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明显差异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明显差异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明显差异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中外哲学史上的两大哲学家都对哲学做出重要的贡献。他们都在中西文化各自的传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西方,苏格拉底是一个大师,特别是在伦理道德方面,成为了后世的楷模。曾经有人把苏格拉底比作为西方的孔夫子,整个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始有了一个转向,从原来探讨自然界的本原转向了探讨伦理与道德问题,所以苏格拉底是一个开创性的大师。大家都知道,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中国是具有崇高地位的。在中西方哲学史上,各界哲学专家学者总把两位先哲在他们在时代背景、命运上、性格上、思想上、言说方式乃至生活习性等的差异都做出了比较。我认为他们在德性上有共同的目的和共同的人生境界。那就是孔子的为仁由己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n 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而且也离不开其自身的内在逻辑连贯性,但是它却与所处时代的一般文化背景有着更加直接的关联。因此对于哲学史的研究,不仅要从特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因素和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两个角度着眼,而且更应该从广义的文化背景来考察各种哲学思想形成和演化的原因,探讨哲学思想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处于同一时期的孔子和苏格拉底来说,他们分别是东西方文化的奠基者。两人都富于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分别是在学问基础上的经验主义和在思辨基础上的理性主义。孔子的是求用世的实践理性;苏格拉底的是求爱智的纯粹理性。两人都强调德性,分别志在恢复废弛的道德规范和创建崭新的生活原则。孔子的是德性伦理和美德伦理;苏格拉底的则是知性伦理和元伦理。两人都注重以其伦理思想影响政治。孔子重德治和礼治;苏格拉底重理治和法治。两人都以其文化自觉、知行合一成为彪炳千秋的光辉典范。 孔子的为仁由己。为仁由己是孔子提出来的。他在《论语颜渊章》中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其意是:如果人们能够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这就是仁。一旦人人都能够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的要求,天下也就可以实现仁了。由此看来,实现仁全靠自己。从中可以看到孔子对仁的界定已经不限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范畴,而是与对社会理想实现的思考联系起来。\n 和孔子的为仁由己比起来那就是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古罗马时期著名思想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太阳神庙门楣上的一句铭言。苏格拉底把它作为自己哲学的座右铭。认识你自己对苏格拉底来说有两重含义:一是他认为,人不能徒劳的去研究自然,把握自然是神的职责,人的智慧在神面前是毫无价值的,人只能认识人自己。二、在苏格拉底看来,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德性),即认识人自己的本性,也就是人的理性,也即我知道什么、我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对自己合适,能够分辨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而且由于自己懂得的事情,就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从繁荣昌盛;不做自己不懂得的事情就不至于犯错误,从而避免祸患。把认识自己提升到一个灵魂的高度。 下面我就将他们的思想做个对比。首先,为仁由己向我们展现的是儒学的实践理性精神。儒学特别重视实践性。孔子本人就不是只满足于做书斋学问的学者,而是具有实践抱负的思想家,这种实践抱负强烈到使他周游列国而席不暇暖,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他创立儒学,就是要为他不倦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现提供一套思想理论。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也包含了实践理性精神。柏拉图恋爱观里面的故事,苏格拉底叫弟子柏拉图去捡麦穗的故事,体现了他对实践的重视,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去亲身经历一些事情,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n 其次,为仁由己表明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同时,儒学所讲的人的主体性,又是与客体统一的主体性。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同源同构、共生共处。由此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本主义。在儒家的人本思想中,突出人的地位、人的自觉和自为,把人对社会的责任、义务等要求联系起来。并把实现理想社会看作是人们应该勇于面对、追求和担当的责任与义务,甚至应该为此而献身。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在哲学的理论结构中,把人放到了世界特别是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认识的主体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体现了对自己的尊重,对人回归理性的要求。只有这样他们才都能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并由此形成以群体(社会和家庭)为本位的价值观。\n 再次,为仁由己体现了儒学重视内在性的致思方式。这里所说的内在性,即是指对人的内在精神的重视。孔子曾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曾引述一种解释: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所谓匹夫之志在己,说的就是志属于人们的内在精神。孔子所说的志,到孟子那里便成为浩然之气,故习惯将志、气联系起来。志气就是一种精神,它显示了人的信念、追求,也表现出人的自信。这种精神是需要培育的,也是可以培育的,因为它植根于个人的道德人格之中。孔子以克己复礼界定仁,就包含了对道德人格进行培育的要求。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检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在苏格拉底看来,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和本性。并且因此依据理性精神深入地探讨了有关人、社会和伦理的各种问题。他的伦理学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诸德为一;美德即知识;作恶是由于无知。三句话的实质是:美德即知识。 重视内在性并不排除外在性。在儒学中,没有西方那种主体和客体、内在和外在的二分对立。孔子要求克己复礼、为仁由己,并不是以独善己身为目的,而是以天下归仁为依归。所以,孔子虽然对修身有很多论述,提出了系统的个人修养理论,但在他那里,修身只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实践,修身的目的和作用都指向外在的政治和社会。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则从人这以主体的内在出发,上升到对人本文由.L.收集整理的理性的追求,只针对解决人生自身问题的超越。达到灵魂不生、不死、不灭状态。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n 总之,为仁由己是一个昭示理想社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的主体性、内在超越及道德践履的深刻命题,体现了儒家一以贯之的内圣外王的精神特质。西方的人生哲学中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本质上是灵魂哲学,关乎人类灵魂的理性认识。人要能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发掘自己,由情感过渡到理性,也是人生追求成功的一个必需过程。无论是为仁由己还是认识你自己,我们都要以实现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价值理想,而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又总是将目标集中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上,寄托在个体的人格完善上。这种从个人的德性养成,发展到国家天下的治平,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天下大同。(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