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原理习题new
统计学原理习题:1、此作业题目,不需上交,学生自己找答题纸解答,写清楚姓名、学号、作业次数、题号,只交答题纸即可;2、交作业的时间规定:第一次作业原则上应在第六周之前,第二次作业应在第九周之前,第三次作业应在第十四周之前,第四次作业应在第十七周之前完成上交;作业一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8、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二、单项选择题1、对某市100个工业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状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A.每个企业B.每个职工C.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D.每个职工的工资水平2、调查某市全部工业企业设备的状况,则调查单位是()。A.全部工业企业B.每一个工业企业C.每一台设备D.设备台数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A.一次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重点调查C.经常性全面调查D.经常性重点调查4、次数分配包括的两个要素是()。A.按某种标志所分的组和相应频数B.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C.按某种标志所分的组和相应频率D.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5、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6、标志是说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16\n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7、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8、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D.调查资料的来源9、某市工业企业200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10、调查时间的含义是()。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11、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12、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13、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14、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重叠B.相近C.不等15、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16、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C.分组标志的选择三、多项选择题1、要了解某地区全总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16\n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2、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E.协调职能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4、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6、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全面性B.经济性C.时效性D.准确性E.灵活性7、统计分组是()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8、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9、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就是组平均数10、在次数分配数列中()。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E.频率又称为次数四、填空题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16\n2、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每一居民是。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和两种。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总体单位是。5、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标志。6、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7、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时间、地点、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8、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9、调查单位是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的单位。10、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不同,可划分为分组、分组和分组。11、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12、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次数分布主要有四种类型:、、和。五、简答题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2、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3、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4、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六、计算题1、某车间有30个工人看管机器数量的资料如下:542434344543426442534532436354据以上资料编制变量分配数列。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758815479769576716090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计算出各组的频数(用划记法)与频率,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作业二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16\n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决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5、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了8%,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计划超额完成()。A.2.86%B.102.86%C.60%D.160%6、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A.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B.标志值本身数值的大小C.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值比重的大小D.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7、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为量数列之间标志变异程度,应使用()。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8、调查某地区100户家庭,按家庭订购报份数分组资料如下:报刊数01234合计家庭数65723113100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众数为A.1B.57C.2D.239、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10、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方差11、某企业2005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6年计划比2005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6年超额完成计划()。A.104.76%B.4.76%C.110%D.10%12、某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4200元和8900元,标准差分别为80元和170元,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A.城市大B.农村大C.一样大D.不可比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括号内。)1、相对指标计量单位有()。A.百分数B.千分数C.系数或倍数D.成数E.复名数2、平均数的种类有()。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16\n4、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5、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6、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的比重E.某年人均消费额四、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和。2、结构相结指标是与之比;比例相对指标则是与之比。3、变异指标的种类有、、和。4、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法。5、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总收入为248.5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指标。五、简答:1、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2、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3、强度相对指标和其它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平均指标有什么特点和作用?5、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六、计算题:(做题请写出计算公式和主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1、下面的我国人口和国土面积资料: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调整数1982年1990年人口总数其中:男女10165452352493021143335890455429单位:万人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试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如下:57894984868775737268758297816781547987957671609065767270868589896457838178877261要求:(1)将成绩分为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100,16\n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2)根据次数分配表,计算该班学生统计的平均成绩。