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4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第一章总论一、填空题1、在统计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最著名的三大学派是学派,代表人物为和;学派,代表人物为、、;学派,代表人物为、。2、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关于、、、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是一门通用的科学。3、“统计”一词从外延是上看,通常是、、的泛指。4、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与的关系。5、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的关系。6、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是的具体化。7、总体根据单位数不同,可分为和。8、统计指标根据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和。9、统计指标根据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二者统称为。10、统计指标根据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和。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阶段能体现大量观察法?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2、()是统计整理过程中最关键的方法?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析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3、几位居民的月收入分别为800、1000、1300、2000、5000,这5个数字是()。37\n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A、老赵今年60岁B、某企业上交的营业税为100万元C、a国前往b国的旅游观光费用4000元D、小李的职称为高级工程师5、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B、总体是总体单位标志的总和C、总体只是由存在数量标志的总体单位构成D、二者是固定不变的6、欲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50个学生B、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7、把统计指标的含义理解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这是()。A、不正确的理解B、狭义的理解C、广义的理解D、唯一的理解8、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根本区别在于()。A、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B、数量大小不同C、统计单位不同D、使用领域不同9、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相比,其主要特点是()。A、反映问题具体明确但综合能力有限B、能反映总体现象的规模C、可表明事物的自然属性D、反映问题具体而又概括10、为调查某市零售商店的情况,下列标志中的不变标志是()。A、营业性质B、月零售额C、所有制形式D、从业人员数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有()。A、总体观察法B、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对比分析法E、模型分析法2、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试验E、统计分析3、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37\nA、属性B、数值C、变量D、标志值E、变量值4、标志与指标的联系是()。A、汇总关系B、转化关系C、说明同一现象D、说明总体E、种类各异5、根据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A、总量指标B、数量指标C、相对指标D、质量指标E、平均指标6、狭义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为()。A、指标名称B、计量单位C、计算方法D、时间限制E、空间限制7、试判断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A、工资总额B、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C、流动资金周转速度D、商品库存额E、人口总数8、试判断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A、股票价格B、单位产品成本C、利润总额D、出生率E、人均居住面积9、()属于连续型变量。A、住房面积B、商品销售额C、就业人数D、银行利率E、经济增长率10、()属于离散型变量。A、出口的粮食产量B、家用计算机台数C、每千人医院床位D、人均钢产量E、城市集市贸易个数四、判断题1、总体是由性质上完全相同的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2、总体和总体单位是一对相对概念。()37\n1、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而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2、“大统计”的提法表明了数理统计学派和社会经济统计学派融合发展变化的趋势。()5、总体和总体单位随着研究目的和标志与指标的转化而转化。()6、广义的指标与狭义的指标均可称之为统计上的指标,只不过应用的场合不同。()7、质量指标和品质标志的共同特点是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8、可变标志与变异只是说法不同,但其内含却完全一致。()9、通常变量就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的名称。()10、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学科。()五、名词解释或简答题1、统计2、总体和总体单位3、标志和指标4、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5、变异、变量、变量值。6、四种计量尺度的定义、特点、对比。7、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和计算方法8、经济领土、常住单位、最终产品第二章统计设计与调查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2、全面调查包括和;非全面调查包括、和。3、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是前者是,后者是。4、调查单位的特征在统计上称为标志,有和两类。5、统计调查按照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和。37\n6、统计报表按主管系统可分为和。7、统计调查误差包括和,这两种误差均包括和。8统计调查的检查方法有和。9、统计调查的表格形式有和。10、统计调查搜集的资料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二、单项选择题1、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大型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的关系是()、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B、二者无联系C、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的D、二者无区别3、对若干农民家庭的收支情况通过提问算账方式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作()。