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5 发布 |
- 37.5 KB |
- 4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哲学论文]绿色物流的生态哲学基础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绿色物流的生态哲学基础及其运行机制研究姓名:王小旭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科学技术哲学指导教师:黄志斌20100401\n绿色物流的生态哲学基础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人类物质文明大大提高的同时,地球上的资源正在日益减少,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从而使人类的后续生存和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场旨在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革命”运动,绿色化浪潮正在向社会各领域渗透。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运行的动脉,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实现物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沉重话题,人们已开始不断探索新的物流模式,为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出路。于是绿色物流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总结前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生态学、循环经济学和系统论的相关理论知识为背景,通过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系统论等分析方法对绿色物流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并从生态哲学上对其进行了哲学探源。首先,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出发,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物质闭路循环运动、反馈调控机制以及系统和谐规律的揭示,系统地论述了绿色物流的运行过程,从而构筑起绿色物流的生态哲学理论基础。其次,对物流系统要素进行深层次分解,从客体功能要素和主体行为要素两个维度,对绿色物流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客体功能要素的绿色再造机制以及主体行为要素协合机制的论述,从而在微观层面上阐明了绿色物流的运行的内在机制。再次,始终把物流系统置于环境系统这个大系统之中,从生态整体主义角度出发,系统地论述了物流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深刻剖析了物流对环境的扰动机理以及环境对物流的制约机制,从而在宏观层面上阐明了绿色物流运行的外在机制。最后,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物料循环流动过程出发,提出了绿色物流的生态运行模式,从而实现绿色物流从理论向实践转向,并为企业制定绿色物流战略提供了模式参考和理论支持。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生态哲学;运行机制;生态运行模式\nTheEcologyPhilosophyFoundationofGrLogisticsandItsFunctioningMechanismStAbstracteenudy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productsandmaterialsofhumanbeingareincreasedgreatly.Butinthemeantime,theresourceandenvironmentoftheeartharealsosuffergreatdestroys,whichalreadyhaveseriouslyaffectedhumanbeings’survival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Insuchabackground.therearosea‘‘GreenRevolutionary”movementin1970sintheworld,whichaimedatprotectingenvironment,fulfill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graduallythis“GreenRevolutionary”penetratesthrougheverywalkoflife.ModernlogisticsiSrespectedasanarteryofeconomicalactivities,asthetiestoconnecttheproductandconsume,ittookplacerolesinpromotingeconomicaldevelopment,butontheotherhand,italsohadabadeffectonearth’Senvironment.Therefore,howtoimplementlogisticsandenvironmentsharmonydevelopmentisbecomeaheavyissue.MoreandmorepeoplebegintoexplorethenewlogisticsmodestotrytOcoordin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logisticsandenvironment,thusgreenlogisticscomeoutandgraduallybecomethestudyfocusofthelogistics.Onthebasisofconcludingthegreenlogisticsresearchtheoriesofthepredecessors,thisarticlediscussedthegreenlogisticsbasedontheknowledgeofecology,cycleeconomicsandsystems,andtriestoexploretherootofgreenlogisticsconceptintheviewofecologyphilosophy.Firstly,throughdiscussingthedisciplineofmaterialsclosed—circuitmovement,feedbackcontrolsandsystemharmonyofecosystem,thearticleprofoundlydissertatedtherunningprocessofgreenlogistics,thusbuilduptheecologyphilosophyfo·undationofgreenlogistics.Secondly,deeplyanalyzedelementsoflogisticssystem,indimensionsofobiectandsubject,thearticlediscussedtheobjectfunctionrebuildingandsubjectbehaviorcoordinatinggreenprocess,thusdissertatedtheinternalfunctioningmechanismofgreenlogisticsinmicro—level.Thirdly,thearticlealwaysputthelogisticssystemintoecosystem,discussedthecommensallyrelationshipbetweenlogisticsandenvironmentfromtheecosystemwholedoctrineangle,pointouttheeffectmechanismoflogisticstoenvironmentandtherestrictmechanismofenvironmenttologistics,thus\ndissertatedtheexternalfunctioningmechanismofgreenlogisticsinmacro—level·Finally,fromthetheoriesofproductlifecycleandmateriaiscirculationflow,thearticleputforwardtheecologicalfunctioningroodesofgreenlogistics,sothatcanrealizethechangedirectionofgreenlogisticsfromtheoriestopractice,andalsosupplythetechnicalsupportforenterprise’slogisticsstrategy·Keyw。rds:GreenLogistics;SustainableDevel。pmellt;Ecol。gYPhil。s。phy;FunctioningMechanismandEcologyFunctionModes\n插图清单图5一l环境受破坏的形式⋯⋯⋯⋯⋯⋯⋯⋯⋯⋯⋯⋯⋯⋯⋯⋯⋯⋯⋯⋯⋯⋯24图5—2物流对环境的扰动模式⋯⋯⋯⋯⋯⋯⋯⋯⋯⋯⋯⋯⋯⋯⋯⋯⋯⋯⋯⋯26图5—3物流系统运行模式⋯⋯⋯⋯⋯⋯⋯⋯⋯⋯⋯⋯⋯⋯⋯⋯⋯⋯⋯⋯⋯⋯28图5—4若无事环境对物流系统的制约机制⋯⋯⋯⋯⋯⋯⋯⋯⋯⋯⋯⋯⋯⋯⋯31图6一l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物流运行模式⋯⋯⋯⋯⋯⋯⋯⋯⋯⋯⋯⋯⋯⋯⋯35图6-2基于供应链的循环物流系统模式⋯⋯⋯⋯⋯⋯⋯⋯⋯⋯⋯⋯⋯⋯⋯⋯38\n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志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金目曼王些态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字签字日咖年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幼编,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金艘王些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金目垦王些态!L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论文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名如翩张彩歹代、签字日期洳}D年矽月哕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柳期办雕妇月/毋电话:邮编\n致谢首先向我的导师黄志斌教授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本人自2007年进入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以来,在学习上,黄老师给了我孜孜不倦的教导和极大的鼓励,在生活上,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在将近三年的短暂岁月里,黄老师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作风、诲人不倦的教育情怀和对事业的忠诚,无论是在做研究还是在为人处世等方面都使我受益匪浅。同时,真诚地感谢人文经济学院的吴椒军教授、万伦来教授、王硕副教授、朱浩副教授以及董军等老师,他们的教诲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给我创造了许多必要条件和学习机会。他们对工作的热忱是我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三年来,与江昕、王洪波、朱玉利、刘烨、张云云等同学的朝夕相处,共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在此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同时,要感谢审阅我的论文和参加我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帮助我完成硕士论文的最后一个过程,我荣幸之至!特别感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的领导和老师对我多年的培养和帮助,以及我的父母和家人对我的支持与关爱。作者:趴煳2010年4月\n第一章绪论随着人类环境危机的日益严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的“绿色化”运动正在向社会各领域渗透,环境与发展问题成为21世纪人类最关心的重大问题。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运行的动脉,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现代物流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协调物流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一社会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沉重话题,人们已开始不断探索新的物流方式,为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出路。于是绿色物流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物流领域的研究重点。1.1绿色物流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类物质文明大大提高的同时,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益严重,自然资源日益短缺,人类正面临着后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危机,而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危机还在不断加剧。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旨在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革命”运动,绿色化浪潮正在向社会各领域渗透。现代物流作为一个与环境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不仅要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针政策,而且还要走到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前列,起到推动、示范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物流总量的增加、物流管理的变革以及物流设施和工具的大型化,物流系统对环境系统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以准时制、f-j到门服务为代表的物流管理的变改,虽然提高了物流运营的经济效益,但却导致在途车辆的增加,加剧了物流对环境的破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绿色物流应运而生并引起世界各国政府、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绿色物流研究的热潮。1.1.2研究意义绿色物流是将环境保护思想融入物流系统的一个全新理念。绿色物流通过建立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有机关联,从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出发,把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联结成为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强调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物流与环境的共生发展,实现物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研究绿色物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冲突,从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绿色物流作为连接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的纽带,也是企业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提高竞争优势的一项具有长远利益的战略武器。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必须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制定绿色物流发展战\n略和策略,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而通过对绿色物流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则可以为企业制订绿色物流战略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现状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及欧洲,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环保问题,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以限制各种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80年代以后,随着物流研究热潮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物流服务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认为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不能简单考虑运输和储存的物资种类,视野应更广泛一些。Jamescooper,MichaelBrown和MelvynPeters于1991年在其首版的《EuropeanLogistiaS》⋯中,专门探讨了“绿色物流”问题,提出:“所有的物流革新都在三个较为重要的方面集中一一库存、即时配送、24小时货运经营对运输进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初步提出了绿色物流法规框架,即:改进卡车设计,提高公路运费,鼓励联合运输。后来,更多学者在“逆向物流”领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KoPicky,etal(1993),Rogers和Tiben—Lembkenl(1999)分别从减少废弃物、循环利用、产品回收等角度探讨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及其内容。它们认为逆向物流是环境管理的一环,也是企业的潜在竞争优势。MoritZF1eischmann∞1(2001)又进一步讨论了逆向物流的定量模型,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逆向物流将成为标准供应链的一个元素。今天,还有许多学者在一些专业领域从事逆向物流的研究,其成果不胜枚举。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物流模式己成为西方物流研究的一大热点。