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5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方哲学史第一讲早期希腊哲学精选
西方哲学史课程讲稿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第一讲早期希腊哲学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课时安排2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逻各斯和努斯;熟悉各种本原学说;了解他们的其他思想。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重点是逻各斯和努斯;难点是古希腊理性精神的起源;关键知识点是无定形、有定形、数、火、逻各斯、存在、努斯、原子。方法及手段理论讲授,并结合课堂交互式讨论。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改进设想早期希腊哲学主要指爱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学派和爱非斯学派,南意大利地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的哲学思想。它们是希腊哲学的最初形态,第一次摆脱了希腊神话的传统思维模式,以哲学的方式提出了关于万物的“本原”的问题。米利都学派试图以某种自然物质来说明万物的本原,奠定了自然哲学的基础。毕达哥拉斯学派初步涉及了事物的抽象本质,开启了形而上学的源流。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既延续和推进了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又进一步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抽象思想,力图在一与多、永恒与流变、抽象的本质与具体的现象之间建立统一性。爱利亚学派的哲学家们则强调上述矛盾范畴之间的绝对对立,极力用一来否定多,用静止来否定运动,用本质来否定现象。早期希腊各哲学流派尽管对本原的理解互不相同,但是它们都致力于寻找本原,强调本原作为万物的开端或本质的重要意义。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22\n泰勒斯(Thal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出身于米利都的名门望族,早年曾到巴比伦、埃及等地游学,并将巴比伦的天文学、埃及的几何学介绍给了希腊人。他曾经准确地预测了公元前585年的一次日食,确定了365天为一个太阳年,运用几何学定理来测量海上船只的距离,并且由于预见到来年的橄榄大丰收而乘机租借榨油机以至于发财致富。由于知识渊博,他与雅典城邦的立法者梭伦等人一起被列为当时希腊的“七贤”之一。据说泰勒斯有一次观察星象时不慎跌人一个坑里,他的仆人就嘲笑他能够认识天上的事物,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这个轶闻倒是反映了哲学家们往往更关注超越日常经验之上的事物而不是眼前的东西。泰勒斯没有留下什么著作,我们是通过古代文献的转述而知道他的基本思想的。他之所以被誉为“哲学之父”,只是由于他表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水是万物的本原。这种关于万物本原的说法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幼稚可笑的,但是它却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的第一个尝试。在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之前,希腊人对于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的理解都是依据神话的生殖原则。亚里士多德队为,古代人在神话中将水当作最古老、最受尊崇和最神圣的事物的传统观点,例如海神夫妇是诸神和万物的始祖的观点,以及诸神把大海和冥河(斯提克斯河)作为发誓的见证的观点,对于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本原的哲学思想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对于把海洋视为生存的命脉的希腊人来说,这种看法再平常不过了。泰勒斯的伟大创见则在于,他第一次摆脱了神话宇宙论的传统藩篱,试图在自然界的范围之内,用作为日常自然物质的水来说明万物的根源。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万千,泰勒斯为什么要把水说成是万物的本原呢?泰勒斯通过观察发现,“一切种籽皆滋生于润湿,一切事物皆营养于润湿,而水实为润湿之源”。在泰勒斯那里,水是具有运动变化的本性的,它不仅是万物由以产生的源泉,而且也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泰勒斯曾经说过“磁石有灵魂,因为它吸动铁”这样的话,他把灵魂理解为某种“具有引起运动的能力”的东西,并且主张万物都具有“灵魂”。但是泰勒斯所理解的“灵魂”不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而是水所产生的湿气,这种湿气弥漫于宇宙中,构成了万物运动的原因,万物的质料因和动力因在他这里尚未分化。那种把物质性的本原看作是惰性的和被动性的,而将能动性归结于某种独立的精神实体的观点,是在较晚的希腊哲学中才产生的。当泰勒斯把水当作万物由以产生的根源时,他第一次以哲学的方式(而非神话的方式)表述了关于本原的思想(尽管“本原”这个概念是由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首先使用的)。他由此被看作希腊哲学的创始人。2.阿那克西曼德22\n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70年)是泰勒斯的朋友和学生,他对天文学、地理学均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发明了日晷和天球仪以测定太阳的轨迹和昼夜平分点,绘制了第一张陆地与海洋的轮廓图。他也是第一个用文字来记录自己思想的人,他写过一部名为《论自然》的著作,可惜早已失传。阿那克西曼德还以一种朴素的方式表达了进化论的思想,他认为生物都是从太阳所蒸发的湿元素中产生的,而人则是从鱼进化而来的,因为人在胚胎状态时很像鱼。他建立了一种宇宙论模型,认为世界的形状像一个圆筒,地球处于圆筒的中间,被大气和火圈所环绕,人们透过气孔而看到的火光就是日月星辰。“本原”(又译作“始基”)这个概念据说是由阿那克西曼德最先使用的,而且他使得“本原”概念具有了一点抽象的和形而上学的意味。阿那克西曼德显然对于他的老师泰勒斯单是将水说成万物本原的做法不满意。在他看来,泰勒斯之所以要把水作为本原,是由于水的“无定形”的性质;但宇宙间无定形的不单只是水,所以本原应当是一切“无定形之物”(即“无定形”之意,又译作“无限”,或音详为“阿派朗”)。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除此而外的其他事物也不能,如某种介乎气与水或气与火之间的中间物。”总之,任何单一的或单纯的自然物均不能成为万物的本原,只有各种无定形之物所构成的原始混沌体,才是万物的本原。尽管阿那克西曼德并没有具体说明“无定形”究竟是什么,但是他却明确地表示它不是任何一种具有固定形态的东西,因为任何单纯的和有形的东西都是有生有灭的,而只有无定形的东西才是不生不灭的,一切生灭变化的东西都是从中作为结果而产生出来的。