A、直接观察法B、采访法C、报告法D、通讯法4、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A、具有代表性的单位B、企业规模较大的单位C、欲调查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D、经营好的单位5、在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普查D、农村牲畜普查6、对某省饮食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A、某省饮食业的全部网点B、某省饮食业的每个网点C、某省饮食业所有从业人员D、某省饮食业每个从业人员7、为了了解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基本情况,总体是()。A、该高等院校的所有学生B、该高等院校的所有教职工C、该高等院校的所有干部D、该高等院校的所有专业课教师8、可用以搜集许多调查单位资料的调查表称作()。37\nA、简单表B、单一表C、一览表D、复合表9、通常采用()对普查的结果补充和修正。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10、在人口普查中,()。A、只有代表性误差B、只有登记性误差C、两种误差均存在D、两种误差均不存在三、多项选择题1、从设计所包括的时期来讲,统计设计可分为()。A、长期设计B、整体设计C、专项设计D、中期设计E、短期设计2、从设计所包括的工作阶段来讲,统计设计可分为()。A、长期设计B、全阶段设计C、中期设计D、短期设计E、单阶段设计3、从设计所包括的认识对象的范围来讲,统计设计可分为()。A、长期设计B、整体设计C、全阶段设计D、专项设计E、单阶段设计4、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主要有()。A、直接观察法B、开调查会C、报告法D、采访法E、问卷法5、统计报表按填报内容可分为()。A、基层报表B、基本报表C、全面报表D、专业报表E、综合报表6、统计调查按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A、连续调查B、经常调查C、不连续调查D、一次性调查E、周期调查7、统计调查按报送方式不同可分为()。A、电讯B、电话37\nC、磁盘D、报表E、传真8、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A、调查目的B、调查对象C、调查内容D、调查方式、方法E、调查实施9、统计调查按周期不同划分为()。A、定期调查B、经常性调查C、一次性调查D、连续调查E、不连续调查10、对某公司职员的状况进行调查,则()。A、调查对象是该公司全部职员B、调查对象是该公司每一位职员C、调查对象是该公司D、调查单位是该公司全部职员E、调查单位是该公司每一位职员四、判断题1、统计工作的整体设计是对统计工作环节的纵向设计。()2、统计工作的全阶段设计是对统计工作各方面的横向设计。()3、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4、统计资料的全面性是指调查单位的全面和调查项目的全面。()1、统计报表即全面统计报表。()2、偶然性登记性误差在数量上不具有倾向性,而系统性登记性误差在数量上具有较明显的倾向性。()3、登记性误差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而代表性误差只会在非全面调查中产生。()8、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总是不一致的。()9、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结果不能用于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而抽样调查的结果就具有这一特性。()10、全面调查的数据肯定比抽样调查的数据准确。()五、名词解释或简答题1、统计设计37\n2、统计调查3、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4、统计调查方案5、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发展方向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填空题1、某组距为50的等距数列,末组为开口组,其下限为10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2、统计分组体系的两种形式是和。3、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包括、、和。4、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和。5、汇总前的审核是指、、的审核。6、汇总后的审核主要包括、、和。7、统计表的构成从形式上看有、、和。8、统计表的构成从内容上看包括和。9、统计资料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10、频数密度=可消除组距不等对频数分布的影响。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能够将()。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划分开来B、性质不同的总体划分开来C、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划分开来D、性质相同的总体归并在一起2、如果对某厂职工先按年龄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是()。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再分组D、分类3、某村农民月收入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据此分为6组,形成等距数列,其组距应为()。A、71B、26C、45D、11637\n4、再分组是()。A、按隶属标志分组B、按连续标准分组C、按数量标志分组D、在已有的分组上建立新的组5、设资料:(甲)人口按受教育水平的分配(乙)城市按居民人数的分配,()属于品质分配数列。A、甲B、乙C、甲、乙D、非甲非乙6、对一个总体选择三个标志做复合分组,按各个标志所分的组数分别为2、4、5,则所分的全部组数为()。A、4B、16C、40D、117、组数与组距的关系是()。A、组数越多,组距越大B、组数越多,组距越小C、组数越少,组距越小D、组数与组距无关8、变量数列就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动态数列D、平行数列9、次数分布中,“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是()。A、钟形分布B、U形分布C、J形分布D、倒J形分布10、统计分组的关键之处在于()。A、按品质标志分组B、善于运用复合分组C、分组标志的选择D、运用分组体系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A、划分现象的类型B、揭示现象的内部结构C、保证统计整理的准确性D、分析现象的依存关系E、保证统计分析结果的真实性2、下面属于变量数列的有()。A、按大学生所学专业分配B、按大学生年龄分配C、按企业利润的分配D、按劳动生产率的分配E、按劳动者职业分配3、下列适宜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的有()。A、企业实现利税总额B、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37\nC、学校的学生人数D、职工的文化程度E、职工的家庭人数4、采用不等距分组时()。A、各组频数的分布受组距大小的影响B、各组频数的分布不受组距大小的影响C、各组频数的多少不能反映频数分布的情况D、需要用频数密度反映频数分布状况E、各组频数的分布与频率的分布完全一致5、采用组距分组时,()。A、第一组下限应小于最小变量值B、第一组下限应大于最小变量值C、最后一组上限应大于最大变量值D、最后一组上限应小于最大变量值E、此数列应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6、分组标志按其表现有()。