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社会统计学讲义61185
社会统计学讲义61185社会统计学讲义(卢淑华)第一章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一、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随时掌握)随机性、统计规律性;二、统计学的作用:为社会研究提供数据分析和推论的方法三、统计分析的作用及其前提。四、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1、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分析方法2、单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五、不同变量层次的比较;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定义、数学特征、运算特性、涵盖关系、等第二章单变量统计描述分析一、统计图表,熟悉不同层次变量对应的分析图表,不能混淆。尤其是直方图的意义。二、标明组限与真实组限的换算,重要。三、集中趋势测量法1、定义、优缺点、注意事项;2、众值:定义、计算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3、中位值:定义、计算公式(频数和比例两种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4、均值:定义、计算公式(分组与加权)、解释、运用,注意事项;5、众值、中位值和均值的关系及其相互比较,会用众值和中位值估算均值;四、离散趋势测量法1、定义、优缺点、注意事项,与集中趋势的关系;2、异众比例:定义、计算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3、质异指数:定义、计算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n4、四分位差:定义、计算公式(频数和比例两种公式)、解释、运用,注意事项;要会举一反三,如求十分位差、以及根据数据求其在总体中的位置。5、方差及标准差:定义、计算公式(分组与加权)、解释、运用,注意事项;第三章概率一、概率:就是指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随机现象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二、概率的性质: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O;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3、随机事件的概率在O一1之间;三、概率的计算方法:1、古典法:计算等概率事件,P一有效样本点数/样本空间数;2、频率法:求随机事件在多次试验后的极限频率。3、概率是理论值,只有一个,频率是试验值,不同的试验有不同的频率。四、概率的运算:会画文氏图1、加法公式:两个或多个随机事件的求和概率‘2、乘法公式:两个或多个随机时间共同发生的概率。分为独立事件的乘法和条件概率的乘法公式。(l)独立:P(AB)=P(A)*P(B)(2)条件:PAB)=P(A)*P(A/B)=P(B)*P(B/A)3、条件概率:将(2)反过来即可。P(B/A)是指在A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概率。4、全概公式:互不相容的完备事件组,求任意一个事件的发生5、逆概公式:与4相反。五、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密度函数。六、数学期望:1、离散型变量数学期望的计算2、连续型变量数学期望的计算,可以忽略\n3、数学期望的性质,6点,重要七、方差:1、简化公式,一个变量的方差等于变量平方的期望减去变量期望的平方。2、方差的性质,4点,重要,经常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中用到。第四章二项分布及其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一、二点分布,O一1分布,l、定义,2、概率分布、期望、方差二、二项分布,贝努里分布:l、定义,2、概率分布公式3、期望、方差4、会求不同条件下的概率,如至多、至少出项多少次?5、二项分布的讨论三、多项分布,重点是三项分布,了解。1、三项分布的公式2、每个变量的期望和方差,注意n项分布,分别有n一1个期望和方差。四、超几何分布:1、定义,跟二项分布的区别2、概率分布、期望、方差。五、泊松分布1、定义、分布形式2、期望、方差,与二项分布的关系。3、应用范围及条件。第五章正态分布、常用统计分布和极限定理一、正态分布,常态分布:1、定义、密度分布、性质\n2、均值、方差,正态曲线下方面积的意义。