如亚里士多德所解释的:“它作为本原,是不生不灭的。凡是产生出来的东两,都要达到一个终点,然而有终点就是有限[有定形]。所以说.无限者[无定形者]没有本原,它本身就是别的东西的本原,包罗一切,支配一切。”可以说,“无定形”是阿那克西曼德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式的表述,黑格尔认为,阿那克西曼德“把原则规定为‘无限’,所造成的进步,在于绝对本质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东西,而是一个否定的东西、普遍性,一种对有限者的否定。”这意味着哲学思维层次的提高。“无定形”作为一种原始混沌体,包含着一些对立的东西于自身之中,这些对立物就是冷与热、干与湿,由于它们的作用,从原始混沌的“无定形”中分离出万事万物。与泰勒斯不同,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事物的产生不是由于某种基本元索(如水)的转化,而是由于永恒的运动把对立物从“无定形”22\n中分离出来,因此,所谓产生即是对立物的分离。辛普里丘在介绍阿那克西曼德的哲学思想时写道:“万物由之产生的东西,万物又消灭而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在时间的秩序中不公正,所以受到惩罚,并且彼此互相补足。这是他以颇带诗意的语言说出的话。”这种以朦胧的诗意语言表达的哲学思想,与表现“命运”主题的希腊悲剧具有内在的相似性,都反映了一种由神秘的“命运”所主宰的对立面冲突和因果报应思想。这种关于“命运”的决定论思想,稍后我们在与阿那克西曼德有过师承关系的毕达哥拉斯的哲学中也可以看到。3.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46年)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我们关于他的生平情况所知甚少。与米利都学派的前两位自然哲学家一样,阿那克西美尼也对自然现象作过一些研究,他认为地球和日月星辰都是从空气中产生出来的,并且被空气和一种神圣性的“嘘气”(或“精气”)所包围着,他因此而提出了气是万物本原的观点。阿那克西美尼关于气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显然是对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思想的一种综合,如果说泰勒斯的水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肯定性的表述,而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性的表述,那么阿那克西美尼的气则是对万物本原的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表述。气一方面是一种与水一样的自然物质.另一方面却比水更加具有无定形的特点,它是一切无定形之物中“最”无定形的一个,因而能作为一切无定形之物的代表;它一方面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另一方面却不可测量和无边无际,无孔不入也无所不包。因此将气说成万物的本原似乎更加顺理成章,既超出了泰勒斯的局限性,也克服丁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形之物”的笼统性。气本身具有无定形的属性,正是它的聚散离合构成了宇宙万物。气具有冷与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凝聚与稀散两种运动。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使物质集合和凝聚的是冷,使它稀薄和松弛的则是热。”作为万物本原或基质的气“借稀薄和浓厚而形成不同的实体。当它很稀薄的时候,便形成火;当它浓厚的时候,则形成风,然后形成云,而当它更浓厚的时候,便形成水、土和石头;别的东西都是从这些东西产生出来的。”由于冷、热这两种对盘性质的相互消长,气就随着凝聚和稀散这两种相反的运动而分别转化为火、水、土以及宇宙万物。22\n阿那克西美尼的气不仅是指一种自然物质,有时候它也指呼吸、灵魂或某种神圣性的东西(“精气”)。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意义上的气.都不具有一种独立的精神性含义。基尔克指出:“可能阿那克西美尼自己关于神说过一些什么:有理由可以推论出的是:世界上的诸神本身是从包含一切的气中派生出来的,只有气才是真正神圣的。”神本身就是从气中产生的,因此神圣的“嘘气”(或“呼吸”)和灵魂之类的东西仍然是一种物质性的气。就此而言,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物质与精神未分化的思想。早期希腊人缺乏关于独立的精神实体的观念,同时也缺乏脱除了精神性的纯粹物质的观念。他们很难想象和理解完全脱离肉体的灵魂或精神。只有到了希腊城邦文化的鼎盛时期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才提出了与物质相分离的独立的精神实体(“心灵”)的概念。二、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31年)出身于爱奥尼亚的萨摩斯岛,早年曾就学于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40岁时由于与萨摩斯僭主渡吕克拉底发生冲突而移居南意大利的克罗顿城邦,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学术团体,后据说为他的政敌所杀。一些哲学史家认为,毕达哥拉斯主义是奥尔弗斯神秘教内部的一种改良运动,它代表着与爱奥尼亚的自然哲学相对立的神秘主义倾向。毕达哥拉斯本人就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神秘人物,他既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也是一个神秘主义宗教团体的创始人,并且被这个团体当作介乎人与神之间的半神来加以崇拜。在早期人类看来,凡是超出感官所能把握的东西之上的都带有某种神秘意味,如“数”就是这种东西。所以在毕达哥拉斯所创建的团体中既传授数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又有着许多奇怪的忌禁,例如禁食豆子、不许用刀子拨火、不许坐在斗上等等。毕达哥拉斯在科学上卓有建树,他是“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明者,第一次提出了“心灵和表象是在脑子里面”的观点(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心灵是在心脏里),创立了宇宙中心火(地动说)的理论,并且在谐音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另一方面,他也在奥尔弗斯宗教的基础上提出了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的思想,据说他有一次阻止人们去打一条狗,因为他从这条狗的叫声中听到了他的一位逝去的朋友的声音。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数”。在他们看来,“无定形的东西”不论是什么,都不配作万物的本原,因为它们连自己都没有定形,如何能给万物定形呢?所以万物的本原应当是有定形的东西,而万物共同的有定形的东西就是“数”。22\n他们发现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数量关系,数与万物之间的联系远远超过了水、火、土、气等任何一种元素与万物之间的联系。