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属性标志D、不变标志E、可变标志7、手工汇总的方法常用的有()。A、划记法B、过录法C、折叠法D、经验法E、卡片法8、次数分配的主要类型有()。A、钟形分布B、U形分布C、正态分布D、水平分布E、J形分布9、统计表按分组情况不同可分为()。A、简单表B、汇总表C、分组表D、分析表E、复合表10、单项式分组适用于()。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D、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E、标志值的项数很多四、判断题1、组距式分组不仅适用于连续型变量,而且适用于离散型变量。()37\n2、组距与组数成正比例关系。()3、单项式分组适用于离散型变量,又适用于连续型变量。()4、划记法既适合总体单位数,又适合汇总各组标志值。()5、简单表是指主词按照某一标志分组的表格。()6、对于不等距分组,需要用频数密度反映频数分布的状况。()7、某连续型变量组距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其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700。()8、频数密度是指单位组距内分布的频数,用以消除组距的影响。()9、重叠分组只适合于连续型变量。()10、不重叠分组只适合于离散型变量。()五、名词解释或简答题1、统计整理2、统计分组3、统计分组体系4、影响次数分布诸要素的合理确定六、计算题1、某厂职工工资分组如下表所示。若按新标准分组,要求工资最高小组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5%,则在分组后,该组的工资总额应为多少?某厂职工工资资料按工资分组工人数(人)工资总额(元)200及以上4011600100-20024043200·········合计20002430002、某百货公司连续3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36,38,40,35,43,28,25,44,42,37,49,50,33,35,47,29,43,44,39,32,30,40,45,41,32,27,31,46,52,54.根据上面的数据整理成组距为5的频数表,计算出频数、频率、累计频数(包括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累计频率(包括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并绘制成直方图和折线图。37\n第四章统计指标法一、填空题1、总储蓄额与总消费额的比例为1:3,即(1)总储蓄额占可支配总收入的25%,(2)总储蓄额是总消费额的1/3,这一资料中(1)为相对数,(2)为相对数。2、某班有30名同学,20名男生的统计平均成绩是85分,10名女生的统计平均成绩是70分,则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数是分。3、某商店有三个营业组,某月份的销售额分别为5.5万元、4万元、2.5万元,若各组计划下月份普遍提高10%,则三组的平均销售额达万元。4、某层楼有7户居民,家庭人口数分别为4、3、3、2、2、2、1,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为6、10、10、12、12、12、18平方米,据此可以计算家庭人口数的平均数为,众数为,中位数为。人均居住面积的平均数为,众数为,中位数为。5、均值是数据的测度值。6、均值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性质,一个是,另一个是。7、统计数据的计量水平由低级到高级分别为、、、。8、有8个变量值,它们对数值6的离差分别为:-3、-2、0、0、4、3、4、2,由此可知,这8个数的均值为。9、经济越发展,居民收入水平越高,系数就越小,反之则反。10、已知一数列的均值为150,离散系数为0.3,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二、单项选择题1、若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2%,实际提高6%,则超额完成计划()。A、103.9%B、3%C、4%D、3.9%2、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去年应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量的实际增长程度为()。A、40%B、60%C、17%D、120%3、下列指标的强度相对数是()。A、某年工业增加值增长5.7%B、全国人均粮食产量为450公斤37\nC、人均职工收入890元D、美国的钢产量为我国的2.1倍4、一数列直接利用未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与先分组再计算算术平均数,两者的结果()。A、一致B、不一致C、往往有差异但差异不大D、有很大差异5、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A、权数本身绝对数的大小B、标志值本身的大小C、权数是否相同D、各组单位数在总体单位数中比重的大小6、某工厂有两个车间,某年甲车间的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的平均工资为130元。次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但两个车间的平均工资没有变化,试问全厂工人平均工资次年比某年()。A、提高B、降低C、持平D、不一定7、几何平均数主要适合于()。A、具有等差关系的数列B、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的数列C、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变量值之和的数列D、变量值为偶数项的数列8、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有()。A、平均差B、标准差C、标准差系数D、全距9、不同总体间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不一致。A、平均数B、离散程度C、总体单位数D、离差平方和10、如果两个数列是以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差的计量方法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三、多项选择题1、比较常用的平均指标有()。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2、属于变异指标的有()。A、全距B、平均差C、均方差D、四分位差E、异众比率37\n3、属于静态相对指标的有()。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计划完成相对数E、指数4、在统计数据的计量水平中,可以比较大小的有()。A、列名水平B、有序水平C、间隔水平D、比较水平E、以上均可5、在统计数据的计量水平中,既可以比较大小,又可以算出大小差异的指标包括()。A、列名水平B、有序水平C、间隔水平D、比较水平E、以上均可6、具有绝对零点的计量水平是()。A、列名水平B、有序水平C、间隔水平D、比较水平E、定比尺度7、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A、净产值40万元B、职工人数2000人C、固定资产拥有量50万元D、实现利税额30万元E、商品库存额20万元8、在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中,受极端数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A、均值B、几何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E、四分位数9、某国要在21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万亿美元,这一指标是()。A、数量指标B、总量指标C、质量指标D、时期指标E、时点指标10、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变量值差异程度的指标是()。