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异化的哲学探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建筑异化的哲学探析

分类号密级UDC编号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建筑异化的哲学探析:一个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思考学院(所、中心)人文学院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姓名程瑞来学号1202101192导师姓名李本书职称副教授2021年5月扉页: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日期:论文使用和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云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和论文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n…………………………………………………………………本人及导师同意将学位论文提交至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进行电子和网络出版,并编入CNKI系列数据库,传播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摘要当前,建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科学、技术、人文、自然、历史等多方面内容,已经成为各种复杂关系的矛盾体。“异化”作为一个哲学词汇,有让渡、疏远、脱离、差异、精神错乱等意。马克思前期认为异化是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的分离,即人失去了自己的类本质。这里所说的人的“类本质”,是一种抽象的理想化的人的类本质,即自由、自觉的劳动。在这里,我们使用马克思1845年以后对异化的提法,即:人的劳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人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统治着人、成为与人对立的一种外在力量。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建筑异化的探析必然涉及建筑本身和建筑活动两个方面。本文将建筑异化从人类生活方式的角度考虑,从自然、社会、人三个层面进行探析。从对建筑史的角度思考出发,文章认为建筑异化总体上呈现出物质化、精神化、市场化和数字化四个极端的方向,指出建筑异化破坏了人类原有的生活方式,割断了历史文脉,并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此外,本文对建筑设计的“伪艺术”追求和建筑的极端商品化表现展开了批评。针对上述现象,文章从劳动、商品、科学、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入手,分析了建筑异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对各种建筑思潮批判的同时,文章认为不公正的市场化运作和建筑共同体让建筑异化现象愈演愈烈。最后,作者以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理论为基础,认为建筑异化作为一种正常的历史现象,有其存在的社会历史原因。人类的建筑观的通约性是建筑异化消亡的重要条件。文章以海德格尔的栖居理论为逻辑终点,呼吁建筑回归到诗意居住的本质上来。关键词:建筑;异化;工具理性;建筑共同体;通约性;栖居Abstract\nCurrently,thebuildingasacross-discipline,involvingscience,technology,culture,nature,history,andotheraspectsofcontent,havebecomethecontradictorybodyofcomplexsocialrelations.“Alienation”asaconcept,notonlyhavedifferentmeaningsinthehistoryofphilosophy,anditsmeaningisdifferentinthedifferentstagesofthedevelopmentofMarxistthought.HereweuseformulationsofMarxonalienationafter1845,namely:Oftheirownactivitiesonpeoplebecomeanalien,andthepowerofhisopposition.Thisforceandactiveproductsbecometherule,withpeopleoftheoppositeofasocialforce.We'regoingtoanalysisalienationofbuildingsfromnatural,socialandhuman.Atthesametime,weneedtodeepenandextendtheconcept.Thisarticleconsidersthatbuildingalienationturntothematerialistic,spiritual,marketinganddigitalonthewhole.Thisarticlebelievethatalienationofbuildingsdestroyedpeople'swayoflife,cutoffthehistoricalcontext,andthreattothenaturalenvironment.Whilecriticizedthe"pseudo-artbuilding"andthecommercializationofresidential,wetriedtoanalyzethecausesofalienationofbuildingsfromlabor,commodities,scienceandtechnology,market,andsoon.Wecriticizearchitectsandbelievethattheunfairmarketrelationsandthebuildingcommunityaretheleadingcauseofalienationofbuilding.Finally,webelievethatthealienationofbuildingisanormalphenomenonofthehistoryandtherearemanyofthesameontheviewofhumanaboutarchitecture.OnthebasisofHeidegger'sanalysisofthedwelling,wecalluponthearchitecturereturntothepoeticnatureoftheliving.Keywords:BuildingAlienation;Buildingcommunity;Commensuration;Dwelling;目录第一章引论:关于建筑异化1\n一、问题提出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三、文章的写作思路5四、建筑异化的研究意义6第二章何谓建筑异化6一、建筑的界定7二、建筑异化的概念8三、建筑异化的诠释10第三章建筑异化的四个极端方向11一、建筑异化的物质化方向11二、建筑异化的精神化方向12三、建筑异化的市场化方向13四、建筑异化的数字化方向15第四章当前建筑异化的主要表现16一、对原有生活方式的破坏16二、建筑历史厚重感的缺失17三、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对立19四、建筑的“伪艺术”追求20五、建筑的极端商品化21第五章建筑异化的原因分析23一、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建筑异化23二、一个STS的视角24三、建筑思潮的泛滥25四、不公正的市场化运作27五、建筑共同体的影响28第六章建筑异化的消亡29一、正确认识建筑异化29二、人类建筑观的通约性30三、给建筑脱去多余的“外衣”32四、让建筑回归“诗意居住”的本质33总结36参考文献38致谢39第一章引论:关于建筑异化一、问题的提出\n西方认为建筑是一部石头的史书,是凝固的乐章。尽管世界建筑形态千差万别,但其总体发展轨迹并非无迹可寻。从建筑史的角度出发,建筑最初仅仅承担着人类的居住需求,后来却不约而同的走向了高大和坚固,满足了人们的安全需求。在此期间,宫殿和教堂给建筑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寄托着人类的某些情感和精神追求。而当前建筑又成为人们投资理财的工具,变为刺激经济的一大产业。所以,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一所可供居住的房子,它在古代扮演着战争中的保护工具,并逐渐成为一个可以放置精神的场所或者一种身份的象征,而现在又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不动产。同时,近年来数字化的图书馆、交易所、网店不断涌现,代替了许多实体建筑,不少人鼓吹人的生活就是一台电脑和一间房子,传统的建筑要素遭到漠视。建筑已经越来越不注重传统的居住问题,而是越来越多的涉及自身以外的事情。从建筑史的角度,我们不禁要问:建筑到底怎么了?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楼房逐渐流行起来,已形成席卷全球之势。当今建筑界一边是建筑师在世界范围内挥毫泼墨的展示自己的艺术个性,千奇百怪的建筑高耸入云;另一边是建筑活动引起的资源和能源枯竭,还有彻夜的机器轰鸣。城市化在过去是一个自然的形成过程,而在今天我们可以凭借科学技术的力量做到“点地成楼”、“点村成城”。在乡村,大批农民被迫放弃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他们抛弃了牛、羊、狗等牲畜,快速的加入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建筑成了发展经济的手段,越来越多的人被迫脱离了土地,由此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同样,在城市人更是被“束之高阁”。人们通常为了几十个平方的建筑面积耗尽了一生的积蓄,甚至负债累累。在此意义上,建筑与人本末倒置,人又成为建筑发展或经济发展中的一环,并且逐渐的为建筑所奴役。同时,在建筑业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全球机械轰鸣,资源、能源在不断的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如痴如醉的被束缚在建筑活动中,建筑带来的自然和社会问题日益严峻。所以,建筑和建筑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外在力量,我们把这种建筑与人和自然对立的现象称为建筑异化。那么,建筑异化因何产生?它又有哪些表现呢?事实上,建筑问题是古今中外关于人类生活方式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中国的“桃花源”和西方的“乌托邦”都可以\n从侧面反映出人类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自由而满足居住状态的追求。古时的田园生活和今天的别墅生活有很多相通之处,人从未放弃对一种天人合一的家园追求。这就是建筑异化消除的潜在动力,也是本文的落脚点。二、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CNKI检索,建筑异化的相关研究较少,可供参考的资料不多。但早在1981年罗征启在《世界建筑》杂志中就摘译了1979年6月日本《建筑与都市》杂志的文章。这篇题为《手法主义与现代派建筑——谈建筑艺术的异化现象》文章,将“异化”解释为“发展变化”,即从一种东西变为另一种东西的意思。而手法主义的异化意味着个人不受社会的束缚,也可以说是失去了整体性。菲利普·德里欧:《手法主义与现代派建筑——谈建筑艺术的异化现象》,罗征启译,世界建筑,1981年第3期,第67页。2005年4月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王珂发表了《移民城市中建筑形态的异化》一文,文章以移民为线索,通过对上海历史建筑的研究,论述了由移民所引起的建筑异化过程,尝试解释移民城市中的一些建筑现象,指出正是建筑形态的异化,使上海建筑在多元化的过程中更加复杂与丰富。王珂:《移民城市中建筑形态的异化》,山西建筑,2005年第7期,第11-12页。2021年6月,云南财经大学黎玲花和林幼斌发表了《西双版纳竹楼建筑异化问题与对策》的文章,作者认为西双版纳的竹楼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面对傣族居民纷纷建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的现代“洋楼”,传统的傣家竹楼正被新式的建筑所吞噬的现状,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西双版纳干栏式建筑和傣家竹楼建筑异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黎玲花,林幼斌:《西双版纳竹楼建筑异化问题与对策》,商业文化,2021年,第316页。上述关于建筑异化问题的研究,涉及建筑设计手法、形态、材料的变化,更多的强调的是建筑某些方面的发展变化,而没有突出建筑变化过程中与人或自然的对立面。目前,尽管建筑异化的整体研究较少,但与建筑有关的建筑材料异化、建筑空间异化、建筑师的异化、科学的异化、技术的异化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却有卷可查。1999年王振宇以《技术的异化——当代日本建筑的技术表现》为题,将建筑与技术置于社会大环境下,就当时日本建筑师对建筑技术的理解作为技术异化的根源,突出了建筑师对技术的使用给建筑带来的影响。王振宇:《技术的异化——当代日本建筑的技术表现》,华中建筑,1999年第1期,第70页。2001年2月8日\n,中国建设报指出要关注建筑师的异化,文章批评了国内建筑师照抄照搬欧美建筑设计的现象,强调建筑要立足国情,保持本土特色。2005年7月,范路发表的《自然的异化:现代建材制造与现代建筑》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出发,分析比较了木材、天然石材、粘土砖瓦、水泥(混凝土)、玻璃、钢材等主要传统和现代建筑材料的制造过程,探讨了现代建筑材料制造过程同现代主义建筑及其文化的联系。文章认为现代建材制造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异化过程,使用现代建材的现代建筑则在更大尺度上异化了自然,对自然的异化是现代主义建筑文化问题的根源之一。范路:《自然的异化:现代建材制造与现代建筑》,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7月,第295页。虽然国内建筑异化的提法较少,但建筑伦理和建筑批评的文献却很多。例如王科奇的《建筑伦理价值观的扩展——批判的环境伦理观》、邓慧秀的《建筑伦理功能的探析》、瞿剑的《现代城市建筑批判》等。这些文章虽然没有提及建筑异化,但都从不同侧面对建筑和城市展开了批评,对本文的写作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此外,将建筑和城市从整体把握的研究主要有钱学森关于建筑科学的理论和吴良镛的《广义建筑学》。他们对建筑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进行了重要的探索,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国外,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筑•居•思》一文是对建筑进行哲学反思的典范,其中“四重整体”的提法反映出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而对黑森林小屋生活的描述可以看出他对当时城市生活方式的不认同。