这种“数本原说”的思想产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数学与谐音学的研究,他们根据谐音的音程取决于琴弦的长度这一原理,进而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由它们包含的数所决定的。根据这种联系,数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具体事物,而且可以用来解释抽象事物,因此他们把数说成万物的本原是对米利都学派理论的一种深化。数作为万物的本原,已经超越了米利都学派的感性物质意义上的开端,而具有了抽象原则的含义了。亚里士多德认为,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从感觉对象中引导出始基。……他们所提出的始基和原因是用来引导他们达到一种更高级的实在的。”这就在认识论上开创了一条理性主义的思路。不过,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数虽然具有了最初的抽象意义,但是它却并未完全脱离形体,而是首先要用来构成形体的。在他们看来.数是构成事物实体的物理质点或基本元索。作为一切数之根本的“1”是第一本原,而“l”表现为点,由“1”派生出其他的数乃至万物的过程则被表述为:点(1)产生线(2),线(2)产生面(3),面(3)产生体(4),体(4)构成水、火、土、气等四种元素,这四种元素则以不同的方式相互结合和转化,从而产生出世界的万事万物。正因为万物都是由数构成的,所以数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比例关系或抽象原则。而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从奇数与偶数的对立中引申出来的十对基本的对立范畴,即有定形与无定形(有限与无限)、奇数与偶数、一与多、右与左、阳与阴、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正方与长方,每一对范畴的前一项都优于后一项。他们用这些对立范畴来说明事物的性质和价值。此外,毕达哥拉斯学派还用自然数来象征无形事物。例如,“l”代表灵魂或理智(因为它是最基本的数),“2”表示意见(因为它是摇摆不定的),“4”和“9”是正义(因为它们分别是第一个偶数“2”的平方和第一个奇数“3”的平方),“5”是婚姻(因为它是第一个偶数与第一个奇数之和),“8”是爱情与友谊(因为八度音是谐音),“l0”则是完满与和谐(因为它是l、2、3、4之和)。毕达哥拉斯学派常常用这种神秘的象征方式来解释事物的性质,认为具体事物是对数的“摹仿”,因此要求具体的存在物必须与数相符合。例如,他们认为天体的数目应该是10(完满与和谐),因此他们就在观察到的九个天体之外又杜撰出一个想象的天体——“对地”,以满足和谐的需要。22\n毕达哥拉斯早年曾到埃及、巴比伦等地游学,从那里获得了几何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埃及人在很早的时候就由于丈量土地和建造金字塔的需要创立了几何学,但是埃及人的几何学始终停留在经验的水平,尚未从具体的几何图形中抽象出一般的数学定理。例如关于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埃及人已经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4、5,那么该三角形必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但是将这种经验性的观察结果抽象为一般性的数学定理a2+b2=c2,却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伟大功绩。“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得出,意味着数学命题可以脱离几何图形而独立地表示事物的比例关系,这样就蕴含着一种把数看得比形更加具有本质意义的可能性。而伴随着“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明而必然出现的不可公约数危机,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关于数与形相分离的观念,从而一方面使独立于经验图形的纯粹数学演绎成为可能,并由此发展出抽象的形式系统(逻辑学);另一方面却培养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倾向,即把通过抽象思维而非感官知觉所把握到的对象(如超时空的数学定理、哲学概念或逻辑命题)当作最真实的东两,当作先于和高于具体存在物(现象)的本质,由此发展出从柏拉图一直到黑格尔的种种“本质先于存在”和“本质决定存在”的形而上学体系。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对毕达哥拉斯学派大加赞扬,认为它不再把“本质”、“原则”、“绝对”等理解为一种物质性的东西,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思想范畴,“本质被描述成非感性的东西,于是一种与感性、与旧观念完全不同的东西被提升和说成本体和真实的存在”,从而“形成了实在论哲学到理智哲学的过渡”。而罗素则对毕达哥拉斯开创的形而上学源流颇有微词,他将种种形而上学的谬误和神秘主义的信仰都归咎于毕达哥拉斯所开创的数学,他说道:“我相信,数学是我们信仰永恒的与严格的真理的主要根源,也是信仰有一个超感的可知的世界的主要根源。”“人们根据数学便设想思想是高于感官的,直觉是高于观察的。如果感官世界与数学不符,那么感官世界就更糟糕了……结果所得的种种启示就成了形而上学与知识论中许多错误的根源。”毕达哥拉斯学派代表了一种与米利都学派完全不同或相反的思维倾向,除了从感性的东西上升到抽象原则之外,他们还抛开了前人推祟“无定形”的做法,通过数的确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一种“有定形”的最高原则,这一原则对后世西方哲学和科学(直到近代定量化的精密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毕达哥拉斯学派从奥尔弗斯宗教那里继承并发展了关于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的思想,这种强调灵、肉分离甚至相互对立22\n的思想突破了希腊人传统的灵肉统一观念,构成丁源远流长的西方唯灵主义的雏形。它后来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而融入基督教中,成为基督教神学的理论砥柱。三、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年约在前504一前501)是爱非斯学派的主要代表,爱非斯是爱奥尼亚地区的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赫拉克利特出身于爱非斯王族,本应是王位的继承人,但是他却由于热爱哲学而隐退山林,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据古代文献记载,赫拉克利特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对于荷马、赫西俄德、毕达哥拉斯等著名人物均嗤之以鼻,认为他们仅有博学而无智慧。他愤世嫉俗,蔑视民众,满脑子精英意识,曾公开宣称一个最优秀的人抵得上一万个人。他因为爱非斯人放逐了他的朋友赫尔谟多罗而说道:“爱非斯的每一个成年人最好都将自己吊死,并把城市留给尚葆其天真的少年。因为他们放逐了他们中间那个最优秀的人物赫尔谟多罗。”他远离城邦政治,潜心于一种神秘的沉思生活,由此造成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极度晦涩。