将其认为幼稚无知,而是作为具有圣人般的精神状态来去分析,将儿童放置在历史、文化、人群之中把握和观察儿童的精神世界。那么儿童的精神哲学究竟是什么,我们开始寻着作者的脉络走进儿童的世界。一:儿童的成长作者提到儿童或者说人和动物在成长方面的不同在于人类个体的基因编码系统具有近乎全开放性的性质。这就是说人类在与外界的接触时具有更多可能。如果说眼睛是镜子,对于普通动物可能看到的多是自己的面相,而个人则有着面相背后更多的生成。这种生成就是心理活动的结果。这种心理活动是先天的,这便是人的基因编码系统的开放性和后天信息的建构才能有明晰可见的编码,这样人的潜在精神才能成长到现实的精神。换句话说人具有先念的东西,是人类一开始本身所存在的,你可以说这种先念的东西是人类千万年活动来存在的“原始遗产”。作者认为这种先念的东西是存在的,并且是人类精神系统中的部分内容。如何将这种先念的东西以现实的方式表达出来,依赖于外部环境和后成因素,这种后天因素包含着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因素。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有意将唯理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的主张结合的倾向。如此,儿童的具有先念在活动和外界中的外显与内化就是儿童精神成长的一个脉络。儿童精神成长依赖于游戏和教育。游戏,可以说是玩,这是儿童的天性,是一种接近于自然的成长,这种接近与自然就是说这是儿童自发地对自身潜能开发的活动。教育则是则是文化传递的一种活动,这是人为的活动。在于帮助儿童获得过去人类的精神创造。儿童的精神成长需要游戏和教育,不过这些活动需要遵循一些规律。那便是儿童精神成长是有其自身规律。儿童精神成长有着其内部根据和外部条件。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儿童的内部依据缺失或者受损,比如说大脑死亡,知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功能消失,无论外部条件如何丰富、具体,儿童精神成长是难以形成的。同样,如果儿童不是生活在人类这个社会文化群体中,儿童缺少与外部条件的矛盾运动。其精神成长,也是有身无道的。过去发现的狼孩便是例子。在儿童精神成长中会形成自我概念。这样儿童便会进行自我塑造,开始有主体概念。从此儿童在与文化相对作用中越来越具有主体意识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换句话说儿童开始成为\n自己的主人。所以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应该充分尊重儿童是自己这一事实,不能过分强加干预,将儿童精神的成长过分纳入自己的预期轨道,很多时候,家长认为的蜜糖、对于儿童来说无异于砒霜。此外,儿童精神成长具有阶段性,并且这种阶段性是前后相续的,不是跳跃性的,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中渐进并在一些节点时形成关键期。实际上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内容、呈现的方式,表达的手段多多少少依据于儿童精神成长的特点,其中之一便是其特殊性。二:儿童的认识很多学者都认为认识的本质是适应,那么这种适应首先是生理学上的适应,首先人是生物,这种适应的开端便是我们通过知觉、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来接触外在世界,只有进过生理学上的感应才能够引起内在的变动。同样,认识又不仅仅止于适应,至少对于人类而言这种适应其主动性越来越大。比如说燕子南归是对气候的适应,它止于地域的变动,而人类,则扩大于衣物、取火等多方面选择。当然,人的认识或者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扩大的。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进化史维度来看的。和一般生物不同,人类除了适应,还会依据于先念与本能去理解适应,运算认识。人最初和大雁一样,其活动区域选择在气候适合的地方,慢慢的人发现了火,感知火可以保暖,慢慢学会保存火,后来学会人工生火,这便是对气候适应的运算。气候很大程度上就是寒暖,当人类能够用火来克制寒暖对人类生存地域的限制,便是人认识或者说适应与一般生物认识的不同之处或者说进化的表现。对火的认识、保存与利用,都是人作为主体的运用,这就是人认识的进化。认识的进化和儿童精神成长一样具有阶段性。关于儿童认识发生的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皮亚杰从认识的结构与功能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具有同构性,由此具有相互作用性提出认识就是同化。儿童具有的先念也就是先行结构为发端与后天环境通过同化或者顺应构建新的结构以达到适应。问题是,儿童有先天认识吗?如果具有先天认识,那么儿童在认识的过程中主客体关系会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先天认识是否存在,有着如何意义?儿童主客体的认识是在认识发生时模糊状态的。