这些内容同样对本文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样,国外建筑异化的提法也很少,学者们大多关注的是政治异化、经济异化、市场异化等,而且异化问题的关注度也在逐渐降低。但国外建筑科学和建筑伦理研究是较多的。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首先出现在西方,并且西方有城邦社会的传统,所以西方对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早。在两千多年前奥古斯都时代由维特鲁威(Vitruvii)撰写的《建筑十书》是全世界保留到今天唯一的最完备的西方古典建筑典籍。该书论述范围广泛,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机械工程等范畴,提出了建筑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同时,该书还提出了对建筑师的教育方法和修养要求,强调建筑师不仅要重视才,更要重视德。这些内容对后世建筑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进入近代社会后,西方传统的建筑思想受到冲击。在大机器生产阶段,有人认为\n“建筑是机器”或者“建筑是空间”。二战后,“国际式”的方盒子风靡全球,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受到普遍欢迎。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被称为后现代建筑宣言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反传统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影响了年轻的建筑系学生,引起了世界性的震动和响应。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兴起,西方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新地域主义、高技派等建筑思潮,大批建筑师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描绘着未来的世界蓝图。此外,西方关于建筑的城市化研究是一个热点,马克思主义城市研究更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具有明显的批判性。这些内容对本文的写作有一定的启发。早期马克思城市学者的代表有卡斯特尔斯、列斐伏尔、琼•洛基肯、弗兰克•斯拉马切等。大卫•哈维的《社会正义与城市》(1973)被称为城市地理学领域“马克思主义学派第一部主要英语著作”。从20世纪70年中期到80年代末,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渗透到城市科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城市地理、城市规划等领域,主要代表有梅西和米根的《产业重组地理学》(1979)、B.布卢斯通和B.哈里森的《资本与社区:私人投资减缩的原因与后果》(1980)、A.弗兰德和A.梅特卡夫的《贫民区城市:大众失业经济学》(1981)等。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仍是资金竞争机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许多涉及城市政治、经济的基本问题都得到了探讨与总结。但许多学者仍坚持政治经济学、阶级或冲突等观点对城市建筑进行研究,不过他们不着意突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立场,在理论、方法和课题方面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包括:哈维的《后现代性的条件》(1989)、沙伦•朱肯的《后现代城市景观:文化与权利》(1992)、马克•戈特迪娜的《新城市社会学》(1994)、乔•R•费金的《新城市理论》(1998)等。尹国钧:《后现代城市:重组建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53页。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建筑乃至城市化的发展都进行过批判性的研究,注意到人居环境的恶化,但关于建筑异化的提法和整体性研究较少。文本的写作突出的恰是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对立性,并且将建筑异化从自然、社会、人三个层面进行探析,希望能深化和扩展人们对建筑异化的认识。\n三、文章的主要写作思路建筑异化有着较大的研究范畴,作为一种“变化”或“变异”,我们可以从建筑的外形、功能、材料、空间等方面入手,而本文是以建筑史为导向,从自然、社会、人三个层面探析建筑异化现象,并从整体中找出了建筑异化的四个极端方向。同时,文章联系当前建筑异化的主要表现,深刻剖析了建筑异化产生的原因。建筑异化是对人而言的,它本是人的物质力量的外在化,是人身心的庇护所,而现在却出现了建筑与人日益疏远和对立的现象,建筑已经成为与人异己的存在。文章以建筑异化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为视角,将其深化并扩展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本文认为建筑异化在整体上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破坏了人类原有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二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文章寄希望于人类建筑观的通约性,呼吁建筑回归到“诗意居住”的本质上来。全文的写作思路具体如下:第一章作为文章的引论,从历史主义角度提出了建筑异化的问题,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说明,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写作思路,并指出了建筑异化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何谓建筑异化。文章首先对研究对象“建筑”作出了界定,在对“异化”概念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建筑异化的定义,并对建筑异化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诠释。第三章从建筑史出发,提出了建筑异化的四个极端方向,即物质化、精神化、市场化和数字化,分析了上述四个极端方向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呼吁人类社会正确的建筑观的出现。第四章讨论的是当前建筑异化的主要表现。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两个方面思考,文章认为建筑异化破坏了人类原有的生活方式,导致建筑历史厚重感的缺失,同时造成了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文章还批评了当前建筑的“伪艺术”追求和极端商品化等主要表现。第五章是对建筑异化的原因分析。文章从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商品问题入手,分析建筑异化产生的原因,并以STS的视角解释建筑异化的四个极端方向。针对当前建筑异化的主要表现,本文认为不公平的市场化运作和建筑共同体的作用是当今建筑异化的重要原因。\n第六章是建筑异化的认识与消亡。基于以上分析,文章讨论了马克思关于异化消亡的问题,抓住人类认识的自主和自觉性,最后文章寄希望于人类建筑观的通约性,主张为建筑脱去多余的“外衣”,让建筑回归海德格尔意义上“诗意居住”的本质上来。最后,文章的总结再一次梳理了全文的主要思想,对有关问题进一步作出了解释和说明。四、建筑异化的研究意义本文将建筑异化问题的研究,从人类生活方式的角度进行思考,并从人、社会和自然三个层面进行探析,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内容,是一种交叉性的研究,是一次对建筑史的总体把握,同时也是对建筑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思考。当今建筑林立,大有占满地球表面之势。同时,建筑活动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是巨大的,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建筑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带来了较多的社会问题。今天的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它已经异化为一种与人对立的力量,所以对建筑异化的研究不仅关系到人类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异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第二章何谓建筑异化建筑是一个大概念,住宅、工厂、寺院、水塔等人造物都是建筑。从广义上讲公园、广场,甚至道路都可以称之为建筑;而狭义的建筑仅指人们的住房。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研究的对象作一个界定。虽然建筑异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但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以,我们也应当对建筑异化作一个合理的诠释。一、建筑的界定“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显然,梁思成先生认为最初的建筑是由人的实际需要引起的,并且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是人类刻意设计而成的,没有任何派别可言。他讲到最初的建筑“其结构之系统,及形成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n。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这表明,人类最初的古建筑是环境的产物,在形式和材料上也各有特色。这些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并且能够反映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文化面貌。所以,建筑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无怪乎雨果将其称为一部“石头的史书”。时至今日,要对建筑下一个全面而又让人满意的定义仍然是困难的。从材料来讲,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从功能上看,建筑是可供人使用的筑造物。如住宅、桥梁、窑洞、体育馆、水塔、寺庙等。广义上讲,景观和园林作为人造物也属于建筑。简而言之,建筑就是人造物。但这样的定义是没有表情的,缺乏生动性。建筑不仅应该包括文化性、历史性等人文特点,而且还要有地域性等自然特点,所以试图用一句话或一个概念来表述一个问题是困难的。革命导师毛泽东有一段著名的讲话:“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转引自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年,第29页。所以,我们谈的建筑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没有必要陷入形而上学的深渊。事实上,建筑不仅是一个存在物,也是一个过程。英国学者比尔•希利尔认为,“从物质的形式而言,我们觉察到了建筑这类事物是系统地存在的。从建成的情况而言,我们可以判断不仅仅任何房屋都试图成为建筑,而且如果我们倾向于认为它是建筑,那么它就更可能是一栋建筑。我们现在可以发现为什么定义建筑会如此之难。这是因为定义建筑是通过抽象且普遍性的思维去掌握建筑中不可言的直觉内涵,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心智活动,以及我们在事物中理解到的属性。”[英]比尔•希利尔:《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杨滔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版,第22页。在这里,建筑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建筑是一个物体,也就是可以看得见的实物,如房屋、宫殿等;第二,建筑是一个建造的过程,主要指人的一项实践活动;第三,建筑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可以解释为人们思维中的工程,如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等。对建筑异化的研究一方面涉及建筑本身,同时还不可避免的谈及建筑过程,这是由异化的概念所决定的,同时\n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上文中提及的水塔、体育馆、寺庙等建筑,从海德格尔意义上讲,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人类栖居服务的。而我们讨论的建筑是从人类生活方式的角度出发,是一个整体的抽象的建筑概念。它不仅包括建筑本身,还包含建筑活动的过程,最后还要落脚于对建筑的认识。所以这里讲的建筑是与人类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人造物,不特指建筑的某一具体形态,但仍然可以借用现实中的具体建筑物来思考。二、建筑异化的概念建筑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和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建筑不仅是一个工程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上世纪末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将建筑科学纳入他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整体构想中,使其成为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列的第十一大科学部门,足见建筑研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他认为,“建筑哲学是建筑科学技术大系统中的带头学科,是建筑科学技术体系中最高哲学概括和最高台阶。”转引自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第27页。显然,建筑需要哲学层面的概括、总结,乃至批判。事实上,建筑异化产生已久,但建筑异化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我们虽然可以讲述建筑如何让我们不安和不适,而对建筑异化的概念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异化”作为哲学的热门词汇,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理解,由此引发的劳动异化、商品异化、宗教异化等概念我们也并不陌生,而关于建筑异化的提法却很少。“异化”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有让渡、疏远、脱离、差异、精神错乱等意;德语entfremdung(异化)由动词entfremden变化而来,有疏远化、夺取、盗窃等义。约瑟夫逊曾经列举出异化的十几种含义:惶惑不知所措、焦虑、社会沉沦、冷漠无情、精神颓废、丧失个性、寂寞孤独、无信仰、遗弃、无行为准则、无能为力等。