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总体复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基础总体复习

统计基础自学考试专题一、重点知识1.知道几个统计学学派的名称:1)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2)政治算术学派3)数理统计学派4)社会统计学派2.统计总体简称总体,就是我们要调查或统计的某一现象的全部数据的集合。3.统计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单位,它是组成或统计的某一现象的全部数据的集合。4.统计调查方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调查目的。5.绝对数动态数列又可以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6.时点数列:是指反映某种经济现象在一定时点(时刻)上的状况及其水平的绝对数动态数列。(名词解释)7.相对动态数列:又称为相对指标动态数列,是由一系列同类相对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名词解释)8.平均数动态数列:又称为平均指标动态相数列,是由一系列同类平均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名词解释)9.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也叫动态平均数。10、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期水平之差,表明现象逐期增长的绝对水平11、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历史上某一固定基期的水平之差,表明现象逐期增长的绝对水平12、P158表6—3正态分布概率简表13、合理确定样本容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简答题)14、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公式P163全部都要理解15、相关关系的测定P177(2个公式很重要)16、相关系数的性质(1)r的取值范围为(-1,1);(2)r=0,表明两变量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也称为零相关;(3)r>0,表明两变量呈正线形关系;r<0,表明两变量呈负线性关系;(4)|r|=1,表明两变量间为完全线形相关;r=1时,为完全正相关;r=-1时,为完全负相关;(5)r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形相关关系越强;r的绝对值越接近0,表明相关关系越弱。(这一段要理解并背出来)17、P178表7—2相关关系密切判断标准18、P179表7—3相关系数计算表(知道要计算哪几项)19、P182---184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回归计算和预测20、总量指标指数体系的因数分析可分为双因数分析和多因数分析两种。双因数用来分析受两个因素影响的总量指标的变动。多因数分析用来分析两个以上因素影响的总量指标的变动。二、名词解释1.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或属性的名称。2.变量:变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称为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的概念,变量所表现得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3.不变标志:是在不同的总体单位之间不发生变化的标志。4.定性变量:变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可以预知的变量称为定性变量,也称确定性变量。5.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的任务和调查的目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或者收集被研究对象的各个标志值的过程。6.\n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统一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方法。7.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不连续性全面调查。主要调查一定时点状况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搜集那些不能够或者不适宜用定期全面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以搞清重要的国情国力。8.抽样调查:是按随即原则从总体中选取以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的一种非全面调查。9.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全部单位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10、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任务目的,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注意P30的典型调查要全面掌握)11、观察法:又称直接观察法,是由调查人员到现场亲自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计量、登记,以取得第以手资料的方法。12、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内在的特点,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13、总体标志总量:是反映总体或总体各组标志值总和和总量指标。它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的总和,主要用来说明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总量的大小。14、时期标志:是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指标。15、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相互有联系的指标的指数值之比所得比率或比值,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或比例关系。16、平均指标:是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表现为平均数,因此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17、中位数:把总体各单位某以数量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标志值就是中位数。18:众数: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由于它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他的代表性加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来代表总体的一般水平。,19、全距: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又称为级差,用以说明标志值的变动范围,常用R表式。20、平均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它是表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平均变动程度的指标,一般用AD表式。21、标准差:是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标志变异指标。在统计中把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称为方差,一般用Q2表式。22、对比分析不同平均水平总体的标志值变异程度,不能直接用平均差或标准差比较,而应消除计量单位不同或平均水平高低不等的影响,计算能够反映标志变动度的相对指标,即离散系数,又称变异系数。23、平均差系数:就是平均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对比所形成的相对数,它反映标志值离散的相对水平。24、标准差系数:就是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对比所形成的相对数,它反映标志值离散的相对水平。25、动态数列:又称为时间数列、时间序列,是将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如按年、季、月等)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26、发展水平:是动态数列中各具体时间条件下的指标数值,坚称水平,它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或时点上所达到的水平。\n27、平均发展水平:将动态数列中各个发展谁水平加以平均数称为平均发展水平,用以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又称虚时平均数,也叫动态平均数。P117由各种不用资料计算序时平均数,都要掌握28、增长量:动态数列中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之差称为增长量,用以反映经济现象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变化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水平。29、平均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用以表明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比前期增长的绝对水平。30、发展速度:是现象在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用以表明现象发展变化的相对程度。31、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逐期发展的程度。