晚年的赫拉克利特过着离群索居的孤独生活,靠吃草根树皮为生,最终患水肿病而死。爱非斯与米利都同属于爱奥尼亚的城邦,从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思想中可以看到米利都学派的影响。它们也被人统称为“爱奥尼亚学派”。此外,虽然赫拉克利特曾以轻蔑的口吻谈论毕达哥拉斯,但是在他的哲学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痕迹。他的哲学有两个最重要的主题,即“火”本原和“逻各斯”。1.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在留存至今的著作残篇中明确表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刚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有如黄金换成货物,货物又换成黄金。”赫拉克利特认为,火通过浓厚化而变为气,进一步浓厚化则依次变为水和土.这是“下降的道路”;反之,土通过稀薄化而变为水,进一步稀薄化则依次变为气和火,这是“上升的道路”。而“上升的道路和下降的道路是同一条路”,它们表现的都是火与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他用“生”与“死”这两个概念来形容火、气、水、土之间的相互转化:“火死则气生,气死则水生。——土死水生,水死气生,气死火生;反过来也是一样。”22\n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与米利都学派一样,坚持用某种无定形之物来说明世界的产生和变化。不同的是,他把万物的本原规定为火。但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的创新意义并不在于用另一个不同的东西来说明万物及其转化,而在于强调了这种转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的,亦即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形”的原则。火的燃烧当然是无定形的,但由于燃烧有“一定的分寸”,它又是有定形的(如“火苗”、“火舌”)。表现为一个无定形和有定形相统一的过程,即无定形的火在燃烧中自我定形,从而实现了米利都派和毕达哥拉斯派的两种对立哲学原则的综合。火是变化无常的,始终处于不断转化的过程中(“活火”),但其“分寸”,“次序”、“周期”、“必然性”等却是永恒不变的,是世界万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则。这种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又被赫拉克利特表述为“逻各斯”。2.逻各斯“逻各斯”一词的原意是“话语”,也由此而带来了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赫拉克利特说[神就是]永恒的流转着的火,命运就是那循着相反的途程创生万物的‘逻各斯’。”“赫拉克利特断言一切都遵循命运而来,命运就是必然性。——他宣称命运的本质就是贯穿宇宙实体的‘逻各斯’。‘逻各斯’是一种以太的物体,是创生世界的种子,也是确定了周期的尺度。”“逻各斯”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它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西方哲学中语言学精神的出现,语言及其规律和结构(逻辑)从此成了哲学家们离不开的一个参照维度。从毕达哥拉斯的数当然也可以很自然地就过渡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具有数或量的必然规律,但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并不仅仅是量的必然性,而更主要的是一种质的必然性,这种质的必然性只有通过逻各斯(话语)才能表达。因此,逻各斯在赫拉克利特那里不仅具有客观规律的含义,同时也具有主观理性的含义,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主客观统一的。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是灵魂所固有的.它自行增长。”然而,“‘逻各斯’虽是人人共有的,多数人却不加理会地生活着,好像他们有一种独特的智慧似的。”因此,对于逻各斯的听从就是智慧。显然,逻各斯的客观含义(规律或秩序)与主观含义(理性或智慧)在赫拉克利特这里也是统一的22\n,所谓理性或智慧就在于对客观规律或秩序的认识和把握。他由此对理性思维给予了极大的推崇,认为“逻各斯”是惟有思想才能把握的对象,“眼睛和耳朵对于人们乃是坏的见证”,“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表现出某种唯理主义的倾向。这样一来,我们就在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看到了两个不可分割的原则,一个是作为万物本原的火,另一个是作为万物运动变化法则的逻各斯。逻各斯不是外加于火的,而是火本身固有的尺度,它规定和制约着火与万物之间的流变转化,而后者又反过来显示出逻各斯的永恒不变性。“从一切产生一,从一产生一切。”逻各斯是“一”,它“永恒地存在着”,“万物都根据这个‘逻各斯’而产生”,因此,“承认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3.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以晦涩而著称,他的语言充满了高深莫测的神秘色彩,但是同时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黑格尔认为,“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哲学的理念第一次以它的思辨形式出现了”,而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之所以被人们看作是晦涩的,正是由于它包含着日常理智所无法理解的“深奥的、思辨的思想”。这些思想正是在对逻各斯的深刻内涵的挖掘中形成起来的。赫拉克利特被公认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思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普遍的运动变化与相互转化之中。“赫拉克利特在某处说,万物流变,无物常住。他把存在着的东西比作一条河流,声称人不可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样的河流;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赫拉克利特由此展现出一幅充满了运动变化的宇宙图景。第二,运动变化的根据是对立面的冲突。赫拉克利特明确地表示,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导致了和谐,相反者才能相成。“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都始终是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疾病使健康舒服,坏使好舒服,饿使饱舒服,疲劳使休息舒服。”赫拉克利特把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对立范畴辩证地统一起来,并把对证统一看作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必然规律或“逻各斯”。