3、正态分布标准化及实际意义。4、正态分布表的查法(注意对称性)。二、常用统计分布1、卡方分布:定义,自由度,均值、方差,性质,换算。2、t分布,定义,自由度,均值、方差,性质,换算。3、F分布,定义,自由度,均值、方差,性质,换算。4、三种常用分布适用范围的比较。三、大数定理1、大数定理的含义2、切贝谢夫不等式:用于保守估计某事件发生的概率3、贝努里大数定理。4、切贝谢夫大数定理。四、中心极限定理:重点1、极限定理的含义。2、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在何种情况下,何种变量趋向于正态分布。3、中心极限定理的4个推论,灵活运用。五、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三者的近似关系第六章参数估计一、统计推论1、统计推论的定义2、统计推论的特点(优缺点),考题3、统计推论的理论基础及内容。二、参数的点估计:(定义)1、什么是点估计(样本中称统计值,总体中称为参数)2、点估计的评价标准:3点或4点。3、总体均值的点估计4、总体方差(或标准差)的点估计5、总体成数的点估计。三、抽样分布: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如均值、方差的抽样分布\n1、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不同的抽样,其均值是不一样的,在具体抽样之前,均值是一个变量,抽样之后,均值就是一个具体的观察指(或统计值)。2、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的均值分布:可以用中心极限定理推演出来。(一般指小样本)3、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样本方差可知情况下的均值分布:(一般指小样本)。4、大样本、总体未知(或已知都无所谓),总体方差未知(或已知无所谓)情况下的均值分布:凡是提到大样本,均可用正态分布计算,用样本方差替代总体方差5、样本成数的抽样分布:凡是提到样本成数p,都是特指大样本,小样本提成数没有意义。在大样本情况下,无论其分布如何,成数的分布都可以确定。6、样本方差的分布,这里特指总体是正态总体的情况。这个运用很多,其分布形式以及卡方换算,重要。四、区间估计:根据样本大小、总体情况、样本个数情况,待估参数,可以将需要计算的区间估计划分为9种类型,同假设检验。1、小样本、正态总体、总体方差已知,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Z分布2、小样本、正态总体、总体方差未知,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t分布3、小样本(一般不包括大样本)、正态总体,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卡方分布。4、小样本、正态二总体,总体方差已知,总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Z分布5、小样本,正态二总体,总体方差未知,总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t分布6、大样本,分布未知(或已知无所谓),方差未知(或已知无所谓),总体均值的区间,Z分布。7、大样本,分布未知(或已知无所谓),方差未知(或已知无所谓),二总体均值差的区间,Z分布。\n8、大样本,分布未知(或已知无所谓),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Z分布9、大样本,分布未知(或已知无所谓),二总体成数差的区间估计,Z分布第七章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一、假设检验的思想:二、假设检验的原理:小概率原理和大数定理三、基本假定:总体、抽样等假定。四、基本概念:原假设、备择假设、单边检验、双边检验、显著性水平、临界值、接受域、拒绝域、两类错误(是指针对原假设而言的弃真和纳伪错误)。五、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4步。做题时候,要严格按照步骤及作出解释。六、纳伪错误的计算原理,熟悉,多年没有考,计算相对复杂。第八章单总体假设检验一、跟参数估计类似,原则上有多少参数估计就会有多少对应的假设检验。二、假设检验的类型:本章只讨论单总体,注意单边/双边及拒绝域1、大样本、总体均值检验,无论总体分布、方差已知与否:Z检验2、大样本,总体成数检验,不考虑分布,Z检验3、小样本、正态总体、总体方差已知,均值检验,Z检验4、小样本、正态总体、总体方差未知,样本方差已知,均值检验:Z检验。5、小样本、正态总体,总体方差检验:卡方检验。6、小样本、正态总体、总体标准差检验:同5,直接在5后开方即可。三、纳伪错误的计算,见书上例题。第九章二总体假设检验(二分vs.