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道德哲学、实践哲学学科范式对比分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伦理学、道德哲学、实践哲学学科范式对比分析

  伦理学、道德哲学、实践哲学学科范式对比分析在人文社会科学界,提到伦理道德一般人们想到的学科就是伦理学、道德哲学或实践哲学,而这三个学科范式在学术界关于伦理道德的研究视域几乎是不加区别地加以应用的。由此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同一个研究领域学科范式却有不同的学科名称?在使用伦理学、道德哲学、实践哲学时是否都是意指同样的研究领域?在使用这三个名称时,是否完全是一种语言的习惯或随意的安排?这样的问题不仅仅纠结着进入这一领域的初学者,而且也使得众多伦理学领域的专业研究者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含糊其辞。20世纪中叶西方哲学界开始具有一种将伦理和道德区分开来的倾向,虽然这个区分的价值仍处于争论之中,但是,由此而来的一个学理性问题是:是否存在着一种将伦理学、道德哲学、实践哲学学科范式区分开来的可能?笔者以为,这样的辨析不仅仅有利于拓宽伦理道德的研究视角,而且有利于分析当下伦理道德价值多元化成因。  一、伦理学学科范式的生成及其基本问题\n  范式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系统阐述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范式的特点是:首先,范式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公认性;其次,范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构成的一个整体并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同时,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后来,它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具体研究中,意指各个学科发展阶段的模式。就其本意与在各个学科的广泛应用来说,有以下几个共同点:一是指某个学科(如伦理学)或者某个同质性领域(如科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图式;二是在一定共同体内部具有一定的公认性;三是指反映一定特殊历史阶段与现实环境的共同研究纲领。  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在人类思想史上,无疑是以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为重要标志的。今天,翻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总会有这样的感受:《尼各马科伦理学》似乎比当代书店的里的各式各样的以伦理学、道德哲学命名的那些研究伦理道德的书籍更为亲切、更接地气、更为好懂。这是为何呢?亚里士多德自己在这本著作的第一卷开篇不久就说,有的道理自本原或始点开始,有的道理以本原或始点告终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并且探索路径到底是来自始点或本原,还是回到始点或本原?\n最好是从所知道的东西开始,对我们来说,研究还是从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开始为好。所以那些想学习高尚和公正的人最好从习性或品德开始。在此,亚氏为我们指出了伦理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的差别,并且使得伦理学研究从柏拉图本原性的哲学研究中走出来,面对真正的生活世界。伦理学是关于生活世界的学问,是在生活世界中追问我们生活的意义和方向,是从习性或品德开始的。离开生活世界,我们是无法去理解亚氏伦理学的。亚氏创立伦理学的现实土壤是真实的生活世界,没有生活世界就没有亚氏伦理学。所谓生活世界,意旨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unsereallt?glicheLebensoralis(道德)来翻译希腊语ethics(伦理)本身只是一种语言转换,没有太多的理论旨趣。但是,道德(moralis)被广泛使用应该是近代以来的事情,特别是到休谟问题的发现,使得道德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范式。\n  休谟在《人性论》一书中提出的是与应该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被作为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休谟断言,是与应该之间的关系如果得不到明确的确立,这样一点点的注意就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休谟问题一直困惑着后来的伦理学家与道德哲学家,以休谟问题为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这一问题,形成了近代思想争论的两个重要派别:独断论和怀疑论。事实上,怀疑论与独断论只不过是休谟问题的两个侧面,如果执着于是,我们将陷入怀疑论,如果执着于应当,我们将陷入独断论。无论是怀疑论,还是独断论,都没有彻底地解决休谟问题,他们都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真正直面这一问题的思想家是康德。康德自己曾说是休谟将他从独断论的迷雾中惊醒,这句话可以转化为是休谟的怀疑使得他从独断论中惊醒,从而试图去为人们所坚定不移的道德应该寻找确定不移的学科范式。  康德明确地提出了道德哲学问题。我只限于这样提出问题:人们是否有必要制定出一个纯粹的,完全清除了一切经验、一切属于人学的东西的道德哲学;每个人都会承认,一条规律被认为是道德的,也就是作为约束的根据,它自身一定要具有绝对的必然性。康德是要去寻找一种建立在客观必然性基础之上、发自于人的主体性内部的道德哲学。由此,在休谟的《人性论》中,还是循循善诱的从生活世界、生命体验出发去寻找确定不移的道德源头,而康德的道德哲学是要清除一切经验,而从人的精神世界寻找具有绝对必然性的行为约束的根据,康德的道德哲学是完全的建立在精神世界里的。\n  康德提出的道德哲学,实质上并没有回答休谟问题,而是回避了休谟问题,它不是要回答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而只是确定了应当产生的主体性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建立在生活世界之是基础之上的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的伦理学问题,被康德转换为要在主体性的精神世界里确立我应当干什么的道德哲学问题。让生活世界归于生活世界,精神世界归于精神世界,二者就如两条平行线一样永远没有交点,这就是康德无法走出的二律背反。黑格尔发现了这个问题,黑格尔明确地意识到,近代哲学的问题是各种对立,所要研究的内容为:一是神的理念与存在的对立;二是善与恶的对立;三是人的自由与必然性的对立;四是灵魂与肉体的交感。