3、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车间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件)单位产品成本(元/件)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90%105%110%19831522015108根据以上资料计算:(1)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2)一季度三个车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4、某地区商业局下属20个零售商店,某月按零售计划完成百分比资料分组如下:按计划完成百分比分组(%)商店个数本月实际零售额(万元)90—100100—110110—12041062001000800合计202000要求:计算该局平均计划完成程度。5、某企业1992年某种产品单位成本为800元,1993年计划规定比1992年下降8%,实际下降6%。企业1993年产品销售量计划为上年的108%,1992~1993年动态相对指标为114%,试确定:(1)该种产品1993年单位成本计划与实际的数值。(2)1993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3)1993年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多或少降低的百分点。(4)1993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6、1990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品种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斤)甲乙丙1.11.41.51.22.81.5211合计—5.54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7、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9.0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2625125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作业三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16\n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和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6、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1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的平均误差程度。()二、单项选择题1、抽样误差是指()。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2、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3、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4、抽样平均误差是()。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A.随之扩大B.随之缩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6、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7、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8、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倍,则按重复抽样公式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A.缩小为原来的70.71%B.缩小为原来的一半C.扩大为原来的1.5倍D.扩大为原来的二倍9、先对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组,然后再从各组中按随机原则抽选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为()。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0、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A.相关表B.相关图C.相关系数D.定性分析11、在回归分析中,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变量()。16\nA.可给定自变量数值估计因变量的可能值B.可给定因变量值推出自变量值C.可以都是随机变量D.可以都是非随机变量12、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这意味着()。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三、多项选择题1、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A.编制相关表B.绘制相关图C.对客观现象做定性分析D.计算估计标准误E.配合回归方程2、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3、下列哪些关系是相关关系()。A.圆的半径长度和周长的关系B.农作物收获和施肥量的关系C.商品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关系D.产品产量与单位成品成本的关系E.家庭收入多少与消费支出增长的关系4、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C.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5、相关系数是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完全不相关B.高度相关C.低度相关D.不相关E.显著相关6、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则这两个变量是()。A.负相关关系B.正相关关系C.不相关D.完全相关关系E.不完全相关关系7、回归分析的特点有()。A.两个变量是不对等的B.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C.两上变量都是随机的D.因变量是随机的E.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量F.回归系数只有一个8、直线回归分析中()。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16\n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线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9、在直线回归方程中()A.必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即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B.回归系数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C.一个回归方程既可由自变量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也可以由因变量的值计算自变量的值D.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E.两个变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且相关程度显著10、直线回归方程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A.可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C.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D.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四、填空题1、抽样推断是在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有两种,即抽样和抽样。3、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四种。4、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6、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内的概率保证程度是95.45%,则抽样极限误差等于---,抽样平均误差等于----。7、若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划分,相关关系分为相关和相关。8、当变量x值增加,变量y值也增加,这是相关关系;当变量x值减少,变量y值也减少,这是相关关系。9、相关系数是在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统计分析指标。10、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反映相关的,相关系数的正负反映相关的。五、简答题1、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都有哪几方面的特点?2、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各有何特点?4、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二者有何关系?5、如何理解回归直线方程中待定参数a.b的含义是什么?六、计算题1、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0%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新灯泡平均寿命区间;假定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2、调查一批机械零件合格率。根据过去的资料,合格品率曾有过99%、97%、和95%三种情况,现在要求误差不超过1%,要求估计的把握程度为95%,问需要抽查多少个零件?3、某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资料如下:16\n68898884868775737268758299588154797695767160916576727685899264578381787772617087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按成绩分成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并根据分组整理成变量分配数列;(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职工?4、在4000件成品中按不重复方法抽取200件进行检查结果有废品8件,当概率为0.9545(t=2)时,试估计这批成品废品量的范围5、假定某统计总体被研究标志的标准差为50,若要求抽样极限误差不超过4,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试问采用重复抽样应抽取多少样本单位?