二分,二分vs.定距变量)\n一、二总体假设检验的类型:1、大样本、二总体分布未知(或已知无所谓)、二总体方差未知(或已知无所谓):二均值差检验:Z检验2、大样本、二总体成数差检验:Z检验3、小样本、正态总体、二总体方差已知,二总体均值差检验:Z检验4、小样本、正态总体,二总体方差未知,但相等,二总体均值差检验:t检验。注意,在未知二总体方差相等时,要检验二总体方差是否相等?5、小样本、正态总体、二总体方差比检验:F检验二、配对样本的比较:t检验,重点。第十章列联表(定类变量vs.定类变量)一、列联表的定义:二、列联表中的分布情况:(分频次,概率分布两种情况)1、联合分布:2、边缘分布:2个,自变量和因变量各一个。3、条件分布:r+c个,通常只求因变量的条件分布,控制自变量。三、列联表中变量的独立性:条件概率分布等于边缘概率分布,那么自变量和因变量相互独立。四、对于列联表的检验:l、原假设:场:plJ=pi,p,J2、选择统计量:卡方变量,注意公式,自由度。3、计算样本统计值。4、比较统计值和临界值的大小,决定原假设的取舍(即统计决策)。五、关于列联表统计量的几点补充讨论说明:1、对于2X2的列联表,由于格数的限制,需要为减少作为离散观测值与作为连续型变量x值之间的偏差,需要对其进行连续性修正。2、卡方检验适用于单变量二项总体或多总体的检验(重点,06考)3、列联表格值的取值范围。4、列联表就其检验的内容来\n看是双边检验,就其形式而言是右侧单边检验。5、列联表的检验只能通过频次来检验而不能通过频率(相对频次)来检验。当相对频次不变时,样本容量增加K倍时,卡方XZ值也增加K倍。(也即相对频次的统计表必须注明调查总数的原因)六、列联强度的含义:表示变量间相关程度,程度越高,说明社会现象与社会现象间的关系越密切。七、2X2表的列联强度计算:1、中系数:(费系数),公式,取值范围卜1,+1],当bc一0,且bc相等时中一1,二变量完全相关;ad一0,且ad相等时,中一1,二变量完全相关;ad一bC时,中一0,二变量相互独立。说明:二定类变量的相关没有方向之分。2、尤拉Q系数:公式,取值范围,注意Q一1时候的情况。3、如何选择中系数和Q系数?取决于研究对象,当自变量的不同取值都会影响因变量时,则用中系数。八、rXc列联表的列联强度计算:1、以卡方值xZ为基础的相关性测量:中2,CZ,v系数等,注意公式,取值范围的临界值,相互比较其优缺点。2、以减少误差比例为基础的相关性测量:(1)何为减少误差比例?PRE(2)PRE的取值范围:[O,l](3)PRE的优点及意义。3、人系数(1)根据PRE原理得出E上和EZ的值,得出人的公式。可与李沛良书对照。(2)人的取值范围:「0,1],跟PRE的取值范围一致。注意取极端值时候列联表的情况。(06年考)(3)人的非对称性讨论。默认情况下,用自变量预测因变量。4、:系数(由Goodman和Kruksal所创)(l)根据PRE原理得出E上和EZ的值,得出:的公式。可与李沛良书对照。(2):值的取值范围,「0,1],跟PRE\n的取值范围一致。注意取极端值时候列联表的情况。(06年考)(3):系数也是非对称性系数。(4)比较:系数与人系数::充分考虑了定类变量的信息,较人值更准确,更佳,但是人较:更容易计算。二者都具有PRE性质。九、在计算列联表强度时,必须先对列联表进行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才有计算列联强度的必要。第十一章等级相关(定序变量vs.定序变量)一、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rs1、含义及公式。2、取值范围及意义。rs一+l和一1的列联表情况。3、rs是积距相关系数r的特例,其平方r乒具有PRE性质。4、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对总体分布没有特别要求。5、适用范围及前提。6、等级相关系数rs的检验。两种情况二、G?a等级相关:G系数1、同序对:两个变量在xy上的变化方向一致。2、异序对:两个变量在xy上的变化方向相反。3、同分对:包括x方向,y方向和xy方向上的同分对,两个变量在xy上的一个或二个等级相同。4、根据列联表重的频次计算同序对、异序对和同分对的个数。5、Gamma系数的公式,取值范围,及其PRE性质。6、在什么情况下,G系数和2X2列联表的Q系数相同?7、G系数的检验。从样本推论到总体。三、其它的等级相关系数l、Kendall,5Tau系数(1)tau一a系数的公式,取值范围以及去+l和一1时的情况。(2)tau一b系数的公式,取值范围,以及是如何对tau一a修正的?(3)tau一c系数的公式。2·Somer'sd系数,萨默斯d系数(l)包括x方向和y方向两个系数,通常默认为y方向的dy\n系数。(2)计算公式。四、S因子检验法:原假设,研究假设,统计量和计算方法。五、比较rs系数、G系数,:系数和d系数。1、对各系数的解释。2、取值范围的比较3、前提,适用性以及修正性的比较。4、PRE性质比较。5、除了rs外,都可以运用S因子检验法。第十二章回归与相关(定距变量vs.