第三,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赫拉克利特用一种言简意赅的箴言方式写道:“海水最干净,又最脏:鱼能喝,有营养;人不能喝,有毒。”“22\n驴爱草料,不要黄金。”“猪在污泥中洗澡,鸟在灰土中洗澡。”“最美的猴子同人类相比也是丑的。”当然,辩证法与诡辩之间只有一步之差,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度。赫拉克利特关于运动变化的辩证思想如果向前推进一步,就会变成一种诡辩论。他的弟子克拉底鲁就用绝对的运动来否定相对的静止,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甚至拒绝用语言来表述事物,因为当一句话脱口而出的那一瞬间,它所表述的事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因此对于变动中的事物,最多只能移动一下手指头来加以暗示。这就偏离了赫拉克利特的意思。四、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00年)出身于爱利亚的豪门望族,是克塞诺芬尼晚年时的学生,但是真正引导他走向沉思生活的却是一位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阿美尼亚,此外他与另一位毕达哥拉斯派学者狄奥开达也是至交。巴门尼德也非常了解米利都学派的思想,有一种不太可靠的说法认为他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曾经为母邦立过法,据说爱利亚城邦的执政者每年都要遵循巴门尼德所立的法进行公民宣誓。他还用六韵步诗体写过一部哲学著作,在那里他不点名地批评了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在这部诗体著作的“序诗”中,巴门尼德用想象的方式描写了他乘坐着驷马高车,在太阳神女儿的指引下穿越了光明之门,受到了正义女神的亲切接待,女神勉励他要坚持“真理”而远离“意见”。1.存在与非存在克塞诺芬尼的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神”被巴门尼德表述为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存在”(又译作“是”、“有”等),而与此相区别的一切处于运动流变之中的事物则被他称为“非存在”。巴门尼德自觉地站在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对立面上,认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根本区别。他说道:“信心的力量也决不容许从非存在物中产生出任何异于非存在物的东西来。因此正义并不放松它的锁链,听任存在物产生和消灭,而是牢牢地抓住存在物。关于这一点,可以判定的乃是:或者它存在,或者它不存在。”面对着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巴门尼德明确地指出了22\n“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之间的分歧:“第一条是:存在物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理。另一条是:存在物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走这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不存在物你是既不能认识(这当然办不到),也不能说出的。”巴门尼德的这段话的意思通常被简要地表述为:“存在物存在,非存在不存在”(或“是者是,不是者不是”)。“存在”或“存在物”(二者在此尚无分别)在巴门尼德那里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存在”既不产生、也不消灭。“它没有过去和未来,因为它整个在现在,作为完整、统一、联系的(连续的)东西”。巴门尼德沿用了克塞诺芬尼曾经用过的归谬法,来说明“存在”既不能从“存在”中产生(因为这样就无所谓产生),也不能从“非存在”中产生(因为“非存在”是无,无中不能生有)。第二,“存在”是“一”,它没有部分,不可分割。“存在物也是不可分的,因为它全部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地方比另一个地方多些,妨碍它的连续,也没有哪里少些。因此它是整个连续的;因为存在物是与存在物连接的。”第三,“存在”是不变不动的。“存在物是不动的,被巨大的锁链捆着……它是同一的,永远在同一个地方,居留在自身之内。”第四,“存在”虽然是无始无终的,但是它却不是无边际的或无定形的,强大的必然性从四面八方围绕着它。“存在物不能是无定形的,因为它没有缺陷;如果无定形,那就正好是有缺陷的了。”巴门尼德之所以认为“存在”不能是无定形的,显然是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因为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是不确定的,故而是“有缺陷的”,因此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十对范畴中才把“有定形”视为优于“无定形”的。正是由于反对把“存在”理解为无定形的,所以巴门尼德认为“存在”在各方面都是锁闭的,“好像一个滚圆的球形”,从中心到球面上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种相等被视为完满)。同时他也坚决否认在这已获定形的“存在”之外还有任何其他东西存在。这也说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尚未完全摆脱形体的理解而上升到概念的纯粹思辨。与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等人把流变的东西当作存在的观点相反,巴门尼德认为只有那永恒的、唯一的和不变不动的东西才是存在,因为处于流变之中的事物没有定形,因而是转瞬即逝的,这种变化无常的东西不能是其所是——当我们说它是什么时,它就已经不再是什么了(克拉底鲁已经表明,我们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而这些东西只能是“非存在”。22\n只有那个始终如一地是其所是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存在”。2.真理与意见巴门尼德的“存在”(或“存在物”)抽掉了一切感性特征和数量规定,是对事物进行了各种抽象之后仅剩下来的最基本的规定或表述。这种规定所表述的东西是超越时空的,因此是不变不动、独一无二和不生不灭的,它是通过逻各斯这条“道路”所通达的。正因为如此,巴门尼德才强调“存在物”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能够被表述、被思想的必定是存在”,“思想只能是关于存在的思想,因为你找不到一个没有它所表述的存在的思想”.所以“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而那些作为感官对象的、处于生灭流变过程中的具体事物(包括水、火、土、气等)正因为无法用语言确切地表述出来、固定下来.因而都只不过是“非存在”罢了。在巴门尼德看来,米利都学派由于把变化无常的“非存在”(水、气等)当作万物的本原,主张“非存在”存在,所以是虚妄的“意见”;赫拉克利特认为“存在和非存在既相同又不相同”,所以同样也是荒谬的“意见”。只有坚持“存在物”存在,“非存在”不存在,才是唯一的“真理之路”。