休谟问题被黑格尔化解在一个更为广泛的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之中,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和解。黑格尔认为,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和解的基点是哲学,方式是概念,概念既包含着客观生活世界的经验,又篆刻着主体精神世界的印记。只要我们找到了人类思维的概念话语体系,我们就认识了人类自身,哲学就从爱智慧变成了智慧本身。而道德哲学也包含在这个体系之中,从关于道德的哲学变成了哲学视域下的道德,道德哲学得到了彻底解决,休谟问题彻底解决。由此看到,在黑格尔那里,概念林立,黑格尔之后,概念被理解成为道德哲学重要的任务,因为概念涉及行为,或能够在某些情况下以某些方式改变概念,无论是通过修改现行的概念还是创制新概念或摧毁旧概念,都将改变行为。以致注重概念分析的元伦理学、分析伦理学风行欧美伦理学界。\n  近代道德哲学是建立在语言世界(或者说概念世界、精神世界)基础之上,以是与应该(或者说事实与应该、事实与价值)为基本问题,追问我应当干什么的伦理道德学科范式。不同于伦理学立足于生活世界,为人寻求价值方向的目的论意识,道德哲学立足于语言世界、概念世界、精神世界,试图确立人之为人的主体性根据,为人的道德行为需求确定不移的义务论色彩的绝对准则。不同于立足于生活世界对于人的情感、快乐、幸福与德福一致等经验性问题的研究,而是注重人的理性、义务、责任等道德律令的纯粹性研究。  三、实践哲学的实践使命与伦理道德范式转型  在学术界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实践哲学的奠基人。因为亚氏是第一个讨论到实践(praxis)概念的人。在亚氏那里实践(praxis)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行为(action),源于动词prattein:做(todo),意指动有意所做的任何事情,与之对应的是言说和被作用;\n二是现实/实现(actuality/actualisation),源于希腊词energeia,专指目标在其自身的实践趋向目的的过程和本身就是目的的行,这种实践因为与他人和社会的福祉有关,主要指与生产劳动相区别的人的伦理道德行为和政治行为它是最高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内涵揭示了几个重要内涵:一是实践是主体的自觉行动,没有自觉就没有行为、没有实践;二是实践主要可以分为面向自然的实践(生产劳动)、面向人际的实践(伦理实践、政治实践);三是面向人际的实践(伦理实践、政治实践)因为其是以自身为目标的过程和实现活动,因而是最高的实践;四是伦理实践与政治实践因为建立在人际之上,因而是人自身的实现活动,这个实现活动本身构成了人生活的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通过人的生存实践形成和产生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概念和意义,因而是一切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条件。可以说,行为、实践、现实世界几乎是三位一体的。\n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及其实践哲学思想是隐含在他的伦理学与政治学的理论阐释中的,不像伦理学、政治学那样是显在的。实践哲学的真正确立应该是20世纪中叶西方哲学界兴起的回归古希腊实践传统的所谓实践哲学复兴,这样的实践哲学复兴使得实践哲学成为现当代哲学的显在话语,以至于列维纳斯甚至把伦理学成为第一哲学。一个颇为奇怪的学术现象是实践/行为在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中几乎被遗忘了。笔者以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具有有意做任何事情这种实践能力的行动主体还没有觉醒,或者说觉醒的主体还不具有普遍性。亚里士多德是要通过实践概念传达对生活世界的追问,提出自己主宰的、以自身为目的的至善幸福是值得一过的生活,是古希腊极少数的哲人和公民们追求的生活。因而这种实践还不具有普遍性,在某种意识上实践是伦理学学科范式得以实现的理性工具,还不是实践本身。而近代道德哲学通过语言和概念在精神世界所要确立的恰恰是一个超历史、无时间、自主的和单一的理性主体,根本无关实践本身。这样的主体通过黑格尔的道德哲学转换成现代人的教养:从一个个特殊的个体上升为普遍的个体。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哲学不具备的有意做任何事情的主体,经过近代道德哲学的教化已经普遍存在,因而实践哲学也就有了复兴的可能。  一般来说,实践哲学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狭义的伦理学或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等;二是从实践视角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审视。后一种实践哲学实质上已经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思考,脱离了实践的本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作为关注伦理道德的实践哲学与伦理学和道德哲学学科范式的差异,因而主要侧重于前者。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原先单一的关于伦理学、道德哲学学科范式在当代学界人们为何要以一种包含伦理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等多种意味的实践哲学来加以取代?如前所述,实践哲学兴起的前提是主体性的觉醒,而主体性觉醒之后,实践哲学面临着双重研究范畴:\n一是研究主体的行为,一是研究主体间的行为。前者就是我们传统所说的伦理学或道德哲学,后者就是政治学。因为一个个主体自视自身为具有实体性的普遍的个体,而忽视自身实践的先在性,不同主体之间呈现出价值多元,乃至麦金太尔发出感慨: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平等、正义理论受到关注,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纷争不断。伦理道德不再是追问人生何义的幸福主义的伦理德性,也不再是追问主体何为的道德应当,而是要在现实世界里接受实践的检验,在不同理性主体之间追问我们如何在一起、个体至善还是社会至善成为实践哲学讨论伦理道德的基本主题。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含糊不清的政治学似伦理学、伦理学似政治学,在现当代的实践哲学中实现了彻底的融合,伦理学指向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指向伦理学。正说明这个世界在走向一种去道德的时代,因为实践哲学所关注的不是道德的哲学,而是哲学视野下的道德;关注不再是坚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而是在实践视野下的伦理道德何为。  