大量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也推动绿色物流、逆向物流的产业化发展,使今天西方现代物流更加朝着集约型、环保型的物流模式发展。1.2.2国内研究现状在我国,关于绿色物流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绿色物流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6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97亚太国际物流会议”。与会专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各行各业在2l世纪需要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当然,物流业也不例外。会议认为,在世界经济全面发展的今天,物流的发展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最大的利益原则加以对待,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此之后,部分学者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再根据现代物流的内涵,给出了“绿色物流"的定义。曾国平,谢庆红n3(2002)认为:“绿色物流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需求主体和绿色供给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王长琼教授认为哺1:“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2\n为目标,通过先进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随着人们对绿色物流研究的不断发展,部分学者开始关注绿色供应链和逆向物流系统的研究。但斌、刘飞(2000)认为哺1:“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王长琼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管理》一文中认为H1,“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废弃物处理困难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及自然环境的恶化。21世纪的物流必须从系统构筑的角度,建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系统。企业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关联者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最终建立起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生产一流通一消费一再利用的循环物流系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向盛斌在《逆向物流与环境保护》曲1一文中提出企业必须在自己的物流体系中,构建完善的逆向物流系统,使原来单向的企业物流变为完整循环的物流网,以解决产品和产品包装物使用后无序流向环境的问题。后来也有学者提出了生态供应链的概念,认为生态型供应链的目标是在满足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通过对供应链进行生态型设计或促进,使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活动对外界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小。1.3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3.1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共分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概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介绍全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第二章:绿色物流概述。本章概括介绍了物流与绿色物流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通过对概念的比较分析指出了绿色物流的本质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绿色物流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第三章绿色物流的生态哲学基础。本章主要从生态哲学的视野下论述了绿色物流的生态哲学基础。通过对生态学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及所提示的生态学法则的论述,系统地论述了绿色物流运行的生态哲学基础。第四章物流系统要素的协同运作。本章主要通过对物流系统客体功能要素绿色再造机制以及物流系统主体行为要素协合机制的分析,论述了绿色物流运行的内在机制。第五章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双向互动。本章主要通过对物流系统对环境系统的扰动和环境系统对物流系统制约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分析,论述了绿色物流运行的外在机制。\n第六章系统化的绿色物流运行模式。本章在总结前面相关章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绿色物流运行的生态模式。第七章结论与展望凝练全文研究成果,展望绿色物流未来研究方向。1.3.2研究方法绿色物流的是一个多层次、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因此,本文在研究的时候,应用了生态学、物流管理学和循环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系统地论述了绿色物流的生态哲学基础及其运行机制。研究的主要方法有(1)资料收集法。大量搜集有关资料,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把握物流发展的时代脉搏。(2)比较分析法。通过绿色物流与传统物流概念的比较分析,阐明了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3)系统论的分析方法。文章始终将绿色物流作为~个系统,并置于生态系统的总体框架内,从生态整体主义角度出发,系统地论述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共生关系。(4)流程图法。通过流程图可以直观、清晰地展示绿色物流的运行过程,明确绿色物流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从而使其一目了然。1.4可能创新与存在不足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物流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而且基本停留在概念阶段。一方面,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物流系统某些环节的单项技术,如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流通加工等,缺乏可持续发展整体思想的指导;另一方面,研究重心主要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物流与资源消耗的单向经济关系,绿色物流发展的战略和策略等,而忽视了物流与环境,物流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因而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而本文则主要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物流与环境、物流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并从生态自然观上对绿色物流进行了哲学探源,进而构筑起绿色物流生态哲学理论基础,是可能存在的创新。但绿色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门学科。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未能很好地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建立起学科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得研究还缺乏多学科理论的综合支持,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n第二章绿色物流概述物流的概念最初产生在美国,其英文直译为“实务分配”PhysicalDistribution(PD)。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PD)的定义表述为“物流是指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物质资料在销售和服务过程中所伴随的经济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根据战争供应的需要,建立了“后勤学”(LogistiCS)理论,运用到战时的物资、运输、补给、屯军等管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战争结束后,后勤学理论被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中,从而促进了物流的纵深发展,实现了物流从PD到Logistics的转变。随着物流理论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个体现新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的现代概念,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高低往往能够反映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物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物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当今提倡大生产、大流通、大消费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而废弃物处理不当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因此现代物流必须从系统构筑的角度出发将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物流系统中,改变过去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线性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实现物流对环境的净化,从而建立起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物流系统,即绿色物流系统旧1。这也是21世纪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2.1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象征着生命、健康和活力;绿色不仅代表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本色,还意味着和谐的环境,绵延的生命,勃勃的生机。绿色是一个特定的形象语,泛指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活动、行为、计划和思想。具体地讲,也就是创造和保护和谐的生态环境,减少对资源的占用,以保证人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是大势所趋,绿色是人心所向,绿色是追求与递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之色。2.1.1绿色物流定义的界定正如其它绿色化运动一样,绿色物流(GreenLogistics)也是一个特定的含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绿色物流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H·j·wu和S·Dunn⋯3认为绿色物流就是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an\nenvironmentallyresponsiblelogiSticssystem),即包括从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直至送到最终客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还包括废弃物回收下处置的逆向物流。Jean—PaulRodrigue,BrianSlack和ClaudeComtoiSn¨认为,绿色物流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compatibilitywiththeenvironment),是一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allenvironmentally—friendlYandefficlentlogistiCS)。美国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ReverseLogisticsExecutiveCounci1,RLEC)在研究报告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绿色物流也称“生态型物流’’(ecological109istics),是一种对物流过程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认识并使其最小化的过程(TheproceSSofunderstandingandminimiZingtheecologicalimpactof109istiCS)。我国在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n21(GB/T18354—2001)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上面不同学者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绿色物流实际上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凡是以降低物流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一切活动、行为、计划和思想,都属于绿色物流的范畴。因此绿色物流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为目的的物流操作的绿色化过程以及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和控制的绿色化过程,是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2.1.2绿色物流的内涵传统的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追求物流经济利益大化而往往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具体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物流模式,这种模式即浪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环境,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摒弃。而绿色物流是一种融合了环境保护思想的物流系统,它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连接为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强调物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与平衡,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物流系统。绿色物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按生态环保的要求,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平衡,实现物流与环境共生。因此绿色物流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物流,即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项线性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从而形成一种既能促进人类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物流系统。n31生态物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将环境因素作为构筑绿色物流系统的内生变量,其实质就是在物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追求物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6\n实现物流与环境的共生发展。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1.3绿色物流的特征绿色物流是一种环境共生型物流系统,是物流运作与物流管理的绿色化过程。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动脉,与环境联系最为密切,往往是生态涨落的最大制造者。由于传统的物流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从而难以实现物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建立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绿色物流系统乃是对传统物流的一种否定,与传统物流相比,绿色物流具有如下重要特征:(1)环保性由于传统物流是一种“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物流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只注重物流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视环境效益,从而往往造成了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而绿色物流则将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物流系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绿色物流技术,减少或消除物流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了环境质量,实现了物流与环境的共生。