巴门尼德的这种观点无疑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石,在以后的西方哲学中.关于“存在”的学问就被称为本体论(Ontology,其中On即“存在”)。另一方面,巴门尼德通过逻各斯首次建立起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也开了西方认识论从语言中寻求线索这一做法的先河。由于“存在”作为系词(“是”)是任何语言表述(每一句话)中的确定性的体现,这才使思维有了自己确定的对象,感官感觉则由于不确定的流变而处于“非存在”之中,无法用思维来确定。因此依据抽象思维而得到的是“真理”,依据感官知觉得到的则是“意见”,这样就确立了一条轻视感官和知觉、强调理性思维的唯理主义认识路线。巴门尼德虽然在“真理”与“意见”之间做出了泾渭分明的区分,但是他仍然认为对于“意见”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真理”的认识。“意见虽然不含真理,你仍然要加以体验,因为必须通过全面的彻底研究,才能制服那种虚幻之见。”这种“知己知彼”的态度使巴门尼德在他著作的后半部分里对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自然世界——进行了考察。他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是一对最基本的矛盾——光明与黑暗,二者充满于每一个事物之中,相互对立且彼此相等。有时候他又将这一对基本矛盾说成是火与土,或者热与冷,前者是“以太的火焰”22\n,后者是“无光的黑暗”,宇宙就是由火构成的光明圆环和土构成的黑暗圆环所组成。他描绘的宇宙图形是一个圆形模型,最外层是轻柔的以太,往里是镶嵌着日月星辰的光明之环,再往里是光明与黑暗的混合地带,充满了大气和水,最里层则是黑暗之环.即地球(土)。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与他的宇宙论是相互对立的,亚里士多德评论道:“他被迫着追随现象,于是就主张在原理上它是一,在感觉主义上它是多。此外他还设定两种原因、两个本原,即热和冷,或者说火和土。在这两者之中他又把热列入存在,把另一个列入非存在。”巴门尼德尽管把关于后者的知识称为“意见”,但是他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世界,借用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对自然现象做出说明。对于存在论和宇宙论之间的矛盾,他采取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把二者作为“真理”和“意见”截然对立起来。在这里可以看到他与赫拉克利特的根本分歧。五、结构性自然观(一)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前492一前432)是西西里岛南部的阿克拉伽人,据说他是毕达哥拉斯的学生,这种说法不太可信,因为毕达哥拉斯去世时他还未出身,但是他关于水、火、土、气按照不同比例构成万物的思想显然是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此外,他对巴门尼德也非常敬佩,像后者一样用诗歌形式来发表思想,但是他显然只是对巴门尼德的宇宙论而不是存在论感兴趣。恩培多克勒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不仅在天文、气象、生物等方面卓有建树,而且精通医学,据说他曾经使一位濒危的妇女起死回生,被人视为神。他也是阿克拉伽新建立的民主政权的重要领导人,晚年由于遭政敌的陷害而被迫流亡,不知所终。对他的死有种种神秘的猜测,有人说他跳进埃特纳火山口,有人说他升天而去.也有人说他死于车祸。1.四根说恩培多克勒在综合早期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四根说”,第一次明确地把本原理解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有四种——水、火、士、气。22\n这四种元素每一种都是永恒不变的有定形的“一”,不能互相转化;但它们结合和分离则产生变化和“多”,它们“在时间的流转中轮流占据上风”,但总量不变,只是按照不同的比例构成世间万物。例如,肌肉是由等量的四种元素混合而成,神经是由一份火、一份土和两份水构成,骨骼则是由两份水、阿份土和四份火构成。人的聪明与否也与元素的混合情况有关,凡是各种元素混合均等且间隔适当的,就是聪明的人,反之则是愚蠢的人。这就较好地解决了一和多、永恒和生成的关系问题,由一构成的多被看作了自然界的结构方式。他说道:“任何变灭的东西都没有真正的产生,在毁灭性的死亡中也并没有终止。有的只是混合以及混合物的变换:产生只是人们给这些现象所起的一般名称。”“当各种元素混合在人身上出现时,或者混合在野兽、植物或鸟类身上时,人们便说是产生了。当各种元素彼此分离时,人们便又说有了不吉的死亡了。”2.爱与恨恩培多克勒在哲学上的第二个重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在作为原素的本原(四根)之外,又提出了两个独立的作为动力的本原——爱与恨,认为正是这两个东西造成了四根的聚散和万物的生灭——爱的力量使四根组合而生成万物,恨的力量则使四根分解而毁灭万物,两种力量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交替占上风。“爱”与“恨”在希腊文中的原意分别是“友好”和“争吵”,恩培多克勒用这两个概念来说明万物生灭变化的动力,明显地带有拟人化的色彩。因此爱与恨看来像是两种精神性的本原。然而,恩培多克勒也明确地说过“爱的长和宽是相等的”之类的话,似乎又肯定了它们的物质性。可见他虽然已把爱和恨置于四根之外作为独立的动力因,但尚未从性质上与物质元素完全区别开来。精神和物质的区别是到阿那克萨哥拉那里才完成的。3.流射说恩培多克勒也是第一个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认识论的哲学家,他在“流射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同类相知说”的认识理论。22\n他认为,客观事物发出一种流射,作用于人的感官。人的眼睛内部是一团火,周围包围着土和气,形成了薄薄的帷幕,水则在帷幕四周流动。帷幕上有一些细小的孔道,让事物的流射可以穿过。我们的感觉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我们与客观事物之间有同样的元素在对流,而思想则是由于我们体内的血液在对流,因为血液中包含有一切元素。“我们是以自己的土来看土,用自己的水来看水,用自己的气来看神圣的气,用自己的火来看毁灭性的火;更用我们的爱来看[世界的]爱,用我们的可厌的恨来看它的恨。”正是由于同类元素在孔道中的相通,认识才成为可能。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标志着爱利亚派的“一”在与自然哲学相结合的努力中已开始自行分化为多,并力图在多中仍然保持一的特性。一和多的这种结合方式推动自然哲学从单一的本原寻求发展到了复杂的结构建构。(二)阿那克萨戈拉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约前500一前428)出身于小亚细亚的希腊殖民城邦克拉左美奈城,20岁左右即来到雅典,在那里居住了30年之久。他是第一个把哲学引入雅典的人,是雅典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的老师和挚友,著名的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是他的学生。阿那克萨戈拉对学术充满了热忱,对于现实政治却不闻不问,有人指责他不关心祖国,他却指着天空回答道:“不要胡说,我对我的祖国是最关心不过的。”