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将异化理解为意识与个人的脱离,即主体视自己为客体,异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费尔巴哈则把异化用于解释宗教起源问题,把神看成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在1843~1844年间,马克思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来理解异化的,他认为异化是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的分离,即人失去了自己的类本质。这里所说的人的“类本质”\n,是一种抽象的理想化的人的类本质,即自由、自觉的劳动。而1845年以后,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异化是个人力量由于社会分工转化为物的力量,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后来,经验实证主义则把异化视为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席曼(MelvinSeeman)认为异化是个人情感的总和,分别表现为权利丧失、意义丧失、标准丧失、价值梳离以及自我疏远。郭冲辰:《技术异化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32页。一般认为,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自身。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异化问题已从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道德、心理、病理科学、技术、文艺等整个文化思想领域。目前,异化问题的研究有两个倾向:一是简单的强调事物的变化。即当某事物和之前不同则称之为异化。二是突出异化过程中的对立性。一方面强调事物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突出变化过程中与己、与人的对立性。显然,后者对异化的理解更加深刻。那么,对建筑而言,我们认为应该满足三个条件才可以称之为异化:第一,必须是人类的活动或产品引起的现象;第二,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表现出建筑与人对立性;第三,该事物较以前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对“异化”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在这里我们采用马克思后期关于异化的提法,即:异化是个人力量由于社会分工转化为物的力量,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可以将建筑异化理解为人在营造建筑物的过程中,该过程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进而让建筑异于其本质的现象。在此意义上,建筑异化的研究必然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本身,二是建筑过程。建筑与建筑过程联接着人、自然和社会,而自然和社会问题又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将建筑异化的认识深化和扩展为:建筑及其建造过程与人、自然和社会的对立。三、建筑异化的诠释诠释应当有一个文本,这样一个“何谓没有异化的建筑”的问题就出现了。没有异化的建筑,或者说建筑应该是怎样的呢?\n很多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都对此进行了构建,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原始社会、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莫里斯的乌有乡、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培根的新大西岛等;同样在中国有老子的“小国寡民”、孔子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康有为的“大同世界”等。陈喆:《建筑伦理学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第73页。他们有的描绘的是一种社会形态,有的也详细描写城市和建筑的具体情况。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描述建筑有浓厚的人文或自然特点,居住在理想园或乌托邦里的人不但自由而且满足。这些设想来自于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反思和批评,如恩斯特•布洛赫在《乌托邦精神》中所言:乌托邦“预示着历史发展的趋势,体现人类向往一个美好未来的愿望,激励着人们为推翻旧的世界,建立一种新的、克服了现有弊病的世界而去奋斗。”恩特斯•布洛赫:《乌托邦精神》,中华书局,1923年,第66页。而理想中的建筑的确是一个集人文和自然于一身,能够带给人幸福感的家园。它不仅是一个物质家园,还是一个精神家园,同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就是一个蓝图,也是一个文本。那么,没有异化的建筑或理想中的建筑难道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吗?我们认为人类的最初的建筑或原始建筑是不存在建筑异化现象的,是理想建筑的雏形,具备没有异化的建筑的某些特征,但同样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段。这些建筑讲究天人合一,注重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时又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居住功能在这些建筑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在此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筑使人安居的基本功能逐渐被隐藏起来。建筑变成了与人对抗的武器,一种身份的象征,一个投资盈利的工具,等等。同时,人类无休止的建筑活动不断的向大自然掠夺资源,严重的威胁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这里,我们将建筑活动过程中造成的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和社会问题统称为建筑异化现象。建筑异化主要体现在建筑畸形发展,使人幸福感丧失,具体表现为建筑功能异化、建筑形态异化、建筑空间异化、建筑材料异化、建筑技术异化,等等。在这里,建筑异化的主体是人,建筑作为人的产品,建筑活动作为人的生产过程,二者共同作用成为一种与人对立的外在力量,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建筑异化的四个极端方向\n建筑异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涉及科学、技术、社会等许多方面。从建筑史的角度考虑,在建筑异化的过程中,某些阶段会出现一些总体的特征,展示出一些相同的社会风貌。但这些特征不是某个阶段所特有的,而是在这个阶段最为明显。按照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体需要,到目前为止,建筑异化大致有四个极端的方向。这种方向性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参照了马斯诺的需求理论。马斯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从建筑层面上,该需求理论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人类最初的原始建筑属于生理需要阶段,这些建筑按照当地的自然环境设计,以生存居住为主要目的。而在私有制产生以后,掠夺性的战争让建筑出现第一次大规模的异化,出于安全的需要,建筑走向了高大和坚固。在此期间,宗教的产生给建筑设计带上了明显的神秘色彩,建筑走向了宏伟华丽,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和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建筑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近现代的事情。在此阶段,人的整体需求走向了多元化,市场成为建筑异化的主要动力。在建筑的发展变化中,诸如物质性、精神性等因素都被较强的保留下来。而在合理性的背后,对这些建筑因素的极端追求恰恰让建筑成为一种与人对立的外在力量。一、建筑异化的物质化方向在建筑的筑造过程中,刻意突出建筑的物质属性,无限的向自然和社会掠夺资源,造成建筑与人和自然对立的建筑现象,我们称之为建筑异化的物质化方向。在古希腊时期,为了在外敌入侵时占据有利地势,人们建造雅典卫城,他们选择城里的制高点建筑城堡。同样,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为了军事防御,纷纷构筑城墙。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各国城墙连在一起以抵挡北方匈奴,便成了长城。建筑在战争的影响下走向了高而大,成为与人对抗的力量。显然,在建筑功能异化的同时,建筑形象、空间、材料、技术都发生了改变。这种军事防御性需求在封建王朝表现尤为明显。随着建筑的不断增高,建筑原始的居住功能开始改变,建筑与人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时期建筑与人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开始限制人的自由,成为统治人的工具;二是建筑变成了战争的武器。之所以将其物质化作为建筑异化的一个方向,是因为建筑原有的居住功能发生大规模改变,建筑逐渐走向物质化,追求高大坚固,浪费了大量的自然和社会资源。草、木、泥土等自然材料受到冷落,原本的自然民居已经走向衰落。\n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以前可以遮风避雨的场所,而表现出一种保护和对抗的外在力量。建筑的高大和坚固成了社会的普遍需求,世界迅速砖石化。这时西方出现了城堡式建筑,东方出现了高大坚固的城墙。在此阶段,由于大规模的战争,建筑的物质性需求被摆在突出的位置,而后来这一需求却逐渐被扭曲。物质化作为建筑异化的一个方向,在今天有着更多的表现形式。例如建筑材料异化、建筑功能异化、建筑空间异化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片面强调建筑的物质属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建筑的物质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从成本上看,物质化追求通常会耗费较长的工期,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材料上讲,极端的物质化追求通常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烧制瓷砖、砍伐树木等。更重要的是,过去建筑提供的保护更多的是源于自然界的生存威胁,例如刮风、下雨、动物袭击等;而今天建筑提供的保护是让人类免受同类的侵害。所以,防盗窗、安全门等成了建筑必需的装备。建筑从一开始就带有物质属性,但人们对建筑物质化的极端追求反而限制了人的自由,让建筑成为一种对人和自然对立的力量。我们不否认建筑的物质属性,也承认建筑高大而坚固背后的原因,但对建筑物质化的畸形需求最终不能成为人类合理的生活方式。这种观点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对建筑历史表明一种态度。二、建筑异化的精神化方向宫殿和教堂是早期建筑异化的精神化方向的代表。宗教产生后,由于人类对神灵的敬畏,世界上产生了大批的寺院和教堂。这些建筑满足了人在精神上的追求,尊卑意识的介入让建筑变得宏伟壮观。教堂是神住的地方,寺院是佛在的地方,人们把精心设计的建筑留给了神灵。在自我意识的膨胀下,宫殿、庄园等象征身份的建筑满足了少数人受尊重的需要。西方的教堂,东方的寺院,无论在建筑规模上,还是装饰设计上,都是区别于一般的民居,并且逐渐影响到主流建筑的发展。对神灵的精神信仰使得人类创造出许多建筑手法,、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都是举世瞩目的。显然,人类的精神活动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发展,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建筑成了一个放置精神的场所,成为区分人的高低贵贱的标志。从此,统治阶级和社会名流纷纷大兴土木,修建自己的宫殿、府邸、墓穴\n,奢华成为一种时尚。如果说建筑的物质化发展方向是出于人类自我保护的需要,那么现在的大兴土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可以反映出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大量寺庙的历史事实。据《南史·郭祖深传》的描述:“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按照记载,杜牧说的“四百八十寺”显然是少了。这样的建筑需求和规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还在精神上奴役着人。与其说人们前呼后拥跪拜的是人或神,不如说跪拜的是建筑。虽然建筑异化的精神化方向让人找到了精神家园,促进了建筑艺术和建筑手法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却走向了另一个精神的极端。过去建筑是信徒的圣地,统治者显示权威的工具;今天建筑成为建筑设计师的艺术品,明星高管炫富的资本。建筑开始逐渐失去“家”的精神本质。所以,建筑异化的精神化方向表现为人对建筑精神方面的极端追求。在此意义上,建筑从精神层面上统治着人、奴役着人,成为一种与人对立的力量。这种畸形的精神追求,让建筑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统治的工具,建筑被异化为“非建筑”。三、建筑异化的市场化方向当建筑和市场联系在一起,它的异化是登峰造极的。古代虽然就存在房屋买卖,但都是小范围,小规模的。建筑的迅速市场化是近现代的事情,它又和城市化联系在一起。人口的聚居产生了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而城市楼房的出现却让世界建筑逐渐走向了“一”。建筑的上下层结构不是新鲜的事物,但楼房在全球的推广可谓势如破竹。这种上下层结构的建筑,在过去一方面是为了防潮,另一方面是方便储存粮食。工业革命以来,为了便于工人生产生活,楼房多被当作职工宿舍,最初它只是作为工人休息的场所,而不是一个可以娶妻生子的住宅。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用地紧张,楼房受到官方推崇,单位房和小区房迅速兴起。往日的宿舍成了住宅,人们开始接受这一事实,楼房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商品。楼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束缚的人的某些自由,引发了广泛的关于生活方式的大讨论。同时,大规模的楼房和厂房建设带来许多资源能源问题,以及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西方甚至出现了反城市化运动,但这一切仍不能阻挡世界经济的洪流。\n在这种背景下,建筑的市场化悄然兴起。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它使建筑异化日益严重。