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4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探究《统计学原理》教学
探究《统计学原理》教学一、授课之前,一定要深刻领会课程学科性质 统计工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社会经济科学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各行各业的业务活动都离不开统计。教育部已将统计学列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必修课。明确了这门课程的学科性质,才能运用正确的教学理念,适合的教学设计,独到的教学方法,完整、准确的传授知识;反之,教师在教学中就是盲人摸象自说自话起不到授业的目的。 二、教师要贯通教材体系,把握教材的知识架构 在拿到教材后,教师首先要对教材的内容体系有一个总括的了解,明确教材的总脉络和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很好地理解、掌握书目中的具体内容,把握好本教材的重点,针对学生情况,在教学内容的教授上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贯通教材,教师能够知道教学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重点要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上 我给学生上第一节课都要强调这门课初始几章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学好后面的内容。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感觉到《统计学原理》这门课前后联系相当紧密,前面没掌握好后面一定学不好,前面学得好,后面越学越简单,可以这么说《统计学原理》是先难后易。而前半部分都是概念、原理等文字性的知识,所以初期的教学重点要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上。 后半部分看似复杂的运算知识,其实是前部分简单知识的延续,如果前半部分掌握了,后面的相关难题就可迎刃而解。比如第五章组距式数列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的计算,每组代表值是用各组组中值代替,有些学生碰到开口组的组距数列计算组中值时就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去做,其实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在第二章当中就讲到了。但如果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不及时复习,还是会遗漏这个知识,以至于影响到后面习题的解答。 四、教学方法以实例法和习题解答为主 由于统计和社会经济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多用实例法进行讲解,不能像上数学课一样用抽象的数据进行演绎推理。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焦点和老百姓生活中的热点,比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股票指数、国民经济增速、各行业经济增加贡献值等等,把它们贯穿到统计教学中去,以使学生理解统计的社会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性质,以便学以致用。\n 《统计学原理》这门课程在学习上要辅之以大量练习题解答。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实务计算题的解题思路;统计方案的设计、统计报告的撰写都离不开平时大量的习题练习。比如在第三章统计整理中变量分组的方法中讲到: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文字浅显,意思明了,但能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涵义却非通过做练习题不可。 学生做完习题后教师要批改并写下批语,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通过批改的作业和教师批语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以利更好的巩固以前的知识,完成下阶段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在解答过程中教学相长 我在讲授《统计学原理》过程中发现,统计知识的广度、深度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自己感觉已经弄通的知识未必精熟,许多知识的理解不是靠自己备课能达到的,而是靠学生的提问,在思索解答的过程中才真正理解的。比如,我初次上《统计学原理》是给电大学生讲授,一次一个学生拿着教材问我:老师,教材中工人劳动生产率公式:工人劳动生产率=为什么分母是平均工人数不是工人数?,他问完这个问题后我思考了良久一直没法回答,心想:对呀,产品实物量除以工人数就是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怎么还加平均两字?自己怎么一直没想过为什么,在百思不得其解后,我只好敷衍回答了事。回到家后我还想着这事,忽然想到教材后面动态数列中静态平均数和动态平均数的知识,联系本公式,一个工厂的工人数在不同时间点上是不同的(因为有调进、调出、休假等情况)那么我们在平均时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时点人数作为工人数呢?显然,我们选哪个时点的工人数做分母都不合适,我们只能求其在不同时点上的动态平均数(平均工人数)作为分母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工人劳动生产率。啊,原来如此!想到此,我不尽也有了一种掌握知识后的快乐。第二天,我在第一时间给学生重新回答了他的疑问,学生也感到恍然大悟。这件10多年以前的小事,到现在我还一直记忆清晰,它时时鞭策我,不要以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多少,许多时候学生的思考要比教师深邃。俗话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的和学生一起研究探索未知的知识海洋,才能让自己和学生都得到知识的熏陶,达到胜利的彼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