他曾经根据陨石现象把太阳说成是一团燃烧的物质,认为月亮上有山谷而且有人居住,因此被雅典人控告为不敬神灵,并被雅典法庭缺席判处死刑。只是由于伯里克利的多方说项,才在交付了罚金之后被驱逐出境,在穷困潦倒中死于兰萨库斯城。几十年以后,雅典的另一位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不敬神灵)而被雅典法庭处死。由此可见,即使是在以自由民主而著称的雅典,潜心于学问也往往难免成为政治的牺牲品。阿那克萨戈拉虽然比恩培多克勒年长几岁,但是他从事哲学活动却较晚一些。阿那克萨戈拉的思想渊源是米利都学派,尤其深受阿那克西美尼的影响,同时也熟知爱利亚学派的哲学观点。他是否了解恩培多克勒的哲学,我们无法断定,但是他们考虑的问题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比较接近的。从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阿那克萨戈拉哲学构成了恩培多克勒哲学与德谟克利特哲学之间的必要中介。1.种子说22\n恩培多克勒为了克服早期自然哲学用一来说明多的局限性,把唯一的存在一分为四来说明多(万物),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把存在再细分为无限多来说明多,这就是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也看到了一无法说明多的困境,他既不赞同一种本原生成为万物的观点,也不同意几种元素构成万物的观点,而认为世间千差万别的事物各有自己的本原,这无限多的本原就是各种事物的最小微粒,他称之为“同类的部分”,即:“种子”。例如,骨头是由骨头的种子构成,毛发是由毛发的种子构成,甚至连水、火、土、气这些一直被认为是最基本的本原或元素的东西,也同样是由各自的种子构成的。种子的种类和数量无限多(因为世间事物是无限多的),体积无限小,性质永远不变如一。但不同类的种子在性质上却彼此相异,各具有“不同的性状、颜色和气味”。世间万物每一个都包含有其他一切事物的种子,只不过其中某一类种子占优势就使之成了该事物。阿那克萨戈拉在《论自然》的残篇里描绘了宇宙演化的情景:宇宙最初处于一种原始混沌状态,无数异质的种子相互混杂在一起。通过一种旋涡运动,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彼此分离开来,同类的种子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大千世界。但是这种分离和组合只是相对的,因为从原始混合状态中分离出来的种子不可能是那么纯粹的,多多少少地带有一些其他一切种子的成分。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事物会发生性质的变化,如白雪融化后会变成黑水。吃了面包后会长出头发、肌肉、血液和骨骼等,都是由于其中本来包含的某类种子增长的缘故。所以,“一物的本性被认为是它所包含的那个最多的成分的本性。”“一切中包含着一切”,从而从事物的内部结构上说明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心灵世间万物都是或多或少地彼此包含和相互分有着的,但是使它们如此安排和形成起来的却是一种在宇宙之外、不与所有的事物相混杂的动力,这就是“心灵”(NOUS,又详作“努斯”)。“心灵是万物中最稀最纯的,对每一事物具有全部的洞见和最大的力量。对于一切具有灵魂的东西,不管大的或小的,心灵都有支配力。因此心灵也能支配整个旋涡运动,它推动了这个运动。”心灵是独立的、自为的和能动的,它从外部推动宇宙,使种子从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中分离出来并组合成各种事物,但它本身却与这个宇宙相分离。22\n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精神和物质区分开来,能动性和独立性被归到了精神的一边,而物质则被视为被动的东西。心灵成为安排宇宙秩序的“第一推动力”:“万物都在混沌中,然后有心灵出,对万物加以安排。”以往哲学家们最关注的是构成自然的本原元素,恩培多克勒开始关注是什么力量使这些元素构成自然的(爱和恨),阿那克萨戈拉则进一步使这种力量纯粹化了,占希腊源远流长的关于物质世界的朴素的“物活论”在他这里画上了一个句号。然而,把“心灵”视为万物的终极动力的观点立即就会导致目的论的出现,因为既然安排宇宙秩序的东西是一种类似于人的理智或心灵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一定不会是盲目地、而是自觉地来进行安排。阿那克萨戈拉实际上把宇宙的心灵看作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认为“努斯[心灵]不论大小,都是一样的”,从而就将一种主观目的注入了客观世界的进程之中。黑格尔在论及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时敏锐地指出:“心灵就是这种活动,它把一个最初的规定作为主观的东西建立起来,却又把这个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这样一来,这个主观的东西就变成了它的对方,但这个对立又再被扬弃,致使那客观的不是别的而就是原来那个主观的东西……这个活动就是目的,‘心灵’,思维。”于是,在阿那克萨戈拉之后不久,苏格拉底就明确地提出了目的论的思想;而柏拉图的“善”的理念则把形式、动力和目的集于一身,最终通过新柏拉图主义的中介而转化成为基督教神学中的上帝。把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在自然结构的处理上“化一为多、寓一于多”的做法再向前推进了一步的是原子论者。(三)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Democtitus,约前460一前370)是阿布德拉人,与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是同乡。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曾拜留基波和阿那克萨戈拉为师,并游历了埃及、波斯、巴比伦、印度等地,广泛地学习了天文学、几何学、物理学、数学、伦理学、文学和技艺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他也曾造访过雅典,听说过苏格拉底的大名,但是后者却不认识他。当他在八十多岁的高龄远游归来时,由于耗尽了祖产而被阿布德拉法律拒绝落叶归根,于是他就在阿布德拉人面前宣读了他撰写的《宇宙大系统》一书,结果人们不仅同意他将来在故乡举行葬礼,而且为他立一尊铜像。德谟克利特一生涉猎极广,著述颇丰,同时代无人可以望其项背,可惜这些著作至今仅存残篇。22\n1.原子与虚空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是由原子和虚空共同组成的。“原子”一词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指“不可分割”的东西,德谟克利特把它看作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后单位。原子具有如下特点:(1)内部充实的、不可分和不可入的基本粒子,原子虽然是构成一切具体事物的最后单位,但是原子本身却是不可感知的;(2)数量无限,性质相同,相互之间只有形状、次序和位置方面的差别,原子构成事物就如同字母构成单词一样;(3)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由于方向不同而相互碰撞,形成漩涡运动并构成万物,受因果必然性决定。(4)不生不灭的本原,万物的产生与毁灭不过是原子的聚散。