儿童所具有的先天认识是内在的推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相互作用构成反复、持续、渐进的认识的发生及不断构建,后来产生运算的形式保存和传递。也就是说儿童是有先念认识,这种认识是元认识,神秘一点的话将其理解成本能。这种元认识在主客体相互渗透中逐步向世界的客观化迈进。首先这种认识本身就具有存在形式,越是物理的越轻易感知,同样越是物理的展现也就更容易向形式逻辑的认识迈进。儿童是否有哲学,我觉得首先得对哲学是什么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才能回答。显然作者认为儿童的哲学是存在的。作者认为哲学存在于个体的生命运动里,它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这就是说哲学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哲学活动只是哲学家的事情。在儿童时代,儿童已经有了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哲学不仅仅是这种追求的结果,其追去的过程也是其本身。儿童的哲学多半无法以结果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它确确实实存在着,并可能量变成后来哲学作为结果的质变。何况,儿童在认识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观念,这本身就是哲学的结果。当儿童对于外界有着好奇、不解的时候就是对哲学的探寻。这就是柏拉图所说的:“哲学产于惊异”。儿童时期的小孩子特别喜欢询问。我的表弟<九岁>平常就会问我人为什么会死啊?月亮\n为什么会跟着我?天上有什么神仙吗?之类的问题。儿童或许现在无法解释,但是已经有了思考与探求。其最终答案的获得是建立在儿童兴趣和主动地基础上,而不是外部知识的灌输。这就是儿童的哲学。除这些外,作者还分析了儿童的哲学特点,与成人的哲学的不同。在我看来儿童的哲学或者说这种探求智慧是一种天性,儿童的好奇心是天性的,并且由于儿童不同于成人有着过多的外在干预和有了体系构建。儿童的好奇心要比成人的好奇心更加纯粹、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存在,其好奇心的产生是为了内在的好奇心的结果。这种好奇心来自于对外界也对自己的困惑,好奇的目的和结果是为了明晰困惑。古往今来,有许多人在研究儿童与哲学。其中可以总结的一句是: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儿童的哲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当儿童产生哲学,也就是说对外在与自身有了困惑的时候,就表明儿童的认识不再停留于看到、听到、等感性认识中,儿童开始有了理想构建的认识。我认为这是研究儿童的哲学的意义所在。从这一点着手,我们才能够更加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只有从精神世界了解儿童,我们才能触摸到影响儿童未来成长的那些还处于萌芽的东西。儿童除了有自己的哲学,同样有着儿童自己的科学。科学有着好奇、发问、观察和解释这一过程。这也是儿童好奇心的反应和结果。我认为儿童的哲学和儿童的科学不同在于好奇的事物不同,但同样都是儿童认识在不同领域的展现。三:儿童的道德关于道德,书上认为道德律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律。作者从“是”与“应当”的辩证统一来论证这一论断的合理性。道德涉及情感,而人类的认识也涉及情感,我认为人会产生于道德本身就是以自然为起源,这种起源和血缘、繁衍等自然结果有着紧密关联。可以说道德的对象最初也是以这种自然结果产生的。道德的产生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于人是一个有情感、价值、兴趣的人。人不是类似于零部件,纯粹的镶在社会机器上。人的道德和人的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道德隐含着逻辑。这样道德才具有判断功效,这样的依据可以通过文字或者术语展现出来。显然,道德作为一种逻辑体现人与人之间更为有序发展的结果。这种个体与个体的结合具有生理层面、行为层面和意识层面。前两者的道德律可以说是自然律,意识层面的道德将这种自然律在思维层面上的展现。这种发展一方面体现在道德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人类对道德认识的发展。人类对道德的认识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念是由浅入深的。它因循着道德内在的逻辑与规律,也就是个体道德的泽被范围和个体的自我生长相对应。儿童道德的发生同样产生于交往行为,它是以一系列行为规则呈现出来。比如说见到妈妈的朋友,你要叫叔叔或者阿姨这类的。当这些各式各样的行为规则在儿童生活中呈现时,就是道德的产生。当然儿童道德产生还和儿童的智慧有很大关系,智慧影响到儿童对交往行为的选择和对行为规则的理解与判断,也就是儿童对于道德认识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会有自己角色的定位,道德知识的学习,儿童作为主体与外部道德主体其关系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科尔伯格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非常清晰的儿童道德境界的逻辑提升。