(2)低熵性熵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呈现出的有效能量减少无效能量增加的一个不可逆过程,它是衡量系统无序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熵越高,系统越无序n引。所谓低熵性,就是指绿色物流系统中资源、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由于绿色物流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物流系统,要求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有序、有度使用,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因此在物流过程中呈现出系统的低熵性特点。(3)循环性绿色物流是一种建立在传统正向物流基础上并通过发展由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循环使用而形成的原材料一一产品生产⋯一消费⋯一回收⋯⋯再生产的循环物流系统。绿色物流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废弃物回收物流系统,使得物料循环流动,既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也改变了传统物流末端治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从而实现了产品“从摇篮到摇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物质的闭路循环运动。2.2绿色物流国内外发展现状2.2.1国外发展现状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的国家之一,也是推行物流绿色化的先锋。美国政府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远景目标十分明确。例如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7\n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此外,在企业实际物流活动中,通过对物流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制生产(JIT)、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也为物流的绿色化发展铺平了道路。日本作为经济发展强国,自1956年从美国引进物流管理理念后,就把物流作为支撑本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从建设伊始就没有忽视物流绿色化的重要意义。政府部门除了加大对传统的防止交通事故、抑制道路沿线噪音和振动等问题方面的监管和控制外,还特别出台了一些实施物流绿色化的具体目标值,如货物的托盘使用率,汽车在停留场所的滞留时间等,以此来降低物流对环境的负荷。另外为减少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日本政府要求物流企业应积极转变运输方式,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大力开展共同配送,以此来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日本在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加强地球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物流系统。欧洲也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提高物流绿色化的先锋。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就开始探索一种新的物流战略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其目的是要实现供应链上所有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从而改变原先各企业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欧洲运输与物流组织一一欧洲货代组织(FFE)也很重视物流绿色化的推进和发展,对运输、包装、装卸、管理等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除了加强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外,同时还鼓励企业运用绿色概念的全新理念来经营物流活动。如在规划和兴建物流设施时,应该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运输方式上,限制对生态危害最大的公路运输的发展,大力推进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同时加大对绿色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开发和试验出绿色包装材料等。2.2.2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发展任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困难。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加上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我国对资源开发强度大,资源利用率低的局面,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我国政府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此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其意义深远。在物流服务方面,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来推动物流运作的绿色化进程。例如,进行绿色宣传,倡导绿色流通,建立绿色物流8\n服务体系,鼓励企业进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并对其进行税收调节等。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积极引导,许多企业的绿色意识开始形成,不少企业已具有环境保护思想,积极建立起环境管理体系,并获得IS014000认证,从而树立了企业的绿色形象。但是,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企业物流系统的构建主要还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虽然有些企业已开始认识到了物流中的环境问题,但对绿色物流的认识还非常浅薄。国内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缺乏对资源环境的价值分析和成本估算,对于环境污染的代价尚未以成本的形式引入到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搭便车’’现象,这样,实施绿色物流战略还未成为大多数企业的主动选择。因此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发展绿色物流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长期的艰巨任务。9\n第三章绿色物流的生态哲学基础绿色物流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物流,它以生态学所揭示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将流系统与环境系统联结成为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强调物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与平衡,在物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物流与环境的共生。因此,绿色物流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与传统的物流相比,绿色物流除了要遵循物质流动的因果律外,还要遵循自然系统的生态律,按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来组织和实施物流活动。因此,运用生态学所揭示的生态系统规律来指导绿色物流的运作,并以此确定绿色物流活动所遵循的一般生态规律,这其实也就奠定了绿色物流运行的生态哲学基础。3.1闭路循环规律n朝:绿色物流运行的闭环过程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凡是现存的事物都要在某种循环里再生,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新的。恩格斯也曾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循环是自然界的普遍原理,闭路循环规律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之一。闭路循环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物质运动的过程,指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运动是沿着“生产一一消费一一还原一一生产”这一闭合路线而不断转化、再生、螺旋式运动的无限过程。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从物理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物理环境,完成一个由简单无机物到各种高能有机化合物,最终又还原为简单无机物的闭路循环运动。从物质闭路循环运动的科学图景中可以提示出两条生态学法则:(1)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2)自然所懂的是最好的。绿色物流也正是以此法则为基础而完成物流活动的闭环过程。3.1.1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这一法则强调的是在自然界中无所谓”废物”的东西。自然生态系统中,一种有机物排泄出来的被当作废物的东西都会被另~种有机物当作食物而吸收,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生态食物链网络,所有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都在这个食物链网络上循环往复运动。物流系统作为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质属于经济范畴,而经济来源于物质,即占有资源,但资源仅仅是一种存在价值,如果要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则必须使物质资源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即只有通过物的流通才能实现物质资源的经济价值。物质资源经济价值实现的逻辑关系是:占有资源(自然属性)⋯一物质流通(物流活动)⋯~价值实现(社会属性)。从这~物质运动的逻辑关系中可以看出,其物质运动形式是一种单向流动的开环运动模式,以占有资源为起点,以价值实现为终点。由于这种模式以物质资10\n源经济价值的实现为唯一目标而忽视环境价值,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和能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人类面临着后续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危机。自然生态系统在长期的演进中,其物质运动的本质要求应是一个闭路循环的无限过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功能和谐配当,各得其所,各得其位。但是由于传统物流模式只考虑物质资源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未考虑由此产生的“废物”对自然生态破坏的去处,“大量的物质成为地球上的多余物,他们被转化为新形式,并且被允许进入到尚未考虑到‘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的生态法则的环境之中。结果大量有害物质在自然状况下,在并不属于他的地方积累起来,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固有的平衡。”n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运动的本质要求乃是是循环往复的无限过程。生态链上某一链条上的废物恰似下一链条的原料,而下一链条上的废料可能是下下链上的原料,由此而完成了物质的闭路循环运动。正是基于生态系中这种物质运动模式,绿色物流作为对传统物流的一种否定形态,它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循环利用资源和环境为物质基础,通过建立废弃物回收循环物流系统,形成了“资源一一产品~一废物⋯一资源"的物质闭环运动,从而厘清了“废物”的去向,体现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高效协调的运作机制,实现了物流活动的节能降耗,绿色环保。3.1.2自然所懂的是最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通过自组织机制本身就能形成一种内在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通过完整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功能配合,可以自我完成“生产一消费一分解一再生产”物质闭路循环运动,在此过程中没有浪费,没有垃圾,一切都在循环利用之中,一切都处于和谐之中。但是当人类参与进来时,这种循环就发生了变化。由于人类近代工业社会形成的生产模式是“原料一产品一废料’’的断裂链条,人类活动的目的往往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环境效益,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不顾一切地向自然界排放垃圾废物,而这些垃圾废弃物大都包含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而且有的在自然界中还难以自行降解,它们一经排放到大自然中就立即参与了生态系统的循环,从而使系统的总熵不断增加,系统有序性和稳定性在不断降低,系统的耗散结构在不断退化,最终导致生态失衡,给人类带来了惨痛教训。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深谙“自然所懂的是最好的’’这条生态法则,在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中,人类应该师法自然生态系统,按照循环原理,改变传统“原料⋯产品一废料"这一断裂链条模式的物质运动形式,而要将生产和生活系统整合到生态系统大循环之中,补上“废料一原料”这段链条,从而使之形成“原料~产品⋯废料⋯原料”这一完整生态链上的物质闭路循环运动n"。由于绿色物流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物流,循环物流。作为生态物流,\n绿色物流始终将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不过多地向自然索取,也不无节制地向自然排放,始终保持物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作为循环物流,绿色物流正是通过原料⋯一产品⋯一废料⋯一原料的物质闭路循环运动,厘清了废料的去向,减轻了环境的负担,实现了物流对环境的净化,从而使得自然生态系统不断地朝着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3.2反馈调控规律H引:绿色物流运行的内在机制绿色物流的本质要求是要实现物流与环境共生,通过物质的闭路循环运动,使得资源得以转化再生分级梯次利用。而要实现这~切都要归功于循环过程中各个物流环节内部以及不同物流环节之间的永续运作的反馈调控机制。反馈就是指把系统的输出结果返还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输入和再输出进行校正以达到目标要求的过程;调控则是依据反馈的信息来进行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和环境系统的外在控制过程。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中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它使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结构不断趋向系统的目的,使系统达到平衡。物流活动与环境关系密切,需要不断地从环境系统中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并不断地向环境系统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由于传统物流在此过程中只关注输入,而忽视了输出的结果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地球环境破坏。而绿色物流正是通过对环境输入和输出关系进行永续的反馈,不断调整了物流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减少了物流输出对环境的破坏,达到了物流与环境的平衡。由此可见,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绿色物流运行的内在机理,体现了系统论原理和生态学法则条件下绿色物流的运行机制,也为绿色物流提供了如下生态哲学的解析基础。3.2.1存在的事物息息相关物流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要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不可避免地要与环境发生紧密的联系。由于传统物流考虑的只是物流与经济的单项作用关系,其物质运动形式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的开环运动模式,由于这种模式是以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物流经济效益最大化,却没有考虑物流对环境输出的不利影响,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破坏了人类的生存之基。与此不同,绿色物流将自身作为生态系统的~个子系统,从生态整体主义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存在事物之间生生相息、协同进化的关系。因此绿色物流改变了传统物流对环境的单向作用关系,在压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实现了物流对环境的净化。由于绿色物流运动模式是~种资源⋯产品⋯废物⋯资源的闭环运动模式,这种模式本身就是建立在自然事物的普遍联系基础之上的,并通过永续12\n的反馈调控机制,使得所有物质和资源都能在这个闭路的循环中得到合理配置,充分利用,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最优。