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高密度、大批量的小户型社区应运而生。上千户的小户型叠压在一起,滋生出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治安、邻里关系、交通管理等。这样的建筑让人时刻产生出一种压抑感,而开发商则在这种建筑上赚取巨额的收益。在市场经济中,建筑的一切文化、艺术等宣传都是销售的道具;欧罗巴、北美草原、地中海、新中式、现代、后现代等风格都是招摇撞骗的幌子。“开发商不会为城市建筑的未来作深入思考,政府推行住宅商品化的初衷是让高收入者买商品房,中等收入者买有政策补贴的经济适用房,让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户去住政府投资的廉租房。但是,由于政策漏洞和监管不力,开发商打着经济适用房的幌子通过政策倾斜渔商品房之利。在政府无心的推动下,理论上所有人都被推到商品房市场里,形成了彻底的卖方市场。”参考尹国钧:《后现代城市:重组建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126页。建筑异化的市场化化方向让建筑面目全非,它既是当今建筑异化的主要表现,又是当前建筑异化的主要原因。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写道:“经济学以及政治哲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行者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狂人执政,自以为得天启示,实则其狂想之来,乃得自若干年以前的某个学人。我很确信,既得利益之势力,未免被人过分夸大,实在远不如思想之逐渐侵蚀力之大。”转引自杨通进:《生态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页。自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被人们发现以后,市场经济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殊不知,市场对建筑的冲击是巨大的,我们将在下文中讨论不公平的市场化运作和建筑的极端商品化等与建筑异化市场化有关的内容。四、建筑异化的数字化方向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或多或少影响到建筑和城市的发展。电影的发明让电影院这一类型的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火车的使用则带来了火车站的诞生,而汽车的普及则改变了延续千年的城市形态。同样,电梯技术的日趋完善,使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成为可能。\n而在数字化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电子公民。简言之,数字化本质上就是基于数字媒介的信息处理技术。我们通常把数字技术称作为信息技术。当前,店铺、游戏室、图书馆、银行、交易所、电影院等实物建筑都可以在网络世界中找到替代者。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放弃了2100万美元扩建其法学院图书馆的计划,而是选择购买超级计算机,不仅节约了资金,更方便了读者通过电脑检索和阅读书籍。难道建筑真的要化有形为无形?在数字化的世界里,我们必须思考空间与反空间、物质与反物质、集中与分裂、同步与异步、观看与参与、相邻与互联等问题。对此,米切尔风趣地指出:“也许,当身体的界限和神经系统的边界变得不那么明晰的时候,哲学不得不把灵魂/肉体问题作为灵魂/网络问题加以重新概念化。”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域: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范海燕,胡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12-19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对数字化并不陌生。就建筑的数字化而言,有一些问题已经很清晰了。第一,人离不开现实中建筑。虽然通过网络技术我们的思想可以飞到千里之外,但我们的身体依旧需要一个坐标,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第二,建筑的数字化代替的只是为人类“栖居”服务的部分建筑。图书馆、游戏室、交易所等都是为人类生产生活而服务的场所,所以从海德格尔意义上讲,当前数字化的建筑不过是为人类“栖居”服务而已。第三,数字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如今,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很多方面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来实现。数字化用于建筑设计就是一项先进的技术。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建设工程生命周期管理(BLM)、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等。那么,建筑异化的数字化方向又从何而来?事实上,数字化作为一项技术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数字化的思想在影响着建筑的发展。当前,不少人认为我们的生活就是一间房屋和一台电脑。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人们往往忽略了前者,而更关注后者。因为人们工作、学习、娱乐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电脑上实现,可以在数字化的网络世界里找到想要的感觉,于是建筑越来越高,传统的建筑因素被忽视,人的现实的感受遭到漠视。所以,数字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方便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节约了大量的建筑资源;另一方面,极端的数字化又漠视了我们的现实感受,企图让人的精神和肉体相分离。显然,人可以在数字化的世界了工作,却不可能在数字化的世界里生存\n。如果有一天人类的精神和肉体真的分离了,那肉体还是需要有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家。在数字化思想盛行的今天,我们将极端的或畸形的数字化思想作为建筑异化的一个方向,旨在呼吁人们有一个正确的建筑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第四章当前建筑异化的主要表现建筑异化作为一个深化和扩展的概念,它主要表现在与自然、社会、人三个层面的对立。建筑异化破坏了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割断了历史文脉,由此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同时,建筑活动对自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恶化。显然,当今建筑异化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自然问题。那么,我们接下来将要对建筑异化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一、对原有生活方式的破坏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先驱希格弗莱德·吉迪恩(SigfriedGiedion)在《空间、时间和建筑》中认为建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对于我们时代而言是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转引自[美]卡斯滕.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申嘉、陈朝晖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页。诚然,建筑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人在特定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并且能够反映当时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基本状况。例如,我们看到坚固的城堡,自然可以想到当时的战争;看到高大华丽的教堂,就可以推测出人们的宗教信仰;而看到今天的高楼大厦,则能感受到市场经济的脉搏。在此意义上,建筑异化可以通过建筑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行解读。美国密苏里圣路易的Pruitt-Igoe公共住屋工程是为了改善中心城市面貌和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公屋计划之一,是二战后美国清理贫民窟和城市更新的大项目。但是使用不到数十年,这个占地57.5公顷,由33个11层高、包括2870个单元的住宅楼群充满了危险。较高的犯罪率和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让当局不得不将其拆毁,这种人为的给他人安排生活方式的做法宣告破产。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地方出现了“点村成城”的现象,这给当地农民带来很多生产生活上的问题。大量田地被厂房占用后,农业用具闲置起来了;在几十平方米的住宅中,家禽牲畜无法饲养了;不少老人为了节约水费,甚至挑水上楼;民风民俗等社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住户只能在小区内烧纸祭天地,导致不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由于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一时无法改变,在高密度的小区房里大家的摩擦不断增多,\n邻里关系也出现了问题。这种“点村成城”的做法,严重破坏了村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有决定自己如何生活的权利,建筑师可以给人们设计房子,但不能代替人们设计生活。”陈喆:《建筑伦理学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第124页。上述建筑行为破坏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使人的幸福感缺失,让建筑成为与人对立的外在力量。此外,人类的生活方式通常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所以建筑异化在破坏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破坏着一种传统文化。例如,筵席制度是中国建筑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结合点,但随着建筑形式的改变,席居的生活方式早已经被我们淡忘,而日本却很好的保持了这一传统。张良皋:《匠学七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3页。同样,在我国东北农村有“炕文化”,它是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统。但随着建筑的改变和城市化的进展,各种供热方式的介入让炕的数量逐渐减少。也许将来的某一天“炕文化”会像“席居文化”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慢慢消失。显然,建筑师设计的设计的不仅仅是建筑,同样他们设计的也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讲,建筑师和政府管理者对建筑异化有着直接的责任。二、建筑历史厚重感的缺失建筑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有文化沉淀的人造物。建筑的历史厚重感是建筑的灵魂。文脉(context)一词的汉译曾经有不少争论。作为特定的“环境”或“背景”,它有来龙五脉的意思。这种建筑的来龙去脉有其历史文化性,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历史厚重感,而建筑的历史厚重感是建筑带给人的一种触动。以大学为例,大楼作为建筑,其历史厚重感源于时间的流逝和大师曾在此讲学。我们谈到建筑,往往会提及与建筑有关的人和事。文脉作为人感觉上的东西,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需要时间的沉淀,而不是简单的植入。所以,在建筑设计上继承传统是可取,但刻意仿古是无文脉可言的。当今的“快餐建筑”注重经济和功能,快拆快建的恶性循环让建筑缺乏时间的洗礼,功利主义倾向明显。这恰恰忽略了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让建筑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笼子。海德格尔在《筑·居·思》一文中讲:“惟当我们能够栖居时,我们才能筑造”。在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只有当我们认识到生存的意义和建筑作为存在物的意义的时候,建筑活动方可进行。建\n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它产生于人的需要,同时也承载着人的情感,所以建筑的营造和拆除都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通常,一间老房子埋藏着祖孙三代人的记忆,那里是一个无拘束的空间,有触动我们的亲情;一所学校牵动着几代人的心,那里经历着来来往往的故事,有触动我们的友情。而这一切都是“快餐建筑”无法给予的。难道建筑经济真的能让人找到幸福感吗?“旧时的苏州印象是小桥流水,宜人的尺度,朴素的水乡,永远地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几十年后再返苏州已是面目全非,其在向上海、深圳看齐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还引进了新加坡的工业园,……大色块,大空间,大手笔……建筑师肯定没有对苏州旧地情感的投入,追求的时髦置二千五百年的历史而不顾。时髦只是暂时的,现代的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寻找古老苏州的感觉,未来的年轻人又会怎样的呢?”荆其敏,张丽安:《情感建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79页。所以建筑带给人的不是瞬间的感觉,而是人的内心某些永恒的东西。当前建筑历史厚重感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建筑活动被局限为一种经济活动,人的情感和价值被忽视,房屋被认为是装人的工具。现在我们讨论一项建筑工程,谈得较多的是能否拉动经济增长和带动就业等外在问题,而住房使用者的感受通常被忽视,历史文脉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对旧建筑的严重破坏,导致新建筑的设计失去了历史根基。近年来,国内长沙古城墙被拆、梁思成故居被拆……古建筑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倒下,历史只能在废墟中裸奔。相反,在国外,有些国家建国仅仅几百年,它们对有一百年历史的建筑就出台政策进行保护。据凤凰网雪夜漫谈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在古建筑的保护问题上政府的责任最大。