四、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及其当代困境\n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有一场持续多年的关于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当时讨论的主要观点有:一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二是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关系问题,三是什么是善、善何以可能等基本问题。最终以罗国杰先生在《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一书中将道德与利益关系确定为伦理学基本问题而告一段落。21世纪初,肖群忠先生又旧话重提,发表《伦理学基本问题新论》,提出道与德、义与利、群与己的关系作为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三要素。需要注意的是,前者的讨论几乎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后者是在中国传统伦理语境中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讨论。似乎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作为伦理学发源地与学科范式明显的西方哲学传统被遮蔽了。何谓伦理道德基本问题?\n就是使得伦理学或道德哲学成为一门学科的问题,就是贯穿整个伦理道德思想史的问题,就是研究伦理道德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所有伦理学研究学术共同体必须面对的问题。由此,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者、中国传统伦理、西方伦理传统那里应该是一样的,在不同时代也应该是一样的,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也应该是一样的,这样的问题才能够成为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结合前面对伦理学、道德哲学和实践哲学学科范式的历史梳理以及中国学界关于伦理学基本问题讨论的现状,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应该是:道德与利益、事实与应该、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三个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的表述应该说是面向当下语境的,它在西方传统中的表述是道德与生活、是与应当、个人还是社会,在中国传统中的表述是义利、名实、群己,在马克思主义立场那里即是道德与利益、历史与道德、善恶矛盾等。同时,这三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思想家追问伦理道德时不可回避的主题。之所以这三者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成为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从知识论的视角来说,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价值论的人之为人的问题,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探讨道德本真的认识论问题,而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关系问题则是一个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论问题,价值论、认识论、实践论的三位一体构成了伦理道德的本质,解决了伦理道德的本体论问题。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虽然将伦理学的主题界定为道德与利益,但并不是说是与应当、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等问题就不是伦理学研究的主题。事实上,道德与利益、是与应当、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都是伦理学、道德哲学与实践哲学的主题。在伦理学诞生的古典时代,在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的生活世界追问中首要解决的主题就是道德与生活(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解决的路径是要过美德的生活,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美德是否可教,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希腊哲人,《尼格马科伦理学》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这个问题显然就是一个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而苏格拉底的悲剧正是个人至善与社会至善的道德冲突的悲剧。同样,在道德哲学中,还有美德伦理(道德与利益)、规范伦理(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和元伦理学(是与应当)\n的分类。通过伦理学、道德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学科范式辨析,是要说明伦理道德基本问题在逻辑上是同构存在的,在时间序列上它们的出现与完善又是有主次之分的(古典时代是美德的义利之辨是主要矛盾、近代是与应当是认识论主线、现当代是平等正义的群己争论是时代热点)。在学科范式上正是这种逻辑的同构存在造成了我们认识上的相互混淆,正是时间序列的主次之分使得我们能够走出伦理学、道德哲学、实践哲学之间混沌不清的思维混乱。  当代的伦理道德纷争的价值难题在于:个体放任自身于全球多元价值的合理性之中,对外来文化保有远观的欣赏与敬意而又无法摆脱自身文化的历史束缚,个体生活遭受去历史的比附,而在现实生活上呈现出跨越式被动提升的价值焦虑。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全球化时代,当代伦理道德理论最为尖端与迫切的理论难题在于:如何在各国意识形态多元冲突的道德语境中建构全球道德理想的一元指向?\n各民族国家共同体如何在一种去历史的道德比附中重构民族道德的基本信念?原子式的个体如何在道德价值多元的社会语境中获得内在道德自我的安宁?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解决多元与一元的矛盾。通过伦理学、道德哲学、实践哲学的学科辨析,我们明白正是由于在生活世界的源头通过伦理学的建构造成了不同文明之端关于美德的价值论分歧,而通过道德哲学的建构又使得在原初生活世界中建立和抽象出来的美德理念变成了语言世界、概念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逻辑自洽从而具有了知识普适性根基,这样的伦理道德回归到当代实践哲学的开放语境中必然导致价值冲突与知识纷争。如何在多元的冲突中构建一元价值交流的平台?通过伦理学、道德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背后共存的伦理道德基本问题的一元性或许就是重构伦理支配的世界的基本信心与价值信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