A、平均差B、全距C、平均数D、中位数E、方差四、判断题1、利用程度相对数在任何情况下均小于1。()37\n1、时期数与时期长短成反比;时点数与时间隔成正比。()2、相对数的特点是将两个具体数值抽象化。()3、几何平均数的应用前提是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4、全距是说明众数代表性高低的测度值。()5、方差越大,均值的代表性就越大。()6、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在权数相等时的特例。()7、如果数据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相等,则一定是对称分布。()8、全距、平均数、标准差是用以测定位置平均数代表性高低的尺度。()10、如果两组数据的标准差不同,则说明它们的代表性不同。()五、名词解释或简答题1、总量指标的概念和种类2、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对比3、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产出指标的涵义和测算方法4、相对指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静态平均数的概念、特点及计算方法6、变异指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六、计算题1、某公司两个工厂按技术级别分配如下。试比较哪个工厂的技术水平高,并分析原因。技术级别分配数列技术级别工人数(人)甲厂乙厂1234567822054042045020010050202005004304502201106030合计200020002、甲、乙两农贸市场蔬菜价格及销售资料如下。试问哪一个市场的蔬菜价格高?为什么?农贸市场蔬菜价格及销售资料37\n品种价格(元/斤)销售额(元)甲市场乙市场A1.11100022000B1.22400012000C1.313000130003、根据下面工人完成生产定额分配数列计算中位数和众数。工人完成生产定额分配数列工人按完成生产定额百分比分组(%)各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80-90590-10011100-11014110-12027120-13020130-14014140-15094、根据下列表格中甲商店售货员工资资料计算售货员的平均工资和标准差。假设乙商店售货员的平均工资位450元,其标准差为59.45元,试问能否直接利用标准差的数字比较两个商店售货员平均工资的代表性?若不能比较,应如何解决?甲商店售货员工资资料工资额(元)售货员人数(人)34043803420746065005合计255、两种不同的水稻品种分别在4块地上做实验,其结果如下表。假定每块地上两个品种的生产条件相同,试确定哪一品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推广价值。不同品种产量资料地块编号甲品种乙品种亩产(斤)地块面积(亩)亩产(斤)地块面积(亩)110001.210671.529501.110001.3311001.09501.2410500.812081.06、已知某次数分配组为400—500,众数恰好落入该组,又知众数为450,试证明众数所在组的前一组与后一组的次数分配具有什么特点?7、以下统计分析报告中所计算的平均数有何错误?请予以改正。(1)某厂有三个车间:一车间实际产量760件,完成计划的95%;二车间实际产量650件,完成计划的100%;三车间实际产量1260件,完成计划的105%;因此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37\n(1)一车间人均产量9.5件,二车间人均产量13件,三车间人均产量10.5件,三个车间平均每人生产产品的数量为:8、某班共有学生50人,分甲乙两组。甲组学生20人,统计学平均成绩为78分,标准差为8分;乙组学生30人,统计学平均成绩为72分,标准差为10分。求全班50名学生统计学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第五章时间数列法一、填空题1、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一个是;另一个是。2、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一个是;另一个是。3、在时间数列中,是最基本的数列,和是在它基础上派生而成的数列。4、时间数列分解的加法模型为。5、时间数列分解的乘法模型为。6、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可归结为、、和不规则变化。7、采用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变动时消除了对时间数列的影响。8、直线趋势的测定主要有法、法。9、索洛方程即是测定的一种简便方法。10、通常索洛方程中的表示,表示,且要求。二、单项选择题1、平均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37\nA、平均增长量乘时期数等于累计增长量B、平均增长量等于累计增长量除以(时间数列项数-1)C、平均增长量连乘积等于累计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乘时间数列项数-1等于累计增长量2、我国1962-1993年财政总收入通过7年移动修匀所形成的新时间数列还剩()项。A、25B、26C、27D、283、用方程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其各期计算水平的总和与各期实际水平总和的关系是()。A、各期计算水平的总和大于各期实际水平总和B、各期计算水平的总和小于各期实际水平总和C、各期计算水平的总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总和D、各期计算水平的总和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或等于各期实际水平总和4、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实际上只与数列()相关连。A、最初水平B、最末水平C、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D、中间各期水平5、已知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为A,时期个数为N,则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用()。A、水平法B、方程法C、算术平均法D、调和平均法6、现象变动长期趋势移动平均法的特点在于()。A、把现象受偶然因素的影响抽象化了B、考虑了动态发展的连续性C、既把现象受偶然因素的影响抽象化了又考虑了动态发展的连续性D、没有考虑动态发展的连续性7、若已知一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6%、8%,则该数列定基增长速度为()。A、0.024%B、120.2%C、20.2%D、220.2%8、某省对外贸易总额1993年较1990年增长7.9%,1994年较1993年增长4.5%,1995年又较1994年增长20%,则1990-1995年均增长率为()。A、106.2%B、6.2%C、135%D、35%9、根据各年度的季度资料计算的各季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80%,二季度100%,三季度60%,四季度130%,则()季度受季节因素影响最大?37\nA、一B、二C、三D、四10、某地区农民家庭年均纯收入额1996年为2400元,1997年比1996年增长了7%,那么,1997年与1996年相比每增长1%增加的年均纯收入额为()。A、7B、8C、24D、40三、多项选择题1、指出下列()属于时点数列。A、某种股票周一至周五各天的收盘价B、某企业各月的利润额C、某地区各年平均人口数D、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E、某建筑业年末固定资产净值2、反映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有()。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E、增长1%的绝对值3、反映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有()。