所以,在古建筑遭到大规模破坏的同时,新兴建筑又被经济绑架,当今建筑的历史文脉早已被破坏,人们从建筑上已经无法找到曾经的那份历史厚重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我们虽然对建筑依然有选择的权利,但仿佛又无从选起。这种建筑异化现象与不公平的市场经济制度、建筑共同体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我们下一章探讨的重点。三、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对立建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物质和空间载体,它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资源。事实上,建筑材料归根结底源于自然,中国古代宫殿的营造需要砍伐大量树木\n,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而今天建筑的钢筋混泥土机构,让自然界难以消化,形成许多建筑垃圾,污染了周围环境。当前,建筑与自然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二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研究表明,在欧洲建活动引起的环境负担占总环境负担的15%~45%,制造和运输建筑材料所消耗的能源占总能耗的10%,整个欧洲所消耗的能源大约一半用于建筑的运行,这些能源大部分来源于日益减少、不可再生的石油,这种能源消费模式已不可能长久维持。从世界范围看,整个建筑活动所消耗的能源占总能耗的50%,占自然资源总消耗量的40%;建筑活动也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大约一半的温室效应气体来自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建筑施工以及日常运营相关的能源消耗,建筑活动造成的废弃物占人类产生的垃圾总量的40%。冷雨寒:《建筑外围护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年,第253-253页。据2010年4月6日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每年消耗全球一半产量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而建筑物的平均寿命只有35年,每年将产生数以亿吨计的建筑垃圾。而英国建筑平均寿命达132年,美国也达到了74年。与现代人相比,古人在处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时则是小心翼翼。张良皋先生认为巢居、穴居、庐居是中国建筑的三原色。这三种传统建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干栏占天不占地,窑洞占“地”不占“面”,帐幕占地但不永久化。”张良皋:《匠学七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年,第48页。这足见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他们不是要征服和控制自然,而是在利用自然。中国“原始”的建筑方式一不永久性的占据地面,二注重生态环境,三建筑材料能够迅速的回回自然。张良皋先生以石窟画像石为据,他认为中国人对付石头的本领并不亚于任何民族,而中国的砌砖工艺在秦汉时期已经完全成熟。由此,他进一步得出“中国很晚才砖石化,显然不是资源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而是文化心态使然。”张良皋:《匠学七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年,第67页。面对世界建筑业的疯狂,张先生认为,人类建筑占地的总趋势如果听之任之,不加以限制,迟早会占满全球。今天,我们有必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一个认真的思考,敬重土地、敬畏自然不只是一种良知,更是一种美德。正像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领军人物莱斯特•布朗(LesterBrown)所认为的那样:“要想使环境在将来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就必须调整全球经济格局,改变人类的再生产行为,并且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作一次剧烈的变革。”李本书:《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94页。\n早在19世纪后期,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明确的提出警告,他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518页。现代建筑引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或许建筑师应该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中得到某些启发。让建筑自然的来,让建筑自然的走,少一些机器的轰鸣和林立的烟筒。四、建筑的“伪艺术”追求一直以来,建筑和艺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黑格尔认为“建筑是象征艺术”,谢林认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曾几何时,建筑变成了艺术。当今建筑是建筑设计者(甚至可以称为建筑艺术家)的乐园,二战至今短短几十年,国外建筑界出现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新地域主义、高技派等建筑思潮,你方未罢,我方登场。各种建筑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被带到国内,整个世界仿佛成了设计者的天堂。一个问题出现了:建筑能否成为一件艺术品?对此,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张晓洪曾撰文《从“建筑艺术”质疑建筑是艺术—建筑、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建筑审美特征探讨》,对艺术和建筑的本质及其特征作了分析比较。文章认为审美是艺术的根本特征,属于精神领略、意识形态的内容,且具有较强的主观自由意志性;而建筑具有实用功能主导性、地域环境性、社会功利性等特点,而且具有较强的技术特征。所以,建筑虽然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但建筑不是艺术。建筑的实用功能主导性决定了它不是艺术或纯艺术,最多只能称准艺术。如它要成为艺术只能是被“异化”了的建筑,失去了它本身原有实用功能主导性,而艺术审美上升为主导的“建筑”。张晓洪:《从“建筑艺术”质疑建筑是艺术—建筑、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建筑审美特征探讨》,华中建筑,2002年第5期,第42-44页。所以,对建筑而言,我们要突出的是它的居住功能,而非审美的艺术特征。\n尽管当前的建筑形式千变万化,但建筑作为一部史书,却无法跳出它的时代。今天的建筑能够折腾整个世界,无非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物理学。科学技术成了艺术的手段。回顾历史,能载入历史的建筑,不是变了法的折腾,而是源于社会的真正需要。同样,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它的稀缺性、代表性、历史性等。而当今的许多建筑师将只有自己能看懂的几何图形堆积到房顶上、广场中、马路边,他们为了经济而艺术,一切所谓的设计和手法无法是想引起人们的注意,将没有灵魂的笼子推销出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注意力营销。在这里,纯粹为了经济利益而设计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伪艺术”。这些现象反映了建筑师的浮躁,同样也可以折射出许多的社会问题。事实上,让一座建筑成为艺术品是需要时间的,那些企图一夜成名的建筑艺术家们只能成为历史的反面教材。“毫无疑问,人们在承认工程思维也具有‘艺术性’时是不能把它和艺术家艺术思维的‘艺术性’思维混为一谈的。”段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有这样的名言:“真正的形式是以生活为前提的,真实性的伟力就是美。”建筑需要艺术,但建筑不应完全成为一件艺术品。艺术是人类源于生活的高尚追求,当建筑艺术真的关注生活而非凭空想象时,建筑美就自然产生了。五、建筑的极端商品化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84年的一部著作中认为,工业革命的本质在于以竞争取代了中世纪的各种规章条例。一方面,允许竞争意味着社会体制逐渐鼓励人们自由地选择生活方式、自由地追求财富、在更大的范围里自由流动,这就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人的解放;另一方面,自由竞争带来了增长,增长的观念充斥于整个社会,由此人们需要更有利于精心自由选择和财富积累的社会运行机制。刘大椿:《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在这种大环境下,建筑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成果,将其视为商品无可厚非。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许多人对市场经济迷信起来,认为市场经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殊不知,市场经济有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现象,利益早已成为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对建筑而言,如果过分突出它的商品性,住宅的社会需求就会被扭曲,那对建筑将是致命的打击。\n尽管房屋买卖在过去就已经存在,但今天的房地产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范围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建筑的商品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少商贩四处囤积房产,以便谋取利益,建筑成了投资的工具。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在开发商的推动下全球范围机械轰鸣,尘土遍天,各处高楼耸入云霄。建筑的极端商品化让建筑异化日趋严重,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为了节约成本,建筑工程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形成许多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第二,为了寻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建筑楼层不断增高,带来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如城市水源、电源、交通、治安等问题;第三,人为的划分普通居民区和别墅区,助长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同时,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建筑也日益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商品,大量的建筑库存随时有布满地球表面的危险;二是建筑活动对自然资源永无止境的掠夺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可以激发出人的潜在需求,同样人在市场中也不断的被物化。在这种背景,建筑关注的不是使人安居,而是经济利益。所以,高密度摩天大楼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住房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只要他是一个人,不管他是否有能力买房,社会都必须提供房子给他居住。在这里,商品等价交换并不适用。住房、教育、医疗这些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有社会福利的成分,在此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公平和正义。”值得一提的是,挪威政府国家住宅银行规定:“所有公民都应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并拥有一套合适的住房。”国家住宅银行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广大普通公民的住宅问题。按照国外的经验,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或者称为公共住宅)大约要占到总的居民住房的50%以上。欧洲有的国家要达到60%。换句话说,在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中,将有一半以上的人要得到政府政策是或资金上的帮助。季元振:《建筑是什么—关于当今中国建筑的思考》,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162-164页。过分的强调建筑的商品性,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开发商的钱包的鼓起来了,而广大的普通市民则背负着银行的贷款艰难的生活着,建筑真正地成为了统治人的工具。这是当今建筑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建筑异化的重要原因。第四章建筑异化的原因分析\n异化是一个大的哲学课题,许多哲学家都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建筑异化的时间可以追溯到私有制的产生。而海德格尔把异化看作失去个性的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的生活方式。尽管异化从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解释,但异化对人的个性压抑、精神和身体的对抗仍然是讨论的主题。异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较多领域。建筑异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我们接下来试图从劳动、商品、科学、技术、市场、建筑共同体等方面对其进行探析。一、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建筑异化在上文对异化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知道“异化”这个词被赋予了广泛的内容。不少人将异化解释为变化,没有抓住异化概念中“对立、疏远”的核心意义。而马克思是从劳动和商品的角度阐述异化现象的,他认为私有制既是人的异化的结果又是人的异化的原因,他认为人的生存困境是一种人被原本属于人的东西或人的创造物所控制的非人状态。从建筑问题来讲,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营造过程中对人的控制,“劳动过程不属于劳动者而是属于另一个人?,劳动过程的片面性,使劳动者片面发展。