由此可见,绿色物流从设计一开始就充分考虑了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整体关联,其本身预设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相互关系,这与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也殊途同归。3.2.2自然存在的生态阈限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外部因素的随机扰动,都能导致系统涨落的产生,而涨落是有序之源n钊。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外来扰动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可以通过制约、转化、补偿、反馈等作用形式来吸收消解扰动因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这表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由于初值的敏感性,小的输入可能产生大的扰动,如果外部因子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过大,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即超出了生态系统的阂限范围,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系统就会走向无序。由于传统物流对自然资源只是一种单向的消耗关系,不断的索取,不断的排放,严重超越了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从而导致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使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危机。而绿色物流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始终将环境保护思想融入物流系统,在自然存在的生态阈限内,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废物⋯资源的循环物流系统,不断调控物流与环境的输入输出关系,使得自然资源得到合理、有序、循环利用,即减轻了环境的负担,也促进了环境自净能力的提高,从而使环境系统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状态。3.3系统和谐规律心01:绿色物流发展的本然性状系统和谐规律是生态系统又一基本规律,它揭示生态系统呈现的状态及发展趋势,指出生态系统是一个要素比例恰当、层次结构稳定的有机统一体。合肥工业大学黄志斌教授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生、协变、臻善的和谐统一体。生生是指自然有机性的生生和谐;协变是指环境适应性的协变和谐;臻善是指价值合理性的臻善和谐托¨。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物质的闭路循环和反馈调控过程,通过系统要素的巧妙耦合,使自然生态系统发展成为~个要素比例恰当、层次结构稳定的统一体,使其本然的处于和谐状态之中。这充分展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真、善、美的过程,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存智慧。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然而传统的经济活动中,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这种和谐美性状,只是把自然当作一种工具理性的存在,一切以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唯一目标,从而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处于对立异化状态。而这种对立异化的存在状态,必然导致主体价值判断的缺失,隐含了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只承认自然的工具价值而忽视其内在价值,这样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然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生\n存根基,造成自然生态系统和谐性状的丧失,应值得人类深刻反思。绿色物流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而对传统物流提出了理性思考。由于传统物流是一种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往往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物流经济效益的一时提高,这样势必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的本真状态。而绿色物流始终将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物流系统中,在压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实现物流对环境的净化。因此,绿色物流本身包含着一种生态和谐的思维方式,是对传统物流的一种否定。绿色物流的目标就是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物流与环境的共生发展,使得资源、能源消耗最少化,环境污染最小化,这符合生态和谐规律的本质要求,也是绿色流所要追求与递进实现的终极目标。3.4生态伦理:绿色物流发展的终极关怀生态伦理是一种针对环境危机而产生的责任伦理。作为一门协调人与自然之间价值关系,确立人对自然行为规范的学科,在理论上,它要求尊重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在实践上,它要求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基本原则和规范去指导和约束人类的行为,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生态系统的完整。生态伦理学认为,人作为道德的主体,必须不断扩展道德关怀的对象,不能只把道德关怀施之于人自身,而且还应当施之于自然,施之于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乜引。人类要维持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持续存在与发展,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善待自然,善待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应当从自然界而不是人类本身来认知人们行为的正误,应当以生命的完善和正常运转视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在要求,应当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存共生。因此,生态伦理学表达了人类试图缓和自身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的善良愿望,是对人与自然本源性和谐的向往和追求,它对人类的活动提出更高的责任要求和道德标准,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哲理性思考和终极关怀。对于绿色物流而言,其本质目标是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物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追求与递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绿色物流不仅关注经济效益,而且更加关注环境效益。绿色物流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合理、有序使用,改变了传统物流对自然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实现物流对环境的净化,从而使物流与环境得以共生发展。由此可见,绿色物流对大自然表现的是更多的关爱,体现了与大自然在公平、公正基础上和谐发展的双赢模式。绿色物流对传统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以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自觉担负起人类对自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绿色物流也由此得到了生态伦理学道义上的支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以及伦理规范,是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而不14\n断被提出和认知的,正视这一客观规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绿色物流也正是以此规律为基础而得到生态哲学上的理论支持。由于绿色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绿色物流的有效运作离不开物流系统要素的协同运作。因此,有必要对物流系统要素进行深层次分解,探讨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绿色运行过程。弄清这一点,其实也就弄明了绿色物流运行的内在机制。15\n第四章物流系统要素的协同运作物流是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是为此高效流动和存储而进行计划、组织、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心31。物流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由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存储、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诸多环节构成,而且正是通过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实现了物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这一特定功能。然而随着现代物流总量的增加、物流速度的加快、物流管理的变改以及物流设施和工具的大型化,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而且这种影响还是广域性的,几乎物流系统的所有要素都会导致与环境有关的问题产生。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建立一种经济、社会和环境都健康协调发展的物流系统,即绿色物流系统。因此现代物流必须向绿色物流转变,而实现这种绿色转变,必须从整体上对物流系统各要素进行绿色再造并通过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运作才能有效完成。4.1物流系统客体功能要素的绿色再造包装、运输、装卸、存储、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是物流系统最基本的六大功能要素,也是物流系统绿色化的基本内容。六个功能要素中,包装、运输、存储、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因此,实现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绿色再造,主要是要实现包装、运输、仓储以及流通加工的绿色化过程。4.1.1绿色包装包装是物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既是产品制造的终点,又是物流活动的起点。一方面包装具有保持商品品质,美化产品,提高产品价值的作用,是商品的安全卫士和无声的推销员。另一方面,包装本身也会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且包装废弃物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处理这些包装废弃物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会造成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作为物流活动的重要内容,发展绿色包装是绿色物流发展题中应有之义。绿色包装也称生态包装或环境友好的包装,是指完全以天然植物或有关矿物为原料制成的、能循环再生利用、易于降解、可促进持续发展的,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人体和牲畜的健康无害的一种环保型包装心4J。简言之,就是指包装产品从原材料选择、包装品制造、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从绿色包装的定义可以看出,绿色包装16\n包括了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意义,~方面以节约资源为目标,重视资源的再生利用;另一方面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准则,强调废弃物最少量化。从环境的角度看,绿色包装就是环境友好的包装;从生态学角度看,绿色包装就是生态包装;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看,绿色包装就是将环境价值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而进行的高效、协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目标是追求包装对资源消耗的最小化,包装废弃物对自然环境污染的最小化,而这也正是绿色物流所要追求的目标。绿色包装作为绿色物流的重要内容,是绿色物流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包装的绿色化过程其实也就是物流的绿色化过程。因此作为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要素,发展绿色包装对于实现绿色物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来说,发展绿色包装应坚持“3RlD"原则。(1)设计简易包装(Reduce)在保证包装的保护、运输、储藏、销售功能的同时,在包装的设计上应坚持减量化原则,减少一次包装和豪华包装,做到适度包装,减少材料的使用总量。在包装的设计过程中,提倡简约思想,“简”,就是去掉繁琐、雄砌的东西,“约"就是节约材料,减少无谓的材料消耗,在设计中体现“小就是美”、“少就是多"的含义心引。(2)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Reuse)由于包装要耗费大量自然资源,而包装废弃物又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对于实现包装的绿色化有着重要意义。包装废弃物重复使用,不仅能减少包装本身对资源的需求,而且也减少了最终进入环境的包装废弃物总量,从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包装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重复利用,还可以节约包装资源,减少包装对资源的消耗,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3)重视包装材料的再循环(Recycle)根据生态学法则,自然界是不存在所谓废物的东西。因此凡是能够利用的东西就绝不能让他成为废物,无法避免的就要加以利用,让它回到循环经济中去。对包装废弃物予以循环利用,无论是在经济效益还是生态效益上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发展绿色包装,在选材上首先应充分考虑所用材料将来的再循环利用,避免对材料过多的加工,尽可能选用能够保留原生状态的单一材料,这样就可以减少包装材料循环使用的技术难度和材料在循环中的损耗程度;而在包装设计时尽量少用粘合、焊接技术,而采用铆接技术,这样可以提高包装物的可拆卸性,便于废弃包装物的分类回收与循环利用。(4)选择绿色可降解包装材料(Degradable)绿色包装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报废及回收处理再利用过程中,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废弃后能迅速自然降解或再利用,不会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来源17\n广泛、耗能低、易回收且再生循环利用率高的材料或材料制品。由于包装不可避免地会消耗材料,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不当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从而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包装材料的选用上应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对资源能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或可降解的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4.1.2绿色运输运输是现代物流活动中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活动,是创造物流空间效用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输活动的日益频繁,运输对自然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表现为不合理的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布局,导致货物迂回运输、交错运输、重复运输,不仅增加了燃油消耗,消耗了自然资源和能源,而且还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拥挤,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运输过程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剧了空气污染以及运输中的噪音污染,严重地损害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与健康。因此改变传统的运输,发展绿色运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绿色运输就是通过有效的物流系统规划和控制,在保证物流服务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运输中的能量消耗和各种废弃物排放,使运输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小化。