32、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用以反映现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总的发展程度,又称“总速度”,用“R”表式。33、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用以反映经济现象报告期水平的增长程度。34、环比增长速度:是报告期逐期增长量与前期水平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逐期增长的程度。35、定基增长速度:是报告期累计增长量与固定基期水平之比,用以反映现象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总的增长程度。36、平均发展速度:是各个时期单位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用以反映现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逐期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37、平均增长速度:用来反映现象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逐期递增的相对程度,又称递增率或递减率。38、增长1%的绝对值:是逐期增长量与环比速度之比,用以说明经济现象报告期比基期增长1%所包含的实际经济效果。P12839、P117----P128相互的计算和推算要作用重点和一个整体来理解。(综合计算题)40、抽样推断:又称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用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41、简单随机抽样:又称随机抽样。这种抽样方式是不对总体做任何处理,直接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42、类型抽样:又叫分层抽样或分类抽样。它是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先按某一主要标志分成若干类(或组),使组内各单位标志表现比较接近,然后从各类中随机抽取以部分单位,共同组成样本。43、等距抽样:又叫机械抽样。它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进行排队,根据既定的抽样比例确定抽样间距,然后按一定顺序等间隔第抽取一样本单位。44、抽样误差的含义:由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存在差异,所以随着抽到的样本单位不同,计算出的样本指标也不同,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离差,这种离差就是抽样误差。45、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它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差异程度。46、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误差的可能范围。47、点估计:根据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再以样本指标数值直接作为相应的总体指标的估计值,也就是说,点估计是不考虑抽样误差的参数估计。48、区间估计:就是把样本指标和抽样误差结合起来推算总体指标的可能范围,并给出总体指标落在这个区间的概率保证程度。49、回归分析:就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数量变化的一般关系进行测定,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以便对因变量进行估计或或预测的统计分析方法。\n50、统计指数:简称为指数。从广义上讲,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例如,前面讲到的发展速度、动态相对数等,都是广义的指数。但是,从狭义上讲,指数是特指用来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数量的变动相对数,例如,反映多种商品的价格的综合变动、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的综合变动等。51、综合指数:是直接被研究现象总体中的两个总量指标为基础编制的总指数,它是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形式。52、同度量因素:能将不同度量的现象转化成可同度量的现象的中间媒介因素。53、平均指数的概念: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以平均数的形式来计算复杂现象总体的总指数,可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数两种。它由综合指数公式变形而来,不改变综合指数的经济内容和计算结果,是编制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54、指数体系:在统计中,若干个指数由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以及数量上保持一定的对等关系而组成的整体,称为指数体系。55、统计表:是指用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用以表现统计资料的表格。56、时点标志: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或瞬间)上所处状况的总量指标。57、结构相对指标:是在总体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以各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而计算的比重或比率。58、比例相对指标:是由总体内部不同组成部分数值之间对比求得的相对数,它反映的是总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数值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59、比较相对指标:是在同以一时期内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同类现象的指标进行对比的比率。60、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指标进行对比的比值。61、动态相对指标:是把不同时期的同一类指标数值进行对比的比值,用以说明现象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又称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式。(以上5个指标的计算也要掌握)62、标志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是用来说明总体个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程度的指标,它反映标志值的离中趋势。三、简答论述1、统计工作的含义?答: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以及自然现象的总体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环节。统计工作是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2、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答:1)数量性2)总体性3)变异性4)具体性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答:1)大量观察法2)统计分组法3)综合指标法4、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联系与区别?答:总体与总体的概念是相对而立的,随着总体研究和总体范围不同而相互变化。同一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又变成了总体单位。例如,调查我国2008年各市的工业产值情况,全国所有城市就构成总体,上海市等每个城市就是总体单位;而当要研究上海市的工业产值情况时,上海市就成了总体,上海市各个辖区就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的性质?\n答:统计学的性质从原理上看,主要研究关于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统计方法,这些方法即可用于对社会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也可用于对自然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它是各种应用统计学的共同基础。从经济学角度看,是在统计学的发展过程产生、分离出来的,主要包括微观经济统计和宏观经济两个方面。从社会学角度看,主要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例如,应用与管理领域的管理统计学,应用于社会学研究和社会管理中的社会统计学,应用于人口学中的人口统计学等。作为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统计学是一门以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科学。6、统计调查的种类有哪些?答:1)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2)统计调查按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3)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非连续调查4)统计调查按搜索资料的方法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采访调查、问卷调查。7、抽样调查的特点是什么?答:第一,既是非全面调查,又是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第二,按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单位。第三,抽样调查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等特点。8、抽样调查的作用有哪些?答:第一,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二,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第三,可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第四,可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9、统计调查的要求是什么?