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到,德谟克利特的每个原子都具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的性质,但数量却从“一”成为了“多”。所以有人认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打碎了的巴门尼德的存在”。但是原子与“存在”的差异不仅在于多与一,而且在于运动与静止。这是由于德谟克利特把虚空作为“非存在”也纳入了存在的范畴,他认为不但“存在”是存在的,“非存在”也是存在的,“存在比非存在并不更多存在”。对虚空的这种承认使整个宇宙都松动起来,使得原子有了运动的余地,从而使得自爱利亚派一直到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由于否认虚空而无法解决的“运动如何可能”的问题得到了解决。2.原子与运动原子与四根或种子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原子具有能动性。德谟克利特否认原子受其他东西的支配,而主张原子本来就在运动的观点,他把运动看作是原子的固有属性。德谟克利特描绘了一幅原子运动的图景:无数原子在宇宙中形成旋涡运动,重的凝结成大地,轻的被抛向外层空间。在激烈的碰撞过程中,不同形状的原子相互结合,形成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是由原子构成的,只不过构成灵魂的原子更加精细和活跃一些,它们与构成火的原子是相同的。人一死,构成灵魂的原子也就消散了,因此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不死的灵魂”和“享有不死的本性的神”。由于否定了“心灵”自身的独立性,德谟克利特就根本取消了用外在的精神性原因来解释物质运动的可能性,从而22\n在原子与虚空的基础上确立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他由此被视为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由于否定了外在的精神动力(心灵),目的因在自然世界中也就不复存在,在德谟克利特那里,“一切都由必然性而产生,旋涡运动既然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这在他就被称为必然性。”“德谟克利特忽略了目的因,把自然界一切作用都归之于必然性。”这种强调一切依必然性而运动的观点固然有助于消除神学目的论,但是它却导致了一种严格的机械决定论。这种机械决定论展现了一幅受着铁一般不可伸缩的必然性制约的世界景象,一切都是事先注定的和不可改变的。但这样一来,这种铁的必然性本身就成了一个最大的偶然性。所以亚里士多德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德谟克利特等人把具体事物归于必然性,却“把偶然性看成是天空和一切世界的原因。因为产生分离并建立世界上的秩序的这种漩涡运动,似乎是出于偶然的”。其实这正是必然和偶然的辩证法的体现:绝对的必然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偶然。另一方面,这种机械论最终也并没有把运动赋予原子内部,而是归于外来的推动,运动在诸多原子之间传递,或由原子天然地带有,却并非原子自发地产生,这就仍然悬置了运动的最终来源问题,为后人用神的“第一推动”来解释运动的起源留下了空挡。3.影像说德谟克利特在认识论上提出了一种比“流射说”更接近科学的“影像说”,他认为,每一个物体都会发出一种与自身形状相似的影像,这种影像通过空气的作用而在我们的眼睛里压下印记,从而形成感觉和思想。这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首次明确的表达。“留基波、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主张感觉和思想是由钻进我们身体中的影像产生的;因为任何一个人,如果投有影像来接触他,是既没有感觉也没有思想的。”这就承认了外界事物的影像对感官的刺激是我们的一切认识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像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一样在感觉与思想、意见与真理之间做出了区分,并且表现出一种唯理主义的倾向。他认为感觉是因人而异的,它受到情感、意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关于事物性质(如颜色、味道等)的感觉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而对于不可感知的原子和虚空,我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它才构成了真正的知识。他把通过感觉获得的知识称为“暗昧的认识”,把通过理性获得的知识称为“真理性的认识”。22\n但是他并没有像巴门尼德那样把二者看作是谬误与真理的对立关系,而是认为二者只有精确程度上的差异。他明确地说道:“有两种形式的认识:真理性的认识和暗昧的认识。属于后者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但真理性的认识和这根本不同。”“当暗昧的认识在最最微小的领域内不能再看,不能再听,不能再嗅,不能再尝,不能再触摸,而知识的探求又要求精确时。于是真理性的认识就参加进来了,它具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影像对感官的刺激构成了理性认识原子和虚空的必要媒介,因此缺乏了感觉的理性就是无源之水。他曾借用感官的话来批评理性:“无聊的理性,你从我们这里取得了论证以后,又想打击我们!你的胜利就是你的失败。”但是他仍然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轻视感觉的倾向,他在《论规范》一书中把感觉称作“私生的”,而把理牲称作“嫡出的”,他对认识所作的“暗昧的”与“真理性的”区分本身也表现了一种价值倾向。根据一种传说,德谟克利特在晚年时为了不受感觉的蒙骗而弄瞎了自己的眼睛。德谟克利特在伦理学、政治学等方面也有许多建树,他倡导顺应自然,认为遵循必然性的生活才是愉快的;主张在理智的指导下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因为享乐的过度和不足都会引起灵魂的骚乱。他反对专制而提倡民主,认为“在一种民主制度中受贫穷,也比在专制统治下享受所谓幸福好,正如自由比受奴役好一样。他强调人应该坚持正义和遵守法律,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享受一种高尚的快乐生活。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希腊自然哲学发展的高峰,它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较为完满地解决了一与多、存在与非存在、本原与运动、理性与感觉等重大理论问题,使古希腊的结构自然观达到了完备的形态。这种形态首次做到了不用任何神或精神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界,而只凭自然物质本身来解释自然,对后世一直到现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业和思考题:思考题:1.赫拉克利特的火和逻各斯。2.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课后小结及教学后记: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22\n2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