运输绿色化是物流绿色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物流系统的一个主要功能要素,绿色运输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物流系统整体框架内统筹考虑,合理安排,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来减少和控制运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采取联合一贯制运输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吸收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工具的长处,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迸行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一般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运输工具的通用媒介,以单元货物作为配载对象,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单元性质的流转状态,这样就可以克服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可以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车行总量以及货损、货差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开展共同配送根据有关专家学者对共同配送概念的表述,共同配送是集多家连锁企业、工业制造业企业和农业生产商配送网络为一体,经过配送多功能服务,进行优化组合后的配送,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快速反馈信息,及时、安全地完成配送作业的目标心61。共同配送主要是针对某~地区的客户所需物品数量较少丽使用车辆不能满载、车辆利用率低等情况而采取的一种运输方式。由于小批量、多批次的单个运输,车辆难以满载运行,从而导致运输效率低下,不但增加了运输的成本而且还加剧环境污染,加重了运输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n坏;而开展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共同配送还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重复运输,从而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生态环境等社会效益。(3)建立信息网络当前经济发展对多品种、小批量、多频次的物流运输成为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企业物流信息系统顺畅可靠。因此采用和建立EDI/Internet数据交换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货物跟踪系统和车辆运行管理系统等,对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还要建立和运用企业间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将分属不同所有者的物流资源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进行资源共享,使物流服务和货物集散空间被放大,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4.1.3绿色仓储物品通过储存保管,克服了产品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差异,从而使产品具有更好的效用。因此,作为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仓储是创造物流时间效用的重要手段。但是仓储本身也存在非绿色因素,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为保证某些商品的品质不受破坏,必须对储存物品进行一些化学维护与保养,如在物品表面喷洒防护的化学药剂,可能会对仓库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因保管、操作不当引起货物损坏、变质,从而被丢弃,造成废弃物污染,甚至有些危险存储化学物的泄漏和爆炸等,会对环境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造成致命伤害;另外,仓库布局不合理也会导致运输次数增加或迂回运输,从而增加了车辆运行次数,增加了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污染了环境。因此作为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实施仓储的绿色化,是实现物流系统绿色化的重要保证。所谓绿色仓储,就是通过对仓库科学选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里程,节约运输成本。如果仓库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如果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绿色仓储通过建立大型货物配送中心,实行统一集货、统一发货,可以减少车辆使用次数,从而节约了资源和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大力发展立体仓库,应用条码技术,使得仓储货物摆放有序、查找快捷,从而减少人工费用,即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环境系统的总熵流,保护了自然的生态环境。此外,仓库建设前应当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建设和运营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例如对于易燃、易爆商品仓库不应设在居民区,有害物质仓库不能设在重要水源地附近等。绿色仓储始终将环境因素作为第一设计要素,除了实现仓储物流传统意义上的存储价值外,还应当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价值,从而最终使得物流系统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得以协调发展,实现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和谐共处。19\n业而言,由于物流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随着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兴起,自然要求物流的绿色化与之相应,而物流的绿色化将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环境声誉,从而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赢得更多的客户。另外,公众对某些环境破坏行为的强烈抗议也会促使政府采取相应的法规措施,限制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例如,公众对废弃物填埋处理和焚烧处置的强烈抵制,促使了许多国家制订包装废弃物回收法、电子产品回收法等,这也是促使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逆向物流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4.2。2企业物流成本的利益驱动机制物流成本是指物资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以及由此活动带来环境破坏的综合治理成本,即包括有形成本,也隐含着无形成本。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物流成本不够了解,企业往往只关注生产和销售成本的节约,而对物流成本的节约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在实践中存在着巨大的物流成本浪费现象。对此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先生曾提出“物流成本冰山说”,其含义是说人们对物流的总体成本并不掌握,提起物流成本,人们看到的只是物流成本的“冰山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而管理学权威德鲁克大师也曾提出“黑大陆学说”,认为物流是“一片未被开垦出的处女地”,是“流通领域的黑暗大陆”。随着“物流冰山学说"和“黑大陆学说”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物流成本的节约对于提高企业利润有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成本在产品的整个成本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实现物流成本的节约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第一利润源"的物化劳动和“第二利润源’’的活劳动的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少,而物流成本的节约将会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但是由于传统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对物流成本的节约非常有限,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特别是难以适应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对传统物流进行改进,建立绿色物流系统。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通过物流系统各功能要素的绿色再造,通过对资源能源的节约利用,通过对物流网点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对运输方式的优化组合,可以大大降低物流运作中的原材料成本和燃料成本,降低环境成本风险,从而使得企业的整个经营成本下降,拓展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企业的利润,使企业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显而易见,绿色物流追求不仅仅是~般物流活动的降低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追求物流的绿色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以及由此带来物流经营成本的整体下降。因此,正是在物流成本利益的驱动下,企业才会主动地实行绿色物流战略,绿色物流也才得以在企业2l\n中有效运行。4.2.3政府环境监管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绿色物流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包括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的觉醒,又包括企业物流政策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然而绿色物流的运行更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作为一个多层次的绿色物流系统,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物流的发展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单纯的市场调节难以实现物流运作的绿色化目标,因此必须发挥政府的职能,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作为物流活动的宏观主体,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一方面约束企业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另一方面又激励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活动,实现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转化。具体来说,从环境保护的要求来看,政府通过制定环保法规,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要求制度化,使经济活动遵守环保法规要求。表现在物流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道路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包装材料的使用等收取附加费,对噪音污染、废气污染行为加以惩罚和限制,对包装废弃物、产品废弃物的处置进行严格的限制等来约束物流活动对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和对环境的不必要损害;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制订相关政策法规来约束物流发展的外部不经济性虽然具有强制性、可操作性等优点,但如果缺乏刺激企业自觉控制污染,实行绿色化经营动力的激励机制,绿色物流的发展也很难成为企业自觉的行为。因此,为了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政府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绿色物流激励政策。例如实行“绿色补贴”政策,对积极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对企业实行绿色物流的正外部性予以补偿;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绿色环保行为给予税收减免。例如对清洁车辆和清洁燃料的使用予以税收优惠,对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给予税收优惠,对污染排放行为征税等。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物流过程中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的行为予以鼓励和资助,可以提高企业实行物流节能降耗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企业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政策法规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外部驱动力,也是绿色物流运行的外部环境。4.3物流系统主客体要素的协同运作上面从物流系统的客体功能要素与主体行为要素两个维度分析了绿色物流运行的内在机制。绿色物流作为~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运作,只有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绿色物流的价值才能得到完美的展现。因此不论是客体功能要素,还是主体行为要素,他们的运作都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彼此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相与影响的内在关系。只有当系统要素相互配合、协同运作时,绿色物流才能有效运行。从客体功能要素来看,绿色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绿色再造也是一个协同的过程。首先,绿色包装通过包装数模化、集约\n化、标准化的操作,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粗放式的运输方式转而采用绿色运输方式,从而推动了绿色运输的发展;而绿色运输通过对运输资源的集约使用,运输工具的合理选择,运输路线的优化设计等,必然要求运输的物资应当符合绿色化的标准,包装符合绿色化的要求,从而反过来也促进了绿色包装的发展。其次,绿色仓储与绿色流通加工通过物资的集中存储与再加工过程,一方面为绿色运输和绿色包装的发展提供了时间上的缓冲,调节了绿色包装与绿色运输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由于集中库存可以减少无序运输、重复运输的频度,这不仅提高了运输的效率,而且也减少了运输对环境的破坏;而绿色包装与绿色运输的绿色运营特点必然要求仓库布局合理、货物摆放有序以及流通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最小化。再次,绿色物流系统只有通过系统各功能要素的协同运作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协同效应,绿色物流才能得以有效运行。因此绿色物流绝不仅仅只是物流系统各功能要素简单的绿色化过程,而是物流系统要素协同运作的过程。另外,从主体行为要素来看,无论是公众绿色消费的拉动机制、企业物流成本利益的驱动机制还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从本质上说都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而这种动力机制也不是相互孤立、独自发挥作用的,相反,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只有当这几种机制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时,对绿色物流的巨大推动作用才能清楚地显示出来犯引。例如当企业面临绿色物流外部不经济性困扰,从而失去发展绿色物流动力时,政府应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给予积极引导和支持,公众则通过绿色消费需求的拉动机制,去激发企业的动力,从而促进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当消费者面临绿色消费所带来的消费成本增加而缺乏绿色消费动力时,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提供绿色健康产品、绿色消费折让,政府提供绿色消费宣传、绿色消费奖励等措施刺激公众绿色消费行为,从而促进绿色消费的增长。此外,动力机制也不是自发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不断培育和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以及公众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政府一般应从宏观政策制定上去营造适当的动力机制;企业则应该从经营理念、共同远景、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方面去培育相应的动力机制,而公众应从对安全健康、绿色环保产品的绿色消费需求上去培育相应的动力机制。因为,如果没有适当的政策法规对物流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外部性进行奖惩,经济主体不可能有动力去追求绿色物流服务的,同样,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是不可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发展绿色物流的。