因此,劳动者只是由于外在的压力(谋生的需要)而劳动,他在劳动中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只要外在压力一解除,他就会逃避劳动”,这也是劳动异化的表现。当前无休止的建筑活动,束缚着数以万计的人们,建筑首要问题不是使人安居,而是追逐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这是劳动过程与人的对立性。二是建筑作为商品对人的控制。在这里,异化表现为“个人力量由于分工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也就是人们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物的关系,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所掩盖,物统治着人。王金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异化问题》,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第90页。而现实生活中,人成为“房奴”就是被物统治的重要表现。无怪乎海德格尔认为“人变成了被用于高级目的的材料”。郭冲辰:《技术异化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马克思对异化产生的分析是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之上的,从劳动和商品的角度出发,他找到了异化产生的社会根源。在建筑异化的探析中,我们强调建筑与人的对立面,突出人与建筑的矛盾关系,并从自然、社会、人本三个层面分析说明,所以对建筑异化原因的追问也是多方面的。\n二、一个STS的视角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它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探析建筑异化原因的一个较好视角。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巨大的成就面前,不少人认为科学技术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们越来越关心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关系,把技术效果当作为判断技术价值的唯一标准。在他们看来,观念、思维和真理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工具而已。我们将这种带有极端功利性而不涉及人类道德价值的思想和行为称为工具理性,也叫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将科学和技术视为一种实现目标的工具,而将价值判断丢弃到一边。自牛顿力学体系建立以来,建筑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学理论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同样科学的异化也成为建筑异化的重要原因。科学是人对客观实在的认识,而当这种认识成为一种知识的时候,它需要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的质疑。所以与其说科学是一种知识,不如将科学视为一种精神。当今建筑设计者和建筑投资者以科学理论为工具,片面追求建筑的艺术特色和经济利益,不顾自然和人文等因素,为所欲为,将建筑作为人类挑战自然的见证。科学成为万能工具,而科学精神却荡然无存。在技术活动中,技术反客为主,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在建筑实践活动中,技术将人牢牢的控制在机器旁,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成了技术的工具,“人变成了被用于高级目的的材料”。“本来我们指望先进的技术代替人类劳动,从而使人显着没事,正好从事艺术、科学的创造活动。现在不是这样,技术越发达,人类越忙。”吴国盛:《技术哲学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72页。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本质上是人靠自己不能主宰的某种东西。在他看来,框架支配着一切,意思是:“人的本质被一种力量框住了,被它要求着、挑战着。这股力量在技术的本质中显示出来,人自己无法控制它。”[德]马丁·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当前,人类陷入技术的使用中而无法自拔,工具理性日益膨胀。就建筑而言,不少开发商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不考虑建筑的价值,他们以科学技术为工具,极大的加速了建筑异化的进程。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建筑楼层的不断增高。以人类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我们无法预知建筑楼层的极限,但我们谁不也不会愿意安居在几千米的高空。一方面,\n开发商往往以节约城市面积为借口,不断的将建筑推向高空。技术只是他们赚钱的工具,而建筑的价值和建筑的使用者的感受通常被忽视。另一方面,不少政客的形象工程同样是将建筑推高。为了引起外界的注意,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去做一些修桥或修路的民生工作,而热衷于建筑高度的排名。第二,建筑质量通常被忽视。在工具理性思想的支配下,为了节约建筑成本,许多建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例如,上世纪末预制板的大规模使用,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巨大损失。据了解,目前我国六层以上的预制板房数量还有很多,而这些建筑只使用了十几年。如果将这些建筑拆除,那么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但如果继续使用这些建筑,它又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所以,技术考虑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使用过程中人的问题,还有自然的问题。对建筑而言,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建筑关心的不再是人们的安居问题,而是能否谋取更大更多的利益。同样,不少建筑师以科学和技术为工具,处心积虑的为自己设计着,企图一夜之间轰动世界。今天的世界到处矗立着千奇百怪的建筑,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就是为了自我表现,有谁真正的关心人们的居住问题?所以,建筑的异化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工具理性的膨胀。少一点功利追求,多一点价值判断,人们的生活会更好。三、建筑思潮的泛滥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了,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了。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马克思的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建筑设计工作的本质。建筑师在建筑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建筑是对建筑异化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筑异化现象在现当代表现的最为严重,我们接下来将从当代建筑思潮和流派入手,分析建筑师在建筑异化中的作用。\n现代建筑运动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其倡导的功能理性主义、解构理性主义、经济理性主义满足了一战后的重建要求。而这种建筑风格的单调乏味和人文因素的缺失为后来的大溃败埋下了伏笔。在“国际式”(InternationalStytle)之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新地域主义、高技派、生态建筑、建构、表皮等建筑思潮。我曾经写过《让建筑回归人文—当代建筑思潮评介》的文章,对上述各种建筑主义做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分析。各种建筑思潮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一种建筑解放的韵味。而对建筑异化而言,各种建筑主义的泛滥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今建筑师在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支持下,建筑设计仿佛可以为所欲为。从各种建筑思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建筑师有着强烈的个人表现欲,甚至表现出一种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完全置自然、社会、人文于不顾。目前,建筑师有三个方面的倾向,一是美学至上,将建筑视为一件艺术品;二是技术至上,试图挑战技术的极限;三是经济至上,追求建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三种倾向让世界面目全非,导致全球高楼林立,经济沸腾。建筑大师吴良镛在2005年接受《中国科技奖励》采访时指出:“从本质上讲,建筑观决定着建筑师的品质。”他指出,“建筑师必须面向社会,去了解社会的真正需要”。对建筑师按照开发商的要求设计豪宅的问题,吴良镛教授认为建筑师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仔细研究,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为他们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的住宅。“建筑师要通过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教育以至哲学方法等来论建筑,从而将对建筑功能的研究一步一步地从房屋引向街道,从街道再到城镇最后到更为广阔的综合性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在他看来,“建筑师应该是塑造人类环境发展的、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参与者多种矛盾的统筹者和科学真理的探索者。”四、不公平的市场化运作现有的市场经济模式有两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们都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和价值规律运行,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买卖双方通过市场交换来满足自己的利益,生成经营者必须在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的前提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满足的程度越高,生产经营者得到的\n利益越大。马克思把这种关系形容为“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作为一种健康的经济情形,买卖双方的力量在总体上应该是平衡的。平等、自愿都是市场经济下的交易原则,但目前的建筑市场存在着许多问题。建筑市场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买方和卖方在数量上有较大的差距。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自建房屋的现象已经很少了。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建筑营造和建筑买卖的市场。通过几轮竞争,每个国家或地区出现了实力雄厚的建筑集团。这些建筑集团通常是建筑销售一条龙,只是属于不同的部门。显然,卖方只是该区域的几个集团,而买方却是周围成千上万的居民。这也是房地产成为暴利行业的主要原因。第二,买方的选择权是有限的。买方的人数是卖方的上万倍,甚至几十万倍,这使得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供求关系的失衡让买方丧失了房屋的选择权。由于卖方数量少,他们大多串通在一起,在建筑价格、设计等方面都有很多共识,买方却孤立无援。第三,买方的“不情愿性”。现实中,不少人甘愿付出全部的积蓄,甚至贷款也要购买自己不喜欢的“空中楼阁”。买方为了生存通常会背负巨额的贷款,挑选一套不满意的房子入住。买卖双方的妥协是市场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当它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这个市场就是有问题的。在此意义上,多数人已经为建筑所统治。这种建筑异化的直接原因是不公正的市场化运作。建筑市场中,政府、专家学者、建筑师等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他们通常形成“建筑共同体”,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问题。五、建筑共同体的影响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到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它是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库恩认为他们有共同的范式,而建筑共同体的提法恰是受此启发。当前,建筑投资者和建筑设计者通常经过一些所谓的资格认证,取得官方的授权,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建筑圈,而大批业外人士被拒之门外。这些人在建筑理论和设计上形成建筑学术共同体,而在经济上又成为利益共同体。这里我们将其称为建筑共同体。\n建筑共同体不是一个建筑业的联盟,它包括主流建筑师、政府人员、学者等具有共同建筑观的人组成。建筑共同体的内核由存在利益输送关系的人组成,是建筑共同体最稳定的部分。通常一项建筑活动的开始都是领导决策、建筑师设计、开放商投资、学者宣传,而建筑完工后领导有了政绩,建筑师扬了名,开发商赚了钱,学者得到了重视。这样的利益链甚至是赤裸裸的,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毒瘤。所以,建筑共同体已经成为当今建筑异化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共同体掌握着建筑舆论权。对一项建筑工程来讲,通常是建筑师规划,专家学者论证,领导拍板,然后是投资兴建。当然这其中的先后顺序不是固定的。建筑对于领导是一项政绩,对于学者是专项课题,对于投资商是一笔大买卖。在媒体经济的大环境下,任何一项建筑工程的宣传都可以是普天盖地。领导、学者、开发商随时都是报纸和荧幕的焦点,他们往往大谈特谈该项目的卖点,是社会的意见领袖,成为建筑界的舆论主流;另一方面,建筑共同体内部有着广泛的经济联系。在建筑共同体中,领导、学者、开发商都有自己的利益点。领导者要在任期留下一项形象工程,专家学者为了升迁则出来歌功颂德,开发商为了谋利则四处拉拢。在这个利益链中,他们有自己的默契。建筑共同体以利益为中心,通常忽略建筑使用者的需求,让建筑与人的关系越来越远。事实上,涉及建筑异化的人和事归根结底是一个建筑认识论的问题。“哲学可使建筑师气宇宏阔,使其成为不骄不躁且颇温文有礼,昭有信用,淡泊无欲的人。这才是无与伦比的啊!”