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E、增长1%的绝对值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包括()。A、水平法B、累计法C、几何平均法D、算术平均法E、方程式法5、如果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发展速度、逐期增长量和变量值的个数,则可求出数列的()。A、静态水平数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增长速度D、平均增长量E、累计增长量6、根据各年的季度数据计算是季节指数()。A、其平均数为100%B、其平均数为1200%C、其总和为400%D、其总和为100%E、其总和为1200%7、直线趋势方程中的b表示()。A、趋势线在y轴上的截距37\nB、趋势线的斜率C、t=0时的趋势值D、t每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量E、y每变动一个单位时t的平均变动量8、发展水平就是时间数列中各种统计指数数值,它是由()表现的。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E、离散指标9、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所掌握的时点资料不连续,这时可用()。A、首末折半法B、简单平均法C、加权序时法D、几何平均法E、调和平均法10、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的特点是()。A、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B、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C、季节比率受长期趋势的影响D、季节比率不受长期趋势的影响E、对长期趋势作了剔除四、判断题1、某种股票价格昨日比前日上涨了5%,今日比昨日上涨了8%,则两天累积涨幅达13%。()1、通常时间数列各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3、增长1%的绝对值为前期水平乘以100。()4、按月(季)平均法测定的季节指数受长期趋势的影响。()5、报告期的累积增长量等于相应各期逐期增长量之和。()6、按照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最后一期数值与最后一期的实际观察值是一致的。()7、由于循环变动没有固定变化规律,因而无法测定其对时间数列的影响。()8、37\n报告期的逐期增长量等于该期的累积增长量与它前一期的累积增长量之和。()10、报告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等于该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与它前一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五、名词解释或简答题1、时间数列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涵义及特点3、九种时间数列分析指标的涵义及计算方法4、动态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的异同点5、索洛方程六、计算题1、某地区某年各月月初人口资料如下,试计算该地区全年月平均人口数。月初人口资料月份指标1月2月3月4月6月8月12月次年1月月初人口数(万人)20222426262728302、某零售商店某年第一季度零售额、库存额、流通费用(单位:万元)资料如下,试计算第一季度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月平均流通费用率、季商品流转次数。某零售商店动态资料月份指标一二三四零售额11.0711.6011.50——月初库存额6.806.756.706.5流通费用额1.081.020.98——3、已知某地区1990-1995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8.5%,资金投入增长率为14.5%,劳动投入增长率为4.8%,劳动边际产出率为0.37,要求利用索洛方程分析资金、劳动、技术进步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4、根据下表已有的数字资料,运用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将表格中所缺数据填满,并分别计算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某种产品产量动态资料年份产量(万吨)累计增长量(万吨)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9954.1——100——19960.5199721.9199831.71999131.72000136.637\n5、某地区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资料如下。要求采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测定季节指数,进行简要分析并绘制季节指数变动图。工业增加值季度资料季度年份123419971381581531631998155176175190199919121820621120001992292232456、某地区钢产量资料如下。要求(1)将下表的空格数字填满(2)计算1996年至2000年的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3)验证2000年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间的四个关系表达式。钢产量统计指标年份钢产量(万吨)逐期增长量(万吨)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1996120————1997901998-301999124.22000-4第六章指数法一、填空题1、统计指数是计算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两个对比而形成的指数。2、统计指数按性质不同可分为和。3、同度量因素具有和两方面的作用。4、在指数体系中,凡是用某因素的报告期指标为同度量因素所计算的指数都包含了。5、可变构成指数反映的是的变动,固定构成指数反映的是的变动。6、利用指数体系对复杂现象内部各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可以用和表现。7、统计指数按其研究的范围可分为和。8、总指数按是否加权可分为和。37\n9、加权指数根据权数的形式可分为、。和。10、综合指数的三个特点是、。和。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某年的工业总产值为前年的109.5%,这是()。A、广义指数B、狭义指数C、总指数D、综合指数2、说明多种事物综合变动程度的指数是()。A、总指数B、广义指数C、个体指数D、类指数3、同度量因素的使用1时期必须是()。A、报告期B、基期C、同一时期D、计划期4、采用不同时期的同度量因素所计算的指数,其结果是()。A、相同的B、不同的C、可能相同D、可能不同5、根据综合指数变形的要求,编制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权数必须是()。A、B、C、D、6、根据综合指数变形的要求,编制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权数必须是()。A、B、C、D、7、当平均工资指数下降1.72%,各组工资指数提高9.62%,工人结构指数为()。A、增长11.54%B、增长18.1%C、下降11.34%D、下降10.34%37\n8、销售物量指数的指数化指标是:(甲)单位产品价格(乙)商品销售量。在成本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丙)产品产量(丁)单位产品成本。()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9、价格指数的权数是:(甲)商品销售量(乙)单位产品价格。