若抽样极限误差缩小一半,在同样的条件下应抽取多少样本单位?6、检查五位学生统计学原理的学习时间成绩如下表所示:学习时数(小时)学习成绩(分)44066075010701390根据资料:(1)建立学习成绩(y)倚学习时间(x)的直线回归方程(2)计算学习时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7、根据5位同学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数计算出如下资料:n=500试:(1)编制以学习时间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8、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入,y代表销售额)n=9计算:(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2)若1996年人均收为4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作业四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3、在单位成本指数中,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4、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16\n5、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6、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7、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8、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9、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10、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表示()。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今年与去年相比,三种产品出厂价格平均提高了5%,产品销售额增长了20%,则产品销售量增长了()。A.114.29%B.14.29%C.126%D.26%6、在平均指标指数中,包含结构变动因素的指数是()。A.可变构成指数B.固定构成指数C.结构变动影响指数D.平均数指数7、某地区1990年工业增加值850亿元,若按每年平均增长6%的速度发展,2000年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将达到。()A.90100亿元B.1522.22亿元C.5222.22亿元D.9010亿元8、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9、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A.q1p1B.q0p1C.q1p0D.q0p010、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A.q1p1B.q0p1C.q1p0D.q0p011、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A.10%B.7.1%C.7%D.11%12、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16\n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3、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法就采用()。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差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15、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16、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A.B.C.D.三、多项选择题1、指数的作用是()。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A.商品零售量指数B.商品零售额指数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工业总产值指数B.劳动生产率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产品总成本指数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4、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综合指数B.总指数C.平均指数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E.质量指标指数6、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16\n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7、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原材料库存量(吨)81013119则该动态数列()A.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E.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到5个月原材料库存总量8、下面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A.基本建设投资额B.商品销售量C.垦荒造林数量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E.产品产量9、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10、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11、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1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方程式法D.调和平均法E.加权平均法13、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动态数列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动态数列14、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历年旅客周转量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C.历年商品销售量D.历年牲畜存栏数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四、填空题1、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指数和指数。2、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指数,一种是指数。3、按照一般原则,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16\n,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4、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为指数和指数。5、因素分析包括数和数分析。6、动态数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和平均指标三种动态数列。7、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它是从上说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8、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和发展速度。9、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基期的不同增长量可分为增长量和增长量,这二者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10、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1)(2)11、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速度平均的结果,它也一种。五、简答题1、统计指数有哪些分类?有哪些作用?2、统计指数编制中的同度量因素指什么?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的所属时期?3、什么是环比发展速度?什么是定基发展速度?二者有何关系?4、什么是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是什么?动态分析采用的分析指标有哪些?5、简述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和方程式法的特点?6、如何由总量、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六、计算题1、某商店主要商品销售统计资料如下:商品计量单位销售量上月销售收入(万元)上月本月甲乙丙件台套400080020004400760200020032080要求计算:(1)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2)由于销售量变化对销售收的影响额。2、某商店主要商品价格和销售额资料如下:商品计量单位价格本月销售额(万元)上月本月甲乙丙件台套100506011048631102437.8试求三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3、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总生产费用(万元)报告期比基期产量增长%基期报告期甲乙丙35204543244815128试计算:(1)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加的总生产费用;(2)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而增加的总生产费用。4、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产量单位成本(元)计量单位基期报告期计量单位基期报告期甲乙万件万只100500120500元/件元/只1545105516\n丙万个150200元/个97要求:(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5、我国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如下:年份19861987198819891990比上年增加人口16561793172616781629试计算我国在“七五”时期年平均增加人口数量。6、某商店1990年各月末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月份12345681112库存额605548434050456068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7、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指标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工业总产值(万元)180160200190月初工人数(人)600580620600试计算:(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8、某地区1990—1995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粮食产量(万吨)定基增长量(万吨)环比发展速度(%)400——110504011095要求:(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2)计算该地区1991年至1995年这五年期间的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以及按水平法计算的年平均增长速度。9、已知某地区1997年末总人口为9.8705万人,若要求2000年末将人口控制在10.15万人以内,今后3年人口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水平上?已知该地区1997年的粮食产量为380.6万公斤,或2000年末人均粮食产量要这到400公斤的水平,在今后3年内,粮食产量每年应平均增长百分之几?仍按上述条件,如果粮食产量每年递增3%,2000年末该地区人口为10.15万人,平均每人粮食产量可达到什么水平?10、某地区1991—1995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产量(万吨)220232240256280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2)预测1997年该地区粮食产量。1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