维特鲁威著:《建筑十书》,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这是两千多年前《建筑十书》在对建筑师的培养问题中讲到的。现在看来,建筑异化何止是建筑师的浮躁,更是整个社会建筑观的浮躁。第六章建筑异化的消亡在对建筑异化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建筑异化作一个清醒的认识。面对建筑异化,我们认为人类的建筑观是有其通约性的,例如对安居的需要、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求等。事实上,建筑之所以异化为“非建筑”,\n是因为长期以来建筑背负了太多。现在是该将建筑的这些外衣脱掉,让建筑回归“诗意居住”本质的时候了。在此,海德格尔对建筑的哲学反思值得我们思考。一、正确认识建筑异化现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讲,建筑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来已久。如果从人类产生私有制算起,可以说异化一直在我们身边。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异化已经让我们的生活有明显的不适。这种不适是空前的,并且愈演愈烈。所以,当前对建筑异化的科学理性认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关于异化,马克思认为,随着异化的发展,“在它本身的基础上,人们试图消除它”。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7页。异化的发展必然会提出消灭异化的任务,是因为异化本身的历史作用是双重的。异化一方面使个体独立,另一方面又使每个人都全面地依赖于异己的社会关系;一方面个体是平等的和自由的,另一方面个体之间有着更多大的不平等和不自由;一方面它使个体的能力获得发展,另一方面又使人处于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发展中;一方面它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又使人服从于物的统治;一方面它使社会联系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使这种社会联系成为对人来说的一种异己的力量。异化的这种历史作用表明:异化只具有暂时的历史必然性,不具有永恒的历史必然性。它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但不是其理想状态和顶点。随着历史的发展,异化的不合理的一面必然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所以异化的发展本身必然会提出消灭异化的任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异化只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的一种存在的状态,对异化的评价不能以抽象的人的本性为根据,而只能以现实历史条件为根据。假如现实历史条件决定了人只能是这样,假如这个现实历史条件表现了历史的进步,那么,由此必然产生的异化,也就具有了历史进步意义。假如产生异化的历史条件表现了历史的退步,或表现为一种陈旧的关系,那么,由此产生的异化就是一种消极的历史现象。”王金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异化问题》,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第93页。所以,对建筑异化的看法要一分为二,在各种矛盾中找出建筑的发展出路。对建筑异化而言,人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们会试图消灭它”。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尽管建筑异化的现象\n普遍存在,但是我们的自由选择权依然存在。当前,建筑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问题,不少人选择了妥协。他们甘愿蜗居在几十个平方的高楼,远离大自然的怀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在并不满意的房子里艰难地生活着。而另外一些人则退出了这个不公平的经济游戏,他们像海德格尔一样“还乡”,选择自主静谧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些人,他们选择到钟南山等地隐居起来,继续反思存在的意义。可见,在建筑异化面前,我们并非无路可走。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垄断行业终将被打破,建筑共同体的范式也会因此改变。库恩认为科学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那么建筑革命应当是人类建筑观的变化。近年来,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受到普遍欢迎。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建筑共同体内部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越来越多的考虑到建筑与人、自然和社会等问题。第三,人类的建筑需求具有某些普遍性。例如,人们最初对建筑遮风避雨的生理需求,在战乱年代的自我保护的安全需求,在太平盛世对建筑精挑细琢的受尊重和寻找归属感的需求,等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建筑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经济的附庸。虽然建筑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人们在建筑某些方面的追求却一如既往。这些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人类建筑观的通约性。二、人类建筑观的通约性建筑自诞生以来,其形式是“多”,而不是“一”,世界建筑总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的东西,在文章的第三章我们对此有过论述。这些建筑现象和人的需求是分不开的,例如人类对建筑坚固性的需求,对建筑寄托的某些情感等。那么,人的建筑需求都是相同的吗?显然不是,在过去因为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建筑形式的千差万别;而在今天,建筑虽然有科学技术的支撑,但人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建筑同样有不同的需求。尽管有这么多的不同,但人类的建筑观总会表现出某些相通的东西。它们不是相同的建筑观点,而是一种内在的需求和潜在的意识。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人类建筑观的通约性。“通约”一词出自数学中分数加减运算时的“通分”与“约分”。即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先使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实现“通分”,然后进行计算。最后,用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对繁分数进行“约分”,使其化简。上世纪中后期,库恩和费耶阿本德的“不可通约性”概念为科学哲学界所熟知。而我们在此处用“通约性”一词旨在强调人类的建筑观有着普遍的内在需求和潜在意识。在此意义上,人类建筑观的通约性表现为建筑观的共识。这种通约性主要表现在:\n首先,居住是建筑的基本功能。在这个观点上是达成一致后,那么建筑的结构、质量、价格等问题,都应当以人的居住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盲目的对建筑求高、求快、求经济效益。其次,建筑不是居住的笼子,它同时承载着人文和历史。建筑记录着历史,寄托着人的情感。通常老房子里珍藏着我们童年的记忆,而学校等公共建筑里则沉淀着许多人年轻时的梦。这些情感是时间赋予建筑的,所以建筑里居住的不仅是人,还有人的情感。在此意义上,建筑的开工和拆迁都要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人们的感受。第三,建筑是自然的一部分。从古时的田园生活到今天的别墅区,人们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住宅的追求。这种理想的住宅追求,同样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但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我们的生活离自然越来越远。城市建筑的周围是人工栽培的草地和树木,我们知道水来自自来水公司,但看不到水库;我们知道电来自发电厂,但发电厂在山的那一边。人们蜷缩在几十个平方的住宅内,与大自然的接触是一件渴望而又奢侈的事情,就连养一只小狗或小猫的事都要考虑再三。而建筑外还是建筑,在孩子的眼里世界也许就是大楼、马路和汽车。人已经被建筑控制着,支配着,并且逐渐的脱离了大自然,所以建筑和自然的脱离是当前的一个大问题。第四,建筑活动不是无休止地向自然和社会掠夺。人类早期的建筑活动,特别注重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建筑盲目的求高、求大,走向了物质化、精神化、市场化、数字化的四个极端。建筑的畸形发展忽视了人们源始纯真的居住要求,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了严重的自然和社会问题。所以,建筑问题是一个关系社会和自然的大问题。我们认为,人类建筑观在以上四个方面是通约的,可以达成共识。虽然现实中的建筑无法面面俱到的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我们对理想建筑的追求从未改变。面对建筑异化现象,我们只能寄希望与人类建筑观的通约性。因为这些被压制的需求是未来建筑改变的真正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试图消灭它”,异化就不存在了。所以当大多数人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建筑异化就会逐渐消失。三、给建筑脱去多余的“外衣”建筑异化为“非建筑”\n的过程中,建筑变成了其他东西。在古代建筑异化为杀敌防御的城堡、安放精神的教堂、显示尊贵的宫殿,而今建筑又异化为投资的工具、户口和身份的依据、牵强附会的艺术品。正是因为人类赋予建筑越来越多的东西,使得建筑离我们越来越远。要让建筑达到与自然、社会、人文三者和谐的状态,脱去“非建筑”的外衣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第一,脱掉建筑的“物质化”外衣。在这里,建筑异化的物质化方向是一种畸形的物质化需求,主要表现为在建筑活动过程中对材料的过度使用。现实生活中,不少建筑盲目的求高、求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成很多自然和社会问题。更有甚者从世界各地搜集建筑材料,刻意打造“物质化”建筑,让建筑的本质无家可归。第二,脱掉建筑的“精神化”外衣。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曾几何时成为人们炫耀的资本,可以代表人的身份和地位。在这种思想下,建筑走向富丽堂皇也就无可厚非了。也正是这种精神性的追求,让建筑异化的满目全非。从这个角度讲,古代的宫殿和教堂都是建筑异化的结果,它反映出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和对抗性。但作为历史的建筑物,它们记录着人类的足迹,寄托着人类的某些情感,我们需要保护这些古建筑。但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现代社会,建筑这种等级性的筑造思想,会日益导致社会两极分化,让建筑变成其他的东西。第三,脱掉建筑的“市场化”外衣。目前,我们正经历着建筑前所未有的市场化,建筑作为商品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这种大规模的市场化运作暴露出许多问题,不公正的市场化运作和建筑共同体的兴风作浪让许多人苦不堪言。这些问题我们在上文都有过论述。所以,建筑作为关系着人们的安居乐业的一项产业,政府有义务解决社会住房问题。市场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所以建筑应当穿的是“民生化”的外衣。另外,不少管理部门总是习惯将建筑和其他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例如教育问题、户口问题、就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束缚了人的流动自由,让建筑与人的对立日益严峻,使得建筑异化愈演愈烈。类似这样的外衣还有很多,它们让建筑窒息,变成异己的东西,是我们必须要为建筑除去的。事实上,一方面,对个人而言建筑作为安身立命的场所,如果一味的突出建筑的高而大等物质属性,必将会造成大量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将建筑刻意装扮的雍容华贵,乃至将其视为炫富的资本,这也是一个精神追求的极端。建筑美具有艺术性,它可以用来欣赏,但绝不是四处炫耀的工具,更不是个人身份的象征。总之,人需要对建筑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政府对建筑异化现象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第一,政府应制定积极合理的政策,应对\n建筑所造成的能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第二,政府在建筑高度、结构、材料等具体问题方面应有明确说明,并听取公众的意见。第三,让形象工程推出历史舞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建筑营造的工期大大缩短。拿建筑作为自己政绩的行为实属可笑。第三,将建筑和户口相分离,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其实,建筑表现出的与人的对立面都是人类所赋予的,只要还原一个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建筑,我们就能在地球上诗意的居住。四、让建筑回归“诗意居住”的本质海德格尔是对人类居住问题思考较多的哲学家,他在《筑·居·思》一文中没有为建筑活动制定规则,也没没有从建筑艺术和技术方面来描述建筑,而是把筑造纳入一切存在之物所属的那个领域中来讨论。在建筑异化日趋鼎盛的今天,他关于栖居和筑造的思考值得我们研究。那么,海德格尔讲的“诗意居住”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在海德格尔看来,诗是一种度测,人基本的度测行为在于他首次接受尺规而后才将其应用于每一具体的度测行为。他认为只有诗发生和到场,安居才发生。可见,诗指的是人的一种自觉的状态,这种状态又有自己的尺规。他认为“让我们安居的诗的创造,就是建筑”。[德]马丁·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89页。海德格尔关于人的安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筑造以栖居为目的。桥梁、候机室、体育场、发电厂、火车站、高速公路、水坝、商场等是建筑物,但并不是居所,可就它们服务于人的栖居而言,还是从栖居方面得到规定的。显然,这些建筑物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他以“语言是人的主人”为例,进一步认为筑造不只是获得栖居的手段和途径,筑造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栖居。在活动中,人虽然在进行筑造活动,但建筑活动同样束缚着人。