当儿童具有道德认识的时候,它的认识会从单纯的好与坏,逐步形成一个复杂的具有逻辑的规则体系。儿童的伦理学就是一套道德认识。\n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可以根据表面行为来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既是道德认识,也是伦理学上的认识。无疑,在儿童时代,儿童对道德认识会存在困惑,这本身就是儿童认识的好奇无法理解的反应。当这种困惑逐渐理解就是道德深化的过程。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律,越往后越走向成熟、关于儿童道德认识的研究大体有两派:一派注重道德形式的研究,一派侧重道德内容的研究。可以肯定的是儿童道德认识的成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会留下不同阶段的痕迹,着两排的研究可谓殊途同归。四:儿童的审美关于美作者从本体和审美的两个方面来分析美。那么美到底是一种存在还是一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呢?从本体和审美这两个层面来分析,各有其价值。我觉得这种区分更有利于我们对美的理解与把握。作者首先强调审美是儿童的天性。此话不假,同时我觉得审美是一种选择。儿童本能的喜欢舒缓的声音,讨厌嘈杂。作者还引述了“心画”说明儿童具有本能行为层面的审美。主体的发育程度,也可以说主体的认识的层次影响着儿童的审美水平。就绘画发展而言,罗恩菲德将其分为涂鸦阶段、前样式化阶段、样式化阶段、写实主义萌芽阶段、推理的拟似写实阶段。这就是根据儿童的发育程度来划分的,这种发育程度更多指主客体演进中儿童成熟程度,同样静述划分的不同阶段的演进,儿童绘画的主观因素逐渐减少,越趋客观。作者在论述艺术与游戏时,将艺术和游戏等同起来。因为这都是儿童以感性的态度理解世界的。儿童喜欢自己投入感情的事情,在这期间儿童往往进入忘我状态。用我们家乡老话来说:玩的连饭都忘了吃,要是读书能这样就厉害了。这里面就包含着一种逻辑,儿童玩其目的就是玩,读书的目的是读书吗?换句话说儿童在游戏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自发生长的,当前我们的学习是带有强迫性的。并非是建立在儿童的感情上,也就是说当前我们的教育不是一种艺术,而是机械的灌输。儿童都是艺术家,也就是说儿童具有审美的能力。不管这种能力是行为层面还是意识层面。由此,我们在教育儿童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的审美。这是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认识,儿童的道德,儿童的审美。这三个章章节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来叙述了儿童精神哲学。分别叙述了儿童的真—认识,儿童的的善----道德,儿童的美----审美从文化和哲学层次叙说其内涵、发展特点、和成人的不同之处以及了解其的意义。第五章:儿童的梦想作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梦想。认为梦想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梦想是主体对客体超越性的感受的表达。梦想是形式思维的启蒙者和培育者。梦想是对现实世界的同化,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人的世界。这些论述说明了梦想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再接着作者提到梦想将主体和客体紧密结合,是意识和无意识的对话。梦想在此处是桥梁的作用,它能帮助于儿童进入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梦想是儿童生活的乐园,帮助儿童人格的成长。一个人有梦想,那么他便具有了孩子般的心态,富于生命张力与想象。那么儿童的梦想与怎样的方式呈现呢?作者从游戏、艺术、神话与童话、儿歌等方面介绍其与儿童的梦想之间的关系。\n游戏:作者认为游戏是儿童梦想世界的一种呈现。儿童在游戏中以梦想的方式在自己心中构建着外部世界。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喜欢玩“过家家”。就是几个小孩子一起,谁当父亲、谁当母亲,谁当孩子。在确定身份后,每个孩子会依据自己的身份来承担自己的责任。过家家显然不是一个真正的家庭,但是儿童在里面充当不同角色后会形成自己责任意识。这是真与假,严肃与不严肃的结合。很显然这种结合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在“过家家”游戏中,充当母亲角色的孩子会去找青草作为蔬菜,父亲会摘果来养家,孩子会吵着问妈妈做好饭没有。甚至父亲和母亲会以作为家长的身份会去调解扮演孩子之间的吵闹。游戏的重要性在于此,它是儿童在现实世界中的解放,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无拘无束的展开想象,儿童能以自己的方式去构建自己的世界接近于梦想,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得到满足。