另外,如果没有绿色消费市场的需求和公众对非绿色环保事业的抵制,企业也不会主动地提供绿色产品和绿色经济服务,政府也很难出台相关的环保政策法规。因此,政府、企业和公众应积极培育和优化绿色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不断巩固和加强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各种行为,努力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只有这样绿色物流才能步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n第五章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双向互动绿色物流是~个系统工程,绿色物流的有效运行不仅涉及物流系统要素的绿色化过程,而且还离不开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互动机制。也就是说绿色物流的运行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表现为物流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扰动,另一方面表现为环境也会对绿色物流的运行进行制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与环境之间的这种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关系更为明显,而绿色物流也只有在这种双向互动关系中才能得到不断发展。5.1物流系统对环境系统的扰动5.1.1物流对环境的扰动形式物流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物流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形式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扰动。由于物流本身就是一个包含着运输、包装、仓储、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交互运作的复杂系统,每个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不管影响结果如何,其表现形式基本上都是相似的,即对环境要素的污染和对资源要素的消耗。具体如图5—1所示环境破坏的<形式图5-I环境受破坏的形式自然资源的消耗燃油等能源的消耗土地资源的消耗人力资源的消耗(1)物流系统对环境要素的污染自然环境要素系统包括空气、水、土壤以及供人类生存的空间等。维持自然系统要素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要求。物流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以外,也向自然输雕既\n出了多种对环境不利的物质,从而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表现在运输过程中车辆的增多和废气排放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物流包装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垃圾的焚烧以及一些不可降解物质的填埋,加剧了空气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物流仓储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化学药剂、化学存储方法以及存储过程中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爆炸等都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流通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废料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物流系统对环境的污染无处不在,它贯穿于物流的全过程中,只要存在物流活动,就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表现为物流活动对环境破坏的必然性。因为在环境这个大系统之中,物流系统即是组成环境系统的一个要素,但同时也是一个独立运作的子系统,而无论是作为~个要素还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物流的运作都是在环境大系统中进行的,必然要从环境系统中吸取营养水分,必然要向环境系统排放垃圾废物,因此也就必然产生了对环境的破坏。(2)物流系统对环境资源要素的消耗自然环境中的资源要素包括:自然界存储的资源、能源、土地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自然资源要素是人类生存之基。而物流活动其实就是一个资源不断输入和输出的过程,物流活动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环境资源要素的支撑。由于自然系统有其存在的生态阈限,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某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则更加是稀缺的,如果物流活动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在自然的承载范围内,那么物流和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管理的变革以及物流活动的频繁,使得物流总量在不断增加,物流对环境资源的消耗也在与日俱增,而且其消耗的速度远远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速度,从而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具体表现在现代物流运输中的JIT(Just—in—time)思想,虽然能够快速准时地将正确数量、正确质量的产品送至正确的客户手中,但却导致在途车辆的增多,从而增加了燃油消耗和环境污染;集中库存战略虽然能有效地发挥物流仓储的规模经济效益,但却增加了一次运输,从而即增加了运输成本,也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和能源;现代化大型物流中心的建立以及与之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本的地形地貌,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除此之外,现代物流也表现为对入力资源的一种消耗。任何一项物流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活动,都是人的力量和智慧的本质体现,只有发挥人的作用,才能保证现代物流的畅通。由此可见,物流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是全面的,这种消耗也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表现为物流活动必然离不开环境资源的输入,必然会消耗环境资源,也就是说物流的运作以自然资源的输入为基础,自然资源是物流运作的支撑要素,如果离开了自然资源的输入,物流活动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n5.1.2物流系统对环境系统的扰动原因物流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环境系统提供的资源输入,而物流系统的输出又必定包含了使环境受污染的物质。但是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如果污染不超过环境的承受限度,环境基本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也就是说即使有对环境小的扰动,环境也会通过自身的自组织能力来净化、吸收、消解扰动因子以至于不会使环境发生大的变动。但是由于现代物流总量的不断增加,物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从而使得物流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在与日俱增,对环境输出的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严重超出了自然的承载范围,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物流系统对环境系统的扰动模式如图5-2所示,从此模式中可以看出,物流对环境产生扰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物流活动影响后果物流系统要素—萧⑤\竺兰/交通混乱无效运输对环境监管、效率低下土地浪费控制不力污染严重人力浪费r土地、能源、入力资源浪费,噪声、空气、水污染,交通拥挤图5-2物流对环境的扰动模式(1)粗放的物流模式物流模式主要是指物流的运作方式,粗放的模式是与缺陷、浪费、低效率、低效益相伴随的。由于传统的物流没有正确认识物流与环境的关系,物流对自然资源表现的只是一种单向的线性经济关系,它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追求物流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物流经营方式。由于粗放的物流模式存在市场准入程度低,物流节点多,物流线路长,物流经营无序化等特点,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只重视物流数量的增加,不重视环境质量的提高,结果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当今大生产一大,扰动原因◆\n流通一大消费的时代,经济发展的快节奏带来了物流发展的快速度,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在物流上的反应就是以牺牲反向增长的自然资源代价去追求物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必然加速了物流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从而扰乱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平衡,加剧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产生了物流系统对环境系统的扰动。(2)不合理的物流规划物流活动离不开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撑。物流基础设施包括物流中心、货运站场、配送中心以及道路、铁路、港1:3、码头等物流结点和运输线路,而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必定都要耗用大量的资源和设备。由于传统的物流设计缺乏系统的整体观点,因而存在物流规划不合理的现象。首先表现为物流管理的混乱。由于我国物流行政区域划分复杂,物流管理部门又划分得过多过细,从而容易产生多头管理、交叉管理以及管理职责不明等情况。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又各自为政,独立运作,各搞各的物流规划,各建各的物流工业园区,而缺乏整体性协作的观念,从而导致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等不合理现象发生,造成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对环境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次,由于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物流节点过多,而这些零散的物流节点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没有形成合力,因而不仅不能发挥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用,而且还阻碍了物流的有序化发展。例如物流节点过多可能导致物流结点间无效运输的增加,从而即增加了物流的运输成本又造成了更多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消耗,加剧了环境污染。再次,物流仓储中心布局不合理,物流线路设计不科学,会导致货物迂回运输、重复运输、过远运输或倒流运输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而这些不合理的运输现象,人为地增加了在途车辆的行使里程和行使时间,从而即增加了能源消耗和运输成本,也增大了货损概率,加重了城市交通的阻塞,无论是对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3)物流标准化的缺乏现代物流标准化的建设对物流环节的高效运行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物流的具体运作过程中还缺乏统一的标准。虽然许多国家都在强调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但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大多国家也只是沿用组成物流系统各要素环节中已有的标准,这些标准往往只重视物流运作过程中内在的技术标准或工作标准的规定,而没有考虑物流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的影响。例如没有统~的噪音标准、排气标准、车速标准等,从而导致对物流运输监管不力,加剧了运输对环境的破坏;由于没有统一的包装标准,从而导致对包装的规定没有限制,例如,大包装套着小包装,小包装里还有小包装,以及一次性包装、豪华包装等,严重浪费了自然资源,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没有仓储及流通加工的统一标准,从而造成仓储的随意性与无序性,流通加工的分散性和低效性\n等都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由于缺乏物流标准的具体规定,导致对物流的监管控制不力,也是物流影响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5.1.3物流系统对环境系统的扰动机理物流系统作为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对环境系统的扰动应该说有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是由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和排放速度严重超越了地球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从而引起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所致。虽然现代物流系统的各个要素都会对环境产生扰动,但不管怎样,物流系统对环境系统的扰动都遵循着共同的模式。仿照系统的“输入一转换~输出”模式o91,如图5-3。图5-3物流系统运行模式部境从图5—3物流系统模式中可以看出,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是双向互动的,这种双向互动关系是通过系统内部的反馈调控机制以及系统外部运行环境的约束机制实现的,而这种反馈调控机制也说明了物流对环境的扰动机理。(1)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是相互作用的。首先,任何物流系统的运作都离不开环境系统的资源输入。外部环境系统通过对物流系统直接输入物质、能量、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等,为物流系统提供物质基础。其次,物流系统通过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各种物流作业,在物流基础设旌的支撑下,对输入的资源进行转化处理,把输入的物品、信息转化为输出的物品、信息;最后,物流系统经过各作业环节对资源输入的转化处理后一边\n向环境输出服务、效益,一边向环境输出使环境受破坏的污染物,形成了物流对环境的不利输入。(2)物流对环境的不利输入只有在粗放的物流模式、不合理的物流规划以及缺乏物流标准的情况下,才会对环境产生扰动。如前所述,由于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因而物流系统在输入、转换、输出过程中,如果对环境输入的污染物不超出环境的承受限度,那么物流系统是难以对环境系统产生扰动。但是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由于初值的敏感性,一个小的输入都有可能会对系统产生大的扰动,往往会导致系统涨落产生。由于现代物流基本上还是一种大投入大物流的活动方式,其对自然资源的输入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的基础之上,这种高投入、高消耗的自然资源输入必然导致高污染的物流输出,而高污染的物流输出其实就是对环境的不利输入,但是这种不利的输入只有在粗放的物流模式、不合理的物流规划和缺乏统一的物流标准情况下,才会转化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因为,粗放了物流模式、不合理的物流规划以及不完善的物流标准,会加速物流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加剧物流活动对自然环境各种废弃物的排放,结果导致环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要素的严重污染,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使环境受到了扰动。5.2环境问题对物流发展的制约5.2.1环境问题的实质应该说环境问题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性问题。环境先于人类而存在,然而环境问题却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逐渐产生,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加重。特别是在人类经过工业化发展阶段后,由于工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活动越来越集中,结果导致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对自然环境的废弃物排放越来越多,从而使环境问题显得尤为严重。所谓环境问题∞们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篇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环境污染是指过度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生活把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从而造成环境资源要素的污染。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生物污染等:环境破坏是指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或进行大规模建设活动等,使自然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等。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认识上的不足。