在收获量指数中权数是:(丙)每公顷收获量(丁)播种面积。()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10、在价格总指数中被固定的是:(甲)质量指标(乙)数量指标,这种指标的权数通常固定在:(丙)基期水平(丁)报告期水平上。()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三、多项选择题1、在由两个因素构成的加权综合指数体系中,为使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的乘积,两个因素指数()。A、必须都是数量指数B、必须都是质量指数C、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各为一个D、的权数必须是同一时期E、的权数必须是不同时期2、在指数体系中,总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关系是()。A、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B、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商C、总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积D、总量的变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差额之差E、总量的变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差额之和3、某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总指数为115.%,这是()指数。A、个体B、加权综合C、数量D、质量E、价值4、某商业企业A年与B年相比,各种商品价格总指数为108%,这说明()。A、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8%B、商品零售额平均上涨了8%C、商品零售量平均上涨了8%D、由于价格提高使商品零售额上涨了8%E、由于价格提高使商品零售额下降了8%5、使用报告期商品销售量作权数计算的商品价格综合指数()。A、消除了销售量变动对指数的影响37\nB、包含了销售量变动对指数的影响C、单纯反映了商品价格的综合变动D、包含了商品价格的和销售量的共变因素E、反映了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6、指出()公式属于拉氏指数。A、B、C、D、E、7、根据广义指数的定义,下面()属于指数。A、发展速度B、计划完成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E、平均数8、进行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由下面()组成的指数体系来进行。A、可变构成指数B、结构影响指数C、固定构成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9、进行总平均指标指数变动的因素分析应编制()指数。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可变构成D、固定构成E、结构影响10、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一种()。A、平均指数B、平均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D、个体指数的平均数E、总指数四、判断题1、可变构成指数是加权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2、某种商品价格上涨5%,销售量下降5%,则商品销售额保持不变。()3、以报告期变量值为权数计算的综合指数包含了权数变动对指数的影响。()。37\n4、加权指数中的权数仅仅起到一种加权作用。()。5、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派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6、加权综合指数形式上是两个总量的对比,实质上是反映总量指标的某一构成要素的综合平均变动程度。()7、全部产品成本指数是一种总指数,而单位产品成本指数则是一种质量指数。()8、数量指标指数要以物量指标为权数,而质量指标指数要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9、可变构成指数就是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变动程度的指数。()10、加权平均数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变形。()五、名词解释或简答题1、综合指数2、同度量因素与指数化指标3、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4、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的对比与选择5、指数体系6、加权平均数指数体系的对比7、可变构成指数体系的对比六、计算题1、已知某商店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要求利用综合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某商店销售数据商品名称计量单位价格(元)销售量1999200019992000圆珠笔支1.001.10300350钢笔支3.002.80100150笔记本本1.501.505007001、根据下表资料利用加权平均数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某商店销售资料商品名称计量单位商品销售额(万元)1999年比1998年价格增减(%)19981999甲件1500160020乙盒25040015丙个400700-537\n3、下表使某市家计调查得到的数据,试利用可变构成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某市家计调查数据指标分类平均价格(元/公斤)人均消费量(公斤)1995200019952000细菜1.202.102042大路菜0.240.40104924、某公司商品流转次数资料如下表所示。试建立相对指标指数体系并进行因素分析。某公司商品流转次数变化情况指标计量单位2001年2002年商品纯销售额万元28503720商品平均库存额万元13601180商品流转次数次2.103.15第七章抽样法一、填空题1、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是按照抽选出来的,其目的是要用指标来推断指标。2、一般来说,样本单位数达到或超过时为大样本,否则为小样本。3、抽样估计的方法有和。4、总体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和。5、抽样框的两种表现形式是抽样框和抽样框。6、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有和。7、抽样估计精度与抽样极限误差是方向变动关系。8、抽样极限误差与概率保证程度呈方向变动关系。9、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组织形式。10、MSE即称为均方误差,用以反映的大小,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和两部分,前者反映的是,后者反映的是。二、单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中,样本是按照()原则取得的。37\nA、可靠B、准确C、及时D、随机2、统计认识的结果与客观实际之间总存在着误差,抽样调查中()。A、既有登记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B、只有代表性误差C、只有登记误差D、只有偏差3、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A、实际误差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C、平均误差程度D、可能误差范围4、反映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A、抽样极限误差B、抽样平均误差C、抽样误差误差D、把握程度5、对某厂职工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1.5%,试问概率度为1.96时,全厂职工中具有高中程度的比重是()。