艺术:作者提到康德和荣格。康德认为在自由这一点上,艺术和游戏是相通的,艺术是想象的过程,它的内容是意识之外的无意识,这种想象是属于梦想的范畴。儿童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你给他一支笔,他会特别投入出于本能的涂写,出于自己的想象不带有任何功利性质的目的,他的这种表达是不完全自觉的表达。在这种不自觉的过程中充满着趣味,一个充满趣味的梦想世界。神话与故事:神话是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尤其是人们自身无力解释世界的时候。但是神话又非完全脱离于人类生活。你看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精卫填海;西方神话中的天神、太阳神都紧密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关联。如同书中所言:神话是联系历史的纽带。儿童对神话有着天然的渴望,这大概和人类个体的精神胚胎是在神话中孕育成长有关。你会发现儿童天然对怪物有着兴趣。动画里面呈现的世界比现实世界更为有趣,似乎神话或者动画里的世界更为真实。小时候我问母亲人死了会去哪里,母亲说人死了他的灵魂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守护着他的情人。那时候我相信每当我仰望星空的时候,我死去的亲人在很远的地方守护着我。我觉得对于儿童来说,更加易于感受亲情。虽然神话或者动画是不真实的,但是它比现实世界更容易触及儿童的梦想。小孩子在看到那些光怪陆离的世界时会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比在现实社会中更为真实,而这种真实的获得是神话提供的。童话:童话也是这样如此,小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奶奶的故事中睡去的。童话通常讲的都是善与恶、强与弱、穷与富等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问题。他帮助儿童宣泄不安、恐惧、怯弱等情绪,同时又获得善良、勇敢、勤劳的感知。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中,儿童对皇后、小矮人等故事人物都会形成自己的判断。童话通常给儿童呈现了好与不好的两种局面,结局往往是好的一面战胜了不好的一面,它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十分切合的。童话不仅可以宣泄负面的情感,还可以让儿童无意识获得各种美德。另外一方面,儿童会自发的从童话里根据人物的行为来判断他们的好坏。歌谣:现在很多孕妇就有意识会听一些轻缓曲子,小时候我们也经常是在母亲的哼曲中睡去。有很多成人会在睡觉前听几首轻音乐。作者认为儿歌是心灵的游戏,具有梦想的成分。儿歌里面没有善恶观念,它给儿童呈现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潜意识内容在这种状态中自由的游戏着,这个游戏的哦你关键就是梦想的空间,儿歌离不开梦想。\n第六章:儿童精神现象的历史生成。作者依据相关研究认为个体的精神发生与类的精神发生具有一致性,儿童的成长是对种系发生浓缩的扬弃的重演。那种一致性在悠远历史中以更为精炼的形式浓缩在基因中,从而薪火相继。个人的精神与种族的“原始遗产”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是儿童精神发生的起点。儿童精神的发生需要需要一定的文化活动,也就是精神生活。只有精神生活存在,儿童的成长才能将类的精神发生进行获得。同样这种精神活动的的参与也促使了与精神生活相对应的神经系统的发育。一句话而言,儿童的发育需要在全面的文化过程中实现。通过教育,这是文化的过程。它复演人类文化以培养近现代水平的精神个体的活动,这一过程并不是完全的复演,而是有着扬弃。此外,精神是具有多层次性和多面性特点。作者通过卢梭的《忏悔录》说明人的精神世界的复杂,通过梭罗的《瓦尔登湖》呈现动物层面的生命、本能层面的生命。人的精神有魔鬼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那么如何去选择,如何去追寻?作者引用了两首诗与一次拜佛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在看到人有野性的一面,也要看到人圣性的一面。人是从地境界提升为高境界的过程,到了最高境界,却又返璞归真,达到真正的自由。儿童精神便是这样一种自由的状态。这是成人所需要追寻的。第七章:儿童精神现象的永恒魅力儿童精神的魅力我觉得便是那种自由状态。儿童所看到的世界和成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儿童看到世界样子,是圣人们看到的样子。儿童精神世界中的真、善、美是实实在在,内外一致的。而成人的精神世界的真、善、美却不是这样。儿童内心的道德法则和天空的星辰一样明亮、永恒,这让很多成人汗颜。作者认为儿童是成人之师。认为童心可以治疗异化了的成人生活,寻找爱的源泉,永远有一颗童心,在心态上回归童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