工业化\n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建立在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基础上,在这种基础上,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消费生活的最大满足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目的。为实现这~目的,人们不断地向自然索取,而又不断地向自然排放,但却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造成地球上的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实,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环境问题的实质,即人类经济活动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的速度超出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限度。这是人类社会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容量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环境问题的实质揭示了这样两个简单的事实:一是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二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了环境,一旦超过环境容量的极限,环境必将受到破坏。因此人类必须进一步增进对环境的理性认识,改变思想和行为,改变工业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树立经济发展与环保、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5.2.2环境问题对物流发展的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系统,经济活动的维持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自然资源消耗基础之上。而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当资源被转化为经济效益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环境产生了污染,如果这种污染超越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则环境质量必然受到破坏,而破坏的环境质量对经济的发展也起着反向制约作用,即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由于现代物流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总量的下降将导致物流需求量的减少,因而环境质量的破坏也必然影响物流的发展。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资源短缺对物流发展的影响资源紧缺对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对全社会的物流系统来说,环境资源存量的减少,将会导致资源使用费用的提高。由于物流活动是一种自然资源输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资源输入是物流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因此资源的短缺,必然导致物流成本的提高。如原材料、土地资源、燃油价格的上涨等,将会使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上升,并使包装、运输等功能环节的成本上升,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上升。(2)环境破坏对物流的影响良好的环境会给人以愉悦的心情,不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会使自然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而且也会使经济活动的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由于现代物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物流活动的有效运行需要环境系统的强力支撑。但如果环境受到污染,环境质量恶化,那么环境系统必将减少其对物流系统的资源输入,\n从而使物流系统失去稳定运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环境破坏也使物流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并且~旦破坏达到一定程度,超出了环境的阈限,就有可能出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从而给物流的发展造成灭顶之灾。(3)环境资质对物流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世界大市场的形成,一些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以环境保护为由的进出口限制已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新的制约因素。因此不管是对制造企业还是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来说,按照IS014000标准要求全面实行环境管理,是企业进入国际化大市场的通行证。IS0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随着我国加入WTO,在物流服务方面经过合理的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可以进入我国市场。由于国外物流企业起步早,绿色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在物流市场的国际化竞争中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因此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充分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物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按环境标准全面实行IS014000环境质量管理,将是其理性选择。5.2.3环境对物流发展的制约机制物流系统的运行以环境资源的输入为基础,而物流的输出又包含着对环境的不利输入。通过前面分析可知,如果物流对环境的这种输入、输出关系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那么环境就会对物流产生一定的反向制约。环境对物流的制约机制如图5-4所示。物流系统图5—4环境对物流系统的制约机制\n从上图可知,环境系统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系统来制约物流系统。(1)环境通过经济系统制约物流系统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系统的支持。~方面,经济活动的维持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基础之上,自然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外部运行条件;另一方面,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向环境排泄废弃物,自然环境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垃圾处理厂。但如前所述,~旦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则环境质量必然受到破坏。根据生态环境资源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可以推断,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表现为经济发展受阻或经济特征改变n¨。由于现代物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经济运行的动脉,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而经济发展受阻或经济特征改变必然导致物流总体需求减少与物流发展速度减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的发展规模和方向。(2)环境系统通过环保法规体系制约物流系统现代物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市场失灵”现象,从而导致物流发展的“外部不经济性”,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针对环境问题的法规会越来越多,因此对物流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废弃物回收再循环法,不仅解决了废弃物过多的问题,而且也缓解了资源危机,促进了逆向物流、循环物流的产生,从而给物流企业即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例如固体废弃物处理法,规定了一些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率并限制一些不可降解包装物废弃物的焚烧和填埋等,迫使企业不得不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来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率,实施绿色包装策略等。另外,对一些包装材料选择以及物流设施能耗和排放标准的政策法规限制等,也将成为物流系统决策执行情况的制约因素。(3)环境系统通过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制约物流的国际化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一些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以环境保护为由的进出口限制已成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新的制约因素。随着我国加入WTO,在物流服务方面,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可以进入我国市场,这就意味着未来的物流将会有~场激烈的国际竞争。但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物流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的发展与绿色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而经常受到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从而制约了我国物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因此,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充分参与国际竞争,并在国际物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引进IS0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按照IS014000标准要求,将预防污染和环境保护与绿色物流发展战略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并在国际化的物流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32\n总之,绿色物流作为一个全新理念,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物流的有效运行既离不开物流系统内部要素的协同运作,也离不开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双向互动,而这也正是绿色物流运行的内、外在机制。然而机制只是说明了绿色物流“应该怎样的问题”,属理论层次方面;而现实中如何做到绿色物流,则是物流发展模式问题。因此下面一章将简要论述下绿色物流的生态运行模式,以便于为政府和企业实行绿色物流战略和方案提供模式参考。\n第六章系统化的绿色物流运行模式绿色物流作为一种融入了环境保护思想的全新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种全新理念,绿色物流的有效运行是物流系统要素协同运作以及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物流与环境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因而绿色物流决策就能为很多社会性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尤其能为社会范围的环境管理和生态管理提供解决途径,包括废弃物问题、污染问题、资源节约和能源节约等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绿色物流生态化的运行模式来实现的。因此,探讨系统化的绿色物流运行模式既是绿色物流运行机制理论的实际应用,也是推动物流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方法。6.1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物流运行模式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般的企业环境管理往往只注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治,而采取的手段也只是末端治理。实际上,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绿色物流系统的设计与管理,以预防为主的方式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的发生。产品从原材料开采或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原材料加工、产品制造、包装、运输和销售,经消费者使用、回收直至最终废弃处理,这一整个过程称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副。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会伴随着一系列的物料流动、信息流动以及能量流动,而这种流动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来把握绿色物流的发展方向,对于促进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物流运行模式如图6-1所示。\n自然资源、能源<边>企业内部的回收、重复利用原料废物生产废物包装废物图6一I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物流运行模式上述模型实际上就是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物料流动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包括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因此,绿色物流的系统化运行模式,其实也就是产品生命周期内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的绿色运行过程。(1)绿色供应物流绿色供应物流就是原材料获取过程的绿色化,包括绿色材料的选择、绿色\n供应商的评价及采购运输过程的绿色化。绿色供应物流的第一步就是对构成产品的原料、零部件的环境特征进行评估,选择环境友好的原料,舍弃危害环境的原料物质。因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环境性能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环境性能,而产品的环境性能直接决定了环境破坏的程度。绿色供应物流的第二步就是根据材料的绿色性对供应商进行绿色性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对供应商的环境资质、环境业绩、环境管理、组织生产的过程以及商标和产品标准的评价等。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供应商的环境表现。例如,SHARP公司将公司的废弃物质清单及废弃时间表通知给供应商后,对原供应商提供的零件材料含有的化学物质进行调查和统计,以此为根据对供应商进行绿色评估。可以说,对绿色供应商的选择决策成为供应链上绿色物流网络设计的新的制约因素。绿色供应物流的第三步就是采购过程的绿色化。先要改变观念,从传统的只重视采购成本转向成本与环境兼顾,且环境优先发展,然后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采用绿色运输、绿色包装方式,如开展联合运输和发展共同配送以降低公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可重复和循环利用的包装并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程管理等,以此来减少包装本身以及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2)绿色生产物流生产过程中物料总会从一个部门或车间流转到另一个部门和车间,从而使得生产得以延续。生产物流系统一般具有点多、线长、面宽、规模大的特点,它即是连接生产制造各环节的纽带,又是维持生产过程延续的基础。生产过程中物料流转频繁,耗用巨大,其成本几乎占到产品整个生产成本的40%。因此实现生产物流的绿色化,无论是对于成本的节约还是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绿色生产物流,首先必须以清洁生产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降低生产物流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同时通过发展清洁生产技术,还可以减少企业内部的物耗和能耗,从而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物流对环境的破坏。其次,集中库存战略虽然能够发挥生产的规模经济优势,但集中库存战略的实施也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代价或交通拥挤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因此需要统筹考虑库存节约与环境成本的平衡,确定最合适的库存标准。当然,这一点需要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和市场手段对环境影响的外部成本予以核算,并施加到企业头上,企业才会主动改变生产方式。另外,通过对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对物流路径进行最优化设计,对物流设备进行最佳配置,能够消除无效输送,同时也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物流作业过程的破损率,提高生产物流活动的效率。