建筑活动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这种筑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栖居。第二,栖居是一种自由满足的状态。那么,什么是栖居呢?“栖居,即被带向和平,意味着:始终处于自由(dasFrye)之中,这种自由把一切都保护在其本质之中。栖居的基本特征就是这样一种保护。”可见,栖居是一种自由满足的状态。第三,人的栖居离不开“四重整体”。为了进一步说明栖居,他引入了“四重整体”概念,即天空、大地、诸神和终有一死者的四方纯一性。“\n终有一死的人通过栖居而在四重整体中存在。但栖居的基本特征乃是保护。终有一死者把四重整体保护在其本质之中,由此而得以栖居。”他认为人的栖居是离不开天、地、神等自然环境的,而将人称为“终有一死者”意在突出人生命的有限性。终有一死者存在,这就是说:终有一死者在栖居之际根据他们在物和位置那里的逗留而经受着诸空间。第四,栖居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他认为“终有一死者”栖居着,“远非利用大地,甚或耗尽大地”,“不是要控制大地,也不是要征服大地——后者不过是无限制的掠夺的一个步骤而已”;“并不使黑夜变成白昼,使白昼变成忙乱的烦躁不安”;“他们并不为自己制造神祗,并不崇拜偶像”。在此意义上,栖息者对自然是敬畏的。海德格尔以飞架于河流之上的桥为例,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图画,并认为桥以其方式把天、地、神、人聚集于自身,它聚集着四重整体,但它乃是以那种为四重整体提供一个场所的方式聚集着四重整体。他认为“保护四重整体”,即拯救大地,接受天空,期待诸神,护送终有一死者。这四重保护是栖居的素朴本质。因此,真正的建筑物给栖居以烙印,使之进入其本质之中,并且为这种本质提供住所。筑造的本质在于:它应合于这种物的特性。筑造的本质是让栖居。筑造之本质的实行乃是通过接合位置的诸空间而把位置建立起来。惟当我们能够栖居时,我们才能筑造。倘若栖居和筑造已经变得值得追问、并且因而已经保持为某种值得思想的东西,则我们的收获便足够矣。即便在终有一死者进行“反省”时,他们也没有离弃那种对“四重整体”的归属性。第五,栖居是筑造和思想的统一。海德格尔认为,筑造和思想以各自的方式对栖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只要两者并不相互倾听,而是互不搭界地搞自己一套,那么,两者对栖居来说也是难以达到的。如果筑造和思想这两者都归属于栖居,如果两者保持在它们的限度之内,并且认识到一方如同另一方都来自一种长期经验和不懈实践的场所,那么,两者就能够相互倾听。在海德格尔那里,真正的栖居困境乃在于:“终有一死的人总是重新去寻求栖居的本质,他们首先必须学会栖居。而当终有一死者根据栖居而筑造并且为了栖居而运思之际,他们就在实现此种努力。”[德]马丁·海德格尔:《筑居安》,载《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50-960页。可见,当人根据自由满足的需求进行筑造,并且对“四重整体”有一个全面认识的时候,人就实现了栖居。在这个意义上,栖居是人对自然和生活的一种态度。\n另外,海德格尔认为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就是返回与本源的亲近”。但他同时又强调“唯有这样的人方可还乡,他早已而且许久以来一直在他乡流浪,备尝漫游的艰辛,现在又归根反本。因为他在异地已经领悟到求索之物的本性,因而还乡时得以有足够丰富的阅历”。[德]马丁·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87页。在《我为什么住在乡下》一节中,海德格尔描述了自己在南黑森林的陡峭斜坡上的小屋,那是一个六米宽,七米长的地方。草地、牧场、苍鹰、古老的杉树林子,还有夏日明净的天空,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他认为在这里的生活是舒缓自在的,又有一种绝对想象不出的孤独。在他看来,“孤独有某种特别的源始的魔力,不是孤立我们,而是将我们整个存在抛入所有到场事物本质而确凿的近处”。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更好的思考,这不是隐士对尘世的逃遁,而属于类似农夫劳作的自然过程。海德格尔认为“都市社会面临着堕入一种毁灭性的错误的危险”,在公众社会里一个人可以一夜成名,同样可以被人彻底遗忘。学究们关于“民风”、“土地的根基”等长篇大论往往是言不由衷,而农民对此更是嗤之以鼻。许多城里人抱着屈尊附就和假冒对“乡人”关系的态度来到农民的家里,行事往往跟他们在城里“找乐子”一样,破坏了几百年来的民俗民风。[德]马丁·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83-86页。这些一方面反映出海德格尔对农村自主静谧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反映出他对都市生活浮躁虚假生活的厌恶。在他看来,农村生活是一种源始单纯的存在。海德格尔虽然没有直接讲建筑异化,但他的思想反映出一种源始单纯生活的追求。在他那里,建筑问题是一个栖居问题,是一个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问题。他讲天空、大地、诸神、终有一死的人、诗、思者、小屋、都市、还乡等,无非是想说明人应当对自己的存在和生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海德格尔的人生是起伏跌宕的,建筑的发展同样是纷繁复杂的。在经历了这么的风风雨雨,建筑已经具备了丰富的“阅历”,是时候该还回源始单纯的家乡了。总结文章从一开始就对建筑作了界定,但我们发现建筑异化涉及自然、社会、人等方面,同样与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人文历史等问题密切相关。所以建筑问题在这里不仅指建筑本身,还应当包含人类的建筑活动\n和主导人类建筑活动的思维方式。这样建筑异化就顺理成章的被诠释为建筑与人的对立、建筑活动与自然的对立以及建筑现象所带来的社会矛盾三个方面。在突出建筑与人和自然对立问题的同时,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样的建筑是没有异化的呢?或者怎样的建筑是我们理想中的建筑?这个问题不能具体的给出答案,我们无法从功能、形式、结构等方面来描述一个理想中的建筑,况且人们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特殊性中找出某些普遍的东西。文章曾在多处指出,建筑为人类提供的应当是一种自由而满足的状态。事实上,从古代的田园生活到今天的别墅生活,建筑在为人类提供居所的同时,更多的带给人的是一种自由且满足的感觉。在此意义上,一切压制人的感觉的建筑和建筑行动都是建筑异化现象。这样,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古代的宫殿、教堂等缘何成为建筑异化的一个方向?首先,因为建筑成为了政治统治和精神统治的工具,已经不再纯粹;其次,这些建筑让少数人得到了自由和满足,建筑活动剥削和压迫了大多数人;第三,类似这种活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自然和社会矛盾突出。所以,这些古建筑同样是建筑异化的结果。当然,古建筑作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它记录着历史,寄托着人们的某些情感,对此我们同样要保护。这也是从异化角度对古建筑的一个认识。随着对建筑异化认识的深化和扩展,楼房也成了我们的研究对象。作为城市化的象征,楼房自然也是建筑异化的结果。尽管楼房节约了城市用地,但现代社会楼房对人压制和束缚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工具理性思想的支配下,人的感受和人的价值经常被漠视。楼房作为经济的动力和结果,自然是建筑异化的产物了。在建筑异化的原因分析中,我们并没有否定市场经济,批评的是不公平的市场化运作和建筑共同体的恶劣影响。这样以来,建筑异化的问题最终就归咎于人了。倘若无人,我们又何谈建筑呢?从建筑到历史,从历史到现实,文章最后以海德格尔关于栖居的理论为落脚点。他将人称为“终有一死”的人,指出了人的栖居与天空、大地和诸神的关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海德格尔那里,建筑更多的是一种思考,一种诗意的场所,一种自由而满足的状态,一种天人合一的享受……\n从古代的宫廷、教堂到今天的高楼大厦,从人类理性生存方式的角度考量,我们都对其进行了批判。在自由民主的现代社会,建筑作为人造物最主要的应当是满足和尊重人们的居住需求,而建筑活动作为建筑异化另一方面,应当更多的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哲学家海德格尔借诠释他的诗来解读存在主义,他认为“终有一死的人”的存在离不开天空、大地、诸神等自然要素的保护。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理论从未脱离于人,所以建筑异化现象的消失自然离不开人类自由、自觉和理性的建筑观。消除了建筑异化,我们才能在居住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才能在本质的意义上最终实现为人。参考文献:[1]张钦楠,张祖刚.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2]菲利普·德里欧.手法主义与现代派建筑——谈建筑艺术的异化现象[J].罗征启译.世界建筑,1981(03):67-71.[3]王珂.移民城市中建筑形态的异化[J].山西建筑,2005(7):11-12.[4]黎玲花,林幼斌.西双版纳竹楼建筑异化问题与对策[J].商业文化,2021(6):316.[5]王振宇.技术的异化—当代日本建筑的技术表现[J].华中建筑,1999(1):70.[6]范路.自然的异化:现代建材制造与现代建筑[J].东南大学学报,2005(7):295.[7]尹国钧.后现代城市:重组建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杨通进.生态二十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9]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域: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M].范海燕等译.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10]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1][英]比尔•希利尔著.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M].杨滔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2]陈喆.建筑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3]恩特斯•布洛赫.乌托邦精神[M].中华书局,1923.[14][美]卡斯滕.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M].申嘉,陈朝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5]张良皋.匠学七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6]荆其敏,张丽安.情感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17]冷雨寒.建筑外围护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8]李本书.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4):94.[19]张晓洪.从“建筑艺术”质疑建筑是艺术—建筑、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建筑审美特征探讨[J].华中建筑,2002(5):42-44.[20]段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刘大椿.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戴志中,舒波,羊恂,赵冶.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符号•象征•隐喻[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23]季元振.建筑是什么—关于当今中国建筑的思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n[24]王金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异化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1992(2):90.[25]郭冲辰.技术异化论[D].沈阳:东北大学.2004.[26]吴国盛.技术哲学讲演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27]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高履泰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30][德]马丁·海德格尔.筑居安[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致谢选择建筑异化这个题目,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幸运的是,在参加今年4月份召开的云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首届科技哲学与科技史研究生论坛时,我将论文的提纲拿到了会上讨论,得到诸锡斌、陈路、赵乐静、张镇寰等有关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我论文的修改有很大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曾健、周文华等哲学系老师们的指导。记得曾健教授两次带病为我们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学生做了《如何写作一篇合格的硕士论文》的报告,从选题到逻辑结构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周文华老师让我多看些建筑史方面的书籍,并对论文的写作给了很多的有价值的建议。在此一并感谢!此外,我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李本书先生。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李老师给了许多具体的修改建议。海德格尔关于建筑问题的引入,让我的论文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逻辑终点。长期以来,李老师学术严谨,淡泊名利,为人正直,胸怀宽广,多次提醒我要多看书,勤思考,是我的良师益友。无论是为学还是做人,李老师都是我的榜样,能够做李本书老师的学生,实在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东陆园的银杏大道很短,我却走了很多年。记得2003年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来这所学校读书。几经周折,2021年我才踏入这所学校。三年来,行走在南学楼和北学楼之间,埋头于中外圣贤之策,如今面临毕业,心中总有些依依不舍。我要感谢哲学系所有的老师,是他们丰富了我的知识,启迪了我的思想。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姐姐、妻子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还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