A、在76%-84%之间B、在77.06%-82.94%之间C、大于84%D、小于77.06%6、根据某城市电话网200次通话调查得知,每次通话持续时间为5分钟,标准差为2分钟,试以99.73%的把握程度估计该城市每次通话的平均持续时间()。A、4.5-5.5分钟B、4-6分钟C、4.6-5.4分钟D、0-11分钟7、除抽样平均误差外,影响容许误差大小的还有()。A、总体标准差B、样本标准差C、抽样方式D、把握程度8、在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时,把握程度越高,则()。A、误差范围越小B、误差范围越大C、抽样平均误差越小D、抽样平均误差越大9、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A、可靠性B、精确性C、准确性D、显著性10、显著性水平表达了区间估计的()。A、精确性B、不可靠的概率C、可靠性D、有效性三、多项选择题1、常用的抽样法包括()。37\nA、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E、多阶段抽样2、置信概率(1-)表明()。A、保证置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概率B、为显著性水平C、保证总体参数落入置信区间的可能性D、为置信水平E、置信区间估计正确的概率3、影响偏差的主要因素有()。A、是否选择了有偏估计B、目的总体与抽样框是否一致C、是否遵循随机原则D、样本单位数是否相同E、估计方式是否一致4、如果为的无偏估计,而且为的最小均方误差,则称为的一个()。A、一致估计量B、有效估计量C、最有效估计量D、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量E、充分估计量5、通常评价估计量优劣的准则有()。A、规范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可加性E、无偏性6、使估计量的方差,影响其主要因素有()。A、总体的差异程度B、样本单位数的多寡C、抽样方式和方法D、估计方式E、估计量的选择7、若置信区间,则下列()说法是正确的。A、若其他条件不变,越大,则置信区间包含总体均值的可能性就越大B、若其他条件不变,1-越大,则置信区间包含总体均值的可能性就越大C、若其他条件不变,n越大,则置信区间越精确D、若其他条件不变,越大,t就越大E、若其他条件不变,越大,则置信区间越不精确8、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扩大样本容量n,可以()。37\nA、降低总体方差B、降低抽样平均误差C、提高区间估计的精确度D、缩小置信区间E、提高区间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9、抽样法与全面调查相比,其优点是()。A、经济性B、时效性C、差异性D、灵活性E、准确性10、抽样法的特征体现为()。A、总体中每个可能样本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B、总体中每个可能样本抽中的概率是相等的C、根据随机原则抽选样本D、总体中每个可能样本抽中的概率是不相等的E、以样本推断总体四、判断题1、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恰好等于总体均值。()2、样本方差的数学期望恰好等于总体方差。()3、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可靠性。()4、置信区间的要求表明了区间估计的精确度。()5、显著性水平表达了区间估计可靠的概率。()6、区间估计时,置信概率越大,则估计的准确性就越大。()7、由于样本是随机变量,所以统计量也是随机变量。()8、无法计算与控制统计推断误差。()9、若一个估计量为一致最小方差估计量,则这一估计量肯定是一个有效估计量。()10、样本容量就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的可能数目。()五、名词解释或简答题1、抽样法的定义、特征及其优点2、总体和样本3、抽样框4、均方误差、实际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抽样误差的概率度(包括极限误差概率度和概率保证程度)的对比5、五种常用的抽样方式的定义和特点37\n1、均方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六、计算题1、某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出口一种名茶,抽样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又知道这种茶叶每包规格重量不低于150克,试以0.9973的概率估计这批茶叶每包重量的范围,确定是否达到规格重量的要求。名茶抽样检验结果每包重量(克)包数(包)148-14910149-15020150-15150151-15220合计1002、在500个抽样产品中,有95%的一级品,试测定抽样平均误差,并用0.9545的概率估计全部产品一级品率的范围。3、某家调研公司欲估计某地区拥有电子计算机的家庭所占比例,该公司希望该比例的估计误差不超过0.05,要求的可靠程度为95%,试问应取多大容量的样本?4、某家广告公司欲估计某类商品今年所花费的广告费用。经验表明,总体方差为265000,如果取置信度为95%,并要使估计值在总体平均数附近280元的范围内,则这家广告公司应抽取多大样本?5、2002年终某储蓄所对定期储蓄存款储户进行纯随机抽样调查,得到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以95.45%的置信度(1)估计该储蓄所所有储户平均定期储蓄存款余额的区间(2)估计定期储蓄存款余额在20万元以上储户的比例区间。某储蓄所定期储蓄存款储户资料定期储蓄存款余额抽查储户数10万元以下5810-20万元15020-30万元20030-40万元6240万元以上14合计484第八章相关与回归法一、填空题1、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在回归分析中要求自变量是,因变量是。2、当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正相关时,那么随着变量x的值,变量y的值会相应增加,随着变量x的值,变量y的值会相应减少。37\n3、对劳动生产率x(千元/人)和工资y(元)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回归方程,这个方程意味着当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人时,工资为元;当劳动生产率增加1000元/人时,工资增加为元。4、商品销售额和零售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93,商品销售额和居民人均收入相关系数为0.85,据此可以认为销售额对价格具有相关关系,销售额与人均收入具有相关关系,而且前者的相关程度的相关程度。5、相关分析的方法包括、和。6、相关关系按相关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和。1、在直线回归方程中,若已知:n=30,,则a=。8、相关系数r的值域范围是;判定系数的值域范围是。9、观察值y与其均值的离差平方和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回归值与均值的离差平方和称为;观察值y与回归值的离差平方和为。10、在回归分析中,只涉及到一个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称为,涉及到多个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称为。二、单项选择题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下降,那么,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复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2、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A、无相关关系B、低度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负相关3、在相关分析中,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对等的,从而变量x对变量y的相关同变量y对变量x的相关()。