36\n(3)绿色销售物流商品分销是商品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有了绿色的原料供应、生产出来的绿色产品,还必须通过绿色销售物流才能将最终产品送到终端客户手中。销售环节的物流过程最复杂,要实现销售物流的绿色化,首先,必须合理规划分销网络,绿色销售网络应该有利于运输路线的最优化,也要能充分利用铁路、水陆等更加环保的运输方式;其次,商品的销售包装在保证物流安全性的前提下应该尽量是简单化的、标准化的结构,尽量做到重复使用,尤其要注意的是,对于食品类的销售,物流包装的绿色化非常重要,否则会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绿色性。(4)绿色回收物流企业在其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的边角余料、废料、副产品、残次品等。对于这部分边角废料及残次品,其实是可以为企业设计一个回流系统,使其直接进入企业内部进行回收再利用。例如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边角废料,可以经过简单的分类,挑选、处理后当作原料重新进入生产阶段;而对于一些残次品,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维修后而重新再使用,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另外企业的分销系统规划必须考虑产品退货、产品召回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和处理要求,并制订相应的运行策略。实际上,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控制产品在生产、销售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除了产品的退货、召回处理外,对包装物的回收、重复使用,对报废产品的拆卸和零部件的再利用等,都有利于最终废弃物量的减少,有利于资源节约,也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提高。6.2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循环物流系统运行模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的个性化、多样化趋势臼益明显,从而导致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产生了大量生产一大量流通一大量消费一大量废弃物的必然结果,进而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及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绿色物流系统的构筑,不仅要考虑单个企业的物流系统,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关联者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最终建立起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生产一流通一消费一再利用的循环物流系统。‘333所谓“循环物流’’就是物料及其相关信息在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往返流动而形成的一个物质闭路循环运动的过程。循环物流的目标是资源、能源消耗最少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循环物流涉及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需要供应链上所有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因此,循环物流系统必须基于供应链而构建。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的循环物流系统结构如图6—2所示。37\n图6—2基于供应链的循环物流系统模式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循环物流的运行过程涉及到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在供应链上所有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都会发生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循环往复运动。循环物流的运行过程如下:(1)绿色制造的前提依赖于原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提供输入的环境质量。制造商对绿色产品原料、零部件的性能要求和规格要求先通过信息流传递给供应商,然后才是货物供应的实物流。(2)制造商使绿色材料进行绿色生产,生产出绿色产品通过分销网络分销给销售商,再由销售商通过绿色销售渠道将产品最终送到终端客户手中,从而完成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制造、销售过程中的正向物流过程。(3)在产品在生产、销售和使用阶段,末端客户可以将退货品、报废品送达制造企业设立的回收中心,也可将缺陷品、包装废物退给分销商,由分销商集中受理,再运往回收中心进行正确的处理。(4)在回收中心,有缺陷的产品或废弃产品经过分类、检验等一系列复杂的预处理过程,划分出不同的类型,进入不同的循环渠道。(5)对于适于维修、改制、翻新的产品,直接送制造厂经过抛光、修整、替换上新的零部件,重新组装成“新”产品,再进入分销网络。不能整体利用的产品,则经过拆卸进入再循环,优先考虑以零部件的形式再循环,然后以提取原38\n料为目的的再循环。再循环的零件流向零部件供应商,再生的材料流向原材料供应商,从而完成逆向物流过程。在荐循环过程中,可能还有部分再循环材料或零部件进入其他产品链。(6)原材料经过上述循环流动后,最终一定会有部分无法再利用或不值得再循环的残余物,这类物资经过焚烧或填埋,做最后处理。循环物流系统的目标是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的最少化、废物排放的最少量化、环境污染最小化。作为循环经济条件下的绿色化物流运行模式,循环物流通过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协同战略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物流运行的整体效率,从而促进物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但是,由于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在供应链基础上建立企业的循环物流系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全员“绿色化”意识的提高,只有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大循环"系统,供应链上的循环物流系统才能真正有效运行。产品生命周期及供应链一体化的绿色物流运行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系统整合,只有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绿色物流系统的活力才能被充分释放。因此在系统化的绿色物流运行实践中我们需要树立全局意识,全员参与意识,协同产品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物流活动并通过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协作,使绿色物流的协同效应被放大,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绿色物流的实践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39\n第七章结论与展望绿色物流是“绿色革命”运动向物流领域的渗透,是当今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绿色物流无论是对物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物流起步较晚,物流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大部分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和状态都处于较低层次,物流体系的构建主要还是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缺乏绿色化思想的指导,缺乏发展的前瞻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绿色物流、探索新的物流运作模式就在为物流领域研究亟待解决的~个重要课题。7.1研究结论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绿色物流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从生态哲学的视野对绿色物流进行了哲学探源,通过对生态系统三大规律以及生态学所提示的生态法则的论述,从而奠定了绿色物流运行的生态哲学理论基础。(2)通过对物流系统客体功能要素的绿色再造机制以及物流系统主体行为要素的协合机制的论述,在微观层面上阐明了绿色物流运行内在机制。(3)通过物流系统与环境系统双向互动机制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分析了物流系统对环境的扰动形式、扰动原因和扰动机理,另一方面又剖析了环境对物流的制约机制,从而得出结论绿色物流是物流与环境双向互动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种双向互动机制也正是绿色物流运行的外在机制。(4)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绿色物流的生态化运行模式,从而推动绿色物流从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向,并为企业制定绿色物流战略提供模式参考。7。2展望绿色物流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解析,这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工作。本文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是从生态哲学的视野出发对绿色物流进行哲学探源并进而论述其运行机制,其目的是为了阐明绿色物流运行的生态哲学理论基础及其运行过程。在研究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正如前所说绿色物流是一个全新概念,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许多领域还需要学者、专家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1)开展绿色物流政策研究。由于绿色物流存在外部性,需要政策上的引\n导和支持,只有这样绿色物流才能成为企业自主的选择。因此开展绿色物流政策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物流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将成为推进绿色物流发展的重要保障。(2)绿色物流标准化研究。把物流对环境的影响放在标准化的重要位置上,对安全标准、噪音标准、排气标准、速度等标准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3)开展绿色物流评估审计工作的研究。研究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企业绿色物流评价体系,对企业绿色物流行为进行科学评估,确保及时发现企业物流运营中不利于环境的做法和问题并对其进行纠正。这是今后绿色物流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总之,绿色物流是~个系统工程,实现绿色物流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绿色物流不仅需要理论的探索,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企业的积极响应,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只有这样绿色物流才能步入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绿色物流才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谐发展的有声力量。41\n参考文献【1】JamesCooper,MichaelBrowne,andMelvynPeters.EuropeanLogistics[M].Oxford,UK:BlackwellBusiness,1991【2]Rogers,D.S.,Tibben—Lembke,R.S.GoingBackwards,ReverseLogisticsTrendsandPractices[J].ReverseLogisticsExecutivecouncil.8(1999)【3]MoritzFleischmann,QuantitativeModelsforReverseLogistics[J].ReverseLogisticsExecutiveCouncil.5(2003)【4】曾国平,谢庆红.绿色物流:未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主流【J】,经济师,2003,(5),P49【5】王长琼.绿色物流【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P2[6】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P32—34【7131长琼.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2),P13【8】向盛斌.逆向物流与环境保护[J】,物流技术,2001(1),P44【91文lJ春宇.从环境角度谈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J】经济体制改革.2005(2),P153.154[10]H.J.WuandS.Dunn.EnvironmentallyResponsibleLogisticsSystems,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andLogisticsManagement,l995,V01.25(2):20[1l】Jean—PaulRodrigue,BrianSlack,ClaudeComtois.GreenLogistics.PublishedinA.M.Brewer,K.J.ButtonandD.A.Hensher(eds)(2001)”TheHandbookofLogisticsandSupply—ChainManagement’’London:Pergamon/Elsevier.2001【121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8,P33【13]李可媛.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发展策略探析[J】,物流科技,2005(2),P53[141普里戈金(比),斯唐热(法)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浊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P160【15】黄志斌,刘志峰.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M】.安徽人民出社,2004.1,P11.23【16】巴里.康芒纳著,侯文蕙译.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P31.32【17]郭因,黄志斌等.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通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l995.2,Pl82【18】黄志斌,刘志峰.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M】.安徽人民社,2004.1,42\nP24-30[19]普里戈金(比),斯唐热(法)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浊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P244.245【20]黄志斌,刘志峰.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M】.安徽人民出社,2004.1,P30.35【21]黄志斌.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J】.哲学研究,2006(11),P34[22]利奥波德著,侯文蕙译。沙乡年鉴[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P82【231汝宜红.现代物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P10[24]顾红.浅论包装与环境[J】.包装工程,2001(6),P69.71[251王澜,杨梅.从3R原则分析绿色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08(2),P162【26]张悦来.关于共同配送的思考【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1(2),P19.20【2715E晓玲.论绿色消费行为的引导【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P222-223【281李羽飞.论绿色物流的动力机制【J].经济与管理,2007(5)P52.53【29]ZF长琼.绿色物流[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P65.66[30]孙秋菊,郭兴宽.环境保护与物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2,P112.119.【31]t长琼.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制约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1).P106.107【32]李宏岳,和泉珍.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物流模式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1O),P46—47【33]李建民,孟庆霞.循环物流运作模式及实施策略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121,P127.128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王小旭.《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物流科技,2009.072.王小旭.《绿色物流21世纪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074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