答:1)准确性2)及时性3)完整性4)系统性10、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哪几个部分?(另外的问法:完整的调查方案包括的基本内容)答: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和拟定调查表1、表头2、表体3、表脚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11、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步骤?答:1)统计整理的内容①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选择应征里的指标,并根据分析的需要确定具体的分组②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计算③通过统计表描述汇总的结果2)统计整理的步骤由内容来决定,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涉及整理方案。②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订正。③进行科学的统计分组。④统计汇总。12、统计分组的作用?答:1)可以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2)可以研究总体内部结构13、总量指标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的作用?答:1)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2)总量指标是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依据之一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14、计算和应用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答:1)明确规定每项指标的含义和范围2)注意现象的同质性3)正确确定每项指标的计量单位。15、相对指标在统计研究中的作用?答:1)相对指标比绝对数更清晰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程度、构成、强度等,充分说明事物的本质。\n2)相对指标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总量指标找到可以对比的途径,进行更为有效的分析。16、相对指标分析时注意的问题?答:1)遵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原则2)各种相对指标结合应用分析3)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17、动态数列的种类?答:1)绝对数动态数列2)相对数动态数列3)平均数动态数列18、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答:1)时间长短应该相等2)总体范围应该一致3)经济内容必须相同4)指标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和计算价格应该一致19、计算和应用增长速度时要注意哪两个问题?答:第一,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换算关系,如果两者之间要换算,需要通过发展速度的换算关系。第二,当报告期水平和基期水平表明的是不同方向的数据时,不宜计算增长速度。20、抽样推断的特点是什么?答:1)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2)用抽样指标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3)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21、抽样推断的应用?答:1)抽样推断能完成其他调查方式不能完成的调查任务2)利用抽样推断结果对己取得的全面调查资料进行检验和修正3)利用抽样推断原理和结果进行假设检验,以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认识4)利用抽样推断方法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22、抽样推断中的基本概念有哪些?答:1)全及总体。即统计总体,又称母体,简称为总体,是指所要了解认识的对象的全体2)样本总体,又叫子样,简称样本。它是从全及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代表全及总体的那部分单位的集合,样本总体的单位数称为样本容量通常用n来表式。3)参数,也叫全集指标或总体指标,是反映全集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4)统计量,又叫抽样指标或样本指标,是反映样本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23抽样推断中误差的两个来源?答:1)等级性误差,即在调查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引起的误差。2)代表性误差。即样本各单位的结构情况不足以代表总体特征而引起的误差。24、相关关系的概念与特点?答:相关关系是社会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变化上受随机因素影响的,非确定性的相互依存关系。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相关关系表现为现象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相关关系在现象间表现为非确定性的相互依存关系。25、相关关系的种类?答:1)相关关系按照影响因素的多少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2)相关关系按表现形态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3)相关关系按变动方向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26、相关分析的内容有哪些?答:1)判断现象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2)测定现象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27、回归分析的特点?答:1)在对两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必须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2)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时随机变量,自变量是非随机变量(或可控变量)。\n3)在两个变量互为因果的前提下,可以依据研究的目的分别建立y对于x的回归方程。4)在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预测时,只能给出自变量的数值来估计因变量的数值,即一个方程只能做一种推算。28、回归分析的内容?答:1)对现象进行回归分析2)对因变量估计值的误差进行确定29、估计标准误差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答:估计标准误差是因变量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平均离差,是用来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估计标准差与标准差的计算原理是一致的,两者都是反映平均差异程度和表明代表性的指标。计算方法见P18530、统计指数的作用?答:1)编制指数,综合反映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综合数量方面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2)编制指数体系,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数量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3)编制指数数列,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31、统计指数的种类?答:1)指数按其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组指数和总指数2)指数按其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指数按其选择的对比基期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2、指数体系的作用?答:1)利用指数体系,可以进行因素分析,测定某一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影响因素作用的方向、影响的程度以及影响的绝对额,以探索现象变动的具体原因。2)利用指数体系,可以进行有关指数之间的换算。33、指数体系的种类?答:1)两因素指数体系和多因素指数体系2)总量指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体系34、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答:1)标志变异指标是评价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2)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现象变动的均衡性或稳定性35、时点数列有如下特征:数列中的每一项指标数值,都是在某一时刻的特定状况下进行一次性登记取得的;数列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的长短无直接关系;数列中各项指标不能相加,加总后的结果不具有实际意义。36、时期数列有如下特点:数列中每一项指标数值都是通过连续登记取得的;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包含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包含时越长,指标数值越大;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相加后反映更长一段时期的总量指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