定距变量)一、回归研究的对象1、回归是研究定距变量与定距变量之间的非确定关系(相关关系中的因果关系)。2、相关关系:有关系,但不确定。3、回归方程:研究自变量在不同取值时,与因变量的均值之间的关系的方程。有一元回归方程和多元回归方程等。二、回归方程的建立1、运用最小二乘法来拟合回归直线:y一+px(根据样本)2、回归方程的计算:重点3、回归方程(模型)的基本假定:(l)x可以随机变量,也可以不是随机变量。(2)y子总体的同方差假定。(3)y子总体均值的线性假定。(4)y子总体的独立性假定。(5)y子总体的正态性假定。4、回归方程的检验:判断是否有必要来建立回归直线。(1)总偏差平方和TSS,相当于EI:计算及意义(2)乘l余平方和RSS,相当于EZ:计算及意义(3)回归平方和RSSR,:计算及意义(4)统计量的选取,及相应自由度。(5)F检验:内容上的双边检验,形式上的右单边检验。\n三、相关1、相关关系的定义:2、相关关系的形式:正/负,因果/非因果,线性/非线性,……3、协方差的计算原理及其标准化。4、相关系数:公式及PRE性质。重点5、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换算关系。6、相关系数的特点:受变量取值影响很大,不因坐标原点的改变而改变。7、相关系数的检验。t检验和直接检验法。四、相关与回归的比较:同/异,重点1、研究对象一样。2、研究角度不一样。3、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含义不一样。性质、特点不一样,需要同时研究。4、对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检验的结果一样。五、如何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要求预测的是当自变量x取某值的时候,y值的区间估计。置信区间的长度主要由RSS确定。注意回归分析在非实验性设计中的运用问题。第十三章方差分析(定类变量vs.定距变量)一、方差分析的定义:分析或检验总体间的均值是否有所不同,而不是方差是否不同。但是就其检验的手段而言是通过方差来进行的。1、一元方差分析,常考2、二元方差分析,常考3、多元方程分析,极少考二、一元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假定:y子总体的等方差性,y子总体为正态分布。方差分析对正态分布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2.方差分析的检验:(l)原假设/备择假设,内容上是双边的。\n(2)统计量的选择,FSS=BSS*(n一m)/R55*(m一l)(3)相关统计量的计算及自由度。三、相关L匕率etaZ与r平方相比较。四、二元方差分析1、定义2、独立模型及假定3、交互作用模型及假定五、无重复情况下的二元方差分析(独立模型检验)1、假定2、原假设/备择假设,2个3、统计量的选择,有2个。4、相关统计量的计算及自由度。六、重复情况下的二元方差分析(交互作用模型的检验)1、假定2、原假设/备择假设,3个3、统计量的选择,有3个,先检验交互作用4、相关统计量的计算及自由度。5、固定模型6、随机模型7、混合模型。七、多元方差分析。第十四章非参数检验(定类vs.定序变量)一、非参数检验1、定义2、特点,应用范围,优缺点。二、符号检验:1、针对2个配对样本2、二项分布原理3、检验过程及结果、临界值的查找。\n三、符号秩检验:1、针对2个配对样本2、检验过程及结果、临界值的查找。四、秩和检验1、针对2个独立样本2、总体1的样本数小于等于总体2的样本数,即小样本排在前面3、检验过程及结果及临界值。五、游程检验1、针对2个独立样本2、检验过程、结果及临界值。六、累计频次检验:1、针对2个独立样本2、检验过程、结果及临界值。七、单向方差秩分析:1、针对多个独立样本2、检验过程、结果及临界值。公式八、双向方差秩分析:1、针对配组样本2、检验过程、结果及临界值。公式第十五章抽样一、抽样方法:以研究方法教材为主、了解。二、抽样误差的计算:1、简单随机抽样的均值抽样误差:2、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误差:3、简单不重复随机抽样的均值抽样误差:4、简单不重复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误差:5、分层抽样中,简单重复抽样的均值抽样误差:一般情况6、分层抽样中,简单不重复抽样的均值抽样误差:一般情况7、分层抽样中,简单重复、定比抽样的均值抽样误差:定比情况8、分层抽样中,简单不重复、定比抽样的均值抽样误差:定比情况。\n重点把握以上8中情况的均值或成数抽样误差,与参数估计联系起来记忆。三、样本容量的确定1、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2、抽样原则:原则上要求在有限经费内抽取最大样本数。3、根据不同情况下的抽样误差计算样本容量:区分重复和非重复两种情况。4、一般情况下,默认为重复抽样。四、抽样过程:5步,了解。查看更多