A、完全不同B、是同一问题C、有联系但不一样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37\n4、在回归分析中,两变量间的关系性质决定了就变量y对变量x的回归与变量x对变量y的的回归()。A、是同一问题B、是不同问题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D、不同问题但方程相同5、已知某企业某产品产量与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变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A、B、C、D、6、已知变量x与变量y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是错误的。A、B、C、D、7、若已知是的1.5倍,是的3倍,则相关系数r=()。A、B、C、D、8、在直线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d=0,则表示()A、y对x影响显著B、y对x影响不显著C、x对y影响显著D、x对y影响不显著9、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A、相关系数B、判定系数C、回归系数D、估计标准误差10、配合回归直线最合理的方法是()。A、移动平均法B、最小二乘法C、绘图法D、半数平均法37\n三、多项选择题1、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方向可分为()。A、正相关B、单相关C、复相关D、负相关E、完全相关2、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可分为()。A、正相关B、完全相关C、复相关D、负相关E、零相关3、在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是错误的。A、B、C、D、E、4、如果两个变量高度相关,则()肯定是正确的。A、相关系数趋于零B、判定系数趋于1C、估计标准误差趋于1D、回归系数趋于1E、估计标准误差趋于05、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则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是错误的。A、B、C、D、E、6、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完全相关,则()结论是正确的。A、相关系数B、判定系数C、估计标准误差D、估计标准误差E、回归系数7、回归系数的取值范围可表示为()。A、B、37\nC、D、E、8、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可表示为()。A、B、C、D、[-1,+1]E、9、当所有观察值y都落在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A、B、C、D、E、10、回归分析模型按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形态分为()。A、直线回归模型B、一元回归模型C、多元回归模型D、线性回归模型E、非直线回归模型四、判断题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估计标准误差的值越小,判定系数的值越大,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高。()2、设两个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由此可以判定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在直线回归中,回归平方和反映的是由于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而引起的y的变差。()4、判定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就越好。()5、相关分析侧重于研究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回归分析则侧重于考察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6、如果变量x与变量y之间的线性相系数r=0,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7、如果变量x的数值减少,变量y的数值也随之减少,则称两个变量为负相关。()37\n8、一般而言,在相关分析中,总变差一定大于可解释变差。()9、相关系数r和回归系数b不仅取值范围相同,而且正负号也相互一致。()10、当相关系数r=0时,则直线回归方程回归系数b也一定等于零。()五、名词解释或简答题1、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区别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3、相关系数与判定系数的联系和区别4、判定系数与相对估计标准误差的异同六、计算题1、某部门所属的10个企业两项重要的经济指标如下表所示。试利用三种方法之一计算销售利润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相关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紧密程度。企业重要经济指标企业编号销售利润(万元)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14.12.127.52.038.13.0410.63.1518.14.3621.84.2725.04.5826.04.3940.05.31051.05.32、假定某企业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1)确定直线回归方程,计算参数,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多少元?(2)假设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单位成本为70元时,产量应为多少元?(3)计算相对估计标准误差和判定系数,分析拟合程度。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月份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件)1273237234714373546965683、某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居民个人消费支出资料如表所示。要求:(1)计算并说明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个人消费支出37\n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2)确定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直线回归方程。(3)说明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4)计算判定系数和相对估计标准误差,解释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某地区居民收支资料单位:百万元年份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个人消费支出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2123232524263034373943475668131415161617171922252831343948合计5163543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